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0366B - 纸板加热装置及单面机以及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板加热装置及单面机以及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0366B
CN108290366B CN201680068634.8A CN201680068634A CN108290366B CN 108290366 B CN108290366 B CN 108290366B CN 201680068634 A CN201680068634 A CN 201680068634A CN 108290366 B CN108290366 B CN 1082903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late
guide roller
heating plat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86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0366A (zh
Inventor
新田隆司
谷本光史
石渕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290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0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3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1/00Mechanical deformation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e.g. in combination with laminating
    • B31F1/36Moistening and heating webs to facilitate mechanical deformation and drying deformed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1/00Mechanical deformation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e.g. in combination with laminating
    • B31F1/0003Shaping by bending, folding, twisting, straightening, flattening or rim-rolling; Shaping by bending, folding or rim-rolling combined with join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1F1/0045Bending or folding combined with joining
    • B31F1/0048Bending plates, sheets or webs at right angles to the axis of the article being formed and joining the edges
    • B31F1/0061Bending plates, sheets or webs at right angles to the axis of the article being formed and joining the edges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31F1/0067Bending plates, sheets or webs at right angles to the axis of the article being formed and joining the edges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using only external forming surfaces, e.g. slee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1/00Mechanical deformation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e.g. in combination with laminating
    • B31F1/20Corrugating; Corrugating combined with laminating to other layers
    • B31F1/24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 B31F1/26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by interengaging toothed cylinders cylinder constructions
    • B31F1/28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by interengaging toothed cylinders cylinder constructions combined with uniting the corrugated webs to flat webs ; Making double-faced corrugated card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1/00Mechanical deformation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e.g. in combination with laminating
    • B31F1/20Corrugating; Corrugating combined with laminating to other layers
    • B31F1/24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 B31F1/26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by interengaging toothed cylinders cylinder constructions
    • B31F1/28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by interengaging toothed cylinders cylinder constructions combined with uniting the corrugated webs to flat webs ; Making double-faced corrugated cardboard
    • B31F1/2845Details, e.g. provisions for drying, moistening, pressing
    • B31F1/285Heating or dry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1/00Mechanical deformation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e.g. in combination with laminating
    • B31F1/20Corrugating; Corrugating combined with laminating to other layers
    • B31F1/24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 B31F1/26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by interengaging toothed cylinders cylinder constructions
    • B31F1/28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by interengaging toothed cylinders cylinder constructions combined with uniting the corrugated webs to flat webs ; Making double-faced corrugated cardboard
    • B31F1/2845Details, e.g. provisions for drying, moistening, pressing
    • B31F1/2877Pressing means for bringing facer sheet and corrugated webs into contact or keeping them in contact, e.g. rolls, belts
    • B31F1/2881Pressing means for bringing facer sheet and corrugated webs into contact or keeping them in contact, e.g. rolls, belts for bringing a second facer sheet into contact with an already single faced corrugated web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1/00Process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lengths of paper, or of cardboard, or of wet web for fibre board production, on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F11/12Making corrugated paper or 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1/00Mechanical deformation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e.g. in combination with laminating
    • B31F1/20Corrugating; Corrugating combined with laminating to other layers
    • B31F1/24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 B31F1/26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by interengaging toothed cylinders cylinder constructions
    • B31F1/28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by interengaging toothed cylinders cylinder constructions combined with uniting the corrugated webs to flat webs ; Making double-faced corrugated cardboard
    • B31F1/2813Making corrugated cardboard of composite structure,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rrugated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1/00Mechanical deformation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e.g. in combination with laminating
    • B31F1/20Corrugating; Corrugating combined with laminating to other layers
    • B31F1/24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 B31F1/26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by interengaging toothed cylinders cylinder constructions
    • B31F1/28Making webs in which the channel of each corrugation is transverse to the web feed by interengaging toothed cylinders cylinder constructions combined with uniting the corrugated webs to flat webs ; Making double-faced corrugated cardboard
    • B31F1/2818Glue application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66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conforming the layers or laminate to a convex or concave prof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chines For Manufacturing Corrugated Board In Mechanical Paper-Mak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纸板加热装置及单面机以及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中,设置有第1加热面(61)以凸状弯曲的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面(62)以凸状弯曲的第2加热板(52)、以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朝向外侧的方式将第1加热板(51)与第2加热板(52)接合为一体的接合部件(53、54)、对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进行加热的加热部(55)以及以使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导向辊(56、57)。

Description

纸板加热装置及单面机以及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瓦楞纸板等纸板进行加热的纸板加热装置、在波浪形加工的芯纸上贴合衬板而制造出单面瓦楞纸板的单面机及在波浪形加工的芯纸的两侧贴合衬板而制造出双面瓦楞纸板的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的瓦楞机具备形成单面瓦楞纸板的单面机及在单面瓦楞纸板上贴合表衬板纸而形成双面瓦楞纸板的双面机。单面机将芯纸(中芯)加工为波浪形并贴合背衬板而形成单面瓦楞纸板,双面机在该单面瓦楞纸板上贴合表衬板而形成双面瓦楞纸板。通过该双面机制造出的连续的双面瓦楞纸板被纵切压线机切断为规定宽度,且被横切装置切断为规定长度而成为瓦楞纸板。
在该瓦楞机的单面机中,通过预热器加热的背衬板移送至加压带及上瓦楞辊的夹持部,另一方面,通过预热器加热的芯纸在上瓦楞辊与下瓦楞辊的啮合部加工为波浪状而对各瓦楞顶部进行涂胶后,移送至加压带及上瓦楞辊的夹持部,由此该芯纸贴合于背衬板而形成单面瓦楞纸板。
现有的预热器通过在呈圆筒形状的加热滚筒的外周部缠绕背衬板或芯纸来输送而对该背衬板或芯纸进行加热。作为这种纸板加热装置,例如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为将纸板缠绕于加热式滚筒而对一侧面进行加热之后,用加热式滚筒未加热的另一侧面通过加热面来进行加热的装置。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11-5033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现有的纸板加热装置为设置加热式滚筒或在加热式滚筒的周围设置弯曲的加热面的装置,但加热式滚筒成为大直径,从而导致装置的大型化。并且,在基于弯曲的加热面的加热装置中,通过弯曲的加热部件中的一侧加热面对纸板进行加热,因此该加热部件中,加热面侧的温度下降而收缩,另一方面,不对纸板进行加热的另一侧面的温度没有下降而并不收缩。于是,导致纸板的热面侧向凹方向变形,从而加热部件可能无法对纸板充分进行加热。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装置大型化并且抑制热变形而有效地对纸板进行加热的纸板加热装置、单面机及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加热板,第1加热面以凸状弯曲;第2加热板,第2加热面以凸状弯曲;接合部件,以所述第1加热面和所述第2加热面朝向外侧的方式将所述第1加热板与所述第2加热板接合为一体;加热部,对所述第1加热板及所述第2加热板进行加热;及导向件,以使纸板与所述第1加热面和所述第2加热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
因此,第1加热板及第2加热板通过加热部进行加热,由此若纸板通过导向件以与第1加热面和第2加热面接触的方式被引导而行走,则纸板从该第1加热面和第2加热面得到传热而温度上升。此时,第1加热板与第2加热板通过接合部件接合,且在外侧设置有第1加热面和第2加热面,因此能够对呈滚筒形状的现有的加热部件实现薄型化,并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并且,第1加热板和第2加热板背面彼此对置并通过接合部件接合,因此即便从第1加热面及第2加热面侧向纸板传热而温度下降,各加热板彼此推顶而热变形得以抑制,且纸板毫无间隙地紧贴于第1加热面及第2加热面而得到传热,由此能够有效地对纸板进行加热。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接合部件接合的所述第1加热板及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反转纸板的输送方向的反转引导件。
因此,成为纸板从第1加热面通过反转引导件反转输送方向而转移到第2加热面,从而能够使纸板稳定地行走。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件具有接合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的一端部彼此的第1接合部件、及接合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的另一端部彼此的第2接合部件,在所述第2接合部件中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有作为所述反转引导件的反转辊。
因此,第1加热板和第2加热板成为纸板输送方向上的各端部通过接合部件接合,从而即使第1加热面及第2加热面的温度下降,各加热板彼此的变形也得以抑制,从而能够使纸板毫无间隙地紧贴于第1加热面和第2加热面而行走。并且,通过在第2接合部件中设置反转辊,能够使纸板从第1加热面平稳地反转至第2加热面。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调整所述反转辊的旋转阻力的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
因此,通过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调整反转辊的旋转阻力,由此能够调整纸板的张力,并能够调整纸板与第1加热面或第2加热面之间的接触压力而调整纸板的加热温度。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的第1导向辊及配置于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的第2导向辊。
因此,成为纸板通过第1导向辊贴附于第1加热面,并且通过第2导向辊贴附于第2加热面,从而能够使纸板沿各加热板稳定地行走。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使所述第1导向辊相对于所述第1加热面接近分开的第1导向辊驱动部及使所述第2导向辊相对于所述第2加热面接近分开的第2导向辊驱动部。
因此,通过各导向辊驱动部调整各导向辊相对于各加热面的位置,由此能够调整纸板相对于加热面的接触长度,从而能够轻松地调整纸板的加热温度。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调整所述第1导向辊的旋转阻力的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
因此,通过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调整第1导向辊的旋转阻力,由此能够调整纸板的张力,并能够调整纸板与第1加热面及第2加热面之间的接触压力而调整纸板的加热温度。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在所述第1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将所述纸板向所述第1加热面按压的第1顶推件及在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将所述纸板向所述第2加热面按压的第2顶推件。
因此,纸板在第1加热板的一端部侧被第1顶推件按向第1加热面,并且在第2加热板的另一端部侧被第2顶推件按向第2加热面,由此能够抑制空气向纸板与各加热面之间的侵入,从而能够提高纸板的传热效率。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调整基于所述第1顶推件的按压力的第1按压力调整部及调整基于所述第2顶推件的按压力的第2按压力调整部。
因此,通过各按压力调整部调整基于各顶推件的按压力,由此能够调整纸板相对于各加热面的粘附力,并能够调整纸板与第1加热面及第2加热面之间的粘附力而调整纸板的加热温度。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加热面及所述第2加热面设定成纸板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侧的曲率大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曲率。
因此,当纸板与各加热面接触时,相对于各加热面的接触角度变大,纸板与各加热面之间的楔塞作用减少,从而能够抑制空气向纸板与各加热面之间的侵入。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加热面及所述第2加热面在表面设置有沿与纸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多个槽部。
因此,当纸板与各加热面接触而行走时,成为向纸板与各加热面之间侵入的空气通过多个槽部而排出至外部,从而能够提高纸板相对于各加热面的粘附力而提高传热效率。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导向件,设置有在所述第1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与所述第1加热面对置配置的第1导向辊及在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与所述第2加热面对置配置的第2导向辊,设置有使所述第1导向辊相对于所述第1加热面接近分开的第1导向辊驱动部及使所述第2导向辊相对于所述第2加热面接近分开的第2导向辊驱动部,并且设置有调整所述第1导向辊的旋转阻力的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在通过所述接合部件接合的所述第1加热板及所述第2加热板的纸板输送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反转纸板的输送方向的反转辊及调整所述反转辊的旋转阻力的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设置有在所述第1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将所述纸板向所述第1加热面按压的第1顶推件及在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将所述纸板向所述第2加热面按压的第2顶推件,并且设置有调整基于所述第1顶推件的按压力的第1按压力调整部及调整基于所述第2顶推件的按压力的第2按压力调整部,设置有根据基于所述第1加热板及所述第2加热板的纸板的加热状态,依次调整所述第1导向辊驱动部及所述第2导向辊驱动部、所述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所述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以及所述第1按压力调整部及所述第2按压力调整部的控制装置。
因此,根据纸板的加热状态,依次调整作为对纸板进行加热的因素影响大的导向辊的位置、导向辊的旋转阻力、反转辊的旋转阻力及顶推件的按压力,由此能够以高精度调整向纸板的传热量。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件设置有接合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的中间部彼此的加强件。
因此,能够通过加强件抑制第1加热板和第2加热板的变形,并通过使纸板毫无间隙地贴附于各加热面而行走,能够提高传热效率。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配置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第1加热面的曲率设定成小于配置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所述第2加热面的曲率。
因此,当纸板从第1加热面向第2加热面行走时,纸板与第2加热面的温度差小于纸板与第1加热面的温度差。于是,第1加热面的曲率小于第2加热面的曲率,因此纸板与第2加热面的接触压力变高,从而能够有效地对纸板进行加热。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加热板及所述第2加热板在背面设置有叶片。
因此,通过在各加热板的背面设置叶片,各加热板成为加热面侧的热量被纸板带走,背面的热量被叶片带走,从而能够减少各加热板的加热面侧与背面侧的热伸长量的差而抑制各加热板的变形。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具有排列设置于与所述第1加热板及所述第2加热板的纸板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入口集管及出口集管、排列设置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的中间集管、连结所述入口集管与所述中间集管的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以及连结所述中间集管与所述出口集管的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
因此,供给至入口集管的加热介质经过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而流向中间集管,并经过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而流向出口集管。此时,经过各加热介质流路的加热介质温度逐渐下降,但经过各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的加热介质与经过各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的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因此各加热板向纸板的传热量在宽度方向上被均匀化,从而能够抑制纸板的加热量的不均。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具有由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划分的空间部、向所述空间部供给加热介质的入口部及从所述空间部排出加热介质的出口部。
因此,通过向由第1加热板和第2加热板划分的空间部供给加热介质,能够简化加热部的结构,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中纸板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具有在配置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所述第2加热板中沿与纸板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在配置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第1加热板中沿与纸板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及连结所述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的下游端部与所述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的上游端部的中间加热介质流路。
因此,当纸板从第1加热面向第2加热面行走时,纸板与第2加热面的温度差小于纸板与第1加热面的温度差。因此,加热介质从下游侧的第2加热板的各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流向上游侧的第1加热板的各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因此,经过各加热介质流路的加热介质温度逐渐下降,但先流向下游侧的第2加热板,因此能够加大纸板与第2加热面的温度差而有效地对纸板进行加热。
并且,本发明的单面机具有对第2衬板进行加热的所述纸板加热装置,且在波浪形加工的芯纸上贴合通过所述纸板加热装置加热的第2衬板而制造出单面瓦楞纸板。
因此,纸板加热装置由接合具有第1加热面和第2加热面的第1加热板与第2加热板而构成,因此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对纸板进行加热。
在本发明的单面机中,所述纸板加热装置配置于在波浪形加工的芯纸上贴合第2衬板的机构的上方。
因此,能够抑制纸板加热装置的大型化,因此能够将纸板加热装置配置于在芯纸上贴合第2衬板的机构的上方,从而能够实现装置的紧凑化。
并且,本发明的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单面机,在波浪形加工的芯纸上贴合第2衬板而制造出单面瓦楞纸板;及双面机,在所述单面瓦楞纸板中的所述芯纸侧贴合第1衬板而制造出双面瓦楞纸板。
因此,单面机在波浪形加工的芯纸上贴合第2衬板而制造出单面瓦楞纸板,双面机在通过单面机制造出的单面瓦楞纸板中的芯纸侧贴合第1衬板而制造出双面瓦楞纸板。此时,对第2衬板进行加热的纸板加热装置由接合具有第1加热面和第2加热面的第1加热板与第2加热板而构成,因此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对纸板进行加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纸板加热装置、单面机及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通过接合部件接合第1加热面以凸状弯曲的第1加热板与第2加热面以凸状弯曲的第2加热板,并且设置以使纸板与第1加热面和第2加热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导向件,因此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对纸板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的瓦楞机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具备第1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单面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加热部中的第1加热板中的蒸汽流路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第1加热板的主要部分详细图。
图9是表示第1加热板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1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2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3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4是表示第10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表示纸板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第11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7是表示纸板加热装置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纸板加热装置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第12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纸板加热装置、单面机及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并且,当有多个实施方式时,包括将各实施方式进行组合的结构。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的瓦楞机的示意图。
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作为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的瓦楞机10在波浪形加工的中芯(芯纸)B上作为第2衬板例如贴合背衬板C而制造出单面瓦楞纸板D,在该制造出的单面瓦楞纸板D中的中芯B侧作为第1衬板例如贴合表衬板A而设为双面瓦楞纸板E,将连续的双面瓦楞纸板E以规定长度切断而制造出片状的双面瓦楞纸板F。
瓦楞机10具有中芯B的原纸架11、预热器(预热装置)12、背衬板C的原纸架13、预热器(预热装置)14、单面机15、桥接器16、表衬板A的原纸架17、预热器(预热装置)18、涂胶机19、双面机20、旋转剪切机21、纵切压线机22、横切机23、不良品排出装置24及堆纸机25。
原纸架11在两侧分别安装有形成中芯B的芯纸以卷状缠绕的卷筒纸,在其上方设置有进行接纸的接纸机(接纸装置)11a。当从一侧卷筒纸进行进纸时,安装另一侧卷筒纸并进行接纸准备。若一侧卷筒纸的原纸所剩无几,则通过接纸机11a对另一侧卷筒纸的原纸进行接纸。而且,在从另一侧卷筒纸供给原纸的期间,安装一侧卷筒纸并进行接纸准备。如此,原纸依次被接纸而从原纸架11向下游侧连续送出。
另一方面,原纸架13在两侧分别安装有背衬板C以卷状缠绕的卷筒纸,在其上方设置有进行接纸的接纸机13a。当从一侧卷筒纸进行进纸时,安装另一侧卷筒纸并进行接纸准备。若一侧卷筒纸的原纸所剩无几,则通过接纸机13a对另一侧卷筒纸的原纸进行接纸。而且,在从另一侧卷筒纸供给原纸的期间,安装一侧卷筒纸并进行接纸准备。如此,原纸依次被接纸而从原纸架13向下游侧连续送出。
各预热器12、14分别对中芯B和背衬板C进行预热。各预热器12、14具有在内部蒸汽被供给的加热装置,并通过该加热装置对从原纸架11、13连续送出的原纸(中芯B、背衬板C)进行加热的同时进行输送,由此将该中芯B和背衬板C升温至规定温度。
单面机15将通过预热器12加热的中芯B加工为波浪状之后对各瓦楞顶部进行涂胶,并贴合通过预热器14加热的背衬板C而形成单面瓦楞纸板D。单面机15在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斜上方设置有拾取输送机31。该拾取输送机31由一对环形带构成,且具有夹持单面机15中所形成的单面瓦楞纸板D而输送至桥接器16的功能。该桥接器16为了吸收单面机15与双面机20的速度差而作为使单面瓦楞纸板D一次性滞留的滞留部而发挥功能。
原纸架17在两侧分别安装有表衬板A以卷状缠绕的卷筒纸,在其上方设置有进行接纸的接纸机17a。当从一侧卷筒纸进行进纸时,安装另一侧卷筒纸并进行接纸准备。若一侧卷筒纸的原纸所剩无几,则通过接纸机17a对另一侧卷筒纸的原纸进行接纸,而且,在从另一侧卷筒纸供给原纸的期间,安装一侧卷筒纸并进行接纸准备。如此,原纸依次被接纸而从原纸架17向下游侧连续送出。
预热器18具有单面瓦楞纸板D用加热辊(以下,称为单面瓦楞纸板加热辊)32及表衬板A用加热辊(以下,称为表衬板加热辊)33。单面瓦楞纸板加热辊32具有缠绕量调整装置,并且通过向内部供给蒸汽而被加热至规定温度,且单面瓦楞纸板D的背衬板C侧缠绕于周面,由此能够对该单面瓦楞纸板D进行预加热。另一方面,表衬板加热辊33也相同地具有缠绕量调整装置,并且通过向内部供给蒸汽而被加热至规定温度,且表衬板A缠绕于周面,由此能够对该表衬板A进行预加热。
涂胶机19具有涂胶装置及加压装置。通过单面瓦楞纸板加热辊32加热的单面瓦楞纸板D在途中引导至涂胶机19内,并且在经过压纸辊与涂胶辊之间时,对中芯B瓦楞的各顶部进行涂胶。
通过涂胶机19进行涂胶的单面瓦楞纸板D移送至下一工序的双面机20。并且,通过表衬板加热辊33加热的表衬板A也经过涂胶机19内而移送至双面机20。
双面机20沿单面瓦楞纸板D及表衬板A的行走路线分为上游侧加热段20a和下游侧冷却段20b。通过涂胶机19进行涂胶的单面瓦楞纸板D在该加热段20a中搬入到加压带34与热板35之间,表衬板A以与单面瓦楞纸板D的中芯B侧重叠的方式搬入到加压带34与热板35之间。而且,单面瓦楞纸板D和表衬板A搬入到加压带34与热板35之间之后,以上下重叠的状态成为一体而向冷却段20b移送。在该移送中,单面瓦楞纸板D和表衬板A一边被加压一边被加热,由此彼此贴合而成为连续的双面瓦楞纸板E。双面瓦楞纸板E在冷却段20b中被加压带34与输送带36夹持的同时输送时自然冷却。
通过双面机20制造出的双面瓦楞纸板E移送至旋转剪切机21。该旋转剪切机21当在运行初始阶段贴合达到稳定状态时对双面瓦楞纸板E沿宽度方向进行整幅切断或部分切断。纵切压线机22以使宽幅的双面瓦楞纸板E具有规定宽度的方式沿输送方向进行裁剪,且加工沿输送方向延伸的格线。该纵切压线机22由沿双面瓦楞纸板E的输送方向排列的设为大致相同结构的第1纵切压线机单元22a及第2纵切压线机单元22b构成。第1纵切压线机单元22a及第2纵切压线机单元22b沿宽度方向具有多组隔着双面瓦楞纸板E对置配置的上格线辊和下格线辊组,并且沿宽度方向具有多组配置于双面瓦楞纸板E的下侧的切纸机刀片。
横切机23沿宽度方向切断通过纵切压线机22沿输送方向裁剪的双面瓦楞纸板E,且形成为具有规定长度的板状双面瓦楞纸板F。不良品排出装置24将通过后述的不良检测装置判定为不良品的双面瓦楞纸板F从输送路线排出。堆纸机25堆叠良品双面瓦楞纸板F并将其作为产品而排出至机外。
在此,对第1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纸板加热装置与单面机15相邻设置并适用于对背衬板C进行预热(加热)的预热器14中而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具备第1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单面机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表示加热部中的第1加热板中的蒸汽流路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单面机15具有皮带辊41、张力辊42、卷绕于皮带辊41和张力辊42的加压带43、以加压状态抵接于表面形成为波浪状的加压带43的上瓦楞辊44及与同样表面形成为波浪状的上瓦楞辊44啮合的下瓦楞辊45。
通过预热器14加热的背衬板C与由皮带辊41引导的加压带43一同移送至该加压带43及上瓦楞辊44的夹持部。另一方面,通过预热器12加热的中芯B通过上瓦楞辊44与下瓦楞辊45的啮合部加工为波浪状之后,由上瓦楞辊44引导而移送至加压带43及上瓦楞辊44的夹持部。
涂胶装置46配置于上瓦楞辊44的附近。该涂胶装置46由储存有浆糊的胶坝47、对通过上瓦楞辊44输送的中芯B进行涂胶的涂胶辊48、调整向涂胶辊48的周面的浆糊的附着量的计量辊49及从计量辊49刮取浆糊的刮胶刀片50构成。通过上瓦楞辊44与下瓦楞辊45的啮合部加工为波浪形的中芯B通过涂胶辊48对各瓦楞顶部进行涂胶,且在加压带43及上瓦楞辊44的夹持部中贴合于背衬板C,形成单面瓦楞纸板D。
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3所示,预热器14对供给至单面机15的背衬板(纸板)C进行加热。预热器14配置于皮带辊41、张力辊42及加压带43的上方。
预热器14具备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板52、作为接合部件的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加热部55以及作为导向件的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
第1加热板51呈在表面部形成有以规定曲率凸状弯曲的第1加热面61的大致均匀的厚度的板形状。该第1加热板51具有规定长度,并且宽度设定成宽于背衬板C的宽度。第2加热板52呈在表面部形成有以规定曲率凸状弯曲的第2加热面62的大致均匀的厚度的板形状。该第2加热板52具有规定长度,并且宽度设定成宽于背衬板C的宽度。该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设定成其大小(长度及宽度)、厚度及曲率尺寸相同。
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配置成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朝向外侧。而且,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通过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接合为一体。即,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配置成背面彼此对置,且纸板输送方向T1、T2的一端部彼此通过第1接合部件53接合为一体,纸板输送方向T1、T2的另一端部彼此通过第2接合部件54接合为一体。该各接合部件53、54的各加热板51、52中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成为与各加热板51、52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另外,可以由多个部件构成各接合部件53、54,且在宽度方向上部分接合各加热板51、52彼此。
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以使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第1导向辊56配置于第1加热板51中的一端部侧,第2导向辊57配置于第2加热板52中的一端部侧。具体而言,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配置成自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的各一端部仅分离规定距离,且配置成对置的各外周面位于第1加热面61及第2加热面62的延长线上。
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在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作为使背衬板C的纸板输送方向T1向纸板输送方向T2反转的反转引导件的反转辊63。即,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在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的另一端部固定有安装托架64,在该安装托架64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有反转辊63。反转辊63宽度设定成轴向长度宽于背衬板C的宽度,且通过沿各加热板51、52的宽度方向的支承轴(省略图示)支承为旋转自如。而且,反转辊63配置成外周面位于第1加热面61及第2加热面62的延长线上。
预热器14中,第1加热板51配置于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的上游侧,第2加热板52配置于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的下游侧。并且,第1导向辊56配置于纸板输送方向T1上的上游侧,第2导向辊57配置于纸板输送方向T2上的下游侧。另外,导向辊65配置于比第1导向辊56更靠纸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
因此,背衬板C由导向辊65引导而引向预热器14,并通过由第1导向辊56引导,而以与第1加热板51的第1加热面61接触的方式被导引。以与第1加热板51的第1加热面61接触的方式沿纸板输送方向T1行走的背衬板C通过反转辊63反转输送方向,且以与第2加热板52的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被导引。以与第2加热板52的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沿纸板输送方向T2行走的背衬板C通过由第2导向辊57引导,导引至皮带辊41。
通过各接合部件53、54接合的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呈第1加热面61及第2加热面62向外侧突出的形状,且设定成长边方向的长度长于高度方向的长度。并且,第1加热板51中,第1加热面61比连结第1导向辊56的外周部与反转辊63的外周部的直线更向外侧突出,第2加热板52中,第2加热面62比连结第2导向辊57的外周部与反转辊63的外周部的直线更向外侧突出。
加热部55通过蒸汽对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进行加热。加热部55由入口集管71、中间集管72、出口集管73、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4及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5构成。第1加热板51在与纸板输送方向T1交叉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内部沿纸板输送方向T1串联形成有入口集管71和出口集管73。并且,第1加热板51在与纸板输送方向T1交叉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的内部沿纸板输送方向T1形成有中间集管72。而且,入口集管71与中间集管72通过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4连结,中间集管72与出口集管73通过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5连结。这是因为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4以并联的方式折回到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5,因此与串联的方式折回的加热介质流路相比,压力损失少,且加热介质的温度下降少。并且,在入口集管71中连结有加热介质供给管76,在出口集管73中连结有加热介质排出管77。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将中间集管72设置于入口集管71与出口集管73之间来增加加热介质的折回次数。
因此,通过加热介质供给管76供给至入口集管71的加热介质(蒸汽)经过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4而流向中间集管72,从中间集管72经过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5而流向出口集管73,并从加热介质排出管77排出至外部。第1加热板51由流经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4及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5的加热介质加热。而且,与第1加热面61接触的同时行走的背衬板C从被加热的第1加热板51的第1加热面61得到传热而温度上升。
此时,流经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4的加热介质相对于入口集管71侧的温度中间集管72侧的温度低,流经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5的加热介质相对于中间集管72侧的温度出口集管73侧的温度低。因此,通过第1加热板51的第1加热面61加热的背衬板C变得几乎没有宽度方向的温度不均。并且,加热介质从纸板输送方向T1的下游(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4)侧流向上游(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5)侧,因此能够确保加热介质与背衬板C的温度差而有效地对背衬板C进行加热。
另外,对第1加热板51中的加热部55由入口集管71、中间集管72、出口集管73、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4及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5构成的结构进行了说明,虽然未图示,但第2加热板52中的加热部55也构成为大致相同的结构。
如此,第1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设置有第1加热面61以凸状弯曲的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面62以凸状弯曲的第2加热板52、以使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朝向外侧的方式将第1加热板51与第2加热板52接合为一体的接合部件53、54、对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进行加热的加热部55以及以使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导向辊56、57。
因此,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通过加热部55加热,因此若背衬板C通过各导向辊56、57以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而行走,则该背衬板C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得到传热而温度上升。此时,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通过接合部件53、54接合,且在外侧设置有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因此相对于呈圆筒形状的现有加热滚筒,能够实现高度方向的薄型化,从而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
并且,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的背面彼此对置并通过接合部件53、54接合,因此即便从第1加热面61及第2加热面侧62向背衬板C传热而温度下降,各加热板51、52彼此推顶而热变形也得以抑制,且背衬板C毫无间隙地紧贴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而得到传热,由此能够有效地对背衬板C进行加热。
在第1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在通过接合部件53、54接合的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中的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使背衬板C的纸板输送方向T1、T2反转的反转辊63。因此,成为背衬板C从第1加热面61通过反转辊63反转输送方向而转移到第2加热面62,从而能够使背衬板C稳定地行走。
在第1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通过第1接合部件53接合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中的纸板输送方向T1、T2的一端部彼此,通过第2接合部件54接合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中的纸板输送方向T1、T2的另一端部彼此,且在第2接合部件54中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有反转辊63。因此,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成为通过接合部件53、54接合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的各端部,即便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的温度下降,各加热板51、52彼此的变形也得以抑制,从而能够使背衬板C毫无间隙地紧贴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来行走。并且,通过在第2接合部件54中设置反转辊63,能够使背衬板C从第1加热面61向第2加热面62平稳地反转。
在第1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在第1加热板51中的一端部侧配置有第1导向辊56,在第2加热板52中的一端部侧配置有第2导向辊57。因此,当背衬板C通过第1导向辊56贴附于第1加热面61而行走,且通过反转辊63反转而转移到第2加热面62时,成为通过第2导向辊57贴附于第2加热面62,从而能够使背衬板C沿各加热板51、52稳定地行走。
在第1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作为加热部55,设置有排列设置于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入口集管71及出口集管73、排列设置于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的中间集管72、连结入口集管71与中间集管72的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4以及连结中间集管72与出口集管73的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5。因此,供给至入口集管71的加热介质经过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4而流向中间集管72,并经过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5而流向出口集管73。此时,经过各加热介质流路74、75的加热介质温度逐渐下降,但经过各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4的加热介质与经过各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5的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因此各加热板51、52向背衬板C的传热量在宽度方向上被均匀化,从而能够抑制背衬板C的加热量的不均。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单面机中,设置对背衬板C进行加热的预热器(纸板加热装置)14,并在波浪形加工的中芯B上贴合通过预热器14加热的背衬板C而制造出单面瓦楞纸板D。因此,预热器14由接合具有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的第1加热板51与第2加热板52而构成,因此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对背衬板C进行加热。
在第1实施方式的单面机中,将预热器14配置于皮带辊41、张力辊42及加压带43的上方。因此,能够抑制预热器14的大型化,因此能够将预热器14配置于在中芯B上贴合背衬板C的机构的上方,从而能够实现装置的紧凑化。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中,设置有在波浪形加工的中芯B上贴合背衬板C而制造出单面瓦楞纸板D的单面机15及在通过单面机15制造出的单面瓦楞纸板D中的中芯B侧贴合表衬板A而制造出双面瓦楞纸板E的双面机20。
因此,单面机15在波浪形加工的芯纸(中芯B)上贴合背衬板C而制造出单面瓦楞纸板D,双面机20在单面瓦楞纸板D中的中芯B侧贴合表衬板A而制造出双面瓦楞纸板E。此时,单面机15中,背衬板C的预热器14由接合具有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的第1加热板51与第2加热板52而构成,因此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对背衬板C进行加热。
[第2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预热器14A配置于皮带辊41等的上方,且具备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板52、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加热部55以及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
第1加热板51在表面部形成有以规定曲率凸状弯曲的第1加热面61,第2加热板52在表面部形成有以规定曲率凸状弯曲的第2加热面62。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配置成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朝向外侧,并通过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接合为一体。
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以使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第1导向辊56配置于第1加热板51中的一端部侧,第2导向辊57配置于第2加热板52中的一端部侧。反转辊63设置于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的另一端部,且使背衬板C的纸板输送方向T1向纸板输送方向T2反转。
第2实施方式的预热器14A设置有使第1导向辊56相对于第1加热板51的第1加热面61接近分开的第1导向辊驱动部81及使第2导向辊57相对于第2加热板52的第2加热面62接近分开的第2导向辊驱动部82。第1导向辊驱动部81例如为气缸,且在驱动杆的前端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第1导向辊56。第2导向辊驱动部82也相同地例如为气缸,且在驱动杆的前端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第2导向辊57。因此,如图4中双点划线所示,通过各导向辊驱动部81、82变更自各加热面61、62的各导向辊56、57的距离,由此能够调整背衬板C相对于各加热面61、62的接触长度(面积)。
另外,各导向辊驱动部81、82并不限定于气缸,可以适用驱动马达、连杆机构、滚珠丝杠机构及齿条齿轮机构等。
加热部55通过蒸汽对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进行加热,且在各加热板51、52的内部沿宽度方向形成多个加热介质流路而构成。
因此,背衬板C由导向辊65引导而引向预热器14A,并通过由第1导向辊56引导,而以与第1加热板51的第1加热面61接触的方式被导引。而且,沿纸板输送方向T1行走的背衬板C通过反转辊63反转输送方向,而以与第2加热板52的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被导引。然后,沿纸板输送方向T2行走的背衬板C由第2导向辊57引导而引向皮带辊41。
此时,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通过在内部加热介质流动而被加热。于是,背衬板C在与第1加热板51的第1加热面61接触的同时行走时进行一次加热,并在与第2加热板52的第2加热面62接触的同时行走时进行二次加热而温度上升。
然而,预热器14A需要将背衬板C加热至规定温度,但例如根据背衬板C的种类(例如,厚度或材质)或行走条件等而传热量不同。因此,例如,当对温度容易上升的薄纸的背衬板C进行加热时,通过各导向辊驱动部81、82加长从各加热面61、62至各导向辊56、57的距离,由此缩小背衬板C相对于各加热面61、62的接触面积。于是,薄纸的背衬板C能够减少来自各加热面61、62的传热量而防止过加热状态。
另一方面,当对温度难以上升的厚纸的背衬板C进行加热时,通过各导向辊驱动部81、82缩短从各加热面61、62至各导向辊56、57的距离,由此加大背衬板C相对于各加热面61、62的接触面积。于是,厚纸的背衬板C能够增加来自各加热面61、62的传热量而防止加热不足状态。
另外,当背衬板C的行走速度慢时,加长自各加热面61、62的各导向辊56、57的距离而缩小背衬板C相对于各加热面61、62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当背衬板C的行走速度快时,缩短自各加热面61、62的各导向辊56、57的距离而加大背衬板C相对于各加热面61、62的接触面积。并且,也可以通过个别驱动各导向辊驱动部81、82,来使从第1加热面61至第1导向辊56的距离与从第2加热面62至第2导向辊57的距离不同。
如此,第2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设置有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接合第1加热板51与第2加热板52的接合部件53、54、对各加热板51、52进行加热的加热部55、以使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导向辊56、57、使第1导向辊56相对于第1加热面61接近分开的第1导向辊驱动部81以及使第2导向辊57相对于第2加热面62接近分开的第2导向辊驱动部82。
因此,根据背衬板C的种类或行走条件,通过各导向辊驱动部81、82调整各导向辊56、57相对于各加热面61、62的位置,由此能够调整背衬板C相对于各加热面61、62的接触长度(接触面积)。其结果,能够轻松地调整背衬板C的加热温度,即便背衬板C的种类或行走条件发生变化,也能够将背衬板C加热至所希望的温度。
[第3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预热器14B配置于皮带辊41等的上方,且具备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板52、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加热部55以及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
第3实施方式的预热器14B设置有调整第1导向辊56的旋转阻力的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3。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3例如为制动装置(摩擦式等),且连结有从外部使设置于第1导向辊56内的刹车片(省略图示)工作的液压配管。
通过该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3调整第1导向辊56的旋转阻力,由此能够调整在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行走的背衬板C的张力。在该情况下,若通过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3加大第1导向辊56的旋转阻力,则在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行走的背衬板C的张力变高,若减小第1导向辊56的旋转阻力,则在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行走的背衬板C的张力变低。
另外,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3并不限定于制动装置,可以适用驱动马达,也可以设置制动装置及驱动马达这两者。
因此,预热器14B需要将背衬板C加热至规定温度,但例如,根据背衬板C的种类(例如,厚度或材质)或行走条件等而传热量不同。例如,当对温度难以上升的厚纸的背衬板C进行加热时,通过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3变更第1导向辊56的旋转阻力,由此调整背衬板C的张力。于是,厚纸的背衬板C相对于第1加热面61及第2加热面62的面压上升而来自该第1加热面61及第2加热面62的传热量增加,从而能够防止加热不足状态。
如此,第3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设置有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接合第1加热板51与第2加热板52的接合部件53、54、对各加热板51、52进行加热的加热部55、以使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导向辊56、57以及调整第1导向辊56的旋转阻力的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3。
因此,根据背衬板C的种类或行走条件,通过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3调整第1导向辊56的旋转阻力,由此能够调整背衬板C的张力而调整背衬板C相对于第1加热面61及第2加热面62的接触面压。其结果,能够轻松地调整背衬板C的加热温度,即便背衬板C的种类或行走条件发生变化,也能够将背衬板C加热至所希望的温度。
[第4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4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预热器14C配置于皮带辊41等的上方,且具备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板52、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加热部55、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以及反转背衬板C的输送方向的反转辊63。
第4实施方式的预热器14C设置有调整反转辊63的旋转阻力的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5。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5例如为制动装置(摩擦式等),且连结有从外部使设置于反转辊63内的刹车片(省略图示)工作的液压配管。
通过该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5调整反转辊63的旋转阻力,由此能够调整在各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行走的背衬板C的张力。在该情况下,若通过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5加大反转辊63的旋转阻力,则在纸板输送方向T1上行走的背衬板C的张力变低,在纸板输送方向T2上行走的背衬板C的张力变高。另一方面,若通过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5减小反转辊63的旋转阻力,则在纸板输送方向T1上行走的背衬板C的张力变高,在纸板输送方向T2上行走的背衬板C的张力变低。
因此,当用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改变背衬板C的传热量时,通过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5调整反转辊63的旋转阻力,由此变更各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的背衬板C的张力。于是,背衬板C相对于各加热面61、62的面压发生变更而来自该各加热面61、62的传热量得以调整。
如此,第4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设置有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接合第1加热板51与第2加热板52的接合部件53、54、对各加热板51、52进行加热的加热部55、以使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导向辊56、57、反转背衬板C的输送方向的反转辊63以及调整反转辊63的旋转阻力的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5。
因此,根据背衬板C的种类或行走条件,通过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5调整反转辊63的旋转阻力,由此能够调整各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的背衬板C的张力而调整背衬板C相对于各加热面61、62的接触面压。其结果,能够轻松地调整背衬板C的加热温度,即便背衬板C的种类或行走条件发生变化,也能够将背衬板C加热至所希望的温度。
[第5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8是第1加热板的主要部分详细图,图9是表示第1加热板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5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预热器14D配置于皮带辊41等的上方,且具备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板52、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加热部55、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以及在各加热板51、52中的端部侧将背衬板C向各加热面61、62按压的第1挤压辊(第1顶推件)86及第2挤压辊(第2顶推件)87。
第5实施方式的预热器14D设置有在第1加热板51中的一端部侧将背衬板C向第1加热面61按压的第1挤压辊86及在第2加热板52中的另一端部侧将背衬板C向第2加热面62按压的第2挤压辊87。当背衬板C通过第1导向辊56与第1加热面61接触时,若在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之间进入空气,则因空气隔热而从第1加热面61向背衬板C的传热效率下降。第1挤压辊86通过在第1加热板51中的纸板输送方向T1的上游侧将背衬板C向第1加热面61按压,由此防止空气进入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之间。相同地,第2挤压辊87通过在第2加热板52中的纸板输送方向T2的上游侧将背衬板C向第2加热面62按压,由此防止空气进入背衬板C与第2加热面62之间。
并且,第5实施方式的预热器14D设置有调整基于第1挤压辊86的按压力的第1按压力调整部88及调整基于第2挤压辊87的按压力的第2按压力调整部89。第1按压力调整部88例如为气缸,且在驱动杆的前端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第1挤压辊86。第2按压力调整部89也相同地例如为气缸,且在驱动杆的前端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第2挤压辊87。
通过该各按压力调整部88、89调整基于各挤压辊86、87的按压力,由此能够调整在各纸板输送方向T1、T2上行走的背衬板C与各加热面61、62之间进入的空气量。
因此,背衬板C由导向辊65引导而引向预热器14D,并通过由第1导向辊56引导,在以与第1加热板51的第1加热面61接触的方式被导引而行走时进行一次加热。而且,沿纸板输送方向T1行走的背衬板C通过反转辊63反转输送方向,且在以与第2加热板52的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被导引而行走时进行二次加热。然后,沿纸板输送方向T2行走的背衬板C由第2导向辊57引导而引向皮带辊41。
此时,通过第1导向辊56与第1加热面61接触的背衬板C通过第1挤压辊86按压于第1加热面61,由此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之间的空气的侵入得以抑制。并且,通过反转辊63与第2加热面62接触的背衬板C通过第2挤压辊87按压于第2加热面62,由此背衬板C与第2加热面62之间的空气的侵入得以抑制。
然而,如图8所示,第1加热板51中,纸板输送方向T1的上游端部侧的曲率设定成大于比纸板输送方向T1上的该上游端部更靠下游侧的曲率。即,设定成第1加热面61上的纸板输送方向T1的上游端部的曲率半径R2小于第1加热面61上的纸板输送方向T1的下游侧的曲率半径R1。因此,当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接触时,相对于第1加热面61的接触角度变大,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之间的楔塞作用减少,变得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之间难以进入空气。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第2加热板52中,纸板输送方向T2的上游端部侧的曲率设定成大于比纸板输送方向T2上的该上游端部更靠下游侧的曲率。
在该实施方式中,无需组合第1挤压辊86或第2挤压辊87的结构,并且,也可以组合第1挤压辊86或第2挤压辊87的结构。
并且,如图9所示,第1加热板51中,在第1加热面61的表面设置有沿与纸板输送方向T1交叉的方向的多个槽部91。该多个槽部91开口于纸板输送方向T1的上游侧,且朝向下游侧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弯曲而开口。因此,当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接触时,即便空气侵入到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之间,也变得该空气从各槽部91排出至外部,从而背衬板C毫无间隙地紧贴于第1加热面61。另外,第2加热板52中,可以在第2加热面62的表面设置多个槽部。
在该实施方式中,无需组合第1挤压辊86及第2挤压辊87的结构以及第1加热面61上的纸板输送方向T1的曲率半径R1、R2的结构,并且,可以组合第1挤压辊86及第2挤压辊87的结构以及第1加热面61上的纸板输送方向T1的曲率半径R1、R2的结构。
如此,第5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设置有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接合第1加热板51与第2加热板52的接合部件53、54、对各加热板51、52进行加热的加热部55、以使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导向辊56、57以及在各加热板51、52中的端部侧将背衬板C向各加热面61、62按压的第1挤压辊86及第2挤压辊87。
因此,背衬板C在第1加热板51中的纸板输送方向T1的上游侧通过第1挤压辊86按压于第1加热面61,并且在第2加热板52中的纸板输送方向T2的上游侧通过第2挤压辊87按压于第2加热面62。于是,当背衬板C与各加热面61、62接触时,能够抑制空气向背衬板C与各加热面61、62之间的侵入,从而能够提高从各加热面61、62向背衬板C的传热效率。
在第5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设置有调整基于第1挤压辊86的按压力的第1按压力调整部88及调整基于第2挤压辊87的按压力的第2按压力调整部89。因此,通过各按压力调整部88、89调整基于各挤压辊86、87的按压力,由此能够调整背衬板C相对于各加热面61、62的粘附力,并能够调整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及第2加热面62的粘附力而调整背衬板C的加热温度。
在第5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第1加热面61及第2加热面62设定成纸板输送方向的上游端部侧的曲率大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曲率。因此,当背衬板C与各加热面61、62接触时,背衬板C相对于各加热面61、62的接触角度变大,背衬板C与各加热面61、62之间的楔塞作用减少,从而能够抑制空气向背衬板C与各加热面61、62之间的侵入。
在第5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第1加热面61及第2加热面62在表面设置有沿与背衬板C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多个槽部91。因此,当背衬板C与各加热面61、62接触而行走时,变得向背衬板C与各加热面61、62之间侵入的空气经过多个槽部91排出至外部,从而能够提高背衬板C相对于各加热面61、62的粘附力而提高传热效率。
[第6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6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预热器14E具备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反转辊63、第1挤压辊86及第2挤压辊87。并且,设置有使各导向辊56、57相对于各加热板51、52的各加热面61、62接近分开的第1导向辊驱动部81及第2导向辊驱动部82、调整第1导向辊56的旋转阻力的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3、调整反转辊63的旋转阻力的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5以及调整基于各挤压辊86、87的按压力的第1按压力调整部88及第2按压力调整部89。
而且,控制装置100能够控制各导向辊驱动部81、82、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3、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5及各按压力调整部88、89。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00根据基于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参考图2)的背衬板C的加热状态,依次调整各导向辊驱动部81、82、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3、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5及各按压力调整部88、89。在该情况下,设置测量基于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的背衬板C的加热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控制装置100以使温度传感器测量出的在第1加热板51上行走的背衬板C的温度或在第2加热板52上行走的背衬板C的温度落入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范围内的方式进行控制。
如此,第6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根据背衬板C的加热状态,依次调整作为对背衬板C进行加热的因素影响大的导向辊56、57的位置、第1导向辊56的旋转阻力、反转辊63的旋转阻力以及挤压辊86、87的按压力,由此能够以高精度调整向背衬板C的传热量。
[第7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7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预热器14F具备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板52、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加热部55、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以及反转辊63。
第1加热板51形成有第1加热面61,第2加热板52形成有第2加热面62,各加热板51、52以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朝向外侧的方式通过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端部彼此接合为一体。
而且,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在纸板输送方向T1、T2的中间位置上通过加强件101背面彼此接合。该加强件101沿各加热板51、52的宽度方向配置,且各加热板51、52中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成为与各加热板51、52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因此,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即便从第1加热面61及第2加热面侧62向背衬板C传热而温度下降,也因加强件101而各加热板51、52的变形得以抑制。另外,可以在第1加热板51与第2加热板52之间以位于各接合部件53、54与加强件101之间的方式设置另一加强件102。并且,也可以由多个部件构成各加强件101,且在宽度方向上部分接合各加热板51、52彼此。并且,沿各加热板51、52的宽度方向配置了加强件101,但也可以沿纸板输送方向T1、T2的输送方向设置加强件101。
如此,第7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作为接合部件,设置有接合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中的纸板输送方向T1、T2的中间部彼此的加强件101。因此,能够通过加强件101抑制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的变形,并通过背衬板C毫无间隙地紧贴于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而得到传热,能够有效地对背衬板C进行加热。
[第8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8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预热器14G具备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板52、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加热部55、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以及反转辊63。
第1加热板51形成有第1加热面61,第2加热板52形成有第2加热面62,各加热板51、52以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朝向外侧的方式通过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端部彼此接合为一体。
而且,设定成形成上游侧的纸板输送方向T1的第1加热面61的曲率小于形成下游侧的纸板输送方向T2的第2加热面62的曲率。即,设定成第1加热面61的曲率半径R11大于第2加热面62的曲率半径R12。当背衬板C从第1加热面61向第2加热面62行走时,背衬板C的温度逐渐上升,因此背衬板C与第2加热面62的温度差小于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的温度差。因此,第2加热面62的曲率大,因此背衬板C与第2加热面62的接触压力变高,从第2加热面62向背衬板C的传热量增加。
如此,第8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设定成形成上游侧的纸板输送方向T1的第1加热面61的曲率小于形成下游侧的纸板输送方向T2的第2加热面62的曲率。因此,背衬板C与第2加热面62的接触压力变高,从而能够有效地对该背衬板C进行加热。
[第9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9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预热器14H具备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板52、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加热部55、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以及反转辊63。
第1加热板51形成有第1加热面61,第2加热板52形成有第2加热面62,各加热板51、52以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朝向外侧的方式通过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端部彼此接合为一体。
而且,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在背面设置有多个叶片106、107。即,第1加热板51在背面沿纸板输送方向T1隔着规定间隔固定有沿第1加热板51的宽度方向的叶片106。并且,第2加热板52在背面沿纸板输送方向T2隔着规定间隔固定有沿第2加热板52的宽度方向的叶片107。在该情况下,多个叶片106、107沿纸板输送方向T1、T2错开配置。
当背衬板C从第1加热面61向第2加热面62行走时,各加热板51、52通过从各加热面61、62向背衬板C传热,而各传热面61、62的温度下降。此时,各加热板51、52因叶片106、107而背面被冷却,由此背面的温度下降。因此,各加热板51、52中,各传热面61、62与背面的温度差减少,从而热变形得以抑制。
另外,可以在固定于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的背面的多个叶片106、107的内部设置冷却介质的流路,以此能够降低各加热板51、52的背面侧的温度而进一步减少与各传热面61、62的温度差。另一方面,在通过加强件抑制了各加热板51、52的变形的基础上,在固定于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的背面的多个叶片106、107的内部设置加热介质的流路,由此能够提高基于各加热板51、52的背衬板C的加热效率。
如此,第9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在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叶片106、107。
因此,各加热板51、52成为各加热面61、62侧的热量被背衬板C带走,背面的热量被叶片106、107带走,从而能够减少各加热板51、52的加热面61、62侧与背面侧的热伸长量的差而抑制各加热板51、52的变形。
[第10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第10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15是表示纸板加热装置的俯视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10实施方式中,如图14及图15所示,预热器14K具备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板52、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作为加热部的空间部113、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以及反转辊63。
第1加热板51形成有第1加热面61,第2加热板52形成有第2加热面62,各加热板51、52以该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朝向外侧的方式通过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端部彼此接合为一体。并且,各加热板51、52通过在宽度方向的各端部分别固定有侧板111、112,而在内部划分有空间部113。而且,该空间部113在一侧侧板111中设置有供给加热介质的入口部114,在另一侧侧板112中设置有排出加热介质的出口部115。
因此,加热部由被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板52及各侧板111、112划分的空间部113构成。而且,加热介质从入口部114供给至空间部113,且从出口部115排出,由此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被加热。
如此,第10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作为加热部,设置有由第1加热板51和第2加热板52划分的空间部113、向空间部113供给加热介质的入口部114及从空间部113排出加热介质的出口部115。
因此,无需在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中形成多个加热介质流路,而能够简化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或加热部的结构,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第11实施方式]
图16是表示第11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17及图18表示纸板加热装置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11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预热器14L具备加热体121、作为加热部的加热介质流路122、123、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以及反转辊63。
加热体121为实心体,且形成有第1加热面124和第2加热面125,沿第1加热面124形成有多个加热介质流路122,沿第2加热面125形成有多个加热介质流路123。
在第1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如图17所示,预热器14M具备加热体131、作为加热部的加热介质流路132、133、134、135、136、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以及反转辊63。
加热体131为实心体,且形成有第1加热面137和第2加热面138,在第1加热面137与第2加热面138之间形成有多个加热介质流路132、133、134、135、136。
并且,在第1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如图18所示,预热器14N具备加热体141、作为加热部的加热介质流路142、143、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以及反转辊63。
加热体141为实心体,且形成有第1加热面144和第2加热面145,沿第1加热面144形成有呈狭缝形状的1个加热介质流路142,沿第2加热面145形成有呈狭缝形状的1个加热介质流路143。
如此,第11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在实心的加热体121、131、141中直接设置加热介质流路122、123、132、133、134、135、136、142、143。因此,变得无需在第1加热板及第2加热板中形成多个加热介质流路,从而能够简化结构而降低制造成本。
[第12实施方式]
图19是表示第12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第12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预热器14P具备第1加热板51、第2加热板52、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加热部150、未图示的第1导向辊及第2导向辊以及未图示的反转辊。
第1加热板51形成有第1加热面61,第2加热板52形成有第2加热面62,各加热板51、52以该第1加热面61和第2加热面62朝向外侧的方式通过第1接合部件53及第2接合部件54端部彼此接合为一体。
加热部150由入口集管151、中间集管152、出口集管153、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4及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5构成。第2加热板52在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固定有入口集管151,第1加热板51在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固定有出口集管153。并且,第1加热板51及第2加热板52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固定有中间集管152。而且,入口集管151与中间集管152通过第2加热板52内的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4连结,中间集管152与出口集管153通过第1加热板51内的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5连结。
因此,供给至入口集管151的加热介质(蒸汽)经过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4而流向中间集管152,从中间集管152经过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5流向出口集管153而排出至外部。第1加热板51由在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5中流动的加热介质加热,第2加热板52由在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4中流动的加热介质加热。而且,与各加热面61、62接触的同时行走的背衬板C从被加热的各加热面61、62得到传热而温度上升。
此时,在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4中流动的加热介质的温度高于在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5中流动的加热介质的温度。因此,背衬板C与第2加热面62的温度差变大,从第2加热面62向背衬板C的传热量增加。
如此,第12实施方式的纸板加热装置中,作为加热部150,设置有沿第2加热板52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4、沿第1加热板51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5及连结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4的下游端部与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5的上游端部的中间集管152。
因此,当背衬板C从第1加热面61向第2加热面62行走时,背衬板C与第2加热面62的温度差小于背衬板C与第1加热面61的温度差。因此,使加热介质从下游侧的第2加热板52的各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4流向上游侧的第1加热板51的各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155。因此,经过各加热介质流路154、155的加热介质温度逐渐下降,但先流向下游侧的第2加热板52,因此能够加大背衬板C与第2加热面62的温度差而有效地对背衬板C进行加热。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导向部设为第1导向辊56及第2导向辊57,将反转引导件设为反转辊63,将第1顶推件设为第1挤压辊86,将第2顶推件设为第2挤压辊87,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代替辊而具有摩擦阻力小的导向面的部件。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加热部55、150中,作为加热介质使用了蒸汽,但也可以是油等液体。并且,加热部55、150并不限定于基于加热介质的加热,也可以适用电加热器。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各加热板51、52的加热面61、62设成以凸状弯曲的形状,但无需遍及纸板输送方向T1、T2的整个区域弯曲,可以在纸板输送方向T1、T2的中间部、上游部及下游部等设置局部平坦部。并且,也可以将各加热板51、52的加热面61、62设成仅将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以凹状弯曲的形状。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纸板加热装置适用于对向单面机15供给的背衬板C进行加热的预热器14来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适用于对中芯B进行加热的预热器12及对表衬板A进行加热的预热器18。而且,也可以将本发明的纸板加热装置适用于压辊式单面机中。
符号说明
10-瓦楞机(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11-原纸架,12-预热器,13-原纸架,14、14A、14B、14C、14D、14E、14F、14G、14H、14K、14L、14M、14N、14P-预热器(纸板加热装置),15-单面机,16-桥接器,17-原纸架,18-预热器,19-涂胶机,20-双面机,21-旋转剪切机,22-纵切压线机,23-横切机,24-不良品排出装置,25-堆纸机,41-皮带辊,42-张力辊,43-加压带,44-上瓦楞辊,45-下瓦楞辊,46-涂胶装置,51-第1加热板,52-第2加热板,53-第1接合部件,54-第2接合部件,55、150-加热部,56-第1导向辊(导向部),57-第2导向辊(导向部),61-第1加热面,62-第2加热面,63-反转辊(反转引导件),71、151-入口集管,72、152-中间集管,73、153-出口集管,74、154-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75、155-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81-第1导向辊驱动部,82-第2导向辊驱动部,83-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5-反转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86-第1挤压辊(第1顶推件),87-第2挤压辊(第2顶推件),88-第1按压力调整部,89-第2按压力调整部,91-槽部,100-控制装置,101、102-加强件(接合部件),106、107-叶片,111、112-侧板,113-空间部,121、131、141-加热体,122、123、132、133、134、135、136、142、143-加热介质流路,A-表衬板(第1衬板),B-中芯(芯纸),C背衬板(第2衬板),D-单面瓦楞纸板,E、F-双面瓦楞纸板,T1、T2-纸板输送方向。

Claims (24)

1.一种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加热板,第1加热面以凸状弯曲;
第2加热板,第2加热面以凸状弯曲;
接合部件,以所述第1加热面和所述第2加热面朝向外侧的方式将所述第1加热板与所述第2加热板接合为一体;
加热部,对所述第1加热板及所述第2加热板进行加热;及
导向件,以使纸板与所述第1加热面和所述第2加热面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
所述接合部件设置有接合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的中间部彼此的加强件,
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各自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加强件的长度与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各自的宽度大致相同,
所述第1加热面及所述第2加热面各自中设定成纸板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侧的曲率大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曲率,以使所述第1加热面和所述第2加热面各自相对于所述纸板的接触角度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接合部件接合的所述第1加热板及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反转纸板的输送方向的反转引导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件具有接合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的一端部彼此的第1接合部件、及接合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的另一端部彼此的第2接合部件,在所述第2接合部件中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有作为所述反转引导件的反转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调整所述反转辊的旋转阻力的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件具有接合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的一端部彼此的第1接合部件、及接合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的另一端部彼此的第2接合部件,
所述导向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的第1导向辊及配置于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的第2导向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的第1导向辊及配置于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的第2导向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使所述第1导向辊相对于所述第1加热面接近分开的第1导向辊驱动部及使所述第2导向辊相对于所述第2加热面接近分开的第2导向辊驱动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使所述第1导向辊相对于所述第1加热面接近分开的第1导向辊驱动部及使所述第2导向辊相对于所述第2加热面接近分开的第2导向辊驱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调整所述第1导向辊的旋转阻力的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调整所述第1导向辊的旋转阻力的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件具有接合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的一端部彼此的第1接合部件、及接合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的另一端部彼此的第2接合部件,
设置有在所述第1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将所述纸板向所述第1加热面按压的第1顶推件及在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将所述纸板向所述第2加热面按压的第2顶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在所述第1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将所述纸板向所述第1加热面按压的第1顶推件及在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将所述纸板向所述第2加热面按压的第2顶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调整基于所述第1顶推件的按压力的第1按压力调整部及调整基于所述第2顶推件的按压力的第2按压力调整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调整基于所述第1顶推件的按压力的第1按压力调整部及调整基于所述第2顶推件的按压力的第2按压力调整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加热面及所述第2加热面在表面设置有沿与纸板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多个槽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件具有接合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的一端部彼此的第1接合部件、及接合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纸板输送方向的另一端部彼此的第2接合部件,
作为所述导向件,设置有在所述第1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与所述第1加热面对置配置的第1导向辊及在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与所述第2加热面对置配置的第2导向辊,设置有使所述第1导向辊相对于所述第1加热面接近分开的第1导向辊驱动部及使所述第2导向辊相对于所述第2加热面接近分开的第2导向辊驱动部,并且设置有调整所述第1导向辊的旋转阻力的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
在通过所述接合部件接合的所述第1加热板及所述第2加热板的纸板输送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反转纸板的输送方向的反转辊、以及调整所述反转辊的旋转阻力的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
设置有在所述第1加热板中的所述一端部侧将所述纸板向所述第1加热面按压的第1顶推件及在所述第2加热板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将所述纸板向所述第2加热面按压的第2顶推件,并且设置有调整基于所述第1顶推件的按压力的第1按压力调整部及调整基于所述第2顶推件的按压力的第2按压力调整部,
设置有根据基于所述第1加热板及所述第2加热板的纸板的加热状态,依次调整所述第1导向辊驱动部及第2导向辊驱动部、所述第1导向辊旋转阻力调整部、所述反转辊旋转阻力调整部以及所述第1按压力调整部及所述第2按压力调整部的控制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第1加热面的曲率设定成小于配置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所述第2加热面的曲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加热板及所述第2加热板在背面设置有叶片。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具有排列设置于与所述第1加热板及所述第2加热板的纸板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入口集管及出口集管、排列设置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的中间集管、连结所述入口集管与所述中间集管的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以及连结所述中间集管与所述出口集管的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具有由所述第1加热板和所述第2加热板划分的空间部、向所述空间部供给加热介质的入口部及从所述空间部排出加热介质的出口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具有在配置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所述第2加热板中沿与纸板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在配置于纸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所述第1加热板中沿与纸板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及连结所述多个上游侧加热介质流路的下游端部与所述多个下游侧加热介质流路的上游端部的中间加热介质流路。
22.一种单面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第2衬板进行加热的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纸板加热装置,且在波浪形加工的芯纸上贴合通过所述纸板加热装置加热的第2衬板而制造出单面瓦楞纸板。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单面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板加热装置配置于在波浪形加工的芯纸上贴合第2衬板的机构的上方。
24.一种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单面机,在波浪形加工的芯纸上贴合第2衬板而制造出单面瓦楞纸板;及
双面机,在所述单面瓦楞纸板中的所述芯纸侧贴合第1衬板而制造出双面瓦楞纸板。
CN201680068634.8A 2015-12-24 2016-11-14 纸板加热装置及单面机以及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90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2267A JP6832060B2 (ja) 2015-12-24 2015-12-24 シート加熱装置及びシングルフェーサ並びに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JP2015-252267 2015-12-24
PCT/JP2016/083701 WO2017110302A1 (ja) 2015-12-24 2016-11-14 シート加熱装置及びシングルフェーサ並びに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0366A CN108290366A (zh) 2018-07-17
CN108290366B true CN108290366B (zh) 2020-09-29

Family

ID=59089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863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90366B (zh) 2015-12-24 2016-11-14 纸板加热装置及单面机以及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70176A1 (zh)
EP (1) EP3375601B1 (zh)
JP (1) JP6832060B2 (zh)
KR (1) KR20180082547A (zh)
CN (1) CN108290366B (zh)
WO (1) WO20171103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09593A1 (en) * 2016-07-08 2018-01-11 Westrock Shared Services, Llc Heat-reflective blank and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heat-reflective blank and container
CN109334127A (zh) * 2018-09-28 2019-02-15 句容市南山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瓦楞纸板加工装置
CN111319309A (zh) * 2018-12-14 2020-06-23 东莞协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机用弧型薄型热板
CN111319310A (zh) * 2018-12-14 2020-06-23 东莞协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机用喷蒸式弧型热板
WO2022112128A1 (en) 2020-11-24 2022-06-02 Fosber S.P.A. Single facer with heating plates for producing corrugated board
CN113263782A (zh) * 2021-05-14 2021-08-17 浙江国立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废弃瓦楞纸制造防潮高强度包装纸箱的生产工艺及其加工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19065A (en) * 1938-09-24 1940-10-22 George W Swift Jr Double backing machine
JPH01269526A (ja) * 1988-04-20 1989-10-2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ダブルフェーサ
DE4212847A1 (de) * 1992-04-16 1993-11-18 Bhs Bayerische Berg Heizvorrichtung für eine Wellpappenanlage
DE69302437T2 (de) * 1992-06-19 1996-09-26 Peters W Maschf Heizgerät zum Erhitzen eines Papierbandes in einer Wellpappen-Herstellungsmaschine
DE19506777A1 (de) * 1995-02-27 1996-08-29 Bhs Corr Masch & Anlagenbau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Wellpappe und Einrichtung hierfür
US5894681A (en) * 1995-05-01 1999-04-20 Inland Container Corporation Automated fabrication of corrugated paper products
DE19821222A1 (de) * 1998-05-12 1999-11-18 Peters W Maschf Vorrichtung zum ortsaufgelösten Vorwärmen einer Materialbahn
JP2000062055A (ja) * 1998-08-25 2000-02-29 Rengo Co Ltd ダブルフェーサ
CN1986209B (zh) * 2005-12-20 2010-08-25 株式会社一索瓦胡伯思威夫特 张力变动吸收装置
CN202851846U (zh) * 2012-09-18 2013-04-03 广东万联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瓦楞机的压辊间隙调节装置
JP6116872B2 (ja) * 2012-11-26 2017-04-19 三菱重工印刷紙工機械株式会社 ウェブの糊付装置及び糊付方法並びに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JP5953267B2 (ja) * 2013-06-07 2016-07-20 株式会社ホニック シート材の位置調整方法及びシート材の位置調整装置
CN104802460A (zh) * 2015-03-18 2015-07-29 天津市三元泰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单面瓦楞纸板生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10302A1 (ja) 2017-06-29
EP3375601A4 (en) 2019-01-09
JP6832060B2 (ja) 2021-02-24
EP3375601B1 (en) 2020-01-01
KR20180082547A (ko) 2018-07-18
CN108290366A (zh) 2018-07-17
US20180370176A1 (en) 2018-12-27
JP2017114005A (ja) 2017-06-29
EP3375601A1 (en) 2018-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0366B (zh) 纸板加热装置及单面机以及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
JP6116872B2 (ja) ウェブの糊付装置及び糊付方法並びに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EP3747645A1 (en) Method for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in corrugating operation
KR20150027220A (ko) 판지 제조에서 및 이에 관한 개선
WO2012071804A1 (zh) 预印面纸瓦楞纸板生产方法及生产线
US20120193026A1 (en) Device for producing corrugated cardboard and related method
WO2014129057A1 (ja) 段ボールシートの糊付装置及び糊付方法並びに段ボール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09070518B (zh) 片材的不良去除装置及方法、片材的不良去除控制装置以及瓦楞纸板的制造装置
EP3042757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warping of double-faced corrugated cardboard sheet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double-faced corrugated cardboard sheet
JP2019177652A (ja) 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JP3477331B2 (ja) 反り発生防止装置付き貼合シート材製造システム
JP2003291230A (ja) 両面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貼り合わせ装置
JP7393908B2 (ja) シングルフェーサおよび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製造装置並びにロールの平行度調整方法
JP2014087950A (ja) シングルフェーサ及び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製造装置並びにシングルフェーサの段成形方法
WO2023243216A1 (ja) 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081143B2 (ja) シングルフェーサ及び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製造装置並びに方法
JP3782799B2 (ja) 包装方法及び包装物
JP2013169657A (ja) シート加熱用ロールとシングルフェーサと段ボールシートの製造装置
US11691376B2 (en) Sheet humidifying device, method, and cardboard sheet manufacturing device
JP2008062627A (ja) 紙シートの加熱方法及び装置
JP2003260743A (ja) 段ボールシート製造装置のプレヒータ
EP4144676A1 (en) Base paper roll supply device, base paper roll supply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cardboard sheet
JP2585150Y2 (ja) ダブルフェーサ
FI59358C (fi) Vaermefoerseglingsapparat
JP2018114734A (ja) ダブルフェー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