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9249A - 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9249A
CN108329249A CN201810134875.9A CN201810134875A CN108329249A CN 108329249 A CN108329249 A CN 108329249A CN 201810134875 A CN201810134875 A CN 201810134875A CN 108329249 A CN108329249 A CN 108329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nt
indole
synthesis
compound iii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348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29249B (zh
Inventor
王庆东
杨子健
房月
吴振
曾步兵
杨锦明
胡朝俊
赵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Jinm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Jinm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Jinm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Jinm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348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29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29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9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29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9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0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209/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one carbocyclic ring
    • C07D209/04Indoles; Hydrogenated indoles
    • C07D209/10Indoles; Hydrogenated indoles with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hetero ring
    • C07D209/12Radicals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dol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吲哚类化合物、六亚甲基四胺、结晶三氯化铝、N,N‑二甲基甲酰胺按比例混合后在120℃条件下反应1~20h,再经抽滤、洗涤、过滤,浓缩、柱层析纯化等后处理工艺,制得精制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制备需使用不稳定的过氧化物,以及在高温下长时间反应的缺陷。且本发明采用的设备简单,产物产率较高,所得目标产物产率可达94%。另外,本发明对反应条件要求低,催化剂用量少,能耗低,后处理工艺简单易操作,无需使用大剂量的酸或碱,后处理溶剂可进行回收再利用,工业“三废”排放少,适合规模化大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涉及吲哚衍生物的有机合成,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吲哚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吲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临床药物、染料及发光材料中。吲哚容易在C-3位发生衍生化反应,且吲哚C-3位衍生物有着多样性的反应活性,而由于醛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醛基容易发生C-C或C-N的偶联反应、氧化反应以及还原反应等,因此,在吲哚的C-3位引入醛基是对吲哚进行直接官能化的重要方法,是进一步合成含吲哚衍生物的重要策略之一。
传统上合成吲哚-3-甲醛大多数利用Vilsmeier-Haack反应、Reimer-Tiemann反应、Rieche反应以及Duff反应等方法来对吲哚的C-3位进行甲酰化以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但是,这些方法存在需要使用POCl3等有毒试剂、后处理时需要使用大量的酸或碱以及比较差的官能团相容性等缺点,这些缺点都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应用。
自2011年以来,一类以胺为碳源,通过催化氧化的方式对吲哚进行C-3甲酰化来合成吲哚3-甲醛的方法得到了发展,和传统方法相比此类方法不需要使用有毒的POCl3,反应过程中也不需要强酸或强碱条件,但是存在碳源原子经济性不高、需要使用过量的有安全隐患的氧化剂、需要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及“三废”处理压力大等缺点,例如:Su等(Wenliang Wu,Weiping.Su.Mild and Selective Ru-CatalyzedFormylation and Fe-Catalyzed Acylation of Free(N-H)Indoles Using Anilines asthe Carbonyl Source.J.Am.Chem.Soc.2011,133(31):11924–11927.)报道了以N-甲基苯胺为碳源对吲哚进行C3-甲酰化,其反应式如下式一所示:
Cheng等(Jianbin Chen,Bin Liu,Dongfang Liu,Shan Liu,Jiang Cheng.TheCopper-Catalyzed C-3-Formylation of Indole C-H Bonds Using Tertiary Aminesand Molecular Oxygen.Adv.Synth.Catal.2012,354(13):2438–2442.)报道了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为碳源对吲哚进行C3-甲酰化,其反应式如下式二所示:
上述这些现有技术由于原料成本、条件控制、“三废”处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综上所述,打破传统的吲哚类化合物合成时间长、原料成本高、毒性大,后处理工艺复杂不易控制等技术问题,充分利用并优化现有的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提高产物产率,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以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HMTA)为碳源,价廉稳定的结晶三氯化铝为催化剂,以无需预处理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所得目标产物产率可达9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的合成路线如下式三所示:
上述所述的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和有机溶剂,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催化剂,将反应器接上回流冷凝管,加热,控制反应器温度为120℃,以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1~20h后将反应体系降至室温,得混悬液;
(2)将步骤(1)所述得到的混悬液抽滤,滤饼以乙酸乙酯充分洗涤并抽滤,重复上述操作至滤液无产物,合并所有滤液用饱和食盐水稀释,静置分层后分液,无机相继续以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依次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最后,将残留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制得精制目标化合物Ⅲ;
其中,所述化合物Ⅰ是吲哚类化合物,通式为:
所述化合物Ⅲ是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通式为:
所述化合物Ⅰ、化合物Ⅲ中,当R1,R2同时为氢时,R3为氢、不同位置单取代卤素、甲氧基、甲基或硝基中的任一种;当R1,R3同时为氢时,R2为苯基;当R2,R3同时为氢时,R1为甲基、乙基、4-羟基丁基、苄基、烯丙基或2,2-二乙氧基乙基中的任一种;
所述化合物Ⅱ为六亚甲基四胺(HMTA),结构式为:
所述催化剂为结晶三氯化铝(AlCl3·6H2O);
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的摩尔比为1:1。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化合物Ⅰ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5。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5h。
更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中反应时间优选为1h。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化合物Ⅰ与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1mmol:2mL。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卤素为氟、氯、溴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柱层析纯化用洗脱剂为正己烷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液,所述正己烷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2:1。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步骤(2)中产物是采用旋转蒸发的方式进行浓缩的。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进步:
(1)本发明方法以便宜易得的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为碳源,以价廉稳定的结晶三氯化铝为催化剂,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该方法同时具有广泛的基团相容性和底物适用性,可用于多种吲哚衍生物的C3-甲酰化,高效地获得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在本方法中,三氯化铝是强易斯酸,其与六亚甲基四胺中的氮原子结合后可以得到以碳原子为活性中心的有亲电活性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在吲哚环的C3位发生亲电取代,取代后的中间体再发生分子内的电子转移和亚胺水解反应得最终的C3-甲酰化产物。在本方法中DMF为强极性非质子化溶液,有利于亲电中间体的稳定及亲电取代产物的分子内电子转移。
(2)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中催化氧化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不需要使用过量的有毒和不稳定的过氧化物类氧化剂及过渡金属催化剂,且本发明方法只需按比例将化合物Ⅰ、化合物Ⅱ、结晶三氯化铝、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后在120℃条件下反应1~20h即可,克服了目前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制备需要使用不稳定的过氧化物,以及在高温下长时间反应的缺陷,本发明对反应条件要求低,能耗低,适合规模化大生产;
(3)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使用的催化剂用量非常少,采用的溶剂无需进行预处理,且本发明后处理工艺简单易操作,也无需使用大剂量的酸或碱,后处理溶剂可进行回收再利用,工业“三废”排放少,另外,本发明采用的设备相对简单,产率较高,所得目标产物产率可达94%,具有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在工业化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生产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Ⅲ-1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III-1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化合物III-1的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以下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定,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下述所述各实施中采用的化合物Ⅰ、化合物Ⅲ分别具有如下的通式:
所述化合物Ⅰ是吲哚类化合物,通式为:
所述化合物Ⅲ是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通式为:
实施例1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R3同时为氢的化合物Ⅲ-1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mol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R3同时为氢)和1.0mmol(0.140g)六亚甲基四胺,然后加入2mLN,N-二甲基甲酰胺(DMF),放入磁力搅拌子搅拌使固体溶解,接着加入0.05mmol(0.012g)结晶三氯化铝,接上回流冷凝管在120℃下加热,以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1h后降温至室温,制得混悬液;
(2)将步骤(1)所述制得的混悬液用垫有硅藻土的漏斗抽滤,滤饼以乙酸乙酯充分洗涤,抽滤,重复以上操作至滤液无产物,合并所有滤液,以15mL饱和食盐水稀释,静置分层后分液,水层继续以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层,以10mL 2mol/L的稀盐酸洗涤,再以1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最后以1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洗涤后的乙酸乙酯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干燥完成后滤去干燥剂,然后用旋转蒸发仪回收溶剂浓缩产品,最后,将残留物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V/V=2:1)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柱层析得精制产物,得到的所述目标化合物Ⅲ吲哚-3-甲醛的质量为0.137g,产物产率为94%。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90-192℃;1HNMR(400MHz,CDCl3)δ10.07(s,1H),8.36–8.28(m,1H),7.86(d,J=3.0Hz,1H),7.48–7.41(m,1H),7.36–7.31(m,2H);13C NMR(126MHz,DMSO-d6)δ185.01,138.30,137.05,124.08,123.49,122.15,120.83,118.13,112.38;EI-MS m/z(%)EI-MS m/z(%)63(30),90(60),116(18),144(100),145(84)(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10.07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5.01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45处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2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3同时为氢,R2为苯基的化合物Ⅲ-2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2-苯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3同时为氢,R2为苯基);(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2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71g,产率为77%。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2-苯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250-252℃.1H NMR(400MHz,DMSO-d6)δ12.41(s,1H),9.97(s,1H),8.22(d,J=7.6Hz,1H),7.83–7.73(m,2H),7.66–7.54(m,3H),7.51(d,J=7.8Hz,1H),7.33–7.21(m,2H).13C NMR(101MHz,DMSO-d6)δ185.49,149.07,135.89,129.88,129.83,129.77,128.97,125.75,123.70,122.43,121.05,113.46,112.00.EI-MS m/z(%)89(12),139(9),165(43),191(15),220(100),221(67)(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7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5.49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221处为2-苯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3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4-CH3的化合物Ⅲ-3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4-甲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4-CH3);(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2.4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23g,产率为78%。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4-甲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89-191℃.1H NMR(400MHz,DMSO-d6)δ12.20(s,1H),9.91(s,1H),8.24(d,J=2.9Hz,1H),7.31(d,J=8.1Hz,1H),7.13(t,J=7.7Hz,1H),6.98(d,J=7.2Hz,1H),2.77(s,3H).13C NMR(101MHz,DMSO-d6)δ184.16,139.06,137.87,131.18,123.53,123.37,123.34,119.79,109.99,22.26.EI-MS m/z(%)51(8),77(23),103(16),130(47),158(100),159(85)(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1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16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59处为4-甲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4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5-CH3的化合物Ⅲ-4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5-甲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5-CH3)。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45g,产率为91%。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5-甲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49-150℃.1H NMR(400MHz,CDCl3)δ9.93(s,1H),8.97(d,J=49.4Hz,1H),8.05(s,1H),7.76(s,1H),7.27(d,J=8.3Hz,1H),7.08(dd,J=8.4,1.6Hz,1H),2.41(s,3H).13C NMR(126MHz,CDCl3)δ185.43,136.21,135.21,133.03,126.14,124.77,121.76,119.32,111.45,21.62.EI-MS m/z(%)63(12),77(42),89(4),103(31),130(64),158(77),159(100).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3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5.43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59处为5-甲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5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6-CH3的化合物Ⅲ-5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6-甲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6-CH3)。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48g,产率为93%。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6-甲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90-191℃.1H NMR(400MHz,DMSO-d6)δ9.89(s,1H),8.21(s,1H),7.96(d,J=8.1Hz,1H),7.30(s,1H),7.05(d,J=8.0Hz,1H),2.41(s,3H).13C NMR(101MHz,DMSO-d6)δ184.76,138.06,137.49,132.78,123.72,121.91,120.49,118.16,112.13,21.32.EI-MS m/z(%)63(14),77(38),103(25),130(54),158(100),159(78)(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89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76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59处为6-甲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6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7-CH3的化合物Ⅲ-6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7-甲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7-CH3);(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5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40g,产率为88%。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7-甲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203-204℃.1H NMR(400MHz,DMSO-d6)δ12.15(s,1H),9.93(s,1H),8.29(s,1H),7.91(d,J=7.7Hz,1H),7.12(t,J=7.5Hz,1H),7.06(d,J=7.1Hz,1H),2.50(s,3H).13C NMR(101MHz,DMSO-d6)δ184.98,138.15,136.52,123.99,123.89,122.29,121.73,118.53,118.34,16.66.EI-MSm/z(%)63(9),77(30),103(19),130(33),158(100),159(78)(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3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98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59处为7-甲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7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5-OCH3的化合物Ⅲ-7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5-甲氧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5-OCH3)。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63g,产率为93%。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5-甲氧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80-181℃.1H NMR(400MHz,DMSO-d6)δ12.03(s,1H),9.89(s,1H),8.21(s,1H),7.58(d,J=2.5Hz,1H),7.40(d,J=8.8Hz,1H),6.88(dd,J=8.8,2.6Hz,1H),3.78(s,4H).13C NMR(126MHz,DMSO-d6)δ184.76,155.59,138.37,131.77,124.86,118.00,113.25,113.15,102.45,55.25.EI-MS m/z(%)63(7),77(33),103(22),132(84),160(30),174(42),175(100)(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89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76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75处为5-甲氧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8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6-OCH3的化合物Ⅲ-8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6-甲氧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6-OCH3);(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3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45g,产率为86%。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6-甲氧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85-186℃.1H NMR(400MHz,DMSO-d6)δ11.93(s,1H),9.87(s,1H),8.16(d,J=3.0Hz,1H),7.94(d,J=8.6Hz,1H),7.00(d,J=2.2Hz,1H),6.86(dd,J=8.6,2.3Hz,1H),3.80(s,3H).13C NMR(101MHz,DMSO-d6)δ184.69,156.74,138.01,137.68,121.41,118.27,118.00,111.80,95.48,55.24.EI-MS m/z(%)76(11),103(10),132(46),146(13),160(77),175(100)(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87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69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75处为6-甲氧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9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7-OCH3的化合物Ⅲ-9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7-甲氧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7-OCH3);(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5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56g,产率为89%。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7-甲氧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60-161℃.1H NMR(400MHz,DMSO-d6)δ12.32(s,1H),9.93(s,1H),8.21–8.15(m,1H),7.68(d,J=7.9Hz,1H),7.15(t,J=7.9Hz,1H),6.84(d,J=7.7Hz,1H),3.95(s,3H).13C NMR(101MHz,DMSO-d6)δ185.08,146.24,137.60,126.94,125.63,122.99,118.67,113.31,104.16,55.33.EI-MS m/z(%)77(16),104(26),132(52),160(36),175(100)(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3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5.08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75处为7-甲氧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10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4-F的化合物Ⅲ-10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4-氟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4-F);(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4.5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41g,产率为86%。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4-氟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85-186℃.1H NMR(400MHz,DMSO-d6)δ12.47(s,1H),10.01(d,J=3.2Hz,1H),8.30(s,1H),7.37(d,J=8.1Hz,1H),7.24(td,J=8.0,5.0Hz,1H),7.05–6.98(m,1H).13C NMR(101MHz,DMSO-d6)δ183.58(d,JC,F=1.4Hz),155.96(d,JC,F=247.8Hz),139.70(d,JC,F=11.9Hz),136.06,123.92(d,JC,F=7.5Hz),116.91(d,JC,F=5.7Hz),112.86(d,JC,F=22.4Hz),109.06(d,JC,F=3.7Hz),107.24(d,JC,F=19.6Hz).EI-MS m/z(%)57(6),81(10),107(44),134(47),163(100)(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10.01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3.58处的双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63处为4-氟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11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5-F的化合物Ⅲ-11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5-氟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5-F);(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5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16g,产率为71%。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5-氟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44-146℃.1H NMR(400MHz,DMSO-d6)δ12.25(s,1H),9.95(s,1H),8.37(s,1H),7.79(dd,J=9.6,2.6Hz,1H),7.55(dd,J=8.9,4.5Hz,1H),7.13(td,J=9.2,2.6Hz,1H).13C NMR(101MHz,DMSO-d6)δ185.43,159.16(d,JC,F=235.4Hz),140.04,134.06,125.16(d,JC,F=11.0Hz),118.57(d,JC,F=4.5Hz),114.21(d,JC,F=9.9Hz),112.05(d,JC,F=26.0Hz),106.15(d,JC,F=24.3Hz).EI-MS m/z(%)57(10),81(12),107(43),134(41),162(100),163(79)(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5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5.43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63处为5-氟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12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6-F的化合物Ⅲ-12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6-氟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6-F);(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4.5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06g,产率为65%。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6-氟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66-168℃.1H NMR(400MHz,DMSO-d6)δ12.18(s,1H),9.93(s,1H),8.31(d,J=2.1Hz,1H),8.08(dd,J=8.7,5.6Hz,1H),7.32(dd,J=9.7,2.3Hz,1H),7.09(ddd,J=9.8,8.7,2.4Hz,1H).13C NMR(101MHz,DMSO-d6)δ184.95,159.52(d,JC,F=237.3Hz),139.13,137.16(d,JC,F=12.6Hz),121.90(d,JC,F=10.1Hz),120.78,118.03,110.43(d,JC,F=24.0Hz),98.78(d,JC,F=25.9Hz).EI-MS m/z(%)57(12),81(11),107(55),134(53),162(71),163(100)(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3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95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63处为6-氟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13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5-Cl的化合物Ⅲ-13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5-氯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5-Cl);(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6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24g,产率为69%。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5-氯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214-216℃.1H NMR(500MHz,DMSO-d6)δ12.29(s,1H),9.93(s,1H),8.36(s,1H),8.07(d,J=2.0Hz,1H),7.54(dd,J=8.6,0.4Hz,1H),7.28(dd,J=8.6,2.2Hz,1H).13C NMR(126MHz,DMSO-d6)δ185.12,139.35,135.44,126.80,125.27,123.50,119.89,117.55,114.11.EI-MS m/z(%)89(21),114(17),123(27),150(26),178(100),179(79)(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3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5.12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79处为5-氯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14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4-Br的化合物Ⅲ-14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4-溴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4-Br);(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5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81g,产率为81%。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4-溴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68-170℃.1H NMR(400MHz,DMSO-d6)δ12.57(s,1H),10.68(s,1H),8.31(s,1H),7.58(dd,J=8.1,0.8Hz,1H),7.48(dd,J=7.7,0.8Hz,1H),7.17(t,J=7.9Hz,1H).13C NMR(101MHz,DMSO-d6)δ184.52,138.22,133.83,125.96,124.67,123.79,117.79,112.43,112.26.EI-MS m/z(%)62(34),89(52),115(65),143(27),167(4),194(18),223(79)(M+),224(100),225(77).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10.68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52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223处为4-溴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15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5-Br的化合物Ⅲ-15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5-溴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5-Br);(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8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58g,产率为71%。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5-溴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205-206℃.1H NMR(400MHz,DMSO-d6)δ12.31(s,1H),9.93(s,1H),8.35(s,1H),8.22(s,1H),7.49(d,J=8.6Hz,1H),7.40(dd,J=8.6,2.0Hz,1H).13C NMR(101MHz,DMSO-d6)δ185.15,139.29,135.75,126.06,125.89,122.91,117.43,114.82,114.57.EI-MS m/z(%)87(58),115(70),143(41),167(14),196(18),223(100)(M+),224(98),225(97).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3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5.15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223处为5-溴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16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6-Br的化合物Ⅲ-16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6-溴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6-Br);(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5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64g,产率为73%。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6-溴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202-204℃.1H NMR(400MHz,DMSO-d6)δ12.22(s,1H),9.94(s,1H),8.33(s,1H),8.03(d,J=8.4Hz,1H),7.72(d,J=1.5Hz,1H),7.37(dd,J=8.4,1.8Hz,1H).13C NMR(101MHz,DMSO-d6)δ185.09,139.12,137.89,125.02,123.12,122.43,117.95,115.88,115.12.EI-MS m/z(%)88(38),115(63),143(29),167(9),194(23),223(100)(M+),224(95),225(96).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4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5.09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223处为6-溴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17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7-Br的化合物Ⅲ-17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1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7-溴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7-Br);(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9.5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43g,产率为64%。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7-溴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71-173℃.1H NMR(500MHz,DMSO-d6)δ12.39(s,1H),9.96(s,1H),8.40–8.33(m,1H),8.10(dd,J=7.9,0.9Hz,1H),7.49(d,J=7.6Hz,1H),7.17(t,J=7.8Hz,1H).13C NMR(101MHz,DMSO-d6)δ185.41,139.14,135.45,126.13,125.77,123.67,120.25,118.88,104.82.EI-MS m/z(%)62(31),88(36),143(25),167(6),194(18),223(76)(M+),224(100),225(68).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6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5.41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223处为7-溴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18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5-NO2的化合物Ⅲ-18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1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5-硝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5-NO2);(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7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07g,产率为56%。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5-硝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293-294℃.1H NMR(500MHz,DMSO-d6)δ10.01(s,1H),8.92(s,1H),8.56(s,1H),8.29–8.02(m,1H),7.70(d,J=9.2Hz,1H).13C NMR(101MHz,DMSO-d6)δ185.57,142.88,141.49,140.14,123.53,119.05,118.82,117.07,113.27.EI-MS m/z(%)52(7),63(31),76(8),89(34),116(83),132(43),162(49),190(100)(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8.92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5.57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90处为5-硝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19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6-NO2的化合物Ⅲ-19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1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6-硝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6-NO2);(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6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21g,产率为64%。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6-硝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302-304℃.1H NMR(400MHz,DMSO-d6)δ12.69(s,1H),10.03(s,1H),8.65(s,1H),8.43(d,J=2.1Hz,1H),8.30–8.24(m,1H),8.13–8.08(m,1H).13C NMR(101MHz,DMSO-d6)δ185.41,143.47,142.71,135.70,128.93,120.98,117.97,117.17,109.07.EI-MS m/z(%)76(8),89(46),116(47),143(58),160(30),190(100)(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10.03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5.41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90处为6-硝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20
化合物Ⅲ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7-NO2的化合物Ⅲ-20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2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7-硝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1,R2同时为氢,R3=7-NO2);(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20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33g,产率为70%。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7-硝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209-211℃.1H NMR(400MHz,DMSO-d6)δ12.71(s,1H),10.07(s,1H),8.57(d,J=7.5Hz,1H),8.48(d,J=3.1Hz,1H),8.24(dd,J=8.1,0.9Hz,1H),7.47(t,J=7.9Hz,1H).13C NMR(101MHz,DMSO-d6)δ185.83,140.67,133.29,129.09,128.94,127.73,122.14,120.28,118.48.EI-MS m/z(%)63(23),89(42),116(22),143(48),159(3),190(100)(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10.07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5.83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90处为7-硝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21
化合物Ⅲ通式中R2,R3同时为氢,R1=-CH3的化合物Ⅲ-21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2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N-甲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2,R3同时为氢,R1=-CH3);(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4.5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40g,产率为88%。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N-甲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68-70℃.1H NMR(500MHz,DMSO-d6)δ9.89(s,1H),8.26(s,1H),8.10(dt,J=7.8,1.0Hz,1H),7.57(dd,J=8.2,1.1Hz,1H),7.35–7.30(m,1H),7.29–7.24(m,1H),3.89(s,3H).13C NMR(101MHz,DMSO-d6)δ184.34,141.55,137.70,124.55,123.48,122.47,120.89,116.91,110.92,33.33.EI-MS m/z(%)51(8),63(11),77(28),103(19),130(22),158(100),159(76)(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89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34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59处为N-甲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22
化合物Ⅲ通式中R2,R3同时为氢,R1=-C2H5的化合物Ⅲ-22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2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N-乙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2,R3同时为氢,R1=-C2H5);(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6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42g,产率为82%。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N-乙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99-101℃.1H NMR(500MHz,CDCl3)δ9.95(s,1H),8.30(dd,J=6.6,1.9Hz,1H),7.81(s,1H),7.43–7.28(m,3H),4.25(q,J=7.3Hz,2H),1.57(t,J=7.3Hz,3H).13C NMR(101MHz,CDCl3)δ184.56,137.56,137.15,125.67,124.05,123.04,122.30,118.31,110.07,42.03,15.21.EI-MS m/z(%)63(12),89(25),116(31),130(14),144(17),158(43),172(100),173(96)(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5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56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73处为N-乙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23
化合物Ⅲ通式中R2,R3同时为氢,R1=-(CH2)4OH的化合物Ⅲ-23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2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N-(4-羟基丁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2,R3同时为氢,R1=-(CH2)4OH;(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4.5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90g,产率为87%。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N-(4-羟基丁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75-77℃.1H NMR(500MHz,CDCl3)δ9.91(s,1H),8.27(dd,J=6.9,2.0Hz,1H),7.83(s,1H),7.43–7.37(m,1H),7.37–7.28(m,2H),4.25(t,J=7.1Hz,2H),3.69(t,J=6.2Hz,2H),3.60(s,1H),2.07–1.97(m,2H),1.66–1.55(m,2H).13C NMR(101MHz,CDCl3)δ184.71,138.52,137.30,125.55,124.09,123.05,122.23,118.14,110.23,62.16,47.20,29.71,26.53.EI-MS m/z(%)77(17),103(17),116(14),130(50),144(33),158(100),170(19),217(44)(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1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71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217处为N-(4-羟基丁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24
化合物Ⅲ通式中R2,R3同时为氢,R1=-CH2C6H5的化合物Ⅲ-24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N-苄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2,R3同时为氢,R1=-CH2C6H5;(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2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139g,产率为59%。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N-苄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107-109℃.1H NMR(500MHz,CDCl3)δ9.97(s,1H),8.35–8.29(m,1H),7.74(s,1H),7.40–7.28(m,6H),7.22–7.16(m,2H),5.37(s,2H).13C NMR(101MHz,CDCl3)δ184.73,138.57,137.60,135.44,129.26,128.54,127.36,125.65,124.29,123.20,122.31,118.66,110.48,51.07.EI-MS m/z(%)65(13),91(100),235(24)(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9.97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73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235处为N-苄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25
化合物Ⅲ通式中R2,R3同时为氢,R1=-CH2CH=CH2的化合物Ⅲ-25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N-烯丙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2,R3同时为氢,R1=-CH2CH=CH2;(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0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087g,产率为47%。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N-烯丙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72-74℃.1H NMR(500MHz,CDCl3)δ10.02(s,1H),8.35–8.28(m,1H),7.73(s,1H),7.41–7.29(m,3H),6.09–5.95(m,1H),5.35–5.30(m,1H),5.24–5.16(m,1H),4.79(dt,J=5.5,1.5Hz,2H).13C NMR(101MHz,CDCl3)δ184.67,138.33,137.40,131.84,125.56,124.16,123.11,122.27,119.18,118.52,110.37,49.65.EI-MS m/z(%)63(16),89(30),116(33),128(20),129(19),130(22),156(72),185(100)(M+).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10.02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67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185处为N-烯丙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实施例26
化合物Ⅲ通式中R2,R3同时为氢,R1=-CH2CH(OCH2CH3)2的化合物Ⅲ-26的合成。
采用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备化合物Ⅲ-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例采用的化合物Ⅰ为N-(2,2-二乙氧基乙基)吲哚(化合物Ⅰ通式中R2,R3同时为氢,R1=-CH2CH(OCH2CH3);(2)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8h。
本实施例制得的目标产物质量为0.229g,产率为87%。
本实施例中合成的目标产物N-(2,2-二乙氧基乙基)吲哚-3-甲醛的测试结果如下:m.p.95-96℃.1H NMR(400MHz,CDCl3)δ10.02(s,1H),8.36–8.27(m,1H),7.79(s,1H),7.46–7.39(m,1H),7.37–7.31(m,2H),4.70(t,J=5.3Hz,1H),4.26(d,J=5.3Hz,2H),3.77–3.65(m,2H),3.47–3.34(m,2H),1.14(t,J=7.0Hz,6H).13C NMR(126MHz,CDCl3)δ184.82,139.75,137.67,125.37,124.13,123.07,122.36,118.62,110.05,100.93,64.15,50.35,15.38.EI-MS m/z(%)75(59),103(100),130(16),158(26),188(2),216(2),261(5)(M+).HRMS(ESI)m/z:Found:262.1443.Calcd.for C15H19NO3:(M+H)+262.1438.核磁共振氢谱中位移10.02处积分为1H的单峰为醛基上氢原子的特征性峰,核磁共振碳谱中位移184.82处的单峰为醛基上碳原子的特征性峰,质谱中质荷比261处为N-(2,2-二乙氧基乙基)吲哚-3-甲醛的分子离子峰。

Claims (9)

1.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和有机溶剂,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催化剂,将反应器接上回流冷凝管,加热,控制反应器温度为120℃,以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1~20h后将反应体系降至室温,得混悬液;
(2)将步骤(1)所述得到的混悬液抽滤,滤饼以乙酸乙酯充分洗涤并抽滤,重复上述操作至滤液无产物,合并所有滤液用饱和食盐水稀释,静置分层后分液,无机相继续以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依次用稀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最后,将残留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制得精制目标化合物Ⅲ;
其中,所述化合物Ⅰ是吲哚类化合物,通式为:
所述化合物Ⅲ是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通式为:
所述化合物Ⅰ、化合物Ⅲ中,当R1,R2同时为氢时,R3为氢、不同位置单取代卤素、甲氧基、甲基或硝基中的任一种;当R1,R3同时为氢时,R2为苯基;当R2,R3同时为氢时,R1为甲基、乙基、4-羟基丁基、苄基、烯丙基或2,2-二乙氧基乙基中的任一种;
所述化合物Ⅱ为六亚甲基四胺(HMTA),结构式为:
所述催化剂为结晶三氯化铝(AlCl3·6H2O);
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的摩尔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Ⅰ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5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h。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Ⅰ与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1mmol:2mL。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为氟、氯、溴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柱层析纯化用洗脱剂为正己烷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液,所述正己烷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2: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产物是采用旋转蒸发的方式进行浓缩的。
CN201810134875.9A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Active CN108329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4875.9A CN108329249B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4875.9A CN108329249B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9249A true CN108329249A (zh) 2018-07-27
CN108329249B CN108329249B (zh) 2020-11-24

Family

ID=6292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34875.9A Active CN108329249B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292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8437A (zh) * 2019-01-30 2019-07-19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微波促进制备2-苯基-3-醛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6211A (zh) * 2012-06-27 2012-10-24 上海泰坦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取代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391936A (zh) * 2010-04-30 2013-11-13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抗癌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936A (zh) * 2010-04-30 2013-11-13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抗癌剂
CN102746211A (zh) * 2012-06-27 2012-10-24 上海泰坦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取代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ICOLAS MASURIER,等: "New Opportunities with the Duff Reaction", 《J. ORG. CHEM.》 *
QING-DONG WANG,等: "Iodine-catalyzed C3-formylation of indoles using hexamethylenetetramine and air", 《TETRAHEDRON LETTERS》 *
SUKANYA TONGKHAN,等: "Silica-supported ceric ammonium nitrate catalyzed chemoselective formylation of indoles", 《TETRAHEDRON LETTERS》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8437A (zh) * 2019-01-30 2019-07-19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微波促进制备2-苯基-3-醛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9249B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6138B (zh) 一种阿齐沙坦的制备方法
CN100391945C (zh) 一种s-(-)-吲哚啉-2-羧酸的合成方法
CN112679420B (zh) 一种2,5-二溴吡啶的制备方法
CN109651225A (zh) 一种1-甲基-3-氨基-4-芳巯基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424393A (zh) 一种次氯酸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18631B (zh) 一种吡啶硫脲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80625A (zh) 一种硒代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329249A (zh) 一种合成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5481752B (zh) 一种3‑氟烯基氧化吲哚‑螺‑3,3’‑三氟甲基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831531B (zh) 一种靛红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6083539B (zh) 一种单氟甲氧基或单氟氘代甲氧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2584860A (zh) 含吲哚结构的螺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92654A (zh) 一类异长叶烷基荧光型酸碱指示剂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13912609B (zh) 一种天然生物碱色胺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6928142B (zh) 含芳硫基取代的1,3-异喹啉二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51788B (zh) 一种3-胺烷基色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4182B (zh) 一种喹喔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2209935B (zh) 一种吡嗪并稠合喹唑啉酮类物质的制备方法
CN114920756A (zh) 一种光甘草定的制备方法
CN104164230B (zh) 一种近红外有机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864110B (zh) 萘醌并吡喃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2924448A (zh) 生物碱cryptolepine类似物吲哚并喹啉酸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096205B (zh) 一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Li et al. Synthesis of Spiro [benzofuran‐2, 2'‐benzo [b] thiophene]‐3, 3'‐diones via PIDA/CuBr‐Mediated Spirocyclization
CN112457243B (zh) 7-溴-5-甲氧基喹啉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