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4184A - 线圈模块 - Google Patents

线圈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4184A
CN108134184A CN201711247834.2A CN201711247834A CN108134184A CN 108134184 A CN108134184 A CN 108134184A CN 201711247834 A CN201711247834 A CN 201711247834A CN 108134184 A CN108134184 A CN 108134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pattern part
coil
plate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78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4184B (zh
Inventor
安大雄
金时亨
南炫吉
张基源
李油尽
林大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818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6328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134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4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4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4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04B5/26Inductive coupling 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06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 or spacing of turns of the winding(s), e.g. to produce desired self-resonan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03Printed circuit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6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可以包括:板;输入/输出端子单元,形成在板上;以及近场通信线圈,设置在板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并且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其中,近场通信线圈包括:第一图案部分,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一端并且设置在板上以沿一个方向旋转或绕匝;第二图案部分,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的内部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以及第三图案部分,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另一端。

Description

线圈模块
本申请要求在韩国知识产权局于2016年12月1日提交的第10-2016-0162721号、于2017年6月28日提交的第10-2017-0081850号以及于2017年8月22日提交的第10-2017-010586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上述韩国专利申请中的每个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在实施例中,描述涉及一种线圈模块。
背景技术
近日,随着移动电话市场的增长,无线充电功能的采用增多。此外,当考虑到采用无线充电功能的各种产品(诸如可以无线充电的书桌、桌子等)时,预计无线充电器市场将进一步增大。
与此同时,近来,诸如近场通信(NFC)标准、磁力安全传输(MST)标准、无线充电联盟(WPC)标准功能等的若干标准,已被用在用于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的接收部分中,并且随着移动电话的厚度的减小,接收部分的厚度的减小已经在结构上变得必要。
另外,根据相关技术的NFC图案已经形成为简单的四边形或圆形形状,以便显着提高卡模式性能。然而,虽然占据大面积的图案有助于卡模式性能的提高,但是这种图案在识别具有不同大小的NFC标签方面会存在问题。
因此,已经形成并使用了串联连接到NFC图案的中央部分的附加的圆形图案,以改善具有不同大小的NFC标签的识别率。然而,中央线圈的磁通量和外线圈的磁通量会在中央线圈与外线圈之间的空间中彼此抵消,从而会显著降低NFC标签的识别率。
发明内容
一方面,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包括:板;输入/输出端子单元,形成在板上;以及近场通信(NFC)线圈,形成在板的表面上并且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其中,NFC线圈包括:第一图案部分,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一端,并且设置在板上以沿一个方向绕匝;第二图案部分,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并且设置为横穿第一图案部分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以及第三图案部分,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另一端。
线圈模块可以包括设置在中央部分中并且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
线圈模块的第一图案部分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并且设置为沿着板的边缘;以及第1-2图案部分,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并且设置在第1-1图案部分内侧。
第三图案部分可以设置在板上,以部分地设置在第1-2图案部分内侧。
第一图案部分可以设置为沿着板的边缘绕匝,第二图案部分可以具有形成在中央部分中的半圆形图案,第三图案部分可以具有位于第一图案部分内侧且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的一个端部以及位于第一图案部分外侧且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另一个端部。
第二图案部分可以包括设置为相对于板的一个侧表面倾斜的倾斜图案。倾斜图案可以具有第一倾斜图案和第二倾斜图案,第二倾斜图案具有与第一倾斜图案的斜率不同的斜率,斜率是相对于板的侧表面的斜率。第二倾斜图案可以具有与第一倾斜图案的斜率具有相反符号的斜率。
线圈模块可以包括设置在板的上表面上的屏蔽片以及设置在屏蔽片上的保护膜。
另一方面,线圈模块包括:柔性板;输入/输出端子单元,从柔性板延伸;NFC线圈,形成为设置在板的表面上并且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以及磁力安全传输(MST)线圈,形成在板的表面上,其中,NFC线圈包括:第一图案部分,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一端,并且设置在板上以沿一个方向绕匝;第二图案部分,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并且设置为横穿第一图案部分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以及第三图案部分,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另一端,MST线圈包括:具有平面螺旋形状的第一MST线圈以及以及设置为与第一MST线圈分开并且具有平面螺旋形状的第二MST线圈,并且第一MST线圈和第二MST线圈中的一者或两者设置在由第一图案部分形成的内部区域中。
在MST线圈和NFC线圈彼此叠置的区域中,MST线圈和NFC线圈中的一者形成在柔性板的上表面上,并且MST线圈和NFC线圈中的另一者设置为穿透柔性板并且设置在柔性板的下表面上。
第一图案部分可以设置为沿着柔性板的边缘绕匝。第二图案部分可以由单股布线形成。第二图案部分可以设置为在横向方向上横穿第一图案部分的内部区域。
第二图案部分可以设置为横穿第一图案部分的内部区域的中央部分。第三图案部分可以具有位于第一图案部分内侧且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的一个端部以及位于第一图案部分外侧且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另一个端部。
另一方面,NFC线圈模块包括三个区域:区域S1,位于板的一侧,由第一图案部分和第二图案部分界定;区域S2,位于板的另一侧,由第一图案部分和第二图案部分界定;以及区域S3,位于区域S1与区域S2之间,其中,区域S3中由NFC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大于区域S2和区域S1中由NFC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区域S2中产生的磁通量大于区域S1中产生的磁通量。第二图案部分可以在中央部分中具有半圆形区域。第二图案部分可以包括设置为相对于板的一个侧表面倾斜的倾斜图案。倾斜图案可以具有第一倾斜图案和第二倾斜图案,所述第二倾斜图案具有与第一倾斜图案的斜率不同的斜率,所述斜率是相对于板的侧表面的斜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说明书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线圈部分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线圈部分中的近场通信(NFC)线圈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线圈部分中的NFC线圈的操作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线圈模块中的NFC线圈中的磁通密度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线圈模块中的NFC线圈的平面图;
图8是示出NFC线圈的第二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NFC线圈的第三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线圈模块中的NFC线圈的电流流向和磁通量方向的示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19是示出根据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20是示出根据第十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21是示出根据第十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22是示出根据第十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23是示出根据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图24是示出根据第十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并且
图25是示出根据第十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提供以下详细描述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了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物将是明显的。例如,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并不限于这里阐述的那些,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以进行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变得明显的改变。另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洁,可以省略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在此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相反,提供在此描述的示例仅仅是为了说明实施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能的方式中的一些,这些方法、设备和/或系统在理解了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明显的。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诸如层、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元件。相反,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它元件。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任意相关所列项中的任意一个和任意两个或更多个的任意组合。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线圈部分的平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线圈部分中的近场通信(NFC)线圈的平面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线圈部分130、屏蔽片170和保护膜180。
板110可以由硬质材料形成。另外,板110(其上形成有线圈部分130的基底元件)可以由具有耐热性、耐压性且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形成。例如,板110可以由含有环氧树脂的材料(例如,FR-3、FR-4等)形成。也就是说,在一个实施例中,板110可以由其中浸渍有环氧树脂粘合剂的一些折叠的纸形成,或者通过堆叠其中浸渍有环氧树脂的一些玻璃纤维来形成。具有这样的特性的板的其它实施例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也可以被使用。
另外,作为一个示例,板110可以是柔性电路板,并且可以是双面板。也就是说,在多个线圈彼此叠置的部分中,多个线圈可以设置为穿透板110并设置在板110的下表面上,并且还可以设置为穿透板110并设置在板110的上表面上,从而彼此不直接叠置。因此,多个线圈可以设置为彼此不叠置。
然而,多个线圈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多个线圈可以形成为顺序地堆叠在基底上的两层,并且多个线圈可以设置在顺序地堆叠的两层中的下层中,并且也可以设置在上层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线圈可以设置成彼此不叠置并且设置为彼此分开。
与此同时,板110可设置有连接到外部源的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以形成电连接。另外,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可以从板110的一个侧表面突出,并且可以具有条形形状。
另外,作为示例,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可以包括八个连接端子122,并且上述线圈部分130可以连接到连接端子122。以示例方式描述了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中形成八个连接端子122的实施例。然而,连接端子122的数量不限于此,而是可以被改变。
线圈部分1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130可由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缠绕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1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近场通信(NFC)线圈1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1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150上方的磁力安全传输(MST)线圈160。
与此同时,由于NFC线圈140使用比第一线圈150的频段高的频段,所以NFC线圈140可以由具有细的线宽的导电图案形成,第一线圈150可以在需要传输电力时用作无线电力传输(WPT)线圈并且在需要无线传输磁信息时用作MST线圈。与此同时,由于第一线圈150使用比NFC线圈140的频段低的频段,所以第一线圈150可以由具有比NFC线圈140的位于NFC线圈140内的线宽大的线宽的导电图案形成。
另外,作为示例,MST线圈160可以由具有与第一线圈150的导电图案的线宽相同的线宽的导电图案形成。然而,MST线圈160不限于此,而是也可以由具有比第一线圈150的导电图案的线宽大或小的线宽的导电图案形成。
与此同时,在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一线圈150执行多个功能的情况。然而,第一线圈150不限于此,而是可以由执行电力传输功能的WPT线圈形成。
如图3中更详细地示出的,NFC线圈1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1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具有一个或多个绕匝以形成内部区域;第二图案部分1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142并横穿第一图案部分142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42的内部区域划分成至少两部分;以及第三图案部分1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与此同时,上面描述了第一图案部分142沿着板110的边缘在一个方向上旋转的示例。然而,第一图案部分142不限于此,而是也可以形成在板110的大致中央部分上。
第一图案部分1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1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的一端,并设置为沿着板110的边缘在一个方向上旋转或绕匝;以及第1-2图案部分142b,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142a并设置在第1-1图案部分142a内侧。
与此同时,第二图案部分144可以在横向方向上穿过第一图案部分142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并且可以具有连接到第1-2图案部分142b的一端和连接到上述第三图案部分146的另一端。与此同时,第二图案部分144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中央部分中的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144a。
另外,第三图案部分146可以具有连接到上述第二图案部分1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的另一端。另外,第三图案部分146可以设置为在第1-2图案部分142b内侧沿一个方向旋转或绕匝,然后朝向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延伸。
屏蔽片170可用于屏蔽线圈部分130中产生的磁场。为此,屏蔽片170可以具有足以覆盖线圈部分130的尺寸。与此同时,屏蔽片170可以包括磁性片(未示出)和粘合层(未示出)。磁性片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薄板。作为示例,包含在磁性片中的磁性材料可以用于形成由线圈部分130产生的磁场的磁路,并且可以被设置以有效地形成磁场的磁路。为此,磁性材料可以是可容易形成磁路的材料,例如,诸如铁氧体、纳米晶磁性材料,非晶磁性材料、硅钢片等的具有高磁导率的材料。
粘合层可以形成在磁性片的表面上,可以由本领域已知的粘合材料(例如,已知的树脂组合物)形成,并且可以由将磁性片彼此物理结合或者与磁性片的磁性层形成化学键的材料等形成。
保护膜180可以设置在屏蔽片170上,并且可以用于防止对屏蔽片170和线圈部分130的损坏。作为示例,粘合层(未示出)也可以形成在保护膜180的下表面上。
如上所述,通过具有第一图案部分至第三图案部分142、144和146的NFC线圈1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操作。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线圈部分中的NFC线圈的操作的示图,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线圈模块中的NFC线圈中的磁通密度的示图。
参照图4,当电流流过NFC线圈140时,电流可以按照NFC线圈140的第一图案部分142、第二图案部分144和第三图案部分146的顺序流动。也就是说,当电流从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流向NFC线圈140时,电流可以沿着第一图案部分142的第1-1图案部分142a沿顺时针方向流动,然后沿着第1-2图案部分142b流动。
然后,电流可以沿着连接到第1-2图案部分142b的第二图案部分144流动。这里,第二图案部分144设置为横穿第一图案部分142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42的内部区域划分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并且电流可以因此横穿流过第一图案部分142的内部区域。
然后,电流可以沿着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44的第三图案部分146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并且可以最终流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
另外,如图5中所示,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142和第二图案部分144形成的区域S1、设置于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的区域S1与设置在板110的下端部分上的区域S3之间的区域S2以及设置在板110的下端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142和第二图案部分144形成的区域S3的磁通密度由大至小可以是以下顺序:设置在板110的下端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142和第二图案部分144形成的区域S3、设置于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的区域S1与设置在板110的下端部分上的区域S3之间的区域S2、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142和第二图案部分144形成的区域S1。
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在板110的下端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142和第二图案部分144形成的区域S3,与现有技术相比,各种标签的峰值点指示(peak point indication)可以更广泛地分布,换句话说,图案形状具有与卡片尺寸对应的尺寸。
此外,可以形成第三图案部分146以减小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142和第二图案部分144形成的区域S1中的抵消磁通量。
此外,可以通过第二图案部分144在设置于确保性能所需的且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的区域S1与设置在板110的下端部分上的区域S3之间的区域S2中获得具有足够密度的磁通量。
另外,半圆形图案144a形成在第二图案部分144的中央部分中,并且可以减少由于半圆形图案144a的周围部分中产生的抵消磁通量导致的性能劣化。换句话说,第二图案部分144不具有螺旋形状,而是可以包括一侧开口的半圆形图案144a,使得可以减小开口部分中的抵消磁通量,从而减少性能劣化。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线圈模块的变形例。然而,与上述组件相同的组件将由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此外,基于以上描述,将省略对根据实施例的线圈模块中包括的屏蔽片和保护膜的说明和详细描述。
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线圈模块中的NFC线圈的平面图。
参照图6和图7,以示例的方式,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2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2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如上所述的相同,因此将省略详细描述。另外,线圈部分230的除了NFC线圈240以外的组件与上述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也就是说,在下文中将仅描述线圈部分230的NFC线圈240。
NFC线圈2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2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另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或绕匝;第二图案部分2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242并横穿第一图案部分242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242的内部区域划分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以及第三图案部分2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2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2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2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的一端,并且具有沿着板110的边缘沿另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或绕匝的螺旋形状;以及第1-2图案部分242b,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242a并设置在第1-1图案部分242a内侧。
与此同时,第二图案部分244可以设置为在横向方向上横穿第一图案部分242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242的内部区域划分成至少两部分,并且可以具有连接到第1-2图案部分242b的一端和连接到上述第三图案部分246的另一端。与此同时,第二图案部分244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中央部分中并且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244a。
另外,第三图案部分246可以具有连接到位于第一图案部分242的内部区域中的上述第二图案部分2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的另一端。另外,第三图案部分246可以从第一图案部分242的内部分伸到外部,设置为在第1-1图案部分242a的外部沿所述另一方向旋转,然后朝向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延伸。
与此同时,如图7中更详细地所示,当电流流过NFC线圈240时,电流可以按照NFC线圈240的第一图案部分242、第二图案部分244和第三图案部分246的顺序流动。也就是说,当电流从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流向NFC线圈240时,电流可以沿着第一图案部分242的第1-1图案部分242a沿逆时针方向流动,然后沿着第1-2图案部分242b流动。
然后,电流可以沿着连接到第1-2图案部分242b的第二图案部分244流动。这里,第二图案部分244设置为横穿第一图案部分242的内部区域,并且电流可以因此横穿流过第一图案部分242的内部区域。
然后,电流可以沿着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244的第三图案部分246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并且可以最终流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
另外,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242和第二图案部分244形成的区域S1、设置于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的区域S1与设置在板110的下端部分上的区域S3之间的区域S2以及设置在板110的下端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242和第二图案部分244形成的区域S3的磁通密度由大至小可以是以下顺序:设置在板110的下端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242和第二图案部分244形成的区域S3、设置于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的区域S1与设置在板110的下端部分上的区域S3之间的区域S2、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242和第二图案部分244形成的区域S1。
也就是说,通过由第一图案部分242和第二图案部分244形成的区域中的设置在板110的下端部分上的区域S3,与现有技术相比,各种标签的峰值点指示可以更广泛地分布,换句话说,图案形状具有与卡片尺寸对应的尺寸。
如上所述,可以将具有具备与卡片尺寸相对应的尺寸的图案形状并且其中形成了各种标签的峰值点指示的区域改变为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区域不同的区域。
此外,可以形成第三图案部分246以减小由第一图案部分242和第二图案部分244形成的区域中的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的区域S1中的抵消磁通量。
此外,可以通过第二图案部分244在设置于确保性能所需的且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的区域S1与设置在板110的下端部分上的区域S3之间的区域S2中获得具有足够密度的磁通量。
另外,半圆形图案244a形成在第二图案部分244的中央部分中,并且可以减少由于半圆形图案244a的周围部分中产生的抵消磁通量导致的性能劣化。换句话说,第二图案部分244不具有螺旋形状,而是可以包括一侧开口的半圆形图案244a,使得可以减小开口部分中的抵消磁通量,从而减少性能劣化。
图8是示出NFC线圈的第二变形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8,NFC线圈3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3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另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或绕匝;第二图案部分3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342并横穿第一图案部分342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342的内部区域划分成至少两个部分;以及第三图案部分3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3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3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3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的一端,并且具有沿着板110的边缘沿另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或绕匝的螺旋形状;以及第1-2图案部分342b,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342a并设置在第1-1图案部分342a内侧。
与此同时,第二图案部分344可以设置为在纵向方向上横穿第一图案部分342的内部区域,并且可以具有连接到第1-2图案部分342b的一端和连接到上述第三图案部分346的另一端。与此同时,第二图案部分344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中央部分中并且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344a。
另外,第三图案部分346可以具有连接到上述第二图案部分3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的另一端。
与此同时,当电流流过NFC线圈340时,电流可以按照NFC线圈340的第一图案部分342、第二图案部分344和第三图案部分346的顺序流动。也就是说,当电流从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流向NFC线圈340时,电流可以沿着第一图案部分342的第1-1图案部分342a沿逆时针方向流动,然后沿着第1-2图案部分342b流动。
然后,电流可以沿着连接到第1-2图案部分342b的第二图案部分344流动。这里,第二图案部分344横穿第一图案部分342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3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或多个部分,并且电流可以因此横穿流过第一图案部分342的内部区域的中央部分。
然后,电流可以沿着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344的第三图案部分346流动,并且可以最终流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
另外,设置在板110的左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342和第二图案部分344形成的区域S1、设置于设置在板110的左部分上的区域S1与设置在板110的右部分上的区域S3之间的区域S2以及设置在板110的右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342和第二图案部分344形成的区域S3的磁通密度由大至小可以是以下顺序:设置在板110的左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342和第二图案部分344形成的区域S1、设置于设置在板110的左部分上的区域S1与设置在板110的右部分上的区域S3之间的区域S2、设置在板110的右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342和第二图案部分344形成的区域S3。
也就是说,通过由第一图案部分342和第二图案部分344形成的区域中的设置在板110的左部分上的区域S1,与现有技术相比,各种标签的峰值点指示可以更广泛地分布,换句话说,图案形状具有与卡片尺寸对应的尺寸。
如上所述,可以将具有具备与卡片尺寸相对应的尺寸的图案形状并且其中形成了各种标签的峰值点指示的区域改变为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区域不同的区域。
此外,可以形成第三图案部分346以减小由第一图案部分342和第二图案部分344形成的设置在板110的右部分上的区域S3中的抵消磁通量。
此外,可以通过第二图案部分344在设置于确保性能所需的且设置在板110的左部分上的区域S1与设置在板110的右部分上的区域S3之间的区域S2中获得具有足够密度的磁通量。
另外,半圆形图案344a形成在第二图案部分344的中央部分中,并且可以减少由于半圆形图案344a的周围部分中产生的抵消磁通量导致的性能劣化。换句话说,第二图案部分344不具有螺旋形状,而是可以包括一侧开口的半圆形图案344a,使得可以减小开口部分中的抵消磁通量,从而减少性能劣化。
图9是示出NFC线圈的第三变形例的平面图。
参照图9,NFC线圈4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4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另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或绕匝;第二图案部分4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442并横穿第一图案部分442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442的内部区域划分成至少两个部分;以及第三图案部分4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4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4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4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的一端,并且具有沿着板110的边缘沿另一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或绕匝的螺旋形状;以及第1-2图案部分442b,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442a并设置在第1-1图案部分442a内侧。
与此同时,第二图案部分444可以设置为在纵向方向上横穿第一图案部分442的内部区域,并且可以具有连接到第1-2图案部分442b的一端和连接到上述第三图案部分446的另一端。与此同时,第二图案部分444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中央部分中并且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444a。
另外,第三图案部分446可以具有连接到上述第二图案部分4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的另一端。
与此同时,当电流流到NFC线圈440时,电流可以按照NFC线圈440的第一图案部分442、第二图案部分444和第三图案部分446的顺序流动。也就是说,当电流从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流向NFC线圈440时,电流可以沿着第一图案部分442的第1-1图案部分442a沿逆时针方向流动,然后沿着第1-2图案部分442b流动。
然后,电流可以沿着连接到第1-2图案部分442b的第二图案部分444流动。这里,第二图案部分444横穿第一图案部分442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4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并且电流可以因此横穿流过第一图案部分442的内部区域。
然后,电流可以沿着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444的第三图案部分446流动,并且可以最终流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
另外,设置在板110的右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442和第二图案部分444形成的区域S1、设置于设置在板110的右部分上的区域S1与设置在板110的左部分上的区域S3之间的区域S2以及设置在板110的左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442和第二图案部分444形成的区域S3的磁通密度由大至小可以是以下顺序:设置在板110的右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442和第二图案部分444形成的区域S1、设置于设置在板110的右部分上的区域S1与设置在板110的左部分上的区域S3之间的区域S2、设置在板110的左部分上且由第一图案部分442和第二图案部分444形成的区域S3。
也就是说,通过由第一图案部分442和第二图案部分444形成的设置在板110的右部分上的区域S1,与现有技术相比,各种标签的峰值点指示可以更广泛地分布,换句话说,图案形状具有与卡片尺寸对应的尺寸。
如上所述,可以将具有具备与卡片尺寸相对应的尺寸的图案形状并且其中形成了各种标签的峰值点指示的区域改变为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区域不同的区域。
此外,可以形成第三图案部分446以减小由第一图案部分442和第二图案部分444形成的设置在板110的左部分上的区域S3中的抵消磁通量。
此外,可以通过第二图案部分444在设置于确保性能所需的且设置在板110的右部分上的区域S1与设置在板110的左部分上的区域S3之间的区域S2中获得具有足够密度的磁通量。
另外,半圆形图案444a形成在第二图案部分444的中央部分中,并且可以减少由于半圆形图案444a的周围部分中产生的抵消磁通量导致的性能劣化。换句话说,第二图案部分444不具有螺旋形状,而是可以包括一侧开口的半圆形图案444a,使得可以减小开口部分中的抵消磁通量,从而减少性能劣化。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10,根据本公开中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5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530。
与此同时,在根据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00的描述中详细描述了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因此将省略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5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5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5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1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1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150外侧和第一线圈150上方的MST线圈560。
与此同时,在根据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00的描述中详细描述了NFC线圈140和第一线圈150,因此将省略详细的描述。
MST线圈560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线圈150外侧的(即,位于NFC线圈140与第一线圈150之间的)的第一MST线圈562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150上方的第二MST线圈564。
图11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11,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6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6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6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6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6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6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6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650上方的MST线圈660。
与此同时,第一线圈650和MST线圈660的详细描述将被上述第一线圈150和MST线圈160的描述所取代。
NFC线圈6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6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第二图案部分6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6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6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6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6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6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6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形成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6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6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6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6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6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6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或绕匝。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6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6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6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644可以包括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644a。也就是说,第二图案部分644可以包括第一线性图案644b,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644b的半圆形图案644a以及连接到半圆形图案644a的第二线性图案644c。
另外,半圆形图案644a可具有从第一线性图案644b和第二线性图案644c向上突出的半圆形形状。
第三图案部分6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6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646不形成一匝的情况,但是第三图案部分646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通过NFC线圈6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图12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线圈模块中的NFC线圈的电流流向和磁通量方向的示图。
参照图12,当电流流到NFC线圈640时,电流可以按照NFC线圈640的第一图案部分642、第二图案部分644和第三图案部分646的顺序流动。也就是说,当电流从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流向NFC线圈640时,电流可以沿着第一图案部分642的第1-1图案部分642a沿顺时针方向流动,然后沿着第1-2图案部分642b流动。
然后,电流可以沿着连接到第1-2图案部分642b的第二图案部分644流动。这里,第二图案部分644横穿第一图案部分642的内部区域以将第一图案部分642的内部区域划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并且电流可以因此横穿流过第一图案部分642的内部区域。
然后,电流可以沿着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644的第三图案部分646流动,并且可以最终流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
与此同时,当第一线圈650和NFC线圈640如图12所示彼此共面时,即使第一线圈650与NFC线圈640彼此不直接接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线圈650和NFC线圈640彼此磁耦合。
因此,由施加到NFC线圈640的电流(例如,交流(AC)电流)产生的磁通量可以在第一线圈650中产生电动势。由于如上所述产生的电动势是通过楞次定律在阻碍磁通量穿过线圈的方向上产生的,所以电动势可以在NFC线圈640的内部区域中产生与NFC线圈640所产生的磁通量相反的抵消磁通量。
因此,在第一线圈650的内部区域(具有圆形形状的区域)中,因为由NFC线圈640产生的磁通量由于在第一线圈650中所产生的抵消磁通量的影响而被减弱,所以会产生标签不被识别的零点区域(null area)。
然而,可以通过上述第二图案部分644来降低抵消磁通量的影响,因此可以改善标签的识别率。
此外,在第二图案部分644中可包括从第一线性图案644b和第二线性图案644c向上突出并且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644a,以进一步降低抵消磁通量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改善标签的识别率。
也就是说,由于从第二图案部分644产生的磁通量的方向与从第一图案部分642产生的磁通量的方向彼此相反,所以从第一线圈650产生的磁通量的方向与从第二图案部分644(即,半圆形图案644a)产生的磁通量的方向可以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减少第一线圈650的内部区域中的磁通量抵消现象。
结果,进一步减小抵消磁通量的影响,并且可以因此进一步改善标签的识别率。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13,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7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7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7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7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7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7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7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750上方的MST线圈760。
与此同时,第一线圈750和MST线圈760的详细描述由上面描述的第一线圈150和MST线圈160提供。
NFC线圈7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7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或绕匝;第二图案部分7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7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7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7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7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7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7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形成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7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7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7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7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7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7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7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7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7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744可以包括具有圆形形状的圆形图案744a。也就是说,第二图案部分744可以包括第一线性图案744b,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744b的圆形图案744a以及连接到圆形图案744a的第二线性图案744c。
另外,圆形图案744a可以形成1.5匝。作为示例,圆形图案744a可以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744b以在板110的上表面上形成一匝,然后在板110的下表面上形成半圆形状并且连接到第二线性图案744c。然而,圆形图案744a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当板110包括多层时,圆形图案744a的形成一匝的部分和圆形图案744a的形成为半圆形形状的部分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层上。
作为示例,圆形图案744a的形成为半圆形形状的部分可以形成为相对于第一线性图案744b和第二线性图案744c向下突出的半圆形形状。
第三图案部分7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7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746不形成一匝的实施例,但是第三图案部分746不限于此。
与此同时,将描述电流流向。当电流流向NFC线圈740时,电流可以按照NFC线圈740的第三图案部分746、第二图案部分744和第一图案部分742的顺序流动。
更详细地说,当电流从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流向NFC线圈740时,电流可以沿着第三图案部分746流动,然后沿着第二图案部分744流动。也就是说,流向第二图案部分744的电流可以沿着第一线性图案744b、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744b的圆形图案744a以及连接到圆形图案744a的第二线性图案744c流动。
然后,电流可以沿着第一图案部分742流动。在这种情况下,电流可以按照第1-2图案部分742b和第1-1图案部分742a的顺序流动。然后,电流可以流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
如上所述,由第一图案部分742形成的内部区域中的抵消磁通量可以通过包括有圆形图案744a的第二图案部分744而被减小,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换句话说,在由第一图案部分742形成的内部区域中,圆形图案744a可具有1.5匝,以产生大于第一线圈750所产生的磁通量并且指向与第一线圈750所产生的磁通量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磁通量,从而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与此同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电流以第三图案部分746、第二图案部分744和第一图案部分742的顺序流动的情况。然而,所述电流不限于此,也可以按照第一图案部分742、第二图案部分744和第三图案部分746的顺序流动。与此同时,流向NFC线圈740的电流可以是AC电流。
如上所述,通过NFC线圈7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14,根据本公开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8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8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那些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8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8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8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8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8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850上方的MST线圈860。
与此同时,第一线圈850和MST线圈860的详细描述由上面描述的第一线圈150和MST线圈160提供。
NFC线圈8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8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第二图案部分8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8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8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8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8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8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8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形成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8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8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8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8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8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8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8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8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8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844可以包括具有圆形形状的圆形图案844a。也就是说,第二图案部分844可以包括第一线性图案844b、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844b的圆形图案844a以及连接到圆形图案844a的第二线性图案844c。
另外,圆形图案844a可以形成1.5匝。作为示例,圆形图案844a可以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844b以在板110的上表面上形成一匝,然后在板110的下表面上形成半圆形状并且连接到第二线性图案844c。然而,圆形图案844a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当板110包括多层时,圆形图案844a的形成一匝的部分和圆形图案844a的形成为半圆形形状的部分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层上。
作为示例,圆形图案844a的形成为半圆形形状的部分可以形成为相对于第一线性图案844b和第二线性图案844c向上突出的半圆形形状。
第三图案部分8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8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846不形成一匝的情况,但是第三图案部分846不限于此。
与此同时,将描述电流流向。当电流流向NFC线圈840时,电流可以按照NFC线圈840的第三图案部分846、第二图案部分844和第一图案部分842的顺序流动。
更详细地,当电流从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连接端子122流向NFC线圈840时,电流可以沿着第三图案部分846流动,然后沿着第二图案部分844流动。也就是说,流向第二图案部分844的电流可以沿着第一线性图案844b、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844b的圆形图案844a以及连接到圆形图案844a的第二线性图案844c流动。
然后,电流可以沿着第一图案部分842流动。在这种情况下,电流可以按照第1-2图案部分842b和第1-1图案部分842a的顺序流动。然后,电流可以流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
如上所述,由第一图案部分842形成的内部区域中的抵消磁通量可以通过包括有圆形图案844a的第二图案部分844而被减小,以确保更宽的识别范围。
也就是说,在第一图案部分842的内部区域中,由第一线圈850和第二图案部分844产生的磁通量的方向可以彼此相同,并且可以因此减少磁通量抵消现象。因此,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与此同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电流以第三图案部分846、第二图案部分844和第一图案部分842的顺序流动的实施例。然而,所述电流不限于此,而是也可以按照第一图案部分842、第二图案部分844和第三图案部分846的顺序流动。与此同时,施加到NFC线圈840的电流可以是AC电流。
如上所述,通过NFC线圈8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15,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9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9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9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9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9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9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9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950上方的MST线圈960。
与此同时,第一线圈950和MST线圈960的详细描述由上面描述的第一线圈150和MST线圈160提供。
NFC线圈9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9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第二图案部分9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9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9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9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9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9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9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形成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9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9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9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9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9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9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9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9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9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944可以包括具有环形形状的环形图案944a。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944可以包括倾斜图案944b。
更详细地,第二图案部分944可以包括连接到第三图案部分946的水平图案944c、具有连接到水平图案944c的一端的环形图案944a以及具有连接到环形图案944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942的另一端的倾斜图案944b。
如上所述,通过第二图案部分944,可以减小第一图案部分942的内部区域中的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更详细地,当第二图案部分944不包括倾斜图案944b时,会在距离板110的上表面直到大约5mm的低高度处产生位于第一线圈950的内部区域中的零点区域。另外,当不包括倾斜图案944b时,设置在环形图案944a两侧处的水平图案944c会在低的高度处对第一线圈950的内部区域造成影响。也就是说,水平图案944c会在第一线圈950的内部区域的低高度处产生与由环形图案944a产生的磁通量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磁通量。这些磁通量会产生磁通量抵消,从而促成在第一线圈950的内部区域中产生零点区域。
然而,由于在如上所述的第二图案部分944中形成倾斜图案944b,因此可以改变从第二图案部分944产生的磁通量的方向,从而减少磁通量抵消。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零点区域。
第三图案部分9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9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946不形成一匝的情况,但是第三图案部分946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通过NFC线圈9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图16是示出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16,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0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10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10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10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10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10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10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1050上方的MST线圈1060。
与此同时,第一线圈1050和MST线圈1060的详细描述由上面描述的第一线圈150和MST线圈160提供。
NFC线圈10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10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第二图案部分10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10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10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0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10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0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10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形成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0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0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10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10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10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0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0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0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10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044可以包括具有环形形状的环形图案1044a。与此同时,环形图案1044a的开口部分可以朝向上的方向设置。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044可以包括倾斜图案1044b。
更详细地,第二图案部分1044可以包括环形图案1044a和连接到环形图案1044a的倾斜图案1044b。与此同时,倾斜图案1044b可以包括连接到环形图案1044a的一端的第一倾斜图案1044c和连接到环形图案1044a的另一端的第二倾斜图案1044d。
另外,第一倾斜图案1044c的斜率和第二倾斜图案1044d的斜率可以彼此不同。与此同时,当第一倾斜图案1044c具有负斜率时,第二倾斜图案1044d可以具有正斜率。
由于在如上所述的第二图案部分1044中形成倾斜图案1044b,所以可以改变从第二图案部分1044产生的磁通量的方向,从而减少磁通量抵消。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零点区域。
第三图案部分10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0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1046不形成一匝的情况,但是第三图案部分1046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通过NFC线圈10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图17是示出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17,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1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11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11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11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11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11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11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1150上方的MST线圈1160。
与此同时,第一线圈1150和MST线圈1160的详细描述由上面描述的第一线圈150和MST线圈160提供。
NFC线圈11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11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第二图案部分11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11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11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1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11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1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11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具有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1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1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11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11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11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1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1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1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11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144可以包括具有环形形状的环形图案1144a。与此同时,环形图案1144a的开口部分可以设置为朝向下的方向。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144可以包括设置为相对于板110的一个侧表面倾斜的倾斜图案1144b。
更详细地,第二图案部分1144可以包括环形图案1144a和连接到环形图案1144a的倾斜图案1144b。与此同时,倾斜图案1144b可以包括连接到环形图案1144a的一端的第一倾斜图案1144c和连接到环形图案1144a的另一端的第二倾斜图案1144d。
另外,第一倾斜图案1144c的斜率和第二倾斜图案1144d的斜率可以彼此相同或者具有相同的符号。也就是说,当第一倾斜图案1044c具有正斜率时,第二倾斜图案1144d也可以具有正斜率。
由于在如上所述的第二图案部分1144中形成倾斜图案1144b,所以可以改变从第二图案部分1144产生的磁通量的方向,从而减少磁通量抵消。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零点区域。
第三图案部分11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1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1146不形成一匝的示例,但是第三图案部分1146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通过NFC线圈11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图18是示出根据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18,根据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2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12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12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12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12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12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12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1250上方的MST线圈1260。
与此同时,第一线圈1250和MST线圈1260的详细描述由上面描述的第一线圈150和MST线圈160提供。
NFC线圈12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12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第二图案部分12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12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12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2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12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2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12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形成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2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2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12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12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12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2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2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2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12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244可以包括具有环形形状的环形图案1244a。与此同时,环形图案1244a的开口部分可以设置为朝向下的方向。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244可以包括设置为相对于板110的一个侧表面倾斜的倾斜图案1244b。
更详细地,第二图案部分1244可以包括环形图案1244a和连接到环形图案1244a的倾斜图案1244b。与此同时,倾斜图案1244b可以包括连接到环形图案1244a的一端的第一倾斜图案1244c和连接到环形图案1244a的另一端的第二倾斜图案1244d。
另外,第一倾斜图案1244c的斜率和第二倾斜图案1244d的斜率可以彼此不同。与此同时,当第一倾斜图案1244c具有正斜率时,第二倾斜图案1244d可以具有负斜率。
由于在如上所述的第二图案部分1244中形成倾斜图案1244b,所以可以改变从第二图案部分1244产生的磁通量的方向,从而减少磁通量抵消。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零点区域。
第三图案部分12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2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1246不形成一匝的实施例,但是第三图案部分1246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通过NFC线圈12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图19是示出根据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19,根据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3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13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13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13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13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13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13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1350上方的MST线圈1360。
与此同时,第一线圈1350和MST线圈1360的详细描述由上面描述的第一线圈150和MST线圈160提供。
NFC线圈13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13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第二图案部分13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1342;第三图案部分13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3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以及并联连接图案部分1348,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344的两端。
第一图案部分13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3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13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形成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3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3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13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13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13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3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3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3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13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344可以包括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1344a。也就是说,第二图案部分1344可以包括第一线性图案1344b、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1344b的半圆形图案1344a以及连接到半圆形图案1344a的第二线性图案1344c。
另外,半圆形图案1344a可以具有从第一线性图案1344b和第二线性图案1344c向下突出的半圆形形状。
第三图案部分13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3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1346不形成一匝的情况,但是第三图案部分1346不限于此。
与此同时,并联连接图案部分1348可以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344的两端。也就是说,并联连接图案部分1348可以与第二图案部分1344并联地连接并且可以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1342和第三图案部分1346。
如上所述,通过NFC线圈13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图20是示出根据第十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20,根据本公开中的第十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4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14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14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14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14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14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14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1450上方的MST线圈1460。
与此同时,第一线圈1450和MST线圈1460的详细描述由上面描述的第一线圈150和MST线圈160的描述代替。
NFC线圈14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14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或绕匝;第二图案部分14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14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14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4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14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4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14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形成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4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4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14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14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14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4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与此同时,第一图案部分144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图案部分1442的内部区域中的识别力增强部分1442c。识别力增强部分1442c可以设置在由第一图案部分1442和第二图案部分1444形成的两个内部区域中的下侧内部区域中,可以沿一个方向旋转,并且可以由具有环形形状的闭合曲线形成。作为示例,识别力增强部分1442c可以设置在第1-2图案部分1442b中,并且可以具有矩形环形状。根据其它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442和第三图案部分1446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设置在第一图案部分1442的内部区域中的识别力增强部分1442c。
另外,识别力增强部分1442c可以沿与第一图案部分1442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使在与识别力增强部分1442c周围形成的磁场方向相同的方向(例如,从板的上表面朝向板的下表面的方向)上形成磁场,使得NFC线圈1440的识别力增强。
换句话说,虽然在距离板110的上表面直到大约5mm的低高度处产生零点区域,但是可以形成识别力增强部分1442c以形成比识别力增强部分1442c周围的磁场高的磁场,引起低高度处识别力的增强。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4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4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14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444可以包括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1444a。也就是说,第二图案部分1444可以包括第一线性图案1444b、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1444b的半圆形图案1444a以及连接到半圆形图案1444a的第二线性图案1444c。
另外,半圆形图案1444a可以具有从第一线性图案1444b和第二线性图案1444c向下突出的半圆形形状。
第三图案部分14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4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1446不形成一匝的情况,但是第三图案部分1446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通过NFC线圈14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此外,通过识别力增强部分1442c,可以增强识别力增强部分1442c的周围区域中的NFC线圈1440的识别力。
图21是示出根据第十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21,根据第十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5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15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15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15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15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15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15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1550上方的MST线圈1560。
与此同时,第一线圈1550和MST线圈1560的详细描述由上面描述的第一线圈150和MST线圈160的描述代替。
NFC线圈15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15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第二图案部分15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15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15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5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15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5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15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形成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5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5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15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15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15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5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与此同时,第一图案部分154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图案部分1542的内部区域中的识别力增强部分1542c。识别力增强部分1542c可以设置在由第一图案部分1542和第二图案部分1544形成的两个内部区域中的下侧内部区域处,可以沿另一方向旋转,并且可以由具有环形形状的闭合曲线形成。作为示例,识别力增强部分1542c可以设置在第1-2图案部分1542b中,并且可以具有矩形环形状。
另外,识别力增强部分1542c可以沿与第一图案部分154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即,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使在与识别力增强部分1542c周围区域形成的磁场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从板的下表面朝向板的上表面的方向)上形成磁场,使得NFC线圈1540的识别力增强。
换句话说,虽然在距离板110的上表面直到大约5mm的低高度处产生零点区域,但是可以形成识别力增强部分1542c以形成比识别力增强部分1542c周围区域的磁场相对低的磁场,引起低高度处识别力的增强。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5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5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15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544可以包括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1544a。也就是说,第二图案部分1544可以包括第一线性图案1544b、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1544b的半圆形图案1544a以及连接到半圆形图案1544a的第二线性图案1544c。
另外,半圆形图案1544a可以具有从第一线性图案1544b和第二线性图案1544c向下突出的半圆形形状。
第三图案部分15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5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1546不形成一匝的情况,但是第三图案部分1546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通过NFC线圈15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确保更宽的识别范围。
此外,通过识别力增强部分1542c,可以增强识别力增强部分1542c的周围中的NFC线圈1540的识别力。
图22是示出根据第十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22,根据第十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6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16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16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16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16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16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16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1650上方的MST线圈1660。
与此同时,第一线圈1650和MST线圈1660的详细描述通过上述的第一线圈150和MST线圈160提供。
NFC线圈16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16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第二图案部分16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16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16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6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16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6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16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形成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6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6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16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16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16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6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与此同时,第一图案部分164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图案部分1642的内部区域中的识别力增强部分1642c。识别力增强部分1642c可以设置在上述第1-2图案部分1642b中,并且可以设置为邻近板110的任何一个拐角。
作为示例,识别力增强部分1642c可以具有阶梯形状。
因此,在由识别力增强部分1642c和第1-2图案部分1642b形成的内部区域中,可以在与识别力增强部分1642c的周围区域中形成的磁场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从板的下表面朝向板的上表面的方向)上形成磁场,使得NFC线圈1640的识别力增强。
换句话说,虽然在距离板110的上表面直到大约5mm的低高度处产生零点区域,但是可以形成识别力增强部分1642c以形成比识别力增强部分1642c周围的磁场相对低的磁场,引起低高度处识别力的增强。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6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6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16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644可以包括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1644a。也就是说,第二图案部分1644可以包括第一线性图案1644b、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1644b的半圆形图案1644a以及连接到半圆形图案1644a的第二线性图案1644c。
另外,半圆形图案1644a可以具有从第一线性图案1644b和第二线性图案1644c向下突出的半圆形形状。
第三图案部分16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6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1646不形成一匝的情况,但是第三图案部分1646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通过NFC线圈16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此外,通过识别力增强部分1642c,可以增强识别力增强部分1642c的周围区域中的NFC线圈1640的识别力。
图23是示出根据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23,根据第十五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7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17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17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17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17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1740、设置在板110的中央部分中的第一线圈1750以及设置在第一线圈1750上方的MST线圈1760。
与此同时,第一线圈1750和MST线圈1760的详细描述通过上述的第一线圈150和MST线圈160提供。
NFC线圈17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17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第二图案部分17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17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17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7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17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7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17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具有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7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7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17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17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17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7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与此同时,第一图案部分174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图案部分1742的内部区域中的识别力增强部分1742c。识别力增强部分1742c可以设置在上述第1-2图案部分1742b中,并且可以设置为邻近板110的任何一个拐角。
作为示例,识别力增强部分1742c可以具有弧形形状。
因此,在由识别力增强部分1742c和第1-2图案部分1742b形成的内部区域中,可以在与识别力增强部分1742c的周围区域中形成的磁场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从板的下表面朝向板的上表面的方向)上形成磁场,使得NFC线圈1740的识别力增强。
换句话说,虽然在距离板110的上表面直到大约5mm的低高度处产生零点区域,但是可以形成识别力增强部分1742c以形成比识别力增强部分1742c的周围区域的磁场相对低的磁场,引起低高度处识别力的增强。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7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7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17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744可以包括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1744a。也就是说,第二图案部分1744可以包括第一线性图案1744b、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1744b的半圆形图案1744a以及连接到半圆形图案1744a的第二线性图案1744c。
另外,半圆形图案1744a可以具有从第一线性图案1744b和第二线性图案1744c向下突出的半圆形形状。
第三图案部分17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7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1746不形成一匝的情况,但是第三图案部分1746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通过NFC线圈1740,可以减小抵消磁通量并且可以获得更宽的识别范围。
此外,通过识别力增强部分1742c,可以增强识别力增强部分1742c的周围区域中的NFC线圈1740的识别力。
图24是示出根据第十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24,根据第十六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8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18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18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18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18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1840和设置在由NFC线圈1840形成的内部区域中的MST线圈1860。
NFC线圈18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18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第二图案部分18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18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18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8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18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8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18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具有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8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8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18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第1-2图案部分18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18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8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8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8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18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844可以包括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1844a。也就是说,第二图案部分1844可以包括第一线性图案1844b、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1844b的半圆形图案1844a以及连接到半圆形图案1844a的第二线性图案1844c。作为示例,第二图案部分1844可以是单股布线。
另外,半圆形图案1844a可以具有从第一线性图案1844b和第二线性图案1844c向下突出的半圆形形状。
第三图案部分18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8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1846不形成一匝的情况,但是第三图案部分1846不限于此。
MST线圈1860可以设置在由NFC线圈1840形成的内部区域中。作为示例,MST线圈1860可以包括:第一MST线圈部分1862,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连接线圈部分1864,从第一MST线圈部分1862延伸;以及第二MST线圈部分1866,具有连接到连接线圈部分186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与此同时,第一MST线圈部分1862和第二MST线圈部分1866可以具有沿相同方向旋转的螺旋形状。作为示例,第一MST线圈部分1862和第二MST线圈部分1866可以具有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螺旋形状。
另外,连接线圈部分1864可以将第一MST线圈部分1862和第二MST线圈部分1866彼此连接。
此外,上述第二图案部分1844可以设置在第一MST线圈部分1862与第二MST线圈部分1866之间。
图25是示出根据第十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的平面图。
参照图25,根据第十七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模块1900可以包括板110、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和线圈部分1930。
与此同时,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板110和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仅在形状和位置上不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线圈部分1930可以形成在板110的表面上,并且可以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作为示例,线圈部分1930可以由按顺时针方向或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而成且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线圈形成。
线圈部分1930可以包括大致沿着板110的边缘设置的NFC线圈1940和设置在由NFC线圈1940形成的内部区域中的MST线圈1960。
NFC线圈1940可以包括:第一图案部分1942,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并且沿着板110的边缘沿一个方向旋转或绕匝;第二图案部分1944,连接到第一图案部分1942;以及第三图案部分1946,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9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第一图案部分1942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9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此外,第一图案部分194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可以具有内部区域。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942可以具有一匝或多匝。
作为示例,第一图案部分1942可以包括:第1-1图案部分1942a,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或绕匝;以及第1-2图案部分1942b,具有连接到第1-1图案部分1942a的一端和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944的另一端,并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944可以将第一图案部分1942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并且横穿第一图案部分1942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图案部分1944可以包括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1944a。也就是说,第二图案部分1944可以包括第一线性图案1944b、连接到第一线性图案1944b的半圆形图案1944a以及连接到半圆形图案1944a的第二线性图案1944c。作为示例,第二图案部分1944可以是单股布线。
另外,半圆形图案1944a可以具有从第一线性图案1944b和第二线性图案1944c向下突出的半圆形形状。
第三图案部分1946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图案部分194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而不形成一匝。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第三图案部分1946不形成一匝的情况,但是第三图案部分1946不限于此。
MST线圈1960可以设置在由NFC线圈1940形成的内部区域中。作为示例,MST线圈1960可以包括:第一MST线圈部分1962,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一端,并设置在板110的上端部分上;连接线圈部分1964,从第一MST线圈部分1962延伸;以及第二MST线圈部分1966,具有连接到连接线圈部分1964的一端和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120的另一端。
与此同时,第一MST线圈部分1962和第二MST线圈部分1966可以具有在相反方向上旋转或绕匝的螺旋形状。作为示例,当第一MST线圈部分1962具有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或绕匝的螺旋形状时,第二MST线圈部分1966可以具有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或绕匝的螺旋形状。然而,第一MST线圈部分1962和第二MST线圈部分1966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当第一MST线圈部分1962具有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或绕匝的螺旋形状时,第二MST线圈部分1966可以具有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或绕匝的螺旋形状。
另外,连接线圈部分1964可以将第一MST线圈部分1962和第二MST线圈部分1966彼此连接。
此外,上述第二图案部分1944可以设置在第一MST线圈部分1962与第二MST线圈部分1966之间。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改善标签的识别率,并且可以改善NFC性能。
尽管以上已经示出和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可以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修改和改变。

Claims (20)

1.一种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包括:
板;
输入/输出端子单元,形成在所述板上;以及
近场通信线圈,形成在所述板的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
其中,所述近场通信线圈包括:第一图案部分,具有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一端,并且设置在所述板上以沿一个方向旋转或绕匝;第二图案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图案部分,并且设置为横穿所述第一图案部分的内部区域以将所述第一图案部分的所述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以及第三图案部分,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图案部分的一端和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图案部分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图案部分的中央部分中并且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半圆形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图案部分包括:第1-1图案部分,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并且设置为沿着所述板的边缘;以及第1-2图案部分,连接到所述第1-1图案部分并且设置在所述第1-1图案部分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三图案部分设置在所述板上,以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第1-2图案部分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图案部分设置为沿着所述板的边缘绕匝,所述第二图案部分具有位于所述第二图案部分中的中央部分中的半圆形图案,所述第三图案部分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图案部分内侧且连接到所述第二图案部分的一个端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图案部分外侧且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另一个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图案部分包括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板的一个侧表面倾斜的倾斜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倾斜图案具有第一倾斜图案和第二倾斜图案,所述第二倾斜图案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图案的斜率不同的斜率,所述斜率是相对于所述板的所述侧表面的斜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倾斜图案具有与所述第一倾斜图案的所述斜率的符号相反的符号的斜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还包括:
屏蔽片,设置在所述板的上表面上;以及
保护膜,设置在所述屏蔽片上。
10.一种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包括:
柔性板;
输入/输出端子单元,从所述柔性板延伸;
近场通信线圈,设置在所述板的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以及
磁力安全传输线圈,设置在所述板的表面上,
其中,所述近场通信线圈包括:第一图案部分,具有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一端,并且设置在所述板上以沿一个方向绕匝;第二图案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图案部分,并且设置为横穿所述第一图案部分的内部区域以将所述第一图案部分的所述内部区域划分为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以及第三图案部分,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图案部分的一端和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另一端,并且
其中,所述磁力安全传输线圈包括具有平面螺旋形状的第一磁力安全传输线圈以及设置为与所述第一磁力安全传输线圈分开并且具有平面螺旋形状的第二磁力安全传输线圈,并且
所述第一磁力安全传输线圈和所述第二磁力安全传输线圈中的一者或两者设置在由所述第一图案部分形成的内部区域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在所述磁力安全传输线圈和所述近场通信线圈彼此叠置的区域中,所述磁力安全传输线圈和所述近场通信线圈中的一者形成在所述柔性板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磁力安全传输线圈和所述近场通信线圈中的另一者设置为穿透所述柔性板并且设置在所述柔性板的下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图案部分设置为沿着所述柔性板的边缘绕匝。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图案部分是单股布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图案部分设置为在横向方向上横穿所述第一图案部分的所述内部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图案部分设置为横穿所述第一图案部分的所述内部区域的中央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三图案部分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图案部分内侧且连接到所述第二图案部分的一个端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图案部分外侧且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的另一个端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图案部分和所述第三图案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图案部分的所述内部区域中的识别力增强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识别力增强部分设置在由所述第一图案部分和所述第二图案部分形成的两个内部区域中的下侧内部区域中、沿着一个方向或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旋转并且由具有环形形状的闭合曲线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图案部分具有连接到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单元并且沿着所述板的边缘设置的第1-1图案部分以及连接到所述第1-1图案部分并且设置在所述第1-1图案部分内侧的第1-2图案部分,所述识别力增强部分设置在所述第1-2图案部分中并且设置为邻近所述板的任何一个拐角。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圈模块,其中,所述识别力增强部分具有阶梯形状或弧形形状。
CN201711247834.2A 2016-12-01 2017-12-01 线圈模块 Active CN1081341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62721 2016-12-01
KR10-2016-0162721 2016-12-01
KR10-2017-0081850 2017-06-28
KR1020170081850A KR101963288B1 (ko) 2016-12-01 2017-06-28 코일 모듈
KR1020170105862A KR102410097B1 (ko) 2016-12-01 2017-08-22 코일 모듈
KR10-2017-0105862 2017-08-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4184A true CN108134184A (zh) 2018-06-08
CN108134184B CN108134184B (zh) 2021-01-15

Family

ID=62243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7834.2A Active CN108134184B (zh) 2016-12-01 2017-12-01 线圈模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7042B2 (zh)
CN (1) CN10813418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21701B2 (en) * 2016-02-04 2022-05-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oil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35846B1 (ko) * 2017-04-17 2021-1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코일들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178575B1 (ko) * 2018-08-31 2020-11-13 주식회사 아모텍 콤보 안테나 모듈
KR102566140B1 (ko) 2018-11-22 2023-08-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7419730B2 (ja) * 2019-10-02 2024-01-23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ワイヤレス通信デバイス
US11495996B2 (en) * 2020-05-06 2022-11-08 Renesas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Multi-coil PTX/PRX operation and control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21127A (ko) * 2012-08-08 2014-02-20 주식회사 글로브알에프 엔에프씨 안테나
CN104577342A (zh) * 2013-10-09 2015-04-29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器天线结构
CN104734271A (zh) * 2013-12-20 2015-06-2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装置、无线电力发送器和无线电力接收器
KR101554133B1 (ko) * 2015-01-23 2015-09-21 주식회사 아이엠텍 무선통신용 플렉시블 회로기판
CN105809428A (zh) * 2015-01-21 2016-07-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使用电子设备的交易方法
CN207994064U (zh) * 2016-12-01 2018-10-1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50164A1 (en) * 2008-05-07 2011-03-03 Afshin Partovi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nductive charging, and improvements and uses thereof
US9190738B2 (en) * 2010-04-11 2015-11-17 Broadcom Corporation Projected artificial magnetic mirror
DE102010027620A1 (de) * 2010-07-23 2012-01-26 Funkwerk Dabendorf Gmbh Ankopplung eines elektronischen Geräts mit Funkverbindung, insbesondere eines Mobiltelefons, an Einrichtungen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4701627B (zh) * 2010-09-07 2018-11-2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
US20130038136A1 (en) * 2011-03-25 201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ilter for improved driver circuit efficiency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6067211B2 (ja) * 2011-05-27 2017-01-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
JP5839036B2 (ja) * 2011-07-22 2016-01-0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KR20130024757A (ko) * 2011-08-29 2013-03-08 주식회사 케이더파워 이종 충전 방식을 가진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KR101580518B1 (ko) * 2012-04-05 2015-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 단말기
KR101448024B1 (ko) * 2012-05-15 2014-10-07 스미다 코포레이션 가부시키가이샤 비접촉 급전시스템 및 비접촉 급전시스템용의 송전코일
US9225388B2 (en) * 2012-07-03 2015-12-29 Intel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magnetic field through metal chassis using fractal surfaces
JP5626302B2 (ja) * 2012-09-26 2014-11-19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通信システム
KR102144360B1 (ko) * 2012-12-05 2020-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마트 근거리무선통신 안테나 매칭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그것을 포함한 유저 장치
KR101431983B1 (ko) * 2013-08-19 2014-08-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전송용 코일형 유닛, 무선 전력 전송장치, 전자기기 및 무선전력 전송용 코일형 유닛의 제조방법
KR102017669B1 (ko) * 2013-08-29 2019-10-21 주식회사 위츠 무선 전력 전송용 코일형 유닛, 무선 전력 전송장치, 전자기기 및 무선전력 전송용 코일형 유닛의 제조방법
KR101467706B1 (ko) 2013-11-21 2014-12-01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루프 간에 상쇄 전류가 감소된 성능이 개선된 nfc 안테나 구조
US9276642B2 (en) * 2014-06-26 2016-03-0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multiple co-located antennas
KR101719040B1 (ko) * 2014-11-13 2017-03-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KR101574322B1 (ko) 2014-12-16 2015-12-04 주식회사 아이엠텍 휴대 단말기용 무선통신 다중 안테나
KR102498562B1 (ko) 2015-01-21 2023-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WO2016117955A1 (en) * 2015-01-21 2016-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transa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7771368B (zh) 2015-05-18 2020-10-30 阿莫善斯有限公司 组合天线单元和包括其的无线电能接收模块
US9991744B2 (en) * 2015-07-03 2018-06-05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405446B1 (ko) * 2015-08-10 2022-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21127A (ko) * 2012-08-08 2014-02-20 주식회사 글로브알에프 엔에프씨 안테나
CN104577342A (zh) * 2013-10-09 2015-04-29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器天线结构
CN104734271A (zh) * 2013-12-20 2015-06-2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装置、无线电力发送器和无线电力接收器
CN105809428A (zh) * 2015-01-21 2016-07-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使用电子设备的交易方法
KR101554133B1 (ko) * 2015-01-23 2015-09-21 주식회사 아이엠텍 무선통신용 플렉시블 회로기판
CN207994064U (zh) * 2016-12-01 2018-10-1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21701B2 (en) * 2016-02-04 2022-05-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o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59598A1 (en) 2018-06-07
US10567042B2 (en) 2020-02-18
CN108134184B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94064U (zh) 线圈模块
CN108134184A (zh) 线圈模块
KR101795545B1 (ko) 무선전력 수신모듈용 콤보 안테나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전력 수신모듈
KR101810001B1 (ko) 무선전력 수신모듈
CN105514589B (zh) 通信终端设备
CN104218685B (zh) 无线电力传输方法、无线电力发送器和无线充电系统
JP5985366B2 (ja) 複合コイル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CN104578449B (zh) 多模式无线充电
CN106952715B (zh) 线圈基板
CN106471673B (zh) 天线装置、天线模块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WO2013137546A1 (ko) 무선인식 및 무선충전 겸용 전자파흡수체와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인식 및 무선충전 겸용 무선안테나, 그것의 제조방법
CN108184333A (zh) 组合式天线模块
US9384887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airing inductively-coupled devices
CN105900285B (zh)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0607770B2 (en) Shield unit for wireless charging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103715523B (zh) 升压器天线、无接触芯片卡模块装置和芯片装置
KR20140112322A (ko) 박막 코일, 이를 포함하는 차폐 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무접점 전력 전송 장치
CN107112811A (zh) 磁场屏蔽片及包括其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CN207926288U (zh) 磁场屏蔽结构以及包括该磁场屏蔽结构的移动装置
CN109804501A (zh) 天线模块
CN108140927A (zh) 近场通信天线模块及具有该近场通信天线模块的便携终端
CN204948543U (zh) 通信设备及用于通信设备的机械底部外壳
CN206180118U (zh)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EP3007273A1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9215975A (zh) 线圈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6

Address after: Han Guo Jingjidao

Applicant after: Company WITS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