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7763B - 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7763B
CN101567763B CN 200810104509 CN200810104509A CN101567763B CN 101567763 B CN101567763 B CN 101567763B CN 200810104509 CN200810104509 CN 200810104509 CN 200810104509 A CN200810104509 A CN 200810104509A CN 101567763 B CN101567763 B CN 1015677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carrier frequency
data
carri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045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7763A (zh
Inventor
余志钦
马洁
张屹
张劲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10450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67763B/zh
Priority to PCT/CN2009/071244 priority patent/WO200912972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567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7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7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77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用于在多载频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包括:根据预设的传输格式生成在各个载频上发送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在多载频系统中一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控制信息。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控制信息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在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一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控制信息。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用于生成在多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并在一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控制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用于监听并获取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小对载频系统的调度信令开销,降低终端进行监听和解码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接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技术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目前WCDMA已经有第99版本(Release99,R99)、第4版本(Release4,R4)、第5版本(Release5,R5)和第6版本(Release6,R6)等版本。为了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满足不同的需求,WCDMA在R5中引入了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技术,使得下行链路能够实现高达14.4Mbit/s的速度,在R6中引入了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HSUPA)技术,使得上行链路能够实现高达5.76Mbit/s的速度。其中,HSDPA和HSUPA统称为HSPA。HSPA系统大多都是承载在单个频点上的,而为了进一步提高HSPA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减小时延,需要采用多个载频来承载HSPA系统的数据。 
针对上述采用多载频进行传输数据的问题,中出现了将多个载频进行捆绑用于承载HSPA系统的数据的技术。例如,将两个载频进行捆绑,即2个载频用于下行数据传输,2个载频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称之为2*2模式;或者,上行方向采用1个载频,称之为2*1模式。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陷:上述2*2模式和2*1模式均在下行链路中使用两个独立的载频来分别发送承载在各自载频上的对终端的控制信息。终端在进行数据接收时,需要独立监听两个载频中的控制信道来获得自身的控制信息。例如,在2*2模式和2*1模式下,当终端监听一个载频上的4个控制信道时,也需监听另一个载频上的4个控制信道才能获得自身的控制信息。因此,现有技术的多载频传输模式增加了多载频系统的调度信令开销,同时加大了终端进行监听和解码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以优化多载频系统的调度信令开销,缓解终端监听和解码的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用于在多载频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所述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预设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预设的传输格式生成在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根据预设的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多载频系统中各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所述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包括: 
第二通知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所述通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预设模块,用于预设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控制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传输格式生成在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各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所述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系统,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用于向终端发送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所述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预设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预设的传输格式生成在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并根据预设的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多载频系统中各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所述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第二终端设备,用于监听并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一个载频上的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监听并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其他载频上的控制信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一个载频上发送在多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或者预先设置各个载频发送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再通过多个载频发送控制信息,减小了多载频系统的调度信令开销,降低了终端进行监听和解码的复杂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一中控制信息的编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控制信息承载在一个载频上发送,即在多载频传输模式下,在一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多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网络侧设置在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 
在HSPA系统中,网络侧与终端侧进行数据传输之前,网络侧通过控制信道,如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HS-SCCH)信道来发送有关终端的控制信息,利用该控制信息对终端进行调度。终端只有在接收到有关自身的控制信息后,才能接收网络侧传输的数据。在网络侧发送控制信息之前,需要设置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即设置进入HS-SCCH信道之前的控制信息的格式。 
其中,承载在HS-SCCH信道中的控制信息包括: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信息、调制编码信息、传输的数据块大小信息、数据的自动重传进程信息以及冗余版本和星座重组信息。这些控制信息的具体内容与现有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MIMO)模式下的HS-SCCH信道中承载的控制信息的内容相同,但是具体格式不同。 
图2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一中控制信息的编码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MIMO模式下的HS-SCCH信道中承载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本实施例中多载频传输模式下的控制信 息占用的比特个数与MIMO模式下HS-SCCH信道中承载的控制信息占用的比特个数相同,即32个比特;而且控制信息的编码过程与MIMO模式中相同,均经过信道编码、速率匹配等过程,最后经过物理信道映射到HS-SCCH信道中。在图2中,X1表示两个载频上传输数据使用的信道化码信息,其中信道化码具体指正交扩频码(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OVSF),在两个载频上传输数据时使用的信道化码是完全相同的;X2表示两个载频上所使用的调制编码信息;X3表示一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块大小信息;X4表示另一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块大小信息;X5表示一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ybrid-ARQ)进程信息;X6表示另一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Hybrid-ARQ进程信息;X7表示一个载频的冗余版本和星座重组信息;X8表示另一个载频的冗佘版本和星座重组信息。 
当在MIMO模式下有两个传输块时,MIMO模式下HS-SCCH中承载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为:信道化码信息占用7个比特、调制编码方式和传输块个数信息占用3个比特、主传输块的预编码信息占用2个比特、主传输块传输的数据块大小信息占用6个比特、辅传输块传输的数据块大小信息占用6个比特、Hybrid-ARQ进程信息占用4个比特、主传输块的冗余版本和星座重组信息占用2个比特以及辅传输块的冗佘版本和星座重组信息占用2个比特。在多载频传输模式下HS-SCCH中承载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为:X1占用7个比特、X2占用3个比特、X3占用6个比特、X4占用6个比特、X5占用3个比特、X6占用3个比特、X7占用2个比特以及X8占用2个比特。 
可见,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技术MIMO模式下的比特总数和编码过程,通过调配具体控制信息所占用的比特数,形成了在多载频传输模式下的控制信息传输格式。 
步骤102,网络侧在一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具体地,以两个下行载频的系统为例,网络侧根据步骤101中设置的控 制信息的传输格式生成两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然后在一个载频的HS-SCCH信道上发送在两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本实施例中发送在两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载频为两个载频中的任一个载频,对其并没有特定的限制。在一个载频的HS-SCCH信道上发送的控制信息既包括该载频对终端进行调度时的控制信息,也包括其它载频对终端进行调度时的控制信息。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在一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控制信息来表示两个载频对终端进行调度时的控制信息。 
如果终端当前采用单载频模式收发数据,在网络侧发送控制信息之前,还包括:网络侧向终端发送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重配置消息,网络侧根据RB重配置消息采用多载频传输模式向终端传输数据,终端根据RB重配置消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进行数据接收。例如,当网络侧发现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发送给终端的时候,网络侧向终端发送通知消息,通知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其中,该过程通过发起RB的重配置过程来通知终端,也可以在RB重配置消息中增加一个信息元素,该信息元素指示终端是否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网络侧通知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前,网络侧的设备(比如,基站设备)也要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步骤103,终端监听并获取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终端需要在HS-SCCH信道的配合之下才能完成接收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HS-DSCH)发送的数据,即:在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指示终端接收数据信息后,终端开始监听HS-SCCH信道发送的控制信息,寻找属于自己的控制信息。 
终端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通知消息后,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当网络侧开始发送控制信息时,终端监听HS-SCCH信道发送的控制信息(通常,终端最多监听4个HS-SCCH信道),从中搜索找到自身的控制信息。终端在监听HS-SCCH信道时,只监听与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前具有相同信道化码的 HS-SCCH信道来获取控制信息。现有技术中,多载频进行捆绑传输数据时,网络侧仍通过多个载频来发送控制信息,终端需要对每个载频进行监听以获得自身控制信息。假设采用2个载频发送控制信息,现有技术中每个载频下监听4个HS-SCCH信道,则终端每次需要同时监听8个HS-SCCH信道才能保证获得自身控制信息。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只采用一个载频来发送对终端的控制信息,即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后,并未增加终端由于监听信道而带来的消耗,终端监听的复杂度也未增加,终端仍采用进入该模式前的监听方式和监听力度,便能够实现多载频传输模式下的控制信息获取。 
步骤104,终端对获取的各个载频上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 
终端在监听HS-SCCH信道时,通过搜索发现自身控制信息之后,采用步骤101中介绍的多载频传输模式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对该控制信息进行解码,具体的解码过程可以和现有系统对HS-SCCH中承载的控制信息的解码过程相同,这样能够降低终端解码的复杂度。以两个下行载频为例,终端解码得到控制信息后,根据该控制信息开始接收网络侧通过两个载频的HS-DSCH信道发送给该终端的数据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两个载频进行网络侧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还可以实现只通过一个载频上的HS-SCCH信道发送两个载频上的控制信息,减小了多载频系统的调度信令开销。 
本实施例通过对MIMO模式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进行改进,形成了多载频传输模式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并提供了多载频传输模式下发送控制信息和传输数据信息的具体方案,降低了由于多载频传输模式为终端带来的监听复杂度,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同时,节省了多载频系统的调度信令开销,降低了终端解码的复杂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当下行载频为3个或更多时,依然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节省了多载频系统的调度信令开销,降低了终端解码的复杂度 
图3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另一种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本实施例中在多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仍然承载在多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如图3所示,具体的流程如下: 
步骤201,网络侧向终端发送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通知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如果终端当前采用单载频模式收发数据,在网络侧发送控制信息之前,还需要通知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例如,当网络侧发现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发送给终端的时候,网络侧向终端发送通知消息,通知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其中,该过程可以通过发起RB的重配置过程来通知终端,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来通知终端。例如,可以在RB重配置消息中增加一个信息元素,该信息元素指示终端是否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网络侧通知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前,网络侧的设备(比如,基站设备)也要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步骤202,预设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 
同上述实施例类似,承载在各个载频上的控制信息包括: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信息、调制编码信息、传输的数据块大小信息、数据的自动重传进程信息以及冗余版本和星座重组信息。控制信息的具体内容与现有的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下控制信息的内容相同,但是具体格式不同。仍如图2所示,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MIMO模式下的HS-SCCH信道中承载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本实施例中多载频传输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占用的比特个数与MIMO模式下HS-SCCH信道中承载的控制信息占用的比特个数相同,即32个比特。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具体为:X1占用7个比特、X2占用3个比特、X3占用6个比特、X4占用6个比特、X5占用3个比特、X6占用3个比特、X7占用2个比特以及X8占用2个比特。 
步骤203,预设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 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的以两个下行载频为例,以下各步骤中的处理方式相同,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技术的多载频传输模式中各载频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对应关系,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载频传输模式中用于承载控制信息的各载频之间为非独立的,即:各载频的控制信道(如HS-SCCH信道)上发送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设置了对应关系。因此,在发送控制信息之前,需要对该对应关系进行预设。其中,该对应关系可以由网络侧告知终端;或者预先在终端上配置该对应关系。 
步骤204,网络侧根据预设的传输格式和预设的对应关系在每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该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之后,网络侧仍然在当前载频上通过HS-SCCH信道发送本载频上的数据的控制信息,同时在另一个载频上也通过HS-SCCH信道发送本载频上的数据控制信息。其中,当前载频指的是网络侧在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之前发送控制信息的载频。 
较佳地,网络侧在当前载频的HS-SCCH信道上发送控制信息时,仍使用与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前所使用的相同的信道化码来发送控制信息,在另一个载频的HS-SCCH信道上发送控制信息时,使用的信道化码与当前载频所使用的信道化码保持对应关系。较简化的一种对应关系为两个载频上的信道化码相同。 
步骤205,终端监听并获取在当前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并根据当前载频的控制信息中的对应关系监听并获取在另一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终端侧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通知消息后,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网络侧开始发送控制信息,终端监听HS-SCCH信道发送的控制信息。由于两个载频上的信道化码存在一定对应关系,终端在监听HS-SCCH信道发送的控制信息时,无需对两个载频上所有HS-SCCH信道均进行监听。 
例如,当预设的两个载频上的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相同,终端在当前载频上监听该载频上的4个HS-SCCH信道时,当终端在对当前载频进行监听的过程中搜索到自身控制信息后,获得自身控制信息对应的信道化码,则在另一个载频上只监听该信道化码对应的HS-SCCH信道即可,无需再监听另一个载频的其余3个HS-SCCH信道。 
例如,当预设的两个载频上的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相邻,终端在当前载频上监听该载频上的4个HS-SCCH信道时,当终端在对当前载频进行监听的过程中搜索到自身控制信息后,获得自身控制信息对应的信道化码,则在另一个载频上只监听与该信道化码相邻的信道化码所对应的HS-SCCH信道即可,无需再监听另一个载频的其余3个HS-SCCH信道。因此,本实施例在采用两个载频来发送对终端的控制信息时,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小终端由于监听信道而带来的消耗,同时减小终端监听的复杂度。 
步骤206,终端对获取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并接收数据。 
终端在通过监听HS-SCCH信道搜索发现自身控制信息之后,采用在多载频传输模式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对该控制信息来进行解码,具体的解码过程可以和现有系统对HS-SCCH中承载的控制信息的解码过程相同。终端经过对HS-SCCH信道发送的有关自身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获得到调度信息后,便能够通过两个下行载频接收网络侧发送给该终端的数据信息。在多载频传输模式中,采用两个载频来进行网络侧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这样加快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不仅可以应用于在两个载频上调度同一个用户的情况,还可以应用于两个载频上分别调度两个用户的情况,其具体实施流程与本实施例的方法类似。假设每个载频中包含15个信道用于数据传输,其中第一载频的15个信道均用于传输终端1的数据,第二载频的7个信道用于传输终端2的数据,而剩余的8个信道用于传输终端1的数据。此时,根据预设的在两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比 如,采用相同或相邻的信道化码)分别发送在两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其中,第二载频中发送的控制信息中既包含用于调度终端1的控制信息,又包含用于调度终端2的控制信息。 
较佳地,在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之后,网络侧仍然在当前载频上使用在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前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控制信息,并且在另一个载频上也使用和当前载频上相同或相邻的信道化码发送控制信息。终端则在两个载频上都只监听其在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前相同的信道化码对应的HS-SCCH信道来获取自己的调度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中,通过在两个载频的HS-SCCH信道上发送控制信息,使得终端在获取自身调度信息时只需监听5个HS-SCCH信道,即可实现在两个载频上传输数据信息。该方法降低了由于多载频传输模式为终端带来的监听复杂度,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同时,节省了多载频系统的调度信令开销。 
图4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具体包括:第一控制信息生成模块401和第一发送模块402,其中第一控制信息生成模块401用于根据预设的传输格式生成在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第一发送模块402用于在一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生成模块401生成的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通知模块403,用于当终端当前采用单载频模式收发数据时,向终端发送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用于通知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其中,第一发送模块402发送的控制信息包括:信道化码信息、调制编码信息、传输的数据块大小信息、数据的自动重传进程信息以及冗余版本和星座重组信息,具体的信息内容与现有的MIMO模式下的HS-SCCH信道中传输的控制信息内容相同,但是具体格式不同。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MIMO模 式下的HS-SCCH信道中控制信息的传输格式,本实施例中多载频传输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占用的比特个数与MIMO模式下HS-SCCH信道中承载的控制信息占用的比特个数相同,即32个比特,而且控制信息的编码过程与MIMO模式中相同,均经过信道编码、速率匹配等过程,最后经过物理信道映射到HS-SCCH信道中。 
图5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包括:第二控制信息生成模块501和第二发送模块502,其中第二控制信息生成模块501用于根据预设的传输格式生成在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第二发送模块502用于根据预设的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各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所述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还包括:配置模块503,用于配置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发送模块502根据配置模块503配置的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其中,多个载频之间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的对应关系可以为多个载频使用相同的信道化码发送控制信息,也可以为多个载频使用相邻的信道化码发送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还包括第二通知模块504,用于当终端当前采用单载频模式收发数据时,向终端发送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所述通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图6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设备601和第一终端设备602,其中,第一网络设备601用于根据预设的传输格式生成在多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并在一个载频的控制信道 上发送控制信息发送控制信息;第一终端设备602用于在发送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上监听并获取第一网络设备601发送的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第一网络设备601还用于当终端当前采用单载频模式收发数据时向第一终端设备602发送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用于通知第一终端设备602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图7为本发明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系统包括第二网络设备701和第二终端设备702,其中,第二网络设备701用于用于根据预设的传输格式生成在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并根据预设的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多载频系统中各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所述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第二终端设备702用于监听并获取第二网络设备701发送的一个载频上的控制信息,并根据对应关系监听并获取第二网络设备701发送的其他载频上的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第二网络设备701还用于当第二终端设备702当前采用单载频模式收发数据时,向第二终端设备702发送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用于通知第二终端设备702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用于在多载频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所述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预设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预设的传输格式生成在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根据预设的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所述多载频系统中各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所述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相同或相邻。
3.一种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知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所述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
预设模块,用于预设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控制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传输格式生成在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各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所述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5.一种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用于向终端发送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所述无线承载重配置消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进入多载频传输模式,预设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预设的传输格式生成在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并根据预设的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的信道化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多载频系统中各个载频的控制信道上发送所述各个载频上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息;
第二终端设备,用于监听并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一个载频上的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监听并获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其他载频上的控制信息。
CN 200810104509 2008-04-21 2008-04-21 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77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04509 CN101567763B (zh) 2008-04-21 2008-04-21 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09/071244 WO2009129720A1 (zh) 2008-04-21 2009-04-13 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04509 CN101567763B (zh) 2008-04-21 2008-04-21 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7763A CN101567763A (zh) 2009-10-28
CN101567763B true CN101567763B (zh) 2013-01-23

Family

ID=41216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0450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7763B (zh) 2008-04-21 2008-04-21 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67763B (zh)
WO (1) WO20091297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772B (zh) 2011-06-20 2015-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信息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37492A (zh) 2016-12-29 2021-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0703A (zh) * 2004-09-13 2006-03-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载波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
CN101001451A (zh) * 2006-01-11 2007-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频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的测量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09161A2 (en) * 2005-04-15 2006-10-1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CN1889759B (zh) * 2005-06-27 2010-05-05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下行分组中支持多频点数据接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0703A (zh) * 2004-09-13 2006-03-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载波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
CN101001451A (zh) * 2006-01-11 2007-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频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的测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29720A1 (zh) 2009-10-29
CN101567763A (zh) 2009-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4137B (zh) 信道分配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用户终端
CN102231723B (zh) 资源分配
EP2914043B1 (en) Subframe scheduling method and system,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1808408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3765807B (zh) 操作用于动态子帧变化的harq缓冲器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59443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60858A (zh)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由其实施的方法、以及基础设施节点
CN101444016A (zh) 频分双工系统中的半双工通信
JP201653554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間の直接通信のための資源割り当て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CN101370246B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广播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90372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以及方法
CN110149661A (zh) 信道传输方法和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69049A (zh) 传输控制信道指示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731884A (zh) 一种bbu、rru及其数据传输方法和无线接入系统
CN101465689A (zh) 控制信息传输、发送、接收方法以及装置
CN107592961A (zh) 基于叠加发送的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CN101969663A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703891A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3188799A (zh) 控制信令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1568153B (zh) 一种实时小分组业务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677454A (zh) 支持mimo模式的高速共享控制信道指示信息传输方法
CN101262322B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上下行比例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387588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1567763B (zh) 多载频模式下的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2529959A (ja) Cdma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