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3411A -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3411A
CN108353411A CN201580084207.4A CN201580084207A CN108353411A CN 108353411 A CN108353411 A CN 108353411A CN 201580084207 A CN201580084207 A CN 201580084207A CN 108353411 A CN108353411 A CN 108353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erminal device
scheduling
information
dispa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42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53411B (zh
Inventor
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53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3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53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3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该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向该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节点调度或该第二节点调度;如果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节点进行调度,则该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未经过该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或者,如果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二节点进行调度,则该第二节点向该第一节点发送经过该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在得到集中式调度的增益的情况下,同于降低了针对于每个终端设备固定调度节点的传输网络带宽需求。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网络架构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架构,其中,对于分布式架构,基站包括基带功能和射频功能;而集中式架构是将基带功能放在基带控制单元(baseband control unit,BBU)中,把射频功能放在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中,其中,BBU和RRU之间需要采用光纤或微波等大容量传输介质进行连接。以上两种架构是与终端设备无关的。也就是说一旦确定架构,对于一个小区里的所有的终端设备,要么都是分布式调度,要么都是集中式调度。
分布式架构下的调度是各个基站自己调度,跨基站的小区间协调效果不好,从而使跨基站小区间的干扰比较大,进而导致位于小区边缘终端设备的吞吐量下降,但是,分布式架构的好处是节省传输网络的带宽,因为BBU和RRU合一,就不需要额外的传输网络(前传Fronthual)。集中式架构好处是系统性能好,因为可以集中调度多个小区的无线资源(比如借助于CoMP技术),从而可以协调多个小区间的无线资源,降低干扰,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但是BBU和RRU分离,BBU和RRU之间因为传输的是物理(PHY)层处理后的数据,BBU和RRU之间的传输网络(通常称为前传Fronthaul)需要传输大量数据,带宽需求非常大。进一步的,如果小区支持的频率带宽增大时,空口需要传输更多的数据,对应的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也随着进一步增大,从而对传输网络的带宽造成很大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用以在获取集中式调度的增益,且保证系统性能情况下,又能降低传输网络带宽的需求。
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方法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都具有调度功能,所述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或所述第二节点调度,如果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进行调度,则所述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节点进行调度,则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是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动态的确定该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第二节点调度,使一个小区里的不同的终端设备,实现不同的调度方式(即集中式调度或分布式调度)。这样相比于背景技术提到的集中式调度架构,因为小区里某些终端设备采用分布式调度,传输网络带宽的需求就会降低。相比于背景技术提到的分布式调度架构,因为位于小区缘终端设备可以采用集中式调度,小区的系统性能得到了提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发生变化时,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协商改变调度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变化后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二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调度节点由第二节点变更为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或由第一节点变更为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从而在每个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发生变化后,动态确定该终端设备是由第一节点调度或第二节点调度,使一个小区里的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的调度方式。在得到集中式调度的增益的情况下,同时 降低了针对于每个终端设备固定调度节点的传输网络带宽需求。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调度指示或者承载类型指示。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述承载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对应承载上的数据由所述第一节点进行调度或者由所述第二节点进行调度。从而实现更细粒度的调度,进而更加明确的实现系统性能和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之间的平衡。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括PDCP PDU或者IP PDU。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括MAC PDU或者PHY层数据。
更确切的说,通过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不同的数据包,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即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实际情况或者网络的实际情况动态的决定被第一节点调度(分布式调度)或第二节点调度(集中式调度),当确定由第一节点调度时,传输网络带宽的需求就会降低;或者当确定由第二节点调度时,小区的系统性能将得到提升。从而实现系统性能和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之间的平衡。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MAC PDU包括由MAC层调度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或者由MAC层调度功能和MAC层的HARQ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基本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业务Qos信息、测量报告、终端的能力或终端设备的优先级信息。
在另一个可能设计中,根据以下任一个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第二指示信息:
条件1,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小区边缘时,由第二节点调度,或,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非小区边缘时,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条件2, 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高于第二门限时,由第二节点调度,或,当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门限时,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条件3,当终端设备的能力支持COMP时,由第二节点调度,或,当终端设备的能力不支持COMP时,由第一节点调度;条件4,传输网络的负载轻时,由第二节点调度,或,当传输网络的负载重时,由第一节点调度。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对多个终端设备进行调度时,根据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确定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条件包括下述任一种条件:条件1,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小区边缘时,由第二节点调度,或,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非小区边缘时,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条件2,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高于第二门限时,由第二节点调度,或,当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门限时,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条件3,当终端设备的能力支持COMP时,由第二节点调度,或,当终端设备的能力不支持COMP时,由第一节点调度;而所述第二条包括当传输网络的负载轻时,由第二节点调度,或,当传输网络的负载重时,由第一节点调度。
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都具有调度功能,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或所述第二节点调度;如果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进行调度,则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节点进行调度,则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可以针对每个终端设备灵活的确定调 度节点,在系统性能和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在得到集中式调度的增益的情况下,同时降低了针对于每个终端设备固定调度节点的传输网络带宽需求。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发生变化后,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协商改变调度节点,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变化后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变更为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或者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变更为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从而在每个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或网络信息发生变化后,动态确定该终端设备是由第一节点调度或第二节点调度,使一个小区里的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的调度方式。在得到集中式调度的增益的情况下,同于降低了针对于每个终端设备固定调度节点的传输网络带宽需求。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述承载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对应承载上的数据由所述第一节点进行调度或者由所述第二节点进行调度。从而实现更细粒度的调度,进而更加明确的实现系统性能和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之间的平衡。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括:PDCP PDU或者IP PDU。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括:MAC PDU或者PHY层数据。
更确切的说,通过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不同的数据包,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即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实际情况或者网络的实际情况动态的决定被第一节点调度(分布式调度)或第二节点调度(集中式调度),当确定由第 一节点调度时,传输网络带宽的需求就会降低;当确定由第二节点调度时,小区的系统性能将得到提升。从而实现系统性能和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之间的平衡。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MAC PDU包括:由MAC层调度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或者由MAC层调度功能和MAC层HARQ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比如Fronthaul传输网络负载),动态确定该终端设备是第二节点调度(集中式调度)还是第一节点调度(分布式调度)。针对一个小区里的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的调度方式,进而实现实现系统性能和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之间的平衡。
并且,本发明的提供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的调度方式可以随着终端设备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比如Fronthaul传输网络负载)的变更而动态确定,即改变该终端设备的调度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可以针对每个终端设备灵活选择调度节点,在系统性能和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在得到集中式调度的增益的情况下,同时降低了针对于每个终端设备固定调度节点的传输网络带宽需求。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节点,该节点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二节点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节点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发射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或由所述节点调度,发射器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处理器确定的第一指示信息,以及向第一节点发送未经过所述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或者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经过所述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节点,该节点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一节点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节点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被配置为根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节点调度或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或者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节点、另一种数据传输节点和终端设备。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基站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UE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可以针对每个终端设备灵活确定调度节点,在系统性能和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在得到集中式调度的增益的情况下,同时降低了针对于每个终端设备固定调度节点的传输网络带宽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附图中反映的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而所有这些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发明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协议栈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集中式协议栈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节点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节点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节点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虽然在前述背景技术部分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了介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发明不仅仅适用于LTE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c,UMT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以及新的网络系统等。下面以LTE系统为例进行具体实施例的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该基站 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第二节点也可以为基站控制器。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在对现有技术中的分布式协议栈架构和集中式协议栈架构进行分别说明:
如图1所示,分布式协议栈架构就是将基带功能、射频功能全部放在基站,由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按照图1所示的协议栈进行通信。
如图2所示,集中式协议栈架构就是将基站的功能放在一个基带近控制单元(baseband control unit,BBU)中,将射频功能(RF)放在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中,BBU和RRU之间采用光纤进行连接,形成BBU-RRU-UE的通信链路。
对于现有技术而言,LTE系统中,协议栈每处理一次,就会带来额外的开销。比如下行数据,基站从SGW收到数据后,要经过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nl,MAC)层和PHY层处理后,然后通过射频模块发送出去。LTE系统的集中式调度架构中的BBU和RRU之间,传输的是PHY层处理后的数据,因为SGW和基站之间传输的是未经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处理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lcol,IP)层数据包,所以传输网络的带宽需求很高。而分布式调度架构中BBU和RRU合成一个设备,基站从SGW收到数据后,在基站内部经过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处理,然后由射频模块发送出去,所需要的传输网络带宽相对就比较小。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引入了针对每个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调度节点,换句话说,针对每个终端设备采用灵活的协议栈架 构代替传统的固定协议栈架构,即动态确定该终端设备的调度节点,即该终端设备被集中式调度还是还是分布式调度。
另一个方面,当一个小区存在多个终端设备时,可以针对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调度节点,即可以实现一个小区中的不同的终端设备采用不同的调度方式(集中式调度或分布式调度)。更确切的说,小区里部分终端设备采用分布式调度,使传输网络带宽的需求降低;小区里部分终端设备采用集中式调度,使小区的系统性能得到提升。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可以针对每个终端设备灵活确定调度节点,在系统性能和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在得到集中式调度的增益的情况下,同时降低了针对于每个终端设备固定调度节点的传输网络带宽需求。
具体的,通过下述不同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图3这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涉及至少一个第一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节点,其中该第一节点与该第二节点都具用调度功能,该方法包括:
301、该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节点调度或由该第二节点调度。
302、该第二节点向该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303、如果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节点进行调度,则该第二节点向该第一节点发送未经过该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或者,如果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二节点进行调度,则该第二节点向该第一节点发送经过该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
304、在第一节点接收经过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或者接收未经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具体的可以做如下操作:
如图3a所示,如果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节点进行调度,该第一节点接收 未经过该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如图3b所示,如果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二节点进行调度,则该第一节点接收经过该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所述第一节点对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终端设备。
相较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根据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调度节点,从而针对每个终端设备灵活确定调度节点,在保持调度增益的情况下,避免固定协议栈架构下,当小区的传输网络带宽增加时,对传输网络的带宽造成的压力,同时降低了针对于每个终端设备固定调度节点的传输网络带宽需求。
在一个示例中,当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发生变化后,该第二节点与该第一节点之间协商改变调度节点,根据终端设备变化后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二指示信息,向该第一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节点调度或该第二节点调度。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调度指示或承载类型指示。
其中,上述提到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该承载标识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对应承载上的数据由该第一节点进行调度或者由该第二节点进行调度。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第二节点向该第一节点发送未经过该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包括:该第二节点向该第一节点发送PDCP PDU或者IP PDU。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第二节点向该第一节点发送经过该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包括:该第二节点向该第一节点发送MAC PDU或者PHY层数据。
其中,该MAC PDU包括:由MAC层调度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或者由MAC层调度功能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为了描述方便,在本申请中统称为MAC PDU。
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终端设备基本信息包括并不限于: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业务Qos信息、测量报告、终端的能力或终端设备的优先级信息。当然,这些举例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只要该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能作为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的依据,都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该终端设备的网络信息包括并不限于传输网络的负载信息,例如Fronthual的传输网络的负载信息。这些举例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只要该终端设备的网络信息能作为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的依据,都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或确定第二指示信息,皆可以根据表2中的对应关系确定:
表2
进一步,该网络信息包括并不限于传输网络负载信息,具体的,在确定或者变更终端设备的调度节点时,可以根据网络信息(比如Fronthaul传输网络负载)确定。例如,当传输网络的负载重,那么为了降低fronthaul的带宽,可以把终端设备确定为分布式调度。具体的确定关系可以参考表3。
  由第二节点调度 由第一节点调度
网络信息 传输网络的负载轻 传输网络的负载重
表3
示例性的,所述网络信息可以包括传输网络的负载情况、硬件资源负载情况或者综合负载信息,即考虑了硬件和网络负载情况等信息。具体的确定步骤可以参照上述的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现时,可以对传输网络的负载情况设置一个门限,如果负载达到或者超过一个预先定义的门限,认为负载重;如果没达到一个预先定义的门限,认为负载轻。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表2中的地理位置、测量报告或UE的能力与表3中的网络信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表2中的地理位置、测量报告或UE的能力信息任一个和表3中的网络信息结合起来使用,结合时,每个确定标准作为一个确定条件,由实现方法最后综合进行确定。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网络信息可以结合使用。假设有多个终端设备存在的场景,比如当传输网络的负载重时,那么只选择一部分小区边缘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集中式调度),另一部分位于小区边缘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分布式调度)。或者,作为另一个示例,比如传输网络的负载轻,选择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部分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集中式调度),另一部分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的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分布式调度)。
下面结合附图在各具体实施例中对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描述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LTE系统,或其他采用各种无线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此外还适用于使用LTE系统后续的演进系统,如第五代5G系统等。为了清楚起见,这里仅以LTE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在LTE系统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所说的调度功能可以为MAC层的调度功能,至少包括无线资源分配功能,进一步可选的,还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功能或特性的处理:逻辑信息映射功能、复用功能、解复用功能、调度信息报告、优先级处理、逻辑信道优先级或传输格式选择功能。在本发明中,终端设备的数据由一个节点调度, 等同于该数据经过该节点调度功能处理、或者该数据由该节点进行无线资源分配,当然,这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上述举例。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是针对每个终端设备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灵活配置协议栈架构的方法。例如,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位置或者业务特性,确定对该终端设备进行集中式调度还是分布式调度。
比如,可以把地理位置位于小区边缘的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进行集中式调度,把地理位置位于非小区边缘的终端设备放在第一节点进行分布式调度,这样位于小区边缘的终端设备可以因为集中式调度降低小区间的干扰,性能得到保障,吞吐量得到提升;位于非小区边缘的终端设备的数据因为射频、PHY和/或MAC层功能放在第一节点,对传输网络的需求就大大降低了。通常系统评估的模型认为,小区边缘终端设备占小区总共终端设备的20%左右。按照这个假设,那么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静态的集中式调度架构,因为80%的非边缘终端设备采用分布式调度,fronthaul带宽就可以大大降低;因为20%的边缘终端设备采用集中式调度,这些终端设备使用的无线资源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协调,从而降低了小区间干扰,使得这些边缘终端设备的吞吐量得到保证。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其中,当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时,是分布式调度,当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时,是集中式调度,这仅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当然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也可以适用于多个终端设备和/或多个节点的场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中,当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时,是分布式调度,当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时,是集中式调度,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第二节点和终端设备1之间建立RRC连接。
402、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1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调度指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基本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业务Qos信息、测量报告、终端的能力或终端设备的优先级信息;该网络信息可以包括输网络负载,比如Fronthaul传输网络负载。这些仅是本发明所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
例如,第二节点可以根据上述表2中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上述表3中网络信息来确定调度指示。在此不再赘述。
403、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调度指示,该调度指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1由第一节点进行调度。
可选的,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建立节点间承载,第一节点与终端设备1之间的建立无线承载,第二节点与SGW之间建立S1承载。
404、第二节点接收SGW发送的终端设备1的下行数据包。
405、第二节点将该下行数据包经过PDCP层处理,生成PDCP PDU后,将PDCP PDU发送给第一节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二节点将终端设备1的下行数据转换成PDCP PDU后发送,当终端设备1变更为由第二节点调度时,可以由第二节点的PDCP层继续为终端设备1提供服务,因为PDCP层具有SN序列号,通过状态报告就可以获知传输成功的数据包和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进而对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继续传输,从而可以保证终端设备1业务连续性。
406、第一节点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PDCP PDU数据包后,对该数据包进行处理后,通过第一节点与终端设备1之间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终端设备1。
具体的,第一节点接收PDCP PDU后,经过第一节点的RLC层、MAC层的调度功能处理和PHY层处理后,通过射频功能发送给终端设备1。
407、终端设备1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该第一节点处理后的数据包。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实施例与图4 所示的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405a、第二节点将终端设备1的下行数据包经过第二节点的IP层处理,生成IP PDU后,将IP PDU发送给第一节点。
406a、第一节点收到第二节点发送的IP PDU数据包后,第一节点对该IP PDU进行处理后,通过第一节点与终端设备1之间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终端设备1。
具体的,第一节点接收IP PDU后,经过第一节点的PDCP层、RLC层、MAC层的调度功能处理后和PHY层处理后,通过射频功能发送给终端设备1。
407、终端设备1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该第一节点处理后的数据包。
如图6所示,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当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时,是分布式调度,当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时,是集中式调度,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8、终端设备2与第二节点之间建立RRC连接。
409、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2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调度指示。
具体的,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所包括的内容请参照上述实施例。
具体的,确定调度指示的方法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410、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调度指示,该调度指示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2由第二节点进行调度。
可选的,411、第二节点与终端设备2之间建立无线承载,第二节点与SGW之间建立S1承载。
412、第二节点接收SGW发送的下行数据。
413、第二节点对该下行数据在第二节点的MAC层进行调度,生成MAC PDU。
具体的,该数据可以经过第二节点的PDCP层处理、RLC层处理和MAC层 调度处理后,生成MAC PDU。
414、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终端设备2的MAC PDU。
415、第一节点收到该终端设备2的MAC PDU后,将终端设备2的MAC PDU经过第一节点的PHY层处理后,经过射频功能处理,通过第一节点与终端设备2之间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终端设备2。
416、终端设备2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节点处理后的数据。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该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413a、第二节点对终端设备2的下行数据在第二节点的PHY层进行调度,生成PHY层数据。
具体的,该数据可以经过第二节点的PDCP层处理、RLC层处理、MAC层处理和PHY层处理后,生成PHY层数据。
414a、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终端设备2的PHY层数据。
415a、第一节点收到该终端设备2的PHY层数据后,将终端设备2的PHY层数据通过第一节点与终端设备2之间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终端设备2。
416a、终端设备2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数据。
相较与现有技术,图4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通过根据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动态的决定被第一节点调度(分布式调度)或第二节点调度(集中式调度),当确定由第一节点调度时,传输网络带宽的需求就会降低;或者当确定由第二节点调度时,小区的系统性能将得到提升。进一步,并且一个小区里的终端设备的调度方式可以随着终端设备或者网络信息(比如Fronthaul传输网络负载)发生变更。从而实现系统性能和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之间的平衡。
图9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图4所示 的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402c,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1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承载类型指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承载类型可以是指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所承载(bearer)所传输(carry)数据的类型。比如当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承载所传输的是IP PDU或PDCP PDU,我们这里称这种承载类型为IP PDU或者PDCP PDU;如果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承载所传输的是MAC PDU或PHY数据,我们这里称这种承载类型为MAC PDU或PHY数据;
所以在本发明中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承载类型为PDCP PDU或MAC PDU,也就是指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承载(bearer)所传输(carry)的数据的类型是PDCP PDU或MAC PDU;这仅是为了理解本发明所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对于其他的承载类型,只要能够确定终端设备的调度节点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根据终端设备1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承载类型指示皆可以根据表4和表5所示的对应关系确定。也就是说,当承载类型为MAC PDU或PHY层数据时,该终端设备1由第二节点调度,当承载类型为PDCP PDU或者IP PDU时,该终端设备1由第一节点调度。从而第一节点可以根据承载类型获取调度信息。
表4
表5
所述网络信息可以包括传输网络的负载情况、硬件资源负载情况或者综合负载信息,即考虑了硬件和网络负载情况等信息。
403c、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该承载类型指示,用于指示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包类型为PDCP PDU或IP PDU。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若是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为PDCP PDU或IP PDU,则第一节点可以获知终端设备1由第一节点进行调度。
图10为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409b、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2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承载类型指示。
具体的,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2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承载类型指示皆可以根据上述表4和表5所示的对应关系确定。
410b、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该承载类型指示,用于指示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包类型为MAC PDU或PHY层数据。
图9或图10所示的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终端设备1的基本信息进一步包括承载标识,该承载标识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对应的承载上的数据由第一节点调度还是由第二节点调度;或者,该承载标识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对应承载上的数据的数据类型为MAC PDU或PHY数据,或者PDCP PDU或者IP PDU。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若是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为MAC PDU或PHY层数据,则第一节点可以获知终端设备1由第二节点进行调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若是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为PDCP PDU或IP PDU,则第一节点可以获知终端设备1由第一节点进行调度。
如果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包类型为PDCP PDU,当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收到PDCP PDU时,就要把该PDCP PDU依次在RLC层处理、MAC层处理、PHY层处理后,经过射频功能发送给终端设备。因为MAC层负责调度,包含调度功能处理过程,所以该承载类型指示为PDCP PDU时,就可以隐含指示终端设备1由第一节点进行调度。承载类型指示为IP PDU的情况也是类似的,不再赘述。
如果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包类型为MAC PDU,当第一节点从第二节点收到MAC PDU时,就要把该MAC PDU在PHY层处理,通过射频功能发送给终端设备。因为MAC层负责调度,包含调度功能处理过程,所以该承载类型指示为MAC PDU时,就可以隐含指示终端设备1已经由第二节点进行了调度。承载类型指示为PHY数据的情况也是类似的,不再赘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9与图10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也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组合使用,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413c、第二节点对终端设备2的数据在MAC层调度功能处理,生成MAC PDU。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说的调度功能处理可以为MAC层的调度功能处理,即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功能或特性:逻辑信息映射功能、复用功能、解复用功能、调度信息报告、优先级处理、逻辑信道优先级或传输格式选择功能。当然,这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上述举例。
需要说明的是,MAC层的功能分为调度功能和HARQ功能,这种划分可以 是预先定义的,也是可以协议规定的,也可以是自定义的,在此不再赘述。
414c、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终端设备2的MAC PDU。
415c、第一节点收到该终端设备2的MAC PDU后,将终端设备2的MAC PDU经过MAC层的HARQ功能处理后,通过第一节点与终端设备2之间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终端设备2。
如图12所示,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413d、第二节点对终端设备2在PHY层进行处理,生成PHY层数据。
具体的:该下行数据包经过第二节点的PDCP层处理、RLC层处理和MAC层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然后经过下述至少一种物理层功能处理后生成PHY层数据:
CRC功能功能、信道编码功能、物理层的HARQ处理功能、信道交织功能、扰码功能、调制或者层映射和预编码功能。
当然,这些仅是为了理解本发明所举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
414d、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终端设备2的PHY层数据。
415d、第一节点收到该终端设备2的PHY层数据后,将该PHY层数据经过第一节点的射频功能处理后,通过第一节点与终端设备2之间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终端设备2。
416d、终端设备2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该第一节点处理后的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图12所示的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其他协议栈类型,比如,将PHY层划分两部分,PHY层功能中和终端设备2相关的功能保留在第二节点,PHY层功能中和终端设备2无关的功能下放到第一节点,这种架构相对于上述完整PHY层数据的方案,可以进一下降低Fronthaul带宽需求。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经过MAC层调度功能处理,且未经MAC层HARQ功能处理后的PDU,在本发明中也称为MAC PDU。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经过部分PHY层处理后的数据,在本发明中也称为PHY层数据。
图9至图12所示的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者网络信息(比如Fronthaul传输网络负载),动态确定该终端设备是集中式调度还是分布式调度。一个小区里的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的调度方式(集中式调度、或分布式调度)。并且一个小区里的终端设备的调度方式可以随着终端设备或者网络信息(比如Fronthaul传输网络负载)发生变更,进而从而实现根据实际网络运行情况在系统性能和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之间平衡。
这样相比于背景技术提到的集中式调度架构,因为小区里某些终端设备采用分布式调度,传输网络带宽的需求就会降低。相比于背景技术提到的分布式调度架构,因为小区里某些边缘终端设备可以采用集中式调度,小区的系统性能将得到提升。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例如将图4、图5或图9所示的实施例称为第一方法,将图6、图7、图10、图11或图12所示的实施例称为第二方法,在此,第一方法与第二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结合使用时,执行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例如,图4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可以与图6实施例所示的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具体情况如图8所示,图8中,图4所示的实施例执行在前,图6所示的实施例执行在后,这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例子,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已经确定了第一指示信息后,该方法包括:
1301、当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网络信息发生变化后,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协商改变调度节点。
具体的,可以由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变更指示,第一节点返馈一个变更响应,反之亦然,也可以由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变更指示,第二节点反馈一个变更响应。
具体的网络信息所包括的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介绍,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所介绍的内容也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调度指示、承载类型指示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1302、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变化后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二指示信息。
具体的可以根据上述提到的表2或表3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具体的可以根据上述提到的表4或表5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二指示信息,在此不再赘述。
1303、向该第一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调度节点变更为由该第一节点调度或由该第二节点调度。
也就是说,原来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变更为由第二节点进行调度;或者原来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进行调度变更为由第一节点进行调度。
为了进一步说明该实例,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示例,当然这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发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举的例子,具体的调度方法是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在此不再赘述。
1304、第二节点接收SGW发送的下行数据。
1305、第二节点对该终端设备2的下行数据在MAC层进行调度,生成MAC PDU。
具体的,该数据可以经过PDCP层处理、RLC层处理和MAC层调度功能处理后,生成MAC PDU。
1306、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终端设备2的MAC PDU。
1307、第一节点收到该终端设备2的MAC PDU后,将终端设备2的MAC PDU经过PHY层处理后,经过射频功能处理,通过第一节点与终端设备2之间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终端设备2。
1308、终端设备2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该第一节处理后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并且一个小区里的终端设备的调度方式可以随着终端设备或者网络信息(比如Fronthaul传输网络负载)发生变更,发明提供的方案是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比如Fronthaul传输网络负载),动态确定该终端设备是集中式调度还是分布式调度。一个小区里的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的调度方式(集中式调度、或分布式调度)。进而实现系统性能和传输网络带宽需求之间平衡。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图13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单独使用,适用于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发生变化,需要重新确定调度节点的场景,也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结合使用,例如将图4、图5或图9所示的实施例称为第一方法,将图6、图7、图10、图11或图12所示的实施例称为第二方法,在此,图13所示的方法与第一方和/或第二方法结合使用,结合使用时,第一方法和/或第二方法可以执行在前,图13所示的方法执在后。
基于上述所介绍的实施例,示例性的,当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进行调度时,所述第一指示还携带资源指示,所述第一节点使用该资源指示所指示的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节点处理后的数据。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调度,至少包括无线资源的分配。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数据传输节点,为了表述方便,下述将该一种传输节点称为该节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节点与第一节点都具有调度功能,该节点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二节点或第二节点行为的功能, 该实施例包括:
处理模块1401,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节点调度或由该节点调度;
发送模块1402,用于向该第一节点发送该处理模块1401确定的第一指示信息;
该发送模块1402,用于当该处理模块1401确定的该第一指示息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节点进行调度时,向第一节点发送未经过该该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或者,用于当该处理模块确定的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节点进行调度,向该第一节点发送经过该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该处理模块1401还用于当该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发生变化时,与该第一节点协商改变调度节点,根据终端设备变化后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二指示信息;
进一步,该发送模块1402,还用于向该第一节点发送处理模块1401确定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调度节点由该节点变更为由该第一节点调度或由第一节点变更为由该节点调度。
其中,该发送模块1402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调度指示或者承载类型指示。
进一步,该发送模块1402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该承载标识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对应承载上的数据由该第一节点进行调度或者由该节点进行调度。
其中,该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该第一节点发送PDCP PDU或者IP PDU;或者向该第一节点发送MAC PDU;或者向该第一节点发送PHY层数据。
其中,该发送模块向该第一节点发送的MAC PDU包括:由MAC层调度功 能处理后的MAC PDU;或者由MAC层调度功能和MAC层的HARQ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
其中,该终端设备基本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业务Qos信息、测量报告、终端的能力或终端设备的优先级信息;该网络信息包括:传输网络的负载信息。
其中,该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以下任一条件确定该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第二指示信息:
条件1,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小区边缘时,由该节点调度,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非小区边缘时,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2,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高于第二门限时,由该节点调度,当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门限时,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3,当终端设备的能力支持COMP时,由该节点调度,当终端设备的能力不支持COMP时,由第一节点调度;
条件4,传输网络的负载轻时,由该节点调度,当传输网络的负载重时,由第一节点调度。
其中,该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对多个终端设备进行调度时,根据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确定该第一指示信息或者该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条件包括下述任一种条件:
条件1,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小区边缘时,由本装置调度,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非小区边缘时,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2,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高于第二门限时,由本节点调度,当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门限时,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3,当终端设备的能力支持COMP时,由本节点调度,当终端设备的能力不支持COMP时,由第一节点调度;
第二条包括当传输网络的负载轻时,由本节点调度,当传输网络的负载重时,由第一节点调度。
可选的,如图14a所示,该节点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403,用于接收SGW发送的下行数据。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对应的实体装置可以为处理器,发送模块对应的实体装置可以为发射器,可选的,接收模块对应的实体装置可以为接收器。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节点,为了表述方例,该另一种数据传输节点简称为该节点,所节点与第二节点都具有调度功能,该节点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一节点或第一节点行为的功能,该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1501,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节点调度或由该第二节点调度;
该接收模块1501,用于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节点进行调度,接收该第二节点发送的未经过该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或者,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二节点进行调度,接收该第二节点发送的经过该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
处理模块1502,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进行处理;或者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进行处理;
发送模块1503,用于发送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
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该处理模块1502,还用于当该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发生变化,该节点与该第二节点之间协商改变调度节点;
进一步,该接收模块1501,用于在该处理模块1502确定改变调度节点后,接收该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为该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变化后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的,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 终端设备由该第二节点调度变更为该节点调度,或者由该节点调度变更为由该第二节点调度。
进一步,该接收模块1501接收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该承载标识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对应承载上的数据由该节点进行调度或者由该第二节点进行调度。
其中,该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PDCP PDU或者IP PDU;或者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MAC PDU;或者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PHY层数据。
其中,该接收模块接收的MAC PDU包括:由MAC层调度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或者由MAC层调度功能和MAC层HARQ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节点接收MAC PDU,则对所述MAC PDU经过PHY层处理和射频功能处理;或者如果所述第一节点接收PHY层数据,则对所述PHY层数据进行射频功能处理;或者如果所述第一节点接收PDCP PDU,则对所述PDCP PDU进行RLC层处理、MAC层调度功能处理、物理层处理和射频功能处理;或者如果所述第一节点接收IP PDU,则对所述IP PDU进行PDCP层处理、RLC层处理、MAC层调度功能处理、物理层处理和射频功能处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对应的实体设备为接收器,处理模块对应的实体设备为处理器,发送模块对应的实体设备为发射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图14、图14a和图15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是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或网络信息,动态的确定该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第二节点调度,从而使一个小区里的不同的终端设备,实现不同的调度方式(即集中式调度或分布式调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是根据每个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动态的确定该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第二节点调度,使一个小区里的不同的终端设备,实现不同的调度方式(即集中式调度或分布式调度)。这样相比于背景技术提到的集中式调度架构,因为小区里某些终端设备采用分布式调度,传输网络带宽的需 求就会降低。相比于背景技术提到的分布式调度架构,因为位于小区缘终端设备可以采用集中式调度,小区的系统性能得到了提升。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该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该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2)

  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都具有调度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或所述第二节点调度;
    如果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进行调度,则所述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或者,如果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节点进行调度,则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
  2. 根据权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发生变化后,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协商改变调度节点;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变化后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二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变更为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变更为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
  3. 根据权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调度指示或者承载类型指示。
  4. 根据权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述承载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 承载标识所对应承载上的数据由所述第一节点进行调度或者由所述第二节点进行调度。
  5. 根据权1至4任一权要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PDCP PDU或者IP PDU。
  6. 根据权1至4任一权要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MAC PDU;或者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PHY层数据。
  7. 根据权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 PDU包括:
    所述MAC PDU是由MAC层调度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或者
    所述MAC PDU是由MAC层调度功能和MAC层的HARQ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
  8. 根据权1或者7任一权要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基本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业务Qos信息、测量报告、终端的能力或终端设备的优先级信息;
    所述网络信息包括:传输网络的负载信息。
  9. 根据权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任一个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第二指示信息:
    条件1,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小区边缘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非小区边缘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2,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 区信号强度高于第二门限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当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门限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3,当终端设备的能力支持COMP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当终端设备的能力不支持COMP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4,传输网络的负载轻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当传输网络的负载重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
  10. 根据权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对多个终端设备进行调度时,根据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确定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条件包括下述任一种条件:
    条件1,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小区边缘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非小区边缘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2,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高于第二门限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当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门限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3,当终端设备的能力支持COMP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当终端设备的能力不支持COMP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
    第二条包括当传输网络的负载轻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二节点调度,当传输网络的负载重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
  1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节点和 至少一个第二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都具有调度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或所述第二节点调度;
    如果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进行调度,则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如果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节点进行调度,则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所述第一节点对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终端设备。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发生变化,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协商改变调度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变化后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变更为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或者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变更为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述承载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对应承载上的数据由所述第一节点进行调度或者由所述第二节点进行调度。
  14.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权要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PDCP PDU或者IP PDU。
  15.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权要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MAC PDU;或者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PHY层数据。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 PDU包括:
    所述MAC PDU是由MAC层调度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或者
    所述MAC PDU是由MAC层调度功能和MAC层HARQ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
  17. 根据权利要求至16任一权要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节点接收MAC PDU,则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MAC PDU经过PHY层处理和射频功能处理;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节点接收PHY层数据,则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PHY层数据进行射频功能处理;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节点接收PDCP PDU,则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PDCP PDU进行RLC层处理、MAC层调度功能处理、物理层处理和射频功能处理;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节点接收IP PDU,则所述第一节点对所述IP PDU 进行PDCP层处理、RLC层处理、MAC层调度功能处理、物理层处理和射频功能处理。
  18. 一种数据传输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与第一节点都具有调度功能,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或由所述节点调度;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第一指示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进行调度时,向第一节点发送未经过所述所述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或者,用于当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节点进行调度,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经过所述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
  19. 根据权利求18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发生变化时,与所述第一节点协商改变调度节点,根据终端设备变化后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处理模块确定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变更为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节点调度变更为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调度指示或者承载类型指示。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 模块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述承载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对应承载上的数据由所述第一节点进行调度或者由所述节点进行调度。
  22. 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任一权要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PDCP PDU或者IP PDU;或者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MAC PDU;或者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PHY层数据。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MAC PDU包括:由MAC层调度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或者由MAC层调度功能和MAC层的HARQ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
  24. 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任一权要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基本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业务Qos信息、测量报告、终端的能力或终端设备的优先级信息;
    所述网络信息包括:传输网络的负载信息。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以下任一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第二指示信息:
    条件1,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小区边缘时,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节点调度,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非小区边缘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2,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高于第二门限时,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节点调度,当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小于 第二门限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3,当终端设备的能力支持COMP时,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节点调度,当终端设备的能力不支持COMP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4,传输网络的负载轻时,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节点调度,当传输网络的负载重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对多个终端设备进行调度时,根据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条件包括下述任一种条件:
    条件1,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小区边缘时,所述终端设备由本节点调度,当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位于非小区边缘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2,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高于第二门限时,所述终端设备由本节点调度,当测量报告中服务小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限或者相邻小区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门限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或者
    条件3,当终端设备的能力支持COMP时,所述终端设备由本节点调度,当终端设备的能力不支持COMP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
    第二条包括当传输网络的负载轻时,所述终端设备由本节点调度,当传输网络的负载重时,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节点调度。
  27. 一种数据传输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与第二节点都具有调度功能,所述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 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节点调度或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节点进行调度,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或者,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节点进行调度,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未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的数据包进行处理;或者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经过所述第二节点的调度功能处理后的数据包进行处理;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发生变化,所述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协商改变调度节点;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改变调度节点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节点根据终端设备变化后的基本信息和/或网络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变更为所述节点调度,或者由所述节点调度变更为由所述第二节点调度。
  29. 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述承载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承载标识所对应承载上的数据由所述节点进行调度或者由所述第二节点进行调度。
  30. 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任一权要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PDCP PDU或者IP PDU;或者
    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MAC PDU;或者
    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PHY层数据。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MAC PDU包括:
    由MAC层调度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或者
    由MAC层调度功能和MAC层HARQ功能处理后的MAC PDU。
  32.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第一节点接收MAC PDU,则对所述MAC PDU经过PHY层处理和射频功能处理;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节点接收PHY层数据,则对所述PHY层数据进行射频功能处理;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节点接收PDCP PDU,则对所述PDCP PDU进行RLC层处理、MAC层调度功能处理、物理层处理和射频功能处理;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节点接收IP PDU,则对所述IP PDU进行PDCP层处理、RLC层处理、MAC层调度功能处理、物理层处理和射频功能处理。
CN201580084207.4A 2015-12-31 2015-12-31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3534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100126 WO2017113296A1 (zh) 2015-12-31 2015-12-31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3411A true CN108353411A (zh) 2018-07-31
CN108353411B CN108353411B (zh) 2020-11-03

Family

ID=59224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4207.4A Active CN108353411B (zh) 2015-12-31 2015-12-31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4523B2 (zh)
EP (1) EP3383118B1 (zh)
JP (1) JP6616009B2 (zh)
CN (1) CN108353411B (zh)
WO (1) WO20171132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0853A (zh) * 2019-09-30 2022-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24105B2 (en) * 2017-02-10 2020-04-1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Hierarchical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86561B1 (en) * 2017-02-21 2020-12-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s for dual connectivity between a dual protocol stack user equipment and two baseband units of a radio acc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1425601B2 (en) * 2020-05-28 2022-08-2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ooling of baseband units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28349A1 (en) * 2003-01-10 2004-11-18 Sophie Vrzic Semi-distributed scheduling scheme for the reverse link of wireless systems
CN101444028A (zh) * 2006-04-24 2009-05-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集中式和分布式调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EP2239974A2 (en) * 2009-04-08 2010-10-13 Vodafone Group PLC Method and network controller for reducing traffic load of multiple carriers to trigger carrier switch-off in wide area mobile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62091B2 (en) * 2008-03-14 2011-06-14 Intel Corpor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techniques for relay-based wireless networks
US8462737B1 (en) * 2008-06-27 2013-06-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IMO split-physical layer scheme for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0000094A1 (zh) * 2008-07-01 2010-01-07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网络中为移动终端调度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324511A1 (en) * 2011-06-20 2012-12-20 Koh Sih-Ping Apparatus, system for scheduling and broadcasting media, automatic channel schedul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3384406B (zh) * 2012-05-03 2016-05-1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系统的调度方法
ES2442974B1 (es) * 2012-05-10 2015-03-06 Vodafone Espana Sau Dispositivo de control de planificacion, analizador de dispositivo de equipo de usuario y metodo de priorizacion de calidad de servicio que hace uso de los mismos
KR101667507B1 (ko) * 2012-11-29 2016-10-18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데이터 전송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JP2015076761A (ja) 2013-10-09 2015-04-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装置
CN104811963B (zh) * 2014-01-26 2018-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站点协议栈的配置方法及控制器、接入站点
CN104796918B (zh) 2015-03-17 2018-09-28 无锡北邮感知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组网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28349A1 (en) * 2003-01-10 2004-11-18 Sophie Vrzic Semi-distributed scheduling scheme for the reverse link of wireless systems
CN101444028A (zh) * 2006-04-24 2009-05-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集中式和分布式调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EP2239974A2 (en) * 2009-04-08 2010-10-13 Vodafone Group PLC Method and network controller for reducing traffic load of multiple carriers to trigger carrier switch-off in wide area mobile network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0853A (zh) * 2019-09-30 2022-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950853B (zh) * 2019-09-30 2023-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04563A (ja) 2019-02-14
WO2017113296A1 (zh) 2017-07-06
EP3383118A4 (en) 2018-12-19
US20180317243A1 (en) 2018-11-01
EP3383118A1 (en) 2018-10-03
JP6616009B2 (ja) 2019-12-04
US10674523B2 (en) 2020-06-02
CN108353411B (zh) 2020-11-03
EP3383118B1 (en) 202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4886B2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implemen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JP6705004B2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US20160204906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0267339B (zh)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3379651B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141240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er device buffer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16561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JP2013531435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US1105790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0674523B2 (en) Centralized scheduling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US1041185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19240808A1 (en) Backhaul scheduling
US2022002221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513728B (zh) 系统信息发送方法、系统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0631318B2 (en) Resource divi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021043A1 (en) HANDLING OVERLAPPING OF MULTIPLE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S (PUSCHs)
WO2023102925A1 (zh) 功率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98226A1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WO2016167833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status information between a wlan termination node and a cellular manager
GB252094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W202224473A (zh) 細胞間干擾敏感的無線資源分配方法及裝置
CN116456489A (zh) 定时提前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20005290A (ja) Wlan/3gpp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での上りリン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