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1412A - 益母草碱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益母草碱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1412A
CN108261412A CN201710156347.9A CN201710156347A CN108261412A CN 108261412 A CN108261412 A CN 108261412A CN 201710156347 A CN201710156347 A CN 201710156347A CN 108261412 A CN108261412 A CN 108261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in
leonurine
obesity
glucose
purpo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563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依纯
朱依谆
陈莹
孙计萍
王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engqin In Chint Medical Manage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engqin In Chint Medical Manage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engqin In Chint Medical Management Co filed Critical Zhuhai Hengqin In Chint Medical Management Co
Publication of CN108261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14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21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 A61K31/215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of carboxylic acids
    • A61K31/235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n aromatic ring attached to a carboxyl group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现代化制药领域,涉及中草药益母草提取物益母草碱及其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和防止肥胖症中的用途,本发明经药理学研究以及胰岛素增敏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所述的益母草碱具有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能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增强胰岛素的生理效应,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益母草碱在远低于其中毒剂量的情况下显示出降低体重的效应。所述的益母草碱可用于制备胰岛素增敏剂和防治肥胖症药物,尤其适用对因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以及由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所引起的继发病症,包括中心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和伴随其他任何疾病状态的肥胖症等。

Description

益母草碱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现代化制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草药益母草提取物益母草碱及其在制备药物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中的用途,所述的胰岛素增敏剂尤其适用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背景技术
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由于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的反应性降低或敏感性降低,并由此引发机体一系列的功能、结构紊乱和病变的基础性疾病。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由于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的反应性降低或敏感性降低,并由此引发机体一系列的功能、结构紊乱和病变的基础性疾病。业内认为,该疾患其本质上是胰岛素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功能的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充分有效地激活其靶器官如,肝、骨骼肌、脂肪中的胰岛素受体,因而使胰岛素失去其生理效应或效应降低,由此造成机体代谢功能紊乱,而且还会同时造成体内胰岛素水平过高;因此,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即体内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值,而胰岛素应有的生理效应却反而降低。临床实践显示,该疾患如未得到及时治疗,机体会由于胰岛素受体功能障碍而产生糖代谢紊乱,继而发生脂代谢紊乱、高血压、高粘血症、肥胖等继发病,这些继发病变又进一步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损伤、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另一方面,由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内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代偿性增加,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长期作用于机体,又会造成重要脏器和血管的重构和损伤,因此,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基础性、根本性疾病,是相当一部分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粘血症、肥胖、高血压(包括继发的血管及重要脏器损伤)发病的基础和原因。换言之,若干病人的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等临床表现是表象,真正的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如临床干预中仅对症治疗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高粘血症、高血压表征等而未从根本上解决胰岛素抵抗的问题,未能实现有效的对因治疗,则尽管某些临床指标如血糖、血脂、血液粘度、血压等可能得到改善,作为基础性原发疾病的胰岛素抵抗未能得到缓解的话,则上述的对症治疗的长期效果不佳,尤其是难以改善最重要的脏器损害。业内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胰岛素抵抗的问题,才是治愈该类常见且多发的重大疾病的对因治疗方案。事实上,近年来提出的精准医学观点,即针对不同个体发病机制的不同,个体化地针对病因加以对因治疗,而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对症治疗。这实际上与祖国医学的理论不谋而合,这种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传统中医的“辨证施治”、“同症异治”、“异症同治”理论,例如,胰岛素抵抗可以导致糖尿病,还可导致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等其他疾病,通过“异症同治”,针对这些表面上不同病症的共同原发疾病(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应用胰岛素增敏疗法解除胰岛素抵抗这一共同的原发基础疾病,则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高粘血症、高血压等继发病症即可迎刃而解;另一方面,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通过一系列检测,区分出有无胰岛素抵抗的不同亚群加以不同的治疗(“辨证施治”),由胰岛素抵抗造成的亚群则适合施以胰岛素增敏疗法,此谓“同症异治”。从现代精准医学的角度看,本发明所关注的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等疾病,首先需作各项相关检验,其中由胰岛素抵抗而导致上述疾病的,应采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对因治疗方法。
临床实践表明,上述问题确已得到前人的关注,并发明了胰岛素增敏剂,专门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为开展精准医学对因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所述的药物即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其第一药物是曲格列酮(Troglitagone的商品名Rezulin),该药物的发明一度被医学界寄予厚望,认为对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终于有了有效的对因治疗药物,然而,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了严重的肝脏毒性和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衰和严重水肿等,只得自2000年起,撤出全球市场,至今尚无高效低毒的替代产品问世。
中草药益母草(唇形科植物,Herba Leonuri, Chinese Motherwort)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古籍中,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中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等治疗;尚未见有关益母草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应用的报道。
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申请的发明人拟提供益母草碱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中的用途,所述的胰岛素增敏剂尤其适用治疗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导致的各种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中药益母草的活性成分益母草碱在制备胰岛素受体增敏剂中的新的药用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将上述活性成分作为药物制剂的原料。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益母草碱在制备治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导致的各种疾病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益母草碱是从益母草中分离得到的有效成分,并经过人工合成加以大量制备,其化学结构式为:
所述益母草碱英文名称为:Leonurine;化学名称: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4-胍基)-1-丁酯。以前未见关于益母草碱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报道。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胰岛素增敏剂,其中含从益母草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体有效成分益母草碱。该胰岛素增敏剂适用于治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导致的各种疾病。
本发明的益母草碱还适用于精准医学实践中应用于对因治疗由胰岛素抵抗所继发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等疾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个体化地,对因治疗用于上述疾病中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导致的病例的个体化治疗。
本发明的益母草碱可作为药物原料,直接或与药学上通常用于制剂的固体或液体辅料混合制成适宜制剂,包括胶囊、片剂、散剂、混悬剂以及复方制剂。
本发明进行了大量的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所述的益母草碱具有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能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增强胰岛素的生理效应,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可作为胰岛素增敏剂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以及由胰岛素抵抗所造成的继发病症,包括但不限于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高粘血症、高血压等。
本发明进行了益母草碱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实验:
给予实验大鼠不同剂量的所述的益母草碱后,测定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制作胰岛素敏感性曲线,观察益母草碱对胰岛素敏感性曲线的影响,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表明,所述的益母草碱能使胰岛素敏感性曲线下移和左移,与对照组相比,益母草碱增加大鼠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差别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本发明的实验结果还表明,由于胰岛素通过胰岛素受体产生生理效应,使益母草碱增加了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一步表明了益母草碱的作用靶点在于胰岛素受体或其偶联的信号通路。
本发明提供了中草药益母草提取物益母草碱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中的用途,所述的胰岛素增敏剂尤其适用对因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以及由胰岛素抵抗胰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所引起的的继发病症,包括但不限于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高粘血症、高血压等。
附图说明
图1 是三个剂量的益母草碱一次急性给药对胰岛素敏感性曲线的影响,
其中,益母草碱60 mg/kg剂量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曲线在60 分钟时间点显著下移(P =0.038),表明益母草碱增加了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图2 是三个剂量的益母草碱连续给药7天对胰岛素敏感性曲线的影响,
其中,在30分钟时间点,益母草碱30和60 mg/kg/d剂量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曲线显著下移(与对照组相比, P = 0.004和P = 0.018);在60分钟时间点,益母草碱30、60和120mg/kg/d等三个剂量组的胰岛素的敏感性曲线显著下移(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1、P =0.018和P = 0.017);在90分钟时间点,益母草碱30和60mg/kg/d剂量组的胰岛素的敏感性曲线显著下移(与对照组相比, P = 0.009和P = 0.008)。
图3是慢性给予益母草碱3周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其中,可在第4周(停药一周后)观察到益母草碱在60 mg/kg/d 剂量时显著地降低大鼠的体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 0.033);而益母草碱120 mg/kg/d剂量组则有体重下降的趋势,但其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 0.057)。
图4 是慢性给予益母草碱3周对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其中,在连续给药 3周后,益母草碱在120 mg/kg/d剂量时显著地降低了大鼠的空腹血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 0.009);而益母草碱60 mg/kg/d剂量组则有空腹血糖下降的趋势,但其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 0.083)。在第4周则可观察到,益母草碱在60 mg/kg/d和120 mg/kg/d的剂量下均降低了空腹血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分别等于0.016和0.043)。
图5 是慢性给予益母草碱3周对大鼠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影响,
其中,益母草碱可使葡糖糖耐量曲线在15分钟和60分钟时间点均发生显著下移;在15分钟时间点,葡糖糖耐量曲线下移,益母草碱在30 mg/kg/d的计量下可降低血糖的升高程度,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 0.012);在60分钟时间点,葡糖糖耐量曲线也发生下移,益母草碱在30 mg/kg/d和120 mg/kg/d的计量下可降低血糖的升高程度,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分别等于0.026和0.00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例举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给药方式、制剂形式、操作条件和顺序等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限定内适当变更。
实施例1 一次急性给予益母草碱提高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实验
采用32只SD雄性大鼠(体重为180~220 g),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对照溶剂和三个不同剂量的益母草碱,对照溶剂组给予等体积的二甲亚砜(DMSO),用药组分别按30 mg/kg、60mg/kg和120 mg/kg等三个剂量给药,每组8只大鼠,益母草碱分别以30 mg/ml、60 mg/ml和120 mg/ml的浓度溶解于DMSO中,每个大鼠在给药时得到的溶剂体积均为每公斤体重1毫升,给药途径为灌胃,灌胃前称重,取尾静脉血测定血糖;每只大鼠在给药或对照溶剂后1小时作胰岛素敏感性试验,试验选取的胰岛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5单位,胰岛素经腹腔注射,在注射胰岛素之前以及注射后15、30、60、90、120分钟分别测定血糖,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实验结果均以平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法检验, P < 0.05则认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显示(如图1所示),在给予60 mg/kg剂量益母草碱时可见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曲线的下移,在曲线的60 分钟时间点,该下移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P = 0.038),表明益母草碱能增加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与DMSO对照组相比,在120 mg/kg剂量时,在60分钟时间点益母草碱有一个下移胰岛素敏感性曲线的趋势,但未见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别(P = 0.079);在益母草碱30 mg/kg剂量组,其胰岛素敏感性曲线与对照组基本重合,无显著性差别。
实施例2 慢性连续给予益母草碱提高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实验
采用20只SD雄性大鼠(体重为180~220g),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对照溶剂和三个不同剂量的益母草碱;对照溶剂组给予等体积的DMSO,用药组分别按30 mg/kg、60 mg/kg和120 mg/kg等三个剂量给药,每组5只大鼠,益母草碱分别以30 mg/ml、60 mg/ml和120 mg/ml的浓度溶解于DMSO中,使每个大鼠在给药时得到的溶剂体积均为每公斤体重1毫升,给药途径为灌胃,每天给药或对照溶剂1次,连续给药7天,在第7天作胰岛素敏感性试验,试验当天仍给药或对照溶剂,灌胃前称重,取尾静脉血测定血糖;每只大鼠在给药或对照溶剂后的1小时作胰岛素敏感性试验,在作此胰岛素敏感性试验前4小时不喂大鼠食物,使其空腹,但仍给予饮水;胰岛素敏试验选取的胰岛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75单位,胰岛素经腹腔注射,在注射胰岛素之前以及注射后15、30、60、90、120分钟分别测定血糖,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实验结果均以平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多组间两两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法检验, P < 0.05则认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显示(如图2所示),在给予30、60 和120 mg/kg/d三个剂量的益母草碱时均可见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曲线的下移,在曲线的30分钟、60分钟和90分钟三个时间点,均显示不同剂量的益母草碱显著性下移胰岛素敏感性曲线的效应,在30分钟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益母草碱在30和60 mg/kg/d剂量组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P = 0.004和P = 0.018);在60分钟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益母草碱在30、60和120mg/kg/d三个剂量组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P = 0.011、P = 0.018和P = 0.017);在90分钟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益母草碱在30和60mg/kg/d剂量组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P = 0.009和P = 0.008),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慢性连续给予益母草碱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实施例3慢性连续给予益母草碱降低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并增加糖耐量实验
选用40只SD雄性大鼠(体重为180~220g),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对照溶剂和三个不同剂量的益母草碱;对照溶剂组给予等体积的DMSO,用药组分别按30 mg/kg、60 mg/kg和120 mg/kg等三个剂量给药,每组10只大鼠,益母草碱分别以30 mg/ml、60 mg/ml和120 mg/ml的浓度溶解于DMSO中,使每个大鼠在给药时得到的溶剂体积均为每公斤体重1毫升,给药途径为灌胃,每天给药或对照溶剂1次,连续给药3周,在第3周测体重及空腹血糖,试验前空腹约12小时(断食不断水),试验当天仍按原方案给药一次,给药一小时后测血糖,称体重。停药一周后,在第4周再测一次空腹血糖和体重;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实验结果均以平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多组间两两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法检验, P < 0.05则认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慢性给予益母草碱3周后,可在第4周(停药一周后)观察到益母草碱在60 mg/kg/d 剂量时显著地降低大鼠的体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 0.033);而益母草碱120 mg/kg/d剂量组则有体重下降的趋势,但其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 0.057)(如图3所示);
空腹血糖测定结果显示,在连续给药 3周后,益母草碱在120 mg/kg/d剂量时显著地降低了大鼠的空腹血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 0.009);而益母草碱60 mg/kg/d剂量组则有空腹血糖下降的趋势,但其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0.083)(图4)。在第4周则可观察到,益母草碱在60 mg/kg/d和120 mg/kg/d的剂量下均降低了空腹血糖(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分别等于0.016和0.043)(如图4所示);
选用18只SD雄性大鼠(体重为180~220g),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对照溶剂和三个不同剂量的益母草碱;对照溶剂组给予等体积的DMSO,用药组分别按30 mg/kg、60 mg/kg和120 mg/kg等三个剂量给药,益母草碱分别以30 mg/ml、60 mg/ml和120 mg/ml的浓度溶解于DMSO中,使每个大鼠在给药时得到的溶剂体积均为每公斤体重1毫升,给药途径为灌胃,每天给药或对照溶剂1次,连续给药3周,在第3周作胰岛素敏感性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前空腹约12小时(断食不断水),试验当天仍按原方案给药一次,给药一小时后开始试验,试验前测血糖,称体重。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每个大鼠按2 g/kg体重腹腔注射葡萄糖(25%葡萄糖,8 ml/kg),注射后15、30、60、90、120分钟测葡萄糖负荷后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后停药一周后,在第4周再测一次空腹血糖和体重;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实验结果均以平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多组间两两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法检验, P < 0.05则认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葡糖糖耐量曲线在15分钟和60分钟时间点均发生显著下移;在15分钟时间点,葡糖糖耐量曲线下移,益母草碱在30 mg/kg/d的计量下可降低血糖的升高程度,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 0.012)(如图5所示);在60分钟时间点,葡糖糖耐量曲线也发生下移,益母草碱在30 mg/kg/d和120 mg/kg/d的计量下可降低血糖的升高程度,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P 分别等于0.026和0.005)(图5)。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益母草碱能降低体重、降低空腹血糖,并且提高葡萄糖耐量。
根据本申请前期的毒理学研究数据,益母草碱的毒性非常低,上述给药剂量均远低于其中毒剂量,因此所述益母草碱作用均可认为是具有疾病防治用途的治疗作用而非毒性作用。
实施例4
取药物有效量的所述的益母草碱,添加适量微晶纤维素、淀粉或其他赋形剂或助溶剂,按常规方法分别制成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丸剂等内服药物剂型。

Claims (5)

1.下式化学结构的益母草碱在制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药物为胰岛素增敏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所述的胰岛素增敏剂用于制备对因治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引起的继发性疾病的药物。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母草碱在制备降低体重药物中的用途。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母草碱在制备治疗肥胖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肥胖症是中心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或伴随其他任何疾病状态的肥胖症。
CN201710156347.9A 2016-12-30 2017-03-16 益母草碱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中的用途 Pending CN1082614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26208 2016-12-30
CN201611262620 2016-12-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1412A true CN108261412A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70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56347.9A Pending CN108261412A (zh) 2016-12-30 2017-03-16 益母草碱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中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14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0671A1 (zh) * 2017-10-23 2019-05-02 珠海横琴新区中珠正泰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益母草碱晶体及其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降糖和降脂药物中的用途
CN113967206A (zh) * 2021-09-01 2022-01-25 中国农业大学 益母草碱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9420A (zh) * 2011-01-17 2012-07-18 复旦大学 益母草碱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中的用途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9420A (zh) * 2011-01-17 2012-07-18 复旦大学 益母草碱在制备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中的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ANQI HUANG等: "Inhibitory effect of leonurine on the forma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FOOD & FUNCTION》 *
黄慧: "益母草碱(SCM-198)对2型糖尿病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及其可能的机制探讨", 《CNKI硕士电子期刊》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80671A1 (zh) * 2017-10-23 2019-05-02 珠海横琴新区中珠正泰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益母草碱晶体及其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降糖和降脂药物中的用途
US11446270B2 (en) 2017-10-23 2022-09-20 Zhuhai Hengqin New District Zhongzhu Zhengtai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 Leonurine crystal and use thereof in preparation of insulin sensitizer, hypoglycemic drug and lipid-lowering drug
CN113967206A (zh) * 2021-09-01 2022-01-25 中国农业大学 益母草碱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E034393T2 (en) Increasing the bioavailability of a drug in naltrexone therapy
HUE029291T2 (en) Herbal combination extract to prevent or treat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KR101269208B1 (ko) 사우치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인슐린 저항성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8261412A (zh) 益母草碱在制备胰岛素增敏剂中的用途
Eldor et al. Oral insulin (ORMD‐0801)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dose‐finding 12‐week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Trejo-Gonzalez et al. Anti-diabetic properties of prickly pear cactus
CN106236815A (zh) 藤黄提取物在防治糖尿病中的应用
CN112007023A (zh) 黄芩素在制备防治肥胖症及其并发症药物中的用途
CN106420697B (zh) 一种多甲氧基黄酮、组合物及其制剂用于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的用途
CA2806619C (en) Anti-diabeti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CN109381455A (zh) 具有调节血糖、血脂及血压功能的组合物
CN101053598B (zh) 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11686239B (zh) 抗真菌化合物的应用
AU2018101586A4 (en) Uses of polydatin
CN106943408B (zh) 四甲基尿酸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应用
CN105663152A (zh) 三乙酰基-3-羟基苯基腺苷在制备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CN109646446A (zh) 齐墩果酸型皂苷类化合物在制备减肥降脂药物中的应用
US11911431B2 (en) Sustained release ashwagandha extract
CN115252607B (zh) 一种组合物及在制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血糖的药物中的应用
RU2805492C9 (ru)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ции постпрандиальной гликемии
RU2805492C1 (ru) Способ коррекции постпрандиальной гликемии
CN110575447B (zh) 一种用于防治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KR20130076579A (ko) 항당뇨 활성을 갖는 베툴린 산과 그 유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성물
KR100687715B1 (ko) 장생홍도라지 열수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당뇨병 예방 및 치료용 조성물
US10561167B2 (en) Hypoglycemic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