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4929A -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4929A
CN108324929A CN201810195182.0A CN201810195182A CN108324929A CN 108324929 A CN108324929 A CN 108324929A CN 201810195182 A CN201810195182 A CN 201810195182A CN 108324929 A CN108324929 A CN 108324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s
phase materials
body fat
parts
kilogr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51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24929B (zh
Inventor
杨平顺
张泽奇
凌瑛
黄纲富
李利芳
祝愉勤
史瑞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ngda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ng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ngd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ngd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951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24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24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4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24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4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02Alga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505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 A61K31/519Pyrimidines; Hydrogenated pyrimidines, e.g. trimethopri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s
    • A61K31/52Purines, e.g. adenine
    • A61K31/522Purines, e.g. adenine having oxo group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heterocyclic ring, e.g. hypoxanthine, guanine, acyclov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02Algae
    • A61K36/04Rhodophycota or rhodophyta (red algae), e.g. Porphyr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2Nymphaeaceae (Water-lily fami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1703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 A61K38/1709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from mam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18Growth factors; Growth regulators
    • A61K38/1808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urogastr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4Anorexiants; Antiobesity ag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otan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besit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Diabet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0.5‑10份的浮游生物提取物、0.1‑1份的鸢尾素、2‑5份的莲(Nelumbonucifera)叶提取物、1‑6份的咖啡因、1‑4份的水解红藻提取物以及0.01‑0.1份的寡肽‑1。本发明主要通过鸢尾素、浮游生物提取物及功能肽为核心配伍,诱导储存能量的白色脂肪细胞转化为消耗能量的褐色脂肪细胞,防止在减脂纤体过程中脂肪的再堆积,减少减脂后的反弹现象,促进能量正消耗,从而实现高效健康纤体的目的。同时本发明生物制剂对运动纤体有协同增效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瘦身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饮食结构、以及生活工作压力带来的影响,肥胖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一大烦恼。肥胖又带来了就业难、交际不顺等消极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坏,有损人们生理和心理健康。同时,肥胖还是导致代谢综合征、I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人体的重量基本由骨架、肌肉、脂肪及水分四大部分组成,并且是按一定的标准比例构成,而一般人太胖是因为脂肪超标,而不是由于肌肉及水分超重。因此,塑身减肥不等于单纯减重,只有减去脂肪,降低体脂率,才会真正瘦下去。如果仅仅是通过一些减重方式减去了身体大部分的肌肉和水分,那么根本没有达到减肥的目的。而且更严重的是,如果减掉的是肌肉和水分,反弹回来的却是脂肪,反而会陷入越减越胖的恶性循环之中。
中医对肥胖的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说明肥胖的发生与过食肥甘、先天禀赋等多种因素有关,同时指出养生必须注意形体的肥瘦。在治疗方面,《丹溪心法·中湿》认为肥胖应从湿热与气虚两方便论治。针对肥胖本虚标实的特点,治疗以补虚泻实为原则结合行气、利水、消导、通腑、化瘀等法,以祛除体内病理性痰浊、水湿、瘀血、膏脂等。
目前减脂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改变饮食、运动健身、处方药减肥和手术减肥,但鲜有防止体脂反弹方面的成熟方案的报道。改变饮食从长远来看保证不了人体的正常营养需要,影响健康,易反弹。健身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助于健康和体形健美,但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肌肉或关节,透支体能,而且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对于目前快节奏的生活并不具备普适性。减肥药物大多是通过抑制食欲和脂肪吸收而表现出抗肥胖的效果,这种方法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良,肝脏损伤,有些易成瘾或产生精神依赖性。有的减肥药含激素,通过促进人体代谢和蛋白质分解并增加耗损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长期使用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后患无穷。有的减肥药含有泻药和利尿剂,通过增加排泄,强行排去人体正常体液,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絮乱和脱水。有的减肥药是由不易消化的植物纤维组成,服后有饱腹感,易引起营养不良和便秘,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服用上述减肥药物后,人们往往认为减去的是脂肪,其实减去的成分中包括水分、脂肪和蛋白质等,副作用明显,减肥效果不佳,并伴随出现皮肤松弛、粗糙、皱纹增多的现象。一旦停止服用这些减肥制剂后,脂肪会迅速积累反弹起来,失去的营养成分却未得到补充。减肥手术既痛苦又不方便,而且成本相对较高。
目前纤体瘦身的最大挑战在于有效降低体脂率的同时防止体脂反弹。市场上外用类的减肥产品,迄今为止还没有安全地、满意地解决降低体脂率和体脂反弹的问题,无法健康高效地实现减肥并减少反弹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健康高效地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0.5-10份的浮游生物提取物、0.1-1份的鸢尾素、2-5份的莲(Nelumbonucifera)叶提取物、1-6份的咖啡因、1-4份的水解红藻提取物以及0.01-0.1份的寡肽-1。
上述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浮游生物提取物、鸢尾素、莲叶提取物、咖啡因、水解红藻提取物和寡肽-1在低于45℃时混合搅拌均匀。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A相物料:
B相物料:
C相物料:
三乙醇胺 0.1-0.6%,
去离子水 0.2-1.2%;
D相物料:
E相物料:
F相物料:
苯氧乙醇 0.3-0.8%;
上述组分的百分比为各组分占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的百分比。
上述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C相:取三乙醇胺溶于水形成C相;
制备D相:取D相物料加热溶解形成D相;
制备A相:取A相物料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保温形成A相;
制备B相:取B相物料中的卡波姆、黄原胶,加入丙二醇分散,再加入B相物料中的剩余组分搅拌加热,保温形成B相;
取A相和B相,加热搅拌形成溶液一;
待溶液一冷却后,分别加入C相和D相搅拌均匀形成溶液二;
待溶液二冷却后,加入E相物料和F相物料搅拌。
优选的,取A相物料搅拌加热到78-83℃至完全溶解,保温形成A相。
优选的,取B相物料中的卡波姆、黄原胶,加入丙二醇分散,再加入B相物料中的剩余组分搅拌加热到90-95℃,保温,均质,形成B相。
优选的,取A相和B相,在80-83℃时,加热搅拌均质,形成溶液一。
优选的,溶液一冷却至55-60℃时,分别加入C相和D相搅拌均匀形成溶液二;溶液二冷却至40-45℃时,加入E相物料和F相物料,搅拌。
前述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在生物制剂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生物制剂包括水剂、乳剂、膏剂、油剂、块状产品、悬浮状产品、表面活性剂溶剂类产品、凝胶类产品、气溶胶产品、锭状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鸢尾素(Irisin)是一种由纤维连结蛋白型域包含蛋白5(Fndc5)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鸢尾素主要在肌肉细胞中表达和分泌,也被称之为肌肉细胞因子,血浆、唾液等组织液中也可检测到鸢尾素。有研究者认为,Irisin也是一种脂肪因子,脂肪组织也表达Fndc5,分泌Irisin。鸢尾素可作为骨骼肌与外周组织或器官之间相联系的信使分子,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线粒体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UCP1是在褐色脂肪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特异表达一种解偶联蛋白。脂肪酸经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的质子势能会经过UCP1以热能形式散发,进而促进了能量的消耗而不产生ATP。即褐色脂肪细胞可以通过UCP1,将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链与ATP合成解偶联,进而通过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呼吸,将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鸢尾素促进UCP1的表达使白色脂肪转变为褐色脂肪,增强褐色脂肪细胞的功能,转化后的褐色脂肪组织通过快速消耗葡萄糖和脂肪散发热量,并进一步消耗存储的白色脂肪,从而减少脂肪累积,增强能量代谢,预防或治疗因为能量摄入/储存过多引起的亚健康状态。
寡肽-1即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具有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和角化作用,能够促进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修复受损细胞,激活衰老细胞,使皮肤细胞能够有充足的活力去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促进细胞的再生和健康,对组织器官的发育有着重要作用。可加速皮肤更新,修复受损肌肤,从根本上解决皮肤的健康问题。
浮游生物提取物萃取自黄体定鞭金藻(Tisochrysislutea),是可再生资源的活性成分,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诱导脂肪细胞表达UCP1,激活脂肪细胞褐色化,激活生热过程,提高脂肪酸β-氧化率,脂肪逐步分解,真正燃烧顽固脂肪,有效降低体脂率及减脂后的反弹现象。
咖啡因,是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具高生物活性和渗透进入皮肤屏障的能力,能刺激血液及淋巴循环,加速脂肪的新陈代谢。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促进脂质降解,通过对酯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减少甘油三酯的形成和堆积。同时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释放快乐因子,活经通络,增强机体代谢机能。
水解红藻提取物是一种红色的海藻水解产物,主要成分磺基-角叉藻二糖,能够捉获脂肪细胞核心的精胺和亚精胺并使之失去生物活性,从而抑制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促进脂肪分解,并且减少脂肪的生成。(精胺和亚精胺是两种共存的多胺物质,在脂肪合成的几个关键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们加强葡萄糖吸收,抑制血脂的消耗,促进脂肪的存储并诱导新脂肪细胞的形成。)
莲叶提取物具有利尿通便、通肠毒、降脂除油、清暑解热等作用,能明显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醇和胆固醇含量,具有调节血脂的保健作用。
本发明主要通过鸢尾素、浮游生物提取物及功能肽为核心配伍,诱导储存能量的白色脂肪细胞转化为消耗能量的褐色脂肪细胞,防止在减脂纤体过程中脂肪的再堆积,减少减脂后的反弹现象,促进能量正消耗,从而实现高效健康纤体的目的。同时本发明生物制剂对运动纤体有协同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原料总量为100公斤,其中包括,
A相物料: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8公斤、丁羟甲苯0.08公斤、鲸蜡硬脂醇5公斤、白蜂蜡5公斤、聚二甲基硅氧烷5公斤、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6公斤;
B相物料:黄原胶0.3公斤、EDTA二钠0.1公斤、丙二醇10公斤、卡波姆0.8公斤;
C相物料:三乙醇胺0.6公斤、去离子水1.2公斤;
D相物料:四氢胡椒碱1公斤、薄荷脑0.1公斤、香兰基丁基醚0.18公斤、丙二醇2公斤;
E相物料:烟酸甲酯2公斤、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根提取物5公斤、龙舌兰(Agave americana)叶提取物3公斤、浮游生物提取物10公斤、鸢尾素0.5公斤、莲叶提取物5公斤、咖啡因5公斤、水解红藻提取物4公斤、寡肽-1 0.1公斤;
F相物料:苯氧乙醇0.8公斤。
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2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原料总量为100公斤,其中包括,
A相物料: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5公斤、丁羟甲苯0.06公斤、鲸蜡硬脂醇4公斤、白蜂蜡3公斤、聚二甲基硅氧烷3.5公斤、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4.5公斤;
B相物料:黄原胶0.2公斤、EDTA二钠0.08公斤、丙二醇10公斤、卡波姆0.5公斤;
C相物料:三乙醇胺0.45公斤、去离子水0.9公斤;
D相物料:四氢胡椒碱0.5公斤、薄荷脑0.1公斤、香兰基丁基醚0.15公斤、丙二醇2公斤;
E相物料:烟酸甲酯1公斤、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根提取物3公斤、龙舌兰(Agave americana)叶提取物1公斤、浮游生物提取物5公斤、鸢尾素0.3公斤、莲叶提取物3公斤、咖啡因3公斤、水解红藻提取物3公斤、寡肽-1 0.05公斤;
F相物料:苯氧乙醇0.6公斤。
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3
实施例2中的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0.45公斤的三乙醇胺先用烧沸冷却好的水溶解好形成C相,备用;
(2)取四氢胡椒碱0.5公斤、薄荷脑0.1公斤、香兰基丁基醚0.15公斤、丙二醇2公斤预先稍微加热到50℃溶解好形成D相,备用;
(3)取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5公斤、丁羟甲苯0.06公斤、鲸蜡硬脂醇4公斤、白蜂蜡3公斤、聚二甲基硅氧烷3.5公斤、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4.5公斤投入油相锅中,边搅拌(1000r/min)边加热到78-83℃至完全溶解,保温10min形成A相;
(4)将卡波姆0.5公斤、黄原胶0.2公斤先用丙二醇10公斤分散好,与EDTA二钠0.8公斤一起倒入乳化锅,边搅拌(1000r/min)边加热到90-95℃,保温30min,均质(2800r/min)3min,形成B相;
(5)将A相抽入B相,在80-83℃时,边搅拌(1000r/min)边均质(2800r/min)5min,形成溶液一;
(6)待溶液一冷却到55-60℃后,加入步骤1中的C相,再加入步骤2中的D相,搅拌(1000r/min)20min形成溶液二;
(7)待溶液二冷却到40-45℃后,加入烟酸甲酯1公斤、丹参(Salviamiltiorrhiza)根提取物3公斤、龙舌兰(Agave americana)叶提取物1公斤、浮游生物提取物5公斤、鸢尾素0.3公斤、莲叶提取物3公斤、咖啡因3公斤、水解红藻提取物3公斤、寡肽-10.05公斤,以及苯氧乙醇0.6公斤,搅拌(1000r/min)20min,测理化指标,合格后出料。
实施例4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原料总量为1000公斤,其中包括,
A相物料: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35公斤、丁羟甲苯0.5公斤、鲸蜡硬脂醇30公斤、白蜂蜡10公斤、聚二甲基硅氧烷20公斤、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35公斤;
B相物料:黄原胶2公斤、EDTA二钠0.5公斤、丙二醇100公斤、卡波姆3公斤;
C相物料:三乙醇胺3公斤、去离子水6公斤;
D相物料:四氢胡椒碱1公斤、薄荷脑1公斤、香兰基丁基醚1.2公斤、丙二醇20公斤;
E相物料:烟酸甲酯5公斤、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根提取物20公斤、龙舌兰(Agave americana)叶提取物5公斤、浮游生物提取物20公斤、鸢尾素1公斤、莲叶提取物20公斤、咖啡因15公斤、水解红藻提取物20公斤、寡肽-1 0.1公斤;
F相物料:苯氧乙醇5公斤。
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5
实施例4所述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将3公斤的三乙醇胺先用烧沸冷却好的水溶解好形成C相,备用;
(9)取四氢胡椒碱1公斤、薄荷脑1公斤、香兰基丁基醚1.2公斤、丙二醇20公斤预先稍微加热到50℃溶解好形成D相,备用;
(10)取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35公斤、丁羟甲苯0.5公斤、鲸蜡硬脂醇30公斤、白蜂蜡10公斤、聚二甲基硅氧烷20公斤、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35公斤投入油相锅中,边搅拌(1000r/min)边加热到78-83℃至完全溶解,保温10min形成A相;
(11)将卡波姆3公斤、黄原胶2公斤先用丙二醇100公斤分散好,与EDTA二钠0.5公斤一起倒入乳化锅,边搅拌(1000r/min)边加热到90-95℃,保温30min,均质(2800r/min)3min,形成B相;
(12)将A相抽入B相,在80-83℃时,边搅拌(1000r/min)边均质(2800r/min)5min,形成溶液一;
(13)待溶液一冷却到55-60℃后,加入步骤1中的C相,再加入步骤2中的D相,搅拌(1000r/min)20min形成溶液二;
(14)待溶液二冷却到40-45℃后,加入烟酸甲酯5公斤、丹参(Salviamiltiorrhiza)根提取物20公斤、龙舌兰(Agave americana)叶提取物5公斤、浮游生物提取物20公斤、鸢尾素1公斤、莲叶提取物20公斤、咖啡因15公斤、水解红藻提取物20公斤、寡肽-1 0.1公斤,以及苯氧乙醇5公斤,搅拌(1000r/min)20min,测理化指标,合格后出料。
实施例6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原料总量为100公斤,其中包括,
A相物料: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3公斤、丁羟甲苯0.03公斤、鲸蜡硬脂醇1公斤、白蜂蜡3公斤、聚二甲基硅氧烷3.5公斤、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2公斤;
B相物料:黄原胶0.05公斤、EDTA二钠0.08公斤、丙二醇2公斤、卡波姆0.1公斤;
C相物料:三乙醇胺0.1公斤、去离子水0.2公斤;
D相物料:四氢胡椒碱0.5公斤、薄荷脑0.05公斤、香兰基丁基醚0.01公斤、丙二醇1公斤;
E相物料:烟酸甲酯1公斤、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根提取物3公斤、龙舌兰(Agave americana)叶提取物0.1公斤、浮游生物提取物0.5公斤、鸢尾素0.3公斤、莲叶提取物3公斤、咖啡因1公斤、水解红藻提取物1公斤、寡肽-1 0.05公斤;
F相物料:苯氧乙醇0.3公斤。
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7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原料总量为100公斤,其中包括,
A相物料: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环己硅氧烷10公斤、丁羟甲苯0.03公斤、鲸蜡硬脂醇1公斤、白蜂蜡3公斤、聚二甲基硅氧烷3.5公斤、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2公斤;
B相物料:黄原胶0.05公斤、EDTA二钠0.08公斤、丙二醇2公斤、卡波姆0.1公斤;
C相物料:三乙醇胺0.1公斤、去离子水0.2公斤;
D相物料:四氢胡椒碱0.5公斤、薄荷脑0.05公斤、香兰基丁基醚0.2公斤、丙二醇1公斤;
E相物料:烟酸甲酯1公斤、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根提取物3公斤、龙舌兰(Agave americana)叶提取物5公斤、浮游生物提取物0.5公斤、鸢尾素1公斤、莲叶提取物3公斤、咖啡因6公斤、水解红藻提取物1公斤、寡肽-1 1公斤;
F相物料:苯氧乙醇0.3公斤。
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8
本实施例5制得的产品的使用实例如下:
案例1:魏某,男,38岁,体形偏胖,身体脂肪率42.2%。经使用该产品结合中医专业按摩手法2个月,体重减轻7kg,身体脂肪率下降至25%。继续使用半年后,累计减肥12kg,身体脂肪率下降至标准范围。停止使用半年后,无任何反弹迹象,使用过程中无任何刺激皮肤等不良症状出现。
案例2:聂某,女,35岁,产后身材走样,身体脂肪率32%。经使用该产品结合中医专业按摩手法2个月,体重减少6kg,身体脂肪率28.7%。继续使用半年后,累计减肥11kg,身体脂肪率下降至标准范围。停止使用半年后,无任何反弹迹象,使用过程中无任何刺激皮肤等不良症状出现。
案例3:张某,男,46岁,腰腹部有明显赘肉,身体脂肪率26.5%。经使用该产品结合中医专业按摩手法2个月,体重减少5.5kg,身体脂肪率下降至标准范围。继续使用半年后,累计减重8kg,腰腹部明显小了很多。停止使用半年后,无任何反弹迹象,使用过程中无任何刺激皮肤等不良症状出现。
案例4,覃某,女,42岁,身材发福,尤其腰腹部赘肉明显,身体脂肪率34%。经使用该产品结合中医按摩手法2个月后,明显感觉腰腹部赘肉减少,体重减少5kg,身体脂肪率下降至29%。继续使用半年后,累计减重10kg,且皮肤更加紧致光滑有弹性,身体脂肪率下降至标准范围。停止使用半年后,无任何反弹迹象,使用过程中无任何刺激皮肤等不良症状出现。
案例5,万某,女,23岁,大腿粗壮,身材比例不均匀,身体脂肪率27.3%。经使用该产品结合中医专业按摩手法2个月后,大腿肌肉明显收缩,体重减少3kg,身体脂肪率下降至标准范围。继续使用半年后,累计减重7kg,且腿部皮肤更加光滑细腻。停止使用半年后,无任何反弹迹象,使用过程中无任何刺激皮肤等不良症状出现。
案例6,廖某,男,55岁,中年发福,身体脂肪率38%。经使用该产品结合中医专业按摩手法2个月后,体重减少9kg,身体脂肪率下降至24.4%。继续使用半年后,累计减肥15kg,身体脂肪率下降至标准范围。停止使用半年后,无任何反弹迹象,使用过程中无任何刺激皮肤等不良症状出现。
实施例9
为了进一步证实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取实施例5制得的产品进行功效试验,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如下:
将155例肥胖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3例外用实施例5制得的产品并配合中医推拿按摩手法进行每周2次临床治疗,对照组的62例仅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中医推拿按摩手法进行每周2次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在155例中: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55岁,治疗观察期为3个月。
1、判定标准如下:
显效:体重明显减轻,根据BMI值的计算方法及指标,体重减到健康范围,或身体指标达到预期目标:
有效:体重减轻,根据BMI值的计算方法及指标,体重有所改善;
无效:使用前后对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2、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具体操作过程步骤如下:
A、腰腹部手法
第一步:揉按腹部,匀霜。
第二步:双手重叠掌根顺时针打圈。
第三步:揉推腹部经络,任脉上,胃经下,胃经上,脾经上,从两侧下推到命门,抖命门拉带脉至肚脐排毒三至五遍。
第四步:点按任脉穴位,由天穴至中极,天枢,大横穴。
第五步:摩腹安抚。
第六步:拨揉左侧急脉,揉腹股沟。
第七步:腰部展霜,上推八髎至肾腧穴。
第八步:推腰臀外侧。
第九步:点揉腰眼,安抚。
第十步:双手交替横推腰部。
第十一步:双手重叠掌根揉肾部反射区。
第十二步:握拳推热,安抚。
第十三步:揉按环跳穴,安抚,向上推从手排出。
另一侧手法相同。
B、腿部手法
第一步:腿部匀霜安抚。
第二步:双手推膀胱经至脚腕,三至五遍。
第三部:点按承扶,委中,承山穴,安抚。
第三步:揉按涌泉,揉按脚踝揉按三阴交。
第四步:沿肾经上推至腘窝处三至五遍。
第五步:抖腿,结束。
另一侧手法相同。
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①使用本产品30g-50g,配合中医按摩手法来达到塑形和调节体内脂肪代谢。
②每一个按摩步骤要重复30-40次。
③使用者在用本品做按摩护理前、后要注意补充适量水分,有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④做按摩的过程中,要及时添加以上实施例的产品作为按摩介质,保证有足量产品被吸收的同时,增强疗效。
3、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试验两个周期后的情况
根据155例临床试验显示,93例肥胖亚健康者外用本产品进行临床治疗期间并无任何毒性及刺激性,食欲正常及人体机能正常运行,且内分泌正常。连续使用一个周期(12次)治疗后,治疗组93例中体重平均减少7kg,最多减少15kg,总有效率达到81.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37.1%。使用2个周期(24次),治疗组体重平均减少9kg,最多减少18kg,总有效率达95.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1%。对155例进行跟踪发现,停止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治疗有效人员100%均未感觉症状与体征有反弹、恶化或加重,而对照组治疗有效人员56%明显感觉症状与体征存在反弹现象。
结果分析一:塑腰平腹
对62名腰腹部赘肉多的志愿者进行治疗,每周2次外用实施例5的制品并结合中医按摩手法进行临床治疗,所述按摩方法同上A,跟踪统计3个月,试验结果如表2。
表2.塑腰平腹跟踪案例结果
本产品配合腹部按摩减肥手法有疏通经络,能调整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温度,增强腹部脂肪代谢,对腰腹部有塑形效果;还可以改善肠胃问题,如便秘、口臭等;改善女性月经不调,宫寒,痛经;淡化妊娠纹,创伤性瘢痕等。
结果分析二:美腿提臀
对31名腿部线条不美观的志愿者进行治疗,每周2次外用实施例5的制品并结合中医按摩手法进行临床治疗,所述按摩方法同上B,跟踪统计3个月,试验结果如表3。
表3.美腿提臀跟踪案例结果
使用本产品配合腿部按摩减肥手法可以改善腿肿、脚肿、腿部关节痛、静脉曲张、提臀塑腿、疏通经络等效果。过胖可使臀部脂肪堆积,过瘦或衰老会使臀部肌肉下垂而影响人的形体美。本产品配合腿部按摩减肥法能使臀部脂肪消化,肌肉紧实度增加而不致下垂。
实施例10
本品对运动结果的协同增效作用
将71例某健身房的肥胖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的34例每周4次做统一运动训练,运动采用慢跑、有氧健身操,每次1小时。实验组37例做与对照组同样的运动,同时外用实施例5的制品涂抹全身并配合专业按摩手法。两组志愿者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在71例中:年龄最小的30岁,最大的45岁,观察期为4周。
表4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跟踪结果
根据71例实验数据显示,本发明生物制剂对运动结果有帮助作用。运动固然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如果在运动前同时涂抹本发明生物制剂,将能协同增效。
上述试验表明:本产品一方面能达到减少体内脂肪累积的作用,不含任何毒性或抑制食欲及影响人体正常运行、吸收、生长的物质,对人体无害,不影响人体内分泌和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吸收,无任何副作用,不产生内分泌紊乱,不需过分节食,疗效好,瘦身的同时,使肌肤变得更加细腻。另一方面,中医按摩推拿手法配合本产品可以有针对性地涂抹于需要消脂的部位,促进特定部位血液循环,减少脂肪累积,起到局部收缩、紧致的效果,而且不会引起反弹。本发明的生物制剂,在加快血液循环的同时,可以促进皮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滋润养护,增加肌肤弹性。而且在运动前使用本发明的生物制剂,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例11
本产品对白色脂肪细胞褐色化的促进作用
取小鼠皮下白色脂肪细胞进行HE染色,用实施例5的制品处理白色脂肪细胞,并将未处理的组织液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处理组的不是脂肪细胞中脂肪细胞本身及胞内脂滴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进一步Real-time PCR检测发现处理组白色脂肪组织中UCP1等褐色脂肪特异性因子及PGC-1α表达量明显升高,Western-blot结果同样证实UCP1、DIO2等棕色脂肪特异性因子在处理组白色脂肪细胞中表达明显升高,另外PGC-1α、P-AMPK等重要的代谢相关因子以及反映线粒体功能的CytoC,脂肪酸氧化代谢相关的CPTⅡ等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处理组小鼠的白色脂肪细胞内均明显升高。以上均表明,本发明生物制剂能诱导白色脂肪细胞转化为褐色脂肪细胞。
取小鼠肩胛区间褐色脂肪细胞放入2%戊二醛固定液中固定,行电镜观察。以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为示踪剂的PET-CT可以检测成年哺乳动物体内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活性。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生物制剂处理褐色脂肪细胞组织液,并将未处理的组织液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处理组褐色脂肪细胞的区域PET-CT信号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经系统软件分析,处理组在上述区域示踪剂的标准摄取值(SUV)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本发明生物制剂可以增强褐色脂肪细胞的代谢活性。进一步,我们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褐色脂肪的亚细胞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处理组褐色脂肪细胞内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同样证实本发明生物制剂能使褐色脂肪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的作用。
本发明可以达到健康高效减少脂肪反弹的纤体目的,能够广泛应用于相关美容保健产品、营养品或药品中,特别是能够应用于水剂、乳剂、膏剂等不同剂型的生物制剂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0.5-10份的浮游生物提取物、0.1-1份的鸢尾素、2-5份的莲(Nelumbonucifera)叶提取物、1-6份的咖啡因、1-4份的水解红藻提取物以及0.01-0.1份的寡肽-1。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浮游生物提取物、所述鸢尾素、所述莲叶提取物、所述咖啡因、所述水解红藻提取物和所述寡肽-1在低于45℃时混合搅拌均匀。
3.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A相物料:
B相物料:
C相物料:
三乙醇胺 0.1-0.6%,
去离子水 0.2-1.2%;
D相物料:
E相物料:
F相物料:
苯氧乙醇 0.3-0.8%;
上述组分的百分比为各组分占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的百分比。
4.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C相:取三乙醇胺溶于水形成C相;
制备D相:取所述D相物料加热溶解形成D相;
制备A相:取所述A相物料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保温形成A相;
制备B相:取所述B相物料中的卡波姆、黄原胶,加入丙二醇分散,再加入B相物料中的剩余组分搅拌加热,保温形成B相;
取A相和B相,加热搅拌形成溶液一;
待溶液一冷却后,分别加入C相和D相搅拌均匀形成溶液二;
待溶液二冷却后,加入E相物料和F相物料搅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所述A相物料搅拌加热到78-83℃至完全溶解,保温形成A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所述B相物料中的卡波姆、黄原胶,加入丙二醇分散,再加入B相物料中的剩余组分搅拌加热到90-95℃,保温,均质,形成B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A相和B相,在80-83℃时,加热搅拌均质,形成溶液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一冷却至55-60℃时,分别加入所述C相和所述D相搅拌均匀形成溶液二;所述溶液二冷却至40-45℃时,加入所述E相物料和所述F相物料,搅拌。
9.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在生物制剂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制剂的剂型包括水剂、乳剂、膏剂、油剂、块状产品、悬浮状产品、表面活性剂溶剂类产品、凝胶类产品、气溶胶产品、锭状产品。
CN201810195182.0A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8324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5182.0A CN108324929B (zh)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5182.0A CN108324929B (zh)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4929A true CN108324929A (zh) 2018-07-27
CN108324929B CN108324929B (zh) 2021-07-13

Family

ID=62930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5182.0A Active CN108324929B (zh) 2018-03-09 2018-03-09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249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4794A (zh) * 2021-12-08 2022-03-25 张邦武 一种具有瘦身、保湿功能的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3401A (ja) * 2003-04-23 2004-11-18 Mikimoto Pharmaceut Co Ltd 皮膚外用剤
CN103889411A (zh) * 2011-07-15 2014-06-25 纽斯尔特科学公司 用于调节代谢途径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4643073A (zh) * 2015-02-10 2015-05-27 深圳市金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理脂肪代谢障碍人群的亚健康状态的组合物
CN105434326A (zh) * 2016-01-20 2016-03-30 广州丹奇日用化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浮游生物的精华素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06349356A (zh) * 2016-08-31 2017-01-25 广州健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鸢尾素功能结构的蛋白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3401A (ja) * 2003-04-23 2004-11-18 Mikimoto Pharmaceut Co Ltd 皮膚外用剤
CN103889411A (zh) * 2011-07-15 2014-06-25 纽斯尔特科学公司 用于调节代谢途径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4643073A (zh) * 2015-02-10 2015-05-27 深圳市金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理脂肪代谢障碍人群的亚健康状态的组合物
CN105434326A (zh) * 2016-01-20 2016-03-30 广州丹奇日用化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浮游生物的精华素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06349356A (zh) * 2016-08-31 2017-01-25 广州健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鸢尾素功能结构的蛋白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怡等: "新的肌肉因子__鸢尾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4794A (zh) * 2021-12-08 2022-03-25 张邦武 一种具有瘦身、保湿功能的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4929B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9619B (zh) 一种中药减肥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770B (zh) 一种治疗寒湿困脾证的中药组合物
CN105412623A (zh) 治疗脂肪肝、前列腺炎、肾痛肾炎、高血压及糖尿病的药物
CN104643073B (zh) 一种用于调理脂肪代谢障碍人群的亚健康状态的组合物
KR101002774B1 (ko) 생약재를 주재로 한 환제 정력보강식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969642A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3948838A (zh) 一种减肥降脂、排毒养颜的中药浴
CN108324929A (zh) 一种减少体脂率及体脂反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61247B (zh) 一种复方参茸杜仲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59373A (zh) 一种有助于经期养生的养生保健食品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3997A (zh) 一种具有抗疲劳功能的保健羊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2386B (zh) 一种防治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的桑寄生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6292B (zh) 一种减肥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3987A (zh) 一种治疗男性勃起障碍的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141A (zh)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配方
CN101642528B (zh) 复方软体参生产工艺
CN109453291A (zh) 一种减肥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6231B (zh) 一种配合西医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8295215A (zh) 一种治疗中风后身体左瘫和右瘫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7158098A (zh) 一种能够强筋健骨的中药足浴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4433A (zh) 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0203A (zh) 一种治疗牛蹄叶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6039030A (zh) 一种清肠排毒养颜颗粒
CN106668390B (zh) 一种治疗早中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5079160B (zh) 一种补血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0a, B and C, building 8, qiaochengfang, No. 4080, Qiaoxiang Road, Gaofa community, Shahe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ongda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7, Keji Zhongyi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ONGDA BIO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