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7777B - 动力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7777B
CN108367777B CN201780004203.XA CN201780004203A CN108367777B CN 108367777 B CN108367777 B CN 108367777B CN 201780004203 A CN201780004203 A CN 201780004203A CN 108367777 B CN108367777 B CN 108367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circulating member
circulating
circulation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42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7777A (zh
Inventor
吉田治
榎本将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67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7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7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7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42Conversion of rotational into longitudinal movement
    • B62D5/0445Screw drives
    • B62D5/0448Ball nu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5/22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5/22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 F16H25/2204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with balls
    • F16H25/2214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with balls with elements for guiding the circulating b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5/22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 F16H25/2204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with balls
    • F16H25/2214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with balls with elements for guiding the circulating balls
    • F16H25/2223Cross over deflectors between adjacent thread turns, e.g. S-form deflectors connecting neighbouring thr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5/22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 F16H25/2204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with balls
    • F16H25/2214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with balls with elements for guiding the circulating balls
    • F16H25/2228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with balls with elements for guiding the circulating balls the device for circulation forming a part of the screw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5/24Elements essential to such mechanisms, e.g. screws, nu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025/2062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actuator
    • F16H2025/2081Parallel arrangement of drive motor to screw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025/2062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actuator
    • F16H2025/2096Arrangements for driving the actuator using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转向装置,能够提高第一循环部件与第二循环部件的相对位置精度。管筒(23)具有:限制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相对于螺母(8)的周向相对位置的第一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0)及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1)、以及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1)及第一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0)。

Description

动力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动力转向装置,其经由输入带轮、皮带、以及输出带轮,将电动马达的旋转力向螺母传递,在轴向上驱动齿条杆。在螺母的外周设有循环机构,该循环机构使在螺母内部的滚珠循环槽中设置的多个滚珠从滚珠循环槽的一端向另一端循环。与上述说明的技术相关的一个例子记载于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479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当第一循环部件与第二循环部件在螺母的轴向上对接而构成循环机构时,第一循环部件与第二循环部件在螺母的周向相对位置可能偏离,该偏离可能影响滚珠的循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第一循环部件与第二循环部件的相对位置精度的动力转向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动力转向中,设有限制第一循环部件及第二循环部件的周向相对位置的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及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
发明的效果
因此,能够提高第一循环部件与第二循环部件的相对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辆前方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1的图。
图2是图1的一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主要部件放大图。
图4是从X轴正方向侧观察螺母8的立体图。
图5是从径向观察螺母8的图。
图6是从径向观察螺母8、管筒23、以及扣具25的图。
图7是从径向观察第一管筒31的图。
图8是从X轴正方向观察第一管筒31的图。
图9是从内部侧观察第一个第一管筒33的立体图。
图10是从内部侧观察第二个第一管筒34的立体图。
图11是第一管筒31的径向剖视图。
图12是扣具25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作用于扣具25的力的分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动力转向装置]
图1是从车辆前方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1的图,图2是图1的一部分剖视图。
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1具有操舵机构2、以及辅助机构3。操舵机构2将驾驶员进行旋转操作的方向盘的旋转向使前轮(转向轮)转向的齿条杆(转向轴)4传递。操舵机构2具有:与方向盘连结的转向轴2a、以及与齿条杆4的齿条啮合的小齿轮轴(未图示)。转向轴2a与小齿轮轴由扭杆连结。辅助机构3向齿条杆4提供用来减轻驾驶员的操舵负载的助力。操舵机构2及辅助机构3收纳在具有齿条杆收纳部5a及减速器收纳部5b的壳体5的内部。齿条杆收纳部5a将齿条杆4可进行轴向移动地收纳。减速器收纳部5b配置在齿条杆收纳部5a的轴向中间部,收纳后面叙述的减速器。
辅助机构3具有:电动马达6、以及滚珠丝杠机构7。电动马达6由未图示的控制器根据扭杆扭矩(操舵扭矩)及车速等控制输出。滚珠丝杠机构7将电动马达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向齿条杆4传递。滚珠丝杠机构7具有螺母8以及输出带轮9。输出带轮9形成为包围螺母8的圆筒状。输出带轮9由四个螺栓10紧固在螺母8上。在电动马达6的驱动轴6a固定有圆筒状的输入带轮11。在输出带轮9及输入带轮11之间卷绕皮带12。输出带轮9的外径形成得大于输入带轮11的外径。因此,输入带轮11、皮带12、以及输出带轮9作为电动马达6的减速器而发挥作用。输入带轮11、皮带12、以及输出带轮9收纳在减速器收纳部5b的内部。
螺母8为金属制,形成为包围齿条杆4的圆筒状。螺母8相对于壳体5旋转自如地由滚珠轴承19进行支承。在螺母8的内周形成螺旋状的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3。另一方面,在齿条杆4的外周形成螺旋状的齿条杆侧滚珠丝杠槽(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14。由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3与齿条杆侧滚珠丝杠槽14构成滚珠循环槽15。在滚珠循环槽15内填充有多个金属制滚珠16。滚珠丝杠机构7随着螺母8的旋转,使滚珠16在滚珠循环槽15内移动,由此,齿条杆4相对于螺母8在轴向上移动。
[螺母]
接着,针对螺母8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在齿条杆4的轴向上设定X轴,将从操舵机构2侧朝向辅助机构3侧的方向规定为X轴正方向,将X轴的正交方向规定为径向。图4是从X轴正方向侧观察螺母8的立体图,图5是从径向观察螺母8的图。
螺母8具有:第一凸缘部8a、主体部8b、以及第二凸缘部8c。主体部8b设置在螺母8的X轴方向的中间部。第一凸缘部8a设置在主体部8b的X轴负方向侧。第二凸缘部8c设置在主体部8b的X轴正方向侧。第一凸缘部8a及第二凸缘部8c的外周比主体部8b的外周更向径向外侧突出。第一凸缘部8a及第二凸缘部8c的厚度比主体部8b形成得厚。第二凸缘部8c的外径与第一凸缘部8a的外径一致。在主体部8b与第一凸缘部8a之间设有第一弯曲部8d。第一弯曲部8d形成为螺母8的径向的外形尺寸向X轴负方向逐渐增大的圆弧状。在主体部8b与第二凸缘部8c之间设有第二弯曲部8e。第二弯曲部8e形成为螺母8的径向的外形尺寸向着X轴正方向逐渐增大的圆弧状。
在第一凸缘部8a的外周,在X轴负方向端附近一体地形成滚珠轴承19的内圈19a。滚珠轴承19的外圈19b固定在壳体5上。在内圈19a与外圈19b之间安装多个轴承滚珠19c。在主体部8b的内部设有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3。在第二凸缘部8c的X轴正方向侧端面20,在螺母8的绕旋转轴线O的方向(以下称为周向)以90°间距设置与螺栓10螺合的内螺纹部20a。旋转轴线O与X轴平行。另外,在X轴正方向侧端面20设有螺母侧销孔20b。在将输出带轮9组装于螺母8时,在螺母侧销孔20b中插入未图示的定位销。
在螺母8设有第一连接通路21及第二连接通路22。第一连接通路21与滚珠循环槽15的X轴负方向端连通。第二连接通路22与滚珠循环槽15的X轴正方向端连通。第一连接通路21具有:在螺母8的外周面开口的第一外周侧开口部21a、以及在螺母8的内周面开口的第一内周侧开口部21b。第一外周侧开口部21a在跨着第一凸缘部8a与主体部8b的位置上进行设置。第一内周侧开口部21b相对于第一外周侧开口部21a,设置在与螺母8的周向一侧(从X轴正方向侧观察为逆时针的方向)偏离的位置上。第二连接通路22具有:在螺母8的外周面开口的第二外周侧开口部22a、以及在螺母8的内周面开口的第二内周侧开口部22b。第二内周侧开口部22b在螺母8的周向上设置在与第一内周侧开口部21b相反的一侧。第二外周侧开口部22a在螺母8的周向上设置在第一内周侧开口部21b与第二内周侧开口部22b之间。第二外周侧开口部22a设置在跨着主体部8b与第二凸缘部8c的位置上。在从X轴正方向侧观察时,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3形成为从第一内周侧开口部21b至第二内周侧开口部22b的逆时针圈数(巻き数)的小数点之后的值大于0.5。
如图3所示,在螺母8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管筒23。管筒23使多个滚珠16从滚珠循环槽15的一端向另一端循环,在内部设有滚珠16可移动的循环路24。循环路24的X轴负方向端与第一连接通路21连接,X轴正方向端与第二连接通路22连接。图6是从径向观察螺母8、管筒23以及扣具25的图。管筒23由扣具(固定部件)25固定在螺母8上。在螺母8的第一凸缘部8a及第二凸缘部8c设有第一内螺纹部26a及第二内螺纹部26b,该第一内螺纹部26a及第二内螺纹部26b利用第一螺钉部件27a及第二螺钉部件27b来固定扣具25。第一内螺纹部26a配置在设置于第一凸缘部8a的第一平面部28a大致中央进行。第二内螺纹部26b配置在设置于第二凸缘部8c的第二平面部28b的大致中央。第一平面部28a相对于管筒23,配置在螺母8的周向一侧,第二平面部28b相对于管筒23,配置在螺母8的周向另一侧。第一平面部28a与第二平面部28b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管筒23在螺母8的径向上处于主体部8b的外侧,且在X轴方向上与第一凸缘部8a的一部分、主体部8b以及第二凸缘部8c重叠而设置。在第一凸缘部8a及第二凸缘部8c设有与管筒23的径向内侧抵接的平面部29a、29b。两个平面部29a、29b与第一平面部28a及第二平面部28b平行。管筒23具有关于通过其中心且与X轴正交的规定的轴双重对称的形状。规定的轴与第一平面部28a、第二平面部28b、平面部29a、29b正交。管筒23具有第一管筒(第一循环部件)31及第二管筒(第二循环部件)32。
[第一管筒]
接着,针对第一管筒31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7是从径向观察第一管筒31的图,图8是从X轴正方向观察第一管筒31的图,图9是从内部侧观察第一个第一管筒33的立体图,图10是从内部侧观察第二个第一管筒34的立体图。
第一管筒31具有:第一插入部37、第一循环部38、以及第一滚珠循环路39。第一插入部37形成为朝螺母8的一个周向延伸,可插入第一连接通路21。第一循环部38形成为在X轴正方向上从第一外周侧开口部21a至主体部8b的X轴方向中央附近延伸。第一滚珠循环路39在第一管筒31的内部,从第一插入部37的前端至第一循环部38的X轴正方向端进行设置,从螺母8的径向观察,角部具有圆弧状的大致L形。第一滚珠循环路39具有滚珠16可通过的圆形剖面。如图8所示,在第一循环部38的径向内侧设有第一圆弧形状部(第一径向位置限制部)31a,该第一圆弧形状部31a通过与主体部8b的外周面抵接,限制第一管筒31相对于螺母8向径向内侧的相对移动。第一圆弧形状部31a具有沿主体部8b的外周面的形状。在第一循环部38的X轴正方向端设有第一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40、以及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41。第一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0以及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1在X轴方向上延伸,朝向螺母8的周向一侧而设置。第一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0设置于第一个第一管筒33,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1设置于第二个第一管筒34。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1设置在比第一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0更靠螺母8的周向另一侧且X轴正方向侧的位置。第一插入部37在X轴方向的两侧,具有与X轴方向正交的一对平面部37a、37b。在两个平面部37a、37b设有在X轴方向上突出的突起部(第一轴向位置限制部)37c、37d。在将第一插入部37插入第一连接通路21内时,两个突起部37c、37d在X轴方向上产生压缩变形,限制第一插入部37相对于第一连接通路21向X轴方向的相对移动。如图3所示,在第一管筒31中在与第一弯曲部8d对置的部分设有用来使第一管筒31与第一弯曲部8d分离的凹状第一退避部31b。
第一管筒31具有:在通过第一滚珠循环路39的圆形剖面的大致中心点的第一分割面42一侧设置的第一个第一管筒33、以及在第一分割面42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个第一管筒34。第一滚珠循环路39由第一分割面42分为第一个第一管筒33侧的循环槽39a、以及第二个第一管筒34侧的循环槽39b两部分。两个循环槽39a、39b都具有半圆剖面。如图11所示,第一分割面42设置在从第一滚珠循环路39中的距离螺母8的旋转轴线O最远的点43偏离的位置上。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1与第一分割面42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如图11所示,第一连接通路21在第一内周侧开口部21b侧端部具有第一插入部37的与第一循环部38相反侧的端面37e所抵接的第一端面抵接部21c。第一端面抵接部21c的径向内侧端P1形成为位于比端面37e的径向内侧端P2更靠近径向内侧。
在第一个第一管筒33中,在循环槽39a的径向外侧设有第一厚度一定部44a、和第一厚度部44b。第一厚度一定部44a形成为第一个第一管筒33的外侧面与循环槽39a之间的厚度大致一定。第一厚度部44b形成为第一个第一管筒33的外侧面与循环槽39a之间的厚度大于第一厚度一定部44a。第一个第一管筒33具有:第一管筒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33a、以及第一管筒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33b。第一管筒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33a配置在循环槽39a的圆弧状部分的外侧(第一厚度部44b)。第一管筒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33b配置在循环槽39a的圆弧状部分的内侧(第一厚度一定部44a的径向内侧)。第一管筒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33b的内径小于第一管筒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33a的内径。
在第二个第一管筒34中,在循环槽39b的径向外侧设有第一厚度一定部45a、和第一厚度部45b。第一厚度一定部45a形成为第二个第一管筒34的外侧面与循环槽39b之间的厚度大致一定。第一厚度部45b形成为第二个第一管筒34的外侧面与循环槽39b之间的厚度大于第一厚度一定部45a。第二个第一管筒34具有:向第一个第一管筒33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即第一管筒侧第一突起部(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34a、以及第一管筒侧第二突起部(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34b。第一管筒侧第一突起部34a配置在循环槽39b的圆弧状部分的外侧(第一厚度部45b)。第一管筒侧第二突起部34b配置在循环槽39b的圆弧状部分的内侧(第一厚度一定部45a的径向内侧)。第一管筒侧第一突起部34a与第一管筒侧第二突起部34b为相同的形状。因此,在组装第一管筒31时,第一管筒侧第一突起部34a与第一管筒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33a间隙嵌合,第一管筒侧第二突起部34b被压入第一管筒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33b。
[第二管筒]
接着,针对第二管筒32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因为第二管筒32与第一管筒31为相同的形状,所以,利用图7~图11进行说明。在图7~图11中,第二管筒32的各部位的标记表示在括弧()内。
第二管筒32具有:第二插入部47、第二循环部48、以及第二滚珠循环路49。第二插入部47形成为朝螺母8的另一周向延伸,可插入第二连接通路22。第二循环部48形成为在X轴方向上从第二外周侧开口部22a至主体部8b的X轴方向中央附近延伸,与第一循环部38在X轴方向上抵接。第二滚珠循环路49在第二管筒32的内部,从第二插入部47的前端至第二循环部38的X轴负方向端进行设置,从螺母8的径向观察,具有将L字的角部置换为圆弧状的形状。第二滚珠循环路49具有滚珠16可通过的圆形剖面。第二滚珠循环路49与第一滚珠循环路39连通。如图8所示,在第二循环部38的径向内侧设有第二圆弧形状部(第二径向位置限制部)38a,该第二圆弧形状部38a通过与主体部8b的外周面抵接,限制第二管筒32相对于螺母8向径向内侧的相对移动。第二圆弧形状部38a具有沿着主体部8b的外周面的形状。在第二循环部38的X轴负方向端设有第一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50、和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51。第一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0及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1在X轴方向上延伸,朝向螺母8的周向另一侧而设置。第一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0与第一管筒31的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1抵接。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1与第一管筒31的第一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0抵接。第一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0设置于第一个第二管筒35,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1设置于第二个第二管筒36。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1设置在比第一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0更靠近螺母8的周向一侧且X轴负方向侧的位置。第二插入部47在X轴方向的两侧,具有与X轴方向正交的一对平面部47a、47b。在两个平面部47a、47b设有在X轴方向上突出的突起部(第二轴向位置限制部)47c、47d。在将第二插入部47插入第二连接通路22内时,两个突起部47c、47d在X轴方向上压缩变形,限制第二插入部47相对于第二连接通路22向X轴方向的相对移动。如图3所示,在第二管筒32中与第二弯曲部8e对置的部分设置有用来使第二管筒32与第二弯曲部8e分离的凹状的第二退避部32b。
焠二管筒32具有:在通过第二滚珠循环路49的圆形剖面的大致中心点的第二分割面52的一侧设置的第一个第二管筒35、以及在第二分割面52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个第二管筒36。第二滚珠循环路49由第二分割面52分为第一个第二管筒35侧的循环槽49a、和第二个第二管筒36侧的循环槽49b两部分。两个循环槽49a、49b都具有半圆剖面。如图11所示,第二分割面52设置在从第二滚珠循环路49中的距离螺母8的旋转轴线O最远的点53偏离的位置上。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1与第二分割面52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如图11所示,第二连接通路22在第二内周侧开口部22b侧端部具有第二插入部47的与第二循环部48的相反侧的端面47e所抵接的第二端面抵接部22c。第二端面抵接部22c的径向内侧端P3形成为位于比端面47e的径向内侧端P4更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从X轴方向观察时,在连结第一端面抵接部21c和旋转轴线O的直线与连结第二端面抵接部22c和旋转轴线O的直线所夹的角度中,将管筒23侧的角度设定为劣角(不足180°)。
在第一个第二管筒35中,在循环槽49a的径向外侧设有第二厚度一定部54a、和第二厚度部54b。第二厚度一定部54a形成为第一个第二管筒35的外侧面与循环槽49a之间的厚度大致一定。第二厚度部54b形成为第一个第二管筒35的外侧面与循环槽49a之间的厚度大于第二厚度一定部54a。第一个第二管筒35具有:第二管筒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35a、以及第二管筒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35b。第二管筒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35a配置在循环槽49a的圆弧状部分的外侧(第二厚度部54b)。第二管筒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35b配置在循环槽49a的圆弧状部分的内侧(第二厚度一定部54a的径向内侧)。第二管筒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35b的内径设定为小于第二管筒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35a的内径。
在第二个第二管筒36中,在循环槽49b的径向外侧设有第二厚度一定部55a、和第二厚度部55b。第二厚度一定部55a形成为第二个第二管筒36的外侧面与循环槽49b之间的厚度大致一定。第二厚度部55b形成为第二个第二管筒36的外侧面与循环槽49b之间的厚度大于第二厚度一定部55a。第二个第二管筒36具有:向第一个第二管筒35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即第二管筒侧第一突起部(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36a、以及第二管筒侧第二突起部(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36b。第二管筒侧第一突起部36a配置在循环槽49b的圆弧状部分的外侧(第二厚度部55b)。第二管筒侧第二突起部36b配置在循环槽49b的圆弧状部分的内侧(第二厚度一定部55a的径向内侧)。第二管筒侧第一突起部36a与第二管筒侧第二突起部36b为相同的形状。因此,在组装第二管筒32时,第二管筒侧第一突起部36a与第二管筒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35a间隙嵌合,第二管筒侧第二突起部36b被压入第二管筒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35b。
[扣具]
接着,针对扣具25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2是扣具25的立体图。扣具25是对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板状材料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的,从径向观察形成为大致口形。在扣具25中,冲压时产生的批锋位于径向外侧。也就是说,冲压成型时的扣具25的冲压方向设定为从径向内侧面25a朝向径向外侧面25b的方向。扣具25具有:第一周向连接部61、第二周向连接部62、第一轴向连接部63、以及第二轴向连接部64。第一周向连接部61在螺母8的周向上延伸,与第一循环部38的第一厚度部44b、45b抵接。从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周向连接部61具有周向中央部沿第一管筒31的外侧面形状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弯曲形状。如图6所示,第一周向连接部61在X轴方向上设置在比第一凸缘部8a更向X轴正方向偏移的位置。第二周向连接部62在螺母8的周向上延伸,与第二循环部48的第二厚度部54b、55b抵接。如图6所示,从X轴方向观察时,第二周向连接部62具有周向中央部沿着第二管筒32的外侧面形状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弯曲形状。第二周向连接部62在X轴方向上设置在比第二凸缘部8c更向X轴负方向偏移的位置。第一轴向连接部63在管筒23的周向一侧沿X轴方向延伸,将第一周向连接部61与第二周向连接部62连接。第二轴向连接部64在管筒23的周向另一侧沿X轴方向上延伸,将第一周向连接部61与第二周向连接部62连接。第二轴向连接部64与第一轴向连接部63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扣具25在向螺母8安装之前,从径向内侧面25a的第一轴向连接部63及第二轴向连接部64至第一周向连接部61及第二周向连接部62的周向中央部(顶部)的长度形成得小于从第一平面部28a及第二平面部28b至管筒23的外侧面的长度。
在由第一周向连接部61、第二周向连接部62、第一轴向连接部63、以及第二轴向连接部63包围的区域的内侧设有贯通螺母8的径向的贯通部65。在第二轴向连接部64的X轴负方向端且比与第一周向连接部61的连接位置更靠近X轴负方向侧设有第一圆形部66。第一圆形部66与第二轴向连接部64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第一圆形部66与第一凸缘部8a的第一平面部28a抵接。在第一圆形部66设有第一螺钉孔68。第一螺钉孔68设置在与第一平面部28a的第一内螺纹部26a对置的位置上。在第一轴向连接部63的X轴正方向端且比与第二周向连接部62的连接位置更靠近X轴正方向侧设有第二圆形部67。第二圆形部67与第一轴向连接部63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第二圆形部67与第二凸缘部8c的第二平面部28b抵接。在第二圆形部67设有第二螺钉孔69。第二螺钉孔69设置在与第二平面部28b的第二内螺纹部26b对置的位置上。
接着,针对管筒23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组装第一管筒31与第二管筒32。在第一管筒31中,在第一个第一管筒33的第一管筒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33a及第一管筒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33b中插入第二个第一管筒34的第一管筒侧第一突起部34a以及第一管筒侧第二突起部34b。此时,第一管筒侧第一突起部34a与第一管筒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33a间隙嵌合,第一管筒侧第二突起部34b被压入第一管筒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33b。由此,能够在间隙嵌合侧(33a、34a)吸收制造误差,并且在压入侧(33b、34b)确保组装位置精度。针对第二管筒32也同样地进行。
然后,将第一管筒31安装于螺母8。将第一插入部37插入第一连接通路21,使第一圆弧形状部31a与主体部8b的外周面抵接。通过第一圆弧形状部31a与主体部8b的抵接,能够限制第一管筒31相对于螺母8向径向内侧的相对移动。另外,通过第一连接通路21的内周面与第一插入部37的两个突起部37c、37d抵接,能够限制第一管筒31相对于螺母8向X轴方向的相对移动。此外,因为两个突起部37c、37d在第一连接通路21内在X轴方向上压缩变形,所以,能够抑制第一连接通路21内的第一插入部37的晃动。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两个突起部37c、37c容易产生弹性变形,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晃动。除此以外,在两个突起部37c、37d的周围设有平面部37a、37b,所以能够抑制平面部37a、37b与第一连接通路21的内周面的干涉。其结果是,因为只由两个突起部37c、37d进行第一插入部37相对于第一连接通路21的X轴方向位置限制,所以能够提高X轴方向位置限制的精度。
接着,将第二管筒32安装于螺母8。将第二插入部47插入第二连接通路22,使第二圆弧形状部38a与主体部8b的外周面抵接。通过第二圆弧形状部38a与主体部8b的抵接,能够限制第二管筒32相对于螺母8向径向内侧的相对移动。另外,通过第二连接通路22的内周面与第二插入部47的两个突起部47c、47d的抵接,能够限制第二管筒32相对于螺母8向X轴方向的相对移动。此外,因为两个突起部47c、47d在第二连接通路22内在X轴方向上压缩变形,所以能够抑制第二连接通路22内的第二插入部47的晃动。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两个突起部47c、47d容易产生弹性变形,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晃动。除此以外,因为在两个突起部47c、47d的周围设有平面部47a、47b,所以能够抑制平面部47a、47b与第二连接通路22的内周面的干涉。其结果是,因为只由两个突起部47c、47d进行第二插入部47相对于第二连接通路22的X轴方向位置限制,所以能够提高X轴方向位置限制的精度。
另外,第一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0与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1相比,设置在第二插入部47插入第二连接通路的方向侧(周向另一侧),第一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0与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1相比,设置在第一插入部37插入第一连接通路21的方向侧(周向一侧)。也就是说,在直至完成向第二连接通路22插入第二插入部47的期间,第一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0及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1与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1及第一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0不抵接。因此,在将第二管筒32安装于螺母8时,能够防止第一管筒31进行干涉而妨碍组装。需要说明的是,在按照第二管筒32、第一管筒31的顺序安装于螺母8的情况下也起到相同的效果。
最后,将扣具25安装于螺母8。将扣具25的第一螺钉孔68及第二螺钉孔69与螺母8的第一内螺纹部26a及第二内螺纹部26b的位置进行配合,将第一螺钉部件27a及第二螺钉部件27b拧入第一内螺纹部26a及第二内螺纹部26b。由于扣具25的弹性变形,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通过第一周向连接部61及第二周向连接部62向螺母8的径向内侧施力。向螺母8侧施力。通过第一周向连接部61及第二周向连接部62,能够从周向两侧,对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施加作用力,所以,能够提高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的保持力。
图13是表示作用于扣具25的力的分布的示意图。
第一周向连接部61的周向两端之中的另一端61a与第一螺钉部件27a的紧固位置即第一圆形部66接近,一端61b从第二螺钉部件27b的紧固位置即第二圆形部67远离。因此,在第一周向连接部61中,作用于周向另一侧的力F1大于作用于周向一侧的力F2。即,第一周向连接部61对于第一管筒31的紧固力在周向另一侧(F1的反作用力)大于周向一侧(F2的反作用力),所以,第一管筒31被向周向一侧施力。另一方面,第二周向连接部62的周向两端之中的一端62b与第二螺钉部件27b的紧固位置即第二圆形部67接近,另一端62a从第一螺钉部件27a的紧固位置即第一圆形部66远离。因此,在第二周向连接部62中,作用于周向一侧的力F3大于作用于周向另一侧的力F4。即,第二周向连接部61对于第二管筒32的紧固力在周向一侧(F3的反作用力)大于周向另一侧(F4的反作用力),所以,第二管筒32被向周向另一侧施力。
也就是说,扣具25在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的周向抵接部彼此(第一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0与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1、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1与第一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0)沿周向挤压的方向上对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进行施力。由此,能够共同限制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相对于螺母8向周向的相对移动,所以能够提高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的相对位置精度。
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第一管筒31的第一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0与第二管筒32的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1在螺母8的周向上抵接,第一管筒31的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1与第二管筒32的第一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0在螺母8的周向上抵接。由此,能够共同限制第一管筒31相对于螺母8向周向一侧的相对移动、以及第二管筒32相对于螺母8向周向另一侧的相对移动,所以能够提高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的相对位置精度。其结果是,能够使管筒23内(循环路24)的滚珠16的循环顺畅。
另外,因为在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在与螺母8的第一弯曲部8d及第二弯曲部8e对置的位置上设有第一退避部31b及第二退避部32b,所以,通过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与第一弯曲部8d及第二弯曲部8e抵接,能够抑制组装状态下的径向尺寸的增大。也就是说,能够实现将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组装于螺母8的状态下的径向尺寸的小型化。
第一个第一管筒33与第一个第二管筒35为相同的形状,第二个第一管筒34与第二个第二管筒36为相同的形状。因此,与使各个管筒为不同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配件数量,实现成本降低。
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1及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1与第一分割面42及第二分割面52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由此,与另外形成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41及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51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的形状。
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的第一分割面42及第二分割面52通过第一滚珠循环路39及第二滚珠循环路49的圆形剖面的大致中心点。当分割面与圆形剖面的大致中心点偏离时,因为在一侧的部件形成下切部,所以难以配置滚珠16,并且在模具成型时需要时间。通过形成通过圆形剖面的大致中心的第一分割面42及第二分割面52,能够容易地配置滚珠16,减少模具成型的时间。
第一分割面42及第二分割面52设置在从第一滚珠循环路39及第二滚珠循环路49中的距离螺母8的旋转轴线O最远的点43、53偏离的位置上。因为点43、53是承受来自滚珠16的负载最大的点,所以,通过使第一分割面42及第二分割面52与点43、53偏离,能够抑制大的负载作用于第一分割面42及第二分割面52。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中,第一插入部37及第二插入部47的端面37e、47e所抵接的第一端面抵接部21c及第二端面抵接部22c的径向内侧端P1、P3位于比端面37e的径向内侧端P2、P4更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插入部37及第二插入部47与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3的边界部分的台阶朝向第一插入部37侧及第二插入部47侧而设置。由此,能够使滚珠16从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3向第一插入部37及第二插入部47的移动顺畅。
在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3中,从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3的第一内周侧开口部21b至第二内周侧开口部22b的逆时针圈数的小数点之后的值大于0.5。由此,第一连接通路21与第二连接通路22由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连接的周向范围变窄,所以,在通过模具成型分别分割形成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时,其分割面42容易形成为平面状,能够提高制造性。
扣具25的第一周向连接部61及第二周向连接部62在X轴方向上设置在比第一凸缘部8a及第二凸缘部8c更向X轴正方向及X轴负方向偏移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凸缘部8a及第二凸缘部8c与第一周向连接部61及第二周向连接部62的干涉。
第一内螺纹部26a及第二内螺纹部26b在设置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一平面部28a及第二平面部28b进行设置。由此,能够使第一管筒31对第一周向连接部61的作用力与第二管筒32对第二周向连接部62的作用力均匀。
第一周向连接部61及第二周向连接部62与第一管筒31的第一厚度部44b、45b及第二管筒32的第二厚度部54b、55b抵接。由此,与第一周向连接部61及第二周向连接部62和第一厚度一定部44a及第二厚度一定部45a抵接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的耐久性。
扣具25具有贯通螺母8的径向的贯通部65。因为在贯通部65没有产生作用力,所以能够抑制扣具25对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的作用力过大。
对扣具25进行冲压成型时产生的批锋形成于扣具25的径向外侧面25b。也就是说,因为在与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接触的径向内侧面25a不存在批锋,所以能够抑制因批锋对第一管筒31及第二管筒32造成损伤。
〔其他实施方式〕
上面,对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不限于实施方式的结构,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可以使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与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为一对或三对以上。
第一轴向位置限制部及第二轴向位置限制部的形状及材料可任意选择。
可以使第一循环部件与第二循环部件为不同的形状。
可以使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的内径为小于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的内径的小径。另外,可以使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与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为相同的内径,也可以使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与第二循环部件侧突起部为不同的外径。
针对根据上面说明的实施方式所掌握的技术思想,下面,与其效果一起进行说明。
(1)作为第一方式,具有:转向轴(齿条),其随着方向盘的旋转进行轴向移动,由此使转向轮转向;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其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外周侧,具有螺旋状的槽形状;螺母,其具有包围所述转向轴而形成为环状的主体部,相对于所述转向轴旋转自如地设置;螺母侧滚珠丝杠槽,其设置在所述螺母的内周侧,具有螺旋状的槽形状,连同所述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一起构成螺旋状的滚珠循环槽;多个滚珠,其在所述滚珠循环槽内可移动地设置;第一连接通路,其设置于所述螺母,将第一外周侧开口部与第一内周侧开口部连接,所述第一外周侧开口部在所述螺母的外周面开口,所述第一内周侧开口部在绕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位于偏离所述第一外周侧开口部的位置且在所述螺母的内周面开口;第二连接通路,其设置于所述螺母,将第二内周侧开口部与第二外周侧开口部连接,所述第二内周侧开口部在所述螺母的内周面开口且在绕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周侧开口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周侧开口部的相反侧,所述第二外周侧开口部在所述螺母的外周面开口且在绕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周侧开口部和所述第二内周侧开口部之间;第一循环部件,具有:插入所述第一连接通路的第一插入部、从所述第一外周侧开口部侧延伸至所述第一外周侧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外周侧开口部的中途而形成的第一循环部、以及所述多个滚珠在内部通过的第一滚珠循环路;
第二循环部件,具有:插入所述第二连接通路的第二插入部、从所述第二外周侧开口部侧延伸至所述第二外周侧开口部与所述第一外周侧开口部的中途而形成的第二循环部、以及所述多个滚珠在内部通过的第二滚珠循环路,使多个滚珠经由所述第一滚珠循环路和所述第二滚珠循环路而能够在所述第一内周侧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内周侧开口部之间往来;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及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其是在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与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上分别形成的至少一对抵接部,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在绕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相互对置而抵接,限制绕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与所述第二循环部件的相对位置;电动马达,其对所述螺母进行旋转驱动,将所述螺母的旋转转换为所述转向轴的轴向运动,由此向所述转向轴赋予操舵力。
根据该方式,因为第一循环部件与第二循环部件分体构成,所以,虽然第一循环部件与第二循环部件在螺母的周向相对位置可能偏离,该偏离可能影响滚珠的循环,但通过设置限制第一、第二循环部件的周向相对位置的第一、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能够提高第一、第二循环部件的相对位置精度,使滚珠的循环顺畅。
(2)作为第二方式,基于上述第一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具有在绕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位置上设置的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与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所述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形成为与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二连接通路的方向大致平行。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对置而抵接的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对置而抵接的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所述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形成为与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连接通路的方向大致平行。
根据该方式,因为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及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各自大致沿着第一、第二插入部的插入方向,所以不会妨碍第一、第二循环部件的组装。
(3)作为第三方式,基于上述第二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第一滚珠循环路及所述第二滚珠循环路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圆形,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在通过所述第一滚珠循环路的圆形剖面的大致中心点的第一分割面的一侧设置的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一分割面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在通过所述第二滚珠循环路的圆形剖面的大致中心点的第二分割面的一侧设置的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二分割面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
根据该方式,在由分割面分割第一、第二循环部件的状态下容易配置滚珠。(在分割面从圆形剖面的中心偏离的情况下,会在一侧的部件形成下切部,难以配置滚珠。)
(4)作为第四方式,基于上述第三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第一分割面设置在从所述第一滚珠循环路中的距离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最远的点偏离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分割面设置在从所述第二滚珠循环路中的距离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最远的点偏离的位置上。
根据该方式,通过使第一、第二滚珠循环路中的承受来自滚珠的负载最大的点即最外周部与分割面偏离,能够抑制大负载作用于分割面。
(5)作为第五方式,基于上述第二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第一滚珠循环路及所述第二滚珠循环路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圆形,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在分割所述第一滚珠循环路的圆形剖面的第一分割面的一侧设置的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一分割面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所述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分割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在分割所述第二滚珠循环路的圆形剖面的第二分割面的一侧设置的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二分割面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所述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分割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
根据该方式,因为第一、第二分割面与第二个第一、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形成在同一平面上,所以能够实现第一、第二循环部件形状的简化。
(6)作为第六方式,基于上述第五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与所述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的一方具有向另一方侧突出的至少一对突起部即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及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另一方侧具有通过插入有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而与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间隙嵌合的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以及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被压入的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
所述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与所述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的一方具有向另一方侧突出的至少一对突起部即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及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另一方侧具有通过插入有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而与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间隙嵌合的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以及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被压入的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
根据该方式,能够在压入侧实现组装位置精度,在间隙嵌合侧吸收制造误差。
(7)作为第七方式,基于上述第一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第一连接通路在所述第一内周侧开口部侧端部具有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与所述第一循环部的相反侧的端面所抵接的第一端面抵接部,所述第一端面抵接部形成为,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上,使所述第一端面抵接部中的最位于所述径向内侧的部分比与所述第一端面抵接部抵接的所述第一插入部的所述端面整个区域更位于所述径向内侧,所述第二连接通路在所述第二内周侧开口部侧端部具有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与所述第二循环部的相反侧的端面所抵接的第二端面抵接部,所述第二端面抵接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上,使所述第二端面抵接部中的最位于所述径向内侧的部分比与所述第二端面抵接部抵接的所述第二插入部的所述端面整个区域更位于所述径向内侧。
根据该方式,因为第一、第二插入部的抵接面位于比螺母侧滚珠丝杠槽的内周面更低的位置(径向外侧),所以第一、第二插入部与螺母侧滚珠丝杠槽的边界部分的滚珠的移动变得顺畅。
(8)作为第八方式,基于上述第一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内侧并与所述螺母的所述径向外侧的面抵接的第一径向位置限制部,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内侧并与所述螺母的所述径向外侧的面抵接的第二径向位置限制部。
根据该方式,能够限制第一、第二循环部件相对于螺母的径向位置。
(9)作为第九方式,基于上述第一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第一插入部具有限制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通路在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的第一轴向位置限制部,
所述第二插入部具有限制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通路在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的第二轴向位置限制部。
根据该方式,能够限制第一、第二循环部件相对于螺母的轴向位置。
(10)作为第十方式,基于上述第九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第一插入部在所述第一轴向位置限制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通路内产生了压缩变形的状态下插入所述第一连接通路,所述第二插入部在所述第二轴向位置限制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通路内产生了压缩变形的状态下插入所述第二连接通路。
根据该方式,能够抑制第一、第二连接通路内的第一、第二插入部的晃动。
(11)作为第十一方式,基于上述第十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第一轴向位置限制部是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两侧的突起部,所述第二轴向位置限制部是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两侧的突起部。
根据该方式,通过使第一、第二轴向位置限制部为突起部,容易发生该突起部的弹性变形,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第二连接通路内的第一、第二插入部的晃动。
(12)作为第十二方式,基于上述第十一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第一插入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两侧,具有与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大致正交的一对平面部,突起部即所述第一轴向位置限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平面部,所述第二插入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两侧,具有与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大致正交的一对平面部,突起部即所述第二轴向位置限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平面部。
根据该方式,通过在突起部的周围设置平面部,能够抑制与平面部的第一、第二插入部的内周面的干涉。其结果是,能够只由突起部进行第一、第二插入部相对于第一、第二连接通路的轴向位置限制,从而能够提高轴向位置限制的精度。
(13)作为第十三方式,基于上述第一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螺母具有:主体部,其设置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中间部;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其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是向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外侧突出的一对凸缘部;第一弯曲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凸缘部之间,形成为圆弧状,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上的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外径尺寸从所述主体部侧向所述第一凸缘部侧逐渐增大;第二弯曲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之间,形成为圆弧状,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上的所述第二弯曲部的外径尺寸从所述主体部侧向所述第二凸缘部侧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在与所述第一弯曲部对置的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离而形成的第一退避部,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对置的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离而形成的第二退避部。
根据该方式,因为第一、第二弯曲部与第一、第二循环部件相互不干涉,所以能够实现在将第一、第二循环部件组装于螺母的状态下的径向尺寸的小型化。
(14)作为第十四方式,上述第一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具有将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及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固定于所述螺母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置成产生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相互挤压的方向上的力。
根据该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循环部件与第二循环部件的相对位置精度。
(15)作为第十五方式,基于上述第十四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固定部件对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及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向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内侧施力。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高第一、第二循环部件的径向位置精度。
(16)作为第十六方式,基于上述第一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所述螺母侧滚珠丝杠槽形成为从所述螺母侧滚珠丝杠槽的所述第一内周侧开口部至所述第二内周侧开口部的圈数的小数点之后的值大于0.5。
根据该方式,因为由第一、第二循环部件将第一连接通路与第二连接通路连接的周向范围变窄,所以在通过模具成型分别分割形成第一、第二循环部件时,能够使其分割面容易地形成为平面状,提高制造性。
上面,只说明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但在实际上不脱离本发明新主旨及优点的例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进行多种变更或改良,这一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能够容易理解。因此,意味着进行了各种变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本申请基于2016年3月1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48585号主张优先权。2016年3月1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048585号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所有公开内容都通过引用作为整体而包含在本申请中。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5-47997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所有公开都通过引用作为整体而包含在本申请中。
附图标记说明
O旋转轴线;1动力转向装置;4齿条杆(转向轴);6电动马达;8螺母;13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4齿条杆侧滚珠丝杠槽(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16滚珠;21第一连接通路;21a第一外周侧开口部;21b第一内周侧开口部;22第二连接通路;22a第二外周侧开口部;22b第二内周侧开口部;33第一个第一管筒(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34第二个第一管筒(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35第一个第二管筒(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36第二个第二管筒(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37第一插入部;38第一循环部;39第一滚珠循环路;40第一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41第二个第一管筒侧抵接部(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42第一分割面;47第二插入部;48第二循环部;49第二滚珠循环路;50第一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51第二个第二管筒侧抵接部(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52第二分割面

Claims (16)

1.一种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向轴,其作为齿条杆随着方向盘的旋转进行轴向移动,由此使转向轮转向;
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其设置在所述转向轴的外周侧,具有螺旋状的槽形状;
螺母,其具有包围所述转向轴而形成为环状的主体部,相对于所述转向轴旋转自如地设置;
螺母侧滚珠丝杠槽,其设置在所述螺母的内周侧,具有螺旋状的槽形状,连同所述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一起构成螺旋状的滚珠循环槽;
多个滚珠,其在所述滚珠循环槽内可移动地设置;
第一连接通路,其设置于所述螺母,将第一外周侧开口部与第一内周侧开口部连接,所述第一外周侧开口部在所述螺母的外周面开口,所述第一内周侧开口部在绕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位于偏离所述第一外周侧开口部的位置且在所述螺母的内周面开口;
第二连接通路,其设置于所述螺母,将第二内周侧开口部与第二外周侧开口部连接,所述第二内周侧开口部在所述螺母的内周面开口且在绕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周侧开口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周侧开口部的相反侧,所述第二外周侧开口部在所述螺母的外周面开口且在绕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周侧开口部和所述第二内周侧开口部之间;
第一循环部件,具有:插入所述第一连接通路的第一插入部、从所述第一外周侧开口部侧延伸至所述第一外周侧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外周侧开口部的中途而形成的第一循环部、以及所述多个滚珠在内部通过的第一滚珠循环路;
第二循环部件,具有:插入所述第二连接通路的第二插入部、从所述第二外周侧开口部侧延伸至所述第二外周侧开口部与所述第一外周侧开口部的中途而形成的第二循环部、以及所述多个滚珠在内部通过的第二滚珠循环路,使多个滚珠经由所述第一滚珠循环路和所述第二滚珠循环路而能够在所述第一内周侧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内周侧开口部之间往来;
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及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其是在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与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上分别形成的至少一对抵接部,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在绕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相互对置而抵接,限制绕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与所述第二循环部件的相对位置;
电动马达,其对所述螺母进行旋转驱动,将所述螺母的旋转转换为所述转向轴的轴向运动,由此向所述转向轴赋予操舵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具有在绕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相互分离的位置上设置的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与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
所述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形成为与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二连接通路的方向大致平行,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对置而抵接的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对置而抵接的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
所述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形成为与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连接通路的方向大致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滚珠循环路及所述第二滚珠循环路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圆形,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在通过所述第一滚珠循环路的圆形剖面的大致中心点的第一分割面的一侧设置的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一分割面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在通过所述第二滚珠循环路的圆形剖面的大致中心点的第二分割面的一侧设置的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二分割面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割面设置在从所述第一滚珠循环路中的距离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最远的点偏离的位置上,
所述第二分割面设置在从所述第二滚珠循环路中的距离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最远的点偏离的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滚珠循环路及所述第二滚珠循环路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圆形,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在分割所述第一滚珠循环路的圆形剖面的第一分割面的一侧设置的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一分割面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
所述第二个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分割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在分割所述第二滚珠循环路的圆形剖面的第二分割面的一侧设置的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二分割面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
所述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分割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个第一循环部件与所述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的一方具有向另一方侧突出的至少一对突起部即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及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另一方侧具有通过插入有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而与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间隙嵌合的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以及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被压入的第一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
所述第一个第二循环部件与所述第二个第二循环部件的一方具有向另一方侧突出的至少一对突起部即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及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另一方侧具有通过插入有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而与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间隙嵌合的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一突起部插入孔、以及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被压入的第二循环部件侧第二突起部插入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通路在所述第一内周侧开口部侧端部具有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与所述第一循环部的相反侧的端面所抵接的第一端面抵接部,
所述第一端面抵接部形成为,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上,使所述第一端面抵接部中的最位于所述径向内侧的部分比与所述第一端面抵接部抵接的所述第一插入部的所述端面整个区域更位于所述径向内侧,
所述第二连接通路在所述第二内周侧开口部侧端部具有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与所述第二循环部的相反侧的端面所抵接的第二端面抵接部,
所述第二端面抵接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上,使所述第二端面抵接部中的最位于所述径向内侧的部分比与所述第二端面抵接部抵接的所述第二插入部的所述端面整个区域更位于所述径向内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内侧并与所述螺母的所述径向外侧的面抵接的第一径向位置限制部,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内侧并与所述螺母的所述径向外侧的面抵接的第二径向位置限制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入部具有限制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通路在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的第一轴向位置限制部,
所述第二插入部具有限制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通路在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的第二轴向位置限制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入部在所述第一轴向位置限制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通路内产生了压缩变形的状态下插入所述第一连接通路,
所述第二插入部在所述第二轴向位置限制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通路内产生了压缩变形的状态下插入所述第二连接通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向位置限制部是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两侧的突起部,
所述第二轴向位置限制部是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两侧的突起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入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两侧,具有与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大致正交的一对平面部,作为突起部的所述第一轴向位置限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平面部,
所述第二插入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两侧,具有与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大致正交的一对平面部,作为突起部的所述第二轴向位置限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平面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具有:主体部,其设置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中间部;第一凸缘部及第二凸缘部,其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是向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外侧突出的一对凸缘部;第一弯曲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凸缘部之间,形成为圆弧状,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上的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外径尺寸从所述主体部侧向所述第一凸缘部侧逐渐增大;第二弯曲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之间,形成为圆弧状,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上的所述第二弯曲部外形尺寸从所述主体部侧向所述第二凸缘部侧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在与所述第一弯曲部对置的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一弯曲部分离而形成的第一退避部,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在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对置的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二弯曲部分离而形成的第二退避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及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固定于所述螺母的固定部件,
所述固定部件设置成产生所述第一循环部件侧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侧抵接部相互挤压的方向上的力。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对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及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向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内侧施力。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侧滚珠丝杠槽形成为从所述螺母侧滚珠丝杠槽的所述第一内周侧开口部至所述第二内周侧开口部的圈数的小数点之后的值大于0.5。
CN201780004203.XA 2016-03-11 2017-02-17 动力转向装置 Active CN1083677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48585 2016-03-11
JP2016048585A JP6639280B2 (ja) 2016-03-11 2016-03-11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CT/JP2017/005810 WO2017154511A1 (ja) 2016-03-11 2017-02-17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7777A CN108367777A (zh) 2018-08-03
CN108367777B true CN108367777B (zh) 2020-08-25

Family

ID=59789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4203.XA Active CN108367777B (zh) 2016-03-11 2017-02-17 动力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6579B2 (zh)
JP (1) JP6639280B2 (zh)
CN (1) CN108367777B (zh)
WO (1) WO20171545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39519A (ja) * 2017-08-28 2019-03-1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ボールねじ装置、ボールねじ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ボールねじ装置を備えた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865862B2 (en) * 2018-08-27 2020-12-15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Americas, Inc. Pulley and ball nut assembly
JP6546713B1 (ja) * 2019-03-29 2019-07-17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ボールねじ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94999U (en) * 2001-09-28 2002-07-11 Hiwin Tech Corp Mortise jointed circulating device
JP2003343683A (ja) * 2002-05-30 2003-12-03 Nsk Ltd 直動装置
US20090071272A1 (en) * 2007-09-18 2009-03-19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Ball screw device having circulating device
FR2975363B1 (fr) * 2011-05-19 2013-05-17 Jtekt Europe Sas Direc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assistance electrique
JP2013024318A (ja) * 2011-07-20 2013-02-04 Nsk Ltd ボールねじ用循環部品、ボールねじ
JP5787080B2 (ja) * 2011-09-29 2015-09-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3104535A (ja) * 2011-11-16 2013-05-30 Nsk Ltd ボールねじ用循環部品およびその取付部品
JP2015047997A (ja) 2013-09-03 2015-03-1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ステ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DE102013219987A1 (de) * 2013-10-02 2015-04-02 Zf Lenksysteme Gmbh Lenk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5818925B2 (ja) * 2014-02-13 2015-11-18 Thk株式会社 ボールねじ装置
TWI555931B (zh) * 2015-01-29 2016-11-01 銀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滾珠螺桿之迴流導動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06579B2 (en) 2021-02-02
WO2017154511A1 (ja) 2017-09-14
US20190077445A1 (en) 2019-03-14
CN108367777A (zh) 2018-08-03
JP2017159863A (ja) 2017-09-14
JP6639280B2 (ja) 2020-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7777B (zh) 动力转向装置
US8863598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US20120217085A1 (en) Motor-driven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20160238476A1 (en) Torque measuring unit for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EP2810851A1 (en) Steering system
US20180281843A1 (en) Steering system
US9802641B2 (en) Steering system
EP2574522A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US20150033891A1 (en) Ball screw device
JP6661868B2 (ja)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748197A1 (en) Turning unit
CN111566386B (zh) 动力转向装置
US20230133413A1 (en) Ball screw device
EP4086478B1 (en) Ball screw device
US11402002B2 (en) Ball screw device
EP3733480A1 (en) Ball screw device and steering device
JP2008157374A (ja) ボールねじ機構
JP4930771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597965B1 (en) Gear mechanism
JP6653223B2 (ja)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4206491A1 (en) Ball screw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7226674B1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
WO2024058016A1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23072507A (ja) ボールねじ
JP2024034084A (ja) ねじ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直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2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