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2674B - 一种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滤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滤波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52674B CN108152674B CN201711397301.2A CN201711397301A CN108152674B CN 108152674 B CN108152674 B CN 108152674B CN 201711397301 A CN201711397301 A CN 201711397301A CN 108152674 B CN108152674 B CN 1081526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veling wave
- fault
- point
- mode voltage
-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1—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 G01R31/086—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according to type of conductors in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i.e. with interconnected conducto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G01R31/088—Aspects of digital compu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ocating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滤波方法,提高基于HHT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技术的实用性;首先,故障后使用电压互感器采集故障点上游M端和故障点下游N端的三相电压行波信号;其次,相模变换,得到线模电压行波;然后,采用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滤波算法对线模电压行波信号进行滤波;最后,用基于HHT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进行故障测距。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滤除实测的故障电压行波信号中的噪声,解决了HHT标定受扰行波波头到达时间不准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涉及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行波滤波方 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滤波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10kV中压配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配电 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及时、准确的定位出故障点,不仅可以快 速修复故障线路,保证供电可靠性及减少停电损失,而且对保证整个 系统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配电网单 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主要可分为行波法、阻抗法及注入信号寻踪法。 其中,基于行波的故障测距技术因不受系统参数、串补电容、线路不 对称及互感器变换误差等因素的影响,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被 认为最有可能在配电网中实现工程应用。
基于行波法的故障测距技术实现方式虽然不同,但其测距的精度 主要取决于故障行波波头到达测量点时刻的准确标定。目前常采用时 频分析的方法标定行波到达时间,如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 小波变换本质上是窗口可调的Fourier变换,由于受窗函数的限制, 根据测不准原理,小波变换无法精确描述频率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另 外,小波变换还存在基函数和分解尺度选取困难的问题。 Hilbert-Huang变换(HHT)则根据测量信号本身的波形特征,进行时 域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不存在基函 数和分解尺度的选取问题;且采用HHT可以计算得到随时间变化的 瞬时频率,从而精确给出频率与时间的关系,理论上能够同时达到任 意高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率。但是,实际配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行 波检测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而HHT进行EMD分解时主要关注 信号波形,而非信号幅值,所以噪声的波动,如白噪声在噪声均值附 近随时间快速变化,会严重影响EMD分解结果,产生行波到达时间 无法标定的问题。因此,对测量得到的行波信号进行滤波是提高应用 HHT估计波头到达时刻的有效手段之一。
配电网故障测距领域常用的滤波方法有自适应滤波、数学形态学 滤波和小波滤波。这几种滤波方法的侧重点是抑制噪声的幅值,但并 未有效消除噪声给信号带来的波动,如采用HHT算法,上述滤波方 法仍无法克服信号波动引起的计算误差。因此,研究适用于基于HHT 的故障测距技术的滤波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基于特征点识别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滤波方法,目的是消除白噪声 对实测的故障行波信号的影响,提高基于HHT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 障测距技术的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滤波方法,提高基于 HHT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技术的实用性,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通过电压互感器测量故 障点上游M端(变电所)和故障点下游N端(分支末端负荷变压器 高压侧)的三相电压行波,记为uMa、uMb、uMc和uNa、uNb、uNc;
步骤2:相模变换,得到线模电压行波:采用凯伦贝尔公式实现 相模变换,公式如下:
其中uM0和uN0表示M端和N端的零模电压行波,在三相线路和 大地之间传播,uM1、uN1表示M端和N端的一模电压行波,uM2、uN2表示M端和N端的二模电压行波,一模和二模电压行波都称为线模 电压行波,二者计算方法不同,但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都表示在线 路相与相之间传播的行波;取uM1和uN1用于故障测距;
步骤3:对线模电压行波信号滤波:采用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 插值的滤波算法,特征点指线模电压行波波形中突变的起始点和极值 点;
滤波过程又细分为①、②两步:
①识别突变起始点和极值点:下面通过移动数据窗的方式给出识 别这些点的方法,设置一定宽度的数据窗,取数据窗内点数为21; 线模电压行波数据的前一段全是白噪声,因而取前5个数据窗内的 点,最大幅值定义为白噪声幅值;向后移动数据窗,当数据窗中的点 幅值依次增加,且最后一个点与第一个点的幅值差大于白噪声幅值 时,此时数据窗中第一个点即为突变的起始点;继续移动数据窗,当 数据窗中点的值为窗中所有点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该点即为要保 留的极值点;移动数据窗从线模电压行波第一个点直到最后一个点, 即可根据上述判断规则辨识出突变的起始点和所有极值点;
②通过线性插值重构波形,达到滤波的目的。识别出突变的起始 点和极值点后,通过线性插值得到这些点之间的数据,突变的起始点 之前的数据和最后一个极值点之后的数据置零,这样就能重构线模电 压行波波形,从而起到滤波的效果;
步骤4:用基于HHT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进行故障测距:
测距过程又细分为①、②两步:
①用HHT标定线模电压行波初始波头到达测量点的时间。 Hilbert-Huang变换(HHT)是近年来应用于非平稳信号分析的一种新 方法,它由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Mode Decomposition,EMD)和 Hilbert变换两部分组成;HHT的步骤是:首先对线模电压信号进行 EMD分解,得到一系列固有模态分量imf1,imf2……;然后对imf1分 量进行Hilbert采用变换,求出瞬时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瞬时频 率最大值对应的时间作为故障行波到达测量点的时间;
②计算故障点到两端测量点的距离:根据①标定故障后线模电压 行波到达M端和N端的时间记为t1和t2,因为线模行波以接近光速 的速度传播,故近似取线模行波波速v=300m/us,用l表示M端和N 端之间的距离;
故障点到M端的距离xM为:
故障点到N端的距离xN为: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滤波 方法,专门针基于HHT的故障测距问题,目的性强,滤波效果好。 有效消除了白噪声给故障行波带来的波动干扰,提高了用HHT标定 故障电压行波初始波头到达测量点时间的准确性,从而实现故障位置 的精确测距。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际的10kv配电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3是M端和N端测得的线模电压波形,其中:图3a为M端 测得的线模电压波形,图3b为N端测得的线模电压波形。
图4是M端和N端线模电压滤波后的波形,其中:图4a为M 端线模电压滤波后的波形,图4b为N端线模电压滤波后的波形。
图5是M端和N端线模电压HHT后瞬时频率与时间的关系图, 其中:图5a为M端线模电压HHT后瞬时频率与时间的关系图,图 5b为N端线模电压HHT后瞬时频率与时间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一个实际的10kv配电网结构示意图,当发 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使用本发明提出的故障测距方法。
其中M点表示配电网电源侧,N表示线路末端。M和N点装有 电压互感器及测量装置,用来采集故障后的电压行波信号。C、D、G、 H、J、N表示分支末端,通过变压器连接三相不平衡负载。所有线路 均为架空裸导线,采用频变参数模型,各段线路的长度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发明的一种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 滤波方法,提高基于HHT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技术的实用性,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如图1所示,在EI之间,且距E点距离2km处f1发生 A相接地故障,故障发生时刻为0.09s。仿真步长设为0.1us,仿真时 间0.13s。通过电压互感器测量故障点上游M端(变电所)和故障点 下游N端(分支末端负荷变压器高压侧)的三相电压行波,记为uMa、 uMb、uMc和uNa、uNb、uNc。
步骤2:相模变换,得到线模电压行波。采用凯伦贝尔公式实现 相模变换,公式如下:
其中uM0和uN0表示M端和N端的零模电压行波,在三相线路和 大地之间传播,uM1、uN1表示M端和N端的一模电压行波,uM2、uN2表示M端和N端的二模电压行波,一模和二模电压行波都称为线模 电压行波,二者计算方法不同,但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都表示在线 路相与相之间传播的行波。本发明取uM1和uN1用于故障测距,如图 3中图3a和图3b所示。
步骤3:对线模电压行波信号滤波。采用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 插值的滤波算法。特征点指线模电压行波波形中突变的起始点和极值 点。
滤波过程又细分为①、②两步:
①识别突变起始点和极值点。下面通过移动数据窗的方式给出识 别这些点的方法。设置一定宽度的数据窗,取数据窗内点数为21。 线模电压行波数据的前一段全是白噪声,因而取前5个数据窗内的 点,最大幅值定义为白噪声幅值。向后移动数据窗,当数据窗中的点 幅值依次增加,且最后一个点与第一个点的幅值差大于白噪声幅值 时,此时数据窗中第一个点即为突变的起始点。继续移动数据窗,当 数据窗中点的值为窗中所有点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该点即为要保 留的极值点。移动数据窗从线模电压行波第一个点直到最后一个点, 即可根据上述判断规则辨识出突变的起始点和所有极值点。
②通过线性插值重构波形,达到滤波的目的。识别出突变的起始 点和极值点后,通过线性插值得到这些点之间的数据,突变的起始点 之前的数据和最后一个极值点之后的数据置零,这样就能重构线模电 压行波波形,从而起到滤波的效果。滤波后线模电压行波波形如图4 中图4a和图4b所示。
步骤4:用基于HHT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进行故障测距。
测距过程又细分为①、②两步:
①用HHT标定线模电压行波初始波头到达测量点的时间。 Hilbert-Huang变换(HHT)是近年来应用于非平稳信号分析的一种新 方法,它由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Mode Decomposition,EMD)和 Hilbert变换两部分组成。HHT的步骤是:首先对线模电压信号进行 EMD分解,得到一系列固有模态分量imf1,imf2……;然后对imf1 分量进行Hilbert-Huang变换,求出瞬时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瞬 时频率最大值对应的时间作为故障行波到达测量点的时间,如图5中 图5a和图5b所示。
②计算故障点到两端测量点的距离。从图5中图5a和图5b可知, 故障初始波头到达M端和N端的时间为t1=90047.1us,t2=90113.0us。 M端到N端距离l=48km,行波波速v=300m/us。带入公式(3),可得 故障到M端的距离xM=14115m。故障点到M端的实际距离为14km, 绝对误差为115m,相对误差为0.82%。带入公式(4),可得故障到N 端的距离xN=33885m。故障点到N端的实际距离为34km,绝对误差 为115m,相对误差为0.34%。
Claims (1)
1.一种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滤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当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通过电压互感器测量故障点上游M端和故障点下游N端的三相电压行波,记为uMa、uMb、uMc和uNa、uNb、uNc;
步骤2:相模变换,得到线模电压行波:采用凯伦贝尔公式实现相模变换,公式如下:
其中uM0和uN0表示M端和N端的零模电压行波,在三相线路和大地之间传播,uM1、uN1表示M端和N端的一模电压行波,uM2、uN2表示M端和N端的二模电压行波,一模和二模电压行波均称为线模电压行波,二者计算方法不同,但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均表示在线路相与相之间传播的行波;取uM1和uN1用于故障测距;
步骤3:对线模电压行波信号滤波:采用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滤波算法,特征点指线模电压行波波形中突变的起始点和极值点;
滤波过程又细分为①、②两步:
①识别突变起始点和极值点:下面通过移动数据窗的方式给出识别这些点的判别方法,设置一定宽度的数据窗,取数据窗内点数为21;线模电压行波数据的前一段全是白噪声,因而取前5个数据窗内的点,最大幅值定义为白噪声幅值;向后移动数据窗,当数据窗中的点幅值依次增加,且最后一个点与第一个点的幅值差大于白噪声幅值时,此时数据窗中第一个点即为突变的起始点;继续移动数据窗,当数据窗中点的值为窗中所有点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该点即为要保留的极值点;移动数据窗从线模电压行波第一个点直到最后一个点,即能够根据上述判别方法辨识出突变的起始点和所有极值点;
②通过线性插值重构波形,达到滤波的目的;识别出突变的起始点和极值点后,通过线性插值得到这些点之间的数据,突变的起始点之前的数据和最后一个极值点之后的数据置零,这样就能重构线模电压行波波形,从而起到滤波的效果;
步骤4:用基于HHT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进行故障测距:
测距过程又细分为③、④两步:
③用HHT标定线模电压行波初始波头到达测量点的时间:Hilbert-Huang变换即HHT是近年来应用于非平稳信号分析的一种新方法,由经验模态分解即Empirical ModeDecomposition,EMD和Hilbert变换两部分组成;HHT的步骤是:首先对线模电压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一系列固有模态分量imf1,imf2……;然后对imf1分量进行Hilbert-Huang变换,求出瞬时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瞬时频率最大值对应的时间作为故障行波到达测量点的时间;
④计算故障点到两端测量点的距离:根据③标定故障后线模电压行波到达M端和N端的时间记为t1和t2,因为线模行波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传播,故近似取线模行波波速v=300m/us,用l表示M端和N端之间的距离;
故障点到M端的距离xM为:
故障点到N端的距离xN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97301.2A CN108152674B (zh) | 2017-12-21 | 2017-12-21 | 一种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滤波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97301.2A CN108152674B (zh) | 2017-12-21 | 2017-12-21 | 一种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滤波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52674A CN108152674A (zh) | 2018-06-12 |
CN108152674B true CN108152674B (zh) | 2020-08-04 |
Family
ID=62465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97301.2A Active CN108152674B (zh) | 2017-12-21 | 2017-12-21 | 一种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滤波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5267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03069B (zh) * | 2019-08-28 | 2022-10-18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电流波形波动起点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940894B (zh) * | 2019-12-16 | 2022-02-11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一种基于泄漏电流瞬时幅相积和特征的触电故障检测方法 |
CN111537832A (zh) * | 2020-04-10 | 2020-08-14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线路故障定位方法、终端及系统 |
CN111537776A (zh) * | 2020-04-10 | 2020-08-14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一种行波波头标定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
CN113075503B (zh) * | 2021-03-30 | 2022-12-30 | 新疆大学 |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测距方法及系统 |
CN114089117A (zh) * | 2021-11-23 | 2022-02-25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 一种基于双端行波法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及装置 |
CN115267417B (zh) * | 2022-06-15 | 2023-08-01 | 北京妙微科技有限公司 | 输电线路故障的精确定位方法及输电线路行波测量装置 |
CN116125192B (zh) * | 2022-11-28 | 2023-08-04 | 湖南湘能智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行波模量分析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与预警装置及方法 |
CN116754900B (zh) * | 2023-08-21 | 2023-11-14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 含多不可测分支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
CN117310392B (zh) * | 2023-11-24 | 2024-03-22 | 科大智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适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及可读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0422B (zh) * | 2009-09-27 | 2012-05-30 | 北京师范大学 | 遥感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去噪方法 |
CN101943738B (zh) * | 2010-08-04 | 2012-05-02 | 清华大学 | 单相接地测距方法和测距装置 |
CN102096021B (zh) * | 2010-12-08 | 2012-11-07 | 西南交通大学 | 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输电网故障联网定位与测距方法 |
CN102520315B (zh) * | 2011-12-05 | 2013-10-16 | 西南交通大学 | 基于行波多尺度信息的输电线路故障单端定位方法 |
CN102866801B (zh) * | 2012-08-26 | 2015-05-27 | 吉林大学 | 一种有效滤除电子白板系统中同频信号干扰的方法 |
US20140358457A1 (en) * | 2013-06-04 | 2014-12-04 | Wireless Telecom Group,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processing of an electromagnetic power measurement |
CN103982241B (zh) * | 2014-05-05 | 2016-11-16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煤矿井下低信噪比微震信号消噪滤波方法 |
CN104198882B (zh) * | 2014-07-01 | 2017-07-07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利用瞬时功率曲线进行pca聚类分析的同塔双回线故障选线方法 |
CN104391195A (zh) * | 2014-11-20 | 2015-03-04 | 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 | 一种电磁干扰的识别及滤波方法 |
CN104597376B (zh) * | 2015-01-07 | 2018-08-03 | 西安理工大学 | 一种考虑实测波速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
-
2017
- 2017-12-21 CN CN201711397301.2A patent/CN10815267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52674A (zh) | 2018-06-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52674B (zh) | 一种基于特征点辨识和线性插值的故障行波滤波方法 | |
CN109001594B (zh) | 一种故障行波定位方法 | |
CN103576002B (zh) | 一种容性绝缘设备介质损耗角的计算方法 | |
CN103926509B (zh) | 基于谱峭度相对能量熵的配电网故障阶梯式选线方法 | |
CN108196166B (zh) | 基于故障波形起始点到达时差的双端行波测距方法 | |
CN109633271A (zh) |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维格纳威尔分布的行波时频分析方法 | |
CN107329045B (zh) | 配网故障最小二乘定位方法 | |
CN107621591B (zh) | 一种基于零模行波波速变化特性的输电线路迭代测距方法 | |
CN106054023B (zh) | 一种输电线路单端测距中估计两侧系统阻抗的方法 | |
CN109142863B (zh) | 一种电力系统测频方法及系统 | |
CN114152840B (zh) | 一种lcc-mmc混合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 |
CN114636896A (zh) | 利用峭度的配电网单相接地高阻故障行波定位方法 | |
CN106018956A (zh) | 一种加窗谱线插值的电力系统频率计算方法 | |
CN113253052A (zh) | 一种基于改进smmg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 |
Lan et al. | Partial discharge location of power cables based on an improved phase difference method | |
CN111766470A (zh) |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系统及直流输电线路 | |
CN107505534B (zh) | 配网故障遗传搜索定位方法 | |
Yii et al. | Multi-end partial discharge lo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rimmed mean data filtering technique for MV underground cable | |
CN113945806A (zh) |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 |
CN111523231B (zh) | 一种基于EEMD和Prony方法的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 | |
CN114878969B (zh) | 一种线路故障行波反演方法 | |
Wijaya et al. | Review of transmission line fault location using travelling wave method | |
CN114200246B (zh) |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及系统 | |
CN115859083A (zh) | 一种水电机组中多振源耦合振动信号的解耦方法 | |
Zhou et al. | Study on cable fault location based on fast identification of starting point of reflection wav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