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4161B -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4161B
CN108264161B CN201810306788.7A CN201810306788A CN108264161B CN 108264161 B CN108264161 B CN 108264161B CN 201810306788 A CN201810306788 A CN 201810306788A CN 108264161 B CN108264161 B CN 108264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ontainer
shaft
chamber
plate
adsorb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67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64161A (zh
Inventor
朱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anjie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anjie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anjie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anjie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067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4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4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4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64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41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centrifugal s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筒体容器、分层板、吸附剂添加组件和漩涡发生组件,所述分层板架设在筒体容器内,所述分层板的外轮廓边缘与筒体容器的内壁间距设置,所述分层板将筒体容器分隔成两个上、下相互连通的分离腔和沉淀腔;所述分离腔内设置有漩涡发生组件,所述漩涡发生组件设置在分层板的上方,通过所述漩涡发生组件使分离腔内的污水溶液高速转动形成漩涡;所述筒体容器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吸附剂添加组件,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价内填充有吸附剂。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可对污水溶液进行高效的过滤。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南方许多地方河流纵横,地表水丰沛,因此许多工业用清水,如制浆造纸工业以及工厂用水等,均通过处理地表水而得,由于工厂场地缺乏,没有场地建造大的沉淀池,因而河水处理设施相对简单一般只设置格栅或斜网去除杂质悬浮物,水质随河水的变化而变化,污水中的杂质等对于工业生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把河水等地表水的污水处理成可用的工业用清水比较困难,有必要提供一种污水的过滤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可对污水溶液进行高效的过滤。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包括筒体容器、分层板、吸附剂添加组件和漩涡发生组件,所述分层板架设在筒体容器内,且所述分层板靠近筒体容器的底部设置,所述分层板的外轮廓边缘与筒体容器的内壁间距设置,所述分层板将筒体容器分隔成两个上、下相互连通的分离腔和沉淀腔;所述分离腔内设置有漩涡发生组件,所述漩涡发生组件设置在分层板的上方,通过所述漩涡发生组件使分离腔内的污水溶液高速转动形成漩涡;所述筒体容器的内壁上圆形阵列均布设置有若干过滤袋;所述筒体容器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吸附剂添加组件,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价内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设置在漩涡中心的上方,且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高于筒体容器内溶液的最高水面。
进一步的,所述漩涡发生组件包括转轴,所述筒体容器的顶端支撑设置有顶板,所述转轴穿过顶板与筒体容器同轴设置,且所述转轴高速转动在顶板上;所述转轴的底端垂直设置有漩涡扰动横杆,所述漩涡扰动横杆间距分层板设置,且所述漩涡扰动横杆通过转轴高速转动扰动分离腔内的溶液转动形成漩涡;
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设置在转轴上,且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与转轴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从顶端同轴凹设有下料腔,所述下料腔的底面与吸附剂添加组件的高度相同,靠近下料腔的腔底面的环壁上贯通开设有至少一个下料口;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加料杆,所述加料杆为细杆状的筒体结构,所述加料杆的一端为封闭端,且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加料杆的开口端插设在下料口内,所述加料杆通过下料口与下料腔连通,所述加料杆的壁体上沿径向贯通开设有若干镂空的第一漏孔,若干所述第一漏孔沿加料杆的轴向线性阵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料杆从开口端至封闭端为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加料杆的封闭端贯通壁体开设有若干第二漏孔,所述第二漏孔的孔径小于第一漏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转轴上;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隔板、调节板、支撑板和导柱;所述隔板包含半圆状的固定部和半圆状的自由部,所述固定部和自由部拼合形成一圆形薄板状结构,且所述固定部与自由部通过拼合线进行相对转动;所述固定部固定设置在转轴的内腔壁上,且所述固定部从外圆轮廓边缘至拼合线呈倾斜向下的姿态设置,所述自由部相对固定部转动将转轴的内腔进行连通或阻隔;
所述固定部的底部竖向向下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转轴的内腔壁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贯通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两端伸出通孔外侧,所述导柱远离转轴的内腔壁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板,且所述调节板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调节板为“L”形状结构,所述调节板的弯折部转动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两端架设在转轴的内腔壁上,所述调节板的横臂末端抵压在自由部的底面上,所述调节板的竖臂与导柱远离转轴的内腔壁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导柱向转轴的内腔位移,使调节板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下转动,自由部跟随向下转动;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调节板的竖臂与支撑板之间,用于调节板的转动复位;在转轴的壁体上贯通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柱对应设置,且所述导柱的一端伸入到导向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环、弹簧和滑套,所述固定环固定套设在转轴上,且所述固定环设置在顶板的上方,所述滑套滑动套设在转轴上,且所述滑套位于固定环的上方,所述滑套与固定环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滑套通过若干弹簧与固定环连接设置;
所述滑套内圈沿径向方向凹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内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指向转轴,所述转轴上凹设有凸轮环槽,所述顶柱滑动设置在所述凸轮环槽内;
所述凹腔内沿滑套的径向方向凹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顶柱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伸缩设置在盲孔中;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容器包括外筒容器和内筒容器,所述外筒容器为顶部开口的筒体,所述内筒容器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筒体;所述内筒容器同轴设置在外筒容器的内部,且所述内筒容器与外筒容器间距设置,形成环形腔,所述内筒容器的上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环形搭沿,所述搭沿搭设在外筒容器的顶部开口端,所述内筒容器的底端与外筒容器的底面间距设置,形成环形的溶液通过口;
所述外筒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开口朝上的环形筒体状结构,所述沉淀槽设置在分层板的下方,且所述沉淀槽的外环壁与内筒容器的内环壁间隙设置,且所述沉淀槽的壁体高于溶液通过口的高度,所述沉淀槽与内筒容器之间的间隙形成滤液通道,在所述滤液通道的进液口设置有环形过滤板。
进一步的,所述分层板为圆锥形状,所述分层板的小端朝上、大端朝下设置,且分层板的大端边缘与内筒容器间距设置,且大端通过连接板架设在内筒容器内;所述分层板的大端直径大于漩涡扰动横杆的长度,且所述分层板的大端直径大于沉淀槽的直径;所述过滤板从内筒容器至沉淀槽由高向低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容器与内筒容器之间设置有分隔环,所述分隔环设置在靠近内筒容器顶部的位置,且所述分隔环将内筒容器与外筒容器之间的环形腔分隔成底部的第一滤液腔和顶部的第二滤液腔,所述外筒容器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出液孔、进液孔,所述出液孔与第一滤液腔对应设置,所述进液孔与第二滤液腔对应设置,且所述出液孔与进液孔之间连接设置有水泵,所属水泵设置在筒体容器的外部,第一滤液腔内的溶液通过水泵输送至第二滤液腔;所述内筒容器的内壁上贯通开设有若干洒水口,若干所述洒水口圆形阵列设置,所述洒水口为扁平口形状,且所述洒水口对应第二滤液腔设置,且所述洒水口靠近第二滤液腔底部设置,所述第二滤液腔通过洒水口与内筒容器的内圈连通。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的方法,将污水溶液加入在筒体容器内,启动转轴高速转动,在转轴进行高速转动时,溶液通过漩涡扰动横杆产生漩涡,所述筒体容器通过分层板分隔成上下两腔室,且分层板与筒壁的间距较小,使的产生漩涡只存在上部的分离腔内,底部的沉淀腔内的溶液为平静状态;
通过向转轴内的下料腔中投放吸附剂,吸附剂依次通过下料腔及加料杆,并最终从漏孔中向外散出,在高速旋转的转轴的作用下,吸附剂从加料杆中的漏孔中不断地呈伞形向外均匀分散,充分落入在形成漩涡状的溶液中,并使污水溶液中的杂质与吸附剂充分反应,杂质与吸附剂形成大块的杂质体后,在漩涡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向漩涡的外圈移动,并随着大块的杂质体的重量增加以及外圈的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大块的杂质体逐渐下沉沉降;部分沉降后的杂质体落在分层板上,并随着杂质体的堆积逐渐向下方的沉淀槽内移动,部分沉降后的杂质体直接通过分层板与内筒容器之间的间距向下移动到沉淀槽内;
当在转轴转动时,若干弹簧在固定环的轴向作用力下,沿转轴的周向扭曲,并形成一反作用力拉动滑套向下运动的趋势,然后滑套通过顶杆和凸轮凹槽的限位导向作用,使滑套向下滑动;当顶杆向下位移到极限行程时,扭曲的若干弹簧产生的周向拉伸力,使滑套产生周向的运动趋势,并使顶杆在凸轮凹槽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滑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周向转动,使扭曲的弹簧复位,以此循环往复;
顶杆不断的在凸轮凹槽内滑动,当顶杆通过导向孔时,顶杆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顶杆向导向孔内位移滑动,顶杆顶压在导柱上,使导柱沿导向孔向转轴的内腔位移,使调节板绕销轴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下转动,隔板的自由部跟随向下转动;使转轴的内腔打开,形成与混合分解箱连通的通道,吸附剂从转轴的内腔中落下;
当转轴继续转动时,顶杆向导向孔外部退出,并且顶杆退出后继续滑动在凸轮凹槽内,导柱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沿导向孔向外复位位移,使调节板绕销轴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上转动,并抵压在自由部的下表面,隔板的自由部跟随向上转动,使转轴的内腔被阻隔;在转轴的不断转动过程中,隔板的自由部不断的进行摆动,使转轴的内腔连通或阻隔,进行吸附剂的间隙性散入,使吸附剂与杂质的反应更充分;
随着杂质沉淀增加,则溶液的杂质含量逐渐减少,内筒容器内的溶液与外筒容器内的溶液为互通的,污水溶液通过过滤网进行初步过滤后,通过滤液通道及溶液通过口流向第一滤液腔,第一滤液腔内的溶液经过水泵向第二滤液腔内输送,第二滤液腔内的液体再经由若干洒水口向内筒容器内流动;水泵的抽水速度大于若干洒水口的水流速度,使得第二滤液腔内液体不断增加,而且形成高压腔,且洒水口设置在第二滤液腔的底部,使从洒水口流出的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出射速度,水流从扁平的洒水口中流出形成薄片状的水流,该薄片状的水流与加料杆散出的吸附剂充分接触;
通过水泵不断抽取第一滤液腔内的溶液、并向第二滤液腔内输送,第二滤液腔内的溶液再流向内筒容器中,并且内筒容器内的溶液经分离过滤后再次通过滤液通道流向第一滤液腔,依次循环往复,直至污水溶液被过滤干净。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过滤分离效果较佳;通过漩涡发生组件使分离腔内的溶液形成漩涡,并使污水溶液与吸附剂充分吸附沉淀,然后逐渐向沉淀腔内移动,被沉淀分离的溶液再经过第一滤液腔和第二滤液腔后回到内筒容器内进行再次沉淀和分离,循环往复式的分离使得污水溶液的杂质分离更彻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的内部结构半剖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附图3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加料杆的端部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状态下的整体内部结构半剖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的附图3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工作状态下的内部状态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切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状态下的整体结构侧切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发明中转轴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的转轴与流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发明的转轴与流量调节装置的透视图;
附图14为本发明的转轴与流量调节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发明的转轴与流量调节装置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16为本发明的转轴与滑套结构的半剖示意图;
附图17为本发明的转轴与滑套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8为本发明的隔板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包括筒体容器1、分层板4、吸附剂添加组件10和漩涡发生组件,所述分层板4架设在筒体容器1内,且所述分层板4靠近筒体容器1的底部设置,所述分层板4的外轮廓边缘与筒体容器1的内壁间距设置,形成溶液通道,使被分层板分隔的上下两个腔室连通,所述分层板4将筒体容器1分隔成两个上、下相互连通的分离腔8和沉淀腔9;所述分离腔8内设置有漩涡发生组件,所述漩涡发生组件设置在分层板4的上方,通过所述漩涡发生组件使分离腔8内的污水溶液高速转动形成漩涡;分层板4与筒壁的间距较小,上层漩涡溶液对下层溶液影响很小,使得产生漩涡只存在上部的分离腔8内,底部的沉淀腔9内的溶液为平静状态;形成的漩涡以筒体容器的轴线为中心向外扩散,并且形成的漩涡的最外边缘与筒体容器的环壁存在一定的间距,采用筒体容器1可使容器内的污水溶液在转动时受到的各方向的作用力矢量差最小,使容器内的溶液规律转动,所述筒体容器1的内壁上圆形阵列均布设置有若干组过滤袋3,所述过滤袋3沿筒体容器的轴线方向阵列,通过过滤袋3辅助吸附和过滤污水溶液;所述筒体容器1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吸附剂添加组件10,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价10内填充有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分子筛、天然黏土等,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设置在漩涡中心的上方,且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高于筒体容器1内溶液的最高水面,使吸附剂从上方散在液面上,也避免溶液将吸附剂添加组件打湿。通过添加吸附剂,使溶液中的杂质加快聚集成块,利于溶液与杂质的过滤和分离。
所述漩涡发生组件包括转轴5,所述筒体容器1的顶端支撑设置有顶板13,所述转轴4穿过顶板13与筒体容器1同轴设置,且所述转轴5高速转动在顶板上;所述转轴5伸出顶板13以上的轴体部分上固定套设有转轮27,所述转轮为皮带轮或齿轮,所述转轮27通过皮带或者链条与驱动电机进行驱动连接,使转轴旋转,在顶板上开设有污水溶液的入液口;所述转轴5的底端垂直设置有漩涡扰动横杆2,所述漩涡扰动横杆2间距分层板4设置,且所述漩涡扰动横杆2通过转轴5高速转动扰动分离腔8内的溶液转动形成漩涡;在漩涡扰动横杆与分层板之间的区域的漩涡较小,溶液扰动也较小,处于相对平稳的区域,利于被吸附剂吸附成的杂质块沉淀;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设置在转轴5上,且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与转轴5同步转动。通过吸附剂添加组件与转轴同步转动,使的吸附剂可以在转动的过程中均匀的撒向污水溶液中,使吸附剂与杂志部分充分作用,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及其使用价值。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所述转轴5从顶端同轴凹设有下料腔50,所述下料腔50的底面与吸附剂添加组件10的高度相同,吸附剂通过下料腔50的底面时即进入到吸附剂添加组件内,也即加料杆中,靠近下料腔50的腔底面的环壁上贯通开设有至少一个下料口102;在转轴5的顶部开口为入料口,入料口上设置有漏斗28,通过漏斗28添加吸附剂,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加料杆101,所述加料杆101为细杆状的筒体结构,所述加料杆101的一端为封闭端,且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加料杆101的开口端插设在下料口102内,所述加料杆101通过下料口102与下料腔50连通,所述加料杆101的壁体上沿径向贯通开设有若干镂空的第一漏孔103,若干所述第一漏孔103沿加料杆101的轴向线性阵列设置。通过向转轴5内的下料腔50中投放吸附剂,吸附剂依次通过下料腔50及加料杆101,并最终从漏孔中向外散出,在高速旋转的转轴5的作用下,吸附剂从加料杆101中的漏孔中不断地呈伞形向外均匀分散,充分落入在形成漩涡状的溶液中,并使污水溶液中的杂质与吸附剂充分反应。
如附图5所示,为加料杆封闭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述加料杆101从开口端至封闭端为倾斜向下设置,利于吸附剂的移动;所述加料杆101的封闭端贯通壁体开设有若干第二漏孔104,当吸附剂在加料杆101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会向封闭端堆积,通过第二漏孔104可使吸附剂不断的向外散出,所述第二漏孔104的孔径小于第一漏孔103的孔径,保证在通过第二漏孔散出的速度小于第一漏孔,主要通过第一漏孔进行大面积的散出吸附剂。
如附图11至附图15所示,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转轴5上;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隔板35、调节板40、支撑板41和导柱36;所述隔板35包含半圆状的固定部351和半圆状的自由部352,所述固定部351和自由部352拼合形成一圆形薄板状结构,且所述固定部351与自由部352通过拼合线354进行相对转动;所述固定部351固定设置在转轴5的内腔壁上,且所述固定部351从外圆轮廓边缘至拼合线呈倾斜向下的姿态设置,所述自由部352相对固定部转动将转轴5的内腔进行连通或阻隔;
所述固定部351的底部竖向向下设置有支撑板41,所述支撑板41靠近转轴5的内腔壁设置,所述支撑板41上贯通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导柱36,所述导柱36的两端伸出通孔外侧,所述导柱36远离转轴的内腔壁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板40,且所述调节板40位于隔板35的下方,所述调节板40为“L”形状结构,所述调节板40的弯折部转动设置有销轴42,所述销轴42的两端架设在转轴5的内腔壁上,所述调节板40的横臂末端抵压在自由部352的底面上,所述调节板40的竖臂与导柱36远离转轴的内腔壁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导柱36向转轴5的内腔位移,使调节板40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下转动,自由部352跟随向下转动;
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43,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3设置在调节板40的竖臂与支撑板41之间,用于调节板40的转动复位;在转轴5的壁体上贯通开设有导向孔38,所述导向孔38与所述导柱36对应设置,且所述导柱36的一端伸入到导向孔38内。导柱被施加作用力后,导柱沿导向孔向转轴的内腔位移,使调节板绕销轴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下转动,隔板的自由部跟随向下转动;使转轴的内腔打开,形成与混合分解箱连通的通道,吸附剂从转轴的内腔中落下;导柱未被施加作用力后,导柱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沿导向孔向外复位位移,使调节板绕销轴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上转动,并抵压在自由部的下表面,隔板的自由部跟随向上转动,使转轴的内腔阻隔。
如附图11和附图17所示,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环31、弹簧32和滑套33,所述固定环31固定套设在转轴5上,且所述固定环31设置在顶板13的上方,所述滑套33滑动套设在转轴5上,且所述滑套33位于固定环31的上方,所述滑套33与固定环31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32,所述滑套33通过若干弹簧32与固定环31连接设置;
所述滑套33内圈沿径向方向凹设有凹腔39,所述凹腔39内设置有顶柱37,所述顶柱37指向转轴5,所述转轴5上凹设有凸轮环槽34,所述顶柱37滑动设置在所述凸轮环槽34内;通过滑套与顶柱形成凸轮结构;
所述凹腔39内沿滑套的径向方向凹设有盲孔44,所述盲孔44内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45,所述顶柱37通过第二复位弹簧45伸缩设置在盲孔44中;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5的弹力大于第一复位弹簧43的弹力;以保证顶柱37穿入到导向孔中时,可顶动导柱位移;
所述导向孔38设置在所述凸轮环槽34内,所述顶柱37的直径小于导向孔38的孔径;所述顶柱37可穿设在导向孔38内与导柱36的一端抵接。通过顶柱在凸轮凹槽内的往复移动,对导柱进行施加作用力。
所述导向孔38朝向滑套33的一侧孔口边缘凹设有椭圆状过渡槽381,所述椭圆状的过渡槽381的长轴方向沿凸轮环槽34的环槽走向设置。通过过渡槽381,使顶柱37进入或退出导向孔时更顺畅,防止其产生卡顿现象。
如附图18所示,所述隔板35为弹性塑料材质,所述固定部351与自由部352一体注塑成型,在固定部351与自由部352下表面的连接处形成V型槽结构。通过V型结构使自由部可相对固定部转动,同时也可通过V型部进行限位,防止其过度偏转。
如附图6至附图10所示,所述筒体容器1包括外筒容器11和内筒容器12,所述外筒容器11为顶部开口的筒体,所述内筒容器12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筒体;所述内筒容器12同轴设置在外筒容器11的内部,且所述内筒容器12与外筒容器11间距设置,形成环形腔隙,所述内筒容器12的上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环形搭沿19,所述搭沿19搭设在外筒容器11的顶部开口端,搭沿19与外筒容器11的顶部封闭设置;所述内筒容器12的底端与外筒容器11的底面间距设置,形成环形的溶液通过口17;以使内筒容器内的液体可通过该通液通过口流向内筒容器与外筒容器之间的环形腔隙,在外筒容器壁体上开设有出液口,可供容器内的液体排出;所述外筒容器11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槽7,所述沉淀槽7为开口朝上的环形筒体状结构,所述沉淀槽7设置在分层板4的下方,且所述沉淀槽7的外环壁与内筒容器12的内环壁间隙设置,且所述沉淀槽7的壁体高于溶液通过口17的高度,所述沉淀槽7与内筒容器12之间的间隙形成滤液通道16,在所述滤液通道16的进液口设置有环形过滤板18。内筒容器内的溶液在通过环形过滤板时,均通过环形过滤板进行过滤,使过滤后的杂质移动至沉淀槽7中,过滤后的液体通过滤液通道16流向环形腔隙。
所述分层板4为圆锥形状,所述分层板的小端朝上、大端朝下设置,且分层板4的大端边缘与内筒容器12间距设置,且大端通过连接板20架设在内筒容器12内;被吸附剂吸附形成的杂质块则落在分层板上,通过锥形状的分层板,可使杂质块顺着分层板的斜度向下移动,与溶液一起通过分层板与内筒容器之间的间隙,并导向至沉淀槽内。所述分层板4的大端直径大于漩涡扰动横杆2的长度,且所述分层板4的大端直径大于沉淀槽7的直径;通过较大直径的分层板,可有效地将分离腔与沉淀腔进行分离,使分离腔内的漩涡溶液对沉淀腔内的溶液影响尽可能的减小,保证沉淀腔内的杂质发生沉降的环境。所述过滤板18从内筒容器12至沉淀槽7由高向低倾斜设置,对形成块状的杂质体进行导向,使其移动至沉淀槽中。
所述外筒容器11与内筒容器12之间设置有分隔环14,所述分隔环14设置在靠近内筒容器12顶部的位置,且所述分隔环14将内筒容器12与外筒容器11之间的环形腔分隔成底部的第一滤液腔15和顶部的第二滤液腔21,第一滤液腔15和顶部的第二滤液腔21相互独立,所述外筒容器11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出液孔22、进液孔23,所述出液孔22与第一滤液腔15对应设置,所述进液孔23与第二滤液腔21对应设置,第二滤液腔21为过滤后溶液的暂留腔,且所述出液孔22与进液孔23之间连接设置有水泵24,所属水泵设置在筒体容器1的外部,第一滤液腔15内的溶液通过水泵24输送至第二滤液腔21;所述内筒容器12的内壁上贯通开设有若干洒水口25,若干所述洒水口25圆形阵列设置,所述洒水口25为扁平口形状,且所述洒水口25对应第二滤液腔21设置,且所述洒水口25靠近第二滤液腔21底部设置,所述第二滤液腔通过洒水口25与内筒容器12的内圈连通。随着杂质沉淀增加,则溶液的杂质含量逐渐减少,内筒容器12内的溶液与外筒容器11内的溶液为互通的,污水溶液通过过滤网18进行初步过滤后,通过滤液通道16及溶液通过口17流向第一滤液腔15,第一滤液腔15内的溶液经过水泵24向第二滤液腔21内输送,第二滤液腔21内的液体再经由若干洒水口25向内筒容器12内流动;水泵的抽水速度大于若干洒水口的水流速度,使得第二滤液腔21内液体不断增加,而且形成高压腔,且洒水口设置在第二滤液腔的底部,使从洒水口流出的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出射速度,水流从扁平的洒水口中流出形成薄片状的水流,该薄片状的水流与加料杆101散出的吸附剂充分接触;通过水泵24不断抽取第一滤液腔15内的溶液、并向第二滤液腔21内输送,第二滤液腔21内的溶液再流向内筒容器中,并且内筒容器12内的溶液经分离过滤后再次通过滤液通道16流向第一滤液腔15,依次循环往复,直至污水溶液被过滤干净。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的方法,将污水溶液加入在筒体容器1内,启动转轴5高速转动,在转轴5进行高速转动时,溶液通过漩涡扰动横杆2产生漩涡,所述筒体容器1通过分层板4分隔成上下两腔室,且分层板4与筒壁的间距较小,使的产生漩涡只存在上部的分离腔8内,底部的沉淀腔9内的溶液为平静状态;
通过向转轴5内的下料腔50中投放吸附剂,吸附剂依次通过下料腔50及加料杆101,并最终从漏孔中向外散出,在高速旋转的转轴5的作用下,吸附剂从加料杆101中的漏孔中不断地呈伞形向外均匀分散,充分落入在形成漩涡状的溶液中,并使污水溶液中的杂质与吸附剂充分反应,杂质与吸附剂形成大块的杂质体后,在漩涡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向漩涡的外圈移动,并随着大块的杂质体的重量增加以及外圈的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大块的杂质体逐渐下沉沉降;部分沉降后的杂质体落在分层板上,并随着杂质体的堆积逐渐向下方的沉淀槽内移动,部分沉降后的杂质体直接通过分层板与内筒容器之间的间距向下移动到沉淀槽内;
当在转轴5转动时,若干弹簧在固定环的轴向作用力下,沿转轴5的周向扭曲,并形成一反作用力拉动滑套向下运动的趋势,然后滑套通过顶杆和凸轮凹槽的限位导向作用,使滑套向下滑动;当顶杆向下位移到极限行程时,扭曲的若干弹簧产生的周向拉伸力,使滑套产生周向的运动趋势,并使顶杆在凸轮凹槽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滑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周向转动,使扭曲的弹簧复位,以此循环往复;
顶杆不断的在凸轮凹槽内滑动,当顶杆通过导向孔时,顶杆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顶杆向导向孔内位移滑动,顶杆顶压在导柱上,使导柱沿导向孔向转轴的内腔位移,使调节板绕销轴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下转动,隔板的自由部跟随向下转动;使转轴的内腔打开,形成与混合分解箱连通的通道,吸附剂从转轴的内腔中落下;
当转轴继续转动时,顶杆向导向孔外部退出,并且顶杆退出后继续滑动在凸轮凹槽内,导柱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沿导向孔向外复位位移,使调节板绕销轴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上转动,并抵压在自由部的下表面,隔板的自由部跟随向上转动,使转轴的内腔被阻隔;在转轴的不断转动过程中,隔板的自由部不断的进行摆动,使转轴的内腔连通或阻隔,进行吸附剂的间隙性散入,使吸附剂与杂质的反应更充分;
随着杂质沉淀增加,则溶液的杂质含量逐渐减少,内筒容器12内的溶液与外筒容器11内的溶液为互通的,污水溶液通过过滤网18进行初步过滤后,通过滤液通道16及溶液通过口17流向第一滤液腔15,第一滤液腔15内的溶液经过水泵24向第二滤液腔21内输送,第二滤液腔21内的液体再经由若干洒水口25向内筒容器12内流动;水泵的抽水速度大于若干洒水口的水流速度,使得第二滤液腔21内液体不断增加,而且形成高压腔,且洒水口设置在第二滤液腔的底部,使从洒水口流出的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出射速度,水流从扁平的洒水口中流出形成薄片状的水流,该薄片状的水流与加料杆101散出的吸附剂充分接触;
通过水泵24不断抽取第一滤液腔15内的溶液、并向第二滤液腔21内输送,第二滤液腔21内的溶液再流向内筒容器中,并且内筒容器12内的溶液经分离过滤后再次通过滤液通道16流向第一滤液腔15,依次循环往复,直至污水溶液被过滤干净。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容器(1)、分层板(4)、吸附剂添加组件(10)和漩涡发生组件,所述分层板(4)架设在筒体容器(1)内,且所述分层板(4)靠近筒体容器(1)的底部设置,所述分层板(4)的外轮廓边缘与筒体容器(1)的内壁间距设置,所述分层板(4)将筒体容器(1)分隔成两个上、下相互连通的分离腔(8)和沉淀腔(9);所述分离腔(8)内设置有漩涡发生组件,所述漩涡发生组件设置在分层板(4)的上方,通过所述漩涡发生组件使分离腔(8)内的污水溶液高速转动形成漩涡;所述筒体容器(1)的内壁上圆形阵列均布设置有若干过滤袋(3);所述筒体容器(1)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吸附剂添加组件(10),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内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设置在漩涡中心的上方,且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高于筒体容器(1)内溶液的最高水面;
所述漩涡发生组件包括转轴(5),所述筒体容器(1)的顶端支撑设置有顶板(13),所述转轴(4)穿过顶板(13)与筒体容器(1)同轴设置,且所述转轴(5)高速转动在顶板上;所述转轴(5)的底端垂直设置有漩涡扰动横杆(2),所述漩涡扰动横杆(2)间距分层板(4)设置,且所述漩涡扰动横杆(2)通过转轴(5)高速转动扰动分离腔(8)内的溶液转动形成漩涡;
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设置在转轴(5)上,且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与转轴(5)同步转动;
所述筒体容器(1)包括外筒容器(11)和内筒容器(12),所述外筒容器(11)为顶部开口的筒体,所述内筒容器(12)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筒体;所述内筒容器(12)同轴设置在外筒容器(11)的内部,且所述内筒容器(12)与外筒容器(11)间距设置,形成环形腔,所述内筒容器(12)的上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环形搭沿(19),所述搭沿(19)搭设在外筒容器(11)的顶部开口端,所述内筒容器(12)的底端与外筒容器(11)的底面间距设置,形成环形的溶液通过口(17);
所述外筒容器(11)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槽(7),所述沉淀槽(7)为开口朝上的环形筒体状结构,所述沉淀槽(7)设置在分层板(4)的下方,且所述沉淀槽(7)的外环壁与内筒容器(12)的内环壁间隙设置,且所述沉淀槽(7)的壁体高于溶液通过口(17)的高度,所述沉淀槽(7)与内筒容器(12)之间的间隙形成滤液通道(16),在所述滤液通道(16)的进液口设置有环形过滤板(18);
所述外筒容器(11)与内筒容器(12)之间设置有分隔环(14),所述分隔环(14)设置在靠近内筒容器(12)顶部的位置,且所述分隔环(14)将内筒容器(12)与外筒容器(11)之间的环形腔分隔成底部的第一滤液腔(15)和顶部的第二滤液腔(21),所述外筒容器(11)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出液孔(22)、进液孔(23),所述出液孔(22) 与第一滤液腔(15)对应设置,所述进液孔(23)与第二滤液腔(21)对应设置,且所述出液孔(22)与进液孔(23)之间连接设置有水泵(24),所述 水泵设置在筒体容器(1)的外部,第一滤液腔(15)内的溶液通过水泵(24)输送至第二滤液腔(21);所述内筒容器(12)的内壁上贯通开设有若干洒水口(25),若干所述洒水口(25)圆形阵列设置,所述洒水口(25)为扁平口形状,且所述洒水口(25)对应第二滤液腔(21)设置,且所述洒水口(25)靠近第二滤液腔(21)底部设置,所述第二滤液腔通过洒水口(25)与内筒容器(12)的内圈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从顶端同轴凹设有下料腔(50),所述下料腔(50)的底面与吸附剂添加组件(10)的高度相同,靠近下料腔(50)的腔底面的环壁上贯通开设有至少一个下料口(102);所述吸附剂添加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加料杆(101),所述加料杆(101)为细杆状的筒体结构,所述加料杆(101)的一端为封闭端,且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加料杆(101)的开口端插设在下料口(102)内,所述加料杆(101)通过下料口(102)与下料腔(50)连通,所述加料杆(101)的壁体上沿径向贯通开设有若干镂空的第一漏孔(103),若干所述第一漏孔(103)沿加料杆(101)的轴向线性阵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杆(101)从开口端至封闭端为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加料杆(101)的封闭端贯通壁体开设有若干第二漏孔(104),所述第二漏孔(104)的孔径小于第一漏孔(103)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转轴(5)上;所述流量调节装置包括隔板(35)、调节板(40)、支撑板(41)和导柱(36);所述隔板(35)包含半圆状的固定部(351)和半圆状的自由部(352),所述固定部(351)和自由部(352)拼合形成一圆形薄板状结构,且所述固定部(351)与自由部(352)通过拼合线进行相对转动;所述固定部(351)固定设置在转轴(5)的内腔壁上,且所述固定部(351)从外圆轮廓边缘至拼合线呈倾斜向下的姿态设置,所述自由部(352)相对固定部转动将转轴(5)的内腔进行连通或阻隔;
所述固定部(351)的底部竖向向下设置有支撑板(41),所述支撑板(41)靠近转轴(5)的内腔壁设置,所述支撑板(41)上贯通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导柱(36),所述导柱(36)的两端伸出通孔外侧,所述导柱(36)远离转轴的内腔壁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板(40),且所述调节板(40)位于隔板(35)的下方,所述调节板(40)为“L”形状结构,所述调节板(40)的弯折部转动设置有销轴(42),所述销轴(42)的两端架设在转轴(5)的内腔壁上,所述调节板(40)的横臂末端抵压在自由部(352)的底面上,所述调节板(40)的竖臂与导柱(36)远离转轴的内腔壁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导柱(36)向转轴(5)的内腔位移,使调节板(40)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下转动,自由部(352)跟随向下转动;还包括第一复位弹簧(43),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3)设置在调节板(40)的竖臂与支撑板(41)之间,用于调节板(40)的转动复位;在转轴(5)的壁体上贯通开设有导向孔(38),所述导向孔(38)与所述导柱(36)对应设置,且所述导柱(36)的一端伸入到导向孔(3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环(31)、弹簧(32)和滑套(33),所述固定环(31)固定套设在转轴(5)上,且所述固定环(31)设置在顶板(13)的上方,所述滑套(33)滑动套设在转轴(5)上,且所述滑套(33)位于固定环(31)的上方,所述滑套(33)与固定环(31)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32),所述滑套(33)通过若干弹簧(32)与固定环(31)连接设置;
所述滑套(33)内圈沿径向方向凹设有凹腔(39),所述凹腔(39)内设置有顶柱(37),所述顶柱(37)指向转轴(5),所述转轴(5)上凹设有凸轮环槽(34),所述顶柱(37)滑动设置在所述凸轮环槽(34)内;
所述凹腔(39)内沿滑套的径向方向凹设有盲孔(44),所述盲孔(44)内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45),所述顶柱(37)通过第二复位弹簧(45)伸缩设置在盲孔(44)中;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5)的弹力大于第一复位弹簧(43)的弹力;
所述导向孔(38)设置在所述凸轮环槽(34)内,所述顶柱(37)的直径小于导向孔(38)的孔径;所述顶柱(37)可穿设在导向孔(38)内与导柱(36)的一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板(4)为圆锥形状,所述分层板的小端朝上、大端朝下设置,且分层板(4)的大端边缘与内筒容器(12)间距设置,且大端通过连接板(20)架设在内筒容器(12)内;所述分层板(4)的大端直径大于漩涡扰动横杆(2)的长度,且所述分层板(4)的大端直径大于沉淀槽(7)的直径;所述过滤板(18)从内筒容器(12)至沉淀槽(7)由高向低倾斜设置。
7.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污水溶液加入在筒体容器(1)内,启动转轴(5)高速转动,在转轴(5)进行高速转动时,溶液通过漩涡扰动横杆(2)产生漩涡,所述筒体容器(1)通过分层板(4)分隔成上下两腔室,且分层板(4)与筒壁的间距较小,使的产生漩涡只存在上部的分离腔(8)内,底部的沉淀腔(9)内的溶液为平静状态;
通过向转轴(5)内的下料腔(50)中投放吸附剂,吸附剂依次通过下料腔(50) 及加料杆(101),并最终从漏孔中向外散出,在高速旋转的转轴(5)的作用下,吸附剂从加料杆(101)中的漏孔中不断地呈伞形向外均匀分散,充分落入在形成漩涡状的溶液中,并使污水溶液中的杂质与吸附剂充分反应,杂质与吸附剂形成大块的杂质体后,在漩涡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向漩涡的外圈移动,并随着大块的杂质体的重量增加以及外圈的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大块的杂质体逐渐下沉沉降;部分沉降后的杂质体落在分层板上,并随着杂质体的堆积逐渐向下方的沉淀槽内移动,部分沉降后的杂质体直接通过分层板与内筒容器之间的间距向下移动到沉淀槽内;
当在转轴(5)转动时,若干弹簧在固定环的轴向作用力下,沿转轴(5)的周向扭曲,并形成一反作用力拉动滑套向下运动的趋势,然后滑套通过顶杆和凸轮凹槽的限位导向作用,使滑套向下滑动;当顶杆向下位移到极限行程时,扭曲的若干弹簧产生的周向拉伸力,使滑套产生周向的运动趋势,并使顶杆在凸轮凹槽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同时,滑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周向转动,使扭曲的弹簧复位,以此循环往复;
顶杆不断的在凸轮凹槽内滑动,当顶杆通过导向孔时,顶杆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顶杆向导向孔内位移滑动,顶杆顶压在导柱上,使导柱沿导向孔向转轴的内腔位移,使调节板绕销轴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下转动,隔板的自由部跟随向下转动;使转轴的内腔打开,形成与混合分解箱连通的通道,吸附剂从转轴的内腔中落下;
当转轴继续转动时,顶杆向导向孔外部退出,并且顶杆退出后继续滑动在凸轮凹槽内,导柱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沿导向孔向外复位位移,使调节板绕销轴摆动偏转,调节板的横臂末端向上转动,并抵压在自由部的下表面,隔板的自由部跟随向上转动,使转轴的内腔被阻隔;在转轴的不断转动过程中,隔板的自由部不断的进行摆动,使转轴的内腔连通或阻隔,进行吸附剂的间隙性散入,使吸附剂与杂质的反应更充分;
随着杂质沉淀增加,则溶液的杂质含量逐渐减少,内筒容器(12)内的溶液与外筒容器(11)内的溶液为互通的,污水溶液通过过滤网(18)进行初步过滤后,通过滤液通道(16)及溶液通过口(17)流向第一滤液腔(15),第一滤液腔(15)内的溶液经过水泵(24)向第二滤液腔(21)内输送,第二滤液腔(21)内的液体再经由若干洒水口(25)向内筒容器(12)内流动;水泵的抽水速度大于若干洒水口的水流速度,使得第二滤液腔(21)内液体不断增加,而且形成高压腔,且洒水口设置在第二滤液腔的底部,使从洒水口流出的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出射速度,水流从扁平的洒水口中流出形成薄片状的水流,该薄片状的水流与加料杆(101)散出的吸附剂充分接触;
通过水泵(24)不断抽取第一滤液腔(15)内的溶液、并向第二滤液腔(21)内输送,第二滤液腔(21)内的溶液再流向内筒容器中,并且内筒容器(12)内的溶液经分离过滤后再次通过滤液通道(16)流向第一滤液腔(15),依次循环往复,直至污水溶液被过滤干净。
CN201810306788.7A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64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6788.7A CN108264161B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6788.7A CN108264161B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4161A CN108264161A (zh) 2018-07-10
CN108264161B true CN108264161B (zh) 2019-01-11

Family

ID=6277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678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64161B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41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5664B (zh) * 2019-06-27 2021-12-14 福建省建阳金石氟业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水体杂质分离设备
CN110642312A (zh) * 2019-10-10 2020-01-03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净化装置、具有其的智慧水务管理系统、水务管理方法
CN113772280B (zh) * 2021-08-16 2023-08-11 南京南华航空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二乙基甲苯二胺循环除杂的贮存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79451A (ja) * 2008-07-22 2008-11-20 Kitz Corp 浄水器用円筒形フィルタ部材の製造方法
WO2016128115A1 (de) * 2015-02-12 2016-08-18 Sartorius Lab Instruments Gmbh & Co. Kg Reinigungsvorrichtung und verwendung für wasser mit nutzung von filterkartuschen
CN105920968A (zh) * 2016-07-07 2016-09-07 黄亦晴 一种分离装置
CN205953731U (zh) * 2016-05-20 2017-02-15 重庆萃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废水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79451A (ja) * 2008-07-22 2008-11-20 Kitz Corp 浄水器用円筒形フィルタ部材の製造方法
WO2016128115A1 (de) * 2015-02-12 2016-08-18 Sartorius Lab Instruments Gmbh & Co. Kg Reinigungsvorrichtung und verwendung für wasser mit nutzung von filterkartuschen
CN205953731U (zh) * 2016-05-20 2017-02-15 重庆萃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废水处理装置
CN105920968A (zh) * 2016-07-07 2016-09-07 黄亦晴 一种分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4161A (zh) 201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4161B (zh) 一种污水的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CN103687672B (zh) 改进的离心分离机
CN108264162B (zh) 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CN109499883B (zh) 一种智能筛选设备
CN208320080U (zh) 一种旋流除砂器
CN209212668U (zh) 防堵塞出水离心泵
CN109480691A (zh) 一种错位调节式负压吸尘装置
CN201140115Y (zh) 增旋筛网水力旋流分离器
CN101810947B (zh) 一种浮游植物分离器
CN111691866A (zh) 一种智能井下气液分离装置
CN113694582B (zh) 一种晶硅表面制绒添加剂生产制备系统
CN208611967U (zh) 一种离心过滤器
CN203954867U (zh) 一种分离净水器
CN207204402U (zh) 矿用旋流器
CN104148195B (zh) 动态旋流双级分离器
CN111074537B (zh) 基于二氧化钛的环保型锦纶消光剂的制备方法
CN107050931A (zh) 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
CN210751415U (zh) 氧化钒浸出固液分离高位罐
CN206965209U (zh) 一种泵来流含气实验的气液多级分离装置
CN208287659U (zh) 一种高效气液分离装置
CN209406594U (zh) 虹吸式上悬自动离心机
CN208356162U (zh) 一种带搅拌过滤浓缩装置
CN208131278U (zh) 卧式螺旋离心机的转鼓排液装置
CN109833981A (zh) 一种改性聚酰胺树脂生产用离心装置
CN205435484U (zh) 一种内曝气膜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09

Address after: 312030 coastal industrial zone of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Shaoxing Sanjie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6153 Group 32, Shuanglie Village, Zhengyu Town, Haimen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u Zhaom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