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7320A - 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7320A
CN108177320A CN201810137910.2A CN201810137910A CN108177320A CN 108177320 A CN108177320 A CN 108177320A CN 201810137910 A CN201810137910 A CN 201810137910A CN 108177320 A CN108177320 A CN 108177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hole
section bar
die
reinforcemen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379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7320B (zh
Inventor
张存生
刘明甫
赵国群
陈良
马新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1379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73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7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7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77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7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9Articles with cross-sections having partially or fully enclosed cavities, e.g. pipes or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2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with annular openings, e.g. for forming tubular articles
    • B29C48/335Multiple annular extrusion nozzles in coaxial arrangement, e.g. for making multi-layered tub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23/00Tubular articles
    • B29L2023/22Tubes or pipes, i.e. rig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复合挤压装置包括复合挤压模具和纤维牵引装置,复合挤压模具包括导流板、上模和下模,导流板上设有第一分流孔,第一分流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分流桥,上模上设有第二分流孔,第二分流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分流桥,第二分流桥连接有一模芯,导流板和/或上模上设有纤维进给通道,出口平行于型材挤压方向,下模上设有相连通的焊合室、模孔和空刀,模芯伸入模孔中。本发明的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能够在型材横截面的指定位置处连续加强型材,实现连续复合挤压,同时,相比于传统的纤维颗粒混合坯料,本发明使用常规的坯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模具的耐磨性。

Description

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挤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和环境的原因,特别是在汽车和航空航天工业以及建筑领域,型材的轻质化战略已经成为结构件设计的重要方面。一方面,车辆整体重量的减轻会降低油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从安全角度看,结构件需要更优良的机械性能。而混合结构件的发展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可行方法,混合结构件的设计可以实现不同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的组合。目前,生产混合结构件的现有挤压工艺包括不连续复合挤压、共挤压和纤维坯料的复合挤压。其中,不连续复合挤压生产的型材不能连续增强;共挤压的坯料为两种材料的内外包附,需要挤压前的额外加工制造,生产繁琐且成本较高;纤维坯料的复合挤压,需要在制造坯料时,将大量细小纤维均匀的融入到坯料的内部,制造困难,成本高,挤压时对模具磨损较为严重。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三种挤压工艺的不足,亟需提供一种复合挤压的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该复合挤压装置及方法能够在型材横截面的指定位置处连续加强型材,实现连续复合挤压,制造出无限长的纤维增强型材,相比于传统的纤维颗粒混合坯料,本发明使用常规的坯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模具的耐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导流板、上模和下模,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第一分流孔,所述第一分流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分流桥,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第二分流孔,所述第二分流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分流桥,每个所述第一分流桥对所述第一分流孔的内腔进行分割,每个所述第二分流桥对所述第二分流孔的内腔进行分割,所述第一分流桥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流桥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分流桥的另一端上连接有一模芯,所述导流板和/或所述上模上设置有若干纤维进给通道,所述纤维进给通道的入口设置在所述导流板和/ 或所述上模的径向侧壁上,所述纤维进给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模芯的轴向旁侧,且所述纤维进给通道的出口方向平行于型材挤压方向,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依次相连通的焊合室、模孔和空刀,所述焊合室依次与所述第二分流孔和所述第一分流孔相连通,所述模芯位于所述模孔中。
优选的,所述纤维进给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圆锥台,所述圆锥台上设置有供纤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纤维进给通道相连通,所述通孔的出口方向平行于型材挤压方向,所述圆锥台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模芯周围的所述第二分流桥的另一端上,所述圆锥台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焊合室内,所述圆锥台与所述焊合室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的,所述通孔与所述纤维进给通道之间圆滑过渡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与上模之间无缝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分流桥与所述模芯和所述圆锥台之间圆滑过渡连接。
优选的,所述纤维进给通道呈90°直角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和纤维牵引装置,坯料在挤压机的作用下,依次挤压入所述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的所述第一分流孔、所述第二分流孔和所述焊合室中,最终从所述模孔中与纤维共同挤出,所述纤维牵引装置与所述纤维进给通道中穿出的纤维相连接,所述纤维牵引装置对所述纤维进行牵引及精确定位。
优选的,所述纤维牵引装置包括导轨机构、水平移动块、横向移动块、升降杆和夹持机构,所述导轨机构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水平移动块的底部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水平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一滑槽,所述横向移动块与所述水平移动块通过所述滑槽相连接,所述横向移动块上设置有升降孔,所述升降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升降孔中,所述横向移动块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用于限制所述横向移动块的横向位移,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用于限制所述升降杆的纵向位移,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导向板和第三锁紧螺栓,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纤维穿过的若干导向孔,所述第三锁紧螺栓用于锁紧置于所述导向孔中的所述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若干根纤维通过设置在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中导流板或上模侧壁上的入口送入相应的纤维进给通道中,随后所述纤维由圆锥台上平行于型材挤压方向的通孔内穿出,并在依次穿过焊合室、模孔和空刀后,将若干所述纤维均固定在纤维牵引装置上;
将坯料通过挤压机压入所述导流板上的第一分流孔中,随后所述坯料在挤压力作用下依次进入上模的第二分流孔、下模的焊合室、模孔和空刀中,其中,在所述焊合室的高温高压下,所述坯料与所述纤维接触并粘结在一起,所述坯料与所述纤维共同从模孔中挤出形成复合型材。
优选的,若干所述纤维均固定在所述纤维牵引装置中夹持机构的导向板上,并通过第三锁紧螺栓锁紧;当需要对所述导向板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时,通过旋出第一锁紧螺栓,使横向移动块在水平移动块的滑槽中进行横向移动;当需要对所述导向板的竖向位置进行调节时,通过旋出第二锁紧螺栓,使升降杆在所述横向移动块的升降孔中进行竖向移动;当需要对所述纤维牵引装置相对于所述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的距离进行调节时,使所述水平移动块相对于导轨进行滑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中将模具分为导流板、上模、下模和模芯,实现模具的模块化,有利于模具的加工制造,对于易坏或易磨损部件,便于维修和更换,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提高模具的整体寿命。
2、本发明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中采用设置纤维牵引装置的方式,给纤维施加一定的张紧力,保证了纤维所处位置的精确性。
3、本发明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中利用复合挤压模具和纤维牵引装置,能够在型材横截面的指定位置处连续加强型材,实现连续复合挤压,制造出无限长的纤维增强型材,同时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复合挤压型材,相比于传统的纤维颗粒混合坯料,本发明使用常规的坯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模具的耐磨性。
4、对于圆管类型材,一般采用对称布置的四个扇形分流孔和四个分流桥 (或两个扇形分流孔和一个分流桥),圆管类复合挤压模具的分流采用了圆管类分流组合模的“四孔四桥”结构,即对称布置的四个扇形分流孔和四个分流桥。复合挤压模具结合分流组合模的分流特点,巧妙地在模芯周围的四个分流桥上设置了四个圆锥台,四个圆锥台均布在模芯四周且上面均开设有沿挤压方向进给纤维的通孔,既实现了铝基体中纤维的嵌入,又为圆管类复合型材的轻质化与多功能性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与传统的圆管类分流组合模相比,复合挤压模具中第二分流桥后均布的四个圆锥台均位于焊合室内,四个圆锥台的端面均与焊合室底面保持一定间距,四个圆锥台均不作为成型工作带,而是作为进给纤维和实现纤维与铝基体平缓无缝结合的重要结构;复合挤压模具中第二分流桥后的模芯,其伸入模孔部分作为型材成型的工作带,与下模的模孔工作带进行配合,控制型材的壁厚尺寸。
5、本发明中纤维和圆管类复合型材的特点:纤维具有多样性,如高强度钢丝(绳)、玻璃纤维、碳纤维、陶瓷氧化物纤维、芳纶纤维、复合纤维、隔离光纤、隔离电导体、隔离镍丝等,在不同的纤维进给通道可以进给不同的纤维,以满足型材不同位置的性能要求;由于圆管类复合型材中嵌入了具有多种优良性能(如高拉伸强度,高刚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良好的导电性)的纤维,因此相比于没有嵌入纤维的圆管类型材,具有更好的拉伸强度、刚度、耐腐蚀性、导电性等,甚至具备圆管类型材原本不具有的传输信号和数据的新功能,进一步使得圆管类型材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中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中图4a和图4b均为图1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导流板;3上模;4下模;5纤维;6水平移动块;7导轨;8横向移动块;9第一锁紧螺栓;10第二锁紧螺栓;11升降杆;12导向板;13第三锁紧螺栓;14坯料;15纤维进给通道;16第一分流孔;17第一分流桥;18 第二分流孔;19第二分流桥;20焊合室;21模孔;22空刀;23圆锥台;24 通孔;25模芯;26入口;27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该复合挤压装置及方法能够在型材横截面的指定位置处连续加强型材,实现连续复合挤压,制造出无限长的纤维增强型材,相比于传统的纤维颗粒混合坯料,本发明使用常规的坯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模具的耐磨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包括依次连接的导流板1、上模3和下模4,所述导流板1上设置有第一分流孔16,所述第一分流孔16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分流桥17,所述上模3上设置有第二分流孔18,所述第二分流孔18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分流桥19,每个第一分流桥17对第一分流孔16的内腔进行分割,每个第二分流桥19对第二分流孔18的内腔进行分割,第一分流桥1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流桥1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分流桥19的另一端上连接有一模芯25,所述导流板1和/或所述上模3上设置有若干纤维进给通道15,所述纤维进给通道15的入口26设置在所述导流板1和/或所述上模3的径向侧壁上,所述纤维进给通道15的出口27设置在所述模芯25的轴向旁侧,且所述纤维进给通道15的出口27方向平行于型材挤压方向,所述下模4上设置有依次相连通的焊合室20、模孔21 和空刀22,所述焊合室20依次与所述第二分流孔18和所述第一分流孔16相连通,所述模芯25位于所述模孔21中。
在挤压模具进行工作时,将若干根连续的纤维5从导流板1和/或上模3 的侧面贯通孔一一送入相应的纤维进给通道15中(本发明中将纤维进给通道 15设置在导流板1和上模3之间的连接配合面上,当然也可以只在上模上或者依次穿过导流板和上模),纤维5穿过纤维进给通道15后,纤维5的前进方向转变成平行于型材挤压方向,随后纤维5进入模具的焊合室20中,最终从模孔21中穿出,当挤压坯料14通过第一分流孔16、第二分流孔18进入焊合室20时,在焊合室20的高温高压(在进行复合挤压前对模具整体进行加热,其加热方式不限)的作用下,坯料14与纤维5接触并粘结在一起,随后,在置于模孔21内的模芯25和模孔21的共同作用下,坯料14和纤维5共同从模孔21挤出,得到空心复合型材,本发明中将模具分为导流板1、上模3、下模 4和模芯25,实现模具的模块化,有利于模具的加工制造,对于易坏或易磨损部件,便于维修和更换,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提高模具的整体寿命;其中,模具中存在的棱角均设置为圆角结构,有利于材料的流动和避免了应力的集中。需要注意的:当第一分流桥设置有一个时,第一分流桥将第一分流孔的内腔进行分割,优选的为等分割;当第一分流桥设置有3个时,3个第一分流桥将第一分流孔的内腔进行分割,优选的为等分割;当第一分流桥设置有4个时, 4个第一分流桥将第一分流孔的内腔进行分割,优选的为等分割;以此类推,相应的,第二分流桥也适用于上述方式,并且优选的,第一分流桥和第二分流桥的数量相同,第一分流孔和第二分流孔上分割后的孔相对布置。
本发明中所述纤维进给通道的出口27处设置有圆锥台23,所述圆锥台23 上设置有供纤维5穿过的通孔24,所述通孔24与所述纤维进给通道15相连通,所述通孔24的出口方向平行于型材挤压方向,所述圆锥台2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模芯25周围的所述第二分流桥19的另一端上,所述圆锥台23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焊合室20内,所述圆锥台23与所述焊合室20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
本发明中所述通孔24与所述纤维进给通道15之间圆滑过渡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导流板1与上模3之间无缝连接。
本发明中焊合室20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焊合室和二级焊合室,所述一级焊合室和所述二级焊合室的尺寸逐渐减小,圆锥台23的通孔24的出口端与焊合室20的底部之间均存在间隙。
本发明中一级焊合室和二级焊合室均为蝶形结构。
本发明中空刀22包括一级空刀和二级空刀。
为了降低坯料流在模具内部产生的应力作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分流桥 19与所述模芯25和圆锥台23之间圆滑过渡连接,采用圆滑过渡连接的方式,使得坯料14可以顺利的在模具内流动,降低了流动阻力,从而减弱了模具上的应力集中。
本发明中所述纤维进给通道15呈90°直角结构,其中,90°直角结构的直角部位为圆弧过渡。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和纤维牵引装置,坯料14在挤压机的作用下,依次挤压入所述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的所述第一分流孔16、所述第二分流孔18和所述焊合室20中,最终从所述模孔21中与纤维5共同挤出,所述纤维牵引装置与所述纤维进给通道15中穿出的纤维5 相连接,所述纤维牵引装置对所述纤维5进行牵引及精确定位。
在进行复合挤压工作时,挤压机将坯料14通过第一分流孔16和第二分流孔18挤压入焊合室20中,在焊合室20的高温高压(在进行复合挤压前对模具整体进行加热,其加热方式不限)的作用下,坯料14与纤维5接触并粘结在一起,随后,在置于模孔21内的模芯25和模孔21的共同作用下,坯料14 和纤维5共同从模孔21挤出,得到空心复合型材,其中,纤维5从模孔21 中穿出后,纤维5固定在纤维牵引装置上,并通过纤维牵引装置设置在复合型材的指定位置处;本发明中利用复合挤压模具和纤维牵引装置,能够在型材横截面的指定位置处连续加强型材,实现连续复合挤压,制造出无限长的纤维增强型材,同时可以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复合挤压型材,相比于传统的纤维颗粒混合坯料,本发明使用常规的坯料14,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模具的耐磨性。
本发明中所述纤维牵引装置包括导轨机构、水平移动块6、横向移动块8、升降杆11和夹持机构,所述导轨机构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导轨7,所述水平移动块6的底部与所述导轨7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水平移动块6的顶部设置有一滑槽,所述横向移动块8与所述水平移动块6通过所述滑槽相连接,所述横向移动块8上设置有升降孔,所述升降杆1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升降孔中,所述横向移动块8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9和第二锁紧螺栓10,所述第一锁紧螺栓9用于限制所述横向移动块8的横向位移,所述第二锁紧螺栓10用于限制所述升降杆11的纵向位移,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导向板12和第三锁紧螺栓 13,所述导向板12与所述升降杆11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导向板12上设置有供所述纤维5穿过的若干导向孔,所述第三锁紧螺栓13用于锁紧置于所述导向孔中的所述纤维5。其中,纤维牵引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通过调节安装在导轨7上的水平移动块6,将纤维牵引装置移动到指定的水平位置,然后利用滑槽和第一锁紧螺栓9将横向移动块8固定在水平移动块6上,同时,通过第二锁紧螺栓10调节升降杆11,将夹持机构移动到指定的竖直位置,然后利用第二锁紧螺栓10将升降杆11固定在横向移动块8上,最后,将纤维5穿入夹持机构的导向孔内,利用第三锁紧螺栓13将纤维5固定在导向孔内,随后,将水平移动块6后移一定距离,给纤维5施加一定的张紧力,保证纤维5所处位置的精确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若干根纤维5通过设置在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中导流板1 或上模3侧壁上的入口26送入相应的纤维进给通道15中,随后所述纤维5 由圆锥台23上平行于型材挤压方向的通孔24内穿出,并在依次穿过焊合室 20、模孔21和空刀22后,将若干所述纤维5均固定在纤维牵引装置上;
将坯料14通过挤压机压入所述导流板1上的第一分流孔16中,随后所述坯料14在挤压力作用下,依次进入上模3的第二分流孔18、下模4的焊合室 20、模孔21和空刀22中,其中,在所述焊合室20的高温高压下,所述坯料 14与所述纤维5接触并粘结在一起,共同从模孔21中挤出形成复合型材。
本发明中若干所述纤维5均固定在所述纤维牵引装置中夹持机构的导向板12上,并通过第三锁紧螺栓13锁紧;当需要对所述导向板12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时,通过旋出第一锁紧螺栓9,使横向移动块8在水平移动块6的滑槽中进行横向移动;当需要对所述导向板12的竖向位置进行调节时,通过旋出第二锁紧螺栓10,使升降杆11在所述横向移动块8的升降孔中进行竖向移动;当需要对所述纤维牵引装置相对于所述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的距离进行调节时,使所述水平移动块6相对于导轨7进行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相关部件的设置以及使用均可进行适当的变动,只要与本发明中复合挤压的工作方法和使用原理相同,仅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换或者增加一些显而易见的技术特征,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同时本发明中的复合挤压装置和方法并不局限于对圆管类复合型材和固定纤维数量的连续复合挤压,其他形状或规格的复合型材以及具有一条或多条纤维的复合型材同样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复合挤压方法来实现连续复合挤压。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导流板、上模和下模,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第一分流孔,所述第一分流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分流桥,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第二分流孔,所述第二分流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分流桥,每个所述第一分流桥对所述第一分流孔的内腔进行分割,每个所述第二分流桥对所述第二分流孔的内腔进行分割,所述第一分流桥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流桥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分流桥的另一端上连接有一模芯,所述导流板和/或所述上模上设置有若干纤维进给通道,所述纤维进给通道的入口设置在所述导流板和/或所述上模的径向侧壁上,所述纤维进给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模芯的轴向旁侧,且所述纤维进给通道的出口方向平行于型材挤压方向,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依次相连通的焊合室、模孔和空刀,所述焊合室依次与所述第二分流孔和所述第一分流孔相连通,所述模芯位于所述模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进给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圆锥台,所述圆锥台上设置有供纤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纤维进给通道相连通,所述通孔的出口方向平行于型材挤压方向,所述圆锥台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模芯周围的所述第二分流桥的另一端上,所述圆锥台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焊合室内,所述圆锥台与所述焊合室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所述纤维进给通道之间圆滑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上模之间无缝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桥与所述模芯和所述圆锥台之间均为圆滑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进给通道呈90°直角结构。
7.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和纤维牵引装置,坯料在挤压机的作用下,依次挤压入所述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的所述第一分流孔、所述第二分流孔和所述焊合室中,最终从所述模孔中与纤维共同挤出,所述纤维牵引装置与所述纤维进给通道中穿出的纤维相连接,所述纤维牵引装置对所述纤维进行牵引及精确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牵引装置包括导轨机构、水平移动块、横向移动块、升降杆和夹持机构,所述导轨机构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水平移动块的底部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水平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一滑槽,所述横向移动块与所述水平移动块通过所述滑槽相连接,所述横向移动块上设置有升降孔,所述升降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升降孔中,所述横向移动块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用于限制所述横向移动块的横向位移,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用于限制所述升降杆的纵向位移,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导向板和第三锁紧螺栓,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供所述纤维穿过的若干导向孔,所述第三锁紧螺栓用于锁紧置于所述导向孔中的所述纤维。
9.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若干根纤维通过设置在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中导流板或上模侧壁上的入口送入相应的纤维进给通道中,随后所述纤维由圆锥台上平行于型材挤压方向的通孔内穿出,并在依次穿过焊合室、模孔和空刀后,将若干所述纤维均固定在纤维牵引装置上;
将坯料通过挤压机压入所述导流板上的第一分流孔中,随后所述坯料在挤压力作用下依次进入上模的第二分流孔、下模的焊合室、模孔和空刀中,其中,在所述焊合室的高温高压下,所述坯料与所述纤维接触并粘结在一起,所述坯料与所述纤维共同从模孔中挤出形成复合型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纤维均固定在所述纤维牵引装置中夹持机构的导向板上,并通过第三锁紧螺栓锁紧;当需要对所述导向板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时,通过旋出第一锁紧螺栓,使横向移动块在水平移动块的滑槽中进行横向移动;当需要对所述导向板的竖向位置进行调节时,通过旋出第二锁紧螺栓,使升降杆在所述横向移动块的升降孔中进行竖向移动;当需要对所述纤维牵引装置相对于所述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模具的距离进行调节时,使所述水平移动块相对于导轨进行滑动。
CN201810137910.2A 2018-02-10 2018-02-10 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Active CN108177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7910.2A CN108177320B (zh) 2018-02-10 2018-02-10 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37910.2A CN108177320B (zh) 2018-02-10 2018-02-10 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7320A true CN108177320A (zh) 2018-06-19
CN108177320B CN108177320B (zh) 2019-12-31

Family

ID=62552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37910.2A Active CN108177320B (zh) 2018-02-10 2018-02-10 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732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9211A (zh) * 2020-03-11 2020-06-23 陶怡君 一种塑料挤出管件的连续成型印花装置
CN111330994A (zh) * 2020-04-02 2020-06-26 南充市长远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管挤压成型模具、装置及铝管
CN111805865A (zh) * 2020-09-02 2020-10-23 临朐瑞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胶条成型模具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4644A (en) * 1974-03-22 1976-11-30 Wilhelm Hegler Extruder head for extruding an outer tube or sheath about an inner tube or cable
CN203765995U (zh) * 2014-04-04 2014-08-13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叠层复合挤出设备
CN104190736A (zh) * 2014-08-27 2014-12-10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通过挤压实现非晶金属持续包覆线材的装置及工艺
CN205816442U (zh) * 2016-07-20 2016-12-21 仪征海天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组合热挤压模
CN106608034A (zh) * 2015-10-23 2017-05-03 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纤维束多层共挤出机头模具
CN106862294A (zh) * 2017-03-08 2017-06-2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热挤压模具及由其制成的嵌丝复合板材
CN206357607U (zh) * 2016-12-31 2017-07-28 剑河县连光复合塑料水管有限公司 双层复合管挤塑模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4644A (en) * 1974-03-22 1976-11-30 Wilhelm Hegler Extruder head for extruding an outer tube or sheath about an inner tube or cable
CN203765995U (zh) * 2014-04-04 2014-08-13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叠层复合挤出设备
CN104190736A (zh) * 2014-08-27 2014-12-10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通过挤压实现非晶金属持续包覆线材的装置及工艺
CN106608034A (zh) * 2015-10-23 2017-05-03 上海清远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连续纤维束多层共挤出机头模具
CN205816442U (zh) * 2016-07-20 2016-12-21 仪征海天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组合热挤压模
CN206357607U (zh) * 2016-12-31 2017-07-28 剑河县连光复合塑料水管有限公司 双层复合管挤塑模具
CN106862294A (zh) * 2017-03-08 2017-06-2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热挤压模具及由其制成的嵌丝复合板材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9211A (zh) * 2020-03-11 2020-06-23 陶怡君 一种塑料挤出管件的连续成型印花装置
CN111319211B (zh) * 2020-03-11 2021-05-04 苏州喜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挤出管件的连续成型印花装置
CN111330994A (zh) * 2020-04-02 2020-06-26 南充市长远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管挤压成型模具、装置及铝管
CN111330994B (zh) * 2020-04-02 2021-07-30 南充市长远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管挤压成型模具及装置
CN111805865A (zh) * 2020-09-02 2020-10-23 临朐瑞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胶条成型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7320B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7320A (zh) 一种纤维增强圆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CN102601887B (zh)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
CN111283009B (zh) 一种正-侧复合加压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08356086B (zh) 一种纤维增强壁板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CN108015246A (zh) 一种大塑性等通道直角铜钢复合接触线连铸连续挤压设备及其工艺
CN200967268Y (zh) 塑料型材表面共挤出模具
CN201120715Y (zh) 耐高温高分子棒材用挤出设备
CN108326065B (zh) 一种纤维增强方管类型材复合挤压装置及其挤压方法
CN106079353B (zh) 一种挤出具有双导电条型材的共挤模头及其挤出方法
CN109955508A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预浸料的快速成型装置和方法
CN102179913B (zh) 一种建筑用玻纤增强尼龙66隔热条的自动化连续生产方法
WO2012052949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bjects with vary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s
CN101905523A (zh) 一种超高分子聚乙烯板的制作模具
CN207723448U (zh) 一种大塑性等通道直角铜钢复合接触线连铸连续挤压设备
CN206446085U (zh) 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内腔室共挤流道
CN110253852A (zh) 折叠式宽幅胶片挤出模设计方法
CN102248652B (zh) 一种钢塑复合带材组合模具
CN106915005A (zh) 一种降低纤维断裂率的熔融浸渍装置
CN207549405U (zh) 一种橡胶连硫机组挤出机螺杆
CN216369573U (zh) 一种导轨铝型材热挤压模具
CN2654331Y (zh) 钢丝挤出覆胶机头
CN204076767U (zh) 一种l型叠层片材挤出装置
CN106057375B (zh) 导流模芯
CN215849771U (zh) 一种热塑性树脂浸渍连续纤维的浸渍模具
CN205551102U (zh) 带锁紧装置的铝制品挤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