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3722B - 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3722B
CN108343722B CN201810370442.3A CN201810370442A CN108343722B CN 108343722 B CN108343722 B CN 108343722B CN 201810370442 A CN201810370442 A CN 201810370442A CN 108343722 B CN108343722 B CN 108343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ower
transmission shaft
differential
differentia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04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3722A (zh
Inventor
朱陈伟
朱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an Yongzhen Jia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an Yongzhen Jia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an Yongzhen Jia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an Yongzhen Jia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704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3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3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3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3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3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08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bevel ge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differential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20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 F16H48/22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usin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etard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包括动力供应部件、动力输出部件、差速装置、制动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动力输出部件均与差速装置连接并且制动装置、动力输出部件分别位于差速装置的一端,所述的动力供应部件用于为差速装置提供公转动力并且差速装置在公转动力作用下进行公转,差速装置公转并牵引制动装置、动力输出部件同步转动,所述的制动装置用于为差速装置提供自转动力并且差速装置在自转动力作用下进行自转,制动装置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增速状态、减速状态,制动装置处于减速状态时,差速装置自转并使得动力输出部件的转速递增,制动装置处于增速状态时,差速装置反向自转并使得动力输出部件的转速递减。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它负责着动力和传动系统的切断和结合,汽车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目前现有的汽车离合器通过利用离合器的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传递扭矩,存在着噪音大、散热性能差、顿挫感大以及踏板阻力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包括动力供应部件、动力输出部件、差速装置、制动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动力输出部件均与差速装置连接并且制动装置、动力输出部件分别位于差速装置的一端,所述的动力供应部件用于为差速装置提供公转动力并且差速装置在公转动力作用下进行公转,差速装置公转并牵引制动装置、动力输出部件同步转动并且制动装置、动力输出部件呈相对静止状态,所述的制动装置用于为差速装置提供自转动力并且差速装置在自转动力作用下进行自转,制动装置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增速状态、减速状态,制动装置处于减速状态时,差速装置自转并使得动力输出部件的转速递增,制动装置处于增速状态时,差速装置反向自转并使得动力输出部件的转速递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差速装置包括差速壳体,所述的差速壳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差速壳体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轴承孔a,所述的端盖的端面同轴开设有轴承孔b,差速壳体的外圆面设置有与其内腔接通的固定套,所述的动力供应部件包括发动机、供应轴,所述的供应轴的轴向垂直于差速壳体的轴向,供应轴的动力输入端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供应轴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固定套并位于差速壳体内,并且供应轴与固定套之间匹配设置有轴承,所述的动力输出部件包括输出轴、变速器,所述的输出轴与差速壳体同轴布置,输出轴的动力输入端与差速装置连接、动力输出端与变速器连接;
所述的差速装置还包括动力传递机构、差速机构、传动轴a、传动轴b,所述的供应轴的动力输出端与动力传递机构连接,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接收动力供应部件提供的公转动力并将其传递至差速机构,所述的差速机构设置于差速壳体内并且差速机构在公转动力作用下进行公转,所述的传动轴a、传动轴b分别位于差速机构的一端并且三者同轴连接,差速机构公转并牵引传动轴a、传动轴b同步转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泵、制动机构、制动盘,所述的制动盘与传动轴a连接,传动轴a转动并带动制动盘同步转动,所述的制动泵用于为制动机构提供制动力,所述的制动机构在制动力作用下与制动盘抵触并使制动盘的转速递减;
所述的制动机构包括制动构件、制动外壳,所述的制动外壳与设置于差速壳体开口端的端盖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两者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制动外壳朝向制动盘的面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的制动盘部分位于弧形槽内,所述的制动构件位于弧形槽内并且制动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制动构件分别位于制动盘盘面的一侧;
所述的制动构件包括制动蹄片、推动组件,所述的推动组件包括制动孔、密封塞b、分离弹簧、连接杆,所述的制动孔设置于弧形槽朝向制动盘的槽壁并且制动孔的导向方向平行于传动轴a的轴向,所述的制动蹄片设置于制动孔与制动盘之间,所述的密封塞b设置于制动孔内并且两者构成密封式滑动配合,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与制动蹄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密封塞b固定连接,所述的分离弹簧套接于连接杆外部,制动孔的靠近制动盘的孔口设置于内置台阶,分离弹簧的一端与内置台阶抵触、另一端与密封塞b抵触,分离弹簧的弹力通过密封塞b使制动蹄片做远离制动盘的运动;
所述的制动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接口,所述的制动泵包括制动泵本体、液压管,所述的液压管的一端与制动泵本体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接口连接接通,制动外壳内还设置有中间管道,所述的中间管道的一端与接口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制动孔连接接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差速器进行中间的动力过渡,其可解决离合器在动力过渡/切换过程中的顿挫感、噪音大的问题,并且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可实现离合器持续的动力输出,使得动力过渡/切换过程平稳,可保护汽车变速箱、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也降低了齿轮等传动部件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差速装置与动力供应部件的配合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差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差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差速机构、传动轴a、传动轴b的配合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制动盘与传动轴的配合图。
图9为本发明的制动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制动泵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制动机构与制动盘的配合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制动机构与制动盘的配合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制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制动外壳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制动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标示为:
100、动力供应部件;110、供应轴;
200、动力输出部件;210、输出轴;
300、差速装置;
310、动力传递机构;311、主动锥齿轮;312、从动锥齿轮;
320、差速机构;321、框架;322、自转轴;323、行星齿轮a;324、行星齿轮b;325、半轴齿轮a;326、半轴齿轮b;
330、传动轴a;340、传动轴b;
400、制动装置;
410、制动泵;411、泵体;411a、连接嘴;412、泵盖;413、柱塞;413a、柱塞杆;413b、密封塞a;413c、复位弹簧;414、液压管;
420、制动机构;421、制动构件;421a、制动蹄片;421b、密封塞b;421c、分离弹簧;421d、连接杆;421e、制动孔;422、制动外壳;422a、接口;422b、中间管道;
430、制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5所示,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包括动力供应部件100、动力输出部件200、差速装置300、制动装置400,所述的制动装置400、动力输出部件200均与差速装置300连接并且制动装置400、动力输出部件200分别位于差速装置300的一端,所述的动力供应部件100用于为差速装置300提供公转动力并且差速装置300在公转动力作用下进行公转,差速装置300公转并牵引制动装置400、动力输出部件200同步转动并且制动装置400、动力输出部件200呈相对静止状态,所述的制动装置400用于为差速装置300提供自转动力并且差速装置300在自转动力作用下进行自转,制动装置40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增速状态、减速状态,制动装置400处于减速状态时,差速装置300自转并使得动力输出部件200的转速递增,制动装置400处于增速状态时,差速装置300反向自转并使得动力输出部件200的转速递减。
本发明采用的离合器的优越性在于,本发明采用差速器进行中间的动力过渡,其可解决离合器在输送动力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例如解决现有离合器在动力过渡/切换过程中的顿挫感、噪音大的问题,并且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可实现离合器持续的动力输出,使得动力过渡/切换过程平稳,可保护汽车变速箱、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也降低了齿轮等传动部件的磨损。
如图2-3所示,上述的差速装置300包括差速壳体,所述的差速壳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差速壳体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轴承孔a,所述的端盖的端面同轴开设有轴承孔b,差速壳体的外圆面设置有与其内腔接通的固定套,所述的动力供应部件100包括发动机、供应轴110,所述的供应轴110的轴向垂直于差速壳体的轴向,供应轴110的动力输入端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供应轴110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固定套并位于差速壳体内,并且供应轴110与固定套之间匹配设置有轴承。
所述的动力输出部件200包括输出轴210、变速器,所述的输出轴210与差速壳体同轴布置,输出轴210的动力输入端与差速装置300连接、动力输出端与变速器连接。
如图4-6所示,上述的差速装置300还包括动力传递机构310、差速机构320、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所述的供应轴110的动力输出端与动力传递机构310连接,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310接收动力供应部件100提供的公转动力并将其传递至差速机构320,所述的差速机构320设置于差速壳体内并且差速机构320在公转动力作用下进行公转,所述的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分别位于差速机构320的一端并且三者同轴连接,差速机构320公转并牵引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同步转动并且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呈相对静止状态。
所述的差速机构320包括框架321、差速构件,所述的框架321为圆柱体结构,框架321的外圆面设置有贯穿其直径的安装孔,框架321的两端均同轴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的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框架321三者同轴布置,传动轴a330的一端为齿轮端且穿过穿设孔并位于框架321内、另一端为连接端且穿过轴承孔b并位于差速壳体外部并且制动装置400连接于连接端,传动轴a330与穿设孔/轴承孔b之间均匹配设置有轴承,传动轴b340的动力输入端穿过另一穿设孔并位于框架321内、动力输出端穿过轴承孔a并位于差速壳体外部并且与输出轴210连接,传动轴b340与穿设孔/轴承孔a之间均匹配设置有轴承。
更为具体的,为了使框架321在差速壳体内的转动更加顺利,所述的框架321与差速壳体之间匹配设置有轴承。
所述的差速构件包括自转轴322、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半轴齿轮a325、半轴齿轮b326,所述的自转轴322活动安装于安装孔内并且自转轴322的轴向垂直于框架321的轴向,自转轴322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的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半轴齿轮a325、半轴齿轮b326均为锥齿轮结构,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均固定套接于自转轴322外部并且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分别位于自转轴322的一端,半轴齿轮a325固定套接于传动轴a330的齿轮端外部并且半轴齿轮a325分别与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啮合,半轴齿轮b326固定套接于传动轴b340的动力输入端外部并且半轴齿轮b326分别与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啮合。
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310包括主动锥齿轮311、从动锥齿轮312,所述的主动锥齿轮311固定套接于供应轴110的动力输出端外部,所述的从动锥齿轮312固定套接于框架321的外部并且从动锥齿轮312与主动锥齿轮311啮合,供应轴110转动并通过动力传递机构310牵引框架321同步转动;差速装置300的公转过程,具体表现为:供应轴110转动并通过主动锥齿轮311、从动锥齿轮312牵引框架321同步转动,框架321转动并通过自转轴322带动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绕框架321的轴向转动,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绕框架321轴向转动并带动半轴齿轮a325、半轴齿轮b326绕框架321轴向转动,从而使得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绕框架321轴向转动,并且此时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的转向转速一致,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呈相对静止状态,制动装置400与动力输出部件200呈相对静止状态;动力输出部件200使得差速装置300自转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由于变速器与汽车的轮胎连接,并且变速器内部摩擦较大/轮胎与地面摩擦较大,使得传动轴b340的负载远大于传动轴a330的负载,即传动轴b340的转速相对于传动轴a330的递减,传动轴b340相对于传动轴a330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反的运动,并通过半轴齿轮b326、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使得半轴齿轮a325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同的转动,进而使传动轴a330的转速递增,传动轴a330转速递增并使得制动装置400的转速同步递增;制动装置400使得差速装置300自转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制动装置400处于减速状态时,使得传动轴a330的负载递增并使传动轴a330的转速相对于传动轴b340递减,即传动轴a330相对于传动轴b340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反的转动,并通过半轴齿轮a325、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使得半轴齿轮b326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同的转动,进而使传动轴b340的转速递增,传动轴b340转速递增并使得输出轴210的转速同步递增,传动轴a330的负载达到最大值时输出轴210的转速达到最大值;制动装置400处于增速状态时,使得传动轴a330的负载递减并使传动轴a330的转速相对于传动轴b340递增,即传动轴a330相对于传动轴b340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同的转动,并通过半轴齿轮a325、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使得半轴齿轮b326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反的转动,进而使传动轴b340的转速递减,传动轴b340转速递减并使得输出轴210的转速同步递减,传动轴a330的负载达到最小值时输出轴210的转速达到最大值。
如图7-15所示,上述的制动装置400包括制动泵410、制动机构420、制动盘430,所述的制动盘430与传动轴a330 连接,传动轴a330转动并带动制动盘430同步转动,所述的制动泵410用于为制动机构420提供制动力,所述的制动机构420在制动力作用下与制动盘430抵触并使制动盘430的转速递减。
所述的制动盘430为圆柱体结构并且制动盘430与传动轴a330同轴布置,制动盘430的端面同轴设置有套孔并且制动盘430通过套孔固定套接于传动轴a330的外部;本离合器采用制动装置400对传动轴a330进行制动,噪音小,并且由于制动盘430位于外界,散热性能更佳。
如图9-11所示,上述的制动泵410包括储油罐、泵体411、柱塞413、液压管414,
所述的泵体411与固定套之间设置有固定件并且泵体411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于固定套,泵体41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储油罐的罐口与泵体411的内腔连接接通,储油罐内储存有液压油并且液压油可通过罐口流入泵体411内,泵体411的封闭端设置有与其内腔接通的连接嘴411a,泵体411的开口端匹配设置有泵盖412,泵盖412的端面设置有通孔。
所述的柱塞413包括柱塞杆413a、密封塞a413b、复位弹簧413c,所述的密封塞a413b设置于泵体411内并且两者构成密封式滑动配合,所述的柱塞杆413a的一端与脚踏板连接、另一端穿过设置于泵盖412的通孔并与密封塞a413b固定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413c套接于柱塞杆413a外,复位弹簧413c的一端与密封塞a413b抵触、另一端与泵盖412抵触,复位弹簧413c的弹力使密封塞a413b做靠近连接嘴411a的运动。
所述的液压管414的一端与连接嘴411a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制动机构420连接接通;本离合器通过液压为制动装置400提供制动动力,相对现有技术,脚踏板的阻力较小,操作更舒适。
如图11-15所示,上述的制动机构420包括制动构件421、制动外壳422,所述的制动外壳422与设置于差速壳体开口端的端盖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两者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制动外壳422朝向制动盘430的面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的制动构件421位于弧形槽内并且制动构件421设置有两组,具体的,所述的制动盘430部分位于弧形槽内,两组制动构件421分别位于制动盘430盘面的一侧。
所述的制动构件421包括制动蹄片421a、推动组件,所述的推动组件包括制动孔421e、密封塞b421b、分离弹簧421c、连接杆421d,所述的制动孔421e设置于弧形槽朝向制动盘430的槽壁并且制动孔421e的导向方向平行于传动轴a330的轴向,所述的制动蹄片421a设置于制动孔421e与制动盘430之间,所述的密封塞b421b设置于制动孔421e内并且两者构成密封式滑动配合,所述的连接杆421d的一端与制动蹄片421a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密封塞b421b固定连接,所述的分离弹簧421c套接于连接杆421d外部,制动孔421e的靠近制动盘430的孔口设置于内置台阶,分离弹簧421c的一端与内置台阶抵触、另一端与密封塞b421b抵触,分离弹簧421c的弹力通过密封塞b421b使制动蹄片421a做远离制动盘430的运动,分离弹簧421c的弹力小于复位弹簧413c的弹力。
更为具体的,为了使制动蹄片421a的制动效果更佳,所述的推动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推动组件沿制动蹄片421a的延伸方向呈均匀间隔分布,两组推动组件使得制动蹄片421a的受力平衡,制动蹄片421a的制动效果更佳。
如图13-14所示,上述的制动外壳422的外表面设置有接口422a,所述的液压管414与接口422a连接接通,制动外壳422内还设置有中间管道422b,所述的中间管道422b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圆柱段、V形段,所述的接口422a与圆柱段连接接通,所述的V形段设置有两个且两个V形段分别与圆柱段连接接通、并且两个V形段分别位于圆柱段的一端,所述的一V形段与一制动构件421的两制动孔421e连接接通、另一V形段与另一制动构件421的两制动孔421e连接接通,具体的,V形段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连接管a、连接管b,连接管a的一端与圆形段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制动构件421的一制动孔421e连接接通,连接管b的一端与连接管a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制动构件421的另一制动孔421e连接接通。
更为具体的,为了使制动机构420对制动盘430的制动效果更佳,所述的制动机构420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液压管414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液压管a、液压管b,所述的液压管a的一端与连接嘴411a连接接通、另一端与一制动机构420的接口422a连接接通,所述的液压管b的一端与液压管a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另一制动机构420的接口422a连接接通,泵体411内的液压油经连接嘴411a流入液压管414及制动孔421e内;制动装置400的制动过程,具体表现为:松开脚踏板,复位弹簧413c处于压缩状态,由于分离弹簧421c的弹力小于复位弹簧413c的弹力,复位弹簧413c的弹力使得密封塞a413b做靠近连接嘴411a的运动,密封塞a413b运动并通过液压油使得密封塞b421b做靠近制动盘430的运动,分离弹簧421c处于压缩状态,密封塞b421b运动并通过连接杆421d牵引制动蹄片421a同步运动,制动蹄片421a与制动盘430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即制动蹄片421a对制动盘430的转动阻力增大,制动盘430的转速减小并使得传动轴a330的转速减小,此时制动装置400处于减速状态;踩踏脚踏板,柱塞杆413a带动密封塞a413b做远离连接嘴411a的运动,复位弹簧413c处于压缩状态,分离弹簧421c的弹力通过连接杆421d使制动蹄片421a做远离制动盘430的运动,制动蹄片421a与制动盘430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即制动蹄片421a对制动盘430的转动阻力减小,制动盘430的转速增大并使得传动轴a330的转速增大,此时制动装置400处于增速状态。
更为具体的,由于制动机构420通过制动蹄片421a与制动盘430之间的摩擦阻力实现对制动盘430的制动,在高速转动下紧急制动,制动盘430会产生大量热量,该热量会使制动盘430发生热变形,为提高制动盘430的耐磨性及抗变形性能,所述的制动盘430由合金钢制成,为提高制动盘430的散热性能,所述的制动盘430的盘面设置有若干圆形通风孔,制动盘430转动时利用圆形通风孔与空气之间的风流作用实现对制动盘430的散热。
更为优化的,由于在差速装置300自转过程中,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半轴齿轮a325、半轴齿轮b326、自转轴322均用于将传动轴a330的转矩传递至传动轴b340,对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半轴齿轮a325、半轴齿轮b326、自转轴322的强度、塑性、韧性要求较高,所述的自转轴322由铸铁材料制成,优选的,自转轴322由QT420—10制成,所述的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半轴齿轮a325、半轴齿轮b326均由20CrMnTi制成。
离合器工作时,发动机开始运行并带动供应轴110转动,供应轴110转动并通过主动锥齿轮311、从动锥齿轮312牵引框架321同步转动,框架321转动并通过自转轴322带动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绕框架321的轴向转动,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绕框架321轴向转动并带动半轴齿轮a325、半轴齿轮b326绕框架321的轴向转动,从而使得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绕框架321的轴向转动,并且此时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的转向转速均保持一致,同时由于变速器与汽车的轮胎连接,并且变速器内部摩擦较大/轮胎与地面摩擦较大,使得传动轴b340的负载远大于传动轴a330的负载,即传动轴b340的转速相对于传动轴a330的递减,传动轴b340相对于传动轴a330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反的运动,并通过半轴齿轮b326、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使得半轴齿轮a325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同的转动,进而使传动轴a330的转速递增,传动轴a330转速递增并使得制动装置400的转速同步递增。
松开脚踏板,复位弹簧413c处于压缩状态,由于分离弹簧421c的弹力小于复位弹簧413c的弹力,复位弹簧413c的弹力使得密封塞a413b做靠近连接嘴411a的运动,密封塞a413b运动并通过液压油使得密封塞b421b做靠近制动盘430的运动,分离弹簧421c处于压缩状态,密封塞b421b运动并通过连接杆421d牵引制动蹄片421a同步运动,制动蹄片421a与制动盘430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即制动蹄片421a对制动盘430的转动阻力增大,制动盘430的转速减小并使得传动轴a330的转速减小,此时制动装置400处于减速状态,同时由于传动轴a330的转速相对于传动轴b340递减,使得传动轴a330相对于传动轴b340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反的转动,并通过半轴齿轮a325、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使得半轴齿轮b326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同的转动,进而使传动轴b340的转速递增,传动轴b340转速递增并使得动力输出部件200的转速同步递增。
踩踏脚踏板,柱塞杆413a带动密封塞a413b做远离连接嘴411a的运动,复位弹簧413c处于压缩状态,分离弹簧421c的弹力通过连接杆421d使制动蹄片421a做远离制动盘430的运动,制动蹄片421a与制动盘430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即制动蹄片421a对制动盘430的转动阻力减小,制动盘430的转速增大并使得传动轴a330的转速增大,此时制动装置400处于增速状态,同时由于传动轴a330的转速相对于传动轴b340递增,使得传动轴a330相对于传动轴b340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同的转动,并通过半轴齿轮a325、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使得半轴齿轮b326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反的转动,进而使传动轴b340的转速递减,传动轴b340转速递减并使得动力输出部件200的转速同步递减。
采用差速方式对汽车等行进设备进行动力离合的方法,其步骤在于:
S1:动力供应部件100开始运行并使差速装置300公转,差速装置300公转并向分别设置于差速装置300一端的动力输出部件200、制动装置400方向传递扭矩;
所述的差速装置300包括差速壳体、动力传递机构310、差速机构320、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所述的差速壳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差速壳体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轴承孔a,所述的端盖的端面同轴开设有轴承孔b,差速壳体的外圆面设置有与其内腔接通的固定套,所述的动力供应部件100包括发动机、供应轴110,所述的供应轴110的轴向垂直于差速壳体的轴向,供应轴110的动力输入端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供应轴110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固定套并位于差速壳体内并且与动力传递机构310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动力传递机构310的动力输出端与差速机构320连接,所述的差速机构320包括框架321、差速构件、所述的框架321为圆柱体结构,框架321的外圆面设置有贯穿其直径的安装孔,框架321的两端均同轴设置有穿设孔,所述的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框架321三者同轴布置,传动轴a330的一端为齿轮端且穿过穿设孔并位于框架321内、另一端为连接端且穿过轴承孔b并位于差速壳体外部并且制动装置400连接于连接端,传动轴a330与穿设孔/轴承孔b之间均匹配设置有轴承,传动轴b340的动力输入端穿过另一穿设孔并位于框架321内、动力输出端穿过轴承孔a并位于差速壳体外部并且与动力输出部件200连接,传动轴b340与穿设孔/轴承孔a之间均匹配设置有轴承,所述的差速构件包括自转轴322、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半轴齿轮a325、半轴齿轮b326,所述的自转轴322活动安装于安装孔内并且自转轴322的轴向垂直于框架321的轴向,自转轴322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的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半轴齿轮a325、半轴齿轮b326均为锥齿轮结构,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均固定套接于自转轴322外部并且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分别位于自转轴322的一端,半轴齿轮a325固定套接于传动轴a330的齿轮端外部并且半轴齿轮a325分别与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啮合,半轴齿轮b326固定套接于传动轴b340的动力输入端外部并且半轴齿轮b326分别与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啮合;动力传递机构310接收动力供应部件100提供的公转动力并将公转动力传递至框架321,框架321在公转动力作用下绕自身轴向转动,框架321转动并通过自转轴322带动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绕框架321的轴向转动,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绕框架321轴向转动并带动半轴齿轮a325、半轴齿轮b326绕框架321的轴向转动,从而使得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绕框架321的轴向转动,并且此时传动轴a330、传动轴b340的转向转速均保持一致,同时由于动力输出部件200与汽车的轮胎连接,并且动力输出部件200内部摩擦较大/轮胎与地面摩擦较大,使得传动轴b340的负载远大于传动轴a330的负载,即传动轴b340的转速相对于传动轴a330的递减,传动轴b340相对于传动轴a330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反的运动,并通过半轴齿轮b326、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使得半轴齿轮a325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同的转动,进而使传动轴a330的转速递增,传动轴a330转速递增并使得制动装置400的转速同步递增;
S2:所述的制动装置400包括制动泵410、制动机构420、制动盘430,所述的制动盘430与传动轴a330 连接,传动轴a330转动并带动制动盘430同步转动,所述的制动泵410包括储油罐、泵体411、柱塞413、液压管414,所述的泵体411与固定套之间设置有固定件并且泵体411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于固定套,泵体41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储油罐的罐口与泵体411的内腔连接接通,储油罐内储存有液压油并且液压油可通过罐口流入泵体411内,泵体411的封闭端设置有与其内腔接通的连接嘴411a,泵体411的开口端匹配设置有泵盖412,泵盖412的端面设置有通孔,所述的柱塞413包括柱塞杆413a、密封塞a413b、复位弹簧413c,所述的密封塞a413b设置于泵体411内并且两者构成密封式滑动配合,所述的柱塞杆413的一端与脚踏板连接、另一端穿过设置于泵盖412的通孔并与密封塞a413b固定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413c套接于柱塞杆413a外,复位弹簧413c的一端与密封塞a413b抵触、另一端与泵盖412抵触,复位弹簧413c的弹力使密封塞a413b做靠近连接嘴411a的运动,所述的制动机构420包括制动构件421、制动外壳422,所述的制动外壳422与设置于差速壳体开口端的端盖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两者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制动外壳422朝向制动盘430的面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的制动构件421位于弧形槽内并且制动构件421设置有两组,所述的制动盘430部分位于弧形槽内,两组制动构件421分别位于制动盘430盘面的一侧,所述的制动构件421包括制动蹄片421a、推动组件,所述的推动组件包括制动孔421e、密封塞b421b、分离弹簧421c、连接杆421d,所述的制动孔421e设置于弧形槽朝向制动盘430的槽壁并且制动孔421e的导向方向平行于传动轴a330的轴向,所述的制动蹄片421a设置于制动孔421e与制动盘430之间,所述的密封塞b421b设置于制动孔421e内并且两者构成密封式滑动配合,所述的连接杆421d的一端与制动蹄片421a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密封塞b421b固定连接,所述的分离弹簧421c套接于连接杆421d外部,制动孔421e的靠近制动盘430的孔口设置于内置台阶,分离弹簧421c的一端与内置台阶抵触、另一端与密封塞b421b抵触,分离弹簧421c的弹力通过密封塞b421b使制动蹄片421a做远离制动盘430的运动,分离弹簧421c的弹力小于复位弹簧413c的弹力,所述的制动外壳422的外表面设置有接口422a,所述的液压管414的一端与连接嘴411a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接口422a连接接通,制动外壳422内还设置有中间管道422b,所述的中间管道422b用于接口422a与制动孔421e之间的连接接通;松开脚踏板,复位弹簧413c处于压缩状态,由于分离弹簧421c的弹力小于复位弹簧413c的弹力,复位弹簧413c的弹力使得密封塞a413b做靠近连接嘴411a的运动,密封塞a413b运动并通过液压油使得密封塞b421b做靠近制动盘430的运动,分离弹簧421c处于压缩状态,密封塞b421b运动并通过连接杆421d牵引制动蹄片421a同步运动,制动蹄片421a与制动盘430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即制动蹄片421a对制动盘430的转动阻力增大,制动盘430的转速减小并使得传动轴a330的转速减小,此时制动装置400处于减速状态,同时由于传动轴a330的转速相对于传动轴b340递减,使得传动轴a330相对于传动轴b340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反的转动,并通过半轴齿轮a325、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使得半轴齿轮b326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同的转动,进而使传动轴b340的转速递增,传动轴b340转速递增并使得动力输出部件200的转速同步递增,制动蹄片421a与制动盘430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动力输出部件200的转速达到最大值;
S3:踩踏脚踏板,柱塞杆413a带动密封塞a413b做远离连接嘴411a的运动,复位弹簧413c处于压缩状态,分离弹簧421c的弹力通过连接杆421d使制动蹄片421a做远离制动盘430的运动,制动蹄片421a与制动盘430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即制动蹄片421a对制动盘430的转动阻力减小,制动盘430的转速增大并使得传动轴a330的转速增大,此时制动装置400处于增速状态,同时由于传动轴a330的转速相对于传动轴b340递增,使得传动轴a330相对于传动轴b340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同的转动,并通过半轴齿轮a325、行星齿轮a323、行星齿轮b324使得半轴齿轮b326做与框架321转向相反的转动,进而使传动轴b340的转速递减,传动轴b340转速递减并使得动力输出部件200的转速同步递减,制动蹄片421a与制动盘430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小值时动力输出部件200的转速达到最小值。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动力供应部件、动力输出部件、差速装置、制动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动力输出部件均与差速装置连接并且制动装置、动力输出部件分别位于差速装置的一端,所述的动力供应部件用于为差速装置提供公转动力并且差速装置在公转动力作用下进行公转,差速装置公转并牵引制动装置、动力输出部件同步转动并且制动装置、动力输出部件呈相对静止状态,所述的制动装置用于为差速装置提供自转动力并且差速装置在自转动力作用下进行自转,制动装置的运动状态可分为增速状态、减速状态,制动装置处于减速状态时,差速装置自转并使得动力输出部件的转速递增,制动装置处于增速状态时,差速装置反向自转并使得动力输出部件的转速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差速装置包括差速壳体,所述的差速壳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差速壳体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端盖、封闭端同轴开设有轴承孔a,所述的端盖的端面同轴开设有轴承孔b,差速壳体的外圆面设置有与其内腔接通的固定套,所述的动力供应部件包括发动机、供应轴,所述的供应轴的轴向垂直于差速壳体的轴向,供应轴的动力输入端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供应轴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固定套并位于差速壳体内,并且供应轴与固定套之间匹配设置有轴承,所述的动力输出部件包括输出轴、变速器,所述的输出轴与差速壳体同轴布置,输出轴的动力输入端与差速装置连接、动力输出端与变速器连接;
所述的差速装置还包括动力传递机构、差速机构、传动轴a、传动轴b,所述的供应轴的动力输出端与动力传递机构连接,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接收动力供应部件提供的公转动力并将其传递至差速机构,所述的差速机构设置于差速壳体内并且差速机构在公转动力作用下进行公转,所述的传动轴a、传动轴b分别位于差速机构的一端并且三者同轴连接,差速机构公转并牵引传动轴a、传动轴b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泵、制动机构、制动盘,所述的制动盘与传动轴a连接,传动轴a转动并带动制动盘同步转动,所述的制动泵用于为制动机构提供制动力,所述的制动机构在制动力作用下与制动盘抵触并使制动盘的转速递减;
所述的制动机构包括制动构件、制动外壳,所述的制动外壳与设置于差速壳体开口端的端盖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两者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制动外壳朝向制动盘的面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的制动盘部分位于弧形槽内,所述的制动构件位于弧形槽内并且制动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制动构件分别位于制动盘盘面的一侧;
所述的制动构件包括制动蹄片、推动组件,所述的推动组件包括制动孔、密封塞b、分离弹簧、连接杆,所述的制动孔设置于弧形槽朝向制动盘的槽壁并且制动孔的导向方向平行于传动轴a的轴向,所述的制动蹄片设置于制动孔与制动盘之间,所述的密封塞b设置于制动孔内并且两者构成密封式滑动配合,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与制动蹄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密封塞b固定连接,所述的分离弹簧套接于连接杆外部,制动孔的靠近制动盘的孔口设置于内置台阶,分离弹簧的一端与内置台阶抵触、另一端与密封塞b抵触,分离弹簧的弹力通过密封塞b使制动蹄片做远离制动盘的运动;
所述的制动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接口,所述的制动泵包括制动泵本体、液压管,所述的液压管的一端与制动泵本体连接接通、另一端与接口连接接通,制动外壳内还设置有中间管道,所述的中间管道的一端与接口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制动孔连接接通。
CN201810370442.3A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 Active CN108343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0442.3A CN108343722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0442.3A CN108343722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3722A CN108343722A (zh) 2018-07-31
CN108343722B true CN108343722B (zh) 2019-12-03

Family

ID=6295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0442.3A Active CN108343722B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37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65795B2 (en) * 2018-08-22 2022-06-21 Linamar Corporation Self energizing locking differential
CN117646728B (zh) * 2024-01-30 2024-05-03 四川川工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通道的旋喷泵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9645A (ja) * 1990-07-02 1992-09-04 Eaton Corp 調整式差動ギア装置
CN101975262A (zh) * 2010-10-25 2011-02-16 张维国 动力调差差速器
CN102072301A (zh) * 2010-11-19 2011-05-25 东莞市明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独立变速驱动系统
CN102927151A (zh) * 2011-08-09 2013-02-13 高则行 离合装置
CN203670671U (zh) * 2013-12-11 2014-06-25 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变扭差速器
CN206361117U (zh) * 2017-01-03 2017-07-28 特百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二级差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5324B2 (en) * 2011-04-14 2013-07-02 Tai-Her Yang Three-end shaft type differential gear set with controllable rotating direction and brak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9645A (ja) * 1990-07-02 1992-09-04 Eaton Corp 調整式差動ギア装置
CN101975262A (zh) * 2010-10-25 2011-02-16 张维国 动力调差差速器
CN102072301A (zh) * 2010-11-19 2011-05-25 东莞市明慧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独立变速驱动系统
CN102927151A (zh) * 2011-08-09 2013-02-13 高则行 离合装置
CN203670671U (zh) * 2013-12-11 2014-06-25 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变扭差速器
CN206361117U (zh) * 2017-01-03 2017-07-28 特百佳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二级差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3722A (zh)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1412A (zh) 采用差速方式对汽车等行进设备进行动力离合的方法
CN108343722B (zh) 一种汽车的动力持续输出式离合器
WO2016004794A1 (zh)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及电子驻车制动器执行装置
JP2017533855A (ja) モータ力および/またはペダル力によって運転可能な車両用の調節可能な摩擦リング伝動装置
CN102470764A (zh) 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
CN104913021B (zh) 一种行星差速变速轴及变速系统
CN103115094A (zh) 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中间隙自调机构的调整器
JP2013249060A (ja) 自転車変速機および自転車
CN110296194B (zh) 一种行星式三挡换挡装置
CN108533713A (zh) 一种汽车的差速被动式离合器
JP3911292B2 (ja) 高速回転用遊星ギア
CN108533714A (zh) 一种汽车的制动式离合器
CN104074895A (zh) 驻车制动传动装置
CN108556623A (zh) 多向扭矩平衡控制汽车平稳柔和起步的方法
CN208290943U (zh) 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动力装置
CN108343719B (zh) 一种汽车液压变矩器
TWI226416B (en) V belt typ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2444675A (zh) 被动机械起动装置
US11092234B2 (en) Braking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gearwheels
EP3170713B1 (en) Hybrid vehicle with compact driveline
US11873884B2 (en) Torque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1159274Y (zh) 牙嵌式轴间差速器
CN108426019A (zh) 一种对缸差速离心式汽车液压变矩器
US9816588B2 (en) Gear assembly
CN103671700B (zh) 变速箱离合器的摩擦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8

Address after: Room 303, 306, building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enter, Yingbin Avenue, Lu'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237000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u'an Yongzhen Jiang 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21-2523, Block 5 of Shimaobinjiang Garden, Binjiang Avenue, Jinghu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hu seven creation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