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2277A - 一种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2277A
CN108152277A CN201611101779.1A CN201611101779A CN108152277A CN 108152277 A CN108152277 A CN 108152277A CN 201611101779 A CN201611101779 A CN 201611101779A CN 108152277 A CN108152277 A CN 108152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tested
mol
solution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017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爱国
陈宁怡
张玉杰
周庄伟
沈折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6111017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22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2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22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乐果和/或特丁津残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2)将待测样品先与碱性物质混合,再与所述金纳米检测液混合,获得反应液,根据所述反应液的颜色变化确定农残情况;其中,所述农药为乐果和/或特丁津。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检测乐果和/或特丁津残留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乐果(Dimethoate)是一种有机磷内吸性杀虫剂,其化学名为O,O-二甲基-s-(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二硫代磷酸酯。乐果较易挥发,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水体以及沉降聚集在土壤中污染农畜渔副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此外,乐果还具有潜在的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特丁津(terbuthylazine,TB),化学名称:2-氯-4-特丁氨基-6-乙氨基-1,3,5-三嗪,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芽前和芽后除草剂,主要用于去除农田阔叶杂草和一年生杂草。TB难以被生物降解,在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中的残留对人类、动物和后茬作物等均有毒害作用。研究表明:TB对哺乳动物、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等具有较强的毒性。
检测乐果和特丁津等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荧光免疫分析法,通过现场取样、前处理、实验室分析。这些分析方法尽管能做到痕量检测,但是仪器价格普遍昂贵,用于检测时往往存在样品制备步骤复杂、干扰严重、检测成本高、检测时间长等缺陷。鉴于目前的国民经济情况,很多条件不具备或技术不成熟的单位或个体无法采用上述高级设备对农药残留进行常规检测,导致污染源扩大。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证人类健康和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且成本低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有关成果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国对水体环境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水平,在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空气质量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技术现状,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检测乐果和特丁津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实时、准确和简便的同时检测出水溶液体系中的乐果和特丁津,不仅适用于水环境样品的检测,而且可以用来检测固态环境样品或者漂浮在大气中的灰尘等经处理后获得的水溶液样品。根据实际需要,利用本申请的方法,既可以对乐果和特丁津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对乐果和特丁津进行定量分析。当进行定性分析时,仅观察其溶液的颜色变化即可做出判断;当进行定量分析时,可以先通过标准品获得浓度和OD值的关系方程式,然后将测定的OD值代入方程式中得出待测样品的农药残留含量。如果待测样品经过了一系列的前处理或者预处理,可以经过本领域熟知的反推的方法最终获得待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含量。
具体来讲,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2)将待测样品先与碱性物质混合,再与所述金纳米检测液混合,获得反应液,根据所述反应液的颜色变化确定农残情况;其中,所述农药为乐果和/或特丁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金纳米检测液中含有卤金酸和柠檬酸根。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卤金酸选自氟金酸、氯金酸、溴金酸和碘金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所述卤金酸为氯金酸。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金纳米检测液中含金离子的浓度为1.0×10-5mol/L至5.0×10-3mol/L;优选所述金纳米检测液中含金离子的浓度为5.0×10-5mol/L至5.0×10-4mol/L。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金纳米检测液中柠檬酸根的浓度为5.0×10-5mol/L至5.0×10-3mol/L;优选金纳米检测液中柠檬酸根的浓度为5.0×10-4mol/L至5.0×10- 3mol/L。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制备金纳米检测液时的温度为80℃至110℃。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制备金纳米检测液时的温度优选为90℃至100℃。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所述待测样品与所述金纳米检测液的体积比为1:18-8:1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所述待测样品与所述金纳米检测液的体积比优选为1:18-4:15。
根据碱性物质在检测中的作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替换氢氧化钠为其他碱性物质,因此,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所述碱性物质选自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钾、碳酸钾和碳酸氢钾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检测乐果时,所述碱性物质的用量为3.0×10-2mol/L至1.0×10-1mol/L;当检测特丁津时,所述碱性物质的用量为5.0×10-3mol/L至2.5×10-2mol/L。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检测乐果时,所述碱性物质的用量为4.0×10-2mol/L至8.0×10-2mol/L;当检测特丁津时,所述碱性物质的用量为1.0×10-2mol/L至2.5×10-2mol/L。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2)中,反应时间为5分钟至60分钟。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在步骤2)中,反应时间为15分钟至30分钟。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2)或步骤1)之前的获取待测样品的步骤。即获取待测样品的步骤可以在步骤2)和步骤1)之间,也可以在步骤1)之前。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测定过程中,还包括与待测样品平行测定的空白对照,其中,所述空白对照样品为水(此时,待测样品中的溶剂为水),且其操作参数与所述待测样品相同;当碱性物质的用量为3.0×10-2mol/L至1.0×10-1mol/L时,与空白对照相比,所述反应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时,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中不含乐果,或所述待测样品中的乐果的浓度低于10-8mol/L;当与空白对照相比,所述反应液的颜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时,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当碱性物质的用量为5.0×10- 3mol/L至2.5×10-2mol/L时,与空白对照相比,所述反应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时,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所述待测样品中的特丁津的浓度低于10-7mol/L;当与空白对照相比,所述反应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时,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测定过程中,还包括与待测样品平行测定的空白对照,其中,所述空白对照样品为水,且操作参数与所述待测样品相同;当所述碱性物质的用量为4.0×10-2mol/L至8.0×10-2mol/L时,与空白对照相比,所述反应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时,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中不含乐果,或所述待测样品中的乐果的浓度低于10-8mol/L;当与空白对照相比,所述反应液的颜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时,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当所述碱性物质的用量为1.0×10-2mol/L至2.5×10-2mol/L时,与空白对照相比,所述反应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时,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所述待测样品中的特丁津的浓度低于10-7mol/L;当与空白对照相比,所述反应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时,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至少3个浓度的所述农药的标准样品进行OD值检测,并获得所述浓度和所述OD值关系的方程式的步骤,然后对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液进行OD值检测,根据所述方程式获得所述待测样品中的所述农药的含量。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样品选自环境中的水样,和/或经过预处理的土壤、茶叶、水果、蔬菜和农作物中的至少一种的。其中土壤、茶叶、水果、蔬菜和农作物的预处理可以根据本领域的常规技术进行操作,以获得这些样品的水溶液,并且可以根据制备过程中这些样品的用量及其水溶液量之间的关系,最终计算出样品中的所述农药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在本发明的金纳米检测法中,通过标准加样法确定乐果的检测限为10-8mol/L,特丁津的检测限10-7mol/L。
实施例1
河水或湖水水样中乐果/特丁津的检测
(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将3.5mL 10mM的四水合氯金酸溶液加入到9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沸腾,再加入5.5mL 10mM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反应10分钟,制得柠檬酸根保护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溶液为鲜亮酒红色。
(2)待测样品采集:用水样采集瓶分别在河或者湖的三个不同地点的一定深度(20-50cm)采集水样,然后等量混合成混合样品,过滤去除悬浮物后获得待测样品。
(3)待测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将5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90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15分钟内,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则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如果15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有乐果,或浓度低于10-8mol/L。
(4)待测样品中特丁津的检测:将10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分别加入88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15分钟内,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则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如果15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浓度低于10-7mol/L。
实施例2
化肥厂水样中乐果/特丁津的检测
(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将3.5mL 10mM的四水合氯金酸溶液加入到9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沸腾,再加入5.5mL 10mM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反应10分钟,制得柠檬酸根保护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溶液为鲜亮酒红色。
(2)待测样品的采集:在废水排放口的取样位置处每隔一段时间(如1h、2h…)采集水样,然后等量混合成混合样品,过滤去除悬浮物后,获得待测样品。
(3)待测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将5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90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15分钟内,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则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如果15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有乐果,或浓度低于10-8mol/L。
(4)待测样品中特丁津的检测:将10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分别加入88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15分钟内,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则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如果15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浓度低于10-7mol/L。
实施例3
土壤渗滤液中乐果/特丁津的检测
(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将3.5mL 10mM的四水合氯金酸溶液加入到9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沸腾,再加入5.5mL 10mM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反应10分钟,制得柠檬酸根保护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2)待测样品采集:在同一土壤采样地点做多点采样,然后等质量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土壤样品加入到超纯水中(土样与水的质量比例范围1:9-1:4),静置沉淀直至上层液呈现透明,然后取其上层液并将获得的上层液过滤去除悬浮物后,得到待测样品。
(3)待测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将5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90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15分钟内,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则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如果15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有乐果,或浓度低于10-8mol/L。
(4)待测样品中特丁津的检测:将10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分别加入88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15分钟内,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则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如果15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浓度低于10-7mol/L。
实施例4
茶叶中乐果/特丁津的检测
(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将3.5mL 10mM的四水合氯金酸溶液加入到9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沸腾,再加入5.5mL 10mM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反应10分钟,制得柠檬酸根保护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2)待测样品的采集:称取一定量的茶叶,加入80℃热水冲泡10min,滤去茶叶保留茶水,然后在茶水中加入活性炭吸附颜色和细小杂质并搅拌3h,滤去活性炭后的茶水得到待测样品。
(3)待测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将5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90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15分钟内,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则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如果15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有乐果,或浓度低于10-8mol/L。
(4)待测样品中特丁津的检测:将10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分别加入88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15分钟内,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则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如果15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浓度低于10-7mol/L。
实施例5
苹果汁中乐果/特丁津的检测
(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将3.5mL 10mM的四水合氯金酸溶液加入到9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沸腾,再加入5.5mL 10mM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反应10分钟,制得柠檬酸根保护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2)待测样品采集:苹果带皮榨汁,滤去果肉后保留果汁,然后在果汁中加入活性炭吸附颜色和细小杂质并搅拌3h,滤去活性炭后得到待测样品。
(3)待测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将5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90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15分钟内,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则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如果15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有乐果,或浓度低于10-8mol/L。
(4)待测样品中特丁津的检测:将10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分别加入88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15分钟内,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则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如果15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浓度低于10-7mol/L。
实施例6
大米中乐果/特丁津的检测
(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将3.5mL 10mM的四水合氯金酸溶液加入到9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沸腾,再加入5.5mL 10mM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反应10分钟,制得柠檬酸根保护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2)待测样品的采集:称取大米试样0.5g,置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分别加入浓硝酸5mL和双氧水2mL,用微波消解法消解,将消解液于电热板上赶尽,定容至25mL,获得待测样品。
(3)待测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将5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90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15分钟内,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则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如果15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有乐果,或浓度低于10-8mol/L。
(4)待测样品中特丁津的检测:将10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分别加入88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15分钟内,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则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如果15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浓度低于10-7mol/L。
实施例7
河水或湖水水样中乐果/特丁津的检测
(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将5mL 0.2mM的四水合氯金酸溶液加入到9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沸腾,再加入5mL 1mM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反应5分钟,制得柠檬酸根保护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2)待测样品采集:用水样采集瓶分别在河或者湖的三个不同地点的一定深度(20-50cm)采集水样,然后等量混合成混合样品,过滤去除悬浮物后获得待测样品。
(3)待测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将5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3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92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0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
如果30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有乐果,或浓度低于10-8mol/L。
(4)待测样品中特丁津的检测:将5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945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待测样品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如果30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浓度低于10-7mol/L。
实施例8
河水或湖水水样中乐果/特丁津的检测
(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将5mL 100mM的四水合氯金酸溶液加入到9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90℃,再加入5mL 100mM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反应20分钟,制得柠檬酸根保护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2)待测样品采集:用水样采集瓶分别在河或者湖的三个不同地点的一定深度(20-50cm)采集水样,然后等量混合成混合样品,过滤去除悬浮物后获得待测样品。
(3)待测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将40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50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0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
如果30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有乐果,或浓度低于10-8mol/L。
(4)待测样品中特丁津的检测:将40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6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584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待测样品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如果30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浓度低于10-7mol/L。
实施例9
河水或湖水水样中乐果/特丁津的检测
(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将5mL 10mM的四水合氯金酸溶液加入到9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80℃,再加入5mL 100mM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反应20分钟,制得柠檬酸根保护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2)待测样品采集:用水样采集瓶分别在河或者湖的三个不同地点的一定深度(20-50cm)采集水样,然后等量混合成混合样品,过滤去除悬浮物后获得待测样品。
(3)待测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将20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4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76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0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
如果30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有乐果,或浓度低于10-8mol/L。
(4)待测样品中特丁津的检测:将20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79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待测样品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如果30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浓度低于10-7mol/L。
实施例10
河水或湖水水样中乐果/特丁津的检测
(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将5mL 1mM的四水合氯金酸溶液加入到9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沸腾,再加入5mL 10mM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反应10分钟,制得柠檬酸根保护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2)待测样品采集:用水样采集瓶分别在河或者湖的三个不同地点的一定深度(20-50cm)采集水样,然后等量混合成混合样品,过滤去除悬浮物后获得待测样品。
(3)待测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将5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8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87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10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
如果30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有乐果,或浓度低于10-8mol/L。
(4)待测样品中特丁津的检测:将50μL待测样品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93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5分钟后,观察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果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待测样品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判定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如果30分钟时,观察到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相对于空白对照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则判定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浓度低于10-7mol/L。
实施例11
河水或湖水水样中乐果/特丁津的检测
(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将3.5mL 10mM的四水合氯金酸溶液加入到90mL的超纯水溶液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加热至沸腾,再加入5.5mL 10mM的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反应10分钟,制得柠檬酸根保护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2)乐果标准样品的制备:精密称取一系列质量梯度的乐果溶于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中,获得一系列浓度梯度的乐果水溶液,以备测定其与金纳米检测液反应后的OD值,并根据乐果的浓度及其对应的OD值获得两者的关系方程式。
(3)特丁津标准样品的制备:精密称取一系列质量梯度的特丁津溶于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中,获得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特丁津水溶液,以备测定其与金纳米检测液反应后的OD值,并根据特丁津的浓度及其对应的OD值获得两者的关系方程式。
(4)待测样品采集:用水样采集瓶分别在河或者湖的三个不同地点的一定深度(20-50cm)采集水样,然后等量混合成混合样品,过滤去除悬浮物后获得待测样品。
(5)待测样品中乐果的检测:将100μL待测样品和步骤(2)中的一系列的标准样品分别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用于校对OD值)。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85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30分钟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和标准样品的OD值。
利用标准样品获得的关系方程式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的乐果的含量。
(6)待测样品中特丁津的检测:将100μL待测样品和步骤(2)中的一系列的标准样品分别加入到试管中;同时以相同体积的超纯水作为空白对照(用于校对OD值)。
向含有待测样品和超纯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0μL的1.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入880μL的金纳米粒子水溶液。
30分钟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含有待测样品的试管中的溶液和标准样品的OD值。
利用标准样品获得的关系方程式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的特丁津的含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金纳米检测液;
2)将待测样品先与碱性物质混合,再与所述金纳米检测液混合,获得反应液,根据所述反应液的颜色变化确定农残情况;
其中,所述农药为乐果和/或特丁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检测液中含有卤金酸和柠檬酸根;
其中所述卤金酸选自氟金酸、氯金酸、溴金酸和碘金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所述卤金酸为氯金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检测液中含金离子的浓度为1.0×10-5mol/L至5.0×10-3mol/L;优选所述金纳米检测液中含金离子的浓度为5.0×10- 5mol/L至5.0×10-4mol/L;
所述金纳米检测液中柠檬酸根的浓度为5.0×10-5mol/L至5.0×10-3mol/L;优选金纳米检测液中柠檬酸根的浓度为5.0×10-4mol/L至5.0×10-3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制备金纳米检测液时的温度为80℃至110℃;优选在步骤1)中,制备金纳米检测液时的温度为90℃至1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待测样品与所述金纳米检测液的体积比为1:18-8:11;优选在步骤2)中,所述待测样品与所述金纳米检测液的体积比为1:18-4:15。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碱性物质选自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钾、碳酸钾和碳酸氢钾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乐果时,所述碱性物质的用量为3.0×10-2mol/L至1.0×10-1mol/L;当检测特丁津时,所述碱性物质的用量为5.0×10-3mol/L至2.5×10-2mol/L;
优选当检测乐果时,所述碱性物质的用量为4.0×10-2mol/L至8.0×10-2mol/L;当检测特丁津时,所述碱性物质的用量为1.0×10-2mol/L至2.5×10-2mol/L。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反应时间为5分钟至60分钟;
优选在步骤2)中,反应时间为5分钟至15分钟;
最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2)或步骤1)之前的获取待测样品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定过程中,还包括与待测样品平行测定的空白对照,其中,所述空白对照样品为水,且其操作参数与所述待测样品相同;
当碱性物质的用量为3.0×10-2mol/L至1.0×10-1mol/L时,优选当所述碱性物质的用量为4.0×10-2mol/L至8.0×10-2mol/L,与空白对照相比,所述反应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时,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中不含乐果,或所述待测样品中的乐果的浓度低于10-8mol/L;当与空白对照相比,所述反应液的颜色变为红色或者紫红色时,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中含有乐果,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8mol/L;
当碱性物质的用量为5.0×10-3mol/L至2.5×10-2mol/L时,优选当所述碱性物质的用量为1.0×10-2mol/L至2.5×10-2mol/L,与空白对照相比,所述反应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时,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中不含特丁津,或所述待测样品中的特丁津的浓度低于10-7mol/L;当与空白对照相比,所述反应液的颜色变为棕色或者褐色时,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中含有特丁津,且浓度大于或等于10-7mol/L。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至少3个浓度的所述农药的标准样品进行OD值检测,并获得所述浓度和所述OD值关系的方程式的步骤,然后对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液进行OD值检测,根据所述方程式获得所述待测样品中的所述农药的含量。
CN201611101779.1A 2016-12-05 2016-12-05 一种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Pending CN1081522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1779.1A CN108152277A (zh) 2016-12-05 2016-12-05 一种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01779.1A CN108152277A (zh) 2016-12-05 2016-12-05 一种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2277A true CN108152277A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70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01779.1A Pending CN108152277A (zh) 2016-12-05 2016-12-05 一种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22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0291A (zh) * 2020-04-17 2020-09-11 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环黄酮+25%特丁津sc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73347A1 (en) * 2007-04-02 2010-07-08 Brook Michael A Stabi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1892043A (zh) * 2010-03-18 2010-11-24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其对功夫菊酯的检测的应用
CN102221529A (zh) * 2011-03-31 2011-10-19 吉林大学 金纳米粒子比色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
CN103808719A (zh) * 2014-03-11 2014-05-21 吉林大学 利用柠檬酸根保护的AuNPs比色检测莱克多巴胺的方法
CN105403522A (zh) * 2015-10-26 2016-03-16 南昌大学 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氟喹诺酮类残留的方法
CN105424688A (zh) * 2015-11-13 2016-03-23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一种金纳米粒子探针比色法检测久效磷残留的方法
CN105823775A (zh) * 2016-03-22 2016-08-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方法
US20160341723A1 (en) * 2015-10-25 2016-11-24 Nahid Sarlak Au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in nanocompoit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in rapid detection of an analyt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73347A1 (en) * 2007-04-02 2010-07-08 Brook Michael A Stabilized gold nano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01892043A (zh) * 2010-03-18 2010-11-24 华中师范大学 一种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其对功夫菊酯的检测的应用
CN102221529A (zh) * 2011-03-31 2011-10-19 吉林大学 金纳米粒子比色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
CN103808719A (zh) * 2014-03-11 2014-05-21 吉林大学 利用柠檬酸根保护的AuNPs比色检测莱克多巴胺的方法
US20160341723A1 (en) * 2015-10-25 2016-11-24 Nahid Sarlak Au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in nanocompoit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in rapid detection of an analyte
CN105403522A (zh) * 2015-10-26 2016-03-16 南昌大学 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氟喹诺酮类残留的方法
CN105424688A (zh) * 2015-11-13 2016-03-23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一种金纳米粒子探针比色法检测久效磷残留的方法
CN105823775A (zh) * 2016-03-22 2016-08-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蒋海龙: "基于纳米金的农药检测新方法",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0291A (zh) * 2020-04-17 2020-09-11 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环黄酮+25%特丁津sc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namorado-Báez et al. Determination of 25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biological reference materials by ICP-MS following different microwave-assisted acid digestion methods based on scaling masses of digested samples
Narukawa et al. The extraction and speciation of arsenic in rice flour by HPLC–ICP-MS
Briand et al. The use of oxygen microprobes to measure bacterial respiration for determining bacterioplankton growth efficiency
Baig et al. Evaluation of arsenic levels in grain crops samples, irrigated by tube well and canal water
Clarke et al. Analytical methodolog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luminium fractions in natural fresh waters (technical report)
CN106872558A (zh) 一种测定植物体内纳米银和银离子的方法
CN102590411B (zh) Hplc-icp-ms联用技术检测水产品中二价镉离子的方法
Baytak et al. Determination of lead, iron and nickel in water and vegetable samples after preconcentration with Aspergillus niger loaded on silica gel
Abdel-Lateef et al.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II) and (V) species in some environmental samples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WO2012137314A1 (ja) 食品中のカドミウム測定方法及び測定装置
CN104914083B (zh) 一种荧光银纳米簇同时检测I‑和Br‑的方法及运用
CN110568057A (zh) 一种同时测定土壤中碘含量和溴含量的方法
CN108152277A (zh) 一种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
CN102830078B (zh) 一种检测二价锰离子的方法
CN101126720A (zh) 一种原料乳中硫氰酸钠掺假定性检测方法
Khan et al. Analysis and detection of heavy metals present in fruit juices of Lahore
Xiong et al. Simple multimodal detection of selenium in water and vegetable samples by a catalytic chromogenic method
CN109324136A (zh) Hplc-icp-ms联用技术检测海产贝类中无机铅离子的方法
CN104330404A (zh) 一种食品质量的检测方法
Hameed-Ur-Rehman et al. Physicochemical analysis of water and soil of Barganat dam in North Waziristan agency of FATA, Pakista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ir influence on fish growth
Nogueira et al. Flow injection spectrophotometric catalytic determination of iodine in milk
Wilcox Determination of boron in plant material
CN107144541A (zh) 一种水中总氮含量的测定方法及测定装置
Hu et al. Determination of Cr in water and sediment of Haidian Creek by cloud point extraction-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Smoleń et al. Comparison of iodine determination in spinach using 2% CH 3 COOH and TMA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