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0208A -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0208A
CN108260208A CN201611242404.7A CN201611242404A CN108260208A CN 108260208 A CN108260208 A CN 108260208A CN 201611242404 A CN201611242404 A CN 201611242404A CN 108260208 A CN108260208 A CN 108260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ave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class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424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60208B (zh
Inventor
唐浩
栗忠峰
唐臻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6112424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0208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2765.0A priority patent/CN112437492A/zh
Priority to EP20204198.4A priority patent/EP3876640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118191 priority patent/WO2018121462A1/zh
Priority to EP17887596.9A priority patent/EP3550909B1/en
Priority to JP2019535750A priority patent/JP6873245B2/ja
Publication of CN108260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0208A/zh
Priority to US16/453,957 priority patent/US1103863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60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02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5Combining techniques, e.g. code combi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该终端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实现了载波间的软合并译码,提高了译码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的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类型需求,新的接入技术例如5G(New Radio,简称“NR”)技术中要求支持除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中已经支持的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简称“eMBB”)和广播业务外,又额外引入了高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简称“URLLC”)和大规模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简称“mMTC”)两种新的业务类型。其中,每种业务类型的业务特点,可靠性要求或者时延要求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URLLC业务期望的时延非常短,最低仅有1ms。可见,URLLC业务由于时延紧急,调度花费的时间短,并且在有数据到达时需要即刻调度分配资源,基本不能有等待。另一方面,URLLC业务对可靠性的要求也很高,一般要求能够达到99.999%的超高可靠性。
LTE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实体存在于介质控制访问(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发送数据时,MAC层通过将逻辑信道和控制单元复用以后,形成对应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简称“TB”),然后将对应的TB块交给HARQ实体,HARQ实体将HARQ信息和TB分配给对应的HARQ进程,每个HARQ实体包含多个并行的HARQ进程,每个HARQ进程都有一个HARQ进程号。
并且每个HARQ进程都有一个对应的HARQ缓存,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包会保存在一个HARQ缓存中,并与后续接收到的重传数据包进行合并,从而得到一个比单独解码更可靠的数据包(“软合并”的过程)。然后对合并后的数据包进行解码,如果还是失败,则重复“请求重传,再进行软合并”。
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每个载波上都存在一个HARQ实体。一个HARQ实体管理本载波的HARQ进程和HARQ缓存,在本载波上接收到的上行或下行数据的缓存需要放到本载波对应的HARQ进程的缓存中。现有技术将HARQ进程限制在每个载波的内部,当在不同载波同时传输数据时,无法实现载波间的软合并译码,降低译码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实现载波间的软合并译码,提高译码成功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该终端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将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子帧捆绑,实现了载波间的软合并译码,提高了译码的成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分别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该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所属的HARQ实体为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接收到该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之后,该终端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包括:在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进程的缓存中,将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进行软合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该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RV,该第一载波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任意一个载波,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定规则,确定该第一载波和该第二载波中的除该第一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其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对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捆绑。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接收到该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之后,该终端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包括:在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进程的缓存中,将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软合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定规则包括: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或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第二载波为该第二类载波中任意一个载波,该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除该第二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接收数据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接收失败;或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成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数据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发送失败;或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成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通过将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进行捆绑,实现了载波间的软合并译码,提高了译码的成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频资源承载信令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该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为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该第一类载波的信令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通过将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信令信息进行捆绑,保证了信令信息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由该网络设备配置,该第一类载波的个数为一个,该第二类载波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一个。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该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操作为该终端设备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该网络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指示终端设备将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子帧捆绑,实现了载波间的软合并译码,提高了译码的成功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分别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该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所属的HARQ实体为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进程的缓存中,将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进行软合并。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发送第二控制信息,该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RV,该第一载波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任意一个载波,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二预定规则,确定该第一载波和该第二载波中的除该第一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其中,该终端设备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对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捆绑。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接收到该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进程的缓存中,将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软合并。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预定规则包括: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网络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或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第二载波为该第二类载波中任意一个载波,该网络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除该第二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数据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发送失败;或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成功。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接收数据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接收失败;或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成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通过指示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进行捆绑,实现了载波间的软合并译码,提高了译码的成功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频资源承载信令信息,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配置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其中,该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该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为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该第一类载波的信令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网络设备通过指示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信令信息进行捆绑,保证了信令信息的可靠性。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由该网络设备配置,该第一类载波的个数为一个,该第二类载波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一个。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该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分别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该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所属的HARQ实体为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该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RV,该第一载波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任意一个载波;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预定规则,确定该第一载波和该第二载波中的除该第一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该指示信息,对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捆绑。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预定规则包括: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或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第二载波为该第二类载波中任意一个载波,该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除该第二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接收失败;或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成功。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发送失败;或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成功。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频资源承载信令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该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为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该第一类载波的信令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由该网络设备配置,该第一类载波的个数为一个,该第二类载波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一个。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配置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收发模块,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该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操作为该终端设备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分别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该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所属的HARQ实体为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发送第二控制信息,该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RV,该第一载波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任意一个载波;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预定规则,确定该第一载波和该第二载波中的除该第一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该指示信息,对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捆绑。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预定规则包括: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网络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或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第二载波为该第二类载波中任意一个载波,该网络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除该第二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发送失败;或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成功。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接收失败;或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成功。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时频资源承载信令信息,该处理模块还用于:配置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其中,该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该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为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该第一类载波的信令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由该网络设备配置,该第一类载波的个数为一个,该第二类载波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一个。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接收器和发送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指令,并控制该接收器接收信号,以及控制该发送器发送信号。
其中,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进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中的操作。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接收器和发送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指令,并控制该接收器接收信号,以及控制该发送器发送信号。
其中,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进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中的操作。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再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再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应用的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应用于载波聚合场景下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通信,也可以用于具有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功能的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应理解,图1所示的载波聚合的场景包括了载波0和载波1两条载波,该载波聚合的场景也可以为两条以上载波共存的场景,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载波可以是服务小区、子带、时频资源集合等,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为“UMTS”)、以及未来的第五代(5th-Generation,简称为“5G”)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结合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终端设备也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终端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为“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为“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为“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为“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申请结合网络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为“BTS”)与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简称为“BSC”)的结合,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为“NB”)与无线网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为“RNC”),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为“eNB”或“eNodeB”),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比如下一代基站,或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等。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中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终端设备。实际系统中,载波的数量可以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举例,以下不再赘述。
S110,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
S120,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
S130,该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该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可选地,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由该网络设备配置,该第一类载波的个数为一个,该第二类载波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一个。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图。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步骤S110之前,还可以先执行步骤S100。
S100,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当该终端设备被配置为跨载波捆绑时,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一个载波为第一类载波,除第一类载波外的一个或者多个载波为第二类载波,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该终端设备通过将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子帧捆绑,然后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例如,网络设备作为发送端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发送数据时,终端设备作为接收端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接收数据信息,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或者信令信息进行捆绑,并将捆绑后的数据信息放到该第一类载波上的HARQ进程中进行软合并译码。
又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作为发送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网络设备作为接收端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接收数据,此时,终端设备通过将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子帧捆绑,网络设备将捆绑后的数据放到该第一类载波上的HARQ进程中进行软合并译码。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时频资源可以是时隙(slot)、小时隙(mini-slot)、多个时隙聚合后的时隙、子帧等,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该时频资源可以是不同载波中相同的时域资源,也可以是不同载波中不同的时域资源,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该时频资源可以承载数据信息,还可以承载信令信息,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将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子帧捆绑,实现了载波间的软合并译码,提高了译码的成功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如图3所示,S120中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1,该终端设备分别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该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所属的HARQ实体为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
具体而言,当该终端设备被配置为跨载波捆绑时,该网络设备作为发送端分别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该终端设备作为接收端分别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该第一控制信息中指示的HARQ进程所属的HARQ实体为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
如图3所示,S120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还可以由以下步骤实现。
S121,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和该第一控制信息,对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进行捆绑。
可选地,在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进行捆绑之后,该终端设备作为接收端可以将捆绑后的数据信息放在第一类载波的HARQ进程的缓存中进行软合并译码。
图4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再一示意性流程图。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如图4所示,S120中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2,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该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
具体而言,当该终端设备被配置为跨载波捆绑时,该网络设备作为发送端在第一类载波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该终端设备作为接收端在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时,该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并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数据传输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为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管理的HARQ进程。
如图4所示,S120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还可以由以下步骤实现。
S122,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和该第二控制信息,对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进行捆绑。
可选地,在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进行捆绑之后,该终端设备作为接收端可以将捆绑后的数据信息放在第一类载波的HARQ进程的缓存中进行软合并译码。
可选地,该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简称“RV”),该第一载波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任意一个载波,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定规则,确定该第一载波和该第二载波中的除该第一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其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对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捆绑。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在第一类载波上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该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该第二控制信息中RV字段指示的是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任意一个载波使用的RV编号。该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预定规则循环取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其他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或者该网络设备按照第二预定规则循环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其他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二预定规则,确定该第一载波和该第二载波中的除该第一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可选地,该第一预定规则包括: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或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第二载波为该第二类载波中任意一个载波,该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除该第二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应理解,该第一预定规则可以为上述两种方式中任意一种,也可以是其他方式,只要是根据该第一载波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任意一个载波的数据信息的RV确定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其他载波的数据信息的RV的方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还应理解,该第二预定规则可以和该第一预定规则相同,也可以和该第一预定规则不同,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载波0为该第一类载波,载波1为该第二类载波,该终端设备在载波0的某一个时频资源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该第二控制信息为载波0和载波1的联合调度信息,指示载波0和载波1上分配的时频资源位置,该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载波0上的数据信息的RV字段,该RV字段的值为0,表示载波0上发送的数据信息的RV版本为RV0,该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以[0,2,3,1]的顺序取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其他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即载波1上的冗余版本为RV2。
又例如,载波0为该第一类载波,载波1和载波2为该第二类载波,该终端设备在载波0的某一个时频资源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该第二控制信息为载波0和载波1的联合调度信息,指示载波0和载波1上分配的时频资源位置,该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载波1上的数据信息的RV字段,该RV字段的值为0,表示载波1上发送的数据信息的RV版本为RV0,该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以[0,2,3,1]的顺序取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其他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即载波0和载波2上的冗余版本分别为RV2、RV3。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接收数据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接收失败;或
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成功。
例如,载波0为该第一类载波,载波1为该第二类载波,该网络设备作为发送端在载波0和载波1上发送数据信息,该终端设备分别在载波0和载波1接收捆绑后的数据信息,若终端设备在载波0和载波1上均没有正确译码,则在载波0的某一个时频资源,该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反馈NACK,表示该终端设备两次数据接收均失败;若终端设备在载波0和载波1中的至少一个载波上正确译码,则在载波0的某一个时频资源,该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返回ACK,表示该终端设备两次数据接收中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成功。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发送失败;或
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成功。
例如,载波0为该第一类载波,载波1为该第二类载波,该终端设备在载波0和载波1上发送数据信息,该网络设备分别在载波0和载波1接收捆绑后的数据信息,若网络设备在载波0和载波1上均没有正确译码,则在载波0的某一个时频资源,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反馈NACK,表示该网络设备两次数据接收均失败;若网络设备在载波0和载波1中的至少一个载波上正确译码,则在载波0的某一个时频资源,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返回ACK,表示该终端设备两次数据接收中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成功。
图5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再一示意性流程图。
可选地,如图5所示,在步骤S110之前,还可以先执行步骤S101。
S101,该网络设备配置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
可选地,该时频资源承载信令信息,如图5所示,S110中该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该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为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该第一类载波的信令信息。
可选地,如图5所示,S120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还可以由以下步骤实现。
S122,该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信令信息进行捆绑。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一个载波为第一类载波,除第一类载波外的一个或者多个载波为第二类载波,该终端设备作为接收端在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的时频资源上接收多个信令信息,该多个信令信息都是针对第一类载波的信令信息,该终端设备将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信令信息进行捆绑,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例如,载波0为该第一类载波,载波1为该第二类载波,该网络设备在载波0和载波1上发送载波0的信令信息,该终端设备在载波0和载波1上接收该信令信息,该终端设备将载波0和载波1上时频资源承载的信令信息进行捆绑,从而获得载波0的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指示在载波0的某一个时频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作为发送端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发送信令信息时,该网络设备作为接收端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接收捆绑后的信令信息,该信令信息可以为上述反馈信息NACK或者ACK,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通过将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信令信息进行捆绑,保证了信令信息的可靠性。
上文结合图2至图5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下面结合图6至图9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2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设备200包括:
收发模块2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
处理模块220,用于根据该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
该收发模块210还用于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可选地,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该收发模块210还用于分别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该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所属的HARQ实体为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
可选地,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该收发模块210还用于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该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
可选地,该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RV,该第一载波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任意一个载波;
该处理模块220还用于根据第一预定规则,确定该第一载波和该第二载波中的除该第一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该处理模块220还用于根据该指示信息,对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捆绑。
可选地,该第一预定规则包括:
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或
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第二载波为该第二类载波中任意一个载波,该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除该第二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可选地,该收发模块210还用于: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接收失败;或
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成功。
可选地,该收发模块210还用于: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发送失败;或
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成功。
可选地,该时频资源承载信令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该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为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该第一类载波的信令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由该网络设备配置,该第一类载波的个数为一个,该第二类载波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一个。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网络设备3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300包括:
处理模块310,用于配置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
收发模块320,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该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操作为该终端设备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
该收发模块320还用于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可选地,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该收发模块320还用于:分别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该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所属的HARQ实体为该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
可选地,该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该收发模块320还用于: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发送第二控制信息,该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
可选地,该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RV,该第一载波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任意一个载波;
该处理模块310还用于:根据第二预定规则,确定该第一载波和该第二载波中的除该第一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该处理模块310还用于:根据该指示信息,对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捆绑。
可选地,该第二预定规则包括:
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该第一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网络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或
该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该第二载波为该第二类载波中任意一个载波,该网络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中的除该第二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可选地,该收发模块320还用于: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发送失败;或
在该第一类载波上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成功。
可选地,该收发模块320还用于: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该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接收失败;或
在该第一类载波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该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成功。
可选地,该时频资源承载信令信息,该处理模块310还用于:配置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
其中,该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该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为该网络设备在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该第一类载波的信令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类载波和该第二类载波由该网络设备配置,该第一类载波的个数为一个,该第二类载波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一个。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终端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接收器403和发送器404。这些部件之间通信连接。该存储器40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4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402存储的指令,并控制该接收器403接收信息以及控制该发送器404发送信息。
其中,该处理器4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402存储的指令,以进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应方法中的操作。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终端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接收器503和发送器504。这些部件之间通信连接。该存储器50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5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502存储的指令,并控制该接收器503接收信息以及控制该发送器504发送信息。
其中,该处理器5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502存储的指令,以进行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应方法中的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为“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为“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简称为“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为“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简称为“GAL”)或其任意组合。
该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为“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简称为“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为“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图2至图5中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该可读介质可以是ROM或RAM,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
所述终端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分别在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所属的HARQ实体为所述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RV,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中的任意一个载波,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定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除所述第一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捆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规则包括:
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所述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或
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所述第二载波为所述第二类载波中任意一个载波,所述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中的除所述第二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6.根据权利要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接收数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接收失败;或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数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发送失败;或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成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承载信令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所述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令信息。
9.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配置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所述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操作为所述终端设备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
所述网络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分别在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所属的HARQ实体为所述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RV,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中的任意一个载波,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二预定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除所述第一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捆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规则包括:
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或
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所述第二载波为所述第二类载波中任意一个载波,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中的除所述第二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数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发送失败;或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成功。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接收数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接收失败;或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成功。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承载信令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所述跨载波信令信息重复为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所述第一类载波的信令信息。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分别在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所属的HARQ实体为所述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RV,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中的任意一个载波;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预定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除所述第一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捆绑。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规则包括:
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所述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或
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所述第二载波为所述第二类载波中任意一个载波,所述终端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中的除所述第二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接收失败;或
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成功。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发送失败;或
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成功。
2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配置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
收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进行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所述跨载波时频资源捆绑操作为所述终端设备对第一类载波和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进行捆绑;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捆绑后的时频资源发送或者接收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分别在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HARQ进程所属的HARQ实体为所述第一类载波的HARQ实体。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承载数据信息,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调度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一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RV,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中的任意一个载波;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预定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中的除所述第一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对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时频资源承载的数据信息的冗余版本进行捆绑。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规则包括:
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或
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指示第二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所述第二载波为所述第二类载波中任意一个载波,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载波索引确定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中的除所述第二载波外的其它载波上的数据信息的RV。
29.根据权利要求25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发送失败;或
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成功。
30.根据权利要求25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接收失败;或
在所述第一类载波上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类载波和所述第二类载波上的数据信息中至少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成功。
CN201611242404.7A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082602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2765.0A CN112437492A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1611242404.7A CN108260208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CT/CN2017/118191 WO2018121462A1 (zh) 2016-12-29 2017-12-25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17887596.9A EP3550909B1 (en) 2016-12-29 2017-12-25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multi-carrier base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20204198.4A EP3876640A1 (en) 2016-12-29 2017-12-25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on multiple carrier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JP2019535750A JP6873245B2 (ja) 2016-12-29 2017-12-25 複数のキャリア上でデータ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US16/453,957 US11038632B2 (en) 2016-12-29 2019-06-26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for time-frequency resource bundling in transmitting data on multiple carrier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2404.7A CN108260208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2765.0A Division CN112437492A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0208A true CN108260208A (zh) 2018-07-06
CN108260208B CN108260208B (zh) 2020-12-08

Family

ID=627102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2765.0A Withdrawn CN112437492A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1611242404.7A Active CN108260208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2765.0A Withdrawn CN112437492A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8632B2 (zh)
EP (2) EP3550909B1 (zh)
JP (1) JP6873245B2 (zh)
CN (2) CN112437492A (zh)
WO (1) WO201812146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1131A1 (en) * 2018-07-10 2020-0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over multiple carriers
WO2021027518A1 (zh) * 2019-08-14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43356A4 (en) * 2020-11-06 2024-05-01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1094A (zh) * 2009-02-10 2010-08-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中的子帧绑定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349346A (zh) * 2009-03-16 2012-02-08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
CN103155470A (zh) * 2010-10-06 2013-06-12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314038A1 (en) * 2011-11-16 2014-10-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992378A (zh) * 2015-02-27 2016-10-0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的载波聚合中的pdcch方法和装置
WO2016197899A1 (zh) * 2015-06-11 2016-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子帧偏移的载波聚合方法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763B (zh) 2008-04-21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10194630A1 (en) * 2010-02-10 2011-08-11 Yang Hua-Lu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orting radio link failure
US9306723B2 (en) * 2010-02-20 2016-04-0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ulti-carrier contro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53697B2 (en) * 2010-04-05 2017-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RQ ACK/NACK transmissio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US8582638B2 (en) 2010-04-30 2013-11-12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feedback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8923223B2 (en) * 2010-08-16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JP5466656B2 (ja) * 2011-02-14 2014-04-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8700965B2 (en) * 2011-03-16 2014-04-15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number of re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system
US20130039296A1 (en) * 2011-08-09 201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operation on dependent carriers
CN103096488B (zh) 2011-10-27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US20130155914A1 (en) * 2011-12-20 2013-06-20 Ping Wang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 in an lte-a tdd system
CN103312438B (zh) 2012-03-12 2018-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8953635B2 (en) * 2012-05-17 2015-02-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US10153867B2 (en) * 2014-01-30 2018-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dynamic TDD DL/U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KR102564675B1 (ko) * 2014-11-07 2023-08-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들을 통한 셀룰러 동작들에서 하이브리드 반복 요청(harq)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US11140713B2 (en) * 2014-12-10 2021-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emptive retransmissions on Listen-Before-Talk cells
WO2016122390A2 (en) * 2015-01-30 2016-08-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rq ack/nack bundling of feca
WO2017193399A1 (zh) * 2016-05-13 2017-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1094A (zh) * 2009-02-10 2010-08-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中的子帧绑定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349346A (zh) * 2009-03-16 2012-02-08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
CN103155470A (zh) * 2010-10-06 2013-06-12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314038A1 (en) * 2011-11-16 2014-10-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992378A (zh) * 2015-02-27 2016-10-0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的载波聚合中的pdcch方法和装置
WO2016197899A1 (zh) * 2015-06-11 2016-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子帧偏移的载波聚合方法和基站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1131A1 (en) * 2018-07-10 2020-0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over multiple carriers
CN112385172A (zh) * 2018-07-10 2021-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个载波上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US10952215B2 (en) 2018-07-10 2021-03-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over multiple carriers
WO2021027518A1 (zh) * 2019-08-14 2021-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399566A (zh) * 2019-08-14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399566B (zh) * 2019-08-14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50909B1 (en) 2020-11-18
CN112437492A (zh) 2021-03-02
CN108260208B (zh) 2020-12-08
WO2018121462A1 (zh) 2018-07-05
US11038632B2 (en) 2021-06-15
EP3550909A4 (en) 2019-12-11
JP2020503776A (ja) 2020-01-30
JP6873245B2 (ja) 2021-05-19
EP3876640A1 (en) 2021-09-08
EP3550909A1 (en) 2019-10-09
US20190319752A1 (en)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3122A (zh) Harq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91459B (zh) 直接通信中的数据传输设备及方法
CN107370562A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18620A1 (zh) 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4321997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TW201230717A (en) HARQ soft bit buffer partition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6797583A (zh) 用户装置和缓存控制方法
CN105991251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168475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映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2020005083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351017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8347314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8512632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168982A (zh) 自适应多harq实体设计
CN111566961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6685577B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8260208A (zh)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3609158A (zh) 通信系统、数据中继装置、基站、移动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CN108076521A (zh) 一种反馈上行数据应答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9391355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芯片和系统
CN109474405A (zh) 多载波系统中的计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74392A (zh) 数据传输方法、模式指示方法、模式确定方法、装置
CN108282866A (zh) 跨小区传输块映射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9150380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8599910B (zh) 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