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9766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9766A
CN108289766A CN201680067335.2A CN201680067335A CN108289766A CN 108289766 A CN108289766 A CN 108289766A CN 201680067335 A CN201680067335 A CN 201680067335A CN 108289766 A CN108289766 A CN 108289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kage
dough sheet
positive dough
proof socket
absorbent commo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73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9766B (zh
Inventor
手塚晴美
田中聪
木村真由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342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1453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342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9263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89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9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9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9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5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dge leakage preventio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2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 A61F13/53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 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having discontinuous areas of compress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正面片(1)、背面片(2)和吸收体(3),且具有从穿着时的穿着者的下腹侧部经由裆部到背侧部的长度方向(Y)和与长度方向(Y)正交的宽度方向(X),正面片(1)在肌肤侧面和吸收体侧面具有不伴有压纹部的凹凸面和中空部,在正面片(1)配置有至少左右一对从正面片(1)向吸收体(3)局部凹陷而成的防漏槽(6),防漏槽(6)是具有上述正面片(1)和上述吸收体(3)以一体的压密状态凹陷而成的压密部(7)的构造,上述左右一对防漏槽(6)在俯视正面片(1)时分别具有沿长度方向(Y)延伸的波浪形状。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理用卫生巾或失禁垫、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针对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对各部件的材料或构造进行改良,而谋求其功能和穿着感的提升。关于作为部件的正面片或吸收体,也尝试进行上述改良而进行开发。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为了防止卫生巾的变形或起皱等、防止液体的侧漏,而使将正面片与吸收体一体地压缩所得的压缩槽为蜿蜒形状的结构。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为了抑制卫生巾内的吸收体的起皱和侧漏,而在吸收体的两侧分别沿着长度方向配置有压纹的结构。该压纹为多个直线部和圆弧状部交替地配置而成的图案。
进而,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使用将2个片局部压接接合而具有凹凸部的正面片的吸收性物品。就不损割该正面片的凹凸形状地提高防止泄漏或起皱的性能的观点而言,记载有在将正面片与吸收体局部固接而得的点状的压纹间存在2个以上的正面片的凸部。即,通过不使压纹为线状而保持正面片的凹凸。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对将压纹线设置成内外两层的体液吸收性物品进行了记载。就防止肌肤粗糙和防漏的观点而言,记载有使内侧的压纹线与外侧的压纹线的硬度不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4/078085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4-1474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9-14240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4-1135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含肌肤抵接面侧的正面片、非肌肤抵接面侧的背面片和位于上述正面片与上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且具有从穿着时的穿着者的下腹侧部经由裆部到背侧部的长度方向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述正面片在肌肤侧面和吸收体侧面具有不伴有压纹部的凹凸面和中空部,在该正面片上配置有至少左右一对从上述正面片向上述吸收体局部凹陷而成的防漏槽,上述防漏槽是具有上述正面片和上述吸收体以一体的压密状态凹陷而成的压密部的构造,上述左右一对防漏槽在俯视上述正面片时分别具有沿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状。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能够适当参照附图并根据下述记载而变得更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在使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伸长的状态下从肌肤抵接面侧示意性地表示的局部切开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中的正面片的优选方式的局部切开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中的正面片的另一优选方式的局部切开立体图。
图4(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防漏槽的压缩槽的波浪形状的优选方式的平面图,(B)是将(A)所示的压缩槽的外侧弯曲部局部放大而表示的平面图。
图5(A)和(B)是示意性地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作为防漏槽的压缩槽将正面片的突出部压缩的模式的说明图,(C)是示意性地表示利用现有的直线状的压缩槽将正面片的突出部压缩的模式的说明图。
图6(A)是示意性地表示图4(A)的RD-RD截面的截面图,(B)是示意性地表示图4(A)的RE-RE截面的截面图。
图7(A)是表示图5所示的弓形状的防漏槽所具有的凹坑部的排列与受液区域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B)是表示直线形状的防漏槽所具有的凹坑部的排列与受液区域的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8(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防漏槽的压缩槽的波浪形状的另一优选方式的平面图,(B)是将(A)所示的压缩槽的外侧弯曲部局部放大而表示的平面图。
图9(A)是示意性地表示图8(A)的RF-RF截面的截面图,(B)是示意性地表示图8(A)的RG-RG截面的截面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图8所示的压缩槽中宽度方向内侧(受液区域侧)的槽缘的曲率与宽度方向外侧(外缘侧)的槽缘的曲率不同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作为防漏槽的压缩槽的波浪形状的波的高度与正面片的凹凸节距的关系的说明图,(A)表示图2的正面片与图8的压缩槽的组合,(B)表示图2的正面片与图4的压缩槽的组合,(C)表示图3的正面片与图8的压缩槽的组合,(D)表示图3的正面片与图4的压缩槽的组合。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包括高压缩部和低压缩部的组合的压缩槽的优选方式的平面图,(A)表示图4的压缩槽的情况,(B)和(C)表示图8的压缩槽的情况,(D)和(E)表示图10的压缩槽的情况。
图13(A)是对采用由低压缩部包围高压缩部的配置时的张力的波及进行表示的说明图,(B)是对采用高压缩部没有被低压缩部包围的配置时的张力的波及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作为防漏槽的压缩槽配置有多对时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5(A)和(B)是对为图14的压缩槽的配置结构时的受到来自宽度方向的外力时的变形示意性地进行表示的说明图,(C)和(D)是对为图1的压缩槽的配置结构时的受到来自宽度方向的外力时的变形示意性地进行表示的说明图。
图16是对由图14的排泄部对应区域隔开而配置的2对非压缩区域示意性地进行表示的平面图。
图17(A)是对实施例1的试样中的压缩槽附近的截面进行拍摄所得的代用作附图的照片,(B)是对比较例1的试样中的压缩槽附近的截面进行拍摄所得的代用作附图的照片,(C)是从正面片上拍摄对实施例1的试样进行防漏试验而注入6g的状态所得的附图代表照片,(D)是从正面片上拍摄对比较例1的试样与实施例1同样地注入6g的状态所得的附图代表照片。
图18是在使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伸长的状态下从肌肤抵接面侧示意性地表示的局部切开立体图。
图19(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防漏槽的优选方式的平面图,(B)是放大表示(A)所示的防漏槽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20(A)是表示图19(B)中的RA-RA截面的截面图,(B-1)和(B-2)是表示图19(B)中的RB-RB截面的截面图,(C)是表示图19(B)的RC-RC截面的截面图。
图21(A)和(B)是示意性地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防漏槽将正面片的突出部压缩的模式的说明图,(C)是示意性地表示利用现有的直线状的防漏槽将正面片的突出部压缩的模式的说明图。
图22(A)~(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防漏槽中的压密部的形状的其他具体例的平面图。
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压密部的隔开距离与正面片的凹凸节距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4(A)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防漏槽的另一优选方式的平面图,(B)是放大表示(A)所示的防漏槽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25(A)~(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防漏槽中的压密部的形状的其他具体例的平面图。
图26(A)是表示图24(B)中的RA-RA截面的截面图,(B)是表示图24(B)中的RB-RB截面的截面图,(C)是表示图24(B)的RC-RC截面的截面图。
图27(A)是示意性地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多个防漏槽在排泄部对应区域分别并排配置在两侧部、且使在两侧部分别相邻的防漏槽彼此的压密部以在长度方向错开的节距排列的状态的平面图,(B)是(A)的局部放大图。
图28(A)和(B)是表示实施例2和比较例2的试样中的防漏槽的平面形状的图,(C)和(D)和(E)是对上述防漏槽附近的试样的截面进行拍摄所得的代用作附图的照片。
图29(A)~(C)是将实施例2和比较例2、3的液体残留试验时的防漏槽附近的状态与测定所得的L值一同表示的代用作附图的照片,(D)~(F)是表示实施例2和比较例2、3的防漏试验中注入液体时的状态的代用作附图的照片,(G)~(I)是表示实施例2和比较例2、3的注入时的防漏槽外侧的状态的代用作附图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在防漏槽的周边维持基于正面片的凹凸的蓬松性,且能够兼顾防漏槽对起皱和液体侧漏的优异的防止性能和正面片带来的柔软的肌肤触感性和干爽感等优异的穿着感。
在吸收性物品中,就穿着感的提升的观点而言,对接触肌肤的正面片要求更柔软的肌肤触感和干爽感的进一步提升。对此尝试使正面片具有凹凸而使其蓬松,使肌肤触感和透气性、液体透过性进一步提升。关于该方面,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正面片中具有压接部,在该部分变硬,因此,要求不具有该压接部的更蓬松而柔软的结构等。但是,在该正面片中,利用压接部的液体捕捉性来弥补点状的压纹间的液体防漏性,因此,若仅是不具有压接部,则反而难以维持液体侧漏防止性。
此外,正面片的蓬松的凹凸部分因其柔软性而容易在与作为防漏槽的上述压缩槽或压纹等邻接的部分被压溃(压扁)。在正面片具有中空部时尤其容易被压扁。如此一来,在将该正面片组入吸收性物品时,存在蓬松的正面片本来的功能受损而无法充分发挥的情况。
作为防漏槽的压缩槽等如上所述,就防止起皱或液体的侧漏的观点而言非常有用,但难以与具有凹凸的蓬松的正面片并存。关于该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中没有记载。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能够在防漏槽的周边维持基于正面片的凹凸的蓬松性,并且兼顾防漏槽对起皱和液体侧漏的优异的防止性能和正面片带来的柔软的肌肤触感性和干爽感等优异的穿着感。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一面参照附图,一面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发明中,可适当选择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事项而组入对方的实施方式中。
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以下,也称为卫生巾)10包含肌肤抵接面侧的正面片1、非肌肤抵接面侧的背面片2和位于正面片1与背面片2之间的吸收体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而,在正面片1的肌肤抵接面侧的两侧层叠有侧片4。侧片4与背面片2向吸收体3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形成作为卫生巾10在内裤等的固定机构的翼部5。在该片的层叠构造中,卫生巾10的外周缘成为在其中没有插入吸收体3地被接合的外周封合部9。
正面片1具有在肌肤侧面和吸收体侧面(非肌肤抵接面侧)设置有不伴有压纹部的凹凸面和中空部的蓬松构造。此处言及的压纹部是指设置在正面片的、与其周围相比高密度化且纤维彼此熔接的部分,该部分没有形成于吸收体。因此,换言之,压纹部是设置在正面片且没有到达吸收体的高密度化熔接部。由此,下述压缩部6与此处言及的压纹部存在区别。作为具有设置有不伴有压纹部的凹凸面和中空部的蓬松构造的正面片,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13-133574号公报中有所记载。由此,正面片1作为与穿着者的肌肤直接接触的部分,肌肤触感柔软,透气性良好,具有快速的液体透过性而不易产生残液。
在该正面片1上,从正面片1向吸收体3局部凹陷而成的作为防漏槽的压缩槽6至少在宽度方向配置有左右一对。左右一对压缩槽6、6在俯视正面片1时分别具有沿长度方向(Y方向)延伸的波浪形状。该波浪形状优选以沿卫生巾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L为轴左右对称。由此,成为在包括压缩槽6的周边在内的压缩槽6以外的部分大范围地具有充分维持正面片1的上述蓬松构造的区域的卫生巾10。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防漏槽为整体成为压缩槽的形态。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种形态。即,并不限于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防漏槽整体具有正面片1和吸收体3以一体的压密状态凹陷而成的压密部7的构造,也可以为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在防漏槽的一部分具有压密部7的构造。在任一情况下,在俯视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状的防漏槽均从正面片1向吸收体3在厚度方向上有效地凹陷,由此具有防止排泄液的侧漏的功能。
该正面片1的蓬松构造和压缩槽6的波浪形状的详情将在下文进行叙述。
卫生巾10为具有长度方向(Y方向)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纵长形状。长度方向是穿戴卫生巾10时将穿着者的下腹侧部与背侧部经由裆部连接的方向。即,卫生巾10在穿着时以下述方式使用:使正面片1侧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使长度方向从穿着者的下腹部经由裆部到背侧部而配置,且使宽度方向朝向将左右的腿连接的方向而配置。此时,将翼部5、5弯折并绕至内裤的裤裆部分,利用翼部5所具有的粘接部(未图示)将卫生巾10固定。
卫生巾10具有与穿着者的排泄点对应地配置的排泄部对应区域C。进而,能够划分为配置在比排泄部对应区域C靠前方的下腹部的前方部F和配置在后方的臀部侧的后方部R。此外,在排泄部对应区域C的宽度方向上,特别将比下述压缩槽6、6靠内侧的直接承接排泄液的区域称为受液区域C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该3个区域是将卫生巾10在长度方向上3等分地划分的区域,存在翼部的区域为排泄部对应区域。该划分可配合根据使用目的等改变的吸收性物品的大小而设定。例如,通常,在白天用的卫生巾等前后对称地形成时,将卫生巾在纵向上3等分时的中央部分成为排泄部对应区域。夜间用的卫生巾等在后方具有覆盖臀部的左右宽幅的后方翼部,因此,排泄部对应区域位于将卫生巾在长度方向上2等分时的前侧的靠中央部分。此外,在不管白天用、夜间用均具有向短裤的裆部弯折而固定的翼部时,该翼部所存在的区域成为排泄部对应区域。另一方面,在不具有翼部时,排泄部对应区域一般为将卫生巾10在长度方向Y三等分时的中央的区域。
在本发明中,只要事先不特别进行说明,则将与人体接触的一侧称为肌肤面侧或肌肤抵接面侧或者正面侧,将与此相反的一侧称为非肌肤面侧或非肌肤抵接面侧或者背面侧。将在穿着时位于人体的前侧的方向称为前方,并将其端部作为前端部,将位于后侧的方向称为后方,并将其端部作为后端部而进行说明。此外,将吸收性物品的正面或背面的法线方向称为厚度方向,并将其量称为厚度。
接着,对正面片1进行说明。
正面片1在肌肤侧面Z1与吸收体侧面(非肌肤侧面)Z2分别具有不伴有压纹部的凹凸面11(有时进行区别而将肌肤侧面Z1的凹凸面称为凹凸面11A,将吸收体侧面Z2的凹凸面称为凹凸面11B)。另外,凹凸面11是指除利用下述压缩槽直接压缩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凹凸面11配置在压缩槽6以外的正面片1的整个区域。
正面片1因两面的凹凸面11而具有厚度,且在该厚度部分具有中空部。利用该凹凸面和中空部,使正面片1成为蓬松且柔软的肌肤触感者,且透气性优异。而且,凹凸面由于不具有压纹部,因此不存在变硬的部分,基于体压的变形顺畅而相对于肌肤的追随性、服贴性优异。此种正面片1特别优选是利用热风法形成的热风无纺布。此外,就柔软性的观点而言,正面片1优选由1片无纺布构成。
参照图2和图3对正面片1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但是,正面片1并不限定于图2和图3的形态,只要是两面为不伴有压纹的凹凸面且具有中空部而蓬松的结构,就能够采取各种形态。
图2所示的正面片1A具有:肌肤侧面Z1的第一突出部21;和向与该第一突出部21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吸收体侧面Z2的第二突出部22。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在俯视交叉的不同方向的各个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多个。上述不同方向是指例如卫生巾10的长度方向(Y方向)和宽度方向(X方向)。但是,交叉的不同方向并不限定于该正交的X方向、Y方向,包括以各种角度交叉的互不相同的方向。该交替配置在片平面方向配置有多个。就尽量使体压对第一突出部21的载重均匀化而提高形状保持性的观点而言,优选在该多个排列中邻接地并行的排列彼此的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的交替配置为错开半节距的交错配置(锯齿状配置)。
第一突出部21具有中空部21K,第二突出部22具有中空部22K。第一突出部21的中空部21K是在吸收体侧面Z2开口的内部空间,形成吸收体侧面Z2的凹部(以下,也称为吸收体侧凹部21K)。第二突出部22的中空部22K是在肌肤侧面Z1开口的内部空间,形成肌肤侧面Z1的凹部(以下,也称为肌肤侧凹部22K)。由此,正面片1A的肌肤侧面Z1具有第一突出部21和肌肤侧凹部22K在俯视交叉的不同方向的各个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多个的凹凸面11A。此外,正面片1A的吸收体侧面Z2具有第二突出部22和吸收体侧凹部21K在俯视交叉的不同方向的各个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多个的凹凸面11B。
正面片1A成为如下构造:除下述压缩槽6以外,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不伴有压纹部地在平面方向上相连。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正面片1A不具有折弯部而整体形成为连续的曲面。此处的“连续”是指不具有纤维断开的部分或贯通孔。该贯通孔并非指如纤维间的间隙那样的微细的孔,而是指纤维断开的部分。例如,能够将以圆当量径为1mm以上的孔定义为贯通孔。正面片1不具有此种贯通孔。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为顶部带弧度的圆锥台形状或半球状。即,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分别为独立的圆顶状的突出形状而并非条纹状。另外,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并不限定于上述形状,只要为独立的突出形状,则可以为任意形态,例如,实际上为各种锥体形状(本说明书中,锥体形状指的是广泛包含圆锥、圆锥台、角锥、角锥台、斜圆锥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的内部空间21K和22K成为与各突出部的外径相似的顶部有弧度的圆锥台形状或半球状的空间。
在正面片1A的肌肤侧面Z1和吸收体侧面Z2,中空部21K和中空部22K的开口部分成为由将第一突出部21、21彼此连结、将第二突出部22、22彼此连结的脊部23隔开的独立空间。在正面片1的片厚度方向上,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经由壁部24相连,壁部24划分内部空间21K和22K。该壁部24是以包围内部空间的方式在平面方向形成为环状、且使该环在片厚度方向上连续的形状。此处言及的“环”只要在俯视时形成为环形的连续形状,则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是俯视时为圆、椭圆、矩形、多边形等任意形状。就很好地维持片的连续状态的方面而言,优选为圆或椭圆。图2的正面片1A成为两突出部经由壁部24和脊部23连续的片构造。
此外,壁部24具有在沿着环的任一地点均沿着其立起方向的纤维取向性。换言之,壁部24在与第二突出部22的关系中,具有向第二突出部22的顶点22T收敛的辐射状的纤维取向性。具体而言,为日本专利特开2012-136790号公报的段落[0014]~[0020]记载的纤维取向性。
在观察正面片1A的整体时的片厚度中,第一突出部21、壁部24、第二突出部22典型地定义为3等分地被划分出的部位。它们的厚度根据片厚度自然地规定(P1=P2=P3)。但是,在第一突出部21与第二突出部22的顶部的尖度或曲率不同时,也可以将截面中为直线状的相对较窄的部分作为壁部24,将从该处弯曲而带有弧度的区域分别作为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在后者的定义中,在例如第一突出部21与第二突出部22相比曲率较小(曲率半径较大)而为平缓的曲面时,成为如下形态:第二突出部22与第一突出部21相比在片厚度方向上被划分得较长,而整体在厚度方向上存在偏倚。
正面片1A具有优异的缓冲性。
正面片1A在两面与其他部件或肌肤等以较小的面积接触,而具有对于该部件或肌肤的三维动作也能够追随而柔软地变形的立体缓冲性。此外,由于具有中空部21K、22K,成为肌肤接触正面片1A时的触感柔软的缓冲性。而且,由于在中间具有壁部24,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相对于应力能够进行不相互干涉的独立的变形,具有立体的缓冲性。进而,环状的壁部24将第一突出部21与第二突出部22连接,使对一个突出部施加的应力环状地分散,而减轻对另一突出部的波及。由此,具有不会出现正面片1A整体完全压溃的情况的缓冲性。此外,利用该应力分散,正面片1A整体的形状保持性高,即使被压扁,形状恢复力也较大。此外,在壁部24,如上所述,具有在环的任一地点均沿着立起方向的纤维取向性,由此,产生稳固的刚性而提高上述缓冲性。
其结果是,正面片1A即使在例如卫生巾10的包装状态或持续穿着时,也不易丧失初始的缓冲性。
正面片1A具有较高的液体透过性而不易残留液体,且具有优异的透气性。
正面片1A利用两面的突出部而具有使肌肤与吸收体隔开的蓬松性,且利用两面的中空部21K、22K具有优异的液体透过性,不易残留液体。同时,透过的液体不易返回至肌肤侧。进而,由于上述两面以小面积接触的构造和中空部21K、22K,能够抑制与肌肤的接触面积,透气性优异。利用这些结构,在尿液、粪便、经血、阴道分泌物的排泄后,也能够广泛应对而使极为良好且清爽的干爽感持续。
尤其是,能够利用独立的多个中空部21K、22K分散捕获排泄液并快速地使其从肌肤分离。由此,能够使液体不滞留在正面片1A正面而快速地转移至吸收体3。具体而言,在排泄物为经血或软便等粘度较高而渗透性较低的物质时,一旦被分散捕获至肌肤侧面Z1的肌肤侧凹部(第二突出部的中空部)22K,能够有效地抑制与肌肤的接触。此外,一度被捕获的液体从壁部24被取入至第一突出部21的内部空间21K而被捕获。进而,在排泄物为尿液等粘度较低而渗透性较高的物质时,从第一突出部21直接透过,也取入至吸收体侧面Z2的吸收体侧凹部(第一突出部21的中空部)21K。由此,层叠无纺布10中的排泄物的分散捕获得到促进,高效率地向吸收体3转移,具有较高的液体透过性。
正面片1除上述正面片1A以外,也可以为例如图3所示那样的正面片1B。
在图3所示的正面片1B,肌肤侧面Z1的第三突出部25与吸收体侧面Z2的第四突出部26具有沿长度方向(Y方向)延伸的条纹状的突出形状。第三突出部25和第四突出部26彼此向相反方向突出,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交替地配置而具有如波形铁板(corrugatedgalvanised iron)那样的波浪形状。
第三突出部25具有中空部25K,第四突出部26具有中空部26K。第三突出部25的中空部25K是在吸收体侧面Z2开口的内部空间,形成吸收体侧面Z2的条纹状的凹部(以下,也称为吸收体侧凹部25K)。第四突出部26的中空部26K是在肌肤侧面Z1开口的内部空间,形成肌肤侧面Z1的条纹状的凹部(以下,也称为肌肤侧凹部26K)。由此,正面片1B的肌肤侧面Z1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突出部25和肌肤侧凹部26K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多个的凹凸面11A。此外,正面片1B的吸收体侧面Z2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四突出部26和吸收体侧凹部25K在宽度方向交替地配置有多个的凹凸面11B。
该正面片1B也是,除了下述压缩槽6以外,不伴有压纹部地第三突出部25和第四突出部26连续地交替地相连,由不存在折弯部的连续的曲面构成。由此,正面片1B具有使肌肤与吸收体隔开的蓬松性,具有优异的缓冲性。此外,利用上述蓬松高度和基于中空部的液体透过性,不易残留液体,且不易产生回液。而且,透气性优异,穿戴时的干爽感容易持续。
卫生巾10包括如上所述的正面片1,且在正面片1上具有至少左右一对从正面片1向吸收体3局部凹陷而成的压缩槽6。
压缩槽6是通过压缩将部件的构成纤维压接且压密而得的部分。利用压接而将液体在宽度方向的移动阻断。此外,利用压密而毛细管力高于其他部分,将液体向厚度方向内部引入的力较强地作用。由此,压缩槽6发挥对液体移动的阻断功能。
接着,以下对作为该防漏槽的压缩槽6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压缩槽是指正面片1和吸收体3一体地被压缩而形成的槽。换言之,防漏槽为具有上述正面片和上述吸收体以一体的压密状态凹陷而成的压密部7的构造,成为压密部7形成底部的槽形状。槽具有左右的侧壁部和底部,压缩槽6、6的底部与压缩槽的周边部、即没有形成压缩槽的部分相比,正面片1和吸收体3各自的密度变高。由此,压缩槽是指至少其底部的密度高于周边部的槽。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压密部”是指与其周围相比密度较高地凹陷的部分,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代表性地是由对部件施加压力而高密度化的方法制作。
压缩槽6在俯视时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状。即,是在俯视时具有特定宽度并且外缘形成为波浪形地线状延伸的形状。该波浪形状优选形成为以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L为轴左右对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压缩槽6在排泄部对应区域C的左右两侧的位置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配置。但是,压缩槽6的配置并不仅限定于排泄部对应区域C,也可以从排泄部对应区域C到达前方部F和后方部R。
进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压缩槽6、6分别是连绵起伏(波状相连)地延伸的整体形状向卫生巾10的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的1个较大的平缓的弓形(arch)形状。该弓形状发挥下述作用:提高下述基于波浪形状的张力缓和作用,并且作为卫生巾10整体,吸收、缓和穿戴时的宽度方向的压力。由此,受液区域C1的部件结构的起皱得以抑制,正面片1的具有中空部的两面凹凸面的蓬松构造在穿戴时也容易维持,因此优选。
以下,参照图4~16对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槽6的具体例进行说明。但是,压缩槽6并不限定于这些形态,只要为能够保持正面片1的蓬松构造的波浪形状,则能够采取各种形态。此外,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防漏槽并不限定于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在图4(A)中表示作为防漏槽的1例的压缩槽6A。
图4(A)的压缩槽6A为使槽宽一定地蜿蜒的形状。即,压缩槽6A是一面将卫生巾10的宽度方向内侧(受液区域侧)的内槽缘61与卫生巾10的宽度方向外侧(外缘侧)的外槽缘62之间的规定宽度t保持为一定、一面在槽的延伸线上蜿蜒的曲线形状。由此,在压缩槽6A的延伸线的边缘,如图5(C)所示的因直线状压缩槽99引起的正面片1A的突出部的连续压溃得以避免。其结果是,在压缩槽6A的周边或边缘产生保留正面片1A的突出部的区域。例如,在正面片1A中,沿着压缩槽6A的波在其周边,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参照图5(A))不连续地得以存续。在正面片1B中,条纹状的第三突出部25和第四突出部26因压缩槽6A的波而仅限于局部的压缩地得以存续(参照图5(B))。由此,基于正面片1B的两面凹凸面的蓬松性能够缓和压缩槽6A的周边的硬度,也对卫生巾10的外缘部分赋予柔软性,具有良好的穿戴感。另外,图5(A)~(C)中,阴影部分表示突出部被压溃的部分。
而且,在压缩槽6A的偏向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弯曲部63的内侧(受液区域C1侧)存在由压缩槽6A包围的正面片1的凹坑部12(参照图4(B))。在该凹坑部12存在正面片1的具有中空部的两面凹凸面的蓬松构造(参照图6(A))。因此,虽然位于卫生巾10的靠宽度方向的外周缘的位置,也能够发挥正面片1的上述液体透过性。抑制该液体透过性扩散的液量而有助于压缩槽6A的液体阻断功能。此外,外侧弯曲部63作为压缩槽6A的一部分,上述毛细管力较强地作用。由于该外侧弯曲部63包围凹坑部12,如下发挥作用:利用压缩槽自身引入液体,并且,在凹坑部12内围挡而暂时保持液体,且促进正面片中的液体透过。凹坑部12利用此种正面片1与压缩槽6A的外侧弯曲部63的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液体的侧漏。进而,由于在凹坑部12存在正面片1的中空部,因此质感优越,不易产生来吸收体的回液。此外,在该凹坑部12,与压缩槽6A保持适当的距离,因此,从突出部滴落的液体不易超过压缩槽6A,在该方面也能够有效抑制液体的侧漏。
此外,由于压缩槽6A整体为上述弓形状,因此与直线形状的压缩槽相比存在较多的凹坑部12,且以包围受液区域的方式存在凹坑(参照图7(A)、(B))。由此,弓形状的压缩槽6A与直线形状的压缩槽相比,能够更有效抑制侧漏。更具体而言,图7(A)的弓形状的压缩槽6A与图7(B)的直线形状的压缩槽相比,凹坑部12与受液区域C1的距离从长度方向的中央向前后部去均不会变远而保持相对一定的距离。由此,压缩槽6A的多个凹坑部12能够以包围的方式承接从受液区域C1向四周扩散的液体,对防止液体横向泄漏非常有用。
此外,由于波浪形状的压缩槽6A、6A左右对称地配置,如图4(A)所示,偏向外侧的外侧弯曲部63彼此相对配置。由此,外侧弯曲部63、63彼此间的距离W1(内槽缘61、61间的距离)与通常的直线状的压缩槽间相比变宽,对其间的正面片1的张力减小。其结果,在从外侧弯曲部63、63的周边到受液区域C1的宽度方向的区域,正面片1的中空部的压溃得以抑制而容易保留内部空间。维持基于正面片1的两面凹凸的蓬松性,充分展现上述较高的缓冲性、基于该较高的缓冲性的柔软的肌肤触感、优异的液体透过性和透气性。而且,如上所述,压缩槽6A、6A分别为整体向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的1个较大的平缓的弓形状,这也有助于使张力减弱,有助于正面片1的上述作用。
进而,如图4(A)所示,偏向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弯曲部64、64也彼此相对配置。内侧弯曲部64、64彼此间的距离W2比外侧弯曲部63、63彼此间的距离W1短,对正面片1的张力FF相对较强地作用(参照图6(B))。由此,在内侧弯曲部64、64彼此之间,压缩槽6A中的厚度方向的液体引入力较强地作用。
如此,在一对波浪形状的压缩槽6A、6A间,沿着卫生巾10的长度方向交替地具有对正面片1作用较强的张力的部分和作用较弱的张力的部分。由此,基于正面片1的蓬松性的缓冲性和液体透过性与基于压缩槽6A的液体阻断功能平衡性良好地发挥作用。
此外,在压缩槽6A的宽度方向外侧也产生相同的作用,进一步缓和胯下感觉到的硬度,且不存在残液而赋予良好的干爽感。在内侧弯曲部64的外侧,如图6(B)所示,存在正面片1的凹凸面的蓬松构造而产生缓冲性和柔软的肌肤触感,有较高的液体透过性而获得良好的干爽感。此外,在外侧弯曲部分63的外侧,与外周封合部9的距离比内侧弯曲部64短,利用压缩槽6A的张力而发挥液体的阻断功能。因此,沿着卫生巾10的宽度方向,在压缩槽6A的宽度方向内侧(卫生巾10的受液区域C1侧)和宽度方向外侧(卫生巾10的外缘侧)展现不同的作用。由此,在卫生巾10整体,基于正面片1的蓬松性的缓冲性和液体透过性与基于压缩槽6A的液体阻断功能平衡性更好地发挥功能。
进而,波浪形状的压缩槽6A包括外侧弯曲部分63和内侧弯曲部64,不包含直线部分。即,为不具有折弯部分的曲线状。由此,不易产生折弯的角部分的积液而干爽感优异。此外,即使是穿戴时的外力作用,也不产生折弯部分的有棱角的变形而为柔软的变形,维持柔软的肌肤触感。此外,容易贴合于肌肤。
压缩槽6的波浪形状除上述图4(A)所示的蜿蜒的形状以外,也可为如图8(A)所示的在宽度方向上存在缩细部的形状。
图8(A)的压缩槽6B中,卫生巾10的宽度方向内侧(受液区域侧)的内槽缘61与卫生巾10的宽度方向外侧(外缘侧)的外槽缘62之间的宽度不一定,交替地具有多个最大宽度tm和最小宽度ts。压缩槽6的波浪形状是内槽缘61和外槽缘62用曲线将最大宽度tm和最小宽度ts之间平缓地连接而成的形状。最小宽度ts的部分为缩细部65。对此,将最大宽度tm的部分称为扩宽部66。在该缩细部65与扩宽部66之间,槽的宽度平缓地变化,成为压缩槽6B的波浪形状。因此,此时,也是不具有直线状部分的不存在折弯部分的曲线状。
在图8(A)的压缩槽6B中,在缩细部65的两侧(受液区域侧和外缘侧)存在正面片1的具有中空部的两面凹凸面的蓬松构造(参照图9(A))。此外,缩细部65本身也为最小宽度ts,因此,与压缩槽6B的其他部分相比刚性不高。利用此种结构,缩细部65的周边的柔软性与上述压缩槽6A的柔软性相比更高。另一方面,扩宽部66为最大宽度tm而具有最高的液体阻断功能。而且,在压缩槽6B的缩细部65的宽度方向内侧,与压缩槽6A同样地存在凹坑部12(参照图8(B))。该凹坑部12展现基于上述蓬松构造的正面片1与波浪形状的压缩槽6B的相互作用的液体的围挡功能,能够有效抑制液体的侧漏。
进而,压缩槽6B的波浪形状优选形成为以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L为轴左右对称。由此,在压缩槽6B、6B间,与压缩部6A时同样地,沿着卫生巾10的长度方向交替地具有对正面片作用较强的张力FT的部分和作用较弱的张力FS的部分(参照图8(A)、图9(A)和(B))。进而,在压缩槽6B、6B各自的宽度方向外侧,也成为张力的强弱与宽度方向内侧同样的重复的模式。由此,基于正面片1的蓬松性的缓冲性和液体透过性与利用压缩槽6B的液体阻断功能平衡性良好地发挥作用。而且,如上所述,压缩槽6B、6B分别为整体上向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的1个较大的平缓的弓形状,这对有助于减弱张力,有助于正面片1的上述作用。
在压缩槽6B,为了更可靠地实现柔软性和抑制液体的侧漏,优选使波浪形状的在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的波的高度如下。即,波浪形状的在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的波的高度在卫生巾10的宽度方向内侧与宽度方向外侧有所不同,优选宽度方向内侧(内槽缘61侧)的波的高度大于宽度方向外侧(外槽缘62侧)的波的高度(参照图10)。
由此,可使液体阻断功能集中在受液区域侧而使其提高,使卫生巾10的宽度方向外侧的接触胯部附近的部分的刚性缓和。此外,通过增大扩宽部66的宽度方向内侧的波的高度,能够使连结缩细部65与扩宽部66的内槽缘61较长,能够有效地防止泄漏。此外,由此,上述凹坑部变大,能够实现基于液体的围挡的暂时保持,能够有效抑制侧漏。
上述压缩槽6B的波的高度是在俯视压缩槽6B时、在槽的边缘的在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的波的高度。作为宽度方向内侧的受液区域侧的波的高度是内槽缘61中的扩宽部66的顶点61T与缩细部65的底部61B之间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波的高低差)M1(以下,称为波的高度M1)。此外,作为宽度方向外侧的外缘侧的波的高度是外槽缘62中的扩宽部66的顶部62T与缩细部65的底部62B之间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波的高低差)M2(以下,称为波的高度M2)。
就上述作用的观点而言,优选的是,该受液区域侧的波的高度M1大于外缘侧的波的高度M2。在该大小关系中,波的高度的差(M1-M2)也根据物品的大小等的不同而不能一概而定,但在例如为生理用卫生巾时,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此外,上述波的高度(M1-M2)优选为9.0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具体而言,上述波的高度的差(M1-M2)优选为0.5mm以上且9.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上且5.0mm以下。此种大小关系优选在长度方向的相同位置成立。
进而,在压缩槽6的任一形态下,就使正面片1的具有中空部的两面凹凸面的蓬松构造更可靠地存续的观点而言,均优选具有如下结构。即,优选如图11所示,压缩槽6的在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的波的高度M1比正面片1的宽度方向的凹凸的节距M3小。由此,压缩槽6与正面片1的突出部重叠的区域变小,在压缩槽6的周边,正面片1的凹凸面不易压溃,因此优选。
此处的压缩槽6的波的高度是上述定义的在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的波的高度。典型的是内槽缘61的波的高低差。例如,在压缩槽6B中,如上所述,是指扩宽部66的内槽缘61的顶点61T与缩细部65的内槽缘61的底点61B之间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波的高低差)M1。此外,在压缩槽6A中,是指蜿蜒线上的内槽缘61的最靠受液区域侧的顶点61T与距离受液区域侧最远的底点61B之间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波的高低差)。
此外,正面片1的宽度方向的凹凸节距M3是指在正面片1的肌肤抵接面侧,将突出部与凹部作为1组的重复单元时的宽度方向的突出部间的长度。
压缩槽6的波的高度(M1)相对于正面片1的凹凸的节距(M3)的比(M1/M3),就保持正面片1的凹凸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9以下,更优选为0.8以下,进而优选为0.7以下。此外,就维持凹坑部内的中空构造的观点而言,上述比(M1/M3)优选为0.1以上,更优选为0.2以上,进而优选为0.3以上。更具体而言,上述比(M1/M3)优选为0.1以上且0.9以下,更优选为0.2以上且0.8以下,进而优选为0.3以上且0.7以下。
压缩槽6的波的高度(M1)也根据应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大小或用途而不同,但在例如为生理用卫生巾时,就防止经血的泄漏的观点而言,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1.5mm以上,进而优选为2mm以上。此外,就抑制刚性变高的压缩槽部的面积而消除穿戴不适感的观点而言,波的高度(M1)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8mm以下,进而优选为6mm以下。
正面片1的凹凸的节距(M2)也根据应用的吸收性物品的大小或用途而不同,但在例如为生理用卫生巾时,就维持正面片的蓬松构造而使穿戴时的缓冲性提升的观点而言,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2.5mm以上,进而优选为3mm以上。此外,就维持正面片的顺滑的肌肤触感的观点而言,节距(M2)优选为12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下,进而优选为8mm以下。
此外,压缩槽6为任一形态时均优选在卫生巾10的厚度方向上并不是一律相同的压缩深度,而是将深度不同的高压缩部67和低压缩部68组合而成。高压缩部67是指槽的深度比低压缩部68深的部分,槽底部的密度高于低压缩部68的槽底部的密度。在低压缩部68,与高压缩部67相比,对正面片1的张力有所缓和,正面片1的具有中空部的两面凹凸面的蓬松构造更不易被压溃。此外,由此,能够使卫生巾10的基于波浪形状的压缩部6的柔软的肌肤触感、优异的柔软性进一步提高。
作为具体的方式,能够列举如图12(A)~(E)所示的配置。图12(A)是由高压缩部67和低压缩部68构成压缩槽6A的结构,图12(B)~(E)是由高压缩部67和低压缩部68构成压缩槽6B的结构。图1(A)表示高压缩部67位于偏向压缩槽6A的宽度方向内侧和外侧的部分的方式。图12(B)~(E)表示高压缩部67位于扩宽部66的方式(图12(B)和(D))、高压缩部67位于缩细部65的方式(图12(C)和(E))。可以为任一方式。但是,就基于缩细部65的正面片1的柔软性创造与基于扩宽部66的液体阻断的功能分担的观点而言,更优选为高压缩部67位于扩宽部66的方式。
此外,在任一方式中,就兼顾对液体移动的阶梯式且可靠的阻断功能和进一步的柔软性的观点而言,均更优选高压缩部67由低压缩部68包围的配置。即,优选高压缩部67的前后左右的外周由低压缩部68包围的配置。此时,压缩槽6(6A、6B)的波浪形状、即内槽缘61和外槽缘62带有的波由低压缩部68形成。由此,高压缩部67的张力由于隔着张力比高压缩部67弱的低压缩部68而不易向压缩槽6的槽缘外传递。其结果是,通过形成为上述波浪形状且左右对称配置而产生的张力缓和进一步提高,更容易维持正面片的蓬松构造。此外,利用正面片1的蓬松构造实现上述液体的透过性,并且,对于液体的移动方向构筑低压缩部68、高压缩部67这样的阶梯式的防护壁。即,能够与正面片1的作用协作,利用压接的2级构造和基于纤维密度的梯度的毛细管力的2级构造而有效地阻断液体移动。
参照图13(A)和(B)对由高压缩部67和低压缩部68构成压缩槽6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13(A)表示在卫生巾10的宽度方向上,高压缩部67由低压缩部68包围的方式。即,低压缩部68与高压缩部67的外周邻接,形成压缩槽6的宽度方向内侧的内槽缘61(虽然未图示,但低压缩部68也配置在高压缩部67的宽度方向外侧,形成外槽缘62)。与此不同,在图13(B)中,在卫生巾10的宽度方向上,仅利用高压缩部67形成直到内槽缘61的压缩槽6。高压缩部67在两图中均是将正面片1和吸收体3压缩,使卫生巾10的厚度H1缩短至厚度H2而压接。另一方面,在低压缩部68,如图13(A)所示,对正面片1和吸收体3进行比高压缩部67弱的压缩,使卫生巾10的厚度H1止于厚度H3。因此,高压缩部67的厚度H2形成为比低压缩部的厚度H3薄。此时,在高压缩部67的底部67T,由于压接而作用要将非压缩部分的正面片1引入的张力F1。在低压缩部68,作用比该张力F1弱的张力F2。
在不存在低压缩部68的图13(B)的方式中,底部67T的张力F1直接作用于没有被压缩的周边部W的正面片1。相对不同,在由低压缩部68包围的图13(A)的方式中,底部67T的张力F1的波及因低压缩部68的底部68T的压接部分而受到阻止。因此,对没有被压缩的周边部W的正面片1作用比张力F1弱的低压缩部68的底部68T的张力F2。其结果是,压缩槽6的张力对正面片1的影响进一步减弱。这进一步有助于通过使压缩槽6为波浪形状且左右对称而产生的张力的缓和,更容易维持正面片1的蓬松构造。此外,对于由于压缩槽6的波浪形状而正面片1的突出部的直接压缩得以避免的部分,张力也减弱。因此,与压缩槽6邻接的正面片1更柔软,透气性优异,维持较高的液体透过性。
此外,卫生巾10也可以具有多对上述左右一对的压缩槽6。此时,优选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压缩槽间的隔开区域最宽的一对压缩槽6位于排泄部对应区域C的受液区域C1。
作为上述多对的具体例,能够列举图14所示的方式。在图14中,在压缩槽6P、6P的对的前方部F和后方部R分别配置有压缩槽6Q、6Q的对、压缩槽6R、6R的对。进而,在压缩槽6P、6P各自的宽度方向外侧的隔开间隔的位置配置有压缩槽6S、6S的对。
压缩部6P是,连绵起伏(波状连接)地延伸的整体形状为以包围排泄部对应区域C的受液区域C1的宽度方向外缘的方式弯曲的1个较大的平缓的弓形状。压缩槽6Q以比压缩槽6P短的长度描绘连绵起伏地向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的1个弧,进而在卫生巾10的前端部侧与另一压缩槽6Q连结而成为圆弧状。同样地,压缩槽6R也以比压缩槽6P短的长度描绘连绵起伏地向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的1个弧,并与另一压缩槽6R连结而成为圆弧状。压缩槽6S在压缩槽6P的宽度方向外侧成对地配置。更具体而言,压缩槽6S以用比压缩槽6P短的长度包围压缩槽6P的外缘侧的方式描绘连绵起伏地向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的1个弧。各压缩槽优选与成对者彼此左右对称。
此外,压缩槽6P与压缩槽6S之间成为卫生巾10的两侧的非压缩区域8、8。此外,优选在卫生巾10的左右两侧各者中,压缩槽6P与压缩槽6S左右对称。因此,在两压缩部6P、6S间配置有多个彼此的波后退而形成的凹坑部12S。
进而,压缩槽6Q、压缩槽6R与压缩槽6P的前后端连接,在前后左右4个部位存在连接部69。各连接部69由压缩部的弓形彼此向宽度方向内侧进入的部分形成,因此,成为向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的形状。
在此种存在多对压缩槽的结构中,基于波浪形状的张力缓和的区域变多,在较大的范围内维持正面片1的蓬松构造。而且,对于卫生巾10的穿戴时的宽度方向的外力,能够使基于压缩槽6的压力吸收、缓和进一步提高。由此,受液区域C1的部件结构的起皱得以抑制,正面片1的具有中空部的两面凹凸面的蓬松构造在使用卫生巾10时也更容易维持,因此优选。而且,卫生巾10的外周缘的液体吸收性也更优异。由此,在卫生巾10的穿戴时的各种状况(例如,行走时或工作时的瞬间的体态的变化、长时间的就座姿势的持续等状况)下,均能够防止液体的侧漏而实现充分吸收,因此优选。
例如,在为图14的方式时,如图15(A)和(B)所示,受到来从胯下的外力F9时,压缩槽6P挡住外力F9。此时,压缩槽6P与前后的压缩槽6Q和6R由连结部69连结而成为遍及卫生巾长度方向的防波堤。因此,对压缩槽6P施加的外压F9,由于前后的压缩槽6Q和6R的刚性而对受液区域C1的内侧的波及减弱。此外,由于连结部69为向内侧凹陷的形状,外力F9不易导致前后的压缩槽6Q、6R和其周边的变形。由此,受液区域C1中的起皱、伴随此的正面片1的蓬松构造在穿戴时也容易维持,实现恰当的液体吸收,因此优选。此外,虽未图示,但压缩槽6S成为对外压的第一防波堤,因此,能够进一步阻止外力对受液区域C1的内侧的波及,因此优选。与此不同,如图15(C)和(D)那样包括一对压缩槽时,外力F9的波及根据其力的强度,有时相比于上述情况更强地作用在受液区域C1。因此,包含多对压缩槽就使用时的性能维持的观点而言更优选。
进而,压缩槽6P与压缩槽6S之间的非压缩区域8如图16所示,具有彼此的波后退而形成的凹坑部12S。在凹坑部12S,保留正面片1的蓬松构造。由此,在该部分,也快速地作用液体透过性,作为液体泄漏的进一步的防波堤发挥功能,因此优选。此外,利用压缩槽6P与压缩槽6S之间的凹坑部12S,接触胯下的部分成为更柔软的肌肤触感,因此优选。
在为将高压缩部67和低压缩部68组合而成的压缩槽6时,高压缩部67的平面形状可为任何方式。在为压缩槽6B的波浪形状时,就与缩细部65的关系而言,优选为高压缩部67的平面形状的前后端变细的形状。例如,能够列举圆形或椭圆形、菱形等。
接着,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以下,也称为卫生巾)20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防漏槽的形态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下,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并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或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18所示的卫生巾20中,在正面片1上,在至少长度方向的两侧配置有左右一对从正面片1向吸收体3凹陷而成的防漏槽6T。左右一对防漏槽6T、6T具有正面片1和吸收体3以一体的压密状态凹陷而得的多个压密部7在长度方向(Y方向)上排列而成的排14。在排14中,压密部7、7间成为副凹陷部15,该副凹陷部15为吸收体3的厚度比防漏槽6T的外侧的吸收体3的厚度薄的部分且与压密部7相连。防漏槽6T是各压密部7被副凹陷部15连接而形成的线状的槽。副凹陷部15并不是将正面片1和吸收体3压接而得的部分,因此,正面片1的凹凸面存在至少一部分。因此,副凹陷部15不具有如压密部7那样的刚性,对防漏槽6T赋予柔软性。另外,副凹陷部15因压密部7的影响而吸收体3的厚度比防漏槽6T的外侧的吸收体的厚度薄。
进而,各压密部7在俯视正面片1时在排14的延伸方向上具有宽度互不相同的部分。由此,防漏槽6T在排14上具有槽的宽度缩细的部分。而且,防漏槽6T优选在俯视正面片1时以沿卫生巾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L为轴左右对称。由此,成为在包含防漏槽6T的周边的防漏槽6T以外的部分,大范围地具有正面片1的上述蓬松构造得以充分维持的区域的卫生巾20。防漏槽6T在压密部7、7间具有柔软的部分,并且形成长度方向的线状的槽,因此,防漏性优异。
以上的正面片1的蓬松构造已如上所述参照图2和图3进行了说明。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防漏槽6T进行详细叙述。
防漏槽6T具有通过对正面片1A和吸收体3的压缩而形成的多个压密部7在长度方向上排列而成的排14。在排14上的压密部7、7间存在副凹陷部15,各压密部7、7被副凹陷部15连接。防漏槽6T、6T优选以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L为轴左右对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防漏槽6T采用在排泄部对应区域C的左右两侧的位置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配置。但是,防漏槽6T的配置并非仅限定于排泄部对应区域C,也可以从排泄部对应区域C到达前方部F和后方部R。
进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防漏槽6T、6T分别为整体形状向卫生巾20的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的1个较大的平缓的弓形(arch)形状。该弓形状以如下方式发挥作用:提高下述基于波浪形状的张力缓和作用,并且作为卫生巾20整体,吸收、缓和穿戴时的宽度方向的压力。由此,受液区域C1的部件结构的起皱得以抑制,正面片的具有中空部的两面凹凸面的蓬松构造在穿戴时也容易维持,因此优选。另外,在防漏槽6T中“多个压密部7在长度方向上排列而成的排”,只要为整体朝向长度方向(Y方向)的排即可,并不限定于沿着长度方向(Y方向)的直线状的排列。例如,包含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局部弯曲并且朝向长度方向的排。
以下,参照图14、19~27对此种防漏槽6T的具体例进行说明。但是,防漏槽6T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只要为包括含有宽度互不相同的部分的压密部7和副凹陷部15且能够保持正面片1的蓬松构造的方式,则能够采取各种形态。此外,压密部7、7可以在排14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也可以在前后的端部彼此局部连接。
首先,在图19(A)中表示作为1例的防漏槽6U。
图19(A)的防漏槽6U具有隔着隔开长度T配置有多个圆形的压密部7的排14。在该隔开长度T的部分配置有由于压密部7、7彼此的张力F3、F3凹陷而成的副凹陷部15(参照图19(B))。
在压密部7,如图20(A)和(B-1)所示,正面片1和吸收体3处于一体的压密状态,且刚性比其他部分高。将该部分的正面片1特别称为正面片1的压接部16,将该部分的吸收体3称为压接吸收部31。正面片1的压接部16和压接吸收部31被压接而一体化,纤维密度提高。因此,在该部分作用较强的毛细管力,向压接吸收部31的液体的引入性较高。
另一方面,副凹陷部15是不通过直接的压缩,而利用形成在排14的延伸方向上排列的压密部7、7时的该压密部7、7间的张力F3、F3的作用(参照图20(A))而形成的部分。即,是利用张力F3、F3使正面片1和包裹吸收体3的纸浆的衬纸(未图示)伸长,从而使吸收体3受到压迫,厚度变薄而凹陷的部分。该凹陷如图20(A)所示,与压密部7连接而形成防漏槽6U的连续槽(线状凹陷)。副凹陷部15的厚度H6如图20(A)和(C)所示,只要是比防漏槽6U的外侧的部分尤其是受液区域C1的部分的厚度H4薄、且肌肤抵接面侧凹陷的厚度即可。此时,副凹陷部15的厚度H6可以与压密部7的厚度H5相同,也可以不同。
副凹陷部15如图20(A)所示,具有利用张力F3、F3而伸长的正面片1的伸长部17和压缩吸收部32。副凹陷部15不是通过压缩形成的,因此,正面片1和吸收体3没有成为一体的压密状态,与压密部7相比具有柔软性。即,正面片1的伸长部17和压缩吸收部32各自可独立地变形,在与刚性的压密部7邻接的位置作为防漏槽6U的可挠部发挥功能。
在副凹陷部15,正面片1的伸长部17虽然由于张力F3、F3而伸长但没有被压缩,因此,在至少一部分存在凹凸面11。作为该凹凸面11,只要在副凹陷部15的任一部位存在正面片1的肌肤侧面的凹凸面11A和吸收体侧面的凹凸面11B的至少任一者即可。此时,也可以是中空部(21K、22K、25K、26K)的任一空间缩小了的状态或不残存的状态。在该凹凸面11,也没有进行基于压缩的纤维的膜化,因此,在防漏槽6U中纤维间的液体透过性好。这与位于比受液区域C1凹陷的位置所带来的液体捕捉性、利用上述凹凸面的液体的捕捉性相辅相成,提高防漏槽6U的液体透过性,减少残液。
进而,在副凹陷部15,压缩吸收部32的密度比防漏槽6U的外侧的吸收体3部分高,毛细管力作用强。因此,压缩吸收部32与正面片1的液体透过性协作,提高防漏槽6U的液体吸收能力,进一步减少残液。此外,压缩吸收部32与位于邻接的压密部7的压接吸收部31连接。利用连接着的压缩吸收部32和压接吸收部31的压密纤维的毛细管力,提高沿着防漏槽6U的长度方向上的液体扩散性和厚度方向上的液体引入性,提高液体的侧漏防止性。此时,压缩吸收部32与压接吸收部31可以为相同的纤维密度,也可以不同。就液体的扩散的观点而言,两者的纤维密度不同时毛细管力的差作为液体扩散的驱动力发挥作用,因此优选。
副凹陷部15配合产生上述张力的压密部7的前后的两端部71、71的宽度而形成。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副凹陷部15在圆形的压密部7的两端部71、71的顶点G1、顶点G2之间以规定宽度形成。因此,副凹陷部15在俯视正面片1时具有比圆形的压密部7的直径R1窄的宽度S1。副凹陷部15的两侧因张力的作用较弱而没有形成充分的凹陷。其结果是,防漏槽6T在俯视正面片1时,在副凹陷部15的部分具有槽的缩细部65(参照图19(A))。
各压密部7在俯视正面片1时,在排14的延伸方向上具有宽度互不相同的部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关于具有闭合曲线的轮廓的圆形的压密部7,相比于中央部73的宽度(直径)R1,随着向两端部71、71去而宽度变窄。由此,如上所述,在副凹陷部15的部分具有防漏槽6U的缩细部65。防漏槽6U在排14的延伸方向上具有多个缩细部65,使卫生巾20的宽度方向内侧(受液区域侧)的内槽缘61与卫生巾20的宽度方向外侧(外缘侧)的外槽缘62形成为波浪形状。
另外,上述宽度不同的部位并不限定于前后的两端部71、71,也可以位于压密部7的其他位置。在该位置,压密部7的宽度变窄,而形成其他缩细部。但是,就具有刚性的防漏槽6U的赋予柔软性的观点而言,优选至少在副凹陷部15的位置存在缩细部。
由于防漏槽6U具有利用缩细部65形成的波浪形状,能够避免在防漏槽6U的延伸线的边缘,如图21(C)所示的因直线状防漏槽99所致的正面片1的突出部的连续压溃。其结果是,产生在防漏槽6U的周边或边缘保留正面片1的突出部的区域。例如,在正面片1A中,沿着防漏槽6U的波在其周边,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22(参照图21(A))不连续地得以存续。在正面片1B中,条纹状的第三突出部25和第四突出部26因防漏槽6U的波而仅限于局部压缩地得以存续(参照图21(B))。由此,基于正面片1的两面凹凸面的蓬松性能够缓和防漏槽6U的周边的硬度,对卫生巾20的外缘部分也能够赋予柔软性,具有良好的穿戴感。另外,图21(A)~(C)中,阴影部分表示突出部压溃的部分。
在形成缩细部65的内槽缘61的宽度方向内侧(受液区域C1侧)存在由缩细部65包围的正面片1的凹坑部42(参照图19(A))。在凹坑部42的正面片1,在防漏槽6U的附近,与副凹陷部15相比张力的作用较弱,因此,存在具有不伴有压纹部的两面的凹凸面11和中空部的蓬松构造(参照图20(C))。其当然比副凹陷部15的正面片1的伸长部17蓬松。因此,虽然位于卫生巾20的靠宽度方向的外周缘的位置,也能够发挥正面片1的上述液体透过性。该液体透过性抑制扩散液量而有助于基于防漏槽6U的液体阻断功能。此外,副凹陷部15作为防漏槽6U的一部分而较强地作用上述毛细管力。由于该副凹陷部15包围凹坑部42,能够如下发挥作用:利用防漏槽自身引入液体,并且,在凹坑部42内围挡并暂时保持液体,且促进正面片中的液体透过。凹坑部42利用此种正面片1和上述副凹陷部15的相互作用,有效抑制液体的侧漏。进而,由于在凹坑部42存在正面片1的中空部,因此与副凹陷部15的柔软性相辅相成,防漏槽6U和其周边的质感优越,不易产生来从吸收体的回液。此外,在该凹坑部42,能够与防漏槽6U保持适当的距离,因此从突出部滴落的液体不易超过防漏槽6U,基于该方面也能够有效抑制液体的侧漏。此外,分散的压密部7使正面片1和吸收体3可靠地成为一体的压密状态,因此,在液体吸收后的膨润时上述作用也容易长期持续。
此外,因波浪形状的防漏槽6U、6U左右对称地配置,因此如图19(A)所示,缩细部65的内槽缘61彼此相对配置。由此,缩细部65、65彼此的内槽缘61、61间的距离W1比通常的直线状的防漏槽间宽,对其间的正面片1的张力减小。其结果,在从缩细部65、65的周边到受液区域C1的宽度方向的区域,正面片1的中空部的压溃得以抑制而容易保留内部空间。而且,维持基于正面片1的两面凹凸的蓬松性,展现上述高缓冲性、基在于高缓冲性的柔软的肌肤触感、优异的液体透过性和透气性。而且,如上所述,防漏槽6U、6U分别为整体上向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的1个较大的平缓的弓形状,这也有助于减弱张力,有助于正面片1的上述作用。
进而,如图19(A)所示,压密部7、7也彼此相对配置。压密部7、7彼此间的距离W3比缩细部65、65彼此间的距离W1近,对正面片1的张力F4相对较强地作用(参照图20(A))。由此,在压密部7、7彼此之间,防漏槽6U的厚度方向的液体引入力较强地作用。
如此,在一对波浪形状的防漏槽6U、6U间,沿着卫生巾20的长度方向交替地具有对正面片1的宽度方向的张力较强地作用的部分和宽度方向的张力较弱地作用的部分。由此,基于正面片1的蓬松性的缓冲性和液体透过性与基于防漏槽6U的液体阻断功能平衡性良好地发挥作用。
此外,在防漏槽6U的外缘侧(卫生巾20的外缘侧)也产生相同的作用,进一步缓和胯下感觉到的硬度,不存在残液而赋予良好的干爽感。在缩细部65的外槽缘62的宽度方向外侧,存在正面片1的凹凸面的蓬松构造而产生缓冲性和柔软的肌肤触感,为较高的液体透过性而获得良好的干爽感。此外,压密部7的外槽缘62的宽度方向外侧,与外周封合部9的距离比缩细部65短,由于防漏槽6U的张力而发挥液体的阻断功能。由此,在卫生巾20整体,基于正面片1的蓬松性的缓冲性和液体透过性与基于防漏槽6U的液体阻断功能平衡性更好地发挥功能。
进而,波浪形状的防漏槽6U包括具有闭合曲线的轮廓的圆形的压密部7和由于其间的张力而凹陷所形成的副凹陷部15,不包含直线部分。即,为不具有折弯部分的曲线状。由此,不易产生折弯的角部分的积液而干爽感优异。此外,对于穿戴时的外力,也不产生折弯部分的有棱角的变形而成为柔软的变形,维持柔软的肌肤触感。此外,容易贴合于肌肤。
关于防漏槽6U中的压密部7的形状,在俯视正面片1时并不限定于上述圆形,能够任意地采用在上述排的延伸方向上具有宽度互不相同的部分的形状。利用该形状,防漏槽6U成为具有多个如上所述的伴有缩细部65的副凹陷部15的波浪形状。
此外,为了成为伴有缩细部65的副凹陷部15,压密部7优选至少排的延伸方向上的前后的两端部的宽度比上述排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宽度窄。即,压密部7优选为平面形状的前后端变细的形状。
进而,压密部7更优选在俯视正面片1时具有不带角部的闭合曲线的轮廓。由此,缩细部65(副凹陷部15的边缘)与压密部7以平缓的曲线相连,更容易展现上述没有棱角的柔软的变形、柔软的肌肤触感,因此优选。
就上述观点而言,作为压密部7的形状的其他优选的形状,能够列举例如图22(A)~(C)所示的形状。图22(A)是五边形,两端部71、71比中央部73的宽度窄。图22(B)是菱形,在两端部71、71配置顶点,当然窄于中央部73的宽度。图22(C)是椭圆形且使长轴朝向排14的延伸方向,两端部71、71的宽度比中央部73的宽度窄。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防漏槽6U,排14的延伸方向上的压密部7、7间的距离(隔开长度)T优选如图23所示比正面片1的长度方向的凹凸节距N短。由此,能够将副凹陷部15和缩细部65的组合细致地配置,沿着防漏槽6T保持较多的周边的正面片1的蓬松构造,因此优选。此处,正面片1的长度方向的凹凸节距N是指在正面片1的肌肤抵接面侧将突出部与凹部作为1组重复单元时的长度方向的突出部间的长度。
压密部7、7间的距离(隔开长度)T相对于正面片1的长度方向的凹凸节距N的比(T/N)优选为低于1,更优选为0.7以下,进而优选为0.5以下。此外,就维持凹坑部内的中空构造的观点而言,上述比(T/N)优选为0以上,更优选为0.05以上,进而优选为0.1以上。更具体而言,压密部7、7间的距离(隔开长度)T的比(T/N)优选为0以上且低于1,更优选为0.05以上且0.7以下,进而优选为0.1以上且0.5以下。
此外,压密部7、7间的隔开距离T,就利用张力的副凹陷部15的形成的观点而言,优选为8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下,进而优选为2mm以下。此外,压密部7、7间的隔开长度T,就副凹陷部15对防漏槽6U赋予柔软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mm以上,更优选为0.5mm以上,进而优选为1mm以上。具体而言,压密部7、7间的隔开长度T优选为0mm以上且8mm以下,更优选为0.5mm以上且4mm以下,进而优选为1mm以上且2mm以下。
此外,压密部7的宽度最宽的部位的宽度方向的长度(R1),就增大利用缩细部产生的波浪形状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进而优选为1.5mm以上。此外,就防漏槽的柔软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6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进而优选为4mm以下。
而且,压密部7的排14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S2),就获得充分的防漏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进而优选为2mm以上。此外,就使较多的缩细部存在于防漏槽的观点而言,优选为8mm以下,更优选为7mm以下,进而优选为6mm以下。
另外,存在如下情况:由于压密部7的大小、压缩强度,压缩产生的张力波及图19(B)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宽度方向的范围,而配置有凹陷周边部91。形成凹陷周边部91的张力由于为一个方向的力,因此比对副凹陷部15施加的力弱。因此,凹陷周边部91的凹陷程度比副凹陷部15弱(厚度H7>H6、图20(A)、(B-2)和(C))。在存在该凹陷周边部91时,包括此处在内地形成防漏槽6U。例如,如图20(B-2)所示,是从受液区域C1等防漏槽6U外侧的厚度H4阶梯式地凹陷成凹陷周边部91的厚度H7、压密部7的厚度H5的槽。由此,压密部7的槽宽与副凹陷部15的槽宽相比更大,而缩细部65变得更明确。此外,正面片1的伸长度和吸收体3的密度具有在宽度方向上从受液区域C1向凹陷周边部91、压密部7去而逐渐增强的梯度。关于正面片1,凹凸面的数量缓慢地减少而提高残存率,关于吸收体3,密度逐渐提高而具有毛细管力的梯度。该组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液体的引入性。
防漏槽6T除了如上所述压密部7彼此隔开的结构以外,也可以为将压密部7的前后的端部彼此局部连接的结构。图24(A)和(B)表示其优选的方式。此外,图25(A)~(C)表示图24中的压密部7的其他优选的形状的具体例。
图24(A)和(B)表示将圆形的压密部7彼此以局部连接的状态形成为排14的防漏槽6V。将局部连接的部分称为压密连结部75。防漏槽6V优选与图19所示的防漏槽6U同样地,在受液区域C1的两侧成对,形状以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为轴地左右对称地配置。
防漏槽6V中的压密部7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形,可以任意地采用具有宽度互不相同的部分且配置有副凹陷部15和缩细部65的形状。例如,也可以为图25(A)所示的五边形的压密部7、图25(B)所示的菱形的压密部7、图25(C)所示的椭圆形的压密部7等。在任一形状中,均以压密部7的端部71和与其相对的另一压密部7的端部71局部连接的状态形成排14,成为防漏槽6V。
在防漏槽6V,压密部7的正面片1和吸收体3以一体的压密状态凹陷的部分在排14的延伸方向上连续(参照图26(A))。更具体而言,压密部7的正面片1的压接部16和压接吸收部31经由压密连结部75在排14的延伸方向上连续。该部分成为压密部7连续的沿着防漏槽6V的长度方向的液体扩散通路,与防漏槽6U相比毛细管力较强地作用而进一步提高液体的侧漏防止性。
而且,在压密连结部75的两侧的接近部分,配置有前后的压密部7的张力较强地发挥作用的副凹陷部15。副凹陷部15如上所述,包括凹凸面保留的蓬松的正面片1的伸长部17和压缩吸收部32,将压密部7在排14的延伸方向上连接。该部分成为压密部7由副凹陷部15连接(连结)的另1个沿长度方向的液体扩散通路(参照图26(B))。该液体扩散通路,如防漏槽6U中所述的,是基于毛细管力的差等的液体扩散通路。
进而,副凹陷部15的正面片1的伸长部17能够利用凹凸面的液体捕捉性、液体透过性而快速地将来自受液区域C1的移动液体取入。而且,副凹陷部15能够高效率地将液体分配至压密部7连续的液体扩散通路和由副凹陷部15连接压密部7而成的液体扩散通路的2个系统。
此外,在宽度方向上,压密连结部75与副凹陷部15并排(参照图26(C))。进而,有根据压缩部7的张力的大小而在副凹陷部15的外侧配置上述凹陷周边部91的情况。副凹陷部15和凹陷周边部91在压密连结部75的两旁利用正面片的凹凸面而具有蓬松性,对防漏槽6V赋予进一步的柔软性。而且,压密连结部75的宽度比压密部7的中央部73的宽度窄,因此,利用该组合使刚性在该部分进一步缓和。
防漏槽6V在俯视正面片1时,在压密连结部75和副凹陷部15的部分具有槽的缩细部65。由此,与防漏槽6V同样地,得以避免正面片1的突出部的连续压溃。而且,在位于缩细部65的位置的凹坑部42存在正面片1的具有中空部的两面凹凸面的蓬松构造。该凹坑部42展现利用上述蓬松构造的正面片1与波浪形状的防漏槽6V的相互作用的液体围挡的功能,能够有效抑制液体的侧漏。此外,该部分的正面片1的蓬松构造与副凹陷部15的柔软性一同缓和防漏槽6V的刚性而赋予接触肌肤时的柔软性,具有良好的穿戴感。
进而,防漏槽6V的波浪形状优选形成为以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L为轴地左右对称。由此,在防漏槽6V、6V间,与防漏槽6T时同样地,沿着卫生巾20的长度方向交替地具有对正面片作用较强的张力的部分和作用较弱的张力的部分(未图示)。进而,在防漏槽6V、6V各自的外侧,也成为张力的强弱与内侧同样的重复的模式。由此,基于正面片1的蓬松性的缓冲性和液体透过性与基于防漏槽6V的液体阻断功能能够平衡性良好地发挥作用。而且,如上所述,防漏槽6V、6V分别为整体向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的1个较大的平缓的弓形状,这也有助于减弱张力,有助于正面片1的上述作用。
此外,卫生巾20优选在两侧部分别并排配置多个上述左右一对防漏槽6T。例如,能够列举如下方式:如图27(A)所示,在排泄部对应区域C,配置有隔着受液区域C1成对的防漏槽6P、6P,进而在其外侧配置有成对的防漏槽6S、6S。防漏槽6P和6S只要具有副凹陷部15和缩细部65且为左右对称的对,则能够为任意方式,例如,能够列举上述图19、22、24和25所示的防漏槽6T或6V等。由此,能够利用具有液体吸收性和柔软性的双重的防漏槽6P、6S使泄漏防止和柔软的肌肤触感进一步提升。
而且,在卫生巾20的两侧部分别相邻的防漏槽6P、防漏槽6S优选如图27(B)所示,彼此的压密部7以在长度方向错开的节距排列。由此,压密部7彼此不相邻,能够避免由于彼此的张力将正面片1和吸收体3相互拉拽。其结果是,也能够在防漏槽6P、防漏槽6S间的较窄的区域形成具有正面片1的具有中空部的两面凹凸面的蓬松构造的凹坑部42S。在该凹坑部42S,也发挥液体快速透过的作用,作为液体泄漏的进一步的防波堤发挥功能,因此优选。此外,利用防漏槽6P与防漏槽6S之间的凹坑部42S,接触胯下的部分成为更柔软的肌肤触感,因此优选。
此外,卫生巾20优选包括多对上述左右一对防漏槽6T。优选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左右一对防漏槽间的隔开区域最宽的部分位于排泄部对应区域C的受液区域C1。
作为上述多对的具体例,能够列举上述图14所示的配置。由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如上文参照图15(A)和(B)所述的那样,能够使对防漏槽施加的外压对受液区域C1的内侧的波及减弱。
如上所述的压缩槽6的形成方法能够采用可用于此种物品的通常的方法而进行。例如,能够列举使用表面形成有凹凸且具有按压部的按压辊(未图示)进行热封加工的方法。按压部的形状(高度、宽度、凹凸形状等)能够根据按压强度等观点而适当设定。此外,能够适当地设定按压压力、加热温度(热封温度)、按压时间等加工条件,调整按压强度或压缩深度。
在卫生巾10和20中,上述正面片1的蓬松构造能够适当采用无纺布的各种赋形方法。
例如,在为图2所示的正面片1A时,能够在热风法中在表面形成有凹凸的赋形支承体上载置纤维网,控制吹送的热风的温度、风速而实施赋形处理和热熔接处理以获得。例如,能够使用日本专利特开2012-136790号公报的段落[0031]记载的方法或日本专利特开2012-149371号公报的段落[0033]~[0061]记载的方法。此外,作为此时使用的赋形支承体,能够列举日本专利特开2012-149370号公报的图1所示的支承体或日本专利特开2012-149371号公报的图1、3、4所示的支承体等。
此外,在为图3所示的正面片1B时,能够在将纤维网的构成纤维彼此的交点热熔接而无纺布化后,送入至相互啮合的一对凹凸(齿槽)辊间使其在一个方向延伸。
构成卫生巾10和20的正面片1、背面片2、吸收体3和侧片4的形成材料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可用于此种物品的材料。
例如令正面片1包括无纺布,作为其形成材料,能够是例如经亲水化处理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使用日本专利特开2012-136791号公报的段落[0032]记载的纤维素材等。此外,也可以将开孔膜等液体透过性的片组合于无纺布。关于上述形成素材,也可为利用进行了如2次卷曲或3次卷曲那样的立体卷缩的纤维,对其进行亲水化处理。具体而言,制作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龙和它们的复合纤维,在切断为规定的长度而形成短纤维之前的阶段,涂敷各种亲水化剂。作为亲水化剂,能够使用以α-烯烃磺酸盐为代表的各种烷磺酸盐、丙烯酸盐、丙烯酸盐/丙烯酰胺共聚物、酯酰胺、酯酰胺的盐、聚乙二醇和其衍生物、水溶性聚酯树脂、各种聚硅氧烷衍生物、各种糖类衍生物和它们的混合物等通常使用的各种亲水化剂,进行亲水化处理。
作为背面片2,能够使用不透湿性或透湿性膜单体、或膜与无纺布的贴合物、拨水性的无纺布(SMS或SMMS等)。就成本方面和与防偏粘接剂的匹配等而言,特别优选将透湿性膜单体用作防漏材。作为此时的透湿性膜材,能够列举使将热塑性树脂和与其不具有相熔性的无机填料熔融混练后进行挤出所得的膜延伸为特定的尺寸并开设微细孔而得的膜、或本质上水分的相溶性较高且如渗透膜那样能够排出水蒸汽的无孔性膜。为了充分展现与本发明相关的湿度排出的性能且实现水分不会渗出的防漏层,透湿度优选处于0.7g/100cm2hr以上且3.0g/100cm2hr以下的范围,进而优选处于1.0g/100cm2hr以上且2.5g/100cm2hr以下的范围。就充分提高干爽感的观点而言,特别优选处于1.5g/100cm2hr以上且2.5g/100cm2hr以下。此外,为了不产生膜的破裂等损坏地进行使用,膜克重优选处于18g/m2以上且70g/m2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25g/m2以上且60g/m2以下。此外,优选的无机填料调配量是,相对于膜整体的质量的填料的质量%为30质量%以上且6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
吸收体3的构成材料并无特别限制,能够使用纤维材料、将纤维材料和多孔质体的混合积纤体等用包芯片(纸或无纺布等)夹持的结构等。作为纤维素材,例如能够使用木材纸浆、棉、麻等天然纤维、包括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类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等合成树脂的单纤维、含有2种以上这些树脂的复合纤维、醋酸纤维或人造丝等半合成纤维。在使用包括合成纤维的纤维时,该纤维也可为形状因热而变化的热收缩纤维。例如,也可以是因热而纤度变大但纤维长度变短的材料、或因热而纤度几乎不变化但由于形状变化为螺旋状而表观的纤维占有的长度变短的材料。作为多孔质体,能够使用海绵、无纺布、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凝聚物(高吸水性聚合物和纤维凝聚所得)等。
作为侧片4,优选拨水性的无纺布,能够从由梳棉法制造出的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热辊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等中使用拨水性的无纺布或进行了拨水处理的各种无纺布。特别优选使用例如纺粘无纺布、纺粘-熔喷(SM)无纺布、纺粘-熔喷-纺粘(SMS)无纺布等。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并不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能够适用于例如失禁垫、失禁护垫、吸尿垫、一次性尿布等。此外,并不限定于应对经血,除此以外,也能够有效应对尿液、阴道分泌物、软便等。此外,除上述构成部件以外,也可以配合用途或功能适当组入部件。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以下吸收性物品。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肌肤抵接面侧的正面片、非肌肤抵接面侧的背面片和位于上述正面片与上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且具有从穿着时的穿着者的下腹侧部经由裆部到达背侧部的长度方向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
上述正面片在肌肤侧面和吸收体侧面具有不伴有压纹部的凹凸面和中空部,在该正面片上配置有至少左右一对从上述正面片向上述吸收体局部凹陷而成的防漏槽,
上述防漏槽是具有上述正面片和上述吸收体以一体的压密状态凹陷而成的压密部的构造,上述左右一对防漏槽在俯视上述正面片时分别具有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波浪形状。
<2>
如上述<1>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左右一对防漏槽的形状是,在俯视上述正面片时,以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为轴地左右对称。
<3>
如上述<1>或<2>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防漏槽中,宽度方向内侧的槽缘与宽度方向外侧的槽缘之间的宽度一定。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防漏槽具有上述宽度方向的缩细部。
<5>
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防漏槽的波浪形状的在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的波的高度,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内侧与宽度方向外侧不同,且上述宽度方向内侧的波的高度比上述宽度方向外侧的波的高度高。
<6>
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防漏槽的在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的波的高度比上述正面片的宽度方向的凹凸节距小。
<7>
如上述<6>的吸收性物品,其中防漏槽的波的高度M1相对于上述正面片的凹凸的节距M3的比M1/M3为0.1以上且0.9以下,优选为0.3以上且0.8以下,进而优选为0.5以上且0.7以下。
<8>
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防漏槽的在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的波的高度为1mm以上且10mm以下,优选为3mm以上且8mm以下,进而优选为5mm以上且6mm以下。
<9>
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防漏槽包括高压缩部和低压缩部,上述高压缩部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10>
如上述<9>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高压缩部由上述低压缩部包围。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左右一对防漏槽配置有多个,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上述防漏槽间的隔开区域最宽的一对防漏槽位于受液区域。
<12>
如上述<4>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防漏槽,与上述缩细部连续地存在扩宽部。
<13>
如上述<12>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防漏槽包括高压缩部和低压缩部,该高压缩部位于上述扩宽部。
<14>
如上述<4>或<12>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前置槽包括高压缩部和低压缩部,该高压缩部位于上述缩细部。
<15>
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正面片的凹凸面不具有折弯部而整体由连续的曲面构成。
<16>
如上述<1>至<15>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正面片具有向肌肤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向吸收体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在俯视时交叉的不同方向的各个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多个。
<17>
如上述<16>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为锥体形状。
<18>
如上述<16>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是顶部带有弧度的圆锥台形状或半球状。
<19>
如<1>至<15>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正面片具有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条纹状的凹凸的波浪形状。
<20>
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多对上述左右一对防漏槽。
<21>
如上述<20>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的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排泄部对应区域,配置有隔着受液区域成对的防漏槽和在其宽度方向外侧成对的防漏槽。
<22>
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防漏槽分别形成为整体形状向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外侧弯曲的1个大的平缓的弓形状。
<23>
如上述<1>至<22>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防漏槽具有多个上述压密部在长度方向排列而成的排,在该排的压密部间,上述正面片的凹凸面存在至少一部分,且成为上述排的压密部间的吸收体的厚度比上述防漏槽的外侧的吸收体的厚度薄的副凹陷部,上述压密部分别被该副凹陷部连接,
在俯视上述正面片时,上述压密部中,在上述排的延伸方向上具有宽度互不相同的部分。
<24>
如上述<23>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俯视上述正面片时,上述压密部中,上述排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宽度比上述排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宽度窄。
<25>
如上述<23>或<24>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压密部在俯视上述正面片时具有闭合曲线的轮廓。
<26>
如上述<25>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压密部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菱形或五边形。
<27>
如上述<23>至<26>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排的延伸方向上的上述压密部间的距离比上述正面片的长度方向的凹凸节距短,上述压密部间的距离T相对于上述凹凸节距N的比T/N为0以上且低于1,优选为0.05以上且0.7以下,特别优选为0.1以上且0.5以下。
<28>
如上述<23>至<27>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压密部间的距离为0mm以上且8mm以下,优选为0.5mm以上且4mm以下,特别优选为1mm以上且2mm以下。
<29>
如上述<23>至<26>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排的延伸方向上排列的压密部以前后的端部彼此局部相接的状态配置。
<30>
如上述<23>至<29>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防漏槽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两侧部分别并排配置有多个,在上述两侧部的各个中,相邻的防漏槽中彼此的上述压密部以在上述长度方向上错开的节距排列。
<31>
如上述<23>至<30>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左右一对防漏槽配置有多对,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上述防漏槽间的隔开区域最宽的部分位于受液区域。
<32>
如上述<23>至<31>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正面片具有向肌肤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向吸收体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在俯视时交叉的不同方向的各个方向上交替地排列有多个,在邻接地并行的排列中,上述第一突出部和上述第二突出部的交替配置是错开半节距的交错配置。
<33>
如<23>至<31>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正面片具有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条纹状的凹凸的波浪形状。
<34>
如上述<23>至<33>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多对上述左右一对防漏槽。
<35>
如上述<34>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的上述吸收性物品的排泄部对应区域,配置有隔着受液区域成对的防漏槽和在其外侧成对的防漏槽。
<36>
如上述<23>至<35>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一对防漏槽中,彼此的上述压密部以在长度方向上错开的节距排列。
<37>
如上述<1>至<36>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为生理用卫生巾。
[实施例]
以下,对于本发明,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由此限定。
(实施例1)
首先,制作图2所示的无纺布,裁剪为正面片用的大小。具体而言,使用由日本专利特开2013-133574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制造的片。正面片结构如下:在上层,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且鞘包含聚乙烯,为2.4dtex且为12g/m2的克重,在下层,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且鞘包含聚乙烯,为2.9dtex的纤维且为18g/m2的克重,调整为共计30g/m2,将正面片的整体的厚度调整为2.2mm。此外,正面片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相邻的肌肤侧突出部的顶部彼此的间隔为5mm,在长度方向(Y方向)上相邻的肌肤侧突出部的顶部彼此的间隔为8mm。
对所获得的正面片层叠固定吸收体(将高吸水性聚合物0.1g分散在克重280gsm的纸浆中并用棉纸包裹)、背面片(克重23gsm的聚乙烯膜)和侧片(克重20gsm的纺粘无纺布)。接着,形成图4所示的左右对称的1对压缩槽。压缩槽的波浪形状为图1的图案。此时的波的高度为3mm。在图17(A)的代用作附图的照片中,示出所获得的试样的波浪形状的压缩槽6A的外侧弯曲部63和其受液区域侧的一部分(凹坑部12)的截面。在图17(A)的照片上,为了有助于掌握外侧弯曲部63的弯曲状态,标注有点划线。该点划线表示压缩槽6A的底部的边缘的弯曲部分。即,表示外侧弯曲部分63向右侧弯曲且外侧弯曲部63的左侧为正面片1的凹坑部12的部分。如图17(A)的摄像照片所示,凹坑部12为压缩槽6A的边缘,正面片1可靠地保留中空部21K而存在两面凹凸的蓬松构造。
(比较例1)
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正面片、吸收体、背面片和侧片进行层叠固定,形成不具有波浪形状的直线状的压缩槽。根据图17(B)可知,压缩槽的边缘的正面片中,中空部被压扁,与实施例1相比凹凸被压溃。
(试验方法)
1.压缩槽周边的正面片的液体残留试验
针对各评价用的生理用卫生巾,在无加压的状态下沿着压缩槽向35mm的范围倒入脱纤维马血2.0g。倒入脱纤维马血后经过60秒后,测定以脱纤维马血的投入位置为中心的直径8mm的范围的L值。测定是使用日本电色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简易型分光色差计NF333进行的。
L值(亮度)的值越大,则表示颜色越是接近白色,而不易在正面片观察到红色。即,L值越大则表示正面片的液体残留越少。
另外,脱纤维马血使用将粘度调整为8.0±0.1cP(25℃)的材料。粘度的调整是通过向马血中添加从马血本身提取的血浆和血球成分而进行调整的。血浆和血球成分分别为将马血放置后分离时的上清液部分和沉淀部分。
2.基于压缩槽的防漏的试验
将各评价用的生理用卫生巾扩展为平面状,使正面片向上,以无加压状态固定于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的平滑的倾斜面上。向正面片上的距离压缩槽(与受液区域邻接的压缩槽)10mm的受液区域侧的部位,以1g/10秒的速度注入与上述相同的脱纤维马血。测定脱纤维马血越过压缩槽的时刻的注入量(极限注入量)。测定所得的注入量越多,意味着基于压缩槽的防漏性能越高。
另外,图17(C)和(D)的代替附图的照片是对持续注入而累计注入6g的时刻的压缩槽和注入点周边的状态进行拍摄所得的。
[表1]
实施例1 比较例1
L值 L=52 L=46
极限注入量(g) 8.3g 5.5g
如上述表1所示,实施例1与比较例1相比,L值提升约13%,在压缩槽周边,正面片的液体透过性与基于液体透过性的液体残留防止性优异。此外,实施例1与比较例1相比,极限注入量提升约50%,压缩槽的边缘的正面片的液体透过性非常优异。认为其原因在于,根据图17(A)与(B)的比较可知,实施例1的正面片与比较例1的正面片相比,在压缩槽的周边,中空部较大而凹凸形成得较高,存在明确的蓬松构造。即,认为利用压缩槽的波浪形状而压缩槽周边的正面片的蓬松构造得以存续,利用基于该蓬松构造的液体透过性将更多的液体向吸收体导引,弥补基于压缩槽的液体阻止功能。此外,实施例1的正面片利用上述蓬松构造,与比较例1相比,接触肌肤的触感较为柔软。
(实施例2)
将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的正面片、吸收体(将高吸水性聚合物0.1g分散在克重280gsm的纸浆中并用棉纸包裹)、背面片(克重23gsm的聚乙烯膜)和侧片(克重20gsm的纺粘无纺布)层叠固定。接着,形成图19所示的左右对称的1对防漏槽。各压密部7为圆形,直径为2.5mm。此时的压密部间的隔开距离T为1.0mm。如图28(D)的摄像照片所示,在防漏槽6T(副凹陷部15)的边缘的凹坑部42,可靠地保留正面片1的中空部21K而存在两面凹凸的蓬松构造。
(比较例2)
除了使防漏槽为宽度2mm的连续直线以外,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制作比较例2的试样。根据图28(E)可知,防漏槽的边缘的正面片与实施例2相比,中空部和凹凸形状进一步被压溃。
(比较例3)
将实施例2的压密部间的隔开距离T设为4.5mm,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制作比较例3的试样。
对实施例2、比较例2、3进行下述试验。
(试验方法)
1.防漏槽周边的正面片的液体残留试验
利用上述方法进行试验。
3.基于防漏槽的防漏的试验
将各评价用的生理用卫生巾扩展为平面状,使正面片向上,以无加压状态固定于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的平滑的倾斜面上。向正面片上的距离防漏槽(与受液区域邻接的防漏槽)10mm的受液区域侧的部位,以1g/10秒的速度连续注入与上述相同的脱纤维马血30秒钟、合计3g。确认注入时有无液体向防漏槽外侧的渗出(吸收体中扩散的液体的防漏性)。上述注入时的防漏槽外侧的液体渗出的状态如图29(E)和(F)的代用作附图的照片所示。
如图29所示,实施例2与比较例2相比,L值提升约15%,在防漏槽周边,正面片的液体透过性与基于液体透过性的液体残留防止性优异。此外,如图29的代用作附图的照片所示,实施例1虽然是由相互隔开的压密部的排构成的防漏槽,但与比较例2的连续直线同样,没有发生液体侧漏。认为其原因在于,根据图28可知,在实施例2的正面片,在与压密部间的副凹陷部邻接的凹坑部12存在正面片的突出部,由此,向吸收体的液体透过性优于比较例1。而且认为,特别是实施例2的正面片1的突出部包含较大的中空部而具有高度,而且向副凹陷部侧凸出,因此能够应对大量的液体而可靠地使液体透过,从而防止液体漏出。
此外,在比较例3中,压密部间过度隔开且没有用副凹陷部连接,因此发生液体漏出。
此外,实施例2的正面片利用上述蓬松构造,与比较例2相比,接触肌肤的触感较为柔软。
以上已将本发明和其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一同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在说明的任一细节均不对本发明加以限定,能够不违反权利要求所示的发明的主旨和范围地广泛地进行解释。
本案主张基于2015年11月30日在日本申请专利的日本专利特愿2015-234249和2015年11月30日在日本申请专利的日本专利特愿2015-234250的优先权,它们以参照的形式将其内容作为本说明书的记载的一部分而并入本文中。
附图标记说明
10、20 生理用卫生巾
1、1A、1B 正面片
16 正面片的压接部
17 正面片的伸长部
21 第一突出部
21K 中空部
22 第二突出部
22K 中空部
25 第三突出部
25K 中空部
26 第四突出部
26K 中空部
2 背面片
3 吸收体
31 压接吸收部
32 压缩吸收部
6、6A、6B、6P、6Q、6R、6S、6T、6U、6V 防漏槽
61 受液区域侧的槽缘(内槽缘)
62 外缘侧的槽缘(外槽缘)
63 外侧弯曲部
64 内侧弯曲部
65 缩细部
66 扩宽部
67 高压缩部
68 低压缩部
69 连结部
7 压密部
75 压密连结部
14 (压密部的)排
15 副凹陷部
12、12S、42、42S 凹坑部。

Claims (24)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肌肤抵接面侧的正面片、非肌肤抵接面侧的背面片和位于所述正面片与所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且具有从穿着时的穿着者的下腹侧部经由裆部到达背侧部的长度方向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片在肌肤侧面和吸收体侧面具有不伴有压纹部的凹凸面和中空部,在该正面片上配置有至少左右一对从所述正面片向所述吸收体局部凹陷而成的防漏槽,
所述防漏槽是具有所述正面片和所述吸收体以一体的压密状态凹陷而成的压密部的构造,所述左右一对防漏槽在俯视所述正面片时分别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波浪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一对防漏槽的形状是,在俯视所述正面片时,以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宽度方向中心线为轴地左右对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具有所述宽度方向的缩细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的波浪形状的在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的波的高度,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内侧与宽度方向外侧不同,且所述宽度方向内侧的波的高度比所述宽度方向外侧的波的高度高。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的在宽度方向突出的部分的波的高度比所述正面片的宽度方向的凹凸节距小。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包括高压缩部和低压缩部,所述高压缩部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缩部被所述低压缩部包围。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一对防漏槽配置有多个,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防漏槽间的隔开区域最宽的一对防漏槽位于受液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中,宽度方向内侧的槽缘与宽度方向外侧的槽缘之间的宽度一定。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漏槽,与所述缩细部连续地存在扩宽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包括高压缩部和低压缩部,该高压缩部位于所述扩宽部。
12.如权利要求3或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包括高压缩部和低压缩部,该高压缩部位于所述缩细部。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的波的高度M1相对于所述正面片的凹凸的节距M3的比M1/M3为0.1以上且0.9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具有多个所述压密部在长度方向上排列而成的排,在该排的压密部之间,所述正面片的凹凸面存在至少一部分,且成为所述排的压密部之间的吸收体的厚度比所述防漏槽的外侧的吸收体的厚度薄的副凹陷部,所述压密部分别被该副凹陷部连接,
在俯视所述正面片时,所述压密部在所述排的延伸方向上具有宽度互不相同的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所述正面片时,所述压密部中,所述排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宽度比所述排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宽度窄。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密部在俯视所述正面片时具有闭合曲线的轮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密部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菱形或五边形。
18.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的延伸方向上排列的压密部以前后的端部彼此局部连接的状态配置。
19.如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槽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两侧部分别并排配置有多个,在所述两侧部的各个中,相邻的防漏槽中彼此的所述压密部以在所述长度方向上错开的节距排列。
20.如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一对防漏槽配置有多个,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防漏槽间的隔开区域最宽的部分位于受液区域。
21.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压密部间的距离比所述正面片的长度方向的凹凸节距短,所述压密部间的距离T相对于所述凹凸节距N的比T/N为0以上且低于1。
22.如权利要求14~2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片具有向肌肤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向吸收体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在俯视时交叉的不同方向的各个方向上交替地排列有多个,在邻接地并行的排列彼此之间,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交替配置是错开半节距的交错配置。
23.如权利要求14~2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片具有在宽度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条纹状的凹凸的波浪形状。
24.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为生理用卫生巾。
CN201680067335.2A 2015-11-30 2016-11-16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1082897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4250A JP6814536B2 (ja) 2015-11-30 2015-11-30 吸収性物品
JP2015-234249 2015-11-30
JP2015234249A JP6692633B2 (ja) 2015-11-30 2015-11-30 吸収性物品
JP2015-234250 2015-11-30
PCT/JP2016/084011 WO2017094512A1 (ja) 2015-11-30 2016-11-16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9766A true CN108289766A (zh) 2018-07-17
CN108289766B CN108289766B (zh) 2020-10-27

Family

ID=58797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7335.2A Active CN108289766B (zh) 2015-11-30 2016-11-16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9766B (zh)
TW (1) TWI710364B (zh)
WO (1) WO201709451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2557A (zh) * 2018-12-13 2021-05-04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
CN114760968A (zh) * 2019-12-10 2022-07-15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8085A1 (en) * 2003-03-04 2004-09-1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an embossment along the perimeter
CN1846657A (zh) * 2005-04-13 2006-10-18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JP2014083228A (ja) * 2012-10-24 2014-05-12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CN204112013U (zh) * 2011-12-27 2015-01-21 花王株式会社 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
CN204158584U (zh) * 2014-10-14 2015-02-18 杭州可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侧漏卫生巾
JP2015093170A (ja) * 2013-11-14 2015-05-1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98546B1 (ko) * 2005-05-20 2012-11-06 유한킴벌리 주식회사 다수의 마이크로 엠보싱으로 구성된 매크로 엠보싱을구비한 뭉침 및 샘방지기능과 심미적 효과가 증대된 흡수제품
JP5086052B2 (ja) * 2007-12-12 2012-11-2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391140B2 (ja) * 2010-04-30 2014-01-1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293500B2 (ja) * 2014-01-27 2018-03-14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着用部位での皮膚の赤みの発生の程度の評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8085A1 (en) * 2003-03-04 2004-09-1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an embossment along the perimeter
CN1846657A (zh) * 2005-04-13 2006-10-18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204112013U (zh) * 2011-12-27 2015-01-21 花王株式会社 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
JP2014083228A (ja) * 2012-10-24 2014-05-12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15093170A (ja) * 2013-11-14 2015-05-1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204158584U (zh) * 2014-10-14 2015-02-18 杭州可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防侧漏卫生巾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2557A (zh) * 2018-12-13 2021-05-04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
CN114760968A (zh) * 2019-12-10 2022-07-15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14760968B (zh) * 2019-12-10 2022-12-23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9766B (zh) 2020-10-27
TW201726085A (zh) 2017-08-01
WO2017094512A1 (ja) 2017-06-08
TWI710364B (zh) 2020-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69675B1 (ko) 흡수성 물품
CN102740818B (zh) 吸收性物品
EP1990033A1 (en) Sanitary napkin including body- facing protrusions for preventing side leakage and obliquely arranged embossed channels
CN103561703B (zh) 吸收性物品
EP3510982B1 (en) Absorbent article demonstrating controlled deformation and longitudinal fluid distribution
JP6581337B2 (ja) 吸収性物品
JP6022316B2 (ja) 吸収性物品
JP4916296B2 (ja) 生理用ナプキン
CN108289766A (zh) 吸收性物品
EP3001996B1 (en) Absorbent article demonstrating controlled deformation and longitudinal fluid distribution
EP3001997B1 (en) Absorbent article demonstrating controlled deformation and longitudinal fluid distribution
EP3001994B1 (en) Absorbent article demonstrating controlled deformation and longitudinal fluid distribution
JP2019017636A (ja) 吸収性物品
US20160089281A1 (en) Absorbent article demonstrating controlled deformation and longitudinal fluid distribution
JP2017099563A (ja) 吸収性物品
JP6692633B2 (ja) 吸収性物品
CA2906067C (en) Absorbent article demonstrating controlled deformation and longitudinal fluid distribution
JP6457764B2 (ja) 吸収性物品
CN205672142U (zh) 吸收性物品和一次性尿布
TWI379668B (en) Absorbent article
CA2906216C (en) Absorbent article demonstrating controlled deformation and longitudinal fluid distribu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