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4207A - 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4207A
CN108344207A CN201810069392.5A CN201810069392A CN108344207A CN 108344207 A CN108344207 A CN 108344207A CN 201810069392 A CN201810069392 A CN 201810069392A CN 108344207 A CN108344207 A CN 108344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gas collecting
tube
collecting tube
inle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93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如强
邓浩光
余卫权
黄军
王富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ublication of CN108344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42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2Details of evapo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包括翅片,所述翅片上设置有供冷媒流通的冷媒管,所述冷媒管具有位于所述翅片第一侧设置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还包括与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分别连接的进液管和集气管;用于连接空调器室外机的进液管和集气管由所述翅片的第一侧和/或第二侧伸出,通过翅片双侧出管和集气管的结构,在用户购买安装的过程中,安装人员可以根据空调的安装位置,选择从翅片相应较近的一侧进行内外机管路连接即可,这样就避免了安装过程中装配位置与接管方向相反,所导致的掰管次数过多的技术缺陷。一方面使得安装过程简化,提高了安装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进液管和集气管由于掰管次数过多出现漏液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热与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发器结构如图13所示,其包括底壳,安装在底壳上的蒸发器,蒸发器的设置有进液管和集气管(统称为连接管),蒸发器和连接管的接头设置在蒸发器一端(即图13所示的背面),连接管与上述接头相连接,再经过弯折后从蒸发器的后侧底部延伸出蒸发器空调壳体。连接管为薄壁铜材,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蒸发器和连接管的接头设置在基座前侧,而连接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的连接管的伸出空调壳体的位置位于基座的后侧,因此连接管与所述接头连接后,需要先向蒸发器后侧进行第一步弯折,再向蒸发器的下方第二步弯折,再进行水平第三部弯折,从而形成图13中所示的结构。由此可见,安装过程中薄壁铜材制成的连接管需要进行过反复弯折,安装过程较为繁复;同时在连接管反复弯折后可能容易出现漏液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蒸发器在安装过程较为繁复,同时连接管经过反复弯折后容易出现漏液现象,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器,包括翅片,所述翅片上设置有供冷媒流通的冷媒管,所述冷媒管具有位于所述翅片第一侧设置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还包括与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分别连接的进液管和集气管;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空调器室外机的进液管和集气管由所述翅片的第一侧和/或第二侧伸出。
上述蒸发器中,所述进液管和集气管为两组,第一组所述进液管和集气管向所述翅片的第一侧伸出;第二组所述进液管和集气管向所述翅片的第二侧伸出。
上述蒸发器中,第一组所述进液管和所述集气管连接在所述翅片的第一侧,且第一组所述进液管和集气管向所述翅片的第一侧方向伸出。
上述蒸发器中,第一组所述进液管和所述集气管沿所述翅片的轮廓向下进行远离底壳的弯曲,再水平弯折朝向所述翅片的第一侧方向伸出。
上述蒸发器中,第一组所述进液管和所述集气管沿所述翅片的轮廓向上进行靠近所述底壳的弯曲,再沿所述底壳的轮廓向下弯曲,再水平弯折朝向所述翅片的第一侧方向伸出。
上述蒸发器中,所述第二组进液管和集气管与所述第一组进液管和集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二组进液管和集气管延伸至所述翅片的的第二侧。
上述蒸发器中,所述第二组进液管和集气管由所述翅片的第一侧经过所述翅片的下方延伸至所述翅片的第二侧。
上述蒸发器中,所述翅片由若干折翅片相连组成;所述第二组进液管和集气管设置在靠近所述底壳的第一折翅片下方。
上述蒸发器中,所述第一组进液管和集气管以及所述第二组进液管和集气管分别通过三通管相连接。
上述蒸发器中,所述翅片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第一组进液管和集气管连接所述翅片第一侧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第二组进液管和集气管连接所述翅片第二侧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
上述蒸发器中,第二组所述进液管和所述集气管在所述翅片的第二侧,沿所述翅片的轮廓向下进行远离所述底壳的弯曲,再水平弯折朝向所述翅片的第二侧方向伸出。
上述蒸发器中,第二组所述进液管和所述集气管在沿所述翅片的第二侧,沿所述翅片的轮廓向上进行靠近所述底壳的弯曲,再沿所述底壳的轮廓向下弯曲,再水平弯折朝向所述翅片的第二侧方向伸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部件位于基座的前侧。
1.本发明提供的蒸发器中,所述进液管和集气管向所述翅片的第一侧伸出和/或所述翅片的第二侧伸出,通过翅片双侧出管和集气管的结构,在用户购买安装的过程中,安装人员可以根据空调的安装位置,选择从翅片相应较近的一侧进行内外机管路连接即可,这样就避免了安装过程中装配位置与接管方向相反,所导致的掰管次数过多的技术缺陷。一方面使得安装过程简化,提高了安装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进液管和集气管由于掰管次数过多出现漏液的情况发生。
2.本发明提供的蒸发器中,第一组进液管和集气管可以沿着翅片的轮廓向靠近或远离底壳的方向进行弯折,再向下进行弯折,最后水平弯折后向翅片的第一侧方向伸出;第二组进液管和集气管可以沿着翅片的轮廓靠近或远离底壳方向进行弯折,再向下弯折,最后水平弯折后向翅片的第二侧方向伸出。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第一组进液管和集气管沿着底壳和翅片的轮廓进行走管,不会挤占底壳和翅片之间的安装空间,为空调器中的电机、风道等部件的设计预留出了足够的空调,设计更为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发器和基座部件的分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蒸发器和基座部件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蒸发器两侧分别伸出进液管和集气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后视图;
图6为图5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后视图;
图8为蒸发器一侧伸出进液管和集气管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蒸发器一侧伸出进液管和集气管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进液管和集气管设置在水槽中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进液管和集气管设置在蒸发器下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蒸发器各个部件的分体结构视图;
图13为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后视图,具体示出了现有进液管和集气管在基座部件上的走管方式;
图14为与蒸发器部件连接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14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器,蒸发器是空调器中热交换热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热交换模块包括整体由两端角形架支撑横截面为倒U字形的翅片a220,且所述翅片a220两端设有密封部件,由此在所述翅片a220的为倒U字形内部形成一个敞口腔室。所述翅片a220中的管路通过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组成的连接管路与室外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进液管a2231及所述集气管a2232上均设有三通结构a2233、a2234,通过该三通结构a2233、a2234使所述翅片a220的两侧都设有所述连接管路的外机连接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a2231及所述集气管a2232均连接在所述翅片a220远离所述电机支架的一侧,通过所述三通结构a2233、a2234其中一支在临近所述基座部件a101的背板处,延伸过所述翅片a220的长度后,弯成一个从所述电机支架远离所述基座部件a101背板的一侧绕过所述电机支架的U形弯,到达所述基座部件a101的背板使用安装状态的下缘,并在靠近所述基座部件a101背板处弯向该侧所述基座部件a101的端部。而通过所述三通结构a2233、a2234的另一支延伸到所在侧所述基座部件a101的背板使用安装状态的下缘,并在靠近所述基座部件a101背板处弯向该侧所述基座部件a101的端部。在所述角形架上设有固定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成型在所述角形架上的连接管卡槽,所述连接管路的延伸部分卡接在所述连接管卡槽中,起到固定作用。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了所述连接管路的延伸部分的位置,提高管路运行中的安全。
对于所述连接管路(即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的集合)的排布方式,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在针对特定用户仅需要在一侧设置外机连接端情况下,仅需要在所述翅片a220的对应侧的适当位置将所述翅片a220中的管路于所述进液管a2231和所述集气管a2232连接即可。
对于需要设置两侧外机连接端的情况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路也可以替换为,均连接在所述翅片a220靠近所述电机支架的一侧。也能够实现便捷地安装及拆卸。但是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采用通过所述三通结构a2233、a2234其中一支从临近所述基座部件a101背板处,延伸过所述翅片a220的长度到达远离所述电机支架一侧的所述基座部件a101的端部,则在靠近所述电机支架一侧需要布置并排的四根管路由此会增加所述热交换模块的长度,进而增加室内机的整体长度。但是如果采用通过所述三通结构a2233、a2234其中一支从所述翅片a220远离所述基座部件a101处,延伸过所述翅片a220的长度的方案,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在所述外观模块打开后,会产生内部凌乱的观瞻效果。
本实施例的蒸发器,主要由包括成型有若干冷媒流道的翅片a220所组成,所述冷媒流道通过之间U形管依次相连,U形管的开口端可拆卸设置有弯头,从而构成完整的冷媒流道,所述冷媒流道具有位于所述翅片a220第一侧设置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还包括与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分别连接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若干跟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通过分液头a4和集气头a5总结一根总的进液管a2231和一根总的集气管a2232。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所述翅片a220和其上设置的所述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位于所述基座部件a101的同一侧进行设置,以使所述翅片a220能够由上至下装配到所述基座部件a101上。将翅片a220、和其上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同时设置在基座部件a101同一侧的意义在于:翅片a220和进液管a2231以及集气管a2232组成为总成后,再与底壳a310进行组装时,不需要将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掰至底壳a310的另一侧,使得安装步骤得以简化,具体来说,不需要人工将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折弯,组装完成后再折弯回设计角度,因此适于使用机械化自动组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体的来说,参考图1、图2、和图3,蒸发器可以从上至下直接装配到底壳a310上。
需要说明的是:蒸发器由上至下装配到底壳上是指:将基座部件a101固定好以后,蒸发器可以由基座部件a101的正面直接安装到基座部件a101上。例如,当基座部件a101如图1的形式水平设置时,蒸发器就如图所示的由上至下进行装配,当基座部件a101竖直放置时,蒸发器部件a220就可以水平安装到基座部件a101上。
另一方面,现有空调器进行安装时,因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和室外机相连接的接头是位于基座部件a101的后侧,装机过程中需要将基座部件a101保持前撑状态才能完成接管,上述实施方式中,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显然和蒸发器一同位于基座部件a101的前侧,因此装机时也不需要前撑所述基座部件a101。以图2的空调使用状态左视图为基准,蒸发器部件可以由上到下安装到基座部件a101上,或由下到上安装到基座部件a101上,或由左至右安装到基座部件a101上,即:蒸发器部件能够由基座部件a101的一侧安装到基座部件a10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a310对应蒸发器的前后两上设置有水槽a312,所述蒸发器(即上述的翅片a220)上连接有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所述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弯折设置于所述水槽a312中。这样在空调器运行的过程中,蒸发器和携带水蒸气的空气相接触后会使得水蒸气凝结在蒸发器表面,并顺着蒸发器的表面汇集到水槽a312中,而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伸入到水槽a312中以后可以通过水槽中的水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保冷,从而防止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内的冷媒与外界发生不必要的热交换,有助于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进一步,水蒸气凝结后本身即具备较低的温度,对于进一步提高了对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保冷效果;同时水槽a312中由于一直有冷凝水存在,因此长期使用中对进液管和集气管的保冷效果也不容易下降。
本实施例中,翅片a220,其上连接有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所述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为两组,且分别向所述翅片a220两侧伸出蒸发器的壳体。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蒸发器的两侧都可以将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和室外机连接管相连接,从而有利于减少装机时掰管步骤。具体的,工作人员可以在为用户装机时,选用合适的一侧与室外机连接管直接相连,从而省去了将连接管掰至空调器另一侧的掰管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可以设置为一组也可以设置为两组,当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设置为一组时: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优选,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连接在翅片a220的第一侧,并且从翅片a220的第一侧伸出空调壳体;也可以是连接在翅片a220的第一侧,经过弯折后从翅片a220的第二侧伸出空调壳体。
具体来说,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连接在翅片a220的第一侧,并且从翅片a220的第一侧伸出空调壳体的出管形式有两种:
1.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连接在翅片a220的第一侧,并沿所述翅片a220的轮廓向上进行靠近所述底壳a310的弯曲,再沿所述底壳a310的轮廓向下弯曲,再向所述翅片a220的第一侧方向弯折,从而伸出蒸发器的机壳。
2.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代替,所述进液管a2231和所述集气管a2232沿所述翅片a220的轮廓向下进行远离所述底壳a310的弯曲,再向所述翅片a220的第一侧方向弯折。
因基座部件a101和蒸发器外壳之间所构成的腔体内部可以用于设置电机等部件,因此采用上述两种出管形式,让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分别沿着基座部件a101和蒸发器外壳的轮廓进行走管,避免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占用可利用空间,从而优化了空调器的结构设计。
当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设置为两组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连接在翅片a220的第一侧,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上分别设置有三通结构a2233、a2234,所述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三通结构a2233、a2234,从而使所述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连接所述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此时,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朝向翅片a220的第一侧伸出空调壳体,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由连接位置向翅片a220的第二侧延伸,并从翅片a220的第二侧伸出空调壳体。
具体地,此时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有多种走管形式,不同的走管形式能够起到不同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4、图5、图6、图7、图8、图9进行举例说明:
具体的说:所述翅片a220由若干折翅片依次连接形成,其中第一折翅片靠近基座部件a101设置,最后一折翅片距离基座部件a101最远;所述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延伸至所述翅片a220的第二侧以后,再经过弯折再向翅片a220的第二侧方向伸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由所述翅片a220的上部(特别是第一折翅片的上部)延伸至所述翅片a220的第二侧伸出的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并优选,所述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跨越所述第一折蒸发器顶面的部分沿着所述蒸发器的顶面倾斜设置,所述倾斜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10°。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可以以0°即水平、1°、2°、3°、4°、5°、6°、7°、8°、9°、10°的倾斜角度在蒸发器的顶面上延伸。其中,所述倾斜角度是指: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和底壳a310之间的夹角。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在翅片a220的第二侧先沿所述翅片a220的轮廓向上进行靠近所述底壳a310的弯曲,再沿所述底壳a310的轮廓向下弯曲,再向所述翅片a220的第一侧方向弯折,从而伸出蒸发器的机壳。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代替,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在翅片a220的第二侧先沿所述翅片a220的轮廓向下进行远离所述底壳a310的弯曲,再向所述翅片a220的第一侧方向弯折。以上两种弯曲走管的有益效果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有详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代替,参考图10,底壳a310的前端或后端设置有水槽a312,第二组所述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可以通过任一水槽a312由翅片a220的第一侧延伸至翅片a220的第二侧。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叙述了,将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设置在水槽a312内的有益效果,在此则不再赘述。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代替,参考图11,第二组所述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可以通过第一折翅片的下端延伸至翅片a220的第二侧。又或者通过任一折翅片的下端延伸至翅片a220的第二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翅片a220的上部是指其上表面以上,并优选是如图7所示的由第一折翅片的顶面上方,并贴近翅片a220进行走管。第一折翅片的下端是指在第一折翅片下表面以下位置,并优选由第一折翅片的下表面下方,并贴近翅片a220进行走管。这就使得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在蒸发器的内部走管而不占用其他部件的安装空间。具体来说:翅片a220的下端是指位于翅片a220的内表面以下位置,其可以是贴近翅片a220的表面设置,也可以是相距一定距离的设置,可以借助于翅片a220进行定位,也可以利用角形架等结构进行定位,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以上描述对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相对于翅片a220的走管形式进行设计和实施。
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和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不仅限于是连接在翅片a220的同一侧,还可以是分别连接在翅片a220的两侧,其中当第一组和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分别连接在翅片a220两侧时,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向其所在的第一侧伸出空调壳体;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向其坐在的第二侧伸出空调壳体。
另外优选所述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位于所述水槽a312外的部分设置由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为包覆与所述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外径上的保温棉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与所述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相连接。所述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上分别设置有三通结构a2233,所述第二组进液管a2231合集气管a2232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三通结构a2234,从而使所述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连接所述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因进液管a2231和集液管a2232和换热器k104之间还设置有占用空间较多的分液头a4和集气头a5,以及一定的弯管结构,因此采用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与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相连接,再将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弯折向翅片a220的第二侧能够有效的节省翅片a220内部空间,减少装配步骤。另外,因翅片a220中的冷媒流道由U形管和弯头组成,其中弯头能够可拆卸的连接在U形管上,因此将翅片a220具有弯头的一侧作为第一侧能够便于装配。即根据空调机的空间布局需要,在蒸发器的右侧或左侧设置总接若干集气支管k103的集气头a5和总接若干进液支管k102的分液头a4,分液头a4和集气头a5再分别与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相连接,通过分液头a4和集气头a5分别总接多个进液支管k102和多个集气支管k103,从而节省空调器的内部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设置在底壳a310上的换热器k104,所述换热器k104的左侧侧面上设有若干进液支管k102、集气支管k103、一端总接若干所述进液支管k102的分液头a4、一端总接若干所述集气支管k103的集气头a5,以及与所述分液头a4另一端相连的进液管a2231、与所述集气头a5另一端相连的集气管a2232;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优选,所述换热器k104的左侧的所述进液管a2231和所述集气管a2232并行设置。同时,延伸至所述换热器k104右侧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并行设置。上述液总管和集气总管通过并行设置,具有优化蒸发器的空间布局的优点。
上述蒸发器,换热器k104和进液总管、气总管以及三通管设置在所述底壳a310同侧,在安装的过程中,不需要在底壳a310两侧走管,降低了蒸发器的安装拆卸难度大,为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打下了基础,提高了空调拆装效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中,蒸发器部件位于基座的前侧设置。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蒸发器,包括翅片(a220),所述翅片(a220)上设置有供冷媒流通的冷媒管,所述冷媒管具有位于所述翅片(a220)第一侧设置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还包括与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分别连接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空调器室外机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由所述翅片(a220)的第一侧和/或第二侧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为两组,第一组所述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向所述翅片(a220)的第一侧伸出;第二组所述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向所述翅片(a220)的第二侧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所述进液管(a2231)和所述集气管(a2232)连接在所述翅片(a220)的第一侧,且第一组所述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向所述翅片(a220)的第一侧方向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所述进液管(a2231)和所述集气管(a2232)沿所述翅片(a220)的轮廓向下进行远离底壳(a310)的弯曲,再水平弯折朝向所述翅片(a220)的第一侧方向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组所述进液管(a2231)和所述集气管(a2232)沿所述翅片(a220)的轮廓向上进行靠近底壳(a310)的弯曲,再沿所述底壳(a310)的轮廓向下弯曲,再水平弯折朝向所述翅片(a220)的第一侧方向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与所述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相连接,所述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延伸至所述翅片(a220)的的第二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由所述翅片(a220)的第一侧经过所述翅片(a220)的下方延伸至所述翅片(a220)的第二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a220)由若干折翅片相连组成;所述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设置在靠近底壳(a310)的第一折翅片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以及所述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分别通过三通管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a22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第一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连接所述翅片(a220)第一侧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所述第二组进液管(a2231)和集气管(a2232)连接所述翅片(a220)第二侧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第二组所述进液管(a2231)和所述集气管(a2232)在所述翅片(a220)的第二侧,沿所述翅片(a220)的轮廓向下进行远离底壳(a310)的弯曲,再水平弯折朝向所述翅片(a220)的第二侧方向伸出。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第二组所述进液管(a2231)和所述集气管(a2232)在沿所述翅片(a220)的第二侧,沿所述翅片(a220)的轮廓向上进行靠近底壳(a310)的弯曲,再沿所述底壳(a310)的轮廓向下弯曲,再水平弯折朝向所述翅片(a220)的第二侧方向伸出。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器,所述蒸发器部件位于基座的前侧。
CN201810069392.5A 2017-01-25 2018-01-24 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 Pending CN1083442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2832 2017-01-25
CN201710062832X 2017-01-25
CN2017103019770 2017-05-02
CN201710301977 2017-05-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4207A true CN108344207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11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20206.1U Active CN208042562U (zh) 2017-01-25 2018-01-24 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
CN201810069392.5A Pending CN108344207A (zh) 2017-01-25 2018-01-24 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20206.1U Active CN208042562U (zh) 2017-01-25 2018-01-24 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80425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215A (zh) * 2018-12-20 2019-04-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042562U (zh) * 2017-01-25 2018-1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
WO2021064442A1 (en) 2019-09-30 2021-04-08 Daikin Industries (Thailand) Ltd. Indoor unit for an air condition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5994A (ja) * 1994-11-02 1996-05-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KR20020019723A (ko) * 2000-09-06 2002-03-13 윤숙현 냉난방 겸용 에어컨디셔너
CN204154033U (zh) * 2014-08-22 2015-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及包含换热器的空调器
CN205090668U (zh) * 2015-10-30 2016-03-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蒸发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6322730A (zh) * 2016-09-20 2017-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042562U (zh) * 2017-01-25 2018-1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5994A (ja) * 1994-11-02 1996-05-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KR20020019723A (ko) * 2000-09-06 2002-03-13 윤숙현 냉난방 겸용 에어컨디셔너
CN204154033U (zh) * 2014-08-22 2015-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及包含换热器的空调器
CN205090668U (zh) * 2015-10-30 2016-03-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蒸发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6322730A (zh) * 2016-09-20 2017-0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042562U (zh) * 2017-01-25 2018-11-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215A (zh) * 2018-12-20 2019-04-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42562U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42562U (zh) 一种蒸发器和空调器
CN101876465B (zh) 鞍形窗式空调器
CN105485971A (zh) 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5383908U (zh) 一种防白烟压入通风式冷却塔
CN208124449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2455090B (zh) 一种过冷冷凝器
CN208124680U (zh) 一种蒸发器及采用该蒸发器的空调
CN109269071A (zh)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EP3141824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8238206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8344161A (zh) 一种空调器
CN208011903U (zh)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8361817A (zh) 一种空调器
CN206890932U (zh) 换热器
CN202813902U (zh) 一种高效蒸发器及空调器室内机
CN205351862U (zh) 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8205201U (zh)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843132U (zh) 换热器、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566866U (zh) 柜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1298952A (zh) 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及使用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CN108061372A (zh) 辐射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678973A (zh) 空调壁挂机及空调器
CN209042729U (zh)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8312769U (zh) 一种空调专用管翅式换热器
CN108361814B (zh) 一种导流碗、具有其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