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1630A -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1630A
CN108151630A CN201810215538.2A CN201810215538A CN108151630A CN 108151630 A CN108151630 A CN 108151630A CN 201810215538 A CN201810215538 A CN 201810215538A CN 108151630 A CN108151630 A CN 108151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element coaxial
coaxial degree
check device
sle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155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方磊
周永胜
郭子学
姜秀珍
谢庆
胡士华
谢文雅
宋建蒙
张展毓
毕书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Nuclear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Nuclear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Nuclear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Nuclear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8102155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16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1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16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5/2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5/25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measuring eccentricity, i.e. lateral shift between two parallel ax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及方法,包括外壳、隔离衬套、限位套筒、可移动针、指示灯系统,本装置利用电路连通的方式进行细长管体中轴度的校验,解决了细长管体在筒体不易测量的问题,为旋转设备装配的精度和机器寿命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运用此方法进行部件的装配同轴度校验,在实际工程中可得到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旋转设备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待检查旋转设备包括执行旋转功能截面为圆形的筒体1、垂直设置于其上端面圆心处的细长管体2以及设置于筒体下端的法兰盘3,细长管体与筒体之间装配的同轴度是决定该设备装配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在装配过程中需对细长管体与筒体之间装配的同轴度进行校正,以满足机器装配精度的设计要求,由于该细长管体自身规格尺寸的限制,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同轴度检查装置及方法并无法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需要,故为此设计了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包括外壳、隔离衬套、限位套筒、可移动针、指示灯系统,在外壳的中心处设置限位套筒,在限位套筒内设置可在其内上下移动的可移动针,在限位套筒与外壳之间设置隔离衬套,使可移动针与外壳之间不导电,指示灯系统包括电池、指示灯及导线,其中电池一端与可移动针的下端连通,另一端与指示灯连通,导线将电池与外壳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的上部形成有与法兰盘对接的凹槽,以使外壳与法兰盘接触的同时,可利用螺钉将所述检查装置固定于法兰盘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移动针具有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增大的三部分结构,分别为最上端直径最小用于伸入待检查细长管体内的探测部,中间段直径第二大且与限位套筒内径相等用于在限位套筒内移动的移动部,和最下端直径最大用于与电池连通的外接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探测部的直径小于待检查的细长管体的内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套筒内部形成有供可移动针上下移动的腔体,腔体的内径与所述移动针中间段的移动部的外径相等,腔体的上端形成供探测部通过的圆孔,腔体的底部一侧形成有与腔体垂直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在可移动针向上移动时对其限位的限位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和可移动针采用导电材料,隔离衬套采用非导电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可移动针的底部连接手柄,手柄内形成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槽,指示灯设置于手柄的下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外壳与隔离衬套底座之间设置第一螺钉,一是用于将外壳与隔离衬套之间连接固定,二是通过将导线一端缠绕于第一螺钉上将导线与外壳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隔离衬套与限位套筒之间设置第二螺钉,用于将隔离衬套与限位套筒之间连接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外壳与隔离衬套套身之间设置第三螺钉,用于将外壳与隔离衬套之间连接固定。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将上述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装入旋转设备下部法兰内;
(2)用螺栓将检查具固定在下部法兰上;轴向留有2mm的间隙;
(3)向上轻抬可移动针,指示灯不亮即部件同轴度合格;向上轻抬可移动针,指示灯亮即部件同轴度不合格,需重新调整细长管体与筒体之间的位置。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利用电路连通的方式进行细长管体中轴度的校验,解决了细长管体在筒体不易测量的问题,为旋转设备装配的精度和机器寿命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运用此方法进行部件的装配同轴度校验,在实际工程中可得到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同轴度检查装置在进行同轴度检查时与待检测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同轴度检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使用时手柄在下方,可移动针朝上)。
图4为检测电路的连通示意图。
其中:1为筒体,2为细长管体,3为法兰盘,4为同轴度检查装置,5为可移动针,5-1为探测部,5-2为移动部,5-3为外接部,6为外壳,6-1为凹槽,7为隔离衬套,8为限位套筒,9为手柄,10为电池,11为指示灯,12为导线,13为限位销,14为第一螺钉,15为第二螺钉,16为第三螺钉。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包括外壳6、隔离衬套7、限位套筒8、可移动针5、指示灯系统,在外壳的中心处设置限位套筒,在限位套筒内设置可在其内上下移动的可移动针,在限位套筒与外壳之间设置隔离衬套,使可移动针与外壳之间不导电,指示灯系统包括电池10、指示灯11及导线12,其中电池一端与可移动针的下端连通,另一端与指示灯连通,导线将电池与外壳连通。
所述外壳的上部形成有与法兰盘3对接的凹槽6-1,以使外壳与法兰盘接触的同时,可利用螺钉将所述检查装置固定于法兰盘的下方。
所述可移动针具有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增大的三部分结构,分别为最上端直径最小用于伸入待检查细长管体内的探测部5-1,中间段直径第二大且与限位套筒内径相等用于在限位套筒内移动的移动部5-2,和最下端直径最大用于与电池连通的外接部5-3。
所述探测部的直径小于待检查的细长管体2的内径。
所述限位套筒内部形成有供可移动针上下移动的腔体,腔体的内径与所述移动针中间段的移动部的外径相等,腔体的上端形成供探测部通过的圆孔,腔体的底部一侧形成有与腔体垂直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在可移动针向上移动时对其限位的限位销13。
所述外壳和可移动针采用导电材料,隔离衬套采用非导电材料。
所述可移动针的底部连接手柄9,手柄内形成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槽,指示灯11设置于手柄的下端。
在所述外壳与隔离衬套底座之间设置第一螺钉14,一是用于将外壳与隔离衬套之间连接固定,二是通过将导线一端缠绕于第一螺钉上将导线与外壳连通。
在所述隔离衬套与限位套筒之间设置第二螺钉15,用于将隔离衬套与限位套筒之间连接固定。
在所述外壳与隔离衬套套身之间设置第三螺钉16,用于将外壳与隔离衬套之间连接固定。
实施例2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包括外壳6、隔离衬套7、限位套筒8、可移动针5、指示灯系统,在外壳的中心处设置限位套筒,在限位套筒内设置可在其内上下移动的可移动针,在限位套筒与外壳之间设置隔离衬套,使可移动针与外壳之间不导电,指示灯系统包括电池10、指示灯11及导线12,其中电池一端与可移动针的下端连通,另一端与指示灯连通,导线将电池与外壳连通。
其中,所述外壳材质为45#钢要求锐边倒钝,表面氧化。
所述隔离衬套材质为酚醛层压棒要求锐边倒钝。
所述限位销材质为45#钢要求锐边倒钝,表面氧化。
所述可移动针为45#钢,要求锐边倒钝,调质,头部尺寸40硬度要求(270-290)HB,表面氧化。
所述电池为1.5V。
所述手柄材质为Q235,锐边倒钝,表面氧化。
所述导线L=200mm。
所述指示灯为1.5V,1A。
实施例3
在利用本问中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进行同轴度检查时:
(1)将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装入旋转设备下部法兰内;
(2)用螺栓将检查具固定在下部法兰上;轴向留有2mm的间隙;
(3)向上轻抬可移动针,指示灯不亮即部件同轴度合格;向上轻抬可移动针,指示灯亮即部件同轴度不合格,需重新调整细长管体与筒体之间的位置。
如图4检测电路的连通示意图,当同轴度合格时,可移动针、电池、指示灯、外壳、法兰盘、筒体、细长管体依次连通,细长管体内壁与可移动针不接触,不连通,未形成完成回路,故指示灯不亮,当同轴度不合格时,可移动针、电池、指示灯、外壳、法兰盘、筒体、细长管体依次连通,细长管体内壁与可移动针发生接触,电路连通,可移动针、电池、指示灯、外壳、法兰盘、筒体、细长管体、可移动针形成完整回路,故指示灯亮起。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隔离衬套、限位套筒、可移动针、指示灯系统,在外壳的中心处设置限位套筒,在限位套筒内设置可在其内上下移动的可移动针,在限位套筒与外壳之间设置隔离衬套,使可移动针与外壳之间不导电,指示灯系统包括电池、指示灯及导线,其中电池一端与可移动针的下端连通,另一端与指示灯连通,导线将电池与外壳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部形成有与法兰盘对接的凹槽,以使外壳与法兰盘接触的同时,可利用螺钉将所述检查装置固定于法兰盘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针具有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增大的三部分结构,分别为最上端直径最小用于伸入待检查细长管体内的探测部,中间段直径第二大且与限位套筒内径相等用于在限位套筒内移动的移动部,和最下端直径最大用于与电池连通的外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部的直径小于待检查的细长管体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筒内部形成有供可移动针上下移动的腔体,腔体的内径与所述移动针中间段的移动部的外径相等,腔体的上端形成供探测部通过的圆孔,腔体的底部一侧形成有与腔体垂直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在可移动针向上移动时对其限位的限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可移动针采用导电材料,隔离衬套采用非导电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针的底部连接手柄,手柄内形成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槽,指示灯设置于手柄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与隔离衬套底座之间设置第一螺钉,一是用于将外壳与隔离衬套之间连接固定,二是通过将导线一端缠绕于第一螺钉上将导线与外壳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衬套与限位套筒之间设置第二螺钉,用于将隔离衬套与限位套筒之间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与隔离衬套套身之间设置第三螺钉,用于将外壳与隔离衬套之间连接固定。
11.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装入旋转设备下部法兰内;
(2)用螺栓将检查具固定在下部法兰上;轴向留有2mm的间隙;
(3)向上轻抬可移动针,指示灯不亮即部件同轴度合格;向上轻抬可移动针,指示灯亮即部件同轴度不合格,需重新调整细长管体与筒体之间的位置。
CN201810215538.2A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81516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5538.2A CN108151630A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5538.2A CN108151630A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1630A true CN108151630A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56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15538.2A Pending CN108151630A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163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13993D0 (en) * 1994-07-12 1994-08-31 Beta Instr Co An eccentricity gauge
JP2002311000A (ja) * 2001-04-17 2002-10-23 Sumitomo Chem Co Ltd 管端溶接部などの検査装置
CN106091919A (zh) * 2016-06-08 2016-11-09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导线材偏心度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009303A (zh) * 2017-05-23 2017-08-04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同心度调整装置
CN107514973A (zh) * 2017-09-22 2017-12-26 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 同轴度校正检查一体具
CN207923037U (zh) * 2018-03-15 2018-09-28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13993D0 (en) * 1994-07-12 1994-08-31 Beta Instr Co An eccentricity gauge
JP2002311000A (ja) * 2001-04-17 2002-10-23 Sumitomo Chem Co Ltd 管端溶接部などの検査装置
CN106091919A (zh) * 2016-06-08 2016-11-09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导线材偏心度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009303A (zh) * 2017-05-23 2017-08-04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同心度调整装置
CN107514973A (zh) * 2017-09-22 2017-12-26 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 同轴度校正检查一体具
CN207923037U (zh) * 2018-03-15 2018-09-28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7934B (zh) 弹簧套筒式探针
CN207923037U (zh)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
CN210280743U (zh) 一种用于盲孔法测残余应力万向卡爪夹紧基座钻孔装置
CN108151630A (zh) 一种旋转设备部件同轴度检查装置及方法
CN107514973B (zh) 同轴度校正检查一体具
CN105290674B (zh) 探入外环组件内部的异形点焊下电极
CN209132104U (zh) 一种轴承抗压检测装置
CN102494946A (zh) 一种螺纹强度拉伸试验装置
CN209148834U (zh) 一种pcb板的分离式种针四线测试系统
CN209961100U (zh) 三销架孔中心到轴颈测量点距离的专用检具
CN211527312U (zh) 一种功能测试治具顶针的检测装置
CN209249750U (zh) 可快速拆卸更换的弹簧针连接器
CN206479571U (zh) 一种新型柔性电流质量探测线圈
CN108333418B (zh) 穿刺验电笔及电工工具套装
CN208921756U (zh) 一种大电流检测探针
CN204214599U (zh) 一种汽车冷却风扇动平衡测试工具
CN203385845U (zh) 电容型验电器标准化校验装置
CN207471044U (zh) 皮革测试仪连接装置
CN210376430U (zh) 一种开环型自动调试工装结构
CN220933014U (zh) 一种高精度、长寿命探针座
CN215953694U (zh) 高压线路用不锈钢屏蔽罩
CN204843377U (zh) 尾纤焊接定位装置
CN212648570U (zh) 一种核电厂控制棒驱动机构直阻测量快速试验插头
CN203908465U (zh) 孔径检测工装
CN204927454U (zh) 铅酸蓄电池端子高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