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0872A - 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 Google Patents
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30872A CN108330872A CN201810406332.8A CN201810406332A CN108330872A CN 108330872 A CN108330872 A CN 108330872A CN 201810406332 A CN201810406332 A CN 201810406332A CN 108330872 A CN108330872 A CN 1083308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 drawstring
- support bar
- slide opening
- sliding sho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5/00—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 E01F15/14—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cal protection, e.g. for bridge piers, for traffic islands
- E01F15/145—Means for vehicle stopping using impact energy absorbe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5/00—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 E01F15/14—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cal protection, e.g. for bridge piers, for traffic isl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Handcart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包括有一路基,所述路基上设有一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两个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三滑孔内滑动的第一支撑杆,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滑腔相对应的第七滑腔,所述第七滑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应,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孔相对应连通的拉绳孔,两侧所述第四滑孔内设有一支撑拉绳,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设的支撑拉绳将车辆进行防护,从而能够在车辆发生坠崖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支撑拉绳进行接住,从而进一步保证到车辆的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自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车辆急转弯过程中发生侧翻对车辆进行自救的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在交通运输行业中运输货车是必不可少的运输设备之一,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的促进了汽车销售量的不断增加,从而能够通过汽车行驶到人们想要去的任何地方,能够利用运输货车对货物进行远距离的运输,其中在利用货车进行运输货物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远距离的运输,所以就需要司机进行长时间的驾驶货车,虽然利用货车能够达到运输货物的目的,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货车在长时间的行驶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疲劳驾驶,当车辆行驶在道路上的过程中特别是行驶在山路上,由于山路崎岖狭窄,所以司机开车就需要特别的小心,当货车行驶到急转弯的过程中就需要换慢的行走,特别是在两车交会的过程中就需要缓慢的行驶,其中当有一方司机为减速行驶或高速转弯的过程中就能够造成两车相撞的危险事故,由于山路以及桥梁的远高于正常行驶的地面,从而就会发生一方车辆坠崖的危险,或者在司机的长时间驾驶造成了疲劳驾驶,所以在山路的急转弯处很容易忽视急转弯的地方,从而就造成了货车坠崖的危险,其中货车行驶在桥梁的急转弯处时也容易造成坠落桥下的严重问题,从而给司机造成了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所以在现在的交通事故中弯道处发生的车祸数量远高于其他事故所发生位置的数量。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在道路的拐弯处设置一机体,在机体内设置有两个滑动的第一支撑杆,并且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拉绳,从而能够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弹出后能够将支撑拉绳进行撑开,并且在所述机体内还分别设有一第二支撑杆,从而能够利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对所述第一支撑杆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支撑起来,能够在车辆急转弯的过程中能够发生侧翻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支撑拉绳将车辆进行阻挡,从而进一步防止车辆发生侧翻坠崖的危险,进一步保证了司机和车辆的安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包括有一路基,所述路基上设有一机体,所述机体设在所述路基弯道处,所述路基上还设有防撞杆,所述机体上设有一行走面,所述行走面与所述路基相对应,能够在所述机体上设置一行走面,从而能够使车辆正常通过。
所述机体内设有两个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一滑动块,所述机体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三滑孔,所述第一滑动块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三滑孔内滑动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滑腔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一滑动块的第六弹簧,能够通过所述第六弹簧对所述第一滑动块进行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第一支撑杆弹压出去。
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滑腔相对应的第七滑腔,所述第七滑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二滑动块,所述机体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七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应,所述第七滑腔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二滑动块的第三弹簧,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弹簧对所述第二滑动块进行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第二支撑杆弹压出去,并且能够利用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对所述第一支撑杆进行相对应的顶压,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二支撑杆对所述第一支撑杆进行支撑。
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内分别设有一第四滑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孔相对应连通的拉绳孔,两侧所述第四滑孔内设有一支撑拉绳,所述支撑拉绳交叉设在所述拉绳孔内滑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交叉对应设置的支撑拉绳,从而能够利用交叉设置的支撑拉绳防止车辆掉落到悬崖下或者掉落到桥下,从而能够达到接住车辆的目的,进一步防止车辆发生掉落的危险。
所述机体上设有一滑动的压动轴,所述压动轴上连接有一与所述防撞杆相对应的踏板,所述压动轴分别触发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滑动,能够通过踏板的触动,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车辆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触动所述踏板。
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拉动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复位的电机,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弹压出去后,能够通过所述电机控制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复位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到机体的连续使用,进一步保证到行车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孔相对应连通的支撑杆内腔,所述拉绳孔分别设有一排且分别与所述支撑杆内腔相对应连通,所述支撑杆内腔内分别设有一排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三滚轮,所述支撑拉绳交叉在所述第三滚轮上转动,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内分别设置一支撑杆内腔,并且能够在所述支撑杆内腔内分别设置有一排转动的第三滚轮,从而能够使所述支撑拉绳在所述第三滚轮上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所述支撑拉绳的正常滑动。
所述第一滑动块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孔相对应的第七滑孔,所述机体内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两侧分别设有一相对应的第六滑孔,两侧所述第六滑孔内设有一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的第二滚轮,所述支撑拉绳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七滑孔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滚轮上,所述第六滑孔内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转轴相对应连接的第四弹簧,所述机体上设有一与所述支撑拉绳相对应的第四凹槽。
能够通过所述第四弹簧的弹压力,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进行拉动,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后能够通过所述第四弹簧使所述第一转轴恢复原位,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支撑拉绳撑开后,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杆收缩后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支撑拉绳进行缠绕在所述第二滚轮上,并且能够在所述机体上设置一第四凹槽,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支撑拉绳进行存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块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转轴相对应的转孔,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动块上转动,能够使所述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二转轴上转动,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二支撑杆对所述第一支撑杆进行相对应的顶压,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起,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车辆坠崖的危险。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设有一第三滑腔,所述机体内还设有4个与所述第三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孔,所述压动轴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所述第三滑腔内设有一转动的第一滚轮,所述压动轴分别连接有一齿条,所述第一滚轮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齿条相对应啮合连接的啮合齿,能够通过所述压动轴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触动所述第一滚轮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达到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滑动的目的。
所述压动轴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三滑腔内滑动的第一弹压板,所述第三滑腔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一弹压板的第一弹簧,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压力,能够触动到所述压动轴滑动后,能够利用所述第一弹簧使所述压动轴复位。
所述机体内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的第二弹压板,所述第二滑腔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二弹压板的第二弹簧,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弹簧,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后,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压力能够使所述第一滑动杆复位,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块复位后能够利用所述第一滑动杆进行卡接。
所述机体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七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二滑动杆,所述第四滑腔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腔相对应连通的滑腔内槽,所述第二滑动杆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滑腔内槽内滑动的第三弹压板,所述滑腔内槽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三弹压板的第五弹簧,能够通过所述第五弹簧的弹压力,能够对所述第二滑动杆进行拉动,能够在所述第二滑动块弹压出后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杆对所述第二滑动块进行卡接。
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分别设有一呈凹形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二滑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对应,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分别设置一第一卡槽和一第二卡槽,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滑动杆和所述第二滑动杆进行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随意的滑动。
所述机体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和所述第四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五滑孔,所述第五滑孔分别与所述第三滑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第二滑动杆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五滑孔内滑动的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滚轮上,能够在所述第一滚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拉绳的滑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拉绳分别拉动所述第一滑动杆和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动作,从而能够同时触动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的滑动,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弹压出去。
进一步的,第三滑腔的两端分别包括有一设在所述机体上的转孔,两端所述转孔内设有一在所述第三滑腔内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一滚轮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一滚轮上设有4个呈凹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拉绳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滚轮上设有4个呈凹形的第三凹槽,所述压动轴分别在所述第三凹槽内滑动,能够在所述第一滚轮上设置4个呈凹形的第三凹槽,能够使所述压动轴在所述第三凹槽内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所述压动轴能够正常的触动所述第一滚轮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第五滑腔,所述第五滑腔内设有一转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连接有一第四滚轮,所述第四滚轮上设有4个呈凹形的第五凹槽,所述机体内设有4个与所述第五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八滑孔,4个所述第八滑孔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腔和所述第七滑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五凹槽内,且所述第二拉绳分别在所述第八滑孔内滑动,能够在所述第五滑腔内设置一转动的第四转轴,从而能够在所述第四转轴转动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四滚轮的转动,并且能够在所述第四滚轮上设置4个呈凹形的第五凹槽,能够将所述第二拉绳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五凹槽内,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二拉绳在所述第五凹槽内转动,从而能够防止4根所述第二拉绳缠绕造成混乱的问题。
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五滑腔相对应的第六滑腔,所述电机设在所述第六滑腔内,所述第四转轴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六滑腔内转动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电机上连接有一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上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能够通过所述电机的转动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四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第四滚轮的转动,能够进一步达到拉动所述第二拉绳滑动的目的。
进一步的,每相邻所述支撑拉绳之间分别设有一滑动的套环,两个所述套环之间通过一连接拉绳相对应连接,能够在每相邻所述支撑拉绳之间分别设置一套环,并且通过所述连接拉绳将所述套环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弹压出后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拉绳和所述支撑拉绳构成一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车辆跌落到悬崖下或跌落到桥下。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呈三角形设置,能够将所述踏板设置呈三角形,从而能够在车辆碾压的过程中进一步保证到触动到所述压动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孔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应的第三卡槽,能够将所述第二滑孔设置呈倾斜状,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二支撑杆对所述第一支撑杆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二支撑杆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起,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第三卡槽,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二支撑杆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第二支撑杆对所述第一支撑杆进行支撑,保证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支撑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弹簧的弹压力大于所述第三弹簧的弹压力,能够使所述第六弹簧的弹压力大于所述第三弹簧的弹压力,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弹压速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弹压速度,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支撑杆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道路的拐弯处设置一机体,在机体内设置有两个滑动的第一支撑杆,能够在发生车辆撞击踏板后能够进一步触动压动轴,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滚轮的转动,从而能够同时的拉动所述第一拉绳的滑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拉绳的动作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动作,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六弹簧将所述第一支撑杆进行弹出,并且能够利用所述第二支撑杆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起,并且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设有支撑拉绳,从而能够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弹出后能够将支撑拉绳进行撑开,并且能够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支撑起来后使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支撑拉绳构成一张网,能够在车辆急转弯的过程中能够发生侧翻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支撑拉绳将车辆进行阻挡,从而达到了防止车辆坠崖和跌落桥下的危险,从而进一步防止车辆发生侧翻坠崖的危险,进一步保证了司机和车辆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支撑杆撑开支撑拉绳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滚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滚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滑动块和第一支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支撑杆上所设第三卡槽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连接拉绳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行走面、3第一滑腔、4第二滑腔、5第一滑孔、6第三滑腔、7压动轴、8踏板、9第一弹压板、10第一弹簧、11齿条、12第一滚轮、13第一拉绳、14第一滑动杆、15第二弹压板、16第二弹簧、17第一滑动块、18第一支撑杆、19第六弹簧、20第二滑孔、21第二支撑杆、22第二滑动块、23第三弹簧、24第三滑孔、25支撑拉绳、26第四滑孔、27第五滑孔、28第一凹槽、29第六滑孔、30第一转轴、31第二滚轮、32第四弹簧、33第二转轴、34第三滚轮、35连接拉绳、36支撑杆内腔、37套环、38第七滑孔、39第四滑腔、40滑腔内槽、41第二滑动杆、42第三弹压板、43第五弹簧、44第一卡槽、45第二卡槽、46第二凹槽、47第三凹槽、49第四凹槽、50第五滑腔、51第八滑孔、52第三转轴、53电机、54第一锥齿轮、55第四滚轮、56第二锥齿轮、57第四转轴、58第五凹槽、59第六滑腔、60变速箱、61第二拉绳、62第七滑腔、63拉绳孔、64第二转轴、65第三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包括有一路基,所述路基上设有一机体1,所述机体1设在所述路基弯道处,所述路基上还设有防撞杆,所述机体1上设有一行走面2,所述行走面2与所述路基相对应,在所述道路的路基上设有一机体1,并且所述机体1设在道路的弯道处,从而能够在道路的弯道处设置机体1进一步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
所述机体1内设有两个第一滑腔3,所述第一滑腔3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一滑动块17,所述机体1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3相对应连通的第三滑孔24,所述第一滑动块17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三滑孔24内滑动的第一支撑杆18,所述第一滑腔3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一滑动块17的第六弹簧19,在所述机体1内设有两个相对应的第一滑腔3,在所述第一滑腔3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一滑动块17,在所述机体1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3相对应连通的第三滑孔24,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7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一支撑杆18,所述第一支撑杆18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三滑孔24内滑动,在所述一滑腔3内还分别设有一第六弹簧19,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六弹簧19分别对所述第一滑动块17进行弹压,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支撑杆18分别的弹压出第三滑孔24。
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滑腔3相对应的第七滑腔62,所述第七滑腔62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二滑动块22,所述机体1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七滑腔62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滑孔20,所述第二滑动块22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滑孔20内滑动的第二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1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8相对应,所述第七滑腔62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二滑动块22的第三弹簧23,在所述机体1内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3相对应的第七滑腔62,所述第七滑腔62呈倾斜状设置,并且在所述第七滑腔62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二滑动块22,在所述机体1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七滑腔62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滑孔20,在所述第二滑动块22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二支撑杆21,所述第二支撑杆21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二滑孔20内滑动,在所述第七滑腔62内分别设有一第三弹簧23,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三弹簧23分别的将所述第二支撑杆21弹压出第二滑孔20,能够在所述第二支撑杆21弹压出第二滑孔20后能够利用所述第二支撑杆21对所述第一支撑杆18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支撑杆18顶起,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杆18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7上转动。
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8内分别设有一第四滑孔26,所述第一支撑杆18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孔26相对应连通的拉绳孔63,两侧所述第四滑孔26内设有一支撑拉绳25,所述支撑拉绳25交叉设在所述拉绳孔63内滑动,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8内分别设有一第四滑孔26,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8上还分别设有一排拉绳孔63,所述拉绳孔63分别与所述第四滑孔26相对应连通,在所述拉绳孔63内设有一支撑拉绳25,所述支撑拉绳25交叉在并排所述拉绳孔63内,并且所述支撑拉绳25能够在所述第四滑孔26内滑动,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支撑杆18弹压出所述第三滑孔24,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支撑拉绳25支撑起来,从而能够使所述支撑拉绳25形成一个网,能够在发生车祸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支撑拉绳25将车辆进行阻挡,从而进一步防止车辆发生坠崖或者坠入到桥下的危险,进一步保证到司机的生命安全。
所述机体1上设有一滑动的压动轴7,所述压动轴7上连接有一与所述防撞杆相对应的踏板8,所述压动轴7分别触发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滑动,在所述机体1上设有一排滑动的压动轴7,在所述压动轴7上分别连接有一踏板8,从而能够在车辆碰撞到踏板8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触动所述压动轴7,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压动轴7触动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的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第一支撑杆18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1弹压出后防止车辆造成坠崖的事故发生,从而能够使车辆在撞击到防撞杆的过程中首先触压所述踏板8,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支撑杆18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1弹出。
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拉动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复位的电机53,在所述机体1内设有一电机53,从而能够在所述电机53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过一第二拉绳62进一步的拉动第一滑动块17和第二滑动块22,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复位,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达到反复使用的目的,能够在发生车辆撞击到踏板8后但并没有发生坠崖的事故,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复位后再次起到防护作用。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杆18上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孔26相对应连通的支撑杆内腔36,所述拉绳孔63分别设有一排且分别与所述支撑杆内腔36相对应连通,所述支撑杆内腔36内分别设有一排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8上的第二转轴33,所述第二转轴33上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三滚轮34,所述支撑拉绳25交叉在所述第三滚轮34上转动,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8内分别设有一支撑杆内腔36,并且所述第四滑孔26分别与所述支撑杆内腔36相对应连通,在所述支撑杆18上分别设有一排拉绳孔63,并且两侧所述拉绳孔63分别相对应设置,所述拉绳孔63分别与所述支撑杆内腔36相对应连通,在所述支撑杆内腔36内分别设有一排连接在所述支撑杆18上的第二转轴33,在所述第二转轴33上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三滚轮34,所述支撑拉绳25能够交叉设置两侧所述第三滚轮34上,所述支撑拉绳25能够在所述第三滚轮34上转动,并且所述支撑拉绳25能够穿过所述拉绳孔63。
所述第一滑动块17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孔26相对应的第七滑孔38,所述机体1内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3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凹槽28,所述第一凹槽28两侧分别设有一相对应的第六滑孔29,两侧所述第六滑孔29内设有一转动的第一转轴30,所述第一转轴30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凹槽28内转动的第二滚轮31,所述支撑拉绳25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七滑孔38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滚轮31上,所述第六滑孔29内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转轴30相对应连接的第四弹簧32,所述机体1上设有一与所述支撑拉绳25相对应的第四凹槽49,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7上分别设有一第七滑孔38,所述第七滑孔38分别与所述第四滑孔26相对应,在所述机体1内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3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凹槽28,所述支撑拉绳25的两个端头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滚轮31上,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二滚轮3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支撑拉绳25的滑动,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8弹压出后能够将交叉设置的支撑拉绳25支撑起来,从而起到接住坠崖汽车的目的,当所述第一支撑杆18收缩复位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第四弹簧32的弹压力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30的转动,从而能够使所述支撑拉绳25拉紧收缩,并且能够在所述机体1上设置一第四凹槽49,从而能够在所述支撑拉绳25收缩后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支撑拉绳25收缩到第四凹槽49内,并且能够在所述支撑杆内腔36内设置有第二滚轮31,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支撑拉绳25在所述第二滚轮31上滚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支撑拉绳25的正常滑动,从而防止所述支撑拉绳25发生卡滞的现象。
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滑动块17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二转轴64,所述第一支撑杆18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转轴64相对应的转孔,所述第一支撑杆18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7上转动,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7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二转轴64,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8上分别设有一转孔,从而能够利用转孔在所述第二转轴64上转动,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支撑杆18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7上转动,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8弹压出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22对所述第一支撑杆18进行顶起,从而能够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8构成一倾斜的角度,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车辆进行防护,进一步的防止车辆发生坠崖的危险。
如图1、图2、图5所示,所述机体1内设有一第三滑腔6,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4个与所述第三滑腔6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滑孔5,所述压动轴7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孔5内滑动,所述第三滑腔6内设有一转动的第一滚轮12,所述压动轴7分别连接有一齿条11,所述第一滚轮1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齿条11相对应啮合连接的啮合齿,在所述机体1内设有一第三滑腔6,在所述机体1内还分别设有一第一滑孔5,所述第一滑孔5设有4个,并且所述第一滑孔5分别与所述第三滑腔6相对应连通,所述压动轴7设置有4个并且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孔5内滑动,在所述第三滑腔6内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一滚轮12,在所述压动轴7上分别连接有一齿条11,从而能够利用所述齿条11与所述第一滚轮12上所设的啮合齿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踏板8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带动所述压动轴7的滑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齿条11与所述第一滚轮12上所设的啮合齿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滚轮12的转动。
所述压动轴7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三滑腔6内滑动的第一弹压板9,所述第三滑腔6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一弹压板9的第一弹簧10,在所述压动轴7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一弹压板9,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弹簧10分别的对所述第一弹压板9进行弹压,从而能够使所述压动轴7处于顶起的状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踏板8顶起。
所述机体1内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3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滑腔4,所述第二滑腔4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一滑动杆14,所述第一滑动杆14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滑腔4内滑动的第二弹压板15,所述第二滑腔4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二弹压板15的第二弹簧16,在所述机体1内分别设有一第二滑腔4,所述第二滑腔4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腔3相对应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滑动杆14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二弹压板15,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二弹簧16分别的对所述第二弹压板15进行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滑动杆14进行分别的弹压。
所述机体1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七滑腔62相对应连通的第四滑腔39,所述第四滑腔39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二滑动杆41,所述第四滑腔39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腔39相对应连通的滑腔内槽40,所述第二滑动杆41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滑腔内槽40内滑动的第三弹压板42,所述滑腔内槽40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三弹压板42的第五弹簧43,在所述机体1内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七滑腔62相对应连通的第四滑腔39,所述第二滑动杆41能够分别在所述第四滑腔39内滑动,并且在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腔39相对应连通的滑腔内槽40,并且在所述第二滑动杆41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三弹压板42,所述第三弹压板42能够分别在所述滑腔内槽40内滑动,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五弹簧43分别的对所述第三弹压板42进行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二滑动杆41进行弹压。
所述第一滑动块17与所述第二滑动块22上分别设有一呈凹形的第一卡槽44和第二卡槽45,所述第一滑动杆14与所述第二滑动杆41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44和所述第二卡槽45相对应,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槽44和一第二卡槽45,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滑动杆14和所述第二滑动杆41分别的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44和所述第二卡槽45内,能够在所述第二弹簧16和所述第五弹簧43的弹压力下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滑动杆14和所述第二滑动杆41进行弹压,从而使所述第一滑动杆14和所述第二滑动杆41压紧在所述第一卡槽44和所述第二卡槽45内,从而进一步限制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的动作,防止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的随意滑动。
所述机体1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3和所述第四滑腔39相对应连通的第五滑孔27,所述第五滑孔27分别与所述第三滑腔6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滑动杆14与所述第二滑动杆41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五滑孔27内滑动的第一拉绳13,所述第一拉绳13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滚轮12上,在所述机体1内设有一第五滑孔27,在所述第一滑动杆14和所述第二滑动杆41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一拉绳13,所述第一拉绳13能够分别穿过所述第五滑孔27连接在所述第一滚轮12上,从而能够在所述压动轴7带动所述第一滚轮1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拉绳13的同步动作,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拉绳13进一步的拉动所述第一滑动杆14和所述第二滑动杆41的同步动作,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杆14和所述第二滑动杆22动作的过程中脱离所述第一卡槽44和所述第二卡槽45,从而在所述第六弹簧19和所述第三弹簧23的弹压力下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的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滑动,从而能够达到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8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1滑动的目的。
如图5所示,第三滑腔6的两端分别包括有一设在所述机体1上的转孔,两端所述转孔内设有一在所述第三滑腔6内转动的第三转轴52,所述第一滚轮12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52上,所述第一滚轮12上设有4个呈凹形的第二凹槽46,所述第一拉绳13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凹槽46内,所述第一滚轮12上设有4个呈凹形的第三凹槽47,所述压动轴7分别在所述第三凹槽47内滑动,在所述第三滑腔6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孔,在两个所述转孔内设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52,所述第一滚轮12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52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52的转动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滚轮12的转动,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滚轮12在所述第三内腔6内转动,在所述第一滚轮12上设有4个呈凹形的第二凹槽46,所述第二凹槽46呈圆环状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滚轮12上还设有4个呈凹形的第三凹槽47,所述第三凹槽47呈圆环状设置,4个所述压动轴7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三凹槽47内滑动。
如图6所示,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第五滑腔50,所述第五滑腔50内设有一转动的第四转轴57,所述第四转轴57上连接有一第四滚轮55,所述第四滚轮55上设有4个呈凹形的第五凹槽58,所述机体1内设有4个与所述第五滑腔50相对应连通的第八滑孔51,4个所述第八滑孔51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腔3和所述第七滑腔62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滑动块17与所述第二滑动块22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二拉绳61,所述第二拉绳61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五凹槽58内,且所述第二拉绳61分别在所述第八滑孔51内滑动,在所述机体1内设有一第五滑腔50,在所述第五滑腔50内设有一转动的第四转轴57,在所述第四转轴57上连接有一第四滚轮55,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四转轴57的转动进一步的使所述第四滚轮55在所述第五滑腔50内转动,在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4个第八滑孔51,所述第八滑孔51分别与所述第五滑腔50相对应连通,在所述第四滚轮55上设有4个呈凹形的第五凹槽58,所述第五凹槽58呈圆环状设置,并且4个所述第八滑孔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腔3和所述第七滑腔62相对应连通,在所述第一滑动块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二拉绳61,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二拉绳61在所述第八滑孔51内滑动,能够在所述第四滚轮55转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二拉绳61的滑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拉绳61分别对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进行拉动,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达到复位的目的。
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五滑腔50相对应的第六滑腔59,所述电机53设在所述第六滑腔59内,所述第四转轴57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六滑腔59内转动的第二锥齿轮56,所述电机53上连接有一变速箱60,所述变速箱69上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二锥齿轮59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54,在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第六滑腔59,所述电机53设在所述第六滑腔59内,并且所述电机53上连接有一变速箱60,在所述第四转轴57的端部连接有一第二锥齿轮59,在所述变速箱60上连接有一第一锥齿轮54,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54与所述第二锥齿轮59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电机53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54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四转轴57的转动,所述第四滚轮55连接在所述第四转轴57上,从而能够达到带动所述第四滚轮55转动的目的,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的滑动复位,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复位后,使所述第一滑动杆14和所述第二滑动杆41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44和所述第二卡槽45内后,所述电机53能够感应到后使所述电机53翻转,能够使所述第二拉绳61处于松弛的状态,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8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1弹压出后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第一滑动块17和所述第二滑动块22的正常快速弹出。
如图3和图9所示,每相邻所述支撑拉绳25之间分别设有一滑动的套环37,两个所述套环37之间通过一连接拉绳35相对应连接,所述支撑拉绳25交叉设在所述第三滚轮34上转动,能够在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拉绳25上分别套装有一排套环37,所述套环37能够分别在所述支撑拉绳25上滑动,并且每相邻两个所述套环37分别通过一连接拉绳35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支撑拉绳25支撑开后,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拉绳25构成一网状结构,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车辆进行防护,从而防止车辆跌落到悬崖下或跌落到桥下。
如图1所示,所述踏板8呈三角形设置,能够将所述踏板8设置成三角形,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车辆正常的碾压在所述踏板8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滑孔20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8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1相对应的第三卡槽65,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8弹压出后,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21卡接在所述第三卡槽65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第二支撑杆21对所述第一支撑杆18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车辆撞击到所述支撑拉绳25上后能够保证到所述第一支撑杆18的支撑效果。
如图1所示,所述第六弹簧19的弹压力大于所述第三弹簧23的弹压力,能够使所述第六弹簧19的弹压力大于所述第三弹簧23的弹压力,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支撑杆18弹出的速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杆21的弹出速度,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8首先弹出后能够利用所述第二支撑杆21进行支撑。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包括有一路基,所述路基上设有一机体,所述机体设在所述路基弯道处,所述路基上还设有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一行走面,所述行走面与所述路基相对应;
所述机体内设有两个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一滑动块,所述机体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三滑孔,所述第一滑动块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三滑孔内滑动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滑腔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一滑动块的第六弹簧;
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滑腔相对应的第七滑腔,所述第七滑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第二滑动块,所述机体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七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动块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应,所述第七滑腔内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第二滑动块的第三弹簧;
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内分别设有一第四滑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孔相对应连通的拉绳孔,两侧所述第四滑孔内设有一支撑拉绳,所述支撑拉绳交叉设在所述拉绳孔内滑动;
所述机体上设有一滑动的压动轴,所述压动轴上连接有一与所述防撞杆相对应的踏板,所述压动轴分别触发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滑动;
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拉动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复位的电机;
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孔相对应连通的支撑杆内腔,所述拉绳孔分别设有一排且分别与所述支撑杆内腔相对应连通,所述支撑杆内腔内分别设有一排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三滚轮,所述支撑拉绳交叉在所述第三滚轮上转动;
所述第一滑动块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滑孔相对应的第七滑孔,所述机体内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滑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两侧分别设有一相对应的第六滑孔,两侧所述第六滑孔内设有一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的第二滚轮,所述支撑拉绳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七滑孔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滚轮上,所述第六滑孔内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转轴相对应连接的第四弹簧,所述机体上设有一与所述支撑拉绳相对应的第四凹槽;
所述第一滑动块上分别连接有一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转轴相对应的转孔,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动块上转动;
每相邻所述支撑拉绳之间分别设有一滑动的套环,两个所述套环之间通过一连接拉绳相对应连接;
所述踏板呈三角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孔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应的第三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弹簧的弹压力大于所述第三弹簧的弹压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06332.8A CN108330872A (zh) | 2016-12-10 | 2016-12-10 | 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06332.8A CN108330872A (zh) | 2016-12-10 | 2016-12-10 | 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
CN201611134461.3A CN106758770B (zh) | 2016-12-10 | 2016-12-10 | 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34461.3A Division CN106758770B (zh) | 2016-12-10 | 2016-12-10 | 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30872A true CN108330872A (zh) | 2018-07-27 |
Family
ID=5887597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06329.6A Active CN108570950B (zh) | 2016-12-10 | 2016-12-10 | 保护车辆安全的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
CN201611134461.3A Active CN106758770B (zh) | 2016-12-10 | 2016-12-10 | 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
CN201810406332.8A Pending CN108330872A (zh) | 2016-12-10 | 2016-12-10 | 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06329.6A Active CN108570950B (zh) | 2016-12-10 | 2016-12-10 | 保护车辆安全的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
CN201611134461.3A Active CN106758770B (zh) | 2016-12-10 | 2016-12-10 | 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3) | CN10857095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29618A (zh) * | 2021-07-23 | 2021-10-22 | 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路基强度加固和匝道防撞的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6737B (zh) * | 2020-01-10 | 2021-04-09 | 王水山 |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缓冲式防撞警示护栏 |
CN111910565B (zh) * | 2020-08-17 | 2021-05-14 | 长沙阡陌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交通规划的导流岔口制动防倾覆结构 |
CN112196073B (zh) * | 2020-10-13 | 2021-06-08 | 广州新程北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交通设备 |
CN115492034B (zh) * | 2022-08-25 | 2023-08-08 | 西南交通大学 | 用于临崖弯道的车辆防坠和自动救援模块化装配式单元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9091A (zh) * | 2012-12-18 | 2013-03-27 | 衢州市易凡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救援网及使用方法 |
CN203264073U (zh) * | 2013-06-04 | 2013-11-06 | 谌拥军 | 防坠楼装置 |
CN205116075U (zh) * | 2015-11-18 | 2016-03-30 | 张旭东 | 一种公路跨线桥梁桥墩防护装置 |
CN205242293U (zh) * | 2015-12-18 | 2016-05-18 | 钱宏诚 | 乡村公路发光反光防碰压警示轮廓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74791A (en) * | 1976-03-16 | 1978-02-21 | Inman Johnny K | Emergency fire net |
DE3608169A1 (de) * | 1986-03-12 | 1987-09-24 | Georg Schlitter | Elastisch - federnder - schutzzaun um maste fuer energieleitungen, hinweisschilder, skikabinenbahn |
ES2014620A6 (es) * | 1989-05-16 | 1990-07-16 | Busquets Busquets Albert | Sistema automatico integral para proteccion y salvamento de ocupantes en automoviles accidentados. |
FR2772411A1 (fr) * | 1997-12-16 | 1999-06-18 | Baudin Chateauneuf | Systeme de protection contre la chute d'objets |
CN201272276Y (zh) * | 2008-09-12 | 2009-07-15 | 北京和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 | 设置在货车上的自救装置及包含该自救装置的货车 |
CN101623542B (zh) * | 2009-08-14 | 2011-06-22 | 刘俊江 | 救生网 |
CN203625774U (zh) * | 2013-12-24 | 2014-06-04 | 兰星 | 用于桥梁护栏的安全装置 |
CN105415967A (zh) * | 2015-12-28 | 2016-03-23 | 马天宇 | 车辆陷车自救装置 |
CN105603867B (zh) * | 2016-02-25 | 2017-08-25 | 昆明喆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多级自毁吸能缓冲式止落梁装置 |
-
2016
- 2016-12-10 CN CN201810406329.6A patent/CN108570950B/zh active Active
- 2016-12-10 CN CN201611134461.3A patent/CN106758770B/zh active Active
- 2016-12-10 CN CN201810406332.8A patent/CN10833087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89091A (zh) * | 2012-12-18 | 2013-03-27 | 衢州市易凡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救援网及使用方法 |
CN203264073U (zh) * | 2013-06-04 | 2013-11-06 | 谌拥军 | 防坠楼装置 |
CN205116075U (zh) * | 2015-11-18 | 2016-03-30 | 张旭东 | 一种公路跨线桥梁桥墩防护装置 |
CN205242293U (zh) * | 2015-12-18 | 2016-05-18 | 钱宏诚 | 乡村公路发光反光防碰压警示轮廓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29618A (zh) * | 2021-07-23 | 2021-10-22 | 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路基强度加固和匝道防撞的装置 |
CN113529618B (zh) * | 2021-07-23 | 2022-06-10 | 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路基强度加固和匝道防撞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70950B (zh) | 2020-06-26 |
CN106758770A (zh) | 2017-05-31 |
CN106758770B (zh) | 2018-08-21 |
CN108570950A (zh) | 2018-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58770B (zh) | 一种道路桥梁弯道翻车自救装置 | |
CN105459755A (zh) | 车辆的能动旋转型稳定器及稳定杆连接组件 | |
CN111636320B (zh) | 一种智能减速带 | |
JP6826250B2 (ja) | 車両縦列駐車用の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 |
CN107076289A (zh) | 限滑差速器 | |
DE29814627U1 (de) | Ferngesteuertes Spielzeugfahrzeug mit Hinterrädern mit Kreiselwirkung | |
CN105501318B (zh) | 行星差速全地形履带轮结构 | |
CN104947977A (zh) | 旋转车库 | |
CN106429886B (zh) | 一种高空快速救援机器人 | |
CN103978857B (zh) | 拖车带回收装置 | |
CN206125219U (zh) | 一种横动越障排爆机器人 | |
CN107856651A (zh) | 手摇升降停汽车装置 | |
CN103802911A (zh) | 一种车辆底盘传动机构 | |
CN205739204U (zh) | 一种山地果园单轨运输设备 | |
CN203428774U (zh) | 一种起重机及其攀爬装置 | |
CN204676949U (zh) | 节地翘尾后置液压式汽车停车架 | |
CN204676950U (zh) | 节地液压翘尾汽车停车架 | |
CN107575075A (zh) | 圆形车库周向移送装置 | |
CN206167901U (zh) | 一种多功能玩具车 | |
CN109469367B (zh) | 一种立式转轮自行车停放装置 | |
CN206926659U (zh) | 一种行走平稳的手推车 | |
CN207314946U (zh) | 一种停车设备 | |
CN206049841U (zh) | 移动机器人的摆臂结构 | |
CN204676951U (zh) | 节地翘尾汽车停车架 | |
CN104831971B (zh) | 一种汽车翘起停车方法及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