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8993A - 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8993A
CN108398993A CN201810404001.0A CN201810404001A CN108398993A CN 108398993 A CN108398993 A CN 108398993A CN 201810404001 A CN201810404001 A CN 201810404001A CN 108398993 A CN108398993 A CN 108398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heat
plate
support plate
hea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040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8993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ke Cambr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Cambr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ke Cambr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ke Cambr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040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89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8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8993A/zh
Priority to EP19169331.6A priority patent/EP3561429B1/en
Priority to US16/385,762 priority patent/US1175868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98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8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75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heat-pipes together or with other structures, e.g. with base blocks; Heat pipe co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336Heat pipes, e.g. wicks or capillary pum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 H01L23/467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by flowing gases, e.g.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08Fluid driving means, e.g. pumps, f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01L23/3672Foil-like cooling fins or heat s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基座、多个热管及散热结构。基座包括支撑板和多个透管槽。支撑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多个透管槽开设于支撑板,并穿透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热管包括吸热段以及与吸热段连接的传热段。吸热段设置于透管槽中。至少一个热管的传热段在垂直于支撑板的方向上远离支撑板。散热结构设置于第一表面,多个热管的传热段伸入散热结构的内部,并与散热结构热接触。本申请的散热装置中,热管通过将传热段延伸入散热结构内并与散热结构固定连接的方式,增大了热管与散热结构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更快散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散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突破为信息产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ASIC芯片、FPGA芯片的加速卡,通过很多人工智能算法,尤其是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更快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类预测。上述加速卡在计算时间上,实现了数量级上的缩减。
上述算法也对硬件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算力的变化,相应带来功耗的变化,这也就对所述加速卡的散热能力提出了挑战。而传统的应用于所述加速卡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基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多个透管槽,开设于所述支撑板,并穿透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多个热管,每个所述热管包括吸热段以及与所述吸热段连接的传热段,所述吸热段设置于所述透管槽中,至少一个所述热管的所述传热段在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方向上远离所述支撑板;
散热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多个热管的所述传热段伸入所述散热结构的内部,并与所述散热结构热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开设有多个传热段收纳腔,用于收纳所述多个热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透管槽为通槽,且平行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段包括弯曲部和与所述弯曲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弯曲部为弧形,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透管槽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还包括导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并覆盖所述多个透管槽,所述吸热段与所述导热板热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还包括围绕所述支撑板设置的边框,所述边框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并围成一个收纳空间,所述散热结构及所述热管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热管中,部分所述热管贴合所述支撑板设置,所述第一表面开设有埋管槽,用于容纳贴合于所述支撑板的部分所述热管的所述传热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为多组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相邻两片散热鳍片的间隙形成条形风道,所述条形风道的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涡轮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并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轮风扇包括:
转子收纳壳体;
扇叶结构,环绕所述转子收纳壳体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转子收纳壳体的周缘,且包括多个沿着相同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扇叶,所述扇叶的切面为圆弧,所述圆弧的长度为所述圆弧所在圆的圆周长的1/8-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收纳壳体包括:
收纳桶,所述收纳桶包围并形成一个风扇转子收纳空间,用于收纳风扇转子;以及
与所述收纳桶的外缘固定连接的环形连接板,所述扇叶结构环绕所述环形连接板设置,并与所述环形连接板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桶包括:
收纳桶顶板;
收纳桶侧板,环绕所述收纳桶顶板的边缘设置,并与所述收纳桶顶板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连接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收纳桶侧板远离所述收纳桶顶板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切面的圆弧的直径为所述扇叶结构外径的1/1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轮风扇还包括环绕所述转子收纳壳体设置的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与所述多个扇叶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轮风扇还包括安装底盘,所述安装底盘包括安装板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周缘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板包围形成一个凹槽,所述侧板开设有过线槽,所述安装底盘与所述转子收纳壳体相对转动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轮风扇还包括风扇端子,所述风扇端子包括:
连接臂,一端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
压线臂,一端与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板间隔设置,所述压线臂和连接臂与所述安装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压线臂远离所述转子收纳壳体的表面开设有压线槽,所述压线槽与所述过线槽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导流墙,环绕所述涡轮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导流墙开设有导出口,所述导出口朝向所述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挡片,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背板,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基座、多个热管及散热结构。所述散热装置通过所述基座和所述热管,将热量直接传导至所述散热结构,并通过所述散热结构将热量散发出去。且至少一条所述热管通过将所述传热段延伸入所述散热结构内并与所述散热结构固定连接的方式,增大了所述热管与所述散热结构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更快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部分分解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散热装置的部分分解后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与热管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圈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涡轮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涡轮风扇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圈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涡轮风扇的风量风压测试效果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涡轮风扇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涡轮风扇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涡轮风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圈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 散热装置
100 基座
110 支撑板
112 第一表面
114 第二表面
116 透管槽
120 导热板
130 边框
134 收纳空间
200 热管
210 吸热段
220 传热部
222 弯曲部
224 延伸部
300 散热结构
310 传热段收纳腔
320 条形风道
322 进风口
324 出风口
400 涡轮风扇
410 转子收纳壳体
412 收纳桶
4122 收纳桶顶板
4124 收纳桶侧板
4126 散热孔
414 环形连接板
420 扇叶结构
422 扇叶
4222 入风端
4224 出风端
430 环形支架
440 安装底盘
442 安装板
444 侧板
4442 过线槽
450 风扇端子
452 连接臂
454 压线臂
4542 压线槽
500 导流墙
600 挡板
700 背板
710 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10,包括基座100、多个热管200及散热结构300。所述基座100包括支撑板110和多个透管槽116。所述支撑板110具有第一表面112和与所述第一表面112相对的第二表面114。所述多个透管槽116开设于所述支撑板110,并穿透所述第一表面112和所述第二表面114。每个所述热管200包括吸热段210以及与所述吸热段210连接的传热段220。所述吸热段210设置于所述透管槽116中。至少一个所述热管200的所述传热段220在垂直于所述支撑板110的方向上远离所述支撑板110。所述散热结构300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2,所述多个热管200的所述传热段220伸入所述散热结构300的内部,并与所述散热结构300热接触。
所述基座100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或其他导热材料,只要能够保持形状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00的材质可以为铝或铝合金,使所述基座100轻便同时又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00的形状可以为板状。
所述多个透管槽116可以为通槽,使所述多个热管200可以穿过所述基座100。所述透管槽116的形状不限,只要能够使所述热管300穿过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管槽116可以为长条形。所述透管槽116的数量与所述热管200的数量一致。
所述散热结构30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其他导热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300的材质可以为铝、铝合金、铜或铜铝结合其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结合。所述散热结构300与所述基座100的所述支撑板110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300与所述基座100焊接在一起,从而使所述基座100上的热量可以直接传导到所述散热结构300上,通过所述散热结构300实现快速散热。
所述热管300的整体形状不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300可以为扁圆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300的延伸形状可以为“L”形或“U”形。所述热管300可以为多个,从而更快的传导热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10可以用于给板卡散热。所述板卡与所述支撑板110连接,所述热管300覆盖于所述板卡的大功耗芯片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300可以为三个,且三个所述热管300的吸热段210等间隔覆盖于所述芯片表面。所述热管300的所述传热段220延伸入所述散热结构300内部,可以与所述散热结构300充分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300焊接于所述散热结构300内,不仅有利于传导热量,整体稳定性也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10通过所述基座100和所述热管300,将热量直接传导至所述散热结构300,并通过所述散热结构300将热量散发出去。且至少一条所述热管300通过将所述传热段220延伸入所述散热结构300内并与所述散热结构300固定连接的方式,增大了所述热管300与所述散热结构300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更快散热的效果。
请一并参见图3、图4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300开设有多个传热段收纳腔310,用于收纳所述多个热管20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段收纳腔310的形状与所述传热段220的形状对应。至少一个所述传热段收纳腔310贯穿所述散热结构300形成通孔。所述多个传热段收纳腔310的腔体内壁与所述多个热管200热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传热段收纳腔310的腔体内壁与所述多个热管200焊接在一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段收纳腔310在所述散热结构300中的横截面可以为“凸”字形,所述热管300的横截面可以为椭圆形并设置于所述“凸”字形的下部,所述“凸”字形的上部空出,便于对所述热管300进行装配和焊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透管槽116为通槽,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透管槽116为通槽可以使所述热管200与发热体直接接触,加快热传导速度。所述热管200的传热段220与所述透管槽116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可以理解,所述传热段220根据所述多个透管槽116一同平行间隔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透管槽116在发热体表面平行间隔设置,使发热体表面的热量可以尽快传导至所述传热段22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段220包括弯曲部222和与所述弯曲部222连接的延伸部224。所述弯曲部222为弧形。所述延伸部22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透管槽116的延伸方向平行。在所述吸热段210至所述传热段220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热管200从所述弯曲部222开始向所述第一表面110的垂直方向及竖直方向远离所述吸热段210。所述延伸部224贯穿所述散热结构300形成通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热段收纳腔310包括凹陷和通孔。所述凹陷用于容纳所述弯曲部222,所述通孔用于容纳所述延伸部2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222及所述延伸部224使得所述传热段220在所述散热结构300内分布更广,接触面积更大,从而散热效果更好。多条所述热管200的所述弯曲部222与所述延伸部224可以分别在不同的方向弯曲和延伸,从而使所述热管200在所述散热结构300内分布更均衡,散热效果更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00与发热元件热接触,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基座100之间夹设有导热材料。具体地,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支撑板110的所述第二表面114热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材料可以为导热胶或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或两者的结合。比如,所述导热材料可以为铜、金或银其中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材料可以加快导热速度,加强所述散热装置10的散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管300与发热元件热接触,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热管300之间夹设有导热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材料可以为导热胶或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或两者的结合。比如,所述导热材料可以为铜、金或银其中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材料可以加快导热速度,加强所述散热装置10的散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00还包括导热板120。所述导热板120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114,并覆盖所述多个透管槽116。所述吸热段210与所述导热板400热接触。
所述导热板120可以为金属或其他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板120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支撑板110的导热系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120可以为铜片。所述支撑板110和所述热管200都焊接于铜片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片远离所述支撑板110的一侧涂有导热胶。所述导热胶可以为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10用于给板卡散热,所述导热板120远离所述支撑板110的一侧覆盖于所述板卡的大功耗芯片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120可以加快导热速率,从而加快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00还包括围绕所述支撑板110设置的边框130。所述边框130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10的边缘,并围成一个收纳空间134。所述散热结构300及所述热管200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13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130可以与所述支撑板110一体成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130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12。所述收纳空间134为长条形凹槽。所述边框130可以对所述散热结构300及所述热管200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增加所述散热装置10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热管200中,部分所述热管220贴合所述支撑板110设置,所述第一表面112开设有埋管槽118,用于容纳贴合于所述支撑板110的部分所述热管220的所述传热段220。所述埋管槽118可以为盲槽。所述埋管槽118通过与所述传热段220接触,吸收所述传热段220的热量,并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2的所述散热结构300将热量快速传导出去。可以理解,所述埋管槽118半包围所述传热段220,接触面积大,从而加快导热速度。
请一并参见图6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300为多组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相邻两片散热鳍片的间隙形成条形风道320。所述条形风道320的两端分别为进风口322和出风口324。所述散热鳍片间的间距即所述条形风道320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所述散热鳍片散热表面积大,散热效果更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10,还包括涡轮风扇400。所述涡轮风扇400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2,并与所述进风口322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涡轮风扇400可以将风直接吹入所述进风口322,并从所述出风口324吹出,从而加快所述散热结构300内热量的散发,大大加快所述散热装置10的散热速度。同时使用所述涡轮风扇400占用体积小,风量大。所述涡轮风扇400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轮风扇400与所述散热结构300高度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形风道320的宽度可以为1.5mm-2.5m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形风道320的宽度可以为2.0mm,所述风道220的宽度可以降低噪音,并加快散热。
请参见图8和图9,本申请提供一种涡轮风扇400,包括转子收纳壳体410和扇叶结构420。所述扇叶结构420环绕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的周缘,且包括多个沿着相同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扇叶422。所述扇叶422的切面为圆弧,所述圆弧的长度为所述圆弧所在圆的圆周长的1/8-1/6。
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的材质不限,只要能保持形状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化工产品。比如,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的材质可以为铝或铝合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的切面可以为圆形。所述扇叶422的材质不限,只要能保持形状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化工产品。比如,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的材质可以为铝或铝合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结构420与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一体成型,整体结构更稳定。
所述扇叶结构420的多个所述扇叶422相对于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的轴心中心对称。所述扇叶422切面的圆弧的长度为所述圆弧所在圆的圆周长的1/8-1/6,可以理解,所述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45°-60°。所述扇叶422的形状为圆筒的1/8-1/6,呈“瓦片”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的长度为所述圆弧所在圆的圆周长的1/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涡轮风扇400通过设置切面为圆弧的所述扇叶422,当所述涡轮风扇400沿所述扇叶422的凹陷对应的方向旋转时,所述扇叶422的弧形结构可以推动更多的空气,从而使得风量更大。同时,所述圆弧的长度为所述圆弧所在圆的圆周长的1/8-1/6,使所述扇叶422具有合适的弧度,可以有效降低风阻,进而有效地减小噪音和增大风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包括收纳桶412以及与所述收纳桶412的外缘固定连接的环形连接板414。所述收纳桶412包围并形成一个风扇转子收纳空间,用于收纳风扇转子。所述扇叶结构420环绕所述环形连接板414设置,并与所述环形连接板414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连接板414垂直于所述收纳桶412的轴心。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结构420可以与所述收纳桶412间隔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结构420可以与所述收纳桶412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连接板414与所述收纳桶412的连接处设置为弧形,可以降低风阻,减小噪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桶412与所述环形连接板414一体成型,结构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桶412包括收纳桶顶板4122和收纳桶侧板4124。所述收纳桶侧板4124环绕所述收纳桶顶板4122的边缘设置,并与所述收纳桶顶板4122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连接板414固定设置于所述收纳桶侧板4124远离所述收纳桶顶板4122的一端。所述涡轮风扇400旋转时,气流从所述收纳桶顶板4122处流经所述收纳桶侧板4124,直至所述环形连接板41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桶412还包括多个散热孔4126。所述多个散热孔4126开设于所述收纳桶412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散热孔4126开设于所述收纳桶顶板4122,可以更快的给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内的转子散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散热孔4126开设于所述收纳桶侧板41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4126可以等间隔分布。所述散热孔4126的形状不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4126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具体地,所述散热孔4126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4126贯通至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内部,便于给转子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轮风扇400还包括环绕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设置的环形支架430。所述环形支架430与所述多个扇叶422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支架430与所述扇叶结构420内的所有所述扇叶422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支架430与所述扇叶结构420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支架430使所述扇叶结构420更稳定,避免所述扇叶422晃动产生噪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支架430设置于所述扇叶422远离所述环形连接板414的一端。使多个所述扇叶422在所述环形连接板414的垂直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起,使所述扇叶结构420的稳定性更高,避免所述扇叶422晃动产生噪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422的轴心可以垂直于所述环形连接板414。可以理解,所述扇叶422整体垂直于所述环形连接板414,使所述涡轮风扇400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环形连接板414平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422可以倾斜设置于所述环形连接板414表面。圆弧状的所述扇叶422具有凹陷面和与所述凹陷面相对的凸出面。当所述扇叶422的凹陷面与所述环形连接板414靠近所述收纳桶顶板4122的表面的夹角呈锐角时,所述涡轮风扇400的出风方向集中于靠近所述环形连接板414的方向。当所述扇叶422的凹陷面与所述环形连接板414靠近所述收纳桶顶板4122的表面的夹角呈钝角时,所述涡轮风扇400的出风方向集中于远离所述环形连接板414的方向。
请一并参见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的两端分别为靠近所述转子收纳壳体200设置的入风端4222,及远离所述入风端4222的出风端4224,所述入风端4222为刀刃状。所述涡轮风扇400旋转引起的气流从所述入风端4222进入所述扇叶结构420,从所述出风端4224流出所述扇叶结构420。所述入风端4222在所述扇叶结构420转动过程中用于截取进入所述扇叶结构420的气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风端4222设置为刀刃状,可以减小风阻,更方便切割气流,从而降低噪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在所述出风端4224的切线与所述扇叶结构420的外缘在所述出风端4224的切线的夹角为锐角。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角可以为30°-6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角可以为4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弧在所述出风端4224的切线与所述扇叶结构420的外缘在所述出风端4224的切线的夹角为锐角,可以使所述扇叶422的轴心靠近所述转子收纳壳体200的轴心。设置此种角度的所述扇叶422可以使气流更持久的被所述扇叶422带动加速,从而带来更快的出风速度,加大风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422切面的圆弧的直径为所述扇叶结构420外径的1/1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422切面的圆弧的直径可以为所述扇叶结构420外径的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422切面的圆弧的直径可以为所述扇叶结构420外径的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422切面的圆弧的直径可以为所述扇叶结构420外径的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422切面的弧度长可以为6.09m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结构420的外径可以为66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叶422与所述涡轮风扇400的大小比例协调,整体配合性更好,使进风和出风的情况更平衡。从而使所述涡轮风扇400的出风处的风量和风压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参见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轮风扇400的转速可以为4900rp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支架430设置于所述出风端4224及所述扇叶422远离所述环形连接板414的一端,所述环形支架430可以在气流出风时起到阻挡作用,防止气流吹向远离所述环形连接板414的方向。请一并参见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端4224垂直于所述扇叶结构420外缘在所述出风端4224的切线,便于所述涡轮风扇400出风。
请一并参见图13和图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轮风扇400还包括安装底盘440。所述安装底盘440包括安装板442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42周缘的侧板444。所述侧板444与所述安装板442包围形成一个凹槽。所述侧板444开设有过线槽4442。所述安装底盘440与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相对转动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盘440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2。所述支撑板110的所述第一表面112对应于所述安装底盘440设置有圆形凹槽,用于容纳所述安装底盘440。所述安装底盘440与所述支撑板110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具体地,在所述安装底盘440的周缘等间隔设置有三个螺钉孔,并用螺钉与所述支撑板110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底盘440的材料不限,只要能保持形状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盘440可以为金属。具体地,所述安装底盘440可以为铝或铝合金,有利于所述涡轮风扇400的散热。所述安装底盘440的形状不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盘440的形状可以为圆板或多边形板。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侧板444间隔设置多个切割边,使所述安装底盘440呈不规则圆形,避免生产过程所述第一表面112对应于所述安装底盘440设置的圆形凹槽因为误差导致所述安装底盘440不能安装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444垂直于所述安装板442。所述凹槽用于容纳转子。所述过线槽4442用于使连接转子的线通过,方便装配。所述安装底盘440朝向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的一侧在轴心位置设置有转轴,风扇转子安装于所述转轴并可以围绕所述转轴旋转。
请一并参见图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轮风扇400还包括风扇端子450。所述风扇端子450包括连接臂452与压线臂454。所述连接臂452一端与所述侧板444固定连接。所述压线臂454一端与所述连接臂452远离所述侧板444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板444间隔设置。所述压线臂454和连接臂452与所述安装板420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压线臂454远离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的表面开设有压线槽4542,所述压线槽4542与所述过线槽4442相对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线臂454与所述连接臂452形成L形。所述风扇端子450用于保护所述涡轮风扇400的连接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端子450的形状可以为环形。所述压线臂454与所述侧板444的间隔形成一个开口,所述开口便于连接线通过从而进入所述风扇端子450内。所述压线槽4542可以使所述风扇端子450与所述基座100间形成空隙,便于连接线穿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端子450与所述安装底盘440一体成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端子450与所述安装底盘440厚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从所述过线槽4442引出至所述压线槽4542,再引出去,可以将连接线包围保护起来。避免所述涡轮风扇400转动时影响连接线,起到防干涉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10还包括导流墙500。所述导流墙500环绕所述涡轮风扇400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2。所述导流墙500开设有导出口。所述导出口朝向所述进风口3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墙500与所述涡轮风扇400的高度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出口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边框130相对的两侧,从而将风可以引向更多的所述条形风道3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墙500用于挡住所述涡轮风扇400的风并将风引向所述散热鳍片200的方向,从而增加进入所述散热鳍片200的风量,同时也减小了所述涡轮风扇400的风力浪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出口朝向所述条形风道320的开口。可以理解,所述导出口正对所述散热鳍片的条形风道320的开口,可以使风力直接进入所述条形风道320,减小风力浪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出口与所有所述条形风道320的开口相对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流墙500在所述涡轮风扇400的径向所在平面的横截面为流线型。所述流线型的导流墙500对风的阻力小,可以避免风力浪费,使散热效果达到最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罩设于所述散热结构300与所述基座100表面,并与所述基座100固定连接。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导流墙500的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导流墙500的延伸形状相同,并与所述导流墙500扣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墙500的高度低于所述涡轮风扇400的高度,便于所述涡轮风扇400的装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表面的凸起与所述导流墙500直接扣合,从而将所述涡轮风扇400的径向半封闭起来,使所述涡轮风扇400的出风从所述导出口导出,最大化利用所述涡轮风扇400的风力,从而在相同风扇体积下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开设有入风口。所述入风口对应于所述涡轮风扇400设置。所述涡轮风扇400轴向进风,径向出风。所述入风口设置于所述涡轮风扇400的轴向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风口可以为圆形,并且圆心正对所述涡轮风扇400的轴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风口使进风更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10还包括挡片600。所述挡片600与所述出风口324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基座100固定连接。所述挡片600设置于所述基座100的端部。所述挡片600设置有多个镂空孔洞,保持所述出风口324的空气流动顺畅。所述挡片600用于防止外界环境的杂物比如碎纸等进入所述出风口3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片600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基座100端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10还包括背板700。所述背板700与所述第二表面114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支撑板110固定连接。所述背板700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或其他导热材料,只要能够保持形状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700的材质可以为铝或铝合金,使所述背板700轻便同时又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所述背板700的形状不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10用于给板卡散热,所述板卡夹设于所述支撑板110与所述背板700之间。所述背板700与所述板卡远离所述基座100的一侧的发热元件热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700与所述发热元件之间夹设有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可以为导热胶或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或两者的结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材料可以为导热垫。具体地,所述导热垫可以为导热硅脂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700与板卡除却发热元件的区域之间设置有一层绝缘麦拉,起到绝缘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700可以与所述散热装置10的其他元件对一同散热,从而达到更快散热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700还包括加强筋710,凸出设置于所述背板700朝向所述支撑板110的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710围设于板卡的大功耗芯片的周围,用于紧固芯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710可以为环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710可以为方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0),包括支撑板(110),所述支撑板(110)具有第一表面(112)和与所述第一表面(112)相对的第二表面(114);
多个透管槽(116),开设于所述支撑板(110),并穿透所述第一表面(112)和所述第二表面(114);
多个热管(200),每个所述热管(200)包括吸热段(210)以及与所述吸热段(210)连接的传热段(220),所述吸热段(210)设置于所述透管槽(116)中,至少一个所述热管(200)的所述传热段(220)在垂直于所述支撑板(110)的方向上远离所述支撑板(110);
散热结构(300),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2),所述多个热管(200)的所述传热段(220)伸入所述散热结构(300)的内部,并与所述散热结构(300)热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300)开设有多个传热段收纳腔(310),用于收纳所述多个热管(2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透管槽(116)为通槽,且平行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段(220)包括弯曲部(222)和与所述弯曲部(222)连接的延伸部(224),所述弯曲部(222)为弧形,所述延伸部(22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透管槽(116)的延伸方向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还包括导热板(120),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114),并覆盖所述多个透管槽(116),所述吸热段(210)与所述导热板(400)热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还包括围绕所述支撑板(110)设置的边框(130),所述边框(130)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10)的边缘,并围成一个收纳空间(134),所述散热结构(300)及所述热管(200)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13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热管(200)中,部分所述热管(220)贴合所述支撑板(110)设置,所述第一表面(112)开设有埋管槽(118),用于容纳贴合于所述支撑板(110)的部分所述热管(220)的所述传热段(22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300)为多组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相邻两片散热鳍片的间隙形成条形风道(320),所述条形风道(320)的两端分别为进风口(322)和出风口(32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涡轮风扇(400),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2),并与所述进风口(322)相对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风扇(400)包括:
转子收纳壳体(410);
扇叶结构(420),环绕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设置,并固定于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的周缘,且包括多个沿着相同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扇叶(422),所述扇叶(422)的切面为圆弧,所述圆弧的长度为所述圆弧所在圆的圆周长的1/8-1/6。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包括:
收纳桶(412),所述收纳桶(412)包围并形成一个风扇转子收纳空间,用于收纳风扇转子;以及
与所述收纳桶(412)的外缘固定连接的环形连接板(414),所述扇叶结构(420)环绕所述环形连接板(414)设置,并与所述环形连接板(414)固定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桶(412)包括:
收纳桶顶板(4122);
收纳桶侧板(4124),环绕所述收纳桶顶板(4122)的边缘设置,并与所述收纳桶顶板(4122)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连接板(414)固定设置于所述收纳桶侧板(4124)远离所述收纳桶顶板(4122)的一端。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422)切面的圆弧的直径为所述扇叶结构(420)外径的1/10-1/6。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风扇(400)还包括环绕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设置的环形支架(430),所述环形支架(430)与所述多个扇叶(422)固定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风扇(400)还包括安装底盘(440),所述安装底盘(440)包括安装板(442)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442)周缘的侧板(444),所述侧板(444)与所述安装板(442)包围形成一个凹槽,所述侧板(444)开设有过线槽(4442),所述安装底盘(440)与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相对转动的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风扇(400)还包括风扇端子(450),所述风扇端子(450)包括:
连接臂(452),一端与所述侧板(444)固定连接;
压线臂(454),一端与所述连接臂(452)远离所述侧板(444)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板(444)间隔设置,所述压线臂(454)和连接臂(452)与所述安装板(442)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压线臂(454)远离所述转子收纳壳体(410)的表面开设有压线槽(4542),所述压线槽(4542)与所述过线槽(4442)相对设置。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墙(500),环绕所述涡轮风扇(400)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2),所述导流墙(500)开设有导出口(510),所述导出口(510)朝向所述进风口(322)。
1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片(600),与所述出风口(324)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基座(100)固定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700),与所述第二表面(114)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支撑板(110)固定连接。
CN201810404001.0A 2018-04-28 2018-04-28 散热装置 Active CN108398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4001.0A CN108398993B (zh) 2018-04-28 2018-04-28 散热装置
EP19169331.6A EP3561429B1 (en) 2018-04-28 2019-04-15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16/385,762 US11758688B2 (en) 2018-04-28 2019-04-16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4001.0A CN108398993B (zh) 2018-04-28 2018-04-28 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8993A true CN108398993A (zh) 2018-08-14
CN108398993B CN108398993B (zh) 2023-12-05

Family

ID=63100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04001.0A Active CN108398993B (zh) 2018-04-28 2018-04-28 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58688B2 (zh)
EP (1) EP3561429B1 (zh)
CN (1) CN10839899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2769A (zh) * 2020-01-15 2020-05-19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电子仪器仪表的温度补偿散热装置
CN114823582A (zh) * 2022-07-01 2022-07-29 开平依利安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印刷线路板芯片散热块封装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9455A (zh) * 2020-10-09 2020-12-25 天长市志昊机电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散热功能的压力表外壳
CN113473797B (zh) * 2021-05-31 2023-07-14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柜及其多路服务器
CN118102668A (zh) * 2021-08-19 2024-05-28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98304A1 (en) * 2003-11-12 2005-05-12 Kuo-Len Li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with uniform heat points
US20080047693A1 (en) * 2006-08-22 2008-02-28 Shyh-Ming Chen Cooler
US8159819B2 (en) * 2010-05-14 2012-04-17 Xfx Creation Inc. Modular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
US20120114512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Amerigon Incorporated Low-profile blowers and methods
CN102819302A (zh) * 2011-06-09 2012-12-12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GB201308708D0 (en) * 2012-06-05 2013-06-26 Cpumate Inc Bi-directional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US20140209273A1 (en) * 2013-01-30 2014-07-31 Silverstone Technology Co., Ltd. Buckle and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having the same
US20150245536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Lenovo (Beijing) Co., Ltd.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606589B2 (en) * 2011-11-29 2017-03-28 Intel Corporation Expansion card having synergistic cooling, structural and volume reduction solutions
US20170102186A1 (en) * 2015-10-09 2017-04-13 Tsung-Hsien Huang Heat sink assembly
US20170198980A1 (en) * 2016-01-11 2017-07-13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76998A (en) * 1926-09-03 1928-10-04 Alexander Lawrie Improvements in multi-blade fans
TW521954U (en) * 2001-07-17 2003-02-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Improved side blowing type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7059391B2 (en) * 2004-04-09 2006-06-13 Aavid Thermalloy, Inc. Multiple evaporator heat pipe assisted heat sink
US7278470B2 (en) * 2005-11-21 2007-10-09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7440279B2 (en) * 2006-03-14 2008-10-21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7779897B2 (en) * 2007-07-02 2010-08-24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heat pipes
US7768784B2 (en) * 2007-07-24 2010-08-03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assembly
US7866376B2 (en) * 2007-10-29 2011-01-11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U-shaped and S-shaped heat pipes
US7679912B1 (en) * 2008-12-07 2010-03-16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 sink assembly having heat pipe
CN102026522A (zh) * 2009-09-17 2011-04-20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模组
TWM392989U (en) * 2010-03-18 2010-11-21 Aopen Inc Heat sink and device electron having the same
TW201235824A (en) * 2011-02-25 2012-09-01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Heat dissipating modul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2984915B (zh) * 2011-09-05 2016-11-23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3807189A (zh) * 2012-11-09 2014-05-21 辉达公司 涡轮风扇和具有该涡轮风扇的显卡
USD805042S1 (en) * 2015-10-27 2017-12-12 Tsung-Hsien Huang Combined heat exchanger base and embedded heat pipes
US9909815B2 (en) * 2015-12-01 2018-03-06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Assembling structure of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JP6707960B2 (ja) * 2016-04-07 2020-06-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407214B2 (ja) * 2016-08-02 2018-10-17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98304A1 (en) * 2003-11-12 2005-05-12 Kuo-Len Li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with uniform heat points
US20080047693A1 (en) * 2006-08-22 2008-02-28 Shyh-Ming Chen Cooler
US8159819B2 (en) * 2010-05-14 2012-04-17 Xfx Creation Inc. Modular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
US20120114512A1 (en) * 2010-11-05 2012-05-10 Amerigon Incorporated Low-profile blowers and methods
CN102819302A (zh) * 2011-06-09 2012-12-12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US9606589B2 (en) * 2011-11-29 2017-03-28 Intel Corporation Expansion card having synergistic cooling, structural and volume reduction solutions
GB201308708D0 (en) * 2012-06-05 2013-06-26 Cpumate Inc Bi-directional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US20140209273A1 (en) * 2013-01-30 2014-07-31 Silverstone Technology Co., Ltd. Buckle and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having the same
US20150245536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Lenovo (Beijing) Co., Ltd.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70102186A1 (en) * 2015-10-09 2017-04-13 Tsung-Hsien Huang Heat sink assembly
US20170198980A1 (en) * 2016-01-11 2017-07-13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2769A (zh) * 2020-01-15 2020-05-19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电子仪器仪表的温度补偿散热装置
CN114823582A (zh) * 2022-07-01 2022-07-29 开平依利安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印刷线路板芯片散热块封装结构
CN114823582B (zh) * 2022-07-01 2022-11-01 开平依利安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印刷线路板芯片散热块封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61429A2 (en) 2019-10-30
CN108398993B (zh) 2023-12-05
EP3561429A3 (en) 2019-11-13
US11758688B2 (en) 2023-09-12
US20190335620A1 (en) 2019-10-31
EP3561429B1 (en) 2021-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8993A (zh) 散热装置
CN205179613U (zh) 散热系统及具有散热系统的无人飞行器
TWI658234B (zh) Led散熱結構、led燈具及其散熱方法
CN109673139A (zh) 散热系统及具有散热系统的飞行器
CN105180503A (zh) 一种半导体空调卡及坐垫、座椅、床垫
CN107040093B (zh) 伺服电机主轴散热装置
CN207674759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07831528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06222019U (zh) Led散热结构及包含该散热结构的led灯具
CN106659063A (zh) 一种内置风道式密封机箱
CN208271116U (zh) 散热装置
CN108227883A (zh) 一种大型计算机服务器散热装置
WO2018233284A1 (zh) 一种伺服电机
CN204923550U (zh) 一种半导体空调卡及坐垫、座椅、床垫
CN209474657U (zh) 便携式超声设备
CN207249594U (zh) 一种计算机的自清洁散热装置
CN207801632U (zh) 电机机座的散热结构
CN208434247U (zh) 一种带有均热板的电子元器件散热装置
CN206533674U (zh) 一种铝合金型材散热器
CN202791490U (zh) 一种带风扇散热器的led灯具
CN213042193U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风冷散热器及侧置散热结构
CN210573644U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用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0982175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服务器
CN207995623U (zh) 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机柜
CN208024588U (zh) Cpu散热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90 room 644, comprehensive research building, No. 6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Zhongke Cambr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0 room 644, comprehensive research building, No. 6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Zhongke Cambria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