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4375A -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4375A
CN108344375A CN201810162419.5A CN201810162419A CN108344375A CN 108344375 A CN108344375 A CN 108344375A CN 201810162419 A CN201810162419 A CN 201810162419A CN 108344375 A CN108344375 A CN 108344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arrel
convex block
positioning region
projection module
laser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24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n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624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43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4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437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0770 priority patent/WO201916585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ep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投射模组。激光投射模组包括基板组件、镜筒、光源、准直元件和衍射光学元件。镜筒包括镜筒侧壁,镜筒侧壁设置在基板组件上并与基板组件共同形成收容腔,镜筒包括自镜筒侧壁向内凸出的限位凸起,镜筒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部。光源设置在基板上并用于向收容腔发射激光。准直元件收容在收容腔内。光源、准直元件和衍射光学元件依次设置在光源的光路上,衍射光学元件外表面包括底面,底面与限位凸起结合,衍射光学元件包括形成在外表面的第二定位部,当且仅当底面与限位凸起结合时,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当不是底面与限位凸起结合时,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不能正确配合,防止装反。

Description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及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投射模组的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DOE)的内侧面上蚀刻有特定的纹路,而与内侧面相背的外侧面的结构与内侧面的结构不相同,在使用衍射光学元件时,内侧面与外侧面在激光光路中的位置需要严格按照既定要求布置,而在安装衍射光学元件时,衍射光学元件容易装反,导致激光投射模组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模组包括:
基板组件;
镜筒,所述镜筒包括镜筒侧壁,所述镜筒侧壁设置在所述基板组件上并与所述基板组件共同形成收容腔,所述镜筒包括自所述镜筒侧壁向内凸出的限位凸起,所述镜筒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部;
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用于向所述收容腔发射激光;
准直元件,所述准直元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和
衍射光学元件,所述光源、所述准直元件和所述衍射光学元件依次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光路上,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外表面包括底面,所述底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结合,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包括形成在所述外表面的第二定位部,当且仅当所述底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结合时,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表面还包括与所述底面相背的顶面,和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的侧面,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镜筒侧壁相交处的第一倒角,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底面与所述侧面相交处的第二倒角。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凸起形成有与所述底面结合的限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限位面上的限位面凹陷,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自所述底面凸出的底面凸块,当所述底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结合时,所述底面凸块伸入所述限位面凹陷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凸起形成有与所述底面结合的限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自所述限位面凸出的限位面凸块,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底面的底面凹陷,当所述底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结合时,所述限位面凸块伸入所述底面凹陷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表面还包括与所述底面相背的顶面,和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的侧面,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镜筒侧壁的镜筒凹陷,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自所述侧面向外凸出的侧面凸块,当所述底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结合时,所述侧面凸块伸入所述镜筒凹陷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面包括多个首尾依次相接的子侧面,所述镜筒凹陷与所述侧面凸块的数量均为单个,所述侧面凸块形成在所述子侧面的中间位置之外的其他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筒凹陷与所述侧面凸块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镜筒凹陷与多个所述侧面凸块对应,每个所述侧面凸块的形状与对应的所述镜筒凹陷的形状相同,不同的所述侧面凸块的形状不相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面包括多个首尾依次相接的子侧面,所述镜筒凹陷与所述侧面凸块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侧面凸块不关于任意一个所述子侧面的中间位置对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筒凹陷与所述侧面凸块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侧面凸块非等角度间隔分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顶面至所述底面的方向,所述侧面凸块的尺寸逐渐减小,所述镜筒凹陷的尺寸逐渐减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面凸块被平行于所述底面的平面截得的形状为矩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圆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表面还包括与所述底面相背的顶面,和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的侧面,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自所述镜筒侧壁凸出的镜筒凸块,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侧面的侧面凹陷,当所述底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结合时,所述镜筒凸块伸入所述侧面凹陷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沿所述顶面至所述底面的方向,所述侧面凹陷的尺寸逐渐增大,所述镜筒凸块的尺寸逐渐增大。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深度相机包括: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
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用于采集经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后向目标空间中投射的激光图案;和
分别与所述激光投射模组和所述图像采集器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激光图像以获得深度图像。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
壳体;和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深度相机,所述深度相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从所述壳体暴露以获取深度图像。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中,由于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仅在底面与限位凸起结合时能够正确配合,当衍射光学元件与镜筒的配合关系不是预设的底面与限位凸起结合时,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不能正确配合而容易被用户察觉到,防止衍射光学元件安装错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深度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
图6是图4所示的激光投射模组沿VI-VI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沿与图4所示的激光投射模组VI-VI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的激光投射模组沿VIII-VIII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激光投射模组的I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5所示的激光投射模组的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模组的保护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模组去掉保护盖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模组去掉保护盖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模组去掉保护盖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衍射光学元件和镜筒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模组去掉保护盖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衍射光学元件和镜筒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1000、壳体200、深度相机100、激光投射模组10、基板组件11、基板111、电路板112、过孔113、镜筒12、收容腔121、镜筒侧壁122、限位凸起123、过光孔1231、限位面1232、第一面124、第二面125、容胶槽126、内侧壁1261、内底壁1262、第二卡勾127、导引斜面1271、第一定位部128、第一倒角1281、限位面凹陷1282、限位面凸块1283、镜筒凹陷1284、镜筒凸块1285、光源13、准直元件14、光学部141、安装部142、衍射光学元件15、顶面151、底面152、侧面153、子侧面1531、第二定位部154、第二倒角1541、底面凸块1542、底面凹陷1543、侧面凸块1544、侧面凹陷1545、保护盖16、保护顶壁161、通光孔1611、保护侧壁162、保护子侧壁1621、点胶孔163、第一卡勾164、避让孔165、连接器17、图像采集器20、处理器30、投射窗口40、采集窗口5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0包括壳体200和深度相机100。电子装置10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游戏机、头显设备、门禁系统、柜员机等,本发明实施例以电子装置10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电子装置1000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其他,在此不作限制。深度相机100设置在壳体200内并从壳体200暴露以获取深度图像,壳体200可以给深度相机100提供防尘、防水、防摔等的保护,壳体200上开设有与深度相机100对应的孔,以使光线从孔中穿出或穿入壳体200。
请参阅图2,深度相机100包括激光投射模组10、图像采集器20和处理器30。深度相机100上可以形成有与激光投射模组10对应的投射窗口40,和与图像采集器20对应的采集窗口50。激光投射模组10用于通过投射窗口40向目标空间投射激光图案,图像采集器20用于通过采集窗口50采集被标的物调制后的激光图案。在一个例子中,激光投射模组10投射的激光为红外光,图像采集器20为红外摄像头。处理器30与激光投射模组10及图像采集器20均连接,处理器30用于处理激光图案以获得深度图像。具体地,处理器30采用图像匹配算法计算出该激光图案中各像素点与参考图案中的对应各个像素点的偏离值,再根据该偏离值进一步获得该激光图案的深度图像。其中,图像匹配算法可为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Image Correlation,DIC)算法。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图像匹配算法代替DIC算法。下面将对激光投射模组10的结构作进一步介绍。
请参阅图3至图5,激光投射模组10包括基板组件11、镜筒12、光源13、准直元件14、衍射光学元件15和保护盖16。光源13、准直元件14和衍射光学元件15依次设置在光源13的光路上,具体地,光源13发出的光依次穿过准直元件14和衍射光学元件15。
请参阅图5和图6,基板组件11包括基板111及承载在基板111上的电路板112。基板111用于承载镜筒12、光源13和电路板112。基板111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比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酰亚胺(Polyimide,PI)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说,基板111可以采用PET、PMMA、PC或PI中任意一种的单一塑料材质制成。如此,基板111质量较轻且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电路板112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软硬结合板中的任意一种。电路板112上可以开设有过孔113,过孔113内可以用于容纳光源13,电路板112一部分被镜筒12罩住,另一部分延伸出来并可以与连接器17连接,连接器17可以将激光投射模组10连接到电子装置1000的主板上。
请参阅图6至图8,镜筒12设置在基板组件11上并与基板组件11共同形成收容腔121。具体地,镜筒12可以与基板组件11的电路板112连接,镜筒12与电路板112可以通过粘胶粘接,以提高收容腔121的气密性。当然,镜筒12与基板组件11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有其他,例如通过卡合连接。收容腔121可以用于容纳准直元件14、衍射光学元件15等元器件,收容腔121同时形成激光投射模组10的光路的一部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镜筒12呈中空的筒状,镜筒12包括镜筒侧壁122和限位凸起123。
镜筒侧壁122包围收容腔121,镜筒侧壁122的外壁可以形成有定位和安装结构,以便于在将激光投射模组10安装在电子装置1000内时固定激光投射模组10的位置。镜筒12包括相背的第一面124和第二面125,其中收容腔121的一个开口开设在第二面125上,另一个开口开设在第一面124上。第二面125与电路板112结合,例如胶合,第一面124可以作为镜筒12与衍射光学元件15或保护盖16等的结合面。请结合图9和图10,镜筒侧壁122的外壁开设有容胶槽126,容胶槽126可以自第一面124开设并向第二面125的方向延伸。
请参阅图8和图9,限位凸起123自镜筒侧壁122向内凸出,具体地,限位凸起123自镜筒侧壁122向收容腔121内突出。限位凸起123可以呈连续的环状,或者限位凸起123包括多个,多个限位凸起123间隔分布。限位凸起123围成过光孔1231,过光孔1231可以作为收容腔121的一部分,激光穿过过光孔1231后穿入衍射光学元件15。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限位凸起123位于第一面124与第二面125之间,限位凸起123与第二面125之间的收容腔121可以用于收容准直元件14,限位凸起123与第一面124之间的收容腔121可以用于收容衍射光学元件15。同时,在组装激光投射模组10时,当衍射光学元件15与限位凸起123相抵,可以认为衍射光学元件15安装到位,当准直元件14与限位凸起123相抵,可以认为准直元件14安装到位。限位凸起123包括限位面1232,当衍射光学元件15安装在限位凸起123上时,限位面1232与衍射光学元件15结合。
请参阅图8,光源13设置在基板组件11上,具体地,光源13可以设置在电路板112上并与电路板112电连接,光源13也可以设置在基板111上并与过孔113对应,此时,可以通过布置导线将光源13与电路板112电连接。光源13用于发射激光,激光可以是红外光,在一个例子中,光源13可以包括半导体衬底及设置在半导体衬底上的发射激光器,半导体衬底设置在基板111上,发射激光器可以是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 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半导体衬底可以设置单个发射激光器,也可以设置由多个发射激光器组成的阵列激光器,具体地,多个发射激光器可以以规则或者不规则的二维图案的形式排布在半导体衬底上。
请参阅图8,准直元件14可以是光学透镜,准直元件14用于准直光源13发射的激光,准直元件14收容在收容腔121内,准直元件14可以沿第二面125指向第一面124的方向组装到收容腔121内。准直元件14包括光学部141和安装部142,安装部142用于与镜筒侧壁122结合并固定准直元件1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部141包括位于准直元件14相背两侧的两个曲面。
请参阅图8和图9,衍射光学元件15安装在限位凸起123上,具体地,衍射光学元件15与限位面1232结合以安装在限位凸起123上。衍射光学元件15的外表面包括顶面151、底面152和侧面153。顶面151和底面152相背,侧面153连接顶面151和底面152,当衍射光学元件15安装在限位凸起123上时,底面152与限位面1232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底面152上形成有衍射结构,顶面151可以是光滑的平面,衍射光学元件15可以将经准直元件14准直后的激光投射出与衍射结构对应的激光图案。衍射光学元件15可以由玻璃制成,也可以说由复合塑料(如PET)制成。
请参阅图8和图9,保护盖16与镜筒12结合,保护盖16用于限制衍射光学元件15的位置,具体地,保护盖16用于防止衍射光学元件15与镜筒12的结合失效后从镜筒12中脱出。请结合图11,保护盖16包括保护顶壁161和保护侧壁162。
保护顶壁161与限位凸起123分别位于衍射光学元件15的相背的两侧,或者说,衍射光学元件15位于限位凸起123与保护顶壁161之间,如此,即使衍射光学元件15与限位凸起123的结合失效了,由于保护顶壁161的限制作用,衍射光学元件15也不会脱出。保护顶壁161开设有通光孔1611,通光孔1611的位置与衍射光学元件15对应,激光先后穿过过光孔1231、衍射光学元件15和通光孔1611后从激光投射模组10中射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护顶壁161的整体形状呈圆角方形,通光孔1611可以呈圆形、矩形、椭圆形、梯形等形状。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当保护盖16与镜筒12结合时,保护顶壁161与第一面124相抵,进一步地,保护顶壁161还可以与第一面124通过胶粘等的方式结合。
请参阅图9至图11,保护侧壁162自保护顶壁161的周缘延伸,保护盖16罩设在镜筒12上,保护侧壁162与镜筒侧壁122固定连接。保护侧壁162包括多个首尾依次相接的保护子侧壁1621,每个保护子侧壁1621与镜筒侧壁122均固定连接,每个保护子侧壁1621上均形成有点胶孔163。点胶孔163的位置与容胶槽126的位置对应,当保护盖16罩设在镜筒12上后,可以从点胶孔163向容胶槽126内点胶,胶水固化后,保护侧壁162与镜筒侧壁122固定连接。在一个例子中,每个保护子侧壁1621上开设有单个点胶孔163,在另一个例子中,每个保护子侧壁1621上开设有多个点胶孔163,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保护子侧壁1621上开设有两个点胶孔163,两个点胶孔163分别与容胶槽126的两个内侧壁1261对应,便于用户向容胶槽126的两侧同时点胶,提高点胶速度。进一步地,容胶槽126的内侧壁1261倾斜连接容胶槽126的内底壁1262与镜筒侧壁122的外壁,倾斜连接指的是内侧壁1261与内底壁1262,内侧壁1261与镜筒侧壁122的外壁均不垂直,当胶水被注入到内侧壁1261上时,在内侧壁1261的导引作用下,胶水容易向容胶槽126的中间位置流动,加快胶水填充容胶槽126的速度。
综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0中,由于保护盖16与镜筒12结合,保护盖16的保护顶壁161与限位凸起123一起限制衍射光学元件15的位置,衍射光学元件15不会沿出光方向脱落,避免激光未经过衍射光学元件15后发射出去,保护用户,提高安全性。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123也可以形成在镜筒12的顶部,具体地,限位凸起123的限位面1232可以与第一面124重合,衍射光学元件15安装在限位凸起123上时,衍射光学元件15与第一面124结合。此时,保护顶壁161与衍射光学元件15相抵,保护顶壁161与限位凸起123共同夹持衍射光学元件15。如此,镜筒12的结构简单,衍射光学元件15容易安装在限位凸起123上。
请参阅图9至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保护盖16还包括自保护侧壁162向内凸出的弹性的第一卡勾164,镜筒12还包括自容胶槽126的内底壁1262向外凸出的第二卡勾127,保护盖16罩设在镜筒12上时,第一卡勾164与第二卡勾127咬合以限制保护盖16脱离镜筒12。
具体地,第一卡勾164与第二卡勾127的位置对应,在将保护盖16罩设在镜筒12上的过程中,第一卡勾164与第二卡勾127相抵并发生弹性形变,当保护盖16安装到位后,第一卡勾164与第二卡勾127互相咬合,且会伴随触感反馈和咬合到位的“嗒”声。如此,保护盖16与镜筒12结合更可靠,且在用胶水将保护盖16与镜筒12粘结前,可以先将第一卡勾164与第二卡勾127互相咬合,能有效地固定保护盖16与镜筒12的相对位置,利于点胶的进行。
请参阅图9至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保护子侧壁1621上均形成有第一卡勾164。对应的,多个容胶槽126内也均设置有第二卡勾127,第二卡勾127与第一卡勾164的位置对应,多个第一卡勾164与对应的第二卡勾127同时咬合,保护盖16与镜筒12的结合更可靠。具体地,第一卡勾164可以与保护子侧壁1621的中间位置对应,第二卡勾127可以与容胶槽126的中间位置对应。当每个保护子侧壁1621形成有至少两个点胶孔163时,第一卡勾164位于至少两个点胶孔163之间,更具体地,每个保护子侧壁1621上的至少两个点胶孔163相对于第一卡勾164对称分布。如此,便于胶水在第一卡勾164和第二卡勾127的两侧分别流动,且两侧的胶水量相当,粘结力较均匀。
请参阅图9和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保护侧壁162在与第一卡勾16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165。在保护盖16罩设在镜筒12的过程中,第一卡勾164与第二卡勾127相抵且第一卡勾164发生弹性形变时,避让孔165为第一卡勾164的弹性形变提供形变空间,即,第一卡勾164发生弹性形变且伸入避让孔165。具体地,第一卡勾164与第二卡勾127相抵时,第一卡勾164向外发生弹性形变,第一卡勾164伸入避让孔165以避免与保护侧壁162发生运动干涉,另外,也便于用户通过避让孔165观察第一卡勾164与第二卡勾127的配合情况,例如判断是不是所有的第一卡勾164均与对应的第二卡勾127咬合好了。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勾127形成有导引斜面1271,沿保护盖16套入镜筒12的方向,导引斜面1271远离内底壁1262,保护盖16罩设在镜筒12的过程中,第一卡勾164与导引斜面1271相抵。由于导引斜面1271的相对于内底壁1262倾斜,第一卡勾164与第二卡勾127配合的过程中,第一卡勾164受到的第二卡勾127的抵持力缓慢连续地增大,第一卡勾164的形变量也连续地变大,第一卡勾164与第二卡勾127容易卡合。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镜筒12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部128,衍射光学元件15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部154,当且仅当衍射光学元件15的底面152与限位凸起123结合时,第一定位部128与第二定位部154配合。可以理解,衍射光学元件15的底面152与顶面151的结构不同,底面152与顶面151对激光的作用也不相同,在使用时,如果将衍射光学元件15装反(顶面151与限位凸起123结合),衍射光学元件15将不能衍射出需要的激光图案,甚至还会导致激光集中发射而容易灼伤用户。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定位部128与第二定位部154仅在底面152与限位凸起123结合时能够正确配合,而当衍射光学元件15与镜筒12的配合关系不是底面152与限位凸起123的限位面1232结合时,第一定位部128与第二定位部154均不能正确配合而用户容易察觉到。如此,防止衍射光学元件15安装错误。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28包括第一倒角1281,第一倒角1281形成在限位凸起123与镜筒侧壁122相交处,具体地,第一倒角1281形成在限位面1232与镜筒侧壁122相交处。第二定位部154包括第二倒角1541,第二倒角1541形成在衍射光学元件15的底面152与侧面153相交处。第一倒角1281与第二倒角1541的倾斜角度可以是相等的,可以理解,如果用户将衍射光学元件15装反,顶面151将与第二倒角1541相抵,导致衍射光学元件15被第二倒角1541垫高,用户容易察觉到衍射光学元件15被装反,故第一倒角1281与第二倒角1541可以避免衍射光学元件15被装反。
请参阅图12,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28包括形成在限位面1232上的限位面凹陷1282,第二定位部154包括自底面152凸出的底面凸块1542,当底面152与限位凸起123结合时,底面凸块1542伸入限位面凹陷1282内。具体地,底面凸块1542与限位面凹陷1282的位置对应,且底面凸块1542与限位面凹陷1282的数量相等,底面凸块1542的形状可以是圆柱状、圆台状、棱柱状等,可以理解,如果用户将衍射光学元件15装反,底面152朝上且底面凸块1542使得衍射光学元件15安装后不平整,用户容易察觉到衍射光学元件15被装反,故底面凸块1542与限位面凹陷1282可以避免衍射光学元件15被装反。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28包括自限位面1232凸出的限位面凸块1283,第二定位部154包括形成在底面152的底面凹陷1543,当底面152与限位凸起123结合时,限位面凸块1283伸入底面凹陷1543内。具体地,限位面凸块1283与底面凹陷1543的位置对应,且限位面凸块1283与底面凹陷1543的数量相等,限位面凸块1283的形状可以是圆柱状、圆台状、棱柱状等,可以理解,如果用户将衍射光学元件15装反,限位面凸块1283将与底面152相抵,导致衍射光学元件15被限位面凸块1283垫高,用户容易察觉到衍射光学元件15被装反,故限位面凸块1283与底面凹陷1543可以避免衍射光学元件15被装反。
请参阅图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28包括形成在镜筒侧壁122的镜筒凹陷1284,第二定位部154包括自衍射光学元件15的侧面153向外凸出的侧面凸块1544,当底面152与限位凸起123结合时,侧面凸块1544伸入镜筒凹陷1284内。侧面凸块1544与镜筒凹陷1284的位置对应,且侧面凸块1544与镜筒凹陷1284的数量相等,侧面凸块1544被平行于底面152的平面截得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理解,如果用户将衍射光学元件15装反,侧面凸块1544将与镜筒侧壁122相抵,导致衍射光学元件15无法安装在限位凸起123上,用户容易察觉到衍射光学元件15被装反,故侧面凸块1544与镜筒凹陷1284可以避免衍射光学元件15被装反。
具体地,请参阅图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侧面153包括多个首尾依次相接的子侧面1531,镜筒凹陷1284与侧面凸块1544的数量均为单个。侧面凸块1544形成在子侧面1531的中间位置之外的其他位置。也就是说,当侧面凸块1544的数量为一个时,侧面凸块1544可以开设在子侧面1531中间位置之外的其他位置,防止用户将衍射光学元件15装反时,侧面凸块1544依然能够伸入镜筒凹陷1284的情况发生,进一步避免衍射光学元件15装反。
请参阅图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镜筒凹陷1284与侧面凸块1544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多个镜筒凹陷1284与多个侧面凸块1544对应,每个侧面凸块1544的形状与对应的镜筒凹陷1284的形状相同,不同的侧面凸块1544的形状不相同。侧面凸块1544与镜筒凹陷1284的形状相同指的是侧面凸块1544的外轮廓与镜筒凹陷1284的中空的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侧面凸块1544的形状不相同,不相互对应的侧面凸块1544与镜筒凹陷1284由于形状不同而不能完全配合,用户容易察觉衍射光学元件15是否正确安装。
请参阅图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侧面153包括多个首尾依次相接的子侧面1531,镜筒凹陷1284与侧面凸块1544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多个侧面凸块1544不关于任意一个子侧面1531的中间位置对称。在如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衍射光学元件15整体呈方形,侧面153包括四个子侧面1531,侧面凸块1544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位于一个子侧面1531上,两个侧面凸块1544不关于任意一个子侧面1531的中间位置对称。当然,侧面凸块1544在某个子侧面1531上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而侧面凸块1544在其他子侧面1531上也有分布,但是多个侧面凸块1544不关于任意一个子侧面1531的中间位置对称。如此,当用户欲将衍射光学元件15调转安装时,至少一个侧面凸块1544会与镜筒侧壁122相抵,用户容易察觉到衍射光学元件15装反。
请参阅图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镜筒凹陷1284与侧面凸块1544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多个侧面凸块1544非等角度间隔分布。具体地,当侧面凸块1544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侧面凸块1544分别与衍射光学元件15的中心的连线的夹角不呈一百八十度;当侧面凸块1544的数量为三个时,相邻的两个侧面凸块1544分别与衍射光学元件15的中心的连线的夹角不全部呈一百二十度。如此,当用户欲将衍射光学元件15调转安装时,至少一个侧面凸块1544会与镜筒侧壁122相抵,用户容易察觉到衍射光学元件15装反。
请参阅图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沿顶面151至底面152的方向,侧面凸块1544的尺寸逐渐减小,镜筒凹陷1284的尺寸逐渐减小。进一步地,侧面凸块1544的最大尺寸大于镜筒凹陷1284的最小尺寸,当用户欲将衍射光学元件15调转安装时,侧面凸块1544不能完全伸入镜筒凹陷1284内,侧面凸块1544会将衍射光学元件15垫高,用户容易察觉到衍射光学元件15装反。
请参阅图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128包括自镜筒侧壁122凸出的镜筒凸块1285,第二定位部154包括形成在侧面153的侧面凹陷1545,当底面152与限位凸起123结合时,镜筒凸块1285伸入侧面凹陷1545内。镜筒凸块1285与侧面凹陷1545的位置对应,且镜筒凸块1285与侧面凹陷1545的数量相等,镜筒凸块1285被平行于底面152的平面截得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理解,如果用户将衍射光学元件15装反,镜筒凸块1285将与衍射光学元件15相抵,导致衍射光学元件15无法安装在限位凸起123上,用户容易察觉到衍射光学元件15被装反,故镜筒凸块1285与侧面凹陷1545可以避免衍射光学元件15被装反。
请参阅图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沿顶面151至底面152的方向,侧面凹陷1545的尺寸逐渐增大,镜筒凸块1285的尺寸逐渐增大。进一步地,镜筒凸块1285的最大尺寸大于侧面凹陷1545的最小尺寸,当用户欲将衍射光学元件15调转安装时,镜筒凸块1285不能完全伸入镜筒凹陷1284内,镜筒凸块1285会将衍射光学元件15垫高,用户容易察觉到衍射光学元件15装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组件;
镜筒,所述镜筒包括镜筒侧壁,所述镜筒侧壁设置在所述基板组件上并与所述基板组件共同形成收容腔,所述镜筒包括自所述镜筒侧壁向内凸出的限位凸起,所述镜筒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部;
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用于向所述收容腔发射激光;
准直元件,所述准直元件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和
衍射光学元件,所述光源、所述准直元件和所述衍射光学元件依次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光路上,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外表面包括底面,所述底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结合,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包括形成在所述外表面的第二定位部,当且仅当所述底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结合时,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还包括与所述底面相背的顶面,和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的侧面,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镜筒侧壁相交处的第一倒角,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底面与所述侧面相交处的第二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形成有与所述底面结合的限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限位面上的限位面凹陷,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自所述底面凸出的底面凸块,当所述底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结合时,所述底面凸块伸入所述限位面凹陷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形成有与所述底面结合的限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自所述限位面凸出的限位面凸块,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底面的底面凹陷,当所述底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结合时,所述限位面凸块伸入所述底面凹陷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还包括与所述底面相背的顶面,和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的侧面,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镜筒侧壁的镜筒凹陷,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自所述侧面向外凸出的侧面凸块,当所述底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结合时,所述侧面凸块伸入所述镜筒凹陷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包括多个首尾依次相接的子侧面,所述镜筒凹陷与所述侧面凸块的数量均为单个,所述侧面凸块形成在所述子侧面的中间位置之外的其他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凹陷与所述侧面凸块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镜筒凹陷与多个所述侧面凸块对应,每个所述侧面凸块的形状与对应的所述镜筒凹陷的形状相同,不同的所述侧面凸块的形状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包括多个首尾依次相接的子侧面,所述镜筒凹陷与所述侧面凸块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侧面凸块不关于任意一个所述子侧面的中间位置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凹陷与所述侧面凸块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侧面凸块非等角度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顶面至所述底面的方向,所述侧面凸块的尺寸逐渐减小,所述镜筒凹陷的尺寸逐渐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凸块被平行于所述底面的平面截得的形状为矩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圆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还包括与所述底面相背的顶面,和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的侧面,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自所述镜筒侧壁凸出的镜筒凸块,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形成在所述侧面的侧面凹陷,当所述底面与所述限位凸起结合时,所述镜筒凸块伸入所述侧面凹陷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顶面至所述底面的方向,所述侧面凹陷的尺寸逐渐增大,所述镜筒凸块的尺寸逐渐增大。
14.一种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
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用于采集经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后向目标空间中投射的激光图案;和
分别与所述激光投射模组和所述图像采集器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激光图像以获得深度图像。
1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
权利要求14所述的深度相机,所述深度相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从所述壳体暴露以获取深度图像。
CN201810162419.5A 2018-02-27 2018-02-27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83443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2419.5A CN108344375A (zh) 2018-02-27 2018-02-27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PCT/CN2019/070770 WO2019165853A1 (zh) 2018-02-27 2019-01-08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2419.5A CN108344375A (zh) 2018-02-27 2018-02-27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4375A true CN108344375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58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2419.5A Pending CN108344375A (zh) 2018-02-27 2018-02-27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43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00998A1 (zh) * 2018-06-28 2020-0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激光投射器、图像获取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4786A (zh) * 2004-05-25 2005-12-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固定结构与方法
CN2906663Y (zh) * 2006-02-27 2007-05-3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式激光准直管装置
CN101452101A (zh) * 2007-12-06 2009-06-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相机模组
US20100142066A1 (en) * 2008-03-05 2010-06-10 Takahiro Okabe Camera module
CN201740956U (zh) * 2010-07-17 2011-02-09 海德星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装置
CN102087781A (zh) * 2009-12-02 2011-06-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3325894U (zh) * 2013-05-30 2013-12-04 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
CN203350589U (zh) * 2013-07-22 2013-12-18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及应用该相机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5372905A (zh) * 2015-11-24 2016-03-02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模组及图像信息捕获装置
CN105589166A (zh) * 2016-03-12 2016-05-18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
CN105807383A (zh) * 2016-05-19 2016-07-27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和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
CN106291856A (zh) * 2015-06-23 2017-01-0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模块及包括该镜头模块的相机模块
CN106444219A (zh) * 2015-08-11 2017-02-2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CN106911884A (zh) * 2017-04-12 2017-06-30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模组
CN206339746U (zh) * 2016-12-10 2017-07-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7102506A (zh) * 2017-07-07 2017-08-29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投影装置及其深度相机
CN206479691U (zh) * 2016-12-16 2017-09-08 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传感器基座、激光传感器和激光测距雷达
CN107167997A (zh) * 2017-06-05 2017-09-15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模组及深度相机
CN207780466U (zh) * 2018-02-27 2018-08-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4786A (zh) * 2004-05-25 2005-12-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固定结构与方法
CN2906663Y (zh) * 2006-02-27 2007-05-3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式激光准直管装置
CN101452101A (zh) * 2007-12-06 2009-06-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相机模组
US20100142066A1 (en) * 2008-03-05 2010-06-10 Takahiro Okabe Camera module
CN102087781A (zh) * 2009-12-02 2011-06-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1740956U (zh) * 2010-07-17 2011-02-09 海德星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装置
CN203325894U (zh) * 2013-05-30 2013-12-04 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
CN203350589U (zh) * 2013-07-22 2013-12-18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相机模组及应用该相机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06291856A (zh) * 2015-06-23 2017-01-0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模块及包括该镜头模块的相机模块
CN106444219A (zh) * 2015-08-11 2017-02-2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CN105372905A (zh) * 2015-11-24 2016-03-02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模组及图像信息捕获装置
CN105589166A (zh) * 2016-03-12 2016-05-18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
CN105807383A (zh) * 2016-05-19 2016-07-27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和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
CN206339746U (zh) * 2016-12-10 2017-07-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206479691U (zh) * 2016-12-16 2017-09-08 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传感器基座、激光传感器和激光测距雷达
CN106911884A (zh) * 2017-04-12 2017-06-30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模组
CN107167997A (zh) * 2017-06-05 2017-09-15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模组及深度相机
CN107102506A (zh) * 2017-07-07 2017-08-29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投影装置及其深度相机
CN207780466U (zh) * 2018-02-27 2018-08-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00998A1 (zh) * 2018-06-28 2020-01-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激光投射器、图像获取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725311B2 (en) 2018-06-28 2020-07-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Laser projector,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6416A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108776391A (zh) 激光投射器、图像获取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493767B (zh) 激光发生器、结构光投射器、图像获取结构和电子装置
CN107102506B (zh) 光学投影装置及其深度相机
CN208110247U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108388067A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207780466U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108924295A (zh) 光电模组、深度相机和终端
CN108508622A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108873221A (zh) 激光投射装置、tof深度相机和电子设备
TW201944159A (zh) 光學投影模組
CN108388072A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108845428A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108344375A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110398876A (zh) 承载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及光学投影模组
CN207780465U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108344374A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电子装置
CN208580246U (zh) 激光投射装置、tof深度相机和电子设备
CN108548498A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207780464U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108873222A (zh) 激光投射装置、tof深度相机和电子设备
CN108493771A (zh) 激光发生器、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CN208110223U (zh) 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电子装置
CN108594459A (zh) 激光投射器、相机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08418922A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3

Address after: 518057 F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Block B, No. 13,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207-2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uant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