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4283A - 一种用于制备保温材料的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备保温材料的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4283A
CN108164283A CN201711452427.5A CN201711452427A CN108164283A CN 108164283 A CN108164283 A CN 108164283A CN 201711452427 A CN201711452427 A CN 201711452427A CN 108164283 A CN108164283 A CN 108164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oporous material
composition
silicon
based mesoporous
se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524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玉成
秦军
张琼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YOUN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524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642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64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42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8/00Porous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 ware; Preparation thereof
    • C04B38/08Porous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 ware; Preparation thereof by adding porous substances
    • C04B38/085Porous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 ware; Preparation thereof by adding porous substances of micro- or nanosiz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0Use of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and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grain distribution; Treatment of material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groups C04B14/00 - C04B18/00 specially adapted to enhance their filling properties in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xpanding or defibrillating materials
    • C04B20/0016Granular materials, e.g. microballoons
    • C04B20/002Hollow or porous granular materials
    • C04B20/0036Microsized or nanosiz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8Slag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8/00Porous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 ware; Preparation thereof
    • C04B38/08Porous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 ware; Preparation thereof by adding porous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2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den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3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such as thermal insulation values, e.g. R-values
    • C04B2201/32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such as thermal insulation values, e.g. R-values for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e.g. K-fa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保温材料的组合物。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介孔材料、粘合剂、添加剂;其中,介孔材料的总密度为100‑300kg/m3;所述粘合剂包括:硅酸盐水泥、氧化镁、粉煤灰、乳胶粉、灰钙、重钙、石膏。本发明的发明人利用有效利用介孔材料,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制备获得的产品具有表观密度可达190kg/m3,导热系数可达0.035w/m·k,压缩强度≥1.2MPa,抗拉强度≥0.1MPa,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备保温材料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保温材料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价格的上升、电力需求的猛增,促使建筑节能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促使一系列的节能保温材料产生,然而,建筑保温材料的阻燃防火问题、力学性能、施工操作问题极大地困扰着相关人员,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因此,开发新型保温材料迫在眉睫。但是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的墙体技术存在着墙体开裂率高、保温性能差、装饰工艺水平不高等问题,且保温砂浆材料需要进行两道涂抹工艺,施工工期较长,而外墙节能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应用在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于是,改善提升节能保温装饰一体板的保温性能、抗压强度、阻燃、操作、装饰效果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板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
其中,介孔材料的总密度为100-300kg/m3
所述粘合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介孔材料为硅基介孔材料和/或非硅基介孔材料。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硅基介孔材料选自M41S系列硅基介孔材料、HMS系列硅基介孔材料、MSU系列硅基介孔材料、SBA系列硅基介孔材料、FDU系列硅基介孔材料、ZSM系列硅基介孔材料、KIT系列硅基介孔材料、HOM系列硅基介孔材料、FSM系列硅基介孔材料、AMS系列硅基介孔材料、IBN系列硅基介孔材料、TUD系列硅基介孔材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硅基介孔材料为掺杂有除Si、O以外其他元素的硅基介孔材料。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掺杂的元素选自C、B、Ti、V、Cr、Co、Mn、Fe、Ni、Zr、Cu、Ca、Cd、Sn、Ce、Sm、Pr、Nb、W、La、Al、In、Ga、Ge、Ru、Zn、Mo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掺杂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硅基介孔材料总质量的0.01%-50%。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非硅基介孔材料选自介孔碳、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金属介孔材料、磷酸盐介孔材料、硫化物介孔材料氮化物介孔材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非硅基介孔材料为掺杂有除其骨架材料以外的其他元素的非硅基介孔材料。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掺杂的元素选自C、B、Ti、V、Cr、Co、Mn、Fe、Ni、Zr、Cu、Ca、Cd、Sn、Ce、Sm、Pr、Nb、W、La、Al、In、Ga、Ge、Ru、Zn、Mo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掺杂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非硅基介孔材料总质量的0.01%-50%。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介孔材料为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介孔材料。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介孔材料改性的材料选自RNMX4-N、Y(R3M)2、RNMV4-N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添加剂选自硅灰石、纤维、减水剂、憎水剂、保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中,硅灰石的重量百分比≤2%。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中,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8%。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中,减水剂的重量百分比≤3%。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中,憎水剂的重量百分比≤2.5%。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中,保水剂的重量百分比≤2%。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中,所述纤维选自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木质纤维、水镁石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玻璃纤维、石棉纤维、木浆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成形体,包括水硬化后的所述的组合物。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中,所述成形体为平坦的层体。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组合物中,所述成形体的厚度为20-200mm。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所述成型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组合物水硬化。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所述组合物、所述成形体在制备隔热材料中的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发明人经过大量探索实验,提供了一种包括介孔材料的保温板系统,所述保温板系统能够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良好的密度和抗压性能,而且易操作、抗开裂,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在本申请中,“介孔材料”通常指孔径介于2-50nm的多孔材料。
在本申请中,“有序介孔材料”通常指孔径在2~50nm之间,孔径均一且有规则孔道结构的介孔材料,所述规则孔道结构通常指周期性重复的孔道结构。
在本申请中,“硅基介孔材料”通常指构成骨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的介孔材料。
在本申请中,“非硅基介孔材料”通常指除硅基介孔材料以外的其他种类的介孔材料。
在本申请中,“粘合剂”通常指是一种具有很好粘合性能的物质,通过粘附力和内聚力由表面粘合而起连接物体的作用。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可以包括介孔材料、粘合剂和纤维。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中,介孔材料可根据粒径大小划分为大颗粒、小颗粒和粉料。大颗粒介孔材料通常指粒径为2-5mm、2-2.5mm、2.5-3mm、3-3.5mm、3.5-4mm、4-4.5mm、或4.5-5mm的介孔材料,组合物中大颗粒介孔材料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可以是30%-60%、30%-35%、35-40%、40%-45%、45-50%、50%-55%、或55%-60%。小颗粒介孔材料通常指粒径为0.1-2mm、0.1-0.3mm、0.3-0.5mm、0.5-1mm、1-1.5mm、1.5-2mm的介孔材料,组合物中小颗粒介孔材料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可以是20%-40%、20%-25%、25%-30%、30%-35%、或35%-40%。粉料通常指粒径为0.1-50μm、0.1-0.5μm、0.5-1μm、1-3μm、3-5μm、5-10μm、10-15μm、15-20μm、20-25μm、25-30μm、30-35μm、35-40μm、40-45μm、45-50μm的介孔材料,组合物中作为粉料的介孔材料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可以是5%-20%、5%-10%、10%-15%、或15%-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现有的介孔材料的粒径进行调整,例如,可采用压制、挤压团聚等方法提升介孔材料的粒径,再例如,可以采用研磨的方法降低介孔材料的粒径,这些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应该是已知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中,所述介孔材料的总密度为100-300kg/m3、100-120kg/m3、120-140kg/m3、140-160kg/m3、160-180kg/m3、180-200kg/m3、200-220kg/m3、220-240kg/m3、240-260kg/m3、260-280kg/m3、或280-300kg/m3,所述介孔材料的总密度指组合物中各粒径的介孔材料充分均匀混合后计算所得的密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中,所述介孔材料可以是本领域各种介孔材料。例如,所述保温板系统中介孔材料的孔径可以是2-50nm、2-45nm、2-40nm、2-35nm、2-32nm、2-30nm、2-28nm、2-26nm、2-24nm、2-22nm、2-20nm、2-3nm、3-4nm、4-5nm、5-6nm、6-7nm、7-8nm、8-9nm、9-10nm、10-11nm、11-12nm、12-13nm、13-14nm、14-15nm、15-16nm、16-17nm、17-18nm、18-19nm、或19-20nm;再例如,所述保温板系统中介孔材料的孔容可以是0.1-3.5ml/g、0.2-3ml/g、0.3-2ml/g、0.4-1.8ml/g、0.5-1.6ml/g、0.5-1.5ml/g、0.5-1.3ml/g、0.5-1.2ml/g、0.1-0.5ml/g、0.5-1.0ml/g、1.0-1.5ml/g、1.5-2.0ml/g、2.0-2.5ml/g;所述保温板系统中介孔材料的孔壁通常可以是1-10nm、1-9nm、1-8nm、1-7nm、1-6nm、1-5nm、1-4nm、1-3nm、1-2nm、1.5-8nm、2-6nm、2-3nm、3-4nm、4-5nm、5-6nm、6-7nm、7-8nm、8-9nm、或9-10nm;再例如,所述保温板系统中介孔材料的孔隙率可以是20-90%、30-80%、40-75%、50-70%、20-30%、30-40%、40-50%、50-60%、60-65%、65-70%、70-75%、75-80%、80-85%、或85-90%。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中,所述介孔材料可以是有序介孔材料,也可以是无序介孔材料(相对于有序介孔材料而言)。所述介孔材料通常为孔径均一和/或孔壁均一的介孔材料,所述孔径均一可以是指孔径的变化范围不大于30nm、不大于28nm、不大于26nm、不大于24nm、不大于22nm、不大于20nm、不大于18nm、不大于16nm、不大于14nm、不大于12nm、不大于10nm、不大于8nm、不大于6nm、不大于4nm、不大于2nm、不大于1nm、不大于0.5nm、或不大于0.1nm;所述孔壁均一可以是指孔壁的变化范围不大于3nm、不大于2.8nm、不大于2.6nm、不大于2.4nm、不大于2.2nm、不大于2nm、不大于1.8nm、不大于1.6nm、不大于1.4nm、不大于1.2nm、不大于1.0nm、不大于0.8nm、不大于0.6nm、不大于0.4nm、不大于0.2nm、或不大于0.1nm。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中,所述介孔材料可以为硅基介孔材料,所述硅基介孔材料中作为构成介孔材料骨架的主要成分的二氧化硅的含量通常可以不小于10wt%、不小于15wt%、不小于20wt%、不小于25wt%、不小于30wt%、不小于35wt%、不小于40wt%、不小于45wt%、不小于50wt%、不小于55wt%、不小于60wt%、不小于65wt%、不小于70wt%、不小于75wt%、不小于80wt%、不小于85wt%、不小于90wt%、不小于95wt%、不小于97wt%、不小于98wt%、不小于99wt%、不小于99.5wt%、或不小于99.9wt%。所述硅基介孔材料可以是纯硅的硅基介孔材料(介孔材料骨架全部由氧化硅构成),也可以是掺杂有除Si、O以外其他元素的硅基介孔材料。硅基介孔材料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M41S系列硅基介孔材料、HMS系列硅基介孔材料、MSU系列硅基介孔材料、SBA系列硅基介孔材料、FDU系列硅基介孔材料、ZSM系列硅基介孔材料、KIT系列硅基介孔材料、HOM系列硅基介孔材料、FSM系列硅基介孔材料、AMS系列硅基介孔材料、IBN系列硅基介孔材料、TUD系列硅基介孔材料、其它有序或无序硅基介孔材料等。所述硅基介孔材料中所掺杂的元素可以是各种适用于对硅基介孔材料进行掺杂的元素,这些元素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C、B、Ti、V、Cr、Co、Mn、Fe、Ni、Zr、Cu、Ca、Cd、Sn、Ce、Sm、Pr、Nb、W、La、Al、In、Ga、Ge、Ru、Zn、或Mo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这些元素在掺杂后通常取代了介孔材料中氧化硅骨架中Si元素的位置,具体的掺杂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可以是硅基介孔材料总质量的0.01-50%、0.05-45%、0.01%-40%、0.05-35%、0.1-30%、0.2-25%、0.3-20%、0.4-15%、0.5-12%、0.6-10%、0.7-9%、0.8-8%、0.1-0.2%、0.2-0.4%、0.4-0.6%、0.6-0.8%、0.8-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8%、18-20%、20-25%、25-30%、30-35%、或35-40%。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中,所述介孔材料可以为非硅基介孔材料,所述非硅基介孔材料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介孔碳、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金属介孔材料、磷酸盐介孔材料、硫化物介孔材料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介孔碳通常指构成介孔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的介孔材料,所述介孔碳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CMK-1、CMK-2、CMK-3、CMK-4、CMK-5、C-MSU-H、N-OMC、G-CMK-3、OMC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通常指构成介孔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金属氧化物的介孔材料,所述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Sb2O3介孔材料、WO3介孔材料、Fe2O3介孔材料、Al2O3介孔材料、ZnO介孔材料、MgO介孔材料、In2O3介孔材料、Co3O4介孔材料、TiO2介孔材料、ZrO2介孔材料、HfO2介孔材料、Cr2O3介孔材料、SnO2介孔材料、MnO2介孔材料、Nb2O5介孔材料、CeO2介孔材料、NiO介孔材料、CuO介孔材料、Ta2O5介孔材料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金属介孔材料通常指构成介孔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介孔材料,所述金属介孔材料可以是单金属介孔材料,所述单金属介孔材料通常指主要成分是单种金属的介孔材料,构成单金属介孔材料的金属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Co、Pd、Ni、Te、Ag、Ru、Au、Pt、Sn、Se、Te、Os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金属介孔材料也可以是合金金属介孔材料,所述合金金属介孔材料通常指主要成分是两种以上金属的介孔材料,构成合金金属介孔材料的金属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Pt-Pd合金、Ni-Co合金、Pt-Ru合金、Zr-Ti合金、Al-Ti合金、Zr-W合金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调整合金中金属的配比。所述磷酸盐介孔材料通常指构成介孔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磷酸盐的介孔材料,所述磷酸盐介孔材料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磷酸铝铬介孔材料、磷酸铝铬锆介孔材料、磷酸铁介孔材料、磷酸铝介孔材料、磷酸锆介孔材料、磷酸钛介孔材料、磷酸钛锂介孔材料、磷酸镍介孔材料、稀土磷酸盐介孔材料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硫化物介孔材料通常指构成介孔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物的介孔材料,所述硫化物介孔材料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硫化锌介孔材料、硫化镉介孔材料、硫化铜介孔材料、硫化铁介孔材料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氮化物介孔材料通常指构成介孔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氮化物的介孔材料,所述氮化物介孔材料可以是金属氮化物介孔材料、非金属氮化物介孔材料等,所述氮化物介孔材料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硅介孔材料、氮化硼介孔材料、氮化钴介孔材料、氮化铬介孔材料、氮化铁介孔材料、氮化镍介孔材料、氮化镓介孔材料、氮化钛介孔材料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非硅基介孔材料中,作为主要成分的组分的含量通常可以不小于10wt%、不小于15wt%、不小于20wt%、不小于25wt%、不小于30wt%、不小于35wt%、不小于40wt%、不小于45wt%、不小于50wt%、不小于55wt%、不小于60wt%、不小于65wt%、不小于70wt%、不小于75wt%、不小于80wt%、不小于85wt%、不小于90wt%、不小于95wt%、不小于97wt%、不小于98wt%、不小于99wt%、不小于99.5wt%、或不小于99.9wt%。所述非硅基介孔材料也可以是掺杂有除主要成分以外其他元素,所述非硅基介孔材料中所掺杂的元素可以是各种适用于对非硅基介孔材料进行掺杂的元素,这些元素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C、B、Ti、V、Cr、Co、Mn、Fe、Ni、Zr、Cu、Ca、Cd、Sn、Ce、Sm、Pr、Nb、W、La、Al、In、Ga、Ge、Ru、Zn、或Mo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这些元素在掺杂后通常取代了介孔材料中的主要组分,具体的掺杂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可以是非硅基介孔材料总质量的0.01-50%、0.05-45%、0.01%-40%、0.05-35%、0.1-30%、0.2-25%、0.3-20%、0.4-15%、0.5-12%、0.6-10%、0.7-9%、0.8-8%、0.1-0.2%、0.2-0.4%、0.4-0.6%、0.6-0.8%、0.8-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8%、18-20%、20-25%、25-30%、30-35%、35-40%、40-45%或45-50%。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中,所述介孔材料可以是经受表面改性处理的介孔材料,从而可以使介孔材料可以均匀、稳定地分布于保温板系统硬化后所形成的材料中,从而使得这些材料的密度、抗压性能、导热系数等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可采用的表面改性处理可以是憎水处理等,经受憎水处理后的介孔材料的憎水率可以≥10%、≥15%、≥20%、≥25%、≥30%、≥35%、≥40%、≥45%、≥50%、≥55%、≥60%、≥60%、≥65%、≥70%、≥75%、≥80%、≥85%、≥90%、≥95%、≥97%或≥99%(憎水率的测量方法可以参照GB/T10299-2011《绝热材料憎水性试验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粘合剂的种类和性质,选择合适的表面改性剂、修饰方法和修饰量对介孔材料表面进行修饰。例如,可使用的表面改性剂可以是由RNMX4-N所定义的材料,其中,N可以是1、2或3,R通常是疏水基团,R具体可以是例如有机基团、氨基、巯基等,所述有机基团可以是脂肪族基团或芳香族基团,具体可以是例如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C1-C12烷基、C1-C9烷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9环烷基、C3-C6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烯基、C1-C12烯基、C1-C9烯基、C1-C20烯基、C1-C6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基、-(COO)R’等,他们的取代基可以各自独立地选自芳基、烯基、炔基、酯基、醚基、胺基、酰胺基等,R’可以选自烯基等,R更具体可以是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氨基、乙烯基、环氧基、巯基、丙烯酰氧丙基等。X可以是卤素原子,X具体可以是例如F、Cl、Br、I等;X也可以是烷氧基、芳氧基、酰基等,更具体可以是例如甲氧基(CH3O-)、乙氧基(CH3CH2O-)、芳氧基(Ph-O-)乙酰基(CH3CO-)等;M可以是Si或金属元素,例如可以是Si、Ti、Al、Zr、Sn等元素。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由RNMX4-N所定义的材料可以是例如三甲基氯硅烷、三乙基氯硅烷、三苯基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氯硅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再例如,可使用的表面改性剂可以是由Y(R3M)2所定义的材料,Y(R3M)2中Y可以是作为桥连基团,所述Y可以是例如NH、O等,R通常是疏水基团,R具体可以是例如有机基团等,R更具体可以是例如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C1-C12烷基、C1-C9烷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9环烷基、C3-C6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等,取代基可以各自独立地选自含有芳基、酯基、醚基、氨基、酰胺基、烯基、炔基等,R更具体可以是例如甲基、乙基、正丙级、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等;M可以是Si或金属元素,例如可以是Si、Ti、Al、Zr、Sn等元素。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由Y(R3M)2所定义的材料可以是例如六甲基二硅氮烷、六甲基二硅氧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再例如,可使用的表面改性剂可以是由RNMV4-N所定义的材料,其中,N可以是1、2或3,R通常是疏水基团,R具体可以是例如有机基团、氨基、巯基等,所述有机基团可以是脂肪族基团或芳香族基团,R更具体可以是例如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C1-C12烷基、C1-C9烷基、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9环烷基、C3-C6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等,他们的取代基可以各自独立地选自芳基、酯基、醚基、氨基、酰胺基、烯基、炔基等,R更具体可以是例如甲基、乙基、正丙级、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氨基、乙烯基、环氧基、巯基、丙烯酰氧丙基等;V可以是烯基,V具体可以是例如乙烯基、丙烯基等;M可以是Si或金属元素,例如可以是Si、Ti、Al、Zr、Sn等元素。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由RNMX4-N所定义的材料可以是例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通过表面改性剂对介孔材料进行改性的方法应该是已知的,例如,将介孔材料加入到表面改性剂的有机溶剂中,将混合均匀的悬浊液蒸发溶剂、研磨,即得到表面改性的介孔材料;获取混合均匀的悬浊液的方法通常可以是充分的搅拌分散,例如,搅拌过程可以为高速搅拌,还可以在搅拌过程中使用超声波振荡器;蒸发溶剂通常可以是本领域各种适用的蒸发方法,例如可以是水浴蒸发,还可以在电磁搅拌下进行蒸发;所述研磨前,通常需要待溶剂充分蒸干。对介孔材料表面进行修饰可以主要是针对在保温板系统硬化成型过程中介孔材料与胶凝材料接触的部分,通常是介孔材料的外表面。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中可以包括粘合剂,组合物中粘合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可以是10%-30%、10%-12%、12%-14%、14%-16%、16%-18%、18%-20%、20%-22%、22%-24%、24%-26%、26%-28%或28%-30%。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中,所述粘合剂中可以包括硅酸盐水泥,粘合剂中硅酸盐水泥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可以是50%-80%、30%-35%、35%-40%、40%-45%、45%-50%、50%-55%、55%-60%、60%-65%、65%-70%、70%-75%或75%-80%。所述硅酸盐水泥(Portland cement)通常为水硬化的粉料,其主要由水硬性硅酸钙组成。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硅酸盐水泥可以是本领域各种已知的硅酸盐水泥,例如,可以是Ⅰ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Ⅰ)、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纯熟料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等。所述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通常≥300m2/kg,终凝时间通常≤6.5h。所述粘合剂中还可以包括氧化镁,粘合剂中氧化镁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可以是1%-5%、1%-2%、2%-3%、3%-4%、4%-5%、5%-6%、6%-7%、7%-8%、8%-9%或9%-10%。所述粘合剂中还可以包括粉煤灰,粘合剂中粉煤灰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可以是5%-30%、5%-10%、10%-15%、15%-20%、20%-25%或25%-30%。所述粉煤灰通常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其中SiO2组分的含量通常可以为1.3-65.76wt%、1.3-5wt%、5-10wt%、10-15wt%、15-20wt%、20-25wt%、25-30wt%、30-35wt%、35-40wt%、40-45wt%、45-50wt%、50-55wt%、55-60wt%或60-65.76wt%,Al2O3组分的含量通常可以为1.59-40.12wt%、1.59-5wt%、5-10wt%、10-15wt%、15-20wt%、20-25wt%、25-30wt%、30-35wt%或35-40.12wt%,Fe2O3组分的含量通常可以为1.50-6.22wt%、1.50-2wt%、2-3wt%、3-4wt%、4-5wt%或5-6.22wt%,所述粉煤灰的孔隙率可以为50%—55%、55%—60%、60%—65%、65%—70%、70%—75%或75%—80%。所述粘合剂中还可以包括乳胶粉,粘合剂中乳胶粉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可以是1%-10%、1%-2%、2%-3%、3%-4%、4%-5%、5%-6%、6%-7%、7%-8%、8%-9%或9%-10%。所述乳胶粉通常为可分散的乳胶粉,其种类可以是例如醋酸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等,所用乳胶粉的颗粒度通常不大于150目、不大于120目、不大于100目、不大于80目、不大于60目或不大于50目,所述乳胶粉的堆积密度可以为100-150kg/m3、150-200kg/m3、200-250kg/m3、250-300kg/m3、300-350kg/m3、350-400kg/m3、400-450kg/m3、450-500kg/m3、500-550kg/m3、550-600kg/m3、600-650kg/m3、650-700kg/m3、700-750kg/m3、750-800kg/m3。所述粘合剂中还可以包括灰钙,粘合剂中灰钙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可以是0.5%-5%、0.5%-1%、1%-1.5%、1.5%-2%、2%-2.5%、2.5%-3%、3%-3.5%、3.5%-4%、4%-4.5%、4.5%-5%,所述灰钙中主要成分是Ca(OH)2、CaO和少量CaCO3的混合物,是石灰的精加工产品,其中Ca(OH)2组分的含量通常≥85wt%,更具体可以为≥85wt%、≥90wt%、≥95wt%、≥98wt%。所述粘合剂中还可以包括重钙,粘合剂中重钙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可以是0.1%-4%、0.1%-0.3%、0.3%-0.5%、0.5%-1%、1%-1.5%、1.5%-2%、2%-2.5%、2.5%-3%、3%-3.5%或3.5%-4%,所述重钙是重质碳酸钙的简称,通常由天然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大理石、石灰石磨碎而成,其含钙量通常可以≥95wt%、≥98wt%或≥99wt%。所述粘合剂中可以包括石膏,粘合剂中石膏所占的重量百分比通常不大于1%,更具体可以是0.01%-1%、0.01%-0.05%、0.05%-0.1%、0.1%-0.3%、0.3%-0.5%、0.5%-0.7%或0.7%-1%,所述石膏中主要化学成分为硫酸钙(CaSO4)的水合物,所用石膏的终凝时间可以为10-15min、15-20min、20-25min、25-30min、30-40min、40-50min、50-60min、60-70min或70-80min。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中,可以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的重量百分比可以占组合物的9-10%、8-9%、7-8%、6-7%、5-6%、4-5%、3-4%、2-3%、1-2%、0.5-1%、0.3-0.5%、0.1-0.3%或≤0.1%。所述添加剂可以是本领域各种适用于砂浆的添加剂,例如,所述添加剂可以选自硅灰石、纤维、减水剂、憎水剂、保水剂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添加剂中可以包括硅灰石(wollastonite),组合物中硅灰石所占的重量百分比通常不大于2%,更具体可以是1-2%、0.5-1%、0.3-0.5%、0.2-0.3%、0.1-0.2%或≤0.1%,所述硅灰石的分子式通常为Ca3〔Si3O9〕。所述添加剂中可以包括纤维,组合物中纤维所占的重量百分比通常不大于8%,所述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可以占组合物的1-8%、1-1.5%、1.5-2%、2-2.5%、2.5-3%、3-3.5%、3.5-4%、4-4.5%、4.5-5%、5-5.5%、5.5-6%、6-6.5%、6.5-7%、7-7.5%或7.5-8%。所述纤维可以是本领域各种适用于保温凝胶材的纤维,例如,所述纤维可以是无机纤维和/或有机纤维等,更具体的,所述有机纤维可以是例如合成纤维和/或天然纤维等,更具体可以是例如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木质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玻璃纤维、石棉纤维、木浆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或水镁石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该纤维的长径比≥100,断裂伸长率≤40%。所述添加剂中可以包括减水剂,组合物中减水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0.01-2.5wt%、0.01-0.05wt%、0.05-0.1wt%、0.1-0.2wt%、0.2-0.3wt%、0.3-0.4wt%、0.4-0.5wt%、0.5-0.6wt%、0.6-0.8wt%、0.8-1wt%、1-1.2wt%、1.2-1.4wt%、1.4-1.6wt%、1.6-1.8wt%、1.8-2wt%、2-2.2wt%或2.2-2.5wt%、所述减水剂可以为木质素磺酸钠盐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脂肪族高效减水剂、氨基高高效减水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等,该减水剂的减水率通常不小于15%,更具体可以为15-30%、15-20%、20-25%或25-30%。所述添加剂中可以包括憎水剂,砂浆组合物中憎水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通常不大于2%,更具体可以是1-2%、0.5-1%、0.3-0.5%、0.2-0.3%、0.1-0.2%或≤0.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用合适的憎水剂用于所述砂浆组合物,所述憎水剂可以是例如有机硅憎水剂,聚硅氧烷粉末憎水剂等,所述憎水剂的粒径通常≤800μm、≤700μm、≤600μm、≤500μm、≤400μm或≤300μm。所述添加剂中可以包括保水剂,组合物中保水剂所占的重量百分比通常不大于3%,更具体可以是2-3%、1-2%、0.5-1%、0.3-0.5%、0.2-0.3%、0.1-0.2%或≤0.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用合适的保水剂用于所述砂浆组合物,所述保水剂可以是例如丙烯酰胺-丙硒酸盐共聚交联物、淀粉接枝丙烯酸盐聚合交接物等,所用保水剂的粘度通常可以为50000-200000mPa·s、50000-60000mPa·s、60000-80000mPa·s、80000-100000mPa·s、100000-120000mPa·s、120000-140000mPa·s、140000-160000mPa·s、160000-180000mPa·s或180000-200000mPa·s。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形体,包括水硬化后的所述组合物。所述成形体可以全部或部分地由所述的组合物制备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组合物的配方,选择合适的工艺将所述组合物硬化,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固体。所述成型体表观密度可达190kg/m3,导热系数可达0.035w/m·k,压缩强度≥1.2MPa,抗拉强度≥0.1MPa。所述成形体的形状没有特殊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利用水硬化过程中浆体的流动性,从而形成所需形状的成形体。例如,所述成形体的形状可以为层体,所述层体的厚度通常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会有所调整,例如,所述层体的厚度可以为20-200mm,所述层体通常为平坦的层体,所述平坦的层体通常指厚度的变化范围不超过20%、不超过15%、不超过10%或不超过5%的层体。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所述成形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成形体可以由所述组合物制备获得,所述组合物通常可以与适量的水混合,以用水对所述组合物进行硬化。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组合物与适量的水混合形成浆体,浆体硬化后即得所述成形体。所述砂浆组合物通常需要与水充分混合,浆体硬化可以在空气环境下进行,浆体硬化的温度条件可以是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100-120℃、120-140℃、140-170℃、170-200℃、200-250℃、250-300℃或300-350℃等,浆体硬化的相对湿度条件可以是≤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或≥90%,浆体硬化的养护时间可以是1-2小时、2-4小时、4-6小时、6-8小时、8-12小时、12-16小时、16-20小时、20-24小时、1-2天、2-3天、3-4天、4-6天、6-8天、8-10天、10-15天、15-20天、20-25天、25-28天、28-30天、30-35天、35-40天或更长的时间。
本发明所提供的成形体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组合物与水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可以被置于模具中进行硬化,还可以对模具中的混合物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例如,层体等)。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组合物和/或所述成形体在制备隔热材料中的用途。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制备获得的成形体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被直接作为隔热材料使用,也可进一步与其他材料组合作为隔热材料使用。例如,可以将所述组合物与适量的水混合,混合物被注入合适形状的模具中,脱模、成型、养护即得所述成型体。脱模、成型的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是已知的,例如,可以利用浆体的流动性将注入模具中的物料压制成型,再例如,将脱模后的产品进行形状上的加工,加工方式可以是切割等。
本发明发明人利用有效利用介孔材料,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制备获得的产品具有表观密度可达190kg/m3,导热系数可达0.035w/m·k,压缩强度≥1.2MPa,抗拉强度≥0.1MPa,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须知,下列实施例中未具体注明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设备或装置。
此外应理解,本发明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步骤前后还可以存在其他方法步骤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步骤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方法步骤,除非另有说明;还应理解,本发明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装置之间的组合连接关系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设备/装置前后还可以存在其他设备/装置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两个设备/装置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设备/装置,除非另有说明。而且,除非另有说明,各方法步骤的编号仅为鉴别各方法步骤的便利工具,而非为限制各方法步骤的排列次序或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的情况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技术指标的测量方法如下:
1.压缩强度
将厚度为50mm的试样放置在压缩试验机的两块平行板之间的中心,尽可能以每分钟压缩试样初始厚度(h0)10%的速率压缩试样,直到试样厚度变为初始厚度的85%,记录在压缩过程中的力值,其压缩强度σm(KPa),按下式计算:
式中,Fm——相对形变ε<10%时的最大压缩力,单位为牛顿(N);
A0——试样初始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参考标准GB/T 8813-2008《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2.抗拉强度
用胶粘剂将试样上下表面分别与尺寸为100mm×100mm的金属试验板粘结,再通过万向接头将试样安装于拉力试验机上,拉伸速度为5mm/min,拉伸至破坏,并记录破坏时的拉力及破坏部位,其中破坏部位在实验班粘结界时试验数据无效。
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σt——抗拉强度,MPa;
Pt——破坏荷载,N;
A——试样面积,mm2
3.体及吸水率
称量干燥后的样品质量m1,按GB/T 6342的规定测量试样线性尺寸用于计算V0,在(23±2)℃和(50±5)%相对湿度的试验环境下将蒸馏水注入圆筒容器内,将网笼浸入水中,除去网笼表面气泡,挂在天平上,称其表观质量m2,将样品装入网笼,重新浸入水中,并使样品顶面距水面约50mm,用软毛刷或搅动除去网笼和样品表面气泡;用低渗透塑料薄膜覆盖在圆筒容器上,(96±1)h浸泡时间后,移去塑料薄膜,称量浸在水中装有试样的网笼的表观质量m3,目测样品溶胀情况来确定溶胀和切割表面体积的校正。
吸水率(WAv)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Av——吸水率,%;
m1——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m2——网笼浸在水中的表观质量,单位为克(g);
m3——装有样品的网笼浸在水中的表观质量,单位为克(g);
V1——样品浸渍后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Vc——样品切割表面泡孔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V0——样品初始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
ρ——水的密度(1g/cm3)。
实施例1
普通硅酸盐水泥50份,二级粉煤灰(SiO2含量28.45%,Al2O3含量13.98%)10份,灰钙(Ca(OH)2含量95%)2份,建筑石膏(终凝时间20min)1份,重钙(含钙量≥99wt%)1份,可再分散乳胶粉(型号VINNAPAS 5044N,供货商上海慎则化工科技有限公司)5份与适量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粘结剂。
将介孔材料(其中2-5mm的颗粒占52%,0.1-2mm的颗粒占38%,0.1-50μm的粉末占10%)92份、硅灰石1份、萘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达15-25%)2份、聚丙烯纤维5份混合均匀后,将其混合物与上述所得粘结剂按照重量比4:1的比例在混捏机中进行混捏,将其放入模具中,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然后利用切割机加工成板坯,在120℃温度条件下养护24小时,可制得保温板。
实施例2
Ⅰ型硅酸盐水泥65份,二级粉煤灰(SiO2含量54.14%,Al2O3含量25.67%)25份,氧化镁2份,可再分散乳胶粉(型号WWJF8020,供货商上海凯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5份,灰钙(Ca(OH)2含量98%)2份,建筑石膏(终凝时间20min)1份与适量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粘结剂。
将介孔材料(其中2-5mm的颗粒占60%,0.1-2mm的颗粒占30%,0.1-50μm的粉末占10%)90份、硅灰石2份、有机硅憎水剂(型号QS-H2020S,供货商上海齐硕实业有限公司)2份、木质素磺酸钠盐减水剂(减水率≥15%)1份、聚丙烯腈纤维2份、聚丙烯纤维1份、玻璃纤维1份、木浆纤维1份混合均匀后,将其混合物与上述所得粘结剂按照重量比4.2:1的比例在混捏机中进行混捏,将其放入模具中,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然后利用切割机加工成板坯,在90℃温度条件下养护24小时,可制得保温板。
实施例3
Ⅰ型硅酸盐水泥60份,二级粉煤灰(SiO2含量54.14%,Al2O3含量25.67%)30份,氧化镁2份,可再分散乳胶粉(型号VINNAPAS 5044N,供货商上海慎则化工科技有限公司)5份,灰钙(Ca(OH)2含量98%)2份,建筑石膏(终凝时间20min)1份与适量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粘结剂。
将介孔材料(其中2-5mm的颗粒占60%,0.1-2mm的颗粒占30%,0.1-50μm的粉末占10%)88份、硅灰石2份、有机硅憎水剂(型号SHP-50,供货商南京磬海商贸有限公司)2份、保水剂(型号301,供货商廊坊双贵化工产品销售有限公司)1份、聚丙烯纤维5份混合均匀后,将其混合物与上述所得粘结剂按照重量比3.8:1的比例在混捏机中进行混捏,将其放入模具中,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然后利用切割机加工成板坯,在100℃温度条件下养护24小时,可制得保温板。
实施例4
矿渣硅酸盐水泥65份,二级粉煤灰(SiO2含量49.67%,Al2O3含量15.89%)20份,氧化镁2份,可再分散乳胶粉(型号WWJF8020,供货商上海凯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0份,灰钙(Ca(OH)2含量98%)2份,建筑石膏(终凝时间20min)1份与适量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粘结剂。
将介孔材料(其中2-5mm的颗粒占50%,0.1-2mm的颗粒占35%,0.1-50μm的粉末占15%)92份、硅灰石1份、萘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达15-25%)1份、聚乙烯醇纤维5份混合均匀后,将其混合物与上述所得粘结剂按照重量比3.5:1的比例在混捏机中进行混捏,将其放入模具中,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然后利用切割机加工成板坯,在90℃温度条件下养护24小时,可制得保温板。
实施例5
Ⅰ型硅酸盐水泥56份,二级粉煤灰(SiO2含量54.14%,Al2O3含量25.67%)28份,氧化镁3份,可再分散乳胶粉(型号WWJF8020,供货商上海凯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9份,灰钙(Ca(OH)2含量96%)1份,重钙(含钙量≥99wt%)1份,建筑石膏(终凝时间30min)2份与适量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粘结剂。
将介孔材料(其中2-5mm的颗粒占60%,0.1-2mm的颗粒占30%,0.1-50μm的粉末占10%)90份、硅灰石1份、保水剂(型号301,供货商廊坊双贵化工产品销售有限公司)1份、木质素磺酸钠盐减水剂(减水率≥15%)3份、聚丙烯纤维3份、聚乙烯醇纤维2份混合均匀后,将其混合物与上述所得粘结剂按照重量比4.5:1的比例在混捏机中进行混捏,将其放入模具中,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然后利用切割机加工成板坯,在100℃温度条件下养护24小时,可制得保温板。
实施例6
Ⅱ型硅酸盐水泥55份,二级粉煤灰(SiO2含量49.67%,Al2O3含量15.89%)30份,氧化镁2份,可再分散乳胶粉(型号VINNAPAS 5044N,供货商上海慎则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0份,灰钙(Ca(OH)2含量96%)2份,建筑石膏(终凝时间20min)1份与适量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粘结剂。
将介孔材料(其中2-5mm的颗粒占50%,0.1-2mm的颗粒占35%,0.1-50μm的粉末占15%)93份、硅灰石1份、木质素磺酸钠盐减水剂(减水率≥15%)1份、聚乙烯醇纤维5份混合均匀后,将其混合物与上述所得粘结剂按照重量比4.8:1的比例在混捏机中进行混捏,将其放入模具中,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然后利用切割机加工成板坯,在110℃温度条件下养护24小时,可制得保温板。
将实施例1-6制备获得的保温板以及作为对比例的EPS板和岩棉板进行性能测试,可参考苏JG/T 038-2010《增强纤维复合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技术规程》,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0)

1.一种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
其中,介孔材料的总密度为100-300kg/m3
所述粘合剂按重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材料为硅基介孔材料和/或非硅基介孔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介孔材料选自M41S系列硅基介孔材料、HMS系列硅基介孔材料、MSU系列硅基介孔材料、SBA系列硅基介孔材料、FDU系列硅基介孔材料、ZSM系列硅基介孔材料、KIT系列硅基介孔材料、HOM系列硅基介孔材料、FSM系列硅基介孔材料、AMS系列硅基介孔材料、IBN系列硅基介孔材料、TUD系列硅基介孔材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介孔材料为掺杂有除Si、O以外其他元素的硅基介孔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掺杂的元素选自C、B、Ti、V、Cr、Co、Mn、Fe、Ni、Zr、Cu、Ca、Cd、Sn、Ce、Sm、Pr、Nb、W、La、Al、In、Ga、Ge、Ru、Zn、Mo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掺杂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硅基介孔材料总质量的0.01%-5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硅基介孔材料选自介孔碳、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金属介孔材料、磷酸盐介孔材料、硫化物介孔材料氮化物介孔材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硅基介孔材料为掺杂有除其骨架材料以外的其他元素的非硅基介孔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掺杂的元素选自C、B、Ti、V、Cr、Co、Mn、Fe、Ni、Zr、Cu、Ca、Cd、Sn、Ce、Sm、Pr、Nb、W、La、Al、In、Ga、Ge、Ru、Zn、Mo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掺杂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非硅基介孔材料总质量的0.01%-5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介孔材料为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介孔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对介孔材料改性的材料选自RNMX4-N、Y(R3M)2、RNMV4-N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选自硅灰石、纤维、减水剂、憎水剂、保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硅灰石的重量百分比≤2%;
和/或,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8%;
和/或,减水剂的重量百分比≤3%;
和/或,憎水剂的重量百分比≤2.5%;
和/或,保水剂的重量百分比≤2%。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选自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木质纤维、水镁石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玻璃纤维、石棉纤维、木浆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
16.一种成形体,包括水硬化后的如权利要求1-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体为平坦的层体。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体的厚度为20-200mm。
19.如权利要求16-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成型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组合物水硬化。
20.如权利要求1-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物、如权利要求16-18所述的成形体在制备隔热材料中的用途。
CN201711452427.5A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用于制备保温材料的组合物 Pending CN1081642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52427.5A CN108164283A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用于制备保温材料的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52427.5A CN108164283A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用于制备保温材料的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4283A true CN108164283A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18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52427.5A Pending CN108164283A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用于制备保温材料的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4283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6401A (zh) * 2018-09-25 2019-02-15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7418A (zh) * 2018-11-09 2019-03-26 宿迁德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结合型保温腻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592289A (zh) * 2020-05-27 2020-08-28 常州优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孔材料复合硅酸钙防火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6624A (zh) * 2020-05-27 2020-09-01 常州优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孔材料复合发泡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052A (zh) * 2020-10-30 2021-04-27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一种醚类降粘型水化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055A (zh) * 2020-10-30 2021-04-27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一种酯醚共聚降粘型水化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4383A (zh) * 2021-05-24 2021-09-07 西京学院 一种土木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51710A (zh) * 2022-04-15 2022-07-15 山东优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介孔材料的建筑保温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30717C1 (ru) * 2002-11-10 2004-06-20 Оао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Вниижелезобетон" Конструкционно-теплоизоляционный экологически чистый полистиролбетон,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з него изделий и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из них теплоэффективных ограждающих конструкций зданий по системе "юникон"
CN1886350A (zh) * 2003-11-28 2006-12-27 新型材料莱布尼兹研究所公益性有限责任公司 隔热材料
CN101391872A (zh) * 2007-09-17 2009-03-25 刘伟华 一种新的隔热保温复合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8897A (zh) * 2007-12-28 2009-07-01 刘继武 无机保温隔热材料
CN101823897A (zh) * 2009-03-06 2010-09-08 深圳市优纳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介孔材料
CN106517982A (zh) * 2016-11-15 2017-03-22 谢日清 一种无机保温及抹灰干粉砂浆
CN106747261A (zh) * 2016-11-24 2017-05-31 上海宥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耐中低温隔热保温材料中的用途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30717C1 (ru) * 2002-11-10 2004-06-20 Оао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Вниижелезобетон" Конструкционно-теплоизоляционный экологически чистый полистиролбетон,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з него изделий и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из них теплоэффективных ограждающих конструкций зданий по системе "юникон"
CN1886350A (zh) * 2003-11-28 2006-12-27 新型材料莱布尼兹研究所公益性有限责任公司 隔热材料
CN101391872A (zh) * 2007-09-17 2009-03-25 刘伟华 一种新的隔热保温复合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8897A (zh) * 2007-12-28 2009-07-01 刘继武 无机保温隔热材料
CN101823897A (zh) * 2009-03-06 2010-09-08 深圳市优纳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介孔材料
CN106517982A (zh) * 2016-11-15 2017-03-22 谢日清 一种无机保温及抹灰干粉砂浆
CN106747261A (zh) * 2016-11-24 2017-05-31 上海宥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耐中低温隔热保温材料中的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NG WANG等: "Application of tailored silica microspheres in coatings: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thermal and hydrophobic properti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李学峰: "《环氧化催化剂-过度金属掺杂的介孔分子筛》", 31 March 2017,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林宗寿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31 August 2014,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秦庆东: "《介孔硅材料吸附水中污染物技术与原理》", 30 September 2015, 东南大学出版社 *
胡林: "《有序介孔材料与电化学传感器》", 30 June 2015,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6401A (zh) * 2018-09-25 2019-02-15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赛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7418A (zh) * 2018-11-09 2019-03-26 宿迁德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结合型保温腻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592289A (zh) * 2020-05-27 2020-08-28 常州优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孔材料复合硅酸钙防火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6624A (zh) * 2020-05-27 2020-09-01 常州优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孔材料复合发泡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052A (zh) * 2020-10-30 2021-04-27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一种醚类降粘型水化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055A (zh) * 2020-10-30 2021-04-27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一种酯醚共聚降粘型水化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052B (zh) * 2020-10-30 2022-10-25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一种醚类降粘型水化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055B (zh) * 2020-10-30 2023-06-27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一种酯醚共聚降粘型水化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4383A (zh) * 2021-05-24 2021-09-07 西京学院 一种土木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51710A (zh) * 2022-04-15 2022-07-15 山东优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介孔材料的建筑保温板
CN114751710B (zh) * 2022-04-15 2022-10-04 山东优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介孔材料的建筑保温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4283A (zh) 一种用于制备保温材料的组合物
CN108002793B (zh) 一种砂浆组合物
JP5814940B2 (ja) ラクテート活性化セメントおよび活性化剤組成物
CN109111166A (zh) 一种混凝土组合物
WO2012019364A1 (zh) 一种木质改性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及其制造工艺
CN107512892B (zh) 一种瓷砖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7453A (zh) 一种海工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MX2013013835A (es) Compuestos de eter de celulosa para desempeño de temperatura caliente mejorado en morteros de sistemas de acabado de aislamiento externo (eifs).
CN111943626A (zh) 石膏基墙体找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2209695B (zh) 抹灰石膏浆料及其干粉
CN110194642A (zh) 一种防水型石膏板及其制作方法
RU2439016C1 (ru) Комплексная добавка для модификации гипсовых вяжущих
CN112315357B (zh) 人造卫浴台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8110B (zh) 一种高强抗弯无机人造石
JP5877581B2 (ja) ポゾラン反応性混和剤
CN103288394A (zh) 一种自保温砂浆
RU2304564C2 (ru) Штукатурная смесь
AU2006275688B2 (en) Cement-containing composition for use with alkali-resistant fiberglass and poles made therefrom
CN112159188A (zh) 一种轻质石膏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8844B (zh) 防水装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3429171A (zh) 墙体饰面砂浆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JPH02133358A (ja) 水硬性組成物
CN108892430A (zh) 一种轻质再生资源吸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640469B (zh) 一种非膨胀型灰钙基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405056B2 (ja) ガラス繊維補強セメント複合体に用いる混和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2

Address after: 213100 floor 1-3, building e, No. 502, Changting Road, Wuji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ANGZHOU YOUN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99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Road No. 380 room A513

Applicant before: UNINANO ADVANCED MATERIALS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