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7651B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7651B
CN108307651B CN201580079412.1A CN201580079412A CN108307651B CN 108307651 B CN108307651 B CN 108307651B CN 201580079412 A CN201580079412 A CN 201580079412A CN 108307651 B CN108307651 B CN 1083076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unit
power
outdoor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94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7651A (zh
Inventor
牧野宁
大和田健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307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7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7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7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5Mot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5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riable-flow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6Problems to be solv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artup of the refrigeration cyc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为了得到节电且外来噪声耐受性高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与交流电源(1)连接的室外机(2)和经由室外机(2)而与交流电源(1)连接的室内机(3A、3B),室外机(2)具有:第1电流路径,从交流电源(1)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室内机(3A、3B)中的任意室内机、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以及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而被供给到控制电源生成部(33);以及第2电流路径,从交流电源(1)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第1降噪部(11)、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以及浪涌电流抑制电阻(13E)而被供给到控制电源生成部(33),在有可能产生对于控制电源生成部(33)的冲击电流时利用第1电流路径将交流电源(1)的交流电力供给到控制电源生成部(33),在不会产生对于控制电源生成部(33)的冲击电流时利用第2电流路径将交流电源(1)的交流电力供给到控制电源生成部(33)。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室外机和室内机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该空气调节装置具备连接有交流电源的1个室外机以及与该室外机连接的多个室内机。在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中,提出了在室外机以及室内机双方不运行的运行待机期间限制向室外机的供电的技术。
在作为公开了在待机时停止向室外机供给电力的空气调节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专利文献1中,以“得到能够削减在室内机在运行中且室外机在待机中时室外机中消耗的无功功率的空气调节机”为课题,公开了如下技术:“一种空气调节机1,具备室内机A2、B3和室外机4,室内机A2、B3和室外机4由电源线14、电源信号共用线15以及信号线16这三芯连接,经由电源线14以及电源信号共用线15将供给到室外机4或者室内机A2、B3的来自商用电源13的电力供电到另一方,其中,室外机4具备对商用电源13与室外控制部29用的室外整流部B25的连接进行开闭的冲击电流防止继电器B18、室外继电器B22和对商用电源13与逆变器电路28用的室外整流部A24的连接进行开闭的冲击电流防止继电器A17、室外继电器A21,将噪声滤波器23配置为比冲击电流防止继电器A17、室外继电器A21更靠近室外整流部A24侧”。即,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在运行待机期间,利用继电器将向室外机的电力供给切断,仅对室内机供给电力,从而实现节电化,在复原时操作继电器,经由室内机对室外机控制部供给电力,从而快速地从待机复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24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室外机控制部不经由噪声滤波器而连接于商用的交流电源。因此,存在产生商用的交流电源外来噪声所致的误动作以及构件的故障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得到节电且对于外来噪声的耐受性高的空气调节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与交流电源连接的室外机和经由所述室外机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的多个室内机,所述室外机具有:第1电流路径,从所述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所述多个室内机的任意室内机、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以及冲击电流抑制电阻被供给到控制电源生成部;以及第2电流路径,从所述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降噪部、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以及阻抗低于所述冲击电流抑制电阻的浪涌电流抑制电阻被供给到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通过控制所述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以及所述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的接通断开,从而在有可能产生对于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的冲击电流时通过所述第1电流路径将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力供给到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在不会产生对于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的冲击电流时通过所述第2电流路径将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力供给到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起到节电且对于外来噪声的耐受性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室内机、通信电源生成部以及通信电路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室外机中的通信可否判定动作,即判定能否进行与室内机的通信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判定能否进行与室内机的通信时的第1室外机控制部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交流电源;2:室外机;3A、3B:室内机;11:第1降噪部;12:第2降噪部;13A: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B: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C:二极管群;13D: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E:浪涌电流抑制电阻;21: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B:第1冲击电流抑制电阻;21C、31、41、62C、63C:二极管;22: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3:第1交流直流变换部;24: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5:压缩机驱动部;32: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3:控制电源生成部;34:控制电源继电器;51:第1室外机控制部;52:第2室外机控制部;61:通信电源生成部;62A、62B、63A、63B:通信电路;71:输入电源检测部;81:通信电源继电器;100A、100B:通信线;300A、300B:室内机侧供电切换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此外,本发明并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室外机2和室内机3A、3B,对于室外机2,经由端子L以及端子N连接有交流电源1,经由端子S1A、S2A、S3A连接有室内机3A,经由端子S1B、S2B、S3B连接有室内机3B。另外,端子L连接于端子S1A、S1B,端子N连接于端子S2A、S2B。对端子S3A连接有通信线100A,对端子S3B连接有通信线100B。来自交流电源1的电力经由室外机2被供给到室内机3A、3B。
室外机2具备:第1降噪部11,连接于端子L、N;第2降噪部12,设置于第1降噪部11的后级;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设置于第1降噪部11与第2降噪部12之间;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与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并联地设置;第1冲击电流抑制电阻21B,设置于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的后级;二极管21C,设置于第1冲击电流抑制电阻21B的后级;第1交流直流变换部23,具备能够进行升压动作的斩波电路;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设置于第1交流直流变换部23的后级;压缩机驱动部25,利用来自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电力来驱动未图示的压缩机;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与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以及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并联地设置;浪涌电流抑制电阻13E,设置于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的后级;二极管31,设置于浪涌电流抑制电阻13E的后级;控制电源生成部33,设置于二极管31的后级;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设置于控制电源生成部33的前级,生成向控制电源生成部33的电力;第1室外机控制部51以及第2室外机控制部52,利用来自控制电源生成部33的电力来进行室外机2的运行控制;控制电源继电器34,控制从控制电源生成部33向第2室外机控制部52的电力的供给和切断;二极管41,该二极管41的阳极连接于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正电压侧,阴极连接于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正电压侧;通信电源生成部61,利用来自交流电源1的交流电压生成向通信电路62A、62B、63A、63B的直流电力;发送向室内机3A、3B的通信信号的通信电路62A、63A以及接收通信信号的通信电路62B、63B;通信线100A,设置于通信电路62B与端子S3A之间;通信线100B,设置于通信电路63B与端子S3B之间;通信线100A上的二极管62C,该二极管62C的阳极连接于通信电路62B,阴极连接于端子S3A;通信线100B上的二极管63C,该二极管63C的阳极连接于通信电路63B,阴极连接于端子S3B;二极管群13C,该二极管群13C的阳极连接于二极管62C的阴极与端子S3A之间;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连接于二极管群13C的阴极;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连接于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与二极管31的阳极之间;通信电源继电器81,设置于端子S1A与通信电源生成部61之间,控制向通信电源生成部61的电力的供给和切断;以及输入电源检测部71,连接于通信电源生成部61与通信电源继电器81之间以及通信电源生成部61与端子S2A之间,测量向通信电源生成部61的交流电力的电压。
此外,作为第1交流直流变换部23,能够例示交错的转换器(interleavedconverter)。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以及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的接通断开由第2室外机控制部52控制,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控制电源继电器34、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以及通信电源继电器81的接通断开由第1室外机控制部51控制。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继电器的触点闭合的状态作为继电器接通,将继电器的触点被打开的状态作为继电器断开。
此外,在没有向第2室外机控制部52的供电并且未进行动作的状态下,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以及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断开,为打开状态。
第1降噪部11具有感抗,作为感抗,能够例示具有电感分量的螺线管状的线圈。此外,如图1所示,第1降噪部11被设置得比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以及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更靠近作为前级的交流电源1侧。第2降噪部12具有容抗,作为容抗,能够例示具有电容分量的电容器。此外,在图1中,第1降噪部11具备与端子L连接的线圈和与端子N连接的线圈,第2降噪部12具备一方的电极经由第1降噪部11以及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而与端子L连接、另一方的电极经由第1降噪部11而与端子N连接的电容器。
二极管41是为了在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直流电压低于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直流电压的情况下阻止从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向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电流而设置的。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是为了抑制从室内机3A、3B侧经由二极管群13C而流到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冲击电流而设置的。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是为了对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与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连接路径进行开闭而设置的。二极管群13C是为了在室外机2为电源切断状态、即切断了从交流电源1向第1交流直流变换部23以及二极管31的电力供给的状态下对经由通信线100A、100B来自室内机3A、3B侧的交流电力进行整流而设置的交流直流变换部。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是为了对交流电源1与二极管31的连接路径进行开闭而设置的。浪涌电流抑制电阻13E与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相比为低阻抗,在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接通时,抑制由外来噪声产生的浪涌电流。在此,作为外来噪声,能够例示雷。浪涌电流抑制电阻13E和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是能够通过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和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进行切换的结构。
当在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未积蓄有电荷的状态下将交流电源1连接于端子L、N时,有可能在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流过冲击电流。因此,在将交流电源1连接于端子L、N时,接通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断开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从而利用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抑制冲击电流。在除了有可能在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流过冲击电流时以外,断开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接通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通过这样做,浪涌电流被浪涌电流抑制电阻13E抑制,防止浪涌电流所引起的构件故障。通过这样形成为在除了有可能在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流过冲击电流时以外使电流在低阻抗的浪涌电流抑制电阻13E流过的结构,从而与使电流在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流过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向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供电路径上的功耗。
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以及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都被第1室外机控制部51控制其接通断开,但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为交流电源继电器,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为直流电源继电器。在不需要驱动压缩机的运行待机期间,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接通,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断开。
此外,图1示出了对1台室外机连接两台室内机的空气调节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对1台室外机连接3台以上的室内机。此时,室外机具备与室内机的连接台数相应的通信电路,形成为能够经由这些通信电路与室内机之间的通信线的各通信线对各室内机供给交流电力的结构。另外,此时,二极管群13C连接于通信线100A、100B的各通信线,形成为能够对从所有的室内机侧供给的交流电力进行整流的结构。
接下来,对图1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在压缩机驱动部25不需要驱动压缩机的状态下,切断对于室外机2的各部的电力供给,从而削减待机功率。此外,作为压缩机驱动部25不需要驱动压缩机的状态,能够例示室内机3A、3B双方未运行的状态,但并不限定于此。根据运行模式或者周边环境,还设想即使室内机3A、3B双方在运行中,压缩机驱动部25也不需要驱动压缩机的情况。因而,在即使室内机3A、3B双方在运行中,压缩机驱动部25也不需要驱动压缩机的状态下,切断对于室外机2的各部的电力供给,削减待机功率。
在从交流电源1开始供给电力而启动室外机2的情况下,从室内机3A、3B对控制室外机2所具备的继电器的开闭的控制部供给电力,被供给电力的控制部控制继电器的开闭,以使电力从交流电源1直接供给到室外机2所具备的结构,且切断从室内机3A、3B侧供给的电力。此外,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以及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形成电力的供给路开闭部,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以及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形成路径选择部。
在启动室外机2的动作中,首先,利用从设置于室内机3A、3B内的室内机3A、3B向室外机2的供电切换单元来切换连接,将从交流电源1经由室外机2供给到室内机3A、3B的交流电力供给到通信线100A、100B。从室内机3A、3B供给到通信线100A、100B的交流电力被室外机2的二极管群13C变换为直流。利用二极管群13C变换而得到的直流电压经由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以及二极管31而施加于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被充电。此时的冲击电流被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抑制。在对通信线100A、100B供给交流电力时,室外机2的通信电路62A、62B、63A、63B未进行动作,由于二极管62C、63C的作用,来自交流电源1的交流电力不被供给到通信电路62A、62B、63A、63B。
当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被充电时,电压施加于控制电源生成部33,控制电源生成部33开始动作。然后,电力从控制电源生成部33供给到第1室外机控制部51,第1室外机控制部51开始动作。在该时间点,控制电源继电器34为断开,第2室外机控制部52未开始动作。开始了动作的第1室外机控制部51首先接通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然后,来自交流电源1的电力经由第1降噪部11、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以及浪涌电流抑制电阻13E而被供给到二极管31。在此,二极管31在从交流电源1侧施加的电压低于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情况下,作为防止反向电压二极管进行动作,防止向交流电源1的回流。
接下来,第1室外机控制部51还接通通信电源继电器81,之后,断开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当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断开时,经由通信线100A、100B从室内机3A、3B向室外机2的电力的供给被切断。然后,经由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从交流电源1向控制电源生成部33供给电力。
另一方面,在上述动作中,室内机3A、3B操作各室内机的供电切换单元而开始向通信线100A、100B供给交流电力,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再次操作供电切换单元,从而返回到开始向通信线100A、100B供给交流电力之前的状态,停止向通信线100A、100B供给交流电力,能够在与室外机2的通信电路之间进行以运行信息为首的各种信息的收发。即,通信线100A、100B仅在室外机2的动作开始时的一定时间作为向室外机2的供电路径发挥功能,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使作为供电路径的功能停止,而作为通信线发挥功能。在此,直到再次操作供电切换单元为止的一定时间是考虑到第1室外机控制部51开始动作并且接通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以及通信电源继电器81的控制完成为止的动作时间而预先决定的。更具体而言,直到再次操作供电切换单元为止的一定时间被决定为长于直至接通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以及通信电源继电器81的控制完成为止的时间。
如上所述,当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以及通信电源继电器81的控制完成时,第1室外机控制部51接通控制电源继电器34,开始向第2室外机控制部52供给电力,开始动作。此外,接通控制电源继电器34的定时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室外机2的启动前接通控制电源继电器34,另外,控制电源继电器34不是必需的结构要素,所以也可以不设置。
接下来,第1室外机控制部51经由通信线100A、100B以及通信电路62A、62B、63A、63B在与室内机3A、3B之间进行以动作状态信息以及设定信息为首的各种信息的收发。第1室外机控制部51将从室内机3A、3B接收到的以动作状态信息以及设定信息为首的各种信息转发到第2室外机控制部52。第2室外机控制部52依照从第1室外机控制部51转发的各种信息,判定是否需要驱动压缩机,在判定为需要驱动压缩机的情况下,接通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当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接通时,来自交流电源1的交流电力经由第1降噪部11、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第1冲击电流抑制电阻21B以及二极管21C被供给到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此时的冲击电流被第1冲击电流抑制电阻21B抑制。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施加压缩机驱动部25的动作所需的电压,所以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静电电容设为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静电电容的10倍以上。
第1交流直流变换部23将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将直流电压施加到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压缩机驱动部25利用施加于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电压开始动作,驱动压缩机。
第2室外机控制部52监视接通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之后的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电压,当检测到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电压到了所设定的阈值以上时、或者检测到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电压变动到了所设定的阈值范围内时,接通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断开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通过这样动作,电流只在压缩机驱动的初始时流过第1冲击电流抑制电阻21B,所以能够抑制第1冲击电流抑制电阻21B的功耗。
第1室外机控制部51在压缩机开始了驱动之后也在与室内机3A、3B之间收发以运行信息为首的各种信息,接收到的各种信息根据需要而被转发到第2室外机控制部52。
第2室外机控制部52依照经由第1室外机控制部51从室内机3A、3B接收到的各种信息,使压缩机驱动部25动作,驱动压缩机。第2室外机控制部52控制具备能够进行升压动作的升压斩波电路的第1交流直流变换部23,使第1交流直流变换部23生成施加于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电压。
此外,升压斩波电路的半导体元件既可以由硅形成,也可以由宽带隙半导体形成。作为宽带隙半导体,能够例示SiC、GaN、金刚石。由宽带隙半导体形成的开关元件或者二极管元件的耐电压性高,容许电流密度也高,所以能够实现开关元件或者二极管元件的小型化,还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由宽带隙半导体形成的开关元件或者二极管元件的耐热性也高,所以还能够实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小型化,能够使装置更加小型化。另外,进而,由宽带隙半导体形成的开关元件或者二极管元件的电力损耗低,所以能够实现开关元件或者二极管元件的高效化,能够实现电力变换效率的高效化以及节电化。此外,最好是升压斩波电路的半导体元件全部由宽带隙半导体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开关元件以及二极管元件的一部分由宽带隙半导体形成,此时也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高效化以及节电化。
此外,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与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经由二极管41连接,通过第1交流直流变换部23使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电压高于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电压。二极管41设置在从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向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一个方向上,从而充电电流从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流到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因此,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电压成为比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电压下降了二极管41的正向电压量的直流电压。
控制电源生成部33利用如上所述被充电电流充电后的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进行动作。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静电电容为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静电电容的10倍以上,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电压被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维持为恒定。因此,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静电电容能够设定为能够进行室外机2的启动的最小限度的值,能够使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化。
进而,室外机2在不需要进行压缩机驱动部25的动作而想要在维持向室外机2的电力供给的状态下抑制待机功率以及无功功率时、作为一个例子为了保护压缩机而想要使防止制冷剂滞留的控制有效的情况下,第2室外机控制部52断开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以及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当断开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以及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时,交流电力不供给到第1交流直流变换部23,在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不产生直流电压,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直流电压变得低于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直流电压。但是,能够利用二极管41阻止从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向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的回流,所以能够防止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中的电力消耗。
另外,第1室外机控制部51以及第2室外机控制部52使四通阀、电子膨胀阀以及压缩机这样的致动器的动作停止,所以控制电源生成部33中的功耗成为低功耗,能够削减待机功率。在要进一步削减待机功率的情况下,当第1室外机控制部51断开控制电源继电器34从而停止向第2室外机控制部52的电力供给时,控制电源生成部33中的功耗减少,还能够进一步削减待机功率。
在断开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以及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的情况下,向第1降噪部11的通电被维持,但向第2降噪部12的通电停止,所以在第2降噪部12不产生无功功率。这样,还能够削减第2降噪部12中的无功功率。
另外,如图1所示,向二极管31的电源供给路径从第1降噪部11与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之间分支,即使断开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向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电力供给也被维持,第1室外机控制部51的动作也能够继续。此时,能够利用第1降噪部11抑制在控制电源生成部33产生的噪声向交流电源1流出。
此外,在成为室内机3A、3B双方不运行、压缩机驱动部25不需要驱动压缩机的状态,并转移到切断向室外机2的电力供给的状态的情况下,首先,第2室外机控制部52断开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以及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双方,切断向第1交流直流变换部23的电力供给。接下来,第1室外机控制部51断开控制电源继电器34,切断向第2室外机控制部52的电力供给。此外,通过断开控制电源继电器34,从而对第2室外机控制部52不供给电力,所以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以及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双方维持断开,由此不论第2室外机控制部52如何控制,第1室外机控制部51都可以仅进行断开控制电源继电器34的控制。接下来,通过第1室外机控制部51断开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从而停止向室外机2供给交流电力。然后,控制电源生成部33利用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以及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电压进行动作,如果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以及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电压低于控制电源生成部33的动作临界电压,则控制电源生成部33无法生成供给到第1室外机控制部51的电力,第1室外机控制部51停止动作。当第1室外机控制部51停止动作时,由第1室外机控制部51维持断开的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接通,能够利用来自室内机3A、3B侧的电力供给使室外机2启动。在使室外机2启动的情况下,室内机3A或者室内机3B从通信线100A或者通信线100B对室外机2供给电力。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外机2具备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以及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形成为如下结构:在不需要室外机2运行的状态下,断开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以及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并且接通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从而切断交流电力向第1交流直流变换部23以及二极管31的供给,能够仅从室内机3A、3B对控制电源生成部33供给电力。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削减待机功率以及无功功率,能够实现节电化。
进而,通信电源继电器81由第1室外机控制部51控制,在室外机2为电源切断状态时,通信电源继电器81为断开。在室外机2为电源切断状态时,来自交流电源1的电力不供给到通信电源生成部61,所以在室外机2为电源切断状态时,在通信电源生成部61消耗的待机功率被削减。
另外,即使与室外机2连接的室内机的台数增加,也只要使得用于与各室内机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和二极管与室内机的台数相应地增加即可,无需根据室内机的台数增设室外机,所以能够将与连接的室内机的台数的增加相伴的构件件数的增加抑制到最小限度,能够削减基板安装面积,并且能够防止构件成本以及制造成本的增加。
然而,在从电源切断状态启动的室外机2中,输入电源检测部71测量施加于通信电源生成部61的交流电压的正半波周期,将该测量结果输出到第1室外机控制部51。第1室外机控制部51能够掌握施加于通信电源生成部61的交流电压是否在正半波周期。
图2是示出室内机3A、3B、通信电源生成部61以及通信电路62A、62B、63A、63B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所示的通信电源生成部61当从交流电源1被供给电力时,生成室内机3A、3B与室外机2的通信所需的直流电力。此时,生成的直流电力的电压通过内部的齐纳二极管被调整为规定电压。齐纳二极管的规定电压设为对施加于通信电源生成部61的交流电压进行了直流变换而得到的电压的1/10以下。作为一个例子,在从交流电源1施加的电压为200V时,齐纳二极管的规定电压设为28V以下。
如图2所示,室内机3A具备对交流电力向通信线100A的供给状态进行切换的室内机侧供电切换继电器300A,室内机3B具备对交流电力向通信线100B的供给状态进行切换的室内机侧供电切换继电器300B。在使电源切断状态的室外机2启动的情况下,只要室内机3A使室内机侧供电切换继电器300A接通一定期间、或者室内机3B使室内机侧供电切换继电器300B接通一定期间即可。此外,室内机3A、3B的室内机侧供电切换继电器300A、300B由各室内机控制,所以为非同步的控制。
第1室外机控制部51在施加于通信电源生成部61的交流电压在正半波周期时,将High(高)的电压同时发送到各室内机3A、3B。在交流电源1为50Hz时,发送1ms以上且5ms以下的脉冲。
在此,在施加于通信电源生成部61的交流电压在正半波周期时,在第1室外机控制部51将High的电压发送到室内机3A、3B时、也就是说将High的电压输出到通信电路62A、63A时,作为一个例子被设为设定为在室内机3A内对通信线100A供给交流电力时,通信线100A上的二极管62C的阳极侧的电压变为通信电源生成部61生成的直流电力的直流电压,所以虽然变得低于二极管62C的阴极侧的电压,但能够利用二极管62C抑制电流向通信电路62A、62B的回流。此外,在此,对室内机3A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但室内机3B的动作也是相同的。
图3是示出室外机2中的通信可否判定动作、即判定能否进行与室内机3A、3B的通信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当如上所述第1室外机控制部51将High的电压发送到室内机3A、3B、而相对于此经由通信电路62B、63B接收Low(低)的电压时,第1室外机控制部51判断为建立了与室内机3A、3B的通信。当室外机2与室内机3A、3B的通信建立时,开始室外机2的运行,以后,第1室外机控制部51在与建立了通信的室内机3A、3B之间进行以运行信息、动作状态信息以及设定信息为首的各种信息的收发。
另一方面,在第1室外机控制部51将High的电压发送到室内机3A、3B、而相对于此无法经由通信电路62B、63B接收Low的电压的情况下,判断为与该室内机的通信未建立。在该情况下,第1室外机控制部51重复进行在交流电压在正半波周期时发送High的处理即重传直到预先设定的重试次数。在即使达到重试次数也未建立与该室内机的通信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室内机产生了异常,进行异常处理。在此,异常处理的一个例子为将异常通知给用户的处理。
在从室内机3A对通信线100A供给交流电力、从室内机3B对通信线100B供给交流电力时,即图2的室内机侧供电切换继电器300A、300B为接通时,即使通过第1室外机控制部51的控制将作为发送电路的通信电路62A、63A设为High,作为接收电路的通信电路62B、63B也仍旧维持High状态而不变化,通信还是未建立。在未从室内机3A、3B侧对通信线100A、100B供给交流电力时,即图2的室内机侧供电切换继电器300A、300B为断开时,通信建立。
图4是示出判定能否进行与室内机3A、3B的通信时的第1室外机控制部51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第1室外机控制部51首先接通通信电源继电器81(S11),之后,根据输入电源检测部71中的检测结果,判定施加于通信电源生成部61的交流电压是否在正半波周期(S12)。在施加于通信电源生成部61的交流电压不在正半波周期的情况下(S12:否),再次判定是否在正半波周期。即,继续判定直到到了正半波周期。在施加于通信电源生成部61的交流电压在正半波周期的情况下(S12:是),在正半波周期的时间内对通信线100A、100B输出High信号(S13)。然后,对于S13中的High信号,判定是否对接收电路输入了Low(S14)。在输入了Low的情况下(S14:是),判断为通信建立(S15),进行运行(S16),结束处理。在未输入Low的情况下(S14:否),对重试次数n进行递增计数,即对重试次数n加上1(S17),判定重试次数n是否超过重试次数上限值k(S18)。在重试次数n超过重试次数上限值k的情况下(S18:是),判断为室外启动继电器异常(S19),结束处理。在重试次数n未超过重试次数上限值k的情况下(S18:否),返回到S12。
这样,第1室外机控制部51根据输入电源检测部71中的检测结果,探测施加于通信电源生成部61的交流电压的正半波周期,在正半波周期中,经由发送用的通信电路62A、63A发送High,判定能否进行与室内机3A、3B的通信。因此,室外机2具备如下的单元:即使连接的室内机的室内机侧供电切换继电器300A、300B为非同步处理也能够同时进行通信是否建立的判定动作、即在施加于通信电源生成部61的交流电压的正半波周期中是否发送High而接收Low的判定动作,可靠地建立与正常的室内机的通信,所以能够缩短建立与室内机的通信的时间并且防止通信电路的构件故障,进而,能够可靠地排除具有异常的室内机,所以能够实现高质量的空气调节装置。
另外,在利用防止从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向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供给电力的二极管41来在室外机2启动后的运行待机期间断开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以及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时,在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没有电力消耗。另外,能够利用第1降噪部11以及第2降噪部12来削减室外机2启动后的运行待机期间的待机功率以及无功功率。
进而,浪涌电流抑制电阻13E与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相比为低阻抗,浪涌电流抑制电阻13E以及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能够通过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以及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进行切换。因此,如果在从交流电源供给电力时,在有可能在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流过冲击电流时使电流向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流过,从而抑制冲击电流,在除此以外时,切换成使电流向浪涌电流抑制电阻13E流过,则能够防止稳定时的浪涌电流所致的构件故障,并与连接于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向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的供电路径上的功耗。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关于第1直流电压平滑部24,设为设置于压缩机驱动部25的外部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为包含于压缩机驱动部25。同样地,关于第2直流电压平滑部32,设为设置于控制电源生成部33的外部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为包含于控制电源生成部33。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是能够根据有无冲击电流而选择从交流电源至压缩机驱动部的电流路径以及从交流电源至控制电源生成部的电流路径的空气调节装置。在从交流电源1至压缩机驱动部25的电流路径中,存在第1电流路径和第2电流路径,其中第1电流路径是从交流电源1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第1降噪部11、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以及第1冲击电流抑制电阻21B而被供给到压缩机驱动部25的电流路径,第2电流路径是从交流电源1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第1降噪部11、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第2降噪部12而被供给到压缩机驱动部25的电流路径,通过控制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21以及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22的接通断开,从而在开始来自交流电源1的电力供给时等有可能产生冲击电流时选择第1电流路径,从而抑制冲击电流,在运行时选择第2电流路径,从而降低功耗。在从交流电源1至控制电源生成部33的电流路径中,存在第3电流路径和第4电流路径,其中第3电流路径是从交流电源1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室内机3A、3B中的任意室内机、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以及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而被供给到控制电源生成部33的电流路径,第4电流路径是从交流电源1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第1降噪部11、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以及阻抗低于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13A的浪涌电流抑制电阻13E而被供给到控制电源生成部33的电流路径,通过控制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B以及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13D的接通断开,从而在开始来自交流电源1的电力供给时等有可能产生冲击电流时选择第3电流路径,从而抑制冲击电流,在运行时选择第4电流路径,从而降低功耗。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示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既能够与其它公知技术进行组合,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下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省略、变更。

Claims (10)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交流电源连接的室外机和经由所述室外机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的多个室内机,
所述室外机具有:
第1电流路径,从所述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一个所述室内机、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以及冲击电流抑制电阻被供给到控制电源生成部;以及
第2电流路径,从所述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降噪部、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以及阻抗低于所述冲击电流抑制电阻的浪涌电流抑制电阻被供给到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
通过控制所述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以及所述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的接通断开,从而利用所述第1电流路径或所述第2电流路径将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力供给到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
2.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交流电源连接的室外机和经由所述室外机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的多个室内机,
所述室外机具有:
第1电流路径,从所述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第1降噪部、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以及第1冲击电流抑制电阻被供给到压缩机驱动部;
第2电流路径,从所述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所述第1降噪部、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第2降噪部被供给到所述压缩机驱动部;
第3电流路径,从所述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一个所述室内机、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以及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被供给到控制电源生成部;以及
第4电流路径,从所述交流电源供给的交流电力经由所述第1降噪部、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以及阻抗低于所述第2冲击电流抑制电阻的浪涌电流抑制电阻被供给到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
通过控制所述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以及所述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的接通断开,从而利用所述第1电流路径或所述第2电流路径将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力供给到所述压缩机驱动部,
通过控制所述第1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以及所述第2室外供电切换继电器的接通断开,从而利用所述第3电流路径或所述第4电流路径将所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力供给到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的冲击电流是由于来自所述交流电源的电力的供给而产生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缩机驱动部的动作开始时,接通所述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且断开所述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之后,断开所述第1交流电源继电器,且接通所述第2交流电源继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从所述压缩机驱动部的输入向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的输入供给电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二极管,该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于所述压缩机驱动部的输入,该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于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的输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机具备:
第1室外机控制部,利用来自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的电力而开始动作;
第2室外机控制部,利用所述压缩机驱动部进行动作;以及
电源控制继电器,设置于所述第1室外机控制部与所述第2室外机控制部之间,
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在所述压缩机驱动部不进行动作时断开电源控制继电器,切断向所述第2室外机控制部的电力供给。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电流路径包括通信线,
所述室外机具备:
通信电路,与所述多个室内机进行通信;以及
通信电源生成部,生成电力并供给到该通信电路,
在从所述第3电流路径对所述控制电源生成部供给电力的情况下,切断向所述通信电源生成部的电力供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机具备输入电源检测部,
所述输入电源检测部判定施加于所述通信电源生成部的交流电压的极性,
判定在供给到所述通信电源生成部的交流电力的电压为正极性的期间是否进行了经由所述多个室内机的对所述通信线的交流电力供给,
在未进行经由所述多个室内机的对所述通信线的交流电力供给的情况下开始与所述多个室内机的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缩机驱动部的前级设置有包括宽带隙半导体元件的交流直流变换部。
CN201580079412.1A 2015-06-26 2015-06-26 空气调节装置 Active CN1083076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68482 WO2016208058A1 (ja) 2015-06-26 2015-06-26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7651A CN108307651A (zh) 2018-07-20
CN108307651B true CN108307651B (zh) 2019-12-24

Family

ID=5758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9412.1A Active CN108307651B (zh) 2015-06-26 2015-06-26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295213B2 (zh)
EP (1) EP3133354B1 (zh)
JP (1) JP6336209B2 (zh)
CN (1) CN108307651B (zh)
AU (1) AU2015400127B2 (zh)
SG (1) SG11201707745SA (zh)
WO (1) WO20162080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51675B1 (ko) * 2017-03-28 2019-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대기 전력 기능을 가지는 전원 장치 및 공기 조화기
JP7363599B2 (ja) * 2020-03-09 2023-10-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源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444A (zh) * 2003-05-08 2004-12-01 美国凹凸微系有限公司 带有浪涌电流保护的直流/直流控制器
JP2010038484A (ja) * 2008-08-07 2010-02-18 Fujitsu General Ltd セパレート型空気調和機
CN203628933U (zh) * 2013-01-23 2014-06-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14202459A (ja) * 2013-04-09 2014-10-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27581A (ja) 1997-10-22 1999-05-11 Yaskawa Electric Corp コンバータ制御電源装置
JP2012117704A (ja) 2010-11-29 2012-06-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5382105B2 (ja) 2011-12-28 2014-01-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3137118A (ja) * 2011-12-28 2013-07-11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5472333B2 (ja) 2012-01-26 2014-04-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MY166408A (en) 2012-04-25 2018-06-25 Panasonic Appliances Air Conditioning R&D Malaysia Sdn Bhd Air conditioner
JP2014007840A (ja) * 2012-06-22 2014-01-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交流直流変換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6037884B2 (ja) * 2013-02-15 2016-12-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173231B2 (ja) 2014-02-05 2017-08-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6157374B2 (ja) * 2014-02-05 2017-07-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444A (zh) * 2003-05-08 2004-12-01 美国凹凸微系有限公司 带有浪涌电流保护的直流/直流控制器
JP2010038484A (ja) * 2008-08-07 2010-02-18 Fujitsu General Ltd セパレート型空気調和機
CN203628933U (zh) * 2013-01-23 2014-06-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14202459A (ja) * 2013-04-09 2014-10-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7651A (zh) 2018-07-20
US10295213B2 (en) 2019-05-21
JP6336209B2 (ja) 2018-06-06
EP3133354A4 (en) 2017-06-28
AU2015400127B2 (en) 2019-01-31
SG11201707745SA (en) 2018-01-30
EP3133354B1 (en) 2018-08-01
WO2016208058A1 (ja) 2016-12-29
EP3133354A1 (en) 2017-02-22
JPWO2016208058A1 (ja) 2017-10-12
AU2015400127A1 (en) 2017-10-05
US20180080671A1 (en) 2018-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5737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425193B2 (ja) 電力入力を備えた回路構成及び電力入力回路を制御する動作方法
US8987947B2 (en) Air conditioner
JP6366820B2 (ja) 電源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EP3104512B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08307651B (zh) 空气调节装置
KR101657228B1 (ko) 에어컨디셔너의 대기전력 제어장치
CN205791789U (zh) 水电站厂用电源切换装置
JP4999639B2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CN117461235A (zh) 能量供应单元、具有能量供应单元的能量供应系统以及用于操作能量供应单元的方法
CN103780062B (zh) 电气机器的安全功能控制
CN116780881A (zh) 用于开关电源的启动电路
CN101821936A (zh) 用于激励电动机辅助绕组和电动机的系统和方法
CN103780062A (zh) 电气机器的安全功能控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