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7847A - 罐盖和饮料罐 - Google Patents

罐盖和饮料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7847A
CN108177847A CN201810127496.7A CN201810127496A CN108177847A CN 108177847 A CN108177847 A CN 108177847A CN 201810127496 A CN201810127496 A CN 201810127496A CN 108177847 A CN108177847 A CN 108177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anel
weakness
draw ring
fra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74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7847B (zh
Inventor
田代泰
冈田宏行
小岛真
小岛真一
池田和纪
柏崎哲夫
诹访明日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temi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250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6865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454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4320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454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354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218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00062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filed Critical Showa Aluminum Ca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177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7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77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78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7/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 B65D17/28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at lines or points of weakness
    • B65D17/401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at lines or points of weaknes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he line of weakness provided in an end wall
    • B65D17/4012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at lines or points of weaknes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he line of weakness provided in an end wall for opening partially by means of a tearing ta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12Cans, casks, barrels, or drums
    • B65D1/20Cans, casks, barrels, or drums characterised by location or arrangement of filling or discharge aper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7/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 B65D17/02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of curved cross-section, e.g. cans of circular or elliptical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7/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 B65D17/28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or piercing, or by tearing of frangible members or portions at lines or points of weakness
    • B65D17/404Details of the lines of wea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metal
    • B65D7/02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metal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B65D7/04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interconnecting or uniting two or more rigid, or substantially rigid, components made wholly or mainly of metal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f curved cross-section, e.g. cans of circular or elliptical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17/00Containers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be opened by cutting, piercing or tearing of wall portions, e.g. preserving cans or tins
    • B65D2517/0001Details
    • B65D2517/001Action for opening container
    • B65D2517/0014Action for opening container pivot tab and push-down tear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Opened By Tearing Frangible Portion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罐盖和饮料罐。在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第1刻痕线430以朝向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内的方式向内卷曲,第1刻痕线430随着接近其终端而接近拉环的中心线CL。若补充说明,则对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付与有使第1刻痕线430接近另一端部432侧的曲率,另外,对第1刻痕线430的另一端部432也付与有使第1刻痕线430接近一端部431侧的曲率。

Description

罐盖和饮料罐
本发明是基于申请号201480032377.3、申请日2014年6月13日、发明名称罐盖和饮料罐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罐盖和饮料罐。
背景技术
已提出了如下饮料罐:通过利用拉环(tab)按压面板的一部分,在刻痕线产生面板的断裂,形成作为饮用口发挥功能的开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1-821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而言,在饮料罐所使用的罐盖上,在面板的表面形成有刻痕线,在罐盖上形成开口时,面板的断裂沿刻痕线行进。但是,由于刻痕线的形状等,有时面板的断裂变得难以行进,该情况下,在形成开口时用户进行的操作的作业性恐会恶化。
另外,一般而言,在饮料罐所使用的罐盖上,通过由用户操作拉环而形成开口,由此,能够饮用饮料罐内部的饮料。但是,各种各样的外力作用于罐盖,即使用户未对拉环进行操作,也有可能由于该外力而在罐盖上形成开口。
另外,一般而言,在饮料罐所使用的罐盖上,在面板的表面形成有刻痕线,在罐盖上形成开口时,首先,通过沿刻痕线的面板的断裂而形成片部位,将该片状部位进一步向饮料罐内部侧弯曲。但是,若该片状部位的弯曲难以进行,则在形成开口时用户进行操作的作业性恐会恶化。
另外,一般而言,在饮料罐所使用的罐盖上,安装有拉环,该拉环由操作者拉起,从而形成成为饮用口的开口。在此,若进行拉环的拉起,则拉环成为从罐盖的表面突出的状态,所以通常在拉环的拉起操作之后,需要进行将拉环放平的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沿刻痕线的面板的断裂良好地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抑制即使用户未对拉环进行操作却在罐盖上形成了开口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使得由于沿刻痕线的面板的断裂而产生的片状部位的弯曲易于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实现在罐盖上形成开口时需要的对拉环的操作的简略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应用的罐盖,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于罐体的面板;第1刻痕线,其形成于所述面板、形成为U字状并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促进该面板的断裂;第2刻痕线,其形成于所述面板并连接于所述第1刻痕线,并且形成为从与该第1刻痕线的连接部朝向由该第1刻痕线包围的区域内,促进该面板的断裂;和拉环,其用于按压所述面板中位于形成为U字状的所述第1刻痕线的内侧的部分,使沿所述第2刻痕线和该第1刻痕线的该面板的断裂发生,对所述第1刻痕线的所述一端部付与有使该第1刻痕线接近该第1刻痕线的所述另一端部侧的曲率,对该第1刻痕线的该另一端部付与有使该第1刻痕线接近该一端部侧的曲率。
在此,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刻痕线以将所述拉环的中心线即沿该拉环的长边方向的中心线作为对称轴而线对称的形状形成。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刻痕线的所述一端部中的被付与有所述曲率的部分和该第1刻痕线的所述另一端部中的被付与有所述曲率的部分,在从设置有所述拉环的一侧观察所述面板的情况下,位于该拉环的背后。该情况下,与被付与有曲率的部位不位于拉环的背后、该部分露出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升罐盖的外观。
若从其他观点来理解,则本发明所应用的罐盖,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于罐体的面板;刻痕线,其形成于所述面板、形成为U字状并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促进该面板的断裂;和拉环,其用于按压所述面板中位于形成为U字状的所述刻痕线的内侧的部分,使沿该刻痕线的该面板的断裂发生,对所述刻痕线的所述一端部和所述另一端部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付与有使该刻痕线接近另一方的端部侧的曲率。
在此,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刻痕线的所述另一方的端部也付与有使该刻痕线接近所述一方的端部侧的曲率。该情况下,与仅对一方的端部付与有曲率的情况相比较,沿刻痕线的面板的断裂更为良好地进行。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第2刻痕线,该第2刻痕线连接于所述刻痕线,形成为从与该刻痕线的连接部朝向由该刻痕线包围的区域内。该情况下,能够使得在面板中的由刻痕线包围的区域内发生面板的断裂。
另外,在将本发明作为饮料罐来理解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应用的饮料罐,是具备收置有饮料的罐体和安装于该罐体的罐盖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具备:安装于所述罐体的面板;刻痕线,其形成于所述面板、形成为U字状并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促进该面板的断裂;和拉环,其用于按压所述面板中位于形成为U字状的所述刻痕线内侧的部分,使沿该刻痕线的该面板的断裂发生,对所述刻痕线的所述一端部和所述另一端部的至少一方的端部付与有使该刻痕线接近另一方端部侧的曲率。
本发明所应用的罐盖,一种罐盖,其特征在于,具备:面板,其具有第1面和位于该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安装于罐体的开口;拉环,其安装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1面,用于按压该面板的预先确定的地方;刻痕线,其形成在所述面板的所述第1面且形成为包围所述预先确定的地方,促进该面板的断裂;和凹陷加工部,其形成于所述面板中的由所述刻痕线包围的区域,并且在从所述第1面侧观察该面板的情况下,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拉环的背后,提高该区域的弯曲刚度,所述凹陷加工部是通过将模具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1面侧触压该面板而形成,伴随该凹陷加工部的形成而产生的突出部位于所述第2面侧。
在此,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第1面侧观察所述面板的情况下,所述凹陷加工部全部位于所述拉环的背后。该情况下,灰尘和/或尘埃不易蓄积于凹陷加工部的内部。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具备第2刻痕线,该第2刻痕线形成于由所述刻痕线包围的所述区域内,一端位于该被包围的该区域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刻痕线,所述凹陷加工部形成为槽状,并且形成为包围所述第2刻痕线的所述一端。该情况下,在从第2刻痕线的另一端侧朝向一端行进的面板的断裂在超过该一端的部分发生的情况下,能够使该断裂停止。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安装有所述拉环的安装部,位于由所述刻痕线包围的所述区域内,所述凹陷加工部形成为槽状,并且形成为包围所述安装部。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具备第2刻痕线,该第2刻痕线形成于由所述刻痕线包围的所述区域内,一端位于该被包围的该区域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刻痕线,在由所述刻痕线包围的所述区域内,设置有隔着所述第2刻痕线而相互相对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凹陷加工部形成为槽状,并具有位于所述第1区域内的一端部和位于所述第2区域内的另一端部,并且,形成为从该一端部朝向该另一端部行进,而且形成为在该行进时不与所述第2刻痕线相交而经过该第2刻痕线的所述一端的旁边而朝向该另一端部。该情况下,在从第2刻痕线的另一端侧朝向一端行进的面板的断裂在超过该一端的部分发生的情况下,能够使该断裂停止。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在将凹陷加工部设为第1凹陷加工部的情况下,在该第1凹陷加工部的外侧设置有第2凹陷加工部。该情况下,能够使面板的刚度提升。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第2凹陷加工部形成为包围所述拉环的周围,进一步伴随该第2凹陷加工部的形成而产生的突起部位于所述第1面侧。该情况下,不仅能够使面板的刚度提升,还能够保持附设于罐盖的拉环的位置并抑制开口时拉环旋转。
若从其他观点来理解,则本发明所应用的罐盖,其特征在于,具备:面板,其具有第1面和位于该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安装于罐体的开口;拉环,其安装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1面,用于按压该面板的预先确定的地方;刻痕线,其形成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1面且形成为包围所述预先确定的地方,促进该面板的断裂;和凹陷加工部,其形成于所述面板中的由所述刻痕线包围的区域,提高该区域的弯曲刚度,所述凹陷加工部是通过将模具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1面侧触压该面板而形成的,伴随该凹陷加工部的形成而产生的突出部位于所述第2面侧。
另外,在将本发明作为饮料罐理解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应用的饮料罐是收置有饮料的罐体和安装于该罐体的罐盖的饮料罐,所述罐盖是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罐盖。
本发明所应用的罐盖,其特征在于,具备:面板,其具有外周缘并安装于罐体的开口;刻痕线,其促进该面板的断裂并具备U字状部位,该U字状部位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并形成为朝向所述面板的所述外周缘侧鼓出,在该外周缘侧具有顶部;和拉环,其安装于所述面板中的位于由所述U字状部位包围的被围区域内的被安装部,沿从该U字状部位的所述顶部侧朝向该面板的中心部侧的一方向配置,用于对该面板中的该被围区域内进行按压,并且在该按压时,按压与该一方向正交且经过该被安装部的假想线的该顶部所处的一侧,在所述刻痕线进一步设置有下述部位,该部位是连接于所述U字状部位的所述一端部和所述另一端部中的一方的端部,并以与该一方的端部与连接部为起点而朝向另一方的端部侧延伸的部位。
在此,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一方的端部为起点而朝向所述另一方的端部侧延伸的所述部位设置为,到达超过延伸经过所述顶部和所述被安装部的直线的地方。该情况下,能够使由于沿刻痕线的面板的断裂而产生的片状部位中需要弯曲的部分的长度进一步变短,能够以更小的力来弯曲片状的部位。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设置有第2刻痕线,该第2刻痕线连接于所述刻痕线的所述U字状部位,并且从连接于该U字状部位的地方朝向所述被围区域内,所述第2刻痕线连接于所述U字状部位中的位于所述另一方的端部与所述顶部之间的部位。该情况下,与第2刻痕线连接于U字状部位中的位于一方的端部与顶部之间的部位来的情况相比较,沿刻痕线的面板的断裂更为可靠地发生。
另外,在将本发明作为饮料罐理解的情况下,本发明所提供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具备收置有饮料的罐体和安装于该罐体的开口的罐盖,所述罐盖具备:面板,其具有外周缘并安装于所述罐体的开口;刻痕线,其促进该面板的断裂并具备U字状部位,该U字状部位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并形成为朝向所述面板的所述外周缘侧鼓出,在该外周缘侧具有顶部;和拉环,其安装于所述面板中的位于由所述U字状部位包围的被围区域内的被安装部,沿从该U字状部位的所述顶部侧朝向该面板的中心部侧的一方向配置,用于对该面板中的该被围区域内进行按压,并且在该按压时,按压与该一方向正交且经过该被安装部的假想线的该顶部所处的一侧,在所述刻痕线进一步设置有下述部位,该部位是连接于所述U字状部位的所述一端部和所述另一端部中的一方的端部,并以与该一方的端部的连接部为起点朝向另一方的端部侧延伸的部位。
本发明所应用的罐盖,其特征在于,具备:面板,其安装于罐体的开口;拉环,其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位于该一端部与该另一端部之间的部位由铆钉固定于所述面板,并用该另一端部按压该面板的预先确定的按压处;和刻痕线,其是形成于所述面板的刻痕线,具有经过所述拉环的一方的旁边而朝向该拉环的所述一端部侧的第1部位、经过该拉环的另一方的旁边而朝向该拉环的该一端部侧的第2部位和在该拉环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将该第1部位与该第2部位连接且形成为经过该拉环的外周缘的外侧的第3部位,朝向所述一端部侧的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分别形成为,到达超过该一端部的地方、该一端部所处的地方和位于该一端部的旁边的地方中的任一地方。
在此,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中的一方的部位形成为,具有曲率并在中途改变行进方向而朝向另一方的部位,或者,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中的一方的部位形成为,具有曲率并在中途改变行进方向而朝向另一方的部位,该另一方的部位形成为,具有曲率并在中途改变行进方向而朝向该一方的部位。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安装于所述面板的一方的面和另一方的面中的该一方的面侧,通过所述刻痕线上的所述面板的断裂,产生由该面板的一部分构成且形成为舌片状的舌片状部位,所述舌片状部位通过操作者对所述拉环的操作而向所述面板的所述另一方的面侧弯曲,所述拉环与所述舌片状部位一起移动,向所述面板的所述另一方的面侧移动。该情况下,能够使由于拉环的制造工序而在拉环上产生的突起进入罐主体的内部。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环移动到所述面板的所述另一方的面侧的状态下,该拉环的所述一端部不位于该另一方的面侧而位于所述一方的面侧。该情况下,对拉环进行操作的操作者的手指不易进入罐主体的内部。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的所述按压处设置有朝向所述拉环侧突出的突起。该情况下,面板的断裂容易发生在刻痕线上。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环的所述另一端部设置有朝向所述面板侧突出的突起。该情况下,面板的断裂容易发生在刻痕线上。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中设置有所述刻痕线的所述第3部位的地方,其壁厚比该面板的其他地方小。该情况下,面板的断裂容易发生在刻痕线上。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第2刻痕线,该第2刻痕线形成为经过所述面板的所述按压处与所述铆钉之间,而且连接于所述刻痕线。该情况下,与未形成第2刻痕线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拉环的操作载荷。
另外,在将本发明作为饮料罐理解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应用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具备收置有饮料的罐体和安装于该罐体的开口的罐盖,所述罐盖具备:面板,其安装于罐体的开口;拉环,其具有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位于该一端部与该另一端部之前的部位由铆钉固定于所述面板,并用该另一端部按压该面板的预先确定的按压处;和刻痕线,其是形成于所述面板的刻痕线,具有经过所述拉环的一方的旁边而朝向该拉环的所述一端部侧的第1部位、经过该拉环的另一方的旁边而朝向该拉环的该一端部侧的第2部位和在该拉环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将该第1部位与该第2部位连接且形成为经过该拉环的外周缘的外侧的第3部位,朝向所述一端部侧的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分别形成为,到达超过该一端部的地方、该一端部所处的地方和位于该一端部的旁边的地方中的任一地方。
在此,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刻痕线上的所述面板的断裂,产生由该面板的一部分构成且形成为舌片状的舌片状部位,所述舌片状部位通过操作者对所述拉环的操作而进入所述饮料罐的内部,所述拉环与所述舌片状部位一起移动并进入所述饮料罐的内部。该情况下,能够使由于拉环的制造工序而在拉环上产生的突起进入饮料罐的内部。
另外,也可以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环进入所述饮料罐的内部的状态下,该拉环的所述一端部不进入该饮料罐的内部而位于该饮料罐的外部。该情况下,对拉环进行操作的操作者的手指不易进入饮料罐的内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得沿刻痕线的面板的断裂良好地进行。
根据本发明,还能够抑制即使用户未进行对拉环的操作却在罐盖上形成了开口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还能够使由于沿刻痕线的面板的断裂而产生的片状部位的弯曲容易进行。
根据本发明,还能够实现在罐盖上形成开口时需要的对拉环的操作的简略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应用的饮料罐的俯视图。
图2(A)~(D)是用于对拉环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安装拉环前的罐盖的主视图。
图4(A)~(F)是示出拉环被操作时的罐盖的状态的图。
图5是用于对面板的断裂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7是示出罐盖的比较例的图。
图8(A)~(D)是示出罐盖的变形例的图。
图9是示出罐盖的比较例的图。
图10是饮料罐的俯视图。
图11(A)~(D)是用于对拉环进行说明的图。
图12-1(A)、(B)是对安装拉环前的罐盖进行说明的图。
图12-2(A)、(B)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2-3(A)、(B)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3(A)~(F)是示出拉环被操作时的罐盖的状态的图。
图14-1是用于对面板的断裂进行说明的图。
图14-2是示出罐盖的其他形态的图。
图15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6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7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18是饮料罐的俯视图。
图19(A)~(D)是用于对拉环进行说明的图。
图20(A)、(B)是对安装拉环前的罐盖进行说明的图。
图21(A)~(F)是示出拉环被操作时的罐盖的状态的图。
图22-1是用于对面板的断裂进行说明的图。
图22-2是示出罐盖的其他形态的图。
图23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24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25(A)、(B)是本实施方式所应用的饮料罐的俯视图和侧面图。
图26是安装拉环前的罐盖的主视图。
图27(A)、(B)、(C)是示出拉环由操作者操作时的各部分的运动的图。
图28是对拉环的制造工序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29是对拉环的制造工序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30(A)、(B)、(C)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31(A)、(B)、(C)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32(A)~(G)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33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图34是示出罐盖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应用的饮料罐100的俯视图。如该图所示,该饮料罐100具有:容器主体(罐体)200,其在上部具有开口并且在下部具有底部,且形成为筒状;和罐盖300,其安装于容器主体200的开口且封堵该开口。此外,在饮料罐100的内部收置有清凉饮料、碳酸饮料、酒精饮料等饮料。
罐盖300具有面板400,该面板400为圆板状作为基板发挥功能且安装于容器主体200。另外,在罐盖300安装有由用户操作的拉环500。拉环500,通过由用户操作一方的端部(图中的上端部)(通过被抬起),而将另一方的端部(顶端部)按压到面板400中的预先确定的地方(详情后述)并按压面板400。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拉环500的图中上端部称为被操作部505,将拉环500的图中下端部称为顶端部510。
拉环500由在偏离面板400的中央部的位置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若补充说明,则拉环500由以相对于面板400偏心的状态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进一步,拉环500的位于被操作部505与顶端部510之前的部位,由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拉环500由在偏离面板400的中央部的位置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的情况为一例进行说明,但是拉环500也可以由在面板400的中央部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顶端部510形成为圆弧状的拉环500进行例示,但是拉环500也可以形成为矩形状,该情况下,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成为直线状。
参照图2(A)~(D)(用于对拉环500进行说明的图),进一步对拉环500进行说明。
此外,该图(A)是拉环500的主视图,该图(B)是从该图(A)的箭头ⅡB方向观察拉环500的情况下的图。另外,该图(C)是示出拉环500的里面的图。另外,该图(D)是从该图(A)的箭头ⅡD方向观察拉环500的情况下的图。
如该图(A)所示,拉环500具有形成为板状且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拉环主体部52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该图(D)所示,对该拉环主体部520的外周缘实施弯曲加工(卷曲加工),成为拉环主体部520的外周缘向内侧卷曲的状态。若补充说明,则在拉环主体部520的四周设置的边缘部形成有卷曲部。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的弯曲刚度得到提升。进一步,如该图(A)所示,在拉环500的与设置有顶端部51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被操作部505侧),形成有供用户的手指钩挂的贯通孔(手指孔)530。另外,在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侧,形成有供在面板400设置的突出部420(后述)插入的插入孔540。进一步,在插入孔540周围设置有形成为U字状且贯通拉环主体部520的贯通部560。
进一步,在拉环主体部520的四周设置的4个卷曲部中沿拉环500的长边方向设置的卷曲部,形成有第1缝隙521。另外,在4个卷曲部中沿拉环500的长边方向设置的另一个卷曲部,形成有第2缝隙522。进一步,在拉环主体部520中位于第1缝隙521与第2缝隙522之间的部位,形成有沿拉环500的短边方向的槽523。
在此,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另外,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沿拉环500的宽度方向设置。另外,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配置在插入孔540与贯通孔530之间。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形成了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形成有该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的部分的刚度(弯曲刚度)降低。
因此,如图2(B)所示,若对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侧施加载荷,则拉环500会折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缝隙521与第2缝隙522之间形成有槽523而使该部分的刚度降低,但是不限于这样的槽,例如可以通过实施弯曲加工来使刚度降低。另外,槽523不一定是必需的,槽523也可以省略。此外,在将沿与图2(B)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的载荷施加于被操作部505的情况下(将图中沿左方向作用的载荷施加于被操作部505的情况下),由第1缝隙521等分成二个的面(拉环500中位于第1缝隙521等的两旁的部分)相互对峙,防止拉环500折弯。
图3是安装拉环500前的罐盖300的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罐盖300具备形成为圆板状的面板400。该面板400具有实施弯曲加工而成的外周缘41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外周缘410与容器主体200(参照图1)的上边缘部(未图示)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对该外周缘410和上边缘部实施所谓卷曲接缝加工。由此,罐盖300(面板400)被固定于容器主体200的上边缘部。
进一步,在罐盖300形成有突出部(接头)420,在拉环500被固定于面板400时该突出部420被压变形而成为上述铆钉900(参照图1)。该突出部420设置在偏离面板400的中心部CP的地方。另外,在面板400的表面形成有U字状第1刻痕线430。
第1刻痕线430由在面板400表面形成的槽构成,起到对面板400的断裂(后述)进行诱导的作用。若补充说明,则第1刻痕线430可以理解为预定面板400的断裂的断裂预定线。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1刻痕线430具有促进断裂的作用,使得通过拉环500按压面板400而发生的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在面板400的预先确定的地方。
在此,第1刻痕线430形成为从面板400的中心部侧向面板400的外周缘410侧鼓出,从正面观察面板400的情况下的形状为U字状。进一步,第1刻痕线430在面板400的中心部CP侧具有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在面板400的外周缘410侧具有顶部433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400中的由拉环500按压的区域RA位于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内。
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配置在隔着拉环500的中心线CL(沿拉环500的长边方向的中心线)(还参照图1)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图中为左侧区域)侧。另一方面,另一端部432配置在隔着中心线CL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另一个区域(图中为右侧区域)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刻痕线430形成为,以拉环500的中心线CL为对称轴而线对称。
进一步,通过以相互分离的状态设置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从而在面板400中的一端部431与另一端部432之间设置有未形成第1刻痕线430的不连续部。通过设置该不连续部,从而成为后述的舌片部不脱离面板400而舌片部保持安装于面板400的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拉环500的中心线CL经过面板400的中心部CP和在面板400形成的突出部4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假定了第1假想线KL1的情况下,上述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位置比该第1假想线KL1靠面板400的中心部CP侧,该第1假想线KL1是与上述中心线CL正交且经过突出部420(铆钉900)的假想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顶部433A位于隔着第2假想线KL2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位于另一个区域内,该第2假想线KL2是与中心线CL正交且经过面板400的中心部CP的假想线。
进一步,成为铆钉900的突出部420设置于如下部位,该部位是面板400中的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且位置比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靠顶部433A侧的部位。另外,如图3所示,第1刻痕线430具有弯曲部433。该弯曲部433将一端部431与另一端部432连结,并且向设置有突出部420的一侧鼓出且经过比突出部420靠面板400的外周缘410侧的位置。另外,弯曲部433在与中心线CL相交的地方具有顶部433A。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用户对拉环500进行操作,从而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受拉环500按压,面板400在形成有第1刻痕线430的地方断裂(详情后述)。由此,形成有第1刻痕线430的区域成为舌片状,而且,该区域朝向饮料罐100内部折弯。由此,在饮料罐100上形成起到作为饮用口的作用的开口。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以下,有时将通过在第1刻痕线430上发生的断裂而形成的上述舌片状的部位称为舌片部。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板400的表面形成有第2刻痕线450。该第2刻痕线450也由在面板400的表面形成的槽构成,起到对面板400的断裂进行诱导的作用。第2刻痕线450设置在隔着第1假想线KL1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设置有顶部433A(第1刻痕线430的顶部433A)的区域内。
另外,第2刻痕线450具有一端部451和另一端部452。在此,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的弯曲部43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刻痕线在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相连接的地方发生分支。
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相对于第1刻痕线430的弯曲部433中的位于中心线CL与第1假想线KL1之间的部位连接。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中的位于顶部433A与另一端部432之间的部位。另外,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中除设置有顶部433A的地方以外的地方。
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设置于中心线CL与第1刻痕线430交叉的交叉处KP以外的地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刻痕线450设置为从与第1刻痕线430的连接部朝向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以与中心线CL正交的关系配置的第1假想线KL1靠设置有上述交叉处KP的一侧,设置有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以与中心线CL正交的关系配置的第1假想线KL1靠区域RA所处的一侧,设置有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距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的距离,比连接部距第1刻痕线430的另一端部432的距离远。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1刻痕线430中的位于一端部431与上述连接部之间的部位的长度,比第1刻痕线430中的位于另一端部432与上述连接部之间的部位的长度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2刻痕线450形成为从面板400的中央部侧朝向图中右下方向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第2刻痕线450也可以形成为朝向图中左下方向。该情况下,第2刻痕线450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中的位于顶部433A与一端部431之间的部位。
进一步,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设置在突出部420附近。另外,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配置在隔着中心线CL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侧,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配置在这二个区域中的另一个区域侧。进一步,第2刻痕线450具有从另一端部452朝向突出部420的直线部453。另外,第2刻痕线450具有弯曲部454,该弯曲部454连接于直线部453,并且在与形成为圆柱状的突出部420之间有距离地配置而且形成为沿突出部420的外周缘。
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形成在突出部420与第1刻痕线430之间。详细而言,形成在第1刻痕线430的顶部433A与突出部420之间。若补充说明,则在中心线CL上,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配置在突出部420与第1刻痕线430之间。
另外,弯曲部454设置为,经过面板400中的受拉环500按压的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刻痕线450设置为,经过比上述区域RA靠设置有突出部420(铆钉900)的一侧,并且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
另外,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设置为与中心线CL交叉。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本实施方式的第2刻痕线450,在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后,沿与中心线CL交叉的方向行进并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沿与中心线CL交叉的方向且朝向第1刻痕线430行进的第2刻痕线450经过区域RA的旁边。另外,第2刻痕线450在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后,以逐渐远离第1假想线KL1的方式行进并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
在此,参照图4(A)~(F)(示出拉环500被操作时的罐盖300的状态的图),关于罐盖300进一步进行说明。此外,在图4(A)~(F)的各个图中,图示了从正面观察罐盖300的情况下的罐盖300的状态和从侧方观察罐盖300的情况下的罐盖300的状态这两个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后端部)(参照图1)由用户抬起,则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按压位于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与第1刻痕线430的顶部433A之间的区域RA(参照图3)。而且,若区域RA进一步受拉环500按压,则面板400首先在设置为经过该区域RA与铆钉900(突出部420)之间的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断裂(参照图4(B))。
之后,面板400的断裂沿第2刻痕线450行进,如图4(C)所述,面板400断裂至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之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D)所示,从连接部朝向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的面板400的断裂以及从连接部朝向第1刻痕线430的另一端部432的面板400的断裂行进。
之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用户将拉环500朝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方向压入。由此,如图4(E)所示,面板400的断裂进一步行进至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由此,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成为舌片部。另外,舌片部在舌片部的根部(位于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与另一端部432之间的地方)折弯,舌片部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
由此,在饮料罐100上形成作为饮用口发挥功能的开口。之后,由用户进行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侧的操作,如图4(F)所示,拉环500被折弯。由此,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侧变得沿罐盖300的面板400。该情况下,被操作部505侧的突出消失,饮用时的麻烦感减轻。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这样折弯,从而拉环500的顶端部510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的状态得以维持。若补充说明,则即使将立起来了的拉环500放平使其沿面板400,拉环500的顶端部510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的状态也得以维持。由此,所形成的开口由拉环500的顶端部510堵塞的情况得到抑制,开口变得更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折弯的拉环500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可以使用不发生折弯的拉环500。此外,该情况下,优选,采用减小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突出量的对策。
在此,关于在第1刻痕线430和第2刻痕线450上发生的面板400的断裂,参照图5(用于对面板400的断裂进行说明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若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由用户抬起,则位于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与第1刻痕线430的顶部433A之间的区域RA(参照图3)受拉环500按压。由此,面板400首先在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参照图5)断裂。
之后,面板400的断裂沿第2刻痕线450行进,面板400断裂至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之后,面板400在第1刻痕线430上断裂。具体而言,面板400的断裂在第1刻痕线430中用符号4C示出的区域发生。
若详细地进行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被按到区域RA上,区域RA被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方向按压,此时,突出部420由拉环500向饮料罐100的外侧方向(图5中的纸面的跟前侧方向)牵拉。由此,图5中用符号4B示出的部位向饮料罐100的外侧方向被牵拉。其结果,对用符号4C示出的区域作用剪切力,面板400在该用符号4C示出的区域断裂。若补充说明,则面板400在第1刻痕线430中位置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侧的部位断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针对区域RA的按压持续,面板400中用符号4A示出的部位通过该按压被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方向按压。由此,对用符号4D示出的区域作用剪切力,面板400在该用符号4D示出的区域断裂。若补充说明,则面板400在第1刻痕线430中位置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侧的部位断裂。
之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用户将拉环500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方向压入,由此,面板400的断裂在第1刻痕线430上进一步发生。具体而言,面板400在图中用符号4E示出的区域和图中用符号4F示出的区域这二个区域断裂。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舌片部在舌片部的根部(第1刻痕线430的位于一端部431与另一端部432之间的地方)折弯。由此,舌片部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在饮料罐100上形成开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在第1刻痕线430上时,面板400的断裂首先发生在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一侧(用符号4C示出的区域),面板400的断裂接着发生在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一侧(用符号4D示出的区域)。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对拉环500进行操作时的操作载荷变小。
在此,例如,在面板400的断裂同时发生在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一侧和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一侧这两侧的情况下,面板400的断裂会在两处同时发生。该情况下,就必须对拉环500施加两处断裂所需的操作载荷,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400的断裂首先在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一侧发生,面板400的断裂接着在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一侧发生。该情况下,仅对拉环500施加一处断裂所需的操作载荷即可,与面板400在两处同时断裂的情况相比较,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小。
此外,上述中,对面板400的断裂首先在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一侧发生,面板400的断裂接着在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一侧发生的情况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该断裂的形态是一例,根据面板400的壁厚、第1刻痕线430的形状、第2刻痕线450的形状和拉环500的形状等,面板400的断裂首先在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一侧发生,面板400的断裂接着在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一侧发生。
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上述连接部设置于从中心线CL偏离的地方,使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减小。在此,例如,在上述连接部位于中心线CL上的情况下,从连接部朝向一端部431的面板400的断裂和从连接部朝向另一端部432的面板400的断裂容易在同一定时发生。该情况下,成为面板400的断裂在两处同时发生的状态,与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在一处的情况相比较,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
此外,在上述中省略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槽600设置在第1刻痕线430的位于一端部431与另一端部432之间的区域(成为舌片部的根部的部分)。该槽600形成为,从设置有一端部431的一侧朝向设置有另一端部432的一侧。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舌片部的折弯变得易于发生。此外,槽600不一定是必需的,槽600也可以省略。另外,槽不限于直线状也可以付与曲率而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虽然例示了第2刻痕线450设置为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的情况,但是第2刻痕线450的配置形态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以如图6(示出罐盖3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所示,设置不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的第2刻痕线450。进一步,第2刻痕线450的形状也不受特别限定,也可以对第2刻痕线450付与曲率。
在此,再度参照图3,关于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第1刻痕线430以朝向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内的方式向内卷曲,第1刻痕线430随着接近其终端而接近拉环500的中心线CL。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面板400的断裂朝向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而发生,但若第1刻痕线430分别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卷曲,则第1刻痕线430的行进方向在该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急剧变化。而且,该情况下,面板400的断裂在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停止。
在此,例如,如图9(示出罐盖300的比较例的图)所示,若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不卷曲、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形成为直线状,则面板400的断裂变得在超过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的地方(位于第1刻痕线430的延长线上的地方、未预定断裂的地方)也容易发生。
图7是示出罐盖300的比较例的图。
在该比较例中,如该图所示,在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第1刻痕线430以朝向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外的方式向外卷曲,第1刻痕线430随着朝向其终端而远离拉环500的中心线CL。
在此,在该比较例中,也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第1刻痕线430的行进方向在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急剧变化,由此,面板400的断裂在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停止。另一方面,在该比较例中,区域RA与第1刻痕线430的分离距离,随着朝向第1刻痕线430的终端而变大。
该情况下,越接近第1刻痕线430的终端,作用于区域RA的来自拉环500的载荷越难以作用于第1刻痕线430。该情况下,越接近第1刻痕线430的终端,第1刻痕线430上的面板400的断裂越难以发生。而且,在该情况下,所形成的开口恐会变小。另外,即使在要使开口变大的情况下,拉环500的操作载荷也会变大。
此外,该情况下的开口的大小,与其说其表示开口面积,不如说其表示在开口形成时被压入罐内方向的第1刻痕线430内侧的部位即开口片(舌片部)的屈曲角度。在开口片的屈曲角度小的情况下,在饮料经过开口片所处的地方时作用于饮料的阻力变大,所以罐内的饮料变得难以排出,在屈曲角度大的情况下,该阻力变小,变得易于排出。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说明了的那样,第1刻痕线430内向卷曲。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被付与使第1刻痕线430接近另一端部432侧的曲率。另外,第1刻痕线430的另一端部432也被付与使第1刻痕线430接近一端部431侧的曲率。
该情况下,区域RA与第1刻痕线430的分离距离随着接近第1刻痕线430的终端而变大的情况得到抑制。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与上述比较例相比较,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位于更接近拉环500的中心线CL的地方。
而且,该情况下,与上述比较例相比较,来自拉环500的载荷变得易于作用于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与上述比较例相比较,面板400的断裂变得易于发生至更接近终端的地方。而且,该情况下,所形成的开口成为更大的开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比较例相比较,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处的面板400的断裂变得易于发生,结果,与比较例相比较,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小。若补充说明,则在比较例和本实施方式中要形成同样大小的开口时,本实施方式中的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得比比较例中的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对在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这两方付与了向内的卷曲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不对两方付与卷曲而仅对一方付与卷曲。
图8是示出罐盖300的变形例的图。
第1刻痕线430的形状不限于上述说明了的形状,也可以设为以下这样的形状。
例如,如图8(A)所示,也可以在朝向第1刻痕线430的终端的途中将第1刻痕线430弯曲,将位置比该弯曲部分靠终端的部分形成为直线状且朝向中心线CL。
若补充说明,则在本例中,在一端部431第1刻痕线430被付与使第1刻痕线430接近另一端部432侧的曲率,但是不将该曲率付与部分作为终端,而是将其进一步伸展使其被附加朝向中心线CL呈直线状的刻痕线,之后到达终端。另外,在另一端部432,第1刻痕线430也被付与使第1刻痕线430接近一端部431侧的曲率,但是不将该曲率付与部分作为终端,而是将其进一步伸展使得其被附加朝向中心线CL呈直线状的刻痕线,之后到达终端。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也可以对一方的终端和另一方的终端这两个终端付与曲率并使一方的终端和另一方的终端相互接近。
接下来,若对图8(B)所示的形态进行说明,则在该图8(B)所示的形态中,如该图所示,对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付与例如向内且4分之1周长的圆弧。
另外,在该图(C)所示的例子中,在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侧,在第1刻痕线430的中途将第1刻痕线430弯曲,将位置比弯曲部分靠终端的部分形成为直线状且使其朝向中心线CL。另一方面,与该图(B)同样,对第1刻痕线430的另一端部432侧付与向内且4分之1周长的圆弧。此外,在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侧,使朝向中心线CL的直线状部分延伸至超过中心线CL的地方。
另外,在该图(D)所示的例子中,与该图(C)所示的形态同样,在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侧,在第1刻痕线430的中途将第1刻痕线430弯曲,将位置比该弯曲部分靠终端的部分形成为直线状且朝向中心线CL。
进一步,在该例子中,直线状部分的顶端部卷曲,在该顶端部,随着朝向第1刻痕线430的终端,第1刻痕线430接近区域RA。另外,在第1刻痕线430的另一端部432侧付与向内且约2分之1周长的圆弧。另外,在另一端部432侧,第1刻痕线430延伸至与该图(B)、(C)所示的形态相比更接近中心线CL的位置。
在此,在该图(C)所示的例子中,面板400恐会断裂超过直线状部分的顶端部(一端部431侧的第1刻痕线430的终端),而在该图(D)所示的例子中,直线状部分的顶端部卷曲,超过顶端部的面板400的断裂变得不易发生。另外,在该图(D)所示的结构例中,直线状部分的顶端部以接近区域RA的方式卷曲,由此,与向离开区域RA的方向卷曲的情况相比较,面板400的断裂变得容易发生至更接近一端部431的终端的地方。
进一步,在上述省略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1刻痕线430的一端部431中的卷曲部分(被付与曲率了的部分)和第1刻痕线430的另一端部432中的卷曲部分(被付与了曲率的部分)位于拉环500的背后。
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安装有拉环500的一侧观察面板400的情况下,上述卷曲部分位于拉环500的背后。该情况下,使得卷曲部分被拉环500遮蔽。而且,该情况下,外观成为更简洁的形状,外观(美感)提升。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关于本发明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0是本实施方式所应用的饮料罐100的俯视图。如该图所示,该饮料罐100具有:容器主体(罐体)200,其在上部具有开口并且在下部具有底部,且形成为筒状;和罐盖300,其安装于容器主体200的开口且封堵该开口。此外,在饮料罐100的内部收置有清凉饮料、碳酸饮料、酒精饮料等饮料。
罐盖300具有面板400,该面板400为圆板状作为基板发挥功能且安装于容器主体200。另外,在罐盖300安装有由用户操作的拉环500。拉环500,通过由用户操作一方的端部(图中的上端部)(通过被抬起),而将另一方的端部(顶端部)按压到面板400中的预先确定的地方(详情后述)并按压面板400。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拉环500的图中上端部称为被操作部505,将拉环500的图中下端部称为顶端部510。
拉环500由在偏离面板400的中央部的位置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若补充说明,则拉环500由以相对于面板400偏心的状态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进一步,拉环500的位于被操作部505与顶端部510之间的部位由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拉环500由在偏离面板400的中央部的位置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的情况为一例进行说明,但是拉环500也可以由在面板400的中央部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顶端部510形成为圆弧状的拉环500进行例示,但是拉环500也可以形成为矩形状,该情况下,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成为直线状。
参照图11(A)~(D)(用于对拉环500进行说明的图),进一步对拉环500进行说明。
此外,该图(A)是拉环500的主视图,该图(B)是从该图(A)的箭头ⅥB方向观察拉环500的情况下的图。另外,该图(C)是示出拉环500的里面的图。另外,该图(D)是从该图(A)的箭头ⅥD方向观察拉环500的情况下的图。
如该图(A)所示,拉环500具有形成为板状且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拉环主体部52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该图(D)所示,对该拉环主体部520的外周缘实施弯曲加工(卷曲加工),成为拉环主体部520的外周缘向内侧卷曲的状态。若补充说明,则在拉环主体部520的四方设置的边缘部形成有卷曲部。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的弯曲刚度得到提升。进一步,如该图(A)所示,在拉环500的与设置有顶端部51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被操作部505侧),形成有供用户的手指钩挂的贯通孔(手指孔)530。另外,在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侧,形成有供在面板400设置的突出部420(后述)插入的插入孔540。进一步,在插入孔540周围设置有形成为U字状且贯通拉环主体部520的贯通部560。
进一步,在拉环主体部520的四周设置的4个卷曲部中沿拉环500的长边方向设置的卷曲部,形成有第1缝隙521。另外,在4个卷曲部中沿拉环500的长边方向设置的另一个卷曲部,形成有第2缝隙522。进一步,在拉环主体部520中位于第1缝隙521与第2缝隙522之间的部位,形成有沿拉环500的短边方向的槽523。
在此,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另外,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沿拉环500的宽度方向设置。另外,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配置在插入孔540与贯通孔530之间。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形成了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形成有该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的部分的刚度(弯曲刚度)降低。
因此,如图11(B)所示,若对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侧施加载荷则拉环500会折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缝隙521与第2缝隙522之间形成有槽523而使该部分的刚度降低,但是不限于这样的槽,例如可以通过实施弯曲加工来使刚度降低。另外,槽523不一定是必需的,槽523也可以省略。
此外,在将沿与图11(B)所示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的载荷施加于被操作部505的情况下(将图中沿左方向作用的载荷施加于被操作部505的情况下),拉环500由第1缝隙521等分所形成且相互对峙的二个部位(拉环500中位于第1缝隙521等的两旁的部分)相互碰撞,防止拉环500折弯。
图12-1(A)、(B)是对安装拉环500前的罐盖300进行说明的图。此外,该图(A)是主视图,该图(B)是该图(A)中的Ⅶ1B-Ⅶ1B线剖视图。
如图12-1(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罐盖300具备形成为圆板状的面板400。该面板400由板材形成,具有第1面401,并且在与该第1面401相反一侧具有第2面402(参照图12-1(B))。
进一步,如图12-1(A)所示,面板400具有实施弯曲加工而成的外周缘41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外周缘410与容器主体200(参照图10)的上边缘部(未图示)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对该外周缘410和上边缘部实施所谓卷曲接缝加工。由此,罐盖300(面板400)被固定于容器主体200的上边缘部。
进一步,在罐盖300的第1面401侧形成有突出部(接头)420,在拉环500被固定于面板400该突出部420被压变形而成为上述铆钉900(参照图10)。该突出部420设置在偏离面板400的中心部CP的地方。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板400的表面形成有第1刻痕线430。
第1刻痕线430由在面板400表面形成的槽构成,起到对面板400的断裂(后述)进行诱导的作用。若补充说明,则第1刻痕线430可以理解为预定面板400的断裂的断裂预定线。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1刻痕线430具有促进断裂的作用,使得通过拉环500按压面板400而发生的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在面板400的预先确定的地方。
在此,在第1刻痕线430设置有形成为U字状的U字状部430A和连接于该U字状部430A的直线部430B。
U字状部430A形成为从面板400的中心部侧向板400的外周缘410侧鼓出,从正面观察面板400的情况下的形状为U字状。进一步,U字状部430A在面板400的中心部CP侧具有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在面板400的外周缘410侧具有顶部433A。
直线部430B连接于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形成为以与一端部431的连接部为起点进一步朝向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延伸。若补充说明,则直线部430B形成为,以与一端部431的连接部为起点朝向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侧。进一步,直线部430B具有位于图中左侧且连接于一端部431的左端部491和位于图中右侧且配置于另一端部432附近的右端部49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和直线部430B的右端部492卷曲,使得超过另一端部432的面板400的断裂和超过右端部492的面板400的断裂得到抑制。在不这样卷曲而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下,面板400恐会在超过另一端部432的地方还有超过右端部492的地方开裂,并发生面板400的断裂。若补充说明,则面板400的断裂恐会发生在另一端部432的图中上方还有右端部492的图中右方。
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配置在隔着拉环500的中心线CL(沿拉环50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还参照图10)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图中为左侧区域)侧。另一方面,另一端部432配置在隔着中心线CL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另一个区域(图中为右侧区域)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U字状部430A形成为,以拉环500的中心线CL为对称轴而线对称。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相互分离的状态设置直线部430B的右端部492和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从而在右端部492与另一端部432之间设置有未形成第1刻痕线430的不连续部。通过设置该不连续部,从而成为后述的舌片部不脱离面板400而舌片部保持安装于面板400的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1所示,拉环500的中心线CL经过面板400的中心部CP和在面板400形成的突出部4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假定了第1假想线KL1的情况下,上述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位置比该第1假想线KL1靠面板400的中心部CP侧,该第1假想线KL1是与上述中心线CL正交且经过突出部420(铆钉900)的假想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1所示,顶部433A位于隔着第2假想线KL2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位于另一个区域内,该第2假想线KL2是与中心线CL正交且经过面板400的中心部CP的假想线。
进一步,成为铆钉900的突出部420设置于面板400中的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部位。另外,如图12-1所示,在U字状部430A设置有弯曲部433。该弯曲部433向面板400的外周缘410侧鼓出,并且经过比突出部420靠面板400的外周缘410侧的位置。另外,弯曲部433在与中心线CL相交的地方具有顶部433A。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用户对拉环500进行操作,从而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受拉环500按压,面板400在形成有第1刻痕线430的地方断裂(详情后述)。由此,形成有第1刻痕线430的区域成为舌片状,而且,该区域朝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折弯。由此,在饮料罐100上形成起到作为饮用口的作用的开口。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以下,有时将通过在第1刻痕线430上发生的断裂而形成的上述舌片状的部位称为舌片部。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板400的表面形成有第2刻痕线450。该第2刻痕线450也由在面板400的表面形成的槽构成,起到对面板400的断裂进行诱导的作用。第2刻痕线450设置在隔着第1假想线KL1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设置有顶部433A(U字状部430A的顶部433A)的区域内。
另外,第2刻痕线450具有一端部451和另一端部452。在此,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连接在设置于第1刻痕线430的弯曲部43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刻痕线在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相连接的地方发生分支。
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相对于第1刻痕线430的弯曲部433中的位于中心线CL与第1假想线KL1之间的部位连接。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中的位于顶部433A与另一端部432之间的部位。另外,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中除设置有顶部433A的地方以外的地方。
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设置于中心线CL与U字状部430A交叉的交叉处KP以外的地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刻痕线450设置为从与第1刻痕线430的连接部朝向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以与中心线CL正交的关系配置的第1假想线KL1靠设置有上述交叉处KP的一侧,设置有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以与中心线CL正交的关系配置的第1假想线KL1靠区域RA所处的一侧,设置有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400中的区域RA的部分受拉环500按压,而在比第1假想线KL1靠该受按压的部分所处的一侧,设置有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区域RA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距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的距离,比连接部距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的距离远。若进一步进行说明,U字状部430A的位于一端部431与上述连接部之间的部位的长度,比U字状部430A的位于另一端部432与上述连接部之间的部位的长度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2刻痕线450形成为从面板400的中央部侧朝向图中右下方向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第2刻痕线450也可以形成为朝向图中左下方向。该情况下,第2刻痕线450连接于U字状部430A的位于顶部433A与一端部431之间的部位。
进一步,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设置在突出部420附近。另外,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配置在隔着中心线CL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侧,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配置在这二个区域中的另一个区域侧。进一步,第2刻痕线450具有从另一端部452朝向突出部420的直线部453。另外,第2刻痕线450具有弯曲部454,该弯曲部454连接于直线部453,并且在与形成为圆柱状的突出部420之间有距离地配置而且形成为沿突出部420的外周缘。
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形成在突出部420与U字状部430A之间。详细而言,形成在U字状部430A的顶部433A与突出部420之间。若补充说明,则在中心线CL上,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配置在突出部420与U字状部430A之间。
另外,弯曲部454设置为,经过面板400中的受拉环500按压的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刻痕线450设置为,经过比上述区域RA靠设置有突出部420(铆钉900)的一侧,并且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
另外,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设置为与中心线CL交叉。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本实施方式的第2刻痕线450,在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后,沿与中心线CL交叉的方向行进而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的U字状部430A。
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沿与中心线CL交叉的方向且朝向U字状部430A行进的第2刻痕线450经过区域RA的旁边。另外,第2刻痕线450在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后,以逐渐远离第1假想线KL1的方式行进并连接于U字状部430A。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实施模具触压面板400而形成凹陷的锤压凸出(emboss)加工,在面板400上形成有作为凹陷加工部的一例的凹槽7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具从面板400的第1面401侧进行触压。
凹槽70形成在面板400中的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模具从面板400的第1面401侧进行触压,所以如图12-1(B)所示,凹槽70形成为,面板400的一部分向罐盖300的里面侧(面板400的第2面402侧、饮料罐100的内部侧)突出。
此外,在凹槽70形成为这样向罐盖300的里面侧(饮料罐100的内部侧)突出的情况下,尘埃和/或灰尘等恐会聚集在该凹槽70内。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使得凹槽70完全位于拉环500的背后并由拉环500覆盖凹槽70。
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在从面板400的第1面401侧观察面板400的情况下,凹槽70位于拉环500的背后,凹槽70变得隐蔽。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面板400的第1面401侧观察面板400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凹槽70位置比拉环500的外周缘501靠内侧。
由此,与凹槽70露出的情况相比较,尘埃和/或灰尘聚集在凹槽70内的情况得到抑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凹槽70完全位于拉环500的背后,但是也可以使凹槽70的一部分位于拉环500的背后而使其他部分露出。该情况下,在该一部分,尘埃和/或灰尘聚集在凹槽70内的情况得到抑制。
另外,如图12-1(A)所示,凹槽70形成为包围突出部420(铆钉900)。若补充说明,则凹槽70形成为,包围拉环500相对于面板400安装的安装部。进一步,凹槽70形成为,包围作为第2刻痕线450的终端的一端部451。若补充说明,则本实施方式的凹槽70形成为大致环状,突出部420和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配置在这样形成为环状的凹槽70的内侧。
在此,关于凹槽70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12-1(A)所示,凹槽70具有一端71和另一端72。
进一步,在上述中省略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被第2刻痕线450分割开,第1区域81位置比第2刻痕线450靠图中左下侧,第2区域82位置比第2刻痕线450靠图中右上侧。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被第2刻痕线450分割开,从而成为隔着第2刻痕线450而相对的第1区域81和第2区域82设置在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内的结构。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凹槽70的一端71位于第1区域81内,凹槽70的另一端72位于第2区域82内的结构。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而一端部451不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在该一端部451与第1刻痕线430之间设置有未形成刻痕线的非形成区域NE。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凹槽70按经过该非形成区域NE的形状设置。若补充说明,则凹槽70形成为,在以一端71为起点的情况下朝向另一端72行进,但此时,凹槽70经过上述非形成区域NE。若补充说明,则凹槽70在以一端71为起点朝向另一端72行进时,不与第2刻痕线450相交地经过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的旁边。
若关于凹槽70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凹槽70设置有第1直线部73,该第1直线部73沿与拉环500的中心线CL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且经过第1刻痕线430的直线部430B与突出部420之间。进一步,设置有第2直线部74,该第2直线部74连接于该第1直线部73的图中右端部,且从与该右端部的连接部朝向图中下方(第2刻痕线450)延伸。
进一步,设置有第3直线部75,该第3直线部75连接于第1直线部73的图中左端部,且从与左端部的连接部朝向图中下方(U字状部430A的弯曲部433)延伸。进一步,设置有曲线部76,该曲线部76连接于第3直线部75的图中下端部,从与第3直线部75的连接部朝向第2直线部74的图中下端部延伸。该曲线部76形成为,具有曲率且朝向面板400的外周缘410侧鼓出。
图12-2(A)、(B)和12-3(A)、(B)是示出罐盖3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在图12-2所示的结构例中,示出将上述凹槽70附设为环状而在凹槽70的外侧进一步设置有凹槽70的罐盖300的实施例。此外,本图中,用点划线示出所配置的拉环500。该图(A)是主视图,该图(B)示出从该图(A)中的Ⅶ2B方向看到的截面。如图12-2(A)和(B)所示,凹槽70朝向面板400的里面侧(第2面402侧)突出,进而使拉环500配置为覆盖凹槽70。
在图12-3所示的结构例中,示出在上述凹槽70的外侧进一步设置有凹槽700的罐盖300的其他实施例。该图(A)是主视图,该图(B)示出从该图(A)中的Ⅶ3B方向看到的截面。如图12-3(A)和(B)所示,凹槽70朝向面板400的里面侧(第2面402侧)突出,进而使拉环500配置为覆盖凹槽70之上。
另外,凹槽700附设于凹槽70的外侧且第1刻痕线430的内侧,进一步附设为沿拉环500的顶端部。另外,凹槽700朝向面板400的表面侧(第1面401侧)突出,处于由于凹槽700的形成而产生的突出部的侧面与拉环500的顶端部的侧面相互接触这样的状态。进一步,凹槽700形成为不跨第2刻痕线450。
在此,参照图13(A)~(F)(示出拉环500被操作时的罐盖300的状态的图),关于拉环500被操作时的罐盖300的状态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3(A)~(F)的各个图中,图示了从正面观察罐盖300的情况下的罐盖300的状态和从侧方观察罐盖300的情况下的罐盖300的状态这两个状态。另外,在图13(A)~(F)的各个图中,省略了凹槽70和凹槽700的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后端部)由用户抬起,则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按压位于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与第1刻痕线430(U字状部430A)的顶部433A之间的区域RA(参照图12-1)。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后端部)由用户抬起,则位置比铆钉900靠顶部433A侧的区域RA受拉环500按压。而且,若区域RA受拉环500按压,则面板400首先在设置为经过该区域RA与铆钉900(突出部420)之间的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断裂(参照图13(B))。
之后,面板400的断裂沿第2刻痕线450行进,如图13(C)所示,面板400断裂至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板400的断裂沿第2刻痕线450行进时,面板400的断裂不仅沿朝向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的方向、也沿该朝向方向的相反方向行进。若补充说明,则面板400的断裂也向图13(C)中箭头13a所示的方向行进。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C)所示,对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付与有卷曲,使得超过该一端部451的面板400的断裂得到抑制,面板400的断裂在该一端部451停止。
此外,假设即使面板400断裂超过一端部45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1(A)所示,凹槽70位于第2刻痕线450的延长线上(在非形成区域NE所处的地方),由该凹槽70抑制面板400的断裂的行进。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1(A)所示,凹槽70位于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的周围,即使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得超过了一端部451,也由凹槽70抑制该断裂的行进。
参照图13(D),进一步对面板400的状态进行说明。
若面板400的断裂行进至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D)所示,从连接部朝向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的面板400的断裂和从连接部朝向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的面板400的断裂进一步行进。
之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用户将拉环500朝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方向压入。由此,如图13(E)所示,面板400的断裂进一步行进至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沿直线部430B的面板400的断裂进一步行进。
由此,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成为舌片部。另外,舌片部在舌片部的根部(位于直线部430B的右端部492(参照图12-1(A))与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之间的地方)折弯,舌片部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由此,成为在罐盖300上形成有作为饮用口发挥功能的开口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在该舌片部设置有铆钉900(突出部420)的结构,由此,能够将所形成的开口(饮用口)设为更大的开口。在通常的罐盖中,在除设置有铆钉的地方外的地方形成有开口,所以若具有铆钉,则需要按该铆钉的量减小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设置有铆钉的地方也设为开口,能够将开口设为更大的开口。
参照图13(F),关于罐盖300的状态进行说明。
在形成了开口后,由用户进一步对拉环500进行操作。具体而言,进行使拉环500返回的操作,如图13(F)所示,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侧折弯。由此,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侧沿罐盖300的面板400。在该情况下,被操作部505侧的突出消失,与被操作部505突出的情况相比较,用户更容易饮用内部的饮料。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这样折弯,从而拉环500的顶端部510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的状态得以维持。若补充说明,则即使将立起来了的拉环500放平使其沿面板400,因为仅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侧折弯,所以拉环500的顶端部510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的状态得以维持。由此,所形成的开口由拉环500的顶端部510堵塞的情况得到抑制,开口变得更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折弯的拉环500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可以使用不发生折弯的拉环500。此外,在使用不发生折弯的拉环500的情况下,优选,减小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突出量。若补充说明,则优选,减小图10中用符号1A所示的部分。
在使用不发生折弯的拉环500的情况下,假定在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从面板400的表面突出的状态下饮用内部的饮料,但是若减小了被操作部505的突出量,则与突出量大的情况相比较,用户容易饮用内部的饮料。
此外,在图12-1(A)中,通过增大经过突出部420(铆钉900)的第1假想线KL1与直线部430B的距离,从而拉环500深深地进入罐内,所以能够减小被操作部505的突出量。
在此,关于在第1刻痕线430和第2刻痕线450上发生的面板400的断裂,参照图14-1(用于对面板400的断裂进行说明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若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由用户抬起,则位于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与第1刻痕线430(U字状部430A)的顶部433A之间的区域RA(参照图12-1(A))受拉环500按压。由此,面板400首先在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断裂。
之后,面板400的断裂沿第2刻痕线450行进,面板400断裂至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之后,面板400在第1刻痕线430上断裂。具体而言,如图14-1所示,面板400的断裂在第1刻痕线430中用符号5C示出的区域发生。
若详细地进行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被按压到区域RA上,区域RA被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方向按压,此时,突出部420由拉环500向饮料罐100的外侧方向(向图14-1中的纸面的跟前侧方向)牵拉。由此,图14-1中用符号5B示出的部位向饮料罐100的外侧方向被牵拉。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以下,将该用符号5B示出的部位称为“牵拉部位5B”。
其结果,对用符号5C示出的区域作用剪切力,面板400在该用符号5C示出的区域断裂。若补充说明,则面板400在第1刻痕线430中位置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侧的部位断裂。此外,若面板400这样在位置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侧的部位断裂,则牵拉部位5B从面板400浮起,相伴于此,拉环500也从初始的位置向上方(从面板400离开的方向)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针对区域RA的按压持续,面板400中的用符号5A示出的部位(以下,将该部位称为“受压部位5A”)由该按压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方向按压。由此,对用符号5D示出的区域作用剪切力,面板400在该用符号5D示出的区域断裂。若补充说明,则面板400在U字状部430A中位置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侧的部位断裂。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设置有凹槽70(在图14-1中未图示),由此,与未设置凹槽70的情况相比较,更可靠地由拉环500进行对区域RA(受压部位5A)的按压。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剪切力作用于用符号5D示出的区域时,更可靠地由拉环500进行对区域RA的按压。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若面板400在用符号5C示出的区域断裂,则牵拉部位5B浮起,但是若设置有凹槽70,则牵拉部位5B从面板400的浮起量变小。若补充说明,则若设置有凹槽70,则面板400中的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的弯曲刚度升高,所以该被包围的区域变得不易变形,由此,牵拉部位5B从面板400的浮起量变小。
而且,在该情况下,更可靠地进行拉环500对区域RA的按压。若补充说明,则若牵拉部位5B从面板400的浮起量变小,那么拉环500的顶端部510大幅离开区域RA的情况得到抑制,从顶端部510作用于区域RA的载荷的降低得到抑制。而且,该情况下,面板400的断裂更可靠地在用符号5D示出的区域发生。
在观察图10时,若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由用户抬起,则顶端部510以铆钉900为支点按压面板400上的区域RA并形成开口。在图14-1中观察该情况时,作为铆钉900的突出部420处在牵拉部位5B的区域内,区域RA处在受压部位5A的区域内。
若被操作部505被抬起,则因为开口,顶端部510将受压部位5A按下,铆钉900使牵拉部位5B浮起。因此,在开口的过程中,受压部位5A与牵拉部位5B向相互不同的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开口由于顶端部510的按压而行进,所以顶端部510相对于面板400的行进量(压入量)以铆钉900距顶端部510的距离为限度。由此,若牵拉部位5B的浮起量变大,则在拉起拉环500时铆钉900大幅上浮,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恐不能对区域RA进行按压。因此,优选,牵拉部位5B的浮起量小。
在此,若未形成凹槽70、牵拉部位5B容易浮起,则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从面板400离开,该情况下,来自拉环500的载荷难以作用于面板400。而且,该情况下,用符号5D示出的区域中的面板400的断裂变得不易发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面板400的一部分突出到罐盖300的里面侧(饮料罐100的内部侧)的状态下,形成有凹槽70。在此,例如若在面板400的一部分突出到罐盖300的表面侧(饮料罐100的外部侧)的状态下,形成有凹槽70,则在饮料罐100的输送时等时候恐会容易形成开口。
在此,在输送时等时候,有时填充有内容物的饮料罐100摞起来,该情况下,位置靠下的饮料罐100的拉环500恐会受位置靠上的饮料罐100按压。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在面板400的一部分突出到罐盖300的表面侧的状态下,形成有凹槽70,则凹槽70受拉环500按压,相伴于此,面板400的断裂恐会发生。
另外,上述中,对凹槽70形成在拉环500的背后(相对位置)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考虑凹槽70露出而不位于拉环500的背后的形态。但是,在该形态中,若在面板400的一部分突出到罐盖300的表面侧的状态下形成有凹槽70,则罐盖300的表面受其他部件等挤压的可能性升高,面板400的断裂变得容易发生。
另一方面,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若在面板400的一部分突出到罐盖300的里面侧状态下形成有凹槽70,则即使用户无意于此,面板400受按压的情况也变得不易发生,相伴与此,即使用户无意于此在罐盖300上形成开口的情况也变得不易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同样的原理,设为省略了浮凸的结构。在此,所谓浮凸是由锤压凸出加工形成的向罐盖300的表面侧(饮料罐100的外部侧)突出的凸部。而且,该浮凸通常设置在受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按压的地方。
在此,在设置有浮凸的情况下,在处于拉环500相对于面板400的角度更小的状态时,由拉环500对面板400进行的按压开始。而且,在该情况下,将舌片部压入饮料罐100的更进深处,所形成的开口变为更大的开口。
但是,在设置有这样的浮凸的情况下,与凹槽70形成为向罐盖300的表面侧变凸的情况同样,在饮料罐100的输送时等时候,变得容易形成开口。另一方面,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为省略了浮凸的结构的情况下,变得不易形成这样的非预期的开口。
再次参照图14-1关于面板400的断裂进一步进行说明。
在面板400的断裂发生至用符号5D示出的区域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用户朝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方向压入拉环500。由此,面板400的断裂在第1刻痕线430上进一步发生。具体而言,在图中用符号5E示出的区域和图中用符号5F示出的区域这两个区域中,面板400断裂。进一步,面板400的断裂也在图中用符号5G示出的区域(直线部430B的设置地方)发生。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舌片部在舌片部的根部(位于直线部430B的右端部492与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之间的地方)折弯。由此,舌片部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在饮料罐100上形成开口。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直线部430B设置为与U字状部430A相连接,所以从U字状部430A起的面板400的断裂持续而与直线部430B的面板400的断裂相连,舌片部的形成变得容易,进一步进行舌片部的折弯时的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小。
在此,在未设置直线部430B而仅形成有U字状部430A的情况下,面板400的需要折弯的区域变大,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容易变大。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拉环500的安装地方成为舌片部,难以利用杠杆原理对舌片部进行按压。若补充说明,则在拉环500的安装地方处于图14-1中用符号6A示出的地方等比第1刻痕线430靠外侧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杠杆原理,若像本实施方式那样相对于舌片部安装有拉环500,则变得无法利用杠杆原理。而且,在这样杠杆原理无法利用的情况下,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容易变大。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直线部430B,所以需要弯曲的部分减少,由此,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的情况得到抑制。
此外,上述中省略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直线部430B设置为,在如图12-1(A)所示以与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的连接地方为起点的情况下,到达超过拉环500的中心线CL的地方。若补充说明,则直线部430B形成为,其一部分到达超过经过U字状部430A的顶部433A和突出部420(拉环500的安装地方)而延伸的直线的地方。
该情况下,与直线部430B未到达超过拉环500的中心线CL的地方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减小舌片部中的需要弯曲的区域,能够减小拉环500的操作载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如图12-1(A)所示、设置有直线部430B使得第1假想线KL1和/或第2假想线KL2变得与直线部430B平行的情况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直线部430B设置为,成为直线部430B相对于第1假想线KL1和/或第2假想线KL2倾斜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直线部430B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对该直线部430B的一部分或全部付与曲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在第1刻痕线430上时,如上述中说明了的那样,还如图14-1中示出的那样,面板400的断裂首先发生在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一侧(用符号5C示出的区域),面板400的断裂接着发生在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一侧(用符号5D示出的区域)。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对拉环500进行操作时的操作载荷变小。
在此,例如在面板400的断裂在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以侧和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一侧这两侧同时发生的情况下,面板400的断裂在两处同时发生。该情况下,必需对拉环500施加两处的断裂所需的操作载荷,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400的断裂首先发生在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一侧,面板400的断裂接着发生在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一侧。该情况下,仅对拉环500施加一处断裂所需的操作载荷即可,与面板400在两处同时断裂的情况相比较,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小。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上述连接部设置于从中心线CL上偏离的地方,使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减小。在此,例如在上述连接部位于中心线CL上的情况下,从连接部朝向一端部431的面板400的断裂和从连接部朝向另一端部432的面板400的断裂容易在同一定时发生。该情况下,成为面板400的断裂在两处同时发生的状态,与面板400的断裂在一处发生的情况相比较,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不在中心线CL上,所以受压部位5A和牵拉部位5B向相互不同的方向移动并形成开口。相对于此,在如图14-2(示出罐盖300的其他形态的图)所示,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处在中心线CL上的情况下,面板400上的二个区域同时受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按压。
在此,如图14-2所示,将由第2刻痕线450分割开的第1刻痕线430内的区域设为4X、4Y。此时,拉环500(点划线)的长边方向附设为沿中心线CL,所以部位4X和部位4Y位于拉环500的顶端部510的里侧。因此,通过拉环500的操作顶端部510所按压的面板400上的部位,成为4X和4Y。此外,以下,将这些部位称为受压部位4X和受压部位4Y。
在图14-2所示的形态中,若对拉环500进行操作,则面板400的断裂最先从弯曲部454开始。之后,面板400的断裂经由第2刻痕线450到达第1刻痕线430上的连接部。在到达连接部之后,由第1刻痕线430所致的面板400的断裂同时在受压部位4X和受压部位4Y这两处行进。也就是,关于连接部以后的面板400的断裂,顶端部510同时按压受压部位4X和受压部位4Y这两处,使面板400的断裂行进。因此,与对一处进行按压的情况相比较,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按压的部位仅为受压部位5A这一处。此时,施加于牵拉部位5B的载荷是作为顶端部510按压面板400的载荷的反力、突出部420(铆钉900)所承受的载荷,因为牵拉部位5B的缘故而无需新的外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拉环500仅施加受压部位5A这一处的面板400的断裂所需的操作载荷即可,与连接部处于中心线CL上的情况相比较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小。
在此,关于形成于面板400的凹槽70和凹槽700进行研究。
在图12-1中,由于开口形成而进入罐内的面板400的部位,是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此时,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被第2刻痕线450分成受压部位5A和牵拉部位5B(参照图14-1),向相互相反的方向移动而形成开口。此时,优选,牵拉部位5B的移动量少。因此,与无凹槽70的情况相比较,在有凹槽70的情况下,受压部位5A和牵拉部位5B的弯曲刚度提升,所以优选有凹槽70。在图12-2中,由于增加了凹槽70,从而与图12-1的情况相比较,受压部位5A和牵拉部位5B的弯曲刚度进一步提升。
在图12-3中,与图12-2的情况相同,是将凹槽70设为多个的情况,但是如图12-3(A)所示,凹槽700形成为,不在拉环500的里侧而在拉环500的顶端部510的外侧包围顶端部510周边。另外,如图12-3(B)所示,凹槽70的突出方向是面板400的里面侧,而凹槽700的突出方向成为面板400的表面侧。
该情况下,拉环500配置在凹槽70的面板400的表面上,因此出于避免凹槽70与拉环500接触的考虑,该方向优选(优选将凹槽70的突出方向设为面板400的里面侧)。
另一方面,凹槽700的突出方向是面板400的表面侧,同样拉环500配置在面板400的表面侧。进一步,处于拉环500的侧面与凹槽700的侧面(由于凹槽700的形成而产生的突起的侧面)相互接近的状态。
在此,与无凹槽70和凹槽700的情况相比较,在有凹槽70和凹槽700的情况下,受压部位5A和牵拉部位5B的弯曲刚度提升。进一步,凹槽700形成为包围拉环500,处于彼此侧面的距离接近的状态,因此,具有保持拉环500的位置并防止拉环500以铆钉900为中心旋转的效果。在罐盖300的制造过程中,将拉环500配置在面板400上,之后将铆钉900的上部压变形而使拉环500固定附着于罐盖300。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拉环500由突出部420(铆钉900)确定中心位置,进一步还由凹槽700确定拉环500的方向,拉环500相对于面板400正确地配置。另外,在拉环500的拉环的顶端部510与凹槽700接触期间,即使在开口中途也有抑制拉环500的旋转的效果。因此,在开口中途也使拉环500的旋转得到抑制。
在此,在凹槽700的侧面与拉环500的顶端部510的侧面接触的情况下,面板400不会由于拉环500而开口。这是通过下述因素解决的:进行接触的是相互的侧面彼此,所以对面板400主要施加水平方向的力,不易对面板400施加促进开口的垂直方向的力;和假设即使在侧面彼此接触的情况下,如述那样,对于面板400而言,由于接触而来自侧面的反力主要是水平方向的力,并成为起作用使得面板400脱离相互的接触的力,拉环500以铆钉900为中心旋转。
此外,即使可以配置凹槽700和拉环500使得成为凹槽700的侧面与拉环500的顶端部510的侧面始终接触的状态,也可以以在凹槽700的侧面与拉环500的顶端部510的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配置凹槽700和拉环500。即使这样形成有间隙,若拉环500旋转,则拉环500与凹槽700的侧面接触,拉环500的旋转受到限制。另外,即使形成有间隙,在间隙小的情况下,凹槽700也充分起到作为定位部的作用。
此外,上述中省略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1、图14-1所示,在位于直线部430B的右端部492与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之间的区域(在成为舌片部的根部的部分)设置有槽600(不是刻痕线那样的促进断裂的槽而是使弯曲变得容易的槽(比刻痕线浅且宽度宽的槽等))。
该槽600形成为,从设置有右端部492的一侧朝向设置有另一端部432的一侧。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舌片部的弯曲进一步容易发生。此外,槽600不一定是必需的,槽600也可以省略。另外,槽600不限于直线状也可以付与曲率而形成。
此外,也可以考虑不设置直线部430B而将槽600延长并在一端部431与另一端部432之间设置槽600的形态。但是,该情况下,沿第1刻痕线430行进到了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的面板400的断裂,在到达了该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时停止,使得面板400的断裂不会发生在一端部431与另一端部432之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与完全不设置槽600的情况相比较,则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小,但是若与设置直线部430B的情况相比较,则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如上述那样,第2刻痕线450设置为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的情况,但是第2刻痕线450的配置形态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以如图15(示出罐盖3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设置不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的第2刻痕线450。进一步,第2刻痕线450的形状也不特别受到限定,也可以对第2刻痕线450付与曲率。
图16是示出罐盖3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在上述中说明了的实施方式中,以将直线部430B连接于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而且将直线部430B形成为从该一端部431朝向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的情况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如图16所示,将直线部430B连接于另一端部432并将直线部430B形成为从另一端部432朝向一端部431侧。该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将舌片部弯曲时的弯曲区域,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小。
此外,与本图中示出的形态相比,拉环500的顶端部510向从板400的表面离开的方向的移动得到抑制,与本图中示的形态相比,图12-1等中示出的上述形态一方,用符号5D示出的上述区域(参照图14-1)中的面板400的断裂变得容易发生。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形成开口时,牵拉部位5B(参照图14-1)从面板400的表面浮起,但是在图16所示的形态中,此时,例如面板400的断裂有可能发生在用符号7A所示的区域,该情况下,牵拉部位5B的自面板400的浮起量变得极大。而且,该情况下,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恐会从面板400离开,用符号5D示出的上述区域(参照图14-1)中的面板400的断裂恐会变难。
另一方面,在图12-1等中示出的上述形态中,牵拉部位5B的浮起量变小,与图16中示出的形态相比较,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位于更接近面板400的地方。而且,该情况下,与图16中示出的形态相比较,用符号5D示出的上述区域中的面板400的断裂变得容易发生。
此外,上述中,以第1刻痕线430由U字状部430A和直线部430B构成的情况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如图17(示出罐盖3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所示,省略直线部430B而仅用U字状部430A来构成第1刻痕线430。但是,在该结构例中,如上述中说明了的那样,行进而来的面板400的断裂在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停止,所以若与设置直线部430B的情况相比较,则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关于本发明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8是本实施方式所应用的饮料罐100的俯视图。如该图所示,该饮料罐100具有:容器主体(罐体)200,其在上部具有开口并且在下部具有底部,且形成为筒状;和罐盖300,其安装于容器主体200的开口且封堵该开口。此外,在饮料罐100的内部收置有清凉饮料、碳酸饮料、酒精饮料等饮料。
罐盖300具有面板400,该面板400为圆板状并作为基板发挥功能且安装于容器主体200。另外,在罐盖300安装有由用户操作的拉环500。拉环500,通过由用户操作一方的端部(图中的上端部)(通过被抬起),而将另一方的端部(顶端部)按压到面板400中的预先确定的地方(详情后述)并按压面板400。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拉环500的图中上端部称为被操作部505,将拉环500的图中下端部称为顶端部510。
拉环500由在偏离面板400中央部的位置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若补充说明,则拉环500由以相对于面板400偏心的状态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进一步,拉环500的位于被操作部505与顶端部510之前的部位由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拉环500由在偏离面板400中央部的位置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的情况为一例进行说明,但是拉环500也可以由在面板400中央部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顶端部510形成为圆弧状的拉环500进行例示,但是拉环500也可以形成为矩形状,该情况下,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成为直线状。
参照图19(A)~(D)(用于对拉环500进行说明的图),进一步对拉环500进行说明。
此外,该图(A)是拉环500的主视图,该图(B)是从该图(A)的箭头XIXB方向观察拉环500的情况下的图。另外,该图(C)是示出拉环500的里面的图。另外,该图(D)是从该图(A)的箭头XIXD方向观察拉环500的情况下的图。
如该图(A)所示,拉环500具有形成为板状且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拉环主体部52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该图(D)所示,对该拉环主体部520的外周缘实施弯曲加工(卷曲加工),成为拉环主体部520的外周缘向内侧卷曲的状态。若补充说明,则在拉环主体部520的四周设置的边缘部形成有卷曲部。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的弯曲刚度得到提升。进一步,如该图(A)所示,在拉环500的与设置有顶端部51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被操作部505侧),形成有供用户的手指钩挂的贯通孔(手指孔)530。另外,在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侧,形成有供在面板400设置的突出部420(后述)插入的插入孔540。进一步,在插入孔540周围设置有形成为U字状且贯通拉环主体部520的贯通部560。
进一步,在拉环主体部520的四周设置的4个卷曲部中沿拉环500的长边方向设置的卷曲部,形成有第1缝隙521。另外,在4个卷曲部中沿拉环500的长边方向设置的另一个卷曲部,形成有第2缝隙522。进一步,在拉环主体部520的位于第1缝隙521与第2缝隙522之间的部位,形成有沿拉环500的短边方向的槽523。
在此,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另外,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沿拉环500的宽度方向设置。另外,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配置在插入孔540与贯通孔530之间。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形成了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形成有第1缝隙521、第2缝隙522和槽523的部分的刚度(弯曲刚度)降低。
因此,如图19(B)所示,若对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侧施加载荷,则拉环500会折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缝隙521与第2缝隙522之间形成有槽523而使该部分的刚度降低,但是不限于这样的槽,例如可以通过实施弯曲加工来使刚度降低。另外,槽523不一定是必需的,槽523也可以省略。
此外,在将沿与图19(B)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的载荷施加于被操作部505的情况下(将图中沿左方向作用的载荷施加于被操作部505的情况下),拉环500由第1缝隙521等分成所形成的相互对峙的二个部位(拉环500中位于第1缝隙521等的两旁的部分)相互碰撞,防止拉环500的折弯。
图20(A)、(B)是对安装拉环500前的罐盖300进行说明的图。此外,该图(A)是主视图,该图(B)是沿该图(A)中的XXB-XXB线的剖视图。
如图20(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罐盖300具备形成为圆板状的面板400。该面板400具有实施弯曲加工而成的外周缘41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外周缘410与容器主体200(参照图18)的上边缘部(未图示)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对该外周缘410和上边缘部实施所谓卷边接缝加工。由此,罐盖300(面板400)被固定于容器主体200的上边缘部。
进一步,在罐盖300形成有突出部(接头)420,在拉环500被固定于面板400时该突出部420被压变形而成为上述铆钉900(参照图18)。该突出部420设置在偏离面板400的中心部CP的地方。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设置有该突出部420的地方理解为进行拉环500的安装的被安装部。进一步,在面板400的表面形成有U字状第1刻痕线430。
第1刻痕线430由在面板400表面形成的槽构成,起到对面板400的断裂(后述)进行诱导的作用。若补充说明,则第1刻痕线430可以理解为预定面板400的断裂的断裂预定线。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1刻痕线430具有促进断裂的作用,使得由于拉环500按压面板400而发生的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在面板400的预先确定的地方。
在此,在第1刻痕线430设置有形成为U字状的U字状部430A和连接于该U字状部430A的直线部430B。
U字状部430A形成为从面板400的中心部侧向板400的外周缘410侧鼓出,从正面观察面板400的情况下的形状为U字状。进一步,U字状部430A在面板400的中心部CP侧具有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在面板400的外周缘410侧具有顶部433A。
直线部430B连接于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形成为以与一端部431的连接部为起点进一步朝向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延伸。若补充说明,则直线部430B形成为,以与一端部431的连接部为起点朝向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侧。进一步,直线部430B具有位于图中左侧且连接于一端部431的左端部491和位于图中右侧且配置于另一端部432附近的右端部49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和直线部430B的右端部492卷曲,使得超过另一端部432的面板400的断裂和超过右端部492的面板400的断裂得到抑制。在不这样卷曲而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下,面板400恐会在超过另一端部432的地方还有超过右端部492的地方开裂,并发生面板400的断裂。若补充说明,则面板400的断裂恐会发生在另一端部432的图中上方还有右端部492的图中右方。
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配置在隔着拉环500的中心线CL(沿拉环500的长边方向的中心线)(还参照图18)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图中为左侧区域)侧。另一方面,另一端部432配置在隔着中心线CL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另一个区域(图中为右侧区域)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U字状部430A形成为,以拉环500的中心线CL为对称轴而线对称。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相互分离的状态设置直线部430B的右端部492和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从而在右端部492与另一端部432之间设置有未形成第1刻痕线430的不连续部。通过设置该不连续部,从而成为后述的舌片部不脱离面板400而舌片部保持安装于面板400的状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拉环500的中心线CL经过面板400的中心部CP和在面板400形成的突出部4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假定了第1假想线KL1的情况下,上述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位置比该第1假想线KL1靠面板400的中心部CP侧,该第1假想线KL1是与上述中心线CL正交且经过突出部420(铆钉900)的假想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顶部433A位于隔着第2假想线KL2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位于另一个区域内,该第2假想线KL2是与中心线CL正交且经过面板400的中心部CP的假想线。
进一步,成为铆钉900的突出部420设置于面板400中的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部位。另外,如图20所示,在第1刻痕线430设置有弯曲部433。该弯曲部433向面板400的外周缘410鼓出,另外,经过比突出部420靠面板400的外周缘410侧。另外,弯曲部433在与中心线CL相交的地方具有顶部433A。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由用户对拉环500进行操作,从而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受拉环500按压,面板400在形成有第1刻痕线430的地方断裂(详情后述)。由此,形成有第1刻痕线430的区域成为舌片状,而且,该区域朝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折弯。由此,在饮料罐100上形成起到作为饮用口的作用的开口。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以下,有时将通过在第1刻痕线430上发生的断裂而形成的上述舌片状的部位称为舌片部。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板400的表面形成有第2刻痕线450。该第2刻痕线450也由在面板400的表面形成的槽构成,起到对面板400的断裂进行诱导的作用。第2刻痕线450设置在隔着第1假想线KL1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设置有顶部433A(U字状部430A的顶部433A)的区域内。
另外,第2刻痕线450具有一端部451和另一端部452。在此,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连接于在第1刻痕线430设置的弯曲部43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刻痕线在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相连接的地方发生分支。
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相对于第1刻痕线430的弯曲部433中的位于中心线CL与第1假想线KL1之间的部位连接。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中的位于顶部433A与另一端部432之间的部位。另外,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中除设置有顶部433A的地方以外的地方。
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设置于中心线CL与U字状部430A交叉的交叉处KP以外的地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刻痕线450设置为从与第1刻痕线430的连接部朝向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以与中心线CL正交的关系配置的第1假想线KL1靠设置有上述交叉处KP的一侧,设置有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以与中心线CL正交的关系配置的第1假想线KL1靠区域RA所处的一侧,设置有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400中的区域RA的部分受拉环500按压,而在比第1假想线KL1靠该受按压的部分所处的一侧,设置有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距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的距离,比连接部距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的距离远。若进一步进行说明,U字状部430A的位于一端部431与上述连接部之间的部位的长度,比U字状部430A的位于另一端部432与上述连接部之间的部位的长度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2刻痕线450形成为从面板400的中央部侧朝向图中右下方向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第2刻痕线450也可以形成为朝向图中左下方向。该情况下,第2刻痕线450连接于位于U字状部430A的顶部433A与一端部431之间的部位。
进一步,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设置在突出部420附近。另外,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配置在隔着中心线CL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侧,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配置在这二个区域中的另一个区域侧。进一步,第2刻痕线450具有从另一端部452朝向突出部420的直线部453。另外,第2刻痕线450具有弯曲部454,该弯曲部454连接于直线部453,并且在与形成为圆柱状的突出部420之间有距离地配置而且形成为沿突出部420的外周缘。
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形成在突出部420与U字状部430A之间。详细而言,形成在U字状部430A的顶部433A与突出部420之间。若补充说明,则在中心线CL上,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配置在突出部420与U字状部430A之间。
另外,弯曲部454设置为,经过面板400中的受拉环500按压的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刻痕线450设置为,经过比上述区域RA靠设置有突出部420(铆钉900)的一侧,并且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
另外,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设置为与中心线CL交叉。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本实施方式的第2刻痕线450,在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后,沿与中心线CL交叉的方向行进并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的U字状部430A。
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沿与中心线CL交叉的方向且朝向U字状部430A行进的第2刻痕线450经过区域RA的旁边。另外,第2刻痕线450在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后,以逐渐远离第1假想线KL1的方式行进并连接于U字状部430A。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实施模具触压面板400而形成凹陷的锤压凸出加工,在面板400上形成有凹槽70。在此,如图20(B)所示,该凹槽70形成为,面板400的一部分向罐盖300的里面侧(饮料罐100的内部侧)突出。
此外,在凹槽70形成为这样向罐盖300的里面侧(饮料罐100的内部侧)突出的情况下,尘埃和/或灰尘等恐会聚集在该凹槽70内。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使得凹槽70位于拉环500的背后并由拉环500覆盖凹槽70。由此,与凹槽70露出的情况相比较,尘埃和/或灰尘聚集在凹槽70内的情况得到抑制。
另外,如图20(A)所示,凹槽70形成为包围突出部420(铆钉900)。进一步,凹槽70形成为,包围作为第2刻痕线450的终端的一端部451。若补充说明,则本实施方式的凹槽70形成为大致环状,突出部420和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配置在这样形成为环状的凹槽70的内侧。
在此,关于凹槽70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20(A)所示,凹槽70具有一端71和另一端72。
进一步,在上述中省略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被第2刻痕线450分割开,第1区域81位置比第2刻痕线450靠图中左下侧,第2区域82位置比第2刻痕线450靠图中右上侧。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凹槽70的一端71位于第1区域81内,凹槽70的另一端72位于第2区域82内的结构。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刻痕线450的另一端部452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而一端部451不连接于第1刻痕线430,在该一端部451与第1刻痕线430之间设置有未形成刻痕线的非形成区域NE。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凹槽70按经过该非形成区域NE的形状设置。若补充说明,则凹槽70形成为,在以一端71为起点的情况下朝向另一端72行进,但此时,凹槽70经过上述非形成区域NE。
若关于凹槽70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凹槽70设置有第1直线部73,该第1直线部73沿与拉环500的中心线CL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且经过第1刻痕线430的直线部430B与突出部420之间。进一步,设置有第2直线部74,该第2直线部74连接于该第1直线部73的图中右端部,且从与该右端部的连接部朝向图中下方(第2刻痕线450)延伸。
进一步,设置有第3直线部75,该第3直线部75连接于第1直线部73的图中左端部,且从与左端部的连接部朝向图中下方(U字状部430A的弯曲部433)延伸。进一步,设置有曲线部76,该曲线部76连接于第3直线部75的图中下端部,从与第3直线部75的连接部朝向第2直线部74的图中下端部延伸。该曲线部76形成为,具有曲率且朝向面板400的外周缘410侧鼓出。
在此,参照图21(A)~(F)(示出拉环500被操作时的罐盖300的状态的图),关于拉环500被操作时的罐盖300的状态进行说明。此外,在图21(A)~(F)的各个图中,图示了从正面观察罐盖300的情况下的罐盖300的状态和从侧方观察罐盖300的情况下的罐盖300的状态这两个状态。另外,在图21(A)~(F)的各个图中,省略了凹槽70和凹槽700的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后端部)由用户抬起,则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按压位于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与第1刻痕线430(U字状部430A)的顶部433A之间的区域RA(参照图20)。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后端部)由用户抬起,则位置比铆钉900靠顶部433A侧的区域RA受拉环500按压。而且,若区域RA受拉环500按压,则面板400首先在设置为经过该区域RA与铆钉900(突出部420)之间的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断裂(参照图21(B))。
之后,面板400的断裂沿第2刻痕线450行进,如图21(C)所示,面板400断裂至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板400的断裂沿第2刻痕线450行进时,面板400的断裂不仅沿朝向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的方向、也沿该朝向方向的相反方向行进。若补充说明,则面板400的断裂也向图21(C)中箭头21a所示的方向行进。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C)所示,对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付与有卷曲,使得超过该一端部451的面板400的断裂得到抑制,面板400的断裂在该一端部451停止。
此外,假设即使面板400断裂超过一端部45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A)所示,凹槽70位于第2刻痕线450的延长线上(在非形成区域NE所处的地方),通过该凹槽70使得面板400的断裂的行进得到抑制。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A)所示,凹槽70位于第2刻痕线450的一端部451的周围,即使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得超过了一端部451,通过凹槽70也使得该断裂的行进得到抑制。
参照图21(D),进一步对面板400的状态进行说明。
若面板400的断裂行进至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D)所示,从连接部朝向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的面板400的断裂和从连接部朝向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的面板400的断裂进一步行进。
之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用户将拉环500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方向压入。由此,如图21(E)所示,面板400的断裂进一步行进至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进一步,沿直线部430B的面板400的断裂行进。
由此,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成为舌片部。另外,舌片部在舌片部的根部(位于直线部430B的右端部492(参照图20(A))与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之间的地方)折弯,舌片部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由此,成为在罐盖300上形成有作为饮用口发挥功能的开口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在该舌片部设置有铆钉900(突出部420)的结构,由此,能够将所形成的开口(饮用口)设为更大的开口。在通常的罐盖中,在除设置有铆钉的地方外的地方形成有开口,所以若具有铆钉,则需要按该铆钉的量减小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设置有铆钉的地方也设为开口,能够将开口设为更大的开口。
参照图21(F),关于罐盖300的状态进行说明。
在形成了开口后,由用户进一步对拉环500进行操作。具体而言,进行使拉环500返回的操作,如图21(F)所示,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侧折弯。由此,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侧沿罐盖300的面板400。在该情况下,被操作部505侧的突出消失,与被操作部505突出的情况相比较,用户更容易饮用内部的饮料。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这样折弯,从而拉环500的顶端部510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的状态得以维持。若补充说明,则即使将立起来了的拉环500放平使其沿面板400,因为仅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侧折弯,所以拉环500的顶端部510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的状态得以维持。由此,所形成的开口由拉环500的顶端部510堵塞的情况得到抑制,开口变得更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折弯的拉环500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可以使用不发生折弯的拉环500。此外,在使用不发生折弯的拉环500的情况下,优选,减小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突出量。若补充说明,则优选,减小图18中用符号2A所示的部分。
在使用不发产生折弯的拉环500的情况下,假定在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从面板400的表面突出的状态下饮用内部的饮料,但是若减小了被操作部505的突出量,则与突出量大的情况相比较,用户容易饮用内部的饮料。
此外,在图20(A)中,通过增大经过突出部420(铆钉900)的第1假想线KL1距直线部430B的距离,从而拉环500深深地进入罐内,所以能够减小被操作部505的突出量。
在此,关于在第1刻痕线430和第2刻痕线450上发生的面板400的断裂,参照图22-1(用于对面板400的断裂进行说明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若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由用户抬起,则位于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与第1刻痕线430(U字状部430A)的顶部433A之间的区域RA(参照图20(A))受拉环500按压。由此,面板400首先在第2刻痕线450的弯曲部454断裂。
之后,面板400的断裂沿第2刻痕线450行进,面板400断裂至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之后,面板400在第1刻痕线430上断裂。具体而言,如图22-1所示,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在第1刻痕线430中用符号8C示出的区域。
若详细地进行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被按压到区域RA上,区域RA被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方向按压,此时,突出部420由拉环500向饮料罐100的外侧方向(图21-1中的纸面的跟前侧方向)牵拉。由此,图21-1中用符号8B示出的部位被向饮料罐100的外侧方向牵拉。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以下,将用符号8B示出的部位称为“牵拉部位8B”。
其结果,对用符号8C示出的区域作用剪切力,面板400在该用符号8C示出的区域断裂。若补充说明,则面板400在第1刻痕线430中位置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侧的部位断裂。此外,若面板400这样在位置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侧的部位断裂,则牵拉部位8B从面板400浮起,相伴于此,拉环500也从初始的位置向上方(从面板400离开的方向)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针对区域RA的按压持续,面板400中用符号8A示出的部位(以下,将该部位称为“受压部位8A”)通过该按压被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方向按压。由此,也对用符号8D示出的区域作用剪切力,面板400在该用符号8D示出的区域断裂。若补充说明,则面板400在U字状部430A中位置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侧的部位断裂。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设置有凹槽70(在图22-1中未图示),由此,与未设置凹槽70的情况相比较,更可靠地由拉环500进行对区域RA(受压部位8A)的按压。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剪切力作用于用符号8D示出的区域时,更可靠地由拉环500进行对区域RA的按压。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若面板400在用符号6C示出的区域断裂,则牵拉部位8B浮起,但是若设置有凹槽70,则牵拉部位8B从面板400的浮起量变小。若补充说明,则若设置有凹槽70,则面板400中的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的弯曲刚度升高,所以该被包围的区域变得不易变形,由此,牵拉部位8B从面板400的浮起量变小。
而且,在该情况下,更可靠地由拉环500进行对区域RA的按压。若补充说明,则若牵拉部位8B从面板400的浮起量变小,那么拉环500的顶端部510大幅离开区域RA的情况得到抑制,从顶端部510作用于区域RA的载荷的降低得到抑制。而且,该情况下,面板400的断裂更可靠地发生在用符号8D示出的区域。
在观察图18时,若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由用户抬起,则顶端部510以铆钉900为支点按压面板400上的区域RA并形成开口。在图22-1中观察该情况时,作为铆钉900的突出部420处在牵拉部位8B的区域内,区域RA处在受压部位8A的区域内。
若被操作部505被抬起,则因为开口,顶端部510将受压部位8A按下,铆钉900使牵拉部位8B浮起。因此,在开口的过程中,受压部位8A与牵拉部位8B向相互不同的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开口由于顶端部510的按压而行进,所以顶端部510相对于面板400的行进量(压入量)以铆钉900距顶端部510的距离为限度。由此,若牵拉部位8B的浮起量变大,则在拉起拉环500时铆钉900大幅上浮,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恐不能按压区域RA。因此,优选,牵拉部位8B的浮起量小。
在此,若未形成凹槽70、牵拉部位8B容易浮起,则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从面板400离开,该情况下,来自拉环500的载荷难以作用于面板400。而且,该情况下,用符号8D示出的区域的面板400的断裂变得不易发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面板400的一部分突出到罐盖300的里面侧(饮料罐100的内部侧)的状态下,形成有凹槽70。在此,例如若在面板400的一部分突出到罐盖300的表面侧(饮料罐100的外部侧)的状态下,形成有凹槽70,则在饮料罐100的输送时等时候恐会容易形成开口。
在此,在输送时等时候,有时填充有内容物的饮料罐100摞起来,该情况下,位置靠下的饮料罐100的拉环500恐会受位置靠上的饮料罐100按压。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在面板400的一部分突出到罐盖300的表面侧的状态下,形成有凹槽70,则凹槽70受拉环500按压,相伴于此,面板400的断裂恐会发生。
另一方面,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若在面板400的一部分突出到罐盖300的里面侧状态下形成有凹槽70,则拉环500不再按压凹槽70,面板400的断裂变得不易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同样的原理,设为省略了浮凸的结构。在此,所谓浮凸是通过锤压凸出加工形成的向罐盖300的表面侧(饮料罐100的外部侧)突出的凸部。而且,该浮凸通常设置在受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按压的地方。
在此,在设置有浮凸的情况下,在处于拉环500相对于面板400的角度更小的状态时,由拉环500对面板400进行的按压开始。而且,在该情况下,将舌片部压入饮料罐100的更进深处,所形成的开口变为更大的开口。
但是,在设置有这样的浮凸的情况下,与凹槽70形成为向罐盖300的表面侧变凸的情况同样,在饮料罐100的输送时等时候,变得容易形成开口。另一方面,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设为省略了浮凸的结构的情况下,变得不易形成这样的非预期的开口。
再次参照图22-1关于面板400的断裂进一步进行说明。
在面板400的断裂发生至用符号8D示出的区域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用户将拉环500朝向饮料罐100的内部方向压入。由此,面板400的断裂在第1刻痕线430上进一步发生。具体而言,在图中用符号8E示出的区域和图中用符号8F示出的区域这两个区域中,面板400断裂。进一步,面板400的断裂也在图中用符号8G示出的区域(直线部430B的设置地方)发生。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舌片部在舌片部的根部(位于直线部430B的右端部492与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之间的地方)折弯。由此,舌片部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在饮料罐100上形成开口。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直线部430B设置为与U字状部430A相连接,所以从U字状部430A起的面板400的断裂持续并与直线部430B的面板400的断裂相连,舌片部的形成变得容易,进一步进行舌片部的折弯时的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小。
在此,在未设置直线部430B而仅形成有U字状部430A的情况下,面板400的需要折弯的区域变大,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容易变大。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拉环500的安装地方成为舌片部,难以利用杠杆原理对舌片部进行按压。若补充说明,则在拉环500的安装地方处于图22-1中用符号9A示出的地方等比第1刻痕线430靠外侧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杠杆原理,若像本实施方式那样相对于舌片部安装有拉环500,则变得无法利用杠杆原理。而且,在这样杠杆原理无法利用的情况下,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容易变大。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直线部430B,所以需要弯曲的部分减少,由此,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的情况得到抑制。
此外,上述中省略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直线部430B设置为,在如图20(A)所示,以与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的连接地方为起点的情况下,到达超过拉环500的中心线CL的地方。若补充说明,则直线部430B形成为,其一部分到达超过经过U字状部430A的顶部433A和突出部420(拉环500的安装地方)而延伸的直线的地方。
该情况下,与直线部430B未到达超过拉环500的中心线CL的地方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减小舌片部中的需要弯曲的区域,能够减小拉环500的操作载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如图20(A)所示、设置有直线部430B使得第1假想线KL1和/或第2假想线KL2变得与直线部430B平行的情况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直线部430B设置为,成为直线部430B相对于第1假想线KL1和/或第2假想线KL2倾斜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直线部430B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对该直线部430B的一部分或全部付与曲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在第1刻痕线430上时,如上述中说明了的那样还如图22-1中示出的那样,面板400的断裂首先发生在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一侧(用符号8C示出的区域),面板400的断裂接着发生在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一侧(用符号8D示出的区域)。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对拉环500进行操作时的操作载荷变小。
在此,例如在面板400的断裂在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一侧和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一侧这两侧同时发生的情况下,面板400的断裂在两处同时发生。该情况下,必需对拉环500施加两处断裂所需的操作载荷,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400的断裂首先发生在比连接部靠另一端部432一侧,面板400的断裂接着发生在比连接部靠一端部431一侧。该情况下,仅对拉环500施加一处断裂所需的操作载荷即可,与面板400在两处同时断裂的情况相比较,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小。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上述连接部设置于从中心线CL上偏离的地方,使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减小。在此,例如在上述连接部位于中心线CL上的情况下,从连接部朝向一端部431的面板400的断裂和从连接部朝向另一端部432的面板400的断裂容易在同一定时发生。该情况下,成为面板400的断裂在两处同时发生的状态,与面板400的断裂在一处发生的情况相比较,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不在中心线CL上,所以受压部位8A和牵拉部位8B向相互不同的方向移动并形成开口。相对于此,在如图22-2(示出罐盖300的其他形态的图)所示,第1刻痕线43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处在中心线CL上的情况下,面板400上的二个区域由拉环500的顶端部510同时按压。
在此,如图22-2所示,将由第2刻痕线450分割开的第1刻痕线430内的区域设为4S、4T。此时,拉环500(点划线)的长边方向附设为沿中心线CL,所以部位4S和部位4T位于拉环500的顶端部510的里侧。因此,通过拉环500的操作顶端部510所按压的面板400上的部位,成为4S和4T。此外,以下,将这些部位称为受压部位4S和受压部位4T。
在图22-2所示的形态中,若对拉环500进行操作,则面板400的断裂最先从弯曲部454开始。之后,面板400的断裂经由第2刻痕线450到达第1刻痕线430上的连接部。在到达连接部之后,由第1刻痕线430所致的面板400的断裂,在受压部位4S和受压部位4T这两处同时行进。也就是,关于连接部以后的面板400的断裂,顶端部510同时按压受压部位4S和受压部位4T这两处,使面板400的断裂行进。因此,与对一处进行按压的情况相比较,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按压的部位仅为受压部位8A这一处。此时,施加于牵拉部位8B的载荷是作为顶端部510按压面板400的载荷的反力、突出部420(铆钉900)所承受的载荷,因为牵拉部位8B的缘故而无需新的外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拉环500仅施加受压部位8A这一处的面板400的断裂所需的操作载荷即可,与连接部处于中心线CL上的情况相比较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小。
在此,关于形成于面板400的凹槽70进行研究。
在图20中,由于开口形成而进入罐内的面板400的部位,是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此时,由第1刻痕线430包围的区域被第2刻痕线450分成受压部位8A和牵拉部位8B(参照图22-1),向相互相反的方向移动而形成开口。此时,优选,牵拉部位8B的移动量少。因此,与无凹槽70的情况相比较,在有凹槽70的情况下,受压部位8A和牵拉部位8B的弯曲刚度提升,所以优选有凹槽70。
此外,上述中省略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图22-1所示,在位于直线部430B的右端部492与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之间的区域(在成为舌片部的根部的部分)设置有槽600(不是刻痕线那样的促进断裂的槽而是使弯曲变得容易的槽(比刻痕线浅且宽度宽的槽等))。
该槽600形成为,从设置有右端部492的一侧朝向设置有另一端部432的一侧。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舌片部的弯曲进一步容易发生。此外,槽600不一定是必需的,槽600也可以省略。另外,槽600不限于直线状也可以付与曲率而形成。
此外,也可以考虑不设置直线部430B而将槽600延长并在一端部431与另一端部432之间设置槽600的形态。但是,该情况下,沿第1刻痕线430行进到了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的面板400的断裂,在到达该一端部431和另一端部432时停止,使得面板400的断裂不会发生在一端部431与另一端部432之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与完全不设置槽600的情况相比较,则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小,但是若与设置直线部430B的情况相比较,则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如上述那样,第2刻痕线450设置为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的情况,但是第2刻痕线450的配置形态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例如,也可以如图23(示出罐盖3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设置不经过区域RA与突出部420之间的第2刻痕线450。进一步,第2刻痕线450的形状也不特别受到限定,也可以对第2刻痕线450付与曲率。
图24是示出罐盖3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在上述中说明了的实施方式中,以将直线部430B连接于U字状部430A的一端部431而且将直线部430B形成为从该一端部431朝向U字状部430A的另一端部432的情况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如图24所示,将直线部430B连接于另一端部432并将直线部430B形成为从另一端部432朝向一端部431侧。该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将舌片部弯曲时的弯曲区域,拉环500的操作载荷变小。
此外,与本图中示出的形态相比,图20等中示出的上述形态一方,使拉环500的顶端部510的向从面板400的表面离开的方向的移动得到抑制,与本图中示出的形态相比,图20等中示出的上述形态一方,用符号8D示出的上述区域(参照图21-1)中的面板400的断裂变得容易发生。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形成开口时,牵拉部位8B(参照图22-1)从面板400的表面浮起,但是在图24所示的形态中,此时,例如面板400的断裂有可能发生在用符号10A所示的区域,该情况下,牵拉部位8B的自面板400的浮起量变得极大。而且,该情况下,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恐会从面板400离开,用符号8D示出的上述区域(参照图22-1)中的面板400的断裂恐会变难。
另一方面,在图20等中示出的上述形态中,牵拉部位8B的浮起量变小,与图24中示出的形态相比较,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位于更接近面板400的地方。而且,该情况下,与图24中示出的形态相比较,用符号8D示出的上述区域中的面板400的断裂变得容易发生。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关于本发明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25是本实施方式所应用的饮料罐100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此外,该图(A)是俯视图,该图(B)是饮料罐100的上部的侧视图。
如该图(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饮料罐100具有:容器主体(罐体)200,其在上部具有开口并且在下部具有底部,且形成为筒状;和罐盖300,其安装于容器主体200的开口且封堵该开口。此外,在饮料罐100的内部收置有清凉饮料、碳酸饮料、酒精饮料等饮料。
罐盖300具有面板400,该面板400为圆板状并作为基板发挥功能且安装于容器主体200。另外,在罐盖300安装有由用户操作的拉环500。拉环500,通过由用户操作一方的端部(图中的左端部)(通过被抬起),而将另一方的端部(右端部、顶端部)按压到面板400中的预先确定的按压处(后述)并按压面板400。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拉环500的图中左端部称为被操作部505,将拉环500的图中右端部称为顶端部510。
拉环500由在偏离面板400中央部的位置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若补充说明,则拉环500由以相对于面板400偏心的状态设置的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进一步,拉环500的位于被操作部505与顶端部510之前的部位由铆钉900固定于面板400。
另外,对于拉环500,对该拉环500的外周缘实施弯曲加工(卷曲加工),成为拉环500的外周缘向内侧卷曲的状态。若补充说明,则在拉环500的外周缘形成有卷曲部。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拉环500的弯曲刚度得到提升。
进一步,在拉环500的与设置有顶端部51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被操作部505侧),形成有供用户的手指钩挂的贯通孔(手指孔)530。另外,在拉环500设置有贯通拉环500的厚度方向的贯通部56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有该贯通部560,在将拉环500拉起时,操作者的手指容易进入拉环500与面板400之间,该贯通孔560形成为包围形成为U字状的铆钉900。
进一步,在拉环500设置有第1侧边581,该第1侧边581沿拉环500的长边方向形成,且将被操作部505侧与顶端部510侧连接。另外,在该第1侧边581的相反侧设置有第2侧边582。该第2侧边582,与第1侧边581同样,沿拉环500的长边方向形成,且将被操作部505侧与顶端部510侧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顶端部510形成为圆弧状的拉环500进行例示,但是拉环500也可以形成为矩形状,该情况下,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成为直线状。
图26是对安装拉环500前的罐盖300进行说明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罐盖300具备形成为圆板状的面板400。该面板400具有实施弯曲加工而成的外周缘41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外周缘410与容器主体200(参照图25)的上边缘部(未图示)彼此接触的状态下,对该外周缘410和上边缘部实施所谓卷曲接缝加工。由此,罐盖300(面板400)被固定于容器主体200的上边缘部。
进一步,在罐盖300形成有突出部(接头)420,在拉环500被固定于面板400时该突出部420被压变形而成为上述铆钉900(参照图25)。该突出部420设置在从面板400的中心部CP偏离的地方。另外,在面板400的表面形成有刻痕线440。
刻痕线440由在面板400表面形成的槽构成,起到对面板400的断裂(后述)进行诱导的作用。若补充说明,则刻痕线440可以理解为预定面板400的断裂的断裂预定线。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刻痕线440具有促进断裂的作用,使得由于拉环500按压面板400而发生的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在面板400的预先确定的地方。
在刻痕线440上设置有第1部位440A、第2部位440B和第3部位440C。
如图25所示,第1部位440A与拉环500相比配置于图中上方。进一步,该第1部位440A形成为,经过拉环500的一方的旁边。更为具体而言,形成为经过拉环500所具有第1侧边581的旁边。
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1部位440A在经过该第1侧边581的旁边时,从图中右方朝向左方行进,进一步在行进方向的下游侧具有终端30E。若补充说明,则第1部位440A在经过第1侧边581的旁边时,从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侧朝向被操作部505侧行进,在行进方向下游侧具有终端30E。
第2部位440B与拉环500相比配置于图中下方。进一步,该第2部位440B形成为,经过拉环500的另一方的旁边。更为具体而言,形成为经过拉环500所具有的第2侧边582的旁边。进一步,第2部位440B在经过该第2侧边582的旁边时,从图中右方朝向左方行进,进一步在行进方向的下游侧具有终端30F。若补充说明,则第2部位440B在经过第2侧边582的旁边时,从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侧朝向被操作部505侧行进,在行进方向下游侧具有终端30F。
进一步,第2部位440B在从图中右方朝向左方的中途改变行进方向,从中途起朝向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在第2部位440B设置有接近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的接近部30G的结构。
这样,终端30E与终端30F接近是为了使刻痕线440断裂而作为开口片被弯入罐内且形成开口,此时,在终端30E与30F不接近的情况下,难以将开口片弯入罐内。因此,优选,终端30E与30F接近。另外,第2部位440B具有曲率且中途改变行进方向而经由接近部30G在终端30F结束。为了形成本例那样的大开口,应断裂的刻痕线的长度长,所以优选刻痕线断裂一口气行进至终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朝向终端30F的刻痕线断裂,不因曲率而有损自第2部位440B起的势头地与接近部30G相连且一口气到达终端30F。
此外,图26中,通过在第2部位440B设置接近部30G,第2部位440B在中途具有曲率,在中途改变行进方向而朝向第1部位440A,但是不限于这样的形态,也可以对第1部位440A和第2部位440B这两方付与曲率。该情况下,第1部位440A和第2部位440B中的一方的部位具有曲率并在中途改变行进方向而朝向另一方的部位,另外,另一方的部位也具有曲率并在中途改变行进方向而朝向一方的部位。此外,该情况下,在图26中,终端30E、终端30F位于更接近中心线CL的一侧。若补充说明,则在图26中,终端30E、终端30F位于中心线CL的上方,在对第1部位440A和第2部位440B这两方付与了曲率的情况下,例如,终端30E位于中心线CL的上方,终端30F位于中心线CL的下方。
如图25所示,第3部位440C形成为将第1部位440A与第2部位440B相连接。详细而言,形成为,将第1部位440A的图中右端部3A与第2部位440B的图中右端部3B相连接。若补充说明,则第3部位440C形成为,在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侧将第1部位440A与第2部位440B相连接。
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1部位440A和第2部位440B的每个在被操作部505侧和顶端部510侧分别具有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部位440A和第2部位440B的每个所具有的顶端部510侧的端部(右端部3A、右端部3B)彼此由第3部位440C连接。
另外,对该第3部位440C付与了曲率,使得其形成为向图中右侧鼓出。进一步,第3部位440C形成为,经过拉环500的外周缘595的外侧。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第3部位440C形成为,经过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与面板400的外周缘410之间。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和第2部位440B的终端30F配置于隔着经过面板400的中心部CP的假想线KL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图中为左侧区域)侧。
若补充说明,则配置于隔着相对于拉环500的中心线CL(沿拉环500的长边方向的中心线CL)正交且经过面板400的中心部CP的假想线K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侧。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第3部位440C形成为U字状且向图中右方向鼓出,在图中右端具有顶部30H。该顶部30H配置于隔着假想线KL而相对的二个区域中的另一个区域(图中为右侧区域)。
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二个终端30E、30F位于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所处的地方(位于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背后(里侧))。若补充说明,则第1部位440A和第2部位440B的每个从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侧朝向被操作部505侧行进,最终到达被操作部505的里侧。
此外,上述中省略说明,但如图2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400中用图中符号RB示出的地方(以下称为“按压处RB”)成为受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按压的形状。在此,该按压处RB位于形成为U字状的第3部位440C的内侧。进一步,该按压处RB位于第3部位440C的顶部30H附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和第2部位440B的终端30F卷曲,使得超过终端30E、30F的面板400的断裂得到抑制。在不这样卷曲而是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下,面板400恐会在超过终端30E、30F的地方开裂,面板400的断裂恐会发生。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与第2部位440B的终端30F以相互分离的状态设置,由此,在终端30E与终端30F之间设置有未形成刻痕线440的不连续部。通过设置该不连续部,成为后述的舌片部不从面板400脱离而舌片部保持安装于面板400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拉环500的中心线CL(还参照图25)经过面板400的中心部CP与在面板400形成的突出部420。进一步,上述中省略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和第2部位440B的终端30F位于隔着中心线CL的图中上侧的区域。
图27(A)、(B)、(C)是示出拉环500由操作者操作时的各部分的运动的图。此外,在(A)、(B)、(C)的各图中,在图中上侧示出从上方观察饮料罐100的情况下的状态,在图中下侧图示了从饮料罐100的侧方观察饮料罐100的上部且内部的状态时的情况。
在操作者对拉环500进行操作时,操作者的手指进入放平了的状态的拉环500(参照图27(A))与面板400的表面之前,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侧被抬起,拉环500开始被拉起。
若拉环500开始被拉起,则拉环500以铆钉900为支点旋转,拉环500的顶端部510按压面板400。具体而言,按压图26中示出的按压处RB。由此,面板400的断裂,在设置于刻痕线440(参照图26)的第3部位440C中的、顶部30H所处位置附近开始。由此,如图27(B)所示,面板400中位于第3部位440C的内侧且位于顶部30H附近的部分,首先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
之后,由操作者进行拉环500向饮料罐100的内部的压入。由此,如图27(C)所示,面板400的断裂遍及刻痕线440的大致整个区域而发生,形成了舌片状的部位(以下称为“舌片部89”),进一步,该舌片部89被压入饮料罐100的内部(被向面板400的里面侧弯曲)。而且,若舌片部89被压入饮料罐100的内部,则如图27(C)所示,在饮料罐100上形成开口100B。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上述那样,刻痕线440的第1部位440A和第2部位440B设置为到达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所形成的开口100B成为大的开口。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面板400的一半左右的区域成为开口100B。
在此,例如在减小了饮料罐100的直径的情况下,通常,拉环500和开口100B分别变小,拉环500的操作性降低,也进一步难以饮用到内部的饮料。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即使在饮料罐100的直径小的情况下,拉环500和开口100B变小的情况也得到抑制,易于操作拉环500也易于饮用内部的饮料。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不限于小径的饮料罐100,对于350ml和/或500ml等已有的饮料罐也可以应用,该情况下,与该已有的饮料罐相比较能够加大开口100B。
加大罐盖的开口100B对于饮料罐而言有如下这样的效果。
首先,通过加大开口100B,能够无障碍地饮用饮料。这不仅是因为单纯通过加大开口100B就能够大量排出饮料的缘故。例如在开口100B的大小小的情况下,有时会发生向罐外的饮料排出和向罐内的空气补充交替进行的、一边脉动一边排出的现象。这一现象有时会令饮用者感觉难以饮用到饮料。但是,通过加大开口100B就能够在开口100B的一部分确保从罐外向罐内获取空气的空间,能够同时进行向罐外的排出和向罐内补充空气。因此,对于饮用者而言,能够实现饮用流出来的东西那样的自然的饮用。
另外,根据饮料物的不同,不仅是味道有时享受气味而是重要的要素。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饮用时开口伸至鼻尖,所以饮用期间,能够用舌头享受饮料的味道同时还能够用鼻子享受罐内的饮料所具有的气味,能够成为可以同时享受饮料所具有的二个风味即味道和气味的饮料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拉环500的拉起操作这1个动作来形成开口100B,无需将拉环500按回去。由此,能够实现形成开口100B时所需的拉环500的操作的简略化。在已有的饮料罐中,通常在将拉环500拉起而形成了开口后,需要再次将该拉环500放平并使其成为原来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拉环500的拉起操作这1个动作来形成开口100B。
此外,上述中省略了说明,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操作者对拉环500的操作结束(若开口100B的形成结束),则如图27(C)(的下侧的图)所示,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从面板400的表面突出。由此,使操作者的手指经过开口100B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且该手指接触内部的饮料的情况得到抑制。若补充说明,则在本实施方式中,伴随舌片部89向面板400里面侧的弯曲,位于面板400的表面侧的拉环500也向面板400的里面侧移动,而关于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不使其向面板400的里面侧移动而使其停留在面板400的表面侧。
在此,在拉环500的操作的最终阶段中,假定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由操作者按压而进行拉环500的压入,但是此时,若被操作部505进入至饮料罐100的内部,则手指容易与被操作部505一起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若像本实施方式那样,是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从面板400的表面突出的结构,则手指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的情况变得不易发生。此外,若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从面板400的表面突出,则与不突出的情况相比较,恐难以饮用到内部的饮料,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突出量小其影响也小。
另外,作为其他结构,也可以设为拉环500整体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该情况下,操作者的手指容易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但是另一方面,该情况下,拉环500自面板400的突出消失,操作者容易饮用到内部的饮料。
此外,在使拉环500整体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的情况下,在图25中,将终端30E、30F配置于被操作部505的图中左侧的区域(图中用箭头3C示出的区域)。若补充说明,则将第1部位440A和第2部位440B延伸至超过被操作部505的地方,使刻痕线440的终端30E、30F位于该超过的地方。
在此,在已有的饮料罐的情况下,操作者将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拉起,将拉环500的顶端部510压入饮料罐100的内部且在面板400形成开口,并使拉环500回到原来的位置,之后,将口部贴到开口上进行饮用。此时,有时操作者的嘴唇和/或胡须等接触拉环500的顶端部510,在顶端部510的材料的修边处理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嘴唇有可能感觉疼痛、并且/或者嘴上边的胡须有可能黏连。但是,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拉环500的顶端部510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的情况下,拉环500的顶端部510触及操作者口部的情况不易发生。在此,在拉环500的顶端部510存在因拉环500的制造工序而产生的突起,且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不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的情况下,该突起有时会触及操作者的口部。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该突起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该突起不易触及操作者的口部。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已有的饮料罐的情况下,饮用时拉环500回到原来的位置再进行饮用,而此时拉环500的铆钉900的周边部有时会变形,即使使拉环500回到原来的位置,拉环500也会由于上述变形而从面板400离开,拉环500也会从面板400上浮,饮用时上浮了的拉环500有时会接触鼻尖感觉很烦。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拉环500被收置于饮料罐100的内部,所以饮用时,在面板400上没有拉环500等会触及鼻子的东西,能够不会感觉鼻尖的麻烦感地进行饮用。
图28、图29是对拉环500的制造工序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在拉环500的制造工序的最终阶段,如图28所示,拉环500成为经由被称为“间隔(blanking)”的连结部620而连接于成为框架的拉环轮廓610的状态。而且,若对于拉环500的加工结束,则在面板400形成的突出部420(参照图26)经过在拉环500形成的贯通孔580,接着该突出部420被压变形。由此,拉环500相对于面板400固定。同时,在拉环500与连结部620的边界实施切断处理,拉环500从拉环轮廓610分离。
在此,若实施上述切断处理,则如图29所示,连结部620(参照图28)的一部分残留于拉环500的顶端部510,在拉环500的顶端部510形成突起590。该突起590被折弯,而在操作者饮用饮料时,该突起590的一部分触及操作者口部的情况极多。另一方面,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拉环500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的结构中,该突起590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所以突起590触及操作者口部的情况不易发生。
若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在通常的拉环500的制造工序中,多设有用模具等将上述突起590压变形的工序,但是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拉环500进入饮料罐100的内部的结构中,可以省略该压变形的工序。
图30是示出罐盖3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此外,该图(A)是罐盖300的主视图,该图(B)是从该图(A)的箭头XXXB方向观察罐盖300的情况下的图,该图(C)是从该图(A)的箭头XXXC方向观察罐盖300的情况下的图。
该结构例中,在面板400中的受拉环500按压的按压处RB,设置有朝向拉环500侧突出的突起380。该结构例中,在按压处RB受拉环500按压时,该突起380被按压。
由此,与未设置突起380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载荷集中地作用于刻痕线440的第3部位440C中的更为狭窄的区域。而且,该情况下,面板400的断裂更容易发生在第3部位440C。
图31是示出罐盖3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此外,该图(A)是罐盖300的主视图,该图(B)是从该图(A)的箭头XXXIB方向观察罐盖300的情况下的图,该图(C)是从该图(A)的箭头XXXIC方向观察罐盖300的情况下的图。
该结构例中,设为在拉环500的顶端部510设置有突起570的结构。若补充说明,则该结构例中,在拉环500的顶端部510且在与面板400相对的相对面侧,设置有朝向按压处RB突出的突起570。该情况下,与未设置该突起570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载荷集中地作用于设置在刻痕线440上的第3部位440C中的更为狭窄的区域,面板400的断裂容易发生在第3部位440C。
另外,虽然图示省略了,但是作为其他结构例,也可以使面板400中设置有第3部位440C的部分(面板400的断裂最初发生的部分)的壁厚比面板400的其他部分的壁厚小。该情况下,面板400的断裂也容易发生在刻痕线440的第3部位440C。
图32是示出罐盖3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上述中,以如图25中所示那样,第2部位440B在中途弯曲朝向上方且第2部位440B接近第1部位440A的结构例(在第2部位440B设置有接近部30G的结构例)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设为如图32(A)所示,第1部位440A在中途弯曲朝向图中下方且在第1部位440A设置有接近部30G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如图32(B)所示,省略接近部30G且将刻痕线440的整体形状设为U字状。
进一步,也可以如图32(C)所示,将刻痕线440的整体形状设为U字状,并且在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与第2部位440B的终端30F之间设置使面板400的刚度降低的刚度降低部385。该情况下,舌片部89容易在舌片部89(参照图27(C))的根部弯曲。此外,刚度降低部385例如由在面板400形成的槽构成。
另外,也可以如图32(D)所示,除刻痕线440外,设置经过突出部420与按压处RB之间的刻痕线(以下,将该刻痕线称为“第2刻痕线450”)。该第2刻痕线450从突出部420附近朝向与拉环500的中心线CL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行进且连接于刻痕线440。
该结构例中,若拉环500被操作,则剪切力作用于图中用符号8X示出的部分,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在设置有第2刻痕线450的部分且在按压处RB与突出部420之间。之后,面板400的断裂行进至刻痕线440与第2刻痕线450的连接部。接着,发生从该连接部向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的面板400的断裂和从连接部朝向第2部位440B的终端30F的面板400的断裂。
图32(E)示出设置有第2刻痕线450另一方面省略了接近部30G的结构例。该结构例中,成为第2刻痕线450设置在U字状的刻痕线440的内侧的形态。
图32(F)是示出图32(D)中所示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另外,图32(G)是示出图32(E)中所示的结构的变形例的图。该图32(F)、(G)中示出的结构例中,使第2刻痕线450的配置位置不同。
具体而言,将第2刻痕线450沿拉环500的中心线CL配置。若补充说明,则该结构例中,第2刻痕线450形成为从突出部420附近朝向第3部位440C的顶部30H。进一步,该结构例中,第2刻痕线450形成为经过按压处RB。
图32(F)、(G)所示的结构例中,若按压处RB受拉环500按压,则面板400的断裂发生在第2刻痕线450中的位于按压处RB与突出部420之间的部位。接着,该断裂沿第2刻痕线450行进至第2刻痕线450与刻痕线440的连接部。接着,发生从该连接部朝向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的面板400的断裂和从连接部朝向第2部位440B的终端30F的面板400的断裂。
(其他)
上述中,对如图26所示那样、拉环500的固定所用的突出部420(铆钉900)从面板400的中心部CP偏离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如图33(示出罐盖3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所示那样、将突出部420设置于面板400的中心部CP。此外,图33中示出的该结构,除突出部420的位置外,具有与图26中示出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此外,在图32中示出的各结构例中,同样,也可以将突出部420设置在面板400的中心部CP。
另外,上述中,对例如图25所示那样,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第2部位440B的终端30F位于拉环500的位于被操作部505的里侧(背后)的部分,第1部位440A和第2部位440B分别到达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如图34(示出罐盖300的其他结构例的图)所示那样,终端30E、30F到达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旁边,第1部位440A、第2部位440B到达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旁边。
进一步,也可以使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的位置与第2部位440B的终端30F的位置不同。例如,可以将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配置于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里侧,将第2部位440B的终端30F如图34中示出那样配置于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旁边。此外,也可以反之,将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配置于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旁边,将第2部位440B的终端30F配置于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里侧。
进一步,例如也可以将第1部位440A的终端30E和第2部位440B的终端30F的任一方配置于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里侧或旁边,将另一方配置于超过拉环500的被操作部505的地方(图25中用箭头3C示出的区域)。
符号说明
70…凹槽、71…一端、72…另一端、81…第1区域、82…第2区域、89…舌片部、100…饮料罐、200…容器主体(罐体)、300…罐盖、380…突起、400…面板、401…第1面、402…第2面、410…外周缘、420…突出部、430…第1刻痕线、430A…U字状部、431…一端部、432…另一端部、433A…顶部、440…刻痕线、440A…第1部位、440B…第2部位、450…第2刻痕线、451…一端部、452…另一端部、500…拉环、505…被操作部、510…顶端部、570…突起、595…外周缘、900…铆钉、CP…中心部、RB…按压处。

Claims (9)

1.一种罐盖,其特征在于,具备:
面板,其具有第1面和位于该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安装于罐体的开口;
拉环,其安装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1面,用于按压该面板的预先确定的地方;
刻痕线,其形成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1面且形成为包围所述预先确定的地方,促进该面板的断裂;和
凹陷加工部,其形成于所述面板中的由所述刻痕线包围的区域,并且在从所述第1面侧观察该面板的情况下,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拉环的背后,提高该区域的弯曲刚度,
所述凹陷加工部是通过将模具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1面侧触压该面板而形成的,伴随该凹陷加工部的形成而产生的突出部位于所述第2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盖,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第1面侧观察所述面板的情况下,所述凹陷加工部全部位于所述拉环的背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罐盖,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2刻痕线,该第2刻痕线形成于由所述刻痕线包围的所述区域内,一端位于该被包围的该区域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刻痕线,
所述凹陷加工部形成为槽状,并且形成为包围所述第2刻痕线的所述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罐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上安装有所述拉环的安装部,位于由所述刻痕线包围的所述区域内,
所述凹陷加工部形成为槽状,并且形成为包围所述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盖,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2刻痕线,该第2刻痕线形成于由所述刻痕线包围的所述区域内,一端位于该被包围的该区域内,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刻痕线,
在由所述刻痕线包围的所述区域内,设置有隔着所述第2刻痕线而相互相对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
所述凹陷加工部形成为槽状,并具有位于所述第1区域内的一端部和位于所述第2区域内的另一端部,并且,形成为从该一端部朝向该另一端部行进,而且形成为在该行进时不与所述第2刻痕线相交而经过该第2刻痕线的所述一端的旁边而朝向该另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盖,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凹陷加工部设为第1凹陷加工部的情况下,在该第1凹陷加工部的外侧设置有第2凹陷加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罐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凹陷加工部形成为包围所述拉环的周围,进一步伴随该第2凹陷加工部的形成而产生的突起部位于所述第1面侧。
8.一种罐盖,其特征在于,具备:
面板,其具有第1面和位于该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安装于罐体的开口;
拉环,其安装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1面,用于按压该面板的预先确定的地方;
刻痕线,其形成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1面且形成为包围所述预先确定的地方,促进该面板的断裂;和
凹陷加工部,其形成于所述面板中的由所述刻痕线包围的区域,提高该区域的弯曲刚度,
所述凹陷加工部是通过将模具从所述面板的所述第1面侧触压该面板而形成的,伴随该凹陷加工部的形成而产生的突出部位于所述第2面侧。
9.一种饮料罐,是收置有饮料的罐体和安装于该罐体的罐盖的饮料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盖是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罐盖。
CN201810127496.7A 2013-06-13 2014-06-13 罐盖和饮料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778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5055A JP6168653B2 (ja) 2013-06-13 2013-06-13 缶蓋および飲料缶
JP2013-125055 2013-06-13
JP2013-245407 2013-11-27
JP2013245408A JP6243207B2 (ja) 2013-11-27 2013-11-27 缶蓋および飲料缶
JP2013245407A JP6335490B2 (ja) 2013-11-27 2013-11-27 缶蓋および飲料缶
JP2013-245408 2013-11-27
JP2014-121887 2014-06-12
JP2014121887A JP2016000621A (ja) 2014-06-12 2014-06-12 缶蓋および飲料缶
CN201480032377.3A CN105263812B (zh) 2013-06-13 2014-06-13 罐盖和饮料罐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2377.3A Division CN105263812B (zh) 2013-06-13 2014-06-13 罐盖和饮料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7847A true CN108177847A (zh) 2018-06-19
CN108177847B CN108177847B (zh) 2019-09-13

Family

ID=5202238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749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77847B (zh) 2013-06-13 2014-06-13 罐盖和饮料罐
CN2014800323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63812B (zh) 2013-06-13 2014-06-13 罐盖和饮料罐
CN2016110898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28898B (zh) 2013-06-13 2014-06-13 罐盖和饮料罐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23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63812B (zh) 2013-06-13 2014-06-13 罐盖和饮料罐
CN2016110898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28898B (zh) 2013-06-13 2014-06-13 罐盖和饮料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0766B2 (zh)
EP (2) EP3366601B1 (zh)
CN (3) CN108177847B (zh)
WO (1) WO20142000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A41632A (fr) 2015-03-02 2018-01-09 E V D S Bvba Couvercle fiable pour canette refermable
GB2545403B (en) 2015-12-09 2019-04-10 Crown Packaging Technology Inc Can end with venting feature
CA3092268A1 (en) * 2018-03-01 2019-09-06 Gilbert P. STENGEL JR. Dual acting pop top li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5063A (ja) * 2002-07-04 2004-02-05 Daiwa Can Co Ltd 開口容易缶蓋
JP2009067407A (ja) * 2007-09-11 2009-04-02 Daiwa Can Co Ltd 開口容易缶蓋
CN201347226Y (zh) * 2009-01-13 2009-11-18 统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易开罐结构改良
CN102123917A (zh) * 2008-07-04 2011-07-13 Imv创新营销有限公司 具有可旋转开启和再封闭拉环的可再关闭的罐端盖和装备有该可再封闭的罐端盖的饮料罐
JP2012166826A (ja) * 2011-02-15 2012-09-06 Showa Aluminum Kan Kk 缶蓋および飲料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7752A (en) 1972-09-28 1976-07-06 Reynolds Metals Company Easy-open wall
US3894651A (en) * 1973-01-18 1975-07-15 Charles N Hannon Non-removable opener
US3900128A (en) * 1973-03-30 1975-08-19 Fraze Ermal C Easy open can end resistant to pressure
JPS5550108Y2 (zh) 1974-05-08 1980-11-21
GB1540229A (en) 1974-12-04 1979-02-07 Reynolds Metals Co Easy-open container wall
JPS618525U (ja) * 1984-06-19 1986-01-18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容器の易開口部構造
JPH0344661Y2 (zh) * 1986-08-08 1991-09-19
US5219257A (en) 1990-11-21 1993-06-15 Koch Systems Incorporated Self-opening can lid with improved contour of score and means for making
JPH05178345A (ja) 1991-12-20 1993-07-20 Kuwabara Yasunaga 開口容易な缶蓋
JPH06219448A (ja) 1992-12-04 1994-08-09 Kuwabara Yasunaga 開口容易な缶蓋
JPH07132937A (ja) 1993-11-02 1995-05-23 Kishimoto Akira 開口容易な蓋
JPH0939962A (ja) * 1995-07-28 1997-02-10 Tadao Kobayashi タ ブ
US6024239A (en) 1997-07-03 2000-02-15 American National Can Company End closure with improved openability
US6354453B1 (en) * 1998-03-16 2002-03-12 Ball Corporation Vented container end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11321860A (ja) * 1998-05-11 1999-11-24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缶 蓋
US6164480A (en) * 1999-03-30 2000-12-26 Crown Cork & Seal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an lid with stay-on-tab
JP2003095264A (ja) * 2001-09-18 2003-04-03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開口容易なラミネート缶蓋
US7922025B2 (en) * 2006-09-19 2011-04-12 Crown Packaging Company, L.P. Easy open can end with high pressure venting
US8109406B2 (en) * 2006-10-26 2012-02-07 Charles Chang Beverage container construction
US8870012B2 (en) * 2007-10-05 2014-10-28 Gilbert P. Stengel, JR. Flip-up pop-top can lid
KR101040365B1 (ko) * 2010-12-29 2011-06-10 장영희 웃는 모양의 상면 구조를 갖는 캔
US20130037542A1 (en) 2011-08-09 2013-02-14 Drt Mfg. Co. Can end
US8783496B2 (en) * 2012-04-04 2014-07-22 Anheuser-Busch InBev, SA Double-opening can li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5063A (ja) * 2002-07-04 2004-02-05 Daiwa Can Co Ltd 開口容易缶蓋
JP2009067407A (ja) * 2007-09-11 2009-04-02 Daiwa Can Co Ltd 開口容易缶蓋
CN102123917A (zh) * 2008-07-04 2011-07-13 Imv创新营销有限公司 具有可旋转开启和再封闭拉环的可再关闭的罐端盖和装备有该可再封闭的罐端盖的饮料罐
CN201347226Y (zh) * 2009-01-13 2009-11-18 统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易开罐结构改良
JP2012166826A (ja) * 2011-02-15 2012-09-06 Showa Aluminum Kan Kk 缶蓋および飲料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30031A1 (en) 2016-05-12
EP3009370A4 (en) 2017-04-26
EP3366601B1 (en) 2019-12-11
EP3009370B1 (en) 2019-09-18
CN106428898B (zh) 2018-08-28
CN105263812B (zh) 2018-04-06
CN105263812A (zh) 2016-01-20
EP3366601A1 (en) 2018-08-29
US10710766B2 (en) 2020-07-14
EP3009370A1 (en) 2016-04-20
CN108177847B (zh) 2019-09-13
WO2014200098A1 (ja) 2014-12-18
CN106428898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8898B (zh) 罐盖和饮料罐
UA113297C2 (xx) Бляшанка, що має отвір для виливання, а також вентиляційний отвір і одне витяжне вушко для відкривання
KR20000017742A (ko) 실용성이 개선된 캔뚜껑의 구조
EP3020645A1 (en) Can lid and beverage can
CN104136335B (zh) 罐盖及饮料罐
CN104619597B (zh) 罐盖和饮料罐
CN107486981A (zh) 一种3d麦拉剥片治具
CN103287907A (zh) 切纸板及具有该切纸板的卷纸架
JP6168653B2 (ja) 缶蓋および飲料缶
JP5475556B2 (ja) 缶蓋及びそのタブの製造方法
CN212048245U (zh) 一种飞机盒
JP4800665B2 (ja) ステイオンタブ式缶蓋
JP3088995U (ja) 缶容器の開口用タブ
CN100586811C (zh) 湿润材料收容用容器以及湿纸巾包装体
JP2016000621A (ja) 缶蓋および飲料缶
KR100355317B1 (ko) 실용성이 개선된 캔뚜껑의 구조
JP6590717B2 (ja) 缶蓋および飲料缶
CN205470533U (zh) 一种改进型防盗翻盖
JP3683020B2 (ja) イージーオープン缶蓋
JP6335490B2 (ja) 缶蓋および飲料缶
CN201334180Y (zh) 一种内含吸管的纸质饮料盒
KR20080013643A (ko) 오픈이 용이한 음료용 캔
KR20110123001A (ko) 개방이 용이한 캔 뚜껑
JP2017124857A (ja) 開缶用タブ及び缶蓋並びに缶
KR20080012558A (ko) 위생적인 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