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9165A - 温控便携式制冷单元 - Google Patents

温控便携式制冷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9165A
CN108139165A CN201680058168.5A CN201680058168A CN108139165A CN 108139165 A CN108139165 A CN 108139165A CN 201680058168 A CN201680058168 A CN 201680058168A CN 108139165 A CN108139165 A CN 108139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y
storage container
case
drier
evap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81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峯立
菲利普·安德鲁·威克霍夫
劳伦斯·摩根·福勒
刘翔
彼得·K·迈尔-拉克斯胡贝尔
内尔斯·R·彼得森
拉尔夫·W·施密特
克拉伦斯·T·特格林
洛厄尔·L·小伍德
莱纳·M·沃瑞兹
大卫·J·耶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oqitai Co Ltd
Tokitae LLC
Original Assignee
Tuoqit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885,04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105556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Tuoqit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oqit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139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91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C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OUT CHEMICAL INTERACTION
    • F28C3/00Other direct-contact heat-exchange apparatus
    • F28C3/06Other direct-contact heat-exchange apparatus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eing a liquid and a gas or vapour
    • F28C3/08Other direct-contact heat-exchange apparatus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eing a liquid and a gas or vapour with change of state, e.g. absorption, evaporation, conden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7/00Devices using evaporation effects without recovery of the vapou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23P15/26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heat exchanger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7/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intermittently, e.g. absorption or adsorption type
    • F25B17/08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intermittently, e.g. absorption or adsorption type the absorbent or adsorbent being a solid, e.g. sal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1/00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 F25D31/006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ling receptacles, e.g. ta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12Portable refrig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ackages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包括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储存容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储存区域,与储存区域相邻的蒸发区域,与容器的外部相邻的干燥剂区域以及位于蒸发区域与干燥剂区域之间的绝热区域。具有附接的蒸气控制单元的蒸气导管具有在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在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二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受控蒸发制冷系统在便携式容器内以径向构造定位。

Description

温控便携式制冷单元
优先权申请和通过优先权主张(直接或间接)与优先权申请有关的所有申请的所有主题,包括做出的任何优先权主张以及至本申请的申请日止通过引用并入其中的主题,通过引用的方式在主题不与本文产生不一致的程度上并入本文中。
发明内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被密封到储存容器底部的储存容器壁,所述储存容器壁和储存容器底部定位成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被密封到蒸发区域底部的蒸发区域壁,所述蒸发区域壁定位成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部,并且所述蒸发区域底部定位成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底部的外部,所述蒸发区域壁的顶部边缘在所述储存容器壁的顶部边缘下的位置密封到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部,以在所述蒸发区域壁和所述蒸发区域底部与所述储存容器壁和所述储存容器底部之间形成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邻近所述蒸发区域壁和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定位的绝热壁,所述绝热壁的顶部在所述蒸发区域壁上方的位置处密封到所述储存容器壁的所述外表面以在所述储存容器和所述蒸发区域外部形成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干燥剂区域壁,其定位成与所述绝热壁的外表面相邻并密封到所述绝热壁的所述外表面以形成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所述干燥剂区域壁定位成形成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表面;蒸气导管,其第一端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并且第二端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以及附接到蒸气导管的蒸气控制单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组装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包括: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所述储存容器包括内部储存容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处设置有进入孔,外部储存容器,所述外部储存容器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处设置有进入孔,所述外部储存容器在与所述进入孔相邻的位置处密封到所述内部储存容器以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和所述外部储存容器之间形成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以及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所述蒸发部分包括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位于所述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带有通向所述储存容器外部的孔;干燥剂部分,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具有内表面的绝热单元,所述内表面具有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储存容器的外表面配合,并且所述内表面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延伸超过所述储存容器的所述进入孔,围绕所述绝热单元的干燥剂区域壁,所述干燥剂区域壁利用不透蒸气的密封件与所述绝热单元的外部密封,以形成所述绝热单元外部的干燥剂区域,和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位于所述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一端以及位于所述干燥剂区域的上部区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带有通向干燥剂区域外部的孔;以及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其包括:具有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蒸发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的第一端,具有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干燥剂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的第二端,以及位于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的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连接器部分,所述连接器部分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将所述第一端定位成与所述蒸发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并将所述第二端定位成与所述干燥剂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其中所述蒸气导管包括附接的蒸气控制单元,并且其中所述蒸发部分、所述干燥剂部分和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各自具有尺寸和形状,以一起装配成包括受控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集成的便携式容器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包括: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储存容器和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以及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定位,所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在包括内部绝热单元和外部干燥剂区域的干燥剂部分内在所述储存容器的外部具有孔,所述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具有在所述干燥剂部分外部的孔,从而使得所述储存容器的外表面位于绝热单元内,并且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蒸发部分的孔和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干燥剂部分的孔彼此对准;定位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其具有与所述蒸发部分和所述干燥剂部分相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使得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蒸发部分的孔,而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干燥剂部分的孔;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将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密封到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蒸发部分的孔;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将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密封到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干燥剂部分的孔;以及基本上抽空所述储存容器、所述干燥剂部分和连接的所述蒸气导管部分内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绝热储存隔室,其包括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的内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形成所述储存容器的外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其中所述外部位于所述内部附近并且在所述外部和所述内部之间存在间隙,在形成所述内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和形成所述外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在所述壁之间形成不透气间隙;以及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匹配所述绝热储存隔室的盖,其包括:形成所述盖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所述侧面和底部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在与所述进入孔相邻的位置处与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不可逆地匹配,形成所述盖的顶部的至少一个壁,所述盖的顶部固定到所述盖的所述侧面,定位在所述盖内靠近所述盖的底部的位置处的蒸发隔室,所述蒸发隔室包括内部蒸发区域,所述蒸发隔室在远离所述盖的底部的位置处包括孔,在所述盖内靠近所述盖的顶部的位置处的干燥剂隔室,所述干燥剂隔室包括内部干燥剂区域,所述干燥剂隔室包括在远离所述盖的顶部的位置处的孔,以及蒸气导管,其在第一端固定到所述蒸发隔室中的所述孔并且在第二端固定到所述干燥剂隔室中的孔,所述蒸气导管、所述蒸发区域和所述干燥剂区域以及所述蒸气导管的组合形成所述盖内的气体密封和液体密封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至少一个储存容器壁,其被配置为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至少一个绝热壁,所述绝热壁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定位,并且固定到所述外表面以在储存区域外部形成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至少一个干燥剂区域壁,其定位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绝热壁的外表面相邻并密封至所述至少一个绝热壁的所述外表面以形成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的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用于便携式容器的盖,其具有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至少一个储存容器壁的内表面可逆地配合,所述盖包括内部蒸气密封的蒸发隔室,所述盖包括可弯曲部分,所述可弯曲部分被定位并构造成允许可逆地进入所述储存容器;具有定位在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定位在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二端的蒸气导管,所述蒸气导管包括与所述盖的可弯曲部分对准的可弯曲部分;以及附接到所述蒸气导管的蒸气控制单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包括: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固定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框架;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其邻近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定位;至少一个风扇,其被固定到所述框架,所述风扇被定向成将空气引导到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内表面;以及能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两者。
前述的发明内容仅是说明性的,其不意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了上文描述的说明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另外的方面、实施例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以横截面示出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示意图。
图2是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示意图。
图3是以横截面示出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示意图。
图4是以组装期间的横截面示出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示意图。
图5是以横截面示出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示意图。
图6是以横截面示出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示意图。
图7是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的图。
图8是以横截面示出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示意图。
图9是以横截面示出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示意图。
图10是以横截面示出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随后的详细说明中,参考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在附图中,相似的标记典型地标识相似或相同的组件,除非上下文另有规定。附图中的特征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提供,并且可能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在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说明性实施方式并不意在进行限制。可以利用其它的实施方式,以及可以进行其他的改变,而不偏离在此呈现的主题的精神和范围。
本发明描述的便携式容器包括集成到所述容器的受控蒸发制冷系统。便携式容器包括蒸发制冷系统,蒸发制冷系统经过校准和控制以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在以天或周计量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集成式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可能是合适的,例如,用于与诸如疫苗之类的药剂一起使用,其中储存温度必须保持在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范围内以防止储存材料冻结,但低于特定药剂所需的最高温度(例如8摄氏度、10摄氏度或15摄氏度)。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校准和控制具有集成式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以将内部储存区域维持在用于疫苗储存的批准温度范围内(例如在2摄氏度和8摄氏度之间)达在环境温度在25℃和43℃之间的范围内变化的偏远地区(例如5天)进行外展医疗旅行所需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蒸发制冷系统,所述蒸发制冷系统被校准和控制以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持续至少一天(例如至少24小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蒸发制冷系统,所述蒸发制冷系统被校准和控制以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持续至少2天(例如至少48小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蒸发制冷系统,所述蒸发制冷系统被校准和控制以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持续至少3天(例如至少72小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蒸发制冷系统,所述蒸发制冷系统被校准和控制以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持续至少4天(例如至少96小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蒸发制冷系统,所述蒸发制冷系统被校准和控制以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持续至少5天(例如至少120小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蒸发制冷系统,所述蒸发制冷系统被校准和控制以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持续至少6天(例如至少144小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蒸发制冷系统,所述蒸发制冷系统被校准和控制以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持续至少7天(例如至少168小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校准蒸发制冷系统以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保持在0摄氏度与10摄氏度之间的预定温度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校准蒸发制冷系统以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保持在2摄氏度与8摄氏度之间的预定温度范围内。具有集成式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可能是合适的,例如,用于与诸如疫苗之类的药剂一起使用,其中储存温度必须保持在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范围内以防止储存材料冻结,但低于特定药剂所需的最高温度(例如8摄氏度、10摄氏度或15摄氏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蒸发制冷系统,所述蒸发制冷系统被校准和控制以在外部环境温度具有25℃的预期高点时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维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一段时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蒸发制冷系统,所述蒸发制冷系统被校准和控制以在外部环境温度具有37℃的预期高点时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维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一段时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蒸发制冷系统,所述蒸发制冷系统被校准和控制以在外部环境温度具有43℃的预期高点时将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维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一段时间。
包括蒸发制冷系统(例如本文所述的那些)的便携式容器不需要冰或其他相变材料来维持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并且因此可以被配置为在一系列条件下操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不需要外部功率来操作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需要最小的功率来操作和控制蒸发制冷速率,该最小的功率例如小于标准制冷单元的功率需求的功率需求。例如,便携式容器可以包括电动操作阀或电气开关系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电池。包括受控蒸发制冷系统(例如本文所述的那些)的便携式容器可以在环境温度下储存一段延长的时间段,然后当需要对便携式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进行受控制冷时致动或启动。例如,包括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可以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便容易地在一天内作为医药外展活动的一部分进行携带,并且包含在外展活动的例行会议期间供疫苗接种者使用的预期数量的疫苗瓶剂量。例如,包括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可以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便容易地在一天内作为医药外展活动的一部分进行携带,并且包含在医药外展活动的预定日期期间待由医务人员使用的预期数量的疫苗和药物治疗剂量。包括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外部可以具有便于运输(例如由个人携带)的尺寸和形状。通过受控蒸发制冷系统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的便携式容器的内部储存区域可以具有适合于一个或多个预期使用情况的尺寸和形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部储存区域具有被配置为储存由医疗外展活动家在平均一天期间施用的药物的尺寸和形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部储存区域具有被配置为储存由医疗外展活动家在平均一天期间施用的疫苗的尺寸和形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部储存区域具有介于1升和5升之间的体积。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部储存区域具有在1升和3升之间的体积。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部储存区域具有在2升和5升之间的体积。
这里描述的便携式容器被配置和制造成便携式的,例如以便由单个人在几个小时或几天的时间由手携带。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具有小于10kg的总质量。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具有小于9kg的总质量。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具有小于8kg的总质量。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具有小于7kg的总质量。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具有小于6kg的总质量。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具有小于5kg的总质量。
在此描述的便携式容器被配置为在保持功能的同时质量最小。例如,这里描述的便携式容器的一些实施方式包括被定位和配置为使质量最小化的内壁。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配置有径向设计以最大化围绕中央储存区域的蒸发区域的制冷效果,同时最小化绝热质量并有效利用便携式容器外部的表面区域以分散来自干燥剂区域的放热反应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被密封到储存容器底部的储存容器壁,储存容器壁和储存容器底部定位成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被密封到蒸发区域底部的蒸发区域壁,所述蒸发区域壁定位成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部,并且所述蒸发区域底部定位成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底部的外部,所述蒸发区域壁的顶部边缘在所述储存容器壁的顶部边缘下的位置密封到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部,以在蒸发区域壁和蒸发区域底部与储存容器壁和储存容器底部之间形成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邻近蒸发区域壁和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定位的绝热壁,绝热壁的顶部在蒸发区域壁上方的位置处密封到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以在储存容器和蒸发区域外部形成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干燥剂区域壁,所述干燥剂区域壁定位成与所述绝热壁的外表面相邻并密封到所述绝热壁的外表面以形成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所述干燥剂区域壁定位成形成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表面;蒸气导管,其第一端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并且第二端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以及附接到蒸气导管的蒸气控制单元。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100的外部透视图。图1中示出的视图是便携式容器100的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在所示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100的外部基本上是圆柱形的(参见例如图2),并且图1示出了通过内部中线的垂直横截面视图。具有图1所示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100包括中央储存区域110,该中央储存区域110可通过容器顶部中的单个孔105进入。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中央储存区域110基本上是圆柱形的,并且中央储存区域外部的容器的每个层或区域相应地是圆柱形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是圆柱形的,其具有形成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包括具有形成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圆形边缘。
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配置有径向设计,在核心处的中央储存区域,储存区域外部的蒸发区域,蒸发区域外部的绝热区域以及位于蒸发区域外部的干燥剂区域。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相对于彼此的径向设计的内部结构。例如,在水平横截面中,形成这些区域的壁在中央储存区域周围形成连续尺寸的环区域,具有相应连续尺寸的圆周和表面区域。干燥剂区域的外壁形成便携式容器的外部,从而相对于容器的其他区域使干燥剂区域的外表面面积最大化,并且使可用于往来于干燥剂区域的热辐射的表面面积最大化。相应地,蒸发区环绕中央储存区域,并因此通过容器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使可用于制冷中央储存区域的表面面积最大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多个进入孔,例如具有用于插入和去除在储存区域内的特定尺寸和形状的材料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的进入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单个进入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进入孔以允许人的手进入储存容器的内部。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100包括密封到储存容器底部117的储存容器壁115,储存容器壁115和储存容器底部117定位成形成储存容器,在储存容器的储存区域110的顶部具有进入孔105。储存容器壁115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密封到储存容器底部117。
图1所示的便携式容器100包括密封到蒸发区域底部127的蒸发区域壁125。蒸发区域壁125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密封到蒸发区域底部127。蒸发区域壁125定位成邻近储存容器壁115的外部。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蒸发区域壁125定位成邻近储存容器壁115的外部,使得壁的平面基本平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出的,存在位于蒸发区域壁125和储存容器壁115之间的蒸发边缘壁129,蒸发边缘壁129密封到每个相邻壁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发区域壁定位成邻近储存容器壁的外部,使得壁的平面彼此成一定角度,同时在壁的相邻表面之间保持间隙。蒸发区域壁125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密封到储存容器壁115的外部。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方式,其中蒸发区域底部127定位成邻近储存容器底部117的外部,使得这些底部的平面基本平行。图1还示出了形成蒸发区域壁125的顶部边缘的蒸发边缘壁129,所述蒸发区域壁125在储存容器壁115的顶部边缘下方的位置处密封到储存容器壁115的外部。蒸发区域壁125密封到蒸发区域底部127和储存容器壁115以及储存容器底部117形成在蒸发区域壁125和蒸发区域底部127与储存容器壁115和储存容器底部117之间的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的边界。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发区域壁125和蒸发区域底部127具有用于在蒸发区域壁125和蒸发区域底部127与储存容器壁115和储存容器底部117的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发区域壁形成为圆柱形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发区域壁形成为具有圆形边缘的结构。
蒸发液体123位于蒸发区域120内。蒸发区域包括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部分气体压强以及蒸发液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包括:蒸发液体;用于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以及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在本申请中使用的“蒸发液体”是在使用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期间在蒸发区域的内部区域的期望温度和气压的情况下具有蒸发特性的液体。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部蒸发区域包括为在便携式容器之外的大气压的约5%的局部气压,且在内部蒸发区域中的蒸发液体包括水。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部蒸发区域包括为在便携式容器之外的大气压的约10%的局部气压,且在内部蒸发区域中的蒸发液体包括甲醇。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部蒸发区域包括为在便携式容器之外的大气压的约15%的局部气压,且在内部蒸发区域中的蒸发液体包括氨。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液体可以包括用于提高或减小蒸发液体的蒸发潜力的附加制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发区域包括芯吸结构,诸如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孔的网或三维多孔结构,以使得蒸发液体能被芯吸穿过该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发区域包括金属网,该金属网具有用于所讨论的蒸发液体的适当尺寸的孔。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发区域包括毡合材料,其具有用于所讨论的蒸发液体的适当尺寸的孔。芯吸结构可以被定位和/或固定到形成蒸发区域的壁的一个或多个内表面。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绝热壁135定位成邻近蒸发区域壁125和储存容器壁115的外表面。绝热壁135的顶部在蒸发区域壁125上方的位置处密封到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125以在储存区域110和蒸发区域120外部形成蒸气密封绝热区域1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壁的顶部边缘在蒸发区域壁上方的位置处直接密封到储存容器壁的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顶壁132位于绝热壁135和储存容器壁115之间,顶壁132密封到两个壁上以形成储存容器的顶部边缘。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储存容器壁115、蒸发区域壁125和绝热壁135的每个平面基本彼此平行。绝热底部137被密封到绝热壁135的下边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壁被密封到绝热底部,并且绝热底部被定位在蒸发区域底部的外部附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壁的底部在邻近蒸发区域底部的位置处密封到蒸发区域壁的外表面。
这些壁和底部之间的空间形成围绕储存区域110和蒸发区域120的绝热区域130。根据实施方式,绝热区域具有足以提供便携式容器的预期使用情况所需的绝热的厚度(例如,图1中的点A和点B之间的空间)。绝热区域的厚度根据包括位于绝热区域内的绝热件的类型、便携式容器的预期使用情况、所使用的蒸发液体和所使用的干燥剂等因素而变化。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预期使用情况下,绝热区域具有跨越其厚度(例如,图1中的点A和点B之间的空间)的约2瓦的预期热传递。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预期使用情况下,绝热区域具有跨越其厚度的在0.5瓦至2.5瓦的范围内的热传递。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预期使用情况下,绝热区域具有跨越其厚度的在1.5瓦至5.5瓦的范围内的热传递。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预期使用情况下,绝热区域具有跨越其厚度的在0.5瓦至6瓦的范围内的热传递。参见Fesmire,“Standardization in Cryogenic Insulation Systems Testingand Performance Data,”Physics Procedia 67:1089-1097(2015),该文献在此引入作为参考。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区域包括在蒸发区域和干燥剂区域之间形成绝热层的基本上抽空的空间。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区域包括具有低于10-3托的气压的空间,从而在蒸发区域和干燥剂区域之间形成绝热层。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区域包括具有低于10-5托的气压的空间,从而在蒸发区域和干燥剂区域之间形成绝热层。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区域除了基本上被抽空的空间之外还包括至少一个反射层。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区域包括气凝胶。由于便携式容器设计为由个人携带数小时或数天,因此所选择的绝热材料重量应该足够轻以保持容器的便携性。
图1所示的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100包括干燥剂区域壁165,干燥剂区域壁165定位成与绝热壁135的外表面相邻并密封到绝热壁135的外表面以形成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160。干燥剂区域壁定位成形成便携式容器的外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剂区域围绕环绕便携式容器的侧壁外部的绝热壁的外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剂区域围绕环绕便携式容器的侧壁和底部的外部的绝热壁的外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剂区域壁被密封到干燥剂区域底部,并且干燥剂区域底部被定位成与绝热底部的外部相邻以形成与绝热壁和绝热底部相邻的干燥剂区域。在使用期间,气体密封干燥剂区域包括干燥剂材料。当便携式容器的受控制冷功能可操作时,气体密封干燥剂区域内的干燥剂材料发生放热反应。允许外部干燥剂区域壁的表面区域环绕整个便携式容器使得在放热反应期间可用于蒸气密封干燥剂区域的辐射制冷的空间最大化。
干燥材料由具有干燥属性或具有将液体从周围空间中的液体蒸气移除的能力的至少一种材料制造。例如,干燥材料的单元可以例如通过吸收周围空间的水蒸气或从周围空间的水蒸气吸收水来操作。所选择的干燥材料的一个或多个单元将取决于具体实施方式,特别地,针对需要操作集成到特定容器的特定蒸发制冷单元所需的估计时间段,该体积需要足够量的干燥材料来吸收液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日常的操作条件下,所选择的干燥材料的单元将是固体材料。干燥材料的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包括非干燥材料,例如粘合材料、支架材料、或支撑材料。干燥材料的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包括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干燥材料。本申请中描述的便携制冷单元意在与蒸发制冷一起使用几天或几星期,且在任何给定的实施方式中,足够的干燥材料和相应的蒸发液体被包含用于这些时间段。对于关于液体-干燥材料配对的更多信息,参见:Saha等人的“A New Generation Cooling DeviceEmploying CaCl2-in-silica Gel-water System”,国际传热与传质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52:516-524(2009),通过引用将其并入。选择一种或多种干燥材料在特定实施方式中使用还将取决于特定实施方式中的目标制冷温度范围。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材料可以包括碳酸钙。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材料可以包括氯化锂。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材料可以包括液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材料可以包括沸石。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材料可以包括二氧化硅。关于干燥材料的更多信息在下文中可获得:Dawoud and Aristov,“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Kinetics of Water Vapor Sorption on Selective Water Sorbents,Silica Gel andAlumina Under Typical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Sorption Heat Pump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46:273-281(2004);Conde-Petit,“Aqueous Solutions of Litium and Calcium Chlorides:-Property Formulations forUse in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Design,”M.Conde Engineering,(2009);“Zeolite/Water Refrigerators,”BINE Informationsdienst,projektinfo 16/10;“Calcium Chloride Handbook:A Guide to Properties,Forms,Storage and Handling,”Dow Chemical Company,(August,2003);“Calcium Chloride,A Guide to PhysicalProperties,”Occidental Chemical Corporation,Form No.173-01791-0809P&M;以及Restuccia et al.,“Selective Water Sorbent for Solid Sorption Chiller: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Modell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27:284-293(2004),这些文献通过引用的方式分别并入本申请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常规处理注意事项下,干燥材料被认为是无毒的。在特定实施方式中,为了维护所期望的整个便携制冷单元的热属性,干燥材料的选择还取决于材料的任何放热特性。
图1所示的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100包括蒸气导管150,蒸气导管150具有位于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内的第一端157和位于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160内的第二端153。蒸气导管150的第一端157具有位于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内的孔141。蒸气导管150的第二端153具有位于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160内的孔159。存在附接到蒸气导管150的蒸气控制单元140。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蒸气控制单元140位于蒸气导管150的第一端157处,使得蒸气控制单元140位于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导管包括中空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导管包括管状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导管具有位于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位于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二端,其中蒸气导管的中央部分穿过绝热区域的内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导管具有位于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位于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二端,蒸气导管的中央部分穿过绝热区域的外部(参见例如图5和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导管具有位于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位于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二端,蒸气导管的中央部分穿过储存区域的内部的一部分以及穿过绝热区域的内部。
如本文所用,“蒸气导管”是指构造成用于气体(包括蒸气形式的蒸发液体)以移动通过导管的导管。包括蒸气控制单元的蒸气导管构造成控制内部干燥剂区域和内部蒸发区域之间的蒸气流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导管被配置为在相邻单元之间横穿的管状结构。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取决于包括以下因素在内的因素:容器的尺寸、容器所需的温度范围、蒸气导管内蒸气运动的可逆控制水平以及在特定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干燥剂材料和蒸发液体的物理性质。蒸发速率将取决于实施方式和使用情况的配置。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在蒸气控制单元内的传感器,其通过导线连接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器。传感器可以包括例如温度传感器或压强传感器。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可以例如被固定到储存容器的壁或底部,在蒸气导管内,和/或固定到干燥剂区域的壁或底部。
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区域的目标温度范围是介于0与10摄氏度之间,且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约1升的作为蒸发液体的液体水,以及包括用于吸收大于1升水的氯化钙的相应容量的干燥材料。参见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Company)于2003年8月发表的“The Calcium Chloride Handbook,A Guide toProperties,Forms,Storage and Handling”,通过引用将其并入本申请中。举例而言,针对利用水作为蒸发液体且利用氯化钙作为干燥材料的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实施方式,其中便携式容器以基本抽空的蒸气导管(即,压强小于或等于300mTorr)开始,据估计,针对阀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每小时,大约1克的水将蒸发。因此,1升水和1.5kg的氯化钙可以将蒸发制冷单元维持在大6摄氏度和9摄氏度之间达约一个月,其中外部环境温度大约25摄氏度。举例而言,对于以水作为蒸发液体和氯化钙作为干燥剂材料的便携式容器的一些实施方式,其中蒸发区域内包括的内部气体密封区域、蒸气导管和干燥剂区域开始于基本上抽空的内部(即小于或等于300毫托的压强),估计在阀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每小时将蒸发约2-5克的水。
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内部空间,其中气体、蒸气和液体可以以受控方式通过蒸气导管在干燥剂区域和蒸发区域之间可逆地移动,以便在容器的储存区域内引起适当的制冷效果。在便携式容器内,干燥剂区域、蒸发区域和蒸气导管与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密封在一起。流过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的气体、蒸气和液体流通过蒸气控制单元进行控制。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包括小于邻近便携式容器的外部的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在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气体压强取决于包括以下因素在内的因素: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蒸发液体和干燥剂、期望的制冷温度以及在便携式容器的制造中使用的材料。
图1示出了一种实施方式,其具有附接到蒸气导管150的蒸气控制单元1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控制单元包括:具有用以可逆地阻止气体流过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的阀;和可操作地附接到阀的控制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控制单元包括:附接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具有用以可逆地阻止气体以连续方式流过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的阀;和可操作地连接到阀的控制器。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蒸气控制单元140被固定到蒸气导管150的第一端157上。蒸气控制单元140包括具有一定的类型、尺寸、形状和位置的阀147,以可逆地抑制气体在蒸发区域120的内部与蒸气导管150的内部之间的流动。阀147定位在蒸气控制单元140中的孔141附近,孔在蒸发区域120与蒸气控制单元140的内部之间提供导管。
蒸气导管内的阀被配置成可逆地控制气体(包括蒸气)通过蒸气导管的流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控制单元包括阀,该阀配置成限制气体在蒸气导管的第一端与蒸气导管的第二端之间传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阀,其具有基本关闭流过该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阀的蒸气流的至少第一位置,以及基本打开流过该至少一个可移动的阀的蒸气流的第二位置。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可移动的阀,其具有基本关闭流过蒸气控制单元的蒸气流的至少第一位置、基本允许流过蒸气控制单元的蒸气流到达蒸气控制单元的直径所允许的最大值的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以及限制流过蒸气控制单元的蒸气流的至少一个第三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包括机械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包括闸式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包括诸如蝶形阀之类的旋转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包括球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包括活塞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包括切断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包括互相配合操作的多个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包括电子控制的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包括机械控制的阀。
在给定的实施方式中选择阀取决于例如一种类型的阀的成本、重量、密封属性,一种类型的阀的预估故障率,在所期望的使用条件下一种类型阀的耐用性,以及一种类型阀的功耗需求。在给定的实施方式中选择阀也取决于当阀处于完全打开的位置时通过特定类型的阀的气流(包括蒸气流)限制级别。一些实施方式包括通断阀,其被定位和定向成阻止气体流通过蒸气导管持续延长的时间段(例如在装置的储存期间),并且然后响应于来自用户的输入而允许气体的流动(例如按下按钮)。通断阀可以是具有两种可能状态(打开和关闭)的手动阀。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具有机械阀的蒸气控制单元,例如可操作地连接到机械恒温器(例如双金属线圈)的蒸气控制单元。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具有电子控制阀的蒸气控制单元。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具有蒸气控制单元的控制器。例如,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包括位于阀147附近的控制器143。控制器可操作地连接到阀。阀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器,并被配置为响应于控制器。该阀可以包括电子控制阀。控制器可以配置为通过操作以改变阀的位置来响应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例如,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由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以特定方式进行响应。例如,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通过控制器动作使阀打开来响应于从温度传感器所读取的高于门限温度值的温度。例如,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动作使阀关闭来响应于从温度传感器读取的低于门限温度值的温度。例如,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动作使阀部分打开来响应于在温度范围之内的温度。例如,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动作使阀部分关闭来响应于在温度范围之内的温度。例如,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根据由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蒸气控制单元内的气体压强以特定方式进行响应。例如,气体压强可以与蒸发液体的蒸发速率相关联。
根据实施方式,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控制器。例如,控制器可以是电子控制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是从多个温度传感器接收数据并在根据所接收的数据确定平均温度之后由阀发起动作的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可以包括逻辑和/或电路,该逻辑和/或电路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而在来自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值的特定值范围附近创建有界限的或有门限的系统,例如在3摄氏度到7摄氏度的范围附近的有界限的系统。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是“双滞环”控制器(“bang-bang”controller),其可操作地附接阀且配置成响应于包括热电偶的温度传感器。电子控制器可以包括逻辑和/或电路,该逻辑和/或电路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在来自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值的特定范围附近创建反馈系统,诸如在2摄氏度到8摄氏度的范围附近的反馈系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附接到电子控制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部电源(例如固定到容器外部的太阳能电池板)附接到电子控制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是电子控制器,其接收来自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在从接受的数据确定平均温度之后通过阀开始动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是机械控制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被附接到可操作地连接到阀的布尔登(Bourdon)管,且其配置成响应于与温度差异关联的蒸气压强的变化。包括机械控制器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包括形成在控制器和阀之间的可操作连接的连接器,其为机械连接器。例如,机械连接器可以是配置成在控制器和阀之间(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杆或齿轮的操作)传送物理压力的连接器。
在使用容器期间,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导线将数据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接收的数据而可操作地控制蒸气控制单元。在包含电子控制器的实施方式中,电子控制器从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或气体压强传感器接收数据,并判定所检测的值是在预定范围之外还是之内。根据该判定,电子控制器可以启动该阀以打开或关闭,以使温度或压强返回到预定的值范围。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电子温度传感器发送包含在9摄氏度的温度数据,则该控制器将判定所接收的温度数据在3摄氏度到7摄氏度的预定范围之外。响应于该判定,控制器将向附接到蒸气控制单元中的阀的马达发送信号,该信号属于用于启动马达来打开阀的信号类型。作为另一示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果电子温度传感器发送包含在1摄氏度的温度数据信号,则控制器将判定所接收的温度在3摄氏度到7摄氏度的预定范围之外。响应于该判定,控制器将向附接到蒸气控制单元中的阀的马达发送信号,该信号属于用于启动马达来关闭阀的信号类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控制器可以从一个或多个气压传感器接受多个气压数据,并根据所接受的数据计算气压结果,例如算术平均气压、或平均气压。然后,电子控制器可以判定气压结果是在针对特定便携制冷单元的预定气压范围之外还是之内。例如,在具体的预定范围之外的气压可以指示蒸发液体的过度蒸发,这导致了针对特定便携制冷单元的过度蒸发制冷。例如,在具体的、预定范围之外的气压可以指示缺乏干燥材料的吸收或吸附、指示干燥材料需要恢复或更新。针对一实施方式,气压范围是相对于蒸发制冷单元、导管、蒸气控制单元以及干燥区域的内部尺寸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气压范围也是相对于蒸发液体的类型、干燥材料的类型、以及用于制冷的预定温度范围的。参见:Dawoud andAristov,“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Kinetics of Water Vapor Sorption onSelective Water Sorbents,Silica Gel and Alumina Under Typical OperatingConditions of Sorption Heat Pump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Transfer,46:273-281(2004);Marquardt,“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VacuumPhysics,”CERN Accelerator School,(1999);Kozubal et al.,“Desiccant EnhancedEvaporative Air-Conditioning(DEVap):Evaluation of a New Concept in UltraEfficient Air Conditioning,”NREL Technical Report NREL/TP-5500-49722(January2011);Conde-Petit,“Aqueous Solutions of Litium and Calcium Chlorides:-Property Formulations for Use in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Design,”M.CondeEngineering,(2009);“Zeolite/Water Refrigerators,”BINE Informationsdienst,projektinfo 16/10;“Calcium Chloride Handbook:A Guide to Properties,Forms,Storage and Handling,”Dow Chemical Company,(August,2003);“Introduction ofZeolite Technology into Refrigeration Systems:Layman’s Report,”Dometicproject LIFE04 ENV/LU/000829;Rezk and Al-Dadah,“Physical and OperatingConditions Effects on Silica Gel/Water Adsorption Chiller Performance,”Applied Energy 89:142-149(2012);Saha et al.,“A New Generation Cooling DeviceEmploying CaCl2-in-silica Gel-water 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Mass Transfer 52:516-524(2009);“An Introduction to Zeolite Molecular Sieves,”UOP Company Brochure 0702A 2.5;以及“Vacuum and Pressure Systems Handbook,”Gast Manufacturing,Inc.,这些文献被通过引用的方式各自并入本文。用于计算带有水蒸气的真空管路中的压力损失的公式可以自GEA Wiegand获得,在2013年3月13日进入该公司网页所获得的拷贝(http://produkte.gea-wiegand.de/GEA/GEACategory/139/index_en.html)被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申请中。
尽管在图1中在蒸气控制单元140内的控制器143和阀147之间的连接未示出,但是在控制器143和阀147之间存在可操作的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是机械控制器,诸如双金属线圈。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操作连接包括被配置为传输物理压强的连接器,例如杆或齿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是电子控制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操作的连接包括被配置成电子传送的连接器,例如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例如通过IR或短波无线传输(例如,蓝牙)进行传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控制单元连接到来自便携式容器外部的控制器的可见信息指示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控制单元包括连接到外部转盘的控制器,该转盘配置成指示从传感器读取的温度。例如,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外部的连接到控制器的灯,其中控制器结合向蒸气控制单元中的阀发送控制信号而开灯和关灯。例如,一些实施方式包括连接到控制器的灯,其中控制器响应于来自附接到控制器的压力传感器的数据而开灯和关灯。例如,控制器可以包括电路,当来自压力传感器的信息指示蒸发制冷系统内部的压力在预设范围之内时,该电路将灯启动以打开(例如,用来对用户指示内部气压在预设的可接受操作范围内且因此是可操作的,或用来对用户指示内部气压在预设的可接受操作范围之外且因此需要维修)。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可操作地附接到蒸气导管的显示单元,例如直接附接到蒸气导管中的传感器。显示单元可以包括例如灯、屏幕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或固定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的类似的设备。显示单元可以例如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器并被配置成从控制器接收指示与便携制式容器的内部相关的条件的信号。例如,在包含灯作为显示单元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当从温度传感器接收的数据指示便携式容器内的储存区域的内部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之内时向灯进行传输将灯启动以打开灯。例如,在包含屏幕显示器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向屏幕显示器发送与便携式容器的条件相关的数据,例如最近的内部温度读数或阀的位置。一些实施方式包括用户输入设备,例如按钮、触摸传感器、或键盘。用户输入设备可以被可操作地附接到控制器。例如,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通过打开蒸气导管中的阀来响应特定的如由用户输入设备发送的用户输入。例如,控制器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启动在附接的屏幕显示器上显示最近的温度数据来响应特定的如由用户输入设备所发送的用户输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通断开关或切断开关,通断开关或切断开关被定位和构造成允许便携式容器的使用者根据需要打开和关闭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例如,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可以包括:切断阀,其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可逆地完全阻止气体通过蒸气导管的流动;以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阀的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例如,在其中便携式容器旨在用于在使用之间长时间(诸如数月或数年等)储存的实施方式中,切断开关可能是有用的。使用者可以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放置为储存一段时间(例如数周、数月或数年),同时由切断阀关闭蒸气导管以关闭容器内的受控蒸发制冷系统。当使用者需要容器时,用户可以用通断开关打开集成式受控蒸发系统,从而打开切断阀并重启容器内的受控蒸发制冷系统。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存在二通开关151,其附接到蒸气导管150上的切断阀155上,二通开关151定位在便携式容器的外部附近,在便携式容器的使用者可进入的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断开关包括固定到阀的机械螺杆,该阀定位成可逆地抑制气体和蒸气通过蒸气导管的流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断开关包括可逆地按压的按钮开关,其可操作地附接到定位成可逆地抑制气体和蒸气流过蒸气导管的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断阀连接到电子通断开关。
图2示出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100的实施方式的外部视图。便携式容器100大致为圆柱形。图2所示的便携式容器100的实施方式包括设置成形成便携式容器100的外表面的干燥剂区域壁165。绝热底部137形成便携式容器100的下表面。绝热壁135伸出干燥剂区域壁165上方,绝热壁135也形成便携式容器100的外表面。可见外部边缘220将绝热壁135与干燥剂区域壁165连接。便携式容器100包括位于外部绝热壁135和内部储存容器壁115之间的顶部边缘132。储存区域110居中地位于便携式容器100内,储存区域110的侧面由内部储存容器壁115形成。二通通断开关151位于便携式容器100的顶部边缘132上。
图2中示出的便携式容器100被示出为具有盖200。盖200包括底表面210,底表面210具有与便携式容器的主体的顶面可逆地配合的尺寸和形状,并且覆盖便携式容器的主体中的孔1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包括足够的绝热性,以与储存容器的绝热区域的绝热性一起减少向储存区域的热传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可以包括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面向底部的突出部,以与储存容器中的进入孔的顶部边缘可逆地配合,并且具有相邻的脊部段以可逆地与储存容器的壁的顶部配合。盖200包括顶表面230。显示单元240包括附接到盖200的顶表面230。显示单元可以例如无线连接到便携式容器内的控制器,其中控制器连接到温度传感器。例如,显示单元可以被配置为显示诸如来自固定到存储区域的传感器的温度读数之类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单元包括用户界面,诸如触摸屏,并且被配置为将控制信号发送到控制器。例如,包括触摸屏的显示单元可以被配置为向控制器发送“通”和“断”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一定尺寸和形状的把手以改善容器使用者的便携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改善耐用性的外部特征,例如减震缓冲器或边缘覆盖物。
图3示出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100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该实施方式包括储存容器壁115,该储存容器壁115密封到储存容器底部117,从而形成具有顶部进入孔105的储存区域110的侧面和底部。蒸发区域壁125和底部127相应地定位以形成气体密封且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蒸发区域120与储存区域的外表面相邻,位于储存容器壁115和储存容器底部117的与储存区域110相对的面上。蒸发液体123位于蒸发区域内,该蒸发区域可以还包括用于使蒸发液体123与储存容器壁115的表面区域接触最大化的芯吸结构。
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绝热壁135和绝热底部137邻近储存容器壁115和储存容器底部117以及蒸发区域壁125和蒸发区域底部127定位。蒸发区域底部127用不透气且不透蒸气的密封件彼此密封并密封到储存容器壁115的顶部边缘以形成气体密封绝热区域130。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绝热区域130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内部气体压强和厚度的基本上抽空的空间,以在便携式容器100的预期使用期间使储存区域110充分绝热。
包括图3中所示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100的实施方式包括邻近绝热壁135的外表面定位的干燥剂壁165。干燥剂壁165定位成形成便携式容器100的外表面,其表面面积在容器100的预期使用期间足以散发在干燥剂区域160内的干燥剂材料的放热化学反应的预期热量。干燥剂区域130是在容器100内与容器100的外部相邻的气体密封且蒸气密封的区域,并且定位成允许来自干燥剂区域160及其内部干燥剂材料的最大热量损失。
图3还示出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100包括蒸气导管150,蒸气导管150具有位于蒸发区域120内的第一端157和位于干燥剂区域160内的第二端159。蒸气导管150的内部、蒸发区域120的内部和干燥剂区域160的内部用不透气密封件彼此密封,以在容器内形成连续的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蒸气导管150在位于蒸发区域120内的第一端157处包括单个孔141。蒸气导管150在位于干燥剂区域160内的第二端153处包括单个孔159。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蒸气导管150包括位于绝热区域130内的中间部分,然而蒸气导管150的内部和绝热区域130的内部通过蒸气导管150的不透气壁彼此分开。
蒸气导管150包括蒸气控制单元140,蒸气控制单元140沿蒸气导管150的长度定位在中央位置。蒸气控制单元140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位置的阀147,以可逆地完全阻止气体流过蒸气导管150,以及响应于从控制器143接收的信号通过打开和关闭来增量地控制气体流过蒸气导管150。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300被固定到储存容器壁115,温度传感器300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器143。控制器可以例如包括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温度传感器接收的信号向蒸气控制单元内的阀发送信号的电路。例如,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温度传感器接收到的高于预设值的信号而发送完全或部分打开的信号到阀。例如,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温度传感器接收到的低于预设值的信号,向阀发送用于完全或部分关闭的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通过有线连接可操作地附接到阀和/或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操作地利用无线连接来附接到阀和/或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上。
温度传感器300固定到储存容器壁115上的位置处以评估储存区域110的温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在蒸发区域内并邻近储存区域的位置处固定到储存容器壁。一些实施方式包括位于蒸发区域、蒸气导管和/或干燥剂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内的压强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可操作地连接到蒸气控制单元内的控制器。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作为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包括例如机械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包括例如电子温度传感器。举例而言,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属于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器,其包括如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热电偶、双金属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计、阻抗温度计、或硅带隙温度传感器。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属于气压传感器的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可以包括,例如,机械气压传感器,例如布尔登管。气压传感器可以包括具有毛细管的膨胀阀。气压传感器可以包括例如电子气压传感器。举例而言,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属于真空传感器的传感器。例如,在使用容器前,蒸气导管的内部可以基本被抽空,或相对于大气压处于低气压,且然后在从蒸发液体蒸发期间,真空减小。因此,来自真空传感器的数据可以指示容器中的蒸发液体的蒸发速率或总的蒸发水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压传感器可以包括压阻式应变计、电容式气压传感器、或电磁式气压传感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压传感器包括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附接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位于储存容器壁或储存容器底部附近的加热元件;以及连接到温度传感器、蒸气控制单元和加热元件的控制器。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可以储存在具有低于储存区域的预期使用温度的环境温度的位置中,并且储存容器壁和/或底部在使用之前将需要被加热达到适当的最低温度。例如,便携式容器可以在冬季(例如环境温度为-5℃至-10℃)储存在未加热的储存建筑物中,而容器可以用在2℃至8℃的范围内的储存区域进行校准。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内部再充填系统,内部再充填系统包括:固定到便携式容器的温度传感器;位于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或附近的加热元件;以及连接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元件的控制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可以附接到蒸气控制单元。如本文进一步讨论的,便携式容器被设计成可再充填的,例如通过加热干燥剂区域内的干燥剂以将蒸气形式的蒸发液体通过蒸气导管释放回到蒸发区域。该加热应该达到预定温度持续预定的时间段,具体取决于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干燥剂和蒸发液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在外部再充填装置,如本文进一步所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在内部再充填装置,内部再充填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位于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或附近的加热元件;以及连接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元件的控制器。例如,控制器可以包括用于在需要再充填时激活预定事件序列的电路。控制器可以连接并响应于用户界面,诸如触摸屏或开关,以激活事件的再充填顺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包括响应于来自用户界面的信号而发起再充填序列的电路。再充填序列可以包括例如控制器向加热元件发送启动信号,以及从温度传感器接收具有温度信息的信号。控制器还可以响应于从温度传感器接收的温度数据向加热元件发送另外的启动或停用信号。控制器可以进一步发送信号到用户界面,该信号诸如用以打开警告灯或在用户界面上显示的信号类型。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用于组装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包括:具有集成式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储存容器包括内部储存容器、外部储存容器以及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处设置有进入孔,所述外部储存容器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处设置有进入孔,所述外部储存容器在与所述进入孔相邻的位置处密封到所述内部储存容器以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和所述外部储存容器之间形成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所述蒸发部分包括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位于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的第二端,第二端带有通向所述储存容器外部的孔;干燥剂部分,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具有内表面的绝热单元,所述内表面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储存容器的外表面配合,并且所述内表面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延伸超过所述储存容器的进入孔,围绕绝热单元的干燥剂区域壁,干燥剂区域壁利用不透蒸气的密封件与绝热单元的外部密封,以形成绝热单元外部的干燥剂区域,和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干燥剂部分包括位于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一端以及位于干燥剂部分的上部区域的第二端,第二端带有通向干燥剂部分外部的孔;以及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其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以与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的第一端,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与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的第二端,以及位于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和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之间的中央蒸气导管的连接器部分,连接器部分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将第一端定位成与蒸发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并将第二端定位成与干燥剂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其中所述蒸气导管包括附接的蒸气控制单元,并且其中所述蒸发部分、所述干燥剂部分和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各自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一起装配成包括受控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集成的便携式容器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
图4描绘了用于组装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方面。该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以横截面描绘以说明该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内部方面。一旦组装好,该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就形成便携式容器100,其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例如本文所述的那些。
在图4所示的横截面视图的中央区域,具有集成式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400包括内部储存容器405,内部储存容器405的上部区域处设置有进入孔105。内部储存容器405基本上形成储存区域110的外部。具有集成式蒸发制冷器400的储存容器还包括外部储存容器407,外部储存容器407在内部储存容器405的上部区域处设置有进入孔。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在内部和外部储存容器内的单个进入孔。一些实施方式包括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进入孔以允许人的手进入内部储存容器的内部。外部储存容器407在邻近进入孔105的位置处被密封到内部储存容器405,以在内部储存容器405和外部储存容器407之间形成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在内部储存容器和外部储存容器之间的不透气密封件。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在内部储存容器和外部储存容器之间的蒸气密封的间隙。蒸发液体123位于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旦容器已经组装,蒸发区域包括:蒸发液体,用于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以及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在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内还设置有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423,蒸发部分423包括位于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内的第一端和位于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的第二端,第二端具有通向储存容器400外部的孔429。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在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第二端与储存容器之间的不透气密封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具有集成式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是圆柱形的,具有形成进入孔的敞开的顶部区域。参见例如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具有集成式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圆柱形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具有集成式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具有圆形边缘的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包括:蒸发液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包括:蒸发液体;用于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以及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蒸气控制单元140被固定到位于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内的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423的第一端。蒸气控制单元140具有通向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的孔141以及与孔141相邻定位的阀147。阀147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类型和位置以可逆地阻止气体流过孔141。控制器143可操作地连接到阀147。储存容器400的蒸发区域包括在内部储存容器405和外部储存容器407之间的蒸气密封间隙,其中蒸气控制单元140和蒸发部分423的第一端位于间隙内。不透气密封件围绕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423的穿过储存容器400的壁的端。
图4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包括干燥剂部分410,其包括具有内表面415的绝热单元,内表面415具有与储存容器400的外表面匹配的尺寸和形状,以及延伸超过储存容器400的进入孔105的尺寸和形状。绝热单元包括外壁135和底部137以及内壁,该内壁具有与储存容器400的外表面配合的尺寸和形状的内表面415。壁和底部在它们各自的边缘处用不透气密封件彼此密封。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外壁135的顶部边缘与内壁的顶部边缘之间的密封件中包括顶部边缘132。外壁135和底部137与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1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于特定使用的情况,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绝热件,该绝热件具有足以减少蒸发区域与干燥剂区域之间的热传递的热性能。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预期使用的情况下,绝热区域在其整个厚度上具有约2瓦的预期热传递。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预期使用的情况下,绝热区域在其整个厚度上具有在0.5瓦至2.5瓦之间的范围内的热传递。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预期使用的情况下,绝热区域在其整个厚度上具有在1.5瓦至5.5瓦之间的范围内的热传递。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预期使用的情况下,绝热区域在其整个厚度上具有在0.5瓦至6瓦之间的范围内的热传递。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单元的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基本上被抽空的空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单元的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低于10-3托的气体压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单元的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10-5托以下的气体压强。
如图4所示,干燥剂部分410包括:环绕绝热单元的干燥剂区域壁165,干燥剂区域壁165利用不透蒸气的密封件密封到绝热单元的外部以在绝热单元的外部形成干燥剂区域160;和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427,蒸气导管包括位于其干燥剂区域160内的第一端以及定位在干燥剂区域160的上部区域处的第二端,第二端具有通向干燥剂区域130外部的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剂部分完全环绕绝热壁135的外周以便在储存容器的使用期间分散由在干燥剂区域内的干燥剂材料的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
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中央蒸气导管连接器部分420,其包括:第一端,其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与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423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第二端,其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与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427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以及连接器部分420,其位于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和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之间,连接器部分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将第一端定位成与蒸发部分423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并且将第二端定位成与干燥剂段427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中央蒸气导管连接器部分420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在用于组装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在最终组装中彼此密封时,连接干燥剂部分427和蒸发部分423。蒸气导管包括附接的蒸气控制单元和蒸发部分423,干燥剂部分427和中央蒸气导管部分420各自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便一起装配成为集成的便携式容器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从而形成受控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组装的储存容器包括储存区域的受调节的制冷,以在使用容器期间将储存区域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参见例如图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控制单元位于容器的蒸发区域内并可操作地连接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控制单元可操作地附接到中央蒸气导管连接器部分。一些实施方式还包括定位成用户可接近的阀控制和切断阀,例如可操作地连接到中央蒸气导管连接器部分。一些实施方式包括中央蒸气导管连接器部分,其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过蒸气导管的流动的阀;和可操作地连接到阀的控制器。一些实施方式包括中央蒸气导管连接器部分,其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过蒸气导管的流动的阀;以及可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二通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打开并完全关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组装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以与邻近进入孔的便携式容器的边缘可逆地配合的盖。盖可以包括绝热件,其足以在使用期间将容器的储存区域与绝热部分内的绝热件结合而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显示器,该显示器可以固定到盖的朝外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组装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包括:附接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位于储存容器壁或储存容器底部附近的加热元件;以及连接到温度传感器、蒸气控制单元和加热元件的控制器。例如,可以预先设定控制器以在从温度传感器接收到指示储存容器的储存区域已经下降到容器的使用范围之下的数据之后向加热元件发送激活信号。例如,容器可以储存在环境温度低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的使用情况的地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组装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包括内部再充填系统,该内部再充填系统包括:固定到干燥剂部分的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干燥剂部分上的加热元件;以及连接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元件的控制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被附接到蒸气控制单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被附接到用户界面。例如,控制器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响应于从用户界面接收到的信号而触发并维持预设再充填序列的电路。例如,控制器可以包括响应于从加热元件接收的信号而触发给用户界面的信号(例如,“小心:热”警告)。
一种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例如上述那些)的组装方法包括: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储存容器和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该蒸发部分在包括内部绝热单元和外部干燥剂区域的干燥剂部分内在储存容器的外部具有孔)以及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该干燥剂部分具有在干燥剂部分外部的孔)定位,使得储存容器的外表面位于绝热单元内,并且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孔和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孔彼此对准;定位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其具有与蒸发部分和干燥剂部分相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使得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连接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孔,而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连接到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孔;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将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密封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孔;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将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密封到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孔;以及基本上抽空储存容器、干燥剂部分和连接的蒸气导管部分内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
例如,图4以横截面示出了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被装配就位。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如双箭头所示,储存容器400被装配到干燥剂部分410中。储存容器400的外表面与干燥剂部分410的内壁的内表面415接触。邻近绝热区域130的壁的顶部边缘132位于储存容器400的顶部边缘和储存容器400中的孔105的顶部的上方。中央蒸气导管连接器部分420位于干燥剂部分410的绝热区域130的壁的顶部边缘132的上方。中央蒸气导管连接器部分420的相应端定位成与蒸气导管423的蒸发部分和蒸气导管427的干燥剂部分的暴露端相邻。干燥剂材料存在于干燥剂区域160中。蒸发液体存在于蒸发区域120中。在组装期间,这些部分彼此配合并适当地密封。也在组装期间,在储存容器的蒸发区域、干燥剂部分和连接的蒸气导管部分内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的内部被抽空到一定程度,在该程度下,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内的部分气体压强对于特定的蒸发性液体/干燥剂组合以及容器的使用情况是需要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存容器的定位包括:将储存容器完全定位在干燥剂部分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存容器的定位包括:定位储存容器,使得储存容器的储存区域位于中央,储存容器围绕储存区域,绝热单元围绕储存容器,并且干燥剂区域围绕储存容器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包括:定位中央蒸气导管部分以横穿储存容器和干燥剂部分的外部顶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本上抽空储存容器、干燥剂部分和连接的蒸气导管部分内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包括:将内部空间抽空至10-3托以下的气体压强。如本文进一步讨论的,当制冷系统的内部空间的内部气体压强低于环境气体压强至一定量(具体取决于特定实施方式,包括所使用的干燥剂和蒸发液体)时,蒸发制冷系统最有效地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将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密封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孔之前,将蒸发液体添加到集成式蒸发制冷器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将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密封到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孔之前,添加干燥剂到外部干燥剂区域。例如,选择为特定使用情况一起工作的蒸发液体和干燥剂可以在降低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内的气体压强之前被放置在储存容器的其相应区域中。
图5示出了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如图4所示的横截面图,其中该组便携式容器部分已根据需要定位成配合在一起并密封在一起以供使用。不透气体且不透蒸气的密封件510位于中央蒸气导管420的第一端与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423的孔之间的接合处。不透气体且不透蒸气的密封件500位于中央蒸气导管420的第二端与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427的孔之间的接合处。干燥剂部分160的内部、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427的内部、中央蒸气导管420的内部、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423的内部、蒸气控制单元140的内部以及蒸发部分120的内部在储存容器内形成连续的内部空间。储存容器内的连续内部空间被抽空到适合于在制造过程中的使用情况、所使用的干燥剂和使用的蒸发液体的压强。
图6示出了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横截面的实施方式,其具有已经被组装到包括如上所述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功能性便携式容器中。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固定到内部容器405的侧壁的温度传感器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定位在储存区域的内表面附近,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在蒸发区域内附着到内部容器的表面。传感器可操作地附接到蒸气控制单元内的控制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通过无线连接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器。
图7示出了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的各个方面。方框700显示了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方框710描绘了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储存容器和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该蒸发部分在包括内部绝热单元和外部干燥剂区域的干燥剂部分内在储存容器的外部具有孔)以及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该干燥剂部分具有在干燥剂部分外部的孔)定位,使得储存容器的外表面位于绝热单元内,并且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孔和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孔彼此对准。方框720示出了定位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其具有与蒸发部分和干燥剂部分相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使得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连接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孔,而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连接到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孔。方框730示出了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将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密封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孔。方框740描绘了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将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密封到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孔。方框750示出了基本上抽空储存容器、干燥剂部分和连接的蒸气导管部分内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绝热储存隔室,其包括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的内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形成储存容器的外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其中外部位于内部附近并且在外部和内部之间存在间隙,在形成所述内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和形成所述外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之间的密封件,密封件在这些壁之间形成不透气间隙;以及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以匹配绝热储存隔室的盖,其包括形成盖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所述侧面和底部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以在与进入孔相邻的位置处与储存容器的内部不可逆地匹配,形成盖的顶部的至少一个壁,该盖的顶部固定到盖的侧面,定位在盖内靠近盖的底部的位置处的蒸发隔室,所述蒸发隔室包括内部蒸发区域,所述蒸发隔室在远离所述盖的底部的位置处包括孔,在所述盖内靠近所述盖的顶部的位置处的干燥剂隔室,所述干燥剂隔室包括内部干燥剂区域,所述干燥剂隔室包括在远离盖的顶部的位置处的孔,以及蒸气导管,其在第一端固定到蒸发隔室中的孔并且在第二端固定到干燥剂隔室中的孔,所述蒸气导管、所述蒸发区域和所述干燥剂区域以及所述蒸气导管的组合形成盖内的气体密封和液体密封的区域。
图8示出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各个方面。图8中示出的便携式容器以截面图示出以说明内部特征。便携式容器100包括绝热储存隔室800,其中绝热储存隔室800包括壁803,壁803形成具有进入孔105的储存容器的内部110的侧面和底部。内部110形成具有绝热性的储存区域以将传递到容器的外部的热量最小化并且将储存区域的内部温度保持在预定范围内。绝热储存隔间800还包括形成储存容器800的外部的侧面和底部的壁807。储存容器800的外壁807以基本平行的方位定位在内壁803附近。在外壁807和内壁803之间存在间隙。顶部边缘132在第一边缘处密封至内壁803并且在第二边缘处密封至外壁807。在形成所述内部的侧面和底部的一个壁803和形成所述外部的侧面和底部的一个壁807之间存在不透气密封件。在内壁803和外壁807之间的间隙中包括气密绝热区域130。绝热区域130具有足以在预期使用情况期间与盖200结合来将储存区域110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的绝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储存隔室包括定位在储存隔室顶部的单个进入孔。例如,图8所示的绝热储存隔室800包括位于储存隔室顶部的单个进入孔1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储存隔室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进入孔,以允许人的手进入储存容器的内部。例如,进入孔可以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使得人的手能伸入储存区域并移除药物容器,例如疫苗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储存隔间包括具有形成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圆柱形结构。例如,绝热储存隔间可以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均为圆柱形且具有相应比例以形成具有形成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圆柱形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储存隔间包括具有圆形边缘和形成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结构。例如,绝热的储存隔室可以制造成具有圆形边缘的矩形结构。例如,圆形边缘可以改善容器的便携性以供用户使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热储存隔间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结构以携带用于外展活动期间的药物。例如,绝热储存隔间可以包括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储存区域以承载足够的药物,例如2L储存体积,并且在绝热区域中具有足够的绝热特性以例如在预期的环境温度例如在35-45℃下,将储存区域保持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如2-8℃内,持续预期的外展时间长度,如48小时。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绝热储存容器的壁之间的不透气间隙,其包括基本上抽空的空间。一些实施方式包括绝热储存容器的壁之间的不透气间隙,其包括具有低于10-3托的气体压强的空间。一些实施方式包括绝热储存容器的壁之间的不透气间隙,其包括具有低于10-5托的气体压强的空间。
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具有与绝热储存隔间800匹配的尺寸和形状的盖200。盖200包括形成盖200的侧面和底部的壁210,侧面和底部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在邻近进入孔105的位置可逆地与储存容器的内部配合。在图8中,出于说明的目的,在盖的壁210与内壁803的侧面之间示出了空间,然而,理想地,壁210与内壁803之间的该空间将最小化以减少热量泄漏。一些实施方式可以在壁210和内壁803之间的空间中包含绝热材料,例如垫圈。盖200还包括形成盖的顶部的壁230,该盖的顶部固定到盖200的侧面。盖200包括位于盖200内的蒸发隔室120。该蒸发隔室定位于盖200内与盖200的底部相邻的位置处,该蒸发隔室包括内部蒸发区域120,该蒸发隔室包含在远离盖200的底部的位置处的孔815。该蒸发隔室定位于盖200内与储存区域110相邻的位置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包括蒸发隔室,该蒸发隔室包括:蒸发液体;用于该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和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如图8的实施方式所示,盖200包括在盖200内与盖200的顶部相邻的位置处的干燥剂隔室,该干燥剂隔室包括内部干燥剂区域160。盖内的干燥剂隔室还包括远离盖200的顶部的位置处的孔8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内的干燥剂隔室被定位成最大化热量向邻近于盖的顶面的辐射,该热量由盖内的干燥剂材料的放热反应产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包括放置在盖上的位于盖内的干燥剂隔室外部的位置处的辐射结构,诸如翅片或风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内部干燥剂区域的干燥剂隔室包含干燥剂材料。
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包括蒸气导管,该蒸气导管在第一端固定到蒸发隔室中的孔815并且在第二端固定到干燥剂室中的孔825,该蒸气导管、蒸发区120和干燥剂区域160与蒸气导管的组合在盖200内形成气体密封和液体密封的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本上抽空的空间820被包括在围绕蒸气导管的气密区域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导管包括蒸气控制单元1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导管包括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通过蒸气导管的流动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的阀147;和可操作地连接到阀的控制器1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导管包括温度传感器300;具有用以可逆地阻止气体以连续的方式流过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的阀147;和可操作地附接到阀的控制器14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还包括: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过蒸气导管的流动的阀;以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阀的二通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打开并完全关闭。例如,阀可以是二通开/关阀,并且开关可以定位成在容器的使用者的控制下可逆地使阀打开和关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还包括显示单元。例如,显示单元可以包括关于容器的使用、内部温度和/或蒸气导管内的阀的状态的信息。显示单元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附接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位于储存容器壁或储存容器底部附近的加热元件;和控制器,其连接到温度传感器、与蒸气导管附接的蒸气控制单元,以及加热元件。例如,可以预设控制器以响应于在低于最小温度的温度下从温度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而向加热元件发送激活或“开通”信号。例如,可以预设控制器以响应于在高于最低温度的温度下从温度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向加热元件发送去激活或“关断”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还包括内部再充填系统,该内部再充填系统包括:附接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附接到盖内的干燥剂隔室的加热元件;以及连接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元件的控制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连接到蒸气控制单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连接到用户界面。控制器可以包括具有预定控制例程的电路,其用于给特定的便携式容器充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至少一个储存容器壁,其被配置为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至少一个绝热壁,所述绝热壁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定位,并且固定到所述外表面以在储存区域外部形成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至少一个干燥剂区域壁,所述干燥剂区域壁定位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绝热壁的外表面相邻并密封至所述至少一个绝热壁的外表面以形成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的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用于便携式容器的盖,其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至少一个储存容器壁的内表面可逆地配合,所述盖包括内部蒸气密封的蒸发隔室,所述盖包括可弯曲部分,所述可弯曲部分被定位并构造成允许可逆地进入所述储存容器;具有定位在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定位在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二端的蒸气导管,所述蒸气导管包括与所述盖的可弯曲部分对准的可弯曲部分;以及附接到蒸气导管的蒸气控制单元。
图9示出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100的各方面。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以横截面示出以显示便携式容器的内部特征。便携式容器100包括储存容器壁115,该储存容器壁115构造成形成具有进入孔105的储存容器。便携式容器100包括绝热壁135,该绝热壁135邻近储存容器壁115的外表面定位并且固定到该外表面以在储存区域110的外部形成蒸气密封绝热区域1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存容器包括位于储存容器顶部的单个进入孔1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存容器包括尺寸和形状允许人的手进入储存容器的内部的进入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存容器包括具有形成进入孔105的敞开顶部区域的圆柱形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存容器包括具有圆形边缘和形成进入孔105的敞开顶部区域的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存容器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以携带用于外展活动期间的药物的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密封绝热区域包括基本上抽空的空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密封绝热区域包括气压低于10-1托的空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密封绝热区域包括气压低于10-3托的空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密封绝热区域包括气压低于10-5托的空间。
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包括干燥剂区域壁165,该干燥剂区域壁165定位成与绝热壁135的外表面相邻并且密封到绝热壁135的外表面以形成至少部分地围绕便携式容器100的外部的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1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剂区域壁形成环绕便携式容器的外部垂直侧面的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剂区域壁形成围绕便携式容器的外部的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
图9示出了包括用于便携式容器100的盖200,盖200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与储存容器壁115的内表面可逆地配合。盖200包括内部蒸气密封的蒸发隔室120。盖包括可弯曲部分900,可弯曲部分900被定位和配置成允许可逆进入便携式容器100的储存区域1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盖的内部蒸气密封的蒸发隔室定位在容器的储存区域附近。例如,盖的蒸发隔室可以被定位成允许便携式容器内的储存区域的最大蒸发制冷。例如,盖的蒸发隔室可以被定位成使得与盖的蒸发隔室相邻的盖的下表面邻近便携式容器的储存区域。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盖200的底部210表面定位在容器100内的储存区域110附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的内部蒸气密封的蒸发隔室包括:蒸发液体;用于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和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盖200内的蒸发隔室120包括蒸发液体120以及蒸发液体120顶部上方的空间。蒸发液体可以分散在蒸发隔室内的芯吸结构内,由此增加蒸发液体与储存容器壁的接触。
如图9所示,便携式容器100的一些实施方式包括蒸气导管150,蒸气导管150具有定位在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120内的第一端157和定位在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160内的第二端153。蒸气导管150包括与盖200的可弯曲部分900对准的可弯曲部分900。蒸气控制单元140附接到蒸气导管1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导管包括小于便携式容器外部的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控制单元140包括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过蒸气导管150的流动的阀147,以及可操作地附接到阀147的控制器1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气控制单元140包括:附接到储存容器100的温度传感器300;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可逆地阻止气体以连续的方式流过蒸气导管150的阀147;以及可操作地附接到阀147的控制器143。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过蒸气导管的流动的阀;以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阀的二通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打开并完全关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单元附接到盖上。
便携式容器内的蒸发制冷系统可以重新充填、修理或更新,以便使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能重新使用多次。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蒸发制冷系统,制造该蒸发制冷系统具有将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再充填至少100次(例如循环)的目标。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制造该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具有将该蒸发制冷系统再充填至少150次(例如循环)的目标。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制造该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具有将该蒸发制冷系统再充填至少200次(例如循环)的目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该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被设计成平均每月使用至少一天并且可再充填至少5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该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被设计为平均每月使用至少一天并且可再充填至少10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存在蒸发区域中的蒸发液体的质量的部分将随着蒸气移动通过蒸气导管而被转移到干燥剂区域的内部。因此,便携式容器将周期性地需要通过蒸气导管从干燥剂区域再次充填蒸发液体以维持容器的功能。由于蒸发区域、蒸气导管和干燥剂区域的内部是气体密封且液体密封的连续区域,蒸发液体可作为蒸气返回到蒸发区域,以对系统进行再充填。一些实施方式包括集成的内部再充填系统。一些实施方式依赖外部热量,例如来自外部再充填装置外部的热量来为便携式容器再充填。
预计再充填系统可以在便携式容器的终身使用中多次操作而无需更换干燥剂或蒸发液体。例如,假设便携式容器每月需要充填并且可以操作使用10年,则容器将包含在容器的构造中的干燥剂和蒸发液体,其预计可再充填以重复使用至少120次(每年12次,持续10年)。例如,假定便携式容器将每两周再充填并且可以操作使用5年,则容器将包含在容器的构造中的干燥剂和蒸发液体,其预计可再充填以重复使用至少130次(每年26次,持续5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容器被配置用于在多年使用容器的情况下再充填至少200次而不更换干燥剂或蒸发性液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以固定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框架;至少一个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邻近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定位;至少一个风扇,其被固定到所述框架,所述风扇被定向成将空气引导到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内表面;以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两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再充填装置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所述便携式容器集成。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再充填装置包括:位于干燥剂区域内部的加热元件,加热元件被设置为向干燥剂区域的内部供应热能;和连接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例如,位于干燥剂区域内部的加热元件可以是电加热元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再充填装置包括:固定到便携式容器的干燥剂区域的壁的外表面上的加热元件;和连接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例如,固定在干燥剂区域的壁的外表面上的加热元件可以是嵌入固定在壁外部的薄膜涂层内的电加热元件,例如包围电加热元件的陶瓷薄膜。
再充填装置的控制器基于针对特定实施方式预定的因素来激活系统的再充填循环,所述因素包括环境温度、当前存在于蒸发区域中的蒸发液体的温度以及来自用户的输入。在再充填期间,再充填装置的控制器启动至少一个加热单元的加热。加热单元在预定时间段内被激活到预定温度。加热单元的时间和温度设置取决于实施方式,例如取决于存在于容器中的干燥剂和蒸发液体的类型以及容器的干燥剂区域、蒸气导管和蒸发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单元在再充填循环期间在300摄氏度保持至少30分钟。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再充填循环期间,加热单元在250摄氏度保持至少60分钟。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再充填循环期间,将加热单元保持在250和30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范围内持续预定的时间段。在加热单元是热的时间期间,与干燥剂区域内的干燥剂相关的蒸发液体转化成蒸气。蒸气移动通过蒸气导管并在容器的相对较冷的内部蒸发区域内冷凝。加热单元关断后,干燥剂区域可以冷却,例如通过辐射制冷冷却,并且完成充填循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干燥剂壁包括单向排气阀,该单向排气阀构造成在干燥剂区域内的气体压强超过阈值水平的情况下开通。
图10示出了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的各个方面,其以横截面示出来描绘装置的内部特征。再充填装置1000包括框架1060,框架1060在图示中已经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100固定在再充填装置内的合适位置。便携式容器100被保持在与其通常使用位置相反的位置。例如,进入孔105位于便携式容器100的下表面处,并且蒸气导管的第一端157位于中央储存区域110上方。蒸发区域120与中央储存区域110通过壁115分隔开。定位在蒸发区域120内的蒸发液体123在使用便携式容器100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期间体积减小,使得蒸发区域120的内部包括相当大的体积的中空空间,其气体压强相对于邻近装置外部的环境条件降低。与便携式容器100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被完全“充填”或被配置为运行最长时间时相比,蒸发区域120的内部包括较少的蒸发液体123(参见例如图1、3和4-6)。保留在蒸发区域120内的蒸发液体123已经落到蒸发区域120的下部。便携式容器100包括围绕蒸发区域120的绝热区域130。干燥剂区域160沿着便携式容器100的侧壁的外表面定位使得干燥剂区域160的外壁165形成便携式容器100的外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再充填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绝热壁,其位于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外部;在再充填单元的顶端处的至少一个孔,所述至少一个孔定位成允许空气流动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底部区域;以及在再充填单元的底端处的至少一个孔,所述至少一个孔定位成允许空气流动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顶部区域。用于包括图10中所示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100的再充填装置1000包括围绕框架1060的绝热件1040。孔1010定位在再充填装置1000的上表面内,孔1010定位成邻近便携式容器100的绝热区域130的表面。该孔定位成允许围绕便携式容器100的表面的空气流动,如图10中的虚线箭头所描绘的。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定位在框架的表面和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密封垫圈。在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密封垫圈1045使围绕再充填装置1000的侧面通过孔1010的空气流量最小化。
再充填装置1000包括位于便携式容器100的外部附近的加热单元1005。在在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加热单元1005定位在便携式容器100的干燥剂区域160的外壁165附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单元直接邻近干燥剂区域的外部定位,例如使得加热单元与便携式容器的外表面物理接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单元定位成邻近干燥剂区域的外部,加热单元的外部与便携式容器的外部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在再充填装置内形成空腔。例如,可以在加热单元的表面、便携式容器的表面和再充填装置的内部之间的空腔中形成加热室。在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加热单元1005通过间隙1015与便携式容器100的外壁165分隔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包括:辐射加热元件;定位在加热元件和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壁之间的空腔;以及在所述空腔内的风扇,所述风扇定位成将空气移动到所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壁上。例如,图10描绘了具有辐射加热元件1005的再充填装置1000。辐射加热元件可以包括例如电加热元件。空腔1015位于加热元件1005和固定的便携式容器100的外壁165之间。风扇1035固定在再充填装置的框架1060上,风扇1035定位成将在空腔1015内的空气(例如,图10的虚线箭头所描绘的)移动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100的壁16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包括感应加热元件,感应加热元件邻近当再充填单元处于使用中便携式容器的表面被预测所处的位置。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定位成增加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储存区域内的气流的风扇。例如,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包括附接到壁1030的风扇1020,该壁1030形成固定到框架1060的中空管。该壁1030形成中空管结构,其在再充填装置1000的外边缘处具有孔1045。由壁1030形成的中空管结构的内部空间1025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被设置为将空气流(通过图10中的虚线示出)通过相关联的风扇1020引导到固定到再充填装置1000的便携式容器100的内部储存区域110中。
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加热单元1005以及风扇1035的控制器1070。该控制器被配置并附接到加热单元和风扇,使得控制器能够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加热单元和风扇。控制器可以用电线连接器连接到风扇和加热装置。控制器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器连接到风扇和加热单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包括被配置为按照预设时间表开通和关断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风扇的电路。
再充填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包括位于框架内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操作地附接到控制器。例如,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包括固定到框架1060的温度传感器1075。温度传感器1075定位成邻近空腔1015。温度传感器1075直接连接到控制器10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包括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而开通和关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电路。例如,控制器可以包括用于在从温度传感器接收到指示达到预定温度的信号之后关断加热单元的电路。预定温度可以相对于给便携式容器的特定设计再充填的预定温度设定。例如,便携式容器的一些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将干燥剂区域外部的壁暴露在250摄氏度和300摄氏度之间的范围内的温度来再充填。
再充填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包括显示单元。例如,再充填装置可以包括外部指示器,外部指示器指示设备是热的,以向用户提供提示警告。例如,再充填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在再充填装置的温度传感器高于预定温度(例如100摄氏度)时显示红光。例如,再充填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示出诸如温度读数或警告(例如“小心,热”)之类的文本或数字指示符。再充填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包括用户界面。例如,充填装置可以包括通断开关。例如,再充填装置可以包括配置成接受来自用户的温度和时间范围以通过控制器引导加热单元的操作的界面。
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还包括附接到框架1060的支架1050。支架1050被定位和定向为增强围绕再充填装置的底部的空气流动,包括增强在由壁1030形成的中空管结构的内部空间1025的孔1045处的空气流动。支架1050包括围绕支架1050的外部的一系列空气流开口1053。支架1050利用支脚1057升高,这有助于稳定再充填装置1000并且还提供空间以允许空气围绕再充填装置1000的下表面流动。
图11示出了再充填装置1000的实施方式。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包括三对内壁1100和外壁1110。成对的壁各自跨越充填装置的外部的外周的大约三分之一。在图11的视图中,三对内壁1100和外壁1110分别通过铰链1120连接到框架1060,以允许成对的内壁1100和外壁1110向外折叠。当通过铰链1120的作用将成对的内壁1100和外壁1110折叠远离再充填装置1000的中央时,再充填装置1000被充分打开,使得便携式容器100可以定位在再充填装置1000内。当便携式容器100靠着框架1060放置时,成对的内壁1100和外壁1110当便携式容器100靠着框架1060放置时,成对的内壁1100和外壁1110折叠回与便携式容器100的外壁165平行的位置,并且再充填装置1000位于适当的位置以供使用。
图12描绘了再充填装置1000的外部视图。该图描绘了再充填装置1000的侧视图。再充填装置1000包括支架1050,其包括多个孔1053。支架包括支脚1057以稳定再充填装置1000并增加围绕再充填装置1000的底部的空气流。再充填装置1000还包括由百叶门覆盖的外部通气口1200。例如,在便携式容器已经被加热之后的制冷过程期间,外部通气口1200可以被定位为例如根据需要打开以增加进入再充填装置1000的内部空腔或区域的空气流。
本申请中描述的主题的方面在下面编号的条款中陈述:
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被密封到储存容器底部的储存容器壁,储存容器壁和储存容器底部定位成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被密封到蒸发区域底部的蒸发区域壁,所述蒸发区域壁定位成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部,并且所述蒸发区域底部定位成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底部的外部,所述蒸发区域壁的顶部边缘在所述储存容器壁的顶部边缘下的位置密封到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部,以在蒸发区域壁和蒸发区域底部与储存容器壁和储存容器底部之间形成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邻近蒸发区域壁和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定位的绝热壁,绝热壁的顶部在蒸发区域壁上方的位置处密封到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以在储存容器和蒸发区域外部形成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干燥剂区域壁,所述干燥剂区域壁定位成与所述绝热壁的外表面相邻并密封到所述绝热壁的外表面以形成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所述干燥剂区域壁定位成形成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表面;蒸气导管,其第一端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并且第二端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以及附接到蒸气导管的蒸气控制单元。
2.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储存容器壁用不透气密封件密封到所述储存容器底部。
3.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包括:位于储存容器顶部的单个进入孔。
4.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包括: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进入孔,以使得人手能进入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
5.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是圆柱形的,具有形成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
6.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包括具有形成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圆形边缘。
7.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处于径向构造的内部结构。
8.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壁用不透气密封件密封到所述蒸发区域底部。
9.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壁用不透气密封件密封到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部。
10.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壁和蒸发区域底部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在所述蒸发区域壁和蒸发区域底部的表面与所述储存容器壁和储存容器底部的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11.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包括:蒸发液体;用于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以及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12.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壁形成为圆柱形结构。
13.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壁形成为具有圆形边缘的结构。
14.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壁被密封到绝热底部,所述绝热底部被定位在蒸发区域底部的外部附近。
15.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壁的底部在邻近所述蒸发区域底部的位置处密封到所述蒸发区域壁的外表面。
16.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绝热区域包括基本上抽空的空间。
17.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气压低于10-1托的空间。
18.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气压低于10-3托的空间。
19.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气压低于10-5托的空间。
20.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干燥剂区域壁环绕所述绝热壁的外表面。
21.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干燥剂区域壁被密封到干燥剂区域底部,并且所述干燥剂区域底部被定位成与绝热底部的外部相邻以邻近所述绝热壁和绝热底部形成干燥剂区域。
22.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包括干燥剂材料。
23.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导管包括中空结构。
24.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导管包括管状结构。
25.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包括: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26.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包括: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以连续的方式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27.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干燥剂区域、所述蒸发区域和所述蒸气导管与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密封在一起。
28.根据段落27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包括小于邻近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的所述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29.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包括:盖,其具有用以与所述便携式容器的与所述进入孔邻近的边缘可逆地配合的尺寸和形状。
30.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还包括:切断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完全抑制气体流动通过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开通和完全关断。
31.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还包括: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储存容器壁或所述储存容器底部附近的加热元件;和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32.根据段落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包括:固定到所述便携式容器上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或附近的加热元件;和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包括:具有集成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储存容器包括内部储存容器、外部储存容器以及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处设置有进入孔,所述外部储存容器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处设置有进入孔,所述外部储存容器在与所述进入孔相邻的位置处密封到所述内部储存容器以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和所述外部储存容器之间形成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所述蒸发部分包括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位于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的第二端,第二端带有通向所述储存容器外部的孔;干燥剂区域,所述干燥剂区域包括:具有内表面的绝热单元,所述内表面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储存容器的外表面配合,并且所述内表面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延伸超过所述储存容器的进入孔,围绕绝热单元的干燥剂区域壁,干燥剂区域壁利用不透蒸气的密封件与绝热单元的外部密封,以形成绝热单元外部的干燥剂区域,和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该干燥剂部分包括位于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一端以及位于干燥剂区域的上部区域的第二端,第二端带有通向干燥剂部分外部的孔;以及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其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以与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的第一端,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与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的第二端,以及位于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和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之间的中央蒸气导管的连接器部分,该连接器部分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将第一端定位成与蒸发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并将第二端定位成与干燥剂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其中所述蒸气导管包括附接的蒸气控制单元,并且其中所述蒸发部分、所述干燥剂部分和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各自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一起装配成包括受控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集成的便携式容器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
34.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和所述外部储存容器之间的不透气密封。
35.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在所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第二端和储存容器之间的不透气密封件。
36.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在所述储存容器的顶部包括单个进入孔。
37.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进入孔,以允许人手进入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
38.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是圆柱形的,具有形成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
39.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圆柱形结构。
40.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具有圆形边缘的结构。
41.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处于径向构造的内部结构。
42.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包括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和外部储存容器之间的蒸气密封的间隙。
43.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包括蒸发液体;用于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以及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44.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绝热单元,该绝热单元包括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该绝热区域包括基本上被抽空的空间。
45.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绝热单元,该绝热单元包括气压低于10-1托的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
46.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绝热单元,该绝热单元包括气压低于10-3托的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
47.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绝热单元,该绝热单元包括气压低于10-5托的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
48.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干燥剂材料。
49.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包括: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50.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包括: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二通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开通和完全关断。
51.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还包括:盖,其具有用以与所述便携式容器的与所述进入孔邻近的边缘可逆地配合的尺寸和形状。
52.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还包括: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储存容器壁或所述储存容器底部附近的加热元件;和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53.根据段落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还包括内部再充填系统,该内部再充填系统包括:固定到所述干燥剂部分的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干燥剂部分上的加热元件;以及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5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包括: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储存容器和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该蒸发部分在包括内部绝热单元和外部干燥剂区域的干燥剂部分内在储存容器的外部具有孔)以及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该干燥剂部分具有在干燥剂部分外部的孔)定位,使得储存容器的外表面位于绝热单元内,并且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孔和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孔彼此对准;定位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其具有与蒸发部分和干燥剂部分相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使得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连接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孔,而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连接到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孔;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将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密封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孔;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将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密封到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孔;以及基本上抽空储存容器、干燥剂部分和连接的蒸气导管部分内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
55.根据段落54所述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其中定位所述储存容器包括将所述储存容器完全定位在所述干燥剂部分内。
56.根据段落54所述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其中定位所述储存容器包括定位所述储存容器使得所述储存容器的储存区域位于中央,所述储存容器围绕所述储存区域,所述绝热单元围绕所述储存容器,并且所述干燥剂区域围绕所述储存容器的外部。
57.根据段落54所述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其中定位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包括定位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以横穿所述储存容器和所述干燥剂部分的外部顶表面。
58.根据段落54所述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其中基本上抽空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包括将内部空间抽空到低于10-3托的气压。
59.根据段落54所述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其还包括:在将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密封到所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孔之前,将蒸发液体添加到集成式蒸发制冷器。
60.根据段落54所述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其还包括:在将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密封到所述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孔之前,将干燥剂添加到所述外部干燥剂区域。
6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包括:绝热储存隔室,其包括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的内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形成储存容器的外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其中外部位于内部附近并且在外部和内部之间存在间隙,在形成所述内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和形成所述外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之间的密封件,密封件在这些壁之间形成不透气间隙;以及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以匹配绝热储存隔室的盖,其包括形成盖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所述侧面和底部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以在与进入孔相邻的位置处与储存容器的内部不可逆地匹配,形成盖的顶部的至少一个壁,该盖的顶部固定到盖的侧面,定位在盖内靠近盖的底部的位置处的蒸发隔室,所述蒸发隔室包括内部蒸发区域,所述蒸发隔室在远离所述盖的底部的位置处包括孔,在所述盖内靠近所述盖的顶部的位置处的干燥剂隔室,所述干燥剂隔室包括内部干燥剂区域,所述干燥剂隔室包括在远离盖的顶部的位置处的孔,以及蒸气导管,其在第一端固定到蒸发隔室中的孔并且在第二端固定到干燥剂隔室中的孔,所述蒸气导管包括蒸气控制单元,所述蒸气导管、所述蒸发区域和所述干燥剂区域以及所述蒸气导管的组合形成盖内的气体密封和液体密封的区域。
62.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隔室包括定位在所述储存容器的顶部处的单个进入孔。
63.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隔室包括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进入孔,以允许人手进入储存容器的内部。
64.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隔室包括具有形成所述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圆柱形结构。
65.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隔室包括具有圆形边缘和形成所述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结构。
66.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隔室包括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结构以携带用于外展活动期间的药物。
67.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容器的壁之间的不透气间隙包括基本上被抽空的空间。
68.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容器的壁之间的不透气间隙包括气压低于10-1托的空间。
69.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容器的壁之间的不透气间隙包括气压低于10-3托的空间。
70.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容器的壁之间的不透气间隙包括气压低于10-5托的空间。
71.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内的所述蒸发隔室包括:蒸发液体;用于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以及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72.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内的所述干燥剂隔室包括干燥剂材料。
73.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内的所述蒸气导管包括: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74.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内的所述蒸气导管包括:温度传感器;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以连续的方式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75.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内的所述蒸气导管包括: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二通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开通和完全关断。
76.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还包括显示单元。
77.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包括: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储存容器壁或所述储存容器底部附近的加热元件;和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控制器,附接到所述蒸气导管和所述加热元件的蒸气控制单元。
78.根据段落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包括内部再充填系统,该内部再充填系统包括: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附接到所述盖内的所述干燥剂隔室的加热元件;以及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7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包括:至少一个储存容器壁,其被配置为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至少一个绝热壁,所述绝热壁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定位,并且固定到所述外表面以在储存区域外部形成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至少一个干燥剂区域壁,所述干燥剂区域壁定位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绝热壁的外表面相邻并密封至所述至少一个绝热壁的外表面以形成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的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用于便携式容器的盖,其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至少一个储存容器壁的内表面可逆地配合,所述盖包括内部蒸气密封的蒸发隔室,所述盖包括可弯曲部分,所述可弯曲部分被定位并构造成允许可逆地进入所述储存容器;具有定位在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定位在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二端的蒸气导管,所述蒸气导管包括与所述盖的可弯曲部分对准的可弯曲部分;以及附接到蒸气导管的蒸气控制单元。
80.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储存容器包括定位在所述储存容器的顶部处的单个进入孔。
81.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储存容器包括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进入孔,以允许人手进入储存容器的内部。
82.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储存容器包括具有形成所述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圆柱形结构。
83.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储存容器包括具有圆形边缘和形成所述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结构。
84.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储存容器包括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结构以携带用于外展活动期间的药物。
85.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基本上被抽空的空间。
86.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气压低于10-3托的空间。
87.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气压低于10-5托的空间。
88.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包括干燥剂材料。
89.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包围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
90.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当所述盖处于关闭位置时,在所述盖内的所述内部蒸气密封的蒸发隔室被定位在所述容器的储存区域附近。
91.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在所述盖内的所述内部蒸气密封的蒸发隔室包括:蒸发液体;用于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以及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92.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导管包括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93.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包括: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94.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包括: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以连续的方式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95.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还包括: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二通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开通和完全关断。
96.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还包括显示单元。
97.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包括: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储存容器壁或所述储存容器底部附近的加热元件;和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98.根据段落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包括内部再充填系统,该内部再充填系统包括: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定位在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或其附近的加热元件;以及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9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包括: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以固定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框架;至少一个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位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附近;至少一个风扇,其被固定到所述框架,所述风扇被定向成将空气引导到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内表面;以及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两者。
100.根据段落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外部的至少一个绝热壁;在再充填单元的顶端处的至少一个孔,所述至少一个孔定位成允许空气流动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底部区域;以及在再充填单元的底端处的至少一个孔,所述至少一个孔定位成允许空气流动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顶部区域。
101.根据段落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定位在所述框架的表面和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密封垫圈。
102.根据段落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包括:辐射加热元件;定位在所述加热元件和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壁之间的空腔;以及在所述空腔内的风扇,风扇定位成将空气移动到所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壁上。
103.根据段落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包括:感应加热元件,所述感应加热元件邻近在所述再充填单元在使用时所述便携式容器的表面被预测所处的位置放置。
104.根据段落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风扇包括定位成增加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储存区域内的空气流的风扇。
105.根据段落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电路,所述电路构造成使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按照预设时间表开通和关断。
106.根据段落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还包括位于框架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控制器。
107.根据段落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收的信号来开通和关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电路。
108.根据段落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还包括显示单元。
109.根据段落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还包括用户界面。
在本申请中描述的一些实现方案中,逻辑的和相似的实现方案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或其他控制结构。例如,电子电路可以具有构造且配置成实现如本申请中描述的各种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流路径。在一些实现方案中,一个或多个介质可以被配置成当这样的介质保持或传送如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可操作以执行的设备可检测指令时,承担设备可检测的实现方案。在一些变形中,例如,实现方案可以包括更新或修改现有的软件或固件、或门阵列或可编程硬件,例如通过执行对与本申请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相关的一个或多个指令的接收或发送。可供替换地或另外地,在一些变形中,一种实现方案可以包括专用硬件、软件、固件组件、和/或执行或调用专用目的组件的通用组件。
本申请中描述的主题可以以模拟或数字方式或它们的一些组合来实现。广而言之,可以利用各种硬件、软件、固件、和/或可以被视为由各种类型的“电路”组成的其任何组合单独地和/或组合地来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一些方面。因此,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至少一个离散电路的电路、具有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的电路、具有至少一个专用集成应用的电路、形成由计算机程序配置的通用计算设备的电路(例如,由计算机程序配置的通用计算机,其至少部分地执行本申请中描述的过程和/或设备;或由至少部分执行本申请中描述的过程和/或设备的计算机程序配置的微处理器)、形成存储设备的电路(例如,存储形式(例如,随机存取、闪速、只读等))、和/或形成通信设备的电路(例如,调制解调器、通信切换、光电设备等)。
可供替换地或另外地,实现方案可以包括执行专用指令序列或调用用于启用、触发、协调、请求、或使得本申请中描述的几乎任何功能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发生的电路。在一些变形中,本申请中的操作性的或其他逻辑的描述可以被表示为源代码或编译或调用为可执行指令序列。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诸如C++之类的源代码或其他代码序列整个地或部分地提供实现方案。在其他实现方案中,可以将使用市场上可买到的和/或本领域的技术的源代码和其他代码实现编译/实现/翻译/转换成高级描述符语言(例如,首先用C或C++程序语言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然后将编程语言实现转换成逻辑可合成的语言实现、硬件描述语言实现、硬件设计仿真实现、和/或其他这样类似的表达模式)。例如,逻辑表示中的一些或全部(例如,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可以被表现为Verilog型硬件描述(例如,通过硬件描述语言(HDL)和/或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或然后可以用于创建具有硬件的物理实现的其他电路模型(例如,专用集成电路)。
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机电系统单独地和/或组合地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各个方面,上述机电系统具有诸如硬件、软件、固件、和/或几乎其任何组合的各种电气组件,限于在35U.S.C.101下可取得专利的主题;以及诸如刚体、弹簧或扭转体、液压、电磁驱动设备和/或几乎其任何组合之类的可以给予机械力或动作的各种组件。因此,如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机电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可操作成与传感器(例如,执行器、马达、压电晶体、微机电系统(MEMS)等)耦合的电路、具有至少一个分立电路的电路、具有至少一个集成电路的电路、具有至少一个专用集成电路的电路、形成由计算机程序配置的通用计算设备的电路(例如,由计算机程序配置的通用计算机,其至少部分执行本申请中描述的过程和/或设备;或由计算机程序配置的微处理器,其至少部分地执行本申请中描述的过程和/或设备)、形成存储器设备的电路(例如,形成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闪速、只读等))、形成通信设备的电路(例如,调制解调器、通信交换器、光电设备等)、和/或到其的任何非电模拟,例如光学或其他模拟(例如,基于石墨烯的电路)。机电系统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消费电子系统、医疗系统、以及诸如机动化的传输系统、工厂自动化系统、安全系统、和/或通信/计算系统之类的其他系统。
本申请中描述的至少一部分设备和/或过程可以集成到数据处理系统中。数据处理系统通常包括系统单元壳体、视频显示设备、诸如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之类的存储器、诸如微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诸如操作系统、驱动器、图形用户接口之类的计算实体、以及应用程序中的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交互设备(例如,触摸板、触摸屏、天线等)、和/或包含反馈回路和控制马达(例如,用于检测位置和/或速率的反馈;用于移动和/或调整组件和/或数量的控制马达)的控制系统。可以利用诸如在数据计算/通信和/或网络计算/通信系统中典型发现的之类的适当的在市场上可买到的组件来实现数据处理系统。
本领域的状态已经发展到在系统的方面的硬件、软件、和/或固件实现之间几乎不存在区别的点了;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的使用通常(但不总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在硬件和软件之间的选择可能变得很重要)是表示成本对效率折衷的设计选择。存在各种各样的工具,利用其本申请中描述的过程和/或系统和/或其它技术可以被实现(例如,硬件、软件、和/或固件),且优选的工具将随着情况变化,其中过程和/或系统和/或其他的技术被部署。例如,如果实现器确定了速度和准确度最重要,则实现器可以主要地选择硬件和/或固件工具;可供选择地,如果灵活性最重要,则实现其可以主要选择软件实现;或者,又可供选择地,实现器可以选择在一个或多个机器中的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物质的组成、产品,限于在35USC 101下可授予专利的主体。从而,存在若干可能的工具,利用其可以实现本申请中描述的过程和/或设备和/或其它技术,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在本质上优于另一个,因为要利用任何一个交通工具是根据情况的选择,在该情况下将部署工具且实现器的具体的关注点(例如,速度、灵活性、或可预测性)中的任何一个可以变化。
本申请中描述的主题有时示出了在不同的其他组件中包含的或与不同的其他组件连接的不同组件。应该理解的是,这样描述的架构仅是示例性的,且实际上,可以实现能达成相同功能的许多其他的架构。在概念意义上,用于实现相同功能的组件的任何布置有效地“关联”,使得实现期望的功能。在此,组合成实现特定功能的本申请中的任何两个组件可以被看作为彼此“关联”,使得实现期望的功能,而不管架构或中间的组件。同样地,这样关联的任何两个组件还可以被视为彼此“可操作地连接”或彼此“可操作地耦合”以实现期望的功能,且能够这样关联的任何两个组件还可以被视为彼此“可操作地可耦合”以实现期望的功能。可操作地可耦合的特定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上可配对的和/或物理上交互的组件,和/或无线可交互的、和/或无线交互组件、和/或逻辑上交互、和/或逻辑上可交互的组件。在一些示例中,在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被称为“配置成”、“由…配置”、“可配置成”、“可操作/操作成”、“适配/可适配”、“能够”、“可符合/符合”等。这样的短语(例如,“配置成”)一般包含活动状态的组件和/或不活动状态组件和/或待机状态组件,除非情况需要其他的。
为了概念性清晰和预期的各种配置修改,本申请中描述的组件(例如,操作)、设备、对象以及伴随它们的讨论被用作为示例。因此,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所给出的特定示例和所伴随的讨论意在表示其更一般的类别。通常,使用任何特定的示例意在表示其类别,且不包含特定组件(例如,操作)、设备、和对象不应当被认为是限制性的。
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中描述的本主题的特定方面,但是可以在不偏离本申请中描述的主题的情况下做出变化和修改,且其更宽的方面以及从而所附的权利要求要在其范围内包含所有这样的变化和修改,如在本申请中描述的主题的真正的精神和范围之内。一般而言,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且尤其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例如,所附权利要求的主体)一般意在作为“开放”术语(例如,术语“包含”应该被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具有”应该被解释为“具有至少”,术语“包括”应该被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等)。如果意图是所引入的权项叙述的具体数量,则这样的意图将在权利要求中明确叙述,且在没有这样的叙述的情况下不存在这样的意图。例如,作为对理解的辅助,随后所附的权利要求可以包含使用介绍性短语“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以引入权利要求叙述。但是,使用这样的短语不应该被解释为隐含:通过非定冠词“一”或“一个”引入的权利要求叙述将包含这样引入的权利要求叙述的任何特定权利要求限制为仅包含一个这样叙述的权利要求,即使当相同的权利要求包括介绍性短语“一个或多个”或“至少一个”以及诸如“一”或“一个”之类的非定冠词(例如,“一”和/或“一个”应该典型地被解释为指“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对于用于引入权利要求叙述的定冠词也是这样。此外,即使明确叙述了特定数目的引入权项,这样的叙述也应该典型地被解释为指至少所叙述的数目(例如,在没有其他修饰语的情况下仅仅“两个叙述”这样的叙述典型地指至少两个叙述、或两个或更多的叙述)。此外,在这些实例中,在使用与“A、B、和C等中的至少一个”相似的惯例的情况下,一般而言这样的结构意在“具有A、B和C中的至少一个的系统”将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单独的A、单独的B、单独的C、A和B一起、A和C一起、B和C一起、和/或A、B和C一起等的系统。在这样的实例中,在使用与“A、B、或C中至少一个等”类似的惯例的情况下,一般而言,这样的结构意在作为将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单独的A、单独的B、单独的C、A和B一起、A和C一起、B和C一起、和/或A、B和C一起等的系统的“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典型地,呈现两个或更多替代性术语的转折性词语和/或短语,无论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或附图中,应该被理解为预期包含术语中的一个、术语中的任一个、或两个术语的可能性,除了上下文指示其他的以外。例如,短语“A或B”将典型地被理解为包含“A”或“B”或“A和B”的可能性。
关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在其中叙述的操作可能一般以任何顺序执行。此外,虽然各种操作流程按顺序呈现,但是其应该被理解为各种操作可以以与所示出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或可以同时执行。这样的可供选择的顺序的示例可以包括重叠、交插、中断、重新排序、递增、预备、补充、同时、颠倒、或其他变形的顺序,除非上下文指示其他的以外。此外,类似术语“响应于”、“关联于”、或其他的过去时态的形容词一般并不意在排除这样的变形,除非上下文指示其他的以外。
本说明书中提及和/或在任何ADS中罗列的所有上述美国专利、美国专利申请公布、美国专利申请、外国专利、外国专利申请和非专利出版物在与本发明不矛盾的程度上通过引入并入本发明。
本申请中描述的主题的方面在下面编号的条款中陈述:
1.一种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包括:
被密封到储存容器底部的储存容器壁,所述储存容器壁和储存容器底部定位成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
被密封到蒸发区域底部的蒸发区域壁,所述蒸发区域壁定位成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部,并且所述蒸发区域底部定位成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底部的外部,所述蒸发区域壁的顶部边缘在所述储存容器壁的顶部边缘下的位置密封到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部,以在所述蒸发区域壁和所述蒸发区域底部与所述储存容器壁和所述储存容器底部之间形成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
邻近所述蒸发区域壁和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定位的绝热壁,所述绝热壁的顶部在所述蒸发区域壁上方的位置处密封到所述储存容器壁的所述外表面以在所述储存容器和所述蒸发区域外部形成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
干燥剂区域壁,其定位成与所述绝热壁的外表面相邻并密封到所述绝热壁的所述外表面以形成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所述干燥剂区域壁定位成形成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表面;
蒸气导管,其第一端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并且第二端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以及
附接到所述蒸气导管的蒸气控制单元。
2.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储存容器壁用不透气密封件密封到所述储存容器底部。
3.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包括:
位于储存容器顶部的单个进入孔。
4.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包括:
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进入孔,以使得人手能进入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
5.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是圆柱形的,具有形成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
6.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包括具有形成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圆形边缘。
7.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处于径向构造的内部结构。
8.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壁用不透气密封件密封到所述蒸发区域底部。
9.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壁用不透气密封件密封到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部。
10.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壁和蒸发区域底部具有一定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在所述蒸发区域壁和蒸发区域底部的表面与所述储存容器壁和储存容器底部的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11.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包括:
蒸发液体;
用于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以及
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12.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壁形成为圆柱形结构。
13.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壁形成为具有圆形边缘的结构。
14.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壁被密封到绝热底部,所述绝热底部被定位在蒸发区域底部的外部附近。
15.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壁的底部在邻近所述蒸发区域底部的位置处密封到所述蒸发区域壁的外表面。
16.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绝热区域包括:
基本上抽空的空间。
17.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
气压低于10-1托的空间。
18.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
气压低于10-3托的空间。
19.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
气压低于10-5托的空间。
20.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干燥剂区域壁环绕所述绝热壁的外表面。
21.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干燥剂区域壁被密封到干燥剂区域底部,并且所述干燥剂区域底部被定位成与绝热底部的外部相邻以邻近所述绝热壁和绝热底部形成干燥剂区域。
22.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包括干燥剂材料。
23.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导管包括:
中空结构。
24.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导管包括:
管状结构。
25.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包括:
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及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26.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包括:
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
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以连续的方式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27.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干燥剂区域、所述蒸发区域和所述蒸气导管与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密封在一起。
28.根据条款27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包括小于邻近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的所述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29.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包括:
盖,其具有用以与所述便携式容器的与所述进入孔邻近的边缘可逆地配合的尺寸和形状。
30.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还包括:
切断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完全抑制气体流动通过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开通和完全关断。
31.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还包括:
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
位于所述储存容器壁或所述储存容器底部附近的加热元件;和
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32.根据条款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包括内部再充填系统,其包括:
固定到所述便携式容器上的温度传感器;
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或附近的加热元件;和
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33.用于组装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包括:
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所述储存容器包括
内部储存容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处设置有进入孔,
外部储存容器,所述外部储存容器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处设置有进入孔,所述外部储存容器在与所述进入孔相邻的位置处密封到所述内部储存容器以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和所述外部储存容器之间形成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以及
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所述蒸发部分包括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位于所述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带有通向所述储存容器外部的孔;
干燥剂部分,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
具有内表面的绝热单元,所述内表面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储存容器的外表面配合,并且所述内表面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延伸超过所述储存容器的所述进入孔,
围绕所述绝热单元的干燥剂区域壁,所述干燥剂区域壁利用不透蒸气的密封件与所述绝热单元的外部密封,以形成在所述绝热单元外部的干燥剂区域,和
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位于所述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一端以及位于所述干燥剂区域的上部区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带有通向干燥剂区域外部的孔;以及
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其包括:
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蒸发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的第一端,
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干燥剂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的第二端,以及
位于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的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连接器部分,所述连接器部分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将所述第一端定位成与所述蒸发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并将所述第二端定位成与所述干燥剂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
其中所述蒸气导管包括附接的蒸气控制单元,并且其中所述蒸发部分、所述干燥剂部分和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各自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一起装配成包括受控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集成的便携式容器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
34.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
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和所述外部储存容器之间的不透气密封件。
35.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
在所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第二端和储存容器之间的不透气密封件。
36.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
在所述储存容器的顶部的单个进入孔。
37.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
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进入孔,以允许人手进入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
38.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是圆柱形的,具有形成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
39.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
圆柱形结构。
40.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
具有圆形边缘的结构。
41.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包括处于径向构造的内部结构。
42.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包括:
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和外部储存容器之间的蒸气密封的间隙。
43.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包括:
蒸发液体;
用于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以及
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44.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绝热单元,该绝热单元包括:
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该绝热区域包括基本上被抽空的空间。
45.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绝热单元,该绝热单元包括:
气压低于10-1托的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
46.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绝热单元,该绝热单元包括:
气压低于10-3托的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
47.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绝热单元,该绝热单元包括:
气压低于10-5托的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
48.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干燥剂材料。
49.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包括:
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50.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中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包括:
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二通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开通和完全关断。
51.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还包括:
盖,其具有用以与所述便携式容器的与所述进入孔邻近的边缘可逆地配合的尺寸和形状。
52.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还包括:
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
位于所述储存容器壁或所述储存容器底部附近的加热元件;和
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53.根据条款33所述的成组的用于组装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还包括内部再充填系统,该内部再充填系统包括:
固定到所述干燥剂部分的温度传感器;
固定在所述干燥剂部分上的加热元件;以及
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54.一种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其包括:
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储存容器和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以及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定位,所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在包括内部绝热单元和外部干燥剂区域的干燥剂部分内在所述储存容器的外部具有孔,所述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具有在所述干燥剂部分外部的孔,从而使得所述储存容器的外表面位于绝热单元内,并且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蒸发部分的孔和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干燥剂部分的孔彼此对准;
定位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其具有与所述蒸发部分和所述干燥剂部分相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使得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蒸发部分的孔,而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干燥剂部分的孔;
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将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密封到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蒸发部分的孔;
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将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密封到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干燥剂部分的孔;以及
基本上抽空所述储存容器、所述干燥剂部分和连接的所述蒸气导管部分内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
55.根据条款54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定位所述储存容器包括:
将所述储存容器完全定位在所述干燥剂部分内。
56.根据条款54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定位所述储存容器包括:
定位所述储存容器使得所述储存容器的储存区域位于中央,所述储存容器围绕所述储存区域,所述绝热单元围绕所述储存容器,并且所述干燥剂区域围绕所述储存容器的外部。
57.根据条款54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定位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包括:
定位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以横穿所述储存容器和所述干燥剂部分的外部顶表面。
58.根据条款54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基本上抽空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包括:
将内部空间抽空到低于10-3托的气压。
59.根据条款54所述的组装方法,其还包括:
在将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密封到所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的孔之前,将蒸发液体添加到集成式蒸发制冷器。
60.根据条款54所述的组装方法,其还包括:
在将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密封到所述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的孔之前,将干燥剂添加到所述外部干燥剂区域。
61.一种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包括:
绝热储存隔室,其包括:
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的内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
形成所述储存容器的外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其中所述外部位于所述内部附近并且在所述外部和所述内部之间存在间隙,
在形成所述内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和形成所述外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在所述壁之间形成不透气间隙;以及
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匹配所述绝热储存隔室的盖,其包括:
形成所述盖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所述侧面和底部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在与所述进入孔相邻的位置处与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不可逆地匹配,
形成所述盖的顶部的至少一个壁,所述盖的顶部固定到所述盖的所述侧面,
定位在所述盖内靠近所述盖的底部的位置处的蒸发隔室,所述蒸发隔室包括内部蒸发区域,所述蒸发隔室在远离所述盖的底部的位置处包括孔,
在所述盖内靠近所述盖的顶部的位置处的干燥剂隔室,所述干燥剂隔室包括内部干燥剂区域,所述干燥剂隔室包括在远离所述盖的顶部的位置处的孔,以及
蒸气导管,其在第一端固定到所述蒸发隔室中的所述孔并且在第二端固定到所述干燥剂隔室中的孔,所述蒸气导管包括蒸气控制单元,所述蒸气导管、所述蒸发区域和所述干燥剂区域以及所述蒸气导管的组合形成所述盖内的气体密封和液体密封的区域。
62.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隔室包括:
定位在所述储存容器的顶部处的单个进入孔。
63.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隔室包括:
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进入孔,以允许人手进入储存容器的内部。
64.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隔室包括:
具有形成所述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圆柱形结构。
65.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隔室包括:
具有圆形边缘和形成所述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结构。
66.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隔室包括:
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结构以携带用于外展活动期间的药物。
67.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容器的壁之间的不透气间隙包括:
基本上被抽空的空间。
68.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容器的壁之间的不透气间隙包括:
气压低于10-1托的空间。
69.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容器的壁之间的不透气间隙包括:
气压低于10-3托的空间。
70.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绝热储存容器的壁之间的不透气间隙包括:
气压低于10-5托的空间。
71.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内的所述蒸发隔室包括:
蒸发液体;
用于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以及
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72.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内的所述干燥剂隔室包括:
干燥剂材料。
73.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内的所述蒸气导管包括:
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74.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内的所述蒸气导管包括:
温度传感器;
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以连续的方式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75.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还包括:
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二通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开通和完全关断。
76.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还包括显示单元。
77.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包括:
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
位于所述储存容器壁或所述储存容器底部附近的加热元件;和
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控制器,附接到所述蒸气导管和所述加热元件的蒸气控制单元。
78.根据条款6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包括内部再充填系统,该内部再充填系统包括:
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
附接到所述盖内的所述干燥剂隔室的加热元件;以及
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79.一种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包括:
至少一个储存容器壁,其被配置为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
至少一个绝热壁,所述绝热壁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定位,并且固定到所述外表面以在储存区域外部形成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
至少一个干燥剂区域壁,其定位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绝热壁的外表面相邻并密封至所述至少一个绝热壁的所述外表面以形成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的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
用于便携式容器的盖,其具有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至少一个储存容器壁的内表面可逆地配合,所述盖包括内部蒸气密封的蒸发隔室,所述盖包括可弯曲部分,所述可弯曲部分被定位并构造成允许可逆地进入所述储存容器;
具有定位在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定位在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二端的蒸气导管,所述蒸气导管包括与所述盖的可弯曲部分对准的可弯曲部分;以及
附接到所述蒸气导管的蒸气控制单元。
80.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储存容器包括:
定位在所述储存容器的顶部处的单个进入孔。
81.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储存容器包括:
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进入孔,以允许人手进入储存容器的内部。
82.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储存容器包括:
具有形成所述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圆柱形结构。
83.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储存容器包括:
具有圆形边缘和形成所述进入孔的敞开顶部区域的结构。
84.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储存容器包括:
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结构以携带用于外展活动期间的药物。
85.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
基本上被抽空的空间。
86.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
气压低于10-3托的空间。
87.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包括:
气压低于10-5托的空间。
88.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包括:
干燥剂材料。
89.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包围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
90.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当所述盖处于关闭位置时,在所述盖内的所述内部蒸气密封的蒸发隔室被定位在所述容器的储存区域附近。
91.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在所述盖内的所述内部蒸气密封的蒸发隔室包括:
蒸发液体;
用于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以及
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92.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导管包括:
小于环境气压的气压。
93.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包括:
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94.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包括:
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
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以连续的方式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95.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还包括:
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二通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开通和完全关断。
96.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盖还包括:
显示单元。
97.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包括:
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
位于所述储存容器壁或所述储存容器底部附近的加热元件;和
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98.根据条款79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包括内部再充填系统,该内部再充填系统包括:
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
定位在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或其附近的加热元件;以及
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99.一种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包括:
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固定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框架;
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其邻近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定位;
至少一个风扇,其被固定到所述框架,所述风扇被定向成将空气引导到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内表面;以及
能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两者。
100.根据条款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
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外部的至少一个绝热壁;
在再充填单元的顶端处的至少一个孔,所述至少一个孔定位成允许空气流动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底部区域;以及
在再充填单元的底端处的至少一个孔,所述至少一个孔定位成允许空气流动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顶部区域。
101.根据条款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
定位在所述框架的表面和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密封垫圈。
102.根据条款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包括:
辐射加热元件;
定位在所述加热元件和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壁之间的空腔;以及
在所述空腔内的风扇,风扇定位成将空气移动到所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壁上。
103.根据条款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包括:
感应加热元件,所述感应加热元件邻近在所述再充填单位在使用时所述便携式容器的表面被预测所处的位置放置。
104.根据条款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风扇包括:
定位成增加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储存区域内的空气流的风扇。
105.根据条款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
电路,所述电路构造成使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按照预设时间表开通和关断。
106.根据条款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还包括:
位于框架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控制器。
107.根据条款106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
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收的信号来开通和关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电路。
108.根据条款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还包括:
显示单元。
109.根据条款99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还包括:
用户界面。
虽然本申请中已经公开了各个方面和实施方式,但是其他的方面和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本申请中公开的各个方面和实施方式是为了说明的目的的,其不意在进行限制,其中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随后的权利要求书来指示。

Claims (28)

1.一种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包括:
被密封到储存容器底部的储存容器壁,所述储存容器壁和储存容器底部定位成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
被密封到蒸发区域底部的蒸发区域壁,所述蒸发区域壁定位成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部,并且所述蒸发区域底部定位成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底部的外部,所述蒸发区域壁的顶部边缘在所述储存容器壁的顶部边缘下的位置密封到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部,以在所述蒸发区域壁和所述蒸发区域底部与所述储存容器壁和所述储存容器底部之间形成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
邻近所述蒸发区域壁和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定位的绝热壁,所述绝热壁的顶部在所述蒸发区域壁上方的位置处密封到所述储存容器壁的所述外表面以在所述储存容器和所述蒸发区域外部形成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
干燥剂区域壁,其定位成与所述绝热壁的外表面相邻并密封到所述绝热壁的所述外表面以形成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所述干燥剂区域壁定位成形成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表面;
蒸气导管,其第一端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并且第二端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以及
附接到所述蒸气导管的蒸气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壁和所述蒸发区域底部具有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在所述蒸发区域壁和所述蒸发区域底部的表面与所述储存容器壁和所述储存容器底部的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包括:
蒸发液体;
用于所述蒸发液体的芯吸结构;以及
小于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发区域壁形成为圆柱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干燥剂区域壁环绕所述绝热壁的所述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干燥剂区域壁被密封到干燥剂区域底部,并且所述干燥剂区域底部被定位成与绝热底部的外部相邻以邻近所述绝热壁和绝热底部形成干燥剂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包括:干燥剂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导管包括:中空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包括:
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抑制气体流动通过所述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中所述干燥剂区域、所述蒸发区域和所述蒸气导管与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密封在一起,所述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包括小于邻近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的所述环境气体压强的气体压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还包括:
切断阀,其具有用以可逆地完全抑制气体流动通过蒸气导管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和
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阀的开关,所述开关定位成响应于所述开关上的外部动作而使所述阀完全开通和完全关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还包括:
附接到所述储存容器的温度传感器;
位于所述储存容器壁或所述储存容器底部附近的加热元件;和
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蒸气控制单元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进一步内部再充填系统,所述内部再充填系统包括:
固定到所述便携式容器上的温度传感器;
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或附近的加热元件;和
连接到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元件的控制器。
14.用于组装的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其包括:
具有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器的储存容器,所述储存容器包括
内部储存容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处设置有进入孔,
外部储存容器,所述外部储存容器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处设置有进入孔,所述外部储存容器在与所述进入孔相邻的位置处密封到所述内部储存容器以在所述内部储存容器和所述外部储存容器之间形成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以及
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所述蒸发部分包括位于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位于所述储存容器的上部区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带有通向所述储存容器外部的孔;
干燥剂部分,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
具有内表面的绝热单元,所述内表面具有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储存容器的外表面配合,并且所述内表面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延伸超过所述储存容器的所述进入孔,
围绕所述绝热单元的干燥剂区域壁,所述干燥剂区域壁利用不透蒸气的密封件与所述绝热单元的外部密封,以形成所述绝热单元外部的干燥剂区域,和
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所述干燥剂部分包括位于所述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一端以及位于所述干燥剂区域的上部区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带有通向干燥剂区域外部的孔;以及
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其包括:
具有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蒸发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的第一端,
具有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干燥剂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的第二端,以及
位于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的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连接器部分,所述连接器部分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将所述第一端定位成与所述蒸发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并将所述第二端定位成与所述干燥剂部分的第二端配合并密封;
其中所述蒸气导管包括附接的蒸气控制单元,并且其中所述蒸发部分、所述干燥剂部分和所述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各自具有尺寸和形状,以一起装配成包括受控的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集成的便携式容器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
15.一种成组的便携式容器部分的组装方法,其包括:
将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储存容器和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以及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定位,所述蒸气导管的蒸发部分在包括内部绝热单元和外部干燥剂区域的干燥剂部分内在所述储存容器的外部具有孔,所述蒸气导管的干燥剂部分具有在所述干燥剂部分外部的孔,从而使得所述储存容器的外表面位于绝热单元内,并且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蒸发部分的孔和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干燥剂部分的孔彼此对准;
定位中央蒸气导管部分,其具有与所述蒸发部分和所述干燥剂部分相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使得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蒸发部分的孔,而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干燥剂部分的孔;
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将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一端密封到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蒸发部分的孔;
利用不透气密封件将所述中央蒸气导管的第二端密封到所述蒸气导管的所述干燥剂部分的孔;以及
基本上抽空所述储存容器、所述干燥剂部分和连接的所述蒸气导管部分内的连续蒸气密封的内部区域。
16.一种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包括:
绝热储存隔室,其包括:
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的内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
形成所述储存容器的外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其中所述外部位于所述内部附近并且在所述外部和所述内部之间存在间隙,
在形成所述内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和形成所述外部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在所述壁之间形成不透气间隙;以及
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匹配所述绝热储存隔室的盖,其包括:
形成所述盖的侧面和底部的至少一个壁,所述侧面和底部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在与所述进入孔相邻的位置处与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不可逆地匹配,
形成所述盖的顶部的至少一个壁,所述盖的顶部固定到所述盖的所述侧面,
定位在所述盖内靠近所述盖的底部的位置处的蒸发隔室,所述蒸发隔室包括内部蒸发区域,所述蒸发隔室在远离所述盖的底部的位置处包括孔,
在所述盖内靠近所述盖的顶部的位置处的干燥剂隔室,所述干燥剂隔室包括内部干燥剂区域,所述干燥剂隔室包括在远离所述盖的顶部的位置处的孔,以及
蒸气导管,其在第一端固定到所述蒸发隔室中的所述孔并且在第二端固定到所述干燥剂隔室中的孔,所述蒸气导管包括蒸气控制单元,所述蒸气导管、所述蒸发区域和所述干燥剂区域以及所述蒸气导管的组合形成所述盖内的气体密封和液体密封的区域。
17.一种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其包括:
至少一个储存容器壁,其被配置为形成具有进入孔的储存容器;
至少一个绝热壁,所述绝热壁邻近所述储存容器壁的外表面定位,并且固定到所述外表面以在储存区域外部形成蒸气密封的绝热区域;
至少一个干燥剂区域壁,其定位成与所述至少一个绝热壁的外表面相邻并密封至所述至少一个绝热壁的所述外表面以形成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的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
用于便携式容器的盖,其具有尺寸和形状以与所述至少一个储存容器壁的内表面可逆地配合,所述盖包括内部蒸气密封的蒸发隔室,所述盖包括可弯曲部分,所述可弯曲部分被定位并构造成允许可逆地进入所述储存容器;
具有定位在所述蒸气密封的蒸发区域内的第一端和定位在所述蒸气密封的干燥剂区域内的第二端的蒸气导管,所述蒸气导管包括与所述盖的可弯曲部分对准的可弯曲部分;以及
附接到所述蒸气导管的蒸气控制单元。
18.一种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包括:
具有尺寸和形状以固定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框架;
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其邻近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外部定位;
至少一个风扇,其被固定到所述框架,所述风扇被定向成将空气引导到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所述便携式容器的内表面;以及
能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控制信号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两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
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外部的至少一个绝热壁;
在所述再充填单元的顶端处的至少一个孔,所述至少一个孔定位成允许空气流动到所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底部区域;以及
在所述再充填单元的底端处的至少一个孔,所述至少一个孔定位成允许空气流动到所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顶部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
定位在所述框架的表面和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密封垫圈。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包括:
辐射加热元件;
定位在所述加热元件和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壁之间的空腔;以及
在所述空腔内的风扇,所述风扇定位成将空气移动到所述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壁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包括:
感应加热元件,所述感应加热元件邻近在所述再充填单位在使用时所述便携式容器的表面被预测所处的位置放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风扇包括:
定位成增加固定的便携式容器的储存区域内的空气流的风扇。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
电路,所述电路构造成使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按照预设时间表开通和关断。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还包括:
位于所述框架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能操作地附接到所述控制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
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收的信号来开通和关断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和所述至少一个风扇的电路。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还包括:
显示单元。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包括集成式受控蒸发制冷系统的便携式容器的再充填装置,其还包括:
用户界面。
CN201680058168.5A 2015-10-16 2016-10-13 温控便携式制冷单元 Pending CN1081391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85,043 US11105556B2 (en) 2013-03-29 2015-10-16 Temperature-controlled portable cooling units
US14/885,043 2015-10-16
PCT/US2016/056785 WO2017066412A2 (en) 2015-10-16 2016-10-13 Temperature-controlled portable cooling uni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9165A true CN108139165A (zh) 2018-06-08

Family

ID=58518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8168.5A Pending CN108139165A (zh) 2015-10-16 2016-10-13 温控便携式制冷单元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3362757B1 (zh)
JP (1) JP6869975B2 (zh)
KR (1) KR102450661B1 (zh)
CN (1) CN108139165A (zh)
HK (1) HK1251646A1 (zh)
TW (2) TWI711567B (zh)
WO (1) WO2017066412A2 (zh)
ZA (1) ZA20180316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7337A (zh) * 2020-02-13 2020-06-1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强制风循环温度校准装置
CN113473959A (zh) * 2019-02-27 2021-10-01 斯玛特弗雷兹有限公司 用于生物材料的均匀且可再现的冷冻和解冻的便携式鼓风系统
CN114735359A (zh) * 2022-04-12 2022-07-12 南京艾科美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时释热型器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277080B2 (en) 2018-03-02 2023-11-01 Michael Mark Anthony Process and device for salting and dehumidifying for cooling beverages and other food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EP3952815A4 (en) 2019-05-31 2023-04-12 Gobi Technologies Inc. THERMAL REGULATION SYSTEM
KR102270072B1 (ko) 2021-05-03 2021-06-29 (주)다솔닷아이엔씨 실시간 모니터링이 가능한 백신 캐리어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309521B1 (ko) 2021-05-17 2021-11-04 (주)다솔닷아이엔씨 온라인 백신캐리어 이력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62330A (en) * 1928-05-31 1932-06-07 Philip P Chapin Automatically refrigerating receptacle
US1955723A (en) * 1932-07-01 1934-04-24 Alex Max Beverage refrigerating system
CN102869932A (zh) * 2010-02-08 2013-01-09 脱其泰有限责任公司 温度稳定的储存系统
US20150027157A1 (en) * 2013-03-29 2015-01-29 Tokitae Llc Temperature-controlled medicinal storage devices
CN106794114A (zh) * 2014-08-08 2017-05-31 脱其泰有限责任公司 温度控制的药物储存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7542C (de) * 1924-11-15 1928-07-26 Siemens Schuckertwerke G M B H Kuehlapparat
US7107783B2 (en) * 1997-09-19 2006-09-19 Advanced Porcus Technologies, Llc Self-cooling containers for liquids
DE19922848A1 (de) * 1999-05-19 2000-11-23 Zeolith Tec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Kühlen einer Flüssigkeit in einem Behälter
DE10016352A1 (de) * 2000-04-03 2001-10-04 Zeolith Tech Sorptionskühler
JP4357340B2 (ja) * 2004-04-08 2009-11-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吸着式冷蔵庫
CN100497123C (zh) * 2006-08-28 2009-06-10 兰州大学 一种恒温真空贮物器械
US20090049845A1 (en) * 2007-05-30 2009-02-26 Mcstravick David Medical travel pack with cooling system
US9140476B2 (en) * 2007-12-11 2015-09-22 Tokitae Llc Temperature-controlled storage systems
US9372016B2 (en) * 2013-05-31 2016-06-21 Tokitae Llc Temperature-stabilized storage systems with regulated cooling
EP2453189A1 (en) * 2010-11-11 2012-05-16 Damm S.a. Self-chilling container
US10533779B2 (en) * 2011-06-30 2020-0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dsorption heat exchanger devices
US9170053B2 (en) * 2013-03-29 2015-10-27 Tokitae Llc Temperature-controlled portable cooling units
GB201507026D0 (en) * 2015-04-24 2015-06-10 Linea Ab Q Medical sample transportation contain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62330A (en) * 1928-05-31 1932-06-07 Philip P Chapin Automatically refrigerating receptacle
US1955723A (en) * 1932-07-01 1934-04-24 Alex Max Beverage refrigerating system
CN102869932A (zh) * 2010-02-08 2013-01-09 脱其泰有限责任公司 温度稳定的储存系统
US20150027157A1 (en) * 2013-03-29 2015-01-29 Tokitae Llc Temperature-controlled medicinal storage devices
CN106794114A (zh) * 2014-08-08 2017-05-31 脱其泰有限责任公司 温度控制的药物储存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3959A (zh) * 2019-02-27 2021-10-01 斯玛特弗雷兹有限公司 用于生物材料的均匀且可再现的冷冻和解冻的便携式鼓风系统
CN111307337A (zh) * 2020-02-13 2020-06-1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强制风循环温度校准装置
CN111307337B (zh) * 2020-02-13 2021-04-13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强制风循环温度校准装置
CN114735359A (zh) * 2022-04-12 2022-07-12 南京艾科美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时释热型器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2703B (zh) 2021-07-01
HK1251646A1 (zh) 2019-02-01
TW202112626A (zh) 2021-04-01
KR20180058845A (ko) 2018-06-01
EP3362757B1 (en) 2024-01-03
WO2017066412A3 (en) 2018-02-22
WO2017066412A2 (en) 2017-04-20
EP3362757A2 (en) 2018-08-22
KR102450661B1 (ko) 2022-10-04
TWI711567B (zh) 2020-12-01
ZA201803161B (en) 2021-01-27
EP3362757A4 (en) 2019-06-19
JP6869975B2 (ja) 2021-05-12
TW201718367A (zh) 2017-06-01
JP2018531357A (ja)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9165A (zh) 温控便携式制冷单元
US11867464B2 (en) Temperature-controlled portable cooling units
JP2018531357A6 (ja) 温度制御された携帯型冷却ユニット
KR102254060B1 (ko) 냉장 장치 내에서의 사용을 위한 온도 제어형 컨테이너 시스템
US9657982B2 (en) Temperature-controlled medicinal storage devices
CN105143062B (zh) 温度受控制的便携冷却单元
US10941971B2 (en) Temperature-controlled portable cooling units
CN107062682B (zh) 温控存储系统
KR102361234B1 (ko) 온도 제어형 약제 저장 장치
TW201839336A (zh) 包括集成式受控蒸發製冷系統的可擕式容器、部件及其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16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