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8796B - 灭火器的安全把手以及配备上述安全把手的灭火器 - Google Patents

灭火器的安全把手以及配备上述安全把手的灭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8796B
CN108348796B CN201680059031.1A CN201680059031A CN108348796B CN 108348796 B CN108348796 B CN 108348796B CN 201680059031 A CN201680059031 A CN 201680059031A CN 108348796 B CN108348796 B CN 1083487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onnector
safety
fire extinguisher
suppor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90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8796A (zh
Inventor
崔晧渽
韩胜旭
沈国祥
崔性大
蔡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p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48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8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8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87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13/00Portable extinguishers which are permanently pressurised or pressurised immediately before use
    • A62C13/62Portable extinguishers which are permanently pressurised or pressurised immediately before use with a single permanently pressurised container
    • A62C13/64Portable extinguishers which are permanently pressurised or pressurised immediately before use with a single permanently pressurised container the extinguishing material being released by means of a val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13/00Portable extinguishers which are permanently pressurised or pressurised immediately before use
    • A62C13/76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02Nozz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re-extinguish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适用本发明的灭火器的安全把手,包括:下部把手,结合到阀门的上端,一端部配备有第1铰链轴,而在与上述第1铰链轴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配备有与第1铰链轴平行的第1支撑轴;上部把手,采用能够以第1铰链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结合到下部把手并通过以第1铰链轴为中心向下侧方向进行旋转而对灭火器的开放销造成挤压的结构,在一个位置配备有与第1铰链轴平行的第2支撑轴;安全销,用于防止上部把手进行旋转;第1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结合到第1支撑轴,且能够以上述第1支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第2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结合到第2支撑轴,且能够以上述第2支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以及,第2铰链轴,以能够进行旋转的方式与第1连接器的上述第1端部的相反一侧即第2端部以及第2连接器的上述第1端部的相反一侧即第2端部结合;其中,在上部把手、下部把手以及第2铰链轴中分别形成贯通孔,且在上部把手没有向下侧方向进行旋转的状态下,上述贯通孔被配置于相同的位置,而上述安全销被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

Description

灭火器的安全把手以及配备上述安全把手的灭火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器以及灭火器的安全把手,尤其涉及一种当因为发生火灾而需要使用灭火器时能够方便地对结合到灭火器安全把手中的安全销进行分离的安全把手。
背景技术
灭火器用于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对火灾进行扑灭,采用内部收容有灭火剂且能够对所收容的灭火剂进行喷射的结构。
下面,将结合图1对一般灭火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一般灭火器的主体10内部填充有灭火剂。填充到主体10中的灭火剂能够经由配置在主体10内部的排出管11排出并通过软管12喷射到发生火灾的位置。
此外,在排出管11和软管12之间安装有用于对排出管11进行开闭的阀门13,在阀门13的上侧安装有开放销14,当上述开放销14被按压时阀门13将被开放并使得灭火剂经由排出管11排出到软管12中。
在阀门的上侧结合有安全把手20,安全把手20包括固定到阀门13上侧的下部把手21,以及通过能够以固定到上述下部把手21中的铰链轴23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结合的上部把手22。
开放销14贯通下部把手21并向上部把手22一侧延长形成,当向下部把手21的方向按压上部把手22时,上部把手21将通过对开放销14造成挤压而使阀门13开放并喷射出灭火剂。
此外,在上部把手22和下部把手21中分别形成与铰链轴23平行的贯通孔,上述贯通孔形成于在上部把手22没有对开放销14造成挤压的位置即位于上侧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形成相互贯通的通路的位置,而上述贯通孔24中插入有安全销24。
因此,在插入有安全销24的状态下,即使是按压上部把手22也不会导致上部把手22相对于铰链轴23的旋转并防止对开放销14造成挤压,但是当因为发生火灾而需要使用灭火器时,通过拔出安全销14并按压上部把手22,能够通过使上部把手22对开放销14造成挤压而使阀门开放13并喷射出灭火剂。
如上所述的安全销能够在不使用灭火器时防止因为意外按压灭火器的上部把手而喷射出灭火剂的现象,而在需要使用灭火器时则能够通过从安全把手20拔出安全销24并向下侧方向按压上部把手22而从灭火器喷射出灭火剂。
虽然学校和消防局始终在尝试通过消防教育广泛普及上述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但是仍然有例如生活在消防教育死角地带的人等很多并不了解灭火器使用方法的人群,尤其是在如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经常会因为慌张而误认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因此导致无法正确使用灭火器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没有能够熟练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的人员,经常会在握住灭火器的安全把手并移动到火灾地点之后尝试在强力握住安全把手的情况下拔出安全销。
但是在强力握住安全把手20的情况下,会导致上部把手22被强力地按向下部把手21一侧,这会导致安全销24在安全把手的贯通孔中受到较强的剪切力作用,而在上述剪切力的作用下将无法顺利地从贯通孔中拔出安全销2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一般结构灭火器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即使是在因为强力握住安全把手而导致上部把手被强力地按向下部把手一侧的状态下也能够轻易地移除安全销的安全把手以及配备上述安全把手的灭火器。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目的能够通过适用本发明的灭火器的安全把手以及配备上述安全把手的灭火器实现。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器,包括:主体,填充有灭火剂,且在其上端形成有灭火剂的喷射口;阀门,安装在上述主体的上部,用于对上述喷射口进行开闭;开放销,配置在上述阀门的上侧,能够在受到挤压时对阀门进行开放;以及,安全把手,结合到阀门的上端;其中,在按压安全把手时能够通过对开放销进行挤压而喷射出主体内部的灭火剂,同时通过在上部把手和下部把手之间安装安全销,能够借助于安全销而在未移除安全销的状态下阻止按压安全把手的动作。
适用本发明的灭火器的安全把手,包括:下部把手,结合到阀门的上端,一端部配备有第1铰链轴,而在与上述第1铰链轴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配备有与上述第1铰链轴平行的第1支撑轴;上部把手,采用能够以上述第1铰链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结合到下部把手并通过以上述第1铰链轴为中心向下侧方向进行旋转而对上述开放销造成挤压的结构,在一个位置配备有与上述第1铰链轴平行的第2支撑轴;安全销,用于防止上述上部把手进行旋转;第1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结合到上述第1支撑轴,且能够以上述第1支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第2连接器,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结合到上述第2支撑轴,且能够以上述第2支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以及,第2铰链轴,以能够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第1连接器的上述第1端部的相反一侧即第2端部以及上述第2连接器的上述第1端部的相反一侧即第2端部结合;
其中,在上述上部把手、下部把手以及第2铰链轴中分别形成贯通孔,且在上述上部把手没有向下侧方向进行旋转的状态下,上述贯通孔被配置于相同的位置,而上述安全销被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
首先,对如上所述构成的适用本发明的安全把手以及配备上述安全把手的灭火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上部把手能够相对于下部把手以第1铰链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当按下上部把手时,上部把手将对开放销造成挤压并使阀门开放,从而使灭火剂从灭火器的主体喷出。
但是,在适用本发明的安全把手中作为用于允许或阻止上部把手的旋转的构成,能够选择性地配备连接器结构和安全销。
第1连接器以能够进行转换的方式结合到上部把手中,而第2连接器以能够进行旋转的方式结合到下部把手中,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通过第2铰链轴以能够进行旋转的方式相互结合,在按压上部把手时上部把手将以第1铰链轴为中心向下侧方向进行旋转,此时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将以相互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运动,而第2铰链轴将向第1铰链轴的方向或与其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
此时,在上部把手、下部把手以及第2铰链轴中将形成贯通孔,而安全销将被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在安全销被插入的状态下,能够防止第2铰链轴的移动并进一步防止第1连接器以及第2连接器的旋转,从而避免上部把手被按压。
而在安全销被移除的状态下,当按下上部把手时由第1连接器、第2连接器以及第2铰链轴构成的连接器机构将不会对上部把手的工作造成阻碍。
此外,灭火器应该是在安全销被移除的状态下通过按压上部把手而使阀门开放,但是使用者可能会因为不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或因为突遇火灾而导致的慌张,从而可能会在握住安全把手的状态即上部把手相对于下部把手被按压的状态下尝试拔出安全销。
在适用本发明的安全把手中,按压上部把手的力量将通过第1连接器和第2铰链轴以及第2连接器传递到下部把手中,因此安全销将只会受到对上部把手进行按压力的力量的分力即安全销与第2铰链轴以及上下部把手的贯通孔内侧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
上述分力等于通过上部把手施加到第1支撑轴中的力量(F)和对第1支撑轴和第2支撑轴进行连接的直线与对第2支撑轴和第2铰链轴进行连接的直线之间的夹角(θ)的正弦值的乘积,其力量远小于通过上部把手施加到第1支撑轴中的力量(F)。
借此,在适用本发明的安全把手中,即使是在按压上部把手的状态下尝试移除安全销时,也能够利用较小的力量轻易地移除安全销。
尤其是,在将第2铰链轴配置在非常接近于对第1支撑轴与第2支撑轴进行连接的直线的位置中时,因为其角度(θ)非常小,因此按压上部把手的力量作用于安全销中的分力也将变得非常小,从而能够更加轻易地移除安全销。
通过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构成以及作用,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因为不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或因为突遇火灾而导致慌张,从而没有能够正确遵守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即在因为握住安全把手而导致上部把手被按压的情况下为了喷射出灭火剂而尝试移除安全销时也能够轻易地从安全把手移除安全销。
附图说明
图1是对一般灭火器的构成进行图示的斜视图。
图2a以及图2b是对适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灭火器的安全把手进行图示的侧面图。
图3是从图2a中的箭头A的方向进行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4是对适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灭火器的安全把手中的连接器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图示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灭火器主体
30:安全把手
31:上部把手
32:下部把手
41:第1连接器
42:第2连接器
50:安全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灭火器的构成以及作用进行详细的说明。
因为适用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灭火器除了安全把手的构成之外,如灭火器主体10以及阀门13等构成与图1中所图示的基于现有技术的灭火器相同,所以在此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以及图示。
适用本法实施例的安全把手30的基本构成与基于现有技术的灭火器的安全把手相同,包括:下部把手31,安装在阀门13的上端,供开放销14贯通并向上突出;以及,上部把手32,通过第1铰链轴33以能够进行旋转的方式结合到下部把手31。
接下来,将结合图2a至图4对适用本实施例的安全把手30的具体构成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在图2a至图4中为了图示以及说明的便利,对灭火器主体10、阀门13以及开放销14等除安全把手之外的构成进行了省略。
首先如图2a所示,适用本实施例的安全把手30,包括:下部把手31,固定于阀门(图1中的13)的上侧,具有通道型截面;第1铰链轴33,配备于下部把手31中被固定到阀门上端中的端部;以及,上部把手32,一端以能够进行旋转的方式结合到第1铰链轴31,且能够相对于下部把手31以上述第1铰链轴31为中心进行旋转,以与下部把手31相同的通道型截面延长形成。
第1铰链轴33以横穿上部把手32以及下部把手31的通道型截面的方式配置。
如图3所示,在上部把手32中与第1铰链轴33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形成对通道的两侧壁进行贯通的贯通孔321,在下部把手31中从第1铰链轴33相隔与上部把手的贯通孔322相同距离的位置,形成对通道的侧壁进行贯通的贯通孔311。
此外,在下部把手31中相对于上述贯通孔311位于下部把手31旋转方向下方一侧的通道两侧壁之间安装有第1支撑轴312,在上部把手32中相对于上述贯通孔321位于上部把手32旋转方向上方一侧的通道两侧壁之间安装有第2支撑轴322。
第1连接器41以能够进行旋转的方式结合到下部把手31的第1支撑轴312中,具体来讲,在第1连接器41的端部形成贯通孔411,而第1支撑轴312被插入到上述贯通孔411中。
第2连接器42以能够进行旋转的方式结合到上部把手32的第2支撑轴322中,具体来讲,在第2连接器42的端部形成贯通孔421,而第2支撑轴322被插入到上述贯通孔421中。
在第1连接器41中与第1支撑轴312相反一侧的端部,在侧向的两侧形成突出部412,在上述突出部412中形成贯通孔413,而在第2连接器42中与第2支撑轴322相反一侧的端部,在侧向的中央形成突出部422,而在上述突出部422中同样形成贯通孔423。
第1连接器的突出部412与第2连接器的突出部422以相辅的配置方式形成,且如图3所示,被配置在相同的直线上。
第1连接器的突出部412与第2连接器的突出部422中插入有第2铰链轴43,且第1连接器41和第2连接器42各自的一侧端部分别以能够进行旋转的方式结合到下部把手31和上部把手32中,而另一侧端部以第1连接器41和第2连接器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相互结合。
在第2铰链轴32中形成有对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进行贯通的贯通孔431。第2铰链轴43的外径以大于上部把手以及下部把手的贯通孔321、311的直径的方式形成。
在如图2a所示的非工作状态,即在没有按压上部把手32的状态下,下部把手31和上部把手32的贯通孔311、321将位于相同的位置,且第2铰链轴43的贯通孔431也将位于与上下部把手的贯通孔311、321相同的位置。如上所述,在贯通孔311、321、431位于相同直线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安全销50将被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
接下来,将结合图2b对从适用本实施例的安全把手30移除安全销50的状态即能够喷射灭火剂的状态下的安全把手的工作进行说明。
当为了喷射出灭火剂而对上部把手32进行按压时,第2支撑轴322将被挤压且上述加压力将依次传递到第2连接器42、第2铰链轴43以及第1连接器41。
在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传递的加压力的作用下,第1连接器41和第2连接器42将向着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而第2铰链轴43将向由第1连接器41和第2连接器42的端部确定的位置即远离第1铰链轴33的方向进行移动。
如上所述,当为了使灭火器工作而按压安全把手30的上部把手32时,由第1连接器41、第2连接器42以及第2铰链轴43构成的连接器机构将不会对安全把手的工作造成任何阻碍。
在灭火器的非工作状态下,安全销50被插入到上下部把手的贯通孔311、321以及第2铰链轴的贯通孔431中。
当在如上所述的安全销50被插入的状态下按压上部把手32时,第2支撑轴322将被挤压且上述加压力将被依次传递到第2连接器42、第2铰链轴43以及第1连接器41,但是因为安全销50被插入到上下部把手的贯通孔311、321中,因此第2铰链轴43将无法进行移动。因此,第1连接器41和第2连接器42也将无法进行旋转,从而防止上部把手32向下侧方向进行旋转。
通过如上所述的工作原理,能够在安全销50插入的状态下防止上部把手32被按压,从而借助于安全销50保持安全把手的非工作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即使是在因为强力握住安全把手30而导致上部把手32被强力地按向下部把手31一侧的状态下也能够轻易地移除安全销50。下面,将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第2铰链轴43的中心位置被配置在从对作为第1连接器41和第2连接器42的旋转运动中心的第1支撑轴312以及第2支撑轴322的中心进行连接的直线偏离的位置。
如果第2铰链轴43位于对第1支撑轴312以及第2支撑轴322进行连接的直线上,则第2连接器42和第1连接器41也将相互形成直线,而当在上述状态下移除安全销50并按压上部把手时,上述加压力将通过第2连接器41以及第1连接器41传递到下部把手31中,并保持第1连接器41以及第2连接器42没有旋转的状态,从而可能导致上部把手32无法相对于第1铰链轴33进行旋转的情况。
但是,在适用本发明的安全把手中,因为第2铰链轴43被配置在从对第1支撑轴312以及第2支撑轴322进行连接的直线上偏离的位置,因此不会发生如上所述的情况。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偏离配置的状态下,作用于上部把手32中的力量(F)的分力(Fx)将会导致对移除安全销50的操作造成阻碍的摩擦力。
在图4中仅对第1支撑轴312、第1连接器41、第2铰链轴43、安全销50、第2连接器42以及第2支撑轴322进行了图示,呈现出在按压上部把手32时加压力作用于第2支撑轴322中的状态。
被施加到第2支撑轴322中的力量(F)将沿着对第2支撑轴322以及第1支撑轴312的中心进行连接的直线方向发生作用,而上述力量是通过第2连接器42作用于第2铰链轴43中的第2连接器42的长度方向上的分力(Fy)和与其垂直的方向上的分力(Fx)的合力。
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Fx)的作用下,第2铰链轴43将沿着与第2连接器4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偏移,借此,被插入到第2铰链轴43的贯通孔431中的安全销50也将在第2铰链轴43的带动下发生偏移,从而被挤到上下部把手的贯通孔311、321的周边部分,因此在尝试从贯通孔311、321、431移除安全销50时将产生摩擦力,从而对移除安全销50的操作造成阻碍。
在加压力(F)的作用下被施加到安全销50中的垂直方向上的分力(Fx)能够通过如下所示的公式计算得出。
Fx=s in(θ)×F
其中,角度“θ”是对第1支撑轴312以及第2支撑轴322进行连接的直线与对第2支撑轴322与第2铰链轴43进行连接的直线即第2连接器42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第2铰链轴43的中心被配置在从对第1支撑轴312以及第2支撑轴322的中心进行连接的直线偏离的位置,因此虽然角度“θ”不为0,但是因为第2铰链轴43只需要从对第1支撑轴312以及第2支撑轴322的中心进行连接的直线偏离很小的距离,因此角度“θ”实际上具有很小的值。
因此,在按压上部把手31的力量(F)的作用下施加到安全销50中的垂直方向上的分力(Fx)也将非常小,而在上述分力的作用下施加到安全销中的摩擦力也将非常小,因此在适用本实施例的安全把手中,即使是在按压上部把手的状态下也能够非常轻易地移除安全销。

Claims (2)

1.一种安全把手,其特征在于:
在适用于由填充有灭火剂且在其上端形成有灭火剂的喷射口的主体(10)、安装在上述主体的上部且用于对上述喷射口进行开闭的阀门(13)以及配置在上述阀门的上侧且能够在受到挤压时对阀门进行开放的开放销(14)构成的灭火器的安全把手(30)中,包括:
下部把手(31),结合到阀门(13)上端,一端部配备有第1铰链轴(33),而在与上述第1铰链轴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配备有与第1铰链轴平行的第1支撑轴(312);
上部把手(32),采用能够以上述第1铰链轴(33)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结合到下部把手(31)并通过以上述第1铰链轴为中心向下侧方向进行旋转而对上述开放销(14)造成挤压的结构,在一个位置配备有与上述第1铰链轴(33)平行的第2支撑轴(322);
安全销(50),用于防止上述上部把手进行旋转;
第1连接器(41),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结合到上述第1支撑轴(312),且能够以上述第1支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第2连接器(42),长度方向上的第1端部结合到上述第2支撑轴(322),且能够以上述第2支撑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以及,
第2铰链轴(43),以能够进行旋转的方式与上述第1连接器(41)的上述第1端部的相反一侧即第2端部以及上述第2连接器(42)的上述第1端部的相反一侧即第2端部结合;
其中,在上述上部把手(32)、下部把手(31)以及第2铰链轴(43)中分别形成贯通孔(321、311、431),且在上述上部把手没有向下侧方向进行旋转的状态下,上述贯通孔被配置于相同的位置,而上述安全销(50)被插入到上述贯通孔中;
上述第2铰链轴(43)被配置在从对上述第1支撑轴(312)以及第2支撑轴(322)进行连接的直线偏离的位置;
上述第2铰链轴(43 )的外径以大于上部把手以及下部把手的贯通孔(321、311)的直径的方式形成。
2.一种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0),填充有灭火剂且在其上端形成有灭火剂的喷射口;阀门(13),安装在上述主体的上部且用于对上述喷射口进行开闭;开放销(14),配置在上述阀门的上侧,能够在受到挤压时对阀门进行开放;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把手(30)。
CN201680059031.1A 2016-01-31 2016-05-24 灭火器的安全把手以及配备上述安全把手的灭火器 Active CN1083487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12049A KR101694533B1 (ko) 2016-01-31 2016-01-31 소화기의 안전 손잡이 및 이 안전 손잡이를 구비한 소화기
KR10-2016-0012049 2016-01-31
PCT/KR2016/005462 WO2017131294A1 (ko) 2016-01-31 2016-05-24 소화기의 안전 손잡이 및 이 안전 손잡이를 구비한 소화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8796A CN108348796A (zh) 2018-07-31
CN108348796B true CN108348796B (zh) 2021-04-02

Family

ID=57832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9031.1A Active CN108348796B (zh) 2016-01-31 2016-05-24 灭火器的安全把手以及配备上述安全把手的灭火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6118B2 (zh)
EP (1) EP3409328A4 (zh)
JP (1) JP6681469B2 (zh)
KR (1) KR101694533B1 (zh)
CN (1) CN108348796B (zh)
MY (1) MY201048A (zh)
SG (1) SG11201806506SA (zh)
WO (1) WO20171312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29049S1 (en) * 2015-05-05 2021-08-24 Rusoh, Inc. Wall hook for a fire extinguisher
CN106969153B (zh) * 2017-05-18 2022-11-29 江苏日明消防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便于拔出保险销的灭火器阀门结构
US11986687B2 (en) * 2019-02-22 2024-05-21 Seng Yun Kim Fire extinguisher with easy management and usage
USD989405S1 (en) * 2019-06-07 2023-06-13 Rusoh, Inc. Fire extinguisher discharge valv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5675Y (zh) * 1994-02-28 1995-04-26 徐国明 灭火器阀门安全装置
KR200274902Y1 (ko) * 2002-02-02 2002-05-13 (주)일흥조선 소화기안전클립장치
CN202418618U (zh) * 2012-01-12 2012-09-05 宁波凯旋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灭火器阀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41073A (en) * 1944-01-06 1951-02-13 Adolph G Kaufman Valve locking mechanism
US2736919A (en) * 1952-07-30 1956-03-06 Stop Fire Inc Container handle
US3643691A (en) * 1969-02-03 1972-02-22 Charles K Huthsing Jr Valved head assembly for pressurized receptacles
JPS5830449U (ja) * 1981-08-25 1983-02-28 森田ポンプ株式会社 消火器の安全装置
IT1172979B (it) * 1984-01-06 1987-06-18 Giuliano Gnutti Perfezionamento ai mezzi di comando meccanico di dispositivi valvolari, in particolare ma non esclucivamente per estintori e simili, del tipo a "valvola a sfera"
FR2741811B1 (fr) * 1995-12-05 1998-01-16 Snc S2E Services Appareil extincteur et berceau pour la fixation de cet appareil, lorsqu'il est portable, a un support
US6378618B1 (en) * 2001-09-18 2002-04-30 Chen-Hsin Yang Control switch for a fire extinguisher
KR200288994Y1 (ko) * 2002-05-17 2002-09-13 이길상 소화기 안전핀 이탈방지 구조
KR200400921Y1 (ko) * 2005-08-18 2005-11-09 임종현 소화기
KR101444688B1 (ko) 2014-05-12 2014-09-29 한국소방산업기술원 안전 손잡이를 갖는 소화기
KR101524645B1 (ko) * 2015-03-09 2015-06-03 주식회사 동남기술단 안전장치가 쉽게 제거되는 소화기
KR101533302B1 (ko) * 2015-03-09 2015-07-02 박난병 손잡이를 움켜잡아도 안전핀이 제거되는 패닉 방지용 소화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5675Y (zh) * 1994-02-28 1995-04-26 徐国明 灭火器阀门安全装置
KR200274902Y1 (ko) * 2002-02-02 2002-05-13 (주)일흥조선 소화기안전클립장치
CN202418618U (zh) * 2012-01-12 2012-09-05 宁波凯旋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灭火器阀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806506SA (en) 2018-08-30
KR101694533B1 (ko) 2017-01-11
CN108348796A (zh) 2018-07-31
MY201048A (en) 2024-01-31
EP3409328A1 (en) 2018-12-05
WO2017131294A1 (ko) 2017-08-03
EP3409328A4 (en) 2019-09-18
JP2019513027A (ja) 2019-05-23
US10926118B2 (en) 2021-02-23
JP6681469B2 (ja) 2020-04-15
US20190001168A1 (en) 2019-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8796B (zh) 灭火器的安全把手以及配备上述安全把手的灭火器
KR101444688B1 (ko) 안전 손잡이를 갖는 소화기
CA2030025C (en) Firefighters barrier penetrator and agent injector
WO2007001403A3 (en) Fire extingusher kit,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10828519B2 (en) Automatic fire extinguisher providing user convenience
KR101513426B1 (ko) 손잡이를 움켜잡아도 안전핀이 제거되는 패닉 방지용 소화기
KR101533302B1 (ko) 손잡이를 움켜잡아도 안전핀이 제거되는 패닉 방지용 소화기
JP2017086202A (ja) 消火器ユニット
KR20200080322A (ko) 장애인용으로 적합한 개선된 휴대용 소화기
KR101808080B1 (ko) 손잡이를 움켜잡아도 안전핀이 빠지는 소화기
KR101519801B1 (ko) 분리가 용이한 안전핀을 구비한 소화기
KR102115414B1 (ko) 안전핀이 필요없는 소화기
KR101067877B1 (ko) 소방용 공구
KR20110048233A (ko) 비상탈출용 유리창 파괴장치
KR20180060015A (ko) 소화기의 안전 손잡이
US2009025023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inguishing fires in a multi-floored building
KR200386002Y1 (ko) 소화기 안전장치
KR20110048230A (ko) 비상탈출용 유리창 파괴장치
KR200402976Y1 (ko) 거치대 자동 분리구조를 갖는 소화기
RU234050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открывания крышки входного люка
JP2002291928A (ja) 消火栓装置
CA2364388A1 (en) Fire hose nozzle comprising a safety device to prevent it from being displaced through the action of the water supplying it
KR100726983B1 (ko) 배관연결장치
KR102218250B1 (ko) 각도제어가 가능한 소화기의 안전 손잡이
JP7359578B2 (ja) 仮設足場における連結ジョイ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