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5455A - 一种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5455A
CN108145455A CN201711403488.2A CN201711403488A CN108145455A CN 108145455 A CN108145455 A CN 108145455A CN 201711403488 A CN201711403488 A CN 201711403488A CN 108145455 A CN108145455 A CN 108145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c pressure
indent
cylindrical surface
cylinder bear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034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景凤
黎永明
黎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14034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454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45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545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25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 B23Q1/26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co-operation of relatively movable members; 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movement of such members
    • B23Q1/38Movable or adjustable work or tool support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co-operation of relatively movable members; 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movement of such members using fluid bearings or fluid cushion sup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2/00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C32/06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oving member supported by a fluid cushion formed, at least to a large extent, otherwise than by movement of the shaft, e.g. hydrostatic air-cushion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包括:至少一个静压柱体轴承以及转动轴,静压柱体轴承具有支撑座、容纳组件以及转动件,容纳组件包括容纳件以及多个静压衬套,容纳件具有多个用于通过流体的静压通道,静压通道设置在容纳件的内壁中且贯通内凹的圆柱面和外表面,静压衬套设置在第一凹腔的开口处且静压凹腔的开口朝向内凹的圆柱面,多个静压衬套沿至少一个布置平面设置在内凹的圆柱面上,布置平面为垂直于转动件旋转轴线的平面,支撑座上设置有与静压孔道相连通的至少一个支撑座通道。根据本发明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凸圆柱旋转时与凹圆柱面互不接躅,因此采用气体或液体静压技术能提高转动轴的动态旋转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及机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转动副大多转动时为接触状态,转动精度和效率均不高。
采用气体或液体静压技术与柱体结构结合的轴承,是目前提高主轴旋转精度有效的途径之一。
根据气体(空气)或液体(油液)静压技术基本原理,让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或气体介质,分别进入到柱体轴承凹柱面的多个腔室中,使主轴浮起,凹、凸圆柱面互不接触,并能承受外载荷,旋转精度高,通过外有节流器可以调节流体的压力和流量。由于凹、凸柱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凸柱浮起,旋转精度高。但该圆柱体轴承的凹、凸柱面及腔室的加工精度要求和加工难度高、加工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凹柱面及腔室加工精度要求不高,能降低加工成本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及机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至少一个静压柱体轴承;以及转动轴,设置在静压柱体轴承中,其中,静压柱体轴承具有支撑座、容纳组件以及转动件,容纳组件包括具有内凹的圆柱面和外表面的容纳件以及多个静压衬套,容纳件具有多个用于通过流体的静压通道,静压通道设置在容纳件的内壁中且贯通内凹的圆柱面和外表面,静压通道包括设置在内凹的圆柱面上向内凹的第一凹腔和连通第一凹腔和外表面的静压孔道,静压衬套具有呈柱形的静压凹腔,静压衬套设置在第一凹腔的开口处且静压凹腔的开口朝向内凹的圆柱面,静压凹腔的底部与第一凹腔相连通,转动件,具有与内凹的圆柱面相配的外凸的圆柱面,设置在内凹的圆柱面内,多个静压衬套沿至少一个布置平面设置在内凹的圆柱面上,布置平面为垂直于转动件旋转轴线的平面,支撑座具有与容纳件的外表面相配的支撑座内腔,容纳件设置在支撑座内腔内且与支撑座内腔过盈配合,支撑座上设置有与静压孔道相连通的至少一个支撑座通道。
在本发明提供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静压衬套的数量至少为3个。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静压凹腔腔口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和梯形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静压凹腔的内凹的深度为0.5-5mm,静压凹腔总表面积占内凹圆柱面总表面积的40-60%。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设置在内凹的圆柱面底面上的第一凹腔的数量至少为2 个。内凹的圆柱面和外凸的圆柱面上均设置有防腐涂层。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静压衬套的顶端面为与内凹的圆柱面吻合的弧形面且高于内凹的圆柱面。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静压衬套的顶端面为与内凹的圆柱面吻合的弧形面且与内凹的圆柱面相吻合。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静压衬套与容纳件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精密机床,使用上述的任意一项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其特征在于:其中,转动轴为精密机床中的工件旋转轴或刀具旋转轴。
在本发明提供的精密机床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精密机床为车床、磨床、镗床、铣床中的任意一种。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凸圆柱旋转时与凹圆柱面互不接触,始终处在气体或液体摩擦状态,这样,凸圆柱旋转时的旋转中心跳动量与凹圆柱面的制造误差没有直接关系,即凸圆柱跳动量不等于凹凸柱圆度误差量,根据实测,凸圆柱旋转时的跳动量是凹凸柱圆度误差量约为的1/5-1/10,因此采用气体或液体静压技术能提高在转动副上的主轴的动态旋转精度。
另外,静压衬套是后设置在内凹的凹圆柱面上的,静压凹腔的加工难度要求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静压凹腔加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静压柱体轴承轴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静压柱体转动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容纳件剖视图;
图4是图2中A的放大图;以及
图5是支撑座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静压柱体轴承轴系100包括2个静压柱体轴承和一根转动轴40。
静压柱体轴承包括容纳件10、转动件20、支撑座30。
如图2、图3所示,容纳件10包括包括容纳件11和多个静压衬套12。
容纳件11包括内凹圆柱面111、外表面112、多个静压通道113 以及通孔114。
而在有些不需要轴通过的场合,容纳件11可以不设置通孔114。本实施例中,容纳件11在内凹圆柱底面上设置有用于转动轴40通过的通孔114,容纳件11采用金属制成。
静压通道113设置在容纳件11的内壁中且贯通内凹圆柱面111 和外表面112,静压通道113包括设置在内凹圆柱面111上向内凹的第一凹腔113a和连通第一凹腔113a和外表面112的静压孔道113b,静压通道113用于通过流体,外部的高压流体通过外表面的静压孔道 113b进入内凹圆柱面111。本实施例中,该流体为液体油。
如图4所示,静压衬套12具有呈柱形的静压凹腔121,静压衬套12设置在第一凹腔113a的开口处且静压凹腔121的开口朝向内凹圆柱面111,静压凹腔121的底部与第一凹腔113a相连通,实施例中,静压衬套12采用金属制成。
如图2所示,多个静压衬套12沿至少一个布置平面设置在内凹圆柱面111上,布置平面为垂直于转动件20旋转轴线的平面,实施例中,转动件20旋转轴线为水平线,布置平面为两个,静压衬套12 的数量为16个,每个布置平面上的衬套数量为8个。
设置在内凹的圆柱面111底面上的第一凹腔113a的数量至少为 2个,用于提供轴向力,实施例中设置在内凹的圆柱面111底面上的第一凹腔113a的数量为4个,围绕转动件20旋转轴线均匀设置在内凹的圆柱面111底面上。
如图2所示,转动件20具有外凸圆柱面21,转动件20的外凸圆柱面21与内凹圆柱面111相配,凹、凸柱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转动件20绕水平线在内凹圆柱面111内旋转,当外部的高压液体油通过外表面的孔道113b经过静压衬套12进入内凹圆柱面111时,转动件20浮起,旋转时与内凹圆柱面111处于非接触状态。
实施例中,转动件20在水平方向设置有与通孔114相匹配的用于转动轴40通过的通孔。
支撑座30具有与容纳件10的外表面112相配的支撑座内腔,容纳件10设置在支撑座内腔内且与支撑座内腔过盈配合。
支撑座30上设置有与静压孔道113b相连通的至少一个支撑座通道31。
如图5所示,支撑座通道31包括多个支撑座孔道311以及环槽 312,环槽312沿至少一个布置平面内凹的设置在支撑座内腔表面上且与静压孔道113b相配,支撑座孔道311的一端与环槽312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实施例中,支撑座孔道311的数量为4个,环槽 312的数量为2个,支撑座30采用金属制成。
转动轴40设置在通孔114中且贯通转动件20和容纳件10,实施例中,转动轴40采用金属制成,转动轴40与转动件20过盈连接,两个静压柱体轴承的内凹圆柱面布置方式为内凹面对内凹面,也可以反过来进行背对背布置,实施例中的布置方式为内凹面面对内凹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不同的是静压凹腔121口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二中静压凹腔121口的形状为椭圆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不同的是静压凹腔121的内凹的深度为0.5-5mm,静压凹腔121总表面积占内凹圆柱面111总表面积的40-60%。
实施例三中静压凹腔121的内凹的深度为2mm,静压凹腔121总表面积占内凹圆柱面111总表面积的45%。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不同的是静压衬套12的顶端面为与内凹圆柱面111吻合的弧形面,静压衬套12的顶端面高于内凹圆柱面111,衬套12的顶端面与内凹圆柱面111的距离根据承载能力、流体粘度及衬套尺寸大小等确定。
实施例四中,静压衬套12的顶端面高于内凹圆柱面111的距离为0.5mm。
实施例五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四相同,不同的是静压衬套12的顶端面为与内凹圆柱面111相吻合,静压衬套12的顶端面与内凹圆柱面111的距离为0。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五相同,不同的是静压衬套12与第一凹腔113a为固定连接。
静压衬套12与第一凹腔113a为固定连接的方式采用粘接或过盈配合,实施例六中静压衬套12与第一凹腔113a为固定连接的方式采用粘接。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五相同,不同的是静压衬套12与第一凹腔113a为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七中静压衬套12与第一凹腔113a为固定连接的方式采用螺钉连接。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七相同,不同的是外凸圆柱面21 上设置有防腐涂层。
实施例八中的防腐涂层为防腐漆。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七相同,不同的是内凹圆柱面111 上设置有防腐涂层。
实施例九中的防腐涂层为纳米陶瓷。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五相同,不同的是转动件20的外凸半面21上沿布置平面设置有两条与静压凹腔121相对应的外凸的环带。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五相同,不同的是转动件20的外凸半面21上沿布置平面设置有两条与静压凹腔121相对应的内凹的环槽211。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十一相同,不同的是支撑座通道 31包括多条分别连通静压孔道113b和外界的支撑座孔道311,但没有环槽312,实施例中,支撑座孔道的数量是16个。
实施例十三
一种精密机床,使用上述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作为精密机床中的工件旋转轴或刀具旋转轴。
本实施例中,转动轴为精密机床中的工件旋转轴。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十三相同,
其精密机床为车床、磨床、镗床、铣床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精密机床为车床。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凸圆柱旋转时与凹圆柱面互不接触,始终处在气体或液体摩擦状态,这样,凸圆柱旋转时的旋转中心跳动量与凹圆柱面的制造误差没有直接关系,即凸圆柱跳动量不等于凹凸柱圆度误差量,根据实测,凸圆柱旋转时的跳动量是凹凸柱圆度误差量约为1/5-1/10,因此采用液体静压技术能提高在转动副上的主轴的动态旋转精度。
另外,静压衬套是后设置在内凹的凹圆柱面上的,静压凹腔的加工难度要求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静压凹腔加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静压衬套的顶端面高于内凹圆柱面,对内凹圆柱面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具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内凹圆柱面加工成本的作用。
进一步地,静压衬套与容纳件为粘结固定连接,具有加工方便的特点。
进一步地,转动件的外凸圆柱面上沿布置平面设置有与静压凹腔相对应的外凸的环带,对外凸圆柱面的加工精度要求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静压柱体轴承;以及
转动轴,设置在所述静压柱体轴承中,
其中,所述静压柱体轴承具有支撑座、容纳组件以及转动件,
所述容纳组件包括具有内凹的圆柱面和外表面的容纳件以及多个静压衬套,
所述容纳件具有多个用于通过流体的静压通道,所述静压通道设置在所述容纳件的内壁中且贯通所述内凹的圆柱面和所述外表面,
所述静压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凹的圆柱面上向内凹的第一凹腔和连通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外表面的静压孔道,
所述静压衬套具有呈柱形的静压凹腔,所述静压衬套设置在所述第一凹腔的开口处且所述静压凹腔的开口朝向所述内凹的圆柱面,所述静压凹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凹腔相连通,
转动件,具有与所述内凹的圆柱面相配的外凸的圆柱面,设置在所述内凹的圆柱面内,
多个所述静压衬套沿至少一个布置平面设置在所述内凹的圆柱面上,所述布置平面为垂直于所述转动件旋转轴线的平面,
所述支撑座具有与所述容纳件的外表面相配的支撑座内腔,所述容纳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内腔内且与所述支撑座内腔过盈配合,
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静压孔道相连通的至少一个支撑座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静压衬套的数量至少为3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静压凹腔腔口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以及梯形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静压凹腔的内凹的深度为0.5-5mm,所述静压凹腔总表面积占所述内凹圆柱面总表面积的4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其特征在于:
其中,设置在所述内凹圆柱面底面上的所述第一凹腔的数量至少为2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静压衬套的顶端面为与所述内凹的圆柱面吻合的弧形面且高于所述内凹的圆柱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静压衬套的顶端面为与所述内凹的圆柱面吻合的弧形面且与所述内凹的圆柱面相吻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静压衬套与所述容纳件为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9.一种精密机床,使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转动轴为所述精密机床中的工件旋转轴或刀具旋转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精密机床,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精密机床为车床、磨床、镗床、铣床中的任意一种。
CN201711403488.2A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Withdrawn CN108145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3488.2A CN108145455A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3488.2A CN108145455A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5455A true CN108145455A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64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03488.2A Withdrawn CN108145455A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4545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38400A1 (de) * 1977-08-25 1979-03-01 Hohenzollern Huettenverwalt Werkzeugmaschine mit hydrostatisch gelagerter feindrehspindel
CN202926870U (zh) * 2012-11-16 2013-05-08 陞鸿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动压轴承装置
CN103742534A (zh) * 2013-12-04 2014-04-23 镇江新区汇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喷油式径向轴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38400A1 (de) * 1977-08-25 1979-03-01 Hohenzollern Huettenverwalt Werkzeugmaschine mit hydrostatisch gelagerter feindrehspindel
CN202926870U (zh) * 2012-11-16 2013-05-08 陞鸿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动压轴承装置
CN103742534A (zh) * 2013-12-04 2014-04-23 镇江新区汇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喷油式径向轴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07932U (zh) 一种基于液体静压复合轴承的直驱式回转台装置
CN203696631U (zh) 大型轴孔磨削加工装置
CN109955097A (zh) 一种静压半球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CN104625765A (zh) 一种高精度微小型空气静压转台
CN105805159A (zh) 移动瓦静压滑动轴承
CN205734213U (zh) 一种机器人rv减速器行星轮轴承孔系专用精密磨床
CN201693385U (zh) 一种具有自动定心浮动功能的铰孔夹具
CN209569266U (zh) 一种双向人字槽动静压气浮主轴
CN108145455A (zh) 一种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CN210587258U (zh) 一种双吸泵泵体泵盖镗孔用内径自补偿工装
CN108067890A (zh) 一种动压锥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CN104786070B (zh) 高精度立式工作台底座静压密封结构的压力环
CN108119546A (zh) 一种静压柱体轴承
CN108131385A (zh) 一种动静压锥体轴承
CN108119547A (zh) 一种动静压柱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CN108167332B (zh) 一种高精度电机装置及精密设备
CN108131393A (zh) 一种静压柱体转动副
CN107989900A (zh) 一种动压柱体转动副
CN207795854U (zh) 一种动静压半球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CN108080975A (zh) 一种动压柱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CN207795855U (zh) 一种高精度电机装置及精密设备
CN108145499A (zh) 一种静压锥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CN108105259A (zh) 一种动静压锥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CN108119543A (zh) 一种静压半球体转动副
CN108067891A (zh) 一种动压半球体轴承轴系及精密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