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1736A - 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1736A
CN108131736A CN201710698404.6A CN201710698404A CN108131736A CN 108131736 A CN108131736 A CN 108131736A CN 201710698404 A CN201710698404 A CN 201710698404A CN 108131736 A CN108131736 A CN 108131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ponge
water tank
air
embe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984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1736B (zh
Inventor
陈丽梅
李昆志
冯永
王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Wanku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Wank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Wanku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Wanku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9840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31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31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1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1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1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urific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sterilisation; by oz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75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plants or microorg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92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electrical means, e.g. by applying electrostatic fields or high volt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用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将具有特殊甲醛代谢途径且可去除污染苯系物的甲基杆菌与改良后的光合菌无机盐培养基包埋固定获得甲基杆菌海绵球,用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将具有甲醛光合同化途径的光合菌与其无机盐培养基包埋固定获得光合菌海绵柱,作为空气净化材料。包埋甲基菌的海绵球置于气体净化区,光合菌海绵条浸泡于水箱的水中,水箱中的光合菌海绵柱也可以用水培植物替换,构建基于生物反应器原理的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中污染的甲醛和其他毒性有机化合物,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该净化器具有经济、实惠和环保的特点,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设施需要绿色和环保的理念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甲醛(HCHO)被广泛用于化工合成﹑工业制造、医药合成等工业领域,在化学农药及其中间体合成领域甲醛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现代化学农药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甲醛污染空气和废水,许多化工制药车间、药产品试剂储存库及研发部们的实验室空气都检测出有甲醛污染。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香烟点燃产生的烟雾中有高浓度的PM2.5,还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1)氮化物、烯烃类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让吸烟者形成依赖;3)胺类、氰化物,这些属于毒性物质;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等放射性物质,有致癌性;5)酚类化合物和醛类物质(包括甲醛);6)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减低红血球输氧能力。这些有害物质对于烟民和二手烟吸入者都有害。二手烟由两种烟雾构成,一种是吸烟者呼出的烟雾,称为主流烟;另一种是香烟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称为分流烟。分流烟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比主流烟含量更高,如一氧化碳在分流烟中的含量是主流烟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氨是46倍;亚硝胺是50倍。吸二手烟对身体影响与吸烟者相似,由于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完全避免接触香烟的烟雾,因此吸烟产生的二手烟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室内装修污染是因装修行为对室内环境所产生的污染,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室内装修过程中还会采用不合格装修材料以及不合理的设计,造成室内空气中混入有害人体健康的甲醛、苯、氨和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等气体。甲醛是胶黏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使用胶黏剂的产品包括人造板、涂料、地毯、家具等都含有一些没有完全交联的甲醛,家装中使用的这些产品可持续而长久地释放未交联的游离甲醛,因此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室内空气污染的最主要物质是甲醛。甲醛对人体的影响开始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刺鼻,流眼泪)、过敏、肺功能异常。长期接触可引起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咽癌、结肠癌、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导致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而目前市场上空气净化器净化去除甲醛和其他有机污染物使用的净化技术主要有物理吸附技术、纳米光催化技术、植物净化和生物降解技术等,用物理吸附技术的空气净化器都需要定期更换内部的耗材,导致其维护费昂贵,产品滤网无法回收,只能作为垃圾处理,对环境形成二次污染。使用纳米光催化技术空气净化器价格昂贵,对高浓度甲醛和其他有机物污染环境净化效果不佳,因此在许多家庭用纳米光催化技术的空气净化器普及率很低。用生物降解技术开发的空气净化器具有安全环保的特性,且无需更换耗材,但这类空气净化器的技术不够成熟,在当下市场所占比例极小。
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方法对室内污染空气进行净化,减少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故而实用且高效的空气净化器已成为在甲醛和其他有机物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国工作或生活人群的必需用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开发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采用固定甲基杆菌的海绵球、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或水培植物为该净化器净化有机污染物的材料,在净化器运行过程中,含有机物的污染空气首先被这些生物净化材料吸收进入细胞,在细胞内通过酶的作用转化为无毒的代谢产物,从而达到去除空气中污染有毒有机气体的目的,污染气体中颗粒物通过最上层的静电除尘装置去除。因此该空气净化装置不需更换耗材,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设施需要绿色和环保的理念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生物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水箱2、生物材料箱3、海绵球4、滴水模块5、高压静电除尘器6、离心风扇7、水泵8;所述的壳体1底部安装有水箱2,水箱2内安装有水泵8,水箱2的上方安装有生物材料箱3,水箱2与生物材料箱3之间为进风区,进风区的壳体1上均匀的开设有进气孔9,生物材料箱3的下部侧壁上均匀的开设有透气孔10,且生物材料箱3下部对应的壳体1上也均匀的开设有进气孔9,生物材料箱3内装有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生物材料箱3的上方安装有滴水模块5,滴水模块5为网格状结构,其底部均匀的开设有滴水孔11,滴水模块5的进水口12通过出水管13与水泵8连接;滴水模块5的上方安装有高压静电除尘器6,高压静电除尘器6的上方为出风区,位于出风区的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活叶窗14,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离心风扇7。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1由本体部分15、后盖16组成,后盖16与本体部分15通过螺钉连接,本体部分15的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7,所述的进气孔9均匀的设置在本体部分15三个侧壁上,所述的出风活叶窗14设置在本体部分15前侧壁的上部,所述的水箱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本体部分15三个侧壁的下部开设有透光区21。
进一步,所述的水箱2内盛装有水,水中放置有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18,或者种植有水培植物19,在种植水培植物19时,进风区的壳体1内壁上装有LED补光灯30。
作为优选,所述的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18采用无纺布袋或尼龙布袋包裹后浸泡于水箱2内的水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培植物19为能吸收和代谢甲醛的万年青、绿萝、喜林芋、常春藤、美人蕉、水葫芦、水浮莲、红掌、合果芋、竹芋、豆瓣绿、镜面草、吊兰、富贵竹、蔓绿绒、黑藻、睡莲、黑大豆、蚕豆、水稻或玉米,水培植物19通过泡沫板20固定后在水箱2中进行培养。
进一步,所述的生物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4、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5、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触摸感应键盘单元29、显示屏31,所述的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与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连接,其中,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为水位传感器28、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TVOC传感器;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与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4连接,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4上设置有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5、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LED补光灯继电器控制器37,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分别与水泵8、离心风扇7连接,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5与高压静电除尘器6连接,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上设置有触摸感应键盘单元29以及用于显示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数据的显示屏31。
进一步,LED补光灯30与LED补光灯继电器控制器37连接,LED补光灯继电器控制器37与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箱2的加水口32上设置有防尘盖33,水泵8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器34。
作为优选,所述的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采用60-100目的尼龙布袋或透气透水性能很好的无纺布袋包裹后放入到气体净化区内。
作为优选,生物材料箱3的底部呈漏斗型结构,漏斗型结构的底部开设有滤水孔35,滤水孔35中塞入滴水海绵条36,滴水海绵条36的下端伸入到水箱2中。
进一步,所述的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的制备工艺:
1)甲基杆菌的培养
甲基杆菌MR1(Methylobacterium zatmanni strain MR1),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322,保藏日期:2017年6月9日,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
将-80℃保存的MR1菌种接种于甲基杆菌的无机盐培养基平板上,25-28℃下恒温箱培养1-2天长出单菌落,挑单菌落接种于50ml液体无机盐培养基,25-28℃光照下摇床振荡培养3天,以10-20%的接种量接种到1升液体无机盐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3-7天,当菌体OD600达到1.0时,停止培养。
其中,1升无机盐培养基中含有KH2PO4 5g、K2HPO4 1g、(NH4) 2SO4 2.6g、MgSO4·7H2O 0.2g、CaCl2 0.01g、FeSO4·7H2O 0.001g、5mM苹果酸钠,固体培养基添加1.5%琼脂。
2)MR1菌体包埋液的制备
将步骤1)中培养的MR1菌液中加入等体积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和3 g活性炭粉,然后再与等体积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液充分混匀。
海藻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1.0%,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数为2%,且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粉需加冷水后置于55ºC摇床振荡过夜溶解,冷却后可用。
其中,1升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含有NH4Cl 1.5g、MgCl 0.5g、KH2PO42.8g,NaCl 25 g,PH7.0 和3g活性炭粉。
3)MR1菌体的包埋和固定
3cm厚的海绵块泡水湿透后裁剪成球状,把海绵球放入塑料盆内,倒入与海绵球体积等量的包埋液,用挤压方式把包埋液压入海绵球中,当包埋液完全渗入海绵球的孔隙后把海绵球表面多余的包埋液刮掉,再将吸满包埋液的海绵球转移到2%氯化钙溶液中,反应10-20分钟使钙离子取代海藻酸钠的钠离子,从而将MR1菌体细胞包埋到海绵球的孔隙内,待海绵球的包埋液完全固化后将其取出,放入自来水中浸泡10-30分钟。
4)海绵球的保存
将包埋甲基杆菌后的海绵球扭干至含水率为40-50%,用无纺布袋包装后埋入经过水洗干净的珍珠岩中,浇水使珍珠岩彻底吸水湿透,然后置于室温或冷库中保存。
进一步,所述的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18的制备工艺:
1)光合菌的培养
所述的光合菌为夹膜红细菌RC1(Rhodobacter capsulatus strain RC1),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323,保藏日期:2017年6月9日,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
将1L光合菌液体培养基倒入塑料培养瓶中,将保存的RC1菌液按10-20%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混合均匀盖紧瓶口,置于23-25℃,60W白炽灯下,光照培养7-8天,待培养液变成红色或者血红色,菌体OD375达到1-1.5时停止培养。
其中,1L光合菌液体的组分为CH3CH2COONa 8.3g、(NH4)2SO4 2.0g、NaHCO3 2.0g、MgSO4•7H2O 0.2g、NaH2PO4•H2O 0.5g、K2HPO4 0.5 g、CaCl2•2H2O 0.1 g, PH7.4。
2)RC1菌体包埋液的制备
将步骤1)中培养的RC1菌液中加入等体积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和3 g活性炭粉,然后再与等体积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液充分混匀。
海藻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1.0%,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数为2%,且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粉需加冷水后置于55ºC摇床振荡过夜溶解,冷却后可用。
其中,1升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含有NH4Cl 1.5g、MgCl 0.5g、KH2PO42.8g,NaCl 25 g,PH7.0 和3g活性炭粉。
3)RC1菌体的包埋和固定
用0.5cm厚的低密度海绵裁剪成柱状,把海绵柱放入塑料盆内,倒入与海绵柱体积等量的步骤2)制备的包埋液,用挤压方式把包埋液压入海绵柱中,当包埋液完全渗入海绵柱的孔隙后把海绵球表面多余的包埋液刮掉,再将吸满包埋液的海绵柱转移到2%氯化钙溶液中,反应10-20分钟使钙离子取代海藻酸钠的钠离子,从而将RC1菌体细胞包埋到海绵柱的孔隙内,待海绵柱固定的包埋液完全固化后将其取出,放入自来水中浸泡10-30分钟。
4)海绵柱的保存
将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扭干至含水率为40-50%,用无纺布袋包装后埋入经过水洗干净的珍珠岩中,浇水使珍珠岩彻底吸水湿透,然后置于室温或冷库中保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用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将具有特殊甲醛代谢途径且可去除污染苯系物的甲基杆菌与改良后的光合菌无机盐培养基包埋固定获得甲基杆菌海绵球,用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将具有甲醛光合同化途径的光合菌与其改良无机盐培养基包埋固定获得光合菌海绵柱,作为空气净化材料。甲基菌海绵球置于气体净化区,光合菌海绵条浸泡于水箱的水中,水箱中的光合菌海绵柱也可以用水培植物替换,构建基于生物反应器原理的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中污染的甲醛和其他毒性有机化合物。该净化器具有经济、实惠和环保的特点,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设施需要绿色和环保的理念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净化器前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净化器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生物材料箱的主视图;
图7为生物材料箱的俯视图;
图8生物材料箱盛装海绵球后的俯视图;
图9为滴水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滴水模块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控制模块结构框架图;
图12为本发明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的内部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市电输出控制单元结构框架图;
图15为绿萝根系甲醛代谢谱。
图中,1-壳体、2-水箱、3-生物材料箱、4-海绵球、5-滴水模块、6-高压静电除尘器、7-离心风扇、8-水泵、9-进气孔、10-透气孔、11-滴水孔、12-进水口、13-进水管、14-出风活叶窗、15-本体部分、16-后盖、17-万向轮、18-海绵柱、19-水培植物、20-泡沫板、21-透光区、22-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3-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4-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5-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6-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7-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8-水位传感器、29- 触摸感应键盘单元、30-LED补光灯、31-显示屏、32-加水口、33-防尘盖、34-过滤器、35-滤水孔、36-滴水海绵条、37-LED补光灯继电器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5-10所示,所述的生物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水箱2、生物材料箱3、海绵球4、滴水模块5、高压静电除尘器6、离心风扇7、水泵8。
所述的壳体1底部安装有水箱2,水箱2内盛装有水,水中放置有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18,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18采用无纺布袋或尼龙布袋包裹后浸泡于水箱2的水中,通过包埋在海绵柱18中的光合菌净化溶解在水中的甲醛和其他有机污染物。
所述的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18的制备工艺:
1)光合菌的培养
所述的光合菌为夹膜红细菌RC1(Rhodobacter capsulatus strain RC1),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323,保藏日期:2017年6月9日,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
将1L光合菌液体培养基倒入塑料培养瓶中,将保存的RC1菌液按10-20%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混合均匀盖紧瓶口,置于23-25℃,60W白炽灯下,光照培养7-8天,待培养液变成红色或者血红色,菌体OD375达到1-1.5时停止培养。
其中,1L光合菌液体的组分为CH3CH2COONa 8.3g、(NH4)2SO4 2.0g、NaHCO3 2.0g、MgSO4 •7H2O 0.2g、NaH2PO4 •H2O 0.5g、K2HPO4 0.5 g、CaCl2•2H2O 0.1 g, PH7.4。
2)RC1菌体包埋液的制备
将步骤1)中培养的RC1菌液中加入等体积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和3 g活性炭粉,然后再与等体积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液混匀。
海藻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1.0%,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数为2%,且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粉需加冷水后置于55ºC摇床振荡过夜溶解,冷却后可用。
其中,1升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含有NH4Cl 1.5g、MgCl 0.5g、KH2PO42.8g,NaCl 25 g,PH7.0 和3g活性炭粉。这种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无碳源且含高浓度(400mM)NaCl可防止杂菌和霉菌在海绵柱18中生长,但不影响RC1的生长,因为用这种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包埋的RC1菌体能以从污染气体中吸收的甲醛为碳源生长。
3)RC1菌体的包埋和固定
用0.5cm厚的低密度海绵块裁剪成柱状,把海绵柱放入塑料盆内,倒入与海绵柱体积等量的步骤2)制备的包埋液,用挤压方式把包埋液压入海绵柱中,包埋液完全渗入海绵柱的孔隙后,把海绵球表面多余的包埋液刮掉,再将吸满包埋液的海绵柱转移到2%氯化钙溶液中,反应10-20分钟使钙离子取代海藻酸钠的钠离子,从而将RC1菌体细胞包埋到海绵柱的孔隙内,待包埋液完全固化后将取出海绵柱,放入自来水中浸泡10-30分钟。
4)海绵柱的保存
将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扭干至含水率为40-50%,用无纺布袋包装后埋入经过水洗干净的珍珠岩中,浇水使珍珠岩彻底吸水湿透,然后置于室温或冷库中保存。光合菌培养时间长后会有些异味,而用无纺布袋包装后埋入经过水洗干净的珍珠岩中,浇水使珍珠岩彻底吸水湿透,这个方法处理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18可以去除光合菌培养液的异味。
所述的壳体1由本体部分15、后盖16组成,后盖16与本体部分15通过螺钉连接,本体部分15的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7,所述的进气孔9均匀的设置在本体部分15的三个侧壁上,所述的出风活叶窗14设置在本体部分15的前壁上部。通过打开后盖16,便可将安装本体部分15内的部件拆除进行清洗。本体部分15的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7,方便净化器的移动。所述的水箱2采用透明材料制备,本体15三个壁的下部开设三个透光区21,可用于观察水位高度及水的消耗程度,以便于及时向水箱2加水。
水箱2内安装水泵8,水箱2的上方安装有生物材料箱3,水箱2与生物材料箱3之间为进风区,进风区的壳体1上均匀的开设有进气孔9,生物材料箱3的下部侧壁上均匀的开有透气孔10,且生物材料箱3下部对应的壳体1上也均匀的开设有进气孔9。
生物材料箱3内设置有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所述的海绵球4采用60-100目的尼龙布袋或无纺布袋包裹后放入到气体净化区内,包埋的甲基杆菌为对甲醛和苯系物有高耐受性并具有强吸收与代谢转化能力的分离菌MR1,(一种红色的甲基营养型细菌,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7322)作为空气净化材料。
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的制备工艺:
1)甲基杆菌的培养
甲基杆菌MR1(Methylobacterium zatmanni strain MR1),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322,保藏日期:2017年6月9日,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
将-80℃保存的MR1菌种接种于甲基杆菌的无机盐培养基平板上,25-28℃下恒温箱培养1-2天长出单菌落,挑单菌落接种于50ml液体无机盐培养基,25-28℃光照下摇床振荡培养3天,以10-20%的接种量接种到1升液体无机盐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3-7天,当菌体OD600达到1.0时,停止培养。
其中,1升无机盐培养基中含有KH2PO4 5g、K2HPO4 1g、(NH4) 2SO4 2.6g、MgSO4•7H2O 0.2g、CaCl2 0.01g、FeSO4•7H2O 0.001g、5mM苹果酸钠,固体培养基添加1.5%琼脂。这种培养基以苹果酸钠为碳源,MR1对苹果酸钠的利用效果最好,因此用这种培养基培养MR1生长很快。
2)MR1菌体包埋液的制备
将步骤1)中培养的MR1菌液中加入等体积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和3 g活性炭粉,然后再与等体积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液,充分混匀。
海藻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1.0%,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数为2%,且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粉需加冷水后置于55ºC摇床振荡过夜溶解,冷却后可用。
其中,1升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含有NH4Cl 1.5g、MgCl 0.5g、KH2PO42.8g,NaCl 25 g,PH7.0 和3g活性炭粉。因为气体净化区需要不停地淋水,属于高湿度环境,这种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无碳源且含高浓度(400mM)NaCl,可防止杂菌和霉菌在海绵球4上生长,但不影响甲基杆菌MR1的生长,因为用这种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包埋的MR1菌体能以从空气中吸收的甲醛和其它有机物污染物为碳源生长。
3)MR1菌体的包埋和固定
3cm厚的海绵块泡水湿透后裁剪成球状,把海绵球放入塑料盆内,倒入与海绵球体积等量的包埋液,用挤压方式把包埋液压入海绵球中,当包埋液完全渗入海绵球的孔隙后把海绵球表面多余的包埋液刮掉,再将吸满包埋液的海绵球转移到2%氯化钙溶液中,反应10-20分钟使钙离子取代海藻酸钠的钠离子,从而将MR1菌体细胞包埋到海绵球的孔隙内,待包埋液完全固化后取出海绵球,放入自来水中浸泡10-30分钟。
4)海绵球的保存
将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扭干至含水率为40-50%,用无纺布袋包装后埋入经过水洗干净的珍珠岩中,浇水使珍珠岩彻底吸水湿透,然后置于室温或冷库中保存。
生物材料箱3的上方安装有滴水模块5,滴水模块5为网状结构,其底部均匀的开设有滴水孔11,滴水模块5的进水口12通过出水管13与水泵8连接;水泵8启动后,将水箱2中的水抽入到滴水模块5中,由滴水模块5底部的滴水孔11均匀的滴落到生物材料箱3内的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上,给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持续浇水,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完全吸水后,使进入生物材料箱3内空气中易溶于水的污染物如甲醛更容易被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吸附,最后甲醛被甲基杆菌吸收。此外,滴水模块5滴水对空气也具有洗涤作用。
所述的生物材料箱3的底部呈漏斗型结构,漏斗型结构的底部开有滤水孔35,海绵球4吸足水分后,多余的水分则通过生物材料箱3底部开设的滤水孔35流入到水箱2中,由于滤水孔35中塞入滴水海绵条36,且滴水海绵条36的下端伸入到水箱2中,这样,可通过滴水海绵条36导流,汇入到水箱2中,避免生物材料箱3的水滴落到水箱2中产生响声。汇入水箱2的水再在水泵8的作用下循环使用。
滴水模块5的上方安装有高压静电除尘器6,高压静电除尘器6的上方为出风区,位于出风区的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活叶窗14,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离心风扇7。
离心风扇7转动时,含甲醛等污染物空气通过壳体1上的进气孔进入生物材料箱3内,在生物材料箱3内首先被包埋于海绵球4中的活性炭富集,然后被甲基杆菌吸收和代谢转化,甲基杆菌对污染物的吸收和代谢转化可以迅速活化活性炭,从而使得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中的活性炭不用更换。此外,溶解在水中没有被吸收的污染物在水的流动作用下,通过滤水孔35,随滴水海绵条36滴落流入到水箱2中,在水箱2内由包埋于海绵柱18中的光合菌吸收和代谢转化,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18中包埋的光合菌为对甲醛有高耐受性和代谢转化能力的分离菌(一种夹膜红细菌,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M 2017322)。经过生物材料箱3净化后的空气则通过滴水模块5的网孔进入到高压静电除尘器6,由高压静电除尘器6去除PM2.5等颗粒状污染物,除去PM2.5等颗粒状污染物的空气则通过出风活叶14排出。
这种基于生物反应原理制备的空气净化器,无需更换耗材,可持续净化空气污染的毒性有机化合物。
如图11-14所示,所述的生物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4、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5、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所述的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与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连接,其中,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为水位传感器28、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TVOC传感器;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与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4连接,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4上设置有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5连接,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分别与水泵8、离心风扇7连接,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5与高压静电除尘器6连接,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上设置有触摸感应键盘单元29以及用于显示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数据的显示屏31。
水箱2内安装有水位传感器28,水位传感器28与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连接,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分别通过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与水泵8、离心风扇7连接;水位传感器28感应到水箱2水位高度低于1cm时,将信号传递给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通过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控制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使水泵8和离心风扇7断电停止工作;当向水箱2加水后,水位传感器28感应到水位高度大于1cm时,将信号传递给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通过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控制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使水泵8和离心风扇7恢复运转,正常进行空气净化工作。所述的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还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TVOC传感器连接,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上设置有触摸感应键盘单元29以及用于显示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数据的显示屏31。如图12所示,触摸感应键盘单元29包括电源开关按键,调节离心风扇7风速的风速按键,控制空气净化器工作时长的定时按键,用于启动高压静电除尘器6的除尘按键,用于启动水泵8向生物材料箱3供水的供水按键,用于启动甲醛传感器的甲醛检测按键,以及一键智能按键,一键智能按键为一个循环模式按键:具体为自动模式+声控,点按一下,取消自动模式,再点按一下,进入休眠模式,再点按一下,为关闭声控功能仅自动模式,再点按一下回到自动模式。通过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实现环境中温湿度、PM2.5浓度、甲醛浓度的实时监测,并且监测的数据能够在显示屏31上显示。
实施例2
如图1-2、4-10所示,所述的生物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水箱2、生物材料箱3、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滴水模块5、高压静电除尘器6、离心风扇7、水泵8、水培植物19、泡沫板20。
所述的壳体1内底部安装有水箱2,所述的水箱2盛装有水,水中通过泡沫板20种植有水培植物19。所述的水培植物19为能吸收和代谢甲醛的植物,如万年青、绿萝、喜林芋、常春藤、美人蕉、水葫芦、水浮莲、红掌、合果芋、竹芋、豆瓣绿、镜面草、吊兰、富贵竹、蔓绿绒、黑藻、睡莲、黑大豆、蚕豆、水稻或玉米等,水培植物19通过泡沫板20固定后在水箱2中进行培养,且进风区的壳体1内壁上设置有LED补光灯30,通过LED补光灯30可为水培植物19的生长提供光源。
所述的壳体1由本体部分15、后盖16组成,后盖16与本体部分15通过螺钉连接,本体部分15的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7,所述的进气孔9均匀的设置在本体部分15的三个侧壁上,所述的出风活叶窗14设置在本体部分15的前壁上部。通过打开后盖16,便可将安装本体部分15内的部件拆除进行清洗。本体部分15的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7,方便净化器的移动。所述的水箱2采用透明材料制备,本体15三个壁的下部开设三个透光区21,可用于观察水位高度及水的消耗程度,以便于及时向水箱2加水。
水箱2内安装水泵8,水箱2的上方安装有生物材料箱3,水箱2与生物材料箱3之间为进风区,进风区的壳体1上均匀的开设有进气孔9,生物材料箱3的下部侧壁上均匀开设透气孔10,且生物材料箱3下部对应的壳体1上也均匀的开设进气孔9。
生物材料箱3内装有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所述的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采用60-100目的尼龙布袋或无纺布袋包裹后放入到气体净化区内,包埋的甲基杆菌为对甲醛和苯系物有高耐受性并具有强吸收与代谢转化能力的分离菌MR1,(一种红色的甲基营养型细菌,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7322)作为空气净化材料。
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的制备工艺:
1)甲基杆菌的培养
甲基杆菌MR1(Methylobacterium zatmanni strain MR1),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322,保藏日期:2017年6月9日,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
将-80℃保存的MR1菌种接种于甲基杆菌的无机盐培养基平板上,25-28℃下恒温箱培养1-2天长出单菌落,挑单菌落接种于50ml液体无机盐培养基,25-28℃光照下摇床振荡培养3天,以10-20%的接种量接种到1升液体无机盐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3-7天,当菌体OD600达到1.0时,停止培养。
其中,1升无机盐培养基中含有KH2PO4 5g、K2HPO4 1g、(NH4) 2SO4 2.6g、MgSO4·7H2O 0.2g、CaCl2 0.01g、FeSO4·7H2O 0.001g、5mM苹果酸钠,固体培养基添加1.5%琼脂。这种培养基以苹果酸钠为碳源,MR1对苹果酸钠的利用效果最好,因此用这种培养基培养MR1生长很快。
2)MR1菌体包埋液的制备
将步骤1)中培养的MR1菌液中加入等体积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和3 g活性炭粉,然后再与等体积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液充分混匀。
海藻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1.0%,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数为2%,且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粉需加冷水后置于55ºC摇床振荡过夜溶解,冷却后可用。
其中,1升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含有NH4Cl 1.5g、MgCl 0.5g、KH2PO42.8g,NaCl 25 g,PH7.0 和3g活性炭粉。因为气体净化区需要不停地淋水,属于高湿度环境,这种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无碳源且含高浓度(400mM)NaCl可防止杂菌和霉菌在海绵球4上生长,但不影响甲基杆菌MR1的生长,因为用这种改良的光合菌无机盐液体培养基包埋于的MR1菌体能以从空气中吸收的甲醛和其它有机物污染物为碳源生长。
3)MR1菌体的包埋和固定
3cm厚的海绵块泡水湿透后裁剪成球状,把海绵球放入塑料盆内,倒入与海绵球体积等量的包埋液,用挤压方式把包埋液压入海绵球中,当包埋液完全渗入海绵球的孔隙后把海绵球表面多余的包埋液刮掉,再将吸满包埋液的海绵球转移到2%氯化钙溶液中,反应10-20分钟使钙离子取代海藻酸钠的钠离子,从而将MR1菌体细胞包埋到海绵球的孔隙内,待包埋液完全固化后,取出海绵球,放入自来水中浸泡10-30分钟。
4)海绵球的保存
将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扭干至含水率为40-50%,用无纺布袋包装后埋入经过水洗干净的珍珠岩中,浇水使珍珠岩彻底吸水湿透,然后置于室温或冷库中保存。
生物材料箱3的上方安装有滴水模块5,滴水模块5为网状滴水模块,其底部均匀的开设有滴水孔11,滴水模块5的进水口12通过出水管13与水泵8连接;水泵8启动后,将水箱2中的水抽入到滴水模块5中,由滴水模块5底部的滴水孔11均匀的滴落到生物材料箱3内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上,给海绵球4持续浇水,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完全吸水后,使进入生物材料箱3内空气中易溶于水的污染物如甲醛更容易被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吸附,最后被甲基杆菌吸收。此外,滴水模块5滴水对空气也具有洗涤作用。
所述的生物材料箱3的底部呈漏斗型结构,漏斗型结构的底部开设有滤水孔35,生物材料箱3内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吸足水分后,多余的水分则通过生物材料箱3底部开设的滤水孔35流入到水箱2中,由于滤水孔35中塞入滴水海绵条36,且滴水海绵条36的下端伸入到水箱2中,通过滴水海绵条36导流汇入到水箱2中,这样可避免生物材料箱3的水滴落到水箱2中产生响声。而汇入到水箱2中的水再在水泵8的作用下循环使用。
滴水模块5的上方安装有高压静电除尘器6,高压静电除尘器6的上方为出风区,位于出风区的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活叶窗14,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离心风扇7。
离心风扇7转动时,含甲醛等污染物空气通过壳体1上的进气孔9以及生物材料箱3上的透气孔10进入生物材料箱3内,在生物材料箱3内首先被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中的活性炭富集,然后被甲基杆菌吸收和代谢转化,甲基杆菌对污染物的吸收和代谢转化可以迅速活化活性炭,从而使得包埋甲基杆菌海绵球4中的活性炭不用更换。此外,溶解在水中没有被吸收的污染物在水流作用下,通过滤水孔35流入到水箱2中,在水箱2内由水培植物19的根系吸收和代谢转化,水培植物19选择根系具有甲醛同化途径的品种。经过生物材料箱3净化后的空气则通过滴水模块5的网孔进入到静电除尘箱9,由静电除尘箱9去除PM2.5等颗粒状污染物,除去PM2.5等颗粒状污染物的空气则通过出风活叶14排出。
这种基于生物反应原理制备的空气净化器,无需更换耗材,可持续净化空气污染的毒性有机化合物。
如图11-14所示,所述的生物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4、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5、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所述的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与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连接,其中,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为水位传感器28、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TVOC传感器;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与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4连接,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4上设置有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5连接,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分别与水泵8、离心风扇7连接,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5与高压静电除尘器6连接,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上设置有触摸感应键盘单元29以及用于显示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数据的显示屏31。
同时,LED补光灯30与LED补光灯继电器控制器37连接,LED补光灯继电器控制器37与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连接,由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控制LED补光灯30进行补光。
水箱2内安装有水位传感器28,水位传感器28与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连接,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分别通过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与水泵8、离心风扇7连接;水位传感器28感应到水箱2水位高度低于1cm时,将信号传递给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通过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控制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使水泵8和离心风扇7断电停止工作;当向水箱2加水后,水位传感器28感应到水位高度大于1cm时,将信号传递给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通过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控制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使水泵8和离心风扇7恢复运转,正常进行空气净化工作。所述的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还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TVOC传感器连接,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上设置有触摸感应键盘单元29以及用于显示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数据的显示屏31。如图12所示,触摸感应键盘单元29包括电源开关按键,调节离心风扇7风速的风速按键,控制空气净化器工作时长的定时按键,用于启动高压静电除尘器6的除尘按键,用于启动水泵8向生物材料箱3供水的供水按键,用于启动甲醛传感器的甲醛检测按键,用于启动LED补光灯30的为水培植物19补充光源的补光按键,以及一键智能按键,一键智能按键为一个循环模式按键:具体为自动模式+声控,点按一下,取消自动模式,再点按一下,进入休眠模式,再点按一下,为关闭声控功能仅自动模式,再点按一下回到自动模式。通过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实现环境中温湿度、PM2.5浓度、甲醛浓度的实时监测,并且监测的数据能够在显示屏31上显示。
实验分析
实验1 包埋的甲基杆菌和光合菌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耐受性分析
荧光素二乙酸酯(fluorescein diacetate,FDA)是能被活细胞内酯酶水解,并被波长为450-490 nm 的蓝光激发出亮绿色荧光的染料,亮绿色荧光的亮点可以用来反映活细胞的存在,因此FDA通常用来分析细胞存活情况。
碘化铱(PI)是一种用于细胞核和染色体染色的荧光染料,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时用PI染色的死细胞产生红色荧光。由于PI不能渗透活细胞,因此也常用于检测群体中的死细胞。
净化器运行3个月后用荧光染料PI染死细胞、FDA染活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存活情况,用剪刀剪下一小块海绵,放入1.5-2ml的EP管中,加适量水浸泡海绵块,用剪刀将海绵块剪碎,用镊子挤压使固定的菌体细胞从海绵的空隙内释放出来,震荡器上震荡2-3分钟使菌体细胞进入水中,转移上清至新的离心管中,3000rpm离心3min,弃去上清,用无菌水重悬,取适量菌液滴至载玻片上,点加PI和FDA试剂,在室温染色l0min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活的菌体细胞呈现为绿色荧光的亮点,死的细胞呈现红色的荧光的亮点,观察结果表明包埋的菌体细胞大部分仍然存活,MR1存活率为90%,RC1存活率为85%。海绵的含水率控制在10-17%,在65℃的干燥烘箱中处理12小时或在-20℃冰箱中处理12小时(海绵中不形成冰块),菌体细胞仍然存活,MR1存活率为85%,RC1存活率为80%,这说明海绵的含水率适当,包埋在海绵中的菌体细胞可以耐受高温和严寒的条件,如果需要通过物流运输或长期保留,把海绵的含水率降低至10-15%,这样在高温或降雪天气长期运输,菌体仍然存活,能达到实际使用的要求。
包埋甲基杆菌和光合菌的海绵维持湿度10-31%,在室温下放置2个月,观察结果说明海绵上不长霉菌,无异味和臭味。
实验2 实际运行效果测试
在一个室内空气有甲醛和其他挥发性VOC的化学试剂室内分别放入本发明实施例1的空气净化器、小米空气净化器、TCL空气净化器、水洗空气净化器(丰鸾),运转工作2天后的测试结果:
在这个试剂室内甲醛浓度为0.5-1.0 mg/m3,TVOC浓度为0.8-2.5 mg/m3时,放入本发明实施例1的空气净化器的试剂室内:甲醛浓度降低至0-0.04 mg/m3,TVOC浓度降低为0.01-0.05 mg/m3,由于净化过程中使用水作为介质,具有降温加湿作用,室内温度比室外低2℃,湿度高15-20%。实测结果说明在净化器运行过程中,其净化区内海绵球水中富积的甲醛浓度最高约为0.43mM mg/m3,水箱溶液中甲醛浓度接近零。
在这个试剂室内甲醛浓度为0.322mg/m3,TVOC浓度为1.383mg/m3时,用小米空气净化器运行2天后甲醛浓度为0.328mg/m3,TVOC浓度为1.398mg/m3,这说明以活性炭技术去除甲醛的小米净化器不但不能去除甲醛和VOC,反而使试剂室内甲醛和VOC浓度升高。
在这个试剂室内甲醛浓度为1.37mg/m3,用TCL空气净化器运行2天后甲醛浓度为1.39mg/m3,这说明以活性炭和光触媒技术去除甲醛的TCL净化器对试剂室内高浓度甲醛去除效果不佳。
在这个试剂室内甲醛浓度为1.65mg/m3,用水洗空气净化器(丰鸾)运行2天后甲醛浓度为1.75mg/m3,这说明单纯以水洗技术去除甲醛的净化器对试剂室内甲醛去除效果也不明显。用本发明的净化器能迅速净化化学试剂室污染的高浓度甲醛和其他有机污染物。
实验3
在水箱中用漂浮培养的绿萝代替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用2mM (60mg/L)H13CHO溶液处理绿萝根系2 h和24 h,以不处理样品作为对照(CK)检测其根系的背景13C信号水平。处理结束后加入3mL 10mM磷酸钾缓冲液(KPB,pH7.4),研磨抽提可溶性代谢产物,沸水浴加热处理3min使酶失活,12000rpm 4℃离心30min,收集上清液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用0.6mL无菌水溶解,12000rpm离心3min取0.5mL上清装入核磁管,加入适量去离子甲酰胺作为核磁共振分析的内参,在布鲁克核磁共振仪(DRX 500-MHz)上进行13C-NMR分析绿萝根系的甲醛代谢谱(图15)。H13CHO标记样品中化学位移参照内参的共振峰(166.85ppm),13C-NMR谱中的共振峰通过和已知化合物的13C-NMR 谱进行比较鉴定其归属。13C-NMR数据分析结果发现H13CHO在绿萝根系中代谢产生甲酸(H13COOH),H13COOH随后氧化为CO2(H13CO3 -)。2mM H13CHO处理2 h导致内源性的糖类物质信号峰降低,说明短时间的甲醛胁迫消耗部分内源性的糖类物质,2mMH13CHO处理24h 后[U-13C]Fruc(果糖)信号峰恢复到接近CK的水平,说明H13CHO在绿萝根系中代谢产生果糖。此外,H13CHO在绿萝根系中代谢还产生其他有机酸包括[5-13C]Asp(天冬氨酸)、Icit(异柠檬酸)、[2,4-13C]Cit(柠檬酸)、[1-13C]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13C]Ac(乙酸)和[2-13C]Et和[1-13C]Et(乙醇)。这些结果说明绿萝根系也能把甲醛代谢转化为无毒性的代谢产物,因此,在水箱中可用绿萝根系可以代替包埋的光合菌做二次净化材料。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水箱(2)、生物材料箱(3)、海绵球(4)、滴水模块(5)、高压静电除尘器(6)、离心风扇(7)、水泵(8);所述的壳体(1)底部安装有水箱(2),水箱(2)内安装有水泵(8),水箱(2)的上方安装有生物材料箱(3),水箱(2)与生物材料箱(3)之间为进风区,进风区的壳体(1)上均匀的开设有进气孔(9),生物材料箱(3)的下部侧壁上均匀的开设有透气孔(10),且生物材料箱(3)下部对应的壳体(1)上也均匀的开设有进气孔(9),生物材料箱(3)内装有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生物材料箱(3)的上方安装有滴水模块(5),滴水模块(5)为网格状结构,其底部均匀的开设有滴水孔(11),滴水模块(5)的进水口(12)通过出水管(13)与水泵(8)连接;滴水模块(5)的上方安装有高压静电除尘器(6),高压静电除尘器(6)的上方为出风区,位于出风区的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活叶窗(14),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离心风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由本体部分(15)、后盖(16)组成,后盖(16)与本体部分(15)通过螺钉连接,本体部分(15)的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7),所述的进气孔(9)均匀的设置在本体部分(15)三个侧壁上,所述的出风活叶窗(14)设置在本体部分(15)前侧壁的上部,所述的水箱(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本体部分(15)三个侧壁的下部开设有透光区(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2)内盛装有水,水中放置有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18),或者种植有水培植物(19),在种植水培植物(19)时,进风区的壳体(1)内壁上装有LED补光灯(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埋光合菌的海绵柱(18)采用无纺布袋或尼龙布袋包裹后浸泡于水箱(2)内的水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培植物(19)为能吸收和代谢甲醛的万年青、绿萝、喜林芋、常春藤、美人蕉、水葫芦、水浮莲、红掌、合果芋、竹芋、豆瓣绿、镜面草、吊兰、富贵竹、蔓绿绒、黑藻、睡莲、黑大豆、蚕豆、水稻或玉米,水培植物(19)通过泡沫板(20)固定后在水箱(2)中进行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4)、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5)、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触摸感应键盘单元(29)、显示屏(31),所述的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与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连接,其中,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为水位传感器(28)、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TVOC传感器;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与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4)连接,市电输出控制单元(24)上设置有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5)、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LED补光灯继电器控制器(37),220V水泵继电器控制器(26)、220V风扇继电器控制器(27)分别与水泵(8)、离心风扇(7)连接,高压静电除尘器继电器控制器(25)与高压静电除尘器(6)连接,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上设置有触摸感应键盘单元(29)以及用于显示多路传感器采集单元(23)数据的显示屏(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LED补光灯(30)与LED补光灯继电器控制器(37)连接,LED补光灯继电器控制器(37)与智能核心控制模块单元(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2)的加水口(32)上设置有防尘盖(33),水泵(8)的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器(3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埋甲基杆菌的海绵球(4)采用60-100目的尼龙布袋或透气透水性能很好的无纺布袋包裹后放入到气体净化区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生物材料箱(3)的底部呈漏斗型结构,漏斗型结构的底部开设有滤水孔(35),滤水孔(35)中塞入滴水海绵条(36),滴水海绵条(36)的下端伸入到水箱(2)中。
CN201710698404.6A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108131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8404.6A CN108131736B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8404.6A CN108131736B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1736A true CN108131736A (zh) 2018-06-08
CN108131736B CN108131736B (zh) 2024-01-02

Family

ID=62388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98404.6A Active CN108131736B (zh) 2017-08-15 2017-08-15 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3173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0382A (zh) * 2018-11-13 2019-01-15 乐山师范学院 一种核磁管定量加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11968A (zh) * 2018-12-11 2019-04-12 冯智星 一种设置有植物培养区域的生态型室内空气净化器
CN109708218A (zh) * 2018-12-11 2019-05-03 冯智星 一种设置有人工雨林微生态系统的观赏型空气净化装置
CN110425662A (zh) * 2019-08-14 2019-11-08 湖州吴兴翼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污染防治用空气净化装置
CN110548377A (zh) * 2019-10-11 2019-12-10 陈康 一种室内甲醛净化器
CN112146198A (zh) * 2020-09-14 2020-12-29 韩美群 一种可变换组合的空气净化系统
CN112325430A (zh) * 2020-11-10 2021-02-05 陈述红 一种基于移动支付的智能空气净化服务方法及其系统
WO2021177722A1 (ko) * 2020-03-05 2021-09-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정화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5292Y (zh) * 2008-09-08 2009-07-22 东北林业大学 采用水及水培植物净化并加湿空气的装置
CN201940172U (zh) * 2010-12-23 2011-08-24 赵斌伟 甲醛生物净化器
CN102816714A (zh) * 2012-07-09 2012-12-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株甲醛降解菌及其应用
KR20160148170A (ko) * 2015-06-16 2016-12-26 인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공기정화식물과 광물필터를 이용한 친환경 공기정화시스템
CN205850581U (zh) * 2016-05-09 2017-01-04 葛如军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06987540A (zh) * 2017-04-25 2017-07-28 昆明理工大学 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5292Y (zh) * 2008-09-08 2009-07-22 东北林业大学 采用水及水培植物净化并加湿空气的装置
CN201940172U (zh) * 2010-12-23 2011-08-24 赵斌伟 甲醛生物净化器
CN102816714A (zh) * 2012-07-09 2012-12-12 浙江工业大学 一株甲醛降解菌及其应用
KR20160148170A (ko) * 2015-06-16 2016-12-26 인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공기정화식물과 광물필터를 이용한 친환경 공기정화시스템
CN205850581U (zh) * 2016-05-09 2017-01-04 葛如军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106987540A (zh) * 2017-04-25 2017-07-28 昆明理工大学 一株荚膜红细菌及其应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0382A (zh) * 2018-11-13 2019-01-15 乐山师范学院 一种核磁管定量加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210382B (zh) * 2018-11-13 2023-09-01 乐山师范学院 一种核磁管定量加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611968A (zh) * 2018-12-11 2019-04-12 冯智星 一种设置有植物培养区域的生态型室内空气净化器
CN109708218A (zh) * 2018-12-11 2019-05-03 冯智星 一种设置有人工雨林微生态系统的观赏型空气净化装置
CN110425662A (zh) * 2019-08-14 2019-11-08 湖州吴兴翼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污染防治用空气净化装置
CN110548377A (zh) * 2019-10-11 2019-12-10 陈康 一种室内甲醛净化器
WO2021177722A1 (ko) * 2020-03-05 2021-09-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정화장치
CN112146198A (zh) * 2020-09-14 2020-12-29 韩美群 一种可变换组合的空气净化系统
CN112325430A (zh) * 2020-11-10 2021-02-05 陈述红 一种基于移动支付的智能空气净化服务方法及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1736B (zh)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1736A (zh) 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
CN105650758B (zh) 一种利用热分解法去除室内污染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CN104456755B (zh) 一种双动力复合式空气净化机
CN104807085B (zh) 一种基于微藻去除pm2.5的空气净化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7076338U (zh) 一种带植物的生物空气净化器
CN105032151A (zh) 空气净化方法及装置
CN106237836B (zh) 一种污泥干化机的尾气处理和排放机构
CN109081405A (zh) 一种高效抑菌净水装置
CN207081111U (zh) 一种生物空气净化器
CN203417600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07906638A (zh) 一种空调空气净化器
CN104633778A (zh) 一种基于微藻去除pm2.5的空气净化器
CN109133246A (zh) 一种抑菌陶瓷净水滤芯
CN106552489A (zh) 一种除臭剂及除臭方法
CN204665480U (zh) 一种层叠式智能空气处理系统
CN105953399A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107384842A (zh) 一种复合菌种及其应用、复合菌剂
CN106345221B (zh) 一种针对中小企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的方法
CN206755401U (zh) 一种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室内净化、加湿装置
CN205536223U (zh) 一种利用热分解法去除室内污染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CN201362627Y (zh) 空调冷凝水净化直饮装置
CN205448021U (zh) 一种有氧净风机
CN204313403U (zh) 一种双动力复合式空气净化机
CN105276754B (zh) 空气净化系统
CN209840300U (zh) 一种设置有人工雨林微生态系统的观赏型空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