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2045B - 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和采用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 - Google Patents

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和采用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2045B
CN108352045B CN201680062385.1A CN201680062385A CN108352045B CN 108352045 B CN108352045 B CN 108352045B CN 201680062385 A CN201680062385 A CN 201680062385A CN 108352045 B CN108352045 B CN 1083520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request
instruction
item
re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23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52045A (zh
Inventor
山岛悠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riba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rib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riba Ltd filed Critical Horib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52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2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52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2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BBIO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TIC OR PROTEIN-RELATED DATA PROCESSING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 G16B50/00ICT programming tools or database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oinformatic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BBIO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TIC OR PROTEIN-RELATED DATA PROCESSING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 G16B50/00ICT programming tools or database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oinformatics
    • G16B50/30Data warehousing; Computing architectur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data related to laboratory analysis, e.g. patient specimen analysi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5/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reports, e.g. 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thereof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与检查装置进行通信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和采用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1)包括:检查指令接收部(110),接收包含多个检查项目的检查指令;关联信息保持部(120),生成将各个检查项目与适合的检查装置相关联的关联信息;检查委托发送部(130),按照该关联信息,将各检查项目向适合的检查装置发送;检查结果接收部(140),接收从各检查装置返送的检查结果并形成检查报告;以及检查报告发送部(150),将该检查报告向检查指令的发送方发送。

Description

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和采用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适合的检查装置执行与医生等制作成的检查指令所包含的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以及采用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了针对从检查对象者采集的检查材料(血液、尿、粪便等),根据预定的检查项目自动进行测定的各种检查装置(也称为自动分析装置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在这种检查装置中,例如仅通过设置采血管或采尿管之类的检查材料容器,就能从该检查材料容器自动把检查材料取入该装置内,自动进行预定的检查项目的测定和/或分析,并输出测定结果。此外,多数检查装置不仅进行单一检查项目的测定和/或分析,也能进行多个检查项目的测定和/或分析。
另一方面,近年来大量的医疗机构导入了使用计算机的管理系统,如图5示意性所示,取代医生亲笔记载的纸质病历(诊断书)而导入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不断增加。此外,在电子病历的制作操作中,还可以制作患者或检查对象者的诊断所必要的检查指令。
检查指令至少包含该检查指令自身的识别信息和诊断所必要的检查项目。在图5的示例中,作为简单的示例,检查指令320包含检查指令自身的识别信息A1234、检查对象者的姓名:xxxx xxx、以及需要进行检查材料检查的检查项目a、b、c、d。
另一方面,检查部门配置有用于进行各种检查的多个检查装置。图5中作为示例,表示了4个检查装置410、420、430、440。上述检查装置是能对检查指令中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分析和/或测定)的装置(以下也称为适合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
例如,在检查指令320包含需要进行检查材料检查的检查项目时,检查部门的检查从业者(临床检查技师等)400按照该检查指令的内容,从检查对象者采集(或从收容预先另行采集的检查材料的检查材料容器中,选择贴有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同的识别信息的检查材料容器),选择适合该检查指令320所包含的检查项目a、b、c、d的检查装置,使用该检查装置进行检查材料的检查。而后,把从检查装置输出的检查结果作为检查报告返送给医生。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215210号
可是,本发明人在具体探讨检查指令的发行与检查部门中的检查的实施状况(特别是进行检查材料检查的状况)时,发现了下述的需要改善的问题。
该问题是根据检查指令中记载的事项选择适当的检查装置并实施检查时的上述作业上的问题。检查指令在某个部门中打印。典型的实例如图5所例示的那样,医生使用终端计算机310制作的检查指令320从诊疗室内的打印机打印成文件,并送达检查部门的检查从业者400。检查从业者400对照收到的文件记载的检查指令320,从多个检查装置中选择适合该检查指令所记载的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至少向检查装置输入与检查指令相关的识别信息。此外,针对与多个检查项目对应的1台检查装置,有时仅选择并输入其中的必要的检查项目。
如上所述,检查从业者选择适合检查指令中的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并按照每个检查装置输入识别信息等的作业存在发生输入错误等失误的可能性,因而存在问题,此外,存在输入需要劳力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必须向多种检查装置分配多个检查项目的检查材料检查中特别显著。
更具体而言,在上述以往的检查指令的实施状况下,当检查从业者向检查装置输入所述识别信息等时,存在错误输入这些输入事项的可能性。如果错误输入识别信息,则当存在与错误的识别信息一致的检查材料(他人的检查材料)的情况下,会分析他人的检查材料,从而成为重大的问题。此外,当不存在与错误的识别信息一致的检查材料的情况下,不进行分析而会浪费时间。此外,如果错误输入检查项目,则采集的检查材料被不需要的分析所消耗,产生不能完成要求的检查(或不得不再次采集)等问题。此外,存在漏检(因应输入的检查项目的一部分未被输入而未执行要求的检查项目的检查)和执行多余的检查的可能性。
此外,对于选择检查装置的作业和向该检查装置输入识别信息的作业,该作业自身成为检查从业者的负担。此外,在进行检查材料检查的检查装置中,尽管存在1台能处理多种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但是针对这种检查装置,需要进行从该装置能处理的检查项目中仅选择必要的检查项目的作业,会发生选择错误,并且作业成为检查从业者的负担。
而且,把被分配了检查项目的各检查装置返送的检查结果整合到一个检查报告的作业也存在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且需要劳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由检查装置处理检查指令所包含的检查项目时,减轻向检查装置输入信息的作业。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经认真研究后发现,如果提供能将检查指令所包含的检查项目自动发送到适合的检查装置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就会从根本上消除检查从业者选择适合检查指令中的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并按照每个检查装置输入识别信息这样的作业,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构成如下。
(1)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用于使检查装置执行与检查指令所包含的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包括:检查指令接收部,从检查指令的发送方接收包含一个以上的检查项目的所述检查指令;关联信息保持部,保持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将所述检查指令所包含的一个以上的检查项目与适合所述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相关联;检查委托发送部,参照所述关联信息并按照所述关联信息,将与各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委托向适合各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发送;以及检查结果接收部,接收从检查装置返送的检查结果,作为对所述检查委托的响应,所述关联信息包含将同一个检查项目与多个检查装置相关联的信息,从而同一个所述检查项目作为检查委托,从检查委托发送部向多个检查装置发送,被发送了同一个所述检查项目的多个检查装置中的最先返送回检查结果或检查开始信息的检查装置的信息,由所述检查结果接收部向所述检查委托发送部传递,所述检查委托发送部向最先返送回检查结果或检查开始信息的所述检查装置以外的检查装置,发送用于删除被发送的所述检查委托的指示。
(2)所述(1)记载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查报告形成部,根据所述检查结果形成针对所述检查指令的检查报告;以及检查报告发送部,向预定的接收方发送所述检查报告。
(3)所述(2)记载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中,检查指令包含多个检查项目,适合多个所述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检查报告形成部使用从多个所述检查装置分别返送的检查结果,形成针对所述检查指令的一个检查报告。
(4)所述(1)~(3)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中,检查指令的发送方是能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进行通信的计算机。
(6)检查系统包括:所述(1)~(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以及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连接的一个以上的检查装置,所述检查系统的特征在于,一个以上的所述检查装置具有显示画面,一个以上的所述检查装置将表示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依次接收的各检查委托的检查委托信息,按照各检查委托的接收顺序在所述显示画面上显示,并且,一个以上的所述检查装置在结束与各检查委托相关的分析时,把与所述检查委托相关的检查委托信息从所述显示画面删除,并且将剩余的其他检查委托信息依次上提显示。
通过使本发明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介于检查指令的发送方和检查装置之间,能将检查指令所包含的全部检查项目向适当的检查装置自动分配发送。因此,检查从业者不再需要选择检查装置,并且也不再需要向检查装置输入与检查指令相关的识别信息等,从根本上消除了上述的输入和选择的错误,解决了上述的以往的问题。
由于各检查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由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分配的与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委托的信息(检查委托信息),所以检查从业者只要按照该检查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的检查委托信息,设置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检查材料并启动检查装置的检查功能即可。
其有效性在检查材料检查中特别显著。这是因为在检查材料检查中,检查指令大多包含多个检查项目,很多情况下必须将上述多个检查项目分配到多个检查装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还具有检查结果接收部、检查报告形成部和检查报告发送部。由此,不仅具有将检查指令的检查项目向各检查装置自动分配发送的功能,还能把从各检查装置返送的检查结果作为检查报告向预定的接收方(例如检查指令的发送方、其他部门的计算机等)自动发送。因此,检查从业者不再需要为了针对检查指令进行报告而将来自检查装置的检查结果作为检查报告转记,并且也消除了与此相伴的错误。
特别是,为了处理多个检查项目而需要多个检查装置时,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如下发挥功能:向上述多个检查装置发送检查委托,将从上述多个检查装置返送的检查结果自动整合成一个检查报告并向预定的接收方自动发送。因此,检查从业者的错误和作业的负担进一步改善。其有效性也与上述的理由相同,在检查材料检查中特别显著。
此外,在采用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中,如以下详细说明的那样,在连接于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各个检查装置中,从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依次接收的各检查委托作为检查委托信息,按照接收的顺序显示于显示画面。而且,如果结束了与各检查委托相关的分析,则将与所述检查委托相关的检查委托信息从所述显示画面删除,并将剩余的与其他检查委托相关的检查委托信息依次上提显示。利用如此构成的系统,检查从业者只要始终关注检查装置的显示画面的最前头显示的检查委托信息,将适合的检查材料设置于该检查装置并开始检查即可,检查从业者的错误和作业的负担进一步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优选示例的框图,并且也是表示采用了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本发明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与外部装置(检查指令的发送方、检查报告的接收方、检查装置)的通信关系用虚线表示。图1的示例中,在本发明的基本结构(检查指令接收部110、关联信息保持部120、检查委托发送部130)以外,还设有检查结果接收部140、检查报告形成部150和检查报告发送部160。此外,图1的示例中,检查指令的发送方也是检查报告的接收方。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优选结构示例的框图,并且也是表示采用了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的优选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例示了由本发明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执行的检查指令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与本发明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连接的检查装置或构成本发明的检查系统的检查装置的优选动作的图,并且例示了该检查装置的显示画面的变化状态。
图5是表示以往的医生的终端计算机与检查部门的终端计算机的连接状态以及配置于检查部门的检查装置的利用状况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检查指令处理装置
2 显示装置
3 键盘
4 鼠标
10 数据总线
11 中央处理装置(CPU)
12 主存储器(RAM)
13 硬盘驱动器
14~16 接口
110 检查指令接收部
120 关联信息保持部
130 检查委托发送部
140 检查结果接收部
150 检查报告形成部
160 检查报告发送部
21~24 检查装置
30 外部的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并且也是表示采用了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1是用于使检查装置执行与检查指令的发送方30发出的检查指令所包含的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的装置,构成为至少具有检查指令接收部110、关联信息保持部120和检查委托发送部130。检查指令接收部110从该检查指令的发送方30接收包含一个以上的检查项目的检查指令。关联信息保持部120保持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将检查指令所包含的一个以上的检查项目与适合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相关联。检查委托发送部130参照所述关联信息保持部120所保持的关联信息,并且按照该关联信息,将与各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委托向适合各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发送。
在图1例示的关联信息保持部120所保持的关联信息中,检查项目a、b与检查装置21预先关联,检查项目c与检查装置22预先关联,检查项目d与检查装置23预先关联,检查项目e与检查装置24预先关联。在此,例如在检查指令包含检查项目a、b、c、d的情况下,检查委托发送部130参照所述关联信息,向图中的检查装置21~24中的适合检查项目a、b、c、d的检查装置21~23发送检查委托。检查委托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利用以上的结构,检查指令所包含的全部检查项目a、b、c、d被自动地向适当的检查装置分配发送,所以从根本上消除了检查从业者的输入错误,作业负担大幅减轻。
在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优选方式中,如图1所示,除了设置有上述的检查指令接收部110、关联信息保持部120和检查委托发送部130以外,还设置有检查结果接收部140、检查报告形成部150和检查报告发送部160。
检查结果接收部140接收从检查装置返送的检查结果,作为对所述检查委托的响应。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清楚地说明各部分的功能,将检查结果接收部140记载为独立的部分,但是也可以理解为检查委托发送部130和检查结果接收部140成为一体,作为与检查装置进行双向通信(检查委托的发送、检查结果的接收、其他的附带命令的发送、响应的接收等)的一个发送接收部。
检查报告形成部150根据该检查结果,对原来的检查指令形成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发送部160将形成的检查报告向预定的接收方(例如检查指令的发送方30等)返送。
利用以上的结构,即使检查指令所包含的多个检查项目被分配到多个检查装置,从这些检查装置分别返送检查结果,由于这些检查结果自动整合而制作成一个检查报告,且向预定的接收方自动返送,所以可以大幅改善检查从业者的作业报告时的错误和作业的负担。
检查指令的发送方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能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进行通信的计算机即可,可以是医生等使用的终端计算机(检查指令的发行方)、以及从该终端计算机接收检查指令并向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发送检查指令的管理部门的计算机之类的与该机构的网络对应的发送方。
另一方面,作为检查报告的发送对象的预定的接收方也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能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进行通信的计算机即可,可以是医生等使用的终端计算机、以及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接收检查报告并向医生等的终端计算机传递检查报告的管理部门的终端计算机之类的与该机构的网络或检查报告的流程对应的预定的接收方。在一般的医疗机构的网络系统中,多数情况下检查指令的发送方(发行方)也为检查报告的接收方(例如,从医生的终端计算机(发行方)发送检查指令并将检查报告返送该医生的终端计算机等情况),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观察时的检查指令的发送方和检查报告的接收方也可以彼此不同。
构成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各部分(上述的检查指令接收部、关联信息保持部和检查委托发送部,以及作为优选方式增加的检查结果接收部、检查报告形成部和检查报告发送部等)也可以分别组合电子电路、电气电路和独立的处理装置来构筑,但是如图2所示,采用计算机并由该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来构成上述的各部分为优选的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采用计算机来构成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情况下的实施例,来说明各部分的优选方式及其效果。以下所示的各部分的结构可以局部或整体通过组合电子电路、电气电路和独立的处理装置等来取代计算机而实施。
图2是表示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和检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框图,并且表示了采用计算机来构成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情况的示例。图2的示例中,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1也可以说是存在于医生等使用的终端计算机30和多个检查装置21~24之间,用于自动分配检查指令的(进一步优选的是用于将检查结果自动汇总为一个而作为检查报告返回的)主机。
图2所示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1的作为计算机的基本架构自身可以与以往公知的计算机相同。如图2所示,作为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1的计算机构成为中央处理装置(CPU)11和作为主存储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2由数据总线10连接,优选连接有硬盘驱动器(HDD)13而对CPU11赋予大容量的存储区域。该硬盘驱动器可以适当替换为固态硬盘等其他的存储装置。该硬盘驱动器13作为图1中的关联信息保持部120发挥功能。图2的示例中,显示装置2、键盘3和鼠标4借助输入输出设备用的接口14连接于数据总线10。显示装置2、键盘3和鼠标4例如用于由管理者根据需要而变更、更新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所执行的程序的内容等。此外,这些输入输出设备也可以在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所执行的其他各种程序动作时用于输入/输出(显示结果)。
图2的示例中,多个检查装置(与图1相同,例如4台检查装置21~24)借助外部设备用的接口15能通信地连接。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1能向各检查装置21~24发送检查委托数据。更优选的示例中,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1能接收从各检查装置返送的检查结果数据。图2的示例中,利用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5和集线器20,将各检查装置连接成能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1进行双向通信。检查装置的种类和总数没有限定,并且接口的种类和连接方式(有线、无线)也没有限定。
此外,图2的示例中,检查指令的发送方和检查报告的接收方都是医生使用的终端计算机30。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构成借助网络接口16和LAN(也可以是互联网等)的通信线路32,能与医生使用的终端计算机30连接,能接收从该终端计算机30发送的检查指令,并且能向各检查装置发送适当的检查委托。
检查指令只要包含一个以上的检查项目即可,当检查项目为多个时,本发明的有效性变得显著。
例如图2中的典型示例所示,检查指令的发送方也可以是医生使用的终端计算机30之类的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能通信地连接的其他计算机。此时,检查指令接收部110构成为借助网络接口等,从其他计算机接收检查指令的数据,并且接收该检查指令所包含的识别信息和检查项目。
此外,检查指令的发送方也可以包含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自身。例如,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也可以兼用医生等使用的终端计算机,可以由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执行电子病历程序之类的下达检查指令的程序。此时,下达检查指令的程序构成为将检查指令的数据交接到该主程序的检查指令接收部110,检查指令接收部110构成为接收该检查指令的数据。
检查对象者不限于人,也可以是人以外的动物。检查对象者为人时,检查对象者不仅包含具有疾患的患者,也可以包含没有疾患的健康人。例如,在健康诊断等中,与有无疾患无关,以所有受诊者为对象,针对预定的检查项目取得检查数据。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至少具有检查指令接收部110、关联信息保持部120和检查委托发送部130,进一步作为优选方式,具有检查结果接收部140、检查报告形成部150和检查报告发送部160。上述的各部分都是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利用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中执行的程序(以下也称为主程序)而发挥功能的部分。换句话说,该主程序构成为使作为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计算机至少作为检查指令接收部110和检查委托发送部130发挥功能,进一步构成为作为检查结果接收部140、检查报告形成部150和检查报告发送部160发挥功能。
通过执行该主程序而实现的上述各功能(动作内容)不限于由CPU和主存储器完成的计算,也可以包含在该主程序的指示下,使用构成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各硬件或外部的硬件而实现的功能。此外,也可以利用该主程序的控制,在连接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外部装置中执行所述各功能的一部分。
以下,按照例示了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各部分的处理的流程图,对各部分的功能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作为说明的一例,检查指令与图5所示的以往示例相同,该检查指令自身的识别信息为A1234,检查项目为4个项目a、b、c、d。此外,为了便于检查从业者识别,包含检查对象者的姓名(xxxx xxx)作为检查对象者的识别信息(检查对象者的识别信息也可以是对检查对象者赋予的识别号码)。
如图3的流程图所示,在步骤S1中,检查指令接收部110从发送方30接收检查指令。在图2的结构示例中,检查指令的各数据从其他计算机(例如医生操作的终端计算机)30通过通信线路32发送,并且通过网络接口16被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接收。检查指令接收部110将该检查指令的各数据作为应处理的检查指令数据接收。
在步骤S2中,检查委托发送部130参照关联信息保持部120(图2中为硬盘驱动器13)中存储的所述关联信息,并且按照该关联信息,将检查指令所包含的检查项目a、b、c、d分别向适合的检查装置作为检查委托发送。图2的示例中,在作为关联信息保持部的硬盘驱动器13中,存储有将检查指令应包含的各种检查项目a、b、c、d、e与适合各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21~24相关联的关联信息作为数据库。与图1中的说明相同,检查项目a、b与检查装置21预先关联,检查项目c与检查装置22预先关联,检查项目d与检查装置23预先关联,检查项目e与检查装置24预先关联。
因此,参照了该关联信息的检查委托发送部130对各个检查装置发送检查委托,以使检查装置21对检查指令所包含的检查项目a、b进行检查,使检查装置22对检查项目c进行检查,使检查装置23对检查项目d进行检查。
检查项目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与从检查对象者采集的检查材料(血液、尿、粪便、细胞等)为检查对象的检查材料检查相关的检查项目,以及以检查对象者的身体为检查对象的心电监测、超声波诊断、放射线检查、CT扫描等检查项目之类的各种包含于检查指令的检查项目。如上所述,在检查项目与检查材料检查相关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有效性特别显著。
作为与检查材料检查相关联的检查项目,例如可以列举血液学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免疫学检查、遗传学检查等检查。以下例示的具体检查项目并不是必须仅分类于上述的某一个检查,例如有时也被分类于血液学检查和生物化学的多个检查的双方等。
作为与血细胞计数相关联的检查项目,可以例示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值、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数、单核细胞比率、粒细胞数、粒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嗜酸粒细胞数、嗜酸粒细胞比率、嗜碱粒细胞数、嗜碱粒细胞比率、异型淋巴细胞数、异型淋巴细胞比率、巨幼细胞数、巨幼细胞比率、反应蛋白浓度、血糖值、氨、钠、钾、氯等。
此外,作为与血红蛋白A1c(HbA1c)相关联的检查项目,可以例示糖化血红蛋白A1c、血红蛋白F(HbF)、尿蛋白、尿肌酐、尿AC比、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高灵敏度CRP)浓度、胱抑素等。
作为以尿为对象的检查项目,可以例示色调、混浊度、糖、蛋白质、胆红素、尿胆素原、pH值、比重、隐血、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检查、抗坏血酸、肌酐、μ白蛋白、p/c比(蛋白质·肌酐比)、a/c比(白蛋白·肌酐比)、尿素氮、尿酸、总胆固醇、氨、中性脂肪、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钙、无机磷、直接胆红素、HDL胆固醇、镁、γ谷氨酰转肽酶、AST(GOT)、ALT(GPT)、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亮氨酸氨肽酶、CK-MB、胆碱酯酶、淀粉酶、脂肪酶、钠、钾、氯等。
作为生物化学的检查项目,可以例示总蛋白、白蛋白、中性脂肪、总胆固醇、LDL胆固醇、HDL胆固醇、AST(GOT)、ALT(GPT)、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胆碱酯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亮氨酸氨肽酶、氨、淀粉酶、脂肪酶、尿素氮、肌酐、尿酸、葡萄糖、肌酸激酶、钙、无机磷、镁、血红蛋白A1c、钠、钾、氯、酮体、SAA、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浓度、CK-MB、cCRP、果糖胺、类风湿因子定量等。
作为遗传学的检查项目,可以例示基因检查、染色体检查、DNA检查、RNA检查等。
作为检查装置,可以采用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能通信地连接,并能进行与上述的检查项目相关的测定和/或分析的装置。作为与检查材料检查相关的检查装置,可以列举血细胞计数装置、血液分析装置、浓度测定装置、免疫测定装置、进行遗传学分析的装置等,可以是一个检查装置仅能处理一个检查项目,也可以是一个检查装置能处理多个检查项目。
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与检查装置的连接没有特别限定,能利用有线或无线的LAN、USB、RS-232C、GPIB、蓝牙(注册商标)、借助互联网的连接、以及将它们组合的连接之类的使计算机能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所有连接。
能连接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装置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即可,当数量为多个时,特别是连接更多的检查装置时,本发明的有效性更为显著。
如上所述,关联信息保持部120保持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将上述的各种检查项目与适合任意的该检查项目且能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装置预先关联。优选该关联信息作为数据库(以下也称为关联数据库)以能参照的方式存储。
检查指令所能包含的全部检查项目以及适合各检查项目且能与该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连接的全部检查装置,作为被预先关联的关联信息,以计算机能参照的形式预先保存于该关联数据库。所述关联数据库的构造没有特别限定,优选表格之类的能由检查委托发送部130更快速且更容易地参照的形式。
为了使各检查项目与适合各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相关联,优选对各检查项目赋予固有的识别代码。另一方面,虽然也可以对各检查装置赋予固有的识别代码,但是优选使用各检查装置固有的现有识别信息。作为各检查装置固有的现有识别信息,例如在检查装置为USB设备时,可以列举供应商ID和产品ID等,在检查装置为借助RS-232C等通用的接口连接的装置时,可以列举I/O端口地址、装置固有的识别号码等,在检查装置为借助各种网络连接的装置时,可以列举IP地址、装置固有的识别号码等。
此外,优选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还包括关联数据库变更部(未图示),所述关联数据库变更部成为用于变更存储于关联数据库的检查项目与适合各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的关联的工具。图2的示例中,关联数据库变更部是用于修正关联数据库的计算机程序,其构成为通过输入输出装置(2、3、4),针对关联数据库能进行废止的检查项目和检查装置的删除、新检查项目和检查装置的追加、新追加的检查项目与现有检查装置的关联、以及新连接的检查装置与现有检查项目的关联等。
检查委托发送部130按照关联信息保持部120(图2的实施例中为硬盘驱动器13)中存储的所述关联信息,对适合检查指令所包含的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发送与所述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委托。
与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委托是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向各检查装置发送的一种检查指令。检查委托被赋予固有的识别信息。这是为了使发送的检查委托与后述的返送来的检查结果相关联。作为该检查委托固有的识别信息,优选采用原来的检查指令的识别信息(例如图5的示例中的识别信息A1234)。由此,各检查装置能够与检查材料容器被赋予的识别信息相关联,且可以根据从各检查装置返回的各个检查结果生成与原来的检查指令对应的一个检查报告。此外,检查委托也可以包含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与检查装置的通信中采用的固有的识别信息、以及用于向检查从业者显示的检查指令的识别信息双方。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查从业者的识别性,检查委托还可以包含检查对象者的姓名(例如图5的示例中的xxxx xxx)。
在应发送检查委托的检查装置是只能进行与一个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的装置时,也可以不向这种检查装置发送检查项目作为检查委托。例如,也可以通过发送检查委托固有的识别信息,来兼用检查委托的命令。此外,在应发送检查委托的检查装置尽管能进行与多个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但检查装置始终必须进行该装置所能执行的全部检查的使用状况下,与上述情况相同,可以通过发送检查委托固有的识别信息来兼用检查委托的命令。
另一方面,当检查装置能进行与多个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且执行与其中的某几个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时,优选发送检查委托固有的识别信息和必要的检查项目作为检查委托。
根据以上内容,与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委托包含检查委托固有的识别信息,且根据需要而包含与检查项目相关的信息。
如图4(a)所示,优选连接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各检查装置构成为在各自的显示画面上显示与接收的检查委托相关的信息(检查委托信息)。优选各检查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的检查委托信息至少显示原来的检查指令的识别信息,以使检查从业者能将所述检查委托与检查材料(或受检者)正确地关联。
图4的示例中,检查装置200的显示画面210上显示用于表示接收检查委托的顺序的号码(01等)、检查指令的识别信息(A1234等)、以及检查对象者的姓名(xxxx xxx等)。此外,图4的示例中,该检查装置200的正面设有用于设置检查材料容器的能开闭的设置部220。
优选检查装置被赋予对照功能,即读取设置的检查材料容器上记载的识别信息,并与检查委托固有的识别信息(优选为原来的检查指令的识别信息)进行对照。由此,能检测到错误的检查材料容器的设置。此外,检查装置能构成为在接收了第一个检查委托和第二个检查委托的状况下,即使设置了与第二个检查委托对应的检查材料容器,也处理第二个检查委托。
当与检查委托相关的分析和/或测定结束时,作为对该检查委托的响应,检查装置向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返送检查结果。优选该检查结果在检查结果的值以外,还包含表示所述检查结果的检查项目的识别代码以及原来的检查委托固有的识别信息(优选原来的检查指令的识别信息)。由此,能根据针对分开的检查项目的检查结果,再次构成与原来的检查指令对应的检查报告。
图3的流程图所示的步骤S3~S5是对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追加的优选处理步骤,并且是进行如下处理的步骤,即接收被发送了检查委托的检查装置返送的检查结果,根据该检查结果自动生成检查报告,并返回到预先确定的接收方。
在步骤S3中,检查结果接收部140接收从各检查装置分别返送的检查结果,作为对检查委托的响应。各检查结果包含原来的检查委托固有的识别信息(优选原来的检查指令的识别信息)。
接着,在步骤S4中,检查报告形成部150使用接收的检查结果和原来的检查委托固有的识别信息,形成作为对原来的检查指令的答复的检查报告。
接着,在步骤S5中,检查报告发送部160将所述检查报告向预定的接收方(检查指令的发送方30等预定的接收方)发送,结束对该检查指令的一系列处理。
利用步骤S3~S5,根据从各检查装置返送的检查结果自动制作成检查报告,并向预定的接收方自动返送,所以检查从业者的错误和作业负担得到大幅改善。
优选由检查报告形成部150形成的检查报告包含原来的检查指令的识别信息。由此,检查报告发送部160能够向预定的接收方发送作为对原来的检查指令的响应的检查报告,最终,检查指令的发送方或发行方可以收到与发送的(或发行的)原来的检查指令对应的检查报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将同一个检查项目与多个检查装置相关联。例如,在相同种类的多个检查装置连接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或者尽管连接的多个检查装置彼此种类不同但是能处理的检查项目彼此部分重复的情况下,检查委托发送部130也可以向上述多个检查装置发送相同的检查委托x1,将同一个检查项目向多个检查装置重复分配。
上述方式中,虽然多个检查装置(A1、A2、A3:未图示)各自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相同的检查委托x1的信息,但是检查从业者可以选择检查委托较少的检查装置等适当的检查装置(例如A1),设置检查材料容器并开始分析和/或测定。
如果分析和/或测定结束,则如上所述,所述检查装置A1将检查结果向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返送,作为对检查委托的响应。
另一方面,检查委托发送部130将表示向多个检查装置A1、A2、A3发送了相同的检查委托x1的信息,向检查结果接收部140发送。检查结果接收部140把这些检查装置A1、A2、A3中的最先返送回检查结果的检查装置为A1这样的信息向检查委托发送部130传递。收到该信息的检查委托发送部130对检查装置A1以外的其他检查装置(A2、A3)指示删除最先发送的检查委托x1。在此,说明了检查委托发送部130和检查结果接收部140联合控制检查装置的方式,但是该检查委托发送部130和该检查结果接收部140还可以是彼此成为一体的一个发送接收部,与外部的检查装置之间进行数据、命令信号(响应信号)等的收发。
利用所述结构,即使将同一个检查项目向多个检查装置A1、A2、A3重复地发送,也可以在一个检查结束时消除该重复的指示。
此外,作为上述方式的变形方式,也可以构成为在检查从业者选择检查装置(例如A1)并设置检查材料容器而开始分析和/或测定的时点,该检查装置A1向检查结果接收部140发送用于表示开始了与检查委托x1相关的检查的信息,而检查委托发送部130对检查装置A1以外的其他检查装置(A2、A3)指示删除最先发送的检查委托x1。
如图2所示,通过将多个检查装置21~24能通信地连接于本发明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1,构成优选的检查系统。也可以是其他的计算机30作为检查指令的发送方,能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1。
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和各检查装置的动作内容如上所述。如图4所示,各检查装置构成为具有显示画面210,表示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1依次接收的各检查委托的检查委托信息在显示画面210上按接收的顺序显示。图4(b)的示例中,3个检查委托信息(1:A1234)、(2:A2007)、(3:A3010)显示为包含检查对象者的姓名。为了便于理解而标注了序列号1、2、3,但并不是一定需要序列号。
在检查装置的优选方式中,该检查装置构成为如果结束了与各检查委托相关的分析,则从显示画面210删除与所述检查委托相关的检查委托信息(例如图4(b)的最先的检查委托信息(1:A1234)),如图4(c)所示,将剩余的与其他检查委托相关的检查委托信息(2:A2007)、(3:A3010)依次上提显示。在图4(d)所示的显示画面中,与检查委托相关的分析进一步推进,删除检查委托信息(2:A2007),将检查委托信息(3:A3010)上提,并且显示与新接收的检查委托相关的检查委托信息(4:A4567)、(5:A5555)。
利用这种结构,如上所述,检查从业者始终只要关注检查装置的显示画面的最前头显示的检查委托信息,将与其适合的检查材料设置于该检查装置并开始检查即可,检查从业者的作业负担和选择错误进一步减少。
工业实用性
按照本发明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和采用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首先,能将检查指令所包含的全部检查项目向适当的检查装置自动分配发送。因此,检查从业者不再需要选择检查装置,并且也不再需要向检查装置输入与检查指令相关的识别信息等,所以消除了信息输入的错误,也减轻了输入的劳力。此外,医生等操作者利用电子病历的工具等下达检查指令时,也不再需要指定与检查项目对应的检查装置。而且,还消除了把来自各检查装置的检查结果汇总为一个检查报告时的错误,也减少了其劳力。
本发明的检查系统不仅能应用在用于医疗机构中的诊断的系统,还能应用在向检查部门发送检查指令的全部产业中的检查系统。
本申请以日本申请特愿2015-209905(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为基础,并且将其全部内容包含于本说明书中。

Claims (5)

1.一种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用于使检查装置执行与检查指令所包含的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检查指令接收部,从检查指令的发送方接收包含一个以上的检查项目的所述检查指令;
关联信息保持部,保持关联信息,所述关联信息将所述检查指令所包含的一个以上的检查项目与适合所述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相关联;
检查委托发送部,参照所述关联信息并按照所述关联信息,将与各检查项目相关的检查委托向适合各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发送;以及
检查结果接收部,接收从检查装置返送的检查结果,作为对所述检查委托的响应,
所述关联信息包含将同一个检查项目与多个检查装置相关联的信息,从而同一个所述检查项目作为检查委托,从检查委托发送部向多个检查装置发送,
被发送了同一个所述检查项目的多个检查装置中的最先返送回检查结果或检查开始信息的检查装置的信息,由所述检查结果接收部向所述检查委托发送部传递,
所述检查委托发送部向最先返送回检查结果或检查开始信息的所述检查装置以外的检查装置,发送用于删除被发送的所述检查委托的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查报告形成部,根据所述检查结果接收部接收的检查结果形成针对所述检查指令的检查报告;以及
检查报告发送部,向预定的接收方发送所述检查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检查指令包含多个检查项目,适合多个所述检查项目的检查装置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检查报告形成部使用从多个所述检查装置分别返送的检查结果,形成针对所述检查指令的一个检查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查指令的发送方是能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进行通信的计算机。
5.一种检查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以及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连接的一个以上的检查装置,所述检查系统的特征在于,
一个以上的所述检查装置具有显示画面,
一个以上的所述检查装置将表示从所述检查指令处理装置依次接收的各检查委托的检查委托信息,按照各检查委托的接收顺序在所述显示画面上显示,并且,
一个以上的所述检查装置在结束与各检查委托相关的分析时,把与所述检查委托相关的检查委托信息从所述显示画面删除,并且将剩余的其他检查委托信息依次上提显示。
CN201680062385.1A 2015-10-26 2016-10-25 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和采用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 Active CN1083520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9905 2015-10-26
JP2015209905 2015-10-26
PCT/JP2016/081599 WO2017073567A1 (ja) 2015-10-26 2016-10-25 検査オーダー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検査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2045A CN108352045A (zh) 2018-07-31
CN108352045B true CN108352045B (zh) 2021-11-23

Family

ID=58630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2385.1A Active CN108352045B (zh) 2015-10-26 2016-10-25 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和采用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50450A1 (zh)
EP (1) EP3364366A4 (zh)
JP (1) JP6768688B2 (zh)
CN (1) CN108352045B (zh)
WO (1) WO20170735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0429B2 (ja) * 2018-02-07 2022-06-24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検査オーダー処理装置、そ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検査システム
JP7268985B2 (ja) * 2018-10-04 2023-05-08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検査支援装置、検査支援システム、医用画像診断装置、および検査支援プログラム
JP7005083B1 (ja) * 2020-03-30 2022-02-14 株式会社Peco 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電子カルテ管理システム
JP7358303B2 (ja) 2020-07-15 2023-10-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3621A (zh) * 2001-08-17 2004-11-03 ������������ʽ���� 检查委托管理装置
CN102313800A (zh) * 2010-06-30 2012-01-1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样本检查装置及处理能力信息生成装置、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2332051A (zh) * 2010-07-12 2012-01-2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检查信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1012B1 (en) * 1999-07-30 2003-06-17 Coulter International Corp. Automated laboratory software architecture
JP2002073801A (ja) * 2000-09-05 2002-03-12 Canon Inc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装置、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7860727B2 (en) * 2003-07-17 2010-12-28 Ventana Medical Systems, Inc. Laboratory instrument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network
US20050267792A1 (en) * 2004-05-28 2005-12-01 Sumit Mehrotra Method and system for laboratory management
JP2007108864A (ja) * 2005-10-11 2007-04-26 Srl Inc 検査報告書作成システム
JP2011036560A (ja) * 2009-08-17 2011-02-24 Toshiba Corp 医用システム
JP5921289B2 (ja) * 2012-03-30 2016-05-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医療用検査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50095058A1 (en) * 2013-10-02 2015-04-02 Health Diagnostic Laboratory, Inc. Methods for laboratory sample tracking and device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3621A (zh) * 2001-08-17 2004-11-03 ������������ʽ���� 检查委托管理装置
CN102313800A (zh) * 2010-06-30 2012-01-1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样本检查装置及处理能力信息生成装置、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2332051A (zh) * 2010-07-12 2012-01-2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检查信息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dical Laboratory Informatics";Liron Pantanowitz, MD et al;《Clin Lab Med》;20071022;第27卷;第823-84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73567A1 (ja) 2017-05-04
JP6768688B2 (ja) 2020-10-14
US20180350450A1 (en) 2018-12-06
JPWO2017073567A1 (ja) 2018-08-16
CN108352045A (zh) 2018-07-31
EP3364366A4 (en) 2019-05-01
EP3364366A1 (en) 2018-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aninotto et al. The “hospital central laboratory”: automation, integration and clinical usefulness
CN108352045B (zh) 检查指令处理装置和采用该检查指令处理装置的检查系统
US11830613B2 (en) Integration of a point-of-care blood analyzer into a prehospital telemedicine system
Borysiak et al. Translating diagnostic assays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clinic: Analytical and clinical metrics for devic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US20190244695A1 (en) Test order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therefor and test system
CA2900393A1 (en) Methods for indirect determination of reference intervals
Yee et al. Biomarkers in early-phase trials: fundamental issues
West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POC and i‐STAT analysers for canine blood gas and electrolyte analysis
WO2017115775A1 (ja)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および、分析システム
JP3823162B2 (ja) 臨床検査分析装置、臨床検査分析方法および臨床検査分析プログラム
JP2023169350A (ja) 生体試料の測定値増強
US20210003602A1 (en) Sample mixing control
EP3701538A1 (en)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rules for lab instruments
DuBois The role of POCT and rapid testing.
Crews et al. Data-driven quality assurance to prevent erroneous test results
CN108091390A (zh) 补充自动化分析仪测量结果
US110426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on and testing of scientific measurement equipment
CN112305245B (zh) 样本分析方法及样本分析系统
Jones et al. Standardisation of reference intervals: an Australasian view
EP4071686A1 (en) Laboratory sample delivery and broker system
Petrides et al. Method validation
Wiwanitkit et al. Requisition errors for blood glucose tests: A hospital-based study
Craig et al.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Report 6: The us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 (BNP and NT-proBNP)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heart failure
McDonald et al. Assessment of agreement of two high sensitivity troponin assays during an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JP2023035588A (ja) 分析システム、管理サーバ、分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