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5637A -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5637A
CN108175637A CN201711387808.XA CN201711387808A CN108175637A CN 108175637 A CN108175637 A CN 108175637A CN 201711387808 A CN201711387808 A CN 201711387808A CN 108175637 A CN108175637 A CN 108175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runner
piece
mandril
rot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878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5637B (zh
Inventor
罗毅
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ke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port Orthoped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port Orthoped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port Orthoped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878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5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5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563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9216 priority patent/WO2019120075A1/zh
Priority to BR112020008883-8A priority patent/BR112020008883A2/pt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75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5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18Drawing-out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2Head
    • A61H2205/026Mandibl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该颞颌关节按压装置用于拉开颞颌关节之间的间隙,包括按压结构和调节结构,按压结构至少包括一按压件和一连接件,按压件通过连接件与调节结构相连,以在调节结构的作用下,连接件带动按压件移动至用户颞颌关节处并下拉颞颌关节,使颞颌关节之间拉开间隙。本发明的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该颞颌关节按压装置具有按压结构和调节结构,通过调节结构调整按压结构相对颞颌关节的位置,进而使按压结构对用户颞颌关节进行下拉,将颞颌关节拉开一定间隙,方便用户更大角度的张口,使得颞颌关节牵引器可以方便的大角度撑开用户的口部。

Description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被WHO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四位口腔流行病,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指颞颌关节区疼痛、弹响、肌肉酸痛、乏力、张口受限、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部分病例反复发作,迁延,经久不愈,严重影响咀嚼肌和语言功能。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本病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至今尚不清楚。
目前认为其与情绪不稳,体质虚弱,牙齿咬合关系紊乱以及外伤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影响到下颌关节的正常结构或使附着于关节结构周围的肌肉,韧带的协调运动发生障碍。现有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光、电、针、注射、物理治疗等方式;例如超激光治疗仪、颞颌关节镜、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超激光照射联合颞颌关节局部注射治疗、刺血加温针治疗等治疗方式,各有优点和欠缺,适合不同的人群。
此外,还可以采用牵引装置对患者的咬合进行锻炼,然而,目前的颞颌关节牵引装置无法对患者的颞颌关节进行预先拉开间隙,使得颞颌关节不能很好的大角度撑开患者的口部或者强硬撑开而引起不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颞颌关节牵引器无法对颞颌关节进行预先拉开间隙而影响颞颌关节牵引器撑开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使颞颌关节拉开间隙的颞颌关节按压装置以及包括该颞颌关节按压装置的颞颌关节牵引器。
一种颞颌关节按压装置,用于拉开颞颌关节之间的间隙,包括按压结构和调节结构,所述按压结构至少包括一按压件和一连接件,所述按压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调节结构相连,以在所述调节结构的作用下,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按压件移动至用户颞颌关节处并下拉颞颌关节,使颞颌关节之间拉开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至少具有第一转动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按压件相连,以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带动所述连接件向下转动而使所述按压件下拉颞颌关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部和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按压部设于所述调节部上,以随所述调节部相对所述连接件移动而抵压颞颌关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侧壁具有一与所述第一转轮的轴向方向相平行的切面,且切面上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预留有抵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钮、驱动螺杆和抵顶件,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旋钮相连,另一端经所述抵顶件与所述第一转轮的抵接部相抵接;旋拧所述旋钮时,所述驱动螺杆可经所述抵顶件抵压所述抵接部,以使所述第一转轮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向下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朝所述抵顶件的一侧开设有沟槽,所述抵顶件靠近所述第一转轮的一端呈锥状,以抵压于所述沟槽内。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颞颌关节牵引器,包括咬合部及上述的颞颌关节按压装置,所述咬合部包括第一咬嘴片和第二咬嘴片;所述第一咬嘴片与所述第二咬嘴片相对,以与用户口部相适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调节手柄、第二调节手柄和安装座;所述第一咬嘴片与通过转动结构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第二咬嘴片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咬嘴片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咬嘴片并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以在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所述第二调节手柄的作用下撑开,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所述第二调节手柄分别用于调节所述咬合部两侧的撑开力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两个第二转动件;两所述第二转动件沿其转动轴线并排设置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转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咬嘴片的两侧相连接;所述第二咬嘴片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以在两所述第二转动件分别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时,两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所述第一咬嘴片相对所述第二咬嘴片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所述第二调节手柄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转动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所述第二调节手柄均包括顶杆、弹性件和调节件;所述顶杆的一端偏离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轴线抵顶在所述第二转动件上,所述弹性件用于将顶杆抵向第二转动件,以驱动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而撑开所述咬合部;所述调节件可相对所述顶杆移动而将所述弹性件抵向所述顶杆,以调节所述弹性件经所述顶杆撑开所述咬合部的撑开力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转轮,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相抵,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轮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二转轮的连接处偏离所述第二转轮的转动轴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所述第二调节手柄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的手柄壳体,所述手柄壳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调节件、弹性件和顶杆沿所述手柄壳体的轴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插设于所述手柄壳体内且与所述手柄壳体螺纹连接,以相对所述手柄壳体旋拧所述螺杆时,所述螺杆沿所述手柄壳体的沿轴向移动,以通过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顶杆抵压所述第二转动件。
上述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该颞颌关节按压装置具有按压结构和调节结构,通过调节结构调整按压结构相对颞颌关节的位置,进而使按压结构对用户颞颌关节进行下拉,将颞颌关节拉开一定间隙,方便用户更大角度的张口,使得颞颌关节牵引器可以方便的大角度撑开用户的口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颞颌关节牵引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颞颌关节牵引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和图2示出的颞颌关节牵引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示出的颞颌关节牵引器的颞颌关节按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和图4示出的第一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手柄/第二调节手柄与转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示出的第一调节手柄/第二调节手柄与转动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图7示出的第二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颞颌关节牵引器,包括咬合部10、颞颌关节按压装置20、第一调节手柄30、第二调节手柄40和安装座50。
咬合部10包括第一咬嘴片11和第二咬嘴片12。第一咬嘴片11与第二咬嘴片12相对设置在安装座50上,且第一咬嘴片11与第二咬嘴片12可相对运动,以与用户口部相适应而撑开用户口部,进行颞颌关节牵引锻炼。该实施方式中,颞颌关节按压装置20通过安装座50相对设置于咬合部10的两侧,以与用户的颞颌关节相对,进而对颞颌关节进行按压并拉开一定间隙,使用户口部更容易张开,从而方便咬合部10更容易大角度撑开用户口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手柄30和第二调节手柄40撑开咬合部10,第一调节手柄30和第二调节手柄40分别设置于咬合部10的两侧,分别用于对咬合部10两侧的撑开力度进行调节,以适应用户的锻炼需要。
如图2所示,颞颌关节按压装置20包括按压结构21和调节结构22。其中,按压结构21至少包括一按压件211和一连接件212,按压件211通过连接件212与调节结构22相连,以在调节结构22的作用下,连接件212带动按压件211移动至用户颞颌关节处并下拉颞颌关节,使颞颌关节之间拉开间隙。该实施方式中,按压件211包括按压部211a和调节部211b。调节部211b与连接件212螺纹连接,按压部211a设于调节部211b上,进而在旋拧调节部211b时,调节部211b在与连接件212的螺合力的作用下带动按压部211a移动,进而使得调节部211b可以随调节部211b相对连接件212移动而抵压颞颌关节,在调节结构22驱动连接件212相对颞颌关节移动时,便可以带动按压部211a下拉颞颌关节,将颞颌关节拉开间隙,从而使用户张口比较容易,方便咬合部10撑开用户口部进行颞颌关节牵引锻炼。
需要说明的是,按压件211可以是端部具有压头的螺栓,该压头便能起到上述按压部211a的作用,对颞颌关节进行按压并在连接件212的作用下对颞颌关节进行下拉而使颞颌关节之间拉开间隙;相应的螺栓与连接件212螺纹连接的部分即能实现上述调节部211b的作用,对螺栓与连接件212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而使压头与用户的颞颌关节相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头与螺栓之间采用螺纹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配合,从而方便拆装,满足不同需求。例如,需要对用户左侧的颞颌关节进行下拉时,相应的,该压头位于螺栓朝向用户右侧的一端;相应的,需要对用户右侧的颞颌关节进行下拉时,相应的,该压头位于螺栓朝向用户左侧的一端,也就是说,压头的安装位置始终面对需要进行治疗的颞颌关节,若两侧的颞颌关节均需要进行下拉一定间隙,位于用户两侧的按压件211的按压部211a分别夹持在用户两侧的颞颌关节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12作为将调节机构的力传递到按压件211并使按压件211下拉颞颌关节的传动结构,可以是类似于力臂的杆状结构;相应的,调节结构22驱使连接件212带动按压件211下拉颞颌关节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调节结构22可以通过在沿某一方向给连接件212施以拉力而使按压件211下拉颞颌关节,也可以是通过驱使连接件212带动按压件211沿一定运动轨迹运动来实现按压件211在颞颌关节处施以下拉的力而将颞颌关节拉开一定间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结构22驱动连接杆相对安装座50转动,从而使得按压件211可以相对与安装座50相连的咬合部10上下运动,以将按压件211移动至用户颞颌关节处并下拉颞颌关节。下面将以调节结构22通过连接件212驱使按压件211相对安装座50转动为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2所示,调节结构22包括驱动组件221和转动组件222。转动组件222至少具有第一转动件,连接件212的一端与第一转动件相连,另一端与按压件211相连,以在驱动组件221驱动第一转动件转动时,第一转动件带动连接件212向下转动而使按压件211下拉颞颌关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初始状态下,驱动组件221不会对第一转动件施力,用户咬住咬合部10,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将连接件212绕第一转动件转动至颞颌关节处,并将按压件211抵持在颞颌关节上。然后,利用驱动组件221驱使第一转动件具有一使连接件212向下方转动的驱使,进而连接件212带动按压件211下拉颞颌关节,使颞颌关节拉开间隙,从而方便用户张口,使该颞颌关节牵引器的咬合部10更容易撑开用户的口部。
结合图3至图5所示,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转轮2222,第一转轮2222的侧壁具有一与第一转轮2222的轴向方向相平行的切面2222a,且切面2222a上远离驱动组件221的一侧预留有抵接部2222b。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抵接部2222b设置在切面2222a上远离驱动组件221的一侧,也就是说,抵接部2222b偏离第一转轮2222的转动轴线,因而,在向抵接部2222b施以非沿转动轴线的力时,由于该力具有偏离第一转轮2222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偏心力,使得第一转轮2222绕其旋转轴线转动,进而驱使连接件212带动按压件211绕第一转轮2222的旋转轴线转动,对颞颌关节产生一下拉的力,确切的说,由于按压件211在连接件212的带动下绕第一转轮2222的旋转轴线转动,因此,按压件211向下转动时,会有一个向下作用力分量,同时也会有一个向前作用力分量,使得按压件211施加的下拉力方向与颞颌关节的运动轨迹相适应,进而更为方便的将颞颌关节拉开间隙,从而使颞颌关节牵引器更容易撑开用户口部且避免强硬撑开而引起患者不适。
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221包括旋钮2211、驱动螺杆2213和抵顶件2214。驱动螺杆2213的一端与旋钮2211相连,另一端经抵顶件2214与第一转轮2222的抵接部2222b相抵接;旋拧旋钮2211时,驱动螺杆2213可经抵顶件2214抵压抵接部2222b,以使第一转轮2222连接连接件212的一侧向下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螺杆2213可以通过固定块2212轴向安装在一中空的外管221a内,驱动螺杆2213与固定块2212螺纹连接,固定块2212可以通过顶丝或螺丝等锁紧件固定在外管221a内,旋钮2211位于外管221a远离第一转轮2222的一端,相应的,外管221a的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座50上,进而旋拧旋钮2211时,驱动螺杆2213与固定块2212螺合而沿外管221a相对第一转轮2222运动,使抵顶件2214在驱动螺杆2213的驱动下抵压抵接部2222b而使第一转轮2222带动连接件212向下转动,下拉颞颌关节。
如图5所示,抵接部2222b朝抵顶件2214的一侧开设有沟槽2222c,抵顶件2214靠近第一转轮2222的一端呈锥状,以抵压于沟槽2222c内,从而避免抵顶件2214驱动第一转轮2222相对安装座50转动的过程中,抵顶件2214从抵接部2222b上滑脱而影响使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轮2222可以通过销轴2223转动连接在与安装座50相连的轮座2221上,进而使得第一转轮2222与驱动组件221相对设置且抵顶件2214与第一转轮2222的抵接部2222b相抵,以在旋拧驱动组件221的旋钮2211时,通过驱动螺杆2213传动抵顶件2214抵压第一转轮2222的抵接部2222b,进而使第一转轮2222带动连接件212绕安装座50向下转动,连接在连接件212上的按压件211将颞颌关节下拉一定间隙,从而便于咬合部10撑开用户的口部进行颞颌关节牵引锻炼。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212跟第一转轮2222之间可以采用可拆卸地连接方式进行装配,例如,在第一转轮2222上设置连接销213,连接销213位于第一转轮2222设置抵接部2222b一侧的轮面处,使得抵顶件2214驱动第一转轮2222转动时,连接销213可随第一转轮2222转动,进而在连接件212与连接销213相连接时,第一转轮2222的转动可以驱使连接件212带动按压件211对颞颌关节施以向下的拉力,进而将颞颌关节拉开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12可以是中空管状结构,或者是实心杆状结构,且实心杆状结构在远离安装按压件211的一端设置插孔,以便实现连接件212通过插接的方式与第一转轮2222上的连接销213相连,这样,可以通过调整插接的深度来调节连接件212的延伸长度,进而使按压件211在绕第一转轮2222的转动轴线转动时可以经过颞颌关节处,实现对颞颌关节进行下拉。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连接件212与连接销213实现插接的地方开设通孔212a,以便顶丝或螺丝等锁紧件213a穿过该通孔212a对调节后的位置进行锁定,避免连接件212通过按压件211下拉颞颌关节时出现松动而影响效果。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12采用伸缩杆,且伸缩杆相应处设置有用来锁定连接件212长度的紧固件,紧固件可以是顶丝或螺栓,这种结构一样可以将按压件211调整至合适位置并锁紧,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再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咬嘴片11与第二咬嘴片12的两侧通过转动结构60转动连接,具体的,第一咬嘴片11通过转动结构60与安装座50转动连接,第二咬嘴片12与安装座50相连接。此外,用户使用该颞颌关节牵引器时,用户的上颌和下颌分别咬在第一咬嘴片11和第二咬嘴片12上,在闭合或撑开咬合部10的过程中,第一咬嘴片11可相对第二咬嘴片12转动,确切的说,第一咬嘴片11可靠近或远离第二咬嘴片12并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使得咬合部10与用户口部的张闭动作保持协调,进而方便撑开用户口部进行颞颌关节牵引锻炼,以改善用户张口的活动范围。
转动结构60包括两个第二转动件,两第二转动件分别与第一咬嘴片11的两侧相连,相应的,第二咬嘴片12与安装座50相连接,由于两第二转动件跟安装座50的转动效果是可以单独实施,因此,可以分别通过两第二转动件相对安装座50转动在第一咬嘴片11的两侧形成不同的撑开力度。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第二转动件绕安装座50转动的轴线相互重合,也就是说,两个第二转动件是沿其转动轴线并排设置在第一咬嘴片11的两侧。进而确保第一咬嘴片11相对第二咬嘴片12转动时,两侧具有较好的协调性,而不会因转动轴线不一致而导致转动结构60在咬合部10闭合或撑开时活动范围受限,影响颞颌关节牵引锻炼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咬嘴片11的两侧可以通过曲杆11a分别与两侧的第二转动件相连接,相应的,第二咬嘴片12也可以适应性的通过连杆12a与安装座50相连,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安装座50上设置支撑杆50a,以便将连杆12a固定在支撑杆50a上,以便第二咬嘴片12跟安装座50间具有合适的安装距离,使得第一咬嘴片11与第二咬嘴片12上下相对,以便咬合部10可以绕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轴线进行咬合或张开,与用户口部的张开和闭合相适应,进而满足颞颌关节牵引锻炼的需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手柄30和第二调节手柄40分别与两第二转动件对应设置,确切的说,第一调节手柄30与其中一第二转动件设置于第一咬嘴片11的同一侧,相应的,第二调节手柄40与另一第二转动件同侧设置于第一咬嘴片11的另一侧。进而可以通过第一调节手柄30和第二调节手柄40分别对位于第一咬嘴片11两侧的第二转动件进行调节,以实现两侧第二转动件以不同的力度撑开第一咬嘴片11,进而在用户咬住第一咬嘴片11和第二咬嘴片12进行颞颌关节牵引锻炼时,咬合部10对用户口部两侧的牵引力较适宜,有针对性的改善患病的一侧,提高牵引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节手柄30和第二调节手柄40可以采用相同的构造,以便于统一调节标准,实现对咬合部10两侧的撑开力度进行精确的调整,适应颞颌关节牵引锻炼的需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咬嘴片11可以相对曲杆11a转动,第二咬嘴片12可以相对连杆12a转动,这样设计使得咬合部10更容易适应不同人群和不同口型。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咬合部1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如塑料等。为了进一步增强咬合部10与口腔的贴合程度,第一咬嘴片11和第二咬嘴片12上设有若干通孔或凹槽,使得第一咬嘴片11和第二咬嘴片12更容易发生弹性形变。
结合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手柄30和第二调节手柄40均包括顶杆1、弹性件和调节件。顶杆1的一端偏离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轴线抵顶在第二转动件上,弹性件用于将顶杆1抵向第二转动件,以驱动第二转动件相对安装座50转动,进而撑开咬合部10。调节件可相对顶杆1移动而将弹性件抵向顶杆1,以调节弹性件经顶杆1撑开咬合部10的撑开力度。
具体的,由于顶杆1与第二转动件相抵顶的位置偏离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轴线,进而在弹性件向顶杆1施加弹性力的作用下,顶杆1可以驱动第二转动件相对安装座50转动,进而撑开咬合部1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顶杆1是通过弹性件弹性抵压在第二转动件上,也就是说,该颞颌关节牵引器可以通过该弹性件的弹性力驱使咬合部10撑开用户口部,以对颞颌关节进行牵引锻炼;且弹性件所提供的弹性力具有较好的柔性效果,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闭口的方式,将咬合部10闭合,继而使得第二转动件朝相反方向相对于安装座50转动而经顶杆1挤压弹性件,从而避免用户口部被强力撑开保持在一个刚性的撑开角度而引起不适。
上述实施方式中,调节件可相对顶杆1移动,进而将弹性件抵向顶杆1,以调节弹性件经顶杆1撑开咬合部10的撑开力度。具体的,弹性件朝顶杆1移动时,会对弹性件形成一抵压力而迫使弹性件抵向顶杆1,进而将咬合部10撑开一定角度,确切的说,随着弹性件逐渐朝顶杆1移动,咬合部10撑开的角度也将在其撑开范围内逐渐变大,使得用户口部咬合该咬合部10所需要克服的弹性力也越大。由于使用该颞颌关节牵引器进行牵引锻炼时,用户口部咬在该咬合部10上,因此用户口部作用在该咬合部10上的作用力与咬合部10的撑开力度是相互作用力,即,通过调节件对弹性件经顶杆1作用到第二转动件上的力进行调节,便可以实现咬合部10以不同的力度撑开用户口部进行颞颌关节牵引锻炼。相应的,分别通过第一调节手柄30和第二调节手柄40的分开调节,便能对咬合部10两侧的撑开力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以针对性的牵引锻炼用户实际患病的一侧,或根据不同用户的病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改善牵引效果。
再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调节手柄30和第二调节手柄40还包括与安装座50相连接的手柄壳体4,手柄壳体4呈中空的管状结构。调节件、弹性件和顶杆1沿手柄壳体4的轴向依次设置于手柄壳体4内。需要说明的是,调节件可以沿手柄壳体4的轴向移动,进而可以将弹性件抵向顶杆1,使得顶杆1驱动第二转动件相对安装座50转动而撑开咬合部10,使得用户口部张开,以对颞颌关节进行牵引锻炼。
上述实施方式中,弹性件可以是弹簧2,弹簧2的一端套设于顶杆1远离第二转动件的一端10上,另一端通过压块5与螺杆3相抵接。本实施方式中,压块5远离弹簧2的一端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限位凸台5a,弹簧2套设于压块5上并与限位凸台5a相抵,进而将弹簧2限制在压块5与顶杆1之间。本实施方式中,压块5面向螺杆3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限位槽5b,螺杆3可活动的插设于限位槽5b内,进而防止螺杆3相对手柄壳体4转动时从压块5上滑脱,影响使用。
调节件可以是螺杆3,螺杆3插设于手柄壳体4内且与手柄壳体4螺纹连接,以相对手柄壳体4旋拧螺杆3时,螺杆3沿手柄壳体4的沿轴向移动,以通过弹性件驱动顶杆1抵压第二转动件。需要说明的是,螺杆3远离弹性件的一端可以设置旋钮7,以便拧动螺杆3而使得螺杆3相对手柄壳体4转动,进而使螺杆3沿着与其螺纹连接的手柄壳体4的轴向移动。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在手柄壳体4内设置螺母6等具有内螺纹的连接件实现螺杆3与手柄壳体4的螺纹连接,再此不再一一赘述。
结合图6和图7所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转动件和第一转动件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转轮62,第二转轮62的结构与第一转轮2222的结构是相同的轮状结构。具体的,第二转轮62的侧壁具有一与第二转轮62的轴向方向相平行的切面62a,且于切面62a上远离顶杆1的一侧预留有抵接部62b,且抵接部62b与顶杆1相对,以在调节件经弹性件驱动顶杆1抵压转动件52时,顶杆1与抵接部62b相抵,使转动件52相对座体51转动。由于在第二转轮62的侧壁上设置切面62a,也就是说,第二转轮62被局部切除,而形成一个截面非完整圆形的转动结构50,使得顶杆1不需要安装在第二转轮62的轴向端面上,可以设置在第二转轮62的径向面上,以减少安装空间,使结构更为轻巧,以便于使用。
结合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抵接部62b朝顶杆1的一侧开设有沟槽62c,顶杆1靠近转动件52的一端1b呈锥状,以抵压于沟槽62c内,从而避免顶杆1驱动第二转轮62相对座体51转动的过程中,顶杆1从抵接部62b上滑脱而影响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转轮62与安装座50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转动连接,例如,直接通过转轴将第二转轮62转动连接到安装座50上,由于第二咬嘴片12固定在安装座50上,进而第二转轮62相对安装座50转动时,可以带动与第二转轮62相连的第一咬嘴片11相对第二咬嘴片12运动,实现咬合部10的张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转轮62还可以通过支撑座61以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到安装座50上,例如,采用销轴结构将第二转轮62可转动的配置在支撑座61上,并将支撑座61固定在安装座50上,进而也可以实现第二转轮62与安装座50的可转动连接。该实施方式中,第二转轮62上开设有供销轴63穿过的轴孔62d,以使得穿过轴孔62d的销轴63可以将第二转轮62转动连接到支撑座61上。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可以设计转轮和连杆的结构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转轮62和锥形的顶杆1功能。例如,将连杆的一端与顶杆1固定,另一端与转轮转动连接,此外,连杆与转轮的连接点偏离转轮的转动轴线设置,进而,在顶杆1驱动连杆相对转轮运动时,转轮将在连杆的作用下相对座体51转动,也可以起到撑开咬合部10进行牵引锻炼颞颌关节的效果,当然第一转轮2222和抵顶件2214也可以采用这种传动方式来驱动对连接件21,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第二转轮62上偏离其转动轴线设置驱动臂621,并将曲杆11a与驱动臂621相连接,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第二转轮62经曲杆11a带动第一咬嘴片11相对第二咬嘴片12转动,而且,还方便将曲杆11a从驱动臂621上拆除,更换合适的连接件将第一咬嘴片11连接到第二转轮62上。相应的,连接第二咬嘴片12和安装座50的连杆12a也可以呈弯曲状,以使得两侧的第一调节手柄30和第二调节手柄40以合适的距离间隔设置,从而方便操作。此外,还可以在安装座50上设置撑杆50a,将连接杆12a的一端与撑杆50a上,另一端与第二咬嘴片12相连,以将第一咬嘴片11和第二咬嘴片12合理的设置在距离第二转轮62的转动轴线一定距离处,进而确保咬合部10具有较大的张开幅度,以确保咬合部10可以完全撑开用户口部,适应颞颌关节牵引锻炼的需要。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座61呈中空的筒状结构,且支撑座61上开设有槽口61a、61b,以为驱动臂621和顶杆1提供活动空间,从而防止与支撑座61产生干涉,同时筒状结构的支撑座61与第二转轮62的外形相似,从而可以使结构更为紧凑,且可以避免外物粘到第二转轮62而影响使用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安装第一转轮2222的轮座2223的结构也可以采用支撑座61的这种结构,从而也能将第一转轮2222可转动地装配到安装座50上,并起到防止外物干涉第一转轮2222的转动效果的作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柄壳体4上靠近旋钮7一端设置有具有刻度的码盘8,以便旋钮7拧动螺杆3相对手柄壳体4转动时,可以方便查看旋钮7的转动幅度,进而衡量对咬合部10两侧撑开力度的调节情况。例如,在码盘8顺时针方向标识从0到10,表示具有10个档位,可以将螺杆3不对第二转轮62施力而使压合部处于自然咬合状态时的档位定义为0档,这样,当旋拧旋钮7使得螺杆3沿手柄壳体4移动而逐渐撑开咬合部10时,通过码盘8上的档位便可以衡量撑开力度的变化,进而将咬合部10的撑开力度量化,以便于医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准确的调节咬合部10两侧的撑开力度。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把刻度标识同时设置在相反的位置,这样设计不仅可以方便医生对咬合部10的撑开力度进行调节,而且也方便用户调节撑开力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第一、该颞颌关节牵引器,通过颞颌关节按压装置20中的按压结构21可以对颞颌关节进行按压,并在调节结构的驱动下将颞颌关节拉开间隙,从而方便用户张口,使该颞颌关节牵引器更容易撑开用户口部进行颞颌关节牵引锻炼,且避免了强力撑开用户口部而引起不适的问题。
第二、该颞颌关节牵引器,通过分别设置在咬合部10两侧的第一调节手柄30和第二调节手柄40对两侧的撑开力度进行分别调节,使两侧的撑开力度适应患者的咬合锻炼需要,有针对性进行牵引锻炼,改善牵引效果。
第三、该颞颌关节牵引器通过顶杆1推动第二转轮62转动的方式实现第一咬嘴片11远离第二咬嘴片12并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该运动方式符合人体颞颌关节的正常运动方式。
第四、该颞颌关节牵引器在两侧均涉及可视化码盘8,将撑开力实现量化,方便操作和记录,使患者在长期使用该牵引器过程中,根据病情或疗程的不同进行操作。
第五、该颞颌关节牵引器对患者而言,具有被动张嘴,主动闭嘴功能。在牵引过程中,如果患者感觉不舒服、难以适应,可以用力咬合,撑开的角度就会变小,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适应程度主动调整训练用力。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颞颌关节按压装置,用于拉开颞颌关节之间的间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结构和调节结构,所述按压结构至少包括一按压件和一连接件,所述按压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调节结构相连,以在所述调节结构的作用下,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按压件移动至用户颞颌关节处并下拉颞颌关节,使颞颌关节之间拉开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颞颌关节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驱动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至少具有第一转动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按压件相连,以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带动所述连接件向下转动而使所述按压件下拉颞颌关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颞颌关节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部和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按压部设于所述调节部上,以随所述调节部相对所述连接件移动而抵压颞颌关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颞颌关节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侧壁具有一与所述第一转轮的轴向方向相平行的切面,且切面上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预留有抵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颞颌关节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钮、驱动螺杆和抵顶件,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旋钮相连,另一端经所述抵顶件与所述第一转轮的抵接部相抵接;旋拧所述旋钮时,所述驱动螺杆可经所述抵顶件抵压所述抵接部,以使所述第一转轮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向下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颞颌关节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朝所述抵顶件的一侧开设有沟槽,所述抵顶件靠近所述第一转轮的一端呈锥状,以抵压于所述沟槽内。
7.一种颞颌关节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咬合部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颞颌关节按压装置,所述咬合部包括第一咬嘴片和第二咬嘴片;所述第一咬嘴片与所述第二咬嘴片相对,以与用户口部相适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颞颌关节牵引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手柄、第二调节手柄和安装座;所述第一咬嘴片与通过转动结构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第二咬嘴片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咬嘴片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咬嘴片并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以在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所述第二调节手柄的作用下撑开,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所述第二调节手柄分别用于调节所述咬合部两侧的撑开力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颞颌关节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两个第二转动件;两所述第二转动件沿其转动轴线并排设置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转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咬嘴片的两侧相连接;所述第二咬嘴片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以在两所述第二转动件分别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时,两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所述第一咬嘴片相对所述第二咬嘴片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颞颌关节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所述第二调节手柄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转动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所述第二调节手柄均包括顶杆、弹性件和调节件;所述顶杆的一端偏离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轴线抵顶在所述第二转动件上,所述弹性件用于将顶杆抵向第二转动件,以驱动所述第二转动件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而撑开所述咬合部;所述调节件可相对所述顶杆移动而将所述弹性件抵向所述顶杆,以调节所述弹性件经所述顶杆撑开所述咬合部的撑开力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颞颌关节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第二转轮,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弹性件相抵,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轮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二转轮的连接处偏离所述第二转轮的转动轴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颞颌关节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所述第二调节手柄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的手柄壳体,所述手柄壳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调节件、弹性件和顶杆沿所述手柄壳体的轴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颞颌关节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插设于所述手柄壳体内且与所述手柄壳体螺纹连接,以相对所述手柄壳体旋拧所述螺杆时,所述螺杆沿所述手柄壳体的沿轴向移动,以通过所述弹性件驱动所述顶杆抵压所述第二转动件。
CN201711387808.XA 2017-12-20 2017-12-20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Active CN108175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7808.XA CN108175637B (zh) 2017-12-20 2017-12-20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PCT/CN2018/119216 WO2019120075A1 (zh) 2017-12-20 2018-12-04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BR112020008883-8A BR112020008883A2 (pt) 2017-12-20 2018-12-04 retrator de articulação temporomandibular e dispositivo de pressão de articulação temporomandibula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7808.XA CN108175637B (zh) 2017-12-20 2017-12-20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5637A true CN108175637A (zh) 2018-06-19
CN108175637B CN108175637B (zh) 2023-11-21

Family

ID=62546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87808.XA Active CN108175637B (zh) 2017-12-20 2017-12-20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5637B (zh)
BR (1) BR112020008883A2 (zh)
WO (1) WO201912007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0075A1 (zh) * 2017-12-20 2019-06-27 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CN111616757A (zh) * 2020-06-08 2020-09-0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口腔肿瘤切除的撑开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8481B (zh) * 2020-05-18 2022-06-2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胸外科医生用肋骨牵开装置
CN113405890B (zh) * 2021-05-25 2022-06-0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一种伸缩型口腔材料力学实验压头
TR2022005270A2 (tr) * 2022-04-04 2022-04-21 Mersi̇n Tuğgen Ki̇li̇tli̇ çeneyi̇ açma aleti̇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3231B1 (en) * 1999-10-06 2002-07-02 Dynasplint Systems, Inc. Device to assist in therapy of patient who has limited jaw opening
CN1684639A (zh) * 2002-09-27 2005-10-19 学校法人日本大学 咬合器、面部弓架、咬合确认系统以及颞颌关节再现系统
CN201692033U (zh) * 2010-04-30 2011-01-05 浙江大学 一种颞颌关节脱位牵引复位器
CN103637765A (zh) * 2013-12-30 2014-03-19 宁波市鄞州青林医疗器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颧颏张角式开口装置
CN108309697A (zh) * 2018-03-27 2018-07-24 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其助推装置
CN208851931U (zh) * 2017-12-20 2019-05-14 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5637B (zh) * 2017-12-20 2023-11-21 锐可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3231B1 (en) * 1999-10-06 2002-07-02 Dynasplint Systems, Inc. Device to assist in therapy of patient who has limited jaw opening
CN1684639A (zh) * 2002-09-27 2005-10-19 学校法人日本大学 咬合器、面部弓架、咬合确认系统以及颞颌关节再现系统
CN201692033U (zh) * 2010-04-30 2011-01-05 浙江大学 一种颞颌关节脱位牵引复位器
CN103637765A (zh) * 2013-12-30 2014-03-19 宁波市鄞州青林医疗器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颧颏张角式开口装置
CN208851931U (zh) * 2017-12-20 2019-05-14 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CN108309697A (zh) * 2018-03-27 2018-07-24 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其助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0075A1 (zh) * 2017-12-20 2019-06-27 上海微创骨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CN111616757A (zh) * 2020-06-08 2020-09-0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口腔肿瘤切除的撑开器
CN111616757B (zh) * 2020-06-08 2022-10-1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口腔肿瘤切除的撑开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5637B (zh) 2023-11-21
WO2019120075A1 (zh) 2019-06-27
BR112020008883A2 (pt)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5637A (zh)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CN108309697A (zh)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其助推装置
CN108836600B (zh) 脊柱牵引治疗器
CN107261403B (zh) 四肢运动康复器
CN109124988B (zh) 导向机构、下肢康复外骨骼和外骨骼机器人
CN107928985A (zh) 颞颌关节牵引器
WO1998048743A1 (fr) Equipement orthopedique tridimensionnel pour le dos
JP2021512743A (ja) 上肢神経リハビリ訓練機器
CN107157754B (zh) 一种自动膝关节按摩装置
CN208851931U (zh)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颞颌关节按压装置
CN208741419U (zh) 颞颌关节牵引器
CN208851933U (zh) 颞颌关节牵引器及其助推装置
CN112641548B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催吐装置
CN112972090A (zh) 一种膝关节内外翻矫正装置
CN115737404A (zh) 一种肌肉痉挛患者用的腿部按摩装置
CN109124989B (zh) 传动装置、下肢康复外骨骼和外骨骼机器人
CN113180852A (zh) 一种可精确调节的口腔科用开口器
CN205144821U (zh) 椎间盘牵引器
CN208785233U (zh) 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专用支具
KR100494073B1 (ko) 경추 견인장치
CN101385670B (zh) 腰椎牵引治疗保健器
CN220777480U (zh) 一种腿部康复护膝支架
CN215504129U (zh) 一种卧床患者下肢锻炼装置
CN213130609U (zh) 一种辅助肘部运动的装置
CN112043483B (zh) 一种新型可穿戴式腰椎牵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06

Address after: 201203 no.1601, Zhangdong Road,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Ruike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35 No. 226, Room 501, No. 501, Newton Road, free trade test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Microport Orthopedic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