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0853B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0853B
CN113950853B CN201980097030.XA CN201980097030A CN113950853B CN 113950853 B CN113950853 B CN 113950853B CN 201980097030 A CN201980097030 A CN 201980097030A CN 113950853 B CN113950853 B CN 113950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andidate
target
signal quality
ps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70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0853A (zh
Inventor
孙慧明
严乐
曾清海
胡星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50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0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0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0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data streams, e.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carrier aggregation [CA] 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条件切换机制与DC场景相结合时,可能造成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具体方案为:终端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辅节点SN或添加第一目标SN的触发条件;终端基于第一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第一目标SN;第一小区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工作在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模式下时,UE可以同时通过主节点(Master Node,MN)和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进行数据传输。现有协议支持DC场景下的切换,例如,MN或SN发起的条件主辅小区(Primary SecondaryCell,PSCell)的添加或变更,或,SN的添加或变更(MN/SN initiated ConditionalPSCell/SN Addition/Change)。
但是,在将条件切换(conditional handover,CHO)机制与DC场景下的切换相结合时,由于触发条件的下发与终端判断候选SN是否满足触发条件的时间存在时间差,因此,可能造成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能够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辅节点SN或添加该第一目标SN的触发条件;该终端基于上述第一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上述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上述第一目标SN;该第一小区为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基于本方案,通过终端在确定目标SN之前,先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并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SN,使得终端变更或添加SN之前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而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上述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上述终端确定停止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该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包括上述终端判断至少一个候选SN是否满足上述触发条件;或者,上述终端忽视上述至少一个候选SN的辅小区组SCG配置;或者,上述终端忽视上述触发条件;或者,上述终端删除上述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或者,上述终端删除上述触发条件。基于本方案,通过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的情况下,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确定停止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触发条件,从而避免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进行条件SN的变更或条件SN的添加,造成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将满足上述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且,上述终端释放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上述终端将满足上述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且,上述终端将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为目标SN。基于本方案,通过在终端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较差的情况下,可以将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从而确保终端连接的目标MN的信号质量较好,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接收来自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进行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目标SN的SCG配置;上述终端停止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流程,执行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流程。基于本方案,在终端执行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流程过程中,如果第一接入网设又发起了传统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终端将停止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流程,执行传统的(不带条件的)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流程。即传统的SN的添加或变更的优先级高于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优先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终端与上述第二目标SN接入成功的情况,上述终端删除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基于本方案,在终端与传统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中的目标SN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将条件SN变更或条件SN添加流程中的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删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该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用于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该第一小区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上述终端变更至目标辅节点SN或添加该目标SN的触发条件。基于本方案,通过向终端发送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使得终端在确定目标SN之前,先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并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SN,因此终端变更或添加SN之前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而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至少一个候选SN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上述候选SN为上述终端分配无线资源,该第一消息包括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指示信息;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上述候选SN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上述候选SN分配的辅小区组SCG配置。基于本方案,在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流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复用现有的消息,向候选S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只是该SN添加请求消息中包括条件添加或变更的指示。可选的,上述第一消息也可以为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第一候选SN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候选SN释放该第一候选SN的SCG配置,该第一候选SN为至少一个候选SN中除上述目标SN以外的SN。基于本方案,通过向至少一个候选SN中除目标SN以外的候选SN发送第三消息,请求目标SN以外的候选SN释放其为终端分配的SCG配置,从而能够节省候选SN的无线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主辅小区PSCell或添加该第一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上述终端基于该第一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上述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确定为上述第一目标PSCell;上述第一小区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基于本方案,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下发第一信号质量参数的门限值,从而使得终端在确定目标PSCell之前,先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在终端确定其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PSCell,能够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示例性的,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时,可能是站内切换(intra-SN PSCell Change),也可能是站间切换(inter-SN PSCellChange)。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上述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上述终端确定停止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该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包括终端判断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是否满足上述触发条件;或者,上述终端忽视上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或者,上述终端忽视上述触发条件;或者,上述终端删除上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或者,上述终端删除上述触发条件。基于本方案,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的情况下,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确定停止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触发条件,从而避免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进行条件PSCell的变更或条件PSCell的添加,造成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属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该第二接入网设备为上述终端变更至上述第一目标PSCell之前,该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辅节点SN。基于本方案,上述PSCell的变更可以为站内切换(intra-SN PSCell Change)。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将满足上述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且,上述终端释放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上述终端将满足上述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且,上述终端将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为上述第一目标SN。基于本方案,通过在终端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较差的情况下,可以将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从而确保终端连接的目标MN的信号质量较好,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终端接收来自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上述终端进行PSCell的添加或PSCell的变更;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目标PSCell的配置;上述终端停止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流程,执行PSCell的添加或PSCell的变更流程。基于本方案,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了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流程后,又发起了传统的PSCell的添加或变更流程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停止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流程,执行PSCell的添加或PSCell的变更流程。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终端与上述第二目标PSCell接入成功的情况下,上述终端删除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基于本方案,在终端与传统的PSCell的添加或变更流程中的目标PSCell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终端删除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流程中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该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用于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该第一小区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该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目标主辅小区PSCell或添加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基于本方案,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信号质量参数的门限值,从而使得终端在确定目标PSCell之前,先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在终端确定其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PSCell,能够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上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该第一消息包括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指示信息;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上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上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分配的PSCell的配置。基于本方案,在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流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复用现有的消息。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向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只是该SN添加请求消息中包括条件添加或变更的指示。可选的,该第一消息也可以为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至少一个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释放上述第一候选PSCell的配置,该至少一个候选PSCell包括上述第一候选PSCell,该第一候选PSCell与上述目标PSCell为不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基于本方案,通过向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释放请求消息,请求该第二接入网设备释放其为终端分配的PSCell的配置,从而能够节省该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无线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来自第一主节点MN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候选MN的标识,每个候选MN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辅节点SN的标识,该至少一个候选MN的主小区组MCG配置,该至少一个候选SN的辅小区组SCG配置,以及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切换至目标MN且变更至目标SN的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上述终端确定上述目标MN以及上述目标SN,上述目标MN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上述目标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的结果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基于本方案,通过条件MN切换和条件SN变更的条件组合,能够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SN。该方案与先通过触发条件确定目标MN,再确定目标SN的方法相比,能够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SN。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触发条件还包括:上述候选MN对应的第一权重,以及上述候选SN对应的第二权重,上述终端确定上述目标MN以及上述目标SN,包括:上述终端根据每个候选MN的信号质量参数,该候选MN对应的一个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上述第一权重和上述第二权重,确定上述候选MN和上述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上述终端将该加权和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候选MN和候选SN,确定为上述目标MN和上述目标SN。基于本方案,可以通过候选MN和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SN。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主节点MN确定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切换至目标MN且变更至目标辅节点SN的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该触发条件用于上述终端根据每个候选MN和该候选MN对应的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的结果,同时确定上述目标MN和上述目标SN;上述第一MN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候选MN的标识,每个候选MN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SN的标识,该至少一个候选MN的主小区组MCG配置,该至少一个候选SN的辅小区组SCG配置,以及上述触发条件。基于本方案,通过条件MN切换和条件SN变更的条件组合,能够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SN。该方案与先通过触发条件确定目标MN,再确定目标SN的方法相比,能够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SN。
结合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触发条件还包括候选MN对应的第一权重,以及候选SN对应的第二权重。基于本方案,可以通过候选MN和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SN。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第一MN向第一SN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SN不发起条件SN变更,该第一SN为上述终端变更至上述目标SN之前,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辅节点SN。基于本方案,通过在源MN向终端发起带条件SN变更的条件MN切换后,指示源SN不发起条件SN变更,从而能够避免不同变更情况之间可能发生碰撞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来自第一主节点MN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候选MN的标识,每个候选MN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主辅小区PSCell的标识,该至少一个候选MN的主小区组MCG配置,该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以及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切换至目标MN且变更至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上述终端确定上述目标MN以及上述目标PSCell,上述目标MN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上述目标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的结果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基于本方案,通过条件MN切换和条件PSCell变更的条件组合,能够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PSCell。该方案与先通过触发条件确定目标MN,再确定目标PSCell的方法相比,能够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PSCell。
结合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触发条件还包括:上述候选MN对应的第一权重,以及上述候选PSCell对应的第二权重,上述终端确定上述目标MN以及上述目标PSCell,包括:上述终端根据每个候选MN的信号质量参数,该候选MN对应的一个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上述第一权重和上述第二权重,确定该候选MN和该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上述终端将该加权和大于或等于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候选MN和候选PSCell,确定为上述目标MN和上述目标PSCell。基于本方案,可以通过候选MN和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PSCell。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主节点MN确定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切换至目标MN且变更至目标主辅小区PSCell的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该触发条件用于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候选MN和该候选MN对应的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的结果,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PSCell;上述第一MN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候选MN的标识,每个候选MN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标识,该至少一个候选MN的主小区组MCG配置,该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以及上述触发条件。基于本方案,通过条件MN切换和条件PSCell变更的条件组合,能够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PSCell。该方案与先通过触发条件确定目标MN,再确定目标PSCell的方法相比,能够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PSCell。
结合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触发条件还包括候选MN对应的第一权重,以及候选PSCell对应的第二权重。基于本方案,可以通过候选MN和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PSCell。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上述第一MN向上述第一SN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一SN不发起条件PSCell变更,该第一SN为上述终端变更至上述目标SN之前,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辅节点SN。基于本方案,通过在源MN向终端发起带条件SN变更的条件PSCell切换后,指示源SN不发起条件PSCell变更,从而能够避免不同变更情况之间可能发生碰撞的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第七方面,以及第八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以及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本方案,上述信号质量参数可以为RSRP、RSRQ、RSSI,以及SINR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方面中的信号质量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储存有上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述方案的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存储器,收发器,用于收发信息,或者用于与其他网元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支持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保存该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支持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处理器用于通过接收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第一主节点,所述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第一主节点用于执行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第一主节点,所述终端用于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第一主节点用于执行上述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和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定义接入网到终端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下行链路,在下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下行数据,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下行方向;而终端到接入网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上行链路,在上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上行数据,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上行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资源也可以称为传输资源,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码道资源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用于在上行通信过程或者下行通信过程中承载数据或信令。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A对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传输”(transmit/transmission)如无特别说明,是指双向传输,包含发送和/或接收的动作。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传输”包含数据的发送,数据的接收,或者数据的发送和数据的接收。或者说,这里的数据传输包括上行和/或下行数据传输。数据可以包括信道和/或信号,上行数据传输即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传输,下行数据传输即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网络”与“系统”表达的是同一概念,通信系统即为通信网络。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和/或基站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终端支持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主节点(Master Node,MN)和辅节点(secondarynode,SN)共同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服务。MN与核心网(Core Network,CN)之间通过S1/NG接口连接。MN与核心网之间至少包括控制面连接,还可以有用户面连接,该S1接口包括S1-U/NG-U和S1-C/NG-C。其中,S1-U/NG-U代表用户面连接,S1-C/NG-C代表控制面连接。SN与核心网之间可以具有用户面连接,也可以不具有用户面连接。当SN与核心网之间不具有用户面连接时,终端的数据可以由MN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分流给SN。该MN又可被称为主基站或主接入网设备,SN又可被称为辅基站或辅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中的通信系统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通信系统,或者是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等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还可以是其他下一代(next generation,NG)通信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上述MN和SN可以为LTE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所定义的基站。例如,可以是LTE系统中的基站设备,即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eNodeB);还可以是NR系统中的接入网侧设备,包括gNB、传输点(tra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等。
示例性的,上述MN和SN可以是由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组成的,采用CU-DU的结构可以将基站的协议层拆分开,部分协议层的功能放在CU集中控制,剩下部分或全部协议层的功能分布在DU中,由CU集中控制DU,从而能够节省成本,易于网络扩展。示例性的,MN和SN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U,以及一个或多个DU。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上述MN和SN的具体架构并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双连接可以在不同制式的接入网设备之间实现,如图2所示,为LTE-NR双连接(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EN-DC)网络的示意图。EN-DC网络是4G无线接入网与5G NR的双连接,LTE基站(LTE eNB)作为MN,NR基站(NR gNB)作为SN。如图2中的(a)所示,LTE eNB与LTE系统的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之间存在S1接口,至少有控制面连接,可以还有用户面连接。如图2中的(b)所示,NR gNB和EPC之间存在S1-U接口,即只可以有用户面连接。
如图3所示,为NR-LTE双连接(NR-E-UTRA Dual Connectivity,NE-DC)网络的示意图。NE-DC网络是5G核心网下的4G无线接入网与5G NR的双连接,NR基站(gNB)作为MN,LTE基站(ng-eNB)作为SN,且MN和SN都连接5G核心网(5th Generation Core Network,5GC)。如图3中的(a)所示,gNB与5GC之间存在NG接口,可以为终端建立控制面连接和用户面连接,ng-eNB通过gNB向5GC发送用户面数据。如图3中的(b)所示,ng-eNB与5GC之间存在NG-U接口,仅为终端建立用户面连接,ng-eNB直接向5GC发送用户面数据。
如图4所示,为5G核心网LTE-NR双连接(Next Generation E-UTRA-NR DualConnectivity,NGEN-DC)网络的示意图。NGEN-DC网络是5G核心网下的4G无线接入网与5GNR的双连接,LTE基站(ng-eNB)作为MN,NR基站(gNB)作为SN,且MN和SN都连接5GC。如图4中的(a)所示,ng-eNB与5GC之间存在NG接口,可以为终端建立控制面连接和用户面连接,gNB通过ng-eNB向5GC发送用户面数据。如图4中的(b)所示,gNB与5GC之间存在NG-U接口,仅为终端建立用户面连接,gNB直接向5GC发送用户面数据。
在图2至图4的双连接网络中,SN和核心网之间也可以不建立用户面连接,而是经由MN传递数据,例如,在下行方向上,终端的数据先到达MN,MN在PDCP层将终端的数据分流给SN,其中分流的数据的形式例如为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适应于传统LTE的双连接,也可以适用于5G系统的EN-DC网络、NE-DC网络,或NGEN-DC网络,还可以适应于5G核心网NR-NR双连接(NR-NR Dual Connectivity,NR-DC)以及未来的其他DC架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通信方法适应的双连接网络的具体架构并不进行限定,在此仅是以图2-图4进行示例性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以EN-DC网络架构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在双连接中,终端与接入网侧建立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可以由MN或者SN独立提供,也可由MN和SN同时提供。由MN提供的承载称为主小区组(MasterCell Group,MCG)承载,其中,MCG包含用于为终端提供空口资源的至少一个MN管理的小区;由SN提供的承载称为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承载,其中,SCG包含用于为终端提供空口资源的至少一个SN管理的小区。此外,同时由MN和SN提供空口资源的承载称为分离承载(split Bearer)。
当MCG中仅有一个小区时,该小区为终端的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当SCG中仅一个小区时,该小区为终端的主辅小区(Primary Secondary Cell,PSCell)。PCell和PSCell可以统称为特别小区(Special Cell,SpCell)。当MCG或SCG中各有多个小区时,除了SpCell的小区都可以称为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此时各个小区组中的SCell与SpCell进行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共同为终端提供传输资源。其中,PSCell属于SCG的小区中,UE被指示进行随机接入或者初始PUSCH传输的小区。SCell是工作在辅载波上的小区,一旦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建立,SCell就可能被配置以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
在终端进行载波聚合或双连接通信的场景中,MN或SN发起条件PSCell的添加,条件PSCell的变更,条件SN的添加,或条件SN的变更中的任一流程时,由于源MN发给终端的触发条件的时间与终端判断候选SN是否满足触发条件的时间存在时间差,因此可能导致终端将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SN时,其连接的PCell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从而造成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用户体验较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将条件切换机制与DC场景相结合时,可能造成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能够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在具体实现时,本申请实施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图1所示的MN、SN、终端均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组成结构,或者包括图5所示的部件。
示例性的,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500的组成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通信装置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收发器503以及通信总线504。
下面结合图5对该通信装置5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501是通信装置50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501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其中,处理器5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数据,执行通信装置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5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5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5中所示的处理器501和处理器5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5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通信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通信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通信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5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504与处理器501相连接。存储器502也可以和处理器501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502用于存储执行本发明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501来控制执行。
收发器503,用于与接入点之间的通信。当然,收发器503还可以用于与通信网络通信,通信网络例如为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收发器503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实现接收功能,以及发送单元实现发送功能。
通信总线5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通信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5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嵌入式设备、芯片系统或有图5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此外,图5中示出的组成结构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装置的限定,除图5所示部件之外,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结合图1-图5,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600-S603。
S600、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
示例性的,该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用于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该第一小区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该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Quality,RSRQ)、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以及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信号质量参数的具体参数并不进行限定,在此仅是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在信号质量参数为上述多个参数的情况下,上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可以包括每个信号质量参数对应的门限值。例如,信号质量参数包括RSRP和RSRQ时,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可以包括RSRP对应的一个门限值和RSRQ对应的一个门限值。
示例性的,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可以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自己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在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MN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还可以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SN确定的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和SN共同协商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进行限定,在此仅是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终端的质量需求、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负载情况等参数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确定方法并不进行限定,在此仅是示例性说明。
S60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
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SN或添加第一目标SN的触发条件。可选的,该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该至少一个候选SN包括第一目标SN。
示例性的,触发条件可以包括执行事件类型和相应的门限值。例如,执行事件类型可以包括A3事件、A4事件、A5事件、B1事件、B2事件或其他执行事件类型等。例如,A3事件:表示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质量,用于同频、异频的基于覆盖的切换;A4事件:表示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用于基于负荷的切换,可用于负载均衡;A5事件:表示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并且邻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可用于负载均衡;异系统测量事件:B1事件:邻小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用于测量高优先级的异系统小区;B2事件: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定门限,并且邻小区质量高于一定门限,用于相同或较低优先级的异系统小区的测量。
示例性的,上述触发条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执行事件类型,以及每个执行事件类型相对应的门限值。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触发条件包括的具体事件类型并不进行限定,在此仅是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上述触发条件为终端添加第一目标SN的触发条件时,该终端在添加第一目标SN之前,可以仅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传输数据。该终端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传输数据时,可以进行载波聚合,即终端可以同时使用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多个小区(其中一个是主小区PCell,其它是辅小区SCell)进行上下行通信,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上述第一小区为终端工作在单连接模式下进行载波聚合的PCell。可选的,该第一小区也可以为终端工作在单连接单小区模式下的服务小区。
示例性的,上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SN的触发条件时,该终端在变更至第一目标SN之前,可以通过源SN和第一接入网设备传输数据。即该终端在变更至第一目标SN之前,工作在双连接模式,该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主节点MN。上述第一小区为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由MN管理的PCell。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信息可以携带在一个消息中,也可以携带在多个消息中。例如,第一信息可以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例如,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或RRCReconfiguration)中。再例如,第一信息中的触发条件可以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中,第一信息中的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可以携带在系统消息中。可选的,该第一信息还包括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时,该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也可以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中。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一信息的具体携带方法并不进行限定,在此仅是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信息包括的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触发条件,以及至少一个候选SN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由MN决定,也可以是由SN决定,还可以是由MN和SN协商决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S602、终端接收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在第一信息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终端接收RRC重配置消息,获取第一信息。在第一信息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和系统消息的情况下,终端接收RRC重配置消息,获取触发条件,终端接收系统消息,获取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
S603、终端基于第一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第一目标SN。
第一小区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
示例性的,在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多个参数的情况下,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可以为多个,上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可以包括:第一小区的至少一个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每个信号质量参数对应的门限值。例如,信号质量参数包括RSRP和RSRQ时,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可以包括RSRP对应的一个门限值(记为门限值1)和RSRQ对应的一个门限值(记为门限值2),上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可以包括:第一小区的RSRP大于或等于门限值1,和/或,第一小区的RSRQ大于或等于门限值2。
示例性的,在终端应用候选SN的SCG配置成功时,终端可以基于第一信息中的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确定其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再进一步将至少一个候选SN中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第一目标SN。从而避免第一接入网设备下发触发条件的时间与终端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SN的时间存在时间差时,由于第一小区信号质量下降过多导致终端的双连接体验下降的问题。
示例性的,在第一小区为终端工作在单连接单小区模式下的服务小区,或,终端工作在单连接模式下进行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的情况下,终端先判断该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在该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进一步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第一目标SN。可选的,终端可以向其确定的第一目标SN发起随机接入,终端与该第一目标SN接入成功时,该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时的MN,第一目标SN为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时的SN。
示例性的,在上述第一小区为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由MN管理的主小区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先判断该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在该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进一步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第一目标SN。可选的,终端可以向其确定的第一目标SN发起随机接入,终端与该第一目标SN接入成功时,该终端可以同时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一目标SN传输数据。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时的MN,第一目标SN为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时的SN。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下发第一信号质量参数的门限值,从而使得终端在确定目标SN之前,先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在终端确定其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SN,能够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终端接收第一信息;终端基于第一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第一目标SN。本实施例通过终端在确定目标SN之前,先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并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SN,使得终端变更或添加SN之前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而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7所示,在终端和上述第一目标SN接入成功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600-S603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604。
S604、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候选SN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候选SN释放第一候选SN的SCG配置。
该第一候选SN为至少一个候选SN中除第一目标SN以外的SN。
示例性的,以至少一个候选SN包括T-SN1、T-SN2和T-SN3为例。若步骤S603中确定的第一目标SN为T-SN1,那么在终端和该T-SN1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其他候选SN(T-SN2和T-SN3)发送第一消息,指示T-SN2释放T-SN2的SCG配置,T-SN3释放T-SN3的SCG配置。
可选的,上述第一消息可以为释放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通过向至少一个候选SN中除目标SN以外的候选SN发送释放请求消息,请求目标SN以外的候选SN释放其为终端分配的SCG配置,从而能够节省候选SN的无线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8所示,在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600-S602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605。
S605、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确定停止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或者,终端忽视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或者,终端忽视触发条件;或者,终端删除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或者,终端删除触发条件。
上述终端停止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包括:终端停止判断至少一个候选SN是否满足触发条件。
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确定其当前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终端可以停止判断至少一个候选SN是否满足上述触发条件。可选的,终端停止判断至少一个候选SN是否满足上述触发条件可以包括:终端停止预设时长后,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如果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继续判断至少一个候选SN是否满足上述触发条件;如果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终端再停止预设时长。或者,终端停止判断至少一个候选SN是否满足上述触发条件,并持续检测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继续判断至少一个候选SN是否满足上述触发条件。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忽视或删除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终端忽视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包括终端维持当前配置,即终端不执行条件SN添加或变更流程。
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忽视或删除触发条件。
本实施例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的情况下,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确定停止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触发条件。从而避免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进行条件SN的变更或条件SN的添加,造成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9所示,在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600-S602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606。
S606、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释放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将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为第一目标SN。
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将满足触发条件的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SN确定为第一目标MN,并释放信号质量较差的MN(第一接入网设备)。从而确保终端连接的MN的信号质量较好。
例如,终端在变更SN之前,终端通过MN和源SN同时传输数据,在发起条件SN变更流程后,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将触发条件的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T-SN1确定为目标MN,并释放MN。即终端可以通过目标MN和源SN同时传输数据。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将满足触发条件的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将信号质量较差的MN(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为第一目标SN。
例如,终端在变更SN之前,终端通过MN和源SN同时传输数据,在发起条件SN变更流程后,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将触发条件的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T-SN1确定为目标MN,并将MN切换为第一目标SN。即终端可以通过目标MN和第一目标SN同时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在终端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较差的情况下,可以将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从而确保终端连接的目标MN的信号质量较好,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0所示,在上述步骤S600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S607-S610。
S607、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至少一个候选SN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请求候选SN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该第二消息包括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该第二消息可以为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Request)或SN添加请求消息(SN Addition Request)。该SN添加请求消息中携带SN添加或SN变更的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以至少一个候选SN包括T-SN1、T-SN2和T-SN3为例。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分别向T-SN1、T-SN2和T-SN3发送第二消息,请求T-SN1、T-SN2和T-SN3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可选的,在候选SN下管理多个候选小区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候选SN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一列表,该第一列表包括多个候选小区的标识,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该候选SN为终端分配每个候选小区对应的无线资源;或者,在候选SN下管理多个候选小区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候选SN分别发送多个第二消息,每个第二消息用于指示该候选SN为终端分配一个候选小区对应的无线资源。
S608、候选SN接收第二消息。
示例性的,候选SN可以接收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或SN添加请求消息。
S609、候选SN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候选SN分配的SCG配置。
该第三消息可以为条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Request Acknowledge)或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SN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SN添加或SN变更的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以至少一个候选SN包括T-SN1、T-SN2和T-SN3为例。如果T-SN1、T-SN2和T-SN3可以接受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资源请求,T-SN1可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T-SN1分配的SCG配置;T-SN2可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T-SN2分配的SCG配置;T-SN3可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T-SN3分配的SCG配置。
可选的,上述候选SN分配的SCG配置可以全量配置或增量配置。上述第三消息还可以包括全量RRC配置(full RRC configuration)或者增量RRC配置(delta RRCconfiguration)的指示。可选的,如果第三消息包括增量RRC配置的指示,那么在上述步骤S607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源SN请求当前的SCG配置。
S610、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三消息。
示例性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候选SN发送的条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或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至少一个候选S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候选SN为终端分配SCG资源,在候选SN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资源请求的情况下,候选SN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携带SCG配置的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才可以向终端发送RRC重配置信息,指示终端进行SN的变更或添加。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1所示,在上述步骤S601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611-S614。
S61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进行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
第四消息包括第二目标SN的SCG配置。该第四消息可以为RRC重配置消息。
示例性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四消息,指示终端进行SN的变更或SN的添加。与步骤S601中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不同的是,步骤S611指示终端进行传统的不带条件判断的SN添加或变更,即指示终端添加或变更至该第二目标SN。而步骤S601中指示终端进行的是带条件判断的SN条件或变更,即需要在至少一个候选SN中,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第一目标SN,再添加或变更至该第一目标SN。也就是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了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流程(步骤S601)后,又发起了传统的SN的添加或变更流程(步骤S611)。
S612、终端接收第四消息。
S613、终端停止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流程,执行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流程。
示例性的,上述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流程可以包括:终端比较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大小,或者,终端确定候选SN是否满足触发条件。
例如,终端在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时,如果终端正在比较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大小,终端将停止比较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大小,添加第二目标SN或变更至第二目标SN。再例如,终端在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时,如果终端正在确定候选SN是否满足触发条件,终端将停止确定候选SN是否满足触发条件,添加第二目标SN或变更至第二目标SN。
示例性的,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了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流程后,又发起了传统的SN的添加或变更流程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停止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流程,执行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流程。即传统的SN的添加或变更的优先级高于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优先级。在终端执行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流程过程中,如果又接收到了传统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的指示,终端将停止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流程,执行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流程。
可选的,如果终端执行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流程后,终端和第二目标SN接入失败,那么终端可以继续执行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流程。
(可选的)S614、在终端和第二目标SN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终端删除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
示例性的,在终端和第二目标SN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将条件SN添加或变更流程中至少一个候选SN为终端分配的SCG配置删除。
可选的,在终端和第二目标SN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终端还可以将条件SN添加或变更流程中的触发条件删除。
本实施例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了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流程后,又发起了传统的SN的添加或变更流程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停止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流程,执行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2所示,应用在条件SN添加的流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201-S1213。
S120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候选S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
该SN添加请求消息中携带条件添加的指示。
该候选SN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在候选SN为多个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多个候选SN分别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指示候选SN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可选的,上述步骤S1201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向候选SN发送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 Request)。
如图12所示,图12中的候选SN包括第一目标SN和第一候选SN。
S1202、候选SN接收SN添加请求消息。
S1203、候选SN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示例性的,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条件添加的指示。
示例性的,在候选SN接受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资源请求的情况下,候选SN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该候选SN为终端分配的SCG配置。
可选的,上述步骤S1203中候选SN也可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条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
S1204、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可以理解的,步骤S1201-S120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607-S61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205、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添加第一目标SN的触发条件。
S1206、终端接收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基于第一信息,可以将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大小分为两种情况。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执行步骤S1207-S1211;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1212或步骤S1213。如图12所示,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1207-S1211为图12中的情况一;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1212为图12中的情况二;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1213为图12中的情况三。上述情况一、情况二和情况三为并列的三种情况。
S1207、终端基于第一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第一目标SN。
可以理解的,步骤S1205-S1207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601-S6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208、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示例性的,终端应用第一目标SN的SCG配置,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该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一目标SN添加成功的指示。
S1209、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目标SN发送SN重配置完成消息。
该SN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条件重配的指示。
可选的,步骤S1209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向第一目标SN发送条件SN重配置完成消息,以告知第一目标SN,终端已完成条件SN的添加流程。
S1210、终端向第一目标SN发起随机接入。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上述步骤S1208和步骤S1210的执行顺序并不进行限定,图12仅以先执行S1208,再执行S1210为例进行示意。
S1211、在终端和第一目标SN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第一候选SN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候选SN释放第一候选SN的SCG配置。
可以理解的,步骤S121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60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212、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确定停止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触发条件。
S1213、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释放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将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为第一目标SN。
可以理解的,步骤S1212-S121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605-S60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在条件SN添加流程中,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从而使得终端在确定目标SN之前,先确定其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并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SN,使得终端添加SN之前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而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3所示,应用在MN发起的条件SN变更的流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301-S1317。
S1301、MN向候选S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
该MN为步骤S601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该SN添加请求消息中携带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
上述候选SN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在候选SN为多个的情况下,MN向多个候选SN分别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指示候选SN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可选的,上述步骤S1301中MN也可以向候选SN发送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 Request)。
如图13所示,图13中的候选SN包括第一目标SN和第一候选SN。
S1302、候选SN接收SN添加请求消息。
S1303、候选SN向MN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示例性的,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
示例性的,在候选SN接受MN发送的资源请求的情况下,候选SN向MN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该候选SN为终端分配的SCG配置。
可选的,上述步骤S1303中候选SN也可以向MN发送条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
S1304、MN接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可以理解的,步骤S1301-S130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607-S61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305、MN向源SN发送SN释放请求消息。
该SN释放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源SN释放其资源。
S1306、源SN接收SN释放请求消息。
示例性的,源SN接收SN释放请求消息后,不再向终端发送数据。
S1307、源SN向MN发送SN释放请求确认消息。
S1308、MN接收SN释放请求确认消息。
S1309、MN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SN的触发条件。
S1310、终端接收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基于第一信息,可以将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大小分为两种情况。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执行步骤S1311-S1315;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1316或S1317。如图13所示,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1311-S1315为图13中的情况一;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1316为图13中的情况二;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1317为图13中的情况三。上述情况一、情况二和情况三为并列的三种情况。
S1311、终端基于第一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第一目标SN。
可以理解的,步骤S1309-S131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601-S6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312、终端向MN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示例性的,终端应用第一目标SN的SCG配置,并向MN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该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一目标SN变更成功的指示。
S1313、MN向第一目标SN发送SN重配置完成消息。
该SN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条件重配的指示。
可选的,步骤S1313中MN也可以向第一目标SN发送条件SN重配置完成消息,以告知第一目标SN,终端已完成条件SN的变更流程。
S1314、终端向第一目标SN发起随机接入。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上述步骤S1312和步骤S1314的执行顺序并不进行限定,图13仅以先执行S1312,再执行S1314为例进行示意。
S1315、在终端和第一目标SN接入成功的情况下,MN分别向第一候选SN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候选SN释放第一候选SN的SCG配置。
可以理解的,步骤S1315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60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316、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确定停止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触发条件。
S1317、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释放MN;或者,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将MN切换为第一目标SN。
可以理解的,步骤S1316-S1317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605-S60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在MN发起的条件SN变更流程中,通过MN向终端发送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从而使得终端在确定目标SN之前,先确定其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并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SN,使得终端变更至目标SN之前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而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4所示,应用在SN发起的条件SN变更的流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401-S1417。
S1401、源SN向MN发送SN变更申请消息,该SN变更申请消息用于指示条件SN变更。
示例性的,该SN变更申请消息(SN Change required)包括至少一个候选SN的标识和其对应的SCG配置。可选的,SN变更申请消息还可以包括候选SN的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用于辅助MN确定是否接收条件SN的变更请求。
示例性的,该SN变更申请消息可以添加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
可选的,上述步骤S1401中源SN也可以向MN发送条件SN变更申请消息(Conditional SN Change required)。
S1402、MN接收SN变更申请消息。
S1403、MN向候选S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
该MN为步骤S601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SN添加请求消息中携带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
上述候选SN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在候选SN为多个的情况下,MN向多个候选SN分别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指示候选SN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可选的,上述步骤S1403中MN也可以向候选SN发送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 Request)。
如图14所示,图14中的候选SN包括第一目标SN和第一候选SN。
S1404、候选SN接收SN添加请求消息。
S1405、候选SN向MN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示例性的,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
示例性的,在候选SN接受MN发送的资源请求的情况下,候选SN向MN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该候选SN为终端分配的SCG配置。
可选的,上述步骤S1405中候选SN也可以向MN发送条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
S1406、MN接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可以理解的,步骤S1403-S1406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607-S61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407、MN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SN的触发条件。
S1408、终端接收第一信息。
示例性的,基于第一信息,可以将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大小分为两种情况。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执行步骤S1409-S1415;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1416或S1417。如图14所示,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1409-S1415为图14中的情况一;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1416为图14中的情况二;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1417为图14中的情况三。上述情况一、情况二和情况三为并列的三种情况。
S1409、终端基于第一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第一目标SN。
可以理解的,步骤S1407-S1409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601-S6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410、终端向MN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示例性的,终端应用第一目标SN的SCG配置,并向MN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该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一目标SN变更成功的指示。
S1411、MN向源SN发送SN变更确认消息。
该SN变更确认消息用于确认源SN的释放。该SN变更确认消息中携带变更指示。
可选的,步骤S21411中MN也可以向源SN发送条件SN变更确认消息。
S1412、源SN接收SN变更确认消息。
示例性的,源SN接收SN变更确认消息后,将释放之前分配给终端的资源,并停止向终端发送数据。
S1413、MN向第一目标SN发送SN重配置完成消息。
该SN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条件重配的指示。
可选的,步骤S1413中MN也可以向第一目标SN发送条件SN重配置完成消息,以告知第一目标SN,终端已完成条件SN的变更流程。
S1414、终端向第一目标SN发起随机接入。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上述步骤S1410和步骤S1414的执行顺序并不进行限定,图14仅以先执行S1410,再执行S1414为例进行示意。
S1415、在终端和第一目标SN接入成功的情况下,MN分别向第一候选SN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候选SN释放第一候选SN的SCG配置。
可以理解的,步骤S1415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60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416、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确定停止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触发条件。
S1417、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释放MN;或者,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将MN切换为第一目标SN。
可以理解的,步骤S1416-S1417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605-S60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在SN发起的条件SN变更流程中,通过MN向终端发送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从而使得终端在确定目标SN之前,先确定其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并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SN,使得终端变更至目标SN之前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而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5所示,为该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1500-S1503。
S1500、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
该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用于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关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相关描述可以和步骤S6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50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
该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或添加第一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
示例性的,上述触发条件为终端添加第一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时,该终端在添加第一目标PSCell之前,可以仅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传输数据。该终端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传输数据时,可以进行载波聚合,即终端可以同时使用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多个小区(其中一个是主小区PCell,其它是辅小区SCell)进行上下行通信,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上述第一小区为终端工作在单连接模式下进行载波聚合的PCell。可选的,该第一小区也可以为终端工作在单连接单小区模式下的服务小区。
示例性的,上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时,该终端在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之前,可以通过源SN管理的PSCell和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PCell传输数据。即该终端在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之前,工作在双连接模式,该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主节点MN。上述第一小区为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由MN管理的PCell。
可选的,上述第二信息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该至少一个候选PSCell包括第一目标PSCell。示例性的,该至少一个候选PSCell可以为一个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也可以为不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
例如,至少一个候选PSCell为一个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时,如果该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之前,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SN。那么,终端变更至该第一目标PSCell时,终端所属的接入网设备没有发生改变,但终端连接的PSCell改变了。也就是说,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时,可能是站内切换(intra-SNPSCell Change),即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之前终端连接的辅小区,与该第一目标PSCell属于同一个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
再例如,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时,也可能是站间切换(inter-SN PSCellChange),即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之前终端连接的辅小区,与该第一目标PSCell属于不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时,是站内切换还是站间切换并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上述第二信息可以携带在一个消息中,也可以携带在多个消息中。例如,第二信息可以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例如,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或RRCReconfiguration)中。再例如,第二信息中的触发条件可以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中,第二信息中的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可以携带在系统消息中。可选的,该第二信息还包括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时,该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也可以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中。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第二信息的具体携带方法并不进行限定,在此仅是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上述第二信息包括的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可以是由MN决定,也可以是由SN决定,还可以是由MN和SN协商决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上述候选PSCell可以是由管理该候选PSCell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决定的。
S1502、终端接收第二信息。
示例性的,在第二信息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终端接收RRC重配置消息,获取第二信息。在第二信息携带在RRC重配置消息和系统消息的情况下,终端接收RRC重配置消息,获取触发条件,终端接收系统消息,获取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
S1503、终端基于第二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确定为第一目标PSCell。
第一小区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
可以理解的,上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具体实现方式与步骤S603相同,具体可以参考步骤S603,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终端应用候选PSCell的配置成功时,终端可以基于第二信息中的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确定其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再进一步将至少一个候选PSCell中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确定为第一目标PSCell。从而避免第一接入网设备下发触发条件的时间与终端确定满足触发条件的目标PSCell的时间存在时间差时,由于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下降过多导致终端的双连接体验下降的问题。
示例性的,在第一小区为终端工作在单连接单小区模式下的服务小区,或,终端工作在单连接模式下进行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的情况下,终端先判断该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在该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进一步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确定为第一目标PSCell。可选的,终端可以向其确定的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终端与该第二接入网设备接入成功时,该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时的MN,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时的SN。
示例性的,在第一小区为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下,由MN管理的主小区的情况下,终端先判断该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在该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进一步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确定为第一目标PSCell。可选的,终端可以向其确定的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终端与该第二接入网设备接入成功时,该终端可以同时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传输数据,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时的MN,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工作在双连接模式时的SN。
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之前,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辅节点SN。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时,是站内切换PSCell。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也可以为候选的SN,该候选的SN与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之前,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SN不同。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时,是站间切换PSCell。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时,是站内切换还是站间切换并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下发第一信号质量参数的门限值,从而使得终端在确定目标PSCell之前,先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在终端确定其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PSCell,能够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终端接收第二信息;终端基于第二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确定为第一目标PSCell。本实施例通过终端在确定目标PSCell之前,先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并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PSCell,使得终端变更或添加PSCell之前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而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6所示,在终端和上述第一目标PSCell接入成功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1500-S1503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1504。
S1504、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释放第一候选PSCell的配置。
上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包括第一候选PSCell,该第一候选PSCell与第一目标PSCell为不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即上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可以为多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管理第一目标PSCell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与管理上述第一候选PSCell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为不同的接入网设备。
示例性的,以至少一个候选PSCell包括T-PSCell1、T-PSCell2、T-PSCell3和T-PSCell4为例,其中,基站1管理T-PSCell1和T-PSCell2,基站2管理T-PSCell3,基站3管理T-PSCell4。若步骤S1503中确定的第一目标PSCell为T-PSCell1,那么在终端和该T-PSCell 1所属的基站1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候选PSCell(T-PSCell3和T-PSCell4)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基站2和基站3)发送第五消息,指示基站2释放T-PSCell3的配置、基站3释放T-PSCell4的配置。
可选的,上述第五消息可以为释放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通过向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释放请求消息,请求该第二接入网设备释放其为终端分配的PSCell的配置,从而能够节省该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无线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7所示,在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1500-S1502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1505。
S1505、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确定停止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或者,终端忽视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或者,终端忽视触发条件;或者,终端删除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或者,终端删除触发条件。
上述终端停止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包括:终端停止判断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是否满足触发条件。
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确定其当前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终端可以停止判断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是否满足上述触发条件。可选的,终端停止判断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是否满足上述触发条件可以包括:终端停止预设时长后,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如果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继续判断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是否满足上述触发条件;如果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终端再停止预设时长。或者,终端停止判断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是否满足上述触发条件,并持续检测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继续判断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是否满足上述触发条件。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忽视或删除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终端忽视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包括终端维持当前配置,即终端不执行添加或变更流程。
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忽视或删除触发条件。
本实施例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的情况下,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确定停止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触发条件。从而避免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进行条件PSCell的变更或条件PSCell的添加,造成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8所示,在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1500-S1502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1506。
S1506、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释放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将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为目标SN。
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将满足触发条件的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第一目标MN,并释放信号质量较差的MN(第一接入网设备)。从而确保终端连接的MN的信号质量较好。
例如,终端在变更PSCell之前,终端通过MN和源SN同时传输数据,在发起条件PSCell变更流程后,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将触发条件的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T-PSCell1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并释放MN。即终端可以通过目标MN和源SN同时传输数据。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将满足触发条件的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将信号质量较差的MN(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为目标SN。
例如,终端在变更PSCell之前,终端通过MN和源SN同时传输数据,在发起条件PSCell变更流程后,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将触发条件的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T-PSCell1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并将MN切换为目标SN。即终端可以通过目标MN和目标SN同时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通过在终端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较差的情况下,可以将信号质量较好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从而确保终端连接的目标MN的信号质量较好,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19所示,在上述步骤S1500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S1507-S1510。
S1507、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消息,第六消息用于请求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该第六消息包括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触发条件为终端添加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时,该第六消息可以为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 Request)或SN添加请求消息(SNAddition Request)。该SN添加请求消息中携带PSCell添加的指示信息。上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时,且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间切换时,该第六消息可以为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或SN添加请求消息。上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时,且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内切换时,且上述PSCell的变更是由MN发起的,该第六信息可以为条件SN修改请求消息(Conditional SN Modification Request)或SN修改请求消息(SN Modification Request)。上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时,且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内切换时,且,上述PSCell的变更是由SN发起的,该第六信息可以为条件SN修改申请消息(Conditional SN Modification Required)或SN修改申请消息(SN Modification Required)。
示例性的,以至少一个候选PSCell包括T-PSCell1、T-PSCell2和T-PSCell3为例,该T-PSCell1和T-PSCell2为基站1管理的小区、T-PSCell3为基站2管理的小区。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分别向基站1和基站2发送第六消息,请求基站1和基站2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可选的,在多个候选PSCell为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消息,该第六消息中携带第一列表,该第六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接入网设备的每个候选PSCell为终端分配相应的无线资源;或者,在多个候选PSCell为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该第二接入网设备分别发送多个第六消息,每个第六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一个候选PSCell为终端分配相应的无线资源。
S1508、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六消息。
示例性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或SN添加请求消息。
S1509、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七消息,第七消息包括第二接入网设备分配的候选PSCell配置。
示例性的,上述触发条件为终端添加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时,该第七消息可以为条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或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SN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PSCell添加或PSCell变更的指示信息。上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时,且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间切换时,该第七消息可以为条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或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上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时,且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内切换时,且上述PSCell的变更是由MN发起的,该第七信息可以为条件SN修改请求确认消息(Conditional SN Modification Request Acknowledge)或SN修改请求确认消息(SN Modification Request Acknowledge)。上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时,且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内切换时,且,上述PSCell的变更是由SN发起的,该第七信息可以为条件SN修改申请确认消息(Conditional SN ModificationRequired Acknowledge)或SN修改申请确认消息(SN Modification RequiredAcknowledge)。
示例性的,以至少一个候选PSCell包括T-PSCell1、T-PSCell2和T-PSCell3为例,该T-PSCell1和T-PSCell2为基站1管理的小区、T-PSCell3为基站2管理的小区。如果基站1和基站2可以接受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资源请求,基站1可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包括基站1分配的T-PSCell1和T-PSCell2的配置;基站2可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七消息,该第七消息包括基站2分配的T-PSCell3的配置。
可选的,上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分配的候选PSCell的配置可以全量配置或增量配置。上述第七消息还可以包括全量RRC配置(full RRC configuration)或者增量RRC配置(delta RRC configuration)的指示。可选的,如果第七消息包括增量RRC配置的指示,那么在上述步骤S1507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向源SN请求当前的PSCell的配置。
S1510、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七消息。
示例性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接收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条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或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分配资源,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资源请求的情况下,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携带候选PSCell配置的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才可以向终端发送RRC重配置信息,指示终端进行PSCell的变更或添加。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20所示,在上述步骤S1501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1511-S1514。
S151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八消息,第八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进行PSCell的添加或PSCell的变更。
第八消息包括第二目标PSCell配置。该第八消息可以为RRC重配置消息。
示例性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八消息,指示终端进行PSCell的变更或PSCell的添加。与步骤S1501中发送的RRC重配置消息不同的是,步骤S1511指示终端进行传统的不带条件判断的PSCell添加或变更,即指示终端添加或变更至该第二目标PSCell。而步骤S1501中指示终端进行的是带条件判断的PSCell条件或变更,即需要在至少一个候选PSCell中,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确定为第一目标PSCell,再添加或变更至该第一目标PSCell。也就是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了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流程后,又发起了传统的PSCell的添加或变更流程。
S1512、终端接收第八消息。
S1513、终端停止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流程,执行PSCell的添加或PSCell的变更流程。
示例性的,上述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流程可以包括:终端比较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大小,或者,终端确定候选PSCell是否满足触发条件。
例如,终端在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八消息时,如果终端正在比较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大小,终端将停止比较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大小,添加第二目标PSCell或变更至第二目标PSCell。再例如,终端在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八消息时,如果终端正在确定候选PSCell是否满足触发条件,终端将停止确定候选PSCell是否满足触发条件,添加第二目标PSCell或变更至第二目标PSCell。
示例性的,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了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流程后,又发起了传统的PSCell的添加或变更流程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停止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流程,执行PSCell的添加或PSCell的变更流程。即传统的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优先级高于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优先级。在终端执行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流程过程中,如果又接收到了传统PSCell的添加或PSCell的变更的指示,终端将停止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流程,执行PSCell的添加或PSCell的变更流程。
可选的,如果终端执行PSCell的添加或PSCell的变更流程后,终端和第二目标PSCell接入失败,那么终端可以继续执行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流程。
(可选的)S1514、在终端和第二目标PSCell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终端删除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
示例性的,在终端和第二目标PSCell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将条件PSCell添加或变更流程中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删除。
可选的,在终端和第二目标SN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终端还可以将条件PSCell添加或变更流程中的触发条件删除。
本实施例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了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流程后,又发起了传统的PSCell的添加或变更流程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停止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流程,执行PSCell的添加或PSCell的变更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21所示,应用在条件SN添加的流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101-S2113。
S2101、第一接入网设备向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
示例性的,该SN添加请求消息中携带条件添加的指示或条件指示。
该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在候选PSCell为多个,该多个候选PSCell为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分别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可选的,上述步骤S2101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向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 Request)。
如图21所示,图21中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包括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S2102、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SN添加请求消息。
S2103、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示例性的,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条件添加的指示或条件指示。
示例性的,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受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资源请求的情况下,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该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分配的候选PSCell的配置。
可选的,上述步骤S2103中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条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 RequestAcknowledge)。
S2104、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可以理解的,步骤S2101-S210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1507-S151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105、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添加第一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
S2106、终端接收第二信息。
示例性的,基于第一信息,可以将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大小分为两种情况。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执行步骤S2107-S2111;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2112或S2113。如图21所示,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2107-S2111为图21中的情况一;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2112为图21中的情况二;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2113为图21中的情况三。上述情况一、情况二和情况三为并列的三种情况。
S2107、终端基于第二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确定为第一目标PSCell。
可以理解的,步骤S2105-S2107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1501-S15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108、终端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示例性的,终端应用第一目标PSCell的配置,并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该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一目标PSCell添加成功的指示。
S2109、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SN重配置完成消息。
该SN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条件重配的指示。
可选的,步骤S2109中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向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条件SN重配置完成消息,以告知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终端已完成条件PSCell的添加流程。
S2110、终端向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上述步骤S2108和步骤S2110的执行顺序并不进行限定,图21仅以先执行S2108,再执行S2110为例进行示意。
S2111、在终端和第一目标PSCell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释放第一候选PSCell的配置。
可以理解的,步骤S211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150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112、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确定停止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触发条件。
S2113、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释放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将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为目标SN。
可以理解的,步骤S2112-S211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1505-S150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在条件PSCell添加流程中,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从而使得终端在确定目标PSCell之前,先确定其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并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PSCell,使得终端添加PSCell之前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而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22所示,应用在MN发起的条件PSCell变更的流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201-S2217。
S2201、MN向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消息。
该MN为步骤S1501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
示例性的,在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间切换时,该第六消息可以为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或SN添加请求消息。该SN添加请求消息中携带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在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内切换时,该第六信息可以为条件SN修改请求消息(Conditional SN Modification Request)或SN修改请求消息(SN ModificationRequest)。该SN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
上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在候选PSCell为多个,该多个候选PSCell为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间切换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网设备分别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如图22所示,图22中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包括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S2202、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MN发送的第六消息。
S2203、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向MN发送第七消息。
示例性的,在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间切换时,该第七消息可以为条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Conditional SN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或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SN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在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内切换时,该第七信息可以为条件SN修改请求确认消息(Conditional SN Modification Request Acknowledge)或SN修改请求确认消息(SN Modification Request Acknowledge)。该SN修改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
示例性的,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受MN发送的资源请求,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间切换的情况下,第二接入网设备向MN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该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分配的候选PSCell的配置。
S2204、MN接收条件第七消息。
可以理解的,步骤S2201-S220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1507-S151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205、MN向源SN发送SN释放请求消息。
该SN释放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源SN释放其资源。
S2206、源SN接收SN释放请求消息。
示例性的,源SN接收SN释放请求消息后,不再向终端发送数据。
S2207、源SN向MN发送SN释放请求确认消息。
S2208、MN接收SN释放请求确认消息。
S2209、MN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
S2210、终端接收第二信息。
示例性的,基于第一信息,可以将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大小分为两种情况。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执行步骤S2211-S2215;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2216或S2217。如图22所示,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2211-S2215为图22中的情况一;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2216为图22中的情况二;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2217为图22中的情况三。上述情况一、情况二和情况三为并列的三种情况。
S2211、终端基于第二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确定为第一目标PSCell。
可以理解的,步骤S2209-S221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1501-S15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212、终端向MN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示例性的,终端应用第一目标PSCell的配置,并向MN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该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一目标PSCell变更成功的指示。
S2213、MN向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SN重配置完成消息。
该SN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条件重配的指示。
可选的,步骤S2213中MN也可以向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条件SN重配置完成消息,以告知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终端已完成条件PSCell的变更流程。
S2214、终端向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上述步骤S2212和步骤S2214的执行顺序并不进行限定,图22仅以先执行S2212,再执行S2214为例进行示意。
S2215、在终端和第一目标PSCell接入成功的情况下,MN分别向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释放第一候选PSCell的配置。
可以理解的,步骤S2215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150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216、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确定停止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触发条件。
S2217、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释放MN;或者,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将MN切换为目标SN。
可以理解的,步骤S2216-S2217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1505-S150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在MN发起的条件PSCell变更流程中,通过MN向终端发送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从而使得终端在确定目标SN之前,先确定其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并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PSCell,使得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之前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而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23所示,应用在SN发起的条件PSCell变更的流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301-S2317。
S2301、源SN向MN发送SN变更申请消息,该SN变更申请消息用于指示条件SN变更。
示例性的,该SN变更申请消息(SN Change required)包括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标识和其对应的配置。可选的,SN变更申请消息还可以包括候选PSCell的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用于辅助MN确定是否接收条件PSCell的变更请求。
示例性的,该SN变更申请消息可以添加条件变更指示或条件指示。
可选的,上述步骤S2301中源SN也可以向MN发送条件SN变更申请消息(Conditional SN Change required)。
S2302、MN接收SN变更申请消息。
S2303、MN向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消息。
该MN为步骤S1501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
示例性的,在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间切换时,该第六消息可以为条件SN添加请求消息或SN添加请求消息。该SN添加请求消息中携带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在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内切换时,该第六信息可以为条件SN修改申请消息(Conditional SN Modification Required)或SN修改申请消息(SN ModificationRequired)。该SN修改申请消息中携带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
上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在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多个,该至少一个候选PSCell为多个第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且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间切换的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多个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指示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分配无线资源。
如图23所示,图23中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包括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和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
S2304、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六消息。
S2305、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向MN发送第七消息。
示例性的,在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间切换时,该第七消息可以为条件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或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在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内切换时,该第七信息可以为条件SN修改申请确认消息(Conditional SN Modification Required Acknowledge)或SN修改申请确认消息(SN Modification Required Acknowledge)。该SN修改申请确认消息中携带条件变更的指示或条件指示。
示例性的,在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接受MN发送的资源请求,且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为站间切换的情况下,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向MN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该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终端分配的候选PSCell的配置。
S2306、MN接收第七消息。
可以理解的,步骤S2303-S2306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1507-S151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307、MN向终端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
S2308、终端接收第二信息。
示例性的,基于第一信息,可以将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大小分为两种情况。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执行步骤S2309-S2315;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2316或S2317。如图23所示,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2309-S2315为图23中的情况一;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2316为图23中的情况二;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步骤S2317为图23中的情况三。上述情况一、情况二和情况三为并列的三种情况。
S2309、终端基于第二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确定为第一目标PSCell。
可以理解的,步骤S2307-S2309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1501-S15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310、终端向MN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示例性的,终端应用第一目标PSCell的配置,并向MN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该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第一目标PSCell变更成功的指示。
S2311、MN向源SN发送SN变更确认消息。
该SN变更确认消息用于确认源SN的释放。该SN变更确认消息中携带变更指示。
可选的,步骤S2311中MN也可以向源SN发送条件SN变更确认消息。
S2312、源SN接收SN变更确认消息。
示例性的,源SN接收SN变更确认消息后,将释放之前分配给终端的资源,并停止向终端发送数据。
S2313、MN向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SN重配置完成消息。
该SN重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条件重配的指示。
可选的,步骤S2313中MN也可以向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条件SN重配置完成消息,以告知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终端已完成条件PSCell的变更流程。
S2314、终端向第一目标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起随机接入。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上述步骤S2310和步骤S2314的执行顺序并不进行限定,图23仅以先执行S2310,再执行S2314为例进行示意。
S2315、在终端和第一目标PSCell接入成功的情况下,MN分别向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释放第一候选SN的SCG配置。
可以理解的,步骤S2315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150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316、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确定停止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或者,终端忽视或删除触发条件。
S2317、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释放MN;或者,终端将满足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且,终端将MN切换为目标SN。
可以理解的,步骤S2316-S2317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和步骤S1505-S1506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在SN发起的条件PSCell变更流程中,通过MN向终端发送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从而使得终端在确定目标SN之前,先确定其连接的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并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确定目标PSCell,使得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之前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而确保终端在双连接模式的信号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24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2401-S2404。
S2401、第一MN确定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切换至目标MN且变更至目标SN的触发条件。
示例性的,该第一MN为终端切换至目标MN之前,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MN。
示例性的,该触发条件包括第二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该触发条件用于终端根据一个候选MN的信号质量参数和该候选MN对应的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的结果,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SN。可以理解的,上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以及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示例性的,上述一个候选MN信号质量参数和该候选MN对应的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可以包括:候选MN信号质量参数和该候选MN对应的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需要说明的是,该函数也可以其他函数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在此仅以上述函数关系为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进行举例说明。
示例性的,以候选MN为T-MN1和T-MN2,T-MN1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SN为T-SN1和T-SN2,T-MN2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SN为T-SN3和T-SN4为例。上述触发条件用于终端根据T-MN1和其对应的T-SN1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的结果、T-MN1和其对应的T-SN2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的结果、T-MN2和其对应的T-SN3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的结果、T-MN2和其对应的T-SN4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的结果,确定目标MN和目标SN。
可选的,上述触发条件还可以包括:候选MN对应的第一权重(或,指示该第一权重的信息),以及候选SN对应的第二权重(或,指示该第二权重的信息)。示例性的,终端可以根据每个候选MN、该候选MN对应的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SN。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用于计算候选MN和其对应的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
S2402、第一MN向终端发送第三信息。
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候选MN的标识,每个候选MN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SN的标识,至少一个候选MN的MCG配置,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以及步骤S2401中的触发条件。
示例性的,上述第三信息可以为RRC重配置消息中。
S2403、终端接收来自第一MN的第三信息。
S2404、终端确定目标MN以及目标SN。
其中,该目标MN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该目标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的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该目标SN为该目标MN对应的一个SN。
示例性的,终端可以计算每个候选MN和该每个候选MN对应的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之和,并将该每个候选MN和该每个候选MN对应的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二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候选MN和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和目标SN。
例如,以候选MN为T-MN1和T-MN2,T-MN1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SN为T-SN1和T-SN2,T-MN2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SN为T-SN3和T-SN4为例。终端可以分别计算T-MN1和T-SN1的信号质量参数之和P1,T-MN1和T-SN2的信号质量参数之和P2,T-MN2和T-SN3的信号质量参数之和P3,T-MN2和T-SN4的信号质量参数之和P4,将每组候选MN和候选SN中信号质量参数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二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候选MN和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和目标SN。
示例性的,在触发条件还可以包括候选MN对应的第一权重,以及候选SN对应的第二权重的情况下,上述步骤S2404包括:终端根据每个候选MN的信号质量参数,该候选MN对应的一个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确定候选MN和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终端将加权和大于或等于第二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候选MN和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和目标SN。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之和可以为1。可选的,第一权重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权重。例如,第一权重可以为1,第二权重可以为0。再例如,第一权重可以为0.5,第二权重也可以为0.5。再例如,第一权重可以为0.6,第二权重可以为0.4。
例如,以候选MN为T-MN1和T-MN2,T-MN1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SN为T-SN1和T-SN2,T-MN2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SN为T-SN3和T-SN4,第一权重为0.6,第二权重为0.4为例。终端可以分别计算T-MN1和T-SN1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W1,T-MN1和T-SN2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W2,T-MN2和T-SN3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W3,T-MN2和T-SN4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W4,将每组候选MN和候选SN中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大于或等于第二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候选MN和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和目标SN。
本实施例通过条件MN切换和条件SN变更的条件组合,能够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SN。该方案与先通过触发条件确定目标MN,再确定目标SN的方法相比,能够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SN。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25所示,该方法除上述步骤S2401-S2404之外,比如在上述步骤S2402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2405-S2406。
S2405、第一MN向第一SN发送第九消息,第九消息用于指示第一SN不发起条件SN变更。
该第一MN为终端变更至目标MN之前,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MN。第一SN为终端变更至目标SN之前,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SN。即该第一MN为源MN,第一SN为源SN。
示例性的,在第一MN(源MN)向终端发起带条件SN变更的条件MN切换后,第一MN(源MN)可以向第一SN(源SN)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源SN不发起条件SN变更,从而避免不同变更场景之间可能发生碰撞的问题。
S2406、第一SN接收第九信息。
示例性的,终端接收第九信息后,不再发起条件SN变更流程。
本实施例通过在源MN向终端发起带条件SN变更的条件MN切换后,指示源SN不发起条件SN变更,从而能够避免不同变更情况之间可能发生碰撞的问题。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26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2601-S2604。
S2601、第一MN确定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为终端切换至目标MN且变更至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
示例性的,该第一MN为终端变更至目标MN之前,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MN。
示例性的,该触发条件包括第二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该触发条件用于终端根据一个候选MN的信号质量参数和该候选MN对应的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的结果,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PSCell。
示例性的,上述一个候选MN信号质量参数和该候选MN对应的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可以包括:候选MN信号质量参数和该候选MN对应的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需要说明的是,该函数也可以其他函数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在此仅以上述函数关系为信号质量参数之和进行举例说明。
示例性的,以候选MN为T-MN1和T-MN2,T-MN1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为T-PSCell 1和T-PSCell2,T-MN2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为T-PSCell3和T-PSCell4为例。上述触发条件用于终端根据T-MN1和其对应的T-PSCell1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的结果、T-MN1和其对应的T-PSCell2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的结果、T-MN2和其对应的T-PSCell3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的结果、T-MN2和其对应的T-PSCell4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的结果,确定目标MN和目标PSCell。
可选的,触发条件还包括候选MN对应的第一权重(或,指示该第一权重的信息),以及候选PSCell对应的第二权重(或,指示该第二权重的信息)。示例性的,终端可以根据每个候选MN、该候选MN对应的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SN。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用于计算候选MN和其对应的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
可选的,上述目标PSCell,与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之前,终端连接的PSCell可以为不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也可以为同一个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例如,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之前,终端连接的PSCell,与目标PSCell为同一个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时,该终端变更至PSCell时,其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并未发生变化,可以称为站内PSCell的切换。再例如,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之前,终端连接的PSCell,与目标PSCell为不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时,该终端变更至PSCell时,其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发生变化,可以称为站间PSCell的切换。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时,是站内PSCell切换还是站间PSCell切换并不进行限定。
S2602、第一MN向终端发送第四信息。
第四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候选MN的标识,每个候选MN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标识,至少一个候选MN的主小区组MCG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以及步骤S2601中的触发条件。
示例性的,上述第四信息可以为RRC重配置消息中。
S2603、终端接收来自第一MN的第四信息。
S2604、终端确定目标MN以及目标PSCell。
其中,该目标MN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该目标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的结果大于或等于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该目标PSCell为该目标MN对应的一个PSCell。
示例性的,终端可以计算每个候选MN和该每个候选MN对应的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之和,并将该每个候选MN和该每个候选MN对应的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二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候选MN和候选PSCell确定为目标MN和目标PSCell。
例如,以候选MN为T-MN1和T-MN2,T-MN1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为T-PSCell1和T-PSCell2,T-MN2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为T-PSCell3和T-PSCell4为例。终端可以分别计算T-MN1和T-PSCell1的信号质量参数之加权和P1,T-MN1和T-PSCell2的信号质量参数之加权和P2,T-MN2和T-PSCell3的信号质量参数之加权和P3,T-MN2和T-PSCell4的信号质量参数之加权和P4,将每组候选MN和候选PSCell中信号质量参数之加权和大于或等于第二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候选MN和候选PSCell,确定为目标MN和目标PSCell。
示例性的,在触发条件还可以包括候选MN对应的第一权重,以及候选PSCell对应的第二权重的情况下,上述步骤S2604包括:终端根据每个候选MN的信号质量参数,该候选MN对应的一个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确定候选MN和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终端将加权和大于或等于第二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候选MN和候选PSCell,确定为目标MN和目标PSCell。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之和可以为1。可选的,第一权重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权重。例如,第一权重可以为1,第二权重可以为0。再例如,第一权重可以为0.5,第二权重也可以为0.5。再例如,第一权重可以为0.6,第二权重可以为0.4。
例如,以候选MN为T-MN1和T-MN2,T-MN1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为T-PSCell1和T-PSCell2,T-MN2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为T-PSCell3和T-PSCell4,第一权重为0.6,第二权重为0.4为例。终端可以分别计算T-MN1和T-PSCell1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W1,T-MN1和T-PSCell2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W2,T-MN2和T-PSCell3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W3,T-MN2和T-PSCell4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W4,将每组候选MN和候选PSCell中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大于或等于第二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候选MN和候选PSCell,确定为目标MN和目标PSCell。
本实施例通过条件MN切换和条件PSCell变更的条件组合,能够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PSCell。该方案与先通过触发条件确定目标MN,再确定目标PSCell的方法相比,能够同时确定目标MN和目标PSCell。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如图27所示,该方法在上述步骤S2601-S2602之外,比如S2602之后,还可以包括步骤S2605-S2606。
S2605、第一MN向第一SN发送第十消息,第十消息用于指示第一SN不发起条件PSCell变更。
该第一MN为终端变更至目标MN之前,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MN。第一SN为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之前,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SN。即该第一MN可以为源MN。在目标PSCell与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之前,终端连接的PSCell为不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的情况下,该第一SN可以为源SN。
示例性的,以终端变更至目标PSCell之前,终端连接的PSCell,与目标PSCell为不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为例,在源MN向终端发起带条件PSCell变更的条件MN切换后,源MN可以向源SN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源SN不发起条件PSCell变更,从而避免不同变更场景之间可能发生碰撞的问题。
S2606、第一SN接收第十信息。
示例性的,终端接收第十信息后,不再发起条件PSCell变更流程。
本实施例通过在源MN向终端发起带条件PSCell变更的条件MN切换后,指示源SN不发起条件PSCell变更,从而能够避免不同变更情况之间可能发生碰撞的问题。
可选的,为了避免不同变更情况之间可能发生碰撞,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中第一MN发起带条件SN/PSCell变更的条件MN切换后,第一MN不支持第一SN发起条件SN/PSCell变更;或者,第一MN发起带条件SN/PSCell变更的条件MN切换后,第一MN不发起条件SN/PSCell变更,从而避免不同变更情况之间可能发生碰撞的问题。
上述主要从方法步骤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计算机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图28给出了一种通信装置2800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28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所述通信装置2800可以是芯片,网络设备(如基站),或,终端设备。
所述通信装置2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801。所述处理器2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装置(如,基站、终端、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所述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例如,装置可以为芯片,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芯片的输入和/或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所述芯片可以用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比如基站)。又如,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比如基站),所述收发单元可以为收发器,射频芯片等。
所述通信装置2800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2801,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801可实现图6-图27中任一所示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2800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息的部件(means),以及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SN的部件(means)。例如可以通过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或芯片的接口接收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2800包括用于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部件(means),以及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信息的部件(means)。例如可以通过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或芯片的接口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在其他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2800还可以包括实现所述图6-图27中任一所示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方法中步骤的部件,具体在此不予赘述。
可选的,处理器2801除了实现图6-图27中的一项或多项所示的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
可选的,一种设计中,处理器2801也可以包括指令2803,所述指令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28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2800也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28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2802,其上存有程序(也可以是指令或者代码)2804,程序2804可被处理器2801运行,使得通信装置28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地,存储器2802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地,处理器2801还可以读取存储器2802中存储的数据(例如,预定义的信息),该数据可以与程序2804存储在相同的存储地址,该数据也可以与程序1804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地址。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28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2805以及天线2806,或者,包括通信接口。所述收发单元28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通过天线2806实现装置的收发功能。所述通信接口(图中未示出),可以用于核心网设备和网络设备,或是,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可选的,该通信接口可以为有线通信的接口,比如光纤通信的接口。
所述处理器28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装置(比如终端或者基站)进行控制。
此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收发单元2805进行的发送或接收是在处理单元(处理器2801)的控制之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发送或接收的动作描述为处理单元(处理器2801)执行的,并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方案的理解。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29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的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者用于接入网设备的芯片,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网节点、MN或第一MN的操作。该通信装置2900包括:处理单元2901、第一收发单元2902和第二收发单元2903。该第一收发单元2902可以为基站和终端间的收发单元,该第一收发单元2902可以由第一收发器实现。该第一收发器可以包括和收发机和天线,用于通信装置2900与终端之间通信。该第二收发单元2903可以为基站和基站间的收发单元,该第二收发单元2903可以由第二收发器实现。该第二收发器可以为通信接口,用于通信装置2900与其他网络设备之间通信。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2901用于对上述通信装置29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一接入网节点、MN或第一MN进行的处理,可选的,若通信装置2900包括存储单元,则处理单元2901还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以使得通信装置2900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和功能。可选的,处理单元2901可以用于确定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触发条件、第二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候选SN,以及候选PSCell,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例如,处理单元2901可以用于执行图6中的步骤S600,或图15中的步骤S1501,或,图24中的步骤S2401,或,图26中的步骤S2601。
示例性的,第一收发单元2902可以用于执行例如图6或或图7或图8或图9或图10中的S601,或,图11中的S601和S611,或,图12中的步骤S1205,或,图13中的S1309,或,图14中的S1407,或,图15或图16或图17或图18或19或20中的S1501,或,图20中的S1501和S1511,或,图21中的S2105,或,图22中的S2209,或,图23中的S2307,或,图24中的S2402,或,图26中的S260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收发单元2903可以用于执行例如图7中的S604,图10中的S607和S610,或,图12中的步骤S1201、S1204、S1209和S1211,或,图13中的S1301、S1304、S1305、S1308、S1313和S1315,或,图14中的S1402、S1403、S1406、S1411、S1413和S1415,或,图16中的S1504,或,图19中的S1507和S1510,或,图21中的S2101、S2104、S2109和S2111,或,图22中的S2201、S2204、S2205、S2208、S2213和S2215,或,图23中的S2302、S2303、S2306、S2311、S2313和S2315,或,图25中的S2405,或,图27中的S2605,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在硬件实现上,可以由一个处理器执行处理单元2901的功能,可以由通信接口执行第一收发单元2902的功能,由收发器(发送器/接收器)执行第二收发单元2903的功能。其中,处理单元2901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通信装置2900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功能单元对应的操作。该通信装置2900的硬件结构如图28所示,上述图28涉及的各部件的所有相关内容的描述均可以援引到该通信装置2900对应部件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30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的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或者用于终端的装置,例如芯片。该通信装置3000包括:处理单元3001、收发单元3002。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3001用于对上述通信装置30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进行的处理操作,可选的,若通信装置3000包括存储单元,则处理单元3001还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以使得通信装置3000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和功能。该处理单元3001可以用于执行图6中的S603,或,图8中的S605,或,图9中的S606,或,图11中的S613和S614,或,图12中的S1207、S1212或S1213,或,图13中的S1311、S1316或S1317,或,图14中的S1409、S1416或S1417,或,图15中的S1503,或,图17中的S1505,或,图18中的S1506,或,图21中的S2107、S2112或S2113,或,图22中的S2211、S2216或S2217,或,图23中的S2309、S2316或S2317,或,图24中的S2404,或,图26中的S2604,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示例性的,收发单元3002可以用于执行图6中的S602,或,图11中的S602和S612,或,图12中的步骤S1206、S1208和S1210,或,图13中的S1310、S1312和S1314,或,图14中的S1408、S1410和S1414,或,图15中的S1502,或,图20中的S1502和S1512,或,图21中的S2106、S2108和S2110,或,图22中的S2210、S2212和S2214,或,图23中的S2308、S2310和S314,或,图24中的S2403,或,图26中的S2603,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该通信装置3000可以为图5所示的通信装置,处理单元3001可以为图5中的处理器501、收发单元3002可以为图5中的收发器503。可选的,该通信装置3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通信装置3000执行上文所提供的任一通信方法所对应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上述图5涉及的各部件的所有相关内容的描述均可以援引到该通信装置3000对应部件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可以与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完全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者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上述接收单元可以是该芯片用于从其他芯片或者装置接收信号的接口电路。以上用于发送的单元是一种该装置的接口电路,用于向其他装置发送信号,例如,当该装置以芯片的方式实现时,上述发送单元是该芯片用于向其他芯片或者装置发送信号的接口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支持终端设备实现图6至图27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存储器,收发器,用于收发信息,或者用于与其他网元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支持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实现图6至图27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存储器,收发器,用于收发信息,或者用于与其他网元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上述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代码时,电子设备执行图6至图27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图6至图27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以芯片的产品形态存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处理器用于通过接收电路与其它装置通信,使得该装置执行上述图6至图27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接入网设备,该终端和接入网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图6至图27中任一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辅节点SN或添加所述第一目标SN的触发条件;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SN;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终端确定停止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所述条件SN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包括所述终端判断至少一个候选SN是否满足所述触发条件;或者,
所述终端忽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SN的辅小区组SCG配置;或者,
所述终端忽视所述触发条件;或者,
所述终端删除所述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或者,
所述终端删除所述触发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将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主节点MN,且,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
所述终端将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候选SN确定为目标MN,且,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为所述第一目标SN。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目标SN的SCG配置;
所述终端停止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流程,执行SN的添加或SN的变更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目标SN接入成功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删除至少一个候选SN的SCG配置。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用于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所述终端变更至目标辅节点SN或添加所述目标SN的触发条件;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目标SN,所述第一目标SN为在所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候选S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至少一个候选SN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候选SN为所述终端分配无线资源,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条件SN添加或条件SN变更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候选SN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候选SN分配的辅小区组SCG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第一候选SN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候选SN释放所述第一候选SN的SCG配置,所述第一候选SN为至少一个候选SN中除所述目标SN以外的SN。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变更至第一目标主辅小区PSCell或添加所述第一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第一信息,在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将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PSCell;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
所述终端确定停止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所述条件PSCell的添加或变更的判断包括所述终端判断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是否满足所述触发条件;或者,
所述终端忽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或者,
所述终端忽视所述触发条件;或者,
所述终端删除所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或者,
所述终端删除所述触发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属于第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变更至所述第一目标PSCell之前,所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辅节点SN。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将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且,所述终端释放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
所述终端将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确定为目标MN,且,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为目标SN。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进行PSCell的添加或PSCell的变更;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目标PSCell的配置;
所述终端停止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流程,执行PSCell的添加或PSCell的变更流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二目标PSCell接入成功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删除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
1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用于终端确定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情况;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和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所述终端变更至目标主辅小区PSCell或添加所述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目标PSCell,所述第一目标PSCell为在所述第一小区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情况下,满足所述触发条件的候选PSCell。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至少一个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终端分配无线资源,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条件PSCell添加或条件PSCell变更的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分配的PSCell的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分别向至少一个第一候选PSCell所属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释放所述第一候选PSCell的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包括所述第一候选PSCell,所述第一候选PSCell与所述目标PSCell为不同接入网设备管理的小区。
1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第一主节点MN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候选MN的标识,每个候选MN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辅节点SN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MN的主小区组MCG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候选SN的辅小区组SCG配置,以及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切换至目标MN且变更至目标SN的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MN以及所述目标SN,所述目标MN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所述目标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的结果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还包括:所述候选MN对应的第一权重,以及所述候选SN对应的第二权重,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MN以及所述目标SN,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候选MN的信号质量参数,该候选MN对应的一个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确定所述候选MN和所述候选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
所述终端将所述加权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候选MN和候选SN,确定为所述目标MN和所述目标SN。
2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主节点MN确定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切换至目标MN且变更至目标辅节点SN的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所述触发条件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MN和所述目标SN,所述目标MN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所述目标SN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的结果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
所述第一MN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候选MN的标识,每个候选MN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SN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MN的主小区组MCG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候选SN的辅小区组SCG配置,以及所述触发条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还包括候选MN对应的第一权重,以及候选SN对应的第二权重。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MN向第一SN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SN不发起条件SN变更,所述第一SN为所述终端变更至所述目标SN之前,所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辅节点SN。
2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来自第一主节点MN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候选MN的标识,每个候选MN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主辅小区PSCell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MN的主小区组MCG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以及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切换至目标MN且变更至目标PSCell的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MN以及所述目标PSCell,所述目标MN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所述目标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的结果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还包括:所述候选MN对应的第一权重,以及所述候选PSCell对应的第二权重,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MN以及所述目标PSCell,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每个候选MN的信号质量参数,该候选MN对应的一个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确定所述候选MN和所述候选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加权和;
所述终端将所述加权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的候选MN和候选PSCell,确定为所述目标MN和所述目标PSCell。
2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主节点MN确定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为终端切换至目标MN且变更至目标主辅小区PSCell的触发条件,所述触发条件包括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所述触发条件用于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MN和所述目标PSCell,所述目标MN的信号质量参数以及所述目标PSCell的信号质量参数的函数的结果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参数门限值;
所述第一MN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候选MN的标识,每个候选MN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标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MN的主小区组MCG配置,所述至少一个候选PSCell的配置,以及所述触发条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还包括候选MN对应的第一权重,以及候选PSCell对应的第二权重。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MN向第一SN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SN不发起条件PSCell变更,所述第一SN为所述终端变更至所述目标SN之前,所述终端在双连接通信时的辅节点SN。
28.根据权利要求1-3、5-7、9-12、14-21、或23-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以及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中的一种或多种。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收发信息,或者用于与其他网元通信;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具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980097030.XA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9508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09549 WO2021062679A1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0853A CN113950853A (zh) 2022-01-18
CN113950853B true CN113950853B (zh) 2023-03-10

Family

ID=75336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7030.XA Active CN113950853B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0853B (zh)
WO (1) WO20210626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4401B (zh) * 2020-06-10 2023-03-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5915109A (zh) * 2021-09-22 2023-04-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连接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6017591A (zh) * 2021-10-22 2023-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264718A (zh) * 2021-12-13 2023-06-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条件小区变换方法、装置、ue及网络侧设备
CN115004764A (zh) * 2022-04-22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PScell添加或改变的成功报告的记录方法、装置
CN115004765A (zh) * 2022-04-22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成功PScell添加或更换报告的上报方法、装置
CN117014901A (zh) * 2022-04-28 2023-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Mr-dc的全量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7546524A (zh) * 2022-06-07 2024-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失败恢复方法及其装置
CN115297514A (zh) * 2022-08-08 2022-11-04 武汉空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切换管理系统及方法
WO2024031331A1 (en) * 2022-08-09 2024-02-15 Apple Inc. Ue handling of sn in case of conditional mn and s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1292A (zh) * 2014-01-17 2016-10-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双连接性中的特定辅小区选择的处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6304358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成员载波更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353411A (zh) * 2015-12-31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98545A (zh) * 2018-02-24 2019-09-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辅小区组添加方法、终端设备及主节点
CN110198550A (zh) * 2018-02-24 2019-09-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辅小区组维护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节点
CN110290560A (zh) * 2018-03-19 2019-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6147A (zh) * 2012-12-25 2014-07-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目标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84434B (zh) * 2013-07-05 2019-10-2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基站
CN105323807B (zh) * 2014-08-01 2019-01-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US11864031B2 (en) * 2018-03-22 2024-01-02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failure ha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1292A (zh) * 2014-01-17 2016-10-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双连接性中的特定辅小区选择的处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8353411A (zh) * 2015-12-31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04358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辅成员载波更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0198545A (zh) * 2018-02-24 2019-09-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辅小区组添加方法、终端设备及主节点
CN110198550A (zh) * 2018-02-24 2019-09-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辅小区组维护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节点
CN110290560A (zh) * 2018-03-19 2019-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3-194116".《3GPP tsg_ran\wg3_iu》.2019, *
R2-1906082 "Conditional PSCell addition";MediaTek Inc.;《3GPP tsg_ran\wg2_rl2》;201905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0853A (zh) 2022-01-18
WO2021062679A1 (zh) 2021-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5085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381530B (zh) 双连接的测量配置、测量、调度方法及装置和存储介质
EP3051876B1 (en) Small cell switching method, enb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JP5982403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端末の性能を報告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1356161B (zh) 无线网络通信方法、基站、终端及通信装置
EP4161115A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electing a component carrier
US20220279402A1 (en) Method for Enhancing Measurement Capability of Terminal Device, Chip, and Terminal Device
KR102214428B1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001317A1 (zh) V2x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129766B2 (en)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methods,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devices and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JP2006222845A (ja) 基地局制御装置、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近隣セルリストフィルタリング方法
EP2814297B1 (en)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control server and terminal
US9706461B2 (en) Method of handover i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120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866929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24961B (zh) 终端能力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RU2687162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точка доступа и станция
WO2017156973A1 (zh) 用于d2d通信的方法和d2d设备
CN108282799B (zh)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装置、网元及系统
CN107769830B (zh) 协同工作子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58475A (zh) 多rat网络下的无线资源协调调度方法
US113568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balancing
KR102206773B1 (ko) 세컨더리 기지국의 데이터 사용량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21188852A1 (en) Ue-based energy efficient uplink data split in dual connectivity
CN106714330B (zh) 一种数据无线承载类型获取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