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0149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0149B
CN108400149B CN201810122179.6A CN201810122179A CN108400149B CN 108400149 B CN108400149 B CN 108400149B CN 201810122179 A CN201810122179 A CN 201810122179A CN 108400149 B CN108400149 B CN 1084001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region
light emitting
pixe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21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0149A (zh
Inventor
韩正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00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0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0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0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6Multi-sensing digitiser, i.e. digitiser using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ensing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e.g. for detecting pen and finger, for saving power or for improving position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包括包含第一区域的显示区域;多个像素,设置在显示区域中,设置在显示区域中的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包括包含发光区域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发光元件,设置在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发光区域中;触摸传感器,设置在发光元件上以感测用户的触摸位置;以及指纹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区域中以感测从发光元件发射的并根据用户的触摸而被用户反射的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电连接到发射相同颜色的光的相邻的发光元件。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2月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7-001691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的显示装置执行各种功能以及显示图像的功能。正在积极地进行关于能够执行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的研究。
通常,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通过光学感测法或电容法识别指纹。通过光学感测法识别指纹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作为指纹传感器的光传感器。光传感器通过感测从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发射并且被手指反射的光来识别指纹。
另一方面,由于用于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装置包括具有高集成度的布线,所以会减小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透光率减小,所以光传感器不能正确地识别用户的指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能够增大指纹识别率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显示区域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外围区域围绕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侧;多个像素,设置在显示区域中,设置在显示区域中的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个包括发光的发光区域;发光元件,设置在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发光区域中;触摸传感器,设置在发光元件上;以及指纹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区域中。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电连接到发射相同颜色的光的相邻的发光元件。
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可以比第二区域的透光率大。
设置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可以包括被构造为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像素电路。
设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不包括像素电路。
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在第一子像素的发光区域中以发射第一颜色光;第二发光元件,设置在第二子像素的发光区域中以发射第二颜色光;以及第三发光元件,设置在第三子像素的发光区域中以发射第三颜色光。
第一颜色光可以是红光,第二颜色光可以是绿光,第三颜色光可以是蓝光。
第三发光元件可以包括:发光层,用于发射蓝光;第一电极,设置在基底与发光层之间;以及第二电极,设置在发光层上。
在第一区域中,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可以连接到邻近的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
在第一区域中,第三子像素中的一些可以包括像素电路。
第三子像素中的一些可以包括透射光的透射区域。
第三子像素中的一些的透光率可以比剩余的第三子像素的透光率大。
连接到指纹传感器的指纹感测电路可以设置在透射区域中。
指纹传感器可以是图像传感器。
触摸传感器可以包括自电容触摸传感器和互电容触摸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触摸传感器可以包括:第一触摸电极;以及第二触摸电极,与第一触摸电极分开以与第一触摸电极形成电容。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区域中并且分别连接到发光元件的多个薄膜晶体管。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显示区域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外围区域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侧;多个像素,设置在显示区域中,设置在显示区域中的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个包括发光的发光区域;以及发光元件,设置在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发光区域中。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可以电连接到发射相同颜色光的相邻的发光元件。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增大指纹识别率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现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该解释为受限于在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这些实施例将示例实施例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附图中,为了描述的清楚,可以夸大尺寸。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在”两个元件“之间”时,该元件可以是所述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同样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3和图4是示出图1的像素是发光元件的情况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示出图1的第一区域的放大的平面图;
图6是沿图5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构思的显示装置中数据线布置在图5的第一区域中的平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区域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自电容法的触摸传感器的平面图;
图10是沿图9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互电容法的触摸传感器的平面图;
图12是图11的部分E1的放大平面图;以及
图13是沿图12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构思可以可变地修改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实施例,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构思的具体示例。然而,将理解的是,本发明构思不限于具体公开的形式,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包括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代物。
在描述附图时,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在附图中,夸大结构的尺寸以使本发明构思清楚。尽管可以使用诸如“第一”和“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该理解为受限于上述术语。上述术语仅用来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权利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同样地,第二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如在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种(者)”、“一个”和“所述”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表示。
在本申请中,将理解的是,诸如“包括”或“具有”等术语意图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特征、数目、操作、动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而不意图排除可以存在或可以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操作、动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另外,将理解的是,诸如层、膜、区域或基底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将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底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之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地位于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P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P可以包括显示面板PNL和设置在显示面板PNL的前表面上的窗WD。
显示面板PNL可以在其前表面上显示任意的视觉信息,例如文本、视频、照片或者二维或三维图像。可以使用可显示图像的任何显示面板PNL。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显示面板PNL被示出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PNL。然而,显示面板PNL的种类不限于此,并且在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另一显示面板PNL。
显示面板PNL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一种,例如,具有彼此平行行进的两对边的矩形板。当显示面板PNL是矩形板时,两对边之中的一对边可以比另一对边长。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为了方便起见,显示面板PNL是具有一对长边和一对短边的矩形。
然而,显示面板PNL的形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改变。例如,显示面板PNL可以是包括直边的闭合多边形、包括曲边的圆形或椭圆形或者包括直边和曲边的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当显示面板PNL具有直边时,各个形状的边缘的至少部分可以由曲线形成。例如,当显示面板PNL是矩形时,在相邻直边相遇处的每个部分可以由具有预定曲率的曲线代替。
显示面板PNL可以是完全或局部柔性的。
显示面板PNL可以在其前表面上显示图像。显示面板PNL可以包括设置有显示结构PP以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位于显示区域DA的至少一侧处的非显示区域NDA。例如,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围绕显示区域DA。
显示区域DA可以具有与显示装置DP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例如,与显示装置DP相似,显示区域DA可以是包括直边的闭合多边形、包括曲边的圆形或椭圆形或者包括直边和曲边的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显示区域DA可以是矩形。
显示区域DA可以包括设置有多个像素PXL的多个像素区域。用于驱动多个像素PXL的驱动器(未示出)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
显示面板PNL可以包括用于感测指纹的第一区域A1和与第一区域A1相邻的第二区域A2。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第一区域A1可以小于第二区域A2。第一区域A1可以具有可以识别用户的指纹的尺寸和形状。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为方便起见,第一区域A1被示出为矩形。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第一区域A1可以是圆形的、椭圆形的、半圆形的或多边形的。第一区域A1可以被第二区域A2围绕。第一区域A1可以被第二区域A2完全地围绕。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第一区域A1可以仅设置在第二区域A2的一侧处。第一区域A1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第二区域A2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中。然而,设置有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的部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改变。例如,第一区域A1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或者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两者可以仅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为了通过使用穿过第一区域A1的光来感测指纹,第一区域A1的透光率可以比第二区域A2的透光率大。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当第一区域A1的透光率较大时,可以改善指纹传感器FPS的感测能力。
窗WD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PNL的前表面上。窗WD可以是与显示面板PNL的形状对应的板,并且可以覆盖显示面板PNL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当显示面板PNL是矩形或圆形时,窗WD也可以是矩形或圆形。
窗WD透射来自显示面板PNL的图像并且释放外部冲击并可以防止显示面板PNL被外部冲击损坏或由于外部冲击而错误地操作。外部冲击可以意味着会引起显示面板PNL的缺陷的压力或应力。
窗WD可以是完全或局部柔性的。
具体地,显示面板PNL可以包括基底SUB、设置在基底SUB上的显示结构PP、设置在基底SUB的后表面上的指纹传感器FPS和设置在显示结构PP上的触摸传感器TS。
基底SUB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至少一侧处的非显示区域NDA。基底SUB可以由诸如玻璃或聚合物金属的各种材料中的一种形成。基底SUB可以是由聚合物有机材料形成的绝缘基底。聚合物有机材料可以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砜、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硫醚、聚芳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三醋酸纤维素或乙酸丙酸纤维素。然而,形成基底SUB的材料不限于此。例如,基底SUB可以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形成。
显示结构PP可以设置在基底SUB的前表面上。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显示结构PP可以设置在除了非显示区域NDA之外的显示区域DA中。显示结构PP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两者中。
显示结构PP可以将用户输入的信息或者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为图像。显示结构PP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底SUB上的多个像素PXL。多个像素PXL可以是包括有机层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多个像素PXL可以是液晶元件、电泳元件或电润湿元件。多个像素PXL作为显示图像的最小单元设置在基底SUB的显示区域DA中。像素PXL可以包括发射白光和/或彩色光的OLED。每个像素PXL可以发射红光、绿光、蓝光和白光中的一种。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例如,每个像素PXL可以发射蓝绿色光、品红色光和黄光中的一种。每个像素PXL可以包括连接到多条信号布线(未示出)的薄膜晶体管(TFT)(未示出)和连接到TFT的OLED。稍后将描述像素PXL、多条信号布线和多个TFT。
指纹传感器FPS是识别用户的指纹的感测元件。在图2中,为方便起见,指纹传感器FPS被示出为布置在基底SUB的后表面上。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例如,指纹传感器FPS可以设置在基底SUB与显示结构PP之间。
另外,指纹传感器FPS仅设置在基底SUB的第一区域A1中并且可以不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指纹传感器FPS可以通过额外的布线、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带载封装件、连接器或覆晶薄膜(COF)连接到指纹感测电路(未示出)。
指纹传感器FPS可以是光学传感器或图像传感器。当指纹传感器FPS是光学传感器时,指纹传感器FPS可以通过感测反射光根据接触显示面板PNL的用户的指纹的拓扑而改变的差异来识别用户的指纹。当指纹传感器FPS是图像传感器时,指纹传感器FPS可以通过捕获接触显示面板PNL的用户的指纹并且将捕获的指纹和参考指纹图案进行对比来识别用户的指纹。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指纹传感器FPS可以是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可以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
当用户的手指在接触显示面板PNL的同时移动时以及当用户的手指接触显示面板PNL时,指纹传感器FPS可以识别指纹。
触摸传感器TS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PNL的前表面上并且可以在显示面板PNL中与显示面板PNL集成。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触摸传感器TS设置在显示结构PP上并且可以与显示面板PNL集成。
触摸传感器TS可以包括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的位置的传感器。传感器可以通过互电容法或自电容法驱动。稍后将描述触摸传感器TS。
图3和图4是示出图1的像素是发光元件的情况的等效电路图。
首先,参照图1和图3,每个像素PXL可以包括连接到布线的像素电路PCP和连接到像素电路PCP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像素电路PCP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驱动晶体管TR2、用于对驱动晶体管TR2进行切换的开关晶体管TR1以及连接到作为用于供应电源电压的布线的第一电源线ELVDD和第二电源线ELVSS的电容器Cst。
开关晶体管TR1可以包括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在开关晶体管TR1中,栅电极连接到第i扫描线Si并且源电极可以连接到第j数据线Dj。开关晶体管TR1的漏电极可以连接到驱动晶体管TR2的栅电极。开关晶体管TR1可以根据施加到第i扫描线Si的扫描信号将施加到第j数据线Dj的数据信号传输到驱动晶体管TR2。
驱动晶体管TR2可以包括栅电极、源电极和漏电极。在驱动晶体管TR2中,栅电极连接到开关晶体管TR1的漏电极,源电极连接到第一电源线ELVDD,漏电极可以连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包括发光层以及彼此面对并使发光层置于其间的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阳极电极可以连接到驱动晶体管TR2的漏电极。阴极电极连接到第二电源线ELVSS,使得共电压可以被施加到阴极电极。发光层根据驱动晶体管TR2的输出信号而发光,并且可以通过发光或不发光来显示图像。这里,从发光层发射的光可以根据发光层的材料改变并且可以是彩色光或白光。
电容器Cst连接在驱动晶体管TR2的栅电极与源电极之间,并且可以充入并保持输入到驱动晶体管TR2的栅电极的数据信号。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示出了像素电路PCP包括两个晶体管TR1和TR2。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像素电路PCP可以包括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或者不少于三个晶体管和不少于两个电容器。例如,如图4中所示,像素电路PCP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T1至第七晶体管T7和电容器Cst。当像素电路PCP包括第一晶体管T1至第七晶体管T7和电容器Cst时,包括在每个像素PXL中的元件的连接关系可以如下。
参照图4,每个像素PXL可以包括包含第一晶体管T1至第七晶体管T7和电容器Cst的像素电路PCP以及连接到像素电路PCP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极经由第六晶体管T6连接到第一晶体管T1,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阴极电极可以连接到第二电源线ELVSS。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响应于从第一晶体管T1供应的电流的量来产生具有预定的亮度的光。
提供到第一电源线ELVDD的第一电源的电压可以被设定为比提供到第二电源线ELVSS的第二电源的电压高,使得电流可以流向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第七晶体管T7可以连接在初始化电源线Vint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极之间。第七晶体管T7的栅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1扫描线Si+1。第七晶体管T7在扫描信号被施加到第i+1扫描线Si+1时被导通,并且可以将从初始化电源线Vint提供的初始化电源供应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极。这里,初始化电源的电压可以被设定为比提供到第j数据线Dj的数据信号的电压低。
第六晶体管T6可以连接在第一晶体管T1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之间。第六晶体管T6的栅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发射控制线Ei。第六晶体管T6在发射控制信号被供应到第i发射控制线Ei时被截止,并且可以在其它情况下被导通。
第五晶体管T5可以连接在第一电源线ELVDD与第一晶体管T1之间。第五晶体管T5的栅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发射控制线Ei。第五晶体管T5在发射控制信号被供应到第i发射控制线Ei时被截止,并且可以在其它情况下被导通。
第一晶体管(驱动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经由第五晶体管T5连接到第一电源线ELVDD,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可以经由第六晶体管T6连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极。第一晶体管T1的栅电极可以连接到第一节点N1。第一晶体管T1可以响应于第一节点N1的电压来控制从第一电源线ELVDD经由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流到第二电源线ELVSS的电流的量。
第三晶体管T3可以连接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与第一节点N1之间。第三晶体管T3的栅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扫描线Si。第三晶体管T3在扫描信号被供应到第i扫描线Si时被导通,并且可以使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和第一节点N1电连接。因此,当第三晶体管T3被导通时,第一晶体管T1可以是二极管连接的。
第四晶体管T4可以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初始化电源线Vint之间。第四晶体管T4的栅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1扫描线Si-1。第四晶体管T4在扫描信号被供应到第i-1扫描线Si-1时被导通,并且可以将初始化电源供应到第一节点N1。
第二晶体管T2可以连接在第j数据线Dj与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之间。第二晶体管T2的栅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扫描线Si。第二晶体管T2可以在扫描信号被供应到第i扫描线Si时被导通,并且可以使第j数据线Dj和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电连接。
电容器Cst可以连接在第一电源线ELVDD与第一节点N1之间。电容器Cst可以存储数据信号和与第一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对应的电压。
图5是示出图1的第一区域的放大的平面图。图6是沿图5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图5和图6,根据本发明构思的显示结构(参照图2的PP)可以包括基底SUB,基底SUB包括用于感测指纹的第一区域A1和与第一区域A1相邻的第二区域A2。多个像素PXL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中的每个中。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像素PXL的数目是为了方便而选择的。较多数目的像素PXL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中的每个中。
第一区域A1中的像素PXL和第二区域A2中的像素PXL可以具有相同的尺寸。因此,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中的单位面积中的像素PXL的数目可以与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的单位面积中的像素PXL的数目相同。因此,设置有指纹传感器FPS的第一区域A1的分辨率可以与未设置有指纹传感器FPS的第二区域A2的分辨率相同。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中的每个像素PXL可以包括第一子像素PXL1至第三子像素PXL3。稍后将描述第一子像素PXL1至第三子像素PXL3。
连接到第一子像素至第三子像素PXL1、PXL2和PXL3的布线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中。
布线可以包括将驱动器(未示出)的信号提供到第一子像素至第三子像素PXL1、PXL2和PXL3中的每个的扫描线Sk至Sk+3、发射控制线Ek至Ek+3、数据线Dj至Dj+3以及电源线Pj至Pj+3。
扫描线Sk至Sk+3可以在基底SUB上沿第一方向DR1延伸。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中的扫描线Sk至Sk+3和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的扫描线可以是同一扫描线。例如,扫描线可以连接到第一区域A1中的像素和第二区域A2中的像素。扫描线Sk至Sk+3可以包括在与第一方向DR1相交的第二方向DR2上顺序地布置的第k扫描线Sk、第k+1扫描线Sk+1、第k+2扫描线Sk+2和第k+3扫描线Sk+3。来自驱动器的扫描信号可以分别被施加到扫描线Sk至Sk+3。
发射控制线Ek至Ek+3可以在基底SUB上沿第一方向DR1延伸。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中的发射控制线Ek至Ek+3和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的发射控制线可以是同一发射控制线。例如,发射控制线可以连接到第一区域A1中的像素和第二区域A2中的像素。发射控制线Ek至Ek+3可以包括在与第一方向DR1相交的第二方向DR2上顺序地布置的第k发射控制线Ek、第k+1发射控制线Ek+1、第k+2发射控制线Ek+2和第k+3发射控制线Ek+3。来自驱动器的发射控制信号可以分别被施加到发射控制线Ek至Ek+3。
数据线Dj至Dj+3可以在基底SUB上沿第二方向DR2延伸。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中的数据线Dj至Dj+3和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的数据线可以是同一数据线。例如,数据线可以连接到第一区域A1中的像素和第二区域A2中的像素。数据线Dj至Dj+3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顺序地布置的第j数据线Dj、第j+1数据线Dj+1、第j+2数据线Dj+2和第j+3数据线Dj+3。来自驱动器的数据信号可以分别被施加到数据线Dj至Dj+3。
电源线Pj至Pj+3可以布置为沿第二方向DR2延伸并且与数据线Dj至Dj+3分开。电源线Pj至Pj+3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顺序地布置的第j电源线Pj、第j+1电源线Pj+1、第j+2电源线Pj+2和第j+3电源线Pj+3。来自驱动器的第一电源(参照图3的ELVDD)可以被施加到电源线Pj至Pj+3中的每条。
第一子像素PXL1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像素电路PCP1。另外,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发光区域R可以设置在第一子像素PXL1中。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包括用于发射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发光层EML1、与第一发光层EML1对应的第1-1电极AD1和设置在第一发光层EML1上的第二电极CD。这里,第一颜色光可以是红光。
第一像素电路PCP1可以电连接到第1-1电极AD1。在第一区域A1中,第一像素电路PCP1可以连接到扫描线Sk至Sk+3之中的对应的扫描线、发射控制线Ek至Ek+3之中的对应的发射控制线、数据线Dj至Dj+3之中的对应的数据线和电源线Pj至Pj+3之中的对应的电源线。
第二子像素PXL2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像素电路PCP2。另外,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第二颜色光的第二发光区域G可以设置在第二子像素PXL2中。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包括用于发射第二颜色光的第二发光层EML2、与第二发光层EML2对应的第1-2电极AD2和设置在第二发光层EML2上的第二电极CD。这里,第二颜色光可以是绿光。
第二像素电路PCP2可以电连接到第1-2电极AD2。在第一区域A1中,第二像素电路PCP2可以连接到扫描线Sk至Sk+3之中的对应的扫描线、发射控制线Ek至Ek+3之中的对应的发射控制线、数据线Dj至Dj+3之中的对应的数据线和电源线Pj至Pj+3之中的对应的电源线。
第三子像素PXL3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用于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第三像素电路PCP3。另外,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射第三颜色光的第三发光区域B可以设置在第三子像素PXL3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包括用于发射第三颜色光的第三发光层EML3、与第三发光层EML3对应的第1-3电极AD3和设置在第三发光层EML3上的第二电极CD。这里,第三颜色光可以是蓝光。
第三像素电路PCP3可以电连接到第1-3电极AD3。在第一区域A1中,第三像素电路PCP3可以连接到扫描线Sk至Sk+3之中的对应的扫描线、发射控制线Ek至Ek+3之中的对应的发射控制线、数据线Dj至Dj+3之中的对应的数据线和电源线Pj至Pj+3之中的对应的电源线。
第三子像素PXL3中的一些可以不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在下文中,为方便起见,不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第三子像素PXL3被称为第3-1子像素PXL3,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第三子像素PXL3被称为第3-2子像素PXL3。
第3-1子像素PXL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通过连接布线CNL连接到与第3-1子像素PXL3相邻的第3-2子像素PXL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具体地,第3-1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可以通过连接布线CNL连接到第3-2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这里,第3-1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连接布线CNL和第3-2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可以通过同一工艺形成并且可以布置在同一层上。另外,第3-1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连接布线CNL和第3-2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
第3-2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连接到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薄膜晶体管TFT并且可以接收来自薄膜晶体管TFT的驱动信号。
第3-1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可以通过连接布线CNL连接到第3-2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因此,供应到第3-2子像素PXL3的驱动信号可以被施加到第3-1子像素PXL3。
因此,包括在第3-2子像素PXL3中的第三像素电路PCP3可以驱动第3-1子像素PXL3和第3-2子像素PXL3。即,一个第三像素电路PCP3可以驱动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三子像素PXL3以发射相同的蓝光。当一个第三像素电路PCP3驱动两个第三子像素PXL3时,所述两个第三子像素PXL3的亮度会劣化。为了防止两个第三子像素PXL3的亮度劣化,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上述结构可以被应用于子像素的亮度劣化不容易被识别的发射蓝光的第三子像素PXL3。
如上所述,一个第三像素电路PCP3可以驱动两个第三子像素PXL3。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例如,根据实施例,第三像素电路PCP3可以通过连接布线CNL驱动不少于三个第三子像素PXL3。
第3-1子像素PXL3可以包括发射蓝光的第三发光区域B和不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透射区域TA。透射区域TA可以透射蓝光。第3-2子像素PXL3也可以包括发射蓝光的第三发光区域B和不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透射区域TA。
第3-1子像素PXL3的透射区域TA的面积可以比第3-2子像素PXL3的透射区域TA的面积大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面积。另外,由于第3-1子像素PXL3不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可以去除防止蓝光透射的元件。因此,第3-1子像素PXL3的透光率可以大于第3-2子像素PXL3的透光率。
如上所述,由于第3-1子像素PXL3不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所以可以充分地确保透射区域TA。由于确保的透射区域TA,所以可以增大设置在指纹传感器FPS中的第一区域A1的透光率。穿过透射区域TA的蓝光可以直接到达指纹传感器FPS。在这种情况下,指纹传感器FPS可以容易地感测用户的指纹。因此,可以增大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率。
在下文中,如下将参照图6描述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第3-2子像素PXL3以及堆叠顺序。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第3-2子像素PXL3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底SUB上的绝缘层、像素限定层PDL、薄膜晶体管TFT、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封装层SLM。这里,薄膜晶体管TFT可以包括有源图案ACT、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绝缘层可以包括缓冲层BFL、栅极绝缘层GI、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保护层PSV。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包括第1-3电极AD3、第二电极CD以及设置在第1-3电极AD3与第二电极CD之间的第三发光层EML3。
缓冲层BFL可以设置在基底SUB上。缓冲层BFL防止杂质扩散到设置在基底SUB上的薄膜晶体管TFT中,并且可以改善基底SUB的平坦度。缓冲层BFL可以是单层或者由至少两层形成的多层。缓冲层BFL可以是由无机材料形成的无机绝缘层。例如,缓冲层BFL可以由氮化硅、氧化硅和/或氮氧化硅形成。当缓冲层BFL是多层时,各个层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形成。缓冲层BFL可以根据需要而省略。
有源图案ACT可以设置在缓冲层BFL上。有源图案ACT可以由半导体材料形成。有源图案ACT可以包括源区、漏区以及设置在源区与漏区之间的沟道区。有源图案ACT可以是由多晶硅、非晶硅或氧化物半导体形成的半导体图案。沟道区可以由未掺杂杂质的本征半导体形成。源区和漏区可以由掺杂杂质的掺杂的半导体形成。
栅极绝缘层GI可以设置在设置有有源图案ACT的缓冲层BFL上。栅极绝缘层GI可以是包括无机材料的无机绝缘层或包括有机材料的有机绝缘层。
栅电极GE可以设置在栅极绝缘层GI上。栅电极GE可以形成为覆盖与有源图案ACT的沟道区对应的区域。栅电极GE可以由导电材料形成。例如,栅电极GE可以由金(Au)、银(Ag)、铝(Al)、钼(Mo)、铬(Cr)、钛(Ti)、镍(Ni)、钕(Nd)和铜(Cu)以及上述金属的合金之中的至少一种形成。另外,栅电极GE可以由单层形成。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栅电极GE可以由通过堆叠上述金属和其合金之中的不少于两种材料获得的多层来形成。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尽管未示出,但是将扫描信号提供到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线与栅电极GE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可以包括与栅电极GE相同的材料。
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可以设置在栅电极GE和未被栅电极GE覆盖的栅极绝缘层GI上。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可以是包括无机材料的无机绝缘层。无机材料可以是聚硅氧烷、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设置在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上。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分别通过穿过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和栅极绝缘层GI形成的接触孔连接到有源图案ACT的源区和漏区。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由导电材料形成。例如,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由Au、Ag、Al、Mo、Cr、Ti、Ni、Nd和Cu以及上述金属的合金之中的至少一种形成。另外,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由单层形成。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由通过堆叠上述金属和其合金之中的不少于两种材料获得的多层来形成。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薄膜晶体管TFT可以包括有源图案ACT、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示出了薄膜晶体管TFT具有顶栅结构。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例如,薄膜晶体管TFT可以具有底栅结构。
覆盖薄膜晶体管TFT的保护层PSV可以设置在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以及未被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覆盖的第一层间绝缘层ILD1上。保护层PSV可以是包括有机材料的有机绝缘层。有机材料可以是有机绝缘材料,诸如聚丙烯酰类化合物、聚酰亚胺类化合物、诸如铁氟龙的氟类碳化合物或苯并环丁烯类化合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设置在保护层PSV上。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包括第1-3电极AD3、设置在第1-3电极AD3上的第三发光层EML3和设置在第三发光层EML3上的第二电极CD。第1-3电极AD3可以设置在保护层PSV上,并且可以通过穿过保护层PSV形成的接触孔连接到漏电极DE。
像素限定层PDL可以设置在第1-3电极AD3上。像素限定层PDL可以暴露与每个像素(参照图3的PXL)的发光区域对应的区域。例如,像素限定层PDL可以暴露第1-3电极AD3的上表面,并且可以覆盖每个像素PXL的周围。
第三发光层EML3可以设置在被像素限定层PDL暴露的第1-3电极AD3上,并且第二电极CD可以设置在第三发光层EML3上。
第1-3电极AD3可以是阳极并且第二电极CD可以是阴极。另外,当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是前表面发射型OLED时,第1-3电极AD3可以是反射电极并且第二电极CD可以是透射电极。
如上所述,当第1-3电极AD3可以是阳极和反射电极时,第1-3电极AD3可以包括反射层(未示出)和布置在反射层上或下方的透明导电层(未示出)。透明导电层和反射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连接到对应的薄膜晶体管TFT的漏电极DE。
反射层可以包括能够反射光的材料。例如,反射层可以包括Al、Ag、Cr、Mo、铂(Pt)、Ni和上述金属的合金之中的至少一种。
透明导电层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例如,透明导电层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铝锌(AZO)、掺镓氧化锌(GZO)、氧化锌锡(ZTO)、氧化镓锡(GTO)和掺氟氧化锡(FTO)之中的至少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
第3-2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可以通过设置在同一层上的连接布线CNL连接到第3-1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
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例如,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包括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腈(PAN)、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芳醚(PAE)、杂环聚合物、聚对二甲苯、环氧树脂、苯并环丁烯(BCB)、硅氧烷类树脂和硅烷类树脂之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发光层EML3可以设置在第1-3电极AD3的暴露的表面上。第三发光层EML3可以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光产生层(LGL)的多层薄膜结构。例如,第三发光层EML3可以包括用于注入空穴的空穴注入层(HIL)、为了防止在光产生层LGL中未被结合的电子移动并且增大空穴和电子的复合几率的具有高的空穴传输性的空穴传输层(HTL)、用于通过使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复合而发射光的光产生层LGL、用于防止在光产生层LGL中未被结合的空穴移动的空穴阻挡层(HBL)、用于将电子平稳地传输到光产生层LGL的电子传输层(ETL)以及用于注入电子的电子注入层(EIL)。另外,在每个第三发光层EML3中,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可以是公共地布置在彼此相邻的第一子像素至第三子像素PXL1、PXL2和PXL3中的公共层。
第二电极CD可以设置在像素限定层PDL和第三发光层EML3上。第二电极CD可以覆盖像素限定层PDL和第三发光层EML3,并且可以设置在基底SUB上以覆盖显示区域DA的整个表面。第二电极CD可以由金属、合金、金属氮化物、导电金属氧化物和/或透明导电材料形成。至少两层的上述材料可以用于形成第二电极CD。
封装层SLM可以设置在第二电极CD上。封装层SLM可以由单层或多层形成。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封装层SLM可以由三层形成。封装层SLM可以由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形成。位于最外部的封装层SLM可以由无机材料形成。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封装层SLM可以由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形成。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有机材料可以是有机绝缘材料,诸如聚丙烯酰类化合物、聚酰亚胺类化合物、诸如铁氟龙的氟类碳化合物或苯并环丁烯类化合物。无机材料可以是聚硅氧烷、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触摸传感器TS设置在封装层SLM上并且窗WD可以设置在触摸传感器TS上。
图7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构思的显示装置中数据线布置在图5的第一区域中的平面图。在图7中,为方便起见,仅示出了设置在基底上的数据线。
参照图5和图7,数据线Dj、Dj+1、Dj+2和Dj+3可以设置在基底SUB的识别用户的指纹的第一区域A1上。
数据线Dj、Dj+1、Dj+2和Dj+3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具体地,第j数据线Dj在基底SUB的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第j+1数据线Dj+1在基底SUB的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可以包括在与第二方向DR2相交的第一方向DR1上弯曲多次的弯曲部,第j+2数据线Dj+2在基底SUB的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弯曲多次的弯曲部,第j+3数据线Dj+3在基底SUB的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弯曲多次的弯曲部。此时,第j+3数据线Dj+3的弯曲部可以沿与第j+2数据线Dj+2的弯曲部弯曲所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
如上所述,当第一区域A1上的数据线Dj、Dj+1、Dj+2和Dj+3的形状改变时,可以增大第一区域A1中的透射区域TA。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增大第一区域A1中的透光率。
数据线Dj、Dj+1、Dj+2和Dj+3的形状的改变不限于此。例如,数据线Dj、Dj+1、Dj+2和Dj+3的形状可以在可增大第一区域A1的透射区域TA的范围内改变。
图8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区域的平面图。在下文中,为了不给出重复的描述,将主要描述不同的元件。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参照图8,在基底SUB的识别用户的指纹的第一区域A1中,可以设置第一子像素PXL1至第三子像素PXL3和连接到第一子像素PXL1至第三子像素PXL3的布线。
布线可以包括将驱动器(未示出)的信号提供到第一子像素至第三子像素PXL1、PXL2和PXL3中的每个的扫描线Sk至Sk+3、发射控制线Ek至Ek+3、数据线Dj至Dj+3和电源线Pj至Pj+3。
第一子像素PXL1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像素电路PCP1。另外,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射红光的第一发光区域R可以设置在第一子像素PXL1中。
第二子像素PXL2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像素电路PCP2。另外,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绿光的第二发光区域G可以设置在第二子像素PXL2中。
第三子像素PXL3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参照图6的OLED)和用于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第三像素电路PCP3。另外,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射蓝光的第三发光区域B可以设置在第三子像素PXL3中。这里,第三子像素PXL3可以被分为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第三子像素PXL3和不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第三子像素PXL3。在下文中,为方便起见,不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第三子像素PXL3被称为第3-1子像素PXL3,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第三子像素PXL3被称为第3-2子像素PXL3。
第3-2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连接到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薄膜晶体管(参照图6的TFT),并且可以接收来自薄膜晶体管TFT的驱动信号。第3-1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可以通过连接布线CNL连接到第3-2子像素PXL3的第1-3电极AD3。因此,施加到第3-2子像素PXL3的驱动信号可以通过连接布线CNL被施加到第3-1子像素PXL1。
第3-1子像素PXL3可以包括发射蓝光的第三发光区域B和不包括第三像素电路PCP3的透射区域(参照图5的TA)。透射区域TA可以透射蓝光。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指纹感测电路FPSC可以设置在透射区域TA中。指纹感测电路FPSC连接到指纹传感器(参照图6的FPS),可以控制指纹传感器FPS的操作,并且可以通过指纹传感器FPS的感测信息(例如,图像或光的改变量)来感测用户的指纹。因为指纹感测电路FPSC设置在第3-1子像素PXL3中,所以实时获取指纹传感器FPS的感测信息并且可以快速地感测用户的指纹。
图9是示出自电容法的触摸传感器的平面图。图10是沿图9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9和图10,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TS可以包括多个传感器SEL、布线TRL和均连接到每条布线TRL的一端的垫(或称为“焊盘”)TRP。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传感器SEL示出为方形。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传感器SEL的形状可以改变。例如,每个传感器SEL可以是圆形的或可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使得传感器SEL可以是完全条状的。传感器SEL可以在显示面板(参照图2的PNL)的基底(参照图2的SUB)的第一方向DR1上、在与第一方向DR1相交的第二方向DR2上或者在与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传感器SEL可以包括导电材料,例如,金属、金属的合金、导电聚合物或导电金属氧化物。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金属可以包括铜(Cu)、Ag、Au、Pt、Pd、Ni、Sn、铝(Al)、钴(Co)、铑(Rh)、Ir、铁(Fe)、钌(Ru)、锇(Os)、锰(Mn)、Mo、W、铌(Nb)、钽(Ta)、钛(Ti)、铋(Bi)、锑(Sb)和铅(Pb)。导电金属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锑锌(AZO)、氧化铟锡锌(ITZO)、氧化锌(ZnO)或氧化锡(SnO2)。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传感器SEL可以由单层或多层形成。导电聚合物可以是聚噻吩类化合物、聚吡咯类化合物、聚苯胺类化合物、聚乙炔类化合物、聚亚苯基类化合物和上述化合物的混合物中的一种。具体地,PEDOT/PSS化合物可以用作聚噻吩类化合物。因为导电聚合物可以容易地制造并且比导电金属氧化物(例如,ITO)柔性好,所以可以在将导电聚合物弯曲期间减少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传感器SEL和布线TRL在额外的基底上实施或者可以在包括在显示装置(参照图1的DP)中的各种元件上实施。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传感器SEL和布线TRL可以形成在用于显示装置(参照图1的DP)的显示结构PP上。具体地,传感器SEL和布线TRL可以形成在设置在显示结构PP上的第一绝缘层IL1上。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第一绝缘层IL1可以是设置在显示结构PP上的封装层(参照图6的SLM)。第二绝缘层IL2可以设置在传感器SEL和布线TRL上。第二绝缘层IL2可以使传感器SEL与布线TRL彼此电绝缘。
当传感器SEL和布线TRL在额外的绝缘的基底上实施时,该基底可以由诸如玻璃或树脂的绝缘材料形成。另外,该基底可以由柔性材料形成,以被弯曲或折叠,并且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例如,该基底可以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砜、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硫醚、聚芳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三醋酸纤维素和乙酸丙酸纤维素之中的至少一种。形成该基底的材料可以改变并且可以包括FRP。
布线TRL可以连接在传感器SEL与垫TRP之间。另外,布线TRL可以通过垫TRP连接到驱动器(未示出)。例如,垫TRP可以通过额外的布线、FPCB、带载封装件、连接器或COF连接到驱动器(未示出)。
当触摸被输入到触摸传感器TS时,因为其中发生触摸的传感器SEL的自电容改变,所以驱动器可以通过利用从传感器SEL输出的信号来检测触摸位置。
图11是示出互电容法的触摸传感器的平面图。图12是图11的部分E1的放大平面图。图13是沿图12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1至图13,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TS可以包括传感器SEL、布线TRL和均连接到每条布线TRL的一端的垫TRP。
传感器SEL可以包括在显示面板(参照图2的PNL)的基底(参照图2的SUB)的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多个第一电极SEL1和在与第二方向DR2相交的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多个第二电极SEL2,感测电压被施加到多个第一电极SEL1。第一电极SEL1与第二电极SEL2电容耦合并且第一电极SEL1与第二电极SEL2之间的电容可以在发生触摸时改变。
每个第一电极SEL1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DR2上布置的多个第一感测电极TE1和连接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TE1的多个第一桥接件BR1。第一感测电极TE1可以是包括方形的多边形,诸如棒形或菱形。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第一感测电极TE1和第一桥接件BR1可以具有板形状或由细线形成的网形状。
每个第二电极SEL2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布置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TE2和连接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TE2的多个第二桥接件BR2。第二感测电极TE2可以是包括方形的多边形,诸如棒形或菱形。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第二感测电极TE2和第二桥接件BR2可以具有板形状或由细线形成的网形状。这里,每个第二桥接件BR2可以通过接触孔CH电连接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TE2。
第一感测电极TE1和第二感测电极TE2可以以矩阵形状交替地布置在基底SUB上。
第一感测电极TE1和第二感测电极TE2可以彼此绝缘。具体地,在图12中,第一桥接件BR1和第二桥接件BR2示出为彼此交替。然而,第一桥接件BR1和第二桥接件BR2可以彼此绝缘并使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置于其间。第一感测电极TE1和第二感测电极TE2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上。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第一感测电极TE1和第二感测电极TE2可以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由于第一感测电极TE1和第二感测电极TE2的上述布置,互电容形成在第一感测电极TE1与第二感测电极TE2之间,当触摸输入到触摸传感器TS时,其中发生触摸的互电容改变。为了防止第一感测电极TE1和第二感测电极TE2彼此接触,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可以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TE1与第二感测电极TE2之间。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完全地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TE1与第二感测电极TE2之间或者可以局部地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TE1与第二感测电极TE2的交叉处。
第一感测电极TE1和第二感测电极TE2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或诸如不透明的金属的其它导电材料形成。例如,第一感测电极TE1和第二感测电极TE2可以由与上述传感器(参照图9的SEL)相同的材料形成。
布线TRL可以连接在传感器SEL与垫TRP之间。另外,布线TRL可以通过垫TRP连接到驱动器(未示出)。例如,垫TRP可以通过额外的布线、FPCB、带载封装件、连接器或COF连接到驱动器。
第一感测电极TE1接收来自驱动器的驱动信号,第二感测电极TE2可以将反映电容的改变的感测信号输出到驱动器。因此,驱动器可以通过利用从第二感测电极TE2输出的感测信号检测触摸位置。
在下文中,参照图13,将根据堆叠顺序描述传感器SEL。
参照图13,第一感测电极TE1(未示出)、第一桥接件BR1和第二感测电极TE2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
第一绝缘层IL1可以是柔性绝缘材料。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第一绝缘层IL1可以是设置在显示面板PNL上的封装层SLM。具体地,第一绝缘层IL1布置在封装层SLM的最外部并且可以是包括无机材料的绝缘材料。
第一感测电极TE1、第一桥接件BR1和第二感测电极TE2包括相同的材料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的同一表面上。
包括接触孔CH的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可以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TE1、第一桥接件BR1和第二感测电极TE2上。如上所述,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完全地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TE1与第二感测电极TE2之间或者可以局部地设置在第一感测电极TE1与第二感测电极TE2的交叉处。
第二桥接件BR2可以设置在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上。第二桥接件BR2可以通过接触孔CH连接到第二感测电极TE2。因此,第二感测电极TE2可以电连接到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TE2。
第二绝缘层IL2可以设置在第二桥接件BR2上。第二绝缘层IL2覆盖第二桥接件BR2并且可以保护第二桥接件BR2。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第二桥接件BR2被示出为布置在最上层中。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例如,第二桥接件BR2首先被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L1上,第二层间绝缘层ILD2以及第一感测电极TE1和第二感测电极TE2可以顺序地设置在第二桥接件BR2上。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例如,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电视、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智能平板P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个人数字助理(PDA)、导航器或诸如智能手表的可穿戴装置。
已经在这里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尽管使用了具体术语,但是仅以一般和描述性的含义来使用它们并将对它们进行解释,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自本申请提交日起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明显的是,关于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与关于其它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结合使用,除非另有明确指示。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所阐述的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外围区域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侧;
多个像素,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个包括发光的发光区域;
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所述发光区域中;
触摸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上;以及
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电连接到发射相同颜色的光的相邻的发光元件,并且所述相同颜色是红色、绿色、蓝色、白色、蓝绿色、品红色和黄色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比所述第二区域的透光率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包括被构造为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像素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不包括所述像素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
第一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发光区域中以发射第一颜色光;
第二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发光区域中以发射第二颜色光;以及
第三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子像素的发光区域中以发射第三颜色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光是红光,所述第二颜色光是绿光,所述第三颜色光是蓝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包括:
发光层,用于发射所述蓝光;
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基底与所述发光层之间;以及
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发光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到邻近的第三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一些包括所述像素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一些包括透射光的透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一些的透光率比剩余的第三子像素的透光率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连接到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指纹感测电路设置在所述透射区域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指纹传感器是图像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自电容触摸传感器和互电容触摸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
第一触摸电极;以及
第二触摸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分开以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形成电容。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多个薄膜晶体管。
17.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外围区域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至少一侧;
多个像素,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个包括发光的发光区域;以及
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所述发光区域中,
其中,所述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电连接到发射相同颜色光的相邻的发光元件,并且所述相同颜色是红色、绿色、蓝色、白色、蓝绿色、品红色和黄色中的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包括用于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像素电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至少一个不包括所述像素电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触摸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上以感测用户的触摸位置;以及
指纹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
CN201810122179.6A 2017-02-07 2018-02-07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4001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16918A KR20180092003A (ko) 2017-02-07 2017-02-07 표시 장치
KR10-2017-0016918 2017-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0149A CN108400149A (zh) 2018-08-14
CN108400149B true CN108400149B (zh) 2023-08-25

Family

ID=6118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2179.6A Active CN108400149B (zh) 2017-02-07 2018-02-0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3283B2 (zh)
EP (1) EP3358500B1 (zh)
KR (1) KR20180092003A (zh)
CN (1) CN1084001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30365A (ko) 2016-09-13 2018-03-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7275374B (zh) * 2017-05-31 2019-06-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Oled面板、模组、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452251B1 (ko) 2017-08-04 2022-10-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59189B1 (ko) * 2018-11-27 2024-04-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517734B1 (ko) * 2018-12-17 2023-04-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센서패키지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20200075208A (ko) * 2018-12-17 2020-06-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20132913A1 (zh) * 2018-12-26 2020-07-0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
CN111384085B (zh) * 2018-12-28 2022-08-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KR102631594B1 (ko) * 2019-01-04 2024-01-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801946B (zh) * 2019-01-30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00111866A (ko) 2019-03-19 2020-10-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 기능을 갖는 표시 패널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885302B2 (en) * 2019-03-26 2021-01-05 Innolu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receive fingerprint data
CN110767139B (zh) * 2019-03-29 2020-1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735121B2 (en) * 2019-04-29 2023-08-2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00365099A1 (en) * 2019-05-19 2020-11-19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0190094B (zh) * 2019-05-22 2022-05-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智能终端
CN110287808B (zh) * 2019-06-03 2022-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10010681A (ko) 2019-07-17 2021-01-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 발광 장치
CN112349232A (zh) * 2019-08-06 2021-02-0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
KR20210037057A (ko) * 2019-09-26 2021-04-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0930883B (zh) * 2019-12-12 2021-09-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23523481A (ja) * 2020-02-13 2023-06-06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ふん▼有限公司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KR20210104399A (ko) 2020-02-17 2021-08-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기기
EP3885971B1 (en) * 2020-03-24 2024-05-01 Imec VZW A light emitter/sensor unit, a display,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isplay
CN111769215B (zh) * 2020-06-23 2021-10-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12214129A (zh) * 2020-10-10 2021-0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模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4282A (zh) * 2015-10-14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检测装置及显示设备
WO2016141777A2 (en) * 2016-01-13 2016-09-15 Shanghai Jing Peng Invest Management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pixel circuit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57585B1 (ko) * 2003-10-15 2010-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감지부를 갖는 전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836165B2 (en) 2014-05-16 2017-12-05 Apple Inc. Integrated silicon-OLED display and touch sensor panel
WO2016144108A1 (ko) 2015-03-10 2016-09-15 크루셜텍 (주) 이미지 스캔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80034750A (ko) * 2016-09-26 2018-04-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4282A (zh) * 2015-10-14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检测装置及显示设备
WO2016141777A2 (en) * 2016-01-13 2016-09-15 Shanghai Jing Peng Invest Management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pixel circuit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25500A1 (en) 2018-08-09
KR20180092003A (ko) 2018-08-17
EP3358500A1 (en) 2018-08-08
US10803283B2 (en) 2020-10-13
CN108400149A (zh) 2018-08-14
EP3358500B1 (en) 2021-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0149B (zh) 显示装置
US11716891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modul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1681404B2 (en) Touch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580110B (zh) 包括触摸构件的显示装置
CN109284027B (zh) 触摸传感器及包括该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US10622432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crack blocking structure
US11917872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199871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790342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237688B2 (en) Touch sensing uni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touch sensing unit, and method of aging the touch sensing unit
CN112466909A (zh) 显示装置以及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13130554A (zh) 显示设备、显示面板及用于制造该显示面板的方法
US2022031073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1901346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lines to apply driving voltage to pixels
US1136777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437460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substrate hole and data lines in different layers
CN109980121B (zh) 柔性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4093316A (zh) 显示装置
CN113809122A (zh) 显示装置
US20240040869A1 (en) Display panel
US20230105246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33750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ver window for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17202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US20220231258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