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7903A - 一种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77903A CN108377903A CN201810353246.5A CN201810353246A CN108377903A CN 108377903 A CN108377903 A CN 108377903A CN 201810353246 A CN201810353246 A CN 201810353246A CN 108377903 A CN108377903 A CN 1083779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ye
- wheat
- chromosome
- disease
- translo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4—Processes of selection involving genotypic or phenotypic markers; Methods of using phenotypic markers for selec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13—Hybridisation assay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绵阳11为受体,白粒黑麦为供体进行杂交,得到F1代材料,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处理,得到小麦‑黑麦双二倍体材料,然后与绵阳11连续回交2次,选出小麦‑黑麦7R单体附加系,然后进行自交,获得7BS.7RL易位系,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上述培育方法选育得到的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以及该易位系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有利于新抗病基因的转移和利用,由于7RL不含黑麦碱基因,对小麦的加工品质质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育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最严重的三种病害,也被称为小麦的“癌症”。除了利用化学药剂在生产上加以控制以外,培育抗病的小麦新品系是更为效率,环保和经济的方法。由于小麦自身遗传基础狭窄,抗病能力弱,所以将小麦近缘物种中的优良抗病基因通过染色体工程的方法引入小麦,就成为提高小麦抗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通过染色体易位而构建的易位系是一种最稳定的外源染色体存在于小麦基因组中的形式。
小麦-黑麦易位系是世界上小麦生产中广泛利用的一种小麦材料。尽管目前已经合成了大量不同的小麦-黑麦易位系,在目前已经人工合成的易位系中包括了小麦-黑麦1RS.1BL易位系(黑麦1R短臂易位到小麦1B染色体长臂),小麦-黑麦1RS.1AL易位系(黑麦1R短臂易位到小麦1A长臂),小麦-簇毛麦6AL.6VS易位系(簇毛麦6V短臂易位到小麦6A长臂)等。上述的人工合成的易位系,均是通过小麦染色体工程技术,即远缘杂交技术,在通过多年的选择而获得的。尽管世界上目前已经合成了大量的不同的易位系,但是能够抗病的易位系十分稀少。
在小麦生产上唯一能够利用的就是小麦-黑麦1RS.1BL易位系。这个易位系在上个世界40-50年代由前东德合成,后引入前苏联,由前苏联科学家培育出了高加索,阿芙洛尔,洛夫林等一系列1RS.1BL易位系新品种,并将它们向全世界推广。由于1RS.1BL易位系对小麦癌症条锈病,白粉病有着极佳的抗性,所以迅速在全世界推广开来。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将其引进用于我国的小麦育种。此外,山东农大第一个独立合成了我国第一个1RS.1BL易位系品种“矮孟牛”,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接下来的30年间,1RS.1BL易位系在我国迅速推广。
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是现在提高小麦抗病性的重要途径。其中黑麦资源是过去几十年中全世界利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小麦近缘种,由黑麦1RS染色体臂和小麦1BL染色体臂构成的1RS.1BL易位染色体在小麦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主要是在黑麦1RS染色体臂上携带了抗条锈病基因Yr9,抗白粉病基因Pm8,等大量优良的抗病基因。所以在过去50年中,1RS.1BL易位系在全世界小麦育种中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引进了这个来自德国的易位系后,在我国得到广泛利用,在2000年左右,我国主推品种中接近一半都是这个1RS.1BL易位系。但是,由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世界条锈病,白粉病的病原菌发生变异,这个来自德国的1RS上的抗病基因逐渐失去了抗性,严重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利用。其次,由于这个易位系的黑麦1RS染色体臂上含有编码黑麦碱蛋白的基因,使得含这个1RS.1BL易位的小麦品质变差。这两点原因使得自本世纪开始1RS.1BL易位系被小麦育种逐渐淘汰。鉴于此,育种家迫切需要寻找一类新的抗源,从而保证小麦的抗病育种的安全。然而,在过去20年中,大量新的易位系被合成,但是这些新的易位系要不是不够稳定,要不就是抗病能力较低,都无法在生产中加以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的培育方法及应用,该易位系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远缘杂交中黑麦1RS染色体臂抗性消失所带来的困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绵阳11为受体,白粒黑麦为供体进行杂交,得到F1代材料,为不育系;
步骤2、杂交后的F1代材料在幼苗期利用0.05%的秋水仙碱和3%的二甲基亚砜进行处理8小时,然后利用清水完全洗净多余的试剂,使得被处理的小麦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以获得小麦-黑麦双二倍体材料,即一个细胞内含有一套小麦的染色体的同时还含有一套黑麦的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n=56,命名为C1代材料;
步骤3、将C1代材料和绵阳11连续回交2次,获得BC2F1世代的材料,从BC2F1世代中,选出含有全套小麦染色体的同时还含有一条7R黑麦染色体的小麦-黑麦7R单体附加系;小麦-黑麦7R单体附加系的染色体数为2n=43;
步骤4、将7R单体附加系单独种植于一块隔离的田地中以防止遗传污染,通过自交产生下一代的材料,获得BC2F5世代的材料;
步骤5、对BC2F5世代的材料进行分子细胞生物学鉴定,选出新材料7BS.7RL染色体易位系,命名为RT14-245。
可选地,所述的绵阳11为四川省80年代审定的高产小麦品种,简写为MY11,染色体数2n=42;白粒黑麦为中国西南地区采集的黑麦品种,染色体数2n=14。
可选地,对7BS.7RL的分子细胞生物学鉴定具体为:以白粒黑麦基因组DNA,山羊草的一个重复序列克隆pAs1,以及黑麦重复序列克隆pSc119.2为探针,并标记上不同的荧光信号,黑麦基因组DNA和pAs1利用Texas red-5-dUTP标记为红色,pSc119.2利用Fluor-488-5-dUTP标记为绿色,进行原位杂交;如果在细胞中含有一对7BS.7RL易位染色体,则证明该材料为纯合的7BS.7RL易位系。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培育方法制备得到的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命名为RT14-245,该易位染色体由一半7R,一半7B构成,即黑麦的7R长臂易位到了小麦的7B短臂上,形成了一对全新的7BS.7RL易位染色体。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证明了该易位系的准确结构为7BS.7RL。
2)对该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抗病性结果证明,这个新易位系高抗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
3)本发明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抗病能力极强,而且抗病基因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臂上,有利于抗病基因的转移,只需要转移一条染色体臂,就可以同时转移三种抗病基因;这种抗病基因聚合的育种材料是不可多得的抗病源。它可以为我国,甚至于全世界在未来的抗病育种提供极佳的材料,为未来的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进一步的保障。且由于是7R染色体的易位,它不含黑麦碱基因,对小麦的品种的加工品质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在商业上的价值可能大于目前全世界广泛利用的1RS.1BL易位。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RT14-245的荧光原位杂交图;
图2是本发明7BS.7RL的染色体和小麦7B染色体和黑麦7R染色体的比较;
图3是本发明PLUG(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分子标记对RT14-245的DNA进行鉴定结果;其中,泳道1:绵阳11,泳道2:白粒黑麦,泳道3-8:不同的RT14-245单株提取的DNA,泳道9:marker D2000.箭头指出7RL染色体臂扩增获得的特异分子条带;
图4是本发明RT14-245和亲本绵阳11形态学对比图,其中,1:白粒黑麦,2:易位系小麦RT14-245,3:小麦-黑麦7R二体附加系(2n=44),4:绵阳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绵阳11为受体,白粒黑麦为供体进行杂交(其中绵阳11为多代单粒自交,以获得一个纯净的遗传背景);得到F1代材料,为不育系;
其中,绵阳11(简写为MY11,染色体数2n=42)为四川省80年代审定的高产小麦品种;白粒黑麦(染色体数2n=14)为中国西南地区采集的黑麦品种;
步骤2、在幼苗期利用0.05%的秋水仙碱和3%的二甲基亚砜进行处理8小时,然后利用清水完全洗净多余的试剂,使得被处理的小麦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以获得小麦-黑麦双二倍体材料,即一个细胞内含有一套小麦的染色体的同时还含有一套黑麦的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n=56,命名为C1代材料。
步骤3、将C1代材料和绵阳11连续回交2次,获得了BC2F1世代的材料。从BC2F1世代中,选出一个新的小麦-黑麦7R单体附加系(即含有全套小麦染色体的同时还含有一条7R黑麦染色体,染色体数2n=43)。
步骤4、将7R单体附加系单独种植于一块隔离的田地中以防止遗传污染,通过自交产生下一代的材料;
步骤5、在BC2F5世代的材料中,通过与其小麦亲本比较和抗病性鉴定,选出新材料RT14-245;
步骤6、对RT14-245进行分子细胞生物学鉴定,证明它为7BS.7RL易位系。
其中,分子细胞生物学鉴定具体为:以白粒黑麦基因组DNA,山羊草的一个重复序列克隆pAs1,以及黑麦重复序列克隆pSc119.2为探针(Ren et al(2016),Genome 59:1076–1084.dx.doi.org/10.1139/gen-2016-0112),并标记上不同的荧光信号,黑麦基因组DNA和pAs1利用Texas red-5-dUTP标记为红色,pSc119.2利用Fluor-488-5-dUTP标记为绿色,进行原位杂交;如果在细胞中含有一对7BS.7RL易位染色体,则证明该材料为纯合的一个7BS.7RL易位系,命名为RT14-245。
实施例1 7BS.7RL易位系RT14-245的来源
RT14-245的小麦亲本为四川省80年代审定的高产小麦品种绵阳11(MY11,2n=42),黑麦亲本为一个中国西南地区采集的黑麦品种白粒黑麦(2n=14)。以绵阳11为受体,白粒黑麦为供体进行杂交(其中绵阳11为多代单粒自交,以获得一个纯净的遗传背景)。通过基因组原位杂交证明绵阳11不含任何黑麦的染色质。绵阳11自2000年以来,高感条锈病(由病原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白粉病(由病原菌Blumeria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和赤霉病(基本由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杂交后的F1代材料为不育系,所以在幼苗期利用0.05%的秋水仙碱和3%的二甲基亚砜进行处理8小时,然后利用清水完全洗净多余的试剂,使得被处理的小麦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以获得小麦-黑麦双二倍体材料(即一个细胞内含有一套小麦的染色体的同时还含有一套黑麦的染色体,2n=56)。这个时期的小麦称为C1代材料。接下来C1代材料和绵阳11连续回交2次,从而获得了BC2F1世代的材料。从BC2F1世代中,选出了一个新的小麦-黑麦7R单体附加系(即含有全套小麦染色体的同时还含有一条7R黑麦染色体,2n=43)。然后这个7R单体附加系被单独种植于一块隔离的田地中以防止遗传污染,通过自交产生下一代的材料。在BC2F5世代的材料中,选得了一个新材料RT14-245,通过分子细胞生物学鉴定,证明它为7BS.7RL易位系。
实施例2对7BS.7RL的分子细胞生物学鉴定
以白粒黑麦基因组DNA,山羊草的一个重复序列克隆pAs1,以及黑麦重复序列克隆pSc119.2为探针,并标记上不同的荧光信号,黑麦基因组DNA和pAs1利用Texas red-5-dUTP标记为红色,pSc119.2利用Fluor-488-5-dUTP标记为绿色,进行原位杂交。如图1和图2所示,仅有小麦染色体和7BS.7RL使用了黑麦基因组DNA,pAs1和119.2为探针。黑麦利用了pAs1和119.2为探针。通过原位杂交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细胞中含有一对7BS.7RL易位染色体,说明RT14-245是纯合的一个7BS.7RL易位系。
利用PLUG(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分子标记对RT14-245的DNA进行鉴定。分子标记TNAC1811(5’-CTGCTCAACGAGTTCATCGAC-3’;5’-TTGGAGTGGACGTTGCATT-3’)已经被证明是黑麦7RL染色体上的特异分子标记,即仅有黑麦的7RL染色体臂才能获得期望的目的条带,黑麦的其他染色体和小麦均不能获得目的的条带。通过PCR技术,如图3所示,箭头指出7RL染色体臂扩增获得的特异分子条带,仅有含有7RL染色体臂的才能扩增出这一条带。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RT14-245确实含有黑麦的7RL染色体臂。
将RT14-245和亲本绵阳11形态学对比,如图4所示,从形态学上看,易位系小麦RT14-245和小麦亲本绵阳11是完全不同的。RT14-245具有更多的分蘖,小而窄的叶片,更高的株高。
实施例3抗病性鉴定
1、条锈病抗病性鉴定
如表1所示,小麦亲本绵阳11高感本试验使用的6种条锈病病原菌生理小种,黑麦亲本高抗6种生理小种。小麦品种川农10号为1RS.1BL易位系材料,携带了抗条锈病基因Yr9,在抗病性试验中作为对照存在,也高感4种条锈病生理小种。在田间,绵阳11和川农10号均表现为高感条锈病。而新材料RT14-245高抗6种条锈病病原菌,且在田间也表现出对条锈病的高抗性。这说明RT14-245相对于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1RS.1BL易位系来说,抗条锈病能力更强。
在本试验中选用的6个条锈菌生理小种均是我国最流行,破坏力最强的病原菌生理小种。条锈病感染等级(Infection types,IT)由9级标准划分,其中0-3表示抗病,4-6表示中感,7-9表示高感。划分依据均为国际标准。
表1条锈病抗病性试验结果
2、白粉病抗病性鉴定
如表2所示,小麦亲本绵阳11和1RS.1BL易位系川农10号均高感白粉病生理小种9号和15号,而白粒黑麦和RT14-245则展现出了对这两个生理小种的高抗性。在田间绵阳11和川农10号均表现为高感白粉病,而RT14-245则表现为高抗白粉病。这个结果说明1RL.7BS具更强的抗白粉病能力。白粉病感染等级为4级划分,其中0-2为抗病,3-4为感病。划分依据均为国际标准。
表2白粉病抗病性鉴定结果
3、赤霉病抗病性鉴定
如表3所示,为RT14-245的赤霉病抗病性鉴定结果。目前赤霉病是我国西南小麦病害中与条锈,白粉病同等严重的病害。而赤霉病的抗原目前还十分稀少。小麦亲本绵阳11接种病原菌后表现出强烈的感病反应,而RT14-245则表现出对赤霉病极好的抗性。经过鉴定RT14-245对赤霉病的抗性与目前世界公认的抗赤霉病材料苏麦3号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证明RT14-245具有极佳的赤霉病抗性。
表3赤霉病抗病性鉴定结果
经过以上实验证明,RT14-245是一个新合成的,全世界首个(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7R.7B易位系,通过分子细胞生物学鉴定,将其准确鉴定为7BS.7RL易位。通过一系列的抗病性鉴定证明,RT14-245高抗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是不可多得的小麦抗源供体。由于其小麦亲本绵阳11不抗病,所以可以确定RT14-245的抗病基因均位于转入的7RL染色体臂上。由于抗病基因均位于一条染色体臂上,这就为它在以后的抗病育种中的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优势和便利性。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绵阳11为受体,白粒黑麦为供体进行杂交,得到F1代材料,为不育系;
步骤2、杂交后的F1代材料在幼苗期利用0.05%的秋水仙碱和3%的二甲基亚砜进行处理8小时,然后利用清水完全洗净多余的试剂,使得被处理的小麦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以获得小麦-黑麦双二倍体材料,即一个细胞内含有一套小麦的染色体的同时还含有一套黑麦的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n=56,命名为C1代材料;
步骤3、将C1代材料和绵阳11连续回交2次,获得BC2F1世代的材料,从BC2F1世代中,选出含有全套小麦染色体的同时还含有一条7R黑麦染色体的小麦-黑麦7R单体附加系;小麦-黑麦7R单体附加系的染色体数为2n=43;
步骤4、将7R单体附加系单独种植于一块隔离的田地中以防止遗传污染,通过自交产生下一代的材料,获得BC2F5世代的材料;
步骤5、对BC2F5世代的材料进行分子细胞生物学鉴定,选出新材料7BS.7RL染色体易位系,命名为RT14-2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绵阳11为四川省80年代审定的高产小麦品种,简写为MY11,染色体数2n=42;白粒黑麦为中国西南地区采集的黑麦品种,染色体数2n=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7BS.7RL的分子细胞生物学鉴定具体为:以白粒黑麦基因组DNA,山羊草的一个重复序列克隆pAs1,以及黑麦重复序列克隆pSc119.2为探针,并标记上不同的荧光信号,黑麦基因组DNA和pAs1利用Texasred-5-dUTP标记为红色,pSc119.2利用Fluor-488-5-dUTP标记为绿色,进行原位杂交;如果在细胞中含有一对7BS.7RL易位染色体,则证明该材料为纯合的7BS.7RL易位系。
4.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培育方法制备得到的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53246.5A CN108377903A (zh) | 2018-04-19 | 2018-04-19 | 一种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53246.5A CN108377903A (zh) | 2018-04-19 | 2018-04-19 | 一种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77903A true CN108377903A (zh) | 2018-08-10 |
Family
ID=6306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53246.5A Pending CN108377903A (zh) | 2018-04-19 | 2018-04-19 | 一种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77903A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63782A (zh) * | 2008-04-30 | 2008-09-17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一种小麦-黑麦t2bl.1rs新易位系种质的选育方法 |
CN101755673A (zh) * | 2008-12-19 | 2010-06-30 | 李祥 | 异附加系的选育方法 |
-
2018
- 2018-04-19 CN CN201810353246.5A patent/CN10837790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63782A (zh) * | 2008-04-30 | 2008-09-17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一种小麦-黑麦t2bl.1rs新易位系种质的选育方法 |
CN101755673A (zh) * | 2008-12-19 | 2010-06-30 | 李祥 | 异附加系的选育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A. CARVALHO等: ""Identification of the spontaneous 7BS/7RL intergenomic translocation in one F1 multigenetic hybrid from the Triticeae tribe"", 《PLANT BREEDING》 * |
TIANHENG REN等: ""Molecular and cyto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wheat-rye 7BS.7RL translocation line with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 powdery mildew and Fusarium head blight"", 《PHYTOPATHOLOGY》 * |
任天恒等: ""黑麦-小麦易位系抗病与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ena et al. | Evaluation of rice genotypes for rice brown plant hopper resistance through phenotypic reaction and genotypic analysis | |
KR102206251B1 (ko) | 토마토 식물의 뿌리혹 선충 저항성 마커, 뿌리혹 선충 저항성 토마토 식물, 뿌리혹 선충 저항성 토마토 식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뿌리혹 선충 저항성 토마토 식물의 스크리닝 방법 | |
Donahoo et al. | Phytophthora foliorum sp. nov., a new species causing leaf blight of azalea | |
CN104498486B (zh) | 黄瓜抗白粉病基因pm‑h的Indel标记及其应用 | |
CN109601367A (zh) | 抗霜霉病黄瓜种间杂种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 |
Sciancalepore et al. | Development of RAPD-AFLP map of eggplant and improvement of tolerance to Verticillium wilt | |
CN113273489B (zh) | 一种抗赤霉病高产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 | |
CN107674922A (zh) | 黄瓜抗黄瓜花叶病毒病基因cmv的InDel标记及其应用 | |
CN112889664B (zh) | 一种聚合互补抗稻瘟病基因培育广谱、持久抗性水稻育种材料的方法 | |
Aggarwal et al. | Intraspecific variations in Indian isolates of Bipolaris sorokiniana infecting wheat based on morphological, pathogenic and molecular characters | |
CN105349539B (zh) | 9号染色体上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及其应用 | |
CN107586874A (zh) | 用于鉴定辣椒黄色花药性状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 |
CN108690883B (zh) | 一种辅助鉴定待测大豆的大豆白粉病抗性的分子标记rmd7 | |
CN108377903A (zh) | 一种抗病的小麦-黑麦7bs.7rl染色体易位系的培育方法及应用 | |
CN106520990B (zh) | 引物对及分子标记以及检测棉花植株对黄萎病菌抗性的方法和试剂盒 | |
CN105349677B (zh) | 光复粳水稻抗黑条矮缩病位点及分子标记方法 | |
CN102559911B (zh) | 辅助鉴定抗白粉病植物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 | |
CN102942621B (zh) | 植物抗白粉病相关蛋白TaCAF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 |
AU5337799A (en) | Novel genetic materials for transmission into maize | |
CN108034755B (zh) | 与水稻耐旱基因qLRI9相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
CN106754910B (zh) | 抗水稻白背飞虱基因wbph2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 |
Tuan et al. | Evalua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Rice Blast Fungus (Magnaporthe oryzae Barr) Isolates Collected from South Central Coast Areas of Viet Nam | |
CN111254212A (zh) |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68(t)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
CN104911272B (zh) | 一种用于筛选小麦抗叶锈病qtl的引物及其应用 | |
Yu et al. | Identification for H. villosa chromatin in wheat lines using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C-banding and gliadin 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