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1599B - 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1599B
CN108281599B CN201711341085.XA CN201711341085A CN108281599B CN 108281599 B CN108281599 B CN 108281599B CN 201711341085 A CN201711341085 A CN 201711341085A CN 108281599 B CN108281599 B CN 108281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battery
battery tab
electronic device
contac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410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1599A (zh
Inventor
李东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dy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ndy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dyron Corp filed Critical Tendyr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3410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1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1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1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1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1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28Fix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e. not intended for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电池和压合筋。电路板具有接触区域。电池具有电池极耳。压合筋被构造成将电池极耳压在接触区域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不需要焊接工艺,节约了电路板上的空间,同时实现装配的简约,且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10072537.3,公开号为CN 104659304A,申请日为2015.02.11,发明名称为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的分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电池与电路板的连接导通有几种方式,一种是电池延伸出散线与电路板焊接实现导通,另一种是电池极耳与电路板焊接实现导通,还有一种是电路板上采用表面贴装技术连接有元器件,电池通过与元器件的导通从而实现与电路板的导通,前两种方式都需要焊接工艺,焊接工艺费时,且对电路板的空间有具体要求,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最后一种方式,会增加额外的元器件,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不需要焊接工艺,节约了电路板上的空间,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连接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接触区域;电池,所述电池具有电池极耳;压合筋,所述压合筋被构造成将所述电池极耳压在所述接触区域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不需要焊接工艺,节约了电路板上的空间,同时实现装配的简约,且降低了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合筋形成为设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外壳上的凸起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有所述接触区域,所述电池极耳伸入到所述凹槽内且贴合在所述接触区域上,所述压合筋设在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电池极耳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在所述电路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电池极耳与所述接触区域之间设有导电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合筋为单独的零部件。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压合筋与所述电池极耳接触的表面为平面。
具体地,所述电池极耳设在所述电路板的侧壁或者正面上的接触区域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极耳设在所述电路板的侧壁上的接触区域上,所述接触区域的与所述电池极耳接触的部分形成为向内凹入的圆弧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连接方法,采用压合筋将电池极耳压在电路板的接触区域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连接方法,通过采用上述步骤将电池极耳固定在电路板上,从而不需要焊接工艺,节约了电路板上的空间,同时实现装配的简约,且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压合筋与电池极耳配合时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设有压合筋的外壳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电子设备100、
外壳1、
电路板2、凹槽20、
电池3、电池极耳30、
压合筋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9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其中电子设备100可以为密钥设备等任何设有电池3和电路板2的设备。其中密钥设备可以为具备电子签名、证书认证和/或加解密功能的小型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包括:电路板2、电池3和压合筋4,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外壳1和其他元器件,外壳1内限定出容纳腔。
其中,电路板2设在容纳腔内,电路板2具有接触区域,可以理解的是,接触区域一般为镀铜区域。同时还可以理解的是,一般将电路板2的用于设置电子元件的表面称为电路板2的正面,将电路板2的与厚度方向平行的表面称为电路板2的侧壁,即将电路板2上的面积最大的表面称为正面。
电池3具有电池极耳30。压合筋4被构造成将电池极耳30压在电路板2的接触区域上。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电池极耳30应该与接触区域电连接,当电池极耳30与接触区域之间设有介质时,该介质应该为导电件。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电池极耳30与电路板2的接触区域之间设有导电胶,从而可以保证电池极耳30和电路板2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
具体地,电池极耳30可以被压在电路板2的侧壁或者正面上的接触区域上,也就是说,接触区域可以位于电路板2的侧壁或者正面上,电池极耳30被压合筋4压在电路板2的侧壁或者正面上。如图2-图5所示,电池极耳30设在电路板2的正面上,如图6-图9所示,电池极耳30设在电路板2的侧壁上。
换言之,在将电池3与电路板2进行电连接时,首先将电池3的电池极耳30放置在电路板2或者压合筋4上,然后采用压合筋4将电池极耳30压在电路板2的接触区域上,实现了将电池极耳30固定在电路板2的接触区域上以使得电池3与电路板2电连接的目的。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压合筋4可以为任何结构,只要可以将电池极耳30压在电路板2上即可。例如压合筋4可以形成为设在外壳1上的凸起结构(如图5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将电池极耳30放置在电路板2的接触区域上,然后再将设有电池极耳30的电路板2与外壳1配合,外壳1上的凸起结构将电池极耳30压在电路板2上。
或者压合筋4还可以为单独的零部件例如凸块,再或者压合筋4还可以为电子设备100中原有的其他元器件。其中当压合筋4为单独的零部件时,可以采用外壳与压合筋4接触以定位压合筋4,当然也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位于容纳腔内的其他元件与压合筋4接触以定位压合筋4。
当压合筋4为单独的零部件时,可以先将电池极耳30设在接触区域或者压合筋4上,然后将压合筋4放置在电路板2上以将电池极耳30压在接触区域上,最后采用外壳或者其他元件与压合筋4接触以定位压合筋4。其中定位压合筋4指的是限制压合筋4的移动自由度,避免压合筋4移动。
还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外壳1一般包括可拆卸的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配合限定出容纳腔,当压合筋4形成为设在外壳1上的凸起结构时,压合筋4应该是设置在上盖或底座上,从而在上盖和底座装配时,压合筋4压在电池极耳30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通过采用压合筋4将电池极耳30压在电路板2上的固定方式,实现了将电池极耳30固定在电路板2上的目的,不需要焊接工艺,节约了电路板2上的空间,同时实现装配的简约,且降低了成本。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上设有凹槽20,凹槽20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有接触区域,电池极耳30伸入到凹槽20内且贴合在接触区域上,压合筋4设在凹槽20内且与电池极耳30接触。换言之,将电池极耳30弯折后伸入到凹槽20内,且使得电池极耳30接触凹槽20内的一个侧壁上的接触区域,实现电池极耳30与电路板2之间的导通,然后将压合筋4设置在凹槽20内以将电池极耳30压在凹槽20的侧壁上的接触区域上,保证电池极耳30与接触区域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优选地,压合筋4设在凹槽20内时与凹槽20的其他侧壁接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极耳30与接触区域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
其中,当电池极耳30设在电路板2的侧壁上时,凹槽20从电路板2的侧壁向内凹入,当电池极耳30设在电路板2的正面上时,凹槽20从电路板2的正面朝向电路板2的背面凹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凹槽20在电路板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电路板2。从而便于压合筋4装配在凹槽20内。在图4的示例中,压合筋4在电路板2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分别延伸超出电路板2的两个表面,从而保证压合筋4的压合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上未设有凹槽,电池极耳30设在电路板2的正表面上,压合筋4放置在电池极耳30的表面上以将电池极耳30压在电路板2上。
在本发明的再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9所示,电池极耳30被压在电路板2的侧壁上的接触区域上,接触区域的与电池极耳30接触的部分形成为向内凹入的圆弧形。从而可以增大电池极耳30与接触区域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9所示,压合筋4与电池极耳30接触的表面为平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压合筋4的压合效果。
下面参考图10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连接方法,该电池连接方法可以应用在各种需要电池与电路板连接的设计中。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连接方法,采用压合筋将电池极耳压在电路板的接触区域上。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连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电池的电池极耳放置在电路板的接触区域上,其中电池极耳可以放置在电路板的侧壁或者正面上的接触区域上。
S2:采用压合筋将电池极耳压在电路板上,将电池极耳固定在电路板的接触区域上。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当电路板上未设置有凹槽时,在步骤S1中只需将电池极耳放置在电路板的侧壁或者正表面的接触区域上,然后在步骤S2中将压合筋放置在电池极耳上以将电池极耳压在电路板上。在这种情况下,压合筋可以为设在外壳的凸起结构,还可以为电子设备中原有的元器件,或者为单独的零部件但与外壳或者电子设备中的原有的元器件接触。
当电路板上设置有凹槽时,在步骤S1中需要将电池极耳弯折后伸入到凹槽内并使得电池极耳与凹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上的接触区域接触,然后在步骤S2中将压合筋放置在凹槽内以将电池极耳压在接触区域上。在这种情况下,压合筋可以为设在外壳的凸起结构,还可以为电子设备中原有的元器件,或者为单独的零部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连接方法,通过采用上述步骤将电池极耳固定在电路板上,从而不需要焊接工艺,节约了电路板上的空间,同时实现装配的简约,且降低了成本。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还可以在电池极耳和电路板的接触区域之间涂抹导电胶,以提高电池极耳和电路板之间的接触可靠性。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限定出容纳腔;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接触区域;
电池,所述电池具有电池极耳;
压合筋,所述压合筋被构造成将所述电池极耳压在所述接触区域上;
所述压合筋形成为设在所述外壳上的凸起结构;或者所述压合筋为单独的零部件,采用所述外壳与所述压合筋接触以定位所述压合筋;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有所述接触区域,所述电池极耳伸入到所述凹槽内且贴合在所述接触区域上,所述压合筋设在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电池极耳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电路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耳与所述接触区域之间设有导电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筋为单独的零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筋与所述电池极耳接触的表面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耳被压在所述电路板的侧壁或者正面上的接触区域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耳被压在所述电路板的侧壁上的接触区域上,所述接触区域的与所述电池极耳接触的部分形成为向内凹入的圆弧形。
8.一种电子设备的连接方法,所述电子设备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采用压合筋将电池极耳压在电路板的接触区域上;
所述压合筋形成为设在所述外壳上的凸起结构,在装配所述外壳时使得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电池极耳接触以将所述电池极耳压在所述电路板上;
或者
所述压合筋为单独的零部件,采用所述外壳与所述压合筋接触以定位所述压合筋。
CN201711341085.XA 2015-02-11 2015-02-11 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Active CN108281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1085.XA CN108281599B (zh) 2015-02-11 2015-02-11 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41085.XA CN108281599B (zh) 2015-02-11 2015-02-11 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CN201510072537.3A CN104659304B (zh) 2015-02-11 2015-02-11 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2537.3A Division CN104659304B (zh) 2015-02-11 2015-02-11 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1599A CN108281599A (zh) 2018-07-13
CN108281599B true CN108281599B (zh) 2020-09-15

Family

ID=532501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41085.XA Active CN108281599B (zh) 2015-02-11 2015-02-11 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CN201510072537.3A Active CN104659304B (zh) 2015-02-11 2015-02-11 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2537.3A Active CN104659304B (zh) 2015-02-11 2015-02-11 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82815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4070B (zh) * 2018-03-16 2021-11-19 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的安装固定结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4302Y (zh) * 2008-09-17 2009-07-15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工装夹具
JP2011216858A (ja) * 2010-03-15 2011-10-27 Seiko Instruments Inc 端子付電気化学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569712A (zh) * 2012-02-06 2012-07-11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凹型插槽式铝极耳与电路板导电片的连接件
CN202454643U (zh) * 2012-02-06 2012-09-26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阶梯型铝极耳与电路板导电片的连接件
CN202601761U (zh) * 2012-02-06 2012-12-12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z字-回形的镀层铝极耳
CN203588857U (zh) * 2013-11-28 2014-05-07 浙江皇冠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用开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59970U (zh) * 2013-12-04 2014-06-18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4302Y (zh) * 2008-09-17 2009-07-15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工装夹具
JP2011216858A (ja) * 2010-03-15 2011-10-27 Seiko Instruments Inc 端子付電気化学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569712A (zh) * 2012-02-06 2012-07-11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凹型插槽式铝极耳与电路板导电片的连接件
CN202454643U (zh) * 2012-02-06 2012-09-26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阶梯型铝极耳与电路板导电片的连接件
CN202601761U (zh) * 2012-02-06 2012-12-12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z字-回形的镀层铝极耳
CN203588857U (zh) * 2013-11-28 2014-05-07 浙江皇冠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用开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9304B (zh) 2018-01-09
CN108281599A (zh) 2018-07-13
CN104659304A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2639B2 (en) Shielde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JP6418324B2 (ja) 多極コネクタ
JP5695884B2 (ja) パワー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US20070232102A1 (en) Battery connector
US20090093160A1 (en) Filter and housing thereof
JP2018182147A (ja) 金属部材付き基板、回路構成体及び電気接続箱
US9545001B2 (en) Printed board with board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using same
JP2005312282A (ja) 振動モータ及びその基板実装構造
CN108281599B (zh) 电子设备及电池连接方法
KR102065196B1 (ko) 전기 접속 장치, 이러한 전기 접속 장치 및 전자 기판을 포함하는 조립체, 그리고 전자 기판을 전기 접속시키는 방법
US20170105285A1 (en) Circuit board an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N107079597B (zh) 用于容纳电气和/或电子部件的壳体、电子控制装置及制造该壳体和电子控制装置的方法
JP4723907B2 (ja) 電気接続箱
US9595491B2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JP6701352B2 (ja) 電話カードを取り付けるためのカードホルダー装置及びモバイルデバイス
JP3711035B2 (ja) 電池ホルダ
KR101159048B1 (ko) 듀얼 심 카드용 소켓
JP2001185923A (ja) フィルムアンテナ
CN110011097B (zh) 连接器
US9343857B2 (en) Jack
JP6287977B2 (ja) コネクタ
US20180145451A1 (en)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locking structure
JP2014157730A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内蔵型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5744281B1 (ja) 車載用電子機器筐体及びリモート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
CN214013209U (zh) 射频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