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6497A - 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6497A
CN108376497A CN201810202941.1A CN201810202941A CN108376497A CN 108376497 A CN108376497 A CN 108376497A CN 201810202941 A CN201810202941 A CN 201810202941A CN 108376497 A CN108376497 A CN 108376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sliding
lifting gear
guide rail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29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佐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2029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764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76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64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0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tatics or dynamics
    • G09B23/1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tatics or dynamics of solid bo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Algebra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教学实验仪器,尤其涉及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和投射装置;底座沿水平方向设置,升降装置设置于底座的一端,并位于底座的上方与底座相互垂直;投射装置设置于升降装置的上方,投射装置可转动的与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上设有角度盘,投射装置设有角度指针;本发明能够准确的演示不同初始高度、不同初始速度以及不同初始抛出角度对抛出运动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对抛体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对运动分解与合成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实验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对抛体运动状态进行演示的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抛体运动是中学物理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物理运动模型。对其运动状态的分解分析,有利于学生对运动的分解学习。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其中平抛运动是斜抛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况;抛体运动通常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运动状态,对抛体运动的影响因素包括抛出初始高度、抛出角度、抛出初速度等因素,在传统教学中,仅能抽象地给学生讲解影响抛体运动的各个因素,不能具体的使学生理解各个影响因素究竟是如何对抛体运动的运动状态进行影响的。
中国发明专利CN 101826267 A公开了一种斜抛运动演示装置,包括底座、上连杆、下连杆、垂直横梁、水平指示杆、弹簧枪、表盘、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图表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底座连接,下连杆的另一端与上连杆的一端连接,上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弹簧枪;所述表盘设置在上连杆和下连杆连接之处,底座一侧固定有垂直横梁,所述垂直横梁上设有水平指示杆;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图表显示模块设置在垂直横梁上。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演示和实验的需要,通过连杆以及表盘等调节斜抛角度,可以演示最远抛射角既与初速度有关,又与初始高度有关,还能方便地调整抛射角到最佳角度,极大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斜抛运动有关的物理知识。
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演示了抛射角度,初始高度的关系,但是该发明专利不能对抛出物的落点进行准确的记录,并且也不能对抛出物所能抛出的最高高度进行记录,使得其不能准确的使学生理解不同的抛出角度对抛体运动具体是如何影响的。使得演示效果不理想,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记录在抛体运动中,抛出物落点,同时能够记录在不同抛出角度下,抛出物能够达到的最高抛出高度的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和投射装置;底座沿水平方向设置,升降装置设置于底座的一端,并位于底座的上方与底座相互垂直;投射装置设置于升降装置的上方,升降装置用于调整投射装置的垂直高度;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承接槽和水平球,底座的下表面设有水平调节件。
升降装置包括导向件、第一驱动件和滑动件,滑动件与导向件滑动连接,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滑动件连接,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滑动件的升降,投射装置设置在滑动件的上方。
投射装置包括第二驱动件、投射导轨和抛出物,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投射导轨内;投射导轨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朝向承接槽设置,第二驱动件用于对抛出物提供动力。
承接槽的靠近升降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一收容槽,第一收容槽内设有直尺;承接槽的侧壁,沿承接槽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的靠近升降装置的一端与第一收容槽连通,直尺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底座的上表面,沿承接槽的长度方向设有长度标尺。
导向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导轨,两个导轨相对设置;第一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连接的升降推杆;第一驱动件位于两个导轨之间;滑动件包括与两个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设置在滑块上方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块,支撑块沿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块的远离承接槽的一端设有角度盘。
投射导轨沿支撑块的长度方向设置,开口端位于支撑块的靠近承接槽的一端,投射导轨的顶部设有转动耳,转动耳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支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使得投射导轨能够与支撑块发生相对转动;投射导轨的侧壁设有角度指针和锁紧件;支撑块的设有角度盘的一端设有转动滑槽,锁紧件包括轴杆和锁紧帽,轴杆穿过转动滑槽并与转动滑槽滑动连接,锁紧帽与轴杆连接,使得锁紧帽能够将投射导轨与支撑块锁紧。
第二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投射导轨的内部的弹性件和动力推板;弹性件的一端与封闭端固定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动力推板固定连接;动力推板与投射导轨滑动连接。
投射导轨的顶部设有滑动槽口,滑动槽口沿投射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动槽口的一侧设有力度标尺,动力推板的顶部设有抵接杆,抵接杆穿过滑动槽口并穿出投射导轨的顶部,抵接杆的靠近力度标尺的一侧设有力度指针。
弹性件优选为弹簧,力度标尺是通过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形变量的乘积来计算得出的,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生产时弹簧本身性质决定的,其值为常数;形变量可以直接测得。
滑动槽口的另一侧设有支撑条,支撑条沿滑动槽口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条上设有若干缺口,缺口内设有第二转轴和挡条,挡条通过第二转轴与支撑条转动连接;缺口的数量与力度标尺的刻度相一致,每一个缺口对应一个力度刻度,挡条转动到滑动槽口的上方时,能够挡住抵接杆。
还包括高度测量装置,高度测量装置包括PLC控制器、显示屏、控制按钮和若干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底座的远离升降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一立柱,底座的靠近升降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二立柱;升降装置位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光部和收光部,发光部设置在第一立柱的靠近第二立柱的一侧,并沿第一立柱的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收光部设置在第二立柱的靠近第一立柱的一侧,并沿第二立柱的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竖直高度大于升降装置的竖直高度。
PLC控制器与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电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记录高度信息,显示屏与PLC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显示PLC控制器记录的高度信息;控制按钮包括总电源开关、第一驱动件电源开关、高度上升按钮和高度下降按钮;控制按钮与PLC控制器电连接,PLC控制器与第一驱动件电连接。
投射导轨的内表面采用抛光材料制成,抛出物为抛光小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升降装置,并利用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对升降装置的高度进行测量,使得在对抛体运动的演示过程中,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抛体运动的初始高度对抛体运动的影响;将投射装置设置成可转动的方式,并且在升降装置上设置角度盘,能够准确演示在不同的抛出角度的情况下,抛体运动的运动情况;投射装置设置力度标尺,能够准确演示在不同的抛出力度的情况下,抛体运动的运动情况;并且,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并将升降装置和投射装置设置在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之间,能够通过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准确的测量出,抛体运动中,抛出物体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有利于学生对抛体运动的准确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的投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的电路控制结构图;
图中:10-底座、11-承接槽、111-收容槽、112-直尺、113-第一滑轨、114-长度标尺、12-水平球、13-水平调节件、131-支撑杆、132-调节旋钮、20-升降装置、21-导向件、211-导轨、22-第一驱动件、221-第一气缸、222-升降推杆、23-滑动件、231-滑块、232-支撑块、2320-角度盘、2321-转动滑槽、30-投射装置、31-第二驱动件、311-弹性件、312-动力推板、3121-抵接杆、3122-力度指针、32-投射导轨、321-封闭端、322-开口端、323-转动耳、3231-第一转轴、324-角度指针、325-锁紧件、3251-轴杆、3252-锁紧帽、326-滑动槽口、327-力度标尺、328-支撑条、3281-缺口、3282-第二转轴、3283-挡条、33-抛出物、40-高度测量装置、41-PLC控制器、42-显示屏、43-控制按钮、431-总电源开关、432-第一驱动件电源开关、433-高度上升按钮、434-高度下降按钮、44-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41-发光部、442-收光部、45-第一立柱、46-第二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1,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包括底座10、升降装置20和投射装置30;底座10沿水平方向设置,升降装置20设置于底座10的一端,并位于底座10的上方与底座10相互垂直;投射装置30设置于升降装置20的上方,升降装置20用于调整投射装置30的垂直高度;底座10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承接槽11和水平球12,水平球12位于底座10的远离升降装置20的一端,底座10的下表面设有水平调节件13。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调节件13包括与底座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杆131和与支撑杆131相互配合的调节旋钮132,调节旋钮132与支撑杆131通过螺纹配合,在对底座10进行水平调节时,旋转调节旋钮132,调节旋钮132支撑在桌面上,观察水平球12直至底座10水平。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升降装置20调整投射装置30的水平高度,能够演示在不同水平高度下,投射装置30投射出的物体的运动状况,使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初始高度对抛体运动的影响。
请参照本发明附图3、图5,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20包括导向件21、第一驱动件22和滑动件23,滑动件23与导向件21滑动连接,第一驱动件22的一端与底座10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22的另一端与滑动件23连接,第一驱动件22用于驱动滑动件23的升降,投射装置30设置在滑动件23的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件21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导轨211,两个导轨211相对设置;第一驱动件22包括设置在底座10上的第一气缸221、与第一气缸221的输出轴连接的升降推杆222;第一驱动件22位于两导轨211之间;滑动件23包括与两导轨211滑动连接的滑块231和设置在滑块231上方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块232,支撑块232沿底座10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块232的远离承接槽11的一端设有角度盘2320。
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盘2320的角度测量范围为0-80°角的范围。
请参照附图4、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射装置30包括第二驱动件31、投射导轨32和抛出物33,第二驱动件31设置在投射导轨32内;投射导轨32的一端为封闭端321,另一端为开口端322,开口端322朝向承接槽11设置,第二驱动件31用于对抛出物33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射导轨32沿支撑块232的长度方向设置,开口端322位于支撑块232的靠近承接槽11的一端,投射导轨32的顶部设有转动耳323,转动耳323上设有第一转轴3231,第一转轴3231与支撑块232的顶部转动连接,使得投射导轨32能够与支撑块232发生相对转动;投射导轨32的侧壁设有角度指针324和锁紧件325;支撑块232的设有角度盘2320的一端设有转动滑槽2321,锁紧件325包括轴杆3251和锁紧帽3252,轴杆3251穿过转动滑槽2321并与转动滑槽2321滑动连接,锁紧帽3252与轴杆3251连接,使得锁紧帽3252能够将投射导轨32和支撑块232锁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投射导轨32的顶部设置转动耳323,使得投射导轨32能够转动,并且通过在支撑块232上设置角度盘2320,能够准确得知投射导轨32的转动角度,从而能够在演示时,通过不同的初始投射角度的演示,使得学生清楚认识投射角度对抛体运动的影响。
在角度为0°时,投射导轨32呈水平设置,此时抛出物33仅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可通过不同力度抛出抛出物33,观察抛出物33落入承接槽11内的位置,判断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对平抛运动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在本实施方式中,承接槽11内设有缓冲材料,缓冲材料优选为石英砂,在抛出物33落入承接槽11内时,石英砂一方面能够提供缓冲,避免抛出物33直接撞击在底座10上;另一方面,石英砂能够提供较大的摩擦力,避免抛出物33落入承接槽11后继续前行,从而提高落点判断的准确性。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承接槽11的靠近升降装置20的一端设有第一收容槽111,第一收容槽111内设有直尺112;承接槽11的侧壁,沿承接槽11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轨113,第一滑轨113的靠近升降装置20的一端与第一收容槽111连通,直尺112与第一滑轨113滑动连接;底座10的上表面,沿承接槽11的长度方向设有长度标尺114。
在本实施方式中,沿承接槽11的长度方向设置长度标尺114,并通过设置在第一收容槽111内的直尺112,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抛出物33的落点和不同初速度、不同高度以及不同抛出角度对抛出物33落点的影响。
请参照图4和图5,在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件31包括设置在投射导轨32内部的弹性件311和动力推板312;弹性件311的一端与封闭端321固定连接,弹性件311的另一端与动力推板312固定连接;动力推板312与投射导轨32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射导轨32的顶部设有滑动槽口326,滑动槽口326沿投射导轨32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动槽口326的一侧设有力度标尺327,动力推板312的顶部设有抵接杆3121,抵接杆3121穿过滑动槽口326并穿出投射导轨32的顶部,抵接杆3121的靠近力度标尺327的一侧设有力度指针31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11优选为弹簧,力度标尺327是通过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形变量的乘积来计算得出的,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生产时弹簧本身性质决定的,其值为常数;形变量可以直接测得。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要求弹簧所能够提供的最小弹力,能够在投射导轨32的角度为最大角度80°,并且升降装置20处于最低点时,能够将抛出物33抛出并保证抛出物的落点在承接槽11内。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槽口326的另一侧设有支撑条328,支撑条328沿滑动槽口326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条328上设有若干缺口3281,缺口3281内设有第二转轴3282和挡条3283,挡条3283通过第二转轴3282与支撑条328转动连接。
缺口3281的数量与力度标尺327的刻度相一致,每一个缺口3281对应一个力度刻度,挡条3283转动到滑动槽口326的上方时,能够挡住抵接杆3121。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演示时,首先拨动抵接杆3121,调整到所需要的抛出力度;转动挡条3283,挡住抵接杆3121;在投射导轨32内放入抛出物33,调整投射导轨32的角度并锁紧;然后拨动挡条3283,在弹性件311的作用下,抛出物33被抛出。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抛出物33放入投射导轨32内时,抛出物33始终与动力推板312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射导轨32的内表面采用抛光材料制成,抛出物33为抛光小球。
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射导轨32的内表面优选为抛光不锈钢材料或抛光陶瓷材料,抛出物33优选为抛光不锈钢小球或者抛光玻璃小球;采用抛光材料作为投射导轨32的内表面,能够有效降低抛出物在投射导轨32内受到的摩擦力,提高演示精度,降低演示误差。
请参照图1和图3,在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还包括高度测量装置40,高度测量装置40包括PLC控制器41、显示屏42、控制按钮43和若干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4;底座10的远离升降装置20的一端设有第一立柱45,底座10的靠近升降装置20的一端设有第二立柱46;升降装置20位于第一立柱45和第二立柱之间46;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4包括发光部441和收光部442,发光部441设置在第一立柱45的靠近第二立柱46的一侧,并沿第一立柱45的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收光部442设置在第二立柱46的靠近第一立柱45的一侧,并沿第二立柱46的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第一立柱45和第二立柱46的竖直高度大于升降装置20的竖直高度。
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4的发光部441发出红光或红外光,被收光部442接收;在有物体经过光通道时,发光部441发出的红光或者红外光被挡住,使得光线被切断,收光部442接收不到发光部441发出的光,从而记录抛出物33的抛出高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升降装置20设置在第一立柱45和第二立柱46之间,也就是说,当升降推杆222推动滑动件23升降时,升降推杆222始终挡住其经过的部分发光部441发出的光,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射装置30的初始高度是通过升降推杆222挡住的发光部441的数量来确定的。
请参照图7,PLC控制器41与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4电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4发出的信号并记录高度信息,显示屏42与PLC控制器41电连接,用于显示PLC控制器41记录的高度信息;控制按钮43包括总电源开关431、第一驱动件电源开关432、高度上升按钮433和高度下降按钮434;控制按钮43与PLC控制器41电连接,PLC控制器41与第一驱动件22电连接。

Claims (9)

1.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升降装置(20)和投射装置(30);底座(10)沿水平方向设置,升降装置(20)设置于底座(10)的一端,并位于底座(10)的上方与底座(10)相互垂直;投射装置(30)设置于升降装置(20)的上方,升降装置(20)用于调整投射装置(30)的垂直高度;
底座(10)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承接槽(11)和水平球(12),底座(10)的下表面设有水平调节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20)包括导向件(21)、第一驱动件(22)和滑动件(23),滑动件(23)与导向件(21)滑动连接,第一驱动件(22)的一端与底座(10)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22)的另一端与滑动件(23)连接,第一驱动件(22)用于驱动滑动件(23)的升降,投射装置(30)设置在滑动件(23)的上方;
投射装置(30)包括第二驱动件(31)、投射导轨(32)和抛出物(33),第二驱动件(32)设置在投射导轨(32)内;投射导轨(32)的一端为封闭端(321),另一端为开口端(322),开口端(322)朝向承接槽(11)设置,第二驱动件(31)用于对抛出物(33)提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承接槽(11)的靠近升降装置(20)的一端设有第一收容槽(111),第一收容槽(111)内设有直尺(112);承接槽(11)的侧壁,沿承接槽(11)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滑轨(113),第一滑轨(113)的靠近升降装置(20)的一端与第一收容槽(111)连通,直尺(112)与第一滑轨(113)滑动连接;底座(10)的上表面,沿承接槽(11)的长度方向设有长度标尺(1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件(21)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导轨(211),两个导轨(211)相对设置;第一驱动件(22)包括设置在底座(10)上的第一气缸(221)、与第一气缸(221)的输出轴连接的升降推杆(222);第一驱动件(21)位于两个导轨(211)之间;滑动件(23)包括与两个导轨(211)滑动连接的滑块(231)、设置在滑块(231)上方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块(232),支撑块(232)沿底座(10)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块(232)的远离承接槽(11)的一端设有角度盘(23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投射导轨(32)沿支撑块(232)的长度方向设置,开口端(322)位于支撑块(232)的靠近承接槽(11)的一端,投射导轨(32)的顶部设有转动耳(323),转动耳(323)上设有第一转轴(3231),第一转轴(3231)与支撑块(232)的顶部转动连接,使得投射导轨(32)能够与支撑块(232)发生相对转动;投射导轨(32)的侧壁设有角度指针(324)和锁紧件(325);支撑块(232)的设有角度盘(2320)的一端设有转动滑槽(2321),锁紧件(325)包括轴杆(3251)和锁紧帽(3252),轴杆(3251)穿过转动滑槽(2321)并与转动滑槽(2321)滑动连接,锁紧帽(3252)与轴杆(3251)连接,使得锁紧帽(3252)能够将投射导轨(32)与支撑块(232)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件(31)包括设置在投射导轨(32)的内部的弹性件(311)和动力推板(312);弹性件(311)的一端与封闭端(321)固定连接,弹性件(311)的另一端与动力推板(312)固定连接;动力推板(312)与投射导轨(32)滑动连接;
投射导轨(32)的顶部设有滑动槽口(326),滑动槽口(326)沿投射导轨(32)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动槽口(326)的一侧设有力度标尺(327),动力推板(312)的顶部设有抵接杆(3121),抵接杆(3121)穿过滑动槽口(326)并穿出投射导轨(32)的顶部,抵接杆(3121)的靠近力度标尺(327)的一侧设有力度指针(31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槽口(326)的另一侧设有支撑条(328),支撑条(328)沿滑动槽口(326)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条(328)上设有若干缺口(3281),缺口(3281)内设有第二转轴(3282)和挡条(3283),挡条(3283)通过第二转轴(3282)与支撑条(3281)转动连接;缺口(3281)的数量与力度标尺(327)的刻度相一致,每一个缺口(3281)对应一个力度刻度,挡条(3283)转动到滑动槽口(326)的上方时,能够挡住抵接杆(312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测量装置(40),高度测量装置(40)包括PLC控制器(41)、显示屏(42)、控制按钮(43)和若干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4);底座(10)的远离升降装置(20)的一端设有第一立柱(45),底座(10)的靠近升降装置(20)的一端设有第二立柱(46);升降装置(20)位于第一立柱(45)和第二立柱(46)之间;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4)包括发光部(441)和收光部(442),发光部(441)设置在第一立柱(45)的靠近第二立柱(46)的一侧,并沿第一立柱(45)的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收光部(442)设置在第二立柱(46)的靠近第一立柱(45)的一侧,并沿第二立柱(46)的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第一立柱(45)和第二立柱(46)的竖直高度大于升降装置(20)的竖直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PLC控制器(41)与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4)电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对射型光电传感器(44)发出的信号并记录高度信息,显示屏(42)与PLC控制器(41)电连接,用于显示PLC控制器(41)记录的高度信息;控制按钮(43)包括总电源开关(431)、第一驱动件电源开关(432)、高度上升按钮(433)和高度下降按钮(434);控制按钮(43)与PLC控制器(41)电连接,PLC控制器(41)与第一驱动件(22)电连接。
CN201810202941.1A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 Pending CN1083764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2941.1A CN108376497A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2941.1A CN108376497A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6497A true CN108376497A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18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2941.1A Pending CN108376497A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64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7492A (zh) * 2021-05-11 2021-08-31 卓建银 一种多功能抛体运动实验演示仪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4380Y (zh) * 2006-01-27 2007-03-28 屠步华 多功能抛体运动研究仪
CN104680894A (zh) * 2013-12-02 2015-06-03 上海数好数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平抛实验仪
CN205211261U (zh) * 2015-11-02 2016-05-04 胡天元 一种新型物理平抛实验演示装置
CN206210204U (zh) * 2016-07-21 2017-05-31 孙若菲 一种物理实验用学生实验装置
CN206516189U (zh) * 2017-02-10 2017-09-22 周慧颖 一种平抛运动轨迹显示物理教学实验仪
CN206610529U (zh) * 2017-03-23 2017-11-03 彭侨 一种便携式平抛轨迹显示仪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4380Y (zh) * 2006-01-27 2007-03-28 屠步华 多功能抛体运动研究仪
CN104680894A (zh) * 2013-12-02 2015-06-03 上海数好数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平抛实验仪
CN205211261U (zh) * 2015-11-02 2016-05-04 胡天元 一种新型物理平抛实验演示装置
CN206210204U (zh) * 2016-07-21 2017-05-31 孙若菲 一种物理实验用学生实验装置
CN206516189U (zh) * 2017-02-10 2017-09-22 周慧颖 一种平抛运动轨迹显示物理教学实验仪
CN206610529U (zh) * 2017-03-23 2017-11-03 彭侨 一种便携式平抛轨迹显示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7492A (zh) * 2021-05-11 2021-08-31 卓建银 一种多功能抛体运动实验演示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187255A1 (en) Automatic observatio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mineral samples
CN104090378A (zh) 一种防窥装置及防窥方法
CN108376497A (zh) 一种物理教学用抛物体运动演示装置
CN100387183C (zh) 一种数字式同视机
CN215767018U (zh) 一种可测距式微型光学水准仪装置
CN203642885U (zh) 多功能集成型光切显微镜
CN203263360U (zh) 一种在调节机构的转动部位采用光电编码器计值的同视机
CN109270776B (zh) 一种播放历史内容增加趣味的可全面调节教学投影仪
CN108680496A (zh) 一种摩擦试验装置
CN104732866A (zh) 盘形凸轮轮廓设计教学示教及运动特性测量仪
CN208110159U (zh) 显微镜
CN209133034U (zh) 一种高中物理离心力教学演示装置
CN109671339A (zh) 一种摩擦力实验演示装置
CN107238581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操作难度低的智能型折光仪
CN206803953U (zh) 新型双面啮合仪大动小动分体的自动校准机构
CN206074232U (zh) 模拟眼旋转的内窥镜光学性能的检测装置
CN201053944Y (zh) 超微粉体滑角自动测量仪
CN210378015U (zh) 一种物理教学演示装置
CN208736323U (zh) 一种角度测量机构
CN209168492U (zh) 一种向心力光电测量演示仪
CN108648576A (zh) 一种向心力光电测量演示仪
CN209297578U (zh) 一种向心力实验装置
CN110487527A (zh) 一种径向圆跳动测量仪
CN210515827U (zh) 验证向心力公式的实验器
CN108961950A (zh) 一种物理学平抛、碰撞实验的演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