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5577B -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5577B
CN106685577B CN201510747108.1A CN201510747108A CN106685577B CN 106685577 B CN106685577 B CN 106685577B CN 201510747108 A CN201510747108 A CN 201510747108A CN 106685577 B CN106685577 B CN 1066855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carrier
access network
network equipment
cache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71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5577A (zh
Inventor
范霄安
吕永霞
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471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8557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9586 priority patent/WO201707613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685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5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5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5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Abstract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确定在第一载波上待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为所述T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IR,以及确定为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Ncb对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进行速率匹配;所述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所述速率匹配后的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UE实际实现的软缓存大小与该UE支持的峰值速率解耦合来节省UE成本;且对于接入网设备侧的速率匹配之前分配软缓存大小,还是与峰值速率相关,且保持了每个载波的分配的软缓存大小与原来最大5载波的CA系统一致,保证了速率匹配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无线通信领域的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下行传输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上行传输基于单载波频分复用多址接入(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SC-FDMA)。LTE支持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和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对于FDD系统,下行和上行在不同的载波上传输。对于TDD系统,上行和下行在同一载波的不同时间来传输。业务的传输是基于接入网设备比如基站调度的,基站调度的基本时间单位是一个子帧。具体的调度流程是基站发送控制信道,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或增强PDCCH(enhanced PDCCH,EPDCCH),该控制信道可以承载数据信道,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的调度信息,其中,调度信息包括比如资源分配信息和调制编码方式等控制信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子帧中检测控制信道,并根据检测出的控制信道中承载的调度信息来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LTE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以下行为例,UE接收到PDSCH之后,如果该PDSCH被正确接收,则UE反馈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如果PDSCH没有被正确接收,则UE反馈不确认(nonacknowledgement,NACK)。
具体的,对于下行数据发送,基站对PDSCH的原始比特信息进行分块处理,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endancy check,CRC)比特,然后输入Turbo信道编码器,进行编码、交织和速率匹配,最终生成编码后的码字比特。码字再通过加扰、星座调制、物理资源映射等步骤,最终发送出去。相应的,对于下行数据接收,UE进行相应的逆操作,最终做Turbo译码后,如果发现该PDSCH没有被正确接收,UE需要将译码前的软信道比特在UE侧的软缓存中进行存储,以便于与基站后续重传该PDSCH承载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的软信道比特进行合并,再进行译码来提高译码可靠性。
在后续增强的LTE系统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即基站把多个载波配置给一个UE来提升UE的数据速率。对于CA,在多个载波上分别进行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每个载波上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类似于上述单载波的情况。其中,UE如何针对多个载波来划分软缓存,以便于有效存储暂时没有正确接收的TB的软信道比特;以及相应的,基站如何利用UE的软缓存大小来进行每个载波的TB调度的编码后比特数的确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且该问题尤其对于较多载波进行CA的场景更为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解决有效存储暂时没有正确接收的TB的软信道比特以及如何利用UE的软缓存大小来进行每个载波的TB调度的编码后比特数的确定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的发送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确定为待发送的传输块T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IR,其中,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至少两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为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cb
其中,NIR和Ncb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码字数,N′soft为所述UE中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Nsoft为所述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Kw为每个CB经过信道编码后的全部编码比特,KC为所述峰值速率对应的载波数,Nsoft>N′soft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Ncb对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进行速率匹配;
所述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所述速率匹配后的所述C个CB。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的接收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在第一载波上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UE对所述C个CB中的第一CB进行解码;
如果所述UE对所述第一CB解码错误,所述UE在软缓存器中缓存nSB个软信道比特,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Nsoft为所述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Nsoft>N′soft,N′soft为所述UE中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的码字数,Ncb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CB分配的软缓存大小;
所述UE针对所述TB发送不确认NACK。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行数据的接收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在第一载波上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UE对所述C个CB中的第一CB进行解码;
如果所述UE对所述第一CB解码错误,所述UE在软缓存器中缓存nSB个软信道比特,满足如下公式:
如果KU≤KR
或者,
如果KU>KR
其中,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对应的码字数,Ncb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CB分配的软缓存大小,KU为N′soft对应的峰值速率所对应的载波数,KR为大于5的整数阈值;
所述UE针对所述TB发送不确认NACK。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发送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为待发送的传输块T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IR,其中,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至少两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为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cb
其中,NIR和Ncb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码字数,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Nsoft为所述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Kw为每个CB经过信道编码后的全部编码比特,KC为所述峰值速率所对应的载波数,Nsoft>N′soft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Ncb对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进行速率匹配;以及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所述速率匹配后的所述C个CB。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载波上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C个CB中的第一CB进行解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第一CB解码错误的情况下,缓存nSB个软信道比特,其中,所述nSB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Nsoft为所述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Nsoft>N′soft,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码字数,Ncb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CB分配的软缓存大小;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解码结果针对所述TB发送不确认NACK。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载波上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C个CB中的第一CB进行解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第一CB解码错误的情况下,缓存nSB个软信道比特,其中,所述nSB满足如下公式:
如果
或者,
如果
其中,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码字数,Ncb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CB分配的软缓存大小,KU为N′soft对应的峰值速率所对应的载波数,KR为大于5的整数阈值;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解码结果针对所述TB发送不确认NACK。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UE实际实现的软缓存大小与该UE支持的峰值速率解耦合来节省UE成本;且对于接入网设备侧的速率匹配之前分配软缓存大小,还是与峰值速率相关,且保持了每个载波的分配的软缓存大小与原来最大5载波的CA系统一致,保证了速率匹配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数据的发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方法的实施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数据的接收方法的实施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面各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对于下行数据传输,具体步骤如下:
分块与CRC添加:
PDSCH的一个TB的原始信息比特数如果不大于6144,则不需要将该TB进行分块处理,而直接添加CRC即可;反之,大于6144,则需要将该TB分成若干个编码块(code block,CB)分别进行Turbo编码,且每个CB都需要加入一个CB CRC,最终再将这些添加了CB CRC的CB进行串联,最终在末尾还要再加上一个TB CRC。
Turbo编码器:
对于上述的每个添加了CRC比特的CB,进行Turbo编码。Turbo编码器的母码码率为1/3,即一路信息比特输入到编码器,输出3路比特流。具体的,假设一个添加了CRC的CB的编码前信息比特数为N,则输出的3路编码后的比特流的每路的比特数为N+4,总共3*N+12,每路的额外4比特是为了使得编码器恢复原始状态的。
然后,对编码后的每路比特流分别进行交织,交织前还可能加入一些填充比特,以填满两维交织器。交织器输出的3路比特流的总比特数为Kw=3KΠ,其中KΠ为交织器输出的每路的比特数。
对于CA的速率匹配,基站为一个TB预留的软缓存大小或软缓存比特数为NIR,具体为:
如果一个TB分为C个CB的话,每个CB的软缓存大小为Ncb,具体为:
其中,Nsoft为软缓存大小,具体值与参数KC相关,具体可以理解为上述软缓存大小是按照UE可以支持KC个载波的峰值速率来确定的,当前UE支持最大聚合5个下行载波,而KC可以为5或2等。可以看到,即使KC为2,即该UE的软缓存大小按照2个载波的峰值速率来确定的,但该UE还可以被配置最大5个载波。KMIMO与载波的传输模式相关,如果传输模式中的一个PDSCH对应2个TB,则KMIMO为2,否则KMIMO为1。M'DL_HARQ与载波的HARQ进程数相关,具体的M'DL_HARQ=min(MDL_HARQ,Mlimit),其中MDL_HARQ为载波的实际最大的HARQ进程数,对于FDD,MDL_HARQ为8,对于TDD,MDL_HARQ与该TDD载波的上下行配置有关,有可能会大于8,而Mlimit为8。Kw为每个CB经过信道编码后的全部编码比特。
确定了TB和CB的软缓存大小,基站就根据该软缓存大小进行速率匹配来适应映射的时频资源。具体的,如果实际编码速率小于上述1/3的母码码率,就以上述CB或TB的软缓存大小对编码交织后的比特流进行循环重复;如果实际编码速率大于上述1/3的母码码率,就对上述CB或TB的软缓存大小的编码交织后的比特流进行打孔处理,即丢弃一些编码交织后的比特。
对于UE侧的下行数据接收,采用与基站侧发送该下行数据的逆操作即可。除此之外,一旦UE没有正确接收或解码某个下行数据的TB,在反馈NACK给基站之余,还需要在UE侧的软缓存器中缓存该TB的软信道比特,以便于与基站后续重传该TB的软信道比特进行合并,再进行译码来提高译码可靠性。具体的,UE需要缓存的软信道比特的大小或比特数为nSB,具体由下面的公式(3)计算:
其中,N′soft为UE侧的软缓存大小,对于当前UE最大支持5下行载波的CA的系统,该N′soft与基站侧做速率匹配的Nsoft相等。为配置给该UE的下行载波数。其他参数参考上述基站侧的描述。
对于不同UE的能力分类,即对于不同上述的KC的取值,会在协议中说明,UE会将自己的能力分类通过信令上报给基站。协议中的UE的能力分类具体总结在下表1中:
表1:UE能力分类的参数
对于表1中的第二列和第三列如何与第四列的N′soft对应,下面以单载波的分类4为例进行说明,对于CA,只不过乘以载波个数,其他原理是一致的。
以分类4为例:
1)表1中第三列的一个TB的大小加上TB CRC后的比特数为75376+24=75400;
2)需要将该TB分成75400/(6144-24)=13个CB;
3)对各CB添加CB CRC:75400+13*24=75712;
4)每CB的比特数要满足Turbo编码器的内交织器的比特数要求:75712/13=5824;
5)添加Turbo码的寄存器的比特数:5824+4=5828;
6)适应交织器的比特数:5828/32=183;183*32=5856;
7)最终的峰值比特数:5856*13*1.5*8*2=1827072,乘积中的每一项分别对应13个CB,2/3的实际编码速率,8个HARQ进程数,一个PDSCH对应2个TB(即KMIMO为2)。
在上表1中,例如,对于分类6或分类7,N′soft为按照KC为2,即2个载波的峰值速率来做的,该峰值速率即体现在表1中的第二列的301504(即一个子帧中最大支持的所有TB的比特数)。而对于分类8,N′soft为按照KC为5,即5个载波的峰值速率来做的,该峰值速率即体现在表1中的第二列的2998560(即一个子帧中最大支持的所有TB的比特数)。
如果分类6或分类7的UE,即该UE的N′soft为按照KC为2,即2个载波的峰值速率来做的,但是给该UE配置了5个下行载波。从上述公式1和2中可以看到,基站侧进行速率匹配上,是按照总的软缓存大小除以2个载波,即使得按照2个载波的峰值速率确定的总软缓存大小与该UE分类的KC为2进行匹配。但UE侧进行软信道比特存储时,是除以配置的总载波数5,这意味着有些软信道比特在UE侧被丢弃了,即只存储了基站做速率匹配时对于一个TB的软缓存大小的一部分。这样,对UE的译码性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如果UE按照基站做速率匹配时对于一个TB的软缓存大小来进行存储,则UE最多只能存储两个载波的软信道比特,一旦UE对于没有正确接收的下行数据的载波数超过2,则UE侧的软缓存器就会溢出,即无法继续缓存其他载波的软信道比特。因此,上述设计是一种折中的设计,就是假设配置的5个下行载波还不是很多,UE同时接收错误的下行数据在这5个载波上还是会出现,因此为了节省UE的成本,就需要引入按照2个载波的峰值速率进行确定的软缓存大小,且为了在配置多于2个载波时不至于使得由于同时收错多载波的下行数据而导致的软缓存器溢出,使得UE对于每个载波只存储基站做速率匹配时对于一个TB的软缓存大小的一部分,作为折中方案。
将来还会继续引入更大载波数量的CA,比如超过5个载波,甚至可以支持为UE配置32个载波的CA,本文中称大于5载波的CA为超级CA。对于超级CA,假设UE可以最大被配置32个载波,这样,从5载波到32载波的范围,比之前的CA从2载波到5载波的范围大得多。因此可以预见,对于超级CA的UE能力分类的确定,与上述CA中的设计一致的原则是,需要引入对应于不同峰值速率的或对应于子帧中所有TB的比特数处理能力,引入不同的UE能力分类,比如类似于表1中的第二列。例如,引入基于8载波、16载波以及32载波的峰值速率能力或处理能力的三种UE能力分类,即相当于KC为8、16或32,分别于对应的基站侧做速率匹配的不同的Nsoft取值。而如何对于UE侧的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N′soft,如果还是采用Nsoft=N′soft的设计,会使得UE在支持高峰值速率的软缓存器成本大幅度增加。因此,可以采用Nsoft>N′soft的设计思路,即UE侧的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按照KU个载波的峰值速率来做,使得KC>KU。可以采用Nsoft>N′soft或KC>KU的设计的原因是,超过一定数量的载波数之后,多个载波上同时收错所有进程数的TB的概率会非常小,而这个一定数量的载波数的具体数值应该是预配置的某阈值,比如10个载波或12个载波等。把这段涉及的几个概念总结如下:
1)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Nsoft以及对应的载波数KC
2)UE实际软缓存器实现的软缓存大小N′soft以及相应的载波数KU
3)超过预设阈值KR个载波之后,多个载波上同时收错所有进程数的TB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以及该阈值对应的软缓存大小Nsoft_refer
采用上述几个概念的全部或部分,针对超级CA下UE能力设计、基站侧速率匹配受软缓存大小的影响、UE侧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以及相应的缓存规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几种方法和装置。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的发送方法。步骤101:接入网设备确定为待发送的传输块T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IR,其中,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至少两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
步骤102: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为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cb,NIR和Ncb满足如下公式;
公式1-1:
公式1-2:
其中,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对应的码字数,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Nsoft为所述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KC为峰值速率所对应的载波数,Kw为每个CB经过信道编码后的全部编码比特,Nsoft>N′soft,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实现的软缓存大小;
其中,所述N′soft可以为所述UE预先上报给所述接入网设备的。KC为峰值速率所对应的载波数,即,接入网设备会为UE的峰值速率假设一个相应的载波数。
步骤103: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Ncb对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进行速率匹配;
步骤104:所述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所述速率匹配后的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
可选的,M'DL_HARQ=min(MDL_HARQ,Mlimit),其中,MDL_HARQ为第一载波上最大支持的下行HARQ进程数,Mlimit为预设的值,比如为8。如果对于某些最大支持的下行HARQ进程数大于8的上下行配置,则就采用该预设的值8。
可选的,KC为Nsoft对应的峰值速率所假设的载波数,也可以理解为KC为Nsoft对应的UE在一个子帧中的处理能力(比如原始比特数的处理能力)所假设的载波数。
具体的,峰值速率就对应上述表1中的第二列中的一个子帧中最大支持的所有TB的比特数,因此Nsoft与该峰值速率或该第二列的对应关系可以参考上述对于UE能力分类4的计算过程,在上述计算过程中加上支持的载波数KC即可。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UE实际实现的软缓存大小与该UE支持的峰值速率解耦合来节省UE成本;且对于接入网设备侧的速率匹配之前分配软缓存大小,还是与峰值速率相关,且保持了每个载波的分配的软缓存大小与原来最大5载波的CA系统一致,保证了速率匹配的性能。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的接收方法,用于UE侧:
步骤201:用户设备UE在第一载波上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202:所述UE对所述C个CB中的第一CB进行解码;
步骤203:如果所述UE对所述第一CB解码错误,所述UE在软缓存器中缓存nSB个软信道比特,满足如下公式:
公式2-1:
其中,Nsoft为所述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Nsoft>N′soft,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实现的软缓存大小,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对应的码字数,Ncb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CB分配的软缓存大小;
步骤204:所述UE针对所述TB发送不确认NACK。
可选的,在所述UE接收所述TB之前,所述要上报能力分类给所述接入网设备,所述能力分类的信息中包括上述Nsoft和N′soft
可选的,M'DL_HARQ=min(MDL_HARQ,Mlimit),其中,MDL_HARQ为第一载波上最大支持的下行HARQ进程数,Mlimit为预设的值,比如为8。如果对于某些最大支持的下行HARQ进程数大于8的上下行配置,则就采用该预设的值8。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UE实际实现的软缓存大小与该UE支持的峰值速率解耦合来节省UE成本;且对于UE侧的软缓存大小划分,还是与原来最大5载波的CA系统一致,即采用与峰值速率相关的软缓存大小与配置载波数的比值来划分软缓存器,保证了解码性能的性能。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数据的接收方法,用于UE侧:
步骤301:用户设备UE在第一载波上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为大于1的整数;
步骤302:所述UE对所述C个CB中的第一CB进行解码;
步骤303:如果所述UE对所述第一CB解码错误,所述UE在软缓存器中缓存nSB个软信道比特,满足如下公式:
如果KU≤KR,公式3-1:
或者,
如果KU>KR,公式3-2:
其中,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实现的软缓存大小,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对应的码字数,Ncb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CB分配的软缓存大小,KU为N′soft对应的峰值速率所假设的载波数,KR为大于5的整数阈值;
本步骤中,Ncb可以是所述接入网设备通知给所述UE的。或者可以是UE根据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公式确定的。
步骤304:所述UE针对所述TB发送不确认NACK。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UE实际实现的软缓存大小与该UE支持的峰值速率解耦合来节省UE成本。且假设超过预设阈值KR个载波之后,比如KR为10,多个载波上同时收错所有进程数的TB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则如果KU≤KR,按照KR来划分UE侧的软缓存,避免了同时收错KR个载波带来的缓存器溢出的风险;而如果KU>KR,按照KU来划分UE侧的软缓存,即不需要按照KR来划分UE侧的软缓存而带来过缓存而浪费,也不需要在时按照来划分UE侧的软缓存而带来欠缓存导致性能下降。
可选的,M'DL_HARQ=min(MDL_HARQ,Mlimit),其中,MDL_HARQ为第一载波上最大支持的下行HARQ进程数,Mlimit为预设的值,比如为8。如果对于某些最大支持的下行HARQ进程数大于8的上下行配置,则就采用该预设的值8。
可选的,上述条件KU≤KR也可以用N′soft≤Nsoft_refer替代;同理,上述条件KU>KR也可以用N′soft>Nsoft_refer替代。
例如,假设为16,KR为10,KU为8,KC为16,即该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载波数为16且同时被配置了16个载波,但该UE的软缓存大小是按照8个下行载波来设计的,同时假设超过10个载波的同时收错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上述参数满足条件KU≤KR,且则此时UE侧会按照KR来划分软缓存大小。因为如果按照KU来划分软缓存大小的话,虽然每个CB比按照KR来缓存而缓存的更多,但是一旦出现KR个载波上的所有TB都被收错,剩下KR-KU个载波的软信道比特就由于软缓存器溢出而无法缓存。而如果按照来划分软缓存大小的话,则导致每个CB比按照KR来缓存而缓存的少,即发生了欠缓存,因此会降低解码性能。
例如,假设为16,KR为10,KU为12,KC为16,即该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载波数为16且同时被配置了16个载波,但该UE的软缓存大小是按照12个下行载波来设计的,同时假设超过10个载波的同时收错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上述参数满足条件KU<KR,且则此时UE侧会按照KU来划分软缓存大小。因为如果按照KR来划分软缓存大小的话,虽然每个CB比按照KU来缓存而缓存的更多,但是此时会造成过缓存,因为UE实际的软缓存器是按照12个载波来做的,以12来划分已经达到一个载波所需的软信道比特的全部,没有必要按照10来划分。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为待发送的传输块T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IR,其中,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至少两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为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cb
其中,NIR和Ncb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码字数,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Nsoft为所述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Kw为每个CB经过信道编码后的全部编码比特,KC为所述峰值速率所对应的载波数,Nsoft>N′soft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Ncb对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进行速率匹配;以及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所述速率匹配后的所述C个CB。
可选的,M'DL_HARQ=min(MDL_HARQ,Mlimit),其中,MDL_HARQ为第一载波上最大支持的下行HARQ进程数,Mlimit为预设的值,比如为8。如果对于某些最大支持的下行HARQ进程数大于8的上下行配置,则就采用该预设的值8。
可选的,KC为Nsoft对应的峰值速率所假设的载波数,也可以理解为KC为Nsoft对应的UE在一个子帧中的处理能力(比如原始比特数的处理能力)所假设的载波数。
具体的,峰值速率就对应上述表1中的第二列中的一个子帧中最大支持的所有TB的比特数,因此Nsoft与该峰值速率或该第二列的对应关系可以参考上述对于UE能力分类4的计算过程,在上述计算过程中加上支持的载波数KC即可。
通过上述接入网设备,可以实现UE实际实现的软缓存大小与该UE支持的峰值速率解耦合来节省UE成本;且对于接入网设备侧的速率匹配之前分配软缓存大小,还是与峰值速率相关,且保持了每个载波的分配的软缓存大小与原来最大5载波的CA系统一致,保证了速率匹配的性能。
具体的实施例描述与上述接入网设备侧方法类似,可以参照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载波上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C个CB中的第一CB进行解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第一CB解码错误的情况下,缓存nSB个软信道比特,其中,所述nSB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Nsoft为所述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Nsoft>N′soft,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码字数,Ncb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CB分配的软缓存大小;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解码结果针对所述TB发送不确认NACK。
可选的,在所述UE接收所述TB之前,所述要上报能力分类给所述接入网设备,所述能力分类的信息中包括上述Nsoft和N′soft
可选的,M'DL_HARQ=min(MDL_HARQ,Mlimit),其中,MDL_HARQ为第一载波上最大支持的下行HARQ进程数,Mlimit为预设的值,比如为8。如果对于某些最大支持的下行HARQ进程数大于8的上下行配置,则就采用该预设的值8。
通过上述UE,可以实现UE实际实现的软缓存大小与该UE支持的峰值速率解耦合来节省UE成本;且对于UE侧的软缓存大小划分,还是与原来最大5载波的CA系统一致,即采用与峰值速率相关的软缓存大小与配置载波数的比值来划分软缓存器,保证了解码性能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还可以如图5所示,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载波上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C个CB中的第一CB进行解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第一CB解码错误的情况下,缓存nSB个软信道比特,其中,所述nSB满足如下公式:
如果KU≤KR
或者,
如果KU>KR
其中,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码字数,Ncb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CB分配的软缓存大小,KU为N′soft对应的峰值速率所对应的载波数,KR为大于5的整数阈值;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解码结果针对所述TB发送不确认NACK。
通过上述用户设备,可以实现UE实际实现的软缓存大小与该UE支持的峰值速率解耦合来节省UE成本。且假设超过预设阈值KR个载波之后,比如KR为10,多个载波上同时收错所有进程数的TB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则如果KU≤KR,按照KR来划分UE侧的软缓存,避免了同时收错KR个载波带来的缓存器溢出的风险;而如果KU>KR,按照KU来划分UE侧的软缓存,即不需要按照KR来划分UE侧的软缓存而带来过缓存而浪费,也不需要在时按照来划分UE侧的软缓存而带来欠缓存导致性能下降。
可选的,M'DL_HARQ=min(MDL_HARQ,Mlimit),其中,MDL_HARQ为第一载波上最大支持的下行HARQ进程数,Mlimit为预设的值,比如为8。如果对于某些最大支持的下行HARQ进程数大于8的上下行配置,则就采用该预设的值8。
可选的,上述条件KU≤KR也可以用N′soft≤Nsoft_refer替代;同理,上述条件KU>KR也可以用N′soft>Nsoft_refer替代。
具体的实施例描述与上述接入网设备侧方法类似,可以参照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简称为“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通信系统等。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可称之为终端(Terminal)、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为“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该用户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为“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例如,用户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简称为“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为“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为“ENB或e-NodeB”),本发明并不限定。但为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将以基站eNB和用户设备UE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方法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下行数据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设备确定为待发送的传输块T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IR,其中,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至少两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为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cb
其中,NIR和Ncb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码字数,N′soft为所述UE中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Nsoft为所述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Nsoft是按照UE可以支持KC个载波的峰值速率来确定的,Kw为每个CB经过信道编码后的全部编码比特,KC为所述峰值速率对应的载波数,Nsoft>N′soft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Ncb对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进行速率匹配;
所述接入网设备在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所述速率匹配后的所述C个CB。
2.一种下行数据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在第一载波上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UE对所述C个CB中的第一CB进行解码;
如果所述UE对所述第一CB解码错误,所述UE在软缓存器中缓存nSB个软信道比特,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Nsoft为所述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Nsoft是按照UE可以支持KC个载波的峰值速率来确定的,Nsoft>N′soft,N′soft为所述UE中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的码字数,Ncb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CB分配的软缓存大小;
所述UE针对所述TB发送不确认NACK。
3.一种下行数据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在第一载波上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UE对所述C个CB中的第一CB进行解码;
如果所述UE对所述第一CB解码错误,所述UE在软缓存器中缓存nSB个软信道比特,满足如下公式:
如果KU≤KR
或者,
如果KU>KR
其中,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对应的码字数,Ncb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CB分配的软缓存大小,KU为N′soft对应的峰值速率所对应的载波数,KR为大于5的整数阈值;
所述UE针对所述TB发送不确认NACK。
4.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为待发送的传输块T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IR,其中,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至少两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为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分配的软缓存比特数Ncb
其中,NIR和Ncb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码字数,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Nsoft为所述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Kw为每个CB经过信道编码后的全部编码比特,KC为所述峰值速率所对应的载波数,Nsoft>N′soft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Ncb对所述C个CB中的每个CB进行速率匹配;以及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载波上发送所述速率匹配后的所述C个CB。
5.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载波上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C个CB中的第一CB进行解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第一CB解码错误的情况下,缓存nSB个软信道比特,其中,所述nSB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Nsoft为所述UE支持的峰值速率对应的软缓存大小,Nsoft>N′soft,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码字数,Ncb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CB分配的软缓存大小;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解码结果针对所述TB发送不确认NACK。
6.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处理模块、以及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载波上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所述TB包括C个编码块CB,所述第一载波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用户设备UE配置的个载波中的一个载波,C为大于0的整数,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C个CB中的第一CB进行解码;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第一CB解码错误的情况下,缓存nSB个软信道比特,其中,所述nSB满足如下公式:
如果KU≤KR
或者,
如果KU>KR
其中,N′soft为所述UE实际软缓存器的软缓存大小,M'DL_HARQ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下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数,KMIMO为所述第一载波上的一个下行数据信道承载的码字数,Ncb为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CB分配的软缓存大小,KU为N′soft对应的峰值速率所对应的载波数,KR为大于5的整数阈值;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的解码结果针对所述TB发送不确认NACK。
CN201510747108.1A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Active CN106685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7108.1A CN106685577B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PCT/CN2016/099586 WO2017076133A1 (zh) 2015-11-05 2016-09-21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7108.1A CN106685577B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5577A CN106685577A (zh) 2017-05-17
CN106685577B true CN106685577B (zh) 2019-03-19

Family

ID=58662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7108.1A Active CN106685577B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85577B (zh)
WO (1) WO20170761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1350B (zh) * 2017-08-10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编码装置和译码装置
CN109802766B (zh) * 2017-11-16 2021-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下软缓存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4944886A (zh) * 2018-04-16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解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65718B (zh) * 2018-11-15 2023-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231037A1 (zh) * 2022-06-02 2023-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链路层l2的缓冲器大小的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7352A (zh) * 2008-01-11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阶段速率匹配的缓冲设置方法
CN101990242A (zh) * 2009-07-31 2011-03-23 夏普株式会社 频谱聚合系统中的自适应重传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378956A (zh) * 2012-04-12 2013-10-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Tdd系统的处理软缓存的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7352A (zh) * 2008-01-11 2008-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阶段速率匹配的缓冲设置方法
CN101990242A (zh) * 2009-07-31 2011-03-23 夏普株式会社 频谱聚合系统中的自适应重传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378956A (zh) * 2012-04-12 2013-10-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Tdd系统的处理软缓存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76133A1 (zh) 2017-05-11
CN106685577A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9457B2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2499381B1 (ko) 모바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6038979B2 (ja) 複数のキャリアについての制御情報のフィードバック
US11212036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8365922B (zh) 用于反馈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852285A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6685577B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2025472B (zh) 基站及终端
KR20190119917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9392152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6657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743619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KR102542993B1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013524583A (ja) 上り制御チャネル資源の確定方法と設備
JP2012235454A (ja)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のためにソフト・バッファを扱う方法、及び関連する通信装置
CN103181107A (zh) 移动站装置、处理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2263616A (zh) 指示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17504A (zh) 具有捆绑窗口中的所指配数据分组的信令的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布置
CN102164029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113110A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8631815B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US20220039088A1 (e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4348582A (zh) 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3386136B1 (en) Down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WO2011083068A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index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