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0794B - 揿动式笔具 - Google Patents

揿动式笔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0794B
CN108430794B CN201680077875.9A CN201680077875A CN108430794B CN 108430794 B CN108430794 B CN 108430794B CN 201680077875 A CN201680077875 A CN 201680077875A CN 108430794 B CN108430794 B CN 1084307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ratchet
knock
engaged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78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30794A (zh
Inventor
伊藤喜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lo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ilo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lot Corp filed Critical Pilot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3601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9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30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0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30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07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43K24/08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 B43K24/08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placed on the 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43K24/08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43K24/08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 B43K24/084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with saw-like or analogous c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02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 B43K24/08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 B43K24/088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locking a single writing unit in only fully projected or retracted position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with spreading spr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5/00Attaching writing implements to wearing apparel or objects involving constructional changes of the implements
    • B43K25/02Clips
    • B43K25/028Clips combined with means for propelling, projecting or retracting the writing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7/00Ball-point pens
    • B43K7/12Ball-point pens with retractable ball point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 Clips For Writ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即使在笔尖缩回状态下也能可靠防止具有笔夹的揿动构件相对于笔杆旋转的揿动式笔具。具备:揿动构件(9),具有笔夹(91);及伸缩机构,通过向前方按压揿动构件(9)而使笔芯(3)的笔尖(31)从笔杆(2)前端伸缩自如。伸缩机构具备:多个棘轮齿(61)及棘轮槽(62),形成于笔杆(2)内表面;旋转构件(7),具有可交替卡合于棘轮齿(61)或棘轮槽(62)的多个突条(75);棘轮构件(8),连结于揿动构件(9),具有使旋转构件(7)转动的多个棘轮突起(83)且具有前后移动自如地卡合于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的多个卡合突起(84);及弹性体(10),对笔芯(3)向后方施力。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

Description

揿动式笔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揿动式笔具。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备伸缩机构的揿动式笔具,该伸缩机构通过向前方按压具有笔夹的揿动构件而使笔芯的笔尖从笔杆前端伸缩自如。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这种笔具,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笔具的带笔夹的揿动构件的止转构造,该笔具包括:笔芯,可滑动地设置于笔杆内;动作单元,从后方使该笔芯滑动;及带笔夹的揿动构件,从笔具的后端外侧操作该动作单元,该止转构造的特征在于,在该揿动构件的筒状主体外壁和上述笔杆内壁,针对笔杆设置揿动构件的止转单元。
而且,专利文献1公开了止转单元包括笔杆后端内壁的卡定槽和揿动构件的外壁的卡定突部的结构、或包括笔杆后端内壁的卡定突部和揿动构件的外壁的卡定槽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4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笔具由于在笔尖缩回状态下卡定突部(卡定筋条)与卡定槽的前后方向的卡合量变小,因此存在如下隐患:揿动构件对笔杆的止转性能下降,在笔尖缩回状态(即,非书写状态)下,当无意间对笔夹施加旋转方向的力时,卡定突起(卡定筋条)与卡定槽的卡合状态会被解除,揿动构件会旋转。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以往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笔尖缩回状态下也能可靠地防止具有笔夹的揿动构件相对于笔杆旋转的揿动式笔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前”是指笔尖侧,“后”是指其相反侧。本发明中,笔尖伸出状态是指笔尖向笔杆前端的外部伸出的状态,笔尖缩回状态是指笔尖缩回笔杆内的状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具备:笔杆2;笔芯3,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收容于所述笔杆2内;揿动构件9,设置于所述笔杆2的后端部且具有笔夹91;及伸缩机构,通过向前方按压所述揿动构件9而使所述笔芯3的笔尖31从笔杆2前端伸缩自如,所述伸缩机构具备:多个棘轮齿61及棘轮槽62,形成于所述笔杆2内表面,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旋转构件7,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笔芯3的后方,并具有可交替卡合于所述棘轮齿61或所述棘轮槽62的多个突条75;棘轮构件8,连结于所述揿动构件9,具有使所述旋转构件7转动的多个棘轮突起83且具有前后移动自如地卡合于所述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的多个卡合突起84;及弹性体10,对所述笔芯3向后方施力,其中,所述揿动构件9与所述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
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中,棘轮构件8的卡合突起84始终与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卡合,并且揿动构件9始终与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由此,即使在笔尖缩回状态下也能实现具备笔夹91的揿动构件9与笔杆2的可靠止转。本发明的揿动构件9的笔夹91从笔杆2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具有在其与笔杆2外表面之间夹持口袋等被夹持物的功能。本实施方式的止转卡合只要是阻止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相互旋转的卡合构造即可,例如可列举出揿动构件9的前端壁与棘轮构件8的后端壁卡合的构造、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这两个构件的侧壁彼此在内侧和外侧卡合的构造、或揿动构件9的前端壁与棘轮构件8的后端壁卡合且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这两各构件的侧壁彼此在内侧和外侧卡合的构造等。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所述揿动构件9具备插入所述笔杆2的后端开口部内的筒状部93,使所述棘轮构件8具备插入所述筒状部93的内部的插入部82,并使所述筒状部93的内壁与所述插入部82的外壁止转卡合,得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
第二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得到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的可靠的止转构造。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筒状部93的内表面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凹部93b,在所述插入部82的外表面形成可卡合于所述凹部93b的多个凸部85,并通过所述凹部93b与所述凸部85的卡合而使所述揿动构件9与所述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得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
第三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得到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的更可靠的止转构造。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使所述棘轮槽62与所述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所述凹部93b与所述凸部85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
第四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即使揿动构件9内表面的凹部93b与棘轮构件8外表面的凸部85的卡合产生旋转方向的错位,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与棘轮构件8外表面的卡合突起84也能适当地卡合,抑制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滑动不良的产生。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在第一至第四的任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棘轮槽62的后端形成笔尖缩回状态下沿前后方向与所述卡合突起84卡定的卡定壁部63,在所述笔杆2内表面的所述棘轮槽62的后方形成与所述棘轮槽62连通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65,并在所述揿动构件9的筒状部93的外表面形成引导突起93a,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引导突起93a卡合于所述引导槽65,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引导突起93a卡合于所述棘轮槽62。
第五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笔尖缩回状态下通过引导槽65与引导突起93a的卡合,进一步防止揿动构件9旋转。此外,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无需形成与揿动构件9的揿动行程对应长度的引导槽65,能较短地设定棘轮槽62后方的笔杆2的长边尺寸,其结果是,揿动构件9及笔杆2的设计自由度增加。
在第一至第五的任一实施方式中,使所述揿动构件9具备所述笔夹91、在所述笔夹91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92、及与所述笔夹基部9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筒状部93,并在所述笔杆2的后端部的侧壁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2后端的后方敞开的滑动孔64,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92前端部插入所述滑动孔64内,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92前端部位于所述滑动孔64的后方,得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
第六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将笔夹基部9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得足够长,能提高笔夹91的耐久性。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筒状部93的内表面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93e,在所述插入部82的外表面形成可卡合于所述凸部93e的多个凹部88,通过所述凸部93e与所述凹部88的卡合而使所述揿动构件9与所述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得到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
第七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得到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的更可靠的止转构造。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在第七实施方式中,使所述棘轮槽62与所述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所述凸部93e与所述凹部88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
第八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即使揿动构件9内表面的凸部93e与棘轮构件8外表面的凹部88的卡合产生旋转方向的错位,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与棘轮构件8外表面的卡合突起84也能适当地卡合,抑制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滑动不良的产生。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在第七或第八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棘轮槽62的后端形成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沿前后方向与所述卡合突起84卡定的卡定壁部63,在所述笔杆2内表面的所述棘轮槽62的后方形成与所述棘轮槽62连通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65,并在所述揿动构件9的筒状部93的外表面形成引导突起93a,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引导突起93a卡合于所述引导槽65,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引导突起93a卡合于所述棘轮槽62。
第九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笔尖缩回状态下通过引导槽65与引导突起93a的卡合,进一步防止揿动构件9旋转。此外,第九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无需形成与揿动构件9的揿动行程对应长度的引导槽65,能较短地设定棘轮槽62后方的笔杆2的长边尺寸,其结果是,揿动构件9及笔杆2的设计自由度增加。
在第七至第九的任一实施方式中,使所述揿动构件9具备所述笔夹91、在所述笔夹91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92、及与所述笔夹基部9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所述筒状部93,并在所述笔杆2的后端部的侧壁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2后端的后方敞开的滑动孔64,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92前端部插入所述滑动孔64内,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92前端部位于所述滑动孔64的后方,得到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
第十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笔夹基部9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得足够长,能提高笔夹的耐久性。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所述棘轮构件8具备筒状部89,使所述揿动构件9具备插入所述棘轮构件8的筒状部89内的插入部95,并使所述筒状部89的内壁与所述插入部95的外壁止转卡合,得到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
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得到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的可靠的止转构造。
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筒状部89的内表面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凹部89a,在所述插入部95的外表面形成可卡合于所述凹部89a的多个凸部95a,通过所述凹部89a与所述凸部95a的卡合而使所述揿动构件9与所述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得到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
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得到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的可靠的止转构造。
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在第十二实施方式中,使所述棘轮槽62与所述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所述凹部89a与所述凸部95a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
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即使揿动构件9外表面的凸部95a与棘轮构件8内表面的凹部89a的卡合产生旋转方向的错位,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与棘轮构件8外表面的卡合突起84也能适当地卡合,抑制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滑动不良的产生。
在第十一至第十三的任一实施方式中,使所述揿动构件9具备所述笔夹91、在所述笔夹91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92、及与所述笔夹基部9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所述插入部95,并在所述笔杆2的后端部的侧壁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2后端的后方敞开的滑动孔64,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92前端部插入所述滑动孔64内,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92前端部位于所述滑动孔64的后方,得到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
第十四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将笔夹基部9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得足够长,能提高笔夹的耐久性。
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筒状部89的内表面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89d,在所述插入部95的外表面形成可卡合于所述凸部89d的多个凹部95d,并通过所述凸部89d与所述凹部95d的卡合而使所述揿动构件9与所述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得到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
第十五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得到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的更可靠的止转构造。
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在第十五实施方式中,使所述棘轮槽62与所述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所述凸部89d与所述凹部95d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
第十六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即使揿动构件9外表面的凹部95d与棘轮构件8内表面的凸部89d的卡合产生旋转方向的错位,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与棘轮构件8外表面的卡合突起84也能适当地卡合,抑制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滑动不良的产生。
在第十五或第十六实施方式中,使所述揿动构件9具备所述笔夹91、在所述笔夹91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92、及与所述笔夹基部9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所述插入部95,并在所述笔杆2的后端部的侧壁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后端的后方敞开的滑动孔64,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92前端部插入所述滑动孔64内,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92前端部位于所述滑动孔64的后方,得到本发明的第十七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
第十七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将笔夹基部9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得足够长,能提高笔夹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具备:笔杆2;笔芯3,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收容于所述笔杆2内;揿动构件9,设置于所述笔杆2的后端部;及伸缩机构,通过向前方按压所述揿动构件9而使所述笔芯3的笔尖31从笔杆2前端伸缩自如,所述伸缩机构具备:多个棘轮齿61及棘轮槽62,形成于所述笔杆2内表面,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旋转构件7,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笔芯3的后方,并具有可交替卡合于所述棘轮齿61或所述棘轮槽62的多个突条75;棘轮构件8,连结于所述揿动构件9,具有使所述旋转构件7转动的多个棘轮突起83且具有前后移动自如地卡合于所述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的多个卡合突起84;及弹性体10,对所述笔芯3向后方施力,其中,所述揿动构件9与所述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
如上所述,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中,棘轮构件8的卡合突起84始终与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卡合,并且揿动构件9始终与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由此,即使在笔尖缩回状态下也能实现揿动构件9与笔杆2的可靠止转。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9也可以构成为具备笔夹,该笔夹从笔杆2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具有在其与笔杆2外表面之间夹持口袋等被夹持物的功能,还可以构成为具备突出部,该突出部不具有在其与笔杆外表面之间夹持口袋等被夹持物的功能而只是从笔杆的外表面向径向突出。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止转卡合只要是阻止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相互旋转的卡合构造即可,例如可列举出揿动构件9的前端壁与棘轮构件8的后端壁卡合的构造、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这两个构件的侧壁彼此在内侧和外侧卡合的构造、或揿动构件9的前端壁与棘轮构件8的后端壁卡合且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这两各构件的侧壁彼此在内侧和外侧卡合的构造等。
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具备:笔杆2;笔芯3,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收容于所述笔杆2内;揿动构件9,设置于所述笔杆2的后端部且在外表面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及伸缩机构,通过向前方按压所述揿动构件9而使所述笔芯3的笔尖31从笔杆2前端伸缩自如,所述伸缩机构具备:多个棘轮齿61及棘轮槽62,形成于所述笔杆2内表面,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旋转构件7,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笔芯3的后方,并具有可交替卡合于所述棘轮齿61或所述棘轮槽62的多个突条75;棘轮构件8,连结于所述揿动构件9,具有使所述旋转构件7转动的多个棘轮突起83,并且具有前后移动自如地卡合于所述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的多个卡合突起84;及弹性体10,对所述笔芯3向后方施力,其中,所述揿动构件9与所述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
如上所述,第十九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中,棘轮构件8的卡合突起84始终与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卡合,并且揿动构件9始终与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由此,即使在笔尖缩回状态下也能实现揿动构件9与笔杆2的可靠止转。第十九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9的突出部也可以是不具有在其与笔杆外表面之间夹持口袋等被夹持物的功能而只是从笔杆外表面向径向突出的突出部,还可以是从笔杆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且具有在其与笔杆外表面之间夹持口袋等被夹持物的功能的笔夹。第十九实施方式的止转卡合只要是阻止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相互旋转的卡合构造即可,例如可列举出揿动构件9的前端壁与棘轮构件8的后端壁卡合的构造、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这两个构件的侧壁彼此在内侧和外侧卡合的构造、或揿动构件9的前端壁与棘轮构件8的后端壁卡合且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这两个构件的侧壁彼此在内侧和外侧卡合的构造等。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是一种揿动式笔具,其在笔芯3的内部收容所述热变色性墨水34,在所述笔芯3的前端设置可吐出所述热变色性墨水34的笔尖31,将所述笔芯3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收容于笔杆2内,在所述笔杆2的后端部设置揿动构件9,并具备伸缩机构,通过向前方按压所述揿动构件9而将所述笔尖31设为从所述笔杆2的前端孔41伸出的状态,再次通过向前方按压所述揿动构件9而解除所述笔尖伸出状态,将所述笔尖31设为从所述笔杆2的前端孔41向所述笔杆2内缩回的状态,在所述揿动构件9的后端部外表面设置有摩擦部12,能摩擦所述热变色性墨水34的笔迹并通过此时产生的摩擦热而使所述热变色性墨水34的笔迹热变色,其中,
所述揿动构件9具备可插入笔杆2的后端部内的主体部93、和在该主体部93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92,
在所述笔杆2的后端部的侧壁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2后端的后方敞开的滑动孔64,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突出部92前端部插入所述滑动孔64内,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突出部92前端部位于所述滑动孔64的后方,
在所述笔杆2的后端部的侧壁内表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后端的后方敞开的引导槽65,
在所述揿动构件9的主体部93的外表面形成有能在周向上与所述引导槽65卡合/脱离的引导突起93a,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揿动构件9相对于所述笔杆2可旋转,
在所述引导突起93a卡合于所述引导槽65的状态下,突出部92插入滑动孔64内,所述揿动构件9可沿前后方向移动,
在所述引导突起93a与所述引导槽65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所述揿动构件9的突出部92被限制在所述笔杆2的后端,揿动构件9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阻止。
在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中,所述伸缩机构还具备:多个棘轮齿61及棘轮槽62,形成于所述笔杆2内表面,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旋转构件7,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笔芯3的后方,并具有可交替卡合于所述棘轮齿61或所述棘轮槽62的多个突条75;棘轮构件8,连结于所述揿动构件9,具有使所述旋转构件7转动的多个棘轮突起83且具有前后移动自如地卡合于所述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的多个卡合突起84;及弹性体10,对所述笔芯3向后方施力,
在所述旋转构件7与所述棘轮构件8之间具有揿动构件用弹性体11,
所述揿动构件用弹性体11的前端部卡定于所述旋转构件7的内表面的卡定部77,所述揿动构件用弹性体11的后端部卡定于所述棘轮构件8的内表面的卡定部81b。
通过所述揿动构件用弹性体11,始终对连结于所述棘轮构件8的所述揿动构件9向后方施力,即使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揿动构件9的所述突出部92也能位于向后方脱离所述滑动孔64的位置。由此,无论是在笔尖伸出状态还是在笔尖缩回状态下,都能使所述揿动构件9旋转,能迅速地开始摩擦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所述揿动构件用弹性体11的弹力设定为小于所述弹性体10的弹力。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揿动式笔具即使在笔尖缩回状态下也能可靠地防止具有笔夹的揿动构件相对于笔杆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尖缩回状态的纵剖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笔尖伸出状态的纵剖图。
图3为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图。
图4为图3的A-A剖切线放大剖面图。
图5为图3的B-B剖切线放大剖面图。
图6为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图。
图7为图6的C-C剖切线放大剖面图。
图8为图6的D-D剖切线向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伸缩机构的主要部件的分割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后杆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构件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的局部纵剖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突起与棘轮槽的卡合状态的图5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凸部与凹部的卡合状态的图4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的侧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的纵剖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的主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的纵剖图。
图20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的侧视图。
图21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的纵剖图。
图22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的主视图。
图2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的纵剖图。
图24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的侧视图。
图25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的纵剖图。
图26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的主视图。
图27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的纵剖图。
图2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笔尖缩回状态的纵剖图。
图29为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引导突起与引导槽的卡合状态解除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图。
图30为图29的E-E剖切线剖面图。
图31为图29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3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伸缩机构的主要部件的分割图。
图33为表示追加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用弹性体的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进行说明。(参照图1至图15)
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具备:笔杆2、收容于笔杆2内的笔芯3、及使笔芯3的笔尖31从笔杆2的前端孔41伸缩自如的伸缩机构。
笔芯3包括:笔尖31、在前端开口部压入固接有该笔尖31的墨水收容管32、填充于该墨水收容管32内的墨水34、以及填充于该墨水34的后端且随着该墨水34的消耗而前进的从动体35(例如高粘度流体)。
笔尖31例如可以是仅由在前端可旋转地抱持圆珠的金属制圆珠笔构成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由对圆珠笔头的后部外表面进行保持的合成树脂制的笔尖座构成的结构。此外,在墨水收容管32的后端开口部安装有尾栓33,该尾栓33具备使墨水收容管32与外部可透气的透气孔。
·笔杆
笔杆2包括:前杆4、连结于前杆4的后端部的中间杆5、及连结于中间杆5的后端部的后杆6。
前杆4为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的锥形的圆筒体。在前杆4的前端,沿轴向贯通设置有供笔尖31伸缩的前端孔41。在前杆4的内表面,一体地形成有弹性体保持部42,该弹性体保持部42包括供弹性体10的前端部外周面嵌合的保持壁部42a、和供弹性体10的前端卡定的卡定台阶部42b。在前杆4的后端开口部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
中间杆5为合成树脂制的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在中间杆5的前端部外表面,形成有可与前杆4的内螺纹部螺合的外螺纹部。在中间杆5的后端部外表面,形成有可与后杆6的内螺纹部螺合的外螺纹部。在中间杆5的中间部外表面,形成有包括弹性材料的握持部51。握持部51通过二色成型或安装其他构件而设置于前杆4的外表面。
后杆6为合成树脂制的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在后杆6的前端开口部内表面,形成有可与中间杆5的后端部外表面的外螺纹部螺合的内螺纹部。在后杆6的后部内表面,一体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例如四个)棘轮齿61及棘轮槽62。棘轮齿61及棘轮槽62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在各棘轮齿61,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棘轮引导槽62a。棘轮引导槽62a与棘轮槽62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等间隔配置。在棘轮槽62的后端一体地形成有卡定壁部63。在卡定壁部63的后方的后杆6的侧壁,形成有向后杆6的后端的后方敞开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孔64。在滑动孔64的相反侧的后杆6的后端开口部内表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条引导槽65。引导槽65贯通卡定壁部63并与棘轮槽62连通。滑动孔64具备窄幅的前侧孔64a、和与前侧孔64a连通且向后方敞开的宽幅的后侧孔64b。在滑动孔64的前方,形成有可供笔夹91的凸耳部91a卡合的滑动槽66。滑动槽66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与揿动构件9的揿动行程对应的长度。另一方面,滑动孔6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不形成为与揿动构件9的揿动行程对应的长度,而形成为短于滑动槽66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由此,能较短地设定棘轮槽62后方的笔杆2的长边尺寸,其结果是,揿动构件9及笔杆2的设计自由度增加。
·伸缩机构
伸缩机构是使用了旋转棘轮机构的揿动式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具备:形成于笔杆2内表面(后杆6内表面)的棘轮齿61及棘轮槽62、与棘轮齿61或棘轮槽62卡合且与笔芯3的后端抵接的旋转构件7、与旋转构件7及棘轮槽62卡合的棘轮构件8、与棘轮构件8连结的揿动构件9、及收容于笔杆2内且对笔芯3向后方施力的弹性体10(例如压缩螺旋弹簧)。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机构是无论在笔尖伸出操作还是在笔尖缩回操作中都向前方按压操作揿动构件9的双揿动式。
·旋转构件
旋转构件7为合成树脂制的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在旋转构件7的前端部形成有环状凸缘部71。在旋转构件7的环状凸缘部71的后方形成有大径筒部72。在旋转构件7的大径筒部72的后方,形成有具有小于大径筒部72的外径的外径的小径筒部73。在旋转构件7的前端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台阶部74。笔芯3的后端(安装于笔芯3的后端的尾栓33)抵接于台阶部74。在大径筒部72外表面(环状凸缘部71的后方且小径筒部73的前方),形成有可卡合于棘轮槽62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根(例如四根)突条75。在突条75的后端,形成有可抵接于棘轮齿61及棘轮构件8的棘轮突起83的棘轮斜面76。小径筒部73宽松地插入棘轮构件8的前端部内表面(大径的前部81内表面)。
·棘轮构件
棘轮构件8为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的合成树脂制的有底圆筒体。棘轮构件8具备大径的前部81、和一体地连续设置于前部81的后方并具有小于前部81外径的外径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在棘轮构件8的前端面(大径的前部81的前端面),呈圆周状连续设置有多个(例如八个)锯齿状(山形)的棘轮突起83。在棘轮构件8的前端部外表面(大径的前部81的前端部外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分散形成有多个(例如八个)卡合突起84。各卡合突起84设置在各棘轮突起83的后方。在笔尖缩回状态下,卡合突起84沿前后方向卡定于卡定壁部63。卡合突起84与棘轮槽62以具有旋转方向的游隙量的状态卡合。此外,卡合突起84与棘轮引导槽62a以具有旋转方向的游隙量的状态卡合。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棘轮槽62的宽度尺寸S1与卡合突起84宽度尺寸S2相差0.19mm。同样,棘轮引导槽62a的宽度尺寸与卡合突起84的宽度尺寸相差0.19mm。该游隙量(S1-S2)优选设定为0.16~0.25mm,进一步优选设定为0.18~0.21mm的范围。但是,该游隙量(0.19mm)只是一个示例,能采用其他的任意值。
在棘轮构件8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的前端部外表面(基部外表面),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例如四个)凸部85。在凸部85的后方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一外向突起86。在第一外向突起86的后方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二外向突起87。第一外向突起86及第二外向突起87由环状突起或多个分散状突起形成。第一外向突起86的外径设定为大于第二外向突起87的外径,由此,能将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顺畅而容易地插入筒状部93内。
·揿动构件
揿动构件9由合成树脂形成,并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笔夹91、在笔夹91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92、及与笔夹基部9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有底的筒状部93。在笔夹91的内表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凸耳部91a。笔夹基部92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一连结壁部92a、和在第一连结壁部92a的后端一体地连续设置并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二连结壁部92b。由此,提高笔夹基部92的耐久性。此外,笔夹91的凸耳部91a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卡合于后杆6外表面的滑动槽66。由此,能防止笔夹91旋转。
笔夹基部92可插入滑动孔64。在要从笔尖缩回状态变成笔尖伸出状态时,当向前方按压操作揿动构件9时,第一连结壁部92a插入滑动孔64的窄幅的前侧孔64a内,第二连结壁部92b插入滑动孔64的宽幅的后侧孔64b。由此,能更进一步防止笔夹91在向前方按压了揿动构件9时旋转。
在筒状部93的与笔夹基部92径向相反侧的外表面一体地形成有一个引导突起93a。在筒状部93的前端开口部内表面,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例如八个)凹部93b。各凹部93b从筒状部93的前端向前方敞开。在筒状部93的凹部93b的后方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内向突起93c。在第一内向突起93c的后方的筒状部93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内向突起93d。第一内向突起93c及第二内向突起93d由环状突起或多个分散状突起形成。第一内向突起93c的内径设定为大于第二内向突起93d的内径,由此,能将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顺畅而容易地插入筒状部93内。在笔夹91的后端面、笔夹基部92(第二连结壁部92b)的后端面及筒状部93的后端面,形成有由同一平面构成的按压操作面(揿动面)。
筒状部93内插入有棘轮构件8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筒状部93内表面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通过嵌合来连结。在筒状部93内表面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嵌合的状态下:(a)筒状部93内表面的凹部93b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的凸部85卡合;并且,(b)筒状部93内表面的第一内向突起93c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的第一外向突起86对插卡定;并且,(c)筒状部93内表面的第二内向突起93d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的第二外向突起87对插卡定。此外,在大径的前部81的后端形成有抵接台阶部81a,抵接台阶部81a与筒状部93的前端抵接。凹部93b与凸部85以旋转方向上具有游隙的状态止转卡合。相对于凹部93b与凸部85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得较大。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筒状部93内表面的凹部93b的宽度尺寸T1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的凸部85的宽度尺寸T2相差0.10mm。该游隙量(T1-T2)优选设定为0.01~0.15mm,进一步优选设定为0.01~0.12mm的范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凹部93b与凸部85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但是,该游隙量(0.10mm)只是一个示例,只要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凹部93b与凸部85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就能采用其他的任意值。
揿动构件9的引导突起93a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卡合于后杆6的后端开口部内表面的引导槽65、及沿前后方向与引导槽65连通的棘轮槽62。在笔尖缩回状态下引导突起93a卡合于引导槽65,在笔尖伸出状态下引导突起93a卡合于棘轮槽62。
·笔尖伸缩动作
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棘轮构件8的卡合突起84卡定于棘轮槽62后端的卡定壁部63,旋转构件7的突条75卡合于棘轮槽62,旋转构件7的突条75的后端的棘轮斜面76抵接于棘轮突起83。笔芯3始终被弹性体10向后方施力。
当从笔尖缩回状态抵抗弹性体10的后方施力而将揿动构件9向前方按压时,突条75及卡合突起84沿着棘轮槽62向前方移动,突条75向前方从棘轮槽62解除卡合状态。与此同时,旋转构件7通过棘轮突起83与棘轮斜面76的接触而旋转,突条75后端的棘轮斜面76卡合于棘轮齿61,维持笔尖伸出状态。
当从笔尖伸出状态抵抗弹性体10的后方施力而将揿动构件9向前方按压时,突条75及卡合突起84向前方移动,旋转构件7通过棘轮突起83与棘轮斜面76的接触而旋转,突条75后端的棘轮斜面76与棘轮齿61的卡合被解除。之后,当解除揿动构件9向前方的按压时,通过弹性体10的后方施力,旋转构件7及棘轮构件8向后方移动,突条75卡合于棘轮槽62,突条75沿着棘轮槽62向后方移动。之后,棘轮构件8的卡合突起84卡定于棘轮槽62后端的卡定壁部63,成为笔尖缩回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前杆4与中间杆5通过螺合而装卸自如地安装,因此可更换笔芯3。此外,由于中间杆5与后杆6通过螺合而装卸自如地安装,因此可更换笔芯3。
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具备:笔杆2;笔芯3,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收容于笔杆2内;揿动构件9,设置于笔杆2的后端部且具有笔夹91;及伸缩机构,通过向前方按压揿动构件9而使笔芯3的笔尖31从笔杆2前端伸缩自如,伸缩机构具备:多个棘轮齿61及棘轮槽62,形成于笔杆2内表面,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旋转构件7,可旋转地配置于笔芯3的后方,并具有可交替卡合于棘轮齿61或棘轮槽62的多个突条75;棘轮构件8,连结于揿动构件9,具有使旋转构件7转动的多个棘轮突起83并具有前后移动自如地卡合于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的多个卡合突起84;及弹性体10,对笔芯3向后方施力,通过使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棘轮构件8的卡合突起84始终与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卡合并且揿动构件9始终与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由此,即使在笔尖缩回状态下也能实现具备笔夹91的揿动构件9与笔杆2的可靠止转。
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通过使揿动构件9具备插入笔杆2的后端开口部内的筒状部93,使棘轮构件8具备插入筒状部93的内部的插入部82,并使筒状部93的内壁与插入部82的外壁止转卡合,得到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的可靠的止转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在筒状部93的内表面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凹部93b,在插入部82的外表面形成可卡合于凹部93b的多个凸部85,并通过凹部93b与凸部85的卡合而使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止转卡合,由此,得到揿动构件9与棘轮构件8的更可靠的止转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通过使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凹部93b与凸部85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即使揿动构件9内表面的凹部93b与棘轮构件8外表面的凸部85的卡合产生旋转方向的错位,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与棘轮构件8外表面的卡合突起84也能适当地卡合,抑制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滑动不良的产生。
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在棘轮槽62的后端形成笔尖缩回状态下沿前后方向与卡合突起84卡定的卡定壁部63,在笔杆2内表面的棘轮槽62的后方形成与棘轮槽62连通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65,并在揿动构件9的筒状部93的外表面形成引导突起93a,在笔尖缩回状态下使引导突起93a卡合于引导槽65,在笔尖伸出状态下使引导突起93a卡合于棘轮槽62,由此,在笔尖缩回状态下通过引导槽65与引导突起93a的卡合,进一步防止揿动构件9旋转。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无需形成与揿动构件9的揿动行程对应长度的引导槽65,能较短地设定棘轮槽62后方的笔杆2的长边尺寸,其结果是,揿动构件9及笔杆2的设计自由度增加。
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使揿动构件9具备:笔夹91、在笔夹91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92、及与笔夹基部9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筒状部93,并在笔杆2的后端部的侧壁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2后端的后方敞开的滑动孔64,在笔尖伸出状态下笔夹基部92前端部插入滑动孔64内,在笔尖缩回状态下笔夹基部92前端部位于滑动孔64的后方,由此,与不设置滑动孔的情况相比,能将笔夹基部9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得足够长,能提高笔夹91的耐久性。
<第二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进行说明。(参照图16至图19)
本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进行了变更的实施方式。具体而言,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8的凸部85变更为凹部88,并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9的凹部93b变更为凸部93e。
·棘轮构件
棘轮构件8为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的合成树脂制的有底圆筒体。棘轮构件8具备大径的前部81、和一体地连续设置于前部81的后方并具有小于前部81外径的外径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在棘轮构件8的前端面(大径的前部81的前端面),呈圆周状连续设置有多个(例如八个)锯齿状(山形)的棘轮突起83。在棘轮构件8的前端部外表面(大径的前部81的前端部外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分散形成有多个(例如八个)卡合突起84。各卡合突起84设置于各棘轮突起83的后方。在笔尖缩回状态下,卡合突起84沿前后方向卡定于卡定壁部63。卡合突起84与棘轮槽62以具有旋转方向的游隙量的状态卡合。此外,卡合突起84与棘轮引导槽62a以具有旋转方向的游隙量的状态卡合。具体而言,棘轮槽62的宽度尺寸与卡合突起84宽度尺寸相差0.19mm。同样,卡合突起84的宽度尺寸与棘轮引导槽62a的宽度尺寸相差0.19mm。该游隙量优选设定为0.16~0.25mm,进一步优选设定为0.18~0.21mm的范围。但是,这只是一个示例,并不限于该值。
在棘轮构件8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的前端部外表面(基部外表面),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例如四个)凹部88。在凹部88的后方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一外向突起86。在第一外向突起86的后方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二外向突起87。第一外向突起86及第二外向突起87由环状突起或多个分散状突起形成。第一外向突起86的外径设定为大于第二外向突起87的外径,由此,能将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顺畅而容易地插入筒状部93内。
·揿动构件
揿动构件9由合成树脂形成,并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笔夹91、在笔夹91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92、及与笔夹基部9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有底的筒状部93。在笔夹91的内表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凸耳部91a。笔夹基部92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一连结壁部92a、和在第一连结壁部92a的后端一体地连续设置并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二连结壁部92b。由此,提高笔夹基部92的耐久性。此外,笔夹91的凸耳部91a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卡合于后杆6外表面的滑动槽66。由此,能防止笔夹91旋转。
笔夹基部92可插入滑动孔64。在要从笔尖缩回状态变成笔尖伸出状态时,当向前方按压操作揿动构件9时,第一连结壁部92a插入滑动孔64的窄幅的前侧孔64a内,第二连结壁部92b插入滑动孔64的宽幅的后侧孔64b。由此,能更进一步防止笔夹91在向前方按压了揿动构件9时旋转。
在筒状部93的与笔夹基部92径向相反侧的外表面一体地形成有一个引导突起93a。在筒状部93的前端开口部内表面,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例如八个)凸部93e。在筒状部93的凸部93e的后方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内向突起93c。在第一内向突起93c的后方的筒状部93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内向突起93d。第一内向突起93c及第二内向突起93d由环状突起或多个分散状突起形成。第一内向突起93c的内径设定为大于第二内向突起93d的内径,由此,能将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顺畅而容易地插入筒状部93内。在笔夹91的后端面、笔夹基部92(第二连结壁部92b)的后端面及筒状部93的后端面,形成有由同一平面构成的按压操作面(揿动面)。
筒状部93内插入有棘轮构件8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筒状部93内表面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通过嵌合来连结。在筒状部93内表面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嵌合的状态下:(a)筒状部93内表面的凸部93e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的凹部88卡合;并且,(b)筒状部93内表面的第一内向突起93c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的第一外向突起86对插卡定;并且,(c)筒状部93内表面的第二内向突起93d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的第二外向突起87对插卡定。凸部93e与凹部88以旋转方向上具有游隙的状态止转卡合。此外,在大径的前部81的后端形成有抵接台阶部81a,抵接台阶部81a与筒状部93的前端抵接。相对于凸部93e与凹部88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得较大。具体而言,筒状部93内表面的凸部93e的宽度尺寸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的凹部88的宽度尺寸相差0.10mm。该游隙量优选设定为0.01~0.15mm,进一步优选设定为0.01~0.12mm的范围(但是,这只是一个示例,并不限于该值)。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凸部93e与凹部88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其他结构及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记载。
<第三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进行说明。(参照图20至图24)
本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进行了变更的实施方式。具体而言,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8的插入部82变更为筒状部89,并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9的筒状部93变更为插入部95。
·棘轮构件
棘轮构件8为两端开口的合成树脂制的圆筒体,并具备筒状部89。在棘轮构件8的前端面,呈圆周状连续设置有多个(例如八个)锯齿状(山形)的棘轮突起83。在棘轮构件8的前端部外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分散形成有多个(例如八个)卡合突起84。各卡合突起84设置在各棘轮突起83的后方。在笔尖缩回状态下,卡合突起84沿前后方向卡定于卡定壁部63。卡合突起84与棘轮槽62以具有旋转方向的游隙量的状态卡合。此外,卡合突起84与棘轮引导槽62a以具有旋转方向的游隙量的状态卡合。具体而言,棘轮槽62的宽度尺寸与卡合突起84的宽度尺寸相差0.19mm。同样,卡合突起84的宽度尺寸与棘轮引导槽62a的宽度尺寸相差0.19mm。该游隙量优选设定为0.16~0.25mm,进一步优选设定为0.18~0.21mm的范围。但是,这只是一个示例,并不限于该值。
在棘轮构件8的筒状部89的后端开口部内表面,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例如八个)凹部89a。各凹部89a向筒状部89的后端的后方敞开。在筒状部89的凹部89a的前方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内向突起89b。在第一内向突起89b的前方的筒状部89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内向突起89c。第一内向突起89b及第二内向突起89c由环状突起或多个分散状突起形成。第一内向突起89b的内径设定为大于第二内向突起89c的内径,由此,能将插入部95顺畅而容易地插入筒状部89内。
·揿动构件
揿动构件9由合成树脂形成,并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笔夹91、在笔夹91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92、与笔夹基部9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圆筒状或圆柱状的杆部94、及从该杆部94向前方一体地连续设置的圆筒状或圆柱状的插入部95。在笔夹91的内表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凸耳部91a。笔夹基部92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一连结壁部92a、和在第一连结壁部92a的后端一体地连续设置并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二连结壁部92b。由此,提高笔夹基部92的耐久性。此外,笔夹91的凸耳部91a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卡合于后杆6外表面的滑动槽66。由此,能防止笔夹91旋转。
笔夹基部92可插入滑动孔64。在要从笔尖缩回状态变成笔尖伸出状态时,当向前方按压操作揿动构件9时,第一连结壁部92a插入滑动孔64的窄幅的前侧孔64a内,第二连结壁部92b插入滑动孔64的宽幅的后侧孔64b。由此,能更进一步防止笔夹91在向前方按压了揿动构件9时旋转。
插入部95具备小径的前部、和具有大于该小径的前部的外径的大径的后部。在大径的后部的外表面,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例如八个)凸部95a。在凸部95a的前方的插入部95的外表面(小径的前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一外向突起95b。在第一外向突起95b的前方的插入部95的外表面(小径的前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二外向突起95c。第一外向突起95b及第二外向突起95c由环状突起或多个分散状突起形成。第一外向突起95b的外径设定为大于第二外向突起95c的外径,由此,能将插入部95顺畅而容易地插入筒状部89内。在笔夹91的后端面、笔夹基部92(第二连结壁部92b)的后端面及杆部94的后端面,形成有由同一平面构成的按压操作面(揿动面)。
棘轮构件8的筒状部89内插入有揿动构件9的插入部95,筒状部89内表面与插入部95外表面通过嵌合来连结。在筒状部89内表面与插入部95外表面嵌合的状态下:(a)筒状部89内表面的凹部89a与插入部95外表面的凸部95a卡合;并且,(b)筒状部89内表面的第一内向突起89b与插入部95外表面的第一外向突起95b对插卡定;并且,(c)筒状部89内表面的第二内向突起89c与插入部95外表面的第二外向突起95c对插卡定。凹部89a与凸部95a以旋转方向上具有游隙的状态止转卡合。相对于凹部89a与凸部95a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得较大。具体而言,凹部89a的宽度尺寸与凸部95a的宽度尺寸相差0.10mm。该游隙量优选设定为0.01~0.15mm,进一步优选设定为0.01~0.12mm的范围(但是,这只是一个示例,并不限于该值)。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凹部89a与凸部95a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
在杆部94与插入部95之间形成有抵接台阶部96,在筒状部89内表面与插入部95外表面连结后,抵接台阶部95与棘轮构件8的后端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其他结构及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记载。
<第四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进行说明。(参照图24至图27)
本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进行了变更的实施方式。具体而言,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8的插入部82变更为筒状部89,并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89的筒状部93变更为插入部95。此外,本实施方式是对第三实施方式的一部分进行了变更的实施方式。具体而言,将第三实施方式的揿动构件9的凸部95a变更为凹部95d,并将第三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8的凹部89a变更为凸部89d。
·棘轮构件
棘轮构件8为两端开口的合成树脂制的圆筒体,并具备筒状部89。在棘轮构件8的前端面,呈圆周状连续设置有多个(例如八个)锯齿状(山形)的棘轮突起83。在棘轮构件8的前端部外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分散形成有多个(例如八个)卡合突起84。各卡合突起84设置在各棘轮突起83的后方。在笔尖缩回状态下,卡合突起84沿前后方向卡定于卡定壁部63。卡合突起84与棘轮槽62以具有旋转方向的游隙量的状态卡合。此外,卡合突起84与棘轮引导槽62a以具有旋转方向的游隙量的状态卡合。具体而言,棘轮槽62的宽度尺寸与卡合突起84宽度尺寸相差0.19mm。同样,卡合突起84的宽度尺寸与棘轮引导槽62a的宽度尺寸相差0.19mm。该游隙量优选设定为0.16~0.25mm,进一步优设定选为0.18~0.21mm的范围。但是,这只是一个示例,并不限于该值。
在棘轮构件8的筒状部89的后端开口部内表面,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例如八个)凸部89d。在筒状部89的凸部89b的前方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内向突起89b。在第一内向突起89b的前方的筒状部89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内向突起89c。第一内向突起89b及第二内向突起89c由环状突起或多个分散状突起形成。第一内向突起89b的内径设定为大于第二内向突起89c的内径,由此,能将插入部95顺畅而容易地插入筒状部89内。
·揿动构件
所述揿动构件9由合成树脂形成,并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笔夹91、在笔夹91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92、与笔夹基部9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圆筒状或圆柱状的杆部94、及在该杆部94的前方一体地连续设置的圆筒状或圆柱状的插入部95。在笔夹91的内表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凸耳部91a。笔夹基部92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一连结壁部92a、和在第一连结壁部92a的后端一体地连续设置并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二连结壁部92b。由此,提高笔夹基部92的耐久性。此外,笔夹91的凸耳部91a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卡合于后杆6外表面的滑动槽66。由此,能防止笔夹91旋转。
笔夹基部92可插入滑动孔64。在要从笔尖缩回状态变成笔尖伸出状态时,当向前方按压操作揿动构件9时,第一连结壁部92a插入滑动孔64的窄幅的前侧孔64a内,第二连结壁部92b插入滑动孔64的宽幅的后侧孔64b。由此,能更进一步防止笔夹91在向前方按压了揿动构件9时旋转。
插入部95具备小径的前部、和具有大于该小径的前部的外径的大径的后部。在大径的后部的外表面,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例如八个)凹部95d。在凹部95d的前方的插入部95的外表面(小径的前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一外向突起95b。在第一外向突起95b的前方的插入部95的外表面(小径的前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二外向突起95c。第一外向突起95b及第二外向突起95c由环状突起或多个分散状突起形成。第一外向突起95b的外径设定为大于第二外向突起95c的外径,由此,能将插入部95顺畅而容易地插入筒状部89内。在笔夹91的后端面、笔夹基部92(第二连结壁部92b)的后端面及杆部94的后端面,形成有由同一平面构成的按压操作面(揿动面)。
棘轮构件8的筒状部89内插入有揿动构件9的插入部95,筒状部89内表面与插入部95外表面通过嵌合来连结。在筒状部89内表面与插入部95外表面嵌合的状态下:(a)筒状部89内表面的凸部89d与插入部95外表面的凹部95d卡合;并且,(b)筒状部89内表面的第一内向突起89b与插入部95外表面的第一外向突起95b对插卡定;并且,(c)筒状部89内表面的第二内向突起89c与插入部95外表面的第二外向突起95c对插卡定。凹部95d与凸部89d以旋转方向上具有游隙的状态止转卡合。相对于凹部95d与凸部89d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得较大。具体而言,凹部95d的宽度尺寸与凸部89d的宽度尺寸相差0.10mm。该游隙量优选设定为0.01~0.15mm,进一步优选设定为0.01~0.12mm的范围(但是,这只是一个示例,并不限于该值)。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棘轮槽62与卡合突起84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凹部95d与凸部89d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在杆部94与插入部95之间形成有抵接台阶部96,在筒状部89内表面与插入部95外表面的连结后,抵接台阶部95与棘轮构件8的后端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其他结构及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记载。
<第五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进行说明(参照图28至图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棘轮构件8及揿动构件9以外的构件(即,笔杆2、笔芯3、旋转构件7、弹性体10)与第一实施方式共用。
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是一种揿动式笔具,在笔芯3的内部收容热变色性墨水34,在笔芯3的前端设置可吐出热变色性墨水34的笔尖31,将笔芯3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收容于笔杆2内,在笔杆2的后端部设置揿动构件9,并具备伸缩机构,通过向前方按压揿动构件9而将笔尖31设为从笔杆2的前端孔41伸出状态,再次通过向前方按压揿动构件9而解除笔尖伸出状态,将笔尖31设为从笔杆2的前端孔41向笔杆2内缩回的状态,在揿动构件9的后端部外表面设置摩擦部12,能摩擦热变色性墨水34的笔迹并通过此时产生的摩擦热而使热变色性墨水34的笔迹热变色,其中,揿动构件9具备可插入笔杆2的后端部内的主体部93、和在该主体部93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92,在笔杆2的后端部的侧壁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2后端的后方敞开的滑动孔64,在笔尖伸出状态下突出部92前端部插入滑动孔64内,在笔尖缩回状态下突出部92前端部位于滑动孔64的后方,在笔杆2的后端部的侧壁内表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后端的后方敞开的引导槽65,在揿动构件9的主体部93的外表面形成能在周向上与引导槽65卡合/脱离的引导突起93a,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揿动构件9相对于笔杆2可旋转,在引导突起93a卡合于引导槽65的状态下,突出部92插入滑动孔64内,揿动构件9沿前后方向可移动,在引导突起93a与引导槽65的卡合状态被解除的状态下,揿动构件9的突出部92被限制在笔杆2的后端,揿动构件9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阻止。
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具备:笔杆2、收容于笔杆2内的笔芯3、使笔芯3的笔尖31从笔杆2的前端孔41伸缩自如的伸缩机构。
·笔芯
笔芯3包括:笔尖31;在开口部压入固接有该笔尖31的墨水收容管32;填充于该墨水收容管32内的热变色性墨水34;及填充于该热变色性墨水34的后端且随着该热变色性墨水34的消耗而前进的从动体35(例如高粘度流体)。
笔尖31例如可以是仅由在前端可旋转地抱持圆珠的金属制的圆珠笔构成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由对圆珠笔头的后部外表面进行保持的合成树脂制的笔尖座构成的结构。此外,在墨水收容管32的后端开口部安装有尾栓33,该尾栓33具备使墨水收容管32与外部可透气的透气孔的。
·笔杆
笔杆2包括:前杆4、连结于前杆4的后端部的中间杆5、及连结于中间杆5的后端部的后杆6。
前杆4为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的锥形的圆筒体。在前杆4的前端,沿轴向贯通设置有供笔尖31伸缩的前端孔41。在前杆4的内表面,一体地形成有弹性体保持部42,该弹性体保持部42包括与弹性体10的前端部外周面嵌合的保持壁部42a、和与弹性体10的前端卡定的卡定台阶部42b。在前杆4的后端开口部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
中间杆5为合成树脂制的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在中间杆5的前端部外表面形成有可与前杆4的内螺纹部螺合的外螺纹部。在中间杆5的后端部外表面,形成有可与后杆6的内螺纹部螺合的外螺纹部。在中间杆5的中间部外表面,形成有包括弹性材料的握持部51。握持部51通过二色成型或安装其他构件而设置于前杆4的外表面。
后杆6为合成树脂制的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在后杆6的前端开口部内表面,形成有可与中间杆5的后端部外表面的外螺纹部螺合的内螺纹部。在后杆6的后部内表面,一体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例如四个)棘轮齿61及棘轮槽62。棘轮齿61及棘轮槽62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在各棘轮齿61,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棘轮引导槽62a。棘轮引导槽62a与棘轮槽62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等间隔配置。在棘轮槽62的后端一体地形成有卡定壁部63。在卡定壁部63的后方的后杆6的侧壁,形成有向后杆6的后端的后方敞开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孔64。在滑动孔64的相反侧的后杆6的后端开口部内表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条引导槽65。引导槽65贯通卡定壁部63并与棘轮槽62连通。滑动孔64具备窄幅的前侧孔64a、和与前侧孔64a连通且向后方敞开的宽幅的后侧孔64b。在滑动孔64的前方的笔杆2的外表面,形成有可供笔夹91的凸耳部91a卡合的滑动槽66。(参照图10)
·伸缩机构
伸缩机构是使用了旋转棘轮机构的揿动式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具备:形成于笔杆2内表面(后杆6内表面)的棘轮齿61及棘轮槽62、与棘轮齿61或棘轮槽62卡合且与笔芯3的后端抵接的旋转构件7、与旋转构件7及棘轮槽62卡合的棘轮构件8、与棘轮构件8连结的揿动构件9、及收容于笔杆2内且对笔芯3向后方施力的弹性体10(例如压缩螺旋弹簧)。本实施方式的伸缩机构是无论在笔尖伸出操作还是在笔尖缩回操作中都向前方按压操作揿动构件9的双揿动式。
·旋转构件
旋转构件7为合成树脂制的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在旋转构件7的前端部形成有环状凸缘部71。在旋转构件7的环状凸缘部71的后方形成有大径筒部72。在旋转构件7的大径筒部72的后方,形成有具有小于大径筒部72的外径的外径的小径筒部73。在旋转构件7的前端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台阶部74。笔芯3的后端(安装于笔芯3的后端的尾栓33)抵接于台阶部74。在大径筒部72外表面(环状凸缘部71的后方且小径筒部73的前方),形成有可卡合于棘轮槽62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根(例如四根)突条75。在突条75的后端,形成有可抵接于棘轮齿61及棘轮构件8的棘轮突起83的棘轮斜面76。小径筒部73宽松地插入棘轮构件8的前端部内表面(大径的前部81内表面)。(参照图11)
·棘轮构件
棘轮构件8为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的合成树脂制的有底圆筒体。棘轮构件8具备大径的前部81、和一体地连续设置于前部81的后方并具有小于前部81外径的外径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在棘轮构件8的前端面(大径的前部81的前端面),呈圆周状连续设置有多个(例如八个)的锯齿状(山形)棘轮突起83。在棘轮构件8的前端部外表面(大径的前部81的前端部外表面),沿着圆周方向分散形成有多个(例如八个)卡合突起84。各卡合突起84设置在各棘轮突起83的后方。在笔尖缩回状态下,卡合突起84沿前后方向卡定于卡定壁部63。卡合突起84与棘轮槽62以具有旋转方向的游隙量的状态卡合。此外,卡合突起84与棘轮引导槽62a以具有旋转方向的游隙量的状态卡合。(参照图32)
在棘轮构件8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一外向突起86。在第一外向突起86的后方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二外向突起87。第一外向突起86及第二外向突起87由环状突起或多个分散状突起形成。第一外向突起86的外径设定为大于第二外向突起87的外径,由此,能将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顺畅而容易地插入筒状部93内。(参照图29)
·揿动构件
揿动构件9由合成树脂形成,并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笔夹91、在笔夹91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92(突出部)、及与笔夹基部92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有底的筒状的主体部93。在笔夹91的内表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凸耳部91a。笔夹基部92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一连结壁部92a、和在第一连结壁部92a的后端一体地连续设置并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第二连结壁部92b。由此,提高笔夹基部92的耐久性。此外,唇91的凸耳部91a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卡合于后杆6外表面的滑动槽66。(参照图31、图33)
笔夹基部92可插入滑动孔64。在要从笔尖缩回状态变成笔尖伸出状态时,当向前方按压操作揿动构件9时,第一连结壁部92a插入滑动孔64的窄幅的前侧孔64a内,第二连结壁部92b插入滑动孔64的宽幅的后侧孔64b。
在主体部93的与笔夹基部92径向相反侧的外表面一体地形成有一个引导突起93a。在主体部93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内向突起93c。在第一内向突起93c的后方的筒状部93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二内向突起93d。第一内向突起93c及第二内向突起93d由环状突起或多个分散状突起形成。第一内向突起93c的内径设定为大于第二内向突起93d的内径,由此,能将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顺畅而容易地插入筒状部93内。(参照图29)
在揿动构件9的主体部93的后端面安装有包括弹性材料的摩擦部12。在揿动构件9的主体部93的后端面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棒状突部97。在棒状突部97的外表面形成有环状的外向突起。包括筒状的弹性材料的摩擦部12通过压入的方式安装于棒状突部97的外表面。在棒状突部97安装有摩擦部12的状态下,棒状突部97的外表面的环状的外向突起与摩擦部12的内表面的环状的内向突起对插卡定,能防止摩擦操作时摩擦部12从棒状突部97脱落。棒状突部97的后端位于摩擦部12的后端面的前方。即,棒状突部97的后端不从摩擦部12的后端面向后方突出。由此,在对揿动构件9进行伸缩操作时,能以手指不接触棒状突部97的方式实现手指与摩擦部12后端面的无滑动的稳定的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摩擦部的安装构造并不限于此。
揿动构件9的主体部93内插入有棘轮构件8的小径的后部82(插入部),主体部93内表面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通过嵌合来连结。在主体部93内表面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嵌合的状态下,主体部93内表面的第一内向突起93c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的第一外向突起86对插卡定,且主体部93内表面的第二内向突起93d与小径的后部82外表面的第二外向突起87对插卡定。此外,在大径的前部81的后端形成有抵接台阶部81a,抵接台阶部81a与主体部93的前端抵接。(参照图29)
揿动构件9的引导突起93a前后方向可移动地卡合于后杆6的后端开口部内表面的引导槽65、及沿前后方向与引导槽65连通的棘轮槽62。在笔尖缩回状态下引导突起93a卡合于引导槽65,在笔尖伸出状态下,当笔尖向下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揿动构件9下降,引导突起93a卡合于棘轮槽62。
·笔尖伸缩动作
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棘轮构件8的卡合突起84卡定于棘轮槽62后端的卡定壁部63,旋转构件7的突条75卡合于棘轮槽62,旋转构件7的突条75的后端的棘轮斜面76抵接于棘轮突起83。笔芯3始终被弹性体10向后方施力。
当从笔尖缩回状态抵抗弹性体10的后方施力而将揿动构件9向前方按压时,突条75及卡合突起84沿着棘轮槽62向前方移动,突条75向前方从棘轮槽62解除卡合状态。与此同时,旋转构件7通过棘轮突起83与棘轮斜面76的接触而旋转,突条75后端的棘轮斜面76卡合于棘轮齿61,维持笔尖伸出状态。
当从笔尖伸出状态抵抗弹性体10的后方施力而将揿动构件9向前方按压时,突条75及卡合突起84向前方移动,旋转构件7通过棘轮突起83与棘轮斜面76的接触而旋转,突条75后端的棘轮斜面76与棘轮齿61的卡合被解除。之后,当解除揿动构件9向前方的按压时,通过弹性体10的后方施力,旋转构件7及棘轮构件8向后方移动,突条75卡合于棘轮槽62,突条75沿着棘轮槽62向后方移动,之后,棘轮构件8的卡合突起84卡定于棘轮槽62后端的卡定壁部63,成为笔尖缩回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前杆4与中间杆5通过螺合而装卸自如地安装,因此可更换笔芯3。此外,由于中间杆5与后杆6通过螺合而装卸自如地安装,因此可更换笔芯3。
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在使用摩擦部12进行摩擦操作时,使揿动构件9相对于笔杆2旋转,解除引导突起93a与引导槽65的卡合状态。由此,即使向前方按压揿动构件9,也能使揿动构件9的笔夹基部(突出部)92限制在笔杆2后端的沿周向远离滑动孔64的部分,揿动构件9相对于笔杆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阻止。其结果是,能使用揿动构件9的后端的摩擦部12来进行稳定的摩擦操作。(图29、图30、图31)
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在进行笔尖的伸缩操作时,使揿动构件9相对于笔杆2旋转,使引导突起93a与引导槽65成为卡合状态。当在该状态下使揿动构件9向前后方向移动时,笔夹基部92在滑动孔64内向前后方向移动,并且,引导突起93a在引导槽65内向前后方向移动。其结果是,能实现笔尖的伸缩操作。本实施方式的揿动式笔具1在解除引导突起93a与引导槽65的卡合的状态下,将引导突起93a压接于笔杆的圆周状内表面或将引导突起93a卡合于形成于笔杆2的内表面的凹陷部67。在引导突起93a卡合于凹陷部67的情况下,能可靠地维持笔夹基部(突出部)92沿周向远离滑动孔64的状态。通过将凹陷部67的宽度尺寸设为大于引导槽65的宽度尺寸,能使引导突起93a更容易地卡合于凹陷部67。此外,能使注塑成型浇口部位于凹陷部67的内表面。此外,通过将引导槽65的周向的缘部、凹陷部67的周向的缘部、及引导突起93a的周向的角部设为凸曲面状,能实现引导槽65及凹陷部67与引导突起93a的顺畅的卡合/脱离。此外,在引导突起93a压接于笔杆的圆周状内表面的情况下,能通过摩擦力维持该状态,还能通过该摩擦力来获得抑制揿动构件9相对于笔杆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的效果。
·揿动构件用弹性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在旋转构件7与棘轮构件8之间配置揿动构件用弹性体11的结构(参照图33)。所述揿动构件用弹性体11的弹力设定为小于弹性体10的弹力。揿动构件用弹性体11的前端部卡定于旋转构件7的内表面的卡定部77,揿动构件用弹性体11的后端部卡定于棘轮构件8的内表面的卡定部81b。由此,揿动构件9始终向后方被施力,即使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揿动构件9的笔夹基部92(突出部)也会向后方脱离滑动孔,笔夹基部92(突出部)位于笔杆2后端的后方。由此,无论是在笔尖伸出状态还是在笔尖缩回状态下,都能使揿动构件9旋转,能迅速地开始摩擦操作。
对于现有的热变色性的揿动式笔具,在向前方按压笔杆后端的揿动构件的类型中,在揿动构件的后端设置了摩擦部的情况下,当使用摩擦部进行摩擦操作时,恐怕揿动构件会向笔尖侧移动,无法实现稳定的摩擦操作(例如,国际公开WO2008/105227A1)。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能提供一种能使用揿动构件后端的摩擦部来实现稳定的摩擦操作的热变色性的揿动式笔具。
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公开内容也可以对方案的细节进行变化,能以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及思想的方式来实现实施例、实施方式的要素的组合、顺序变化等。
附图标记说明
1:揿动式笔具;
2:笔杆;
3:笔芯;
31:笔尖;
32:墨水收容管;
33:尾栓;
34:墨水;
35:从动体;
4:前杆;
41:前端孔;
42:弹性体保持部;
42a:保持壁部;
42b:卡定台阶部;
5:中间杆;
51:握持部;
6:后杆;
61:棘轮齿;
62:棘轮槽;
62a:棘轮引导槽;
63:卡定壁部;
64:滑动孔;
64a:前侧孔;
64b:后侧孔;
65:引导槽;
66:滑动槽;
67:凹陷部;
7:旋转构件;
71:环状凸缘部;
72:大径筒部;
73:小径筒部;
74:台阶部;
75:突条;
76:棘轮斜面;
77:弹性体卡定部;
8:棘轮构件;
81:前部;
81a:抵接台阶部;
81b:弹性体卡定部;
82:后部(插入部);
83:棘轮突起;
84:卡合突起;
85:凸部;
86:第一外向突起;
87:第二外向突起;
88:凹部;
89:筒状部;
89a:凹部;
89b:第一内向突起;
89c:第二内向突起;
89d:凸部;
9:揿动构件;
91:笔夹;
91a:凸耳部;
92:笔夹基部;
92a:第一连结壁部;
92b:第二连结壁部;
93:筒状部(主体部);
93a:引导突起;
93b:凹部;
93c:第一内向突起;
93d:第二内向突起;
93e:凸部;
94:杆部;
95:插入部;
95a:凸部;
95b:第一外向突起;
95c:第二外向突起;
95d:凹部;
96:抵接台阶部;
97:棒状突部;
10:弹性体;
11:揿动构件用弹性体;
12:摩擦部。

Claims (19)

1.一种揿动式笔具,具备:
笔杆;
笔芯,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收容于所述笔杆内;
揿动构件,设置于所述笔杆的后端部且具有笔夹;及
伸缩机构,通过向前方按压所述揿动构件而使所述笔芯的笔尖从笔杆前端伸缩自如,
所述伸缩机构具备:
多个棘轮齿及棘轮槽,形成于所述笔杆内表面,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
旋转构件,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笔芯的后方,并具有可交替卡合于所述棘轮齿或所述棘轮槽的多个突条;
棘轮构件,连结于所述揿动构件,具有使所述旋转构件转动的多个棘轮突起且具有前后移动自如地卡合于所述笔杆内表面的棘轮槽的多个卡合突起;及
弹性体,对所述笔芯向后方施力,
其中,所述揿动构件与所述棘轮构件止转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所述揿动构件具备插入所述笔杆的后端开口部内的筒状部,所述棘轮构件具备插入所述筒状部的内部的插入部,所述筒状部的内壁与所述插入部的外壁止转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在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凹部,在所述插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可卡合于所述凹部的多个凸部,通过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的卡合,所述揿动构件与所述棘轮构件止转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所述棘轮槽与所述卡合突起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在所述棘轮槽的后端,形成有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沿前后方向与所述卡合突起卡定的卡定壁部,在所述笔杆内表面的所述棘轮槽的后方,形成有与所述棘轮槽连通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在所述揿动构件的筒状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引导突起,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引导突起卡合于所述引导槽,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引导突起卡合于所述棘轮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所述揿动构件具备:所述笔夹、在所述笔夹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及与所述笔夹基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筒状部,在所述笔杆的后端部的侧壁,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后端的后方敞开的滑动孔,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前端部插入所述滑动孔内,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前端部位于所述滑动孔的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在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在所述插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可卡合于所述凸部的多个凹部,通过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的卡合,所述揿动构件与所述棘轮构件止转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所述棘轮槽与所述卡合突起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在所述棘轮槽的后端,形成有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沿前后方向与所述卡合突起卡定的卡定壁部,在所述笔杆内表面的所述棘轮槽的后方,形成有与所述棘轮槽连通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在所述揿动构件的筒状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引导突起,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引导突起卡合于所述引导槽,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引导突起卡合于所述棘轮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所述揿动构件具备所述笔夹、在所述笔夹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及与所述笔夹基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所述筒状部,在所述笔杆的后端部的侧壁,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后端的后方敞开的滑动孔,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前端部插入所述滑动孔内,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前端部位于所述滑动孔的后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所述棘轮构件具备筒状部,所述揿动构件具备插入所述棘轮构件的筒状部内的插入部,所述筒状部的内壁与所述插入部的外壁止转卡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在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凹部,在所述插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可卡合于所述凹部的多个凸部,通过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的卡合,所述揿动构件与所述棘轮构件止转卡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所述棘轮槽与所述卡合突起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所述揿动构件具备:所述笔夹、在所述笔夹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及与所述笔夹基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所述插入部,在所述笔杆的后端部的侧壁,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后端的后方敞开的滑动孔,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前端部插入所述滑动孔内,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前端部位于所述滑动孔的后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在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凸部,在所述插入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可卡合于所述凸部的多个凹部,通过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的卡合,所述揿动构件与所述棘轮构件止转卡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所述棘轮槽与所述卡合突起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设定为大于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的旋转方向的游隙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揿动式笔具,其中,
所述揿动构件具备:所述笔夹、在所述笔夹的后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笔夹基部、及与所述笔夹基部一体地连续设置的所述插入部,在所述笔杆的后端部的侧壁,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向笔杆后端的后方敞开的滑动孔,在笔尖伸出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前端部插入所述滑动孔内,在笔尖缩回状态下所述笔夹基部前端部位于所述滑动孔的后方。
18.一种揿动式笔具,具备:
笔杆;
笔芯,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收容于所述笔杆内;
揿动构件,设置于所述笔杆的后端部;及
伸缩机构,通过向前方按压所述揿动构件而使所述笔芯的笔尖从笔杆前端伸缩自如,
所述伸缩机构具备:
多个棘轮齿及棘轮槽,形成于所述笔杆内表面,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
旋转构件,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笔芯的后方,并具有可交替卡合于所述棘轮齿或所述棘轮槽的多个突条;
棘轮构件,连结于所述揿动构件,具有使所述旋转构件转动的多个棘轮突起且具有前后移动自如地卡合于所述笔杆内表面的棘轮槽的多个卡合突起;及
弹性体,对所述笔芯向后方施力,其中,
所述揿动构件与所述棘轮构件止转卡合。
19.一种揿动式笔具,具备:
笔杆;
笔芯,可沿前后方向移动地收容于所述笔杆内;
揿动构件,设置于所述笔杆的后端部且在外表面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及
伸缩机构,通过向前方按压所述揿动构件而使所述笔芯的笔尖从笔杆前端伸缩自如,
所述伸缩机构具备:
多个棘轮齿及棘轮槽,形成于所述笔杆内表面,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
旋转构件,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笔芯的后方,并具有可交替卡合于所述棘轮齿或所述棘轮槽的多个突条;
棘轮构件,连结于所述揿动构件,具有使所述旋转构件转动的多个棘轮突起且具有前后移动自如地卡合于所述笔杆内表面的棘轮槽的多个卡合突起;及
弹性体,对所述笔芯向后方施力,
其中,所述揿动构件与所述棘轮构件止转卡合。
CN201680077875.9A 2015-12-18 2016-12-05 揿动式笔具 Active CN1084307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0157.4A CN110949039B (zh) 2015-12-18 2016-12-05 揿动式笔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46906 2015-12-18
JP2015-246906 2015-12-18
JP2016-122184 2016-06-20
JP2016122184 2016-06-20
PCT/JP2016/086078 WO2017104468A1 (ja) 2015-12-18 2016-12-05 ノック式筆記具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0157.4A Division CN110949039B (zh) 2015-12-18 2016-12-05 揿动式笔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0794A CN108430794A (zh) 2018-08-21
CN108430794B true CN108430794B (zh) 2020-01-21

Family

ID=590564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7875.9A Active CN108430794B (zh) 2015-12-18 2016-12-05 揿动式笔具
CN201911360157.4A Active CN110949039B (zh) 2015-12-18 2016-12-05 揿动式笔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0157.4A Active CN110949039B (zh) 2015-12-18 2016-12-05 揿动式笔具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8124B2 (zh)
EP (1) EP3392056A4 (zh)
JP (2) JP6827423B2 (zh)
KR (1) KR102596688B1 (zh)
CN (2) CN108430794B (zh)
TW (1) TWI713654B (zh)
WO (1) WO20171044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84127B2 (ja) * 2017-09-01 2022-06-14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入力タッチペン
KR102321846B1 (ko) * 2018-05-08 2021-11-05 동아연필(주) 노크식 펜
EP3888930A4 (en) * 2018-11-29 2022-11-02 Kabushiki Kaisha Pilot Corporation (also trading as Pilot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TYPE WRITING INSTRUMENT
KR101947819B1 (ko) * 2018-12-13 2019-02-14 어명혁 노크식 필기구
US11912058B2 (en) * 2019-01-18 2024-02-27 Kabushiki Kaisha Pilot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writing instrument
CN114103526B (zh) * 2021-12-20 2023-02-03 温州市简系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摁压触发笔
CN117001899B (zh) * 2023-09-07 2024-02-06 西安驰达飞机零部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复合材料加工用脱模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5215U (zh) * 1991-12-30 1992-09-09 株式会社寿 旋转凸轮式圆珠笔
CN2460313Y (zh) * 2000-02-10 2001-11-21 株式会社寿 按压式笔具
JP2002160487A (ja) * 2000-11-24 2002-06-04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ノック式筆記具
DE20302056U1 (de) * 2003-02-10 2003-04-30 Yu Tsung Mou Druckknopf-Anordnung
CN2737563Y (zh) * 2004-09-12 2005-11-02 车宁宁 一种揿动圆珠笔
CN201333860Y (zh) * 2008-11-27 2009-10-28 上海中韩晨光文具制造有限公司 书写笔
CN102975521A (zh) * 2011-09-06 2013-03-20 美久卢股份有限公司 加压式笔
CN103273765A (zh) * 2013-05-29 2013-09-04 车宁宁 一种旁揿圆珠笔
CN104191862A (zh) * 2010-02-03 2014-12-10 百乐墨水株式会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3541A (en) 1963-09-18 1966-09-20 Parker Pen Co Adjustable resilient writing instrument
US4025204A (en) * 1976-01-16 1977-05-24 Textron, Inc. Writing implement
US5263786A (en) * 1991-10-17 1993-11-23 Kotobuki & Co., Inc. Rotary-cam ball-point pen
JPH10895A (ja) * 1996-04-18 1998-01-06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ノック式筆記具
US6309129B1 (en) * 1999-07-06 2001-10-30 Kotobuki & Co., Ltd. Writing utensils
JP3327879B2 (ja) * 1999-10-14 2002-09-24 ゼブラ株式会社 ノック式筆記具
JP3960847B2 (ja) * 2002-04-16 2007-08-15 株式会社パイロッ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ノック式筆記具
JP2006021430A (ja) 2004-07-08 2006-01-26 Kotobuki & Co Ltd 筆記具のクリップ付きノック部材の回り止め構造
KR102363176B1 (ko) 2007-02-26 2022-02-14 파일롯트 잉크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 변색성 필기 도구
JP5328554B2 (ja) 2009-08-10 2013-10-30 パイロットインキ株式会社 熱変色性筆記具
TWI507306B (zh) 2012-03-08 2015-11-11 Sdi Corp A press station with a pushpress function
JP6157907B2 (ja) 2013-04-10 2017-07-05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筆記具
JP6267893B2 (ja) 2013-08-12 2018-01-24 ゼブラ株式会社 筆記具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5215U (zh) * 1991-12-30 1992-09-09 株式会社寿 旋转凸轮式圆珠笔
CN2460313Y (zh) * 2000-02-10 2001-11-21 株式会社寿 按压式笔具
JP2002160487A (ja) * 2000-11-24 2002-06-04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ノック式筆記具
DE20302056U1 (de) * 2003-02-10 2003-04-30 Yu Tsung Mou Druckknopf-Anordnung
CN2737563Y (zh) * 2004-09-12 2005-11-02 车宁宁 一种揿动圆珠笔
CN201333860Y (zh) * 2008-11-27 2009-10-28 上海中韩晨光文具制造有限公司 书写笔
CN104191862A (zh) * 2010-02-03 2014-12-10 百乐墨水株式会社
CN102975521A (zh) * 2011-09-06 2013-03-20 美久卢股份有限公司 加压式笔
CN103273765A (zh) * 2013-05-29 2013-09-04 车宁宁 一种旁揿圆珠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96688B1 (ko) 2023-11-01
JP7045498B2 (ja) 2022-03-31
EP3392056A4 (en) 2019-11-06
CN110949039B (zh) 2021-06-08
TW201726439A (zh) 2017-08-01
US10538124B2 (en) 2020-01-21
WO2017104468A1 (ja) 2017-06-22
KR20180095820A (ko) 2018-08-28
TWI713654B (zh) 2020-12-21
CN110949039A (zh) 2020-04-03
US20180361781A1 (en) 2018-12-20
JP6827423B2 (ja) 2021-02-10
CN108430794A (zh) 2018-08-21
EP3392056A1 (en) 2018-10-24
JPWO2017104468A1 (ja) 2018-10-04
JP2021073112A (ja) 2021-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0794B (zh) 揿动式笔具
US11738589B2 (en) Writing instrument
US20150224812A1 (en) Slide type writing tool having device for preventing dryness
US11897278B2 (en) Writing instrument equipped with a locking device
CN211710466U (zh) 多芯笔具
CN111511573A (zh) 伸缩式书写工具和多芯书写工具
JP6774331B2 (ja) 熱変色性筆記具
JP2015057329A (ja) 熱変色性筆記具
JP6612082B2 (ja) 複式筆記具
JP7377061B2 (ja) 筆記具
JP2023174005A (ja) 出没式筆記具
JPH0733692U (ja) 複式筆記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