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62744A - 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62744A
CN108162744A CN201711435894.7A CN201711435894A CN108162744A CN 108162744 A CN108162744 A CN 108162744A CN 201711435894 A CN201711435894 A CN 201711435894A CN 108162744 A CN108162744 A CN 108162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eflector
groove
ontology
refrigerating module
ii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358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冲
蒋兵
郭伟
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358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627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62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627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6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air coo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包括设置在前保险杠与冷却模块之间的第一导风板本体和第二导风板本体,第一导风板本体设置在前保险杠与冷却模块之间的第一缝隙处,第二导风板本体设置在前保险杠与冷却模块之间的第二缝隙处。第一导风板本体和第二导风板本体结构一致均包括导风板Ⅰ、导风板Ⅱ、导风板Ⅲ和导风板Ⅳ,导风板Ⅰ、导风板Ⅱ、导风板Ⅲ和导风板Ⅳ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直角型结构。第一导风板本体和第二导风板本体可将前保险杠与冷却模块之间的缝隙堵住,从而引导从前格栅进入的气流全部从冷却模块通过,减少了从缝隙处进入发动机舱的气流,降低机舱阻力;增加了冷却模块的有效通风量,提升空调制冷和采暖的性能,改善汽车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汽车冷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
背景技术
消费者对汽车性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汽车燃油消耗量和汽车舒适性。空气阻力对汽车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根据测试,当汽车以80km/h前进时,有60%的燃油消耗量用来克服空气阻力的,而内部阻力是整个空气阻力重要组成部分,占比约12%。目前,市场上现行的汽车中,冷却模块与前保险杠连接处有缝隙,汽车行驶时,从前格栅进入的气流一部分通过冷却模块,另一部分从缝隙处进入发动机舱,气流不仅会对发动机舱内的零部件产生冲击,而且气流还会在发动机舱内零部件之间的空隙内流动形成涡流,增加发动机舱内阻力,导致燃油消耗量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增加冷却模块的有效通风量、减少气流从缝隙处进入发动机舱的冷却模块导风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从缝隙处进入发动机舱的气流,会对零部件产生冲击和在发动机舱内形成涡流、增加阻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板本体和第二导风板本体,所述第一导风板本体和第二导风板本体均设置在前保险杠与冷却模块之间,所述第一导风板本体设置在所述前保险杠与所述冷却模块之间的第一缝隙处,所述第二导风板本体设置在所述前保险杠与所述冷却模块之间的第二缝隙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板本体和第二导风板本体均包括导风板Ⅰ、导风板Ⅱ、导风板Ⅲ和导风板Ⅳ,所述导风板Ⅰ、导风板Ⅱ、导风板Ⅲ和导风板Ⅳ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直角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Ⅰ上设有卡接在所述前保险杠上的凹槽Ⅰ,所述导风板Ⅳ上设有与机舱前部骨架总成连接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导风板本体和第二导风板本体上设有避让其它零部件的通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导风板Ⅱ上设有凹槽Ⅱ,且所述凹槽Ⅱ凸向所述导风板Ⅰ,在所述导风板Ⅲ上设有凹槽Ⅲ,且所述凹槽Ⅲ凸向所述导风板Ⅳ,所述凹槽Ⅱ与所述凹槽Ⅲ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Ⅱ与所述凹槽Ⅲ均为倾斜凹槽,所述凹槽Ⅱ与所述凹槽Ⅲ倾斜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导风板Ⅲ上设有凹槽Ⅳ。
进一步的,在所述导风板Ⅱ上设有凹槽Ⅵ,且所述凹槽Ⅵ凸向所述导风板Ⅰ,在所述导风板Ⅲ上设有凹槽Ⅶ,且所述凹槽Ⅶ凸向所述导风板Ⅳ,所述凹槽Ⅵ与所述凹槽Ⅶ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Ⅵ为竖直凹槽,所述凹槽Ⅶ为水平凹槽,所述凹槽Ⅵ与所述凹槽Ⅶ垂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板本体和第二导风板本体采用PP+EPDM-T20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导风板本体和第二导风板本体上的结构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在前保险杠与冷却模块之间的缝隙处设置第一导风板本体和第二导风板本体,可将前保险杠与冷却模块之间的缝隙堵住,从而引导从前格栅进入的气流全部从冷却模块通过,不仅减少了从缝隙处进入发动机舱的气流,避免了气流在发动机舱内形成涡流的现象,降低机舱阻力,减少燃油消耗量;还增加了冷却模块的有效通风量,提升空调制冷和采暖的性能,改善汽车的舒适性。
2.设有各种凹槽的导风板可以使气流在各个凹槽之间撞击迂回,从而分散气流减小气流对冷却模块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对凹槽形状的灵活设计不仅可以灵活的避让其它零部件,对导风板而言凹槽还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3.本发明采用第一导风板本体和第二导风板本体采用分体式设计,方便拆装,可维修性好,维修成本低。
4.本发明中第一导风板本体和第二导风板本体上的结构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即每个凹槽的各壁厚均与各个导风板的厚度一致,避免了由于厚度不一致出现增料的情况,这样可有效降低冷却模块导风板的重量,为整车轻量化做贡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导风板本体安装在整车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风板本体结构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导风板本体结构的后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第一导风板本体;11.通孔;2.第二导风板本体;3.前保险杠;31.第一缝隙;32.第二缝隙;4.冷却模块;5.导风板Ⅰ;51. 凹槽Ⅰ;6.导风板Ⅱ;61.凹槽Ⅱ;62.凹槽Ⅵ;7.导风板Ⅲ;71.凹槽Ⅲ;72.凹槽Ⅳ;73.凹槽Ⅶ;8.导风板Ⅳ;8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均设置在前保险杠3 与冷却模块4之间,第一导风板本体1设置在前保险杠3与冷却模块4之间的第一缝隙31处,第二导风板本体2设置在前保险杠3与冷却模块4之间的第二缝隙32处。在没有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的情况下,汽车行驶时从前格栅进入的气流一部分会从前保险杠3与冷却模块4之间的缝隙进入发动机舱,增加汽车行驶的阻力,气流还会对机舱内的零部件产生冲击。基于此,在前保险杠3与冷却模块4之间的缝隙处设置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可将前保险杠3与冷却模块4之间的缝隙堵住,从而引导从前格栅进入的气流全部从冷却模块4通过,增加冷却模块4的有效通风量,提高空调降温和采暖性能,减少从缝隙处进入发动机舱的气流,避免了气流在发动机舱内形成涡流的现象,降低机舱阻力,减少燃油消耗量。
上述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结构一致均包括导风板Ⅰ5、导风板Ⅱ6、导风板Ⅲ7和导风板Ⅳ8,导风板Ⅰ5、导风板Ⅱ6、导风板Ⅲ7和导风板Ⅳ8 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直角型结构,在连接的直角处为圆角过渡,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直角型结构具有形状规范、加工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具体的,在导风板Ⅰ5上设有使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卡接在前保险杠3上的凹槽Ⅰ51,在导风板Ⅳ8上设有使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固定连接在机舱前部骨架总成上安装孔81,在本发明中,每个导风板Ⅳ8设有三个安装孔81分别设置在导风板Ⅳ8的两端部和中部。
将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安装在前保险杠3与冷却模块4 之间时,为避免导风板与其它零部件产生干涉,根据不同车型零部件的位置,在在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上设置避让其它零部件的通孔11或凹槽。在本发明中通孔11不在同一平面内,在导风板Ⅱ6、导风板Ⅲ7和导风板Ⅳ8上。具体加工方式为:先在导风板Ⅲ7上设置向导风板Ⅳ8凸起的凹槽,然后开设通孔11。
在导风板Ⅱ6上设有凹槽Ⅱ61,且凹槽Ⅱ61凸向导风板Ⅰ5,在导风板Ⅲ7上设有凹槽Ⅲ71,且凹槽Ⅲ71凸向导风板Ⅳ8,凹槽Ⅱ61与凹槽Ⅲ71连通。优选的,凹槽Ⅱ61与凹槽Ⅲ71均为倾斜凹槽,凹槽Ⅱ61与凹槽Ⅲ71倾斜连通,且倾斜凹槽Ⅰ61与倾斜凹槽Ⅱ71为一体成型。凹槽Ⅱ61与凹槽Ⅲ71的倾斜度根据气流从前格栅进入的方向设置,倾斜的凹槽不仅可以分散气流减小气流的冲击力,还可以避让其它零部件。
在导风板Ⅲ7上设有凹槽Ⅳ72。在导风板Ⅱ6上设有凹槽Ⅵ62,且凹槽Ⅵ62 凸向导风板Ⅰ5,在导风板Ⅲ7上设有凹槽Ⅶ73,且凹槽Ⅶ73凸向导风板Ⅳ8,凹槽Ⅵ62与凹槽Ⅶ73连通。优选的,凹槽Ⅵ62为竖直凹槽,凹槽Ⅶ73为水平凹槽,凹槽Ⅵ62与凹槽Ⅶ73垂直连通,且凹槽Ⅵ62与凹槽Ⅶ73为一体成型。凹槽Ⅵ62与凹槽Ⅶ73的形状可根据气流的方向及所避让零部件的形状来确定。
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上的结构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即凹槽Ⅰ51、凹槽Ⅱ61、凹槽Ⅲ71、凹槽Ⅳ72、凹槽Ⅵ62、凹槽Ⅶ73的各壁厚均与导风板Ⅰ5、导风板Ⅱ6、导风板Ⅲ7和导风板Ⅳ8的厚度一致,这样可有效降低冷却模块导风板的重量,为整车轻量化做贡献。
优选的,因涉及发动机舱温度的要求,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的材料选择PP+EPDM-T20材料,该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
本发明的导风板与没有凹槽的平板相比,设有各种凹槽的导风板可以使气流在各个凹槽之间撞击迂回,从而分散气流减小气流对冷却模块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对凹槽形状的灵活设计不仅可以灵活的避让其它零部件,对导风板而言凹槽还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安装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后,对于整车性能而言,需要对发动机舱的流场进行3D数据整车CAE验证分析及实车风洞试验验证,来进行确认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的设计是否满足降风阻的技术要求。通过CAE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的增加有效的减少了气流泄漏,从前格栅进入的气流全部通过冷却模块4,有效的降低整车风阻5counts,使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油耗降幅约为0.1L/100km;同时导风板对原本从缝隙进入发动机前机舱的气流起到引流的作用,使气流基本上全部从冷却模块通过,使冷却模块4的有效通风量显著增加(约0.116kg/s),有效改善空调制冷和采暖性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所述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均设置在前保险杠(3)与冷却模块(4)之间,所述第一导风板本体(1)设置在所述前保险杠(3)与所述冷却模块(4)之间的第一缝隙(31)处,所述第二导风板本体(2)设置在所述前保险杠(3)与所述冷却模块(4)之间的第二缝隙(32)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均包括导风板Ⅰ(5)、导风板Ⅱ(6)、导风板Ⅲ(7)和导风板Ⅳ(8),所述导风板Ⅰ(5)、导风板Ⅱ(6)、导风板Ⅲ(7)和导风板Ⅳ(8)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直角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Ⅰ(5)上设有卡接在所述前保险杠(3)上的凹槽Ⅰ(51),所述导风板Ⅳ(8)上设有与机舱前部骨架总成连接的安装孔(8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上设有避让其它零部件的通孔(1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风板Ⅱ(6)上设有凹槽Ⅱ(61),且所述凹槽Ⅱ(61)凸向所述导风板Ⅰ(5),在所述导风板Ⅲ(7)上设有凹槽Ⅲ(71),且所述凹槽Ⅲ(71)凸向所述导风板Ⅳ(8),所述凹槽Ⅱ(61)与所述凹槽Ⅲ(71)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Ⅱ(61)与所述凹槽Ⅲ(71)均为倾斜凹槽,所述凹槽Ⅱ(61)与所述凹槽Ⅲ(71)倾斜连通。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风板Ⅲ(7)上设有凹槽Ⅳ(72)。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风板Ⅱ(6)上设有凹槽Ⅵ(62),且所述凹槽Ⅵ(62)凸向所述导风板Ⅰ(5),在所述导风板Ⅲ(7)上设有凹槽Ⅶ(73),且所述凹槽Ⅶ(73)凸向所述导风板Ⅳ(8),所述凹槽Ⅵ(62)与所述凹槽Ⅶ(73)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Ⅵ(62)为竖直凹槽,所述凹槽Ⅶ(73)为水平凹槽,所述凹槽Ⅵ(62)与所述凹槽Ⅶ(73)垂直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采用PP+EPDM-T20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导风板本体(1)和第二导风板本体(2)上的结构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1711435894.7A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 Pending CN1081627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5894.7A CN108162744A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5894.7A CN108162744A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62744A true CN108162744A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21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35894.7A Pending CN108162744A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6274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70852U (zh) * 2010-09-17 2011-09-14 宁波爱立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轿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空气导流板
FR2955297B1 (fr) * 2010-01-20 2012-04-06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Vehicule automobile a ecoulement d'air de refroidissement optimise
CN203110914U (zh) * 2013-01-11 2013-08-07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乘用车车头进气结构
CN104443072A (zh) * 2013-09-25 2015-03-2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流板设计方法及由该设计方法设计的导流板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5297B1 (fr) * 2010-01-20 2012-04-06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Vehicule automobile a ecoulement d'air de refroidissement optimise
CN201970852U (zh) * 2010-09-17 2011-09-14 宁波爱立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轿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空气导流板
CN203110914U (zh) * 2013-01-11 2013-08-07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乘用车车头进气结构
CN104443072A (zh) * 2013-09-25 2015-03-2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流板设计方法及由该设计方法设计的导流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76097B2 (en) Cowl structure of vehicle
US20070119395A1 (en) Cooling device of vehicle
JPWO2011145215A1 (ja) 冷却風導入構造
US20060238001A1 (en) Chassis and/or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US20100326756A1 (en) Vehicle Air Intake System
US9975579B2 (en) Cowl structure
CN105966200A (zh) 一种汽车用通风框
CN107776688A (zh) 一种前扰流板及汽车前部导流系统
JP2018127060A (ja) 車両前部構造
SE538862C2 (sv) Metod och kommersiellt fordon innefattande omdirigeringsmedel för luftflöde
JP5338230B2 (ja) 車体前部の走行風導入構造
CN108162744A (zh) 一种冷却模块导风板
Tortosa et al. Aerodynamic development of the 2011 chevrolet volt
CN108116244B (zh) 散热系统及具有该散热系统的车辆
CN104443072B (zh) 一种导流板设计方法及由该设计方法设计的导流板结构
CN206086358U (zh) 一种汽车的主动进气格栅装置
CN203996076U (zh) 具有通风功能的发动机舱底部护板及汽车
CN208774896U (zh) 具有降低风阻的eva型电动车车体结构
CN205632097U (zh) 一种散热器上导风板安装结构
CN204236594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舱体结构
CN219523838U (zh) 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
CN219706679U (zh) 一种进气装置及汽车
CN105150802A (zh) 一种重卡空调进风结构
CN208360080U (zh) 一种汽车底部护板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车身
CN215851059U (zh) 机舱下护板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41000 No. 8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717 Zhongshan South Road, Yiji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9 Changchun Road,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u, Anhui Province, No. 16

Applicant before: CHERY COMMERCIAL VEHICLE (ANHUI)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