CN108436417A - 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6417A
CN108436417A CN201810479261.4A CN201810479261A CN108436417A CN 108436417 A CN108436417 A CN 108436417A CN 201810479261 A CN201810479261 A CN 201810479261A CN 108436417 A CN108436417 A CN 108436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echanism
workpiece
power supply
fitting groo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92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盛昌
张峻维
王治庆
张雄伟
陈奥
马悦
刘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t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4792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364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36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64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包括:安装座;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的朝向第二驱动机构的一端的下方设有装配槽,第一待装工件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至装配槽的一端,第二待装工件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至装配槽的一端且与第一待装工件完成装配以形成装配工件;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在第一待装工件和第二待装工件完成装配后驱动装配工件至装配槽的另一端;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用于夹持位于装配槽的另一端的装配工件;电源组件,电源组件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相连以由电源组件提供动力。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装配工装,能够实现装配工件的自动装配,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自动化装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为节省人力资源和生产成本,往往采用机械化手段装配工件。但是现有的机械装配方式,及结构复杂,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件装配的整体装配效率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装配工装,包括:
安装座;
相对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朝向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一端的下方设有装配槽,第一待装工件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至所述装配槽的一端,第二待装工件由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至所述装配槽的所述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待装工件完成装配以形成装配工件;
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与所述装配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待装工件和所述第二待装工件完成装配后驱动所述装配工件至所述装配槽的另一端;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间隔开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位于所述装配槽的另一端的所述装配工件;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相连以由所述电源组件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座,所述第一驱动座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驱动座上设有与所述装配槽连通的第一滑槽;
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设在所述第一驱动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待装工件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上且由所述第一驱动杆驱动所述第一待装工件至所述装配槽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座,所述第二驱动座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驱动座与所述第一驱动座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驱动座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驱动座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驱动座上设有与所述装配槽连通的第二滑槽;
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设在所述第二驱动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待装工件位于所述第二滑槽上且由所述第二驱动杆驱动所述第二待装工件至所述装配槽的一端以与所述第一待装工件完成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座和所述第二驱动座的截面分别大致形成为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的截面分别大致形成为倒L形。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槽的截面大致形成为开口向上的匚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大致形成为柱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待装工件和所述第二待装工件完成装配后驱动所述装配工件至所述装配槽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截面大致形成为匚形,所述夹持座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座相连;
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设在所述夹持座的上端,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且由所述电源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在所述夹持座上可枢转;
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连且由所述第一夹持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装配后的所述装配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设在所述夹持座上;
第一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大致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柱状,所述第一夹持杆设在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
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大致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柱状,所述第二夹持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杆相连;
卡爪,所述卡爪设在所述第二夹持杆的下端以用于夹持所述装配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
稳压电源,所述稳压电源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分别通过电线与其对应端子排口相连;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稳压电源相连;
相互连接的电磁阀组、变频器、继电器和开关,所述电磁阀组、所述变频器、所述继电器和所述开关分别与所述稳压电源相连。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装配工装,能够实现装配工件的自动装配,提高装配工件的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该自动化装配工装结构简单,装配精度高,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装配工装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
自动化装配工装100;
安装座10;
第一驱动机构20;第一驱动座21;第一驱动杆22;
第二驱动机构30;第二驱动座31;第二驱动杆32;
第三驱动机构40;
夹持机构50;夹持座51;第一夹持件52;转轴521;第一夹持杆522;第二夹持件53;第二夹持杆531;卡爪532;
装配槽60;
电源组件70;稳压电源71;控制器72;变频器73;继电器74;开关75;端子排口76;
装配工件80;第一待装工件81;第二待装工件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装配工装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装配工装100包括安装座10、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第三驱动机构40、夹持机构50和电源组件70。
具体而言,第一驱动机构20和第二驱动机构30分别设在安装座10上,第一驱动机构20的朝向第二驱动机构30的一端的下方设有装配槽60,第一待装工件81由第一驱动机构20驱动至装配槽60的一端,第二待装工件82由第二驱动机构30驱动至装配槽60的一端且与第一待装工件81完成装配以形成装配工件80。第三驱动机构40设在安装座10上且与装配槽60的位置相对应,第三驱动机构40在第一待装工件81和第二待装工件82完成装配后驱动装配工件80至装配槽60的另一端。夹持机构50与第一驱动机构20间隔开设在安装座10上,夹持机构50用于夹持位于装配槽60的另一端的装配工件80。电源组件70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第三驱动机构40和夹持机构50相连以由电源组件70提供动力。
换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装配工装100主要由安装座10、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第三驱动机构40、夹持机构50和电源组件70组成。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0和第二驱动机构30可以相对设置在安装座10上,第一驱动机构20的朝向第二驱动机构30的一端的下方可以安装有装配槽60,装配槽60可以位于第一驱动机构20和第二驱动机构30之间的空隙的下方。第一待装工件81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0将其驱动至装配槽60的邻近第一驱动机构20和第二驱动机构30的一端,待第一待装工件81位于装配槽60的一端时,第一驱动机构20返回至原位,第二待装工件82可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30将其驱动至装配槽60的一端,待第二待装工件82位于装配槽60的一端时,第二驱动机构30返回至原位,此时,第二待装工件82与第一待装工件81在装配槽60中的位置相对应,使第二待装工件82可以与第一待装工件81完成装配,形成装配工件8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待装工件81可以形成为中空的柱状,第二待装工件82可以为实心柱状体,第二待装工件82的尺寸可以和第一待装工件81的内径相对应,便于第一待装工件81和第二待装工件82的自动装配,本申请中符合能够完成上述装配过程的装配工件80都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第三驱动机构40可以安装在安装座10上,第三驱动机构40可以和装配槽60的位置相对应,第三驱动机构40在第一待装工件81和第二待装工件82完成装配后可以将装配工件80驱动至装配槽60的另一端。夹持机构50可以和第一驱动机构20间隔开安装在安装座10上,夹持机构50可以用于夹持位于装配槽60的另一端的装配工件80,通过夹持机构50可以将装配完成的装配工件80夹持到指定位置。待夹持机构50将装配工件80夹持到指定位置时,第三驱动机构40返回至原位,完成整个装配工件80的一个装配过程,并且由此不断循环往复,实现多个装配工件80的自动装配,提高装配工件80的装配效率。
电源组件70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第三驱动机构40和夹持机构50相连,电源组件70可以分别为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第三驱动机构40和夹持机构50提供动力,并且通过电源组件70与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第三驱动机构40和夹持机构50的配合,能够实现装配工件80的自动装配,提高装配工件80的装配效率。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装配工装100,能够实现装配工件80的自动装配,提高装配工件80的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该自动化装配工装100结构简单,装配精度高,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驱动机构20包括第一驱动座21和第一驱动杆22。
具体地,第一驱动座21设在安装座10上,第一驱动座21上设有与装配槽60连通的第一滑槽。第一驱动杆22设在第一驱动座21上,第一驱动杆22与电源组件70电连接,第一待装工件81位于第一滑槽上且由第一驱动杆22驱动第一待装工件81至装配槽60的一端。
也就是说,第一驱动机构20主要由第一驱动座21和第一驱动杆22组成。其中,第一驱动座21设在安装座10上,第一驱动座21上可以加工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可以和装配槽60的一端连通。第一驱动杆22可以安装在第一驱动座21上,第一驱动杆22可以沿第一滑槽活动,第一驱动杆22可以和电源组件70电连接,第一驱动杆22可以将位于第一滑槽上的第一待装工件81驱动至装配槽60的一端。
在本发明的而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机构30包括第二驱动座31和第二驱动杆32。
具体地,第二驱动座31设在安装座10上,第二驱动座31与第一驱动座21相对设置且第二驱动座31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驱动座21的水平高度,第二驱动座31上设有与装配槽60连通的第二滑槽。第二驱动杆32设在第二驱动座31上,第二驱动杆32与电源组件70电连接,第二待装工件82位于第二滑槽上且由第二驱动杆32驱动第二待装工件82至装配槽60的一端以与第一待装工件81完成装配。
换句话说,第二驱动机构30主要由第二驱动座31和第二驱动杆32组成。其中,第二驱动座31可以安装在安装座10上,第二驱动座31可以和第一驱动座21相对设置,并且第二驱动座31的水平高度可以高于第一驱动座21的水平高度,第二驱动座31上可以加工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可以和装配槽60连通。第二驱动杆32可以安装在第二驱动座31上,第二驱动杆32可以和电源组件70电连接,第二驱动杆32可以将位于第二滑槽上的第二待装工件82驱动至装配槽60的一端,保证第二待装工件82和第一待装工件81完成精确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待装工件81和多个第二待装工件82可以分别叠加在第一驱动座21和第二驱动座31上,便于自动化装配工装100的不断循环地完成第一待装工件81和第二待装工件82的装配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驱动座21和第二驱动座31的截面大分别致形成为方形。第一驱动杆22和第二驱动杆32的截面分别大致形成为倒L形。
也就是说,第一驱动座21和第二驱动座31的截面分别大致加工成方形。第一驱动杆22和第二驱动杆32的截面分别大致加工成倒L形。倒L形的第一驱动杆22和第二驱动杆32的水平方向的支脚分别位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便于第一驱动杆22和第二驱动杆32分别对第一待装工件81和第二待装工件82的驱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装配槽60的截面大致形成为开口向上的匚形。
换句话说,装配槽60可以大致形成为开口向上的匚形凹槽。便于装配工件80在装配槽60中的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三驱动机构40大致形成为柱状,第三驱动机构40与电源组件70电连接以在第一待装工件81和第二待装工件82完成装配后驱动装配工件80至装配槽60的另一端。
也就是说,第三驱动机构40可以大致加工成柱状,第三驱动机构40可以和电源组件70电连接,第三驱动机构40可以将第一待装工件81和第二待装工件82完成装配后的装配工件80推送到装配槽60的另一端,便于夹持机构50将装配工件80夹持到指定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夹持机构50包括夹持座51、第一夹持件52和第二夹持件53。
具体地,夹持座51的截面大致形成为匚形,夹持座51的底部与安装座10相连。第一夹持件52设在夹持座51的上端,第一夹持件52与电源组件70电连接且由电源组件70驱动第一夹持件52在夹持座51上可枢转。第二夹持件53与第一夹持件52相连且由第一夹持件52驱动,第二夹持件53用于夹持装配后的装配工件80。
换句话说,夹持机构50主要由夹持座51、第一夹持件52和第二夹持件53组成。其中,夹持座51的截面可以大致加工成匚形,匚形的夹持座51的底部可以和安装座10相连。第一夹持件52可以安装在夹持座51的上端,第一夹持件52可以和电源组件70电连接,并且电源组件70可以驱动第一夹持件52在夹持座51上枢转。第二夹持件53可以和第一夹持件52相连,并且可以通过第一夹持件52的枢转进一步驱动第二夹持件53枢转,第二夹持件53可以用于夹持装配后的装配工件80,便于将装配后的装配工件80夹持到指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夹持件52包括转轴521和第一夹持杆522。
具体地,转轴521设在夹持座51上,第一夹持杆522大致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柱状,第一夹持杆522设在转轴521上。
也就是说,第一夹持件52主要由转轴521和第一夹持杆522组成。其中,转轴521可以安装在夹持座51的上端,第一夹持杆522可以大致加工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柱状,第一夹持杆522可以安装在转轴521上,并且第一夹持杆522可以绕转轴521枢转。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持件53包括第二夹持杆531和卡爪532。
具体地,第二夹持杆531大致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柱状,第二夹持杆531的上端与第一夹持杆522相连。卡爪532设在第二夹持杆531的下端以用于夹持装配工件80。
换句话说,第二夹持件53主要由第二夹持杆531和卡爪532组成。其中,第二夹持杆531可以大致加工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柱状,第二夹持杆531的上端可以和第一夹持杆522相连。卡爪532可以安装在第二夹持杆531的下端,卡爪532可以用于夹持装配工件8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组件70包括稳压电源71、控制器72、电磁阀组、变频器73、继电器74和开关75。
具体地,稳压电源71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第三驱动机构40和夹持机构50分别通过电线与其对应端子排口76相连。控制器72与稳压电源71相连,电磁阀组、变频器73、继电器74和开关75分别与稳压电源71相连。
也就是说,电源组件70主要由稳压电源71、控制器72、电磁阀组、变频器73、继电器74和开关75组成。其中,稳压电源71可以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第三驱动机构40和夹持机构50分别通过电线与其对应端子排口76相连。控制器72可以和稳压电源71相连,相互连接的电磁阀组、变频器73、继电器74和开关75,电磁阀组、变频器73、继电器74和开关75分别与稳压电源71相连。相互连接的电磁阀组、变频器73、继电器74和开关75可以分别与稳压电源71相连。通过电源组件70可以分别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第三驱动机构40和夹持机构50的自动化活动,完成装配工件80的自动化装配过程,提高装配工件80的装配效率。
总而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装配工装100,能够实现装配工件80的自动装配,提高装配工件80的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该自动化装配工装100结构简单,装配精度高,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自动化装配工装100的工作过程。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装配工装100,首先,第一驱动机构20的第一驱动杆22可以将位于第一滑槽上的第一待装工件81推送到装配槽60上,第一驱动杆22在完成上述过程后返回原来位置。
然后,第二驱动机构30的第二驱动杆32可以将位于第二滑槽上的第二待装工件82推送到装配槽60上,且刚好落在第一待装工件81上,完成第一待装工件81和第二待装工件82的装配,第二驱动杆32在完成上述过程后返回原来位置。
接着,第三驱动机构40可以将装配槽60中装配完成后的装配工件80由装配槽60的一端推送到另一端,第三驱动机构40在完成上述过程后返回原来位置。
最后,夹持机构50中的第二夹持件53可以通过卡爪532夹持位于装配槽60另一端的装配工件80,并将装配工件80夹持到指定位置,完成整个装配工件80的自动装配过程。
根据本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装配工装100可以不断重复上述装配过程,完成对多个装配工件80的自动化装配,提高装配工件80的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相对设置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朝向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一端的下方设有装配槽,第一待装工件由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至所述装配槽的一端,第二待装工件由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至所述装配槽的所述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待装工件完成装配以形成装配工件;
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与所述装配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待装工件和所述第二待装工件完成装配后驱动所述装配工件至所述装配槽的另一端;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间隔开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位于所述装配槽的另一端的所述装配工件;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相连以由所述电源组件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座,所述第一驱动座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驱动座上设有与所述装配槽连通的第一滑槽;
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设在所述第一驱动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待装工件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上且由所述第一驱动杆驱动所述第一待装工件至所述装配槽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座,所述第二驱动座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驱动座与所述第一驱动座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驱动座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驱动座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二驱动座上设有与所述装配槽连通的第二滑槽;
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设在所述第二驱动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待装工件位于所述第二滑槽上且由所述第二驱动杆驱动所述第二待装工件至所述装配槽的一端以与所述第一待装工件完成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座和所述第二驱动座的截面分别大致形成为方形,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的截面分别大致形成为倒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的截面大致形成为开口向上的匚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大致形成为柱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待装工件和所述第二待装工件完成装配后驱动所述装配工件至所述装配槽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截面大致形成为匚形,所述夹持座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座相连;
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设在所述夹持座的上端,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且由所述电源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在所述夹持座上可枢转;
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连且由所述第一夹持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装配后的所述装配工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设在所述夹持座上;
第一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大致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柱状,所述第一夹持杆设在所述转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
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大致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柱状,所述第二夹持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杆相连;
卡爪,所述卡爪设在所述第二夹持杆的下端以用于夹持所述装配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
稳压电源,所述稳压电源分别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分别通过电线与其对应端子排口相连;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稳压电源相连;
相互连接的电磁阀组、变频器、继电器和开关,所述电磁阀组、所述变频器、所述继电器和所述开关分别与所述稳压电源相连。
CN201810479261.4A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Pending CN1084364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9261.4A CN108436417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9261.4A CN108436417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6417A true CN108436417A (zh) 2018-08-24

Family

ID=63204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9261.4A Pending CN108436417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36417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8809A1 (en) * 2007-12-25 2009-06-25 Takashi Murayama Hog ring fastening device
CN201807879U (zh) * 2010-10-02 2011-04-27 高密市同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全自动套管机
CN102350633A (zh) * 2011-07-11 2012-02-15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体式齿轮箱装配系统
CN102667185A (zh) * 2009-08-28 2012-09-12 赛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盘管注入器的改进夹具
CN202527926U (zh) * 2012-01-04 2012-11-14 丁伟兴 一种同时装配若干根软管的钢套装配装置和软管组装机
CN102785068A (zh) * 2012-07-27 2012-11-21 厦门精合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手与转盘联动装置
CN105855824A (zh) * 2016-04-26 2016-08-17 宁波安纳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缓冲块自动组装设备
CN106865163A (zh) * 2017-03-31 2017-06-20 浙江新博铝塑品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自动点胶垫片装配机
CN107627093A (zh) * 2017-11-01 2018-01-26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侧滚扭杆组件自动定位组装设备及方法
CN207155172U (zh) * 2017-07-27 2018-03-3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的装配系统
CN208196092U (zh) * 2018-05-18 2018-12-07 南通理工学院 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8809A1 (en) * 2007-12-25 2009-06-25 Takashi Murayama Hog ring fastening device
CN102667185A (zh) * 2009-08-28 2012-09-12 赛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盘管注入器的改进夹具
CN201807879U (zh) * 2010-10-02 2011-04-27 高密市同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全自动套管机
CN102350633A (zh) * 2011-07-11 2012-02-15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体式齿轮箱装配系统
CN202527926U (zh) * 2012-01-04 2012-11-14 丁伟兴 一种同时装配若干根软管的钢套装配装置和软管组装机
CN102785068A (zh) * 2012-07-27 2012-11-21 厦门精合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手与转盘联动装置
CN105855824A (zh) * 2016-04-26 2016-08-17 宁波安纳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缓冲块自动组装设备
CN106865163A (zh) * 2017-03-31 2017-06-20 浙江新博铝塑品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自动点胶垫片装配机
CN207155172U (zh) * 2017-07-27 2018-03-3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视觉的装配系统
CN107627093A (zh) * 2017-11-01 2018-01-26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侧滚扭杆组件自动定位组装设备及方法
CN208196092U (zh) * 2018-05-18 2018-12-07 南通理工学院 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47731U (zh)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焊接牧业圈舍栅栏的夹具
CN109323047A (zh) 一种数据线用线束夹
CN208196092U (zh) 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CN108436417A (zh) 一种自动化装配工装
CN206961692U (zh) 一种新型行程温度双控行程开关
CN110391722A (zh) 一种自动入轴承并加胶的装置
CN205342976U (zh) 用于生产汽车连接器的自动装配装置
CN202461947U (zh) 自动定位的装螺钉机构
CN211490359U (zh) 一种油箱盖自动装配装置
CN205510573U (zh) 一种用于控制贴片元件回原点的控制装置
CN210025037U (zh) 一种自动快插型测试夹具
CN207611124U (zh) 一种步进电机自动接线检测装置
CN208713333U (zh) 一种高精度横锁移动式自动锁付机构
CN110048556B (zh) 一种多工站无刷电机铁芯塑胶骨架自动组装机
CN215544521U (zh) 一种磁环自动整脚机
CN204271843U (zh) 转子端板自动安装装置
CN208514395U (zh) 一种简单快捷的工件翻身装配工装
CN209665489U (zh) 一种金属滤膜生产用定距切割装置
CN210005878U (zh) 一种定时器耐久测试设备
CN208161426U (zh) 一种液体搅拌设备
CN217639380U (zh) 一种智慧家电ai芯片测试装置
CN211619104U (zh) 一种可调节组合式托辊支架
CN113422484B (zh) 一种小电机自动后盖装配机
CN205764527U (zh) 一种可提供多种焊接工艺的送丝机
DE3811589C1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