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30159A - 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30159A
CN108230159A CN201611158988.XA CN201611158988A CN108230159A CN 108230159 A CN108230159 A CN 108230159A CN 201611158988 A CN201611158988 A CN 201611158988A CN 108230159 A CN108230159 A CN 108230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lution
preset
target
condition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589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建云
李胜胜
周鹏
朱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5898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301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30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01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用于在未收取到理赔材料之前无法对该理赔请求进行审核,从而延误理赔请求的流程进度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理赔请求;获取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获取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判断理赔案件信息和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若满足第一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若满足第二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服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减轻可能发生的事故所带来的巨大风险,越来越多人选择购买保险。当保单上的标的发生保险事故时,请求人(如被保险人、受益人或出险人)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保单理赔请求,要求保险公司按照保单上的约定进行赔付。
目前,保险公司在处理理赔请求时,为了对理赔进行风险控制,一般会向请求人收取理赔材料。保险公司在收取到理赔材料后,对理赔材料进行相关审核,当所有审核程序均通过后,才会按照理赔请求进行相应的赔付。其中,收取理赔材料的方式可以是请求人主动将理赔材料送至保险公司,也可以是保险公司按照工作人员上门向请求人收取相关理赔材料。然而,不论是哪种收取理赔材料的方式,由于在未收取到理赔材料之前,保险公司无法对该理赔请求进行审核,从而延误了理赔请求的流程进度,大大降低了理赔请求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使得保险公司在收取到理赔材料之前,也可以对理赔请求进行审核和处理,避免造成对理赔请求流程的延误,大大提高理赔请求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理赔请求;
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
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可选地,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否满足与所述保单信息对应的预设信任条件;
和/或
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拒付条件;
和/或
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等级阈值,所述指定客户包括所述保单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等级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金额阈值,所述第一等级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等级阈值。
可选地,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
根据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保单的被保险人的征信数据;
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包括: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征信阈值;
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包括: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四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征信阈值;
其中,所述第三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金额阈值,所述第一征信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征信阈值。
可选地,所述理赔请求处理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中选取N个已理赔案件,N大于或等于1,所述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为在理赔请求时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进行理赔处理并且理赔处理的结果为同意理赔的理赔案件;
按照预设的补交理赔材料模式对选取到的所述N个已理赔案件进行流程处理,以向选取到的所述已理赔案件对应的请求人收取理赔材料并审核。
可选地,在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包括:
理赔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理赔请求;
案件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
保单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
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
免收材料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先收材料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可选地,所述条件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条件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第二条件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
所述第一条件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否满足与所述保单信息对应的预设信任条件;
和/或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拒付条件;
和/或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等级阈值,所述指定客户包括所述保单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所述第二条件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等级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金额阈值,所述第一等级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等级阈值。
可选地,所述理赔请求处理装置还包括:
赔付金额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
征信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保单的被保险人的征信数据;
所述条件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条件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第二条件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
所述第一条件判断子模块包括:第一征信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征信阈值;
所述第二条件判断子模块包括:第二征信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四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征信阈值;
其中,所述第三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金额阈值,所述第一征信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征信阈值。
可选地,所述理赔请求处理装置还包括:
抽检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中选取N个已理赔案件,N大于或等于1,所述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为在理赔请求时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进行理赔处理并且理赔处理的结果为同意理赔的理赔案件;
补交材料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补交理赔材料模式对选取到的所述N个已理赔案件进行流程处理,以向选取到的所述已理赔案件对应的请求人收取理赔材料并审核。
可选地,所述理赔请求处理装置还包括:
风控过滤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
先收材料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目标理赔请求;然后,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接着,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符合预设的第二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和保单信息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时,可以在对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时,免收理赔材料或者先赔付后收取理赔材料,从而使得保险公司在收取到理赔材料之前,也可以对理赔请求进行审核和处理,避免造成对理赔请求流程的延误,大大提高了理赔请求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第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第二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第三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第四个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在未收取到理赔材料之前无法对该理赔请求进行审核,从而延误理赔请求的流程进度的问题。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第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获取目标理赔请求;
本实施例中,首先,可以获取目标理赔请求。可以理解的是,在一般理赔流程中,理赔请求可以由保单的被保险人或保单的受益人提出,若保单有特殊约定地,则遵循由约定的请求人提出该理赔请求。在需要发起理赔请求时,上述的被保险人、受益人或约定的请求人(以下统一称为请求人)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自助发起理赔请求,请求发起后,保险平台的服务器可以获取到该理赔请求。
102、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
在获取目标理赔请求之后,可以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理赔案件信息指的是与目标理赔请求的保单的标的相关的信息,可以包括理赔申请的原因、事故的经过、医疗费用、委托人信息等等。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步骤2)和/或步骤3):
1)从公安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被保险人的事故记录信息;
2)从医疗卫生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被保险人的医疗记录信息;
3)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请求人上传的案件信息。
对于上述步骤1),若被保险人发生了事故,例如交通事故、人身伤害事故等,公安系统会保存有该被保险人的事故记录信息,包括事故的发生地、责任方、受害方、事故经过、事故的结果等信息,从而可以从公安系统中获取到这些事故记录信息,无需请求人手动输入或填写。
对于上述步骤2),若被保险人进行了相关治疗,例如重大疾病治疗、住院治疗、门诊治疗等,医疗卫生系统会保存有该被保险人的医疗记录信息,包括就诊的医院、医疗费用、医疗时间、医疗项目明细等信息,从而可以从医疗卫生系统中获取到这些医疗记录信息,无需请求人手动输入或填写。
对于上述步骤3),当部分案件信息无法通过公安系统、医疗卫生系统或者其他对接的系统获取到的,则需要请求人自行输入、上传。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理赔申请的效率,应当优先通过上述步骤1)和2)中获取相关的理赔案件信息,无法通过步骤1)和2)获取到的部分信息,再通过上述步骤3)获取,即要求请求人上传,从而可以最大化地提高理赔案件信息的获取效率。
103、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
在获取目标理赔请求之后,可以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上述的保单信息可以包括被保险人姓名、被保险人身份证号码、被保险人居住地址、受益人姓名、受益人身份证号码、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保单信息一般在所述保单签订时即保存在系统中,甚至部分保单信息直接记录在保单上,当需要保单的保单信息时,直接从保险公司的系统中提取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02和步骤103之间的顺序可以颠倒,也即可以先执行步骤103再执行步骤102,甚至可以同时执行步骤102和步骤103。
104、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105,若否,则执行步骤106;
在获取到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之后,可以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105,若否,则执行步骤106。可以理解的是,当理赔案件信息和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可以认为该目标理赔请求对保险公司来说是可信和安全的,在可控的风险范围之内,因此可以执行步骤105,无需收取相关的理赔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04可以包括:
A、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否满足与所述保单信息对应的预设信任条件;
和/或
B、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拒付条件;
和/或
C、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等级阈值,所述指定客户包括所述保单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对于上述步骤A,所述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指该理赔案件信息来自于哪里,因此,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否满足与所述保单信息对应的预设信任条件,主要是为了检查该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否可信,从而判断该理赔案件信息是否可靠。参考上述步骤102中的描述内容,例如,若该理赔案件信息来自公安系统或医疗卫生系统,则可以认为该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可信的。另外,该预设信任条件可以与所述保单信息对应,例如,可以针对不同的保单类型设定不同标准的信任条件。
对于上述步骤B,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部分目标理赔请求,可以根据理赔案件信息和保单信息即可判断该目标理赔请求是否可以直接拒付。例如,理赔案件信息中是关于物的损失的,保单信息中的标的也是物,但目标理赔请求却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直接拒付。对于拒付的情况,由于不会支付理赔款,因此也无需收取理赔材料。
对于上述步骤C,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赔付金额+客户等级”的维度来评估目标理赔请求是否可以免收理赔材料。所述内部评价等级可以是保险公司对每个客户的一个预设等级,等级越高,则表示该客户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越重要或者越值得信任。例如,各个保险公司或保险机构的人员可以根据机构的需要,所述第一金额阈值和所述第一等级阈值进行设置。如,设第一金额阈值为1000,第一等级阈值为A级,则对于S级(S级高于A级)客户、赔付金额500元的理赔请求,免收其理赔材料。
105、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则可以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是指在处理目标理赔请求时,无需收取理赔材料的处理流程的对应模式。采用该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时,将免收取相关的理赔材料,从而可以跳过理赔材料的收取环节,直接对理赔请求进行处理,减轻了收材料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造成对理赔请求流程的延误,并大大提高了理赔请求的处理效率。
106、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107,若否,则执行步骤108;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不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则可以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107,若否,则执行步骤108。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优先执行步骤104,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若满足预设第一条件,则对该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时可以免收理赔材料,相对而言,考虑到请求人的用户体验和目标理赔请求的处理效率,免收理赔材料模式比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更有利于用户体验和提高处理效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先执行步骤104,后执行步骤106。而在一个应用场景下,也可以先执行步骤106,后执行步骤104,或者,同时执行步骤104和106,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同时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时,可以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默认模式,该默认模式可以为免收理赔材料模式或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06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等级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金额阈值,所述第一等级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等级阈值。可以通过“赔付金额+客户等级”的维度来评估目标理赔请求是否可以先赔付后收材料。所述内部评价等级可以是保险公司对每个客户的一个预设等级,等级越高,则表示该客户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越重要或者越值得信任。例如,各个保险公司或保险机构的人员可以根据机构的需要,所述第二金额阈值和所述第二等级阈值进行设置。如,设第二金额阈值为5000,第二等级阈值为B级,则对于A级(A级高于B级)客户、赔付金额3000元的理赔请求,可以先赔付后收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指的是对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时,可以先针对理赔案件信息和保单信息进行初步审核,审核通过就进行赔付,在赔付后再向请求人收取理赔材料,从而再对收取到的理赔材料进行审核。此时,若收取到的理赔材料无法通过审核,则保险公司可以要求返还已赔付的赔付款。
本实施例中,由于免收理赔材料模式与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相比,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前者的风险要高于后者,因此,该第一金额阈值应当小于所述第二金额阈值,所述第一等级阈值应当大于所述第二等级阈值,以便保险公司进行风控管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04和步骤106之前,该理赔请求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根据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保单的被保险人的征信数据。可以理解的是,保单在签订时一般约定好理赔生效时保险公司所需赔付的金额,若无约定的,则将法定的金额作为赔付金额。而关于征信数据,在请求人发起目标理赔请求时,目标理赔请求中可以包括要求理赔的保单的保单号、目标理赔请求的被保险人、联系人、受益人等信息。上述征信数据可以由征信系统提供,自助理赔系统与征信系统对接,可以从征信系统中获取到被保险人的征信数据。
因此,更进一步地,上述步骤104包括: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征信阈值;而上述步骤106包括: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四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征信阈值。其中,所述第三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金额阈值,所述第一征信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征信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征信数据越好的被保险人,其理赔请求的可信度越高,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免收其理赔材料或则先赔付后收材料的风险则越低。而对于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赔付金额越高,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免收其理赔材料或则先赔付后收材料的风险则越高。因此,考虑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与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相比,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前者的风险要高于后者,所述第三金额阈值应当设为小于所述第四金额阈值,所述第一征信阈值应当设为大于所述第二征信阈值。
107、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则可以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是指在处理目标理赔请求时,在赔付后再收取相关理赔材料的处理流程的对应模式。采用该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时,在未收取理赔材料的情况下便可继续对理赔请求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则进行赔付。此时,赔付后,再向请求人收取相关的理赔材料进行“补审”。若对收取的理赔材料审核通过,则该目标理赔请求对应的理赔案件结案;若对收取的理赔材料审核不通过,则保险公司可以要求返还已赔付的赔付款。从而,在得到理赔结果之前,可以跳过理赔材料的收取环节,直接对理赔请求进行处理,得到理赔结果,减轻了收材料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造成对理赔请求流程的延误,并大大提高了理赔请求的处理效率。同时,若理赔结果为同意赔付,还可以向请求人收取相关理赔材料进行补审,在提高理赔请求处理效率的同时兼顾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
108、按照默认的理赔处理流程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不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则可以按照默认的理赔处理流程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默认的理赔处理流程可以是先收理赔材料,然后对理赔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则进行赔付,审核不通过则拒付的流程。
本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目标理赔请求;然后,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接着,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符合预设的第二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在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和保单信息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时,可以在对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时,免收理赔材料或者先赔付后收取理赔材料,从而使得保险公司在收取到理赔材料之前,也可以对理赔请求进行审核和处理,避免造成对理赔请求流程的延误,大大提高了理赔请求的处理效率。
为便于理解,下面将从另一方面对本发明的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第二个实施例包括:
201、获取目标理赔请求;
本实施例中,首先,可以获取目标理赔请求。可以理解的是,在一般理赔流程中,理赔请求可以由保单的被保险人或保单的受益人提出,若保单有特殊约定地,则遵循由约定的请求人提出该理赔请求。在需要发起理赔请求时,上述的被保险人、受益人或约定的请求人(以下统一称为请求人)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自助发起理赔请求,请求发起后,保险平台的服务器可以获取到该理赔请求。
202、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
在获取目标理赔请求之后,可以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理赔案件信息指的是与目标理赔请求的保单的标的相关的信息,可以包括理赔申请的原因、事故的经过、医疗费用、委托人信息等等。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步骤2)和/或步骤3):
1)从公安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被保险人的事故记录信息;
2)从医疗卫生系统中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被保险人的医疗记录信息;
3)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请求人上传的案件信息。
对于上述步骤1),若被保险人发生了事故,例如交通事故、人身伤害事故等,公安系统会保存有该被保险人的事故记录信息,包括事故的发生地、责任方、受害方、事故经过、事故的结果等信息,从而可以从公安系统中获取到这些事故记录信息,无需请求人手动输入或填写。
对于上述步骤2),若被保险人进行了相关治疗,例如重大疾病治疗、住院治疗、门诊治疗等,医疗卫生系统会保存有该被保险人的医疗记录信息,包括就诊的医院、医疗费用、医疗时间、医疗项目明细等信息,从而可以从医疗卫生系统中获取到这些医疗记录信息,无需请求人手动输入或填写。
对于上述步骤3),当部分案件信息无法通过公安系统、医疗卫生系统或者其他对接的系统获取到的,则需要请求人自行输入、上传。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理赔申请的效率,应当优先通过上述步骤1)和2)中获取相关的理赔案件信息,无法通过步骤1)和2)获取到的部分信息,再通过上述步骤3)获取,即要求请求人上传,从而可以最大化地提高理赔案件信息的获取效率。
203、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
在获取目标理赔请求之后,可以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上述的保单信息可以包括被保险人姓名、被保险人身份证号码、被保险人居住地址、受益人姓名、受益人身份证号码、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保单信息一般在所述保单签订时即保存在系统中,甚至部分保单信息直接记录在保单上,当需要保单的保单信息时,直接从保险公司的系统中提取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02和步骤203之间的顺序可以颠倒,也即可以先执行步骤203再执行步骤202,甚至可以同时执行步骤202和步骤203。
204、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205,若否,则执行步骤206;
在获取到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之后,可以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205,若否,则执行步骤206。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行风险控制,在判断该目标理赔请求是否适合采用免收理赔材料模式或者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之前,应当对目标理赔请求进行风控过滤,将一定需要收取理赔材料进行审核的理赔请求过滤掉。
上述的风控过滤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是判断该目标理赔请求的保单的出险人是否在保险公司的黑名单中,若是,则表示符合风控过滤条件,则该目标理赔请求必须收取理赔材料进行审核。另外,还可以是同一客户同一保单同一年度内就诊次数超过24次,则需要收取材料;同一个客户同一保单同一年度内住院次数超过3次,则需要收取材料;同一个客户同一保单同一年度内住院津贴超过60天,则需要收取材料等。可以针对理赔案件信息和保单信息进行对应的不同设置,新增、关闭或修改上述风控过滤条件,从而以个性化的服务配置来满足保险机构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达到提高保险机构风控能力的效果。
205、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则可以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上述的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可以是指先收取理赔材料,对收取到的理赔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则进行赔付,反之则拒付的理赔请求处理流程的对应模式。该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
206、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207,若否,则执行步骤210;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不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则可以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207,若否,则执行步骤210。可以理解的是,当理赔案件信息和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可以认为该目标理赔请求对保险公司来说是可信和安全的,在可控的风险范围之内,因此可以执行步骤207,无需收取相关的理赔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06可以包括:
A、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否满足与所述保单信息对应的预设信任条件;
和/或
B、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拒付条件;
和/或
C、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等级阈值,所述指定客户包括所述保单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对于上述步骤A,所述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指该理赔案件信息来自于哪里,因此,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否满足与所述保单信息对应的预设信任条件,主要是为了检查该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否可信,从而判断该理赔案件信息是否可靠。参考上述步骤202中的描述内容,例如,若该理赔案件信息来自公安系统或医疗卫生系统,则可以认为该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可信的。另外,该预设信任条件可以与所述保单信息对应,例如,可以针对不同的保单类型设定不同标准的信任条件。
对于上述步骤B,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部分目标理赔请求,可以根据理赔案件信息和保单信息即可判断该目标理赔请求是否可以直接拒付。例如,理赔案件信息中是关于物的损失的,保单信息中的标的也是物,但目标理赔请求却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直接拒付。对于拒付的情况,由于不会支付理赔款,因此也无需收取理赔材料。
对于上述步骤C,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赔付金额+客户等级”的维度来评估目标理赔请求是否可以免收理赔材料。所述内部评价等级可以是保险公司对每个客户的一个预设等级,等级越高,则表示该客户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越重要或者越值得信任。例如,各个保险公司或保险机构的人员可以根据机构的需要,所述第一金额阈值和所述第一等级阈值进行设置。如,设第一金额阈值为2000,第一等级阈值为A级,则对于S级(S级高于A级)客户、赔付金额500元的理赔请求,免收其理赔材料。
207、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则可以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是指在处理目标理赔请求时,无需收取理赔材料的处理流程的对应模式。采用该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时,将免收取相关的理赔材料,从而可以跳过理赔材料的收取环节,直接对理赔请求进行处理,减轻了收材料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造成对理赔请求流程的延误,并大大提高了理赔请求的处理效率。
208、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中选取N个已理赔案件;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中选取N个已理赔案件,N大于或等于1,所述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为在理赔请求时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进行理赔处理并且理赔处理的结果为同意理赔的理赔案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208对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进行“抽检”,可以是定期对一个时间段内的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进行抽检,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
上述抽检规则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可以设为:异地就诊的已理赔案件被选中、未使用医保卡的已理赔案件被选中、在XXX医院就诊的已理赔案件被选中、赔付XXX元以下且异地就诊的已理赔案件被选中、1%的抽检几率随机从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中选取、诊断为XXX疾病的已理赔案件被选中、5次就诊无需参与抽检等等。
209、按照预设的补交理赔材料模式对选取到的所述N个已理赔案件进行流程处理,以向选取到的所述已理赔案件对应的请求人收取理赔材料并审核;
在选取N个已理赔案件之后,可以按照预设的补交理赔材料模式对选取到的所述N个已理赔案件进行流程处理,以向选取到的所述已理赔案件对应的请求人收取理赔材料并审核。
可以理解的是,对抽检到的已理赔案件,要求其补交理赔材料并审核,若审核通过,则抽检程序结束;若审核不通过,则保险公司可以要求返还已赔付的赔付款。
210、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211,若否,则执行步骤212;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不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则可以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211,若否,则执行步骤21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优先执行步骤206,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若满足预设第一条件,则对该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时可以免收理赔材料,相对而言,考虑到请求人的用户体验和目标理赔请求的处理效率,免收理赔材料模式比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更有利于用户体验和提高处理效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先执行步骤206,后执行步骤210。而在一个应用场景下,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10,后执行步骤206,或者,同时执行步骤206和210,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同时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时,可以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默认模式,该默认模式可以为免收理赔材料模式或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10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等级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金额阈值,所述第一等级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等级阈值。可以通过“赔付金额+客户等级”的维度来评估目标理赔请求是否可以先赔付后收材料。所述内部评价等级可以是保险公司对每个客户的一个预设等级,等级越高,则表示该客户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越重要或者越值得信任。例如,各个保险公司或保险机构的人员可以根据机构的需要,所述第二金额阈值和所述第二等级阈值进行设置。如,设第二金额阈值为5000,第二等级阈值为B级,则对于A级(A级高于B级)客户、赔付金额3000元的理赔请求,可以先赔付后收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指的是对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时,可以先针对理赔案件信息和保单信息进行初步审核,审核通过就进行赔付,在赔付后再向请求人收取理赔材料,从而再对收取到的理赔材料进行审核。此时,若收取到的理赔材料无法通过审核,则保险公司可以要求返还已赔付的赔付款。
本实施例中,由于免收理赔材料模式与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相比,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前者的风险要高于后者,因此,该第一金额阈值应当小于所述第二金额阈值,所述第一等级阈值应当大于所述第二等级阈值,以便保险公司进行风控管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206和步骤210之前,该理赔请求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根据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保单的被保险人的征信数据。可以理解的是,保单在签订时一般约定好理赔生效时保险公司所需赔付的金额,若无约定的,则将法定的金额作为赔付金额。而关于征信数据,在请求人发起目标理赔请求时,目标理赔请求中可以包括要求理赔的保单的保单号、目标理赔请求的被保险人、联系人、受益人等信息。上述征信数据可以由征信系统提供,自助理赔系统与征信系统对接,可以从征信系统中获取到被保险人的征信数据。
因此,更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06包括: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征信阈值;而上述步骤210包括: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四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征信阈值。其中,所述第三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金额阈值,所述第一征信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征信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征信数据越好的被保险人,其理赔请求的可信度越高,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免收其理赔材料或则先赔付后收材料的风险则越低。而对于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赔付金额越高,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免收其理赔材料或则先赔付后收材料的风险则越高。因此,考虑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与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相比,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前者的风险要高于后者,所述第三金额阈值应当设为小于所述第四金额阈值,所述第一征信阈值应当设为大于所述第二征信阈值。
211、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则可以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是指在处理目标理赔请求时,在赔付后再收取相关理赔材料的处理流程的对应模式。采用该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时,在未收取理赔材料的情况下便可继续对理赔请求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则进行赔付。此时,赔付后,再向请求人收取相关的理赔材料进行“补审”。若对收取的理赔材料审核通过,则该目标理赔请求对应的理赔案件结案;若对收取的理赔材料审核不通过,则保险公司可以要求返还已赔付的赔付款。从而,在得到理赔结果之前,可以跳过理赔材料的收取环节,直接对理赔请求进行处理,得到理赔结果,减轻了收材料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造成对理赔请求流程的延误,并大大提高了理赔请求的处理效率。同时,若理赔结果为同意赔付,还可以向请求人收取相关理赔材料进行补审,在提高理赔请求处理效率的同时兼顾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
212、按照默认的理赔处理流程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不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则可以按照默认的理赔处理流程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默认的理赔处理流程可以是先收理赔材料,然后对理赔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则进行赔付,审核不通过则拒付的流程。
上面主要描述了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下面将对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本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包括:
理赔请求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目标理赔请求;
案件信息获取模块302,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
保单信息获取模块303,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
条件判断模块304,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
免收材料处理模块305,用于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先收材料处理模块306,用于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理赔请求获取模块301获取目标理赔请求;然后,案件信息获取模块302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保单信息获取模块303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接着,条件判断模块304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则免收材料处理模块305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则先收材料处理模块306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在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和保单信息符合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时,可以在对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时,免收理赔材料或者先赔付后收取理赔材料,从而使得保险公司在收取到理赔材料之前,也可以对理赔请求进行审核和处理,避免造成对理赔请求流程的延误,大大提高了理赔请求的处理效率。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结构图。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条件判断模块304可以包括:
第一条件判断子模块3041,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第二条件判断子模块3042,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
所述第一条件判断子模块3041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411,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否满足与所述保单信息对应的预设信任条件;
和/或
第二判断单元412,用于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拒付条件;
和/或
第三判断单元413,用于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等级阈值,所述指定客户包括所述保单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所述第二条件判断子模块3042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421,用于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等级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金额阈值,所述第一等级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等级阈值。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第三个实施例结构图。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理赔请求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赔付金额获取模块307,用于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
征信数据获取模块308,用于根据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保单的被保险人的征信数据;
所述条件判断模块304包括:
第一条件判断子模块3041,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第二条件判断子模块3042,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
所述第一条件判断子模块3041包括:第一征信判断单元414,用于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征信阈值;
所述第二条件判断子模块3042包括:第二征信判断单元422,用于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四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征信阈值;
其中,所述第三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金额阈值,所述第一征信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征信阈值。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第四个实施例结构图。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理赔请求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抽检模块309,用于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中选取N个已理赔案件,N大于或等于1,所述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为在理赔请求时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进行理赔处理并且理赔处理的结果为同意理赔的理赔案件;
补交材料处理模块310,用于按照预设的补交理赔材料模式对选取到的所述N个已理赔案件进行流程处理,以向选取到的所述已理赔案件对应的请求人收取理赔材料并审核。
进一步地,所述理赔请求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风控过滤模块311,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
先收材料处理模块312,用于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理赔请求;
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
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否满足与所述保单信息对应的预设信任条件;
和/或
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拒付条件;
和/或
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等级阈值,所述指定客户包括所述保单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等级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金额阈值,所述第一等级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等级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
根据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保单的被保险人的征信数据;
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包括: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征信阈值;
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包括: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四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征信阈值;
其中,所述第三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金额阈值,所述第一征信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征信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赔请求处理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中选取N个已理赔案件,N大于或等于1,所述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为在理赔请求时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进行理赔处理并且理赔处理的结果为同意理赔的理赔案件;
按照预设的补交理赔材料模式对选取到的所述N个已理赔案件进行流程处理,以向选取到的所述已理赔案件对应的请求人收取理赔材料并审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
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6.一种理赔请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理赔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理赔请求;
案件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案件信息;
保单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对应保单的保单信息;
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
免收材料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免收理赔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先收材料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赔付后收材料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理赔请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条件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第二条件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
所述第一条件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的来源是否满足与所述保单信息对应的预设信任条件;
和/或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是否满足预设的拒付条件;
和/或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等级阈值,所述指定客户包括所述保单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
所述第二条件判断子模块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金额阈值且所述保单的指定客户的内部评价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等级阈值;
其中,所述第一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金额阈值,所述第一等级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等级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理赔请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赔请求处理装置还包括:
赔付金额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理赔请求的赔付金额;
征信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保单信息获取所述保单的被保险人的征信数据;
所述条件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条件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第二条件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二条件;
所述第一条件判断子模块包括:第一征信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三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征信阈值;
所述第二条件判断子模块包括:第二征信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赔付金额是否小于预设的第四金额阈值且所述征信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征信阈值;
其中,所述第三金额阈值小于所述第四金额阈值,所述第一征信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征信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理赔请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赔请求处理装置还包括:
抽检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抽检规则从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中选取N个已理赔案件,N大于或等于1,所述免材料的已理赔案件为在理赔请求时按照所述免收理赔材料模式进行理赔处理并且理赔处理的结果为同意理赔的理赔案件;
补交材料处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补交理赔材料模式对选取到的所述N个已理赔案件进行流程处理,以向选取到的所述已理赔案件对应的请求人收取理赔材料并审核。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理赔请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赔请求处理装置还包括:
风控过滤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是否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
先收材料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理赔案件信息和所述保单信息满足预设的风控过滤条件,则确定目标理赔请求的理赔材料交收模式为预设的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然后按照所述先收材料后赔付模式对所述目标理赔请求进行理赔处理。
CN201611158988.XA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82301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58988.XA CN108230159A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58988.XA CN108230159A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0159A true CN108230159A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50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58988.XA Pending CN108230159A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3015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9802A (zh) * 2018-08-27 2019-02-19 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逆选择风险确定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44090A (zh) * 2018-10-11 2019-03-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43447A (zh) * 2018-11-07 2019-03-29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767175A (zh) * 2018-12-13 2019-05-17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失业险核责数据分析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179092A (zh) * 2019-11-15 2020-05-19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理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40621A (zh) * 2020-02-19 2020-06-26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990868A (zh) * 2021-03-12 2021-06-18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保险自动赔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9802A (zh) * 2018-08-27 2019-02-19 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逆选择风险确定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59802B (zh) * 2018-08-27 2023-10-31 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逆选择风险确定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44090A (zh) * 2018-10-11 2019-03-2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43447A (zh) * 2018-11-07 2019-03-29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543447B (zh) * 2018-11-07 2023-03-31 深圳平安医疗健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767175A (zh) * 2018-12-13 2019-05-17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失业险核责数据分析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179092A (zh) * 2019-11-15 2020-05-19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理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40621A (zh) * 2020-02-19 2020-06-26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990868A (zh) * 2021-03-12 2021-06-18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保险自动赔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0159A (zh) 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US7814005B2 (en) Dynamic credit score alteration
Tennyson et al. Claims auditing in automobile insurance: fraud detection and deterrence objectives
KR102152827B1 (ko) 건강사고의 발생확률을 예측하는 건강등급 평가 시스템 및 방법
CA2821095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raudulent account access and transfers
CN108257024A (zh) 一种理赔案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074183A (zh) 一种理赔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256809A (zh) 一种附加险的投保请求审核方法和装置
CN107194679A (zh) 基于医保实时授信的在线信用支付系统及支付方法
CN108335214A (zh) 自助理赔方法、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562911B2 (ja) 重大疾患リスクのリスク共有のためのパラメトリックドローダウ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に対応する方法
AU2009202205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an insurance scheme
DE102008018958A1 (de) Verfahren zur Zweifach-Erkennung mittels Telefonnummer und Identifizierungscode für Online-Kreditkartentransaktionen über das Internet
NZ555166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lving transactions
US20140258106A1 (en) Payment system, purcha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plurality of payment processes
CN107798618A (zh) 一种智能化理赔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00185461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urchase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N108399532A (zh) 处理业务的可用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30160A (zh) 一种理赔申请书生成方法和装置
KR20170014866A (ko) 보험 심사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컴퓨터-판독가능 매체에 저장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장치 및 서버
CN108257019A (zh) 一种保单的试报价方法和装置
CN108765167B (zh) 业务风险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1747141B1 (ko) 연금보험 일시납 대출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90355052A1 (en) Electronic System for Financing Healthcare Treatment
US7739124B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uraging the undertaking of a preventative treat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