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8184A - 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8184A
CN108188184A CN201810149310.8A CN201810149310A CN108188184A CN 108188184 A CN108188184 A CN 108188184A CN 201810149310 A CN201810149310 A CN 201810149310A CN 108188184 A CN108188184 A CN 108188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thickness
strip section
mode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93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8184B (zh
Inventor
王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93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81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8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8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8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8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28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建立带钢断面模型,该带钢断面模型包括带钢断面轮廓中厚度与各宽度点的关系和基于该关系的带钢断面轮廓抛物线;通过实测厚度数据,确定带钢断面模型中的特征系数,从而确定带钢断面轮廓。本发明准确简便构建断面形状模型,符合实际断面形状,同时规避了后续计算失真问题,计算量小,计算方式灵活,为板形控制提供准确参考,以保证带钢目标板形。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带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带钢板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板带的板形是重要质量指标,其中板形包括平直度(Flatness)与断面形状(Profile)两个方面,并且轧制过程中平直度与断面形状是相互影响的。平直度的测量与控制在生产实践应用已经很普遍。相比来说对于断面形状的检测与控制并不多见。为提高板形精度,确定断面形状是一个前提。
目前常用的断面形状表示方法为板凸度,即认为带钢断面形状沿宽度中心对称,通过带钢厚度与板凸度来构建一个抛物线表示带钢的断面形状。这种方式忽略了楔形,并不能有效表示带钢断面形状,不符合高精度板形设定计算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准确简便构建断面形状模型,符合实际断面形状,同时规避了后续计算失真问题,计算量小,计算方式灵活,为板形控制提供准确参考,以保证带钢目标板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带钢断面模型,该带钢断面模型包括带钢断面轮廓中厚度与各宽度点的关系和基于该关系的带钢断面轮廓抛物线;步骤2:通过实测厚度数据,确定带钢断面模型中的特征系数,从而确定带钢断面轮廓;
其中,带钢断面模型包括带钢断面轮廓点所在位置处厚度h和相对厚度Δh两种表达方式,参见公式(1)或公式(2):
Δh=b1Δw+b2Δw2+b4Δw4+b6Δw6 公式(1)
h=b1Δw+b2Δw2+b4Δw4+b6Δw6+Thick 公式(2)
上两式中:Δw表示相对宽度,是指带钢断面轮廓点所在位置距宽度中心的距离,其中左侧为负数,右侧为正数,单位为m;h表示带钢断面轮廓点所在位置处厚度,单位μm;Thick表示带钢宽度中心处厚度,单位为μm;Δh表示带钢断面轮廓点相对厚度,是指所在位置的厚度减去宽度中心处的厚度,单位为μm;b1,b2,b4,b6是特征系数,不考虑其单位。
进一步的,步骤2中,确定带钢断面模型中的特征系数有两种方法,分别基于带钢断面形状的两种以下表示方式进行:
凸度倾斜值表示法:预先设定凸度和倾斜值,在已知带钢厚度的前提下,自动计算带钢断面模型特征系数;
实测回归法:实测若干个点,通过拟合计算带钢断面模型特征系数以及带钢中心厚度。
进一步的,凸度倾斜值表示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构建带钢断面轮廓抛物线上三个点;然后根据三个点不共线形成抛物线原理,计算抛物线系数,从而得到带钢断面模型特征系数。
进一步的,实测回归法中实测点个数必须大于等于2;实测回归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实测点测量值进行转换坐标与单位换算;然后根据实测点个数计算得到特征系数与带钢中心厚度。
进一步的,实测回归法中,当实测点数大于等于4个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计算得到特征系数与带钢中心厚度。
本发明建立带钢断面轮廓中厚度与各宽度点的断面形状模型,并通过实测厚度数据,确定数学表达式的特征系数。带钢断面模型简单,确定特征系数方式灵活,为板形设定计算提供的依据,以保证带钢目标板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截面确定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准确简便构建断面形状模型,充分考虑带钢厚度曲线的多个局部极值点,同时避免了龙格现象,拟合后的曲线震荡也非常符合实际断面形状。进一步考虑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截断误差,规避了后续计算失真问题。
采用凸度倾斜值表示法和实测回归法均可确定带钢断面形状,计算方法简单,计算方式灵活,为板形设定计算提供的依据,以保证带钢目标板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方法基于的断面形状曲线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认为,延伸率沿宽度方向处处相同,则能保持良好平直度,也就是所谓的相对板凸度一致的原则。实际上,近期研究认为,相对板凸度一致的主要缺点是未考虑金属在变形区内横向流动,上述条件非常粗略,已经不能满足高精度冷轧控制的要求。
为此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两步:
第一步:首先建立一个断面形状曲线模型,如图1所示,x轴表示带钢宽度方向,y轴表示带钢厚度方向。其中x的值为是指所在位置距宽度中心的距离,其中左侧为负数,右侧为正数。y的值为指所在位置的厚度减去宽度中心处的厚度。
由此,断面形状曲线模型采用下面公式(1)或者公式(2)所示:
Δh=b1Δw+b2Δw2+b4Δw4+b6Δw6 公式(1)
h=b1Δw+b2Δw2+b4Δw4+b6Δw6+Thick 公式(2)
其中上两式中:Δw表示相对宽度,是指所在位置距宽度中心的距离,其中左侧为负数,右侧为正数,单位为m;h表示所在位置处厚度,单位μm;Thick表示带钢宽度中心处厚度,单位为μm;Δh表示相对厚度,是指所在位置的厚度减去宽度中心处的厚度,单位为μm;b1,b2,b4,b6是系数,不考虑其单位。
上两式中,Δw的一次项代表带钢的楔形;Δw的偶数次项(二次,四次,六次)代表带钢厚度曲线有多个局部极值点。他们组合之后,正好能表示带钢断面形状。同时实测数据经验表明,当去掉六次项时,难以表示部分形状,当增加八次项,十次项,或者更高次项时,会产生龙格现象,虽然拟合效果很好,但是拟合后的曲线震荡非常大,明显不符合实际断面形状。
通常来说,工程单位采用mm,但是当Δw和Δh采用mm作为单位时,造成回归后的系数b1,b2,b4,b6非常非常小,最小达到10-15以下,数据处理过程中(例如存数据库后再读取数据库),会产生截断误差,导致后续计算失真,为此确定Δw单位为m,同时Δh单位为μm可以规避这个问题。
然后进入本发明第二步:确定模型中的特征系数b1,b2,b4,b6
由于表示带钢断面形状有两种方式,确定模型中的特征系数也分两种方式进行:
方式一:凸度倾斜值表示法;
方式二:实测回归法;
方式一是指人工指定凸度和倾斜值,在已知带钢厚度的前提下,自动计算公式(1)的系数。
对于凸度倾斜值表示法,假设人工指定凸度为Crown,单位为μm,人工指定倾斜值为Wedge,单位为μm,带钢实绩宽度是w,单位是mm,其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S101:构建三个点,分别是:(x1,y1)、(x2,y2)、(x3,y3)
其中:
x1=(-w/2+40)/1000
x2=0
x3=(w/2-40)/1000
y1=-Crown/2-Wedge/4
y2=0
y3=-Crown/2+Wedge/4
步骤S102:三个点如果不在一条直线上,则可以构成一个抛物线,根据抛物线原理计算各系数;
b1=(x1x1y2+x2x2y3+x3x3y1-x3x3y2-x2x2y1-x1x1y3)/m
b2=(y1x2+y2x3+y3x1-y3x2-y2x1-y1x3)/m
b4=0
b6=0
其中:
m=x1x1x2+x2x2x3+x1x3x3-x3x3x2-x2x2x1-x1x1x3
方式二实测回归法是指实测若干个点,通过拟合计算公式(1)的系数以及带钢中心厚度。
实测点个数必须大于等于2,优选的,测量点个数必须大于等于6个,最好大于等于10个。由于一个宽度位置处,选择多个测量点可能会导致零除而计算不出结果,所以一个宽度位置点只需要有一个测量结果即可。
实测回归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S01,转换实测点测量值的坐标与单位;
xi=(pi-w/2)/1000
yi=qi*1000
式中,
pi表示第i个实测点的宽度方向位置,范围是0到w,单位是mm;
qi表示第i个实测点的实测厚度,单位是mm;
xi表示转换后的第i个实测点横坐标,范围是-w/2到w/2,单位是m;
yi表示第i个实测点的纵坐标,单位是μm;
步骤S02,计算多项式系数与带钢中心厚度;
当实测点为2个时:
b1=(y2-y1)/(x2-x1);
b2=0
b4=0
b6=0
Thick=(y1-b1*x1)/1000
当实测点为3个时:
b1=(x1x1y2+x2x2y3+x3x3y1-x3x3y2-x2x2y1-x1x1y3)/m
b2=(y1x2+y2x3+y3x1-y3x2-y2x1-y1x3)/m
b4=0
b6=0
Thick
=(x1x1x2y3+x2x2x3y1+x3x3x1y2-x3x3x2y1-x2x2x1y3-x1x1x3y2)/m/1000
当实测点为4个时:
构建4组输入,分别是:
构建4组输出,分别是:
(yi)i=1~4
将上述4组输入输出代入到公式(2)中,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计算,即可得到b1、b2、b4、b6、Thick。其中b4=0,b6=0;
当实测点为5个:
构建5组输入,分别是:
构建5组输出,分别是:
(yi)i=1~5
将上述5组输入输出代入到公式(2)中,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计算,即可得到b1、b2、b4、b6、Thick。其中b6=0;
当实测点为6个或以上时,假设是n个:
构建n组输入,分别是:
构建n组输出,分别是:
(yi)i=1~n
将上述n组输入输出代入到公式(2)中,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计算,即可得到b1、b2、b4、b6、Thick。
实施例一(凸度倾斜值表示法)
在某钢厂的具体实施例中,针对一批原料,现场操作工通过测量与估算,得到原料的凸度与倾斜值。其中凸度是20μm:倾斜值10μm,原料厚度是2.5mm,宽度是1120mm。
采用高级语言编程,通过代入凸度倾斜值表示法公式计算可得:
b1=4.80769;
b1=-36.98225;
b4=0;
b6=0。
实施例二(实测回归法)
另外,在某钢厂的具体实施例中,采用测厚仪测量沿横向测量结果如下表1所示,其中宽度是1268mm。
表1
采用高级语言编程,计算结果为:b1=-28.27893;
b1=-850.94084;
b4=5153.70874;
b6=-8961.23311;
Thick=4.561。

Claims (5)

1.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带钢断面模型,该带钢断面模型包括带钢断面轮廓中厚度与各宽度点的关系和基于该关系的带钢断面轮廓抛物线;
步骤2:通过实测厚度数据,确定带钢断面模型中的特征系数,从而确定带钢断面轮廓;
其中,带钢断面模型包括带钢断面轮廓点所在位置处相对厚度Δh和厚度h两种表达方式,参见公式(1)或公式(2):
Δh=b1Δw+b2Δw2+b4Δw4+b6Δw6 公式(1)
h=b1Δw+b2Δw2+b4Δw4+b6Δw6+Thick 公式(2)
上两式中:Δw表示相对宽度,是指带钢断面轮廓点所在位置距宽度中心的距离,其中左侧为负数,右侧为正数,单位为m;h表示带钢断面轮廓点所在位置处厚度,单位μm;Thick表示带钢宽度中心处厚度,单位为μm;Δh表示带钢断面轮廓点相对厚度,是指所在位置的厚度减去宽度中心处的厚度,单位为μm;b1,b2,b4,b6是特征系数,不考虑其单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确定带钢断面模型中的特征系数有两种方法,分别基于带钢断面形状的两种以下表示方式进行:
凸度倾斜值表示法:预先设定凸度和倾斜值,在已知带钢厚度的前提下,自动计算带钢断面模型特征系数;
实测回归法:实测若干个点,通过拟合计算带钢断面模型特征系数以及带钢中心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凸度倾斜值表示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构建带钢断面轮廓抛物线上三个点;然后根据三个点不共线形成抛物线原理,计算抛物线系数,从而得到带钢断面模型特征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测回归法中实测点个数必须大于等于2;实测回归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实测点测量值进行转换坐标与单位换算;然后根据实测点个数计算得到特征系数与带钢中心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测回归法中,当实测点数大于等于4个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计算得到特征系数与带钢中心厚度。
CN201810149310.8A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 Active CN1081881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9310.8A CN108188184B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9310.8A CN108188184B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8184A true CN108188184A (zh) 2018-06-22
CN108188184B CN108188184B (zh) 2019-09-03

Family

ID=62593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9310.8A Active CN108188184B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8184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5248A (zh) * 2010-07-27 2010-12-08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断面形状检测识别方法
CN102029294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控制方法
CN102172635A (zh) * 2011-01-13 2011-09-07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可逆式冷轧机轧制极薄板用热轧带钢的断面形状控制方法
CN104550267A (zh) * 2014-12-30 2015-04-29 燕山大学 一种带钢厚度横向分布的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CN104588417A (zh) * 2015-01-21 2015-05-06 燕山大学 一种基于机理的带钢厚度横向分布的特征参数识别方法
CN105013835A (zh) * 2014-04-23 2015-11-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冷连轧机组极薄带轧制中基于热凸度的原始辊缝设定方法
CN105363800A (zh) * 2014-08-29 2016-03-0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断面形状的精确板形值获取方法
CN106077098A (zh) * 2016-06-13 2016-11-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双锥度工作辊及其辊形设计方法
CN106540968A (zh) * 2016-06-16 2017-03-29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冷轧板形测量值的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7127214A (zh) * 2016-02-29 2017-09-05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冷轧硅钢凸度楔形动态设定控制方法
CN107138540A (zh) * 2017-04-06 2017-09-08 首钢总公司 一种带钢断面板廓形状的拟合方法及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9294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控制方法
CN101905248A (zh) * 2010-07-27 2010-12-08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断面形状检测识别方法
CN102172635A (zh) * 2011-01-13 2011-09-07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可逆式冷轧机轧制极薄板用热轧带钢的断面形状控制方法
CN105013835A (zh) * 2014-04-23 2015-11-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冷连轧机组极薄带轧制中基于热凸度的原始辊缝设定方法
CN105363800A (zh) * 2014-08-29 2016-03-0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断面形状的精确板形值获取方法
CN104550267A (zh) * 2014-12-30 2015-04-29 燕山大学 一种带钢厚度横向分布的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CN104588417A (zh) * 2015-01-21 2015-05-06 燕山大学 一种基于机理的带钢厚度横向分布的特征参数识别方法
CN107127214A (zh) * 2016-02-29 2017-09-05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冷轧硅钢凸度楔形动态设定控制方法
CN106077098A (zh) * 2016-06-13 2016-11-0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双锥度工作辊及其辊形设计方法
CN106540968A (zh) * 2016-06-16 2017-03-29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冷轧板形测量值的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7138540A (zh) * 2017-04-06 2017-09-08 首钢总公司 一种带钢断面板廓形状的拟合方法及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洪波等: "热轧带钢横截面多参数表示及高精度板形控制",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8184B (zh) 201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9471B (zh) 一种轧辊平行关系检测的方法
CN102029294A (zh)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控制方法
CN104307891B (zh) 一种阶梯式热轧带钢产线层流冷却控制方法
CN112801966B (zh) 一种热轧带钢跑偏的在线检测方法
CN116136892B (zh) 一种二十辊轧机轧制力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5571511A (zh) 一种船舶外板成型精度在线检测方法
KR890003802B1 (ko) 형상제어 조작량 설정값의 결정장치
CN111611699A (zh) 一种获取板材残余应力分布特征的智能矫直机
CN108188184B (zh) 一种确定带钢断面形状的方法
CN107363101B (zh) 一种热轧带钢数学模型数据层别判断方法
CN102527736B (zh) 确定冷轧带钢卷取半径的方法
KR900000728B1 (ko) 이주속(異周速) 압연 제어방법
CN116738518B (zh) 一种连铸轻压下裂纹位置的数值模拟验证方法及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CN112371731A (zh) 一种新型轧机设备空间精度检测方法
CN112207135A (zh) 一种冷轧复合双金属板平直控制的方法
CN112525474A (zh) 一种获得跨声速风洞堵塞干扰因子的方法
CN114528787B (zh) 长水口出口和中间包冲击区流动均匀性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JPS62130759A (ja) 連続鋳造鋳片の矯正ロ−ル制御方法
TWI323197B (en)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process stability, especially the absolute thickness accuracy and the plant safety-during hot rolling of steel or nonferrous materials
CN105195523B (zh) 一种提高热轧中间坯头部温度计算精度的方法
CN110280597B (zh) 一种轧机衬板空间位置模拟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14653916B (zh) 一种板坯铸坯角部质量缺陷边部二冷水量调整控制方法
CN111872116A (zh) 一种明确考量组织性能目标要求的热连轧参数确定方法
CN109731921A (zh) 一种精轧机架间张力的计算方法
TWI785945B (zh) 熱軋鋼材的板形預測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