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5530A - 一种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5530A
CN108285530A CN201711104350.2A CN201711104350A CN108285530A CN 108285530 A CN108285530 A CN 108285530A CN 201711104350 A CN201711104350 A CN 201711104350A CN 108285530 A CN108285530 A CN 108285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block
parts
polyamide
invent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043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5530B (zh
Inventor
姜立忠
潘宇
赵振伦
党伟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ISU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gzhou Xu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gzhou Xu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gzhou Xu 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043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5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5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5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5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5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60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he reaction of a mixture of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8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the 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cyclic rings
    • C08G63/181Acids containing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7Non-metals or inter-compound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地,所述尼龙树脂包含由聚酰胺6I和6嵌段组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高流动性、温度敏感性以及透明等特性,其制得的组合物机械性能优良、透明性高、流动性好、对环境温度具有敏感性等,并且其制备方法以己二胺、间苯二甲酸、己内酰胺为单体,采用自催化一步法合成,该方法流程简单、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具有高机械强度,良好的抗冲击性能,优异的耐热性、耐磨性和耐油性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和化工,在水利、国防、交通等国民经济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尼龙透明性差,在某些对材料透明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很难得到应用。为此,国内外开发了具有透明特性的新型尼龙,称为透明尼龙。透明尼龙一般为无定形聚合物,透光率与光学玻璃相近,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汽车制造,电器工业,医学部门,食品包装,工程和机械部件和近海作业部门。
现有技术中,合成的透明尼龙主要有脂肪族透明聚酰胺、芳香族透明聚酰胺、半芳香族透明聚酰胺等。
专利CN10372531A以国产廉价的二聚酸、芳香族二元酸和脂肪族支链二元胺为原料,熔融缩聚得到了一种共聚酰胺,透光率达90%以上,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
专利CN103435796A以半芳香族酰胺盐和脂肪族酰胺盐及必要的助剂合成了半芳香透明聚酰胺材料,这种透明聚酰胺透光率可达90%以上,拉伸强度达到90MPa以上,断裂伸长率可达190%以上。
专利CN105330843A以芳香族二元酸和透明剂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半芳香透明尼龙,透光率达到85-95%,同时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机械性能。
专利CN105367785A以支链烷基二胺和草酸为原料合成一种脂肪族透明尼龙,同时还具有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优异、韧性好、易于加工、强度高等优良特性。
专利CN105330844A也公开了一种半芳香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该透明尼龙透光率在84-90%之间,同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吸水率。
专利CN105949456A以环状结构二胺和二元酸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防老剂、分子量调节剂等其他助剂,以先成盐后缩聚的路线得到透明尼龙,透光率可达91%。
专利CN106589351A以间苯二甲酸、己二胺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半芳香透明尼龙PA6I,拉伸强度达到60MPa,断裂伸长率80%。
此外,也有研究人员在半芳香族透明尼龙中添加适量的脂环族单体,来改善其透明性,例如专利CN103483581A、专利CN103910877A和专利CN104974342A等,制得的透明尼龙有较好的透明性。
以上所述的专利中,均是利用脂环或芳环的存在破坏大分子链的规整性,导致聚酰胺不结晶或微晶而使其透明。这些透明尼龙有较好的透明性,但是由于脂环或芳环的加入,使得透明尼龙的熔体粘度增大、流动性大大降低,难以适应复杂产品结构、薄壁产品和快速成型的要求,这就严重限制了此类材料应用范围,因此在不改变其其他优良性能的条件下提高其流动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在透明尼龙树脂的研究中,未发现透明尼龙树脂自催化一步法合成工艺路线以及具有高流动、温敏性透明尼龙树脂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地,所述尼龙树脂包含由聚酰胺6I和6嵌段组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高流动性、温度敏感性以及透明等特性,其制得的组合物机械性能优良、透明性高、流动性好、对环境温度具有敏感性等,并且其制备方法以己二胺、间苯二甲酸、己内酰胺为单体,采用自催化一步法合成,该方法流程简单、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尼龙树脂,其包含由聚酰胺6I嵌段和聚酰胺6嵌段组成的嵌段共聚物:
其中,所述聚酰胺6I嵌段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其中,所述聚酰胺6嵌段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其中,所述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35000,优选25000-32000,x=5-50,以及y=5-50。
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聚酰胺6I嵌段的含量为所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20wt%至96wt%,尤其是可以为50wt%至96wt%、80wt%至96wt%、20wt%至50wt%或20wt%至40wt%,并且作为实例,所述聚酰胺6I嵌段的含量为所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20wt%、30wt%、40wt%、50wt%、60wt%、70wt%、80wt%、90wt%或96wt%;以及其中,所述聚酰胺6I嵌段的数均分子量范围为800-12000,优选1000-10000,更优选1500-10000。
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尼龙树脂中,所述聚酰胺6嵌段的含量为所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4wt%至80wt%,尤其是可以为4wt%至50wt%、4wt%至20wt%、50wt%至80wt%或60wt%至80wt%,并且作为实例,所述聚酰胺6I嵌段的含量为所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4wt%、10wt%、20wt%、30wt%、40wt%、50wt%、60wt%、70wt%或80wt%;以及其中,所述聚酰胺6嵌段的数均分子量范围为400-8000,优选500-6000,更优选600-5000。
此外,除了所述嵌段共聚物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尼龙树脂还包括其它常用的辅料或助剂等,例如,填料、增塑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剂、润滑剂、着色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发泡剂等,但并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述尼龙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器中加入间苯二甲酸、己二胺、己内酰胺、二酸和催化剂,升温至200-250℃反应0.5-2小时,然后,在260-280℃下抽真空至20-500Pa继续反应0.5-3小时,然后用沸水萃取,干燥。
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具体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器中加入间苯二甲酸、己二胺、己内酰胺、二酸和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200-250℃,同时机械搅拌下反应0.5-2小时,然后,在260-280℃下抽真空至20-500Pa,继续机械搅拌反应0.5-3小时,然后经沸水萃取,干燥。
如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基于加入单体的总重量,所述间苯二甲酸的投料量为10-60重量份,例如,10重量份、20重量份、25重量份、30重量份、40重量份、45重量份、50重量份或60重量份;所述己二胺的投料量为8-40重量份,例如,8重量份、10重量份、15重量份、20重量份、25重量份、30重量份、35重量份或40重量份;所述己内酰胺的投料量为4-80重量份,例如,4重量份、10重量份、20重量份、30重量份、40重量份、50重量份、60重量份、70重量份或80重量份;所述二酸的投料量为1-5重量份,例如,1重量份、2重量份、3重量份、4重量份或5重量份;以及所述催化剂的投料量为0.5-3重量份,例如,0.5重量份、1重量份、1.5重量份、2重量份、2.5重量份或3重量份。
如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基于加入单体的总重量,所述间苯二甲酸的投料量为25-60重量份,所述己二胺的投料量为20-40重量份,所述己内酰胺的投料量为4-50重量份,所述二酸的投料量为1-4重量份以及所述催化剂的投料量为0.5-2重量份。
如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基于加入单体的总重量,所述间苯二甲酸的投料量为45-60重量份,所述己二胺的投料量为30-40重量份,所述己内酰胺的投料量为4-20重量份,所述二酸的投料量为1-3重量份以及所述催化剂的投料量为0.5-1.5重量份。
如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基于加入单体的总重量,所述间苯二甲酸的投料量为50-60重量份,所述己二胺的投料量为35-40重量份,所述己内酰胺的投料量为4-10重量份,所述二酸的投料量为1-2重量份以及所述催化剂的投料量为0.5-1重量份。
如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基于加入单体的总重量,所述间苯二甲酸的投料量为10-30重量份,所述己二胺的投料量为8-25重量份,所述己内酰胺的投料量为50-80重量份,所述二酸的投料量为4-5重量份以及所述催化剂的投料量为2-3重量份。
如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二酸为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或己二酸。
如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催化剂为磷酸、硫酸或氨基己酸。
如上所述的透明尼龙树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机械搅拌的转速为30-800rpm。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尼龙树脂,由于其透明性高、分子量较高、机械性能优良、强度大、流动性好,因此可用于汽车内件、运动器材、建筑建材。此外,由于其具备温度敏感性,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树脂机械性能可以完全去除,因此可用与制作锂电池温度安全控制开关。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透明尼龙树脂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易控制、原料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以下实施例更加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并且不应当被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
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反应器中加入560g间苯二甲酸、400g己二胺、40g己内酰胺、10g己二酸、5g磷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200℃,在3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0.5小时,然后,在260℃下抽真空至20Pa,继续在3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3小时,然后经沸水萃取,干燥。
[实施例2]
在反应器中加入530g间苯二甲酸、370g己二胺、100g己内酰胺、20g丙二酸、10g硫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220℃,在8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1小时,然后在260℃下抽真空至200Pa,继续在8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1小时,然后经沸水萃取,干燥。
[实施例3]
在反应器中加入470g间苯二甲酸、330g己二胺、200g己内酰胺、30g乙二酸、15g氨基己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220℃,在3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2小时,然后在270℃下抽真空至50Pa,继续在3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0.5小时,然后经沸水萃取,干燥。
[实施例4]
在反应器中加入410g间苯二甲酸、290g己二胺300g己内酰胺、30g己二酸、30g磷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230℃,在4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2小时,然后在270℃下抽真空至50Pa,继续在4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1小时,然后经沸水萃取,干燥。
[实施例5]
在反应器中加入295g间苯二甲酸、205g己二胺、500g己内酰胺、40g丁二酸、20g磷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230℃,在6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1小时,然后在270℃下抽真空至100Pa,继续在6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2小时,然后经沸水萃取,干燥。
[实施例6]
在反应器中加入235g间苯二甲酸、165g己二胺、600g己内酰胺、50g己二酸、25g磷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250℃,在5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2小时,然后在280℃下抽真空至400Pa,继续在5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2小时,然后经沸水萃取,干燥。
[实施例7]
在反应器中加入118g间苯二甲酸、82g己二胺、800g己内酰胺、50g己二酸、30g磷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250℃,在65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2小时,然后在280℃下抽真空至500Pa,继续在65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2小时,然后经沸水萃取,干燥。
[对比例1]
在反应器中加入1000g己内酰胺、20g己二酸、30g磷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250℃,在5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2小时,然后在280℃下抽真空至400Pa,继续在5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2小时,然后经沸水萃取,干燥。
[对比例2]
在反应器中加入590g间苯二甲酸、410g己二胺、10g己二酸、15g磷酸,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240℃,在2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2小时,然后,在260℃下抽真空至20Pa,继续在200rpm的机械搅拌下反应3小时,然后经沸水萃取,干燥。
性能评价
将上述实施例1至7以及对比例1和2制得的尼龙树脂注塑成测试用的标准样条,测得的物理性能如以下表1所示,其中所列的物理性能按以下表2所示的国家标准进行测试。
表1
表2

Claims (10)

1.一种尼龙树脂,其包含由聚酰胺6I嵌段和聚酰胺6嵌段组成的嵌段共聚物,
其中,所述聚酰胺6I嵌段的结构通式表示为:
其中,所述聚酰胺6嵌段的结构通式表示为:
其中,所述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35000,优选25000-32000,x=5-50,以及y=5-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树脂,其中,所述聚酰胺6I嵌段的含量为所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20wt%至96wt%;以及优选地,所述聚酰胺6I嵌段的数均分子量范围为800-12000,优选1000-10000,更优选1500-1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树脂,其中,所述聚酰胺6嵌段的含量为所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4wt%至80wt%;以及优选地,所述聚酰胺6嵌段的数均分子量范围为400-8000,优选500-6000,更优选600-5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树脂,其中,所述聚酰胺6I嵌段的含量为所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40wt%至90wt%,所述聚酰胺6嵌段的含量为所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10wt%至60wt%;或者,所述聚酰胺6I嵌段的含量为所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70wt%至90wt%,所述聚酰胺6嵌段的含量为所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10wt%至30wt%;或者,所述聚酰胺6I嵌段的含量为所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20wt%至80wt%,所述聚酰胺6嵌段的含量为所述嵌段共聚物总重量的20wt%至80wt%。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尼龙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器中加入间苯二甲酸、己二胺、己内酰胺、二酸和催化剂,升温至200-250℃反应0.5-2小时,然后,在260-280℃下抽真空至20-500Pa继续反应0.5-3小时,然后用沸水萃取,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器中加入间苯二甲酸、己二胺、己内酰胺、二酸和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200-250℃,同时机械搅拌下反应0.5-2小时,然后,在260-280℃下抽真空至20-500Pa,继续机械搅拌反应0.5-3小时,然后经沸水萃取,干燥,优选地,所述机械搅拌的转速为30-800rp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基于加入单体的总重量,所述间苯二甲酸的投料量为10-60重量份,所述己二胺的投料量为8-40重量份,所述己内酰胺的投料量为4-80重量份,所述二酸的投料量为1-5重量份;以及所述催化剂的投料量为0.5-3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基于加入单体的总重量,所述间苯二甲酸的投料量为25-60重量份,所述己二胺的投料量为20-40重量份,所述己内酰胺的投料量为4-50重量份,所述二酸的投料量为1-4重量份以及所述催化剂的投料量为0.5-2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二酸为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或己二酸。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为磷酸、硫酸或氨基己酸。
CN201711104350.2A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285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4350.2A CN108285530B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04350.2A CN108285530B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5530A true CN108285530A (zh) 2018-07-17
CN108285530B CN108285530B (zh) 2020-11-27

Family

ID=62831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04350.2A Active CN108285530B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55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9978A (zh) * 2018-12-20 2020-06-30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尼龙纤维及尼龙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24992A (ja) * 2015-01-05 2016-07-11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24992A (ja) * 2015-01-05 2016-07-11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9978A (zh) * 2018-12-20 2020-06-30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尼龙纤维及尼龙的制作方法
CN111349978B (zh) * 2018-12-20 2023-01-24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尼龙纤维及尼龙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5530B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0096B (zh) 具有氨基酸热稳定剂的熔融混合的热塑性组合物
CN104327266B (zh) 一种聚酰胺6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的制备方法
KR102000896B1 (ko) 말단 변성 폴리아미드 수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2153745B (zh) 一种高粘度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合成方法
CN102203167B (zh) 改性聚酰胺、其制备方法及由所述聚酰胺获得的物品
CN110156984A (zh) 一种半芳香支化聚酰胺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TR201807305T4 (tr) Bir katı faz polimerizasyonunu içeren alifatik ya da kısmi aromatik poliamitlerin üretimi için metot.
CN102675630A (zh) 一种无卤阻燃尼龙6的制备方法
CN106916298A (zh) 一种环保生物基半芳香族pa10t/11共聚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70221A (zh) 高耐热性的聚酰胺模塑复合物
CN108285530A (zh) 一种尼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5273A (zh) 一种耐高温半芳香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7693B (zh) 一种半芳香聚酰胺pa11t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8851B (zh) 高韧性免喷涂聚酰胺11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3679B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尼龙66/尼龙6纤维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446129A (zh) 一种抗老化半芳香尼龙树脂的制备方法
JP2018538174A (ja) 反応性プレポリマー前駆体組成物から繊維強化ポリアミドマトリックス複合材料を製造する方法
JPWO2016182001A1 (ja) ポリアミドエラストマー、医療機器及びポリアミドエラストマーの製造方法
CN103570937B (zh) 一种酚醛树脂/mc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3341A (zh) 耐高温低吸水率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47179C (zh) 尼龙6/聚甲亚胺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5467A (zh) 一种韧性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37010B (zh) 聚酰胺、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408752B (zh) 一种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沉析纤维胶体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433113B (zh) 半芳香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3

Address after: 100070 Beijing city Fengtai District South Fourth Ring Road No. 188 District No. 21 floor 3 Room 301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RIS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61113 west side of Xu Yang Street, north of Bohai Road, Bohai New District, Hebei

Applicant before: CANGZHOU XUYANG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