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12702B - 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12702B
CN108212702B CN201810184655.7A CN201810184655A CN108212702B CN 108212702 B CN108212702 B CN 108212702B CN 201810184655 A CN201810184655 A CN 201810184655A CN 108212702 B CN108212702 B CN 108212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ring
plate
steel
frame
clamp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46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12702A (zh
Inventor
张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ping U Like Underwear Cloth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ping U Like Underwear Cloth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ping U Like Underwear Cloth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ping U Like Underwear Cloth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846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127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12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12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12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12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9/00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particulate materials to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8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 B05C9/14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the auxiliary operation involving 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9/00De-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9/08De-stacking after preliminary tilting of the st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搬运钢圈的机械手,所述机架上依次设有钢圈进料架、钢圈夹持架、第一钢圈加热装置、钢圈上粉装置、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和钢圈分离运输装置,位于钢圈分离运输装置一侧设有冷却装置;所述机械手包括将挂设在钢圈进料架上的钢圈搬运到钢圈夹持架中的第一机械手,以及夹持钢圈夹持架依次经过第一钢圈加热装置、钢圈上粉装置、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和钢圈分离运输装置处理的第二机械手。本申请的装置能一次对多个钢圈进行塑封并分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内衣用钢圈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
背景技术
女性的塑形内衣或文胸为普通的衣物,按照人体工程学的要求,需要能够有效的支撑女性的乳房,塑造出漂亮的身形曲线,体现女性的形体美。现有的内衣或文胸材料主要采用布料,布料的柔软性使得穿着舒适,为了提高内衣或文胸能够支撑胸部进行塑形,一般在文胸的下侧嵌入钢圈,提高布料的支撑力。
现有的钢圈为使用金属材质制成,有效起到支撑乳房的作用,正是由于这样,钢圈的两端容易刺破布料或刺伤使用者的皮肤。因此,需要对钢圈的两端进行塑封,现有技术中针对钢圈的塑封均为采用人工方式,但人工的方式不适用于钢圈的大规模生产。针对人工塑封的方式,需要开发一种能对钢圈自动塑封的设备以取代人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搬运钢圈的机械手,所述机架上依次设有钢圈进料架、钢圈夹持架、第一钢圈加热装置、钢圈上粉装置、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和钢圈分离运输装置,位于钢圈分离运输装置一侧设有冷却装置;所述机械手包括将挂设在钢圈进料架上的钢圈搬运到钢圈夹持架中的第一机械手,以及夹持钢圈夹持架依次经过第一钢圈加热装置、钢圈上粉装置、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和钢圈分离运输装置处理的第二机械手;
所述钢圈进料架包括呈倾斜设置的轴套,所述轴套外可挂设钢圈,所述轴套内设有可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露出轴套的顶端驱动连接有电机,露出轴套的底端连接有旋转头,钢圈可从轴套滑行至旋转头上,所述旋转头上设有外螺纹;还包括弹性压紧机构,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包括与旋转头相对,可将钢圈压紧于旋转头的压紧部,以及用于固定压紧部使得压紧部悬空在旋转头上的连接部;
所述钢圈夹持架包括凹槽状主体,所述凹槽状主体设有底板,沿底板长度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端板;所述侧板的顶缘设有第一钢圈固定板,所述第一钢圈固定板上设有沿第一钢圈固定板长度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夹板;所述凹槽状主体内设有第二钢圈固定板,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且嵌入至相邻第一夹板之间间隙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厚度小于相邻第一夹板之间的间隙的厚度,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配合实现对钢圈的夹持固定;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一端设有贯穿端板的且可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活塞杆,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端板之间设有可让第二钢圈固定板复位的回位机构;
所述第一钢圈加热装置使得钢圈的温度升高;
所述钢圈上粉装置包括上粉驱动电机,所述上粉驱动电机的驱动轴末端通过偏心机构连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设有一对可盛放胶粉的胶粉槽,第二机械手可控制钢圈的末端与胶粉槽中的粉料接触;
所述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对钢圈末端部位进行再次加热升温;
所述冷却装置对经过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处理后的钢圈进行降温;
所述钢圈分离运输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支承钢圈夹持架的支撑装置,位于支撑装置上方设有搬运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承钢圈夹持架的底座,以及与底座连接,可驱动底座上下升降的底座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可驱动钢圈夹持架的活塞杆的钢圈夹持架驱动机构;所述搬运装置包括钢圈承托条,当底座驱动机构驱动钢圈夹持架下降时,钢圈夹持架驱动机构动作于活塞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松开钢圈,钢圈夹持架上的钢圈挂设到钢圈承托条上,位于钢圈承托条下方设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皮带驱动机构,所述传动皮带上设有挡块,使得在传动皮带的动作下,挡块能将一端的钢圈推动至另一端。
钢圈挂设在轴套上,在重力的作用下,钢圈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当电机控制旋转头转动一定角度时,旋转头表面的外螺纹带动其中一个钢圈通过压紧部,整个弹性压紧机构发生弹性形变,这样就分离出一个钢圈(此时分离出的钢圈依然挂在旋转头上),然后通过第一机械手对分离出的钢圈进行夹持并转移到钢圈夹持架中。如此进行,当一个个钢圈被第一机械手夹走时,后续的钢圈滑行至被夹走钢圈的位置。这里的弹性压紧机构的作用在于阻挡钢圈,并在旋转头的作用下分离出钢圈。弹性压紧机构采用具有弹性的材质制备而成,包括金属、塑料等。连接部的作用在于固定压紧部,因此,连接部可连接于机架任何地方,只要能固定压紧部与旋转头相对即可。
在准备放置钢圈到钢圈夹持架前,驱动机构(如气缸)通过活塞杆驱动第二钢圈固定板移动,压缩回位机构,此时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之间呈现较大的间隔,第二机械手可将夹持的钢圈放置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当满置钢圈后,驱动机构回缩,第二钢圈固定板在回位机构的作用下向相反反向移动,使得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夹紧钢圈,这时便可对整个夹持架进行移动,并进行后续的加热、上粉等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便于钢圈的放置,也实现了钢圈的有效固定。
第二机械手搬运钢圈夹持架至第一钢圈加热装置的上方,然后下降,第一钢圈加热装置对钢圈进行加热升温,然后,第二机械手继续将钢圈夹持架搬运到钢圈上粉装置上方,控制钢圈下降将钢圈的两端嵌入至胶粉槽,上粉驱动电机转动,使得承托板作偏心运动,带动胶粉槽上的胶粉均匀粘附在钢圈的末端。由于此时粘附在末端的胶粉呈现粗糙的表面,因此,第二机械手继续将钢圈搬运到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对应的位置使得粘附在钢圈末端的胶粉继续熔融,形成表面光滑的胶套。然后继续将钢圈搬运至钢圈分离装置的上方,由冷却装置对钢圈进行冷却,保证胶套的成型,然后第二机械手将钢圈夹持架放置到底座上,钢圈夹持架驱动机构驱动活塞杆,此时底座驱动机构驱动钢圈夹持架下降,钢圈夹持架上的钢圈挂设在钢圈承托条上,此时皮带驱动机构动作,带动挡块将钢圈由一端转移到另一端。通过如上设置,实现了钢圈与钢圈夹持架的分离,而且将钢圈推动至另一端,便于对这些成品钢圈进行收集整理,避免了人工进行分离带来的劳动强度大的缺点。
钢圈进料架中:
所述轴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轴承,所述转轴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穿过轴承可转动设置。
所述转轴的底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旋转头设有螺孔,所述旋转头与转轴的底端螺纹连接。
本申请中,钢圈要从轴套滑行至旋转头,再在旋转头的作用下进行分离。因此要使得旋转头与轴套之间不存在缝隙或者缝隙较小,否则钢圈便会卡在缝隙上不能移动。将旋转头紧靠轴套设置以消除缝隙或者降低缝隙间距,这是可以实现的,但这对各构件提出较高的精度要求。本申请提供另外一种方案,即所述旋转头的外径小于轴套的内径,使得旋转头固定在转轴上时可嵌入至轴套以消除轴套与旋转头之间的缝隙。
所述转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驱动连接。
还包括包覆外壳,所述包覆外壳的一端与轴套的顶端固定,另一端与电机固定,使得电机的驱动轴和转轴的顶端置于包覆外壳内。包覆外壳的设置起到防尘的作用,并且能固定电机,避免通过额外的结构来固定电机,降低的设备的复杂度。
所述压紧部和连接部相接呈L型,所述压紧部为长条状的压紧条,所述连接部为长条状的连接条;所述压紧条沿轴套的轴向设置,其上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将钢圈压紧于旋转头。压紧条上设有突出部,也即是,压紧条上还存在非突出部,非突出部与轴套相间一定距离,钢圈向下滑动聚集于非突出部对应的部位,便于当前一个钢圈压出时,后续的钢圈依次压出。
所述压紧条的突出部与靠近旋转头端面的部位相对。由于钢圈是在旋转头的作用下进行压出分离的,因此当压紧条的突出部与靠近旋转头端面的部位相对时,旋转头的靠近端面的部位与部分钢圈接触(这也是钢圈聚集的部位),因而会更加方便钢圈的压出。
所述靠近轴套的两侧设有导向槽,使得挂设在轴套上的钢圈的两端可嵌入至导向槽,实现钢圈的向下滑行。
所述轴套的表面与钢圈相接的部位设有聚四氟乙烯层。设置的聚四氟乙烯层降低了钢圈与轴套相接触的摩擦力。
钢圈夹持架中:
为了更加便于钢圈的放置,避免错位,本申请中,进一步的,相邻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两者的顶端形成V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回位机构包括贯穿端板设置的螺栓,以及套设在螺栓上的弹簧,所述弹簧可与第二钢圈固定板的端部相抵,所述弹簧的长度大于螺栓的长度。螺栓的作用在于固定弹簧,避免弹簧在压缩或伸展时出现移位。
所述活塞杆连接有连接板,两者一体成型,所述活塞杆通过连接板与第二钢圈固定板的端部连接。
所述连接板与第二钢圈固定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螺纹紧固件包括但不限于螺丝、螺钉、螺栓)。所述端板与侧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钢圈固定板与端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可拆卸分离的连接,方便加工以及组装。
进一步的,当第一机械手把钢圈放置到钢圈夹持架上时,钢圈不可避免的出现错位不齐,从而影响后续的塑封操作(当然,这种错位不齐的幅度不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本申请中,所述靠近钢圈夹持架的两侧设有对齐机构,所述对齐机构包括气缸和与气缸驱动连接的对齐平板。气缸驱动平板伸缩,当两侧的平板向钢圈施加压力时,使得钢圈变得整齐。
进一步的,所述钢圈夹持架通过支架固定在导轨滑台上,使得钢圈夹持架可沿工作方向移动,所述支架上设有可驱动活塞杆的驱动机构。如前所述,第一机械手将钢圈夹持到钢圈夹持架中,钢圈还要依次进行加热、上粉(上粉即在钢圈温度较高时,钢圈的末端与塑料粉料接触,从而在端部表面形成包覆的胶套)、再加热、冷却等步骤,完成对钢圈的塑封操作。因此,后续的加热、上粉、在加热、冷却等步骤需要第三机械手来操控,而通过导轨滑台的设置,将钢圈夹持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方便第三机械手来操控。
第一钢圈加热装置中:
所述第一钢圈加热装置为钢圈通电装置,所述钢圈通电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相对间隔设置,使得第二机械手搬运钢圈能同时接触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钢圈通电发热,实现对钢圈自身的温度升高。
所述机架上设有正反滑台,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安装在正反滑台上,使得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在正反滑台的作用下调整两者的间距。为了避免钢圈在下降时没有同时接触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的问题,通过如上设置,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能夹紧钢圈的两端,保证钢圈实现通电发热。
钢圈上粉装置中:
所述偏心机构为偏心轮或偏心轴。
所述承托板上设有一对与承托板铰接的活动板,铰接部位为两者相邻的侧边;所述承托板的非铰接的侧边连接有气缸,使得承托板可绕铰接处转动;所述胶粉槽设置在活动板上。钢圈并非都为规则的半圆,其要根据乳房的下沿轮廓而设计的,呈弧状。因此,通过设置气缸,使得在上粉时,胶粉槽呈倾斜状,使得钢圈的末端与胶粉槽之间近似于垂直状态,当粉料粘结在钢圈的末端时,不会出现一侧高一侧低的缺点,使得形成与钢圈末端的胶套末端更为平整,防止脱落。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通过合页与承托板铰接。
所述活动板与胶粉槽之间设有调整升降架,所述胶粉槽通过调整升降架与活动板连接。调整升降架采用现有技术即可,通过调整升降架的作用,把胶粉槽调整的合适的位置。
所述活动板上设有调整盒,所述调整盒上设有突出的移动滑块,与移动滑块驱动连接设有调整螺杆;所述调整升降架与移动滑块连接,两个胶粉槽在对应的调整盒调节作用下实现两者间距的调节。通过调整盒的调整两个胶粉槽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钢圈。
所述承托板的下方设有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上设有一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分别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与第一滑轨垂直的一对相间且平行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分别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承托板连接。上粉驱动电机支撑承托板以上的所有重量,会带来运行不稳定的问题,通过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配合,在承托板作偏心运动时,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配合完成,使得运行更加平稳。
所述胶粉槽的一侧设有直线往复滑台,所述直线往复滑台上设有胶粉扰动电机,所述胶粉扰动电机驱动连接有能使胶粉均匀分布的胶粉扰动件。胶粉槽随着承托板做圆周运动后,胶粉槽内的粉料变得不均匀,通过直线往复滑台、胶粉扰动电机和胶粉扰动件的配合,胶粉扰动件来回运动/搅拌,实现对粉料的均匀。
所述胶粉扰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胶粉扰动件为L型板。正反转电机对L型板进行换向,从而实现来回扰动均匀。
所述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红外加热箱,所述红外加热箱设有可让钢圈的端部嵌入的入口。利用红外即热使得胶套的表面变得光滑。
冷却装置中:所述冷却装置为风机。
钢圈分离运输装置中: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钢圈与钢圈夹持架分离后,钢圈挂设在钢圈承托条上保持稳定,所述钢圈承托条至少为两条。
所述钢圈承托条贯穿挡块设置。钢圈承托条起到导向以及支承挡块的作用,而且,由于钢圈是挂设在钢圈承托条上的,挡块沿着钢圈承托条移动,能有效的对钢圈进行推动,避免遗漏。
所述搬运装置包括第一滚轮或第一滚轴,以及第二滚轮或第二滚轴;所述传动皮带绕设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或绕设在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之间;所述第一滚轮与皮带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或所述第一滚轴与皮带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当设置一条传动皮带时,可采用滚轮,但设置至少两条皮带时,可采用滚轴。
所述皮带驱动机构为电机。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底部支架,以及固定在底部支架上的一对侧支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固定在侧支架上,或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分别固定在侧支架上,钢圈承托条连接于一对侧支架上。
所述第一钢圈加热装置、钢圈上粉装置、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和钢圈分离运输装置的一侧设有回传带,所述回传带与驱动电机连接,第二机械手可将分离钢圈后的钢圈夹持架搬运到回传带上,由回传带运输到靠近钢圈进料架的位置;所述机械手还包括第三机械手,第三机械手将回传来的钢圈夹持架搬运到支撑钢圈夹持架的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钢圈进料架能有效分离出单个钢圈,方便第一机械手对钢圈进行夹持,降低人工强度;钢圈夹持架中,通过第一钢圈固定板和第二钢圈固定板实现了对钢圈的固定,通过设置活塞杆和回位机构,便于钢圈的放置以及钢圈的有效固定,避免在后续加工步骤中钢圈的松动;通过第一钢圈加热装置使得钢圈的温度升高,通过钢圈上粉装置使得粉料粘结在钢圈的末端,通过第二钢圈加热装置使得粘结在钢圈上的粉料发生熔融,形成表面光滑的胶套,通过冷却装置,能快速冷却钢圈,保证胶套的成型;通过钢圈分离运输装置实现依次对钢圈和钢圈夹持架的分离,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回传带实现钢圈夹持架的重复利用,避免人工进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钢圈塑封生产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圈塑封生产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圈进料架立体图;
图4为钢圈进料架分解图;
图5为钢圈进料架安装在生产线结构图;
图6为钢圈进料架挂设钢圈示意图;
图7为钢圈塑封生产线局部结构示意图(没有示出对齐机构)
图8为钢圈夹持架立体图;
图9为钢圈夹持架分解图;
图10为对齐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钢圈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钢圈上粉装置主视结构图;
图13为钢圈上粉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14为第二钢圈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钢圈分离运输装置的主视图;
图16为钢圈分离运输装置的立体图;
图17为图7中局部放大图;
图18为图7中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搬运钢圈的机械手,所述机架上依次设有钢圈进料架100、钢圈夹持架200、第一钢圈加热装置500、钢圈上粉装置600、第二钢圈加热装置400和钢圈分离运输装置700,位于钢圈分离运输装置700一侧设有冷却装置800;所述机械手包括将挂设在钢圈进料架上的钢圈搬运到钢圈夹持架中的第一机械手102,以及夹持钢圈夹持架依次经过第一钢圈加热装置500、钢圈上粉装置600、第二钢圈加热装置400和钢圈分离运输装置700处理的第二机械手104。
如图3~6所示,所述钢圈进料架100包括呈倾斜设置的轴套110(轴套110固定在架子150上),所述轴套110外可挂设钢圈101,所述轴套110内设有可转动的转轴120,所述转轴120露出轴套110的顶端驱动连接有电机130,露出轴套110的底端连接有旋转头123,且旋转头123紧邻轴套110设置,使得钢圈101可从轴套110滑行至旋转头123上,所述旋转头123上设有外螺纹;还包括弹性压紧机构170,所述弹性压紧机构170包括与旋转头相对,可将钢圈压紧于旋转头的压紧部172,以及用于固定压紧部172使得压紧部172悬空在旋转头上的连接部171(连接部可固定于机架的任一位置)。
所述轴套1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轴承121,所述转轴12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穿过轴承121可转动设置。所述转轴的底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旋转头设有螺孔,所述旋转头与转轴的底端螺纹连接,并通过螺母122紧固。所述转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124与电机130驱动连接。还包括包覆外壳140,所述包覆外壳140的一端与轴套110的顶端固定,另一端与电机130固定,使得电机的驱动轴和转轴的顶端置于包覆外壳内。
所述压紧部172和连接部171相接呈L型,所述压紧部172为长条状的压紧条,所述连接部171为长条状的连接条;所述压紧条沿轴套的轴向设置,其上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将钢圈压紧于旋转头。所述压紧条的突出部与靠近旋转头端面的部位相对。
所述靠近轴套的两侧设有导向槽160,使得挂设在轴套上的钢圈101的两端可嵌入至导向槽,实现钢圈的向下滑行。所述轴套的表面与钢圈相接的部位设有聚四氟乙烯层。
如图7~9所示,所述钢圈夹持架200包括凹槽状主体,所述凹槽状主体设有底板231,沿底板231长度的两侧设有侧板232,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端板233,且与侧板232连接;所述侧板232的顶缘设有第一钢圈固定板210,所述第一钢圈固定板上设有沿第一钢圈固定板长度的通孔121,所述通孔212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夹板211;所述凹槽状主体内设有第二钢圈固定板220,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220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且嵌入至相邻第一夹板之间间隙的第二夹板221,所述第二夹板的厚度小于相邻第一夹板之间的间隙的厚度,所述第一夹板211和第二夹板221相配合实现对钢圈的夹持固定;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220的一端设有贯穿端板233的且可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活塞杆241,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端板之间设有可让第二钢圈固定板复位的回位机构。
相邻的第一夹板211和第二夹板221之间,两者的顶端形成V型结构。所述回位机构包括贯穿端板设置的螺栓252,以及套设在螺栓上的弹簧251,所述弹簧可与第二钢圈固定板220的端部相抵,所述弹簧的长度大于螺栓的长度。所述活塞杆241连接有连接板242,两者一体成型,所述活塞杆241通过连接板242与第二钢圈固定板220的端部连接。
所述连接板与第二钢圈固定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端板与侧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第一钢圈固定板与端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如图1、7和10所示,靠近钢圈夹持架200的两侧设有对齐机构300,所述对齐机构300包括气缸310和与气缸驱动连接的对齐平板320,气缸310驱动对齐平板320使得钢圈平齐。所述钢圈夹持架200通过支架260固定在导轨滑台270上,所述支架260上设有可驱动活塞杆241的驱动机构。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钢圈加热装置500使得钢圈的温度升高;所述第一钢圈加热装置为钢圈通电装置,所述钢圈通电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正极电极530和负极电极520,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相对间隔设置,使得第二机械手104搬运钢圈能同时接触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所述机架上设有正反滑台510,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安装在正反滑台上,使得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在正反滑台的作用下调整两者的间距。
如图12和13所示,所述钢圈上粉装置600包括上粉驱动电机620,所述上粉驱动电机620的驱动轴末端通过偏心轴621连接有承托板630,所述承托板630上设有一对可盛放胶粉的胶粉槽670。所述承托板630上设有一对与承托板铰接的活动板640,铰接部位为两者相邻的侧边;所述承托板的非铰接的侧边连接有气缸642,使得承托板630可绕铰接处转动,所述活动板640通过合页641与承托板630铰接。所述活动板640与胶粉槽之间设有调整升降架660,所述胶粉槽670通过调整升降架660与活动板640连接。所述活动板640上设有调整盒650,所述调整盒650上设有突出的滑块,与滑块驱动连接设有调整螺杆651;所述调整升降架660通过连接板与滑块连接,两个胶粉槽671在对应的调整盒调节作用下实现两者间距的调节。所述胶粉槽670的一侧设有直线往复滑台681,所述直线往复滑台上设有胶粉扰动电机682,所述胶粉扰动电机驱动连接有能使胶粉均匀分布的胶粉扰动件683。所述胶粉扰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胶粉扰动件为L型板。
所述承托板630的下方设有电机安装板610,所述电机安装板上设有一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滑轨691,所述第一滑轨上分别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与第一滑轨垂直的一对第二滑轨692,所述第二滑轨上分别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承托板630连接。
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对钢圈末端部位进行再次加热升温;所述第二钢圈加热装置400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红外加热箱410,所述红外加热箱设有可让钢圈的端部嵌入的入口411。
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装置800对经过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处理后的钢圈进行降温。所述冷却装置为风机。
如图15~18所示,所述钢圈分离运输装置700包括支架710,所述支架710上设有用于支承钢圈夹持架200的支撑装置,位于支撑装置上方设有搬运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承钢圈夹持架的底座722,以及与底座722连接,可驱动底座上下升降的气缸721,所述底座722上设有钢圈夹持架驱动气缸723,所述钢圈夹持架驱动气缸723通过传动块724与活塞杆241驱动连接;所述搬运装置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钢圈承托条734,当气缸721驱动钢圈夹持架200下降时,钢圈夹持架200上的钢圈挂设到钢圈承托条734上,位于钢圈承托条734下方设有一对传动皮带733,所述传动皮带733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731,所述传动皮带上设有挡块735,使得在传动皮带的动作下,挡块能将一端的钢圈推动至另一端。
所述钢圈承托条734贯穿挡块735设置。
所述搬运装置包括第一滚轴732,以及第二滚轴;两条传动皮带733绕设在第一滚轴732和第二滚轴之间;所述第一滚轴732与电机731驱动连接。
所述支架710包括底部支架711,以及固定在底部支架711上的一对侧支架712,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分别固定在侧支架上,钢圈承托条连接于一对侧支架上。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钢圈加热装置500、钢圈上粉装置600、第二钢圈加热装置400和钢圈分离运输装置700的一侧设有回传带900,所述回传带900与驱动电机连接,第二机械手104可将分离钢圈后的钢圈夹持架200搬运到回传带900上,由回传带运输到靠近钢圈进料架100的位置;所述机械手还包括第三机械手103第三机械手将回传来的钢圈夹持架200搬运到支撑钢圈夹持架的支架150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搬运钢圈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依次设有钢圈进料架、钢圈夹持架、第一钢圈加热装置、钢圈上粉装置、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和钢圈分离运输装置,位于钢圈分离运输装置一侧设有冷却装置;所述机械手包括将挂设在钢圈进料架上的钢圈搬运到钢圈夹持架中的第一机械手,以及夹持钢圈夹持架依次经过第一钢圈加热装置、钢圈上粉装置、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和钢圈分离运输装置处理的第二机械手;
所述钢圈进料架包括呈倾斜设置的轴套,所述轴套外挂设有钢圈,所述轴套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露出轴套的顶端驱动连接有电机,露出轴套的底端连接有旋转头,钢圈从轴套滑行至旋转头上,所述旋转头上设有外螺纹;还包括弹性压紧机构,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包括与旋转头相对,将钢圈压紧于旋转头的压紧部,以及用于固定压紧部使得压紧部悬空在旋转头上的连接部;
所述钢圈夹持架包括凹槽状主体,所述凹槽状主体设有底板,沿底板长度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底板的两端设有端板;所述侧板的顶缘设有第一钢圈固定板,所述第一钢圈固定板上设有沿第一钢圈固定板长度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第一夹板;所述凹槽状主体内设有第二钢圈固定板,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相间隔的且嵌入至相邻第一夹板之间间隙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的厚度小于相邻第一夹板之间的间隙的厚度,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配合实现对钢圈的夹持固定;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一端设有贯穿端板的且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活塞杆,所述第二钢圈固定板的另一端与端板之间设有使第二钢圈固定板复位的回位机构;
所述第一钢圈加热装置使得钢圈的温度升高;
所述钢圈上粉装置包括上粉驱动电机,所述上粉驱动电机的驱动轴末端通过偏心机构连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设有一对盛放胶粉的胶粉槽,第二机械手控制钢圈的末端与胶粉槽中的粉料接触;
所述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对钢圈末端部位进行再次加热升温;
所述冷却装置对经过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处理后的钢圈进行降温;
所述钢圈分离运输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支承钢圈夹持架的支撑装置,位于支撑装置上方设有搬运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承钢圈夹持架的底座,以及与底座连接,驱动底座上下升降的底座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钢圈夹持架的活塞杆的钢圈夹持架驱动机构;所述搬运装置包括钢圈承托条,当底座驱动机构驱动钢圈夹持架下降时,钢圈夹持架驱动机构动作于活塞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松开钢圈,钢圈夹持架上的钢圈挂设到钢圈承托条上,位于钢圈承托条下方设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皮带驱动机构,所述传动皮带上设有挡块,使得在传动皮带的动作下,挡块能将一端的钢圈推动至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塑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钢圈进料架中,所述轴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轴承,所述转轴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穿过轴承转动设置;所述转轴的底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旋转头设有螺孔,所述旋转头与转轴的底端螺纹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压紧部和连接部相接呈L型,所述压紧部为长条状的压紧条,所述连接部为长条状的连接条;所述压紧条沿轴套的轴向设置,其上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将钢圈压紧于旋转头;所述压紧条的突出部与靠近旋转头端面的部位相对;靠近所述轴套的两侧设有导向槽,使得挂设在轴套上的钢圈的两端嵌入至导向槽,实现钢圈的向下滑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塑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钢圈夹持架中,所述回位机构包括贯穿端板设置的螺栓,以及套设在螺栓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与第二钢圈固定板的端部相抵,所述弹簧的长度大于螺栓的长度;所述活塞杆连接有连接板,两者一体成型,所述活塞杆通过连接板与第二钢圈固定板的端部连接;所述钢圈夹持架通过支架固定在导轨滑台上,使得钢圈夹持架沿工作方向移动,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活塞杆的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塑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圈加热装置为钢圈通电装置,所述钢圈通电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相对间隔设置,使得第二机械手搬运钢圈能同时接触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所述机架上设有正反滑台,所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安装在正反滑台上,使得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在正反滑台的作用下调整两者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塑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钢圈上粉装置中,所述偏心机构为偏心轮或偏心轴;所述承托板上设有一对与承托板铰接的活动板,铰接部位为两者相邻的侧边;所述承托板的非铰接的侧边连接有气缸,使得承托板绕铰接处转动;所述胶粉槽设置在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通过合页与承托板铰接;所述活动板与胶粉槽之间设有调整升降架,所述胶粉槽通过调整升降架与活动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塑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红外加热箱,所述红外加热箱设有让钢圈的端部嵌入的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塑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塑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钢圈分离运输装置中,所述钢圈承托条至少为两条;所述钢圈承托条贯穿挡块设置;所述搬运装置包括第一滚轮或第一滚轴,以及第二滚轮或第二滚轴;所述传动皮带绕设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或绕设在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之间;所述第一滚轮与皮带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或所述第一滚轴与皮带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皮带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支架包括底部支架,以及固定在底部支架上的一对侧支架,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固定在侧支架上,或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分别固定在侧支架上,钢圈承托条连接于一对侧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圈塑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圈加热装置、钢圈上粉装置、第二钢圈加热装置和钢圈分离运输装置的一侧设有回传带,所述回传带与驱动电机连接,第二机械手将分离钢圈后的钢圈夹持架搬运到回传带上,由回传带运输到靠近钢圈进料架的位置;所述机械手还包括第三机械手,第三机械手将回传来的钢圈夹持架搬运到支撑钢圈夹持架的支架上。
CN201810184655.7A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 Active CN108212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4655.7A CN108212702B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4655.7A CN108212702B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12702A CN108212702A (zh) 2018-06-29
CN108212702B true CN108212702B (zh) 2023-07-18

Family

ID=62667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4655.7A Active CN108212702B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127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6132A (zh) * 2021-08-26 2021-11-19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桥壳板料双频加热设备及工艺
CN114013963A (zh) * 2021-12-07 2022-02-08 安徽普瑞普勒传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转运系统及其转运方法
CN114538019B (zh) * 2022-04-06 2024-01-30 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圈自动传送系统
CN115108289B (zh) * 2022-08-23 2023-05-23 苏州康克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盘扣式脚手架横杆自动整形对中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6083A (en) * 1965-03-15 1965-11-09 Eric O Acker Metal forming machine
JPH10180378A (ja) * 1996-12-26 1998-07-07 Komatsu Ltd トランスファフィーダのリフト、クランプ装置
CN203992107U (zh) * 2014-05-28 2014-12-10 江苏尚诚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内桶移料装置的运动机构
CN106276225A (zh) * 2016-08-20 2017-01-04 山东雷帕得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钢板弹簧自动下料码料设备
CN206662097U (zh) * 2017-04-10 2017-11-24 北京雁阳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上料装置的钢板切割机
WO2018018751A1 (zh) * 2016-07-28 2018-02-01 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产品自动转移料架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1795C (zh) * 2004-05-13 2008-08-20 嘉昇机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细孔放电加工机自动更换电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6083A (en) * 1965-03-15 1965-11-09 Eric O Acker Metal forming machine
JPH10180378A (ja) * 1996-12-26 1998-07-07 Komatsu Ltd トランスファフィーダのリフト、クランプ装置
CN203992107U (zh) * 2014-05-28 2014-12-10 江苏尚诚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内桶移料装置的运动机构
WO2018018751A1 (zh) * 2016-07-28 2018-02-01 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产品自动转移料架的装置
CN106276225A (zh) * 2016-08-20 2017-01-04 山东雷帕得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钢板弹簧自动下料码料设备
CN206662097U (zh) * 2017-04-10 2017-11-24 北京雁阳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上料装置的钢板切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12702A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2702B (zh) 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
CN110761064A (zh) 一种童装加工用推进式布料裁剪装置
CN206059531U (zh) 一种头部绕胶机
CN109551577A (zh) 悬臂组坯机
CN205998528U (zh) 挂料机构、下料机构及用于将挂件自动下料的生产线
CN105947544B (zh) 挂料机构、下料机构及用于将挂件自动下料的生产线
CN206205754U (zh) 一种快速绷紧门窗纱扇纱网的设备
CN106736404B (zh) 一种收纳箱自动组装系统
CN209006756U (zh) 一种剪板机上料装置
CN210653796U (zh) 多方位自动贴膜设备
CN207927788U (zh) 一种自动分离钢圈塑封装置
CN112123930A (zh) 一种自动烫金机
CN209259130U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
CN203136929U (zh) 一种动物肠自动清理剖切机用输送装置
CN208098521U (zh) 一种钢圈塑封生产线
CN214731854U (zh) 一种节能输送带
CN215837400U (zh) 夹具装卸装置
CN205147724U (zh) 穿刺针的送料机构
CN106185266A (zh) 一种石墨片的自动排列装置
CN212095467U (zh) 一种铝型材全自动切割线用抓料、送料机构
CN209888216U (zh) 一种宋锦包生产用压合设备
CN206702032U (zh) 一种自动化的冲孔生产线
CN208305774U (zh) 带预热功能的吸塑上料装置
CN205675688U (zh) 一种与热合机配套的传送装置
CN219484072U (zh) 一种滚丝连续加工给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