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37369B - 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37369B
CN108237369B CN201711489167.9A CN201711489167A CN108237369B CN 108237369 B CN108237369 B CN 108237369B CN 201711489167 A CN201711489167 A CN 201711489167A CN 108237369 B CN108237369 B CN 108237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ide wall
wall inner
automobile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91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37369A (zh
Inventor
张同意
钟华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Great 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Great 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Great 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Great 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891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37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37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7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37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7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包括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分布在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右侧且与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配合实现定位夹紧的左部辅助夹紧器。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空间利用率高,通过一个工装夹具即可实现对对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的左部的装夹,并保证了两个耳座能准确的定位夹紧,还能方便外界的焊接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的焊接处理,极大的提高了生效效率和产品质量,自动化程度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是汽车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是多块结构拼接后焊接而成,因此对于整体的焊接精度和尺寸的精度要求较高。传统的针对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的加工多采用多工序、多工位的的定位、夹紧、焊接固定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这种大尺寸的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的成型问题,但由于是多工序、多工位、多次装夹定位的方式,加工后的整体精度缺难以保证,经常在焊接整体成型之后检测不合格,需要返厂修复,严重影响到了生产加工的效率。比如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的左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两个耳座21、22焊接在其上,传统的加工方式是采用两个独立的夹具,即两个工序、两次装夹,这样拆卸的方式难以保证这两个耳座21、22之间的相对精度,而且两个工装占据的空间尺寸较大,生产制造的成本投入也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包括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分布在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右侧且与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配合实现定位夹紧的左部辅助夹紧器。
所述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气缸、受第一气缸牵拉可绕着底座转动的第一摆臂、安装在第一摆臂上远离第一气缸所在一端且侧向延伸的一号上定位块和后上部压杆、安装在第一摆臂中部的一号Z型压杆、安装在一号Z型压杆下部的底压杆、安装在底座上用以与底压杆配合实现夹紧的底托杆、固定在底座上且与后上部压杆配合实现压紧的后下部托杆、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二气缸、安装在第二气缸末端的第一定位销。
所述左部辅助夹紧器包括支座、安装在支座上的第三气缸、受第三气缸牵拉可绕着支座转动的第二摆臂、安装在第二摆臂上远离第三气缸一端且侧向延伸的二号上定位块、安装在第二摆臂中部的且靠近二号上定位块所在的一侧的二号Z型压杆、固定在支座上用以与二号Z型压杆错位配合实现错位压紧的一号顶杆、固定在支座上靠近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所在的一侧且与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的一号Z型压杆错位配合实现错位压紧的二号顶杆。
第一摆臂上具有第一手动操控手柄。
第二摆臂上具有第二手动操控手柄。
一号上定位块上具有第一定位凸起。
二号上定位块上具有第二定位凸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空间利用率高,通过一个工装夹具即可实现对对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的左部的装夹,并保证了两个耳座能准确的定位夹紧,还能方便外界的焊接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的焊接处理,极大的提高了生效效率和产品质量,自动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包括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分布在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右侧且与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配合实现定位夹紧的左部辅助夹紧器。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利用一套夹具实现了对整个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20的左部的所有部件的定位夹紧,解决了传统的多工序、多工位、多次装夹定位的方式存在的操作复杂、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保证了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20的左部的成型质量,本发明采用自动化的装夹定位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找正定位的方式,并且空间布局合理,能方便外界的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焊接处理,实现了批量化的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20的左部的整体成型,提高了整体的加工质量。
所述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第一气缸2、受第一气缸2牵拉可绕着底座1转动的第一摆臂3、安装在第一摆臂3上远离第一气缸2所在一端且侧向延伸的一号上定位块5和后上部压杆8、安装在第一摆臂3中部的一号Z型压杆4、安装在一号Z型压杆4下部的底压杆7、安装在底座1上用以与底压杆7配合实现夹紧的底托杆6、固定在底座1上且与后上部压杆8配合实现压紧的后下部托杆9、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二气缸11、安装在第二气缸11末端的第一定位销10。
所述左部辅助夹紧器包括支座15、安装在支座15上的第三气缸12、受第三气缸12牵拉可绕着支座15转动的第二摆臂16、安装在第二摆臂16上远离第三气缸12一端且侧向延伸的二号上定位块17、安装在第二摆臂16中部的且靠近二号上定位块17所在的一侧的二号Z型压杆13、固定在支座15上用以与二号Z型压杆13错位配合实现错位压紧的一号顶杆14、固定在支座15上靠近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所在的一侧且与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的一号Z型压杆4错位配合实现错位压紧的二号顶杆18。
本发明的所针对的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20的左部具有需要焊接的两个部件及对应的工位,且为了保证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20的左部定位夹紧的精度,特采用了左部定位夹紧工装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夹紧,该类型的左部定位夹紧工装的左部的两个部件及对应的工位的焊接要求较为相似,但是左部定位夹紧工装的靠近左端的焊接区域的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必须要保证端部的定位夹紧精度,因此,本申请的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采用左端上部、左端下部夹紧,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的左端中部定位的方式,并借助于侧向延伸设计的一号上定位块5、二号上定位块17,从而对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20的左部具有需要焊接的两个部件的上部进行定位,同时能够为工业机器人焊接提供更大的动作空间尺寸;同时为了保证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20的左部具有需要焊接的两个部件能牢固的压紧在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20上,本发明特采用了错位式的压紧方式,即利用一号Z型压杆4与二号顶杆18以及二号Z型压杆13与一号顶杆14的错位压紧,既保证了定位夹紧的牢固度,同时也不会对工业机器人焊接的动作造成影响,保证了焊接加工的高效进行。
第一摆臂3上具有第一手动操控手柄3a,第二摆臂16上具有第二手动操控手柄16a,从而能够方便人们日常使用时的手动操控。
一号上定位块5上具有第一定位凸起5a,二号上定位块17上具有第二定位凸起17a。本发明的第一定位凸起5a、第二定位凸起17a能够与其它夹紧位置配合,实现对两个耳座21、22的准确定位,保证了两个耳座21、22与整体的定位精度。
工作时,先将组成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20的左部的各个部件依次装夹在对应的工位上,安装好后,分别启动第一气缸2至第三气缸12,以带动对应的部件的压紧动作,这样一次操作即可实现对整个左部的定位夹紧,有效的保证了定位精度。之后,外界的工业机器人即可对各个需要焊接处理的位置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启动第一气缸2至第三气缸12分别松开夹紧,则完成了一个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20的左部的焊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20的左部的批量化的生产加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分布在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右侧且与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配合实现定位夹紧的左部辅助夹紧器;所述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第一气缸(2)、受第一气缸(2)牵拉可绕着底座(1)转动的第一摆臂(3)、安装在第一摆臂(3)上远离第一气缸(2)所在一端且侧向延伸的一号上定位块(5)和后上部压杆(8)、安装在第一摆臂(3)中部的一号Z型压杆(4)、安装在一号Z型压杆(4)下部的底压杆(7)、安装在底座(1)上用以与底压杆(7)配合实现夹紧的底托杆(6)、固定在底座(1)上且与后上部压杆(8)配合实现压紧的后下部托杆(9)、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二气缸(11)、安装在第二气缸(11)末端的第一定位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部辅助夹紧器包括支座(15)、安装在支座(15)上的第三气缸(12)、受第三气缸(12)牵拉可绕着支座(15)转动的第二摆臂(16)、安装在第二摆臂(16)上远离第三气缸(12)一端且侧向延伸的二号上定位块(17)、安装在第二摆臂(16)中部的且靠近二号上定位块(17)所在的一侧的二号Z型压杆(13)、固定在支座(15)上用以与二号Z型压杆(13)错位配合实现错位压紧的一号顶杆(14)、固定在支座(15)上靠近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所在的一侧且与左端自动定位夹紧器的一号Z型压杆(4)错位配合实现错位压紧的二号顶杆(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摆臂(3)上具有第一手动操控手柄(3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二摆臂(16)上具有第二手动操控手柄(16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其特征在于:一号上定位块(5)上具有第一定位凸起(5a)。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其特征在于:二号上定位块(17)上具有第二定位凸起(17a)。
CN201711489167.9A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 Active CN108237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9167.9A CN108237369B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9167.9A CN108237369B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7369A CN108237369A (zh) 2018-07-03
CN108237369B true CN108237369B (zh) 2020-02-14

Family

ID=62701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9167.9A Active CN108237369B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373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1941A (zh) * 2021-08-18 2021-12-07 安徽泓毅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侧围前部内板焊接夹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52900B1 (en) * 2002-08-22 2011-10-0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system of welding a fuel tank for a motorcycle
CN104801868A (zh) * 2015-03-20 2015-07-29 蓝姆汽车焊接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suv整车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205342252U (zh) * 2016-01-30 2016-06-29 福建明鑫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左右侧围加强板总成机器人焊接系统
CN205650989U (zh) * 2016-03-18 2016-10-19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拼焊工装
CN206484205U (zh) * 2017-02-28 2017-09-12 中源汽车零部件(大连)股份有限公司 白车身试制侧围一体化夹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52900B1 (en) * 2002-08-22 2011-10-0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system of welding a fuel tank for a motorcycle
CN104801868A (zh) * 2015-03-20 2015-07-29 蓝姆汽车焊接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suv整车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205342252U (zh) * 2016-01-30 2016-06-29 福建明鑫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左右侧围加强板总成机器人焊接系统
CN205650989U (zh) * 2016-03-18 2016-10-19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拼焊工装
CN206484205U (zh) * 2017-02-28 2017-09-12 中源汽车零部件(大连)股份有限公司 白车身试制侧围一体化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7369A (zh) 201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55938U (zh) 一种模具板料快速定位夹紧装置
CN103346345B (zh) 一种蓄电池极群的整形装置
CN205363105U (zh) 一种汽车座椅零件焊接工装
CN108237369B (zh) 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用左部定位夹紧工装
CN206689753U (zh) 一种用于降低薄壁框架装夹变形的铣夹具
CN108311840B (zh) 一种汽车左右侧围内板前部总成焊接用中部定位夹具
CN104325228A (zh) 热铆焊接机
CN202398713U (zh) 用于汽车白车身包边工艺的滚压包边胎膜
CN202725824U (zh) 一种钣金件铆接模具
CN201505822U (zh) 一种正方形电极夹具夹紧机构的改良结构
CN202752780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支承部件定位夹紧装置
CN203636215U (zh) 热铆焊接机
CN210059523U (zh) 一种挂车前支承多工位弯曲模具
CN210388392U (zh) 一种高效钣金钻孔治具
CN202684416U (zh) 一种副车架焊接工装
CN202291017U (zh) 直角弯曲可微调整角度压弯模具
CN102244227B (zh) 一种电池极柱的冷压方法
CN206550657U (zh) 一种装能夹多个工件且正反加工的夹具
CN110434372A (zh) 一种薄板钻孔工装夹具及其装夹方法
CN104588479B (zh) 一种合金金属胚件板的切边模具
CN204974966U (zh) 零件成型模具
CN215316691U (zh) 一种活动架焊接夹具
CN215281007U (zh) 一种异形零件的半自动液压工装
CN202684415U (zh) 一种后转向节焊接工装
CN203635783U (zh) 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