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4632A -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4632A
CN108304632A CN201810060174.5A CN201810060174A CN108304632A CN 108304632 A CN108304632 A CN 108304632A CN 201810060174 A CN201810060174 A CN 201810060174A CN 108304632 A CN108304632 A CN 108304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distribution
tire
dimension lines
small grid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01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云见
姜洪旭
刘晶晶
王雪怡
王龙庆
孙雯
马晶晶
刘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entury Ti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Sentury Ti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Sentury Ti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Sentury Ti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601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46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04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463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其中,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包括:获得轮胎轴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每个子面对应于一个涵盖一个轮胎部件的图层;以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以及边缘端点所在圆弧形边缘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利用所述切割线对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基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所述切割线,对各所述区域进行小网格划分,以此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通过上述步骤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干预,从而减少了因人工操作失误导致建模失败的几率,且自动化程度高、建模迅速。

Description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背景技术
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是当前仿真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随着计算机和仿真技术的发展,目前轮胎的有限元分析的应用已相当普及,在轮胎设计阶段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轮胎的力学性能并优化设计,能有效地提高产品性能、缩短开发周期和节省开发费用。
目前建立轮胎有限元模型主要是通过操作通用型的FEA软件进行划分网格、设置载荷约束等步骤,其需要较多的人工干涉,建模的时间较长,且易在建模过程中出现手误,造成建模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具有减少人工干预、建模快速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包括:
获得轮胎轴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
依据组成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每个子面对应于一个涵盖一个轮胎部件的图层;
以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以及所述边缘端点所在圆弧形边缘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
利用所述切割线对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
基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所述切割线,对各所述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的小网格划分,以此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创建轮胎有限元模型时,由获得的轮胎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对轮胎部件进行分割,得到对应轮胎部件的子面,通过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及其所在的圆弧线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并利用得到的切割线对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区域划分,再通过预定网格质量参数对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小网格划分,最终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通过上述步骤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干预,从而减少了因人工操作失误导致建模失败的几率,且自动化程度高、建模迅速,同时,由于在最终生成橡胶部件单元网格时,通过预定网格质量参数对各区域进行进一步划分,使得最终得到的橡胶部件单元网格能符合建模的质量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基于以轮胎轮心作为原点,以轮胎轴向作为第一轴,以轮胎径向作为第二轴的坐标系,依据组成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具体包括:
依据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轮胎胎面的边界线上的点坐标,确定轮胎胎冠点;
在所述坐标系中,以所述轮胎胎冠点为中心形成覆盖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且具有边界的处理面;
依据组成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对所述处理面进行分割,形成所述子面;
相邻子面之间重叠部分合并。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所述切割线,对各所述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的小网格划分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所述切割线,利用每个所述区域所对应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对各所述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小网格划分;
对所述小网格划分的结果以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进行质量检查,当所述小网格划分的结果不符合所述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时,以新的每个所述区域所对应的小网格划分参数重新进行小网格划分,直至所述小网格划分的结果符合所述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定网格质量参数对小网格进行质量检查,在小网格不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时,对小网格进行重新划分,直至小网格划分的结果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从而使小网格的划分更加符合质量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小网格为四边形小网格,利用所述切割线对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得到依次对接的胎面区域、胎肩区域、胎侧区域和胎圈区域,所述胎面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大于所述胎侧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所述胎侧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大于所述胎肩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所述胎侧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大于所述胎圈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识别出符合rebar单元走向要求的、用于获得所述rebar单元的若干连续小网格;
利用所述小网格的端点坐标,获得端点之间的中点;
以符合所述rebar单元走向要求的各连续小网格相应中点之间的连线集合作为所述rebar单元,每个所述rebar单元组合形成rebar单元网格。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可自动生成rebar单元网格,实现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快速生成。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若干连续小网格的所述连线之间的偏离程度,判断连线是否符合所述rebar单元要求。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续小网格中点连线之间的偏离程度判断rebar单元是否符合要求,使得生成的rebar单元网格符合质量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及rebar单元网格,进行轮胎有限元分析。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可得到更加精确的轮胎有限元分析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得轮胎轴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
形成单元,用于依据组成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每个子面对应于一个涵盖一个轮胎部件的图层;
确定单元,用于以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以及所述边缘端点所在圆弧形边缘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
区域划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切割线对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
小网格划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所述切割线,对各所述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的小网格划分,以此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创建轮胎有限元模型时,由获得的轮胎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对轮胎部件进行分割,得到对应轮胎部件的子面,通过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及其所在的圆弧线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并利用得到的切割线对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区域划分,再通过预定网格质量参数对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小网格划分,最终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通过上述步骤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干预,从而减少了因人工操作失误导致建模失败的几率,且自动化程度高、建模迅速,同时,由于在最终生成橡胶部件单元网格时,通过预定网格质量参数对各区域进行进一步划分,使得最终得到的橡胶部件单元网格能符合建模的质量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集,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集用于供处理器调用以进行如下处理:
获得轮胎轴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
依据组成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每个子面对应于一个涵盖一个轮胎部件的图层;
以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以及所述边缘端点所在圆弧形边缘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
利用所述切割线对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
基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所述切割线,对各所述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的小网格划分,以此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包括:处理器,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存储介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干预,从而减少了因人工操作失误导致建模失败的几率,同时,由于在最终生成橡胶部件单元网格时,通过预定网格质量参数对各区域进行进一步划分,使得最终得到的橡胶部件单元网格的精度更高,各单元的质量更佳;
2、操作更加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分割线和边缘端点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区域划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橡胶部件单元网格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以轮胎胎冠点为中心生成的四边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第一组rebar单元生成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第二组rebar单元生成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全部rebar单元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有限元分析结果的网格图。
附图标记:11、获取单元;12、形成单元;13、确定单元;14、区域划分模块;15、小网格划分单元;16、识别单元;17、中点计算单元;18、rebar生成单元;101、切割线;102、边缘端点;21、正确rebar单元;22、错误rebar单元;23、rebar单元一。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
获取单元11,用于获得轮胎轴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具体为轮胎材料分布图的线条图;
形成单元12,用于依据组成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每个子面对应于一个涵盖一个轮胎部件的图层,具体的,形成单元12根据子面的数量创建相应数量的图层,并将每个子面与对应的图层相关联,轮胎部件包括胎面、胎面基部、胎侧、带束层、带束层垫胶、胎体、胎冠、三角胶、胎圈、气密层以及胎圈护胶,相应的,图层与轮胎部件一一对应;
确定单元13,用于以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102,以及边缘端点102所在圆弧形边缘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101,具体为,如图3所示,通过将获得的子面相交处的边缘端点102相连接形成边线,并判断边线是否为圆弧线,若为圆弧线,则获取该圆弧线的圆心,将运行与该边缘端点102相连即形成贯穿轮胎轴截面的切割线101,通过切割线101可对轮胎轴截面进行分割;
区域划分单元,用于利用切割线101对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具体的,如图4所示,1P为胎冠中心点、2P为带束层的边缘端点、3P为带束层垫胶的边缘端点、4P为胎侧的最下方的边缘端点、5P为胎圈护胶的最下方的边缘端点,依据各边缘端点102的位置对各区域进行划分,如:胎面区域为胎冠中心点1P到带束层的边缘端点2P,胎肩区域为带束层的边缘端点2P到带束层垫胶的边缘端点3P,胎侧区域为带束层垫胶的边缘端点3P到胎侧的最下方的边缘端点4P,胎圈区域为胎侧的最下方的边缘端点4P到胎圈护胶的最下方的边缘端点5P;以及,
小网格划分单元15,用于基于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切割线101,对各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的小网格划分,以此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集,指令集用于供处理器调用以进行如下处理:获得轮胎轴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依据组成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每个子面对应于一个涵盖一个轮胎部件的图层;以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102,以及边缘端点102所在圆弧形边缘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101;利用切割线101对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基于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所述切割线101,对各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的小网格划分,以此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
基于上述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设备,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201,获得轮胎轴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具体为轮胎材料分布图的线条图,由依据轮胎规格导入到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获得;
202,依据组成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每个子面对应于一个涵盖一个轮胎部件的图层,具体为根据子面的数量创建相应数量的图层,并将每个子面与对应的图层相关联;
203,以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102,以及边缘端点102所在圆弧形边缘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101,得到分割线如图3所示;
204,利用切割线101对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划分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1P为胎冠中心点、2P为带束层的边缘端点102、3P为胎面基部的边缘端点102、4P为胎侧的最下方的边缘端点102、5P为胎圈护胶的最下方的边缘端点102;
205,基于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切割线101,对各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的小网格划分,以此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得到的橡胶部件单元网格如图5所示。
在创建轮胎有限元模型时,由获得的轮胎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对轮胎部件进行分割,得到对应轮胎部件的子面,通过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102及其所在的圆弧线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101,并利用得到的切割线101对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区域划分,再通过预定网格质量参数对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小网格划分,最终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通过上述步骤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干预,从而减少了因人工操作失误导致建模失败的几率,且自动化程度高、建模迅速,同时,由于在最终生成橡胶部件单元网格时,通过预定网格质量参数对各区域进行进一步划分,使得最终得到的橡胶部件单元网格能符合建模的质量要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基于以轮胎轮心作为原点,以轮胎轴向作为第一轴即Y轴,以轮胎径向作为第二轴的坐标系即X轴,依据组成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具体包括:
依据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轮胎胎面的边界线上的点坐标,确定轮胎胎冠点,具体的,通过提取边界线上的点的X坐标,将所有点的X坐标进行对比,从而得到轮胎胎冠点;
在坐标系中,以轮胎胎冠点为中心形成覆盖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且具有边界的处理面,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以轮胎胎冠点为中心生成一个1000mm*1000mm的四边形;
依据组成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对处理面进行分割,形成子面,即轮胎部件的截面;
相邻子面之间重叠部分合并,即按照规定的精度,将所有重叠的节点合并为一个节点。
通过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轮胎胎面的边界线上的点坐标得到轮胎胎冠点后,以轮胎胎冠点为中心形成覆盖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处理面,由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对处理面进行分割即得到子面,并将子面之间的重叠部分合并,从而使子面的精度更高,提高橡胶部件单元网格的精确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主要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中,基于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切割线101,对各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的小网格划分具体包括:
基于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切割线101,利用每个区域所对应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对各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小网格划分;
对小网格划分的结果以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进行质量检查,当小网格划分的结果不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时,以新的每个区域所对应的小网格划分参数重新进行小网格划分,直至小网格划分的结果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
通过预定网格质量参数对小网格进行质量检查,在小网格不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时,对小网格进行重新划分,直至小网格划分的结果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从而使小网格的划分更加精确。
具体的,小网格为四边形小网格,利用切割线101对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得到依次对接的胎面区域、胎肩区域、胎侧区域和胎圈区域,胎面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大于胎侧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胎侧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大于胎肩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胎侧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大于胎圈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小网格的划分参数有小网格的边线长度确定,本实施例中具体为胎面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为4-6mm,优选为5mm,胎侧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为3-5mm,优选为4mm,胎肩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为1.5-2.5mm,优选为2mm,胎圈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为1.5-2.5mm,优选为2mm。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主要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设备还包括:
识别单元16,用于从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识别出符合rebar单元走向要求的、用于获得rebar单元的若干连续小网格,rebar单元具体为轮胎中带束层钢丝、胎体帘线和钢丝圈钢丝的物理模型;
中点计算单元17,用于利用小网格的端点坐标,获得端点之间的中点,具体的,如图8所示,先识别得到带束层或胎体的最上方的单元,即Y坐标最大的单元,并获取此单元的node1(193)、node2(137)、node3(134)、node4(136)四个节点的坐标值,根据坐标值计算坐标中值得出两个rebar单元的两个节点的坐标node5(937)和node6(936),node7(938)和node8(939),node1、node2、node3、node4四个节点具有逆时针排序的顺序,根据四个节点的顺序可以得到中间的临时节点;
rebar生成单元18,用于以符合rebar单元走向要求的各连续小网格相应中点之间的连线集合作为rebar单元,每个rebar单元组合形成rebar单元网格,具体的,如图8所示,根据node6与node7单元确定的rebar单元方向确定正确的rebar单元,即与X坐标垂直的rebar单元即判定为正确rebar单元21, 图8中示出的是一个橡胶单元和两个rebar单元,但是横置的rebar单元不与X轴垂直,将会被删除,最后留下的竖直的单元即为正确的rebar单元;
相应的,rebar单元还用于以若干连续小网格的所述连线之间的偏离程度,判断连线是否符合rebar单元要求,如图9所示,根据得到的第一个正确rebar单元21,即图9中示出的rebar单元一23,第二个rebar单元与rebar单元一23共用一个节点,第二个正确的rebar单元与rebar单元一23的夹角较小,而错误的rebar单元与rebar单元一23夹角较大,在本实施中第二个rebar单元与rebar单元一23的夹角小于43°时为正确的rebar单元,最终根据上述过程,创建出全部rebar单元,创建完成的结果如图10所示;
在创建过程中,每创建下一个rebar单元时会同时创建两个rebar单元,并根据上述的规则删除其中错误的rebar单元,最终生成的rebar单元位于轮胎的橡胶单元中,并与橡胶单元相嵌合。
相应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还包括:
206,从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识别出符合rebar单元走向要求的、用于获得rebar单元的若干连续小网格;
207,利用小网格的端点坐标,获得端点之间的中点;
208,以符合rebar单元走向要求的各连续小网格相应中点之间的连线集合作为所述rebar单元,并同时以若干连续小网格的连线之间的偏离程度,判断连线是否符合rebar单元要求,每个rebar单元组合形成rebar单元网格。
通过上述步骤可自动生成rebar单元网格,提高轮胎有限元模型生成的精确度。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主要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还包括:基于橡胶部件单元网格及rebar单元网格,进行轮胎有限元分析。
具体的,首先对保存需要使用的材料,并对材料命名,创建材料库,通过输入材料的名称即可调用材料,轮胎材料Yeoh模型和rebar材料模型进行材料的选择;再依据程序规定的分析步,设定装配分析和充气分析;随后针对轮胎不同部位的名称自动识别轮胎部件并建立胎圈接触面、胎面接触面和轮胎内表面,并最终形成轮胎整体的有限元网格,如图12所示。
同时在进行有限元分析的过程中,还提取所有橡胶单元和rebar单元中有特征意义的单元和节点如: 左右钢丝圈的中心节点、轮胎胎冠中心点、轮胎胎侧最大断面宽度点及相邻点、轮胎接地胎面所有点、带束层rebar路径点、胎体rebar路径点、带束层端点、胎肩加密区域、胎圈加密区域等,用于进行后处理中对轮胎的应力、应变、应变能、张力、刚性和印痕等数据分析。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轮胎轴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
依据组成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每个子面对应于一个涵盖一个轮胎部件的图层;
以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102),以及所述边缘端点(102)所在圆弧形边缘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101);
利用所述切割线(101)对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
基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所述切割线(101),对各所述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的小网格划分,以此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以轮胎轮心作为原点,以轮胎轴向作为第一轴,以轮胎径向作为第二轴的坐标系,依据组成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具体包括:
依据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轮胎胎面的边界线上的点坐标,确定轮胎胎冠点;
在所述坐标系中,以所述轮胎胎冠点为中心形成覆盖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且具有边界的处理面;
依据组成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对所述处理面进行分割,形成所述子面;
相邻子面之间重叠部分合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所述切割线(101),对各所述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的小网格划分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所述切割线(101),利用每个所述区域所对应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对各所述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小网格划分;
对所述小网格划分的结果以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进行质量检查,当所述小网格划分的结果不符合所述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时,以新的每个所述区域所对应的小网格划分参数重新进行小网格划分,直至所述小网格划分的结果符合所述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网格为四边形小网格,利用所述切割线(101)对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得到依次对接的胎面区域、胎肩区域、胎侧区域和胎圈区域,所述胎面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大于所述胎侧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所述胎侧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大于所述胎肩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所述胎侧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大于所述胎圈区域的小网格划分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识别出符合rebar单元走向要求的、用于获得所述rebar单元的若干连续小网格;
利用所述小网格的端点坐标,获得端点之间的中点;
以符合所述rebar单元走向要求的各连续小网格相应中点之间的连线集合作为所述rebar单元,每个所述rebar单元组合形成rebar单元网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若干连续小网格的所述连线之间的偏离程度,判断连线是否符合所述rebar单元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及rebar单元网格,进行轮胎有限元分析。
8.一种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11),用于获得轮胎轴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
形成单元(12),用于依据组成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每个子面对应于一个涵盖一个轮胎部件的图层;
确定单元(13),用于以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102),以及所述边缘端点(102)所在圆弧形边缘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101);
区域划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切割线(101)对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
小网格划分单元(15),用于基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所述切割线(101),对各所述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的小网格划分,以此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
9.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集,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集用于供处理器调用以进行如下处理:
获得轮胎轴截面上的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
依据组成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的线条,形成对应于轮胎部件的子面,每个子面对应于一个涵盖一个轮胎部件的图层;
以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每个子面与其他子面相交的边缘端点(102),以及所述边缘端点(102)所在圆弧形边缘对应的圆心,确定切割线(101);
利用所述切割线(101)对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进行依次对接的区域的划分;
基于所述部件分布二维线条图中各部分的边界线与所述切割线(101),对各所述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符合预定网格质量参数要求的小网格划分,以此得到橡胶部件单元网格。
10.一种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存储介质。
CN201810060174.5A 2018-01-22 2018-01-22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Withdrawn CN1083046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0174.5A CN108304632A (zh) 2018-01-22 2018-01-22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0174.5A CN108304632A (zh) 2018-01-22 2018-01-22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4632A true CN108304632A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66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60174.5A Withdrawn CN108304632A (zh) 2018-01-22 2018-01-22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0463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7482A (zh) * 2018-09-29 2019-02-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轮胎胎角性质检测方法
CN111159954A (zh) * 2020-01-02 2020-05-15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弹性元件的自由型面网格布局及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4840926A (zh) * 2022-04-27 2022-08-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轮胎复杂花纹三维有限元网格的生成方法
CN116358760A (zh) * 2023-06-01 2023-06-30 深圳亿维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车辆轮胎载荷分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3816A (ja) * 2001-03-28 2002-10-0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有限要素モデルの作成方法、タイヤ有限要素モデルの作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211385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模型的建模方法和模拟方法
CN102663188A (zh) * 2012-04-07 2012-09-12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参数化草图的三维结构建模和分析方法
CN103246792A (zh) * 2013-06-01 2013-08-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轮胎有限元二维网络划分的前处理方法
CN104090995A (zh) * 2014-06-13 2014-10-08 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ABAQUS轮胎模型中rebar单元网格的自动生成方法
JP2014219895A (ja) * 2013-05-10 2014-11-2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モデル作成方法、タイヤ断面形状決定方法、タイヤモデル作成装置、タイヤ断面形状決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103119A (zh) * 2017-03-31 2017-08-29 江苏大学 一种轮胎有限元分析自动化建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3816A (ja) * 2001-03-28 2002-10-0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有限要素モデルの作成方法、タイヤ有限要素モデルの作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211385A (zh) * 2006-12-26 2008-07-0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模型的建模方法和模拟方法
CN102663188A (zh) * 2012-04-07 2012-09-12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参数化草图的三维结构建模和分析方法
JP2014219895A (ja) * 2013-05-10 2014-11-2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モデル作成方法、タイヤ断面形状決定方法、タイヤモデル作成装置、タイヤ断面形状決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246792A (zh) * 2013-06-01 2013-08-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轮胎有限元二维网络划分的前处理方法
CN104090995A (zh) * 2014-06-13 2014-10-08 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ABAQUS轮胎模型中rebar单元网格的自动生成方法
CN107103119A (zh) * 2017-03-31 2017-08-29 江苏大学 一种轮胎有限元分析自动化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RMELA, JAN;KRMELOVÁ, VLADIMÍRA: "Replacement of Belt Structure for FEA of Tire", 《PROCEDIA ENGINEERING》 *
刘大众: "计算机在轮胎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轮胎工业》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7482A (zh) * 2018-09-29 2019-02-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轮胎胎角性质检测方法
CN111159954A (zh) * 2020-01-02 2020-05-15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弹性元件的自由型面网格布局及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1159954B (zh) * 2020-01-02 2023-04-14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弹性元件的自由型面网格布局及有限元分析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4840926A (zh) * 2022-04-27 2022-08-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轮胎复杂花纹三维有限元网格的生成方法
CN116358760A (zh) * 2023-06-01 2023-06-30 深圳亿维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车辆轮胎载荷分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58760B (zh) * 2023-06-01 2023-08-25 深圳亿维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车辆轮胎载荷分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4632A (zh) 轮胎有限元模型的创建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CN105718607B (zh) 一种基于k&c特性的悬架硬点优化方法
JP3892652B2 (ja) タイヤ解析モデルの作成方法
US950186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and editing surfaces
JP5672797B2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モデル作成方法、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モデル作成装置、及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US8255077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reating tool reference plane
JP4264102B2 (ja) タイヤモデルの作成方法
JP5262591B2 (ja) タイヤモデルの作成方法及びタイヤモデルの作成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744823B2 (en) Computer aided design method for creating a surface in a complex system
JP4392151B2 (ja) タイヤモデルの作成方法
JP6716446B2 (ja) 加工プログラム解析装置、加工プログラム解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加工プログラム解析方法
JP2004142503A (ja) タイヤモデル、このタイヤモデルを用いたタイヤ性能予測方法及びタイヤ性能予測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入出力装置
JP2008231605A (ja) タイヤコードの解析モデル作成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41767B2 (ja) 解析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11008496B (zh) 一种轮胎的三角胶芯结构设计方法
JP2015028721A (ja) タイヤモデルの作成方法
JPH07302356A (ja) 自由曲面作成方法及び自由曲面作成装置
JP7144300B2 (ja) Femモデルデータの生成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01624B2 (ja) 応力特異性の検出および除去
JP6569492B2 (ja) 生タイヤモデルの作成方法
CN110142880A (zh) 一种用于切削设备的回退实时跟随控制方法
JP2859824B2 (ja) 最大傾斜方向ツリー追跡による曲面体加工物の数値制御ミリング加工方法
JP7102736B2 (ja) タイヤの設計方法
JP2011219065A (ja) タイヤ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JP3985343B2 (ja) 荒加工用加工領域作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