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3110A -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3110A
CN107113110A CN201580069873.0A CN201580069873A CN107113110A CN 107113110 A CN107113110 A CN 107113110A CN 201580069873 A CN201580069873 A CN 201580069873A CN 107113110 A CN107113110 A CN 107113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onse message
mixed automatic
automatic retransfer
code book
retransfer respo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98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3110B (zh
Inventor
吕永霞
官磊
肖洁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13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3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3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2001/125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return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用户设备与基站设备对于多个下行载波的HARQ‑ACK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目理解不一致的问题。

Description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组织制定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其引入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简称MIMO)等关键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简称LTE-A)系统是LTE系统的进一步演进和增强的系统。在LTE-A系统中,为了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对于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峰值数据速率要求引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技术,也称频谱聚合(Spectrum Aggregation)技术或者带宽扩展(Bandwidth Extension)技术。载波聚合中,两个或更多的成员载波(Component Carrier)的频谱被聚合在一起以得到更宽的传输带宽,各成员载波的频谱可以是相邻的连续频谱、也可以是同一频带内的不相邻频谱甚至是不同频带内的不连续频谱,LTE Rel-8/9用户设备(UE)只能接入其中一个成员载波进行数据收发,而LTE-A用户设备根据其能力和业务需求可以同时接入多个成员载波进行数据收发。
LTE支持频分双工(Frequency Duplexing Division,简称FDD)和时分双工(Time Duplexing Division,简称TDD)两种双工方式。对于FDD,下行和上行在不同的载波上传输。对于TDD系统,上行和下行在同一载波的不同时间来传输,具体在一个载波上包括下行子帧,上行子帧和特殊子帧。LTE当前支持7种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
LTE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 HARQ)机制实现检错纠错的功能,以下行为例,UE接收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之后,如果接收正确,则UE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上反馈确认(ACKnowledge,简称ACK),如果不正确,则在PUCCH上反馈不确认(NACKnowledge,简称NACK)。LTE还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技术,即基站把多个载波配置给一个UE来提升UE的数据速率。进行CA时,基站发送的多个载波时间上是同步发送的,UE可以分别检测调度每个载波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和相应的PDSCH,其中每个载波的具体检测过程与上述单载波情况类似。LTE系统支持FDD CA,TDD CA以及FDD+TDD CA。对于TDD CA,又分为相同上下行配置的TDD CA和不同上下行配置的TDD CA。CA模式下有一个主载波和至少一个辅载波,且承载ACK/NACK的PUCCH只在UE的主载波上发送。当多个下行载波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HARQ-ACK在一个PUCCH信道或一个PUSCH信道上传输时,通常采用联合编码。LTE系统中上行控制信令主要有两种编码方式,一种线性分组码里德穆勒(Reed Muller,简称RM),另外一种是卷积码。无论哪种编码方式,当基站按通常的译码方式时都需要知道其联合编码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才能进行正确的译码。
若基于UE检测到的下行载波上的PDSCH个数来计算HARQ-ACK联合编码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一旦出现某个下行载波的PDSCH漏检,UE理解的有PDSCH的载波数比eNB实际发送PDSCH的载波数少,但eNB不知道UE是否出现漏检,以及出现了多少个PDSCH漏检,从而出现UE和eNB对多个下行载波的HARQ-ACK联合编码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理解不一致,导致不能正确地对反馈的HARQ-ACK进行译码,所以用户设备与基站设备对于多个下行载波的HARQ-ACK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目(HARQ-ARQ码本大小)的理解不一致的问题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以解决用户设备与基站设备对于多个下行载波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HARQ-ACK的 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目理解不一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包括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个数、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各控制信息还携带计数分配索引;
所述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根据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确定丢失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或码字的计数分配索引,根据接收到的各控制 信息和所述丢失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或码字的计数分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接收所述设备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包括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个数、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计数分配索引携带在所述控制信息中。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向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 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计数分配索引;
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译码,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计数分配索引。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确定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包括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个数、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各控制信息还携带计数分配索引;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根据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确定丢失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或码字的计数分配索引,根据接收到的各控制信息和所述丢失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或码字的计数分配索引,生成混 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包括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个数、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结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计数分配索引携带在所述控制信息中。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发送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计数分配索引;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收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译码,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计数分配索引。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确定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 道的应答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通过接收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有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根据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并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由于接收了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从而使得设备与设备之间对需要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理解一致,从而有效减少上行控制信息的译码错误,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增加设备进行盲检测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通信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通信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通信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通信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通信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通信设备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通信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通信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设备和设备之间的控制信息发送,具体的,可以是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用户设备与用户设备之间,也可以是中继(relay)与用户设备之间,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均可适用于上述任一实施场景。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设备之间对于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理解不一致的问题,并且主要基于载波聚合架构。
下面以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进行举例说明,具体的,基站向用户设备下发控制信息,该下行控制信息可以承载有调度信息,用户设备根据该调度信息进行数据接收或发送处理,并将反馈处理结果通过PUCCH发送给基站,当前LTE技术中,对于FDD,UE在子帧n-4接收到PDSCH之后,会在子帧n反馈HARQ-ACK,对于TDD,PDSCH的接收与其对应的HARQ-ACK反馈的时序关系如表1所示,标数字的子帧为用于反馈HARQ-ACK的上行子帧n,标识的数字K表示在该上行子帧n中需要反馈n-k(k属于K)的下行子帧集合中的PDSCH所对应的HARQ-ACK,例如上下行配置1的子帧n=2中的K={7、6}表示上行子帧n=2用来反馈n-7和n-6这两个下行子帧上的PDSCH所对应的HARQ-ACK,具体n-7为下行子帧5,n-6为下行子帧4。随着LTE技术的继续演进,LTE版本13(Release 13,简称R13)现在正在考虑支持32个载波进行聚合的场景,例如,TDD载波聚合:主载波是TDD上下行配置2,4个辅载波都是上下行配置5,且每个载波都被配置支持两个码字(code word)的传输模式且不支持空间捆绑的方式,具体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可以参见表2,那么用户设备的一个上行子帧需要反馈的最大 HARQ-ACK的数目为2*(4+9*4)=80比特。TDD-FDD载波聚合场景,TDD载波为主载波,且配比为TDD配比5,其他载波都是FDD载波,且每个载波都被配置支持两个码字的传输模式且不采用空间捆绑模式,那么在一个上行主载波的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反馈的最大HARQ-ACK的数目为2*(9+10*31)=638bits;如果每个载波都被配置支持一个码字的传输模式或每个载波都被配置支持2个码字的传输模式且采用空间捆绑模式bundling,那么在一个上行主载波的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反馈的最大HARQ-ACK的数目为1*(9+10*31)=319bits。需要解释说明的是空间捆绑模式bundling,具体地就是空间的两个码字的分别对应的两个HARQ-ACK通过逻辑与运算生成上行子帧中一个Bit的HARQ-ACK,HARQ-ACK至少有两个状态,一个是NACK,一个是ACK,举例说明,0代表NACK,1代表ACK,那么逻辑与的操作就导致只要有一个NACK时,逻辑与的结果就是NACK,只有都是ACK,逻辑与的结果才是ACK。
TDD载波聚合场景下,还有一种典型配置就是32个载波,每个载波是上下行配置2,每个载波都被配置支持两个码字的传输模式且不采用空间捆绑模式,那么在一个上行主载波的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反馈的最大HARQ-ACK的数目为2*4*32=256bits;如每个载波都被配置支持两个码字的传输模式且采用空间捆绑模式或每个载波都被配置支持一个码字的传输模式,那么在一个上行主载波的一个上行子帧上需要反馈的最大HARQ-ACK的数目为1*4*32=128bits。
基于上述举例,若基于UE检测到的下行载波上的PDSCH个数来计算HARQ-ACK联合编码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一旦出现某个下行载波的PDSCH漏检,UE理解的有PDSCH的载波数比eNB实际发送PDSCH的载波数少,但eNB不知道UE是否出现漏检,以及出现了多少个PDSCH漏检,从而出现UE和eNB对多个下行载波的HARQ-ACK联合编码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理解不一致,导致不能正确地对反馈的HARQ-ACK进行译码。所以用户设备与基站设备对于多个下行载波的HARQ-ACK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目(HARQ-ACK的码本大小)的理解不一致的问题急需解决,本发明采用下面实施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各实施例的详细解释说明。
表1.TDD系统中PDSCH与其对应的ACK/NACK的时序关系
表2.LTE系统中不同的TDD上下行配置
图1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设备,该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具体的,步骤101可以是设备接收另一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具体以用户设备和基站做举例说明,即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DCI),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DCI中至少有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携带有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
步骤102、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 重传应答消息。
具体的,用户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可以获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用户设备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步骤103、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具体的,用户设备可以将生成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编码调制后映射到上行信道,发送给基站。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可以理解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即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可以是状态数2N中的一种状态,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用户设备仅需要获取该状态下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集合即可,根据接收到的各下行控制信息和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集合便可以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当然可以理解的,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则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状态数为2N,设置各状态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均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在各状态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集合中,获取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状态,进而获取该状态下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集合即可,根据接收到的各下行控制信息和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集合便可以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为清楚的理解本实施例,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为2比特为例进行解释说明,根据上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状态数、以及各状态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 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关系,可以获取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状态与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的对应关系如表3或表4,如表3所示,当基站需要用户设备反馈的HARQ-ACK的码本个数为8时,基站根据表3获取与8相对应的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11,并将该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11发送给用户设备,用户设备获取该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便可以根据表3获知HARQ-ACK的码本个数为2或10或18或26,若用户设备收到5个DCI,则该用户设备便可以确定基站指示的HARQ-ACK的码本个数为10,即出现5个DCI漏检。通过上述方法,便可以使得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对用户设备需要反馈的HARQ-ACK的总的比特数理解一致。
表3 2比特的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的状态与HARQ-ACK的码本个数的对应关系实例一
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 HARQ-ACK的码本个数
0,0 2或10或18或26
0,1 4或12或20或28
1,0 6或14或22或30
1,1 8或16或24或32
表4 2比特的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的状态与HARQ-ACK的码本个数的对应关系实例二
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 HARQ-ACK的码本个数
0,0 1或9或17或25
0,1 3或11或19或27
1,0 5或13或21或29
1,1 7或15或23或31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以32个PDSCH的情况作为限制,即表3和表4中的HARQ-ACK的码本个数的最大值可以大于32,例如其可以是256、319等,只需要符合上述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和HARQ-ACK的码本个数的对应关系,以及各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状态中HARQ-ACK的码本个数之间的关系即可。另外,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和HARQ-ACK的码本个数的对应关系的存储方式也可以是其他存储形式,此处不以表的形 式作为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具体可以包括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个数、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即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为上述至少一项的个数之和。
相应的,对于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应用场景,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具体可以包括各下行控制信息DCI或下行控制信息DCI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个数、各下行控制信息DCI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码字的个数、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传输所需要的资源开销。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有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根据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并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由于接收了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从而使得设备与设备之间对需要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理解一致,从而有效减少上行控制信息的译码错误,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增加设备进行盲检测的复杂性。
下述各实施例均以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应用场景进行解释说明,但是如上述而言,本发明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图2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各控制信息还携带计数分配索引,以用户设备和基站的实施场景为例,相应的该控制信息即为下行控制信息,该计数分配索引即为计数下行分配索引(计数DAI),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 制信息携带计数下行分配索引DAI,其中,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还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步骤202、用户设备根据各下行控制信息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步骤203、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各下行控制信息携带有计数下行分配索引,该计数下行分配索引用于指示携带该计数DAI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或码字的索引,或用于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或用于指示携带该计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索引,用户设备根据各下行控制信息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便可以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举例而言,基站获取用户设备需要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为8,根据表3向用户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为11,并且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分别为1、2、3、4、5、6、7和8,然而用户设备却仅接收到计数下行分配索引为1、2、3、4的下行控制信息,但是用户设备接收到了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11,则该用户设备根据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11和接收到4个下行控制信息,从表3中可以获知基站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为8,进而根据计数下行分配索引1、2、3、4,可以确定后面连续4个下行控制信息漏检,进而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这里假设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均译码正确,则生成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应为11110000,将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后映射到上行信道,发送给基站,从而实现基站和用户设备对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的码本大小理解一致。
进一步的,步骤202中用户设备根据各下行控制信息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具体可以为: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计数下行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确定丢失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或码字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根据接收到的各下行控制信息和所述丢失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计 数下行分配索引或码字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具体的,举例而言,基站获取用户设备需要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为8,根据表3向用户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为11,并且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分别为1、2、3、4、5、6、7和8,然而用户设备却仅接收到计数下行分配索引为1、3、5、7的下行控制信息,但是用户设备接收到了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11,则该用户设备根据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11和接收到4个下行控制信息,从表3中可以获知基站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为8,进而根据计数下行分配索引1、3、5、7,可以确定计数下行分配索引为2、4、6、8的下行控制信息漏检,进而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这里假设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息均译码正确,则生成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应为10101010,将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后映射到上行信道,发送给基站,从而实现基站和用户设备对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的码本大小理解一致。
图3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示例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存在授权辅助访问(Licensed-Assisted Access,简称LAA)载波而导致用户设备连着丢失4个载波的DCI的概率变高,这种大概率情况下,存在UE与eNB对于HARQ-ACK码本大小的理解不一致的问题。具体的,考虑到授权辅助访问(Licensed-Assisted Access,简称LAA)载波的特殊性,LAA载波的首次传输的开始位置可能位于一个子帧的中间位置,而基站eNB需要提前把DCI以及相应的数据包进行封装,而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总是需要提前把可能调度的LAA载波的数目计算在内,但该LAA载波的资源有可能最终没有被抢到,那么就会出现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已经包括了这个LAA载波被调度,而实际上,eNB并没有发送相应的DCI和数据信道PDSCH,这样连着丢失4个载波的DCI的概率就会变高,这种大概率情况下,会存在UE与eNB对于HARQ-ACK码本大小的理解不一致的问题,举例说明,如下图3,有阴影的代表该CC被eNB调度到,图3中的“1/8”,“/”前面的“1”是计数下行分配索引,“/”后面的数字“8”代表的是用户数设备需要反馈的HARQ-ACK的码本个数,也就是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图3中所示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和HARQ-ACK的码本个数均是实际值, 具体发送该值的信息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二进制数或取余的方式,图3仅为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而进行的示意性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CC7是一个非LAA载波,但是CC7的DCI丢失了,CC8、CC9和CC10都是LAA载波,都没有抢到资源,也就是没有相对的PDSCH发送给UE,而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用户设备接收到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为11,并且接收到计数下行分配索引为1、2、3和4的DCI,那么根据表3,用户设备可以获知HARQ-ACK的码本个数为8,从而确定有4个DCI漏检,从而使得UE和eNB对于HARQ-ACK码本大小的理解一致。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根据DCI中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和混合自动重传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的过程,有很多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还可以,用户设备根据DCI中计数DAI和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对HARQ-ACK进行排序,或只按照计数DAI对HARQ-ACK进行排序。具体说明一下,优选地,顺序:计数DAI所对应的值(累积个数)越小,就排在前面;或者,逆序:计数DAI所对应的值(累积个数)越大,就排在前面。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若PDSCH没有对应的PDCCH,例如SPS的传输,那么就没有相应的DAI,那么可以将这个PDSCH放在所有HARQ-ACK的前面,类似对应DAI的值为0(顺序排列的情况下)。具体地,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计数DAI和HARQ-ACK的码本个数来判断是否有PDCCH漏检,举例说明,假设用户收到5个DCI,每个DCI中的计数DAI的值分别为1、3、4、6和7,而收到的HARQ-ACK的码本个数为8,那么用户设备就能知道第2个DCI漏检,第5个DCI漏检,第8个DCI漏检了,漏检的PDCCH对应的HARQ-ACK为NACK,而已收到五个DCI,就按照每个DCI对应的PDSCH的接收正确与否来产生相应的HARQ-ACK,也就是PDSCH译码正确,那么HARQ-ACK就为ACK,用二进制的1来表示,如果PDSCH译码错误,那么HARQ-ACK为NACK,用二进制的0表示,假设5个DCI所对应的PDSCH都译码正确,那么生成的HARQ-ACK就为1 0 1 1 0 1 1 0 0从上面的例子过程中就可以知道,最后的几个数据包或指示SPS释放所对应的PDCCH漏检可以通过HARQ-ACK的码本个数来判断,而根据计数DAI的值可以判断中间的PDCCH漏检。而最后漏检的几个包,重点在于具体漏检了PDCCH的数目,反正都是NACK,排序并不重要,所以排序主要是对 于计数DAI来排序的。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携带计数下行分配索引,其中,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携带有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根据各下行控制信息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并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由于接收了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和各下行控制信息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根据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和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从而在保证合理控制信息的开销的情况下,使得设备与设备之间对需要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理解一致,从而有效减少上行控制信息的译码错误,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增加设备进行盲检测的复杂性。
图4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与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对应的基站侧的实施例,当然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中继(relay),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具体可以是,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步骤302、接收所述设备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具体可以是,基站接收用户设备根据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步骤303、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具体可以是,基站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或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即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在上行信道上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根据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 码本个数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译码,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或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包括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个数、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将所述计数分配索引携带在所述控制信息中。
具体的,基站可以根据各下行控制信息或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个数(累积个数)计算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将所述计数下行分配索引携带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该计数下行分配索引的比特数可以为2bits或3bits,下面以表5和表6分别示出比特数为2bits和3bits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指示信息与计数下行分配索引的对应关系。即基站各下行控制信息或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个数(累积个数)后,根据表5或表6生成计数DAI指示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根据表5或表6和该计数DAI指示信息可以获取相应的计数下行分配索引。
表5:2比特的计数DAI指示信息与计数下行分配索引的对应关系
表6:3比特的计数DAI指示信息与计数下行分配索引的对应关系
计数DAI指示信息 计数下行分配索引
000 1或9或17或25
001 2或10或18或26
010 3或11或19或27
011 4或12或20或28
100 5或13或21或29
101 6或14或22或30
110 7或15或23或31
111 8或16或24或32
进一步地,基站可以将计数下行分配索引携带在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DCI中,所述计数DAI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种的索引,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对应的PDSCH的索引,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对应的PDSCH的码字的索引,SPS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的PDCCH/EPDCCH的索引。根据DCI中的计数DAI和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来确定所对应的ACK/NACK的排序,确定每个PDSCH,或PDSCH的码字或指示SPS释放的PDCCH的ACK/NACK信息。举例说明,基站发送的HARQ-ACK的码本个数为8,对接收到的HARQ-ACK信息译码后为1 0 1 1 0 1 1 0,那么可以获知第1,3,4,6,7个PDSCH都被接收正确,而其他有可能是PDCCH漏检,也有可能是PDSCH译码错误。
本实施例,通过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接收所述设备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 享信道的应答信息,从而使得设备与设备之间对需要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理解一致,从而有效减少上行控制信息的译码错误,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增加设备进行盲检测的复杂性。
上述各个实施例为基站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并发送给用户设备,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下述实施例将对用户设备确定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并由UE发给基站的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其同样可以实现基站与用户设备对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指示消息的码本大小的理解一致的效果。
图5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用户设备,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具体的,用户设备根据生成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可以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步骤402、向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用户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状态数为2N,各状态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可以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具体的2比特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可以参见表3或表4。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各控制信息包括计数分配索引;根据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即,用户设备还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计数下行分配索引,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各下行控制信息的计数分 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具体的,DCI携带计数下行分配索引,该计数DAI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种;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对应的PDSCH的索引,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对应的PDSCH的码字的索引,SPS下行半持续调度释放的PDCCH/EPDCCH的索引。用户设备根据DCI中的计数DAI对HARQ-ACK进行排序。具体说明一下,优选地,顺序:计数DAI所对应的值(累积个数)越小,就排在前面;或者,逆序,计数DAI所对应的值(累积个数)越大,就排在前面;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若PDSCH没有对应的PDCCH,例如SPS的传输,那么就没有相应的DAI,那么这个PDSCH放在所有HARQ-ACK的前面,类似对应DAI的值为0(顺序排列的情况下)。
具体地,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计数DAI来判断是否有PDCCH漏检,举例说明,假设用户设备收到5个DCI,每个DCI中的计数DAI对应的值分别为1、3、4、6和7,那么用户设备就能确定第2个DCI漏检,第5个DCI漏检,漏检的PDCCH对应的HARQ-ACK为NACK,而已收到五个DCI,就按照每个DCI对应的PDSCH的接收正确与否来产生相应的HARQ-ACK,也就是PDSCH译码正确,那么HARQ-ACK就为ACK,用二进制的1来表示,如果PDSCH译码错误,那么HARQ-ACK为NACK,用二进制的0表示,假设5个DCI所对应的PDSCH都译码正确,那么这次的HARQ-ACK就为1 0 1 1 0 1 1,从上面的例子过程中就可以知道,根据计数DAI的值可以判断中间的PDCCH漏检。生成HARQ-ACK信息为1 0 1 1 0 1 1后,用户设备将该HARQ-ACK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后映射到上行信息发送给基站,并且将HARQ-ACK的码本个数5发送给基站,具体可以根据表4将HARQ-ACK指示信息10发送给基站。
本实施例,通过设备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后,确定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向另一设备发送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从而使得设备与设备之间对需要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理解一致,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增加设备进行盲检测的复杂性。
图6为本发明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 行主体可以是基站,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接收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具体的,可以是,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步骤502、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具体的,可以是,基站根据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具体可以根据表3或表4。
步骤503、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译码,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具体的,可以说,基站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译码,获取各下行控制信息或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状态数为2N,各状态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其中,2比特可以参见表3或表4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所述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各控制信息包括计数分配索引。
即,具体的,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下行控制信息,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计数下行分配索引。
进一步的,步骤503中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具体可以为: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确定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具体的,基站将携带计数下行分配索引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给用户设备,所述计数DAI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种;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对应的PDSCH的索引,下行控制信息DCI所对应的PDSCH的码字的索引,SPS下 行半持续调度释放的PDCCH/EPDCCH的索引。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各DCI中的计数DAI的值对HARQ-ACK进行排序。具体说明一下,优选地,顺序:计数DAI所对应的值(累积个数)越小,就排在前面;或者,逆序,计数DAI所对应的值(累积个数)越大,就排在前面;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某个PDSCH没有对应的PDCCH,例如SPS的传输,那么就没有相应的DAI,那么这个PDSCH放在所有HARQ-ACK的前面,类似对应DAI的值为0(顺序排列的情况下)。用户设备根据各DCI中的计数DAI生成HARQ-ACK,和HARQ-ACK码本指示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HARQ-ACK指示信息,获取几个DCI是否漏检的。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译码,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从而使得设备与设备之间对需要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总的原始信息比特数理解一致,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增加设备进行盲检测的复杂性。
图7为本发明通信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处理模块12和发送模块13,其中,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发送模块13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包括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个数、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其具体可以是一种接收设备,例如基站与用户设备交互中的用户设备,中继与用户设备交互中的用户设备等,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7所示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各控制信息还携带计数分配索引;所述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根据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具体可以为: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确定丢失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或码字的计数分配索引,根据接收到的各控制信息和所述丢失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或码字的计数分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其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通信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发送模块21、接收模块22和处理模块23,其中,所述发送模块21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所述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所述处理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包括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个数、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23还用于将计数分配索引携带在所述控制信息中。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其具体可以是一种发送设备,例如基站与用户设备交互中的基站,中继与用户设备交互中的中继,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通信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处理模块31和发送模块32,其中,处理模块31用于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发送模块32用于向发送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其具体可以是一种接收设备,例如基站与用户设备交互中的用户设备,中继与用户设备交互中的用户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通信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在图9所示通信设备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33,该接收模块33用于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计数分配索引,相应的,所述处理模块31还用于根据 所述计数分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发明通信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接收模块41和处理模块42,其中,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接收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处理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所述处理模块42还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译码,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其具体可以是一种发送设备,例如基站与用户设备交互中的基站,中继与用户设备交互中的中继,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2为本发明通信设备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在图11所示通信设备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43,该发送模块43用于向所述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计数分配索引,所述处理模块42用于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包括: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确定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11可以与用户设备的接收器对应,也可以对应用户设备的收发器。发送模块13可以与用户设备的发送器对应,也可以对应用户设备的收发器。处理模块12可以与用户设备的 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11和发送模块13执行上述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21可以与基站或中继或用户设备的发送器对应,也可以对应基站或中继或用户设备的收发器。接收模块22可以与基站或中继或用户设备的接收器对应,也可以对应基站或中继或用户设备的收发器。处理模块23可以与基站或中继或用户设备的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或者是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基站或中继或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21和接收模块22执行上述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33可以与用户设备的接收器对应,也可以对应用户设备的收发器。发送模块32可以与用户设备的发送器对应,也可以对应用户设备的收发器。处理模块31可以与用户设备的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或者是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33和发送模块32执行上述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43可以与基站或中继或用户设备的发送器对应,也可以对应基站或中继或用户设备的收发器。接收模块41可以与基站或中继或用户设备的接收器对应,也可以对应基站或中继或用户设备的收发器。处理模块42可以与基站或中继或用户设备的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或者是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基站或中继或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43和接收模块41执行上述操作。
图13为本发明通信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接收设备1301和发送设备1302,其中,接收设备1301 可以采用图7实施例的结构,其对应地,可以执行图1或图2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发送设备1302可以采用图8实施例的结构,其对应地,可以执行图4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4为本发明通信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接收设备1401和发送设备1402,其中,接收设备1401可以采用图9或图10实施例的结构,其对应地,可以执行图5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发送设备1402可以采用图11或图12实施例的结构,其对应地,可以执行图6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 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2)

  1.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向所述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包括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个数、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控制信息还携带计数分配索引;
    所述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根据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确定丢失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或码字的计数分配索引,根据接收到的各控制信息和所述丢失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或码字的计数分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6.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接收所述设备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包括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个数、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9. 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计数分配索引携带在所述控制信息中。
  10.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向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计数分配索引;
    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13.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译码,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计数分配索引。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确定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17. 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包括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个数、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20. 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控制信息还携带计数分配索引;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根据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和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确定丢失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或码字的计数分配索引,根据接收到的各控制信息和所述丢失的控制信息的计数分配索引或码字的计数分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22. 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携带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获取各控制信息或控制 信息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包括各控制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个数、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码字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个数、半静态调度释放的物理控制信道的码字的个数中的至少一项。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25. 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计数分配索引携带在所述控制信息中。
  26. 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发送设备发送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计数分配索引;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
  29. 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收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对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进行译码,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其中,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为N,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码本个数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N+1,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码本指示信息的比特数具体为2比特或3比特或4比特。
  31. 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计数分配索引。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计数分配索引确定各控制信息或各控制信息对应的物理共享信道的应答信息。
CN201580069873.0A 2015-09-15 2015-09-15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Active CN1071131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89665 WO2017045138A1 (zh) 2015-09-15 2015-09-15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3110A true CN107113110A (zh) 2017-08-29
CN107113110B CN107113110B (zh) 2020-07-28

Family

ID=58288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9873.0A Active CN107113110B (zh) 2015-09-15 2015-09-15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7985B2 (zh)
EP (1) EP3343821B1 (zh)
CN (1) CN107113110B (zh)
AU (1) AU2015409323B2 (zh)
WO (1) WO201704513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800A (zh) * 2017-12-29 2019-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和数据接收设备
CN110149172A (zh) * 2018-02-13 2019-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42141A (zh) * 2018-05-11 2020-12-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的harq码本
CN112399617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5207B (zh) * 2017-12-08 2021-07-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JP2020072330A (ja) * 2018-10-30 2020-05-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1705995B2 (en) * 2018-12-28 2023-07-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20194459A1 (ja) * 2019-03-25 2020-10-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902932B2 (en) 2019-04-02 2024-02-13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WO2020235884A1 (en) * 2019-05-17 2020-1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473610B (zh) * 2020-03-31 2024-02-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方法及设备
WO2022027688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harq-ack码本的方法及装置
CN116095834A (zh) * 2021-10-29 2023-05-0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4698A (zh) * 2011-05-31 2013-01-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4604167A (zh) * 2012-09-28 2015-05-06 英特尔公司 用于载波聚合(ca)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映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5008B2 (ja) * 2011-03-18 2016-03-30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KR101814437B1 (ko) 2012-08-03 2018-01-03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047860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Nokia Corporation Uplink downlink assignment indicator ambiguity handling for inter-band time division duplex carrier aggregation
EP3320637B1 (en) * 2015-08-14 2023-11-08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Determining a harq-ack response codeboo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4698A (zh) * 2011-05-31 2013-01-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4604167A (zh) * 2012-09-28 2015-05-06 英特尔公司 用于载波聚合(ca)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映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TT DOCOMO: "HARQ-ACK feedback for CA with up to 32 CCs",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800A (zh) * 2017-12-29 2019-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和数据接收设备
US11394495B2 (en) * 2017-12-29 2022-07-19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and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9451800B (zh) * 2017-12-29 2022-07-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和数据接收设备
CN110149172A (zh) * 2018-02-13 2019-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42141A (zh) * 2018-05-11 2020-12-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的harq码本
US11888624B2 (en) 2018-05-11 2024-0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RQ codebook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12399617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27985B2 (en) 2020-07-28
AU2015409323B2 (en) 2019-02-21
CN107113110B (zh) 2020-07-28
US20180205504A1 (en) 2018-07-19
WO2017045138A1 (zh) 2017-03-23
EP3343821A4 (en) 2018-08-22
EP3343821B1 (en) 2019-11-06
AU2015409323A1 (en) 2018-04-12
EP3343821A1 (en) 2018-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8813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433290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7113110A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19072074A1 (zh) Harq-ack反馈码本的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JP6526231B2 (ja) 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
CN104348591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2164029B (zh) Ack/n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JP2016532350A (ja) 制御情報送信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CN104348582A (zh) 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94685A (zh) 多天线系统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US20170331594A1 (en) User equipment, network device, and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7615697B (zh)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US20190132106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566961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3580823A (zh) 处理上行harq反馈的方法
WO2016161652A1 (zh) 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143167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19146258A (ja) 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
WO201902883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