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8548A - 气动智能电梯 - Google Patents

气动智能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8548A
CN108408548A CN201810470945.8A CN201810470945A CN108408548A CN 108408548 A CN108408548 A CN 108408548A CN 201810470945 A CN201810470945 A CN 201810470945A CN 108408548 A CN108408548 A CN 108408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elevator
air bag
high pressure
positive b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09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庚厚
欧阳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Great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Great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Great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Great Wisd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709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85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08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85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动智能电梯,包括电梯架、及容纳于所述电梯架内的轿厢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高压风机、及与所述高压风机连接的气囊,所述轿厢连接于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气囊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梯架的底壁,所述高压风机控制所述气囊膨胀或者收缩,以带动所述轿厢升降。本发明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的气动智能电梯。

Description

气动智能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智能电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在结构上通常包括四大空间、八大系统,四大空间:机房部分、井道及底坑部分、轿厢部分、层站部分,八大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现有的电梯占用的空间较大,井道尺寸要求高,且生产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智能电梯,旨在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的气动智能电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气动智能电梯,包括电梯架、及容纳于所述电梯架内的轿厢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高压风机、及与所述高压风机连接的气囊,所述轿厢连接于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气囊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梯架的底壁,所述高压风机控制所述气囊膨胀或者收缩,以带动所述轿厢升降。
优选地,所述气囊包括能够轴向折叠的折叠部,所述轿厢设于所述折叠部的顶端,所述折叠部远离所述轿厢的底端设有气口,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送风组件,所述高压风机通过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气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囊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折叠部并轴向延伸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用于限定所述气囊垂直于轴向的伸展运动;且/或
所述气囊还设于所述气口的气管接头,所述送风组件通过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气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送风组件包括电磁转换阀、气管、及接触开关,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高压风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口连通,所述电磁转换阀设于所述气管,所述电磁转换阀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气管,所述接触开关设于所述轿厢,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电磁转换阀连接。
优选地,所述轿厢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接触开关设于所述上盖板或者所述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周缘均设有至少二开口直线轴承,所述电梯架包括至少二圆管,每一圆管对应穿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一开口直线轴承,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沿所述圆管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电梯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每一圆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及每一圆管配合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气囊和所述轿厢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气囊远离所述轿厢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气动智能电梯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设于所述电梯架的顶部,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电机、与所述刹车电机可转动连接的绞盘、缠绕于所述绞盘上的连接线、及与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刹车电机驱动所述绞盘带动所述连接线放线或者收线,并带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轿厢升降。
优选地,所述刹车装置还包括刹车控制器和光电传感器,所述刹车控制器与所述刹车电机和光电传感器电连接,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轿厢,并用于探测所述轿厢的移动速度。
优选地,所述电梯架还包括电梯外框架,所述电梯外框架设有对应各楼层的层门、及设于所述层门上的智能门锁,所述智能门锁包括主控装置、及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的自动识别器,所述自动识别器用于识别用户的人体特征。
优选地,所述智能门锁还包括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的远控装置,所述远控装置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连接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开锁或者解锁。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升降装置包括高压风机、及与高压风机连接的气囊,轿厢连接于气囊的一端,气囊的另一端抵接于电梯架的底壁,高压风机控制气囊膨胀或者收缩,以带动轿厢升降。当轿厢需要上升时,高压风机向气囊充气,使得气囊膨胀,从而推动轿厢上升;而当轿厢需要下降时,高压风机向气囊抽气,使得气囊收缩,从而带动轿厢下降。本发明提供的气动智能电梯无需对重装置、无需井道,大大减少电梯成本,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且采用气体的压力来传递动力,绿色环保,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气动智能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2的B-B的剖视图;
图7为图3的C-C的剖视图;
图8为图3的D-D的剖视图;
图9为图4的E-E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气动智能电梯100。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气动智能电梯100包括电梯架、及容纳于电梯架内的轿厢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高压风机34、及与高压风机34连接的气囊31,轿厢连接于气囊31的一端,气囊31的另一端抵接于电梯架的底壁,高压风机34控制气囊31膨胀或者收缩,以带动轿厢升降。
高压风机34的输送的风力达到100mbar至200mbar之间;
气囊31采用橡胶、塑胶与化纤等材料复合的编织布料不仅防水、耐油酸、耐磨损,制成气囊31后还具有抗高强气压的能力,这些复合布料能抗0.4mbar以上的气压,即气囊31所能承受的压力是高压鼓风机输出气压的20-40倍,即使是满载荷500kg总重的轿厢也只需100mbar左右的气压就可被轻松快捷的推起,在正常工作状态和额定的工作期限内始终都不会被风力挤压破。
具体地,送风组件包括电磁转换阀35、气管36、及接触开关37,气管36的一端与高压风机34连通,另一端与气口311连通,电磁转换阀35设于气管36,电磁转换阀35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气管36,接触开关37设于轿厢,接触开关37与电磁转换阀35连接。
电梯架内设有相对于各楼层的触发件,当高压风机34启动,高压风机34通过电磁转换阀35和气管36向气囊31进行充气或者抽气,气囊31在膨胀或者收缩的作用下轿厢将被顶起或者下降,而轿厢移动到上层或者下层楼层时,触发件触动接触开关37,接触开关37向电磁转换阀35发出停止指令,电磁转换阀35控制高压风机34停止充气并将气管36封闭,有效使得轿厢准确的抵达相对楼层。
升降装置还包括设于轿厢的操纵箱,操纵箱用于控制高压风机34启动或者停止,用户通过操作操纵箱,使得轿厢上降至选定的楼层。
本实施例中,气囊31包括能够轴向折叠的折叠部312,轿厢设于折叠部312的顶端,折叠部312远离轿厢的底端设有气口311,升降装置还包括送风组件,高压风机34通过送风组件与气口311连通。
可以理解的,在高压风机34为气囊31充气时,气囊31的折叠部312渐渐的展开,使得气囊31的两端以轴向方向膨胀;当高压风机34为气囊31抽气时,气囊31通过折叠部312折叠缩小体积,有效保证气囊31的推举力、体积小、伸缩自如、运行快捷。
气管36可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气管接头33,螺接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气管接头33形成有螺纹孔,气管36远离电磁转换阀35的一端形成有外螺纹,一密封带设于气管36和气管接头33之间并螺纹连接,有效便于拆装,方便更换及维护维修。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升降装置包括高压风机34、及与高压风机34连接的气囊31,轿厢连接于气囊31的一端,气囊31的另一端抵接于电梯架的底壁,高压风机34控制气囊31膨胀或者收缩,以带动轿厢升降。当轿厢需要上升时,高压风机34向气囊31充气,使得气囊31膨胀,从而推动轿厢上升;而当轿厢需要下降时,高压风机34向气囊31抽气,使得气囊31收缩,从而带动轿厢下降。本发明提供的气动智能电梯100无需对重装置、无需井道,大大减少电梯成本,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且采用气体的压力来传递动力,绿色环保,成本低。
具体地,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气囊31还包括套设于折叠部312并轴向延伸的限位环32,限位环32用于限定气囊31垂直于轴向的伸展运动;且/或
气囊31还设于气口311的气管接头33,送风组件通过气管接头33与气口311连通。
限位环32呈片状,限位环32的内壁形成有夹槽,折叠部312的凸起端嵌入夹槽内,本实施例中,折叠部312的形成有若干凸起端,限位环32的数量与凸起端的数量相对应,有效限制气囊31垂直地在电梯架内做上下伸缩运动。
优选地,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轿厢包括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接触开关37设于上盖板21或者下盖板22,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的周缘均设有至少二开口直线轴承23,电梯架包括至少二圆管13,每一圆管13对应穿设于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的一开口直线轴承23,使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沿圆管13上下移动。
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均包括第一顶板11、第二底板12、及连接第一顶板11和第二底板12的若干加强筋,有效形成结实的双层框架,质量轻,降低成本;接触开关37设于上盖板21或者下盖板22的第一顶板11和第二底板12之间,二开口直线轴承23设于上盖板21或者下盖板22的第一顶板11和第二底板12之间,并且分别位于周缘的相对两侧上,有利于拆装,提高生产效率。
电梯架的每一圆管13穿过对应的上盖板21和下盖板22的一开口直线轴承23,在气囊31顶起轿厢或者下降时,轿厢的开口直线轴承23位于圆管13上移动,有效保证轿厢升降的稳定性。
轿厢还包括连接于盖板和下盖板22之间的至少二内侧板25和至少三内立柱24、及轿厢门26,二内侧板25和轿厢门26均为弧形板,其配合形成空心圆柱形,三内立柱24间隔设置,每一内侧板25夹持于相邻的二内立柱24之间,而轿厢门26夹持于相邻的二内立柱24之间并和二内侧板25相邻设置,本实施例的轿厢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维护,生产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轿厢的开口直线轴承23包括四个,内侧板25包括三个,内立柱24包括八个,电梯架的圆管13包括四个,每一开口直线轴承23位于相邻的二内立柱24之间,每一内侧板25夹持于相邻的二内立柱24之间并与二开口直线轴承23相邻设置,轿厢门26夹持于相邻的二内立柱24之间并与二开口直线轴承23相邻设置,三内侧板25和轿厢门26配合形成载人空间,而四开口直线轴承23均围绕与载人空间的轴心,当气囊31顶起轿厢或者下降时,轿厢的每一开口直线轴承23位于对应的二圆管13上移动,有效保证轿厢升降的稳定性的同时还保证平衡性。
优选地,请参阅图2、图6和图9,电梯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11和底板12,每一圆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顶板11和底板12,顶板11、底板12、及每一圆管13配合形成有容纳空间,气囊31和轿厢容纳于容纳空间,气囊31远离轿厢的一端抵接于底板12上。
可以理解的,为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保护性、及物流出入的基础设施,电梯架的顶板11和底板12固定每一圆管13,而底板12固定于连接于地面,为此,地面可设置凹槽,底板12容纳于地面的凹槽内,有利于固定及隐藏,增加观赏性;底板12包括二夹板和连接二夹板的加强筋,气囊31开设有气口311的一端抵接于一夹板,该夹板开设有与气口311相对应的通孔,气管接头33穿设于通孔,气管36背离电磁转换阀35的一端延伸于二夹板之间并与气管接头33连接,不仅节省空间,还有效隐藏气管36。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性,气动智能电梯100还包括刹车装置,刹车装置设于电梯架的顶部,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电机41、与刹车电机41可转动连接的绞盘42、缠绕于绞盘42上的连接线43、及与连接线43的一端连接的连接件44,连接件44连接于轿厢的顶部,刹车电机41驱动绞盘42带动连接线43放线或者收线,并带动连接件44和轿厢升降。
本实施例中,连接线43为钢丝线,连接件44为吊环螺钉,刹车装置设于顶板11,顶板11开设有连通容纳空间的贯穿孔111,连接件44穿过贯穿孔111和上盖板21螺纹连接;刹车电机41与高压风机34同步启动,高压风机34为气囊31充气或者抽气时,使得轿厢顶起或者下降时,而刹车电机41驱动绞盘42带动连接线43放线或者收线,有效保证连接件44和轿厢同步升降,当气囊31漏气减压时,轿厢将失重掉落,而连接件44将吊住轿厢的顶部,有效保证用户的安全;并且,通过刹车电机41驱动绞盘42带动连接线43放线或者收线并带动连接件44升降,有效带动轿厢升降至最近的楼层。
请参阅图1和图3,具体地,本实施例刹车装置还包括刹车控制器45和光电传感器46,刹车控制器45与刹车电机41和光电传感器46电连接,光电传感器46设于轿厢,并用于探测轿厢的移动速度。
刹车控制器45设于顶板11,光电传感器46设于上盖板21或者下盖板22并与接触开关37间隔设置,有效便于拆装。
刹车控制器45控制刹车电机41,当气囊31漏气减压时,轿厢将失重掉落,光电传感器46检测到轿厢的下降速度超出额定的速度将变频控制刹车电机41的转速,有效控制绞盘42刹车减速,控制到额定的速度范围直至安全稳当的将轿厢升降至最近的楼层。在气囊31漏气的情况下,高压风机34继续供气以保证气囊31任然保持有一定的正压力,有效在连接线43和充气的双作用下稳妥的停留或者移动至邻近的楼层。
优选地,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电梯架还包括电梯外框架,电梯外框架设有对应各楼层的层门16、及设于层门16上的智能门锁50,智能门锁50包括主控装置、及与主控装置电连接的自动识别器,自动识别器用于识别用户的人体特征。
电梯外框架包括至少四外侧板14、及至少四外立柱15,每一外侧板14夹持于相邻的二外立柱15之间,顶板11和四外侧板14配合形成收容空间,底板12和每一外立柱15容纳于收容空间,一连接件44连接一圆管13和一外立柱15,有效隔绝外物干扰轿厢和升降装置的运行;
每一楼层均设有楼层口,层门16通过楼层口显露出,当轿厢移动到对应楼层,轿厢门26相对于层门16,轿厢门26和层门16打开,用户通过楼层口出入该楼层。
自动识别器为指纹识别器、人脸识别器、或者静脉识别器,用户通过自动识别器进行人体检测,检测获得的信息与主控装置内储存的信息是否相符,当检测获得的信息符合主控装置内储存的信息,用户将获得权限使用本气动智能电梯100,层门16将打开,当用户未授权将无法使用本气动智能电梯100,层门16无法打开,有效指定用户使用,避免陌生人使用并进入楼层,保护用户的财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智能门锁50还包括与主控装置电连接的远控装置,远控装置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连接并控制智能门锁50开锁或者解锁。
远控装置包括物联网传感器、及云端服务器,物联网传感器设有SIM卡、NB-IoT模块,移动设备与物联网传感器通过SIM卡联接,物联网传感器通过NB-IoT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联接,通过移动设备的SIM卡连接电梯中的物联网传感器,将数据输入移动设备APP或者微信中,上传至物联网传感器和云端服务器中,管理者可随时从云端服务器中调取信息,一方面有效通过移动设备连接远控智能门锁50开锁或者解锁,便于在家中或者外出远控亲友探访入门,另一方面有效实时记录出入信息及电梯出现故障的即刻报告和违规手段擅闯的即时报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架、及容纳于所述电梯架内的轿厢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高压风机、及与所述高压风机连接的气囊,所述轿厢连接于所述气囊的一端,所述气囊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电梯架的底壁,所述高压风机控制所述气囊膨胀或者收缩,以带动所述轿厢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能够轴向折叠的折叠部,所述轿厢设于所述折叠部的顶端,所述折叠部远离所述轿厢的底端设有气口,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送风组件,所述高压风机通过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气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折叠部并轴向延伸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用于限定所述气囊垂直于轴向的伸展运动;且/或
所述气囊还设于所述气口的气管接头,所述送风组件通过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气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包括电磁转换阀、气管、及接触开关,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高压风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口连通,所述电磁转换阀设于所述气管,所述电磁转换阀用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气管,所述接触开关设于所述轿厢,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电磁转换阀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接触开关设于所述上盖板或者所述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周缘均设有至少二开口直线轴承,所述电梯架包括至少二圆管,每一圆管对应穿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一开口直线轴承,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沿所述圆管上下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每一圆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及每一圆管配合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气囊和所述轿厢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气囊远离所述轿厢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底板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智能电梯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设于所述电梯架的顶部,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电机、与所述刹车电机可转动连接的绞盘、缠绕于所述绞盘上的连接线、及与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刹车电机驱动所述绞盘带动所述连接线放线或者收线,并带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轿厢升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装置还包括刹车控制器和光电传感器,所述刹车控制器与所述刹车电机和光电传感器电连接,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轿厢,并用于探测所述轿厢的移动速度。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架还包括电梯外框架,所述电梯外框架设有对应各楼层的层门、及设于所述层门上的智能门锁,所述智能门锁包括主控装置、及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的自动识别器,所述自动识别器用于识别用户的人体特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动智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还包括与所述主控装置电连接的远控装置,所述远控装置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连接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开锁或者解锁。
CN201810470945.8A 2018-05-16 2018-05-16 气动智能电梯 Pending CN1084085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0945.8A CN108408548A (zh) 2018-05-16 2018-05-16 气动智能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0945.8A CN108408548A (zh) 2018-05-16 2018-05-16 气动智能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8548A true CN108408548A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39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0945.8A Pending CN108408548A (zh) 2018-05-16 2018-05-16 气动智能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854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7314A (zh) * 2018-12-17 2019-04-09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门锁联动呼叫电梯的方法及系统、智能家居系统
CN110984551A (zh) * 2019-10-28 2020-04-10 郝海燕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高层建筑施工平台
CN111323195A (zh) * 2020-03-18 2020-06-23 江苏摩臣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3d手机触摸屏研发用防摔检测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784U (zh) * 1990-07-10 1992-03-13
JPH06191767A (ja) * 1992-08-03 1994-07-12 Air Beetaa Kk 多段エアバッグ形式エレベーター
JP2001294383A (ja) * 2000-04-12 2001-10-23 Max Co Ltd 空気圧式エレベータ
US20110127113A1 (en) * 2009-04-03 2011-06-02 Vanderburgh Albert H Elevating device for a staircase
CN103381984A (zh) * 2013-07-31 2013-11-06 杨石红 一种电梯刹车系统
CN208218149U (zh) * 2018-05-16 2018-12-11 深圳前海多多加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气动智能电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784U (zh) * 1990-07-10 1992-03-13
JPH06191767A (ja) * 1992-08-03 1994-07-12 Air Beetaa Kk 多段エアバッグ形式エレベーター
JP2001294383A (ja) * 2000-04-12 2001-10-23 Max Co Ltd 空気圧式エレベータ
US20110127113A1 (en) * 2009-04-03 2011-06-02 Vanderburgh Albert H Elevating device for a staircase
CN103381984A (zh) * 2013-07-31 2013-11-06 杨石红 一种电梯刹车系统
CN208218149U (zh) * 2018-05-16 2018-12-11 深圳前海多多加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气动智能电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7314A (zh) * 2018-12-17 2019-04-09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门锁联动呼叫电梯的方法及系统、智能家居系统
CN110984551A (zh) * 2019-10-28 2020-04-10 郝海燕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高层建筑施工平台
CN111323195A (zh) * 2020-03-18 2020-06-23 江苏摩臣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3d手机触摸屏研发用防摔检测装置
CN111323195B (zh) * 2020-03-18 2022-04-19 江苏摩臣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3d手机触摸屏研发用防摔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8548A (zh) 气动智能电梯
TW585829B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levator
CN208218149U (zh) 气动智能电梯
CN206236972U (zh) 一种防水降温配电柜
SA08290330B1 (ar) نظام وطريقة تحكم في مرفاع علوي لرص كتل الكربون
CN207002128U (zh)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液压升降装置
CN207551672U (zh) 一种电梯安全门
CN108343295B (zh) 摩天轮式半地下或地下停车装置
CN206842767U (zh) 一种自学习双模式电梯轿厢位置监控装置
CN204351459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展览柜
CN209275911U (zh) 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CN107386729A (zh) 一种防滑式停车台
CN207775750U (zh) 一种地下车库出入口行人识别避让装置
CN206801254U (zh) 一种远程数控热源成像报警防盗门
CN206686468U (zh) 通信基站一体化防盗装置
CN207090728U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
CN104142547B (zh) 一种防止被水淹没的地埋式光缆交接箱
CN207363370U (zh) 一种悬挂式遥控车位锁
CN206473713U (zh) 适老型跑步机
CN110980485B (zh) 一种小区电梯及其智能化控制系统
CN204528983U (zh) 电梯监测装置
CN211310737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载人货梯
CN209087107U (zh) 一种房建工程用施工安全报警装置
CN206606871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智能电梯
CN203894451U (zh) 一种防止被水淹没的光缆交接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