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7120B - 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7120B
CN108177120B CN201711422151.6A CN201711422151A CN108177120B CN 108177120 B CN108177120 B CN 108177120B CN 201711422151 A CN201711422151 A CN 201711422151A CN 108177120 B CN108177120 B CN 108177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die cavity
vibrator
press
mand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221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7120A (zh
Inventor
彭威
陆遗猛
柏金华
伍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ity Ji Feng Metal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ity Ji Feng Metal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ity Ji Feng Metal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ity Ji Feng Metal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221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7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7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7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77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7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包括压合模具和压合机构;压合模具上依次设有用于容纳芯轴以及振子的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相邻的模腔之间连通;压合机构用于在第一模腔内将振子压合在第一轴肩上、在所述第二模腔内将振子压合在第二轴肩上以及在第三模腔内将振子压合在第三轴肩上。振子可分为多次压合成型在芯轴的三个轴肩上,将芯轴的受力拆解,这样可大大降低一次压合对芯轴所施加的压力,从而避免了在压合过程中对芯轴造成的损坏,继而大大提高了天线振子的成品率以及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振子的装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多元天线振子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设备上,随着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伴随着5G通讯发展的脚步,通信基站设备的数量将成倍数增长,多元天线振子的使用量也将以数十倍的增长,同时对多元天线振子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和统一性等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对于多元天线振子的压合装配还局限于依靠具有一定熟练程度的技术工人利用夹具和单工序模具进行生产加工,其人工成本高、工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和产量容易受操作工人自身条件的约束和限制,难以满足要求,特别是传统的手工加工生产已经难以满足迅猛增长的生产量以及产品质量要求。
现有的多元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通常通过一次冲压即可实现压合目的。针对三节段同轴的天线振子而言,由于其天线振子芯轴细长,长径比大,且包含三段轴肩,每个轴肩上要压合一个圆柱形薄壁的振子,由于天线振子芯轴细长、力学性能差,如果采用传统技术的一次冲压容易引起天线振子芯轴折断或弯曲,导致经常卡机维修,影响设备连续工作,降低整条生产线的效率,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一次冲压而造成的天线振子芯轴折断或弯曲及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其中,所述天线振子包括芯轴及振子,所述芯轴包括芯轴本体以及沿所述芯轴本体轴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轴肩、第二轴肩及第三轴肩,所述第一轴肩、所述第二轴肩及所述第三轴肩上分别压合有振子。
另外,所述压合成型装置包括压合模具和压合机构;
所述压合模具上依次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芯轴以及所述振子的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相邻的模腔之间连通;
所述压合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模腔内将振子压合在所述第一轴肩上、在所述第二模腔内将振子压合在所述第二轴肩上以及在所述第三模腔内将振子压合在所述第三轴肩上。
作为所述压合成型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压合模具包括下模和盖合于所述下模上的左上模和右上模;所述下模具有下半第一模腔、下半第二模腔和下半第三模腔,所述右上模上设有上半第一模腔和上半第二模腔,所述左上模上设有上半第三模腔;所述下半第一模腔与所述上半第一模腔围成所述第一模腔,所述下半第二模腔与所述上半第二模腔围成所述第二模腔,所述下半第三模腔与所述上半第三模腔围成所述第三模腔。
作为所述压合成型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压合成型装置还包括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用于对所述振子或所述芯轴形成阻挡,从而使得所述振子在所述压合机构的作用下压合在所述芯轴的轴肩上。
作为所述压合成型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止挡机构包括第一止挡板、第二止挡板和第三止挡板;所述第一止挡板设于所述第一模腔内,用于对所述振子形成阻挡,所述第二止挡板设于所述第二模腔内,用于对所述振子形成阻挡,所述第三止挡板设于所述第三模腔内,用于对所述振子和所述第三轴肩形成阻挡。
作为所述压合成型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二止挡板上设有第二止挡槽,所述第二止挡槽容许所述第一轴肩穿过且对所述振子形成阻挡。
作为所述压合成型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止挡板上设有第一止挡槽,所述第一止挡槽容许所述芯轴本体穿过。
作为所述压合成型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压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模腔和所述第三模腔之间的推头,所述推头与所述第三止挡板共同作用使得振子压合在所述第三轴肩,所述推头与所述第二止挡板共同作用使得振子压合在所述第二轴肩,所述推头与所述第一止挡板或所述第二止挡板共同作用使得振子压合在所述第一轴肩。
作为所述压合成型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推头上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容许所述芯轴本体穿过。
作为所述压合成型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压合成型装置还包括过渡机构,所述过渡机构用于推顶所述芯轴使得所述芯轴与所述振子同轴。
作为所述压合成型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过渡机构包括第一过渡推块和第二过渡推块,所述第一过渡推块和所述第二过渡推块设于第二模腔和所述第三模腔之间。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实施例中的压合成型装置,通过在压合成型装置上设置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从而使得振子可分为多次压合成型在芯轴的三个轴肩上,将芯轴的受力拆解,这样可大大降低一次压合对芯轴所施加的压力,从而避免了在压合过程中对芯轴造成的损坏,继而大大提高了天线振子的成品率以及生产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节段同轴的天线振子的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节段同轴的天线振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成型装置的下模的轴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成型装置的右上模的轴测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成型装置的左上模的轴测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成型装置的止挡机构的第三止挡板的轴测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成型装置的止挡机构的第二止挡板的轴测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成型装置的止挡机构的第一止挡板的轴测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成型装置的压合机构的推头的轴测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成型装置的过渡机构的第一过渡推块。
图标:10-芯轴;11-第一轴肩;12-第二轴肩;13-第三轴肩;20-振子;100-压合模具;110-下模;111-下半第一模腔;112-下半第二模腔;113-下半第三模腔;120-左上模;121-上半第三模腔;130-右上模;131-上半第一模腔;132-上半第二模腔;200-压合机构;210-推头;211-避让槽;300-止挡机构;310-第一止挡板;311-第一止挡槽;320-第二止挡板;321-第二止挡槽;330-第三止挡板;400-过渡机构;410-第一过渡推块;420-第二过渡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三节段同轴的天线振子包括芯轴10及振子20。芯轴10包括芯轴本体以及沿芯轴本体轴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轴肩11、第二轴肩12及第三轴肩13。第一轴肩11、第二轴肩12及第三轴肩13上分别压合有振子20。其中,与第一轴肩11压合的为上杯振子20,与第二轴肩12压合的为中杯振子20,与第三轴肩13压合的为尾杯振子20。
三节段同轴的天线振子的芯轴10细长,长径比大,且包含三段轴肩,每个轴肩上要压合一个圆柱形薄壁的振子20,芯轴10力学性能较差,较容易发生弯曲变形。
实施例1
图3示出了压合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用于对三节段同轴的天线振子进行加工制。它包括压合模具100和压合机构200。
其中,压合模具100上依次设有用于容纳芯轴10以及振子20的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相邻的模腔之间连通。压合机构200用于在第一模腔内将振子20压合在第一轴肩11上、在第二模腔内将振子20压合在第二轴肩12上以及在第三模腔内将振子20压合在第三轴肩13上。
如此,由于压合模具100具有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这样可将振子20压合到芯轴10的过程分为在第一模腔、第二模腔、第三模腔中进行两步或三步进行,这样大大降低了一次冲压对芯轴10造成的压力,从而避免了在压合过程中对芯轴10造成的损坏,继而大大提高了天线振子的成品率及生产效率。
另外,由于压力的降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压合成型装置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有利于为操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本实施例中,以图中方向为例进行说明,压合模具100包括下模110、左上模120和右上模130,左上模120盖合在下模110的左上方,右上模130盖合在下模110的右上方。下模110、左上模120和右上模130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左上模120和右上模130可以是固定在下模110上的块状体,左上模120和右上模130也可以是下模110上的凸台,与下模110是一体式结构。
图4示出了压合成型装置的下模110的轴测图,图5示出了右上模130的轴测图;图6示出了左上模120的轴测图。
进一步地,下模110具有下半第一模腔111、下半第二模腔112和下半第三模腔113。右上模130上设有上半第一模腔131和上半第二模腔132。左上模120上设有上半第三模腔121。下半第一模腔111与上半第一模腔131围成第一模腔,下半第二模腔112与上半第二模腔132围成第二模腔,下半第三模腔113与上半第三模腔121围成第三模腔。
上述,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为圆孔型腔,且该圆孔的孔径与振子20的外径相配合。下模110上的下半第二模腔112和下半第三模腔113的连通模腔,自左上模120和右上模130之间露出,通过下模110上露出的模腔,向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中对应的放入振子20,将芯轴10放置于下半第二模腔112和下半第三模腔113的连通模腔上,通过向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中穿入芯轴10,从而将振子20压合在芯轴10上。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模腔是周向封闭的型腔,通过左上模120和右上模130对振子20和芯轴10的竖向进行限位,放置在加工过程中芯轴10及振子20的竖向跳动,保证压合动作的顺畅进行。
在另一实施例中,压合模具100可以包括一个下模110和三个上模,三个上模分别与下模110围合成三个模腔,压合机构200在三个间隔分布的上模之间运动,从而对芯轴10进行三次压合成型。
压合成型装置还包括止挡机构300,止挡机构300用于对振子20或芯轴10形成阻挡,从而使得振子20在压合机构200的作用下压合在芯轴10的轴肩上。
可以理解,止挡结构主要用于与压合机构200配合以将振子20压合在芯轴10的指定的轴肩上。例如,在第三模腔内,振子20和第三轴肩13处于止挡机构300与压合机构200之间,当压合机构200动作时,将振子20压合在第三轴肩13上。又如,在第二模腔内,振子20和第二轴肩12处于止挡机构300和压合机构200之间,压合机构200动作时,将振子20压合在第二轴肩12上。又如,在第一模腔内,振子20和第一轴肩11处于止挡机构300和压合机构200之间,压合机构200在动作时,将振子20压合在第一轴肩11上。
本实施例中,止挡机构300包括第一止挡板310、第二止挡板320和第三止挡板330。第一止挡板310设于第一模腔内,用于对振子20形成阻挡,第二止挡板320设于第二模腔内,用于对振子20形成阻挡,所述第三止挡板330设于第三模腔内,用于对振子20和第三轴肩13形成阻挡。
如此,在第三模腔内通过第三止挡板330与压合机构200的作用,即可实现第三轴肩13与振子20的压合,在第二模腔内通过第二止挡板320与压合机构200的作用,即可实现第二轴肩12与振子20的压合,在第一模腔内通过第一止挡板310与压合机构200的作用,即可实现第一轴肩11与振子20的压合。
本实施例中,下模110与左上模120上设有容许第三止挡板330穿插的槽体,当第三止挡板330插入到下模110与左上模120之间时,即对振子20形成限位作用。第三止挡板330可以为条形板体,通过同时插入到下模110和左上模120的槽体中,从而实现了对振子20和第三轴肩13的限位。将第三止挡板330子下模110中拉出,从而解除限位作用。
图7示出了第三止挡板330的结构,通过压合机构200推动芯轴10,第三轴肩13在压合机构200、第三模腔和第三止挡板330的共同作用下,压合在振子20上。通过第三止挡板330对第三轴肩13的限位,使得第三轴肩13与振子20压合到位,此时,加工出的天线振子为半成品。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二止挡板320上设有第二止挡槽321,第二止挡槽321容许第一轴肩11穿过且对振子20形成阻挡。在压合第二轴肩12时,与第二轴肩12压合的振子20需穿过第一轴肩11后压合到第二轴肩12上,因而第二止挡槽321应能够使得第一轴肩11穿过,从而使得芯轴10继续移动,以使得第二轴肩12压合在振子20上。第二止挡槽321可以为圆孔,直径介于第一轴肩11的直径与振子20的外径之间,从而使得第二止挡板320与振子20在具有均衡的限位压力的同时,又能够避让第一轴肩11,容许第一轴肩11穿过。第二止挡槽321还可以是U形槽,且U型槽的开口朝向上模,如此,可以使得在不需要对压合在第二轴肩12上的振子20进行限位时,随时下拉第二止挡板320解除限位,而无需使得芯轴10整体退回才能下拉第二止挡板320解除限位。
本实施例中,下模110与右上模130上设有容许第二止挡板320穿插的槽体,当第二止挡板320插入到下模110与右上模130之间,具体插入到圆孔状的第二止挡槽321与振子20同轴时,对振子20形成限位作用。通过第二止挡板320从下模110中拉出,从而解除第二止挡板320对振子20的限位作用。
第二止挡板320设于第二模腔的右侧,即设置与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之间,将振子20设于第二止挡板320的左侧。如此,可以理解,只需压合机构200作用在芯轴10的轴肩上,驱动芯轴10移动,通过第二模腔、压合机构200和第二止挡板320的共同作用,从而完成对第二轴肩12和振子20的压合。
如图9所示,第一止挡板310上设有第一止挡槽311,第一止挡槽311容许芯轴本体穿过。芯轴本体自第一轴肩11的端面延伸而出,在将第一轴肩11压合到振子20上时,第一止挡板310在对振子20进行限位的同时,还要对自振子20中穿出的芯轴本体进行避让,通过设置第一止挡槽311使得在压合第一轴肩11和振子20时,芯轴本体不对第一轴肩11的压合形成任何阻挡。第一止挡槽311可以容许芯轴本体穿过,但不能容许振子20穿过,第一止挡槽311可以为圆孔,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槽311为U型槽,且U型槽的朝向上模的一端开口。
上述,将第一止挡板310和第二止挡板320的间距,设置成第一轴肩11与第二轴肩12的间距相等,能够使得第一轴肩11和第二轴肩12一次压合成型。此时,天线振子的芯轴10通过两次压合将振子20成型在芯轴10上。
但是,在压合成型时,芯轴10的变形不可控,因此第一轴肩11与振子20的压合可能不到位,此时需要对第一轴肩11进行二次压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腔左段为圆孔模腔,右段为半圆孔模腔,下模110上设有容许第一止挡板310穿插的槽体,第一止挡板310通过槽体穿出对振子20进行限位,在第一轴肩11需要进行二次压合时,第一轴肩11与振子20的第一次压合为预压合。
由于第一模腔不是完整的孔腔,因而在二次压合第一轴肩11时,可以将芯轴10向左侧回拉,使得第一轴肩11上的振子20设于第二止挡板320的左侧,在第二模腔内对第一轴肩11进行二次精压合,从而达到良好的压合成型效果。此时,天线振子的芯轴10通过三次压合将振子20成型在芯轴10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模腔为完整孔腔,直接在第一模腔中对第一轴肩11进行精确地压合成型。
进一步地,压合机构200包括设于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之间的推头210,推头210与第三止挡板330共同作用使得振子20压合在第三轴肩13,推头210与第二止挡板320共同作用使得振子20压合在第二轴肩12,推头210与第一止挡板310或第二止挡板320共同作用使得振子20压合在第一轴肩11。
如此,参照前文所述,推头210通过作用在轴肩上,驱动芯轴10移动,实现轴肩与振子20的压合。压合机构200在下模110上侧,左上模120和右上模130之间移动,从而驱动下模110上露出的模腔/芯轴10移动。
本实施例中,在压合第三轴肩13和振子20时,推头210置于第二轴肩12的右端面,推动芯轴10移动,使得第三轴肩13与振子20压合,直到第三轴肩13左端面与振子20的左端面平齐。而后将推头210移动到第二轴肩12的左端面,将第一止挡板310和第二止挡板320插入到模腔中,通过推头210推动芯轴10移动,使得第二轴肩12的左端面与振子20的左端面压合至平齐,此时第一轴肩11和振子20形成一个预压合。然后,将第二止挡板320、第三止挡板330下拉,解除第二止挡板320和第三止挡板330的限位作用,推头210左移,抵接到第一轴肩11上的振子20的右端面,带动芯轴10一同左移,将第二轴肩12和振子20自第二模腔中拉出。将推头210移动到第一轴肩11的左端面,第二止挡板320伸入到第二模腔中,通过推头210推动芯轴10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轴肩11在第二模腔内完成二次压合。
上述,压合机构200包括一个推头210结构简单,且始终在左上模120和右上模130之间移动,运动轨迹简单,同时在驱动芯轴10移动时,推头210与轴肩始终形成面接触,轴肩受力均匀,变形小,且施力面与压合的轴肩之间的距离较小,减小了芯轴10的弯矩力臂,减小了芯轴10的变形。
具体的,如图10所示,推头210上设有避让槽211,避让槽211容许芯轴本体穿过。由于压合机构200会带动推头210做沿芯轴10轴向的往复直线运动,以及带动推头210做沿芯轴10径向的往复直线运动。为使得推头210能和芯轴10的轴肩均匀接触,在推头210上设置避让槽211,避让槽211用于避让轴肩端面上的芯轴本体,本实施例中,避让槽211为U型槽,U型槽的开口朝向芯轴本体。
压合成型装置还包括过渡机构400,过渡机构400用于推顶芯轴10使得芯轴10与振子20同轴。由于要保证压合有振子20的芯轴10能够在左上模120、右上模130和下模110之间顺畅的滑动,第一模腔、第二模腔、第三模腔以及连通模腔的孔腔直径应与振子20的外径相匹配。而芯轴10的轴径与振子20的内径相匹配,因而将芯轴10置于各个模腔中时,芯轴10的轴心低于振子20的轴心,尤其是芯轴10未与振子20压合时,通过过渡机构400将芯轴10推顶,使得芯轴10与振子20的轴心重合,从而实现顺畅的压合。同时在芯轴10的一个或两个轴肩压合有振子20时,芯轴10的轴径不相同,悬空的自由端,会有弯曲变形的趋势,通过过渡机构400补偿芯轴10的悬空距离,抑制芯轴10发生弯曲变形。过渡机构400既可以推顶在轴肩上,也可以推顶在芯轴本体上。
本实施例中,过渡机构400包括第一过渡推块410和第二过渡推块420。图11示出了第一过渡推块410的结构,第一过渡推块410和第二过渡推块420的结构相同。第一过渡推块410和第二过渡推块420设于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之间且设于下模110之下,并可以相对下模110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对芯轴10形成推顶。
第一过渡推块410靠近左上模120的右端设置,第二过渡推块420靠近右上模130的左端设置。左上模120和右上模130之间的距离与芯轴10的长度相配合,在向露出的下模110的模腔中放入芯轴10时,第一过渡推块410和第二过渡推块420自下模110中伸出,将芯轴10顶起,从而使得芯轴10的轴线与振子20的轴线重合,从而压合第三轴肩13和振子20,而后将第一过渡推块410拉回,右移芯轴10,第二过渡推块420现实对第一轴肩11形成推顶,而后对第二轴肩12形成推顶,直到第二轴肩12与振子20压合,将第二过渡推块420拉回。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所述天线振子包括芯轴及振子,所述芯轴包括芯轴本体以及沿所述芯轴本体轴向依次同轴分布的第一轴肩、第二轴肩及第三轴肩,所述第一轴肩、所述第二轴肩及所述第三轴肩上分别压合有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成型装置包括压合模具和压合机构;
所述压合模具上依次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芯轴以及所述振子的第一模腔、第二模腔和第三模腔,相邻的模腔之间连通;
所述压合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模腔内将振子压合在所述第一轴肩上、在所述第二模腔内将振子压合在所述第二轴肩上以及在所述第三模腔内将振子压合在所述第三轴肩上;所述压合模具包括下模和盖合于所述下模上的左上模和右上模;
所述下模具有下半第一模腔、下半第二模腔和下半第三模腔,所述右上模上设有上半第一模腔和上半第二模腔,所述左上模上设有上半第三模腔;
所述下半第一模腔与所述上半第一模腔围成所述第一模腔,所述下半第二模腔与所述上半第二模腔围成所述第二模腔,所述下半第三模腔与所述上半第三模腔围成所述第三模腔;
所述左上模和所述右上模间隔设置,二者之间形成供所述压合机构移动的活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成型装置还包括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用于对所述振子或所述芯轴形成阻挡,从而使得所述振子在所述压合机构的作用下压合在所述芯轴的轴肩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机构包括第一止挡板、第二止挡板和第三止挡板;
所述第一止挡板设于所述第一模腔内,用于对所述振子形成阻挡,所述第二止挡板设于所述第二模腔内,用于对所述振子形成阻挡,所述第三止挡板设于所述第三模腔内,用于对所述振子和所述第三轴肩形成阻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板上设有第二止挡槽,所述第二止挡槽容许所述第一轴肩穿过且对所述振子形成阻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板上设有第一止挡槽,所述第一止挡槽容许所述芯轴本体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模腔和所述第三模腔之间的推头,所述推头与所述第三止挡板共同作用使得振子压合在所述第三轴肩,所述推头与所述第二止挡板共同作用使得振子压合在所述第二轴肩,所述推头与所述第一止挡板或所述第二止挡板共同作用使得振子压合在所述第一轴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头上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容许所述芯轴本体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成型装置还包括过渡机构,所述过渡机构用于推顶所述芯轴使得所述芯轴与所述振子同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合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机构包括第一过渡推块和第二过渡推块,所述第一过渡推块和所述第二过渡推块设于第二模腔和所述第三模腔之间。
CN201711422151.6A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 Active CN108177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2151.6A CN108177120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2151.6A CN108177120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7120A CN108177120A (zh) 2018-06-19
CN108177120B true CN108177120B (zh) 2020-05-01

Family

ID=62547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22151.6A Active CN108177120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71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8723B (zh) * 2018-07-24 2024-01-23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装配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0302A (en) * 1987-07-27 1989-02-0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lat antenna
JP2002204115A (ja) * 2000-12-28 2002-07-19 Yokowo Co Ltd アンテナ
CN104900981A (zh) * 2015-06-15 2015-09-09 广东金弘达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振子自动组装机
CN204657865U (zh) * 2015-06-15 2015-09-23 广东金弘达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振子的底壳装配装置
CN205342424U (zh) * 2016-01-29 2016-06-29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振子自动组装机
CN107470476A (zh) * 2017-08-16 2017-12-15 广州市吉峰金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三节段同轴的谐振杆的压合装置
CN107470477A (zh) * 2017-08-17 2017-12-15 广州市吉峰金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三节段同轴的谐振杆的自动压合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0302A (en) * 1987-07-27 1989-02-0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lat antenna
JP2002204115A (ja) * 2000-12-28 2002-07-19 Yokowo Co Ltd アンテナ
CN104900981A (zh) * 2015-06-15 2015-09-09 广东金弘达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振子自动组装机
CN204657865U (zh) * 2015-06-15 2015-09-23 广东金弘达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振子的底壳装配装置
CN205342424U (zh) * 2016-01-29 2016-06-29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振子自动组装机
CN107470476A (zh) * 2017-08-16 2017-12-15 广州市吉峰金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三节段同轴的谐振杆的压合装置
CN107470477A (zh) * 2017-08-17 2017-12-15 广州市吉峰金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三节段同轴的谐振杆的自动压合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7120A (zh)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7120B (zh) 一种天线振子的压合成型装置
CN204867111U (zh) 一种薄壁件侧孔翻边成型模具
KR101964041B1 (ko) 밴딩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포밍장치
CN108145418B (zh) 一种天线振子的自动压合设备
JP5573389B2 (ja) 歯車成形装置及び方法
CN211839854U (zh) 一种内勾卷边零件成形模具
CN210816889U (zh) 侧向挤齿机构
KR100454882B1 (ko) 볼 시트 제조방법
JP4715593B2 (ja) リフト機構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金型
KR100319470B1 (ko) 로드 링 제조방법
CN206951970U (zh) 一种新型轴孔冲压模具
CN204603031U (zh) 一种机械冲压模具
KR20090100992A (ko) 파이프 가공장치
CN110901143A (zh) 一种粉末成形机多下冲机构及包含此机构的粉末成形机
CN205436781U (zh) 钩爪快速止动固定机构
JP5942820B2 (ja) 成形装置と成形方法
CN208976620U (zh) 一种冰箱钣金件的冲压模具
CN217860979U (zh) 用于弹性支承套装配的工装
CN211413342U (zh) 液控锁塞盖加工模具
CN212542933U (zh) 一种探针压接结构
KR100331935B1 (ko) 정보통신용 방수플러그 제조방법
CN209647370U (zh) 一种单发模一模两序成型模具
JPH01166847A (ja) 段付中空ギアの製造装置
CN217369807U (zh) 一种仿真冷挤成型装置
CN201735680U (zh) 线路保护器触点冲压件的折弯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