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7274B - 升降机系统的组件、升降机系统和制动升降机轿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系统的组件、升降机系统和制动升降机轿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7274B
CN108137274B CN201680055760.XA CN201680055760A CN108137274B CN 108137274 B CN108137274 B CN 108137274B CN 201680055760 A CN201680055760 A CN 201680055760A CN 108137274 B CN108137274 B CN 1081372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braking
head
assembly
safety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57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7274A (zh
Inventor
约瑟夫·胡斯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08137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72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7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7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2Guideways; Guides
    • B66B7/022Guideways; Guides with a special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包括安全制动器(1)和轨道(3)的升降机系统(2)的组件(100)。所述安全制动器(1)与所述轨道(3)相互作用以便制动升降机轿厢(4)。所述轨道(3)包括被设计为中空部分的头部(6)。安全制动器(1)的制动表面(7)与轨道(3)相互作用,使得制动表面(7)突出超过轨道(3)的头部(6)。此外,提供一种包括此种组件(100)的升降机系统(2)。此外,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此种组件(100)制动升降机系统(2)的升降机轿厢(4)的方法。

Description

升降机系统的组件、升降机系统和制动升降机轿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安全制动器的用于升降机系统的组件,一种包括这种组件的升降机系统以及一种用于使用这种组件来执行制动升降机轿厢或配重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WO2011/146071A1已知用于由金属片形成的升降机系统的引导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引导轨道被设计成使得制动力可以通过制动机构被传递到其上。在这方面,还提出了内部加强件,其可以通过在引导轨道的中空部分内部特定地成形金属片而形成。尽管针对中空部分提出的增强材料可能使制动力更大,但它们也需要更大量的材料,并且预料到制造成本更高。
从WO2011/117457A1中已知用于升降机的引导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引导轨道的金属型材,金属型材的内部填充有增强装置。以这种方式,可以解决噪音问题,并且可以实现强化。
从WO 2014/092721 A1中已知用于由金属板制成的升降机系统的引导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将额外的填充条插入由金属片形成的引导轨道的轮廓中,该填充条也可以由金属片形成。结果,防止了可能作用在引导轨道上的制动力引起的损坏。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制动力所作用的引导轨道的侧壁彼此靠近地布置,使得它们之间的间隔仅与金属板的厚度相同。相对于横向于纵向发生的弯曲力,这导致的结构弱化。此外,制造费用增加。
从其它文献中已知用于引导轨道的安全锁或制动装置,这些文件例如EP1671912或WO2011/132294。这类轨道显然不需要增强件,因为制动衬块总是压制在坚实的型材上。在这种轨道中,制动衬块通常被设计成具有尽可能大的表面积,并且如果可能的话覆盖整个轨道头部区域,以使特定表面压力和制动材料的磨损最小化。然而,所述轨道需要大量材料,昂贵并且重,这在处理期间是有问题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机系统的包括中空轨道并且包括安全制动器的组件,一种包括这种组件的升降机系统,和一种用于制动升降机轿厢或升降机系统的配重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使用这种组件来进行,并具有改进的配置。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机系统的组件,该组件包括中空轨道并且包括安全制动器;一种包括这种组件的升降机系统;和一种用于制动升降机轿厢或升降机系统的配重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使用这种组件执行,该组件、升降机系统和方法与具有中空部分的轨道的成本有效的制造相关联,从而使得与容许制动力相关的优化的回弹性成为可能。尽管以下涉及用于制动升降机轿厢的安全制动器,但总是包括用于配重的另一种制动形式。
在下文中提出了用于相应组件,相应的升降机系统以及相应的方法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其解决了一个目标的至少一部分。另外,指定了有利的补充或替代进一步的发展和实施例。
升降机系统的组件包括一个安全制动器和一个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安全制动器可以设计成滑动安全制动器。轨道可以设计为引导轨道,升降机轿厢也可以在该引导轨道上被引导。提供这种类型的多个轨道也是可能的。为了制动升降机轿厢,安全制动器(特别是滑动安全制动器)与轨道相互作用。轨道是一个中空的轨道,即它包括一个设计为中空部分的头部。安全制动器的制动表面与轨道相互作用,使制动表面突出超出轨道的头部。因此,轨道头部的内部加强是不必要的。在该组件中,较大的力可以传递到头部,而头部的侧壁(侧表面)不发生塑性变形,因为可以通过头部的悬垂的头部壁吸收至少一些按压力。结果,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高弹性体作为中空部分。这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因为制造简化并且可以节省额外的部件或填充物。
升降机系统包括至少一台可在升降机竖井内移动的升降机轿厢。根据设计,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升降机轿厢也可以一起或单独在升降机竖井中移动。取决于具体的应用,也可以设置多个安全制动器,特别是滑动安全制动器,以便能够卡住升降机轿厢或多个升降机轿厢。优选地,组件分别由其中一个安全制动器和其中一个轨道实现,相关安全制动器的制动表面与相关轨道相互作用,以使得制动表面突出超过轨道的头部。
在用于制动升降机系统的升降机轿厢的方法中,该方法可以使用所描述的组件之一来执行,在制动期间将安全制动器的制动表面压靠到轨道上,使得制动表面突出超过轨道的头部。
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安全制动器可以特别设计为滑动安全制动器。作为滑动安全制动器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是优选的应用。因此,随后规定了如何设计这种滑动安全制动器的措施。这样可以通过滑动安全制动器和轨道实现组件。但是,根据具体应用情况,如果适用,也可以使用不同设计的安全制动器。
有利的是,安全制动器包括面对制动表面的对立表面,轨道的头部部分地布置在制动表面和对立表面之间,并且对立表面突出超过轨道的头部。结果,在对立表面的一侧也出现有利的力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对立表面可以设计为另一个制动表面。结果,可以在两侧产生制动效果。在此也有利地实现如下的组件,在该组件中制动表面和对立表面在轨道的头部的头部壁处突出超过轨道的头部。有利地,因为按压力直接推到头部壁上,所以头部壁可以吸收至少大部分的按压力。
如果头部壁垂直于制动表面定向,或者如果头部壁垂直于对立表面定向,在这种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结果,中空部分的机械强度在结构上得到改善。
制动表面和/或对立表面相对于轨道的头部布置是有利的,使得在制动期间,制动表面或对立表面以接触宽度搁置在轨道的头部上,并以悬突宽度突出超过轨道的头部,悬突宽度小于制动表面或对立表面宽度的50%,优选20%至30%。理想情况下,悬突宽度至少为制动表面或对立表面宽度的20%,但小于50%。因此,制动表面或对立表面的足够部分总是可用于制动效果,这对于按压力的分配也是必不可少的。
进一步有利的是,制动表面可压在轨道上的允许按压力和/或制动表面的尺寸被设置为使得当制动表面以允许的按压力压靠轨道时,不会发生轨道头部的持续塑性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制动表面的大小可以由接触宽度和制动表面的长度决定。由于制动表面或制动元件的相应长的设计,可以实现减少的表面压力。
制动表面进一步支撑在安全制动器中,从而防止了制动衬块的侧向倾斜。这确保了按压力的大部分被引入到轨道头部的头部壁中。
有利的是,整个轨道可以设计有头部和在中空部分之外的基部,优选实现具有封闭的中空部分的实施例。这使制造变得简单,可以节省额外的增强元件或填充物。
轨道的头部可有利地设计成具有至少近似矩形的U形轮廓。因此,关于头部壁和邻接的侧表面(侧壁),可以实现具有两个直角轮廓的实施例。这相对于按压力产生高稳定性,该按压力通过侧表面至少部分地引入到头部壁中。
轨道包括基部并且轨道的头部直接过渡到基部也是有利的。“直接过渡到基部”应理解为表示轨道在头部和基部之间是直线的,而不会变尖或变窄。因此,可以省去将头部连接到基部的特殊轨道腹板。这产生了抵抗横向力的结构加强并且进一步简化了生产。
此外有利的是,轨道被设计为引导轨道,升降机轿厢可沿着该引导轨道被引导。因此,轨道不仅可用于制动,还可用于引导升降机轿厢。进一步有利的是,轨道由单一的非增强钢板形成,其中钢板的材料厚度可以在2.0mm至3.0mm的范围内。因此轨道可以被设计成具有中空部分,其材料厚度在2.0mm至3.0mm的范围内。由此,预定的组件在保持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产生非常好的弹性。
此外有利的是,轨道由多个轨道区段组成并且在轨道区段之间设置的轨道接头处分别至少与制动动作方向相反的轨道区段设置有至少一个斜角。这在制动期间产生从一个轨道区段到下一个轨道区段的有利过渡,并且因此当在轨道接头的区域中出现公差引起的台阶时也防止了制动表面的磨损。这种斜面对升降机轿厢本身的平稳运行也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引导靴本身的磨损和相关的噪音因此可以降低。如果在轨道区段之间设置的轨道接头处的两个紧邻轨道区段上形成斜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当使用由钢板形成的轨道时,可以例如通过挤压或挤压轨道的相关头部区域而产生斜面。以这种方式设计的轨道接头也可以使用,不管安全制动器的类型,或者甚至独立于安全制动器,因为如上所述,由于本实施例本身改善了导靴(尤其是滑动导靴)的磨损。
此外,有利的是,制动表面和/或对立表面在制动动作方向上设置有斜面,该斜面优选地选自5°至20°的范围。具体而言,斜面形成为具有15°的斜度是有利的。这是补偿在轨道接头区域中发生跳跃的附加或替代可能性。
进一步有利的是,制动表面形成在安全制动器的可移动制动元件上,该制动元件可以在制动过程中在按压方向上朝着对立表面调整,轨道布置在制动元件和对立表面之间,引导组件被设置为用于制动元件,引导组件包括引导表面和独立的引导辊单元,引导辊单元与引导表面相互作用,使得制动元件在按压方向上被调整,同时制动元件在制动动作方向上被调整,并且按压方向垂直于制动动作方向。具体而言,可以实现设计为滑动安全制动器的安全制动器。
在升降机系统的实施例中,安全制动器可以刚性连接到升降机轿厢。这些轨道在这种情况下以静止的方式布置在升降机竖井中。
可以在升降机系统中使用滑动安全制动器,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实现相关的制动过程。升降机系统例如可以包括多个升降机轿厢,每个升降机轿厢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滑动安全制动器被制动。此外,所述滑动安全制动器也可以用于如下的升降机系统中,其中多个升降机轿厢被布置在框架中并在升降机竖井中一起移动。因此,一个或多个滑动安全制动器可以相对于相关应用直接或间接地制动一个或多个升降机轿厢。
有利地,制动元件可以在独立的引导辊单元上被引导。在这种情况下,引导辊单元将按压力传递给滑动安全制动器的制动器壳体。具有单独的引导辊单元的引导组件的构造允许对于整体尺寸而言,仍然可以在可移动制动元件上实现长的制动衬块。
用于升降机系统的滑动安全制动器包括可移动制动元件,该制动元件可以在按压方向上朝向对立表面调整以用于制动过程,当安装滑动安全制动器时,升降机系统的轨道布置在制动元件和对立表面之间,引导组件被设置为用于制动元件,引导组件包括引导表面和单个引导辊单元,引导辊单元与引导表面相互作用,使得制动元件在按压方向上被调整,同时制动元件在制动动作方向上被调整,并且按压方向垂直于制动动作方向。这也具有单个引导辊单元允许递减递送的优点。递减意味着在第一递送区域中,行进了长递送路径,并且在另一递送区域中,递送路径相对于致动冲程减小。这在实现升降机系统方面具有特别的优点,所述升降机系统包括至少在一个轨道上被引导的升降机轿厢和至少一个上述滑动安全制动器,滑动安全制动器设置在升降机轿厢上并且为了制动升降机轿厢在制动过程中与轨道相互作用,有利地将轨道设计为具有中空部分,并且制动元件被布置为使得制动元件的制动表面突出超过轨道的头部。在该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通常较少弹性的轨道,然而该轨道可以以比例如内部相应地被增强的轨道更加成本低廉的方式制造。关于通常较低的弹性,制动元件的制动表面相对于轨道头部的布置仍然具有高的按压力而不会导致轨道的任何塑性变形。
在使用滑动安全制动器能够执行的升降机轿厢的制动方法中,滑动安全制动器的制动元件在按压方向上朝向对立表面调整以用于制动过程,升降机系统的轨道被布置在制动元件和对立表面之间,此外单独的引导辊单元和引导组件的引导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相互作用使得制动元件在按压方向上被调整同时所述制动元件在制动动作方向上被调节,并且此外,按压方向垂直于制动动作方向。以这种方式,也可以实现与该方法相对应的优点。
引导组件包括单独的引导辊单元。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引导辊单元通过可围绕轴线旋转的单独的可旋转辊实现。该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修改是通过彼此相邻布置并且可围绕单个轴线一起旋转的多个辊实现这种单个辊的功能。因此,单个辊基本上可以分布在多个辊上,然而这些辊围绕单独的轴线一起旋转并因此具有作为单个辊的相应效果。以这种方式,引导辊单元通常向轨道施加的力比例如对于楔块在倾斜平面上滑动的情况下施加的力小。然而,这对于弹性较小的轨道的组合来说可能是有利的。与这种倾斜平面相比,制动过程中制动元件的运动路径可以通过引导表面的实施例形成。在这里可以想到实现制动元件与引导辊单元的相互作用的不同可能性。
在制动元件与引导辊单元相互作用的可能实施例中,制动元件被设计为楔块,引导表面形成在楔块上,楔块包括背离引导表面的制动表面,以及制动过程中楔块的制动表面与轨道相互作用。在该实施例中,引导辊单元然后在制动过程中在楔块的引导表面上滚动,同时在制动动作方向上相对于滑动安全制动器的壳体调整楔块。借助于楔块上的引导表面的几何形状,楔块基本上朝着轨道移动并压向轨道,这是在按压方向上完成的。引导辊单元在这种情况下有利地安装在制动器壳体中。
在制动元件与引导辊单元相互作用的另一可能实施例中,引导辊单元本身安装在制动元件中,而引导表面相对于制动器壳体静止并且优选地布置在制动器壳体上或壳体部件本身上。当制动元件在制动动作方向上移动时,安装在制动元件上的引导辊单元在引导表面上滚动,使得引导辊单元与制动元件一起在制动动作方向上相对于滑动安全制动器的壳体或壳体部件移动。将引导辊单元安装在制动元件中可以允许更紧凑的设计。
有利的是,引导辊单元在制动过程中在引导表面上滚动,引导表面被设计成使得制动元件在制动动作方向中的调整被递减地转换成制动元件在按压方向上的调整。这意味着在制动过程中的过渡改变,其中利用这种过渡改变,在制动动作方向上的运动转换为在按压方向上的运动。这意味着引导表面上的倾斜度在制动过程中改变,利用该倾斜度,引导辊单元相对于制动动作方向沿着引导表面被引导,该倾斜度相应地将其自身传递给制动元件。这种递减配置首先需要在制动过程中实现更大的倾斜度,以便在制动动作方向上在相对较短的距离上实现制动元件到轨道的递送,并且然后要求倾斜度比较小以便在按压方向上获得足够的按压力。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特别有利的是,引导辊单元在制动过程中在引导表面上滚动,引导表面被设计成使得制动元件在制动动作方向上的调整转换成制动元件在按压方向上的调整,该转换发生在递送区域中,该递送区域位于制动动作方向上的调整开始处并且延伸直到制动元件,对立表面和轨道之间的轨道间隙通过使引导表面相对于制动动作方向在大约6°和大约17°之间的倾斜度而被抵消。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提供递减前进,其以大约17°(0.30)的倾斜度(平移)开始并且在制动过程中连续减小,同时随着制动动作方向上的移动增加,该倾斜度减小到直到大约6°(0.10)。通常不在递送区域内设置倾斜度保持不变的恒定部分,但是原则上是可以的。因此,通常将恒定部分设置在递送区域的边缘处是可行的,在该递送区域中的边缘处倾斜度分别为例如17°或6°。然而,优选地,在整个区域提供递减前进,直到盘片间隙大部分被抵消为止。
倾斜度与平移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倾斜角的正切等于制动元件在按压方向上的调整与制动元件在制动动作方向上的调整的比率的事实。由于根据定义,180°=πrad=π,小角度的切线近似等于角度本身,小角度的这个比率近似等于倾斜角。在一个倾斜角度为6°的地方,或者更确切地说,倾斜角为6°=0.1047弧度的情况下,平移等于0.1051。这大致意味着,在这个地方,例如1mm的制动动作方向上的(小)调整转换成在按压方向上的0.1mm的调整。
另外或可选地,有利的是,引导辊单元在制动过程中在引导表面上滚动,引导表面被设计成使得制动元件在制动动作方向上的调整被递减地转换成制动元件在按压方向上的调整。第一递送区域延伸直到制动元件,对立表面和轨道之间的轨道间隙被抵消。在该递送区域中,基本上还没有与轨道接触,因此也没有按压力。只要轨道间隙被抵消,第二个递送区域开始,其中楔块压靠在轨道上并且按压力积聚或增加。通过使引导表面相对于制动动作方向倾斜,该角度小于借助于滑动摩擦系数(该系数由制动元件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副确定)确定的摩擦角度,按压力的积聚自动启用。在滑动摩擦系数为0.1的情况下,理想地产生小于6°的倾斜角。显然,所述倾斜角取决于所使用的制动材料和相应的摩擦系数。在这种情况下由滑动摩擦系数确定的摩擦角导致摩擦角的正切等于制动元件(特别是制动元件的制动衬块)和轨道之间的摩擦副的滑动摩擦系数。这使得足够大的按压力成为可能,然而其可以适当地受到限制,特别是通过按压力限制装置。因此,理想地在第一递送区域寻找递减前进,直到制动元件,对立表面和轨道之间的轨道间隙已经抵消为止,其中倾斜度的递减前进例如从17°降低至6°至4°,在第二个递送区域,其中楔块压靠在轨道上,按压力积聚或增加,理想情况下寻求恒定前进,其中倾斜角低于4°至6°。
进一步有利的是,引导辊单元在制动过程中在引导表面上滚动,引导表面被设计成使得制动元件在制动动作方向上的调整转换成制动元件在按压方向上的调整,随着制动方向调整的增加,该转换稳定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稳定的变化应该被理解为意味着引导表面的倾斜度没有突然的变化,这可能在某些地方是恒定的。首先,这使得引导辊单元有利地近似于轨道,并且然后均匀地增加按压力,直到它在必要时以合适的方式被限制。
为制动元件提供防止装置也是有利的,该防止装置限制了制动动作方向中出现的制动元件的调整。进一步有利的是,对立表面在按压方向上抵抗来自按压力限制装置的任何预应力而可以被调整。具体而言,这两项措施的结合具有显着的优势。优选地,在此提供协调,其中以这样的方式实现防止装置,使得经由引导组件传送的按压力在进行任何接触之前已经超过按压力限制装置的初始预应力。这导致按压力限制装置在按压方向上的致动,这限制了按压力,并且同时允许借助于按压力限制装置来调整按压力。由于各种原因,这可能是重要的。按压力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轨道的结构设计来确定。然而,为了产生大的制动力,在这个限制下的精确设定可能是有意义的。然而,按压力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而受到限制,例如以提供最大的制动力,并因此提供升降机轿厢的最大延迟。
另外有利的是,提供保持组件,其与制动元件相互作用,使得制动元件在制动过程中和/或在将制动元件定位在待机位置期间与引导辊单元接触。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组件至少包括一个将制动元件保持在引导辊单元上的弹簧元件,和/或保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将制动元件保持到引导辊单元上的弹簧元件,使得制动元件的净重至少部分得到补偿。这确保制动元件根据由引导组件确定的运动而被施加到轨道上,然后进一步被引导,直到例如达到防止装置。这也可以避免制动元件与轨道的过早接触,由于摩擦该过早接触可能导致制动元件撞击引导辊单元。由于制动元件的净重量已经得到补偿,所以弹簧元件也可以使在制动动作方向上调整施加到轨道上的制动元件,优选在很大程度上利用所产生的摩擦力进行调整。
进一步有利的是,提供了一种致动装置,该致动装置与引导辊单元一起将制动元件调整到轨道上,从而可能完成由制动元件和轨道之间的摩擦引起的制动元件在制动动作方向上的进一步调整,致动装置优选地可借助于机械限速装置和/或优选地以电磁方式致动而被致动。通过致动装置,制动元件可以在制动动作方向上进行调整,直到它靠在轨道上,因为引导组件可能实现在按压方向上的相应平移运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滑动安全制动器形式的空间节省制动器,该滑动安全制动器专门用作设计为空心轨道的轨道。根据实施例,制动元件在此可以形成为由引导组件的单独引导辊单元引导的楔块。引导辊单元由此将按压力传递到壳体或至少传递到壳体部件(制动器壳体)。通过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特别是作用在制动元件上的保持弹簧,可以支持接合运动,因为由制动元件的质量产生的重量可以被部分补偿。
在这种情况下,滑动安全制动器可以特别设计用于小的按压力,这使其特别适用于空心轨道。递减的平移可以在低安装高度下实现快速递送。
附图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基于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相应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显示如下:
图1以局部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包括安全制动器和轨道的升降机系统的组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从II所示的视图的方向观察的图1所示的处于安全制动器的非致动初始状态下的组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2所示的处于安全制动器的致动状态下的组件;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能实施例的包括升降机轿厢和安全制动器的升降机系统;
图5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升降机系统的细节,以解释本发明的可能的实施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可能实施例的图5中所示的细节;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可能实施例的图5中所示的细节;和
图8示出了以局部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包括安全制动器和轨道的升降机系统的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局部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升降机系统2(图4)的组件100,该组件包括安全制动器1和轨道3。在这种情况下,被设计为滑动安全制动器1的安全制动器1在制动过程中用于制动升降机系统2的升降机轿厢4(图4)。
在制动过程中,滑动安全制动器1通过制动元件5与轨道3的头部6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制动表面7或制动衬块7面对轨道3的头部6的侧表面8。
此外,滑动安全制动器1包括对立表面9,其形成在对立体10上并且面向制动元件5的制动表面7。
当致动时,制动元件5在按压方向11上向着对立表面9被调整。起初,由于制动表面7和轨道3的侧表面8之间的盘片间隙12以及在对立表面9和轨道3的头部6的另一侧表面14之间的盘片间隙13,在此存在盘片间隙12、13。该盘片间隙12、13借助于在制动过程开始时实现的递送区域而被抵消。然后,一侧的制动表面7和另一侧的对立表面9接触头部6的侧表面8、14。
在盘片间隙12、13已经被抵消之后,制动表面7与头部6的侧表面8之间的摩擦导致制动效果。对立表面9在此也可以具有制动表面的功能,或者对立体10可以设置有制动衬块9以实现双向制动效果。
轨道3包括头部6和基部20。轨道3的至少头部6被设计为中空部分。头部6包括至少一个头部壁21和侧向邻接头部壁21的侧表面8、14。侧表面8、14基本垂直于头部壁21布置。轨道3的头部6包括轨道3的一部分和/或侧表面8、14,该一部分和/或侧表面8、14一方面与制动表面7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与对立表面9相互作用以产生制动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包括头部6和基部20的整个轨道3由中空部分形成。在该实施例中,头部6的侧表面8、14直接过渡到基部20中。在修改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头部6和基部20之间提供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被设计作为锥形连接部分。与头部6相比,锥形连接部分形成窄腹板,然后将头部6连接到基部20。如果用于附接轨道的附接元件必须布置在该区域中,则这可能是有利的。
关于滑动安全制动器1的制动效果,提供制动动作方向22(图2),该制动动作方向22在本实施例中沿垂直向上的方向取向。在这种情况下制动动作方向22沿着轨道3延伸。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垂直于制动方向22的按压方向11水平地定向。考虑到三个空间维度,保留另一个方向23,该方向23既垂直于按压方向11也垂直于制动动作方向22。该方向23的特征还在于它从轨道3的基部20朝向头部6。
制动表面7、对立表面9和轨道3的头部6构成的组件100被设置为使得一方面制动表面7和另一方面对立表面9沿方向23在头部壁21处突出超过头部6。因此,制动表面7和对立表面9沿方向23在轨道3的头部6的头部壁21处突出超过轨道3的头部6。在这种情况下,对立表面9可以设计为另一制动表面9。
因此,组件100形成为用于具有滑动安全制动器1和轨道3的升降机系统2,滑动安全制动器1与轨道3相互作用以制动升降机轿厢4。轨道3包括头部,轨道3的头部6被设计为中空部分,并且滑动安全制动器1的制动表面7与轨道3相互作用,使得制动表面7突出超过轨道3的头部6。此外,面向制动表面7的对立表面9相应地突出超过轨道3的头部6。
侧表面8,头部壁21和侧表面14以具有两个直角的U形轮廓布置。此外,制动表面7和对立表面9在它们与头部6接触时相互平行取向以实现制动效果。这样,头部壁21定向成垂直于制动表面7并垂直于对立表面9。因此,方向23也垂直于头部壁21取向。
制动表面7具有水平宽度B,其被分成悬突宽度b1和接触宽度b2。制动表面7和侧表面8之间的接触通过接触宽度b2实现制动效果。制动表面7沿方向23以悬突宽度b1水平地突出超过头部6,使得制动表面7的该部分对制动效果没有贡献。优选地,悬突宽度b1小于制动表面7的宽度B的50%,优选地大约20%直到大约30%。对于对立表面9,相应的考虑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对立表面9也被分成悬突宽度和接触宽度,悬突宽度小于对立表面9宽度的50%,优选地约20%至约3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悬突宽度(b1)至少为制动表面(7)或对立表面(9)的宽度(B)的至少20%,但小于50%。
该实施例使得头部壁21能够最佳地吸收当制动表面7在按压方向11中压靠头部6时发生的力,以防止头部6在其侧表面8、14上发生变形。此外,制动表面7可以压靠在轨道3上的允许按压力和制动表面7的尺寸被设置为使得当制动表面7以允许的按压力压靠在轨道3上时,轨道3的头部6不发生持续塑性变形。这里可能借助于按压力限定装置24对按压力进行限制,在该实施例中该按压力限定装置24包括两个各自具有两个弹簧组件27至30的柱25、26。
轨道3可以由单一的非增强钢板形成,轨道3的中空部分的材料厚度可以在大约2.0mm至大约3.0mm的范围内。
滑动安全制动器1包括多部件壳体31。所述壳体包括壳体部件31′,壳体部件31′在该实施例中以横向可移动的方式附接,使得壳体部件31′可在侧面被调节。为此目的,壳体部件31′安装在滑动螺栓74上,在未被致动的初始状态下,其被弹性元件75压靠在侧向止动螺钉76上。
制动元件5相对于壳体31或壳体部件31′是可调整的。在这种情况下,设置致动装置32,其可以实现制动元件5在轨道3上的调整。致动装置32通过连接杆77与第二滑动安全制动器1′连接。以下也参照图2,对滑动安全制动器1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2示出了从II观察到的处于非致动初始状态下的图1所示的组件100,该组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滑动安全制动器1;在初始状态下,制动元件5位于距轨道3一定距离处。通过致动装置32的杠杆33和元件34、35,制动元件5在此保持在初始位置中。此外,提供了包括弹簧元件41、42的保持组件40。在这种情况下,弹簧元件41、42是预应力的。此外,设置了引导辊单元43,在该实施例中,引导辊单元43由单独的引导辊43形成。弹簧元件41、42将制动元件5保持在引导辊43上。以这种方式,提供包括引导辊43和引导表面45的引导组件44,在该实施例中,引导表面45形成在制动元件5上。通过保持组件40,引导辊43在该实施例中保持与引导表面45的持续接触。
图3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安全制动器的处于致动状态下的图2所示的组件。当例如在来自速度调节器的力的作用下被致动时,致动装置32的突片46被致动,其通过元件34致动杠杆33。在未致动的初始状态(图2),突片46被保持元件72保持。保持元件72包括弹簧元件或磁体或卡扣,它们在非致动的初始状态下通过预设力保持突片46。此外,突片46的致动或枢转范围受到两侧的端部防止装置73的限制。当突片46被致动时,元件35将杠杆33的运动转换成在制动动作方向22上调整制动元件5。致动装置32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的杠杆配置实现。在调整制动元件5期间,引导辊43在引导表面45上滚动。在该实施例中,引导辊43围绕其相对于壳体部件31′静止的轴线47旋转。通过引导表面45的几何形状,制动元件5在制动动作方向22中的运动转换成制动元件5在按压方向11上的同时运动。制动元件5的制动表面7由此首先被施加到轨道3的侧表面8。滑动安全制动器1的壳体部件31′相对于轨道3的安装在此情况下是使得轨道3的两侧上的盘片间隙12、13被抵消。这例如通过将制动元件5压靠在轨道3上而也使得对立表面9被拉向轨道3而实现,壳体31或者在当前实施例中可移位地安装在壳体31中的壳体部件31′因此被横向移位。
这里使用在图3中示出的引导表面45上的递送区域48将制动元件5施加到轨道3。然后,实际制动效果在与递送区域48相邻的致动区域49中建立。这里提供引导表面45的递减配置。在递送区域48中,盘片间隙12、13被快速地抵消。因此,作为示例示出的相对于制动动作方向22的倾斜度50在制动动作方向22中发生的调整开始时(即在递送区域48中)比在致动区域49中更大。在开始时倾斜度50可以例如大约为17°(0.3弧度),并且在间隙已经被抵消之后,可以减小到小于大约5°(0.1弧度)。因此,从间隙被抵消的时间开始自我致动。
制动元件5在制动动作方向22中的运动受到壳体部件31′的防止装置51的限制。在图3所示的最终位置中,制动元件5抵靠在防止装置51上。这导致制动元件5在按压方向11上的最大可能的调整。优选地,执行协调,使得按压力限制装置24在达到最终位置之前被致动,由此,对立表面9克服按压方向11上的弹簧组件27至30的预应力而轻微移动。这使得可以调节制动力。这也会导致对制动力的限制,从而避免任何损坏,特别是在敏感的轨道3中。
当如上所述安装滑动安全制动器1时,制动动作方向22指向上,制动元件5的净重可以有利地至少部分地借助于弹簧元件41、42来补偿。
致动区域49中的减小的倾斜度50导致较慢的递送并因此导致较慢的力累积以产生制动效果。这样,致动区域49中的倾斜度50小于由制动元件5和轨道3之间的摩擦副产生的由滑动摩擦系数确定的摩擦角。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能实施例的升降机系统2,其包括升降机轿厢4和滑动安全制动器1。此处以示意图的形式显示滑动安全制动器1。此外,设置另一个滑动安全制动器1′,其对应于滑动安全制动器1而设计并且以相应的方式与另一轨道3′相互作用。滑动安全制动器1通过连接杆77(图1)连接到另一个滑动安全制动器1′,使得两个滑动安全制动器1、1′基本上被同步地致动。升降机轿厢4沿着作为引导轨道3、3′的轨道3和附加轨道3′被引导。升降机轿厢4悬挂在牵引和运载装置52上。
在这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轨道3被分成几个区段53、54,为了简化目的仅示出了区段53、54。在区段53、54彼此齐平的连接区域55中,可能发生偏离理想定向的公差偏差。以下例如在图5至图7的基础上解释适合的措施。
图5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升降机系统2的细节,以解释本发明的可能实施例。图5示出了由于连接区域55中的轨道3的区段53、54之间的组件等的公差而发生未对准的情况,其中在该连接区域中,轨道区段53、54彼此平齐。这是通过以下事实来表示的:在轨道3上与制动动作方向22相反地形成台阶56。台阶56构成侧表面8内的阶跃。
当滑动安全制动器1被致动时,在制动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制动元件5的制动表面7在区段53的区域中被施加到轨道3并且过渡到轨道3的区段54。为了正确操作并且为了防止特别是在制动衬块7上可能发生的任何损坏,在制动元件5上形成斜面57。在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斜角58(图2)。在对立表面9或对立体10上可以形成相应的斜面59(图3)。斜面57、59在制动动作方向22上设置在制动表面7或对立表面9上。斜面57的斜角58和斜面59的斜角60可以优选地从约5°至约20°的范围内选择。优选地,制动表面7的斜面57和对立表面9的斜面59分别形成为具有约15°的斜角58、60。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可能实施例的图5中所示的细节。在该实施例中,轨道3的后续区段54与制动动作方向22相反地设置在连接区域55(轨道接头)上,即具有斜面65、66的轨道区段54。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制动元件5设置斜面65,而相对于对立体10设置斜面66。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可能实施例的图5中所示的细节。在该实施例中,斜面65至68在制动动作方向22上和与制动动作方向22相反地设置在轨道区段53、54的连接区域55上。这相对于轨道3的区段53、54改善了磨损行为。不言而喻,为此,制动表面7的在制动动作方向22中的长度69必须显著大于在制动动作方向22中观察到的斜面65至68中的一个的长度70。制动表面7的长度69至少是单个斜面65至68的长度70的四倍。
当与制动表面7的长度69一起观看时,斜面65至68的尺寸被确定为使得如图5所示的可能的台阶结构被平整并且尽可能地防止任何磨损行为。被平整的台阶结构意味着在连接点55上滑动或摩擦的表面(例如引导制动表面7,对立表面9或引导表面)的引导表面并不停止在轨道节点的台阶处,而是遇到斜面65至68的相应斜面区域并且以相应缓和的方式被引导。
在公差等情况下形成的台阶56可以例如限于取决于应用的最大值,该最大值位于大约0.2mm到大约0.4mm的范围内。斜面65至68的尺寸可以相应地发生。
下面基于图1和图7描述可能的尺寸,并且应该理解为示例性和非限制性的。按压力分布在制动表面7的接触宽度d2和长度69上。每单位面积的按压力可以通过相应的较长长度69来减小。在相同夹紧力的情况下,如果长度69例如被设定为常规安全制动器中的长度的两倍,则压力(即每单位面积的按压力)减半。因此,安全制动器1,特别是滑动安全制动器1能够以低表面压力与设计为中空轨道3的轨道3相互作用。由于用于制造轨道的钢板的材料厚度可以减小,所以以这种方式进一步减小的负载使得根据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费用。这是与组件100结合制造的,其中制动衬块7突出超过头部6的头部壁21。
例如,轨道3可以被设计成具有2.5mm的板厚的卷起的封闭轨道。如果宽度B例如为30mm,其被分成10mm的悬突宽度b1和20mm的接触宽度b2,则例如根据长度69,产生以下静态可承受按压力。在长度69为100mm时,可产生75KN的静态可承受按压力。在长度69为200毫米时,产生105KN的静态可承受按压力。应该注意的是,所述静态可承受按压力应当被理解为示例性的,并且还取决于轨道3的材料。通过45KN经由来自相邻区域的支撑部分(特别是头部壁21)而被吸收,而产生所述相对较高的静态可承受的按压力。每单位面积的剩余按压力为0.3kN/mm2
制动元件5和轨道3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可以例如在0.11至0.13的范围内。根据上述示例,如果设定40kN的最大允许按压力并且一对滑动安全制动器1、1′(图4),它们分别与两个制动表面7、9一起使用,则通过具有200mm的长度69的制动元件5可制动约1、500kg的总质量。对例如40kN的最大值的限制考虑到至少2.5的安全系数。由此确定滞后为40kN×0.11×4/1、500kg=1.2g。升降机轿厢4的例如700kg的有效载荷是由总重量1、500kg产生的。
因此规定了一个例子,特别是如何能够预先确定组件100,特别是如何预先确定将宽度B分成悬突宽度b1和接触宽度b2,以及如何设定制动表面7的尺寸,特别是就宽度B和长度69而言,以便在最佳负载下实现足够的制动效果。结果,力作用线特别是可以位于轨道区域内,并且同时被设置为尽可能靠近轨道3的头部壁21。如果成本效益好的轨道3被设计为根据示出的实施例的引导轨道3,同时也被用作用于制动升降机轿厢或配重的轨道3,那么组件100是尤其合适的。设计用于小负载范围的升降机系统2构成了可能的应用领域。这样就可以实现成本效益好的升降机系统4。
图8以局部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括用于升降机系统2和轨道3的滑动安全制动器1的组件100。与根据图1至图3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引导辊单元43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在制动元件5上。这意味着引导辊单元43旋转所围绕的轴线47是以静止的方式布置在制动元件5上。在该实施例中,引导表面45以静止的方式布置在壳体部件31′上。引导表面45可以特别地形成在壳体部件31′上。因此,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引导组件44。可以相应地实现包括弹簧元件41、42的保持组件40。引导表面45的倾斜度50在本实施例中也相对于制动元件5的移动而变化,该制动元件5与引导辊单元43一起在制动动作方向22中移动。图8示出了示例性倾斜度50。
不言而喻,取决于其配置,升降机系统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滑动安全制动器1。滑动安全制动器1可以直接或间接刚性地连接到升降机轿厢4。轨道3、3′以静止的方式布置在升降机竖井71中,升降机轿厢4在运行时可在升降机竖井71中移动。
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和可能的配置。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包括安全制动器(1)和轨道(3)的升降机系统(2)的组件(100),所述安全制动器(1)与所述轨道(3)相互作用以便制动升降机轿厢(4)或配重,所述安全制动器(1)的制动表面(7)能够利用按压力压靠所述轨道(3),所述轨道包括头部(6),并且轨道(3)的头部(6)被设计为中空部分,
其特征在于:
安全制动器(1)的制动表面(7)与轨道(3)相互作用,使得制动表面(7)突出超过轨道(3)的头部(6),使得大部分的按压力能够被引入设计为中空部分的轨道的头部壁(21)中,所述头部壁(21)被定向为垂直于所述制动表面(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安全制动器(1)包括面向制动表面(7)的对立表面(9),轨道(3)的头部(6)部分地布置在制动表面(7)和对立表面(9)之间,并且对立表面(9)突出超过轨道(3)的头部(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制动表面(7)和/或对立表面(9)相对于轨道(3)的头部(6)布置,使得在制动期间制动表面(7)或对立表面(9)以接触宽度(b2)停留在所述轨道(3)的头部(6)上,并且以悬突宽度(b1)突出超过所述轨道(3)的头部(6),所述悬突宽度(b1)是制动表面(7)或对立表面(9)的宽度(B)的至少20%,然而小于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对立表面(9)能够设计为另一制动表面(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制动表面(7)能够压靠在轨道(3)上而施加的按压力和/或制动表面(7)的尺寸被设置成使得当制动表面(7)以按压力被压靠在轨道(3)上时,轨道(3)的头部(6)不发生持续塑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头部(6)和基部(20)的整个轨道(3)被设计为中空部分和/或轨道(3)设计为封闭的中空部分和/或轨道(3)的头部(6)设计成具有U形轮廓和/或所述轨道(3)包括基部(20),并且所述轨道(3)的头部(6)直接过渡到基部(20)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3)能够设计为引导轨道(3),所述升降机轿厢(4)能够沿所述引导轨道(3)被引导,和/或所述轨道(3)由单个非增强钢板制成和/或所述轨道(3)的中空部分的材料厚度在2.0mm至3.0mm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道(3)由多个轨道区段(53、54)组成,并且在所述轨道区段(53、54)之间设置的轨道接头处,在每个轨道接头中,至少与制动动作方向(22)相反的所述轨道区段(54)设有至少一个斜面(65、66)。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表面(7)和/或所述对立表面(9)至少在所述制动动作方向(22)上设置有斜面(57、5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57、59)选自从5°到20°的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57、59)为15°。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表面(7)形成在所述安全制动器(1)的可移动制动元件(5)上,所述制动元件能够在按压方向上朝向对立表面(9)被调整以用于制动过程,在组装状态下,在制动元件(5)和对立表面(9)之间设置轨道(3),引导组件(44)被设置为用于制动元件(5),引导组件(44)具有引导表面(45)和独立的引导辊单元(43),所述引导辊单元(43)与引导表面(45)相互作用,使得当制动元件(5)在制动动作方向(22)上被调整时,同时制动元件(5)在按压方向(11)上被调整,并且按压方向(11)垂直于制动动作方向(22)。
13.一种升降机系统(2),包括能够在升降机竖井(71)中移动的至少一个升降机轿厢(4)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组件(100),其中所述安全制动器(1)安装在升降机轿厢(4)上,并能够与所述升降机轿厢一起在升降机竖井(71)中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安全制动器(1)与升降机轿厢(4)刚性连接,并且轨道(3)以静止方式布置在升降机竖井(71)中。
15.一种用于制动升降机系统(2)的升降机轿厢(4)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100)来执行,其中所述安全制动器(1)的制动表面(7)被压靠在轨道(3)上,使得制动表面(7)突出超过轨道(3)的头部(6)。
CN201680055760.XA 2015-09-23 2016-09-19 升降机系统的组件、升降机系统和制动升降机轿厢的方法 Active CN1081372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86504.5 2015-09-23
EP15186504 2015-09-23
PCT/EP2016/072173 WO2017050697A1 (de) 2015-09-23 2016-09-19 Anordnung für eine aufzugsanlage mit einer fang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7274A CN108137274A (zh) 2018-06-08
CN108137274B true CN108137274B (zh) 2020-06-09

Family

ID=54196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5760.XA Active CN108137274B (zh) 2015-09-23 2016-09-19 升降机系统的组件、升降机系统和制动升降机轿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353104B1 (zh)
CN (1) CN108137274B (zh)
ES (1) ES2770898T3 (zh)
WO (1) WO2017050697A1 (zh)
ZA (1) ZA2018025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12535B2 (en) 2019-09-30 2024-02-27 Inventio Ag Brake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6261A (zh) * 2004-12-17 2006-07-0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和对电梯设备制动和掣停的方法
CN102892700A (zh) * 2010-05-21 2013-01-23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系统的金属板导轨
CN204079158U (zh) * 2014-08-22 2015-01-07 吴江全胜机电有限公司 抗扭转型空心电梯导轨
CN104870355A (zh) * 2012-12-14 2015-08-26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升降机系统的金属薄片导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1671912T3 (pl) 2004-12-17 2011-07-29 Inventio Ag Instalacja dźwigowa z urządzeniem hamującym i sposób hamowania i zatrzymywania instalacji dźwigowej
FI20100129A (fi) 2010-03-24 2011-09-25 Kone Corp Hissin johde ja hissi
WO2011132294A1 (ja) 2010-04-22 2011-10-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停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6261A (zh) * 2004-12-17 2006-07-0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和对电梯设备制动和掣停的方法
CN102892700A (zh) * 2010-05-21 2013-01-23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系统的金属板导轨
CN104870355A (zh) * 2012-12-14 2015-08-26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升降机系统的金属薄片导轨
CN204079158U (zh) * 2014-08-22 2015-01-07 吴江全胜机电有限公司 抗扭转型空心电梯导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7274A (zh) 2018-06-08
ZA201802502B (en) 2019-07-31
ES2770898T3 (es) 2020-07-03
EP3353104A1 (de) 2018-08-01
WO2017050697A1 (de) 2017-03-30
EP3353104B1 (de) 2020-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59145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안전 브레이크
CN113242836B (zh) 电梯轨
CA2736220C (en) Tapered brake beam wear liner
CN109804175B (zh) 用于商用车的盘式制动器
US20080190717A1 (en) Self-Boosting Electromechanical Vehicle Brake
AU2012358572B2 (en) Arrangement for a lift
CN103038151A (zh) 电梯导轨以及电梯
US10214385B2 (en) Elevator brake wedge
US9421956B2 (en) Vehicle braking assembly
CN108137274B (zh) 升降机系统的组件、升降机系统和制动升降机轿厢的方法
EP1783087B1 (en) Double-effect emergency braking apparatus for elevator cars
AU737625B2 (en) Holding brake for a traction sheave elevator
CA2732688A1 (en) Pneumatically actuable disk brake
KR101698546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비상 정지장치
CN108137275B (zh) 用于电梯设备的滑动锁止装置
US8646357B2 (en) Vehicle braking assembly with gap management system
CN111977485B (zh) 电梯安全装置及电梯
KR20220069947A (ko) 브레이크 디바이스
US4168664A (en) Braking buffer device for buffer stop assemblies
JP2011201694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装置
EP3261895B1 (en) Rail brake
US20230049908A1 (en) Apparatus for guiding and braking a travelling body of an elevator system, which body is to be moved along a guide track
KR101030470B1 (ko) 투스텝 동작형 로프 제동유닛
BR112018005224B1 (pt) Dispositivo de captura de deslizamento para um sistema de elevador, sistema de elevador e método para a frenagem de uma cabine de elevador
KR100904840B1 (ko) 조합형 엘리베이터 안내 및 안전 제동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