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6235B - 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和包括该带扣的呼吸器束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和包括该带扣的呼吸器束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6235B
CN108136235B CN201680055550.0A CN201680055550A CN108136235B CN 108136235 B CN108136235 B CN 108136235B CN 201680055550 A CN201680055550 A CN 201680055550A CN 108136235 B CN108136235 B CN 1081362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strap
coupler
tap
helm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55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6235A (zh
Inventor
文正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08136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6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6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6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06Attachment of buckle to str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61Means for fastening to the user's 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83Holding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10Preparation of respiratory gases or vapours
    • A61M16/105Fil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2Masks
    • A62B18/025Half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8Component parts for gas-masks or gas-helmets, e.g. windows, straps, speech transmitters, signal-devices
    • A62B18/084Means for fastening gas-masks to heads or helm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28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A42B3/288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respirators or breathing mask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和包括所述带扣的呼吸器束具。具体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和包括所述带扣的呼吸器束具,所述带扣包括:联结器,所述联结器被构造成从一个位置延伸;条带连接器,在所述条带连接器处形成有条带连接孔,其中所述条带连接孔与连接到面罩主体的条带连接;以及钩接部分,所述钩接部分连接到所述一个位置并且包括被构造成面向所述联结器的表面,其中头盔的分接头或头部吊架的分接头容纳在所述联结器与所述钩接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分接头的位置固定。

Description

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和包括该带扣的呼吸器束具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和包括该带扣的呼吸器束具。
相关领域的讨论
呼吸器是一种用于保护佩戴者免于吸入存在于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的装置,并且该呼吸器通过紧密佩戴在佩戴者的鼻部和口部上来使用,以便将受污染的环境空气与存在新鲜空气的面罩内部隔开。此时,面罩可用于过滤穿过其的空气。此类呼吸器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包括建筑业、制造业、车辆喷漆以及维修业、药品制造业、外科手术等。
在此类呼吸器中,连接到面罩两端的条带联结到头部吊架上,该头部吊架被设置成佩戴在佩戴者头部,并且面罩通过头部吊架紧密附接到并保持在佩戴者面部上。如此,用于在佩戴者使用呼吸器时将面罩主体保持在佩戴者面部上的构件通常被称为束具。
用于典型呼吸器中的束具的一个示例在韩国特开平专利公布10-2013-0049180(“专利文献1”)中有所公开。
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束具包括挠性条带和连接到该挠性条带的头部吊架,并且该头部吊架包括第一侧向延伸构件和第二侧向延伸构件并且被构造成在佩戴者佩戴呼吸器时使第一侧向延伸构件和第二侧向延伸构件能够固定在佩戴者头部上并由佩戴者头部支撑。
此时,挠性条带通过带扣连接到头部吊架并且被设置成在呼吸器的头部吊架和面罩主体中的每一者的侧向侧上将面罩主体和头部吊架彼此连接。另外,挠性条带还被设置成可在带扣处调节其长度,使得佩戴者可调节条带的长度,以便使其贴合佩戴者的头部尺寸。
发明内容
然而,如上所述的常规技术具有以下问题。
在使用呼吸器的工业领域,大多数工作者佩戴安全头盔,并且当工作者想要一起佩戴呼吸器和头盔时,由于没有用于将呼吸器连接到头盔的部件,因此工作者在将头部吊架佩戴到他或她的头部上时应当另外佩戴头盔。因此,由于彼此重叠地佩戴头部吊架和头盔,工作者的头部倍感压力,使得工作者不可避免地感到不舒服。此外,由于头盔不能与工作者的头部紧密接触,因此存在当工作者的头部被施加冲击时软垫可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的问题。
另外,当工作者在佩戴呼吸器和头盔两者时想要只取下呼吸器时,工作者首先取下头盔,将其放到某个位置,并且然后取下头部吊架和呼吸器,之后他/她再重新戴回头盔,这是不方便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方案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头部吊架和呼吸器束具,所述头部吊架和呼吸器束具能够共同附接到头盔上并从头盔拆卸,并且使得通过简化操纵取下呼吸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可提供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其中带扣包括:联结器,该联结器被构造成从一个位置延伸;条带连接器,在该条带连接器处形成有条带连接孔,其中条带连接孔与连接到面罩主体的条带连接;以及钩接部分,该钩接部分连接到一个位置并且包括被构造成面向联结器的表面,其中头盔的分接头或头部吊架的分接头容纳在联结器与钩接部分之间,使得该分接头的位置固定。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可普遍附接到头部吊架和头盔上并可从头部吊架和头盔拆卸,而不会对佩戴者造成不适,并且可提供以下效果:通过简化操纵佩戴和取下呼吸器,使佩戴者在佩戴头盔时感觉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案的带扣并且联结到面罩主体的呼吸器束具佩戴在佩戴者头部上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带扣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带扣的侧向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图1的带扣联结到头部吊架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图4B的带扣和头部吊架的沿着线A-A截取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图1的带扣联结到头盔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图1的带扣联结到头盔时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8是示出图7的带扣和头盔的沿着线B-B截取的剖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示出条带联结到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方案的带扣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形成在图9的带扣中所包括的固定闸片处的条带夹持突出部的透视图。
图11是图9的条带连接器的放大图。
图12是示出图9的带扣的沿着线C-C截取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案的带扣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图13的带扣在分解后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3的带扣的侧向侧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3的带扣的加压突出部的作用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图13的带扣联结到头盔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8是示出条带连接到图13的带扣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实质的具体实施方案。应当指出的是,为了便于说明,附图并未按比例绘制。另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如果确定对已知构造和功能的详细描述会模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理解,则将忽略其具体描述。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方案的带扣并且联结到面罩主体的呼吸器束具佩戴在佩戴者头部上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参考图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带扣100可用于呼吸器面罩1中,该呼吸器面罩是与佩戴者的鼻部和口部上方紧密接触以便保护佩戴者免于吸入存在于周围环境中的污染物的装置。呼吸器面罩1可包括:面罩主体20,该面罩主体在佩戴时与佩戴者面部接触以阻挡异物流入呼吸器;以及束具10,该束具将面罩主体20固定到佩戴者头部。
具体地,束具10可包括:条带12,该条带连接到面罩主体20的两侧;头部吊架200,该头部吊架与佩戴者头部紧密接触;以及带扣100,该带扣将条带12连接到头部吊架200。
同时,带扣100不仅可用于连接到使用了束具10的呼吸器面罩1,还可以将面罩主体20连接到头盔30,如图6所示,并且与其相关的具体实施方案将在稍后描述。
面罩主体20可形成为遮蔽佩戴者的嘴部和鼻部并且可包括突出部分,以便不会对佩戴者造成不适。
另外,面罩主体20可包括能够过滤佩戴者吸入的空气的过滤器。例如,面罩主体20可包括:过滤结构,该过滤结构具有一个或多个过滤层;以及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过滤结构并保持外观。此时,过滤结构可被制成片形式并且可具有各种其它形状和构造。
此外,过滤结构可包括流体可渗透的表面区域,当佩戴者吸气或呼气时,空气穿过该表面区域。
另外,过滤结构可为颗粒捕获过滤器或气体和蒸气过滤器。在一些情况下,面罩主体20还可包括呼气阀(未示出),该呼气阀连接到过滤结构以快速地从面罩内部消除佩戴者呼出的空气,并且在面罩主体20的中心部分可形成有该呼气阀。
条带12的一端可连接到面罩主体20的一个侧向部分,并且条带的另一端可连接到带扣100。另外,当施加外力时,条带12可延伸条带12总长的两倍以上并且可具有弹性以便当外力被释放时恢复到其初始状态。
在面罩主体20的两侧中的任一侧上的条带12可延伸至预定长度并且可通过佩戴者头部两侧处的带扣100连接到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如图4所示)或头盔30的分接头300(如图6所示)。此时,可通过具有弹性的条带12的恢复力,在条带12处产生张力,并且通过条带12的此类张力,面罩主体20可与佩戴者面部紧密接触。
例如,条带12可具有在约25cm至60cm范围内的长度、在5mm至10mm范围内的宽度以及在0.9mm至1.5mm范围内的厚度。
另外,条带12可由各种材料制造,例如热固性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编织或针织纱和橡胶的组合、非弹性编织组分等。
同时,带扣100可在带扣100的一侧处连接到条带12,可在带扣100的另一侧处选择性地联结到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和头盔30的分接头300并且可被构造成佩戴者可通过简化操纵容易地进行附接和拆卸。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和图3描述此类带扣100的详细构造。
图2是示出图1的带扣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图1的带扣的侧向侧视图和仰视图。
参考图2和图3,带扣100可被制成单件并且可被设置成联结到形成在头盔30的侧部处的分接头300,以将连接到面罩主体20的条带12连接到头盔30,或者可被设置成联结到形成在头部吊架200的端部处的分接头210,以将与佩戴者头部紧密接触的头部吊架200连接到条带12。
另外,带扣100可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制成,并且例如由具有挠性的聚合物基塑料材料制成。
具体地,带扣100可包括:联结器120,该联结器从一个位置102沿第一方向104延伸;条带连接器130,该条带连接器从一个位置102沿第二方向106延伸;以及钩接部分110,该钩接部分形成为从一个位置102沿第三方向108突出,以便包括面向联结器120的表面。此时,第一方向104和第二方向106是彼此相反的方向,但这仅仅是一个示例,并且本公开的实质并不受其限制。
联结器120在联结到头盔30时插入到形成在头盔30侧向部分处的分接头300的内部空间中,而联结器120在联结到头部吊架200时与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紧密接触。
另外,在联结器120处可形成有一个或多个联结凹陷部126,该联结凹陷部形成为从第一方向104的端部沿第二方向106凹入并且相对于联结器120的两个表面穿过。此类联结凹陷部126可通过对应于头盔30的分接头300的形状,使联结器120能够插入到分接头300的内部空间中,这将在稍后描述,并且此外,还可提供引导联结器120插入的功能。
具体地,联结器120可被构造成具有由联结凹陷部126划分的多个部分,并且在本实施方案中,作为示例示出了以下情况:联结器120被构造成具有由两个联结凹陷部126划分的三个划分部分。此处,上述示例仅仅遵循头盔30的分接头300的常用形状,并且联结凹陷部126的数目和联结器120的划分部分的数目可根据施加带扣100的头盔30的形状而有所不同。
在本实施方案中,联结器120可被构造成由两个联结凹陷部126划分成三个划分部分,并且这些划分部分可对应于中心联结构件122以及分别形成在中心联结构件122两侧处的侧联结构件124。
中心联结构件122和侧联结构件124的所有端部可进行圆化处理,该圆化处理旨在当用手夹持带扣100以联结到头盔30或头部吊架200时消除端部的尖角形状造成的不适。然而,本公开的实质并不限于此。
此外,中心联结构件122和侧联结构件124中每一者的此类端部形状可使带扣100的联结更加容易,这是因为当佩戴者将带扣100联结到头盔30的分接头300或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时,即使佩戴者试图通过大致设定一个位置来插入联结器120,头盔30的分接头300的端部或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的端部都可在联结构件122和124中每一者的端部的圆化部分上顺利攀爬。
此外,当基于图3的仰视图来观察时,侧联结构件124中的每一个可由一个直线形状的侧向表面(该侧向表面构造成联结凹陷部126)和另一个弯曲形状的侧向表面形成。具体地,弯曲形状可为侧联结构件124的宽度朝向其端部逐渐变窄的形状。然而,侧联结构件124的此类形状仅仅是一个示例,并且本公开的实质并不受此限制,并且侧联结构件124的形状可根据不脱离本公开实质的范围内的情形进行自由修改。
另外,除进行圆化处理的两个端部之外,联结凹陷部126可沿着第一方向104以恒定的宽度形成并且可关于沿着第一方向104的假想中心线X对称成形。因此,中心联结构件122和侧联结构件124的形状可关于中心线X对称成形。
此外,联结器120的面向钩接部分110的表面121可形成为倾斜的,其中表面121的横截面积沿第一方向104逐渐变窄。虽然当带扣100联结到头盔30或头部吊架200时,联结器120的表面121可能会与头盔30的分接头300或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摩擦,但联结器120的此类形状可能会使此时的接触面积最小化,从而当佩戴者插入联结器120时,他或她会有顺滑的感觉。
同时,钩接部分110可形成为从带扣100的一个位置102沿第三方向108延伸。此时,第三方向108可形成为与第二方向106相比,沿第一方向104更倾斜。换句话讲,第三方向108与第一方向104之间的夹角可小于第三方向108与第二方向106之间的夹角。因此,钩接部分110可延伸以包括形成略微弯曲的表面并且也面向联结器120的表面117。
此时,钩接部分110与联结器120之间的连接部分可形成为在连接部分的内侧和外侧具有微圆形状,并且通过此类形状,可确保良好的外观,并且钩接部分110与联结器120之间的连接部分的面积可变宽,从而构造成无法容易地断开的连接部分。
另外,将头盔30的分接头300或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插入到分离空间128中,该分离空间的一部分被联结器120的面向钩接部分110的表面117和联结器120的面向钩接部分110的表面121围绕,使得带扣100可联结到头盔30或头部吊架200。
此类钩接部分110包括钩突出部112,该钩突出部形成为从面向联结器120的表面117朝向联结器120突出。此时,钩突出部112可形成为突出,以便使沿分离空间128的第一方向104的开口变窄。
另外,为了横截面积沿着突出方向减小,钩突出部112的内壁1122可形成为相对于钩接部分110的面向联结器120的表面117具有阶梯,并且钩突出部112的外壁1124可形成为相对于钩突出部的内壁1122倾斜。通过钩突出部112的此类形状,当带扣100联结到头盔30的分接头300或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时,头盔30的分接头300或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在钩突出部112的外壁1124上攀爬,以钩接在内壁1122的阶梯处,以便可保持联结状态。
钩接部分110的整个形状可由多个朝向彼此延伸的弯曲部分形成,并且由于每个弯曲部分具有弯曲形状,因此钩接部分110包括面向联结器120的弯曲表面以及相反的弯曲表面。此时,每个弯曲部分中包括的弯曲表面可具有彼此不同的曲率。
具体地,钩接部分110可包括:突出弯曲部分114,该突出弯曲部分从与联结器120相遇的一个位置102突出;相对弯曲部分116,该相对弯曲部分从突出弯曲部分114延伸;以及延伸弯曲部分118,该延伸弯曲部分从相对弯曲部分116延伸。
突出弯曲部分114沿靠近联结器120的第三方向108形成为弯曲的。另外,从突出弯曲部分114延伸的相对弯曲部分116可包括面向联结器120的表面117并且可形成为具有小于突出弯曲部分114的曲率。
此外,延伸弯曲部分118可延伸以相对于第一方向104比联结器120朝向外侧突出得更远,并且钩突出部112可从相对弯曲部分116与延伸弯曲部分118之间的连接位置突出。因此,可沿因钩突出部112而变窄的分离空间128的第一方向104在联结器120端部附近形成开口129。
通过如上所述形成的开口129,头盔30的分接头300或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可插入到分离空间128中,并且当插入到分离空间128中完成后,头盔30的分接头300或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可通过钩突出部112被保持在钩接状态。
此时,带扣100可由如上所述具有挠性的材料制成,并且带扣100中包括的钩接部分110也可具有挠性。因此,厚度大于开口129宽度的头盔30的分接头300或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通过开口129插入,钩突出部112通过头盔30的分接头300或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回移,使得钩接部分110沿开口129变宽的方向弯曲,并且在完成插入并因此释放推动钩突出部112的力之后,钩接部分110恢复至其初始形状,并且钩突出部112钩接在头盔30的分接头300或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处。
同时,延伸弯曲部分118的对应于钩接部分110端部的端部119可为弯曲的,以接近联结器120。如上所述,延伸弯曲部分118的端部119朝向联结器120弯曲,使得与其未形成为弯曲状的情况相比,基于图3的侧向侧视图,带扣100的最大高度降低。通过此类构造,当佩戴者使用带扣100戴上呼吸器面罩1时,可防止带扣100沿佩戴者头部的左右方向突出严重。
这样,当带扣100用于需要在面部的一部分上佩戴除面罩主体20之外的其它设备包括焊接护罩、护耳装置等的一般工业领域中时,可减轻面罩主体20干扰佩戴者头部上支持其它设备的构件的问题。
同时,在带扣100的联结器120的相反的侧上形成有条带连接器130,并且在条带连接器130处形成有条带12从中穿过以进行连接的条带连接孔132。在条带12穿过条带连接孔132之后,可将条带12所穿过的端部接合至条带的另一部分以连接到带扣100而不会分离。
此时,作为一个示例,条带12的接合方式可为使用粘合剂进行粘结,但本公开的实质并不限于条带12的这种接合方式。
作为一个示例,条带连接孔132可形成为半圆形状,并且当形成为此类半圆形状时,可提供条带12可相对于带扣100移动的可用空间。因此,当佩戴者使用带扣100佩戴呼吸器面罩1时,条带12相对于头盔30或头部吊架200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头盔30或头部吊架200的佩戴位置、头部形状和佩戴者面部等自由改变。
上文已描述的带扣100的钩接部分110、联结器120和条带连接器130中的每一者可具有关于假想中心线X的对称形状。如上所述,带扣100被构造为具有左右对称形状的单件,使得其具有能够通过注射成型方式使用模具容易地制造的优点,该模具可容易地被制成为左右对称。
在下文中,将如上所述构造的带扣100容易地联结到头盔30和头部吊架200的原理将按顺序描述。首先,参考图4A、图4B和图5,将对带扣100联结到头部吊架200的原理进行描述。
图4A和图4B是示出图1的带扣联结到头部吊架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并且图5是示出图4B的带扣和头部吊架的沿着线A-A截取的剖面的剖视图。
参考图4A、图4B和图5,头部吊架200与佩戴者头部紧密接触,以用于使面罩主体20与佩戴者面部保持紧密接触,该面罩主体通过带扣100和条带12连接。为此,头部吊架200可包括在两侧处连接的两个支撑构件,以便分别以预定角度打开。
从两个支撑构件彼此连接处延伸的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可具有可联结到带扣100的结构。具体地,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可包括突出构件212,该突出构件具有对应于带扣100的联结凹陷部126的形状并且从形成在其对应位置处的一个表面突出。此时,突出构件212可形成为具有一定厚度,该厚度与沿着沿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的一个表面延伸的方向的联结凹陷部126的宽度相同。
例如,两个突出构件212可形成为对应于形成在带扣100的联结器120处的两个联结凹陷部126,并且联结器120的中心联结构件122可插入到两个突出构件212之间的空间中。换句话讲,当带扣100联结到联结器120时,将突出构件212插入到联结凹陷部126中,使得带扣100相对于头部吊架200的相对位置可被固定。
另外,在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处可形成有钩接孔214,当带扣100联结到头部吊架200时,钩接孔可容纳带扣100的钩突出部112。
此外,与头部吊架200的突出构件212突出的表面相反的表面可形成为以预定角度倾斜,以便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的横截面积朝向该表面的外侧逐渐减小。因此,当带扣100联结到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时,钩突出部112可沿着倾斜表面顺滑地向前移动,并且当钩突出部112向前移动时,分离空间128中的开口129不会突然打开,使得对联结器120与钩接部分110之间的连接部分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可降低。
如下将描述将带扣100联结到具有上述形状的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的过程。处于被佩戴者夹持的状态下的带扣100可沿第一方向104接近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当带扣100的钩突出部112开始沿着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的倾斜表面向前移动时,开口129可能会由于带扣100的挠性而变宽,同时中心联结构件122可进入突出构件212之间的空间。
如上所述,如果带扣100继续朝向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向前移动,并且因此钩突出部112容纳在钩接孔214中,使开口129变宽的弯曲的钩接部分110再次恢复,使得钩突出部112钩接在构造成钩接孔214的侧壁处。换句话讲,当钩突出部112容纳在钩接孔214中时,钩突出部112的内壁1122与钩接孔214的侧壁接触。
因此,将带扣100联结到头部吊架200的过程可完成,并且突出构件212容纳在联结凹陷部126中,同时钩突出部112容纳在钩接孔214中,以便可保持带扣100与头部吊架200的联结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简单地朝向头部吊架200的分接头210进入带扣100以使联结完成,佩戴者能够在将头部吊架200佩戴在他或她的头部上时容易地联结带扣100,从而能够将面罩主体20佩戴在他或她的面部上。
此外,当释放带扣100的联结以便取下头部吊架200时,可沿与进行联结时相反的方向向前移动带扣100,以容易地通过以下方式将其分离:拉动钩接部分110的延伸弯曲部分118,以造成开口129被人为变宽的状态。因此,当希望在佩戴头部吊架200的状态下将头部吊架200更换为头盔30时,佩戴者能够首先将带扣100分离以取下头部吊架200,并且然后佩戴头盔30,从而再次将带扣100联结到头盔30,使得可存在能够容易地进行更换的优点。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6至图8描述将带扣100联结到头盔30的原理。
图6是示出图1的带扣联结到头盔时的状态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图1的带扣联结到头盔时的状态的前视图,并且图8是示出图7的带扣和头盔沿着线B-B截取的剖面的剖视图。
参考图6至图8,头盔30佩戴在佩戴者头部上,以保护佩戴者头部免受外部冲击。通常,此类头盔30经常与包括焊接护罩、护耳装置等的设备一起佩戴和使用。为了将此类设备固定到头盔30,通常在用于工业领域中的头盔30的两个侧向部分处可形成有分接头300。
分接头300可具有在其中包括通孔的形状,该通孔沿头盔30的向上和向下方向穿过此形状,并且在头盔30的下端部处可形成有分接头300。另外,分接头300的通孔可穿过头盔30的弯曲的侧向侧表面本身。此外,分接头300的通孔可为具有四边形的横截面的形状。
带扣100联结到头盔30的如此形成的分接头300,使得连接到面罩主体20的条带12连接到头盔30,并且因此面罩主体20由头盔30支撑,从而保持与佩戴者面部紧密接触的状态。
具体地,佩戴者可将带扣100从向下侧到向上侧朝向分接头300向前移动,以在将带扣100联结到头盔30时,使带扣100的联结器120进入分接头300的内部空间。当联结器120开始进入分接头300时,钩接部分110弯曲以使开口129变宽,并且钩突出部112在分接头300的内壁表面上攀爬,以可滑动地进入其中。
当钩突出部112到达分接头300的上表面时,弯曲的钩接部分110再次恢复,并且分接头300的内壁1122与分接头的上表面接触,并且因此钩突出部112钩接在分接头300处以完成带扣100的联结。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案中,带扣100可联结到头盔30而不需要头部吊架200,使得与在佩戴头部吊架200的状态下佩戴头盔30的典型呼吸器束具结构相比,该带扣可获得使用便利且更具抵抗外部冲击的安全性的效果。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9至图12描述本公开的带扣的第二实施方案。
图9是示出条带联结到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方案的带扣时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0是示出形成在图9的带扣中所包括的固定闸片处的条带夹持突出部的透视图,图11是图9的条带连接器的放大图,并且图12是示出图9的带扣的沿着线C-C截取的剖面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案的带扣100a中,条带连接器130的构造不同于上述第一实施方案的构造,并且相同的构造和参考标号是指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的构造和参考标号。
参考图9至图12,在带扣100a的条带连接器130处可形成有矩形的条带连接孔132,并且具有矩形的横截面的固定闸片134可包括在条带连接器130中,该具有矩形的横截面的固定闸片134通过铰链138连接到形成条带连接孔132的一个侧壁。另外,使得固定闸片134的端部1344可选择性地进行接触的阶梯状部分136可形成为从条带连接孔132在条带连接孔的另一侧壁处内突出。
当端部1344与阶梯状部分136的阶梯状表面1364接触时,固定闸片134可以铰链138为中心进行枢转,以从条带连接孔132外突出。因此,佩戴者可枢转固定闸片134,以在固定闸片134与阶梯状部分136之间形成间隙,以使条带12的端部穿过条带连接孔132。在此类状态下,佩戴者可将条带12的端部推动到间隙中,以使条带12穿过条带连接孔132,从而将带扣100a连接到条带12。
如上所述穿过的条带12可由固定闸片134的端部1344和阶梯状部分136夹持,使得条带12相对于带扣100a的位置可被固定。更具体地,条带12可在由一个或多个条带夹持突出部1342引起的压力的作用下挤压和夹持,并插入到形成在阶梯状部分136处的一个或多个条带夹持凹陷部1362中,该条带夹持突出部形成为在固定闸片134的端部1344处突出。
为此,在阶梯状部分136处,条带夹持凹陷部1362可形成为在对应于条带夹持突出部1342的位置处从条带连接孔132的内表面凹入。另外,条带夹持突出部1342可形成为具有对应于条带夹持凹陷部1362的宽度的宽度。
此时,铰链138处产生的恢复力(扭矩)递送到固定闸片134的端部1344,使得夹持条带12的压力可作用于其上。
另外,条带夹持突出部1342可形成为相对于固定闸片134的阶梯状部分136的面向阶梯状表面1364的表面以预定角度向下倾斜。通过此类形状,当夹持条带12时,夹持条带12的压力可递送到其上,并且因此条带12可被条带夹持突出部1342和条带夹持凹陷部1362紧紧挤压,以便可保持条带12的夹持位置。
此外,当希望调节条带12的长度时,佩戴者可拉动沿与条带夹持突出部1342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的条带12中的一些的一部分,从而在条带夹持突出部1342的倾斜表面上滑动条带12,使得不管作用于条带12的夹持压力如何,都可容易地调节条带12的长度。
此时,当希望沿相反的方向调节条带12的长度时,佩戴者可通过如下方式调节长度:当通过用手枢转固定闸片134,在固定闸片134的端部1344与阶梯状部分136之间形成间隙时,沿相反的方向拉动条带12。
同时,上述头盔30具有分接头300的外表面向上延伸到头盔30的下表面而不会被头盔30的边沿32阻挡的形状。通过此类形状,根据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的带扣100和100a可从头盔30的下侧插入到分接头300中。
然而,如图17所示,当头盔30a具有边沿32a沿外方向比分接头300的外表面延伸得更远的形状时,由于边沿32a的干扰,可能很难将根据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的带扣100和100a从头盔30a下侧插入。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第一实施方案和第二实施方案的带扣100和100a难以用于具有边沿32a侧向部分的宽度很大并且比分接头300外延伸得更远的形状的头盔30a中,因此提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案的带扣100b以解决此类问题,并且其在下文中将进行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3至图16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方案的带扣的详细构造。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案的带扣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图13的带扣在分解后的分解透视图,图15是示出图13的带扣的侧向侧视图,并且图16是示出图13的带扣的弹性突出部的作用的示意图。
参考图13至图16,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带扣100b被构造成使联结器120能够从头盔30a的分接头300顶侧进入分接头300的内部空间,从而联结到其上。
具体地,带扣100b可包括柱状的主体1000、形成为从主体1000突出的钩接部分110和联结器120,以及与条带12连接的条带连接器130。另外,分接头300可插入到形成在钩接部分110与联结器120之间的分离空间128中,使得带扣100b可联结到头盔30a。此外,可在主体1000处形成有主体1000的上表面打开的圆形的容纳空间101,并且条带连接器130可具有可容纳在容纳空间101中的形状,使得条带连接器130可容纳于其中。
联结器120可形成为突出以相对于主体1000以预定角度倾斜并且可形成V形表面,该V形表面和与主体1000的容纳空间101的打开表面相反的表面一起沿外方向弯曲。另外,钩接部分110可形成为与联结器120大致平行地突出,使得分离空间128也可形成为相对于主体1000以预定角度倾斜。
此外,在联结器120中心部分处可形成有通孔123,并且联结器120可包括容纳在通孔123内的挠性构件125。通孔123可形成为大致四边形,并且挠性构件125可具有从通孔123的四个内表面中的一个突出的形状。
此外,在挠性构件125的端部处可形成有朝向钩接部分110突出的加压突出部1252。因此,如图16所示,当从外侧对加压突出部1252施加推动力时,挠性构件125可以连接到联结器120的部分为中心进行枢转,使得加压突出部1252可容纳在通孔123内。
在联结器120的端部127处,在与面向钩接部分110的表面相反的表面处可形成有阶梯状表面1272。当带扣100b插入到头盔30a的分接头300中时,此类阶梯状表面1272钩接在分接头300处,从而用于保持头盔30a与带扣100b之间的联结状态。在本实施方案中,已作为示例示出了联结器120的端部127的形成为两个阶段的阶梯状表面1272,但这仅仅是一个示例,并且阶梯状表面1272可形成为单个阶段或者三个或更多个阶段。
条带连接器130通常可构造成柱状,以包括从面向容纳空间101的表面突出的联结突出部131。在联结突出部131的端部处可形成有法兰,并且当条带连接器130容纳在容纳空间101中时,法兰可防止条带连接器130脱出。另外,可容纳联结突出部131的联结孔103穿过容纳空间101的下表面形成。因此,条带连接器130可被设置成不与带扣100b的主体分离,并且当其容纳在容纳空间101中时也为可旋转的。
条带连接器130可具有消除了形成其上表面边缘的圆形的一些部分的形状,并且因此,当条带连接器130容纳在容纳空间101中时,可形成与容纳空间101连通的条带连接孔132。条带12的端部通过如上所述形成的条带连接孔132插入到条带连接器130中。
另外,在条带连接器130的上表面上可形成有第一条带联结孔1322和第二条带联结孔1324,在条带连接器130的中心部分处可形成有第一条带联结孔1322,并且在与条带连接孔132相反的部分处可形成有第二条带联结孔1324。此外,所有的条带连接孔132、第一条带联结孔1322和第二条带联结孔1324都可形成为在条带连接器130内彼此连通。
条带12可插入以穿过如上所述形成的所有的条带连接孔132、第一条带联结孔1322和第二条带联结孔1324,从而连接到条带连接器130。
另外,一个或多个摩擦突出部133可形成为在第一条带联结孔1322与第二条带联结孔1324之间突出,并且由于条带12的表面与摩擦突出部133接触时造成的摩擦力,可能无法容易地释放条带12。
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具有上述构造的带扣100b的作用和效果将参考图17和图18进行描述。图17是示出图13的带扣联结到头盔时的状态的透视图,并且图18是示出条带连接到图13的带扣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参考图17和图18,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带扣100b可从头盔30a的顶侧装配到分接头300中,并且此时,联结器120插入到分接头300的内部空间中,从而联结到其上。
此类带扣100b可适用于具有边沿32a相对于如图17所示的分接头300朝向外侧突出的形状的头盔30a,并且也适用于具有边沿32不相对于如图6所示的分接头300朝向外侧突出的形状的头盔30。
具体地,当带扣100b的联结器120从联结器的顶侧进入分接头300中时,加压突出部1252通过分接头300的内壁按压,并且因此挠性构件125枢转,使得加压突出部1252可容纳在联结器120的通孔123内。
在此类状态下,当联结器120进入分接头300完成时,在联结器120的端部127处形成的阶梯状表面1272钩接在分接头300处,以防止联结器120沿与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分离,以便可保持带扣100b与分接头300的联结状态。此时,沿与枢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加压突出部1252可持续对分接头300的内表面施加压力,并且因此可牢固地保持带扣100b与分接头300的联结状态。
同时,连接到面罩主体20的条带12可连接到带扣100b的条带连接器130,并且更具体地,条带12的自由端可插入穿过条带连接孔132,并且然后可再次使插入的自由端穿过第一条带联结孔1322,从而突出到条带连接器130的外侧。
如上所述突出的条带连接器130可通过第二条带联结孔1324重新插入到容纳空间101中,并且穿过第二条带联结孔1324的条带12的自由端可再次穿过条带连接孔132,以脱出到条带连接器130的外侧。
如上所述,当拉紧按顺序穿过条带连接孔132、第一条带联结孔1322和第二条带联结孔1324并从中脱出的条带的自由端时,条带12的一个表面可由摩擦突出部133钩接,使得条带12可牢固地连接到条带连接器130。
在条带12连接到条带连接器130的状态下,当带扣100b通过上述过程插入到分接头300中时,面罩主体20和头盔30a可通过条带12和带扣100b彼此连接,并且因此面罩主体20可保持与佩戴者面部紧密接触的状态。
另外,由于条带连接器130可抵靠带扣100b的主体1000旋转,当带扣100b已联结到分接头300时旋转条带连接器130,使得条带连接孔132可沿朝向条带12连接到面罩主体20的位置的方向定位。因此,尽管带扣100b联结到头盔30a并且因此带扣的位置固定,但不会由于条带12的扭转而对佩戴者造成不适。
同时,当佩戴者希望将带扣100b与头盔30a分离时,他或她沿分接头300的向上方向推动带扣100b,同时用手沿分接头300的内方向按压联结器120的端部127,从而将带扣100b与头盔30a分离。
以下为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列表。
项目1为一种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所述带扣包括:联结器,所述联结器被构造成从一个位置延伸;条带连接器,在所述条带连接器处形成有条带连接孔,其中所述条带连接孔与连接到面罩主体的条带连接;以及钩接部分,所述钩接部分连接到所述一个位置并且包括被构造成面向所述联结器的表面,其中头盔的分接头或头部吊架的分接头容纳在所述联结器与所述钩接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分接头的位置固定。
项目2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所述带扣被设置成连接到所述头部吊架的所述分接头以将所述头部吊架连接到所述条带,或者被设置成连接到所述头盔的所述分接头以将所述头盔连接到所述条带。
项目3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所述钩接部分包括钩突出部,所述钩突出部形成为从被构造成面向所述联结器的所述表面朝向所述联结器突出,以便使所述联结器与所述钩接部分之间的空间的开口变窄。
项目4为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其中所述钩突出部形成为其横截面积沿从所述钩接部分突出的方向逐渐减小的形状,并且所述钩突出部的内壁相对于所述钩接部分的被构造成面向所述联结器的所述表面呈阶梯状,并且所述钩突出部的外壁相对于所述内壁倾斜。
项目5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所述钩接部分包括:突出弯曲部分,所述突出弯曲部分被构造成从所述一个位置突出;相对弯曲部分,所述相对弯曲部分被构造成从所述突出弯曲部分延伸以便面向所述联结器;以及延伸弯曲部分,所述延伸弯曲部分被构造成从所述相对弯曲部分延伸,其中所述钩突出部形成为在所述相对弯曲部分与所述延伸弯曲部分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突出。
项目6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所述延伸弯曲部分的端部是弯曲的以便接近所述联结器。
项目7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在所述联结器处形成有联结凹陷部,所述联结凹陷部形成为从所述联结器的外端部凹入。
项目8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所述联结器包括:中心联结构件;以及侧联结构件,所述侧联结构件形成在所述中心联结构件的两侧处,其中所述联结凹陷部形成为限定所述中心联结构件与形成在所述中心联结构件的两侧处的所述侧联结构件之间的边界。
项目9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当所述头盔的所述分接头或所述头部吊架的所述分接头容纳在所述联结器与所述钩接部分之间时,所述头盔的所述分接头的端部或所述头部吊架的所述分接头的端部被保持在与在所述钩接部分处形成的钩突出部钩接的状态。
项目10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所述联结器包括被构造成面向所述钩接部分的表面,被构造成面向所述钩接部分的所述表面形成为倾斜的以便所述表面的横截面积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项目11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所述条带连接孔形成为半圆形状。
项目12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所述条带连接器包括固定闸片,所述固定闸片连接到所述条带连接孔的一个侧壁,其中与所述固定闸片的端部选择性地接触的阶梯状部分形成为在所述条带连接孔的另一个侧壁处突出。
项目13为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其中所述条带连接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条带夹持凹陷部,所述一个或多个条带夹持凹陷部形成为在所述阶梯状部分处凹入,并且其中所述固定闸片包括条带夹持突出部,所述条带夹持突出部形成为在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条带夹持凹陷部的位置处从被构造成面向所述阶梯状部分的表面突出。
项目14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所述条带夹持突出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固定闸片的被构造成面向所述阶梯状部分的表面倾斜。
项目15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所述联结器、所述钩接部分和所述条带连接器中的每一者具有关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假想中心线对称的形状。
项目16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所述带扣还包括柱状的主体,其中所述联结器和所述钩接部分形成为从所述主体突出,并且所述条带连接器被设置作为与所述主体分离的构件。
项目17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所述联结器形成为突出而相对于所述主体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形状。
项目18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所述联结器包括:挠性构件,所述挠性构件容纳在形成于所述联结器的中心处的通孔内并且形成为从所述通孔的多个内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突出;以及加压突出部,所述加压突出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挠性构件的端部处朝向所述钩接部分突出。
项目19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在所述联结器的端部处在与面向所述钩接部分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形成有阶梯状表面,并且当所述联结器插入到并联结到所述头盔的所述分接头或所述头部吊架的所述分接头时,所述阶梯状表面钩接在所述头盔的所述分接头处或所述头部吊架的所述分接头处,以便保持与所述头盔的联结状态。
项目20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在所述主体处形成有上表面打开的圆形的容纳空间,并且所述条带连接器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项目21为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其中所述条带连接器包括联结突出部,所述联结突出部被构造成从面向所述容纳空间的表面突出,其中在所述容纳空间的下表面处形成有能够与所述联结突出部联结的联结孔,并且当所述条带连接器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时,所述联结突出部插入到所述联结孔中的状态被保持。
尽管已参考本公开的许多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公开的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和包括该带扣的呼吸器束具进行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案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并不受其限制,并且应当理解,这些实施方案处于本文所公开的基本实质的总范围之内。另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合并和替换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实现本文未提及的形状的模式。除上述之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基于说明书容易地改变或修改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案,并且此类改变或修改应当落入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所述带扣包括:
联结器,所述联结器被构造成从一个位置延伸,其中在所述联结器处形成有联结凹陷部,所述联结凹陷部形成为从所述联结器的外端部凹入;
条带连接器,在所述条带连接器处形成有条带连接孔,其中所述条带连接孔与连接到面罩主体的条带连接;以及
钩接部分,所述钩接部分连接到所述一个位置并且包括被构造成面向所述联结器的表面,其中所述联结器包括被构造成面向所述钩接部分的表面,被构造成面向所述钩接部分的所述表面形成为倾斜的以便所述表面的横截面积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其中头盔的分接头或头部吊架的分接头容纳在所述联结器与所述钩接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分接头的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中用于连接条带的所述带扣被设置成连接到所述头部吊架的所述分接头以将所述头部吊架连接到所述条带,或者被设置成连接到所述头盔的所述分接头以将所述头盔连接到所述条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钩接部分包括钩突出部,所述钩突出部形成为从被构造成面向所述联结器的所述表面朝向所述联结器突出,以便使所述联结器与所述钩接部分之间的空间的开口变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钩突出部形成为其横截面积沿从所述钩接部分突出的方向逐渐减小的形状,并且所述钩突出部的内壁相对于所述钩接部分的被构造成面向所述联结器的所述表面呈阶梯状,并且所述钩突出部的外壁相对于所述内壁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钩接部分包括:
突出弯曲部分,所述突出弯曲部分被构造成从所述一个位置突出;
相对弯曲部分,所述相对弯曲部分被构造成从所述突出弯曲部分延伸以便面向所述联结器;以及
延伸弯曲部分,所述延伸弯曲部分被构造成从所述相对弯曲部分延伸,
其中所述钩突出部形成为在所述相对弯曲部分与所述延伸弯曲部分之间的连接位置处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延伸弯曲部分的端部是弯曲的以便接近所述联结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联结器包括:
中心联结构件;以及
侧联结构件,所述侧联结构件形成在所述中心联结构件的两侧处,
其中所述联结凹陷部形成为限定所述中心联结构件与形成在所述中心联结构件的两侧处的所述侧联结构件之间的边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扣,其中当所述头盔的所述分接头或所述头部吊架的所述分接头容纳在所述联结器与所述钩接部分之间时,所述头盔的所述分接头的端部或所述头部吊架的所述分接头的端部被保持在与在所述钩接部分处形成的钩突出部钩接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条带连接孔形成为半圆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条带连接器包括:
固定闸片,所述固定闸片连接到所述条带连接孔的一个侧壁,
其中与所述固定闸片的端部选择性地接触的阶梯状部分形成为在所述条带连接孔的另一个侧壁处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条带连接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条带夹持凹陷部,所述一个或多个条带夹持凹陷部形成为在所述阶梯状部分处凹入,并且
其中所述固定闸片包括:
条带夹持突出部,所述条带夹持突出部形成为在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条带夹持凹陷部的位置处从被构造成面向所述阶梯状部分的表面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条带夹持突出部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固定闸片的被构造成面向所述阶梯状部分的表面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联结器、所述钩接部分和所述条带连接器中的每一者具有关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假想中心线对称的形状。
14.一种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所述带扣包括:
联结器,所述联结器被构造成从一个位置延伸;
条带连接器,在所述条带连接器处形成有条带连接孔,其中所述条带连接孔与连接到面罩主体的条带连接;以及
钩接部分,所述钩接部分连接到所述一个位置并且包括被构造成面向所述联结器的表面,
其中头盔的分接头或头部吊架的分接头容纳在所述联结器与所述钩接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分接头的位置固定,
其中所述带扣还包括:
柱状的主体,并且
其中所述联结器和所述钩接部分形成为从所述主体突出,并且所述条带连接器被设置作为与所述主体分离的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联结器形成为突出而相对于所述主体以预定角度倾斜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联结器包括:
挠性构件,所述挠性构件容纳在形成于所述联结器的中心处的通孔内并且形成为从所述通孔的多个内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突出;以及
加压突出部,所述加压突出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挠性构件的端部处朝向所述钩接部分突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扣,其中在所述联结器的端部处在与面向所述钩接部分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形成有阶梯状表面,并且当所述联结器插入到并联结到所述头盔的所述分接头或所述头部吊架的所述分接头时,所述阶梯状表面钩接在所述头盔的所述分接头处或所述头部吊架的所述分接头处,以便保持与所述头盔的联结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扣,其中在所述主体处形成有上表面打开的圆形的容纳空间,并且所述条带连接器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带扣,其中所述条带连接器包括:
联结突出部,所述联结突出部被构造成从面向所述容纳空间的表面突出,
其中在所述容纳空间的下表面处形成有能够与所述联结突出部联结的联结孔,并且当所述条带连接器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时,所述联结突出部插入到所述联结孔中的状态被保持。
CN201680055550.0A 2015-08-20 2016-08-18 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和包括该带扣的呼吸器束具 Active CN1081362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17270A KR101922285B1 (ko) 2015-08-20 2015-08-20 스트랩 연결용 버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호흡기 하니스
KR10-2015-0117270 2015-08-20
PCT/US2016/047450 WO2017031262A1 (en) 2015-08-20 2016-08-18 Buckle for connecting strap and respirator harness includ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6235A CN108136235A (zh) 2018-06-08
CN108136235B true CN108136235B (zh) 2021-10-01

Family

ID=58051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5550.0A Active CN108136235B (zh) 2015-08-20 2016-08-18 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和包括该带扣的呼吸器束具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2024B2 (zh)
EP (1) EP3337575A4 (zh)
JP (1) JP2018527076A (zh)
KR (1) KR101922285B1 (zh)
CN (1) CN108136235B (zh)
AU (1) AU2016308734B2 (zh)
BR (1) BR112018003273A2 (zh)
CA (1) CA2995979A1 (zh)
CL (1) CL2018000456A1 (zh)
RU (1) RU2672729C1 (zh)
WO (1) WO20170312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66861B2 (en) * 2015-06-10 2022-03-08 Louis M. Gerson Co., Inc. Face mask assembly
KR101922285B1 (ko) 2015-08-20 2018-11-26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캄파니 스트랩 연결용 버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호흡기 하니스
KR102073783B1 (ko) 2015-08-20 2020-02-05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캄파니 호흡기 마스크의 착용을 위한 해드 밴드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헤드 크래들
CN112167764A (zh) * 2019-07-01 2021-01-05 苏州欧康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帽帽带带扣装配检测装置
US20210316169A1 (en) * 2020-04-13 2021-10-14 Roddymedical, Llc Reusable Respirator Mask Apparatus
KR102482146B1 (ko) * 2020-12-08 2022-12-27 임동훈 흡착식 마스크 거치용 넥밴드
US20220211124A1 (en) * 2021-01-07 2022-07-07 Mark Hunter Sanitary Face Mask Assembl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60959A2 (en) * 1986-09-19 1988-03-23 Yoshida Kogyo K.K. Strap fastener
EP0297234A1 (de) * 1987-06-26 1989-01-04 Auergesellschaft Gmbh Schutzhelm mit einer bänderlosen Atemschutzmaske
CN101400273A (zh) * 2006-03-14 2009-04-01 龙祖仁 钩扣
CN101589867A (zh) * 2008-05-28 2009-12-02 株式会社利富高 带扣
CN201941551U (zh) * 2010-10-25 2011-08-2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遮阳板固定挂钩
WO2014120440A2 (en) * 2013-02-01 2014-08-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strap retaining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9738A (en) * 1973-01-22 1974-10-08 J Coslett Helmet strap
FR2415437A1 (fr) * 1978-01-30 1979-08-24 Renault Boucle de securite, notamment pour casque de cyclomotoriste
DE3300646C1 (de) * 1983-01-11 1984-07-26 Drägerwerk AG, 2400 Lübeck Schutzhelm,kombiniert mit Atemschutzmaske
JPH0734706Y2 (ja) 1988-03-29 1995-08-09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水性ボールペン等の筆記具
US5193368A (en) 1992-06-10 1993-03-16 Ling Chong Kuan Combination lock of strap buckle
JPH0734706U (ja) * 1993-12-15 1995-06-27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ベルト連結用のバックル
FR2784588B1 (fr) * 1998-10-20 2000-12-29 Gallet Sa Casque de protection et son dispositif d'accrochage de masque respiratoire
US5970526A (en) 1998-11-17 1999-10-26 Weathers; Jessie Adjustable multi-part belt
KR200201877Y1 (ko) * 2000-05-26 2000-11-01 김홍기 장식구 체결용 회전버클
DE10314136B3 (de) * 2003-03-24 2004-07-15 Msa Auer Gmbh Haltevorrichtung für eine Atemschutzmaske zu deren Verbindung mit einem Schutzhelm
JP3992194B2 (ja) 2003-05-07 2007-10-17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バックル
KR200338228Y1 (ko) * 2003-10-27 2004-01-13 주식회사 진아산업 착용 및 휴대가 용이한 방진마스크
JP2006026207A (ja) * 2004-07-20 2006-02-02 Nifco Inc バックル
US8800563B2 (en) * 2007-11-05 2014-08-12 Resmed Limited Headgear for a respiratory mask and a method for donning a respiratory mask
GB0910582D0 (en) * 2009-06-18 2009-07-29 Avon Polymer Prod Ltd Mask securing device
US8839785B2 (en) 2010-03-10 2014-09-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spirator harness having collapsible head cradle
US10265492B2 (en) * 2010-04-30 2019-04-23 Resmed Limited Respiratory mask
AU2013224626A1 (en) * 2012-02-20 2015-07-23 Global Shopping Network Pty Ltd A hook for use with a handbag to locate articles
WO2015179163A1 (en) * 2014-05-22 2015-11-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ersonal protective device strap connecting buckle assembly
KR101922285B1 (ko) 2015-08-20 2018-11-26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캄파니 스트랩 연결용 버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호흡기 하니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60959A2 (en) * 1986-09-19 1988-03-23 Yoshida Kogyo K.K. Strap fastener
EP0297234A1 (de) * 1987-06-26 1989-01-04 Auergesellschaft Gmbh Schutzhelm mit einer bänderlosen Atemschutzmaske
CN101400273A (zh) * 2006-03-14 2009-04-01 龙祖仁 钩扣
CN101589867A (zh) * 2008-05-28 2009-12-02 株式会社利富高 带扣
CN201941551U (zh) * 2010-10-25 2011-08-2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遮阳板固定挂钩
WO2014120440A2 (en) * 2013-02-01 2014-08-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strap retaining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35322A1 (en) 2018-08-23
KR101922285B1 (ko) 2018-11-26
WO2017031262A1 (en) 2017-02-23
CA2995979A1 (en) 2017-02-23
EP3337575A4 (en) 2019-04-24
CL2018000456A1 (es) 2018-06-08
EP3337575A1 (en) 2018-06-27
US10702024B2 (en) 2020-07-07
KR20170022384A (ko) 2017-03-02
AU2016308734A1 (en) 2018-03-15
JP2018527076A (ja) 2018-09-20
AU2016308734B2 (en) 2019-04-04
BR112018003273A2 (pt) 2018-12-04
CN108136235A (zh) 2018-06-08
RU2672729C1 (ru) 2018-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6235B (zh) 用于连接条带的带扣和包括该带扣的呼吸器束具
CN106466512B (zh) 用于佩戴呼吸器面罩的头带部件和包括所述头带部件的头架
CN107105803B (zh) 用于调整带的长度的带扣和包括该带扣的呼吸器
EP1019151B2 (en) Drop-down face mask assembly
CN110234245B (zh) 包括具有优异柔韧性的头部带构件的头部支架
CN104955528A (zh) 呼吸防护装置带具组件
KR20180128031A (ko) 헤드웨어 서스펜션 부착 요소
US20200391057A1 (en) Respirator Mask with Eyewear Interface
JP6836348B2 (ja) 衛生マスク
CN116133548A (zh) 面部覆盖物系统
KR20210133018A (ko) 마스크용 가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필터 교체형 마스크
CN109665105B (zh) 用于飞机的呼吸面罩和用于将呼吸面罩置于折叠位置以便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方法
KR100850197B1 (ko) 방제용 마스크
KR20160002916U (ko) 위생 마스크용 잠금용 지지대
KR20190081065A (ko) 후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마스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