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7382B - 事件解析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非暂时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事件解析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非暂时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27382B
CN108427382B CN201810117075.6A CN201810117075A CN108427382B CN 108427382 B CN108427382 B CN 108427382B CN 201810117075 A CN201810117075 A CN 201810117075A CN 108427382 B CN108427382 B CN 1084273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event
condition
process data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70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27382A (zh
Inventor
刘琢
樱庭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g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427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7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27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7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265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the criterion being a learning criter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8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using a predicto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58Change logging, de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09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anual data input [MDI] or by using control panel, e.g. controlling functions with the panel;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panel details or by setting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3Pc programming
    • G05B2219/23319Microprocessor control or manual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20/00Machine lear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事件解析装置具备:事件收集部,其收集车间的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事件的日志数据;事件解析部,其基于通过事件收集部收集到的日志数据,解析操作事件的操作方法或操作意图;操作列提取部,其将通过事件解析部解析的每规定期间的操作方法或操作意图,作为时间序列的操作列而提取;操作列分类部,其从通过操作列提取部提取的操作列之中,对操作的顺序相似的操作列进行分类;操作次序构建部,其基于通过操作列分类部分类出的操作列,构建操作者的操作次序;过程数据收集部,其对车间的过程数据进行收集;以及操作条件推定部,其基于通过过程数据收集部收集的过程数据,对通过操作次序构建部构建的操作次序的操作被执行的执行条件进行推定。

Description

事件解析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非暂时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事件解析装置、事件解析系统、事件解析方法、事件解析程序及计算机可读非暂时记录介质。
本申请基于2017年2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021434号而要求优先权,并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化学等工业车间、对天然气或油田等井口或其周边进行管理控制的车间、对水力、火力、核电等发电进行管理控制的车间、对太阳光、风力等环境发电进行管理控制的车间、对上下水或水坝等进行管理控制的车间等车间或工厂等(下面,在对上述进行统称的情况下,称为“车间”)中,构建有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等控制系统,实现高级的自动作业。在分散控制系统中,测定器或操作器等现场仪器和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经由通信单元相互连接。
DCS等控制系统能够将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的内容、操作的次序等作为事件日志进行记录。在事件日志中,不仅包含操作履历,还能包含报警或引导等履历。事件日志存在将实时地收集到的事件直接按照时间序列进行记录的情况、或者对收集到的事件日志进行某些数据加工而记录的情况。事件日志有时记录至DCS。另外,事件日志有时记录在将事件日志作为历史数据长时间保存的称为历史记录部的数据库。所记录的事件日志,作为例如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图表化等而在显示装置显示输出、或者在打印装置打印输出。
另外,车间等的运转大多实现了自动化,但也会残留应对非正常动作或故障对应等由操作者手动地进行操作的业务。通常,如上所述的手动操作按照SOP(Standard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运转顺序书)的记述内容进行。
车间的作业方法随着时间发生变更,因此需要与作业的方法的变更内容相对应地对SOP的记述内容进行更新。另外,关于针对在启动车间的时刻没有设想到的故障的处理等没有SOP的处理,期望新创建SOP。另外,根据SOP,有时只记述有大概的操作次序,没有记述具体的操作方法。在操作者使用如上所述的仅记述有大概的操作次序的SOP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有时根据操作者而各自的SOP的解释不同。由此,发生由操作者进行操作的波动。因此,期望新创建记述有具体的操作方法的SOP,或者对记述内容进行更新,将波动的操作次序标准化(共通化)。
SOP的新创建、或者SOP的改善是通过将积存在DCS、历史记录部中的事件日志解析而进行的。事件日志的解析能够通过事件解析装置进行。事件解析装置能够从庞大量的事件日志以各个事件日志单位提取操作记录,自动地生成SOP(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7-31668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237952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3-020426号公报)。
操作者在对应非正常动作或故障等进行手动运转时,有时不是简单地按照顺序进行操作,而是在对车间的过程状况等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基于规定的意图对操作的顺序、操作的内容进行变更。但是,关于过程状况等的判断,例如是熟练的操作者的技能,有时难以将操作标准化。
发明内容
一种事件解析装置,其具备:事件收集部,其对车间的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事件的日志数据进行收集;事件解析部,其基于通过所述事件收集部收集到的所述日志数据,对所述操作事件的操作方法或操作意图进行解析;操作列提取部,其将通过所述事件解析部解析出的每规定期间的所述操作方法或所述操作意图,作为时间序列的操作列而进行提取;操作列分类部,其从通过所述操作列提取部提取出的所述操作列之中,对操作的顺序相似的所述操作列进行分类;操作次序构建部,其基于通过所述操作列分类部分类出的所述操作列,构建所述操作者的操作次序;过程数据收集部,其对所述车间的过程数据进行收集;以及操作条件推定部,其基于通过所述过程数据收集部收集到的所述过程数据,对通过所述操作次序构建部构建出的所述操作次序的操作被执行的执行条件进行推定。
本发明的更多的特征及方案参照附图,根据以下叙述的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能够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包含事件解析装置的事件解析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系统的由事件日志数据库进行存储的事件日志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系统的由解析结果数据库进行存储的基本单位操作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系统的由解析结果数据库进行存储的单位操作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由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构建的操作者的操作次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包含由事件解析装置输出的执行条件的操作者的操作次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9A及图9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中的用于提取操作的分支条件的输入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A及图10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中的从过程数据提取趋势特征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的为了对分支条件进行推定而生成的决策树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A及图12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的用于提取操作的开始条件的输入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A及图13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的用于提取操作的结束条件的输入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用本发明的启示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更多的代替方法,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这里说明的优选的本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能够自动地提取用于进行操作的判断基准,对操作的标准化进行辅助的事件解析装置、事件解析系统、事件解析方法及计算机可读非暂时记录介质。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事件解析系统、事件解析方法及计算机可读非暂时记录介质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1,对事件解析装置的功能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包含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的事件解析系统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本实施方式中的事件解析系统1是取得事件日志,提取操作者的操作方法或者操作意图的系统,该事件日志表示车间的由操作者进行的控制系统17的操作履历等。
在图1中,事件解析系统1具有事件解析装置10、事件日志数据库11、解析结果数据库12、操作列数据库13、分类结果数据库14、操作次序数据库15、显示装置16、控制系统17、历史记录部18及过程数据库19的各功能。事件日志数据库11、解析结果数据库12、操作列数据库13、分类结果数据库14、操作次序数据库15、历史记录部18及过程数据库19是具有例如HDD(Hard Disc Drive;硬盘驱动器)等大容量的存储装置的数据库装置。在图1中,事件日志数据库11、解析结果数据库12、操作列数据库13、分类结果数据库14、操作次序数据库15、历史记录部18及过程数据库19例示出不包含于事件解析装置10的结构,但上述的数据库也可以包含于事件解析装置10。另外,上述的数据库也可以例如通过利用网络连接的云计算而提供。
事件解析装置10具有事件收集部101、事件保存部102、事件解析部103、操作列提取部104、操作列分类部105、操作次序构建部106、操作次序输出部107及操作条件解析模块108的各功能。事件解析部103具有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及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的各功能。操作条件解析模块108具有过程数据收集部1081、过程数据保存部1082、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及操作条件输出部1084的各功能。事件解析装置10所具有的上述的功能(事件解析功能)能够通过软件(程序)实现。即,事件解析装置10能够通过在例如服务器装置、台式型PC等通用计算机中执行具有事件解析功能的事件解析程序而实施。
控制系统17是对车间(未图示)进行控制的DCS等系统。控制系统17例如设为能够将未图示的操作盘或操作桌的开关或卷(Volume)(可变电阻器)等操作仪器的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作为操作事件进行检测的系统。在控制系统17中检测出的操作事件作为事件日志数据而存储至控制系统17的未图示的存储部。
历史记录部18是将通过控制系统17存储的事件日志数据以时间序列进行记录的装置。过程数据库19是通过过程数据保存部1082对车间的传感器等的过程数据进行记录的数据库。历史记录部18也可以将事件日志数据长期间进行保存。历史记录部18或过程数据库19也可以作为DCS的功能的一部分而进行安装。控制系统17、历史记录部18及过程数据库19与事件解析装置10例如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网络等通信线路可通信地进行连接。此外,在图1中,图示出事件解析系统1分别将事件解析装置10、控制系统17、历史记录部18及过程数据库19各设为1台的情况,但事件解析系统1的装置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事件解析系统1例如也可以相对于多个控制系统17连接一个事件解析装置10。
事件收集部101从对事件日志数据进行记录的控制系统17或历史记录部18的至少任一者(下面,称为“历史记录部18等”)对包含由操作者进行的控制系统17的操作履历的事件日志数据进行收集。事件日志数据的收集例如能够通过由事件收集部101对历史记录部18等定期或非定期地发生取得请求,与取得请求对应地由历史记录部18等发送事件日志数据而执行(拉取型取得)。另外,事件日志数据的收集也可以通过由历史记录部18等定期或非定期地向事件收集部101发送事件日志数据而执行(推送型取得)。事件收集部101将收集到的事件日志数据提供至事件保存部102。
事件保存部102将从事件收集部101取得的事件日志数据存储至事件日志数据库11。在事件日志数据中,例如包含事件的发生时刻、仪器标识符(标签)、操作种类的标识符、变更前的设定值、以及变更后的设定值等操作者的操作所涉及的信息。此外,事件日志数据的详细内容使用图3在后面记述。
事件日志数据库11是对事件日志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库。事件日志数据库11对从事件保存部102所取得的事件日志数据进行存储,设为能够从事件解析部103的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读出。
事件解析部103取得在事件日志数据库11存储的事件日志数据,并进行解析。取得的事件日志数据例如通过从事件解析装置10的用户对事件的发生时刻的期间进行指定而进行。期间的指定例如通过对包含解析对象的操作的期间进行指定而进行,指定的期间也可以是多个期间。
事件解析部103在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和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这2个功能部中执行事件日志数据的解析。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对事件日志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在事件日志数据中包含的表示操作者的操作方法的“基本单位操作”。另一方面,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基于在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中提取的基本单位操作,提取在基本单位操作所包含的、表示操作者的操作意图的“单位操作”。
通常,车间的操作者在使流量、压力等过程值增减的操作意图中,进行使SV(SetVariable;目标值)、MV(Manipulated Variable;操作量)等增减的操作。另外,操作者在将流量、压力等过程值保持为恒定的操作意图中,进行对过程值进行微调等的操作。即,操作者的操作意图是使成为目标(Target)的过程值增加或减少,或者使其稳定等。事件解析部103对所取得的事件日志进行解析,提取上述操作者的操作意图。
例如,在使过程值增加的操作意图的情况下,有时进行通过使SV、MV逐渐地变更的操作即渐变(ramping)而进行设定变更的操作方法,还有时进行将SV、MV以一次操作进行设定变更的操作方法。如上所述,即使是基于相同的操作意图的操作,也存在多个种类的操作方法。另外,在渐变等操作方法中,也有时能够将SV、MV的操作方法分解为更详细的操作而掌握。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操作者的多个操作作为基本的单位进行汇总的操作称为“基本单位操作”。另外,通过将多个基本单位操作组合,从而表示操作者的操作意图的操作称为“单位操作”。作为单位操作,例示“增加”、“减少”、“微调”或“增减”这4个种类。在这里,“增减”是指在短期间重复增加和减少的操作意图的单位操作。此外,操作单位并不限定于上述4个种类,设为与操作对象对应地适当变更。
作为基本单位操作,例示“渐变(增加)”、“渐变(减少)”、“微调”、“设定变更(增加)”、“设定变更(减少)”及“模式变更”这6个种类。“渐变(增加)”是将SV值、MV值等逐渐地增加的操作方法,有时称为“渐变+”。另外,“渐变(减少)”是使SV值、MV值等逐渐地减少的操作方法,有时称为“渐变-”。“微调”是对SV值、MV值等进行微调的操作方法。“设定变更”是以一次性的操作将SV值、MV值大幅地变更的操作。有时将用于增加SV值、MV值等的设定变更操作称为“设定变更+”。有时将用于减少SV值、MV值等的设定变更操作称为“设定变更-”。“模式变更”是例如在操作模式为“自动”和“手动”这2个种类的情况下,将操作模式从自动变更为手动的操作或从手动变更为自动的操作方法。此外,基本单位操作并不限定于上述6个种类,设为与操作对象对应地适当变更。
单位操作是比基本单位操作抽象度高的操作。因此,在事件日志的解析处理中,进行下述2个阶段的提取处理,即,首先在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中,从事件日志提取基本单位操作,然后在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中,从由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提取的基本单位操作,提取单位操作。
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通过对事件日志数据进行解析,从而对操作者的操作方法(渐变、微调等)进行判定,提取基本单位操作。例如,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从多个事件日志数据之中,提取同一仪器且同种类的操作种类的事件日志组,基于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而带来的设定值的变化倾向及时间上的连续性,提取基本单位操作。提取的基本单位操作如上所述是“渐变(增加)”、“渐变(减少)”、“微调”、“设定变更(增加)”、“设定变更(减少)”及“模式变更”这6个种类。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将表示提取出的基本单位操作的数据(下面,称为“基本单位操作数据”)存储至解析结果数据库12。
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基于通过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进行了解析的基本单位操作数据,对表示操作者的操作意图的“单位操作”进行推定。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基于例如将操作者的操作意图和基本单位操作关联起来的规则库,根据基本单位操作数据对操作意图进行推定。规则库是预先设定有在操作者有何种操作意图时,进行何种基本单位操作(或基本单位操作的组合)这样的规则。规则库例如能够将车间的熟练的操作者的操作履历作为样本而创建,或基于车间的操作者的领域知识(成为操作对象的车间的操作知识)而创建。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将推定出的表示单位操作的数据(下面,称为“单位操作数据”)存储至解析结果数据库12。
此外,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中的解析处理和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中的解析处理这2个阶段的处理例如同步地依次执行。在将2个阶段的处理同步地执行的情况下,例如,在将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中的解析结果即基本单位操作数据存储至解析结果数据库12时,从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对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发送对处理的开始进行指示的命令。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在接收到命令时将存储在解析结果数据库12中的基本单位操作数据读出,执行解析处理。但是,上述2个阶段的处理也可以不同步地执行。通过在解析结果数据库12存储基本单位操作数据,从而2个阶段的处理能够以同步或不同步的任一种执行。
操作列提取部104基于事件解析部103中的解析结果即基本单位操作数据或单位操作数据,提取操作列。所谓操作列是将基本单位操作或者单位操作的集合按时间顺序相连而得到的。操作列提取部104基于基本单位操作数据或单位操作数据所包含的日期时间的信息,生成将基本单位操作数据或单位操作数据按时间顺序相连的操作列。在由基本单位操作构成的操作列中,包含有表示操作者对各仪器将哪个参数的值以何种方法进行了变更的“操作方法”的信息。另外,在由单位操作构成的操作列中,包含有表示“操作意图”的信息,该“操作意图”表示操作者对各仪器以何种意图进行了操作。
操作列分类部105对在操作列提取部104中提取出的操作列的相似度进行计算,基于计算出的相似度,进行操作列的分类处理。即,操作列分类部105将操作意图相似、且操作方法的操作列所包含的操作的顺序相似的操作列分类为1个种类。操作列分类部105将通过分类处理得到的分类结果存储至分类结果数据库14。
操作次序构建部106对分类至同一种类的操作列进行解析,构建操作次序。操作次序的构建是指,对各个操作的连接进行解析的处理。在操作的连接中,例如包含有操作彼此串联地连接的串联连接、操作彼此并行地连接的并行连接、从1个操作分支为多个操作的分支连接等连接。串联连接是指,1个操作与其他操作依次执行的连接方式。并行连接是指,多个操作并行地执行,在并行地执行的多个操作全部结束时执行接下来的操作的连接方式。另外,分支连接是指,在1个操作结束的时刻的规定的条件下,从多个操作之中选择1个操作而执行的连接方式。操作次序构建部106根据通过操作列分类部105分类至同一种类的操作列,对上述的操作彼此的连接进行解析,将操作次序的构造作为构造信息而进行构建。构造信息例如能够表示为有向无环图。
另外,操作次序构建部106通过对操作彼此的连接进行解析,由此能够对操作的分支连接和其分支概率进行计算。分支概率是指,例如在从称为A的处理,分支至B或C的任意处理的情况下,分支至B或C的概率。操作次序构建部106将构建出的操作次序存储至操作次序数据库15。另外,操作次序构建部106将构建出的操作次序输出至操作次序输出部107。此外,在操作次序构建部106构建的操作次序中,也可以包含有与各操作相关的参数设定值的分布、执行继续时间的分布、或操作的时间间隔的分布等信息。
操作次序输出部107将通过操作次序构建部106生成的操作次序的有向无环图显示于显示装置16。在显示的有向无环图中,各节点表示构成次序的单位操作。节点之间的箭头表示操作的串联的顺序关系,平行的2根横线表示操作间的并行关系。并且,在各箭头的旁边还能够显示从连接源的节点向连接目的地的节点转移的概率。
操作条件解析模块108具有过程数据收集部1081、过程数据保存部1082、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及操作条件输出部1084的各功能。
过程数据收集部1081从控制系统17或历史记录部18收集过程数据。过程数据是例如车间的过程中的压力、温度、pH、生成物的流量等物理量的数据。过程数据也可以包含有根据上述物理量计算的数值。过程数据收集部1081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定期地、不定期地收集过程数据。过程数据收集部1081将所取得的过程数据输出至过程数据保存部1082。
过程数据保存部1082将在过程数据收集部1081中收集到的过程数据存储至过程数据库19。过程数据保存部1082将过程数据输出至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过程数据保存部1082也可以从过程数据收集部1081取得向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输出的过程数据,原样依次输出,另外,也可以将暂时存储至过程数据库19的过程数据读出并输出。将存储在过程数据库19中的过程读出,这也可以与来自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的过程数据的取得请求对应地进行。
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针对在操作次序构建部106中构建出的操作次序,对执行各个操作次序的条件进行推定。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从过去的事件日志数据取得从在操作次序构建部106中构建出的操作次序的分支实施了操作的时刻。在操作次序中包含多个分支的情况下,分别取得各分支中的操作时刻。在操作次序构建部106中构建出的操作次序是从过去的事件日志数据中根据相似的多个操作列提取出的。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能够提取在操作列的分支中作为分支目的地何时进行了哪个操作(开始时刻或结束时刻等)。并且,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在刚要实施分支目的地的操作的分支之前过程数据之中将假定为操作者决定了分支目的地的操作的过程数据的特征量推定为分支条件。此外,刚要分支之前的时间例如也可以是20分钟等固定的时间。另外,刚要分支之前的时间也可以是与分支源的操作或分支目的地的操作相对应地能够个别地设定。此外,关于分支条件的推定,使用图9A及图9B在后面记述。
在操作次序构建部106中构建的操作次序所包含的各个操作(基本单位操作或单位操作)中,有时包含通过操作者进行判断的执行条件。操作的执行例如是指操作的开始、操作的结束、或操作的分支。另外,操作的执行条件例如是指,用于开始操作的操作开始条件、用于结束操作的操作结束条件、或用于判断在操作进行分支时应开始哪一个操作的分支条件。例如,操作者在开始在操作次序中串联连接的下一个操作时,有时对PV值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开始条件)进行确认。另外,操作者有时在确认到PV值满足规定的条件(结束条件)后将操作结束。并且,操作者有时在PV值满足规定的条件(分支条件)时开始一个操作,在PV值不满足规定的条件时开始其他操作。上述执行条件是操作者通过目视等进行确认而执行作业,因此有时不包含于事件日志数据。操作次序构建部106通过将在操作次序构建部106中构建出的操作次序、与在过程数据收集部1081中收集到的过程数据相关联,从而对执行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次序时(将操作次序开始、结束或进行了分支时)的PV值等进行解析,对在何种过程数据值之时执行了操作次序进行推定。即,操作次序构建部106对下面的(a)~(c)的操作次序的执行条件进行推定。
(a)操作分为多个分支的情况下的分支条件
(b)各操作的开始条件
(c)各操作的结束条件
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取得在操作次序构建部106中构建的操作次序数据,对执行了所取得的各操作时的过程数据的特征量进行解析,对(a)~(c)的执行条件进行推定。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将推定出的执行条件输出至操作条件输出部1084。此外,过程数据的特征量的解析的详细内容使用图10A及图10B等在后面记述。
操作条件输出部1084将从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取得的执行条件与从操作次序输出部107输出的操作次序的有向无环图重叠,显示于显示装置16。
此外,说明了在图1中说明的、事件解析装置10的事件收集部101、事件保存部102、事件解析部103、操作列提取部104、操作列分类部105、操作次序构建部106、操作次序输出部107及操作条件解析模块108(包含过程数据收集部1081、过程数据保存部1082、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及操作条件输出部1084的各功能)的各功能设为通过软件实现。但是,上述各功能中的大于或等于1个功能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另外,上述各功能也可以将1个功能分割为多个功能实施。另外,上述各功能也可以将大于或等于2个功能汇总为1个功能而实施。另外,事件解析装置10也可以将上述各功能通过由大于或等于2台计算机装置构成的计算机系统而实现。
接下来,使用图2,对事件解析装置10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10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在图2中,事件解析装置1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a、RAM(RandomAccess Memory)10b、ROM(Read Only Memory)10c、HDD(Hard Disk Drive)10d、显示装置10e、输入装置10f、通信I/F(Interface)10g及将它们连接的总线10h。
事件解析装置10例如是服务器装置、台式型PC等通用计算机、FA计算机、PLC等装置、笔记本型或平板型的计算机、PDA、或智能手机等。事件解析装置10的硬件也可以作为单体装置而构成,另外,也可以是由多个装置的组合构成的系统。另外,事件解析装置10也可以是与其他装置共用硬件。
CPU 10a通过执行存储于RAM 10b、ROM10c或HDD 10d的程序,从而进行事件解析装置10的控制。CPU 10a执行用于实现事件解析装置10的动作的事件解析程序。事件解析程序例如从对事件解析程序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或经由网络的提供信息处理程序的服务器等取得,安装于HDD 10d,存储至从CPU 10a能够读出的RAM 10b。
显示装置10e是具有显示功能的例如液晶显示器。显示装置10e也可以通过头戴型显示器、眼镜型显示器、手表型显示器等各种方式实现。输入装置10f是具有输入功能的例如键盘或鼠标。输入装置10f也可以是输入音频信息的麦克风、输入图像信息的照相机或扫描仪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此外,显示装置10e和输入装置10f也可以通过触摸面板等、具有显示功能和输入功能的装置实现。
通信I/F 10g经由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对与在图1中说明的控制系统17、历史记录部18、事件日志数据库11等其他装置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通信I/F 10g与所连接的其他装置进行数据收发、音频通话或电子邮件收发等通信控制。通信I/F 10g例如进行无线LAN通信、有线LAN通信、红外线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等与通用通信标准对应的通信控制。
另外,通信I/F 10g也可以经由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对与未图示的车间的现场仪器等装置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通信I/F 10g例如也可以进行与ISA(InternationalSociety of Automation:国际自动化学会)的无线通信标准即ISA100、HART(Highway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注册商标)、BRAIN(注册商标)、FOUNDATION Fieldbus,PROFIBUS等工业仪器专用的通信标准对应的通信控制。
此外,在图2中,将显示装置10e设为独立于图1的显示装置16的其他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显示装置10e和显示装置16也可以是同一装置。
接下来,使用图3,对事件日志数据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系统的事件日志数据库所存储的事件日志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图3中,事件日志数据包含“事件ID”、“日期时间”、“标签名”、“操作种类”、“前次值”、以及“当前值”这6个数据项目。图示的表形式的对应表中的各行分别是1个事件日志数据,图3是表示将事件日志数据以时间序列进行了收集的履历。
“事件ID(Identifier;标识符)”的数据项目用于唯一地识别各事件日志的标识符。
“日期时间”的数据项目是在图1的控制系统17中发生各个事件的发生日期时间(即,生成事件日志的日期时间)。事件的发生日期时间例如是操作者开始操作的日期时间、结束操作的日期时间、或记录事件日志的日期时间。日期时间的数据项目在图1的操作条件推定部中与过程数据的变化相关联起来而进行解析,因此期望对适合于解析的日期时间进行记录。此外,图示的事件日志数据按照事件的发生日期时间的顺序进行记录。
“标签名”的数据项目是用于识别操作对象的现场仪器的标识符(标签)。例如,对1个阀标注1个标签名。图3作为标签名而例示出“TAG1”和“TAG2”。
“操作种类”的数据项目表示针对通过“标签名”进行识别的现场仪器,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的种类。图3例示出“MAN”、“AUT”、“MV”及“SV”这4种类而作为操作的种类。在这里,“MAN”是将操作模式从自动变更为手动的操作,“AUT”是将操作模式从手动变更为自动的操作,“MV”是对操作量进行变更的操作。另外,“SV”是对目标值进行变更的操作。
“前次值”的数据项目是通过操作者进行操作前的设定值(前次值)。另外,“当前值”的数据项目是通过操作者进行操作后的设定值(当前值)。“MAN”及“AUT”是操作前或操作后的操作模式的设定。例如,在“前次值”为“AUT”、“当前值”为“MAN”的情况下,表示由操作者将操作模式从自动变更为手动。另外,在“前次值”和“当前值”为数值的情况下,表示操作种类中的、“MV”或“SV”的值通过操作而从前次值变更至当前值。例如,事件ID=“2”的事件日志数据是表示操作者在“2015年8月21日10点00分10秒”,对“TAG1”的现场仪器,将“MV(操作量)”的设定值从“25.0(%)”变更为“30.0(%)”。
此外,在图3中,说明了事件日志数据的数据形式为对应表形式的情况,但事件日志数据的数据形式并不限定于此。事件日志数据的数据形式例如也可以是CSV(Comma-Separated Values)的数据形式、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数据形式等。
接下来,使用图4,对基本单位操作数据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系统1的解析结果数据库12所存储的基本单位操作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基本单位操作数据如在图1中说明的那样,是基于事件日志数据而在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中解析出的解析结果。
在图4中,基本单位操作包含“基本单位操作ID”、“开始日期时间”、“结束日期时间”、“标签名”、“操作种类”、“操作方法”及“事件ID”这7个数据项目。
在“基本单位操作ID”的数据项目中,储存表示用于唯一地识别各基本单位操作的标识符的值。
在“开始日期时间”的数据项目中,示出各个基本单位操作的开始日期时间,即,在基本单位操作所包含的事件日志数据之中,最初生成的事件日志数据所生成的日期时间。另外,在“结束日期时间”的数据项目中,示出各个基本单位操作的结束日期时间,即,在基本单位操作所包含的事件日志数据之中是最后生成的事件日志而数据所生成的日期时间。在基本单位操作所包含的事件日志数据为1个的情况下,“开始日期时间”和“结束日期时间”成为相同值。开始日期时间和结束日期时间由成为解析对象的事件日志数据的收集期间决定。事件日志数据的收集期间能够设定任意的期间。例如,在事件日志数据的收集期间设得长的情况下,能够增多基本单位操作所包含的成为解析对象的事件日志数据的样本数量。另外,在将事件日志数据的收集期间设得短的情况下,基本单位操作所包含的成为解析对象的事件日志数据不易受到例如现场仪器的劣化等经时性的变化。
“标签名”的数据项目与事件日志数据的数据项目相同,表示用于识别操作对象的现场仪器的标识符。另外,“操作种类”的数据项目也与事件日志数据的数据项目相同,表示由操作者针对通过“标签名”进行识别的现场仪器进行的操作的种类。
“操作方法”的数据项目是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的操作方法。基本单位操作中的操作方法如上所述是“渐变+”、“渐变-”、“微调”、“设定变更+”、“设定变更-”及“模式变更”这6个种类。
“事件ID”的数据项目是基本单位操作所包含的事件日志数据各自的事件ID。例如,“基本单位操作ID”为“No.2”的基本单位操作是针对“标签名”为“TAG1”的现场仪器,将“操作种类”为“MV”的操作以“操作方法”为“渐变+”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如在图3中示出的那样,包含有“事件ID”为“No.2”、“No.3”及“No.5”的事件日志数据。
在图4中,示出下述情况,即,基于在图3中示出的事件日志数据,提取出基本单位操作解析部1031“基本单位操作ID”为“No1”~“No.5”这5个基本单位操作。
此外,在图4中说明了基本单位操作数据的数据形式为对应表形式的情况,但基本单位操作数据的数据形式并不限定于此。基本单位操作数据的数据形式也可以使例如CSV(Comma-Separated Values)的数据形式、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数据形式等。
接下来,使用图5,对单位操作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系统1的解析结果数据库所存储的单位操作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单位操作数据是基于图4的基本单位操作数据,在图1的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中解析出的解析结果。
在图5中,单位操作数据具有“单位操作ID”、“开始日期时间”、“结束日期时间”、“标签名”、“操作意图”及“基本单位操作ID”的数据项目。
“单位操作ID”的数据项目是用于唯一地识别各单位操作的标识符。图5示出解析出“No.1”和“No.2”这2个单位操作的情况。
“开始日期时间”的数据项目是各个单位操作的开始日期时间,即,在单位操作所包含的基本单位操作之中最开始进行的基本单位操作的开始日期时间。另外,“结束日期时间”的数据项目是各个单位操作的结束日期时间,即,在单位操作所包含的基本单位操作之中最后进行的基本单位操作的结束日期时间。
“标签名”的数据项目与事件日志数据或基本单位操作数据的数据项目相同,表示用于识别操作对象的现场仪器的标识符。
“操作意图”的项目是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的操作意图。操作意图基于基本单位操作数据,在图1的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中进行推定。操作者在规定的操作意图下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执行规定的一个基本单位操作或规定组合的多个基本单位操作。单位操作解析部1032基于将基本单位操作和操作意图预先关联的规则库,根据基本单位操作的执行状况对操作者的操作意图进行推定。在图5中,例如,“单位操作ID”为“No.1”的单位操作数据基于规则库,在针对“标签ID”为“TAG1”的现场仪器,在“开始日期时间”和“结束日期时间”中示出的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基本单位操作ID”为“No.1”、“No.2”、“No.4”及“No.5”的基本单位操作的情况下,推定为操作者的“操作意图”为“流量增加”。同样地,“单位操作ID”为“No.2”的单位操作数据基于规则库,在针对“标签ID”为“TAG2”的现场仪器,进行“基本单位操作ID”为“No.3”的基本单位操作的情况下,判定为操作者的“操作意图”是“温度微调”。
此外,在图5中,说明了单位操作数据的数据形式为对应表形式的情况,但单位操作数据的数据形式并不限定于此。单位操作数据的数据形式也可以是例如CSV(Comma-Separated Values)的数据形式、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数据形式等。
接下来,使用图6,对操作者的操作次序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由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10构建的操作者的操作次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5中说明的单位操作数据是在图1的操作列提取部104中从单位操作数据提取出操作列。操作列分类部105对提取出的操作列的相似度进行计算,对提取出的操作列进行分类。操作次序构建部106基于分类的操作列,构建以图6所示的有向无环图表示的操作次序。即,图6所示的操作列是基于根据相似度进行分类的基本单位操作的顺序和基本单位操作彼此的连接而构建的。
在图6中,“A”、“B”或“X”等矩形分别是表示基本单位操作的“节点(节)”。连接各个节点的箭头表示基本单位操作的操作次序。例如,从节点X连接节点B的箭头表示节点X的操作结束之后开始节点B的操作的串联连接。在箭头的旁边标记的数字是进行下一个操作的比例(概率)。例如,从节点X的操作进行节点B的操作的比例是1.0,是100%的概率。在这里,比例为1.0的连接表示在与图6的操作列相似度高的多个操作列中,从节点X的操作以1.0的比例进行节点B的操作。
另外,从开始起向节点A和节点B分支为2个的箭头表示分支连接。这表示在相似度高的多个操作列中,从开始起以0.8的比例进行节点A的操作,以0.2的比例进行节点B的操作。
另外,从节点C向节点E和节点D连接的箭头表示并行连接。这表示在相似度高的多个操作列中,以1.0的比例进行用虚线包围的并行连接。在并行连接中,用水平线夹着的操作并行地进行。即,在节点E及节点G的操作、和节点D的操作这双方的操作结束时,以0.4的比例成为end(操作结束),以0.6的比例进行节点A的操作。
此外,图示“Setting Value”表示节点A处的操作中的设定值的分布,示出在节点A的操作中,SV设定为280时的次数和SV设定为300时的次数。另外,“Time Lag”是从结束节点B的操作起至开始节点C的操作为止的延迟时间和发生次数的分布。另外,“Duration”示出用虚线包围的并行连接中的操作的继续时间和发生次数的分布。
关于图6所示的有向无环图和“Setting Value”、“Time Lag”或“Duration”的图表,能够由图1的操作次序输出部107生成显示数据,显示于显示装置16。由此,能够生成操作者的操作的SOP。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对图6的有向无环图,将由图7进行说明的条件的显示进行重叠显示。
此外,关于在图6中说明的操作者的操作次序,说明了在操作次序构建部106中通过对相似的操作列进行解析而对节点彼此的连接进行推定,自动地构建有向无环图的情况。但是,在针对现场仪器的操作中存在实施频度低的操作,因此有时会有仅是对事件日志数据进行分析则无法构建的操作列。事件解析装置10也可以构成为,例如能够由用户对图2的输入装置10f所包含的键盘或鼠标等设备进行操作,对有向无环图进行修正或新创建。例如通过由事件解析装置10的用户利用鼠标等对显示于显示装置16的节点或连接线进行选择,设为编辑状态,由此进行对有向无环图的修正。另外,图6中的“Setting Value”画面、“Duration”画面及“Time Lag”画面例如也可以与显示装置16进行显示的图表的图像重叠而弹出显示。
接下来,使用图7,对包含执行条件的操作者的操作次序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包含有由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输出的执行条件的操作者的操作次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是针对在图6中说明的有向无环图,将通过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推定出的操作条件重叠而得到的图。
在图7中,节点A具有分支为节点B或节点C的分支连接。分支条件是基于分支为节点B或节点C时的过程数据而推定出的条件。图示的分支条件候补“1”表示的是在PV值“B.PV”大于100KPa时分支为节点B而实施操作B,在PV值“B.PV”小于100KPa时分支为节点C而实施操作C。分支条件有时根据多个分支条件候补而决定。例如,在操作者基于多个过程值决定下一个操作的情况下,在分支条件候补中包含各个过程值的条件。通过在图6中说明的分支的比例的基础上基于过程数据推定分支条件,从而针对操作的分支条件的SOP的创建或更新能够变得容易。
节点D具有开始操作的操作开始条件、和结束操作的操作结束条件。图示的开始条件候补“1”表示的是在PV值“N.PV”大于或等于200℃时开始节点D的操作。另外,结束条件候补“1”表示的是PV值“D.PV”大于50%、且PV值“N.斜率”小于0.1时节点D的操作结束。在操作开始条件或操作结束条件中也能够包含多个条件候补。通过在图6中说明的“Time Lag”、“Duration”的基础上基于过程数据推定操作开始条件或操作结束条件,从而能够容易地生成或更新针对操作开始条件或操作结束条件的SOP。
此外,在图7中说明的操作的执行条件也可以设为例如由用户利用鼠标等对显示于显示装置16的有向无环图的各个节点进行指定,由此进行显示。操作条件输出部1084也可以通过将能够对执行条件进行显示的部分以规定形状的图标进行显示,或以规定颜色进行显示,由此使用户目视确认能够进行执行条件的显示。
接下来,使用图8对事件解析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在图8中,首先,用户对操作条件输出部1084请求分支条件的显示(步骤S1)。请求分支条件的显示,例如是针对显示于显示装置16的有向无环图所包含的全部分支条件进行的。但是,也可以设为通过利用鼠标等对显示于显示装置16的节点的分支连接部分进行指定,由此进行请求分支条件的显示。
在执行步骤S1的处理后,操作条件输出部1084对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请求分支条件的推定(步骤S2)。
在执行步骤S2的处理后,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从操作次序构建部106取得实施了进行分支的操作的时间带的信息(步骤S3)。例如能够通过从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向操作次序构建部106对包含分支的操作的节点进行指定,操作次序构建部106从指定出的节点所涉及的事件日志数据提供时间带的信息,由此进行时间带的信息的取得。
在执行步骤S3的处理后,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对与进行分支的操作的标签相关联的标签进行筛选(步骤S4)。关联标签的筛选例如能够通过基于P&ID(Piping andInstrumentation Diagram)、PFD(Process Flow Diagram)、控制环路、或者监视画面的定义信息等车间的结构信息,对控制仪器间的关联性进行解析,由此求出。在这里,P&ID是将车间中的配管和现场仪器的设置位置等结构信息图形化而得到的。PFD是将从原材料至产品为止的工艺流程的结构信息图形化而得到的。另外,监视画面的定义信息是指,在执行包含有分支条件的处理时显示于显示装置16的监视画面所包含的过程数据的结构信息。在车间中操作者通过对上述的信息进行识别,由此决定分支目的地的操作。在步骤S4的处理中,提取上述的车间的结构信息所涉及的现场仪器的标签ID。关联标签的筛选也可以通过记录于保养记录等的操作者的作业履历等而进行筛选。
在执行步骤S4的处理后,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对过程数据库19请求取得筛选出的关联标签所涉及的现场仪器的过程数据,取得在步骤S3中取得的时间带内的过程数据(步骤S5)。
在执行步骤S5的处理后,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从所取得的各分支的过程数据提取特征量(步骤S6)。特征量是指例如根据过程数据的数值或过程数据的数值计算出的平均值等数值。此外,特征量的详细内容使用图10A及图10B在后面记述。
在执行步骤S6的处理后,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对分支条件进行推定(步骤S7)。关于分支条件的推定,例如能够根据各刚要分支之前的时间带中的过程数据的特征量进行推定。此外,分支条件的推定的详细内容使用图9A及图9B等在后面记述。
在步骤S7的处理中推定出的分支条件如在图7说明的那样,从操作条件输出部1084经由显示装置16通知给用户。由此,事件解析装置10的用户能够从显示装置16参照操作次序,因此能进行显示于显示装置16的操作次序和已有的SOP的记述之间的比较,或者取得用于创建新SOP的准确的信息。
此外,作为操作列的结构要素,可以使用单位操作或基本单位操作中的任意者。在将单位操作作为操作列的结构要素的情况下,操作列成为容易理解操作者的操作意图的操作列。另一方面,在将基本单位操作作为操作列的结构要素的情况下,操作列成为更详细地表示操作者的操作的操作列。操作列的结构要素也可以设为能够根据进行创建或修正的SOP而适当选择。
接下来,使用图9A及图9B,对操作的分支条件的推定方法进行说明。图9A及图9B表示用于提取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中的操作的分支条件的输入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地说,图9A表示操作列中的分支的操作次序。另外,图9B是从事件日志数据提取出的刚要分支操作之前的时间。
在图9A中,节点A具有分支为节点B或节点C的分支连接。将向节点B的分支设为“Branch1”,另外,将向节点C的分支设为“Branch2”。节点A的操作实施了共计7次。在这里共计4次分支至Branch1,共计3次分支至Branch2。将刚要进行该7次操作之前的时间提取出的就是图9B。
在图9B中,“No”的数据项目表示操作的次数。“分支”的数据项目是向节点B的分支即“Branch1”,或者向节点C的分支即“Branch2”。“刚要分支操作之前的时间”的数据项目是刚要分支操作之前的20分钟的时间。在这里“结束时刻”是进行了分支目的地的操作的时间。进行了操作的时间是从事件日志数据提取的时间。在图9A及图9B中,将从分支操作20分钟前起至操作开始为止的20分钟的时间设为刚要分支操作之前的时间。此外,在操作列中存在多个分支的情况下,在各个分支中同样地提取刚要分支操作之前的时间。
接下来,使用图10A及图10B,对从过程数据进行的趋势特征量的提取方法进行说明。图10A及图10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的从过程数据提取趋势特征量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而言,图10A示出在图9A及图9B中说明的刚要分支之前的时间和PV值的推移。另外,图10B示出刚要分支之前的时间中的特征量。
在图10A中,图表的横轴是时间轴,用2根虚线示出的时间表示图9B的“No”的数据项目中的“No.1”~“No.7”的从开始时刻至结束时刻为止的20分钟。图表的纵轴表示在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中筛选出的关联标签所涉及的过程数据即“X.PV”的值和“Y.PV”的值。操作条件推定部1083取得刚要分支之前的时间中的“X.PV”的值和“Y.PV”的值。
在图10B中,“No”的数据项目及“分支”的数据项目分别对应于图9B的“No”的数据及“分支”的数据项目。“X_平均”、“X_斜率”、“X_标准偏差”、“Y_平均”、“Y_斜率”及“Y_标准偏差”例示出是根据图10A的“X.PV”及“Y.PV”的过程数据计算出的特征量。
“X_平均”的数据项目是刚要分支之前的时间中的“X.PV”的平均值。平均值例如能够通过相加平均、相乘平均或调和平均等进行计算。“X_斜率”的数据项目是将刚要分支之前的时间中的“X.PV”的值以直线进行近似的情况下的近似直线的斜率。近似直线例如能够通过最小二乘法等进行计算。“X_标准偏差”的数据项目是刚要分支之前的时间中的“X.PV”的值的标准偏差。对于“Y_平均”、“Y_斜率”及“Y_标准偏差”也能同样地计算。此外,特征量的计算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例如也可以是最大值、最小值或有效值等。特征量是对操作者的操作的分支判断产生影响的值,因此也可以包含例如阀的“开”或“关”等没有进行数值化的、在控制系统17中可检测的车间的状态。
接下来,使用图11,对分支条件的推定方法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的为了对分支条件进行推定而生成的决策树的一个例子的图。用于推定分支条件的决策树的生成例如能够基于ID3(Iterative Dichotomiser 3)、CART等决策树的学习算法进行。
为了生成图11的决策树,进行将分支目的地的操作和此时的特征量相关联起来的分类。在多个特征量之中将哪个特征量与分支目的地的分类相关联起来,这以通过特征量进行的分类,尽量选择使得相同的分支目的地成为相同分类。特征量的选择能够基于基尼系数/熵等评价值进行。通过特征量进行的分类直至分支目的地不同的操作全部成为不同的分类为止进行多次。
群组11-1表示分类前的群组。即,No.1~No.7的分支作为相同分类(群组)混合的状态。在这里,如果尝试通过所有的特征量(“X_平均”、“X_斜率”、“X_标准偏差”、“Y_平均”、“Y_斜率”及“Y_标准偏差”)进行的分类,则对于“X_平均”的特征量,在将特征量的值是否大于45作为阈值的情况下,能够分类出不混合Branch1的、群组11-2的包含“No.2”及“No.5”的仅Branch2的群组。
针对通过群组11-2的群组的分类而剩余的满足“X_平均”>45的条件的包含“No.1”、“No.3”、“No.4”、“No.5”及“No.6”在内的群组11-3的群组,接下来,如果关于除了已经使用的“X_平均”以外的特征量尝试分类,则关于“Y_斜率”的特征量,“Y_斜率”是否小于0.4,能够分类出包含“No.1”、“No.3”、“No.4”及“No.6”在内的群组11-4的仅Branch1的群组和包含“No.7”在内的群组11-5的仅Branch2的群组。在该阶段中,Branch1和Branch2能够全部分离而进行分类。即,能够从图11的决策树提取Branch1的群组的分类条件(“X_平均>45”AND“Y_斜率<0.4”),推定为执行Branch1的操作的条件。另外,能够从图11的决策树提取Branch2的群组的分类条件(“X_平均≤45”OR“X_平均>45”AND“Y_斜率≥0.4”),推定为执行Branch2的操作的条件。
在图11中,说明了直至分支目的地不同的操作全部成为不同的分类为止生成决策树的情况,但也可以在分支条件的提取中,加入分割次数的限制、针对基尼系数/熵等评价值的阈值的限制等。另外,也可以基于多个决策树分别提取分支条件,作为多个候补提示给用户。此外,关于以使相同分支目的地的操作尽量成为相同分类的方式对特征量和其阈值进行选择的方法,除了决策树之外,也能够使用判别分析、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等分类器的学习算法。
事件解析装置10的用户基于提取出的分支条件,使得能够容易生成或更新分支所涉及的操作的SOP。
接下来,使用图12A及图12B,对操作的开始条件的提取进行说明。图12A及图12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的用于提取操作的开始条件的输入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而言,图12A示出操作列中的操作开始的操作次序。另外,图12B是从事件日志数据提取出的待机或执行的时间。
在图12A中,示出节点C和节点D串联连接的操作次序。各个节点的实施次数为3次。节点D的操作设为从节点C的操作结束后包含待机时间的情况。待机是指,例如从节点C的操作结束后在大于或等于规定时间不对节点D的操作进行操作的状态。操作者对过程数据为规定的状态这一情况进行确认,实施节点D的操作,或者使操作进行待机。在这里,在从节点C的操作结束后在大于或等于10分钟不对节点D的操作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对节点D的操作的开始条件进行推定。
在图12B中,“No”的数据项目表示操作的次数。“待机/执行”的数据项目在执行了待机(存在从节点C的操作结束起至节点D的操作开始为止的大于或等于10分钟的时间)情况下,成为“待机”,在不执行待机(从节点C的操作结束起至节点D的操作开始为止小于10分钟)情况下,成为“执行”。
“待机/执行时间”的数据项目是判断出“待机/执行”的数据项目中的“待机”的时间、和判断出“待机/执行”的数据项目中的“执行”的时间。判断出待机的时间是指,从节点C的操作结束起至节点D的操作开始为止操作者判断出待机的时间,在图12A及图12B中,将节点C的操作结束的时间设为“开始时刻”,将从开始时刻起5分钟后设为“结束时刻”。另一方面,判断出执行的时间是指,在将节点D的操作开始之前操作者判断出执行的时间,将开始了节点D的操作的时间设为“结束时刻”,将从结束时刻起5分钟前设为“开始时刻”。
此外,关于“待机/执行时间”的数据项目的设定方法,只要是对推测为操作者进行了待机或执行的判断的时间进行设定的方法,则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例如,也可以使得与结束的操作(节点C的操作)的种类、开始的操作(节点D的操作)的种类对应地而对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的设定方法进行变更。
图12A及图12B中的“待机/执行时间”的设定完成之后,与在图10A及图10B中说明的方法同样地,对操作的待机或执行所涉及的过程数据的特征量进行计算,与在图11中说明的方法同样地,提取用于对待机或执行进行分类的特征量的条件(待机条件或执行条件)。
事件解析装置10的用户能够基于提取出的待机条件或执行条件,容易地生成或更新待机或执行的操作次序所涉及的SOP。
接下来,使用图13A及图13B,对操作的结束条件的提取进行说明。图13A及图13B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的用于提取操作的结束条件的输入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而言,图13A示出操作列中的操作结束的操作次序。另外,图13B是从事件日志数据提取出的继续或结束的时间。
在图13A中,示出节点C和节点D串联连接的操作次序。各个节点的实施次数是3次。节点D的操作设为包含从节点D的操作开始后是继续还是结束的判断的情况。继续是指,例如从节点D的操作开始起在大于或等于规定时间将节点D的操作继续的状态。操作者对过程数据是否成为规定的状态进行确认,将节点D的操作继续或结束。在这里,设为在从开始节点D的操作后在大于或等于10分钟进行了节点D的操作的情况下,对节点D的操作的结束条件进行推定。
在图13B中,“No”的数据项目表示操作的次数。“继续/结束”的数据项目在执行了继续(从节点D的操作开始起至节点D的操作结束为止存在大于或等于10分钟的时间)情况下,成为“继续”,在执行了结束(节点D的操作开始起至节点D的操作结束为止小于10分钟)情况下,成为“结束”。
“继续/结束时间”的数据项目是“继续/结束”的数据项目中的判断出“继续”的时间、“继续/结束”的数据项目中的判断出“结束”的时间。判断出继续的时间是指,从节点D的操作开始起至节点D的操作结束为止操作者判断出继续的时间,在图13A及图13B中,将节点D的操作开始的时间设为“开始时刻”,将从开始时刻起5分钟后设为“结束时刻”。另一方面,判断出结束的时间是指,在结束节点D的操作之前操作者判断为结束的时间,将结束了节点D的操作的时间设为“结束时刻”,将从结束时刻起5分钟前设为“开始时刻”。
此外,关于“继续/结束时间”的数据项目的设定方法,只要是对推测为操作者进行了继续或结束的判断的时间进行设定的方法,则并不限定于上述方法。例如,也可以设为使得与继续或结束的操作(节点D的操作)的种类对应地而对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的设定方法进行变更。
图13A及图13B中的“继续/结束时间”的设定完成后,与在图10A及图10B中说明的方法同样地,对操作的继续或结束所涉及的过程数据的特征量进行计算,与在图11中说明的方法同样地,提取用于对继续或结束进行分类的特征量的条件(继续条件或结束条件)。
事件解析装置10的用户能够基于提取出的继续条件或结束条件,容易地生成或更新继续或结束的操作次序所涉及的SOP。
如上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装置具备:事件收集部,其对车间的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事件的日志数据进行收集;事件解析部,其基于收集到的所述日志数据,对所述操作事件的操作方法或操作意图进行解析;操作列提取部,其将解析出的每规定期间的所述操作方法或所述操作意图,作为时间序列的操作列而进行提取;操作列分类部,其从提取出的所述操作列之中,对操作的顺序相似的所述操作列进行分类;操作次序构建部,其基于分类出的所述操作列,构建所述操作者的操作次序;过程数据收集部,其对所述车间的过程数据进行收集;以及操作条件推定部,其基于收集到的所述过程数据,对执行构建出的所述操作次序的操作的执行条件进行推定,由此能够将用于进行操作的判断基准自动地提取,对操作的标准化进行辅助。
此外,上述的事件解析装置10只要是具有上述的功能的装置即可,例如也可以由以多个装置的组合构成而将各个装置可通信地进行连接的系统实现。另外,事件解析装置10也可以作为在图1中说明的控制系统17等的功能的一部分而实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事件解析方法包含下述步骤:事件收集步骤,其对车间的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事件的日志数据进行收集;事件解析步骤,事件解析步骤,其基于收集到的所述日志数据,对所述操作事件的操作方法或操作意图进行解析;操作列提取步骤,其将解析出的每规定期间的所述操作方法或所述操作意图,作为时间序列的操作列而进行提取;操作列分类步骤,其从提取出的所述操作列之中,对操作的顺序相似的所述操作列进行分类;操作次序构建步骤,其基于分类出的所述操作列,构建所述操作者的操作次序;过程数据收集步骤,其对所述车间的过程数据进行收集;以及操作条件推定步骤,其基于收集到的所述过程数据,对执行构建出的所述操作次序的操作的执行条件进行推定,由此能够将用于进行操作的判断基准自动地提取,对操作的标准化进行辅助。
此外,上述的事件解析方法并不限定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各步骤的执行顺序能够任意地执行。事件解析方法也可以在例如通过网络等连接的多个装置中执行。
另外,也可以将用于实现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装置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将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而执行,由此进行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的各种处理。此外,在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也可以包含OS、周边仪器等硬件。另外,关于“计算机系统”,如果是利用WWW系统的情况,则设为还包含主页提供环境(或者显示环境)。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闪存等可写入的非易失性存储器、CD-ROM等可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
并且“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包含如经由互联网等网络、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服务器或成为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例如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那样,将程序保存一定时间的结构。另外,上述程序也可以从在存储装置等储存有该程序的计算机系统,经由传送介质、或者通过传送介质中的传送波发送至其他计算机系统。在这里,传送程序的“传送介质”是指,如互联网等网络(通信网)、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通信线)那样具有传送信息的功能的介质。另外,上述程序也可以用于实现上述的功能的一部分。并且,也可以是通过与将上述的功能全部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程序的组合实现的结构,所谓的差分文件(差分程序)。
在本说明书中表示“前、后、上、下、右、左、垂直、水平、纵、横、行及列”等方向的词汇提及的是本发明的装置中的这些方向。因此,本发明的说明书中的这些词汇应该在本发明的装置中相对地进行解释。
“构成”这个词语为了执行本发明的功能而被构成,或者为了显示装置的结构、要素、部分而被使用。
并且,在权利要求书中,作为“方法加功能”而表达表现的词语,是指应该包含为了执行本发明所包含的功能而能够利用的,应该包含所有构造在内的词语。
“单元”这个词被用于显示结构要素、单元、硬件或显示为了执行希望的功能而编程后的软件的一部分。硬件的典型例是设备、电路,但不限于此。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于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添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本发明不被所述的说明所限定,只被添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Claims (8)

1.一种事件解析装置,其具备:
事件收集部,其对车间的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事件的日志数据进行收集;
事件解析部,其基于通过所述事件收集部收集到的所述日志数据,对所述操作事件的操作方法或操作意图进行解析;
操作列提取部,其将通过所述事件解析部解析出的每规定期间的所述操作方法或所述操作意图,作为时间序列的操作列而进行提取;
操作列分类部,其从通过所述操作列提取部提取出的所述操作列之中,对操作的顺序相似的所述操作列进行分类;
操作次序构建部,其基于通过所述操作列分类部分类出的所述操作列,构建所述操作者的操作次序;
过程数据收集部,其对所述车间的过程数据进行收集;以及
操作条件推定部,其基于通过所述过程数据收集部收集到的所述过程数据,对通过所述操作次序构建部构建出的所述操作次序的操作被执行的执行条件进行推定,
所述操作条件推定部对开始所述操作的开始条件、结束所述操作的结束条件以及所述操作进行分支的分支条件中的任一个进行推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条件推定部提取通过所述过程数据收集部收集到的多个所述过程数据的特征量,根据提取出的所述特征量和所述操作的关系,对所述执行条件进行推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事件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条件推定部将提取出的所述特征量和所述操作的关系以多个阶段进行评价而推定所述执行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条件推定部基于所述过程数据的平均值、所述过程数据的斜率以及所述过程数据的标准偏差中的至少一个,对开始所述操作的开始条件、结束所述操作的结束条件以及所述操作进行分支的分支条件中的任一个进行推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事件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方法表示由所述操作者针对在所述车间设置的现场仪器进行的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事件解析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意图表示由所述操作者针对在所述车间设置的现场仪器进行的操作的意图。
7.一种事件解析方法,其具有下述步骤:
通过事件收集部而对车间的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事件的日志数据进行收集;
基于通过所述事件收集部收集到的所述日志数据,通过事件解析部对所述操作事件的操作方法或操作意图进行解析;
通过操作列提取部将通过所述事件解析部解析出的每规定期间的所述操作方法或所述操作意图,作为时间序列的操作列而进行提取;
通过操作列分类部从通过所述操作列提取部提取出的所述操作列之中对操作的顺序相似的所述操作列进行分类;
基于通过所述操作列分类部分类出的所述操作列,通过操作次序构建部构建所述操作者的操作次序;
通过过程数据收集部对所述车间的过程数据进行收集;以及
基于通过所述过程数据收集部收集到的所述过程数据,通过操作条件推定部对通过所述操作次序构建部构建出的所述操作次序的操作被执行的执行条件进行推定,
通过所述操作条件推定部对开始所述操作的开始条件、结束所述操作的结束条件以及所述操作进行分支的分支条件中的任一个进行推定。
8.一种计算机可读非暂时记录介质,其记录有大于或等于一个事件解析程序,该事件解析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下述处理:
通过事件收集部对车间的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事件的日志数据进行收集的处理;
基于通过所述事件收集部收集到的所述日志数据,通过事件解析部而对所述操作事件的操作方法或操作意图进行解析的处理;
通过操作列提取部将通过所述事件解析部解析出的每规定期间的所述操作方法或所述操作意图,作为时间序列的操作列而进行提取的处理;
通过操作列分类部从通过所述操作列提取部提取出的所述操作列之中对操作的顺序相似的所述操作列进行分类的处理;
基于通过所述操作列分类部分类出的所述操作列,通过操作次序构建部构建所述操作者的操作次序的处理;
通过过程数据收集部对所述车间的过程数据进行收集的处理;以及
基于通过所述过程数据收集部收集到的所述过程数据,通过操作条件推定部对通过所述操作次序构建部构建出的所述操作次序的操作被执行的执行条件进行推定的处理,
通过所述操作条件推定部对开始所述操作的开始条件、结束所述操作的结束条件以及所述操作进行分支的分支条件中的任一个进行推定。
CN201810117075.6A 2017-02-08 2018-02-06 事件解析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非暂时记录介质 Active CN1084273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1434A JP6601433B2 (ja) 2017-02-08 2017-02-08 イベント解析装置、イベント解析システム、イベント解析方法、イベント解析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7-021434 2017-0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7382A CN108427382A (zh) 2018-08-21
CN108427382B true CN108427382B (zh) 2021-03-30

Family

ID=61132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7075.6A Active CN108427382B (zh) 2017-02-08 2018-02-06 事件解析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非暂时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6051B2 (zh)
EP (1) EP3361330B1 (zh)
JP (1) JP6601433B2 (zh)
CN (1) CN1084273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2565B2 (ja) * 2017-01-31 2021-11-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541919B1 (ja) * 2018-09-13 2019-07-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設定支援装置、設定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840278B (zh) 2018-10-15 2022-05-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外部仪器、方法及程序
WO2020157948A1 (ja) * 2019-02-01 2020-08-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運用支援装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CN112822030B (zh) * 2019-11-15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执行意图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140594A1 (ja) * 2020-01-08 2021-07-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操作ログ取得装置および操作ログ取得方法
CN111679961A (zh) * 2020-06-01 2020-09-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操作记录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66063B (zh) * 2020-07-31 2021-07-3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应用于合成生物学的自动化铸造平台集成系统和自动化生物合成方法
EP4043973B1 (en) * 2021-02-12 2023-07-26 ABB Schweiz AG Generating execution protocols for performing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in industrial plants
CN113674115B (zh) * 2021-08-24 2023-06-27 南京迪塔维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治理技术的高校数据管理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14995314B (zh) * 2022-06-15 2024-06-0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用于核电厂dcs系统中变量使用信息自动统计方法及系统
JP2024137416A (ja) * 2023-03-24 2024-10-07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3283A (zh) * 2006-05-05 2009-07-01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对操作程序的多变量监视
CN101981522A (zh) * 2008-04-09 2011-02-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形用户界面装置
EP2386991A1 (en) * 2010-05-10 2011-11-16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Plant operation management - support system
CN103902643A (zh) * 2012-12-27 2014-07-02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事件解析装置、存储介质、及事件解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1025B2 (en) * 1995-04-17 2003-06-17 Discovision Associates Time and work tracker for wireless devices
JP2007316681A (ja) 2006-05-23 2007-12-06 Yokogawa Electric Corp 運転手順作成支援装置
US8055375B2 (en) * 2008-09-30 2011-11-0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Analytical generator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pivoting on metrics for comprehensive visualizations
JP5364530B2 (ja) * 2009-10-09 2013-12-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設備状態監視方法、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プログラム
JP2013020426A (ja) 2011-07-11 2013-01-31 Toshiba Corp プラント運転支援システム
JP5769138B2 (ja) * 2013-04-22 2015-08-26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イベント解析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5151055A1 (en) * 2014-04-04 2015-10-0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ystem and methods to support autonomous vehicles via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nd sensor calibration and verification
JP6327234B2 (ja) * 2015-11-06 2018-05-23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イベント解析装置、イベント解析システム、イベント解析方法、およびイベント解析プログラム
JP6319271B2 (ja) * 2015-11-09 2018-05-09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イベント解析装置、イベント解析システム、イベント解析方法、およびイベント解析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3283A (zh) * 2006-05-05 2009-07-01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对操作程序的多变量监视
CN101981522A (zh) * 2008-04-09 2011-02-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形用户界面装置
EP2386991A1 (en) * 2010-05-10 2011-11-16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Plant operation management - support system
CN103902643A (zh) * 2012-12-27 2014-07-02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事件解析装置、存储介质、及事件解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24809A1 (en) 2018-08-09
US10496051B2 (en) 2019-12-03
CN108427382A (zh) 2018-08-21
JP2018128854A (ja) 2018-08-16
JP6601433B2 (ja) 2019-11-06
EP3361330A1 (en) 2018-08-15
EP3361330B1 (en) 2020-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27382B (zh) 事件解析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非暂时记录介质
CN106681299B (zh) 事件解析装置、事件解析系统、事件解析方法及事件解析程序
US108248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orrelated operator action events based on text analytics of operator actions
US20170351226A1 (en) Industrial machine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 using a cloud platform
US9674058B2 (en) Time series data processing device, time serie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time series data processing program
CN109933019B (zh) 工业控制系统及其支持装置、控制支持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0482204B2 (en) System for processing data and modelling for analysis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a site
CN108958721B (zh) 一种智能化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流水线方法及系统
JP2018128855A (ja) イベント解析装置、イベント解析システム、イベント解析方法、イベント解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EP327477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t fleet monitoring and predictive diagnostics using analytics for large and varied data sources
WO201822643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logging of events in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 and automation system using change point analysis
EP3165983B1 (en) Event analysis apparatus, event analysis systems, event analysis methods, and event analysis program
CN113534752A (zh) 处理系统中的警报处置的方法
CN110073302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4021759A (zh) 基于aiot和mr技术在数字工厂设备管理方法
CN113330382B (zh) 控制装置、记录介质以及控制系统
CN112567353A (zh) 地址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处理器、终端
CN112348415B (zh) 一种mes生产排程延时关联分析方法及系统
WO2022162957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レポート出力方法
JP2019096033A (ja) ノイズ発生原因推定装置
US20230350923A1 (en)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ethod
CN117314269A (zh) 质检模型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69882A (zh) 一种医疗数据的上传方法及装置
CN114424178A (zh) 工程设计工具、学习装置及数据收集系统
JP2021140675A (ja) 性能分析装置、性能分析方法、及び性能分析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